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问题教学设计教学提纲

年龄问题教学设计教学提纲
年龄问题教学设计教学提纲

年龄问题教学设计

《年龄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年龄问题。

2.掌握年龄问题中的三个数量关系。

3.掌握画线段图法解决年龄问题

教学重点:1.两个人的年龄差不变;

2.两个或两个人以上的年龄,随着时间的推移增加(或减少)同一个自然数; 教学难点:(1)差倍问题:差÷(倍数-1)=小数

教学过程:

一,趣味故事,点出课题

师:有这样一对好朋友,他们年龄不同,你知道问题的答案吗?请回复。

学生回复“5”教师课件演示

师:老师发现同学们真聪明都做出了正确的解答。

师:“年龄差”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理解的呢?

[抢麦]2个学生回答(给予评论和表扬)

师:当两个人年龄不同用年龄较大的大数减去年龄较小的小数得到的就是“年龄差”

师:同学们你喜欢听故事吗?喜欢请回复1.

师:接下来老师给你们讲一个小故事。

师:有一天灰太狼与喜洋洋在一起讨论他们的年龄,喜羊羊说:“我今年8岁了,你呢?”灰太狼得意洋洋的说:“哈哈!我比你大2岁呢!”喜羊羊很不服气地说:“有什么好得意的呢,再过2年我和你就同岁了。”

师:讨论:喜羊羊这样说正确吗?请同学们快速思考做好准备抢麦。

[抢麦]

生:不对。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灰太狼也会长两岁,所以再过两年灰太狼还是比喜洋洋大两岁。

师:-----同学老师发现你特别善于思考,发现了隐藏在故事里的秘密。那你知道喜洋洋和灰太狼今年的年龄差是多少吗?两年后他们的年龄差又是多少呢?

(预设)生:2岁

师:当喜洋洋在长大的时候灰太狼也在长大所以我们得出结论他们的年龄差不变。

师:其实在生活中也有有很多年龄问题,今天就让邓老师带着大家一起去探寻。

(评析:年龄问题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教学时遵循学生的认知基础,从身边的事物寻找课堂生成的知识点,学生感兴趣,很快激发起学习的欲望。)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师:同学们请看这样一个问题(注意语调)

小红今年9岁,再过5年,妈妈的年龄是小红的3倍,妈妈今年多少岁?

师:请同学们开动一下小脑筋来解决这个问题?(1分钟)

师:同学们请做好准备开始[抢麦]

生:19+5=14 14×3=42 42-5=37

师:同学们可以告诉大家这里你为什么要减去5呢?

生:因为我求的42是五年后妈妈的年龄,所以今年妈妈的年龄应该减去5岁。

师:解释的太棒了。对于同样的一道题我们总有不同的解题方法,对于这道题你除了可以用列算式的方法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吗?

[抢麦]

(预设)生:用表格的形式

师:邓老师把表格给同学们画好了,你能不能把表格填完整呢?

[抢麦]

师:请同学们观察表格思考:今年小红和妈妈的年龄差是多少?

五年后呢?

[抢麦]

生:26岁

师:从表格中你发现了什么?

[抢麦]

生:年龄差一定

师:是的不管妈妈多大年龄,小红和妈妈的年龄差是不变的,同学们,列表法是我们解决较复杂问题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

师:看过妈妈和女儿的年龄问题,接下来我们再看一对父子的年龄问题。

父亲比儿子大30岁,父亲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3倍,那么儿子几岁?

师:老师给你们1分半钟的时间请同学们认真思考,解决问题。

请同学们做好抢麦的准备1,2,3开始(两个同学)

(预设)生1:10岁

最新教师结构及学科结构分析

**小学教师队伍及学科结构分析 教师队伍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支柱,在农村地区学校教育中更是一个薄弱环节。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学校教育中的教师队伍结构问题也日益彰显。从宏观上而言,教师队伍结构在地区间有所差异;从微观上的学校组织内部来看,教师队伍结构的不合理问题十分突出。本文试图以农村地区的一个学校作为个案,分析其教师队伍结构的不合理现状,深思不合理状况出现的可能原因,并尽可能地提出应对策略。 教师队伍结构 一、教师队伍结构的内涵 从普遍的观点看来,教师队伍的结构可分为教师的年龄结构、学科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性别结构、普通话水平结构等等。 二、小学出现的教师队伍结构的主要问题 **小学位于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是一所从一年级到六年级齐全的完全小学。学校目前有13名教师,140多名学生。硬件设施目前相不是很好好。而从软件条件方面来看,尤其是教师资源方面,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该小学目前出现的教师队伍结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不合理现状。 (一)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 年轻教师与年龄偏大的教师脱节严重。2012年之后招聘了多名年轻教师,是最近几年的最高名额,而在前十年间基本没有流进过年轻教师。这就造成了年轻教师较轻、与年龄偏大教师们之间的中间年龄教师数量较少,造成脱节现象。 (二)教师学科结构不合理。东申小学的教师数量以达到饱和,但英语、音乐、体育、美术教师相对缺乏,陷入学科不平衡状态。目前,东申小学仅有一位音乐教师,担任着全校的音乐教学任务。学校根据这一实际,采取了对低年级(一年级至三年级)学生实行按照课程安排正常进行音乐教学,对高年级(四年级至六年级)学生则实行组织兴趣班的办法教授音乐课程。至于体育教师,则主要由本班班主任或教师担任,开起体育课。 (三)教师学历结构不合理。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又可分为师资初学历状况及师资终学历状况。**小学中年龄偏大教师的初学历主要为民办教师,终学历主要是转正后和在职培训后的大专水平。1978年前以及1986年前的一批民办教师都已转正,因此,民办教师已不存在于该校。老教师的初学历主要是大专水平,而终学历也很少为本科。好在这几年里湖北省实施新机制教师填充农村义务教育政策,为我校增添了新鲜血液,带来了希望。 (四)教师培训结构的不合理。教师培训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对教师的 在岗培训流于形式,时间结构上,利用假期培训,实践与理论脱节;对象结构上,培训主要针对骨干教师,所谓的非骨干教师机会难得;方法结构上,地区教师代表统一培训,不能正确把握各个教师的教学专长与水平,造成水平较低者听不懂,进而发展到不愿听、失去进修兴趣,培训单位发放课本,基本由受培训教师自己阅读、学习,并最终采取统一考试的办法进行考核,培训的有效性受到质疑,并造成了时间和资金上的浪费。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案(共7篇)

篇一:小学语文教学案编写要求 小学语文教学案编写要求 一、设计要求: 1.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具有层次性和可操作性,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 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2.体现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全面分析,教学内容能够适应不同学生的学 习基础。 3.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分析和设计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突出,教材分析、深入,能对 教材进行精心加工、准确确定教学内容,体现用“教材教”的理念。 4.开发和使用的教学资源符合教学学需要,有助于学生的学习。 二、结构内容: (一)、教学内容 (二)、教学目标(要求分课时写出课时目标,特别要具体写出本课时的知识点、能力点。) (三)、教学重点、难点(表述要具体、准确) (四)、教学过程 注意教学案与教案的区别。教学案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既要写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教学环节、也要写学生的学习活动的形式、方法、方式、内容。同时还要写出相应的设计意图。 三、教学案文本格式要求: 课题四号黑体,正文小四号宋体,小标题加粗小四号宋体,行距统一为固定值22磅,a4版面,边界默认。 四、教学案结构图表: 《课题》教学案 单位:年级:设计者:时间:联系电话 小学语文教学实录、反思编写要求 1.教学实录请用戏剧剧本形式编写(教师投影、板书,学生活动,学生状态、课堂气氛等用舞台提示标识)。实录应原汁原味、具体详尽地呈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教师可以在关键处有针对性的加入自己的感受和点评,有条件的请参照网上或其他资料。 2.每个教学实录后均需附不少于200字教学反思。教学反思要求对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效果及课堂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梳理出成功处,并对不足处提出改进的做法。 3.内容、格式 《课题》课堂教学实录 课题:苏教版小学语文×年级×册《××》 执教时间:×年×月×日 执教班级:××学校×年级×班 执教老师:××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4.教学实录文本要求: 课题四号黑体,正文小四号宋体,小标题加粗小四号宋体,舞台说明语言用括号标注,小四号楷体(gb2312),行距统一为固定值22磅,a4版面,边界默认。 说明:1.文件:一个课题建一个word文档,依次排列为:教学案(2课时)、教 学实录、教学反思; 5.命名:文件以课题+单位+作者命名。

四年级数学阅读教案:年龄问题

年龄问题

阅读材料一 日常生活中到处存在着数学,关于我们的年龄就有许多有趣的数学问题。先来看一则笑话:小华和小明在一起比年龄,小华今年7岁,小明今年9岁。小明神气地对小华说:“我比你大2岁!”小华不服气地说:“大2岁有什么了不起,2年后,我们俩就一样大了。”这则笑话就在于小华没有弄明白人的年龄的变化特点,即不管时间如何变化,两人年龄的差总是不变的。什么是年龄问题呢?知道几个人的年龄,求他们之间的某种数量关系,或知道几个人年龄之间的数量关系,求他们的年龄,这类应用题称为年龄问题。问题:(1)读一读:什么是“年龄问题”? (2)划一划:“年龄问题”的特点是什么?用“﹏”划出。 阅读材料二 数学日记:妈妈的年龄 今天是妈妈的生日,我们全家准备开个生日patty,庆祝妈妈的生日。 我问妈妈:“今年是你多少岁生日啊?” “我今年……”“这样吧,还是我来考考你。”爸爸打断了妈妈的话,说:“我和你妈妈现在的年龄和是50岁,5年后,我比你妈妈大2岁。”我得意的说:“这还不容易,……”你知道我妈妈今年多少岁吗? (军军) 问题: (1)想一想:爸爸妈妈的年龄差是多少?用“—”划出 (2)算一算:妈妈今年多少岁? 阅读材料三 今天是军军妈妈的生日,邻居阿姨也带着自己的女儿芳芳过来祝贺。 “军军,刚才你很轻松的算出了你妈妈的年龄,现在阿姨也来考考你。” “好啊”!军军爽快地答应了。“芳芳姐姐今年11岁,阿姨我今年43岁,你知道几年后我的年龄就是芳芳姐姐的3倍?” 问题: (1)想一想:芳芳今年11岁,阿姨今年43岁,阿姨和芳芳的年龄差是多少岁? (2)算一算:几年后阿姨的年龄就是芳芳的3倍? 阅读材料四 一家三口,三人的年龄之和是81岁,爸爸和妈妈同岁,妈妈的年龄是儿子的4倍,三人各是多少岁? 问题: (1)想一想:儿子、爸爸和妈妈的年龄各可以看做几份? (2)算一算:三个人个年龄各是多少岁?

英语教学设计(模板及范例)

一、 教材分析 :Analysis of the Teaching material 二、教学目标:Teaching alms and demands: 三、教学重难点 :Teaching keys and difficulties: 四、教学方法 :Teaching methods: 五、教学工具 :Teaching aids : 六、教学过程:Teaching procedures: 七、板书设计 : Blackboard Design. 八 教学评价与反思 一份正规的高中英语教案主要应该包含上面的八个要点,也是作为一份教案应该具有 的基本格式。 课题: 《My name ’s Gina! 》教学设计 科目: 英语 教学对象: 初一( 3)班: 1 课时 提供者:单位: 江 西南 昌经开中学 一、教学内容分析 该 部分学 习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谈 论 的主题 是 结 交 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熟识新伙。 二、教学目标 采用 Practicing, Listening for specific information 和 Role playing 的学习策略,使学生学会打招呼和介绍自 己、 询问他人姓名的基本句型 What's your/his/her name ?My/His/Her name is ? 。 ”培养学生结交新朋友的 能力。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

本单元的主题是熟识新伙伴,同时引导学生采用 Practicing, Listening for specific information 和 Role playing 的学习策略,学习一些新词汇,掌握一些重点句型,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促进学生 之间的相互了解。 四 、 教 学策与设计 采用 Practicing, Listening for specific information 和 Role playing 的学习策略,使学生学会 打招呼和介绍自己、询问他人姓名的基本句型 What's your/his/her name ?My/His/Her name is ? 。” 培养学生结交新朋友的能采用 Practicing, Listening for specific information 和 Role playing 的 学习策略,使学生学会打招呼和介绍自己、询问他人姓名的基本句型 What's your/his/her name ? My/His/Her name is ? 。”培养学生结交新朋友的能力。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specific information Role playing 六、教学过程、 教学 找出在预备篇中所学的单词,学习打招 利用插图或实物卡片让学生找出在预备篇 呼和介绍自己、询问他人姓名的基本句型 中所学的单词, 然后教师引导学习打招呼和 介绍自己、询问他人姓名的基本句型 “What ’ s your/his/her name? My/His/Her name is ? "---What's your /his /he name? My/His/Her name is ? ”. 熟练掌握句型 2.让学生听对话,练习对话并模仿对话,结 2.练习对话并模仿对话,结识班级的其他同 识班级的其他同学 学。 一 1、播放 2a 部分的录音让学生听, 引导学生通过 1.通过听对话熟悉人名 "Ton 》Tom 听对话熟悉人名 "Tony TomJenny Bob Bruce Jim" , Jenny Bob Bruce Jim" ,完成 2a, 2b 部分 完成 2a,2b 部分的教学任务。 的教学任务。 2. 引导学生重复他们所听到的, 模仿对话结识班级 的其他同学,完成 2c 部分的

教师队伍现状分析

教师队伍现状分析 一、基本情况 1、年龄结构:我校现有专任教师40人,其中50岁以上的有5人,约占总数的2%,30-49岁有30人,约占总数的93%;30岁以下的有5人,占总数的5% 。 2、学历结构:我校现有专任教师中,具有大专学历以上的有438人, 3、人才结构:我校现有专任教师中,区级优质课30人,县优秀班主任5人,县优秀教师6人。 4、职称结构:我校现有专任教师中,中级职称28人,占总数的47%,初级职称16人,占总数的53% 。 5、教师工作状况:我校广大教师能履行岗位职责,较好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特别是广大教师无私奉献,竞争奋进的精神,给社会、家长、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 二、现状分析 经过对上述资料的统计和分析,我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处于中游状态,教师队伍的结构较为合理,人才发展空间较宽。但是,我们必须清醒的看到,作为一所小学,校园文化必须形成,学校精神风貌必须升华,虽然教师工作热情较高,态度也很端正,他们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情意有待提高。 1、教师专业化水平不平均,专业引领能力弱,没有形成专业发展梯队,

校本研修效益低。是学校管理的难题,也是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挑战。 2、各学科缺少专家型教师,专业水平比较低下,影响同伴互助,当然也就影响教师的专业成长。 3、学校缺少对教师自我规划的引领和指导,学校培训的形式不能有效激发教师的学习热情。教师学习途径单一,缺乏自我研修能力。 4、师德建设有待大力提高和加强,知识传授成分较大,师德影响教育不够深入。整个教师群体自我成长要求不断降低,出现职业倦怠现象,精神成长更需要引领、构建。 三、发展目标 1、逐步深入对办学思想、办学目标、办学思路、办学特色的进一步阐释,明确学校工作思路,形成自己的校本特色。 2、改变教师的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供契合教师需求的培训课程,为教师专业发展补养,提高教师工作的胜任力。通过教师分级培养,在五年培养5名市级教坛新秀,10名县级名师。 3、重建教师评价体系,建立教师个人专业发展成长档案,进行信息化管理,全面可持续地评价教师和教师团队的教育教学工作。 4、借助市区的名师资源,带动学校学科的教学研究质量,着力推动薄弱学科的发展,实现学科发展的均衡。 5、以提升教师和学生的课堂生命质量为基本的价值取向,以对学生学习

教学设计语文3学段教学提纲

教学设计语文3学段 ?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学设计 应城二中张进芳 教学意图 本教学设计,意在让学生积累一些实词和句式以提高读懂粗浅文言文的能力,通过阅读文章感知作品在叙事说理感受对友人的深情厚谊,感受作品蕴含的深刻道理对自己的教育与启发。 教学切入从情感线索上切入;在文章中不管是说理还是叙事都围绕二人友情而谈 整体教学实施 课前准备 学生自学,查阅字典结合课下注释,疏通课文大意,并勾画课文中难懂的字词句。 一导入 人的一生不能没有朋友,也不能不交朋友,然而在人际交往中,朋友纷繁复杂,有学友。战友,棋友,牌友,酒友等。交什么朋友不仅决定于一个人的情趣,喜好,更取决于一个人的志向品德。在文学上颇有建树的苏轼在这里交了什么样的朋友,让我们来读这篇文章。 二、解题 文与可(1018-1079),即文同,北宋画家,字与可,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东)人。与苏轼为表兄弟。善画山水,尤善画竹,创深墨为面、淡墨为背的竹叶画法,开后世“湖州竹派”。 筼筜谷,山谷名,在洋州(今陕西洋县)西北,盛产一种叫“筼筜”(筼筜:生长在水边的大竹子)的竹子。 偃竹:仰斜的竹子。 文与可在洋州时,苏轼先为密州知州(今山东诸城),后改知徐州,这时文与可已去世。七月七日作者晾晒书画时,见到了文与可在洋州时赠给他的“偃竹图”,睹物思人,悲不自禁,乃写成了这一篇情深意切,凄恻动人的优秀散文。 三、整体感知, 1齐读第一段,思考下列问题 ﹙1﹚从题目中可知文与可是开创湖州竹派的大画家,关于画竹他有什么理 论呢?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孰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起所见,如兔起鶻落少纵则逝。 ﹙2﹚与可之教予如此。这理论对苏轼有什么启发? 苏轼认为自己只是明白了文与可所讲的道理,却不能完全做到。他感到自己心里所想和手里所做的达不到真正的统一,“乃不学之过也”。作者又把绘画的体验加以引申、扩展,联系到社会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说:“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在社会生活中也要重视实践,不断积累经验。这里说的是作者自己的宦途经历,是对人生的一种自省与领悟。

北师大版数学一上数学拓展性课程教案《年龄问题》(十八)

一(上)数学拓展性课程教案(十八) 一、教学内容:年龄问题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年龄问题的基本知识,明白年龄差永远不变这一基本规律。 1、会利用自己的所学知识来解释其中的道理,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知道两个人的年龄差不变,明白其中的道理,并能合理应用。 五、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引入知。 教师:小朋友,你们今年几岁了,有一位哥哥今年10岁,那明年你们和哥哥分别是几岁呢?你是怎么想的呢? (二)探究新知 一、探究年龄差永远不变 教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年龄,而且每年都在变化,但是人与人之间的年龄却有一个东西永远不会变,你知道是什么吗? 学生随便猜。 教师:到底是不是呢?我们来看一道题目。 出示例题:小明今年9岁,小红今年4岁,明年小明比小红大几岁?(1)、请学生仔细读题,想一想可以怎样解决。 (2)、思路点拨 方法一:先求出明年小明几岁,小红明年几岁?再求它们相差几岁?

9+1=10岁 4+1=5岁 10-5=5岁 方法二;先求出今年小明和小红的年龄相差几岁?然后就知道了明年他们俩相差几岁了,由于明年小明长大了1岁,而小红也要长大一岁,所以他们的年龄差还是等于5岁。 9-4=5岁 (3)、比较这两种方法。 通过比较发现:第二种方法更简便,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年龄差永远不变。(板书) (4)巩固练习 ①、小亮今年7岁,他比爸爸小29岁,去年,他比爸爸小多少岁? ②、小丽今年8岁,姐姐今年12岁,5年后姐姐比小丽大几岁?二、应用年龄差永不变。 出示例题:小红今年4岁,小丽今年6岁,当小丽9岁时,小红应该几岁了? (1)、学生读题思考。 (2)可以用多种方法来解答。 (3)汇报交流 方法一;先求今年小红比小丽小几岁?6-4=2岁,那么当小丽9岁的时候,小红还是比小丽小2岁,所以是9-2=7岁 方法二:先求出小丽长大了几岁?9-6=3岁,说明小红也要长大3岁,那么小红应该是几岁呢?4+3=7岁。 (4)举一反三 ①、妹妹今年5岁,哥哥今年8岁,当妹妹7岁的时候,哥哥应该是几岁?

农村学校教师队伍结构分析

农村学校教师队伍结构分析 ——以株林镇东申小学为个案 摘要:教师队伍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支柱,在农村地区学校教育中更是一个薄弱环节。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学校教育中的教师队伍结构问题也日益彰显。从宏观上而言,教师队伍结构在地区间有所差异;从微观上的学校组织内部来看,教师队伍结构的不合理问题十分突出。本文试图以农村地区的一个学校作为个案,分析其教师队伍结构的不合理现状,深思不合理状况出现的可能原因,并尽可能地提出应对策略。 关键字:农村学校教师队伍结构 一、教师队伍结构的内涵 从普遍的观点看来,教师队伍的结构可分为教师的年龄结构、学科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性别结构、普通话水平结构等等。 二、蕲春县株林镇东申小学出现的教师队伍结构的主要问题 东申小学位于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是一所从一年级到六年级齐全的完全小学。学校目前有33名教师,543多名学生。得益于“希望工程”,东申小学的硬件设施目前相对较好。而从软件条件方面来看,尤其是教师资源方面,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该小学目前出现的教师队伍结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不合理现状。

(一)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1、教师年龄偏大。东申小学目前有教师33名,年龄在40岁—49岁的教师居多11人,50岁及以上年龄的有5人。 2、年轻教师与年龄偏大的教师脱节严重。东申在2012年招聘了12多名年轻教师,是最近几年的最高名额,而在前十年间基本没有流进过年轻教师。这就造成了年轻教师较轻、与年龄偏大教师们之间的中间年龄教师数量较少,造成脱节现象。 (二)教师学科结构不合理。东申小学的教师数量以达到饱和,但英语、音乐、体育、美术教师相对缺乏,陷入学科不平衡状态。目前,东申小学仅有一位音乐教师,担任着全校的音乐教学任务。学校根据这一实际,采取了对低年级(一年级至三年级)学生实行按照课程安排正常进行音乐教学,对高年级(四年级至六年级)学生则实行组织兴趣班的办法教授音乐课程。至于体育教师,则主要由本班班主任或教师担任,开起体育课。 (三)教师学历结构不合理。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又可分为师资初学历状况及师资终学历状况。东申小学中年龄偏大教师的初学历主要为民办教师,终学历主要是转正后和在职培训后的大专水平。1978年前以及1986年前的一批民办教师都已转正,因此,民办教师已不存在于该校。老教师的初学历主要是大专水平,而终学历也很少为本科。就东申小学在2012年招聘的1名英语教师中,有大专学历与本科学历两种类型,但这里的本科学历基本为专升本的类型。 (四)教师培训结构的不合理。东申小学的教师培训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对教师的在岗培训流于形式,时间结构上,利用假期培训,实践与理论脱节;对象结构上,培训主要针对骨干教师,所谓的非骨干教师机会难得;方法结构上,地区教师代表统一培训,不能正确把握各个教师的教学专长与水平,造成水平较低者听不懂,进而发展到不愿听、失去进修兴趣,培训单位发放课本,基本由受培训教师自己阅读、学习,并最终采取统一考试的办法进行考核,培训的有效性受到质疑,并造成了时间和资金上的浪费。 (五)教师的工作关系结构不合理。主要体现为较为单一化。教师的工作关系结构,笔者认为应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与学生间的教学关系、与学校间的工作关系、与学生家长

英语教学设计模板

英语教学设计模板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Module 5 Unit 2 It’s too big for you. 教学设计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知道要根据单词的音、义、形来学习词汇。能认读所学词语,能根据拼读的规律,读出简单的单词。能根据图片、词语或例句的提示,写出简短的语句。能正确朗读所学故事或短文。在学习和日常交际中,能初步注意到中外文化异同。 2.学情分析 五年级下册第五模块学习的重点是巩固用形容词说明事物特性的用法。这是形容词的重要用法之一,难度相对不大,但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对形容词进行归纳和总结,并给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多运用和实践的机会。学生在四年级已经学习了一些表达事物特性的形容词,为本节课奠定了一定基础。 3.教材分析 第2单元课文情境是Amy和Lingling在商场买衣服,Amy和Lingling觉得一件带有熊猫图案的T恤衫很漂亮,不过这件衣服的尺码对Lingling来说太大了。Lingling询问售货员是否有尺码小一些的,售货员拿出一件白色的,Amy觉得这件衣服很漂亮,建议Lingling带这件衣服回中国。本单元的任务要求学生为朋友的生日选择礼物。 【教学目标】 1.通过尝试自然拼读、跟读、个人试读、同桌互助等活动,能正确认读本单元单词:too, try, lovely,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单词的能力。 2.通过呈现活动、练习活动、交际活动等学习本模块中描述事物特性的句型:It’s too...for...运用这些句型来描述事物的特性。 3.通过对话教学与情境教学等方法学习会话内容,能正确朗读本单元的课 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认读本单元单词,正确朗读课文。 难点:能够运用所学习的句型:It’s too...for...来描述事物的特性。【课时安排】1课时 【评价任务】 1.借助幻灯片、图片认读本单元新单词。(检测目标1的达成情况) 2.班内汇报、展示目标语言的运用情况。(检测目标2的达成情况) 3.组内分角色朗读课文,班内进行展示表演,检查课文的朗读情况。(检测目标3的达成情况)

最新教师的能力结构分析

教师的能力结构 (一)教师的一般能力 1、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表达能力可以分为语言表达和非语言表达能力两大类,两者都是教师用来进行人性陶冶和知识传授的重要工具。语言表达特别是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也直接影响着学生语言和思维的发展。非语言表达主要包括除语言表达之外的其它方式的表达,诸如身体姿势,眼神等。 2、组织管理能力 现代教育视域中的教师管理能力,不应把学生仅仅作为一个抽象的、被动的管理对象把他们管死,而是要把学生组织起来,积极为他们创设各种有利条件,充分发挥他们每个人的个性潜能或特长,为形成一个有利于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生动活泼发展的集体,为人人能在集体中有自己的平等地位,能为集体做出自己的奉献,又能从集体中汲取力量、感受温暖、学会协作而共同努力。教师的管理能力主要体现在能够确立符合实际的活动的预期目标,拟订周密的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从而保证良好效果的产生。 3、处理教材的能力 处理教材的能力主要是指教师具有全面掌握并正确处理教材的能力,教师全面地了解教材体系,弄清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达到懂、透、化的程度,分析教材内涵,并从实际出发,对教材内容进行增删、选择操作等。在理清教材知识的基础上,要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和接受能力,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年龄特点对教材进行科学的组织加工,选择和运用最佳的教学方法,采用学生易理解和感兴趣的形式来进行知识的传授,在此基础上,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能力。 4、课程开发的能力 现代教师不但要有现代课程意识,而且必须具备课程开发的能力,只有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兴趣和特点,并按学生的需要设计教学活动。课程开发的能力主要是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能力,对课程的解读和对教材的变通能力,课程评价和研究能力。 5、了解学生的能力 了解学生的能力是指教师对教育对象的个性特征,心理素质,道德行为,学习能力及身体状况等方面具有把握的能力。在多元化社会条件下学生的道德、精神等已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因而,教师充

英语教学设计(模板及范例).docx

一、教材分析:Analysis Of the TeaChing material 二、教学目标:TeaCh ing alms and dema nds: 三、教学重难点:TeaChing keys and difficulties: 四、教学方法:TeaChing methods: 五、教学工具:TeaChing aids : 六、教学过程:TeaChing procedures: 七、板书设计:BIaCkbOard DeSig n. 八教学评价与反思 一份正规的高中英语教案主要应该包含上面的八个要点,也是作为一份教案应该具有的基本格式。

《Maki ng Apologies》说课稿 关于课文 本篇课文选自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材《基础英语》第一册。 教学目标和要求 本课是第2课时,教学目标主要是对课文中的对话进行阅读、巩固和拓展。要求通过学习, 学生能达到以下要求: 1 ?知识目标 能够牢固掌握好课文对话中的重点词汇词组;阅读对话并且根据提示完成对话,运用已经学会知识让学生分角色进行口语练习,特别要求记忆Sarah所说的话并能当堂表演对话。能 够拓展对话,根据图片内容创作一段对话。 2.能力目标

能够独立阅读课文对话,能够正确理解课文对话并根据提示完成对话,能够用英语表达歉意和接受道歉并学会为工作中所犯的错误致歉。能够拓展对话,完成看图说话并把每张图片的对话内容连在一起形成一段对话。 3.情感目标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同学们的交际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不同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A. 对于基础相对好的同学,能够阅读对话并且根据提示完成对话,运用已经学会知识让学生分角色进行口语练习,能当堂表演对话,能够拓展对话,根据图片内容创作一段对话。 B. 对于基础中等的同学,能够完成课文对话,分角色进行口语练习,能当堂表演对话。 C. 程度较弱的同学,要求能够熟练掌握课文中的生词和词组,能够正确完成课文对话。教学重点 英语道歉和接受道歉的词汇及表达;学习英语在工作中犯错误的表达;根据提示完成对话;表演对话; 教学难点根据提示完成对话,表演对话,拓展对话,根据图片创作对话。 学情分析 该班部分学生英语基础比较好,部分比较薄弱,学习的主动性参差不齐,性格普遍也比较内向。 教学指导思想鉴于以上情况,本人在教学活动中采用任务型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自觉性,充分体现课堂上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师生互动的指导思想,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动起来,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一定的提高。 教学活动 热身练习:整堂课的教学活动设计是由易到难的。先复习上节课所学到的表达道歉和接受道歉的句型,要求学生能回顾出英语的表述形式,为之后的教学活动先做一个热身练习。 活动一:work in pairs to discuss how to express your apologies to someone for doing wrong things and how to accept an apology ,write on the board the sentence patterns. 活动二:learning words and expressions, then do words exercises 活动三:Complete the conversation of the text by using the words given as clues Background introduction of the conversation: Sarah : the secretary of Mr. Black Mr.Black: the general manager of the company 在sarah 准备的一份文件中,Mr. Black 发现了打印错误:去年产品的产量应该是28,000 ,而不是 23,000 。因为这份报告要提交董事会,所以Mr.Black 不希望有任何差错Encourage the students to read the text, then try to find their answers. 活动四:Let the students read the text again, then role-play the conversation with their partner 1) 组织学生两人一组练习对话 2) 让各组学生分角色进行练习对话,要求特别记忆Sarah 所说的话 3) 选择几组学生进行当堂表演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说明

1. ( 多选题 ) 4.具有成分省略的句子是(本题4.0分) A、 A.吃过饭,他就去展览馆了。 B、 B.雨伞呢? C、 C.得到你的答复,很高兴! D、 D.多美丽的蝴蝶啊! E、 E.太好了! 学生答案:B,D,E 标准答案:A 解析: 得分:0 2. ( 单选题 ) 教学活动中,备课常有要“吃透两头”之说,这两头指的是()。(本题4.0分) A、教材和大纲 B、课程标准和教材 C、教材和学生 D、 课程标准和学生

学生答案:C 标准答案:C 解析: 得分:4 3. ( 单选题 ) 7.属于指事字的是(本题 4.0分) A、 A.本 B、 B.羊 C、 C.明 D、 D.赏 学生答案:A 标准答案:A 解析: 得分:4 4. ( 多选题 ) 7.下列各组字中两个字笔画数相同的是()(本题4.0分) A、 A.凹册 B、 B.制但

C、 C.湛 D、 D.书为 E、 E.烟放 学生答案:A,D 标准答案:ACD 解析: 得分:2.7 5. ( 单选题 ) 17 .小学生阶段,儿童的思维从具体形象思维开始过渡到()(本题4.0分) A、直观动作思维 B、多元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抽象复杂思维 学生答案:C 标准答案:C 解析:

得分:4 6. ( 单选题 ) 语文新课程把“听”和“说”两个教学系列合在一起,改为()。(本题4.0分) A、口头语言 B、口语训练 C、口语表达 D、口语交际 学生答案:D 标准答案:A 解析: 得分:0 7. ( 单选题 ) 12 .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是( )(本题4.0分) A、识字教学 B、作文教学 C、阅读教学 D、听话说话教学 学生答案:C 标准答案:A 解析: 得分:0 8. ( 单选题 )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目标的总目标共有十项,后五项侧重()维度。 (本题4.0分)

年龄问题教案教学设计

学科教师辅导讲义 学员编号:年级:四年级课时数:3 学员姓名:辅导科目:奥数学科教师: 授课主题第19讲-巧算年龄 授课类型T同步课堂P实战演练S归纳总结 教学目标①学习了解年龄问题的常见类型; ②利用这些和,差,倍来解决一些较简单的问题; ③通过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坚韧不拔、勇于探索的意志品质。 授课日期及时段 T(Textbook-Based)——同步课堂 1、认识年龄问题 年龄问题是一类与计算有关的问题,它通常以和倍、差倍或和差等问题的形式出现。有些年龄问题往往是和、差、倍数等问题的综合,需要灵活地加以解决。 2、解决年龄问题的三条规律 (1)无论是哪一年,两人的年龄差总是不变的; (2)随着时间的向前或向后推移,几个人的年龄总是在减少或增加相等的数量; (3)随着时间的变化,两人的年龄之间的倍数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知识梳理

典例分析 考点一:差倍年龄问题 例1、三年前爸爸年龄是女儿的4倍,爸爸今年43岁,女儿今年多少岁? 【解析】由题意可知爸爸今年43岁,则三年前爸爸的年龄是43-3=40岁,40岁正好是女儿年龄的4倍,女儿三年前的年龄是40÷4=10岁,今年女儿的年龄是10+3=13岁。 例2 、明明4岁时,妈妈年龄是明明的8倍。今年明明12岁,妈妈今年多少岁? 【解析】妈妈的年龄是明明的8倍,那么妈妈与明明的年龄相差4×8-4=28岁。妈妈与明明的年龄差是不变的,今年明明12岁,那么妈妈的年龄是12+28=40岁。 例3、爸爸今年43岁,儿子今年11岁。几年后爸爸的年龄是儿子的3倍? 【解析】儿子出生后,无论在哪一年,爸爸和儿子的年龄差总是不变的,这个年龄差是43-11=32岁。所以,当爸爸的年龄是儿子3倍时,儿子是32÷(3-1)=16岁,因此16-11=5年后,爸爸的年龄是儿子的3倍。 例4、妈妈今年36岁,儿子今年12岁。几年后妈妈年龄是儿子的2倍? 【解析】儿子出生后,无论在哪一年,妈妈和儿子的年龄差总是不变的,这个年龄差是36-12=24岁。所以,当妈妈的年龄是儿子2倍时,儿子是24÷(2-1)=24岁,因此24-12=12年后,妈妈的年龄是儿子的2倍。

英语教学设计模板

Module 5 Unit 2 It’s too big for you. 教学设计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知道要根据单词的音、义、形来学习词汇。能认读所学词语,能根据拼读的规律,读出简单的单词。能根据图片、词语或例句的提示,写出简短的语句。能正确朗读所学故事或短文。在学习和日常交际中,能初步注意到中外文化异同。 2.学情分析 五年级下册第五模块学习的重点是巩固用形容词说明事物特性的用法。这是形容词的重要用法之一,难度相对不大,但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对形容词进行归纳和总结,并给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多运用和实践的机会。学生在四年级已经学习了一些表达事物特性的形容词,为本节课奠定了一定基础。 3.教材分析 第2单元课文情境是Amy和Lingling在商场买衣服,Amy和Lingling觉得一件带有熊猫图案的T恤衫很漂亮,不过这件衣服的尺码对Lingling来说太大了。Lingling询问售货员是否有尺码小一些的,售货员拿出一件白色的,Amy觉得这件衣服很漂亮,建议Lingling 带这件衣服回中国。本单元的任务要求学生为朋友的生日选择礼物。 【教学目标】 1.通过尝试自然拼读、跟读、个人试读、同桌互助等活动,能正确认读本单元单词:too, try, lovely,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单词的能力。 2.通过呈现活动、练习活动、交际活动等学习本模块中描述事物特性的句型:It’s too...for...运用这些句型来描述事物的特性。 3.通过对话教学与情境教学等方法学习会话内容,能正确朗读本单元的课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认读本单元单词,正确朗读课文。 难点:能够运用所学习的句型:It’s too...for...来描述事物的特性。 【课时安排】1课时 【评价任务】 1.借助幻灯片、图片认读本单元新单词。(检测目标1的达成情况) 2.班内汇报、展示目标语言的运用情况。(检测目标2的达成情况) 3.组内分角色朗读课文,班内进行展示表演,检查课文的朗读情况。(检测目标3的达成情况)

教师队伍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

教师队伍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 六百户中学 一、现状分析: 六百户中学共有教职工34人,专任教师33人。 第一、从学历结构上看,本科学历人27人,专科学历6人。 第二、从职称结构上看,高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27人。 第三、从年龄结构上看,30岁以下的11人,30岁—40岁11人;40岁以上11人。 优势、劣势: 根据以上数据分析看,我校一线教师的主要优势如下: 第一、学历高、教学功底扎实。一线教师100%具有 专科以上学历,初中教师本科以上学历也达到100%。他们具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和业务素质。 第二、中年教师,接受新事物快。他们朝气蓬勃,充满活力,工作热情高,个性鲜明,有一定的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 第三,代沟小,与学生容易交流。他们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抓学校管理工作和做学生思想工作优势明显。这种优势决定了青年教师是我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生力军。 劣势一:学校教师队伍自身存在的问题 一是能力问题——青年教师多,面对新课程改革新理念严重匮乏,部分来源于非课改实验区的教师长期受传统观念影响,观念陈旧,教学方法落后,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不强。 二是结构问题——富有经验的专业教师数量不足,缺乏实践经验,部分学科尚无市级以上骨干教师,缺乏学科、专业带头人。 三是职称问题——高级、中级职称教师相对数量少,初级职称教师比例达48.3%,在以老带新,专业共同提高过程中,给老教师工作和心理带来了很大负担,影响了老教师从教的积极性。 四是渠道问题——教师队伍补充渠道单一,人事制度改革滞后,学校用人机制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教育改革的要求,师资交流存在困难。 劣势二:影响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问题 一是教师教研能力相对薄弱。“模仿型”、“教学型”教师多,“科研型”、“专家型”教师少,教师科研能力无法适应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需要和素质教育的需求。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教学提纲

《我上学了》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总序号 001 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 内容来源: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组 单元主题:课文 课时:一课时 授课对象:一年级学生 设计者:弓美华雁鸣湖镇朱固学校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通过听读句子,知道中国是我们的祖国,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 (2)、通过观察图画,初步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2.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还不太懂得国家是什么,更不太了解民族这个概念。 3.教材分析 以“我是中国人”为主题,展现了身着个民族服装的小学生背着书包,手拉着手,肩并着肩,快乐的团聚在一起的画面。通过图画告诉学生:庄严的天安门城楼、鲜艳的五星红旗是我们祖国的象征。 教学目标 1、通过听读句子,知道中国是我们的祖国,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 2、通过观察图画,初步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教学重点 知道中国是们的祖国,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 教学难点 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评价任务

任务一:知道中国是我们的祖国,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 任务二:了解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我是中国人 小结与反思: 《我是小学生》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总序号:002 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 内容来源: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组

单元主题:课文 课时:一课时 授课对象:一年级学生 设计者:弓美华雁鸣湖镇朱固学校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观察图画,听读儿歌,初步感受成为小学生的喜悦。 (2)认是同桌,周围同学及老师,感受同学的友爱,教师的亲切校园的美丽。 (3)初步了解作为一名小学生的基本要求。 2、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小学生刚从学前班或者幼儿园来到小学,一切都是陌生的,一切都是新的开始,他们还不太了解作为一名小学生的基本要求。 3.教材分析 本课呈现了一首儿童歌曲《上学歌》,歌词通俗易懂,凸显“我是小学生”这个主题。“我是小学生”既点明小学阶段快乐学习旅程的开始,又借助儿歌提示作为一名小学生“不迟到,爱学习,爱劳动”等一些基本要求。 教学目标 (1)观察图画,听读儿歌,初步感受成为小学生的喜悦。 (2)认是同桌,周围同学及老师,感受同学的友爱,教师的亲切校园的美丽。 (3)初步了解作为一名小学生的基本要求。 教学重点 1、观察图画,听读儿歌,初步感受成为小学生的喜悦。 2、感受同学的友爱,教师的亲切校园的美丽。 教学难点 了解作为一名小学生的基本要求。 评价任务 任务一:听读儿歌,初步感受成为小学生的喜悦。 任务二:了解作为一名小学生的基本要求。 教学过程

四年级奥数巧解年龄问题教学设计

教案 学生姓名:授课教师:所授科目:奥数学生年级:课次: 课时:上课时间: 教学内容 巧解年龄问题 训练目标 凡是研究与年龄有关的应用题都称为年龄问题,年龄问题的特点是: (1)两人的年龄之差是永远不变的。 (2)两人的年龄问题同时都增加或减少同样的自然数量。 (3)两人年龄之间的倍数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也在发生着变化。 年龄问题除具备以上特点外,还与倍数的倍差问题有紧密的联系,这种问题借助线段图分析比较直观。 典型例题 例题1丽丽今年2岁,爸爸26岁,问几年后爸爸的年龄是丽丽的3倍? 解:24÷(3—1)=12(岁) 12—2=10(年) 答:10年后爸爸的年龄是丽丽的3倍。

例题2数学老师比小明大30岁,3年后,老师的年龄是小明的4倍。小明今年多少岁? 解:30÷(4—1)=10(岁) 10—3=7(岁) 答:小明今年7岁。 例题3 3年前,东东和爸爸年龄和为49岁,今年爸爸的年龄是东东的4倍。东东今年多少岁,爸爸今年多少岁? 分析与解答: 3年后的今天爸爸年龄长了3岁,东东的年龄也长了3岁,父子年龄的和就长了3+3=6岁,即现在爸爸和东东年龄和是49+6=55岁。今年爸爸和东东的年龄之和55岁与(4+1)倍相对应。 解:49+3×2=55(岁)55÷(4+1)=11(岁)11×4=44(岁) 答:爸爸今年44岁,东东今年11岁。 例题4 今年爸爸的年龄是田田年龄的9倍,5年后,爸爸的年龄是田田年龄的4倍。今年爸爸和田田各多少岁? 分析与解答 5年后,田田的年龄增加5岁,爸爸的年龄也增加5岁,这时爸爸的年龄是田田的4倍,说明爸爸的年龄中有4个田田的年龄那么多,也就是爸爸的年龄里有4个田田年龄的1倍还应该有4个5岁。所以,田田的年龄的9倍+5岁跟田田的年龄的4倍+4个5岁相对应。 解:9—1×4=5 5×4—5=15(岁)15÷3=3(岁)3×9=27(岁)答:今年爸爸27岁,田田3岁。

英语教学设计模板及范例

一、教材分析:Analysis of the Teaching material 二、教学目标:Teaching alms and demands: 三、教学重难点:Teaching keys and difficulties: 四、教学方法:Teaching methods: 五、教学工具:Teaching aids: 六、教学过程:Teaching procedures: 七、板书设计:Blackboard Design. 八教学评价与反思 一份正规的高中英语教案主要应该包含上面的八个要点,也是作为一份教案应该具有的基本格式。

《Making Apologies》说课稿 关于课文 本篇课文选自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材《基础英语》第一册。 教学目标和要求 本课是第2课时,教学目标主要是对课文中的对话进行阅读、巩固和拓展。要求通过学习,学生能达到以下要求: 1.知识目标 能够牢固掌握好课文对话中的重点词汇词组;阅读对话并且根据提示完成对话,运用已经学会知识让学生分角色进行口语练习,特别要求记忆Sarah所说的话并能当堂表演对话。能够拓展对话,根据图片内容创作一段对话。

2.能力目标 能够独立阅读课文对话,能够正确理解课文对话并根据提示完成对话,能够用英语表达歉意和接受道歉并学会为工作中所犯的错误致歉。能够拓展对话,完成看图说话并把每张图片的对话内容连在一起形成一段对话。 3.情感目标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同学们的交际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不同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A. 对于基础相对好的同学,能够阅读对话并且根据提示完成对话,运用已经学会知识让学生分角色进行口语练习,能当堂表演对话,能够拓展对话,根据图片内容创作一段对话。 B. 对于基础中等的同学,能够完成课文对话,分角色进行口语练习,能当堂表演对话。 C. 程度较弱的同学,要求能够熟练掌握课文中的生词和词组,能够正确完成课文对话。 教学重点 英语道歉和接受道歉的词汇及表达;学习英语在工作中犯错误的表达;根据提示完成对话;表演对话; 教学难点 根据提示完成对话,表演对话,拓展对话,根据图片创作对话。 学情分析 该班部分学生英语基础比较好,部分比较薄弱,学习的主动性参差不齐,性格普遍也比较内向。 教学指导思想 鉴于以上情况,本人在教学活动中采用任务型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自觉性,充分体现课堂上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师生互动的指导思想,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动”起来,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一定的提高。 教学活动 热身练习:整堂课的教学活动设计是由易到难的。先复习上节课所学到的表达道歉和接受道歉的句型,要求学生能回顾出英语的表述形式,为之后的教学活动先做一个热身练习。 活动一:work in pairs to discuss how to express your apologies to someone for doing wrong things and how to accept an apology,write on the board the sentence patterns. 活动二:learning words and expressions, then do words exercises 活动三:Complete the conversation of the text by using the words given as clues Background introduction of the conversation: Sarah : the secretary of Mr. Black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