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教科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教科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第三单元《走进信息时代》

测试题

班级姓名等级

一、填一填。

1、是人们利用计算机网络与他人进行联系的一种现代化通信方式。

2、古时候人们的通信方式是、、等。抗日战争

时期传递信息的方式有:。

3、每种传媒都有自己的特点,只要就能使他们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

4、信息世界五彩缤纷,令人眼花缭乱。只要学会,适度,我们

就能充分享受信息带来的便捷和欢乐。

5、随着电报、电话的普及,尤其是、、等的飞速发展,人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

二、判一判。请在正确的说法后面打“√”,错误的说法后面打“×”。

1、近来出现了很多的“宅男宅女”的现象,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凭借现代信息技术,我们足不出户就能与世界对话。()

2、在网络世界里,别人根本不认识你,你可以不遵守规则。()

3、最古老的邮政出现在美国。()

4、邮驿是我国古代传递信息的主要方式。( )

5、玩电脑游戏时,玩家易处于“游戏脑”状态,记忆力减退,易混淆虚拟与现实,易出现极端行为。()

6、网络上的资源非常多,非常好,我每天都要上网超过三小时。()

三、不定项选择。

1、上网时要做到()。

A、不是所有的网站都适合我们。

B、网友询问我的地址、电话、我不告诉他。

C、我不会打开来历不明的电子邮件。

D、不浏览不良信息。

2、在使用通讯工具时,我们应该做到()。

A、接电话要用礼貌语言。

B、偷看别人的邮件。

C、受不良信息诱惑,进行不适当消费。

D、爱护公用电话。

E、使用规范信封,填写正确的邮政编码。

F、关闭电脑上网时出现的不良信息。

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是下面哪位诗人的作品。()

A、李白

B、苏轼

C、杜甫

4、小东在网上喜欢与陌生人聊天,并约定放假时与他们约会。他()

A、他应该对朋友讲义气,不管家长同不同意,一定要见面

B、他的行为遵守了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C、及时反省自己,认识其危害,防止上当受骗

四、议一议。下列说法和做法对吗?说说你的理由。

A、小勇说:现在都提倡无纸化办公了,以后纸和笔都要被淘汰了。网上的电子书制作得很好看,我看书都看电子书了。

小丽说:即使无纸化办公了,人们也离不开纸和笔。我还觉得互联网并不会将传统的书本和杂志变成古董。

B、1.小刚是个集邮迷,看见未开封的信上有好的邮票偷偷的给撕下来,把邮票放到自己的集邮册里。

2.邮递员给妈妈送来一封信,小芳很好奇,一边撕开信封一边说:“我要看看这是谁给妈妈写的信。”

五、答一答。

通信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方便?请你发挥想象力,畅想未来的通信方式是什么样子的?

六、我来调查:

1、它体现的通讯方法是。其特点是简便、

安全、费用低。人们用这种方式来、

2、邮件的种类有、、

和特快专递等。不论是哪一种,在寄信时都要使用

监制的信封,并按规定格式书写。

七、社会实践

想想本学期你获得的一些重要信息,都是通过哪些传媒获得的?我们生活在信息世界中,你认为怎样才能安全、有效地利用各种媒体,获得丰富的信息?怎样才能避免掉进“网络陷阱”?

第三单元《走进信息时代》

一、填一填。(共11分,每题1分)

1、电子邮件

2、烽火、邮驿、镜子反光、信鸽等消息树

3、合理运用

4、选择、节制

5、微波通讯、卫星转播、计算机网络

二、判一判。(共6分,每题1分)

1、(√)

2、(×)

3、(×)

4、(√)

5、( √ )

6、(×)

三、多选题。(共8分,每题2分)

1、ABCD 2、ADEF 3、C 4、C

四、(共8分,每题4分)

A、答:小丽说的对,即使无纸化办公了,人们也离不开纸和笔。因为纸和笔我国的传统文化,能随时随地地方便人们的生活,而互联网要受到一些条件的限制,所以互联网并不会将传统的书本和杂志变成古董。

B、答:小刚和小丽的做法都不对,因为私拆他人信件或私自撕剪他人信封上的邮票都是违法行为。

五、略(共4分)

六、(共7分,每空1分)

1、寄信、传递信息、表达情谊

2、平信、挂号信、航空信、国家统一

七、(共6分)

答:1、报刊、电视、网络、广播等。

2、要学会选择,适度节制,要遵守规则,提高警惕,免受伤害。

3、要学会选择,适度节制,要遵守网络规则,提高警惕,免受伤害。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网友问我地址电话不告诉他,提高警惕免受伤害。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便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最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复习资料1、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机械。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简单,又叫简单机械。 2、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它有三个点,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转动的位置叫支点。 3、杠杆尺平衡时,左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等于右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 4、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 5、像水龙头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6、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7、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8、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 9、斜面的坡度越小,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小,斜面的坡度越大,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大。螺丝钉的螺纹越密,旋进去就越省力。 10、链条与两个齿轮啮合,起到传递动力而是自行车运动的作用。 11、各种简单机械的比较: 第二单元复习资料1、很多的房屋和桥梁都是依靠直立的材料(柱子)和横放的材料(横梁)支撑住的。它们受压 时,横梁比柱子容易弯曲和断裂,所以,如何增强横梁抗弯曲能力是建筑上很重要的问题。 2、材料的宽度越宽,抗弯曲能力越强;材料的厚度越厚,抗弯曲能力越强。材料的宽度和厚度中,厚度更多地影响材料抵抗弯曲的能力。 3、改变薄板形材料的形状,实际上都是减少了材料的宽度而增加了材料的厚度。虽然减少材料的宽度降低了一些抗弯曲能力,但增加了厚度,就大大增强了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4、拱形受到压力时,能把压力向下和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拱形受到压力时会产生一个向外推的力,能抵住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

科教版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各单元测试题(含答案,超详细)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第一单元《从小学创造》 一、填一填 1、爱迪生是世界上伟大的发明家,他一生中取得惊人的成就的根本的原因是和。 2、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本能,每一个普通人都有创造的潜力,平凡的生活中到处蕴藏着的机遇。 3、我知道很多拥有好奇心的科学家,他们是、和。 4、创造之路是坎坷崎岖的,充满着和,只有能经受住失败考验的人,才能摘取成功的桂冠。 5、是每个渴望创造的人成功的重要条件。 6、“母鸡是怎样孵出小鸡的?”这是爱迪生的好奇。那么,你的好奇是? 二、判一判。请在正确的说法后面打“√”,错误的说法后面打“×”。 1、我对任何事物都好奇,都可以去大胆的尝试。() 2、创造只是那些聪明绝顶的大人物才能做到的事,和我们这样的普通小学生没有什么关系。() 3、想象力不是生来就有的先天素质,而是后天开拓的结果,他是完全能够培养的一种能力。() 4、“人人是创造之人”这句话是郭沫若说的。() 5、伟大的发明家都是天才,那些伟大的发明是我们做不了的。() 6、学会创造就是要大胆的向权威挑战,敢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敢于去尝试创造新的事物。() 三、想一想,选一选: 毕昇()坦莫尼尔()玛丽安娜()胡克()迪斯尼()蔡伦()李四光()达尔文()华罗庚() 1、缝纫机 2、纸尿片 3、活字印刷术 4、米老鼠形象 5、造纸术 6、显微镜 7、生物学家 8、地质学家 9、数学家 2、四、答一答。 1、伟大的科学家都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同学讨论一下,怎样培养我们的想象力呢 2、有人认为:创造成功了是快乐的,也有人认为,创造没有成功也是快乐的。你的看法是什么?联系实际说一说你的体会。 五、辨一辨。下列观点对吗?说说你的理由。 小明说:“学好课本上的知识,认真听老师讲解就行了,用不着发现、提出问题,太费事了,”你赞同这种观点吗?说说理由。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期末试卷全套

2020年最新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卷(全套) 一、填空题。20分 1、常用的简单机械种类有滑轮、、等。像螺丝刀这样的,属于机械。 2、自行车上应用了许多机械原理,如:车把运用的是原理;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速度变; 人脚蹬的力通过传到车轮上。 3、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是________形,这种形状更_______。 4、把薄板形材料弯折成“L”“T”或“工”字等形状,实际上都是减少了材料的,而增加了材料的。 5、能量有很多表现形式,如:电能、、、等。 6、由和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电动机工作的基本原理是:用电产生, 利用磁的相互作用转动。 7、具有脊柱的动物叫,例如,没有脊柱的动物叫,例如。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20分 1、使用滑轮组可以省力,但不一定改变用力的方向。() 2、轮轴的轮越大,轴越小,用轮带动轴转动就能越省力。() 3、螺丝钉的螺纹越密,拧起来就越费力。() 4、高塔不容易倒是因为它的结构上面大,下面小;上面重,下面轻。() 5、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当个人意见与同学意见不一致时,应该无条件听从其他同学的意见。() 6、机器工作需要能量,人体思考问题不需要能量。() 7、小电动机的转子是一个电磁铁,通电后会产生磁性。() 8、有些物体工作可以不需要能量,如石头从山顶向山下滚。() 9、有的双胞胎很难区分,因为他们的相貌是一样的。() 10、地球上的各种各样生物,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着。() 三、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20分 1、科学家()说过,如果在宇宙中找到一个支点,他就能把整个地球撬起来。 A、阿基米德 B、牛顿 C、伽利略 2、下列哪种情况的斜面最省力?()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题(多套)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卷 一、填空题。20分 1、常用的简单机械种类有滑轮、、等。像螺丝刀这样的,属于机械。 2、自行车上应用了许多机械原理,如:车把运用的是原理;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速度变;人脚蹬的力通过传到车轮上。 3、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是________形,这种形状更_______。 4、把薄板形材料弯折成“L”“T”或“工”字等形状,实际上都是减少了材料的,而增加了材料的。 5、能量有很多表现形式,如:电能、、等。我们使用 的煤、石油能源,它们的能量最终来自。 6、由和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电动机工作的基本原理是:用电产生,利用磁的相互作用转动。 7、具有脊柱的动物叫,例如,没有脊柱的动物叫,例如。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20分 1、使用滑轮组可以省力,但不一定改变用力的方向。() 2、轮轴的轮越大,轴越小,用轮带动轴转动就能越省力。() 3、螺丝钉的螺纹越密,拧起来就越费力。() 4、高塔不容易倒是因为它的结构上面大,下面小;上面重,下面轻。() 5、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当个人意见与同学不一致时,无条件听从其他同学的意见。() 6、机器工作需要能量,人体思考问题不需要能量。() 7、小电动机的转子是一个电磁铁,通电后会产生磁性。() 8、有些物体工作可以不需要能量,如石头从山顶向山下滚。() 9、有的双胞胎很难区分,因为他们的相貌是一样的。() 10、地球上的各种各样生物,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着。() 三、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20分 1、科学家()说过,如果在宇宙中找到一个支点,他就能把整个地球撬起来。 A、阿基米德 B、牛顿 C、伽利略 2、下列哪种情况的斜面最省力?() 3、安全帽的承受压力性能很好,它是利用了()的原理。 A、拱形 B、圆顶形 C、球形 D、框架结构 4、下列关于物体抗弯曲能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与材料的厚度有关 B、只与材料的形状有关 C、既与材料的厚度有关,又与材料的形状有关() 5、下列能源中,()是可再生能源。

鲁人版六年级上册思品知识点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第1-10课知识点 第一课新生活新面貌 1、新的学习生活,带给我们哪些新的感受? ①走进美丽的校园,坐在明亮的教室,看到新老师和新同学,我们内心都会有一种新的期待。 ②走进新学校,新的班级,意味着我们走进了一个新家。 ③升入初中我们步入新的学习领域,等待我们用勤奋和智慧去探索与收获。 2、如何适应新的学习生活? ①积极与同学交往,团结互助,友善待人; ②主动与老师沟通交流,尊师亲师; ③自觉遵守纪律,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④学习上增强自主性、主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⑤努力做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⑥加强自我管理,做到学习上自觉,生活上自理,行为上严格要求自己,处理好学和玩的关系。 3、学习的作用(重要性) ①学习可以丰富知识,增长才干; ②学习可以使我们明辨是非美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品德,塑造健康人格; ③教育不仅能成就个人,而且能决定国家未来。 4、如何正确认识学习中的苦与乐? ①学习是苦乐交织的,有苦也有乐。 ②我们要看到学习是一个探究和发现的过程,需要克服困难、刻苦努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得以不断丰富自己、提高自己,从而体会到学习带来的快乐。 5.如何寻找并体验学习的快乐? ①当我们从学习中逐渐了解世界奥秘的时候,当我们的好奇心在学习中得到满足的时候,当我们在学习中发现自己潜能的时候,当我

们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时候,学习时快乐的。 ②勤奋学习、快乐学习,使我们终身受益。所以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6.怎样学会学习? ①转变学习方式,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②选择适当的学习方法; 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7.如何融入班级体? ①在这里我们积极与同学交往,团结互助,友善待人,让纯洁的友谊伴我们同行。 ②主动和老师沟通交流,尊师亲师,让浓浓的师爱助我们成长。 ③自觉遵守纪律,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尽快融入班集体,让和谐的集体给我们向上的力量。 第二课新自我新期待 8、正确认识自我的作用(意义、重要性)(为什么要正确的认识自己?) ①正确认识自己有助于我们确立符合自己实际的目标,明确努力的方向; ②正确认识自己有利于我们发掘自身潜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获得更大的自我发展空间,塑造崭新的自我。 9、怎样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 ①正视现实,实事求是,全面客观地看待自己; ②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把自己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联系起来。 10、知道自我认识和评价的途径: ①自我观察,自我反省;

六年级品社上册复习资料教科版

六年级品社上册复习资料教科版

第一单元 1 法国作家法郎士说:“好奇心造就科学家和诗人。” 2 慕布里奇的研究成果催生了电影。 3 好奇心是创造的动力。 4 提出问题是向创造迈出的第一步。 5 人类梦想能够飞翔发明了飞机。 6 人类从鱼潜水得到启发,发明了潜水艇。 7 想象力是每个渴望创造的人成功的重要条件。 8 有幻想、做白日梦是创造的开始。 9 幻想有时还会成为科学探索的动力和基础,幻想并不是空想。 10 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11 坦莫尼尔发明了缝纫机 12 胡克发明了显微镜13 玛丽安娜发明了纸尿片 14 迪斯尼创造出米老鼠的形象 15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16 陶行知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17 世间最大的快乐,莫过于发现了世人没见过的新物质和已知物质的新性质。 18 想到就好,成功的梦想要靠行动去实现。

5 纸的制作过程:做纸浆——煮沸、搅匀——抄纸——吸干、晾干 6 棉花的百变之谜:棉花——棉线——棉布——花布——裙子、棉袄、床单、被套 7 逐渐淘汰的用具:架子车 8 逐渐消失的行业:打铁、补锅、舂米 9 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工农业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越来越多的科技成果运用到了工农业生产中。 10 传统的工业、农业正在走向现代化。 11 有了先进的灌溉技术,农民不再“靠天吃饭”。 12 被称为“水上放牧”的现代化水产养殖,大大提高了水产品的产量。 13 机械化挤奶省时又省力。 14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15 为什么说“种瓜得乐”呢? 答:一年又一年,农民与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在播下种子的同时,也播下了希望,在收获果实的同时,也收获着快乐。 16 举例说明“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农业”。 答:(1)饭桌上香喷喷的鸡腿来自农民精心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题(多套)

^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卷 一、填空题。20分 1、常用的简单机械种类有滑轮、、等。像螺丝刀这样的,属于机械。 2、自行车上应用了许多机械原理,如:车把运用的是原理;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速度变;人脚蹬的力通过传到车轮上。 3、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是________形,这种形状更_______。 4、把薄板形材料弯折成“L”“T”或“工”字等形状,实际上都是减少了材料的,而增加了材料的。 5、能量有很多表现形式,如:电能、、等。我们使用 , 的煤、石油能源,它们的能量最终来自。 6、由和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电动机工作的基本原理是:用电产生,利用磁的相互作用转动。 7、具有脊柱的动物叫,例如,没有脊柱的动物叫,例如。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20分 1、使用滑轮组可以省力,但不一定改变用力的方向。() 2、轮轴的轮越大,轴越小,用轮带动轴转动就能越省力。() 3、螺丝钉的螺纹越密,拧起来就越费力。() 4、高塔不容易倒是因为它的结构上面大,下面小;上面重,下面轻。() . 5、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当个人意见与同学不一致时,无条件听从其他同学的意见。() 6、机器工作需要能量,人体思考问题不需要能量。() 7、小电动机的转子是一个电磁铁,通电后会产生磁性。() 8、有些物体工作可以不需要能量,如石头从山顶向山下滚。() 9、有的双胞胎很难区分,因为他们的相貌是一样的。() 10、地球上的各种各样生物,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着。() 三、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20分 1、科学家()说过,如果在宇宙中找到一个支点,他就能把整个地球撬起来。 【 A、阿基米德 B、牛顿 C、伽利略 2、下列哪种情况的斜面最省力() 3、安全帽的承受压力性能很好,它是利用了()的原理。 A、拱形 B、圆顶形 C、球形 D、框架结构

科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复习资料

科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复习资料(整理) 一、识记题 1.法国作家法朗士曾经说过:好奇心造就科学家和诗人。 2.在战国时期,鲁班根据茅草割破手指而发明了锯子。 3.好奇心是创造的动力,提出问题是创造迈出的第一步。 4.创造之路是坎坷的,充满着荆棘和峭壁,只能经受住失败考验的人,才能摘取成功的桂冠。 5.人类梦想飞翔从而发明了飞机,人类从诸如“嫦娥奔月”之类的神话中获得灵感,从而登上了月球,人类从鱼潜水得到启发,发明了潜水艇。 6.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蔡伦发明了纸,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 7.失败是成功之母。爱迪生是世界著名的发明大王,他一生中自己单独或组织进行的发明有近2000项 8.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工农业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人们从事生产劳动的工具不断改进,生产方式不断进步,传统的工业、农业正在走向现代化。 9.“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10.农业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为我们提供粮食,工业原料。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农业。 11.农业生产就是人们从事的栽培家作物和饲养动物的生产活动。 12.人们平时所说的农业,既包括种植业,也包括林业、牧业和渔业。 13.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14.通讯的发展不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今天,凭借现代信息技术,我们足不出户就能与世界对话。 15.古时候,人们靠烽火、邮驿等方式传递信息。邮驿是我国古代传递信息主要方式。 16.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电话开始走进千家万户,我国平均每四个人就拥有一部电话机。 17.寄信是常用的通讯方法之一,以其简便、安全、费用低的特点,至今仍被人广泛使用。 18.网络世界五彩缤纷,我们在享受网络带来的方便的同时,也要遵守网络规则,还要提高警惕,免受伤害。 19.四大文明古国分别是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古代巴比伦、古代中国。 20.古老的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法老的陵墓,是人类早期辉煌和文明的见证。 21.文字是人类步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人类以此为载体进行记录、学习和传播生活生产经验。 22.古代文明的基础是农业文明。现代文明的基础是工业文明。 23.文明古国的人们创造了文字,开始了农业、手工业生产,并能用金属制造先进的生产工具。 24.在我国陕西出士的“三星堆”青铜面具,体现了当时极高的铸造技术和金属冶炼技术。 25.将下列文明成果的序号填入相应的文明古国: A 中医药 B楔形文字 C 地动仪D外科手术 E甲骨文 F象形文字 G空中花园 H太阳历 I瑜伽保健J汉谟拉比法典 K青铜器 L阿拉伯数字 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 古代印度()古代中国() 26.18世纪英国人瓦特发明了蒸汽机,并推动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生产力的革命。 蒸汽机的出现大大的提高的生产效率,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最典型的就是出现了农村与城市的区别。 27.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完成了磁场产生电的实验,使人们认识并能运用电这一强大的能源,由此宣告了电气时代的到来。 28.美国科学家爱迪生发明了电灯。 29.《清明上河图》是中国画家张择端的作品;《蒙娜丽莎的微笑》是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的代表作;雕塑《大卫》是意大利著名雕塑家米开朗基罗的杰出作品。 30.伟大的文学家雨果说,音乐是开启人类智慧宝贵的一把钥匙。 31.世界遗产分为自然遗产、文化遗产、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三类。 32.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船队从西班牙出发,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证实了我们所居住的地球是圆的。 33.我们居住的地球是一个两极略扁的椭圆形球体,我们人为的将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地球赤道实际周长约4万千米。 34.地球表面分为陆地和海洋,其中海洋约占71%,陆地约占29%。我们把地球分为七大洲,四大洋。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最深,岛屿最多的海洋,约占地球面积的五分之二。 35.世界上最宽的瀑布是伊瓜苏瀑布,高82米,宽约4000米。 36.世界上海拔最高高原是位于中国的青藏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 37.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峰是位于喜玛拉雅山的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

教科版六年级上品德与社会简答题

简答题 1、你怎样理解“没有一千次的失败,就没有第一千零一次的成功”这句话? 答:这句话告诉我们: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也是一种收获,是酝酿成功的肥沃土壤。只我们不断总结失败的原因,不轻言放弃,坚持到底,一定会取得最后的成功。 2、我们生活在信息世界中,怎样才能避免掉进“网络陷阱”? 答:(1)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不上成人网站; (2)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轻易告诉网友自己的联系方式,不随便约会网友; (3)不沉溺网络游戏。 (4)不打开来历不明的子邮件; (5)不下载陌生的不知名的软件。 3、结合日常生活实际,举例说明“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农业”这个道理。 答:农业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为我们提供粮食、工业原料。我们吃的米饭、蔬菜、肉类、蛋奶等食物都来自农业;我们穿的衣服、住的房屋的原材料很多来自农业,所以说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农业。 4、你知道在我国的世界遗产有哪些吗?为什么要保护文明遗产? 答:我知道我国的世界遗产有长城、故宫、泰山、黄山、张家界等。世界遗产是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人类文明精华中的精华,是独一无二的。一旦破坏了,就永远无法恢复原貌,所以要保护文明遗产。 5、有人认为上网利大于弊,也有人认为上网弊大于利,你认为呢?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的观点。 答:我认为上网利大于弊。因为上网可以丰富自己的课外知识,而且上网聊天还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交流,让我们不孤僻,有朋友。以后的社会哪里离得开电脑啊?要先打下基础才行啊。通过网络还可以学习英语呢!又方便又省钱。我们通过网络和别人交流,很方便,还可以在网上提问题,会有人帮你解答问题。或:我认为上网弊大于利。因为我们有一些同学上网就是玩游戏,上课的时候老是想着游戏的事情,学习下降了。还有些同学老是在网上和人聊天,有时候看一些不健康的网站,这样对小学生的生活会有影响。 6、常见的传媒有哪些?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答:我们常见的传媒有电视、计算机、网络、广播、报刊等。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捷和欢乐,还可以带来财富。 7、制作瓷器的过程是怎样的? 答:瓷器制作有六个步骤:和瓷泥、制坯、烘干、上釉、烧窑、质检。 8、网络是个虚拟的世界,我们要不要遵守规则?怎样避免掉入网络陷阱? 答:网络尽管是个虚拟世界,我们也要遵守规则。要遵守网络规则,提高警惕,免受伤害。不浏览不良信息和不健康的网站,不轻易告诉别人地址和电话,不打开来历不明的电子邮件。 9、驿站的用途是什么? 答:驿站是用于喂养邮驿专用的马匹和供驿传人员吃饭、住宿的地方。信使在驿站休息,换马后继续前进。10列举五个世界之最。 答: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世界上最宽的瀑布——伊瓜苏瀑布; 世界上最大最深的海洋——太平洋; 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 世界上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 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 世界上最大的湖泊——里海。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六年级《科学》上册重点复习题 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资料一、科学常识: 1、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作机械。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 叫做简单机械。 2、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它有三个点,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转动的位置叫支点。 3、杠杆尺平衡时,左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等于右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 4、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不省力也不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 K支点2支撑看杠杆,能使杠杆绕着运动的位置可以在任意位子^边上、中间等。 用力点、阻力点 例子|压水井的压杆、蹺跷板、慑子、自行车刹车等等 A省力或费力的判断依据; 厂省力杠杆’省力、费距离羊角僮s开瓶蓋 4费力杠杆:费力、省距离钓鱼竿.侵子.帑桨 L等力杠杆:不省力、不费距离天平 木I杆公式=匸血丄通方=卜星勺丄乏方

吳经典分析; 指甲钳 ACK?省力杠杆DEO:费力杠杆DE6 费力杠杆秤杆, 支层。点,(A是备用支点,防止称的东西太重0不够用)阻力点 用力点:P〔秤死) 5、杆秤由秤杆、秤盘、秤砣、提绳几部分组成。它也是一种杠杆类的工具。把秤砣悬挂位置作为用力点,那么杆秤是一个省力杠杆,所以“秤砣虽小压千斤” 6制作杆秤:先找到秤杆上的三点,定好位置。接着拴好阻力点和支点的细绳,挂好秤盘系上秤砣再用挂钩码的方 法,在秤杆上画出重量刻度。 7、像水龙头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轮轴的作用:在轮上用力省力, 在轴上用力费力;当轴相同时,轮越大越省力。 生活中的轮轴:汽车方向盘、水龙头开关、起子、扳手、门锁把手 8、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9、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

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机械和工具 1、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做简单机械。 2、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它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转动的位置叫支点,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3、杠杆尺平衡时,左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等于右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 4、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 5、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轮轴由一个较大“轮”和一个较小的“轴”组成,在“轮”上用力时省力。轮越大越省力。 6、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定滑轮不能省力,能改变力的方向。 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滑轮组,既能改变力的方向又能省力。 7、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 斜面的坡度越小,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小,斜面的坡度越大,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大。螺丝钉的螺纹越密,旋进去就越省力。 8、链条与两个齿轮啮合,起到传递动力而使自行车运动的作用。 9、简单机械的比较:

10、各类型滑轮的作用。 11、自行车上的各部分应用了哪种简单机械? 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 一、重点知识: 第一课:抵抗弯曲 1、房子、桥梁等都有柱子和横梁,横梁比柱子容易弯曲; 2、横梁一般是立着放置的; 3、形状和结构影响着物体承受力的大小; 4、增加纸梁的宽度可以增加抗弯曲能力,增加纸梁的厚度,可以大大增加抗弯曲能力。 第二课:形状与抗弯曲能力 1、把薄板形材料弯折成V、L、U、T或I等形状,虽然减少了材料的宽度,却增加了材料的厚度。增加厚度是能大大增强材料抗弯曲能力的; 2、瓦楞纸板的结构不但呈W形,而且纸板的里面是又折又黏合的,这样虽然减少了纸板的宽度,要降低一点抗弯曲能力,却增加了纸板的厚度,从而大大增强了纸板的抗弯曲能力,所以,瓦楞纸板的结构能使柔软的纸变坚硬。 第三课:拱形的力量 1、拱形承载重量时,能把压力向下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拱形各部分相互挤压,结

科教版六年级上册思品复习资料

小学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复习研讨 第一单元:从小学创造 一、本单元知识点: 1、识记名人关于好奇心及事例。(慕布里奇和电影) 2、人类从想象中获得启示并孕育新发明。 3、识记名人和创造。 4、识记名人名言。 5、了解爱迪生取得骄人成就的根本原因并理解“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 二、本单元重点问题、论述题解答: (一)、重点问题: 1、感受创造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益处,初步认识创造对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重要性。 2、理解什么是创造,明白生活中创造无处不在,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3、初步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乐于动手的好习惯,在生活中不断提高创造力。通过创造活动,让学生体验创造带来的快乐。 4、引导学生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创造中可能遇到的失败,并尝试在失败中汲取教训。 (二八论述题: 1、爱迪生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及如何理解“没有一千次的失败,就没有第一千零一次的成功”这句话? 答:爱迪生的故事告诉我们: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战胜失败的勇气, 看不到失败的价值;这句话告诉我们,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也是一种收获, 是 酝酿成功的肥沃土壤?只要你在跌倒处爬起来,你总会成功的! 2、有人认为,创造成功了,是快乐的;也有人认为:创造没有成功,也是快乐的。你的看法是什么?联系实际说一说你的体会。 答:这是因人而异,有些人注重结果,有些人注重过程。前者认为创造成功了就是快乐,后者认为创造没有成功也是快乐的。比如看一场足球比赛,外行人观看

进球、看胜负,真正的球迷会陶醉在比赛过程。 三、本单元近几年已考知识点及考题与分值分析、未考知识点及预测: (一)、近几年已考知识点及考题与分值分析: 1、已考知识点:好奇心造就()和()。(2012―― 2013) 2、考题及分值分析: 此题属于填空题,分值为0.5分,所占权重相当小。 (二)、未考知识点及预测: 估计此次考试涉及名人与好奇心的事例,名人名言,名人与创造。题型为填空、判断或选择。 四、本单元知识检测题: (一)、填空题: 1、人类梦想能够(),从而发明了(),从()获得灵感,登上了(), 2、()、()是创造的开始。美国大导演(格)导演的电影《E -T 外星人》里那个长着孩子般天真大眼睛的(人)就是导演幻想中的人物。3、()有时还会成为科学探索的()和(),()并不是()。 可以说,昨天的()是今天的(),今天的()是明天的(),我们的()通过()一定能变成(),不怕(),就怕( )。 4、从小学创造,我们要做生活中的()。()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 每一个普通人都有创造的潜力,平凡的生活中到处蕴藏着()。 5、、生活中,想到就好,成功的梦想要靠()去实现。如果你的脑子里突然 有了(),那么最要紧的是抓住它不放,用()来实现。 6 ()是成功之母,()是世界上伟大的发明大王,他成功的原因在于 ()和()。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看不到()。“没有()的失败,就没有()的成功。” 7、()是坎坷崎岖的,充满着荆棘和峭壁,只有能经受住()考验的人,才能摘取()的桂冠。 (二八判断题

六年级品社上册复习资料教科版(供参考)

第一单元 1 法国作家法郎士说:“好奇心造就科学家和诗人。” 2 慕布里奇的研究成果催生了电影。 3 好奇心是创造的动力。 4 提出问题是向创造迈出的第一步。 5 人类梦想能够飞翔发明了飞机。 6 人类从鱼潜水得到启发,发明了潜水艇。 7 想象力是每个渴望创造的人成功的重要条件。8 有幻想、做白日梦是创造的开始。9 幻想有时还会成为科学探索的动力和基础,幻想并不是空想。 10 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11 坦莫尼尔发明了缝纫机12 胡克发明了显微镜13 玛丽安娜发明了纸尿片14 迪斯尼创造出米老鼠的形象15蔡伦改进了造纸术16 陶行知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17 世间最大的快乐,莫过于发现了世人没见过的新物质和已知物质的新性质。 18 想到就好,成功的梦想要靠行动去实现。19 爱迪生是伟大的发明大王。 20 “没有一千次的失败,就没有一千零一次的成功。”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答:创造之路是坎坷崎岖的,充满着荆棘和峭壁,只有能经受住失败考验的人,才能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并摘取成功的桂冠。 21 创造只是那些聪明绝顶的大人物才能做到的事,和我们小学生没有关系。 答: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创造并非高不可攀,也不是大科学家、发明家的专利。创造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本能,每一个普通人都有创造的潜力,平凡的生活中到处蕴藏着创造的机遇。 22 我们怎样才能拥有丰富的想象力呢? 答:(1)要多提出“假如......将会......”的问题,尽可能寻找不同答案。 (2)要多读书,丰富知识,开阔视野。 第二单元 1 种庄稼不仅辛苦,也是一门学问。 2 二十四节气是农业生产的法宝。 3 农业,既包括种植业,也包括林业、牧业和渔业。 4 瓷器的制作过程:和瓷泥——制坯——烘干——上釉——烧窑——质检 5 纸的制作过程:做纸浆——煮沸、搅匀——抄纸——吸干、晾干 6 棉花的百变之谜:棉花——棉线——棉布——花布——裙子、棉袄、床单、被套 7 逐渐淘汰的用具:架子车8 逐渐消失的行业:打铁、补锅、舂米 9 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工农业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越来越多的科技成果运用到了工农业生产中。10 传统的工业、农业正在走向现代化。 11 有了先进的灌溉技术,农民不再“靠天吃饭”。 12 被称为“水上放牧”的现代化水产养殖,大大提高了水产品的产量。 13 机械化挤奶省时又省力。14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15 为什么说“种瓜得乐”呢? 答:一年又一年,农民与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在播下种子的同时,也播下了希望,在收获果实的同时,也收获着快乐。 16 举例说明“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农业”。 答:(1)饭桌上香喷喷的鸡腿来自农民精心喂养的鸡。(2)鲜嫩的蔬菜和香甜的面包离不开农民辛勤的耕种。(3)美味的海鲜是靠早出晚归的渔民经历风浪捕捞而来。 17 为什么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农业? 答:农业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为我们提供粮食、工业原料。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农业。 18 什么是农业生产? 答:农业生产就是人们从事的栽培农作物和饲养动物的生产活动。栽培的植物包括农作物、果树、和林木;饲养的动物包括家禽和家畜,以及养殖或捕捞的水产品。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 1.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 (用途 ),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 (科学道理 )。 2.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作(机械)。(螺丝刀)、(钉锤)、(剪刀 )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做 (简单机械 )。 3.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 (杠杆 )。它有三个点,用力的位置叫 (用力点 ),克服阻力的位置叫 (阻力点 ),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转动的位置叫 (支点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 (杠杆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 (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 (杠杆省力 )。 4.像水龙头这样, (轮和轴 )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 (轮轴 )。 5.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 (定滑轮 )。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 (动滑轮 )。 6.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 (滑轮组 )。 7.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斜面的坡度越小,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小,斜面的坡度越大,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大。螺丝钉就是利用斜面的原理,螺丝钉的螺纹越密,旋进去就越省力。 8.链条与两个齿轮啮合,起到传递动力而使自行车运动的作用。 9.各种简单机械的比较: 杠杆:省力杠杆:开瓶器、切刀、核桃夹、羊角锤。 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跷跷板、订书机、天平。费力杠杆:筷子、镊子、钓鱼杆。 轮轴:水龙头、门把手、方向盘、扳手拧螺帽、螺丝刀拧螺丝。斜面:盘山公路、大桥引桥、螺丝钉。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师用书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 科学教师教学用书 六年级上册 主编:郁波 本册执笔:常瑞祥陈维礼尚秀芬 责任编辑:殷梦昆 目录 使用说明 教科书整体结构表 本册教科书的教学目标与内容概要 主要材料清单 各单元说明与教学建议 工具和机械 一、单元概述 二、单元教学目标 三、分课时教学建议(背景和目标、教学准备、教科书说明、教学建议) 第1课使用工具 第2课杠杆的科学 第3课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第4课轮轴的秘密 第5课定滑轮和动滑轮 第6课滑轮组 第7课斜面的作用 第8课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 四、评价建议 五、参考资料 形状与结构

一、单元概述 二、单元教学目标 三、分课时教学建议(背景和目标、教学准备、教科书说明、教学建议) 第1课抵抗弯曲 第2课形状与抗弯曲能力 第3课拱形的力量 第4课找拱形 第5课做框架 第6课建高塔 第7课桥的形状和结构 第8课用纸造一座“桥” 四、评价建议 五、参考资料 能量 一、单元概述 二、单元教学目标 三、分课时教学建议(背景和目标、教学准备、教科书说明、教学建议) 第1课电和磁 第2课电磁铁 第3课电磁铁的磁力(一) 第4课电磁铁的磁力(二) 第5课神奇的小电动机 第6课电能和能量 第7课电能从哪里来 第8课能量与太阳 四、评价建议

五、参考资料 生物的多样性 一、单元概述 二、单元教学目标 三、分课时教学建议(背景和目标、教学准备、教科书说明、教学建议) 第1课校园生物大搜索 第2课校园生物分布图 第3课多种多样的植物 第4课种类繁多的动物 第5课相貌各异的我们 第6课原来是相互关联的 第7课谁选择了它们 第8课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四、评价建议 五、教学案例 六、参考资料

六年级品社上册复习资料教科版精品

【关键字】作文、方案、情况、方法、条件、动力、增长、行动、传统、地方、认识、问题、充分、现代、合理、文明、健康、保持、统一、发展、制定、提出、发现、研究、措施、特点、突出、安全、网络、意识、思想、成果、基础、需要、环境、体系、能力、方式、渠道、特色、作用、办法、规模、秩序、最大限度、任务、关系、造就、考验、增强、形成、发扬、丰富、保护、满足、维护、指导、发挥、促进、实现、提高、推动、改进 第一单元 1 法国作家法郎士说:“好奇心造就科学家和诗人。” 2 慕布里奇的研究成果催生了电影。 3 好奇心是创造的动力。 4 提出问题是向创造迈出的第一步。 5 人类梦想能够飞翔发明了飞机。 6 人类从鱼潜水得到启发,发明了潜水艇。 7 想象力是每个渴望创造的人成功的重要条件。8 有幻想、做白日梦是创造的开始。9 幻想有时还会成为科学探索的动力和基础,幻想并不是空想。 10 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11 坦莫尼尔发明了缝纫机12 胡克发明了显微镜13 玛丽安娜发明了纸尿片14 迪斯尼创造出米老鼠的形象15蔡伦改进了造纸术16 陶行知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17 世间最大的快乐,莫过于发现了世人没见过的新物质和已知物质的新性质。 18 想到就好,成功的梦想要靠行动去实现。19 爱迪生是伟大的发明大王。 20 “没有一千次的失败,就没有一千零一次的成功。”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答:创造之路是坎坷崎岖的,充满着荆棘和峭壁,只有能经受住失败考验的人,才能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并摘取成功的桂冠。 21 创造只是那些聪明绝顶的大人物才能做到的事,和我们小学生没有关系。 答: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创造并非高不可攀,也不是大科学家、发明家的专利。创造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本能,每一个普通人都有创造的潜力,平凡的生活中到处蕴藏着创造的机遇。 22 我们怎样才能拥有丰富的想象力呢? 答:(1)要多提出“假如......将会......”的问题,尽可能寻找不同答案。 (2)要多读书,丰富知识,开阔视野。 第二单元 1 种庄稼不仅辛苦,也是一门学问。 2 二十四节气是农业生产的法宝。 3 农业,既包括种植业,也包括林业、牧业和渔业。 4 瓷器的制作过程:和瓷泥——制坯——烘干——上釉——烧窑——质检 5 纸的制作过程:做纸浆——煮沸、搅匀——抄纸——吸干、晾干 6 棉花的百变之谜:棉花——棉线——棉布——花布——裙子、棉袄、床单、被套 7 逐渐淘汰的用具:架子车8 逐渐消失的行业:打铁、补锅、舂米 9 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工农业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越来越多的科技成果运用到了工农业生产中。10 传统的工业、农业正在走向现代化。 11 有了先进的灌溉技术,农民不再“靠天吃饭”。 12 被称为“水上放牧”的现代化水产养殖,大大提高了水产品的产量。 13 机械化挤奶省时又省力。14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15 为什么说“种瓜得乐”呢? 答:一年又一年,农民与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在播下种子的同时,也播下了希望,在收获果实的同时,也收获着快乐。 16 举例说明“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农业”。 答:(1)饭桌上香喷喷的鸡腿来自农民精心喂养的鸡。(2)鲜嫩的蔬菜和香甜的面包离不开农民辛勤的耕种。(3)美味的海鲜是靠早出晚归的渔民经历风浪捕捞而来。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要求:①流利熟练地一课一课背诵,家长、组长背一课签一课字。 ②黑体字打头的只提示黑体字内容,没有黑体字的全句背诵。 ③括号中的楷体字希望同学们在读的时候重点看。 ④背诵是为了积累、理解和掌握,希望同学们自觉低理解性背诵,按时完成。第一课使用工具 1.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科学道理)。 2.机械: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像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构造很简单的机械,又叫(简单机械)。 第二课杠杆的科学 1.杠杆: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杠杆)。杠杆有(3)个点。支撑这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2.杠杆能否省力,主要看:(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和(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3.省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第三课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1.杠杆举例: 省力杠杆:开瓶器、核桃钳、羊角钉锤、裁纸刀、老虎钳… 费力杠杆:火钳、镊子、筷子、裁缝剪刀、钓鱼竿… 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天平、订书机、跷跷板… 第四课轮轴的秘密 1.轮轴:像水龙头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轮轴)。轮轴在轮上用力时(省力),在轴上用力时(费力)。当轴一样大时,轮越大越(省力)。 2.轮轴机械:门把手、自来水龙头、汽车方向盘、自行车把手、扳手… 3.实验:螺丝刀刀柄粗细的秘密 我的猜想:螺丝刀刀柄粗,省力;刀柄细费力。 研究的材料:2把刀柄粗细不同的螺丝刀,2枚螺丝钉、1块木板 研究的方法:(1)分别用刀柄粗细不同的2把螺丝刀把2枚螺丝刀拧进木板中; (2)比较2把螺丝刀所用力的大小。 研究的结论:螺丝刀刀柄粗,省力;刀柄细费力。 第五课定滑轮和动滑轮1.定滑轮:固定在一个位置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它的作用是能(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2.动滑轮: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它的作用是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3.同一种工具,用法不一样,所应用的科学原理也不一样,如:螺丝刀拧螺丝钉运用了(轮轴)的工作原理;螺丝刀撬罐头盖,运用了(杠杆)的工作原理。 第六课滑轮组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知识点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工具与机械 第一课使用工具 1.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科学道理)。 2.机械: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像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构造很简单的机械,又叫(简单机械)。 第二课杠杆的科学 1.杠杆: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杠杆)。杠杆有(3)个点。支撑这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2.杠杆能否省力,主要看:(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和(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3.省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第三课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1.杠杆举例: 省力杠杆:开瓶器、核桃钳、羊角钉锤、裁纸刀、老虎钳… 费力杠杆:火钳、镊子、筷子、裁缝剪刀、钓鱼竿… 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天平、订书机、跷跷板… 第四课轮轴的秘密 1.轮轴:像水龙头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轮轴)。轮轴在轮上用力时(省力),在轴上用力时(费力)。当轴一样大时,轮越大越(省力)。 2.轮轴机械:门把手、自来水龙头、汽车方向盘、自行车把手、扳手… 3.实验:螺丝刀刀柄粗细的秘密 我的猜想:螺丝刀刀柄粗,省力;刀柄细费力。 研究的材料:2把刀柄粗细不同的螺丝刀,2枚螺丝钉、1块木板 研究的方法: (1)分别用刀柄粗细不同的2把螺丝刀把2枚螺丝刀拧进木板中; (2)比较2把螺丝刀所用力的大小。

研究的结论:螺丝刀刀柄粗,省力;刀柄细费力。 第五课定滑轮和动滑轮 1.定滑轮:固定在一个位置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它的作用是能(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2.动滑轮: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它的作用是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3.同一种工具,用法不一样,所应用的科学原理也不一样,如:螺丝刀拧螺丝钉运用了(轮轴)的工作原理;螺丝刀撬罐头盖,运用了(杠杆)的工作原理。 第六课滑轮组 1.滑轮组: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它的作用是机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滑轮的组数越多,就越(省力)。 第七课斜面的作用 1.斜面: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斜面)。 2.斜面省力大小和什么有关:斜面能(省力),省力大小和(坡度)有关;坡度越小,斜面越(省力),坡度越大,斜面越(不省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