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混结构住宅设计计算书

砖混结构住宅设计计算书
砖混结构住宅设计计算书

砖混住宅

一. 砖混住宅设计一般如下:

(1).一般建筑条件: 层高: 1~5层: 2700, 6层: 2800

窗高: 1400

窗台高: 850

阳台的门联窗: 主: 1500X2250, 1800X2250, 副:800X2250

进户门、室内门、厨厕门: 1000X2000, 900X2000, 800X2000

楼梯间一般: 2400X4800, 2700X4800, 楼梯进户洞口高: 2100(最低2000)

室内外高差: 750

楼板上一般做厚35的豆石混凝土。厨房、厕所一般用88J1楼23, 厚102。

板底不抹灰, 刮腻子。

楼梯梯段板一般做厚20的水泥砂浆。

如有半地下室, 层高一般2700, 室外地面下不得小于1500。

(2).结构设计:

标注预制板的块数和类型时, 不要采用对角线的形式。因为此种方法易造成线的交叉, 采用水平线或垂直线的方法, 相同类型的房间直接标房间类型号。可全楼统一编号。现浇板单独画出时可用对角线表示房间范围。楼梯间除四角外不得放构造柱(否则得凿预制构件)。构造柱所在位置不得放预制板(不得凿预制板), 做现浇带。布置预制板时尽量采用宽为1180的宽板, 但有水的立管要求穿孔时, 有时应用880的窄板, 留现浇板缝, 不采用凿宽板的方法。

过梁与构造柱相联时应采用现浇过梁, 预制过梁一般采用小挑口。一至五层层高为2700, 外墙洞口高为: 850+1400=2250, 剩下450, 再减去35的建筑作法, 只剩下415, 对于≥1500的洞口,或承重过梁, 过梁高为180, 415-180=235 即圈梁高度不得大于235, 如大于235, 则应圈梁兼过梁。对于≤1200的洞口, 非承重过梁高为120, 415-120=295, 可布置预制过梁后做截面高度大于240的圈梁。顶层因层高为2800, 一般情况下没问题。但顶层的雨搭下要现浇圈梁, 圈梁较大, 就不用预制过梁了。在地震区应尽量采用圈梁兼过梁。

板缝最好尽量为40, 从房间里面墙往外面布置, 现浇板带留在靠窗处, 现浇板带宽最好≥200 (考虑水暖的立管)。但如果构造上要求有整浇层时, 板缝应大于60。整浇层厚50, 配双向φ6@250,混凝土C20。

顶层建议采用现浇板,以解决顶层的防水问题。

过梁一般采用: 360墙: 为一根120矩形加一根120带挑沿过梁, 造价低。构造柱最小: 240X180 纵筋最小: 4φ12。八度超过五层采用4φ14, 四角纵筋加大一级, 箍筋一般为φ6@200, 在楼层高度的上下1/6范围内间距加密一倍。圈梁最小: 120(高)X240 纵筋最小: 4φ10 箍筋一般为φ6@200。基础圈梁最小: 180(高)X240 纵筋最小: 4φ12 箍筋一般为φ6@200。

二.住宅的荷载:

1. 一般为预制板, 上面35厚的细石混凝土, 板下刮腻子:

2.06+25*.035=2.94

活荷载: 1.5

2. 厨房、厕所一般用88J1楼23, 厚102, 重: 2.3 KN/M2, 板现浇, 再加上现浇板

的重量, 活荷载: 2.0 , 比一般楼面低20

3. 楼梯间: 楼梯段、休息平台均预制, 按梯段折合成面荷载: 恒: 5.85, 活: 1.5

4. 屋面一般采用屋43:

屋43 重量: 2.92 KN/M2

────────────────────────────────

做法: 1. 防水层0.35 KN/M2

2. 20厚1:2.5水泥砂浆找平层0.40 KN/M2

3. 1:6水泥焦渣最低30,找坡2%垫层(按153厚计) 14*.153 2.14 KN/M2

4. 铺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保温层(50厚) 0.03 KN/M2

5. 钢筋混凝土楼板

加预制板重量共: 2.92+2.06=4.98 , 活载: 0.70

荷载汇总:

(因浏览器不能识别中文表格,如果您需要下面的表格时,将其粘贴到文本

编辑器中即恢复正常)

┏━━━━━━┯━━━━━━━━┯━━━━━━━━━━━━┯━━━━━━┓┃│作法│恒载(kN/M2) │活载(kN/M2 ┃

┠──────┼────────┼────────────┼──────┨┃卧室、客厅、│预制板上35 │2.94(包括结构板) │1.5 ┃

┃起居室│厚细石混凝土││┃

┠──────┼────────┼────────────┼──────┨┃厨房、厕所│88J1楼23, 厚102 │2.30(不包括结构板) │2.0 ┃

┠──────┼────────┼────────────┼──────┨┃楼梯间│预制构件│5.85(按梯段折合成面荷载)│1.5 ┃

┠──────┼────────┼────────────┼──────┨┃屋面│88J1屋43 │2.92(不包括结构板) │0.7 ┃

┗━━━━━━┷━━━━━━━━┷━━━━━━━━━━━━┷━━━━━━┛

三. 预制板的选用:(非北京地区应根据各种房间的荷载选用本地区的预制板)

┏━━━━━━┯━━━━━━━━━━━━━━━━━━━━┓

┃│KB18.1, KB18.(1), KB21.1, KB21.(1) ┃

┃卧室、客厅、│KB24.1, KB24.(1), KB27.1, KB27.(1) ┃

┃│KB30.1, KB30.(1), KB33.1, KB33.(1) ┃

┃起居室│KB36.2, KB36.(1), KB39.2, KB39.(1) ┃

┃│KB42.2, KB42.(2) ┃

┠──────┼────────────────────┨

┃│KB18.1, KB18.(1), KB21.1, KB21.(1) ┃

┃│KB24.1, KB24.(1), KB27.1, KB27.(1) ┃

┃屋面│KB30.2, KB30.(1), KB33.2, KB33.(1) ┃

┃│KB36.3, KB36.(2), KB39.3, KB39.(2) ┃

┃│KB42.2, KB42.(2) ┃

┗━━━━━━┷━━━━━━━━━━━━━━━━━━━━┛

四. 板缝配筋:

一般住宅跨度均小于4200 , 板缝配筋(板缝高130):

楼面: 荷载设计值: 1.2*25*(.13+.035)+1.4*1.5=7.05 KN/M2

屋面: 按屋43, 恒为25*.13+2.92=6.17

荷载设计值: 1.2*6.17+1.4*0.7=8.384 KN/M2

板缝配筋表:

┏━━━┯━━━━┯━━━━┯━━━━┯━━━━┯━━━━┓

┃跨度│1.80 │2.10 │ 2.40 │2.70 │3.00 ┃

┠───┼────┼────┼────┼────┼────┨

┃卧室│φ8@200 │φ8@200 │φ8@200 │φ8@170 │φ8@140 ┃

┠───┼────┼────┼────┼────┼────┨

┃屋面│φ8@200 │φ8@200 │φ8@180 │φ8@140 │φ8@110 ┃

┗━━━┷━━━━┷━━━━┷━━━━┷━━━━┷━━━━┛

┏━━━┯━━━━┯━━━━┯━━━━┯━━━━┓

┃跨度│3.30 │3.60 │ 3.90 │4.20 ┃

┠───┼────┼────┼────┼────┨

┃卧室│φ10@180│φ10@150│φ10@125│φ10@100┃

┠───┼────┼────┼────┼────┨

┃屋面│φ10@150│φ10@125│φ10@100│φ12@125┃

┗━━━┷━━━━┷━━━━┷━━━━┷━━━━┛

五. 过梁配筋:

240墙洞口过梁配筋(非承重): 仅考虑过梁自重和1/3跨度高的墙重,

计算长度取1.05净跨度, 截面: 240X180, 自重: 25*.24*.18=1.08

如:2.1米跨: M= 1.2*(1.08+5.24*.7)*2.21*2.21/8=3.48

as= 3.48*1000000/11/240/145/145=0.063

rs= 0.967

As= 3.48*1000000/(0.967*210*145)=118.18

┏━━━━━━━┯━━┯━━┯━━━┯━━━┯━━━┯━━━┯━━━┯━━━┓┃│0.60│0.75│0.90 │ 1.00 │1.20 │ 1.50 │ 1.80 │2.10 ┃

┠───────┼──┼──┼───┼───┼───┼───┼───┼───┨┃弯矩(kN-M) │0.12│0.22│0.36 │0.46 │0.76 │1.39 │2.26 │ 3.48 ┃

┠───────┼──┼──┼───┼───┼───┼───┼───┼───┨┃钢筋面积(MM2) │4.19│7.39│11.88 │15.18 │25.13 │46.25 │75.73 │118.2 ┃

┠───────┼──┼──┼───┼───┼───┼───┼───┼───┨┃实际配筋│2φ6│2φ6│2φ6 │2φ6 │2φ6 │2φ6 │2φ8 │2φ10 ┃

┗━━━━━━━┷━━┷━━┷━━━┷━━━┷━━━┷━━━┷━━━┷━━━┛

六. 顶层, 为防止墙体裂缝, 可采取如下措施: 保温层聚苯板由45加厚, 圈梁加厚, 钢筋直径加大。架设隔热层, 不采用现浇板带加预制板(为了挑檐抗倾覆)的方式。端头山、纵墙(宽度B/4范围)在过梁以上范围内加钢筋网片。

七. 楼梯间的墙体水平支撑较弱,顶层墙体较高,在8度和9度时,顶层楼梯间横墙和外墙宜沿墙高每隔500设2φ6的通长筋,9度时,在休息平台处宜增设一钢筋带。

八. 跃层住宅六层上跃层的楼梯,一般放在客厅的楼板上,而一般情况下其下又不允许加梁,可以在楼梯下加暗梁(板)的方法解决。即:

1.如果楼梯与厅的现浇板短向平行,可以认为现浇板的一部分也是楼梯的一部分,钢筋叠加。但要注意叠加后的钢筋间距不要过小。

2.如果楼梯与厅的现浇板长向平行,则在现浇板短向在楼梯下加暗梁或板下附加筋。暗梁宽度或板下附加筋放置宽度为局部荷载下的有效分布宽度(见荷载规范附录二)。

九. 当纵墙抗震验算不过时,可将内纵墙改为140厚的钢筋混凝土墙,造价虽略增高,但可在建筑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使用面积。

十. 其余注意事项请参考本人的另一篇文章《普通砖混结构设计纪要》。

轻钢厂房毕业设计计算书

轻钢厂房毕业设计计算书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鼎盛环保设备 生产车间设计 学生姓名 学号 院(系)土木工程学院 专业土木工程 指导教师 时间 2009年6月10日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毕业设计任务书 题目:鼎盛环保设备生产车间设计 院(系):土木工程学院 专业:土木工程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填表日期:2009年6月10日 题目:鼎盛环保设备生产车间设计 一、工程概况 1. 工程名称:Xx环保设备生产车间设计。 2. 建设地点:拟建建筑物位于西安市, 室外地坪设计标高为。。

3. 建设规模:总建筑面积2000~2500平方米。 4. 本项目拟定开工日期:2009年7月1日,竣工日期:2009年10月31日。 5. 设计要求:单层轻型钢结构厂房,厂房内设起重量5t(或10t)吊车2台,轨顶标高7m或8m。 二、设计原始资料 (一)气象条件 1. 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5°C。 2. 主导风向:东北。基本风压m2。 3. 基本雪压:m2。 4. 年降雨量:632mm;日最大降雨量:92mm;时最大降雨量:56mm;雨季集中在9、10月份。 5. 土壤最大冻结深度450mm。 (二)工程地质条件 1.建筑场地地貌单元属黄土梁南缘,场地工程地质条件见附录2。 2.地下水稳定埋深~,属潜水类型。地下水对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均无腐蚀性,但在干湿交替条件下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弱腐蚀性。场地水位以上土质对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均无腐蚀性。 3.I级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70kPa。 4.抗震设防烈度8度,建筑场地类别为II类。 5.根据场地岩土工程条件和建筑物荷载特点,建议本工程采用换土垫层法处理地基,基础形式采用柱下独立基础。 (三)施工条件 1. 建设场地平坦,道路通畅,水、电就近可以接通,基本具备开工建设条件。 2. 拟参与投标的施工单位技术力量和机械化水平均较高。 三、建筑设计任务及要求 (一)设计任务

砖混结构计算书

a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 六层住宅楼毕业设计 (计算书) 院(系)名称:土木工程学院 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 毕业设计结构计算书

一、概述 本工程为住宅楼。根据国家规范及使用要求,该建筑物为砖混结构,地上六层。,楼层层高2.8m,室内外高差0.700m。 本工程设计使用年限50年,建筑结8构安全等级二级,要求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 二、设计依据及计算项目 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多孔砖砌体结构技术规范》JGJ137-2001 《建筑制图标准》GB50352-2005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T50104-2001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 《建筑结构静力学计算手册》(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房屋建筑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混凝土及砌体结构》武汉大学出版社 《土力学及地基基础》武汉大学出版社 《钢结构》武汉大学出版社 2、辅助设计工具 天正绘图软件 3、设计计算项目 砌体承压计算;钢筋混泥土板、基础强度、楼梯配筋等。 (一)楼板设计: (一)、本结构计算属刚性方案,并符合相应规定,风荷载不予考虑。按

相应规定雪荷载不予组合。 楼面活荷载标准值为2.0KN/m2,卫生间活荷载标准值为2.0KN/m2,楼梯间活荷载标准值为3.5KN/m2;屋面为上人屋面,活荷载标准值为2N/m2;雨蓬荷载1.0KN。 (二)、楼面荷载统计: 1.楼面板 按《混凝土及砌体结构计算说明》纵向、横向均可以简化为四跨连续等跨板。(1)、楼面纵向钢筋的配置 (2)、楼面横向钢筋的配置

(二)、楼梯计算: 层高2.8米踏步尺寸175mmx270mm。采用混泥土强度等级C25,板内配筋采用HPB235,梁内纵筋采用HPB235,箍筋采用HPB235.楼梯上均布可变荷载标准值q=3.5KN/m2 。 1、楼梯板(TB-1)计算: 板的倾斜度:tan a=175/270=0.65。cos a=0.84. 设板厚:h=80mm,取1m宽板带计算。 荷载计算: 300mm厚水泥面层:(0.175+0.270)x 0.02 x 20 x 1/0.3 =0.59 KN/m 三角形踏步:0.175 x0.270 x1/2 x25 x1/0.3 =1.97 KN/m 斜板:0.08 x 25 x 1 / 0.84 = 2.38 KN/m 20mm厚板底抹灰:0.02 x17 x1/0.84 =0.38 KN/m 小计g= 5.32 KN/m

多高层钢结构住宅楼毕业设计计算书

多 高 层 钢 结 构 住 宅 方案设计

1、工程概况 1.1工程名称:雅居乐多高层钢结构住宅; 1.2建设地点:东莞市区某地; 1.3工程概况:场地大小为30m×30m,8~12层,建筑总高度不超过40m,室内外高差为0.3m,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1.4基本风压:0ω=0.8kN/m2,地面粗糙程度为C类; 1.5抗震要求: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Ⅱ类场地土,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2、场地土层情况 表2-1 场地土层情况 3 3.1建筑布置 3.1.1首层建筑平面图 如下图3-1所示,首层平面设计为大空间的形式,可以用此空间做为店面,即商住两用住宅。中间设计为过道、楼梯和电梯。由过道和墙把首层建筑分开为四个大空间,作为四爿店。由于商业的要求,首层平面将进行比较豪华的装修,例如钢柱将外包为方柱,而墙也做成玻璃幕墙与装饰墙混合的形式。此外,门也将用比较好看的旋转门,以吸引顾客。

图 3-1 首层建筑平面图 3.1.2标准层平面图 如下图3-2所示,标准层平面设计为商品房,以中间两墙为分隔墙,分为四户。朝北两户面积较小,内设一个客厅,四个卧室,两个卫生间,一个厨房,一个阳台(左右侧阳台以一墙分开)。而朝南两户面积较大,内设一个客厅,五个卧室,一个书房,一个厨房,两个卫生间,一个杂物间,一个独立阳台。此外,左右两户为于中间墙对称。

图 3-2 标准层平面图 3.1.3顶层平面图 如下图3-3所示,顶层设计为空旷的天台,外围有1.2m的女儿墙,屋檐外挑500mm。

图3-3 顶层平面图

3.1.4剖面图 图3-4 剖面图1

建筑电气设计相关计算公式大全

一、常用的需要系数负荷计算方法 1、用电设备组的计算负荷(三相): 有功计算负荷 Pjs=Kx·Pe(Kw); 无功计算负荷 Qjs=Pjs·tgψ(Kvar); 视在功率计算负荷Sjs=√ ̄Pjs2+ Qjs2(KVA); 计算电流 Ijs=Sjs/√ ̄3·Ux·Cosψ(A)。 式中:Pe---用电设备组额定容量(Kw); Cosψ---电网或供电的功率因数余弦值(见下表); tgψ ---功率因数的正切值(见下表); Ux---标称线电压(Kv)。 Kx---需要系数(见下表) 提示:有感抗负荷(电机动力)时的计算电流,即: Ijs=Sjs/√ ̄3·Ux·Cosψ·η(A) η---感抗负荷效率系数,一般取值0.65~0.85。 民用建筑(酒店)主要用电设备需要系数Kx及Cosψ、tgψ的取值表: 注:照明负荷中有感抗负荷时,参见照明设计。

2、配电干线或变电所的计算负荷: ⑴、根据设备组的负荷计算确定后,来计算配电干线的负荷,方法如下:总有功计算负荷∑Pjs=K∑·∑(Kx·Pe); 总无功计算负荷∑Qjs= K∑·∑(Pjs·tg); 总视在功率计算负荷∑Sjs=√ ̄(∑Pjs)2+(∑Qjs)2。 配电干线计算电流∑Ijs=∑Sjs/√ ̄3·Ux·Cosψ(A)。 式中:∑---总矢量之和代号; K∑---同期系数(取值见下表1)。 ⑵、变电所变压器容量的计算,根据低压配电干线计算负荷汇总后进行计算,参照上述方法进行。即: ∑Sjs变= K∑·∑Sjs干线(K∑取值范围见下表2)。 变压器容量确定:S变=Sjs×1.26= (KVA)。 (载容率为80﹪计算,百分比系数取1.26,消防负荷可以不计在内)。变压器容量估算S变= Pjs×K×1.26= Pjs×1.063×1.26= (Kva)。 同期系数K∑值表: 计算负荷表(参考格式):

辅助教学楼 毕业设计计算书

第一部分: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况 1.建设项目名称:辅助教学楼 本工程建筑功能为公共建筑,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平面的横轴轴距为8.1m,纵轴轴距为5.4m和4.5m;内、外墙体材料为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外墙装修使用乳白色涂料仿石材外墙涂料,内墙装修喷涂乳胶漆,教室内地面房间采用水磨石地面,教室房间墙面主要采用石棉吸音板,门窗采用塑钢窗和装饰木门。全楼设楼梯两部。 2.建筑地点:苏州某地 3.设计资料: 1.3.1.地质水文资料:根据工程地质勘测报告,拟建场地地势平坦,表 面为平均厚度0.3m左右的杂填土,以下为1.2~1.5m左右的淤泥质 粘土,承载力的特征值为70kN/m2,再下面为较厚的垂直及水平分 布比较均匀的粉质粘土层,其承载力的特征值为180kN/m2,可作为 天然地基持力层。 1.3.2抗震设防要求:六度四级设防 1.3.3.底层室内主要地坪标高为±0.000,相当于黄海高程3.0m。 1.3.4.地下潜水位达黄海高程 2.4-2.5m, 对本工程无影响。 4.主要构件材料及尺寸估算 1.4.1主要构件材料 框架梁、板、柱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构件, 墙体采用混凝土空心砌块, 混凝土强度:梁、板、柱均采用C30混凝土, 钢筋使用HPB235,HRB 400二种钢筋。 1.4. 2.主要构件的截面尺寸 (1)框架梁: 横向框架梁,最大跨度L=8.1m, h=(1/8~1/12)L=1000mm~675mm,取h=800mm b=(1/2~1/3)h=400mm~266mm,取b=300mm 纵向框架梁,最大跨度L=5.4m, h=(1/12~1/13)L=450mm~415mm,取h=600mm b=(1/2~1/3)h=300mm~200mm,取b=250mm (2)框架柱: 初定边柱尺寸400mm×600mm,中柱500mm×500mm 角柱500mm×600mm,一至五层框架柱混凝土强度等 C30。

砖混结构计算书

1 建筑设计 1.1 设计依据 1.建设单位认可的总体规划及单体初步设计方案; 2.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任务书; 3.建设单位提供的基础设计资料; 4.国家及地方现行的有关设计规范、标准及规程、规定; 5.结构、给水排水、通风空调、电气燃气等专业队建筑专业的各项技术要求; 6.有关规范: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50352-8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2003年版)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7-2002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200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 《住宅设计规范》 GB50096-1999(2005年版) 《住宅建筑设计规范》 GB50368-2005 1.2 设计要求 本工程建筑耐久等级为二级,耐久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内部功能主要满足居住及商业用房功能、防火、疏散等要求,建筑外形简洁明快,体现建筑特征及建筑风格。 1.3 工程概况 2.3.1工程概况 1.建筑地点:南阳市; 2.建筑类型:底部框架上部砖混结构;

3.建筑介绍:建筑面积约3619.70平方米,高19.6米。屋盖采用120mm厚的预制混凝土空心板,上部三层楼盖采用预制混凝土空心板,楼板厚度取120mm,下部两层楼盖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板厚分别取100mm和120mm,填充墙采用蒸压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

2 结构设计 2.1 设计依据及要求 2.1.1 设计依据 1.工程设计使用年限: 本工程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2.工程地质条件及主要设计参数: (1)抗震设防烈度:7度。 (2)南阳地区基本风压:0.35 kN/m2;冬季主导风向:北偏东风;夏季:东南风;C 类粗糙度。 (3)南阳地区基本雪荷载标准值:0.45kN/m2。 (4)地质条件:根据某地质勘探部门提供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该勘察报告主要内容有: (1)地层结构及地层评述。自然地面以下土层依次为: 第一层素填土层:底部埋深为0.70-1.50m; 第二层粉土层:底部埋深为1.70-3.00m,承载力特征值fak=150KPa; 第三层细砂层:底部埋深为3.10-4.30m,承载力特征值fak=150KPa; 第四层中砂层:底部埋深为4.50-6.50m,承载力特征值fak=170KPa; 第五层粗砂层:底部埋深为6.90-9.80m,承载力特征值fak=180KPa; 第六层含砾粗砂层:底部埋深为15.00-17.40m,承载力特征值fak=200KPa; 第七层含卵砾砂层:底部埋深为23.80-27.00m,承载力特征值fak=240KPa;(2)水文地质条件 地下水埋深6.00-13.00m,本场区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无腐蚀性。 场地土类型为中硬场地土,建筑场地类别为II类,地震烈度7度时不会产生地震液化。 3)勘察结论与建议 本工程采用柱下独立基础或柱下条形基础,地基采用天然地基,持力层为粉土层,持力层地基承载力标准值为150KPa。 3.本工程所依据的规范,规程标准:

电气设计负荷计算方法

电气设计负荷计算 1.设备组设备容量 采用需要系数法时,首先应将用电设备按类型分组,同一类型的用电设备归为一组,并算出该组用电设备的设备容量e P 。 对于长期工作制的用电负荷(如空调机组等),其设备容量就是设备铭牌上所标注的额定功率。 对于断续周期制的用电设备,其设备容量是: 对于照明设备:白炽灯的设备容量按灯泡上标注的额定功率取值;带自感式镇流器的荧光灯和高压汞灯等照明装置,由于自感式镇流器的影响,不仅功率因数很低,在计算设备容量时,还应考虑镇流器上的功率消耗。因此,对采用自感式镇流器的荧光灯装置,其设备容量取灯管额定功率的1.2倍,高压汞灯装置的设备容量取灯泡额定功率的1.1倍。 2.用电设备组的计算负荷 根据用电设备组的设备容量e P ,即可算得设备的计算负荷: 有功计算负荷 e x c P K P = (12-1) 无功计算负荷 ?tg P Q c c = 视在计算负荷 22c c c Q P S +=

或 ?cos c P S = 计算电流 U S I c c 3103 ?= (12-2) 式中 x K ——设备组的需要系数; e P ——设备组设备容量(KW ); ?——用电设备功率因数角; U ——线电压(V ); c I ——计算电流(A )。 上述公式适用计算三相用电设备组的计算负荷,其中式(12-2)计算电流的确定尤为重要,因为计算电流是选择导线截面积和开关容量的重要依据。 对于单相用电设备,可分为两种情况: (1)相负荷 相负荷的额定工作电压为相电压,正常运行时,相负荷接在火线和中性线之间,民用建筑中的大多数单相用电设备和家用电器都属于相负荷。在供配电设计中,应将相负荷尽量均匀地分配到三相之中,按照最大的单相设备乘以3,求得等效的三相设备容量,然后按上述公式求得计算电流(线电流)。 ?m e P P 3= ?m P ——最大负荷相的单相设备容量 (2)线间负荷 线间负荷是指额定工作电压为线电压的单相

建筑给排水毕业设计计算书

目录 第一章室内冷水系统 (3) 一竖向分区 (3) 二用水量标准及计算 (3) 三冷水管网计算 (4) 四引入管及水表选择 (9) 五屋顶水箱容积计算 (10) 六地下贮水池容积计算 (11) 七生活水泵的选择 (11) 第二章室内热水系统 (12) 一热水量及耗热量计算 (12) 二热水配水管网计算 (12) 三热水循环管网计算 (15) 四循环水泵的选择 (16) 五加热设备选型及热水箱计算 (17) 第三章建筑消火栓给水系统设计 (18) 一消火栓系统的设计计算 (18) 二消防水泵的选择 (20) 三消防水箱设置高度确定及校核 (20) 四消火栓减压 (20) 五消防立管与环管计算 (21) 六室外消火栓与水泵接合器的选定 (21)

第四章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 (22) 一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基本设计数据 (22) 二喷头的布置与选用 (22) 三水力计算 (22) 四水力计算 (23) 五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消防泵的选择 (26) 第五章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 (28) 第六章建筑排水系统设计 (29) 一排水管道设计秒流量 (29) 二排水管网水力计算 (29) 三化粪池设计计算 (33) 四户外排水管设计计算 (34) 第七章建筑雨水系统设计 (35) 一雨水量计算 (35) 二水力计算 (36)

第一章室内冷水系统 一.竖向分区 本工程是一栋十二层高的综合建筑,给水分两个区供给。一、二、三层商场和办公室作为低区,由市政管网直接供水;三至十二层客房作为高区,由屋顶水箱供水。 二.用水量标准及用水量计算 1.确定生活用水定额q d 及小时变化系数k h。 根据原始资料中建筑物性质及卫生设备完善程度,按《建筑给水排水规范》确定用水定额和小时变化系数见下,未预见用水量高区按以上各项之和的15%计,低区按10%计。列于用水量表中。 2.用水量公式: ①最高日用水量 Q d =Σmq d /1000 式中 Qd:最高日用水量,L/d; m:用水单位数,人或床位数; q d :最高日生活用水定额,L/人.d,L/床.d,或L/人.班。 ②最大小时生活用水量 Q h =Q d K h /T 式中 Q h :最大小时用水量,L/h; Q d :最高日用水量,L/d; T: 24h; K h :小时变化系数,按《规范》确定。⑴.高区用水量计算 客房:用水单位数:324床; 用水定额:400L/(床/d); 时变化系数Kh=2; 供水时间为24h 最高日用水量Qd=324×400=129600L/d 最高日最大时用水量Qh=Kh×Qd/24=10.8 m3/h 未预见水量:按15%计,时变化系数Kh=1. 最高日用水量Qd=129600×15%=19400L/d 最高日最大时用水量Qh=19400/24=0.81 m3/h ⑵.低区用水量计算 办公:用水单位数:442×2×60%/7=76人 用水定额50L/(人*班) 时变化系数Kh=1.5

某二层砖混结构详细计算书.doc

目录 1 计算说明 (1) 2 计算内容 (3) 2.1 副厂房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1 计算条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2 计算软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3 输入参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4 计算结果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管理房计算 (3) 2.2.1 计算条件 (3) 2.2.2 计算软件 (3) 2.2.3 输入参数 (3) 2.2.4 计算结果 (4) 2.3 管理房板式楼梯计算 (7) 2.3.1 计算条件 (7) 2.3.2 计算软件 (8) 2.3.3 输入参数 (8) 2.3.4 计算结果 (8) 2.4 启闭房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1 计算条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2 计算软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3 输入参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4 计算结果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 启闭房螺旋楼梯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1 计算条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2 计算软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3 输入参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4 计算结果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某住宅楼设计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计算书经典例题

某住宅楼设计_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计算书经典例题 结构设计 2.1 结构设计说明 2.1.1 工程概况 1 工程名称:**住宅楼。 2 建设地点:本工程位于省市。 3 本设计采用市的地质、气象资料,结构考虑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近震,Ⅱ类场地。 4 工程概况:建筑面积4140㎡,6层框架结构,层高3m。室外高差-0.600m。设计使用年限50年。 2.1.2 设计资料 1 气象资料: (1) 基本风压:W=0.43 kN/m2。 =0.25kN/㎡。 (2) 基本雪压:基本雪压S 2 活荷载: 楼面活载均布活荷载标准值:2.0 kN/m2。 厨房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2.0 kN/m2。 浴室、卫生间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2.0 kN/m2 。 走廊、楼梯均布活荷载标准值:2.0 kN/m2 。 屋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非上人屋面:0.5 kN/m2 上人屋面:2.0 kN/m2 。 2.2 建筑做法说明 1 墙身做法:工程为框架结构,墙和外墙采用混凝土空心砌块,用M5混合砂浆砌筑。外墙作法为:刷涂料墙面,240厚水泥空心砖,20厚石灰粗沙料刷层。 2 屋面做法:找平层:15厚水泥砂浆;防水层:40厚C20细石混凝土防水(刚性防水),三毡四油防水层(柔性防水);找平层:15厚水泥砂浆;找坡层:40厚水泥石灰焦渣砂浆2%找平;保温层:80厚矿渣水泥;结构层:120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板;抹面

层:15厚水泥砂浆天棚抹灰,反光涂料保护。 3 标准层楼面:面层:10厚地砖,素水泥砂浆填缝;结合层:4厚水泥胶结合层;找平层: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素水泥砂浆一道;结构层:120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板;抹面层:15厚水泥砂浆天棚抹灰。 4 卫生间、厨房楼地面做法:面层,10厚300×300防滑瓷地面砖,稀水泥浆填缝;结合层: 1:2干硬性水泥砂浆结合层最薄处20厚,从门口向地漏找坡1%;素水泥砂浆一道;高分子聚合物水泥复合防水涂料1厚,四周沿墙刷起150高;结构层:120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板;板底抹面层:15厚水泥砂浆天棚抹灰。 5 底层楼面做法:20厚1:2水泥砂浆抹面压光;素水泥砂浆结合层一道;80厚C10混凝土;素土夯实。 6 水泥砂浆顶棚做法:钢筋混凝土板用水加10%火碱清洗油腻,1:1:4水泥石灰砂浆中层8厚;1:2.5水泥砂浆7厚;喷石灰浆两道,共厚15 mm。 7 门窗做法:户采用木门,户门采用防盗门,窗子采用铝合金窗。 8 女儿墙做法:刷涂料墙面,240厚水泥蒸气砖,100厚混凝土压顶,10厚水泥砂浆层。 2.3 结构布置及计算模型的确定 2.3.1 结构布置与选型 该工程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1 屋面、楼面结构:现浇钢筋混凝土屋面板,按上人屋面的使用荷载取用; 2 楼梯结构: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 3 基础:采用机械与人工开挖独立基础。 本建筑的材料选用如下: 混凝土:采用C30; 钢筋:纵向受力钢筋采用热轧钢筋HRB335,其余采用热轧钢筋HPB235; 墙体:外墙、分户墙采用灰砂砖,其尺寸为240mm×120mm×60mm,重量γ =18 kN/m2; 窗:钢塑门窗,γ =0.35 kN/m2; 门:木门,γ =0.2 kN/m2。 平面结构布置如图2-1所示。竖向结构布置图如图2-2所示。

电气设计相关计算公式大全

电气设计相关计算公式大全 一、常用的需要系数负荷计算方法 1、用电设备组的计算负荷(三相): 有功计算负荷Pjs=Kx·Pe(Kw); 无功计算负荷Qjs=Pjs·tgψ(Kvar); 视在功率计算负荷Sjs=√ ̄Pjs2+ Qjs2(KVA);计算电流Ijs=Sjs/√ ̄3·Ux·Cosψ(A)。 式中:Pe---用电设备组额定容量(Kw); Cosψ---电网或供电的功率因数余弦值(见下表);tgψ ---功率因数的正切值(见下表); Ux---标称线电压(Kv)。 Kx---需要系数(见下表) 提示:有感抗负荷(电机动力)时的计算电流,即:Ijs=Sjs/√ ̄3·Ux·Cosψ·η(A) η---感抗负荷效率系数,一般取值0.65~0.85。

民用建筑(酒店)主要用电设备需要系数Kx及Cosψ、tgψ的取值表: 注:照明负荷中有感抗负荷时,参见照明设计。 2、配电干线或变电所的计算负荷: ⑴、根据设备组的负荷计算确定后,来计算配电干线的负荷,方法如下:总有功计算负荷∑Pjs=K∑·∑(Kx·Pe); 总无功计算负荷∑Qjs= K∑·∑(Pjs·tg); 总视在功率计算负荷∑Sjs=√ ̄(∑Pjs)2+(∑Qjs)2。 配电干线计算电流∑Ijs=∑Sjs/√ ̄3·Ux·Cosψ(A)。 式中:∑---总矢量之和代号; K∑---同期系数(取值见下表1)。

⑵、变电所变压器容量的计算,根据低压配电干线计算负荷汇总后进行计算,参照上述方法进行。即: ∑Sjs变= K∑·∑Sjs干线(K∑取值范围见下表2)。 变压器容量确定:S变=Sjs×1.26= (KVA)。 (载容率为80﹪计算,百分比系数取1.26,消防负荷可以不计在内)。变压器容量估算S变= Pjs×K×1.26= Pjs×1.063×1.26= (Kva)。同期系数K∑值表: 计算负荷表(参考格式):

锅炉房毕业设计计算书祥解

巴楚县集中供热燃煤锅炉房 设计说明书 学校:新疆大学 班级: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10-1班学号: 20102203204 姓名:侯国春 指导老师:吴梅花 完成日期: 2013年3月

摘要 本工程为新疆巴楚县集中供热燃煤锅炉房设计,采暖面积为56.5万平方米,采暖半径3000米,采暖方式散热器采暖,设换热站,锅炉的供回水为115/70℃。 在本说明书中系统详细地解释了该锅炉房设计的原理和设计依据,并给出了合理的设备选型依据和主要设备的型号。根据建筑设计节能要求,计算出最大热负荷为39.19 MW。本设计选用3台SZL14-1.0/115/70-AⅡ型锅炉。单台锅炉额定功率为14MW,工作压力为1.0MPa,并根据水力计算确定管段的尺寸及水泵和风机型号。 关键词:燃煤锅炉房;热水采暖;锅炉选型;水处理;运煤除渣系统;风系统;锅炉房工艺布置。

Abstract This project is the design of Xinjiang Bachu County Central heating boiler room,heating area of 565000 square meters, heating radius of 3000 meters, heatingradiator heating, a heat exchange station, boiler water supply and return to 115/70 ℃. In the specification system explained in detail the principle and the design on the basis of the boiler room design, and gives the selection of equipment on the basis of reasonable and main equipment type.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building energy saving design, calculate the maximum heat load is 39.19MW. This design uses 3 SZL14-1.0/115/70-A Ⅱ boiler. A single boiler with rated power of14, working pressure is 1, and the calculation to determine the hydraulic pipeaccording to the size and the water pump and fan model. Keywords: coal-fired boiler room; hot water heating; boiler selection; water treatment; coal slag removal system; air system; layout of boiler room.

(完整版)砖混结构计算书(终稿)

办公楼(四层)砖混房屋结构 设计计算书 一、设计资料 (1) 、设计标高:室内设计标高0.000, 室内外高差450 ㎜。地震烈度:7度。 (2) 、墙身做法:外墙墙身为普通实心砖墙,底层外墙厚370 ㎜,其余墙厚 240 ㎜。墙体底层MU15砖,M7.5砂浆砌筑,二至四层用MU10砖,用M5混合砂浆砌筑,双面抹灰刷乳胶漆。 (3) 、楼面做法:20 ㎜水泥砂浆地坪。100 ㎜钢筋混凝土板,20 ㎜厚天棚水泥砂浆抹灰。 (4) 、屋面做法:二毡三油绿豆砂保护层,20mm厚水泥砂浆找平层, 50mm厚泡沫砼,100 厚钢筋砼现浇板,20mm厚天棚水泥砂浆抹灰。 (5) 、门窗做法:门厅,底层走廊大门为铝合金门,其余为木门。窗为木窗。 (6) 、地质资料:砂质粘土层地基承载为特征值fak=190KN/m2, fa=1.1fak 。 (7) 、活荷载:走廊 2.0KN/ ㎡,楼梯间 2.0KN/ ㎡, 厕所 2.5KN/ ㎡, 办公室2.0KN/ ㎡, 门厅 2.0KN/ ㎡。结构平面布置图如下:

二、构件初 估

1、梁尺寸确定 楼板为现浇双向连续 板,三、结构计算书一)、荷载计算 (1)屋面荷载二毡三油绿豆砂20mm厚水泥砂浆找平层50mm厚泡沫砼100 厚钢筋砼现浇板 20mm厚板底抹灰屋面恒载合计屋面活荷载(不上人) (2)楼面荷载20mm厚水泥砂浆面层100 厚钢筋砼现浇板20mm厚板底抹灰楼面恒载合计楼面 活荷载 4500mm): 取h = 500 ㎜ 取b=200 ㎜ t (1/60)L =75 ㎜. 取t 0.35KN/m 0.40 KN/m 0.25 KN/m 2.50 KN/m 0.34 KN/m 3.84 KN/m 0.7 KN/m 0.40 KN/m 2.50 KN/m 0.34 KN/m 3.24 KN/m 2.0KN/m 初步确定梁尺寸(取最大开 间梁高h: L/12=375 ㎜,宽b: h/3=167 ㎜,3.初选楼板。 = 100 ㎜.

某小区住宅楼设计 毕业设计说明

某小区住宅楼设计毕业设计说明 目录 第一章建筑设计....................................................................................2 1.1 工程概况..........................................................................................2 1.2 建筑设计的要求和依据........................................................................2 1.3 建筑平面设计....................................................................................2 1.4 建筑剖面设计 (4) 1.5 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4 1.6 抗震设计..........................................................................................4 1.7 防火设计..........................................................................................4 1.8 屋面排水设计....................................................................................5 第二章结构设计....................................................................................5 2.1 结构设计说明 (5) 2.2 做法设计说明....................................................................................5 2.3 结构布置及设计模型的确定..................................................................6 2.4 地基基础..........................................................................................6 2.5 结构计算..........................................................................................6 2.6 其它要求..........................................................................................7 后记..........................................................................................8 参考文献 (9)

住宅电气设计说明标准版

一.设计依据 1.建筑概况: 本工程位于北京市,。地上6层,高3.0米,主要为民居,每层层高2.9米,总建筑面积为2584.68㎡。两个单元,每个单元11户,共22户。每户建筑面积112.94㎡。现浇混凝土楼板。本工程属于三类住宅建筑。 2. 设计环境参数: 1)海拔高度:40m ; 2)年最高气温38.5℃;最低气温-8℃,年平均气温20℃,七月平均最高气温32℃,电缆选择按室内℃环境温度。 3) 冻土层深度:-1.03m 4)全年雷暴日数:18.3d/a,年预计雷击次数:0.075次/年。 3.相关专业提供给的工程设计资料; 4.各市政主管部门对初步设计的审批意见; 5.甲方提供的设计任务书及设计要求; 6.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主要标准及法规参考如下: 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建筑电气通用图集》.92DQ1.华北地区建筑设计标准化办公室 3.《建筑电气安装工程图集》.第二版1~2.吕大光.中国电力出版社

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照明设计手册》.GB 50034-2013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6 .《天正电气CAD软件用户手册》.北京市天正工程软件公司 二.设计范围 1.本工程设计包括红线内的以下电气系统: (1)照明电气平面设计; (2)照明电气系统设计; (3)设计说明、图例、材料表; (4)有线电视系统(平面、系统); (5)通信系统(平面、系统); (6)简单的消防系统(平面、系统); (7)防雷接地系统; (8)计算书。 2. 本工程电源分界点为地下层配电室电源进线柜内的进线开关。电源进建筑物的位置及过墙套管由本设计提供。 三.220/3800V配电系统

砌体结构设计计算书

清华大学土木系 砌体结构设计计算书结02 陈伟2010010131 陈伟 2012/7/20

目录 一、设计任务 二、设计条件 三、建筑方案设计 四、结构方案设计 五、选择计算方案和计算单元 六、荷载计算 七、墙体高厚比验算 八、外纵墙承载力验算 九、梁下砌体局部承压验算 十、风荷载计算 十一、基础设计 十二、抗震设计

一、设计任务 设计题目 北方某地区一单位拟建多功能职工文化中心,建筑场地平面如图所示,结构形式采用混合结构(墙体为砌体结构,楼屋盖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设计规模与要求 为三层办公和小型活动场所,包括阅览室、游艺室、储藏室、办公室等。建议采用混凝土砌块砌体混合结构,层高3.3m~3.9m,标准开间3.3m~3.9m,进深4.8m~ 6.0m,无吊顶,内墙抹灰或涂料,外墙为水刷石或清水墙。设两个楼梯间,首层有门 厅和主要出入口,每层设男女卫生间各一间。除标准单开间房间外,每层设双开间和三开间房间各二间。单开间房间在内纵墙设一M4门,双开间房间设一M4门和一C4高窗,窗台距室内地面1.8m,三开间房间设两M4门和一C4高窗。外纵墙每开间设一C1窗,窗台距室内地面1.0m。其它门窗尺寸由设计者决定。建筑立面处理,如女儿墙、阳台、雨罩、台阶等,由设计者自行处理。 二、设计条件 工程地质条件 建筑物场地地势平坦,地表高程38.56~38.72m,地下水位标高33.4m,无腐蚀性,标准冻融深度为0.8~1.2m。经地质勘测,地层剖面为:表层0.8~1.2m耕杂土;以下有2.5m深的粉土(孔隙比e<0.85,饱和度Sr<0.5);再往下为厚砂卵层。粉土层可做持力层,地基承载力标准值为190kN/m2。场地土的类型为中软土,场地土覆盖厚度为60m,地基土容重19kN/m3。 基本荷载条件 活荷载:屋面活载(不上人)0.7kN/m2,(上人)1.5kN/m2; 楼面活载2.0kN/m2,走廊活载2.5kN/m2; 挑棚、罩雨、天沟、施工活荷载0.7kN/m2; 基本风压:0.45kN/m2;基本雪压:0.3kN/m2 恒荷载:由具体设计决定; 抗震设防烈度:6度

毕业设计 星海国际花园住宅楼(B栋)结构设计

结构设计计算书 一.设计概况 1.建设项目名称:星海国际花园住宅楼(B 栋) 2.建设地点:深圳市某地 3.设计资料: 3.1.地质水文资料:根据工程地质勘测报告,拟建场地地势平坦,表面为平均厚度0.5m 左右的杂填土,以下为1.0m 左右的淤泥质粘土,承载力的特征值为80 kN/m 2 ,再下面为较厚的 垂直及水平分布比较均匀的粉质粘土层,其承载力的特征值为180kN/m 2 ,可作为天然地基持力层。 地下水位距地表最低为-0.8m,对建筑物基础无影响。 3.2.气象资料: 全年主导风向:偏南风 夏季主导风向:东南风 冬季主导风向:北偏西风 常年降雨量为:1283.70mm 基本风压为:0.36kN/m 2 (B 类场地) 基本雪压为:0.20kN/m 2 3.3.抗震设防要求:七度二级设防 3.4.底层室内主要地坪标高为±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31.45m 。 二.结构计算书 1.结构布置方案及结构选型 1.1.结构承重方案选择 根据建筑功能要求以及建筑施工的布置图,本工程确定采用框架承重方案,框架梁、柱布置参见结构平面图。 1.2.主要构件选型及尺寸初步估算 1.2.1. 主要构件选型 (1)梁﹑板﹑柱结构形式: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 (2)墙体采用:粉煤灰轻质砌块 (3)墙体厚度:外墙:250mm ,内墙:200mm (4)基础采用:柱下独立基础 1.2.2. 梁﹑柱截面尺寸估算 (1) 主要承重框架: 因为梁的跨度较接近(4500mm ﹑4200mm ),可取跨度较大者进行计算. 取L=4500mm h=(1/8~1/12)L=562.5mm~375mm 取h=450mm. 447.94504260>==h l n ==h b )31~21(225mm~150mm 取b=250mm 满足b>200mm 且b / 500/2=250mm 故主要框架梁初选截面尺寸为:b ×h=250mm ×450mm (2) 次要承重框架: 取L=3900mm h=(1/12~1/15)L=325mm~260mm 取h=400mm 415.74003660>==h l n ==h b )3 1~21(200mm~133mm 取b=250mm 故次要框架梁初选截面尺寸为:b ×h=250mm ×400mm (3)楼面连续梁

高层住宅配电设计的负荷计算

高层住宅配电设计的负荷计算 尉向荣 (绍兴城市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浙江绍兴 312000) [摘要]随着建筑物的规模不断扩大,其内各种电气设备的使用日趋增多,要正确选择各类配电设备的容量,就必须科学、合理的进行负荷计算。文章对负荷计算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提出了新的工程计算方法。 [关键词]高层住宅;负荷计算 [收稿日期] 2005- [作者简介]尉向荣(1963-),男,浙江绍兴人, 绍兴城市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工程师, 研 究方向:建筑电气设计、工程管理。 1引言 按照我国《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规范》GB50045-95 (2001年版)的规定,凡10层及10层以上的住宅及建筑高度超过24米的其它民用建筑均属高层建筑,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建筑物的规模不断扩大,各种电气设备的使用日趋增多。 我国二十世纪80年代才开始进行高层建筑用电负荷的专题研究。许多计算都是照搬国外经验,但国情不同、地域不同,需要系数不合理,单位容量指标偏低。随着高层建筑的不断兴建,用电设备增加,特别是在高层建筑内,空调及电梯负荷的大量使用是电力负荷发生很大变化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对于高层住宅的负荷计算,过去按插座、灯泡数统计,主要是考虑照明,后来按2kW/户统计。这样根据计算结果所选的开关及导线截面均偏小,所配置的电表容量偏小,造成经常性的负荷跳闸,超负荷运行而烧坏开关、电表、电线的现象常有发生。随着现代家用电器的广泛使用,每户实际设备容量已超过20kW,使得按插座、灯泡统计和按2kW/户的负荷计算方法已不适应家庭用电负荷日益增长的现状及高层建筑用电的需求,正确确定用电的负荷尤为重要。要提高高层建筑配电系统的可靠性,正确选择各类配电设备的容量,就必须科学、合理的进行负荷计算。 2负荷计算方法 计算负荷又称需要负荷或最大负荷。计算负荷是一个假想的持续性负荷,其热效应与同一时间内实际变动负荷所产生的最大热效应相等。在建筑配电设计中,通常采用30min的最大平均负荷,作为按发热条件选择配电变压器、导体及电器的依据,并用来计算电压损失和功率损耗。在工程上为方便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