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挖掘地方课程资源 积极结合语文探索实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教育怎样挖掘地方课程资源

【摘要】教学实践证明,知识的获取和社会生活、人文知识、自然风物、历史文化等是密不可分得。但是在农村中小学,由于受各种条件和因素的制约,教师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势必会碰到一定的困难和疑惑。因此,作为教学活动的主持者,教师必须强化课程资源意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开发和整合利用各种课程资源,积极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知识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关键词】农村挖掘课程资源综合实践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新课理念实践证明,综合实践活动是在具体学科教学过程中设计具有实践性、教育性、创造性的学生主体活动,是设计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拓展学习时空,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探索、创新为基本特征,通过丰富的学习活动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种教学方式。《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以学生为主体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活动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综合实践,不宜刻意追求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而实践活动的资源和实践的机会是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因而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和感知生活经验,在大量实践中掌握运用知识的规律。”为此,作为教学活动的主持者,教师必须强化课程资源意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开发和整合利用各种课程资源,积极开展学科综合实践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长期以来,农村中小学教育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教师往往把教材视为唯一的课程资源。把教材上罗列的知识点要求学生不断重复地进行枯燥、繁琐、机械的训练,严重扼杀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导致学生伤失了学习的兴趣,阻碍了学生素质的发展,甚至产生厌学情绪。瑞士教育家皮亚杰说:“学生是具有主动性的人,所教的东西,要引起学生的兴趣,符合他的需要,才能有效地促使他的发展。”如何使农村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呢?笔者认为:结合农村的地方特色,有效地开发和利用适合地方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摒弃教材专制是关键。所以有效地开发和利用适合地方学生进行综合实践的课程资源成了农村中小学教师面临的重大课题。

二、合理挖掘农村当地资源,积极开展语文综合实践的有效途径

(一)利用学生自身课程资源,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1、学生能动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对象,是教学的主体。学生的积极参与是成功组织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学生的动手、动口能力直接关系到教学活动的成功与否,因此,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学生课程资源教育教学的重要途径。例如,一些学科教学的情景中,往往与学生的生活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时候,老师可以亲自带领或者布置学生结合生活环境去寻找一些相关素材进行交流。这样,学生为了让自己的材料更新颖,更有说服力,或者为了争取老师的表扬,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去寻找和发现新的知识,无意中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2、学生理解差异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鲁迅先生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在生活经验、兴趣、智能倾向上有差异,对学科知识的理解方向、理解深度有所不同,这是教师值得注意和利用的课程资源,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引导学生在差异中取长补短,在差异中丰富和拓展自己。例如:在上课文《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对于妈妈骂叔叔于勒,有的学生认为该骂,于勒不思进取,懒惰……,而有的学生则是说从妈妈的语言中看到的是当时社会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叔叔是受害者,应该同情。我并没有作任何肯定,而是让他们结合时代的背景和站在发展的立场上来加以分析人物特点。这样让学生总结和归纳自己的观点,从而找出自己的不足,达到理解课文的目的。

(二)利用教师自身课程资源,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1.教师自身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持者,教师拥有丰富的知识宝藏,具有极大的智慧潜能,是一个亟待开发的巨大资源宝库。另外,教师的世界观,生活观,言行举止,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学生。所以,教师必须强化课程资源意识,提高对课程资源的认识水平,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开发和整合利用各种课程资源。

2.学科教师分工合作,实现资源共享。现在大家都认识到教师分工合作,资源共享的优越性,教师应该从科学的宏观的角度来看待学科之间的知识整合和分工合作。知识的学习内容丰富多彩,不仅仅拘泥于具体学科,还牵涉到的内容实方方面面的,一个老师不可能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学贯中西,博古通今”

的。所以教师在上课前可以尝试本学科和其他相关各门学科的教师分工合作,实现资源共享,进行集体探讨备课。这样,老师授课的时候就不是独立学科的讲解,而是多学科多领域的渗透与交融。

(三)利用广泛阅读,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新课程标准认为:“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并形成独特的见解。”在农村中小学图书匮乏的情况下,教师要想方设法尽可能组织学生广泛阅读,使学生在广泛阅读文本过程中从字里行间提取信息,并将自己对书本中的观点和知识点进行感悟、体验。广泛阅读可以使学生从中认识历史和人生,提高观察判断理解生活的能力。

教师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组织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读书心得,教师适时组织讨论,指导学生多角度阅读,培养阅读和欣赏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我们还可以通过举办朗诵会、读书知识竞赛等活动,促进学生多读书。在活动中学生可以运用逆向思维,求异思维,大胆怀疑,大胆想象,大胆创新,并可以对共性的看法或结合提出质疑,得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达到丰富语文课程资源的目的。

(四)利用学校和家庭资源,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知识就是在生活中生成的,能力就是在生活中培养的。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开发课程资源的命题,倡导“课程应植根于现实”,不要膜拜在课本之下,将课本与生活隔离,将学习实践与生活实际隔离,要运用教材去教,而不是去教教材,要架起学习实践与生活实际的桥梁。生活为源,知识为流,源远流长,这是老师强化资源意识要确立的第一理念。古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之语,说的都是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1、结合农村学校生活,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学校是学生活动的主阵地,学校生活具有广阔的时间与空间,活动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特点而实施适合学生特点的活动内容,如“课前演讲”“小发明小创作交流”“名言警句收集”“时事信息介绍”编辑校报板报等等,教师要充分结合具体的学科特点来组织学生的活动。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结合农村家庭生活,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农村家庭实践活动资源包括家长和亲友、家庭藏书、报刊杂志、音像资料和家庭文化环境等等。实践活动要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