浙江省杭州市2019年高考命题比赛化学试题2018032114002670126

浙江省杭州市2019年高考命题比赛化学试题2018032114002670126
浙江省杭州市2019年高考命题比赛化学试题2018032114002670126

2018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学)选考模拟考试

化学试题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其中加试题部分为30分,用【加试题】标出。

考生注意:

l.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作答一律无效。

3.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目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作图时可先使用2B铅笔,确定后必须使月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描黑。

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S 32 Cl 35.5 Fe 56 Cu 64 Ba 137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

A.CO B.CaO C.SO2 D.HClO

2.下列仪器名称为“容量瓶”的是

A B C D

3.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CH3COOH B.Cl2C.K2SO4 D.SO2

4.下列分散系不能

..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A.酒精溶液B.有色玻璃C.氢氧化铁胶体D.雾

5.下列不属于

...新能源的是

A.生物质能B.氢能C.可燃冰D.核能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HCO3能与碱反应,可用作焙制糕点的膨松剂

B.ClO2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C.常温下铁在浓硫酸中不反应,可用铁槽车贮运浓硫酸

D.FeCl3溶液呈酸性,用于蚀刻铜电路板

7.下列化学反应中,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但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NH4Cl + NaOH △NaCl + NH3 + H2O B.SO2 + H2O2=H2SO4

C.Cl2 + 2KBr =Br2 + 2KCl D.SO2 + Cl2 + 2H2O =H2SO4 + 2HCl

8.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 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B.次氯酸分子的结构式:H—Cl—O

C. 溴化铵的电子式:

D. CH4的比例模型

9.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不能

..使紫色石蕊变红的是

A.Na2CO3B.(NH4)2SO4C.冰醋酸D.SO2

10.下列操作或方法合理的是

A.用饱和碳酸钠除去CO2中的HCl B.用溴水除去乙烷中的乙烯

C.用淀粉碘化钾鉴别碘水和溴水D.用澄清石灰水鉴别苏打和小苏打

11.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符合通式CnH2n+2且n不同的烃一定属于同系物

B.C60和纳米碳管互为同素异形体

C.宇宙射线的作用下可使14N转化为14C,14N和14C互为同位素

D.C5H12的某种同分异构体只有一种一氯代物

12.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往酸性碘化钾溶液中滴加适量的双氧水:2I-+ 2H++ H2O2=I2 + 2H2O

B.金属钠加入滴有酚酞的水中,溶液变红:Na+2H2O=Na++2OH- +H2↑

C.向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SO2气体:ClO-+SO2+H2O===HClO+HSO-3

D.硫酸铵稀溶液和氢氧化钡稀溶液反应:NH+4+SO42-+Ba2++OH-===BaSO4↓+NH3·H2O 13.短周期元素X、Y、Z、W、Q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第3周期中Z元素的简单离子半径最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W>Z>Y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Q

C.Y 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小于X 元素的气态氢化物

D.X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和X 的氢化物形成的化合物只含有共价键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5个碳的烃分子中最多可存在4个碳碳单键

B.煤的干馏是物理变化,石油的裂解和裂化是化学变化

C.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聚乙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向苯中加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振荡后静置分层,上层呈橙红色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棉花和木材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蚕丝和羊毛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纤维素、蛋白质和油脂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B.将牛油和烧碱溶液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后加入热的饱和食盐水,下层析出高级脂肪酸盐

C.检验淀粉在稀硫酸催化条件下水解产物的方法是:取适量水解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新制

Cu(OH)2悬浊液,加热,观察是否有砖红色沉淀

D.一切重要的生命现象和生理机能都与蛋白质密切相关,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16.80 ℃时,在2 L密闭容器中充入0.40 mol N2O4,发生反应N2O4(g)2NO2(g) ΔH=+Q kJ·mol-1(Q>0),获得如下数据:

时间/s 0 20 40 60 80 100

c(NO2)/(mol·L-1) 0.00 0.12 0.20 0.26 0.30 0.30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减小

B.20~40 s内,v(N2O4)=0.004 mol·L-1·s-1

C.反应达平衡时,吸收的热量为0.30Q kJ

D.100 s时再通入0.40 mol N2O4,达到新平衡时N2O4的转化率增大

17.锂—铜空气燃料电池是低成本高效电池。该电池通过一种复杂的铜“腐蚀”现象产生电能,其中放电过程为2Li+Cu2O+H2O===2Cu+2Li++2OH-。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放电时,Li+透过固体电解质向Cu极移动

B.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u2O+2H+===2Cu+H2O

C.通空气时,铜被腐蚀,产生Cu2O

D.整个反应过程中,氧化剂为O2

18.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25℃时,某浓度的KHA溶液pH=4,则HA-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H2A为弱酸

B.常温下通过测定0.1mol/LNH4Cl溶液的酸碱性能证明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

C.同浓度的盐酸和醋酸稀释相同倍数后,盐酸的pH大于醋酸

D.0.2 mol·L-1 CH3COOH溶液中的c(H+)是0.1 mol·L-1 HCl溶液中的c(H+)的2倍

19.根据下图所示的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情况,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2(g)转化为氢原子是一个放热过程

B.1molH2和1molCl2的总能量比2molHCl的总能量低

C.1 个HCl(g)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431.8 kJ能量

D.2HCl(g)= H2(g)+Cl2(g)的反应热ΔH=+184.5 kJ·mol-1

20.有关物质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A.液氯与水反应破坏了分子间作用力和共价键

B.HF 不易分解,是因为HF 分子间存在氢键

C.SiO2属于原子晶体,熔化破坏共价键和分子间作用力

D.H2SO4溶于水能电离出H+和SO42-,所以硫酸是离子化合物

21.Fenton试剂常用于氧化降解有机污染物X。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初始时c(X)=2.0×10-3mol·L-1,反应10 min 后进行测定,得图1和图2。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50 ℃,pH在3~6时,X降解率随pH增大而减小

B.pH=2,温度在40~80 ℃时,X降解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无需再进行后续实验,就可以判断最佳反应条件是:pH=3、温度为80 ℃

D.pH=2,温度为50 ℃时,10 min内X的平均降解速率v(X)=1.44×10-4 mol·L-1·min-1

22.设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将1 mol氯化铁完全转化为氢氧化铁胶体,则分散系中胶体微粒数为N A

B.标准状况下,22.4 L CO和C2H4混合气体的总分子数为N A,质量为28 g

C.常温常压下,1 mol甲基(-CH3)所含电子数为10N A

D.100molSO2与足量O2在接触室中反应生成SO3共转移200N A电子

23.电导率是衡量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大小的物理量,根据溶液电导率变化可以确定滴定反应的终点。在一定温度下,用0.1 mol/LKOH溶液分别滴定体积均为20 mL、浓度均为0.1 mol/L的盐酸和醋酸溶液,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A点的溶液中有c(CH3COO-)+c(OH-)-c(H+)=0.1 mol/L

B.B点的溶液中有c(K+)>c(OH-)>c(CH3COO-)>c(H+)

C.C点水电离的c(OH-)大于A点水电离的c(OH-)

D.A、B、C三点溶液均有K w=c(H+)·c(OH-)=1.0×10-14

24.以硼镁泥为原料制取的硫酸镁可用于印染、造纸、医药等工业。硼镁泥是一种工业废料,主要成分是MgO(占40%),还有CaO、MnO、Fe2O3、FeO、Al2O3、SiO2等杂质。从100g硼镁泥中提取MgSO4·7H2O的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加入的NaClO可与M n2+反应,方程式为Mn2++ClO-+H2O===MnO2↓+2H++Cl-

B.滤渣的主要成分除含有Fe(OH)3、Al(OH)3外,还含有MnO2、SiO2

C.“操作Ⅰ”是将滤液继续蒸发结晶,过滤、烘干,便得到了MgSO4·7H2O

D.若实验中得到的MgSO4·7H2O为86.1 g,则MgSO4·7H2O的产率为35%

25.某溶液中可能含有下列5 种离子中的几种:Cl-、SO42-、SO32-、NH4+、Na+。为确认溶液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100 mL 上述溶液,加入足量BaCl2溶液,反应后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沉淀4.50 g。若向该沉淀中加入过量的盐酸,仍有2.33 g沉淀不溶,同时产生能使湿润的品红试纸褪色的气体。

②向①的滤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 溶液,加热,产生能促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0.56 L(已换算成标准状况,假定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存在SO42-、SO32-、NH4+,可能存在Na+

B.一定存在SO42-、SO32-、NH4+,一定不存在Cl-、SO42-

C.c(SO32-) = 0.1mol/L,c(NH4+) < c(SO42-)

D.溶液中可能含有Cl-,且Na+浓度至少为0.15mol/L

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50分)

26.(6分)工业上用有机物C3H8为原料制取乙酸乙酯。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

请回答:

(1)有机物B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

(2) 一根弯成螺旋状的铜丝在空气中灼烧变黑后,迅速插入物质D中,铜丝变为光亮红色。用化学方程式解释铜丝变红色的原因。

(3)第⑤步发生加成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有机物A与D在一定条件下可反应生成乙醚[(CH3CH2)2O]

B.用新制碱性氢氧化铜悬浊液可区分有机物B、C和D

C.通过直接蒸馏乙酸乙酯和有机物C的混合物,可分离得到纯的乙酸乙酯

D.相同条件下乙酸乙酯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水解较在稀硫酸中更完全

E. 反应过程①在石油工业上称作分馏,属于化学变化。

27.(6分)灰绿色X是Fe(OH)2在空气中转化为Fe(OH)3的中间产物,为探究其组成和性质,设计如下实验:

请回答:

隔绝空气

灼烧

灰绿色X

(30.4g)

黑色粉末Y

(23.2g)

W溶液

R溶液

盐酸

无色液体Z

(7.2g)

无水CuSO4

呈蓝色

(1)X的化学式是。

(2)W溶液转化为R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Fe(OH)2在空气中转化为X的化学方程式为。

28.(4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探究SO2与FeCl3溶液的反应,所用装置如图所示(夹持仪器已略去)。(1)实验前,应先检查装置的_ ___;实验中产生的尾气应

通入______________溶液进行处理。

(2)FeCl3溶液中通入足量的SO2,写出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 _______

29.(4分)为研究(NH4)2SO4和NH4HSO4混合物样品组成,称取四份该样品分别逐滴加入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25.0 mL,加热并完全反应,产生NH3的体积(NH3的体积已折算成标准状况,不考虑NH3在水中的溶解)如下表:

实验序号I II[ III IV

NaOH体积(mL)25.0 25.0 25.0 25.0

样品质量(g) 3.62 5.43 7.24 10.86

NH3体积(mL)896 1344 1344 896

(1)样品中(NH4)2SO4和NH4HSO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30.【加试题】(10分)氨是最重要的化工产品之一,在工业上有广泛的应用。

(1)合成氨用的H2可以CH4为原料制得,有关反应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

则CH4(g)与H2O(g)反应生成CO(g)和H2(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如图,采用NH3作还原剂,烟气以一定的流速通过两种不同催化剂,测量逸出气体中氮氧化物含量,从而确定烟气脱氮率(脱氮率即氮氧化物的转化率),反应原理为:NO(g)+NO2(g)+ 2NH3(g)2N2(g) + 3H2O(g)。

①该反应自发进行的条件是。

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同条件下,Cat.1比Cat.2脱氮率高

B.相同条件下,改变压强对脱氮率没有影响

C.两曲线最高点表示平衡转化率最高

D.Cat.1、Cat.2分别适合于250 ℃和450 ℃左右脱氮

铜片+浓硫酸

(3)工业合成尿素的反应如下:2NH 3(g)+CO2(g)CO(NH2)2(l)+H2O(l) ΔH<0

某实验小组模拟工业合成尿素的条件,在恒定温度下,将NH3和CO2按2:1的物质的量之比充入一体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假设容器体积不变,生成物的体积忽略不计),经20min达到平衡,各物质的浓度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

①若保持平衡时的温度和压强不变,再向容器中充入3mol的NH3,则此时v(正)v(逆)(填>、<或=),判断的理由是。

②若保持平衡时的温度和体积不变,25min时再向容器中充入2mol的NH3和1molCO2,在40min 时重新达到平衡,请在上图中画出25~50min内NH3的浓度变化曲线。

(4)科学家发现,以NH3和NaClO为原料,用NaOH-KOH溶液为电解质,通过电解可以制N2H4,阳极区发生的变化可视为按两步进行,请补充完整。

电极反应式:NH3+ OH-+ Cl-= NH2Cl +H2O和。

31.【加试题】(10分)利用化学原理可以对工厂排放的废水、废渣等进行有效检测与合理处理。某工厂对制革工业污泥中Cr(Ⅲ)的处理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硫酸浸取液中的金属离子主要是Cr3+,其次是Fe3+、Al3+、Ca2+和Mg2+。

(1)酸浸时,为了提高浸取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

(2)H2O2的作用是将滤液Ⅰ中的Cr3+转化为Cr2O72-,写出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常温下,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pH如下:

阳离子Fe3+Mg2+Al3+Cr3+

开始沉淀时的pH 2.7 ———

沉淀完全时的pH 3.7 11.1 5.4(>8溶解)9(>9溶解)加入NaOH溶液使溶液呈碱性,Cr2O72-转化为CrO42-。溶液的pH不能超过8,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钠离子交换树脂的反应原理为M n++n NaR MR n+n Na+,利用钠离

子交换树脂除去滤液Ⅱ中的金属阳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5)流程中有关抽滤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将固液混合物转移至布氏漏斗中溶液,玻璃棒搅拌,加速抽滤

B.抽滤时不宜过滤胶状沉淀,因为易形成一层密实的沉淀

C.右图所示抽滤装置中,有1处错误,即漏斗颈口斜面没有对着

吸滤瓶支管口

D.抽滤完毕后,应先拆下连接抽气泵和吸滤瓶的橡皮管,再关水龙头,以防倒吸

抽滤结束需用合适的洗涤剂洗涤滤渣,洗涤的具体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上述流程中用SO2进行还原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加试题】(10分)阿斯巴甜具有清爽的甜味,甜度约为蔗糖的200倍,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糖果等,工业上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1)化合物M的结构简式为。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阿斯巴甜的分子式为C14H18N2O5

B.化合物C与D互为同系物

C.化合物C与M均为氨基酸,能形成内盐,也能发生缩聚反应形成多肽

D.一定条件下,化合物B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是一种两性化合物

(3)写出阿斯巴甜与足量NaOH水溶液充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写出两种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化合物C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不考虑立体异构)。

①1H-NMR谱表明分子中有3种氢原子;

②含苯环的中性物质。

(5)写出以丙二醇(HOCH2CH2CH2OH)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用流程图表示,无机试剂任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学)选考模拟考试 化学答题纸

考点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场_______ 座位号_______

一、 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

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50分)

注意事项:

1. 选择题作答必须用2B 铅笔,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不得使用涂改液、修正带。解答题作答必须用黑色墨迹签字笔或钢笔填写,答题不得超出答题框。

2.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

3. 请填、涂好准考证号、班级、姓名、考场、座位号

等信息。

1 [ A ] [ B ] [ C ] [ D ]

2 [ A ] [ B ] [ C ] [ D ]

3 [ A ] [ B ] [ C ] [ D ]

4 [ A ] [ B ] [ C ] [ D ]

5 [ A ] [ B ] [ C ] [ D ]

6 [ A ] [ B ] [ C ] [ D ]

7 [ A ] [ B ] [ C ] [ D ]

8 [ A ] [ B ] [ C ] [ D ]

9 [ A ] [ B ] [ C ] [ D ] 10 [ A ] [ B ] [ C ] [ D ]

11 [ A ] [ B ] [ C ] [ D ] 12 [ A ] [ B ] [ C ] [ D ] 13 [ A ] [ B ] [ C ] [ D ] 14 [ A ] [ B ] [ C ] [ D ] 15 [ A ] [ B ] [ C ] [ D ] 16 [ A ] [ B ] [ C ] [ D ] 17 [ A ] [ B ] [ C ] [ D ] 18 [ A ] [ B ] [ C ] [ D ] 19 [ A ] [ B ] [ C ] [ D ] 20 [ A ] [ B ] [ C ] [ D ] 21 [ A ] [ B ] [ C ] [ D ] 22 [ A ] [ B ] [ C ] [ D ] 23 [ A ] [ B ] [ C ] [ D ] 24 [ A ] [ B ] [ C ] [ D ] 25 [ A ] [ B ] [ C ] [ D ]

26.(6分)(1) (2)

(3)

(4)

27.(6分) (1) (2) (3) 准 考 证 号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28.

(4分) (1) (2) 29.(4分)

(1) (2)

30.(10分)(1)

(2)①②

(3)①,

②画图

(4)

31.(10分)(1)(2)

(3)(4)(5)

(6)

32.(10分)(1)(2)

(3)

(4)

(5)

2018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学)选考模拟考试

化学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C B D A C B D D A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A B C D C

B

B D

A

21 22 23 24 25

C

B

B

C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50分) 26.(6分)(1)醛基(1分)

(2)CH 3CH 2OH + CuO → CH 3CHO + Cu + H 2O (1分) (3)CH 2=CH 2+CH 3COOH CH 3COOCH 2CH 3 (2分) (4)C E (2分)

27.(6分)(1)Fe 3(OH)8(2分) (2)2Fe 3+

+Fe===3Fe 2+

(2分)

(3)6Fe(OH)2+O 2+2H 2O===2 Fe 3(OH)8 (2分)

28.(4分)(1)气密性;(1分) 氢氧化钠;(1分)

(2)2Fe 3+

+SO 2+2H 2O===2Fe 2+

+SO 2-

4+4H

(2分)

29.(4分)(1)1:2 (2分) (2)4.00mol/L (2分) 30.(10分)

(1)CH 4(g)+H 2O(g) = CO(g)+3H 2(g) ΔH =+161.1kJ·mol -1

(2分)

(2)①任意温度 (1分) ② D (1分)

(3)①< (1分) 恒温、恒压条件下,再充入3mol NH 3,容器体积变为20 L ,c (NH 3)=0.25mol/L ,c (CO 2)=0.05mol/L ,此时

>K ,平衡逆向移动,所以v (正)<v (逆) (2分)

(2分)

(4) 2NH 2Cl —2e -

= N 2H 4 + 2 Cl -

(或NH 3 + NH 2Cl —2e -

+ OH -

= N 2H 4 + Cl -

+ H 2O ) (1分)

催化剂

31.(10分)

(1)升高温度(加热)、搅拌(答案合理即可)(1分)

(2)2Cr3++3H2O2+H2O Cr2O72-+8H+ (1分)

(3)pH超过8会使部分Al(OH)3溶解生成AlO2-,最终影响Cr(Ⅲ)回收与再利用(2分)(4)Ca2+、Mg2+(1分)

(5)D (1分)关小水龙头,缓慢注入洗涤剂,使其没过沉淀,滤出,重复2—3次(2分)(6)3SO2+2Na2CrO4+12H2O2CrOH(H2O)5SO4↓+Na2SO4+2NaOH (2分)

32.(10分)(1)(2分)(2)AC (2分)

(3)

(2分)(4)、(2分)

(5)(2分)

2018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学)选考模拟考试

化学试题——双向明细表

第一部分学考试题:29小题,共70分。

第二部分选考试题:3小题,共30分。

2019年全国I卷高考化学试题

绝密★启用前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Mg 24 S 32 Fe 56 Cu 64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 7.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形成、性质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来自氧化铁 B.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 C.陶瓷是应用较早的人造材料,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 D.陶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 8.关于化合物2?苯基丙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能使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可以发生加成聚合反应 C.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 D.易溶于水及甲苯 9.实验室制备溴苯的反应装置如下图所示,关于实验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

A.向圆底烧瓶中滴加苯和溴的混合液前需先打开K B.实验中装置b中的液体逐渐变为浅红色 C.装置c中的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溴化氢 D.反应后的混合液经稀碱溶液洗涤、结晶,得到溴苯 10.固体界面上强酸的吸附和离解是多相化学在环境、催化、材料科学等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下图为少量HCl气体分子在253 K冰表面吸附和溶解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冰表面第一层中,HCl以分子形式存在 B.冰表面第二层中,H+浓度为5×10?3 mol·L?1(设冰的密度为0.9 g·cm?3) C.冰表面第三层中,冰的氢键网络结构保持不变 D.冰表面各层之间,均存在可逆反应HCl垐? 噲?H++Cl? 11.NaOH溶液滴定邻苯二甲酸氢钾(邻苯二甲酸H2A的K a1=1.1×10?3 ,K a2=3.9×10?6)溶液,混合溶液的相对导电能力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其中b点为反应终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和种类有关 B.Na+与A2?的导电能力之和大于HA?的 C.b点的混合溶液pH=7 D.c点的混合溶液中,c(Na+)>c(K+)>c(OH?)

杭州临安安全教育平台登录

杭州临安安全教育平台登录 杭州临安市学校安全教育平台为孩子们提供食品安全、防水溺水、防灾减灾、交通安全等全方位的安全知识教育讲解,倡导“用知识捍卫生命”!以下是搜索整理的临安安全教育平台登录入口,欢迎大家点击参与!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网! 【拓展阅读】 安全常识 ●如何安全使用刀具? 1.使用刀具时应当注意力集中,不用刀具比划、打闹,更不能拿着刀具互相开玩笑,以免误伤别人或自己。 2.刀具暂时不使用时,要妥善保存起来,放在安全稳妥的地方,不要使刀具的尖和刃部突出、暴露在外,以防止刀具被碰落而伤人或者有人不慎触碰而受伤。 ●如何安全使用煤气? 1.认真阅读燃气器具等的使用说明书,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操作、使用。 2.使用人工点火的燃气灶具,在点火时,要坚持“火等气”的原则,即先将火源凑近灶具然后再开启气阀。 3.经常保持燃气器具的完好,发现漏气,及时检修;使用过程中遇到漏气的情况,应该立即关闭总阀门,切断气源。 4.燃气器具在工作状态中,人不能长时间离开,以防止火被风吹灭或被锅中溢出的水浇灭,造成煤气大量泄漏而发生火灾。 5.使用燃气器具(如煤气炉、燃气热水器等),应充分保证室内的通风,保持足够的氧气,防止煤气中毒。 ●如何安全用电? 1.认识了解电源总开关,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关断总电源。

2.不用手或导电物(如铁丝、钉子、别针等金属制品)去接触、探试电源插座内部。 3.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拭电器。 4.电器使用完毕后应拔掉电源插头;插拔电源插头时不要用力拉拽电线,以防止电线的绝缘层受损造成触电;电线的绝缘皮剥落,要及时更换新线或者用绝缘胶布包好。 5.发现有人触电要设法及时关断电源;或者用干燥的木棍等物将触电者与带电的电器分开,不要用手去直接救人;年龄小的青少年遇到这种情况,应呼喊成年人相助,不要自己处理,以防触电。 6.不随意拆卸、安装电源线路、插座、插头等。哪怕安装灯泡等简单的事情,也要先关断电源,并在家长的指导下进行。 ●如何安全使用电器? 1.各种家用电器用途不同,使用方法也不同,有的比较复杂。一般的家用电器应当在家长的指导下学习使用,对危险性较大的电器则不要自己独自使用。 2.使用中发现电器有冒烟、冒火花、发出焦糊的异味等情况,应立即关掉电源开关,停止使用。 3.电吹风机、电饭锅、电熨斗、电暖器等电器在使用中会发出高热,应注意将它们远离纸张、棉布等易燃物品,防止发生火灾;同时,使用时要注意避免烫伤。 4.要避免在潮湿的环境(如浴室)下使用电器,更不能使电器淋湿、受潮,这样不仅会损坏电器,还会发生触电危险。 5.电风扇的扇叶、洗衣机的脱水筒等在工作时是高速旋转的,不能用手或者其他物品去触摸,以防止受伤。 6.遇到雷雨天气,要停止使用电视机,并拔下室外天线插头,防止遭受雷击。 7.电器长期搁置不用,容易受潮、受腐蚀而损坏,重新使用前需要认真检查。 8.购买家用电器时,要选择质量可靠的合格产品。 ●触电急救办法 1、切断电源; 2、采用短路法,使电源开关跳闸;

2019年高考化学试卷-(全国II卷与答案)

2019年全国卷Ⅱ理综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Na 23 S 32 Cl 35.5 As 75 I 127 Sm 150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 7.“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著名诗句,下列关于该诗句中所涉及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B.蚕丝属于天热高分子材料 C.“蜡炬成灰”过程中发生了氧化反应 D.古代的蜡是高级脂肪酸酯,属于高分子聚合物 8.已知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3g 3He含有的中子数为1N A PO 数目为0.1N A B.1 L 0.1 mol·L?1磷酸钠溶液含有的3 4 C.1 mol K2Cr2O7被还原为Cr3+转移的电子数为6N A D.48 g正丁烷和10 g异丁烷的混合物中共价键数目为13N A 9.今年是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150周年。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W、X、Y、Z为短周期主族元素,W与X的最高化合价之和为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半径:W

C 向盛有饱和硫代硫酸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 盐酸 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溶液变浑浊 D 向盛有FeCl3溶液的试管中加过量铁粉,充分 振荡后加1滴KSCN溶液 黄色逐渐消失,加KSCN后溶液颜色不变11.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不能正确表达反应颜色变化的是 A.向CuSO4溶液中加入足量Zn粉,溶液蓝色消失 Zn+CuSO4Cu+ZnSO4 B.澄清的石灰水久置后出现白色固体 Ca(OH)2+CO2CaCO3↓+H2O C.Na2O2在空气中放置后由淡黄色变为白色 2Na2O22Na2O+O2↑ D.向Mg(OH)2悬浊液中滴加足量FeCl3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3Mg(OH)2+2FeCl32Fe(OH)3+3MgCl2 12.绚丽多彩的无机颜料的应用曾创造了古代绘画和彩陶的辉煌。硫化镉(CdS)是一种难溶于水的黄色颜料,其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a和b分别为T1、T2温度下CdS在水中的溶解度 B.图中各点对应的K sp的关系为:K sp(m)=K sp(n)

高考阅读理解命题分析及解题技巧

高考阅读理解命题分析及解题技巧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高考阅读理解命题特点。 2. 掌握阅读理解的解题技巧并熟练运用于解题中。 二、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阅读理解这种题型命题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进一步让学生学习和掌握阅读理解的解题技巧,提高学生的解 题能力。 四、教学过程: Task One 了解高考阅读理解测试要求 要求考生读懂简易的英语文学作品,科普文章,公告,说明,广告以及书、报、杂志中关于一般性话题的简短文章并回答相关问题。考生应能: (1)理解语篇主旨要义; (2)理解文中具体信息; (3)根据上下文提供的线索推测生词的词义; (4)根据文中事实和线索作出简单的判断和推理; (5)理解文章的宏观结构和文脉逻辑关系; (6)理解作者的观点、意图和态度; Task Two 知道高考阅读理解题型及其解题技巧 (一)主旨大意题 命题特点:主要考查的范围是:基本论点、文章标题、主题或段落大意等。它要求考生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能较好地运用概括、判断归纳、推理等逻辑思维方法,对文章进行高度概括或总结。常见题干形式: 1). What does the writer mainly tell us? 2). Which is the subject discussed in the text? 3). Which of the following best expresses the main idea? 4). Choose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 5). The best title for the article is ______. 有些文章或段落无明显的主题句,但字里行间无不体现文章的主题。这就要求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根据文中所叙述的事实来概括总结文章的主旨大意。(二)细节理解题 1. 数字、日期、时间等; 2. 同位语、破折号、括号、省略号等;(起解释,说明作用) 3. 表示附加说明的词,如:by the way, besides, what’s more, in addition including, as well as等。 4. 倒装句及加强语气的词,如above all, mainly, mostly, certainly, indeed (三)词意猜测题

2019年高考数学理科全国三卷

2019年高考数学理科 全国三卷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数学(全国三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1,0,1,2A =-,{} 2|1B x x =≤,则A B =() A. {1,0,1}- B.{0,1} C.{1,1}- D. {0,1,2} 2.若(1)2z i i +=,则z =() A. 1i -- B. 1i -+ C. 1i - D. 1i + 3.《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和《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瑰宝,并称为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某中学为了解本校学生阅读四大名著的情况,随机调查了100名学生,其中阅读过《西游记》或《红楼梦》的学生共有90位,阅读过《红楼梦》的学生共有80位,阅读过《西游记》且阅读过《红楼梦》的学生共有60位,则该校阅读过《西游记》的学生人数与该校学生总数比值的估计值为() A. 0.5 B. 0.6 C. 0.7 D. 0.8 4.24(12)(1)x x ++的展开式中x 3的系数为() A. 12 B. 16 C. 20 D. 24 5.已知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a n }的前4项和为15,且a 5=3a 3+4a 1,则a 3=() A. 16 B. 8 C. 4 D. 2 6.已知曲线ln x y ae x x =+在(1,)ae 处的切线方程为y =2x +b ,则() A.,1a e b ==- B.,1a e b == C.1,1a e b -== D.1,1a e b -==- 7.函数3 222 x x x y -=+在[6,6]-的图像大致为() A. B. C. D.

2019年高考化学试卷-(全国Ⅰ卷与答案)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Mg 24 S 32 Fe 56 Cu 64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 7.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形成、性质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来自氧化铁 B. 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 C. 陶瓷是应用较早的人造材料,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 D. 陶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 8.关于化合物2?苯基丙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不能使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 可以发生加成聚合反应 C. 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 D. 易溶于水及甲苯 9.实验室制备溴苯的反应装置如下图所示,关于实验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 A. 向圆底烧瓶中滴加苯和溴的混合液前需先打开K B. 实验中装置b中的液体逐渐变为浅红色 C. 装置c中的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溴化氢 D. 反应后的混合液经稀碱溶液洗涤、结晶,得到溴苯 10.固体界面上强酸的吸附和离解是多相化学在环境、催化、材料科学等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下图为少量HCl气体分子在253 K冰表面吸附和溶解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冰表面第一层中,HCl以分子形式存在 B. 冰表面第二层中,H+浓度为5×10?3 mol·L?1(设冰的密度为0.9 g·cm?3) C. 冰表面第三层中,冰的氢键网格结构保持不变 噲?H++Cl? D. 冰表面各层之间,均存在可逆反应HCl垐? 11.NaOH溶液滴定邻苯二甲酸氢钾(邻苯二甲酸氢钾H2A的K a1=1.1×10?3 ,K a2=3.9×10?6)溶液,混合溶液的相对导电能力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其中b点为反应终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和种类有关 B. Na+与A2?的导电能力之和大于HA?的 C. b点的混合溶液pH=7 D. c点的混合溶液中,c(Na+)>c(K+)>c(OH?) 12.利用生物燃料电池原理研究室温下氨的合成,电池工作时MV2+/MV+在电极与酶之间传递电子,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相比现有工业合成氨,该方法条件温和,同时还可提供电能 B. 阴极区,氢化酶作用下发生反应H2+2MV2+2H++2MV+ C. 正极区,固氮酶催化剂,N2发生还原反应生成NH3 D. 电池工作时质子通过交换膜由负极区向正极区移动 13.科学家合成出了一种新化合物(如图所示),其中W、X、Y、Z为同一短周期元素,Z核外最外层电子数

2019年高考全国卷1理综(化学部分)试题与答案

2019年高考全国卷1理综(化学部分)试题及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Ar 40 Fe 56 I 127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形成、性质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来自氧化铁 B.闻名世界的兵马俑是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 C.瓷是应用较早的人造材料,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 D.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 9.实验室制备溴苯的反应装置如下图所示,关于实验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 A.向圆底烧瓶中滴加苯和溴的混合液前需先打开K B.实验中装置b中的液体逐渐变为浅红色 C.装置c中的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溴化氢 D.反应后的混合液经稀碱溶液洗涤、结晶,得到溴苯 10.固体界面上强酸的吸附和离解是多相化学在环境、催化、材料科学等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下图为少量HCl气体分子在253 K冰表面吸附和溶解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11.NaOH溶液滴定邻苯二甲酸氢钾(邻苯二甲酸氢钾H 2A的Ka 1 =1.1×10?3,Ka 2 =3.9×10?6) 溶液,混合溶液的相对导电能力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其中b点为反应终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和种类有关 B.Na+与A2?的导电能力之和大于HA?的 C.b点的混合溶液pH=7 D.c点的混合溶液中,c(Na+)>c(K+)>c(OH?) 12.利用生物燃料电池原理研究室温下氨的合成,电池工作时MV2+/MV+在电极与酶之间传递电子,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相比现有工业合成氨,该方法条件温和,同时还可提供电能 B.阴极区,在氢化酶作用下发生反应H 2 +2MV2+2H++2MV+ C.正极区,固氮酶为催化剂,N 2发生还原反应生成NH 3 D.电池工作时质子通过交换膜由负极区向正极区移动 13.科学家合成出了一种新化合物(如图所示),其中W、X、Y、Z为同一短周期元素,Z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X核外电子数的一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2019年高考 化学2卷真题及答案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化学 7.“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著名诗句,下列关于该诗句中所涉及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B.蚕丝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 C.“蜡炬成灰”过程中发生了氧化反应 D.古代的蜡是高级脂肪酸酯,属于高分子聚合物 8.已知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3g3He含有的中子数为1N A B.1 L 0.1mol·L-1磷酸钠溶液含有的3 PO 数目为0.1N A 4 C.1 mol K2Cr2O7被还原为Cr3+转移的电子数为6N A D.48 g正丁烷和10g异丁烷的混合物中共价键数目为13N A 9.今年是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150周年。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W、X、Y、Z为短周期主族元素,W与X的最高化合价之和为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半径:W

11.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不能正确表达反应颜色变化的是() A.向Cu2SO4溶液中加入足量Zn粉,溶液蓝色消失Zn+CuSO4=Cu+ZnSO4 B.澄清的石灰水久置后出现白色固体Ca(OH)2+CO2=CaCO3↓+H2O C.Na2O2在空气中放置后由淡黄色变成白色2Na2O2=2Na2O+O2↑ D.向Mg(OH) 2悬浊液中滴加足量FeCl3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3Mg(OH)2+2FeCl3=2Fe(OH)3+3MgCl2 12.绚丽多彩的无机颜料的应用曾创造了古代绘画和彩陶的辉煌。硫化镉(CdS)是一种难溶于水的黄色颜料,其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a和b分别为T1、T2温度下CdS在水中的溶解度 B.图中各点对应的K ap的关系为:K ap(m)= K ap(n)< K ap(p)< K ap(q) C.向m点的溶液中加入少量Na2S固体,溶液组成由m沿mpn线向p方向移动 D.温度降低时,q点的饱和溶液的组成由q沿qp线向p方向移动 13.分子式为C4H8BrCl的有机物共有(不含立体异构)() A.8种B.10种C.12种D.14种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 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2019年1月,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在探测器“奔向”月球的过程中,用h 表示探测器与地球表面的距离,F表示它所受的地球引力,能够描述F随h变化关系的图像是()

杭州安全教育平台登录第一颗

杭州安全教育平台登录第一颗 点击登陆>>>杭州安全教育平台登录 小学生校园安全常识 防火篇 1、不要在寝室内乱拉接电线。因为电线和插头、插座多重连接,容易导致接触不良,极容易产生电火花,如遇可燃物,就会引发火灾 2、不能躺在床上吸烟。因为躺在床上吸烟,稍不小心,燃烧的烟灰容易掉在被褥上引起火灾,造成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 3、不要点蜡烛看书。因为秉烛夜读,时间一长就会感到身体疲惫,捧着书本就会情不自禁地进入梦乡。这时蜡烛一旦倒下或燃尽,就会点燃周围的书本、蚊帐等可燃物。 4、学生宿舍公共部位的应急灯应保持充电状态,不能拔掉插头,否则,一旦发生火灾,应急灯不亮不能提供照明,后果不堪设想。 5、不要在寝室内使用煤气或酒精来做饭。因为煤气、酒精是易燃气体和液体,在使用当中如稍有不注意,极易引发煤气中毒和火灾事故,危及全寝室同学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宝宝插个嘴 书还是要读的,但是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该休息还得休息,在没有很好的安全条件下,我们不要去冒险,学校的规定并不是空穴来风,都是有依据的,还请学生们务必遵守。 防电信诈骗篇

1、不要将自己的身份情况、家庭情况有意无意透露给别人。 2、遇事冷静分析,坚持不贪便宜,切记:天上不会掉馅饼。 3、牵扯到现金收缴等问题要询问辅导员老师的意见,确认情况属实再行缴纳。 4、不相信手机上发来的“中奖”、“点歌”短信。 5、遇到可疑的情况要沉着冷静,及时想办法报告保卫部门处理。 6、拿不准的事请及时与辅导员联系,寻求辅导员的帮助 宝宝插个嘴 关于电信诈骗,前一段时间那个小女孩被骗轻生的事件还是值得我们警惕的。关于钱的问题,我们一定要谨慎再谨慎,对于不法分子的人心险恶,或许我们没有足够的社会经验去抵挡,但我们身边还有大人,老师,家长。因此,在遇到转账汇款,中奖等短信时,我们要三思而后行,寻求大人的帮助。 公交车上防盗篇 1、人多时看紧包。坐车时不要在门口人多处停留,在上下拥挤的人群中一定要对放钱的地方格外注意,在车上不要打瞌睡。 2、包抱胸前最安全。不要把包放在身后,不要把手提包过低地提在手中,不要把钱包、手机等放在外衣口袋,手机最好不要別在身上。 3、上车前准备好零钱。上车前准备好购票零钱,以防在车上掏钱买票时暴露放钱的地方。 宝宝插个嘴

甘肃省2019年高考化学试卷以及答案解析

甘肃省2019年高考化学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6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著名诗句。下列关于该诗句中所涉及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B.蚕丝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 C.“蜡炬成灰”过程中发生了氧化反应 D.古代的蜡是高级脂肪酸脂,属于高分子聚合物 2.(6分)已知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3g 3 He含有的中子数为1N A B.1L0.1mol?L﹣1磷酸钠溶液含有的PO 4 3﹣ 数目为0.1N A C.1molK2Cr2O7被还原为Cr3+转移的电子数为6N A D.48g正丁烷和10g异丁烷的混合物中共价键数目为13N A 3.(6分)今年是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150周年。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W、X、Y、Z为短周期主族元素,W与X的最高化合价之和为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W X Y Z A.原子半径:W<X B.常温常压下,Y单质为固态 C.气态氢化物热稳定性:Z<W D.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碱

4.(6分)下列实验现象与实验操作不相匹配的是()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A向盛有高锰酸钾酸性溶液的试管中通入足量的乙烯后静置溶液的紫色逐渐褪去,静置后溶液分层 B将镁条点燃后迅速伸入集满CO2的集气瓶集气瓶中产生浓烟并有黑色颗粒 产生 C向盛有饱和硫代硫酸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溶液变浑 浊 D向盛有FeCl3溶液的试管中加过量铁粉,充分振荡 后加1滴KSCN溶液黄色逐渐消失,加KSCN后溶液颜色不变 A.A B.B C.C D.D 5.(6分)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不能正确表达反应颜色变化的是()A.向CuSO4溶液中加入足量Zn粉,溶液蓝色消失Zn+CuSO4═Cu+ZnSO4 B.澄清的石灰水久置后出现白色固体Ca(OH)2+CO2═CaCO3↓+H2O C.Na2O2在空气中放置后由淡黄色变为白色2Na2O2═2Na2O+O2↑ D.向Mg(OH)2悬浊液中滴加足量FeCl3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3Mg(OH)2+2FeCl3═2Fe(OH)3+3MgCl2 6.(6分)绚丽多彩的无机颜料的应用曾创造了古代绘画和彩陶的辉煌。硫化镉(CdS)是一种难溶于水的黄色颜料,其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a和b分别为T1、T2温度下CdS在水中的溶解度 B.图中各点对应的K sp的关系为:K sp(m)=K sp(n)<K sp(p)<K sp(q) C.向m点的溶液中加入少量Na2S固体,溶液组成由m沿mpn线向p方向移动

2015高考全国1卷数学命题特点分析

2015年高考全国I卷高考命题特点分析 2015高考数学考试已结束,新课标数学全国一卷一直是河南、河北、山西高考使用的数学试卷,今年又加入了考试大省江西,试卷的结构没有改变,命题仍然遵循了以基础知识考查为主体的原则,延续了以往高考课标卷的特点和规律,下面我们就从知识考查、能力考查、思想考查三个方面解读今年数学卷的特点,并对2016高考全国卷的命题进行预测. 一、知识架构考查全面,主体内容变化不大 15年高考在六大模块的知识的考查中,无论比值还是知识点,与前几年都有相似之处,以理科为例分析见下表: 由上表分析可知各模块分值比例变化不大,在各知识模块的知识考查中,函数导数依旧是压轴题,解析几何解答题依然处在20题的位置上,重点考查抛物线和椭圆知识,立体几何解答题以往都是柱体模型为主,今年虽然没出现柱体模型,但仍然是柱体模型的变式处理方式,三角形与数列在解答题中会选其中一点考查,通常在解答题第17题,理科已连续两年在大题上考查数列知识,概率统计一般会从抽样、古典概型、频率分布、

线性回归、随机变量、正态分布、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等方面考查其中三到四个知识点,已连续两年解答题都在统计初步上选点命题、其他知识一般考查集合、复数、程序框图、简易逻辑和选考题,经过近十年的课标卷命题,课标全国卷命题日趋成熟,知识结构考查合理、稳定,在新高考改革对高考改革之前,不会出现太多的变化. 在知识结构考查稳定的前提下,大部分题型结构都是常规性题型,难、偏、怪现象不会出现,同时又进行创新,把基础知识通过不同的背景展示,既达到了考查的目的,又强调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下面我们一起来看近几年高考出现的新颖性试题: 2013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理科第6题: 6、如图,有一个水平放置的透明无盖的正方体容器,容器高8cm ,将一 个球放在容器口,再向容器内注水,当球面恰好接触水面时测得水 深为6cm ,如果不计容器的厚度,则球的体积为 ( ) A 、500π3cm 3 B 、866π3 cm 3 C 、1372π3cm 3 D 、2048π3 cm 3 【命题意图】本题以正方体容器为背景考查球的截面圆性质、球的体 积公式. 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理科第6题: 【命题意图】本题以教材上三角函数的概念引入为背景,探究函数图像,题目新颖.

2019年高考真题理科数学(全国II卷)

AB=(2,3),AC=(3,t),|BC|=1,则AB?BC=( ) M233 3

7.8.9.10.11. 12.13.设α,β为两个平面,则α∥β的充要条件是( ) α内有无数条直线与β平行 α内有两条相交直线与β平行α,β平行于同一条直线α,β垂直于同一平面 若抛物线y =2px(p>0)的焦点是椭圆x 23p +y 2p =1的一个焦点,则p=( ) 2348下列函数中,以π2为周期且在区间(π4,π2 )单调递增的是( )f(x)=|cos2x| f(x)=|sin2x|f(x)=cos|x|f(x)=sin|x|已知α∈(0,π2),2sin2α=cos2α+1,则sinα=( )15553325 5设F为双曲线C:x 2a 2-y 2b 2 =1(a>0,b>0)的右焦点,O为坐标原点,以OF为直径的圆与圆x +y =a 交于P,Q两点.若|PQ|=|OF|,则C的离心率为( )2325 设函数f(x)的定义域为R,满足f(x+1)=2f(x),且当x∈(0,1]时,f(x)=x(x-1).若对任意x∈(-∞,m],都有f(x)≥-89 ,则m的取值范围是( )(-∞,94](-∞,73](-∞,52](-∞,83 ]我国高铁发展迅速,技术先进.经统计,在经停某站的高铁列车中,有10个车次的正点率为0.97,有20个车次的正点率为0.98,有10个车次的正点率为0.99,则经停该站高铁列车所有车次的平均正点率的估计值为 . A. B. C. D. 2A. B. C. D. A. B. C. D. A. B. C. D. 222A. B. C. D. A. B. C. D.

杭州市安全教育平台登录账号

杭州市安全教育平台登录账号 点击登陆>>>杭州市安全教育平台登录 校园安全事件预防与处理 一、防范近水事故 01. 不要擅自到情况不明的野外陌生水域中游泳消暑。 02. 在游泳池中游泳前,要先把身体活动开,否则下水后很容易小腿抽筋。如果发生抽筋,不要慌乱,立即按图中要领处理,同时呼救。 03. 不要沿着陡峭的河、渠、沟、湖等岸边行走,以防不慎滑入水中。 04. 暴雨天气街道严重积水时,要手持长杆、边走边试探,以防跌入下水井。 05. 在野外水边钓鱼时,要远离高压输电线。 二、防范雷电事故 06. 雷电天气必须迅速远离露天水面。 07. 在山中郊游遭遇雷电时可迅速躲入山洞、涵洞等处。 08. 门窗紧闭并熄火停放的车辆,也能有效躲避雷电。 09. 电闪雷鸣时严禁扛着长形物体在野外行走。 10. 雷电天气严禁骑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等外出。 11. 打雷时在室内不要触碰可能与外部相连的金属管道等物。 三、防范道路事故

12. 骑车外出时严禁高速冲坡,否则极易失控摔伤甚至丧命。 13. 骑车途中遇有车辆停在路边时,要时刻警惕司机突然打开车门。 14. 乘私家车外出时严禁将头部甚至上半身探出天窗,否则一旦遭遇追尾、急刹,极易导致颈椎损伤。 15. 女生乘坐公交车、地铁遭遇流氓骚扰时,要大胆斥责并请求其他乘客支援,否则流氓会得寸进尺。 16. 在马路上行走时严禁玩手机。 17. 道路上的井盖绝对不要踩,因为井盖可能已经被车压伤,踩中时会瞬间断裂而使人坠入。 18. 步行时要适当远离楼房、老树等,以防坠物、枯枝掉落伤人。 19. 与同学参加完补习班后要立即回家,不要在路边贪玩迟归。 20. 经过路边、小区车辆停放区域时务必小心突然开动的车、正在倒车的车。 四、防范动物事故 21. 不要靠近没有拴牢的烈性犬,更不要去逗玩它。 22. 一旦被狗咬伤,哪怕是被自家打过防疫针的宠物犬咬了,也要立即去防疫站注射狂犬疫苗,以防万一。 23. 到野外活动时要穿厚裤厚靴,以防被毒虫咬伤。 24. 不要只穿背心或光着膀子在野外树木中活动,以防被掉落的毒虫蜇伤。 25. 发现被蚂蟥叮咬时,可反复拍打、使其自动脱落,也可用烟

2019年高考化学试题评析评论分析

-- 精选试题情境素材深化高考内容改革 ----2019 年高考化学试题评析 2019 年高考化学积极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把握新时代的育人方向,落实新时代的 选取古代化工方面的优秀成果和我国化学育人要求,助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实现良好的选拔功能工作者在化学领域的科研成就,弘扬爱国主义情怀和奋斗拼搏精神,全面落实“一核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和积极的育人效果。持续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系的要求,精选试题情境,呈现真实问题,加强对关键能力的考查,彰显教育改革的鲜明导向。 1精选情境,弘扬爱国主义,增强民族自豪感 1.1 选取我国古代文化和科技典籍中有关情境,增强文化自信高考化学试题自觉传承我国科学文化,注重挖掘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的工匠精神和技 物质鉴别等古代化学技术方面的成术创新思想,选取我国古

代的陶瓷制 展示中华优果,造、 秀科技成果对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激发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献,奋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I 卷第7 题以陶瓷性质为载体,考查硅酸盐的物理化陶瓷是中国的名片。理科综学合 性质;尤其对“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的考查,一方面考查考生对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中化学知识的了解,另一方面考查考生对常见化合物性质的掌握情况。 1.2 呈现我国科学家发表的世界领先的科技成果,增强科技成就感对于超导材料的研究我国已经取得巨大的成功。自本世纪初以来,我国的研究团队致 理科综合II 卷第取得举世瞩目的成35 力于发展高临 界温度铁基超导体,果。题的文献来源 于顶级刊物《Nature 》刊载的一种Sm-Te-As-O-F 铁基化合物的超导体。试题以该铁基超导 化合物的晶体及相关化合物为载体,考查原子结构、分子结构、分子间力和氢键以及晶体结 构等核心知识点,体现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理科综合I 卷第35 题以我国科学家在顶级刊物Nature 》

2019年高考理科数学考试大纲

理科数学 Ⅰ.考核目标与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系列2和系列4的内容,确定理工类高考数学科考试内容. 一、知识要求 知识是指《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系列2和系列4中的数学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公理、定理以及由其内容反映的数学思想方法,还包括按照一定程序与步骤进行运算、处理数据、绘制图表等基本技能. 各部分知识的整体要求及其定位参照《课程标准》相应模块的有关说明. 对知识的要求依次是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 1.了解:要求对所列知识的含义有初步的、感性的认识,知道这一知识内容是什么,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步骤照样模仿,并能(或会)在有关的问题中识别和认识它. 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了解,知道、识别,模仿,会求、会解等. 2.理解:要求对所列知识内容有较深刻的理性认识,知道知识间的逻辑关系,能够对所列知识做正确的描述说明并用数学语言表达,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内容对有关问题进行比较、判别、讨论,具备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描述,说明,表达,推测、想象,比较、判别,初步应用等. 3.掌握:要求能够对所列的知识内容进行推导证明,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讨论,并且加以解决. 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掌握、导出、分析,推导、证明,研究、讨论、运用、解决问题等. 二、能力要求 能力是指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1.空间想象能力:能根据条件作出正确的图形,根据图形想象出直观形象;能正确地分析出图形中的基本元素及其相互关系;能对图形进行分解、组合;会运用图形与图表等手段形象地揭示问题的本质. 空间想象能力是对空间形式的观察、分析、抽象的能力,主要表现为识图、画图和对图形的想象能力.识图是指观察研究所给图形中几何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画图是指将文字语言和符号语言转化为图形语言以及对图形添加辅助图形或对图形进行各种变换;对图形的想象主要包括有图想图和无图想图两种,是空间想象能力高层次的标志. 2.抽象概括能力:抽象是指舍弃事物非本质的属性,揭示其本质的属性;概括是指把仅仅属于某一类对象的共同属性区分出来的思维过程.抽象和概括是相互联系的,没有抽象就不可能有概括,而概括必须在抽象的基础上得出某种观点或某个结论. 抽象概括能力是对具体的、生动的实例,经过分析提炼,发现研究对象的本质;从给定的大量信息材料中概括出一些结论,并能将其应用于解决问题或做出新的判断.

杭州市安全教育平台我的作业

杭州市安全教育平台我的作业 杭州市安全教育平台我的作业完成了吗?下面了杭州市安全教育平台我的作业网址,欢迎点击! 点击杭州市安全教育平台 消防安全知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消防工作贯彻( )。 A.预防为主,以消防为辅。 B.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C.谁主管,谁负责。 2.消防工作 * 领导,由( )负责。 A. * B.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C.地方各级 * 3.我省的消防日是每年的( )。 A.1月19日 B.11月9日 C.11月10日 D.10月19日

4.发生燃烧的必要条件是( )。 A可燃物,助燃物 B.可燃物,着火源 C.可燃物,助燃物,着火源 5.灭火的基本方法是( )。 A.冷却、窒息、抑制 B.冷却、隔离、抑制 C.冷却、窒息、隔离 D.冷却、窒息、隔离、抑制 6.根据物质燃烧的特性,B类火灾是指( )。 A.固体物质火灾 B.金属火灾 C.液体物质火灾 D.液化石油气火灾 7.一个灭火器设置点的灭火器配置数量不宜多于( )具。 A.2 B.3 C.4 D.5

8.手提式灭火器设置在挂钩、托架上,其顶棚离地面高度应小于( )米。 A.2 B.1 C.1.5 D.0.5 9.设置的灭火器铭牌必须朝( )。 A.外 B.内 C.左 D.右 10.营业性场所在消防安全责任人确定或变更时,应当向当地( )机构备案。 A.上级主管 B.工商行政管理 C.文化部门 D.公安消防 11.设在走道上的灯光疏散指示标志的间距不得大于( )。 A.10米 B.20米 C.30米 D.40米 12.安全出口处的疏散门应向( )开启。 A.外 B.内

高考命题规律分析与备考策略指导

高考命题规律分析与备考策略指导 河北景县中学宫炳胜 一、近五年高考命题规律分析 近五年新课标高考理综物理试题总体看来,保持稳定,适度创新;立足主干,突出能力;贴近生活,关注科技;探究有度,开放可控;科学选拔,彰显公平。具体来看,具有以下规律: 1.平稳创新引领课改 试题紧密联系高中教学实际,以稳定为主,适度创新,体现新课标理念。试卷结构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了合理优化。试题表述科学、规范,题型设计合理、各模块比例恰当、难易梯度设置得当,着重考查学科的主体知识和核心思维方法,对考纲中涉及的主干知识都有所涉及。这对新课标下的物理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引导教师在物理教学中要注重教材的基础知识与学生基本能力的养成,要注重学生对基本概念、规律的理解,要注重学生对物理过程的参与体验,要注重物理方法的创新与变通,要注重综合分析能力与物理思维能力的培养。 例如2015年新课标Ⅰ卷第18题,把打网球的情景改造创新,注重学生对乒乓球运动过程的考查,考查了学生对平抛运动的基本规律的理解。在近5年的高考试题中以这种命题方式命制的题目出现的频率很高,例如2012年新课标卷15题、2013年新课标Ⅱ卷的第15题、2014年新课标Ⅰ卷的第21题等。 2.注重能力体现探究 新课标要求考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了解科学研究方法,培养良好思维习惯,能发现问题并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研究方法解决问题。试题在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注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了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的考查。试题注重物理过程的设计,将具体概念和规律的考查置于精心设计的物理过程中,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以不同的方式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2015年新课标Ⅰ卷的第22题,这个实验题就借助凹形桥模拟器来考查学生对圆周运动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以及仪器的读数,考查了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来探究新问题的能力。这种对学生探究能力要求很高的题目不仅在实验题中出现,也经常在选择题和计算题中出现,例如2012年新课标卷的第24题,2013年新课标Ⅰ卷第14题,2013年新课标Ⅱ卷第22题,2014年新课标Ⅱ卷第22题等。 3.贴近生活关注科技 注重联系实际,突出应用能力的考查,要求学生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良好的解决问题的思维程序。基础、能力、应用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体现了物理知识有一定的体系和处理问题的模式技巧。试题注重将物理概念、物理规律与科学研究的进展、生产实践、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突出物理学科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中的作用,彰显鲜明的时代特色。 例如2016年全国乙卷第15题,以现代质谱仪为背景;2015年新课标Ⅰ卷第21题,以航空航天为背景;2014年新课标Ⅰ卷第24题,物理情景来源于实际生活中的刹车问题。这类题目的情景有的较新,有的非常接地气,在每年的高考中都会出现,例如2014年新课标Ⅱ卷第20题、2013年新课标Ⅰ卷第21题、2013年新课标Ⅱ卷第21题等。 4.注重利用图象处理物理问题能力的考查

安全教育平台登录账号注册入口.doc

安全教育平台登录账号注册入口 1、交通安全教育。 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国交通事故平均每50秒发生一起,平均每2分40秒就会有一个丧生于车祸。更让人痛心的是,因交通事故死亡的少年儿童占全年交通事故死亡的10%,且有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因此,对幼儿进行交通安全教育不容忽视。交通安全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了解基本的交通规则如红灯停、绿灯行,行人走人行道,上街走路靠右行,不要马路上踢球、玩滑板车、奔跑、做游戏,不横穿马路等。②认识交通标记,如红绿灯、人行横道线等,并且知道这些交通标记的意义和作用。 ③教育幼儿从小要有交通安全意识,养成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习惯。在对幼儿进行交通安全教育时,可选用一些儿歌或故事以增加趣味性。 2、消防安全教育。 对幼儿进行消防安全教育,主要包括:①要让幼儿懂得玩火的危险性。③让幼儿掌握简单的自救技能。如教育幼儿一旦发生火灾要马上逃离火灾现场,并及时告诉附近的成人。当发生火灾,自已被烟雾包围时,要用防烟口罩或干、湿毛巾捂住口鼻,并立即趴在地上,在烟雾下面匍匐前进。③带幼儿参观消-防-队,看消-防-队员的演习,请消-防-队员介绍火灾的形成原因、消防车的作用、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及使用时应注意的事项等。另外,可以进行火灾疏散演习,事先确定各班安全疏散的路线,让幼儿熟悉幼儿园的各个通道,以便在发生火灾时,能在教师的指挥下统一行动,安全疏散,迅速离开火灾现常 3、食品卫生安全教育。 h幼儿大多爱吃零食,也喜欢将各种东西放入口中,因而容易引发食物中毒。幼儿园除了要把好食品采购、储藏、烹任等方面的卫生关外,还必须教育幼儿不吃腐烂的、有异味的食物。幼儿在幼儿园误食有毒有害物质的情况更是多种多样,如园内投放的各种花花绿绿的毒鼠药,因教职工工作失误而误放在饮料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