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

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
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

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在黄河中下游产生了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其后有商、殷两代(约1500 B.C. - 1027 B.C.)、及周朝(约1027 B.C. - 221 B.C.)。历史上又称公元前八世纪至秦王朝的建立(221 B.C.)为春秋战国时期。

据《易·系辞》记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卜辞中有很多记数的文字。从一到十,及百、千、万是专用的记数文字,共有13个独立符号,记数用合文书写,其中有十进制制的记数法,出现最大的数字为三万。

算筹是中国古代的计算工具,而这种计算方法称为筹算。算筹的产生年代已不可考究,但可以肯定的是筹算在春秋时代已很普遍。

表示一个多位数字时,采用十进制值制,各位值的数目从左到右排列,纵横相间(法则是:一纵十横,百立千僵,千、十相望,万、百相当),并以空位表示零。算筹为加、减、乘、除等运算建立起良好的条件。

筹算直到十五世纪元朝末年才逐渐为珠算所取代,中国古代数学就是在筹算的基础上取得其辉煌成就的。

在几何学方面《史记·夏本记》中说夏禹治水时已使用了规、矩、准、绳等作图和测量工具,并早已发现「勾三股四弦五」这个勾股定理(西方称勾股定理)的特例。战国时期,齐国人著的《考工记》汇总了当时手工业技术的规范,包含了一些测量的内容,并涉及到一些几何知识,例如角的概念。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也促进了数学的发展,一些学派还总结和概括出与数学有关的许多抽象概念。著名的有《墨经》中关于某些几何名词的定义和命题,例如:「圆,一中同长也」、「平,同高也」等等。墨家还给出有穷和无穷的定义。《庄子》记载了惠施等人的名家学说和桓团、公孙龙等辩者提出的论题,强调抽象的数学思想,例如「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等。这些许多几何概念的定义、极限思想和其它数学命题是相当可贵的数学思想,但这种重视抽象性和逻辑严密性的新思想未能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发展。

此外,讲述阴阳八卦,预言吉凶的《易经》已有了组合数学的萌芽,并反映出二进制的思想。

汉唐初创时期

这一时期包括从秦汉到隋唐1000多年间的数学发展,所经历的朝代依次为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

秦汉是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时期。为使不断丰富的数学知识系统化、理论化,数学方面的专书陆续出现。

西汉末年(公元前一世纪)编纂的天文学著作《周髀算经》在数学方面主要有两项成就:(1)提出勾股定理的特例及普遍形式;(2)测太阳高、远的陈子测日法,为后来重差术的先驱。此外,还有较复杂的开方问题和分数运算等。

《九章算术》是一部经几代人整理、删补和修订而成的古代数学经典著作,约成书于东汉初年(公元前一世纪)。全书采用问题集的形式编写,共收集了246个问题及其解法,分属于方田、粟米、衰分、少广、商功、均输、盈不足、方程和勾股九章。主要内容包括分数四则和比例算法、各种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关于勾股测量的计算等。在代数方面,《方程》章中所引入的负数概念及正负数加减法法则,在世界数学史上都是最早的记载;书中关于线性方程组的解法和现在中学讲授的方法基本相同。就《九章算术》的特点来说,它注重应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形成了以筹算为中心的数学体系,对中国古算影响深远。它的一些成就如十进制值制、今有术、盈不足术等还传到印度和阿拉伯,并通过这些国家传到欧洲,促进了世界数学的发展。

魏晋时期中国数学在理论上有了较大的发展。其中赵爽和刘徽的工作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数学理论体系的开端。赵爽是中国古代对数学定理和公式进行证明的最早的数学家之一,对《周髀算经》做了详尽的注释。刘徽注释《九章算术》,不仅对原书的方法、公式和定理进行一般的解释和推导,且在论述过程中多有创新,更撰写《海岛算经》,应用重差术解决有关测量的问题。刘徽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是创立割圆术,为圆周率的研究工作奠定理论基础和提供了科学的算法。

南北朝时期的社会长期处于战争和分裂状态,但数学的发展依然蓬勃。《孙子算经》、《夏侯阳算经》、《张丘建算经》就是这个时期的作品。《孙子算经》给出「物不知数」问题,导致求解一次同余组问题;《张丘建算经》的「百鸡问题」引出三个未知数的不定方程组问题。

祖冲之、祖??父子的工作在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他们在《九章算术》刘徽注的基础上,将传统数学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成为重视数学思维和数学推理的典范。他们同时在天文学上也有突出的贡献。其著作《缀术》已失传,根据史料记载,他们在数学上主要有三项成就:(1)计算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六位,得到3.1415926<π<3.1415927,并求得π的约率为22/7,密率为355/113;(2)得到祖??定理(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并得到球体积公式;(3)发展了二次与三次方程的解法。

隋朝大兴土木,客观上促进了数学的发展。唐初王孝通撰《缉古算经》,主要是讨论土木工程中计算土方、工程的分工与验收以及仓库和地窖的计算问题。

唐朝在数学教育方面有长足的发展。656年国子监设立算学馆,设有算学博士和助教,由太史令李淳风等人编纂注释《算经十书》(包括《周髀算经》、《九章算术》、《海岛算经》、《孙子算经》、《张丘建算经》、《夏侯阳算经》、《缉古算经》、《五曹算经》、《五经算术》和《缀术》),作为算学馆学生用的课本。对保存古代数学经典起了重要的作用。

此外,隋唐时期由于历法需要,创立出二次内插法,为宋元时期的高次内插法奠定了基础。而唐朝后期的计算技术有了进一步的改进和普及,出现很多种实用算术书,对于乘除算法力求简捷。

《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阅读答案

《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阅读答案 ①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也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名川。她从巴颜喀拉山北麓起步,接纳千溪百川,一路浩浩荡荡,奔腾东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九个省区,注入浩瀚的大海,全长5465公里,流域面积75万多平方公里,像一条金色的巨龙,昂首横卧在我国北部辽阔的大地上。 ②在古代,黄河流域的自然环境是很优越的。那时,这里的气候温暖湿润,气地肥沃,到处是青山绿野,植物种类繁多,为原始人类的生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殷代以后黄河中下游流域成为我国开发最早的地区,经济发展、人口繁衍较快,政治、文化也比较先进。因此,黄河流域成为中华民族成长的摇篮。 ③相传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出生在黄河中游,他和他的族系主要活动的区域也在黄河中游。后来建立夏、商、周王朝的都是他的后裔。他们自称"华"(或"夏"),聚居在中原地区,人们认为"中原"位居四方之中,所以后世又称其为"中华"。后来,"中华"又成了整个中国的代称。 ④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是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创建基业的地方)之一。在新石器时代中期,黄帝族就已开始使用彩陶。从河南混池仰韶村、西安半坡村等地发掘的古文化址中,可以见到大约5000年前即新石器时代中期的人们使用的简陋的木、石农具、木结构房屋,储粮的窖穴,还有各式各样的陶器,其中带有人面、鱼、 ————来源网络搜集整理,仅供个人学习查参考

鹿等图案的彩陶相当精美,反映了中华民族历史的悠久和艺术才能的高超。这种文化被称?"仰韶文化"或"彩陶文化"。 ⑤我国历史上七大古都中的安阳、西安、洛阳和开封,都在黄河流域。以古都长安为中心的唐代文化,曾是当时世界文化的高峰,影响着世界各国,尤其是亚洲邻国的文化。 ⑤黄河,以丰富的乳汁,哺育了中华民族,而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在她的身旁辛勤劳动,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黄河,不愧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我国文化的发源地。 1、第①段中划线的语句说明了黄河的什么特点?请概括表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简明的语言表述黄河流域之所以能为中华民族成长的摇篮的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长江黄河流域

. 一、长江流域 材料1 长江流域图见地图册P97及P177 材料2 长江是中国也是亚洲第一大河流。全长6300多千米,流域面积达180万平方千米,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及上海11个省区市。流域大多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水热充足;长江流域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在中国的七大流域中居首位,约占中国水资源总量的34%,另外,淡水面积、水运资源等均居全国之冠,并且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按照水文、地貌特点,可以把干流划分为上、中、下游三段:从源头至宜昌市为上游段,宜昌市至江西湖口为中游段,湖口以下为下游段。①上游段。上游河段横跨两个地形阶梯。(青藏、云贵高原,四川盆地)②中游段。长江出三峡,从宜昌以下进入第三级阶梯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江面渐宽,水流缓慢,河道弯曲,尤其是自湖北枝江至湖南城陵矶一段,古称荆江,素有“九曲回肠”之称。③下游段。水深江宽,是我国著名的经济中心-------长江三角洲。 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流域的自然背景 (1)地形: (2)气候: (3)水文: (4)自然资源: 2、长江流域的社会经济概况 (1)经济 长江流域在我国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国最大的______工业基地,三大工业带中的沿长江工业带就分布在长江流域。 (2)经济发展迅速 下游沿江两岸经济发展迅速,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的经济区,以 _武汉___为中心的中游经济区,以 _重庆___ 为中心的上游经济区,而其他地区经济发展则相对落后。 (3)社会经济特征 工农业 ______ ,人口众多、城市密布、矿产资源、水力资源和农副产品丰富,水运条件得天独厚,由沿海深入内陆,综合性强,是我国重要的工农业基地 3.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整治 4、三峡工程 (1)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综合效益:________(首要效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影响:

祖先的摇篮 练习题和课后练习及答案 编制者 复旦中学 陆增堂

第二单元 导语: 人,生于天地之间,大自然是人类的美丽家园。我们应与大自然心灵相通、和谐相处,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让大自然展现出更加迷人的风貌! 人,生存、发展、实践、创造,科学是最重要的武器。在你读的课文中,在你收集的信息资料里,在你学习的各个方面,在你生活的每一天,你一定会感受到科学的无限魅力! 要学好一篇课文,认真预习是很重要的。通过预习,我们积极主动地与课文对话,了解课文内容。预习时要边读边思考,通过联系上下文和查找资料等方法,试着解决在预习时遇到的问题。 6祖先的摇篮 1 爷爷说 那原始森林, 是我们 祖先的摇篮。 lan 真有意思, 这是 多大的摇篮哪, 一望无边, 那浓绿的树阴 遮住了蓝天。 tian 2 我们的祖先, xian 可曾在 这些大树上, 摘野果、 掏鹊蛋? dan 可曾在 那片草地上, 和野兔赛跑、 看蘑菇打伞? san 那时候 孩子们 也在这里

逗小松鼠、 采野蔷薇吗? 也在这里 捉红蜻蜒、 逮绿蝈蝈吗? 3 风儿吹动树叶 “沙沙!沙沙!” 那回忆 多么美好,又那么遥远…… yuan 啊! 苍苍茫茫的 原始森林, 我们 祖先的摇篮! lan 但愿 地久天长, 永远永远 不被污染, ran 那是 人类 文明的起点, dian 那是 神圣的 天然博物馆! guan 【预习练习】 一、读准词语. yáo lán nóng lǜsài pǎo yáo yuǎn cāng cāng máng máng 摇篮浓绿赛跑遥远苍苍茫茫 dì jiǔ tiān cháng wū rǎn wén míng shén shèng bó wù guǎn 地久天长污染文明神圣博物馆

最新长江黄河流域地图简洁版

长江是世界第三大河,亚洲第一大(长)河,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干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上海市崇明岛注入东海。长江流域面积180万平方公里,干流长6397公里,仅次于尼罗河和亚马孙河,居世界第三位。长江支流中以汉江为最长。干流以北的支流有雅砻江、岷江、嘉陵江和汉江,干流以南的有乌江、湘江、沅江、赣江和黄浦江。汉江中上游的丹江口水库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 黄河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北麓约古宗列盆地的玛曲,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市、自治区,最后在山东流入渤海,呈“几”字形,故有“几字黄河”之称。黄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52443㎞2,是世界第五大长河,中国第二长河。黄河中上游以山地为主,中下游以平原、丘陵为主。由于河流中段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此黄河中下游水体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每年都会生产将近16亿吨泥沙,其中有12亿吨流入大海,剩下4亿吨长年留在黄河下游,形成“悬河”,并形成冲积平原,有利于种植。 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三字经 小学生行为三字经 1.守纪律循秩序爱集体摒私欲讲文明有情趣 2.排路队紧跟随快静齐守交规保平安把家回 3.讲卫生防病症勿乱扔桌椅整勤保洁体质增 4.广播操很重要天天练身体好雏鹰飞长空翱 5.眼保健莫等闲坐姿正内心恬穴位准不可偏 6.绿化带人人爱多呵护别踩摘草青青花常开 小学生文明礼仪三字经 新世纪,好儿童。懂礼仪,讲文明。见老师,要鞠躬。先问好,口齿清。 体端正,貌真诚。面带笑,声含情。尊师长,爱园丁。为子弟,获先生。 如父母,岂敢轻。升国旗,要庄重。穿校服,要洁整。昂起头,挺起胸。 齐肃立,怀崇敬。须知道,旗色红。是烈士,血染成。好传统,经继承。 唱国歌,气势雄。声刚健,血沸腾。爱国心,油然生。进校门,正仪容。 与年龄,要适应。穿衣服,求洁净。饰脸面,禁丹青。切莫留,怪发型。 集会时,注意听。该鼓掌,莫懈松。小动作,万不能。办公室,师办公。 若有事,莫匆匆。轻敲门,恐扰惊。上课前,听铃声。进教室,应肃静。 回座位,坐如钟。听讲课,要聚精。提问题,要谦恭。同学间,情意浓。 是伙伴,是友朋。是姐妹,是兄弟。应互助,莫嘲讽。齐努力,同用功。 下课后,搞活动。打与闹,都不行。踢踢毽,跳跳绳。打打球,吹吹风。 笑呵呵,喜盈盈。兴冲冲,乐融融。百花园,春潮涌。新气象,日蒸蒸。 新世纪,好儿童。懂礼仪,讲文明。敬父母,爱家庭。养育恩,记心中。 对父母,要温恭。父母病,要侍奉。父母言,要聆听。孺子心,赤子情。 如火热,如月明。小皇帝,惹人憎。小公主,人不疼。小主人,人人称。 做家务,爱劳动。帮父母,把家撑。不能做,寄生虫。祖父母,应敬重。 敬老人,好家风。家若和,万事兴。

黄河流域的水资源评价

黄河流域的水资源评价 摘要:黄河流域横贯中国东西,大部分区域位于中国的西北部,极具重要战略地位,但水资源紧缺,污染严重。本文从黄河水资源总量、水资源质量以及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等角度对黄河流域的水资源进行了评价,以便于对黄河流域水资源的综合规划,实现供需的协调平衡,进而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黄河水资源水质开发利用展望 一、引言 黄河是中国的第二长河流,中国人的“母亲河”。她孕育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光辉灿烂文化,与两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尼罗河、印度河并称世界四大文明之河。 黄河是我国极具重要战略地位的一条河流,它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干流横跨我国的西、中、东部,奔腾的黄河水贯穿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九个省市自治区,并最终在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注入渤海。黄河在中国北方蜿蜒流动,从高空俯瞰,恰似一个巨大的“几”字。 黄河流域面积达752443km2,占国土面积的8.3%。河源至河口落差4830m,流域内石山区占29%,黄土和丘陵区占46%,风沙区占11%,平原区占14%。上千条支流与溪川相连,沿途汇集了35条主要支流,较大的支流如湟水、洮河等在其上游,由于下游两岸缺乏湖泊且河床较高,流入黄河的河流很少,所以黄河下游流域面积很小。 黄河流域平均径流量5.8×1010m3,在国内河流中位列第八位,仅占全国河流径流总量的2%,却承担着全国15%的耕地、12%的人口、50多座中等城市的供水任务,为流域内外广大城市和农村生活、生产、生态提供水资源保障,具有战略性、全局性重要意义。 二、黄河流域水资源评价理论进展 1、黄河流域水资源数量评价 黄河总体来说是一条水资源相当贫乏的河流,且面对着水资源总量紧缺的严峻局面。但由于其径流时空分布、河道控制工程和沿河区域特点等因素的复合状况相当复杂,各河段水资源的丰度、可靠程度和利用潜力都是有巨大差别的。黄河流域地处我国半干旱、半湿润地区,气候干旱,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这条奔腾不息的河流,用它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孕育出灿烂的华夏文明。 我心中的黄河是气势磅礴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滚滚黄水,九曲回荡,一路奔涌,在晋陕峡谷骤然收束,水面由浩瀚的400米,转眼间缩为50米,落差30米的夹岸深沟,疾流直下,涛走云飞。势如巨湖,倒悬倾注,一泻千里。 我心中的黄河伟大而坚强。他象征着无数华夏英雄儿女,在恶势力下从不低头,为维护民族而作出贡献和奋斗。它在养育与保护中华民族的同时,还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祖国。我们应以黄河为榜样,像它一样伟大坚强,像它一样伟大坚强! 我心中的黄河是危机重重的。自古以来,黄河在为人类作出贡献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灾难。它已不知多少次给黄河流域一代的居民带来洪灾。现在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黄河将会变成什么样子呢?还会给人类带来怎样的灾难呢?这使我忧心重重。 总之,我心目中的黄河是美丽的、无私的、神奇的……我希望黄河能够走出世界,让全世界的人都认识它,让它成为我们祖国的象征;我希望更多人学习黄河的伟大品质,并发扬光大;我更希望人类能改善黄河一带的生态环境,让黄河能够保持波涛滚滚的模样,继续为中华民族作出贡献。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黄河意味着民族,意味着腾飞,意味着母亲。p 我很不幸,因为在这十几年中,我未曾拜访过母亲,民族的母亲——黄河,对于一个华夏子孙来说,这是一种不孝,一种莫大的不孝。 人们都说母亲是宽宏的,母亲是无边的,虽然我未曾领略过母亲的魅力,但在梦中,在心中,母亲用她的惊涛骇浪浊流宛转,激励着我,关怀着我。 一声声浪声,将我的心飘进了母亲的怀中,母亲用她的气吞山河之势领着我前进领着我奔腾,领着我感受母亲的豪迈。人们尽情的吮吸着黄河,吮吸着母亲的乳汁,他们渴望母亲的爱抚,他们需要母亲的滋润。 文人墨客以精美绝伦,豪迈壮观的语句来形容黄河,望着日夜奔腾的黄河,望着我心中的黄河,我太过心酸,千年不停的流动,母亲累吗?母亲微笑着告诉我,为了这个民族,为了爱她的儿女,这是一种必须,一种必须的付出,为了华夏子孙能够腾飞,为了民族精神能够延续,她必须不停的流动,不停地提醒华夏子孙能够腾飞,必须滋养这个民族。 腾飞,子孙……我眼睛湿润了,为了她爱的人们,她甘愿受到风吹日晒,甘愿受到上天的折磨,只要民族能够腾飞,为了子孙能够过的比她好,她甘愿随这一切,“只要你过的比我好。”从风中,从浪中传来一阵阵呐喊。 泪水情不自禁的在心中,在我的血液中泛滥,母亲啊!母亲你目睹这你的子女为了自我而自相残杀,为了自己的幸福甚至将魔爪伸向了您,可您却甘愿随,甘愿忍受,甘愿不辞辛苦的传扬着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啊!我伟大的母亲我心爱的母亲,你让我敬佩,你让我感动,你让我明白了什么叫做责任,你让我知道了我们应该腾飞,带着您的精神,您的祝福流向世界,流向辉煌,我懂了,我懂了,我深爱的母亲,我心中的黄河。擦干眼泪,将对心中黄河的爱化作一种永恒,带着母亲给予我的责任,我该起程了,我该付出了,我该道别了。

长江流域综合开发利用

一、长江流域不同河段的环境问题和对策 1.长江上游地区水土流失的成因及对策 2.长江中游洪灾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3.长江三角洲地区环境污染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1)优势:①以平原为主,河湖密布,气候温暖湿润,人口密集,利于农业发展; ②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利于国内外建立广泛的经济联系。 (2)突出问题:水体和大气的质量普遍下降。 (3)整治重点及措施 ①重点:综合治理环境污染。 ②措施:调整并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加强环境保护,通过各种途径对环境污染加以控制。

读“长江流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 、B 两地区是长江水能资源集中的区域,也分别是西电东送中线工程和南线工程的配套重点开发地区,试分析A 、B 两地区水能资源丰富的共同原因。 (2)B 地区是一个资源极丰富的地区,除具有丰富的水能资源外,重要的资源还有________资源,此外__________资源和__________资源也相当丰富。 (3)从水系特征上分析,正常年份长江洪水灾害较少的原因。 (4)试分析“黄金水道”形成的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社会经济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两地区地处地势的阶梯交界处(第一、二,第二、三阶梯之间),河流落差大;②两地区均有丰富的降水和发达的河流水系,流量大。 (2)旅游 生物 矿产 (3)支流多,南北分布广;正常年份,受雨带移动的影响,长江南北支流及其上游的雨季和来洪时间错开,不至于在短时间内出现大洪峰。 (4)具有流量大、水位变化小、冬季不结冰的水文条件,具有江阔水深的河道特征 沿途是我国人口密集、社会经济发达地区,货流量、人流量大

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

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 佚名 黄河是中国第二大河,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万多平方公里。"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就是唐朝大诗人李白对黄河的赞叹。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考古学家在黄河流域的陕西蓝田、山西丁村等处都发现了猿人化石,在西安半坡发现了母系氏族的遗址。这都证明了从遥远的古代起,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已经在黄河流域从事生产和生活了。 黄河发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西段北麓(lù)卡日曲河的涌泉。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九省区,最后注入渤海。自源头到内蒙古自治区的河口是黄河的上游。开始一段河水清澈透明,两岸水草丰美。流到青海高原东部,沿途穿过龙羊峡、刘家峡等不少峡谷。峡谷中水流湍急,水力资源极为丰富,那里已建立了好几个大水电站。黄河出青铜峡,进入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河套平原农田肥沃,草原肥美,有"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的说法。 自河口至河南省孟津是黄河的中游。在禹门口,黄河被龙门山所夹峙,急流从只有百米宽的河漕(cáo)中涌出,这就是有名的"龙门"。过风陵渡后,黄河又急转东流,穿过三门砥(dǐ)柱(也叫三门峡)。这里是著名的三门峡水利枢纽所在地。在中游段,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又有汾河、渭河等支流汇入,水量增大,含沙量剧增,河水变得十分浑浊,是名副其实的"黄河"了。

自孟津至入海口是黄河的下游,就是华北平原。这里河道宽阔,水流缓慢,携带的泥沙大量沉积下来,使河床不断抬高。为了防止河水泛滥,河堤也不得不一再加高,自郑州黄河花园口一段起,河床平均比两岸地面高4-5米,有的地方甚至高达10米,成了世界闻名的"地上悬河"。所以一旦河堤决口,黄河改道,常常造成灾害。 黄河不但以"地上悬河"闻名世界,而且还是输沙量最大的河流,素有"一碗水,半碗泥"的说法。最大年输沙量可达43.9亿吨,平均年输沙量也有16亿吨。这些泥沙如果用载重4吨的卡车来装运,每天运一次,110万辆卡车运输一年才能运完。这16亿吨泥沙中有4亿吨沉积在河道中,有12亿吨被带入海口。结果,入海口每年向海中推进3公里。近百年来,黄河在河口推积成了一个面积为5400平方公里的三角洲。如果不是渤海不断下沉,黄河的泥沙早就把7.7万平方公里的渤海填平了。 悠悠黄河情 ——中高年级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无锡市惠 【教学目的】: 1、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2、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合作、创新意识和根据主题收集、整理、筛选资料的能力。 3、在关注母亲河,接触黄河文化,激发学生爱国情感的同时、树立忧患意识和环境保护

高中地理 第4单元 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第1节 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学业分

第1节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学业分层 测评 第2节(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 (2016·宿州调研)读图,回答1~2题。 1.图示两条河流都建有众多的大坝,用于发电。但乙图大坝的发电使用年限大大低于设计年限,其原因最可能是( ) A.地质不稳,工程建设质量低 B.科技水平低,设计不准确 C.水土流失,泥沙淤积严重 D.地震多发,大坝毁损 2.目前,甲图河流不仅不再建大坝,而且开始拆除某些水坝。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 【导学号:78470127】A.科技水平提高,核电成为该国主要能源 B.地势低平,水能资源不足,水电成本太高 C.水坝防洪功能丧失 D.该国对生态环境问题非常重视,恢复原始生态环境 【解析】第1题,乙图图示区域由于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泥沙淤积,水库库容减少,从而影响使用寿命。第2题,水坝建设破坏了自然的生态环境,导致一些环境问题的出现,拆除水坝主要是恢复原始的生态环境。 【答案】 1.C 2.D 近50年来,洞庭湖经历了35次水灾,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洪水接二连三发生,洞庭湖有效蓄洪能力急剧下降,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据此完成3~4题。 3.洞庭湖蓄洪能力下降的人为原因是( ) ①长江上游植被遭到破坏,入湖泥沙增多②暴雨③长江洪水倒灌④人类大规模围湖造田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①④ 4.要改变这种状况,当前应采取的措施是( ) ①在长江上游植树造林②退耕还湖③拆除围垸,迁移居民④疏通出湖河道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③④ 【解析】第3题,洞庭湖蓄洪能力下降的主要人为原因是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导致湖面萎缩。第4题,要改变水小灾大的局面,就要对河流的上、中游进行综合治理。 【答案】 3.D 4.A 下图为黄河流域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5.黄河流域开发应贯彻的方针是( ) 【导学号:78470128】A.把矿产资源的开发放在首位 B.植树造林,恢复植被 C.结合流域内的自然资源条件综合开发 D.水能开发必须是梯级开发 6.符合黄河流域可持续发展方向的是( ) A.上游水位季节变化大,适合建设大型水电站 B.中游地区建设能源基地,退耕还林还草调整农业结构 C.中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应该限制煤炭资源的开采 D.下游地区水资源缺乏,应限制种植业发展畜牧业 【解析】第5题,据图分析可知,黄河流域能源资源丰富,开发时要结合流域内自然资源条件。第6题,符合黄河流域可持续发展方向的是:上游地区开发水能,中游地区建设能源基地,退耕还林还草调整农业结构,下游地区水资源缺乏,应适当发展旱作农业。 【答案】 5.C 6.B 近年来,长江中下游地区经济迅速发展,但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环境问题。据此回答7~8题。 7.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面积锐减,湖泊消失了1 000多个。湖泊面积大量减少对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有( ) 【导学号:78470129】

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

中英流域水资源管理综合研讨会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 薛松贵尚宏琦张会言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 2002年3月26-27日

黄河水资源管理 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位于北纬32o~42o、东经96o~119o,流域面积79.5万km2(含内流区面积4.2万km2)。流域地势自西向东大体分为三个阶梯,西部位于青藏高原东侧,海拔3000m以上;中部的黄土高原海拔1000m~2000m;东部是海拔100m以下的平原。图1 为黄河流域示意图。 图1 黄河流域示意图。 2000年,黄河流域总人口1.1亿,其中城镇人口2900万;耕地面积1300万hm2;国内生产总值(GDP)6365亿元。 1 黄河水资源概况及特点 1.1 黄河水资源量 (1)河川径流量 根据1919年以来水文统计资料,考虑人类活动的影响,将历史上逐年的灌溉耗水量及大型水库调蓄量还原后,花园口站多年平均天然年径流量为559亿m3,计入花园口以下支流金

堤河、天然文岩渠、大汶河的天然年径流量21亿m3,黄河流域多年平均天然年径流总量为580亿m3,其地区分布见表1。 表1 黄河流域天然年径流地区分布表(1919年-1975年56年系列) (2)地下水资源量 黄河流域地下水资源主要是指参与现代水循环可以再生的潜水和浅层地下水,黄河流域及内流区地下水天然资源量约404亿m3,其中与河川径流的不重复计算量为139亿m3,可开采量为110亿m3。 (3)总水资源量 黄河流域天然河川径流量580亿m3,地下水不重复计算量139亿m3,黄河流域及内流区总水资源量为719亿m3。 1.2 黄河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截至目前,流域内已建大、中、小型水库3100余座,总库容600多亿m3;修建引水工程约9860处,提水工程约2.36万处,机电井工程约38万眼;在黄河下游,还兴建了向两岸淮河、海河平原地区供水的引黄涵闸、提水站120多座。黄河供水范围从建国初期主要集中在宁蒙河套灌区、陕西关中地区、山西汾河流域,扩大到目前的沿黄九省(区)和河北、天津,引黄灌溉面积由1950年的80万hm2,发展到目前的753万hm2(含流域外引黄灌溉面积247万hm2),在约站耕地面积36%的灌溉面积上生产了70%的粮食和大部分经济作物。此外,黄河还担负着沿黄50多座大中城市、420个县(旗)城镇人口、晋陕蒙地区能源基地和中原、胜利油田的供水任务。还建成了引黄济青、引黄济津、济冀等跨流域调水工程,多次实施了远距离调水。黄河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改善了上中游部分地区的生态环境,解决了农村近3000万人的饮水困难。黄河以占全国2%的河川径流量,承担了流域内和下游流域外引黄灌区占全国15%的耕地面积和12%人口的供水任务,发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根据1988-1992年用水资料统计,黄河河川径流耗用量307亿m3,利用率已达53%。

说明文练习9 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含答案)

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 ①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没有黄河,就没有我们这些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然而,我们是怎样对待这条母亲河的呢?说句实话,我们对不起黄河。据学者们研究,两千多年前,黄河并不姓黄,而是叫河水或者大河,河水也是相当清澈的。随着她儿女的渐渐增多,她周围的森林面积却一天比一天减少,造成了越来越多的水土流失,终于使她由绿变黄了。由于河底的泥沙越来越多,河面逐渐上升,有些地方,比如河南省开封市,河面比房顶还高,成了流在人们头顶上的悬河!大概是母亲生我们的气吧,河水一次又一次地跑出来教训我们,造成了难以想象的损失。 ②那么,目前的情况又怎样呢?旧的问题没有解决,新的问题又产生了。黄河不仅是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水源,也成了附近农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主要 ..排放渠道。据专家们统计,黄河污水排放量高达21.2亿吨,工业垃圾及生活垃圾近4100万吨,农药和化肥的年使用量分别为3.75万吨和600万吨。以宁夏为例,黄河流经宁夏13个市县,全长397公里。宁夏每年3亿吨工业和生活污水大约有80%排放进黄河。据检验,黄河水中的有害物质的含量近年来显著增加。由于污染严重,河水不进行处理就不符合饮用标准。然而现在,宁夏南部山区许多农民就直接饮用黄河水。即使是那些不直接饮用黄河水的人,也不是不受危害的。因为被污染的黄河水影响到了地下水,一些地区的地下水,污染程度已相当严重。饮用这样的地下水,怎能保证身体健康呢? ③黄河污染问题,关系到千千万万人民的生产生活,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如果我们不高度重视,不赶快控制污染,情况将更加严重。那样的话,黄河母亲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我们想保护自己,保护中华民族,就必须先想办法保护母亲,保护黄河。 1.根据第①段,请你概括出造成黄河成为“悬河”的原因。(2分) 直接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本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第①②段内容简要说说文中“旧的问题”和“新的问题”分别是指什么问题?(4分) 旧的问题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的问题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②段画线句运用_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4.仔细阅读第二段内容,概括造成黄河污染的主要物质有哪些?(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参照第①段中画线句,在第③段中的横线上补出一句话,使上下文语意连贯,语气顺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第二段中加点的“主要”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作者:中央美术学院靳之林教授 70年代初,我离开长期担任教学工作的高等美术学院和艺术院校,来到我的生活创造之乡、中华民间文化摇篮的黄河流域中上游陕北黄土高原的延安安家落户。在延安基层群众艺术馆和文物管理委员会工作的13年里,由于工作的机遇,使我长期深入到这片具有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传统,后来由于生态变化而形成长期的交通封闭和文化封闭,从而保留了极其深厚的中国本原文化的黄土高原,进行民间艺术、民间风俗、民间文化的实地考察和考古文化的普查发掘研究,以实证考察为基础的民间文化、考古文化与历史文献古史传说三者结合相互印证的方法,进入到中国本原文化与本原哲学的深层领域。完成黄河流域的文化考察,再由黄河流域进入长江流域、辽河流域、珠江流域,完成由新疆到山东和台湾、由黑龙江到海南岛的全国范围的实地文化考察,考察它的不同民族与地域特征的文化形态与其共通的中国本原文化哲学内涵;90年代开始,再由中国到印度、巴基斯坦、西亚、土耳其、埃及,由希腊、罗马到欧洲、美洲,进行民间文化、考古文化与历史文化的实地考察。把中国本原文化与本原哲学的研究,放眼于人类大文化的背景之中,研究人类共通的文化意识和独特的民族本原文化与本原哲学。 在中国考察,当我深入到黄河中上游的陕北黄土高原的山沟农村时,那里以剪纸、刺绣和面花艺术形态为代表的作为图腾保护神的全兽型的龟、蛇、鱼、蛙,半人半兽型的龟身人面、蛇身人面、鱼身人面、蛙身人面,以及全人型的人格化神“抓髻娃娃”,简直是铺天盖地,它积淀了由母系社会到父系社会图腾文化发展演变的三个历程,使我感到进入了一个远古图腾文化世界,进入了一个远古部落集团的文化中心。它与中国古史传说文献和地方志研究相互印证,这里正是华夏氏族部落集团的摇篮,传说中的龟蛇鱼蛙图腾的黄帝氏族文化的发祥地,黄帝的陵墓也埋葬在这里的黄陵县。史载黄帝姬姓,五千年后的今天,姬氏家族仍然集中在这里;在考古文化地下发掘中,黄河中上游陕西西安半坡出土的六千年前仰韶文化彩陶上的双鱼人面图案和陶盆上的所谓“渔网”符号,今天依然流行在这里的农村,被作为生命之神繁衍之神和生命符号的超自然功能,活在群众的社会生活之中。它并不是如论者所解释为反映半坡人渔猎生活的生活形象和艺术形象,而是反映人类生命意识的文化符号与阴阳相合化生人类万物和万物生生不息的中国本原哲学的哲学符号;同样,黄河中上游青海大通上孙家寨出土的五千年前马家窑文化彩陶盆上五个手拉手的即论者所谓“舞蹈娃娃”彩绘符号,在五千年后的今天,在这里的民艺巫俗剪纸中,依然被作为招魂辟邪的抓髻娃娃生命之神“五道娃娃”(东西南北中五方神),活跃在农村社会生活之中。它也并不是像论者所解释为劳动之余在大树下舞之蹈之,反映原始社会劳动娱乐生活的生活场景。地下出土的考古文物不会说话,但现在仍然生活在这里的黄土高原窑洞里的老大娘为它作出了无可置疑的解释,因为在今天的巫俗民俗社会生活中,她们依然在使用这些五、六千年以前的文化符号密码。 当我完成黄河流域文化考察进入长江流域,深入到长江中游湖南、江西洞庭湖与鄱阳湖之间的江西萍乡农村时,那如火如荼的“五里一傩神(傩神古庙),十里一将军(傩神古庙)的傩面傩仪傩舞傩戏傩文化,和头戴牛角人面面具的人格化神主神盘古“开山”,也使我感到进入一个远古部落集团的图腾巫文化世界。按中国历史文献记载的古史传说,这一带曾是头戴铜头牛角图腾面具的牛头人身的以蚩尤为领袖的三苗九黎部落集团的中心。这与这一带地下出土的商代青铜牛角傩面和面具陶范,得到了相互的印证。说明这一带确是中国古史传说文献中记载的牛图腾的三苗九黎部落集团的中心。后来我深入到长江中上游的贵州山区苗寨,与湖南、江西边区的萍乡同样,这里也流行着以牛角人面面具为主神的“开山”傩面傩

长江流域图

读“长江流域水系图”,回答问题。 (1)长江沿江地带,不但工农业、人口、资源,而且有京沪线、线和线等纵贯我国的南北铁路运输大动脉与号称为黄金水道的交织,便于联运,长江沿线形成了以上海、、、重庆等城市为中心的沿江经济发达地带。 (2)“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白帝城:今瞿塘峡附近),这句诗描写的是长江昔日的风光,并形容这里江流湍急,其原因是。目前,国家正在这里兴建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工程,建成之后,将是我国以及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它将为长江沿江地带工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能源。 (3)长江沿江地带气候属气候,夏季,冬季,年降水量在毫米以上。 (4)长江沿江地带西部有著名的盆地;东部的平原有我国著名的五大淡水湖,其中图上字母A是湖,B是湖,沿湖地区成为了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它们分别是和。

(15分) (1)长江干流开始于以西宁为行政中心的 省,向东经过以成都为行政中心的 省,西藏自治区,以 为行政中心的云南省,重庆 市,省级简称为 的湖北省,湖南省,福建省西北面的 省,以 合肥为行政中心的 省,江苏省,上海。 (2)图中数字①所表示的是正在建设的水利枢纽工程 工程, 字母A 所代表的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 湖。 (3)长江发源于处在地势第一级阶梯的 高原,依次流经四川盆地, “鱼米之乡”之称的 平原,最后在我国第一大城市上海注入 海。 (4)我国各种运输方式相互交织,形成纵横交错的运输网,其中京广线铁 路、 线、 线与长江这一“黄金水道”相交于湖北省的行 政中心 、九江和上海。 (5)50万吨大米从武汉运往上海,最合适的运输方式是( ) A 、铁路运输 B 、公路运输 C 、水上运输 D 、航空运输 读 “黄河流域水系图”,回答问题。 1、“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它应指黄河发源于 高原 的巴颜喀拉山,途经 省、 省、 省、 自治区、 上中游分界处 所在的 自治区、 省、 省、中下游分界点 所在的 省、最后在 省注入渤海,请在图中相应的位置填出此海.............。 2、黄河干流呈一个巨大的“ ”字型轮廓,它与 线(数码③) 和 线(数码②)铁路交汇于 省的行政中心 市(字母B ),

黄河流域文化历史

黄河流域文化历史黄河流域文化2009-05-12 20:35:02 阅读439 评论1 字号:大中小订 阅 中国人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中华民族的老祖宗炎帝和黄帝部落 最开始都居住在黄河流域 慢慢向长江流域发展 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我国古代的《山海经》《禹贡》和《水经注》等书皆称它为“河”。因它的中游流经广大的黄土高原地区,这里的无定河、沁河、渭河等支流挟带大量泥沙汇入,使河水呈黄色,故名黄河。它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九个省区,注入渤海。主要支流有湟水、洮河、清水河、无定河、延河、北洛河、泾河、渭河、汾河、沁河、伊河、洛河、大汶河等三十四条。流域面积约为752 000平方千米,居住约1亿多人口。 黄河流域自古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也是世界古代文化发祥地之一。我国著名的“蓝田猿人”最晚在五六十万年前就生活在今陕西蓝田县的公王岭一带,还有二三十万年前的陕西“大荔人”、十万年前的山西“丁村人”和“许家窑人”,以及距今四五万年前内蒙古地区的“河套人”等,这些充分说明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从遥远的古代起,就已经开始在黄河流域从事生产和生活了。考古资料证明,那时的黄河流域,气候要比现在暖和湿润得多。山岭高原到处长满了森林,栖息着野牛、羚羊、犀牛和大象等各种动物。人们在原野中打猎、采集,在河湖中捕捞,在田野中用简陋的农具进行耕作。大约在距今七八千年,人类正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全盛时代,这时在黄河流域有著名的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和稍后的仰韶文化,以及西安附近的半坡、临潼的姜寨、宝鸡的北首岭、河南三门峡的庙底沟、洛阳的王湾、安阳的后岗等文化遗址,都是这一时期人类活动的重要标志。从上述古人类遗址的分布情况看,主要以黄河中游的关中平原、晋西南盆地和豫西沿河地带为中心。东到河南东部和河北、山东等地,南达汉水中上游,北到河套地区,西至渭河上游和洮河流域。这正是我国古代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传说我们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就生于河南的新郑,主要活动于今河南、河北、陕西一带。我国历史从有文字记载以来,有六大古都,西安、洛阳、开封、南京、杭州和北京,其中的西安、洛阳、开封都在黄河流域。伟大的黄河确实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摇篮。 黄河流域为什么能成为我们民族文化发达最早的地区呢?这同黄河流域古代适于人类生活和生产的优越地理环境紧密相关。尤其在古代,生产工具极为简陋,人们同自然作斗争的能力很低,对自然界的依赖程度更强,因此环境条件十分重要。据考古学研究,远在3 000多年前的殷商时代,黄河中下游地区是很温暖的。当时的安阳人种水稻,是从阳历的三月开始,比现在大约早一个月。在一块武丁时代的甲骨文上记载着人们曾猎获一头大象。因此科学家们推断,3 000年前的黄河流域同今日 的长江流域一样温暖湿润。 另外,据古地理学研究,这一地区属中纬度暖温带季风气候环境,第四纪以来没有受到大陆冰川的直接侵袭。中亚的干燥气候对本地影响也不深,因此保留了第三纪植物区系的许多植物,形成本区植物种属繁多的特点。这对古人类的生活也是极为有利的。 特别是黄河中下游地区为广大的黄土地带。这种土壤质地均一,结构疏松多孔,既利于简陋农具的耕耘,又利于作物根系的深入。土层毛细管发达,孔隙率达50%以上,持水性好,抗旱抗涝能力强。尤其是土壤中含有丰富的钙、磷、钾等矿物质,其中碳酸钙含量达8~19%,含其他矿物成分不下五十种。这些对原始的农业发展都是极为有利的。

2018关于黄河水资源调查报告

2018关于黄河水资源调查报告 一、综述 1、黄河河源区日益受到社会关注 随着黄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日益突出,黄河水资源的主要来源之一—黄河源区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特别是黄河源区的生态环境、水资源状况,近几年也渐趋恶化,使得关于黄河源区的报道逐渐增多,如:XX年1月《人民日报》以“黄河源区缘何断流?”为题,报道了青海省地质调查院关于黄河源区生态环境地质实地调查的结果,认为水环境变异、气候变异与荒漠化加剧是黄河源区黄河断流的三大“罪魁祸首”。 XX年08月新华社以“黄河第一弯,打响生态保卫战”为题作了如下报道:近年来,xx县的草场退化、沙化问题日趋严重。全县已有67万亩草场出现干旱和退化问题,万人、34万头牲畜出现不同程度的饮水困难,黄河两岸已出现长达117公里的沙化带,保护黄河首曲生态环境已刻不容缓。 XX年09月《兰州晨报》以“母亲河源头的忧患--黄河首曲荒漠化严重”为题报道说:“随着近年来全球气候的转暖,风蚀作用的加剧,草原鼠害以及过度放牧的影响,不同程度的沙化现象已经在首曲两岸显现,牧民的天然草场正在被风沙一点一点的侵蚀,而更重要的是,黄河首曲的沙化给黄河中下游带来的生态危机是不可估量的。”

2、调查的目的意义 面对如此多的报道,作为黄河的主管部门对此如何认识呢?不能无动于衷,应该深入调查研究,了解黄河源区生态、水资源变化情况。黄河水文部门有责任对黄河源区的生态和水资源变化进行研究,弄清河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及径流减少的真正原因,提出治理对策,为水资源的管理开发服务。现有的水文观测,无论从站网分布到观测要素均无法回答黄河源区的生态及水资源变化原因。河源区由于受气候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水文测报水平较底,职工生产、生活问题较多,为促进这一地区的水文现代化建设,彻底改善水文职工的生产、生活条件,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测验方案。为此,水文局及委机关有关部门组织了黄河河源区水文水资源情势、生态环境现状以及河源区水文测报方案研究的实地科学调查。 3、调查组织形式 调查团由水文局局长牛玉国同志任团长,委财务局赵春理副局长、委三门峡枢纽局刘红宾副局长任副团长,调查团成员有委机关财务局、防汛办公室、三门峡枢纽局、黄河上游水文水资源局、三门水文水资源局、河南水文水资源局及水文局信息中心、测验处、科技处、办公室、计财处等部门的领导和专家。自XX年9月12日开始至XX年9月25 日,历时13天。调查了上游水文水资源局、西宁勘测局、兰州、玛曲、大水、唐克、久治、吉迈、黄河沿、黄河、唐乃亥等

六年级语文: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练习题及答案

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 基础训练 一、给加点注音. 蜿.蜒()蕴.藏()繁衍.() 栗黍.()都邑.()增.添() 二、补全下列成语,并按要求答题. ()耳欲()()斧()工()()不息百家()()1.“百家()()”是含有数字的, 这样的词语还有:、 . 2.选词填空. 桂林的山水真是大自然()的杰作啊! 三、给下列句子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1.()黄河途径黄土高原,大量的泥沙顺流而下,()河水变为深黄色. 2.()中华文明的起源有多个中心,()黄河流域是最重要的中心. 四、按要求写句子. 1.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摇篮. (改为陈述句) 2.人们将其衣冠葬在他的飞升之地乔山.(改为“把”字句) 3.5000年前黄帝和炎帝的传说更是令人遐想.(改为反问句) 五、根据课文填名言诗句. 1.黄河之水天上来, . 2.子在川上曰:“ ,不舍昼夜.” 阅读提升 六、阅读理解. 我爱水,所以我爱大海,爱长江,也爱小溪流.但是,我最爱的还是湖. 静静的湖,像是一块无瑕的翡翠,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美丽的光泽. 我喜欢独自一个人坐在湖畔,看着平静的湖面幻想.我想湖中一定有一个明亮的水晶宫,那是鱼儿的家园,不然它们怎么整天那么欢乐?水晶宫里一定有一块巨大的、发光的翡翠,不然湖水为什么会绿得这么美?我凝视湖面,偶尔投一枚石子,让它激起一道道波纹;或是放一只纸船,让它随着湖波飘荡. 静静的湖是可爱的,但雨中的湖更动人. 细丝般的雨丝飘下来,不停地织啊织,织出湖——这块绿色的“锦”.“锦”上无穷无尽的圆环,像美丽的姑娘绣出的朵朵鲜花. 雷雨到来时的湖真热闹.你看,天空中一道道亮光,那是开幕的礼花上了天.你听,“轰轰”,礼炮响了,大会就开始了.等大雨一落,联欢会立刻开始.你看到湖面上朵朵竞相开放的雨花了吗?那是正在翩翩起舞的金色姑娘头上的玉花.你想知道节目是否精彩吗?那“哗哗”的雷鸣般的“掌声”会把一切都告诉你. 湖是美的…… 1.给短文加上题目,写在横线上. 2.用“”画出文中的过渡句.用“”画出文中前后照应的句子. 3.文中的“礼花”指的是 , “礼炮”指的是 , “玉花”指的是 , “掌声”指的是 . 4.作者从哪几方面描写了雨中湖的什 么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