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老头》中高老头的形象

论《高老头》中高老头的形象
论《高老头》中高老头的形象

论《高老头》中高老头的形象

作者: 刘慧恩

单位:卓资县复兴学校

[摘要]《高老头》发表于1834年,是十九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巴尔扎克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也是《人间喜剧》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作品主要塑造了一系列生活在巴黎社会的性格鲜明生动、富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如穷大学生拉斯蒂涅、歇业的面粉商人高里奥、外号叫“鬼上当”的伏脱冷、被大银行家赶出家门的维克托莉小姐等等。本文就“父性的基督”——面粉商人高老头作一重点论述。从高老头形象的特点和意义两方面入手,对其畸形的父爱表现、畸形的心理状态和矛盾的性格特点等几个方面展开详细地分析阐释,使高老头的形象鲜明生动的展现在读者面前。通过对高老头畸形的父爱所导致的悲剧性的结局和典型化意义的分析,揭露了法国资产阶级上升时期金钱的统治作用和金钱毁灭人性、败坏良心、破坏家庭的罪恶,以及封建宗法制和观念被资产阶级金钱至上的道德原则战胜的悲剧。

[关键词] 《高老头》高老头形象分析

长篇小说《高老头》是十九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的代表作之一。它像是一部完整的戏的开头,拉开了《人间喜剧》的序幕。

小说的主人公高老头是父爱的典型。他早先是个面粉商人,在大革命时期搞粮食投机,一跃成为暴发户,商业界的巨头。他拥有二百万家财,在帝国时期当上了巴黎的区长。在他中年的时候,不幸妻子去世,不少人想把女儿嫁给他作填房,并提出了多么优越的条件,都被他拒绝了。他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在自己的两个女儿身上,从小培养了她们极度的虚荣心,满足他们最奢侈的愿望。为了让她们挤进上流社会,从小给她们良好的教育,出嫁时,给了她们每人八十万法郎的陪嫁,大女儿阿娜斯塔齐成了伯爵夫人,小女儿但斐纳做了银行家的阔太太;为了不使女儿女婿丧失高贵的身份,他放弃面粉生意,寄寓在伏盖太太的公寓里;为了满足女儿的虚荣心和金钱欲,他把所剩无几的年金和仅有的一些金银器具都消耗至尽。但是伟大的父爱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当他耗尽了家私,再也榨不出油水的

时候,却被女儿们遗弃。在弥留之际,他思念女儿,盼望见她们最后一面,但最终未能如愿,带着满腔的怨恨离开了人世。高老头的悲剧纵然有一定的社会因素,但是主要源于他超阶级的畸形的父爱。

一、高老头形象的特点

高老头是一个出身“面条司务”的资产阶级暴发户,他曾是个百万富翁。他宠爱女儿,把所有的家私都分给了女儿,自己只留下一份年金。当他有钱时,女儿围着他撒娇;当他手中还有一点年金时,女儿经常来看他;当他耗尽了最后一点积蓄,也即将耗尽生命之际,女儿却忙着争权夺势、寻欢作乐,再也不肯来看他一眼,他最终含恨而悲惨地死去。这一切都是由他一手造成的,是他畸形的父爱导致的,正如他自己所说:“一切都是我的错,是我纵容她们把我踩在脚下的。我是一个糊涂蛋,最终遭了报应,女儿七颠八倒的生活是由我一手造成的,是我惯了她们。”高老头形象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畸形的父爱表现

高老头最大的乐事就是满足女儿们的各种奢望,如给她们请最优秀的老师进行读书、习艺、骑马等高雅的家庭教育,请有头脑有品格的小姐陪伴,给她们“随心所欲挑选丈夫”的权利,一旦她们选中,他就不惜一切代价来成全。大女儿阿娜斯塔齐很想做贵族太太,于是就嫁给了德·雷斯托伯爵,成了伯爵夫人;小女儿但斐纳特别喜欢金钱,就嫁给了银行家德·纽沁根,成了资本家太太。女儿出嫁时,高老头拿出他财产的一半,给了她们每人八十万法郎的陪嫁。在高老头看来,女儿们能在上流社会立稳脚跟,受人尊敬,自己脸上也就有了光。开始,因为他还有钱,女儿女婿经常请他去做客,餐桌上总有他的一份刀叉,大家恭恭敬敬地看着他,就像恭恭敬敬地看着金钱一样。没过多久,政治形势发生了变化,波旁王朝复辟以后,门第观念又抬头了,地位显赫的女婿认为高老头的面粉生意有失体面,高老头从此成了不受欢迎的人,女儿就要求父亲停业,为了顾全女儿女婿的面子,高老头答应了女儿的要求,把铺子盘了出去,正是这种愚蠢的举动断送了自己的财源,从此搬进了肮脏、颓败、阴冷的伏盖公寓。并且从开头二楼最好的房间一搬再搬到四楼最低等的房间,食宿费也由每年1200法郎一降再降到每月45法郎,他戒掉了鼻烟,打发了理发师,头上也不再扑粉。基于此,他的人格也由先生变成了“高老头”、“老混蛋”“可怜虫”,成了众人寻开心的对象。高老头为了去看看女儿,可以忍受任何来自女婿的侮辱、旁人的

耻笑;为了替女儿偿还因娱乐而欠下的债务,他可以倾其所有;为了使女儿得到快乐,他可以为女儿找情夫充当中介人,甚至把最后一点钱拿出来给拉斯蒂涅买了房子,布置了家当,给他和但斐纳提供了约会的机会和地方。他的这种牺牲精神简直无以伦比。

高老头的这种超乎寻常的爱同时也体现在寻常的言语之中。如:当他听到拉斯蒂涅提到娜齐在元帅府的舞会上成为惹人注目的中心时,高兴地自我陶醉说:“看她们那么漂亮,我多高兴。”当他和拉斯蒂涅谈到他的女儿时,他说:“我不愿意因为跟女婿不和,叫两个孩子伤心;我宁愿暗地里看她们,这种偷偷摸摸地快乐,不是那些随时可以看到女儿的父亲所能体会到的,她们顺便对我笑一笑,噢!那就像天上照下一道美丽的霞光,将世界镀了金”;“我喜欢做她们拉车的马,我愿意做她们膝上的小狗。她们过得快乐,我才觉得活得有意思”;“我是什么人?不过是一副臭皮囊罢了,只是一颗心老跟着女儿转”。这是他发自内心肺腑的言语,在他看来只要看到女儿,他就快乐无比;只要女儿对他笑一笑,他就满足至极。再如:当欧也纳从意大利剧院回来对高老头说是见过但斐纳了,他就迫不及待地询问女儿玩得怎么样,并告诉欧也纳女儿们都很孝顺他,在欧也纳问起他和女儿的对比时,他却装着无所谓的神气说:“我么,全部生活都在两个女儿身上,她们暖和了,我就不觉得冷;她们笑了,我就不觉得心烦;只有她们伤心了我才伤心”;“你会觉得这些小生命每滴血都是你的,是你的血的精华!她们眼神有一点不快活,我的血就会冻了。你总有一天知道,为了孩子们的快乐而快乐,比你自己快乐更快乐。”这些话,是每个作父母的都有过亲身经历的。甚至他还说:“我爱我的女儿,要胜过上帝爱人类;因为人不像上帝那样的美,我的女儿却比我美得多。”这些朴实无华的语言中透着多么热烈的父爱呀!就连拉斯蒂涅都认为高老头伟大极了。

小说不仅通过他的语言来描写,还通过他的动作行为全方面的描写了高老头的这种超乎寻常的父爱。作为父亲的高老头,为了看一眼女儿,他只能趁伯爵不在时,从后门进去待一会儿,甚至偷偷地跑到街角、路边去等女儿的马车经过。他嗅女儿的信纸,亲吻女儿的脸,捧着她的脸亲她的头发,躺在女儿脚下,亲她的脚,老半天盯着她的眼睛,把脑袋贴在她衬衫上厮磨,他把自己完全沉浸在只爱女儿的狭小世界里,只有和女儿在一起,他才觉得生活是幸福的;只有看到女儿,他才活得快乐。在生活中,别人只有提及和他女儿有关的事情,他的眼睛才会发亮,精神才会感到满足,甚至他的病马上就会好起来。否则他就对周围的人和事表现出漠不关心、迷迷糊糊的样子,而他本人也显得老态龙钟,成了公寓里人们取笑的对象。这一系列动作行为的表现,刻画了一个疯狂爱女的父亲形象,殊

不知他的这种爱是脱离巴黎的社会现实的,是超阶级的,是一种不合时宜的畸形的父爱。

(二)畸形的心理

一个人的外在行为往往决定于他的内在心理,高老头的动作语言所表现出的畸形父爱,是与他心理状态上的畸形紧密相关的。他的内在心理支配着他的生活,支配着他的行为。这种畸形的心理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高里奥是巴黎的那种陶里奥人,只会闹笑话,这一类的人几乎完全相象。他的心里有一股极纯洁的情感,面条司务的心便是给这两种感情填满的、吸干的,犹如他的精明是为了粮食买卖用尽的,如果一脱离他的本行,他只不过是一个又蠢又粗野的工人,不会用头脑,感觉不到精神上的趣味。他的太太是布里昂地方一个富农的独养女儿,是他崇拜美、敬爱无边的对象,他为拥有她而骄傲。可是好景不长,过了七年圆满的幸福生活,他的老婆死了,那是高里奥的不幸,因为那时她正开始在感情以外对他产生影响,也许她能把这个死板的人培养一下,教他懂得一些世道和人生。因此,他的高尚的情感受到了很大的打击,他只好将所有的爱都转移到两个女儿身上,在她们身上实现自己情爱的目标。起初只是满足她们的物质和金钱的欲望,只要求女儿跟他亲热一下作为回敬,她们开始也的确满足了他所有的感情,但是后来,女儿们由于种种原因开始疏远他,厌烦他。他就想方设法接近她们,虽然他明知“他对她们的慈爱,她们都狠狠地加以报复了,像刽子手一般把他用过刑了。”但是这种变异了的父爱欲望发展到极端,无法控制,“就像赌棍离不开赌场”,在心理上无法远离女儿。此时,高老头对女儿的爱已经发展到荒唐的程度,父爱已不再是纯粹的父爱,而是父爱与情爱的混合,最后竟转化为一种病态的心理。这种心理表现在他临死前的自白,“我的嗜好,我的情夫,我的一切,就是两个女儿”。“我一辈子的生命都给了她们,她们今天连一个小时也不来看我!”“我是多么爱她们,疼她们的!我只要看到她们,病就好啦……”他已经完全失去了自我,他的存在只是为了爱女儿,他的存在只是为了女儿的幸福,否则他就会质疑活着的意义。他的这种畸形心理最终为女儿的堕落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另一方面是:高老头是当时资产阶级社会中崇尚金钱的代表,他认为钱是命根子,有了钱就有了一切。作为一个父亲,他认为“做父亲的要想幸福,就得永远的给予。永远的给予,这才是父亲之所以成为父亲。”因此,他只是用他的病态心理对女儿进行不合理的教育,一味的满足她们的物质需要,用金钱来满足她们的所有欲望,却没有用良好的心态和正确的方法教育女儿;没有把她们培养成有情有义、对社会有用的人,却培养成了骄奢的

娱乐之徒和拜金主义者。他自己节俭,却纵容女儿奢侈,他的给予和宠爱,使她们只学会了伸手要钱,却不知钱是怎么来的,从而养成了挥霍浪费、一味索取的生活习惯。作为一个父亲,他没有尽到一个真正做父亲的责任,他只教会女儿怎样接受,怎样被人爱,却没有教会女儿怎样去付出,怎样去爱别人,这也是导致他临死前连看一眼女儿的愿望都未能实现的原因。高老头的心里只想着女儿,他甚至为了女儿可以去杀人放火。当他无力替女儿还债时,他觉得惭愧死了;当他手中没有钱给女儿时,他说:“不中用了,再不能说是父亲了!不能了!”。在他的人生哲学中,金钱和父爱似乎可以划等号,没有金钱,父爱也就失去了价值。就在他即将离世之际,他还想的是去敖德萨做淀粉生意,赚上几百万,来继续买女儿的爱。从他对金钱的如此崇拜,可见其畸形心理已发展到极端。高老头的这种畸形心理是他所处的时代的畸形造成的,他的女儿变得无情无义、丧失人性,成为资产阶级的荡妇,主要源于他的畸形的父爱教育和崇尚金钱的心理造成的。

(三)矛盾的性格

作为小市民出身的高老头,他处在金钱至上的时期,即使他崇高的父爱也是斗不过金钱的。因为金钱是资本主义新时代的标记,而父爱是过了时的宗法制的残留感情,这两者构成了他的矛盾性格之一。在社会上,高老头是一个资产者,他顺应时代潮流做起了面粉生意,制造了一次有名的大饥荒,并趁机囤积居奇,抬高粮价,成了资产阶级暴发户。但是,在家庭内却不能适应时代的潮流。他通晓资产阶级的生意经,却不通宵资产阶级的人生哲学。他把血亲之爱放在高于金钱的位置上,随着金钱的减少,女儿对父亲“爱”的热度迅速下降,同时财富的衰竭使他的身体状况越来越糟,但他对女儿的爱却愈加强烈,甚至达到病态的、疯狂的地步,否则他也不会说出“做父亲的应该永远有钱,应该拉紧女儿的缰绳,像对付狡猾的马一样。”一个把爱建筑在金钱之上的父亲,只懂得用金钱去不断维持这种父爱,然而,当“柠檬榨干了”,这个“父性基督”像野狗一样惨死在公寓里。高老头的这种矛盾性格,是浓厚封建宗教观念的商业资产者的典型,是社会由宗法制向资本主义急剧转变时代的产物,他的矛盾性格导致了他人生中的悲剧。

为女儿献出一生的高老头,临死前却看不到女儿一眼,这使他对女儿恨之入骨,他恨女儿不回报,恨女儿从身旁逃跑,恨女儿不把他当作生活的轴点像他将自己对女儿的爱当作世界的中心,于是开始恶狠狠的咒骂。然而在狠毒的咒骂声中却还体现出对女儿的爱,这是他矛盾性格的另一个方面。高老头在濒临死亡时,盼望女儿来看他,来安慰他,可是始终见不到女儿,于是他开始数算自己对女儿的付出以及女儿的不孝,道出了自己十年来

的生活写照——永远口渴而没有水喝!后来甚至狠狠地咒骂她们:“简直是一些下流东西,流氓婆,我恨她们,咒她们,我即使是半夜里也要从棺材里爬出来咒骂她们”,“快把她们抓来!叫警卫队,叫军队!”。这些咒语听起来确实令人揪心,但是字里行间还隐隐反衬出一丝深深的父爱。然而,在骂过之后,高老头马上就会否认:“谁说的?你知道我是多么爱她们,疼她们!我只要看到她们,病就好啦……”,否认之后还是想着为她们去挣钱,去祝福她们。他首先把女儿的不孝归结在自己身上,认为这是他自己酿成的错,“是我纵容她们把我踩在脚下的,罪过都在我一个人身上,为了爱她们而犯的罪”。既而又把女儿的不孝怪罪到女婿身上,认为“是我女婿不准她们来的呀。杀死他们!杀雷斯托!杀纽沁根!他们是杀死我的凶手!不还我女儿,我就要他们的命!”此时的高老头,悲伤至极,精神崩溃,哪怕是女儿的一点什么东西都可以缓解他的病痛,对他来说就是死也死得快乐了。其实最初高老头就知道女儿的无情无义,知道他已被女儿遗弃,只不过他一直不愿意承认这个事实。每次受到女儿的怠慢后,虽然心里极度痛苦,却不去反省,而是千方百计用金钱来弥补,潜意识里痛恨女儿的不孝。因此,在神志不清时,对女儿恶毒地咒骂;当他清醒时,又回到自己的精神世界里,不可遏止的思念女儿,渴望见到女儿,计划着去为她们挣钱,替她们担忧。他的这种既恨又爱的矛盾性格最终使他伤心欲绝,悲惨地死去。

二、高老头形象的意义

高老头,作为一个父亲,却没有尽到父亲应尽的责任;他爱女儿,却没有教育好女儿;他为女儿付出,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他对女儿的爱,无疑是维系小市民那种天伦之乐的生活情趣。他对女儿不惜一切代价的付出和纵容女儿奢侈无度地挥霍浪费,却没有得到女儿一丝的爱,这必然注定了他的悲剧命运。他的惨死,正是金钱毁灭人性、败坏良心、破坏家庭的明证。他具有崇高无私的奉献精神,具有坚韧的自我牺牲精神,他更具有浓重的封建宗法观念,他被塑造为父爱的典型,他的这一形象具有很强的时代意义。

(一)父爱的悲剧性

高老头对待女儿的爱是甘愿舍弃一切的,是倾其所有的。然而,他的那两个过惯了奢华生活的女儿不但不爱他,反而永无止境地搜刮他的钱财,当他被榨干全部血汗后并被她们无情地推出门外时,她们却住在豪华的府上,过着奢侈的生活,而她们的父亲却住在肮脏、寒酸的伏盖公寓中,并且一次又一次的降低房价和生活费用,用省下的钱来为她们还

债。大女儿阿娜斯塔齐冷酷到甚至不亲自去父亲那里取她为参加舞会而做衣服的钱,为了她的情人和她的虚荣心的满足,将她的父亲逼上了死路;小女儿但斐纳无情到没有在父亲临死之前去看他一眼的地步。高老头最终带着满肚子的爱和恨悲惨地死在伏盖公寓。高老头的一生是悲剧性的。他为女儿耗尽了所有的资产和最后一份精力,而女儿们却连让他看一眼,摸一下的机会都不给,更别说他的丧葬费用了,要不是拉斯蒂涅这个青年大学生倾囊相助,料理送葬,那么高老头只能是抛尸街头了。高老头的故事,读起来让人感动不已,但是在那个金钱至上的社会却没有得到女儿们的一丝回报,其崇高的自我牺牲却遭到无情的打击,他的悲剧不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时代的悲剧,其实质是资产阶级金钱至上的道德原则战胜封建宗法观念的悲剧,他的悲剧是一个通晓资产阶级生意经却不通晓资产阶级人生哲学的资产者的悲剧。

高老头那种无私的、坚韧的父爱精神,确实有其伟大之处,被称为“父性的基督”。作品以他的父爱反衬出女儿的无情无义,以他的人性的温馨反衬出社会的残忍冷酷。那么造成这一悲剧的原因是什么呢?深入作品探究一下,发现既有主观原因,又有客观原因。

主观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他对女儿不明是非的溺爱,甚至是畸形的爱。高老头视女儿为偶像,将爱女儿当作个人信仰,以至到了极端的地步。正如欧也纳所说,在父亲心中,偶像永远纯洁、美丽,过去的一切,将来的一切,都在加强他的崇拜。他无私的爱中渗透着自私的一面,正如他的小女儿所说:“要和他在一起,就必须把自己整个儿给了他,有时的确很麻烦”(这句话是女儿一切忘恩付义的根源)。老人之爱女儿,有点像小孩子占有心爱的玩具,是一种脾气乖僻自我中心的人,一旦爱了什么,就倾其全部注意力,要他爱的对象单单属于他。这也正是女儿们不愿和他在一起的原因之一。另外,他的崇高的父爱里也带有一种奴隶的爱,为害怕失去而委曲求全。为了“买”到她们的感情,他在她们身上花费大批的金钱,“一向对她们百依百顺,小姑娘想入非非的欲望,都给他们满足。十五岁就有了车!要什么有什么”,“为了让两个女儿女婿不敢怠慢他,他给了她们每人八十万法郎的陪嫁,这才暂时获得了她们家永远有我的一份刀叉”。可是这种建立在金钱上的父爱是站不住脚的,当他的财产耗尽时,女儿就离他而去,他崇高的父爱也就失去了吸引力,得不到回应。临死前,他还想“拥抱她们,再看她们一次”,可是任凭他怎样呼天喊地都没有唤回女儿的最后一面。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面对不孝的女儿,他还担心她们的财产遭到了危险,落到丈夫手里,还替女儿辩护,认为她们没有罪,一切的过错,都是自己造成的。可怜的父亲,在被病魔折磨得“五脏六腑都在烧”的情况下仍念念不忘他的女儿:“天啊!

我死了,谁替她们挣钱呢?我要为她们上敖德萨去,上敖德萨去做面条生意”。对于女儿的绝情,他先是狠狠的咒骂,但接着又完全否认了,马上又怪罪于他的两个女婿:“女婿是毁坏女儿的坏蛋,他把一切都玷污了,婚姻抢走了我的女儿,叫我临死看不见女儿”。可怜的父亲,精神上承受着女儿的遗弃,肉体上忍受着疾病的折磨,整个人几乎要崩溃了,但他还是放心不下他的女儿们,仍然挣扎着说:“我要祝福她们,祝福她们!”高老头的这种畸形的爱是完全建立在金钱之上的,他只顾对女儿付出,却忘记了保存自己的金钱的“实力”。要知道,他的两个女儿是完全由他亲手用资产阶级道德观培养起来的资产阶级荡妇,他们满脑子全是“金钱万能”,金钱至上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地烙在心底。因此,高老头畸形的父爱,是造成其悲剧的直接原因,是自食其果。

客观的原因主要表现在资产阶级利己拜金的原则不仅流行于整个社会,而且无情的渗透到家庭的至亲骨肉之间。高老头的惨死,证明“崇高的父爱”斗不过金钱。在资产阶级社会里,人们的活动都是围绕着金钱转的,但斐纳为了金钱嫁给了银行家纽沁根,拉斯蒂涅为了金钱追求但斐纳,潜逃苦役犯伏脱冷为了金钱谋财害命,盅惑拉斯蒂涅娶银行家泰伊番的女儿维克托莉,以金钱为交易还渗透到至亲骨肉之间,高老头为了给女儿金钱不惜牺牲一切,而女儿为了得到金钱不顾父亲的生死。当高老头有钱时,她们对他的照顾是“多么周到,多么体贴”,“好爸爸,上这儿来;好爸爸,上那儿去。她们家永远有我的一份刀叉”,“他们承认是我的女儿,承认我是她们的父亲,特别是当有些漂亮人物问我是谁时,他们竟说我是财神,他们恭恭敬敬地看着我,就像恭恭敬敬地看着金钱一样。”当高老头财产不多时,她们把他拒之门外,甚至不愿意看到他,而当她们为了娱乐缺钱时,就又会跑去向她们的父亲索要。就这样,高老头依旧痴情的宠着她们,爱着她们,为了她们住进了阴冷的伏盖公寓,为了给她们筹钱,住最下等的房间,冬天不生火炉;为了给大女儿还债,他把妻子送他的最心爱的镀金盘子和钵都卖掉了。然而在他财产被榨干之后,临终前却连见女儿一面都不可以。高老头呼天抢地的哭诉也无回应,只能长叹一声:“唉!我上了她们的当!她们不爱我,从来就没有爱过我!我的悲伤,我的痛苦,我的需要,她们从来想不到去关心,连我的死也没有想到;我的爱,我的温情,她们完全不了解。”“爱了一辈子的女儿,到头来反被女儿遗弃”。这一声长叹,不仅道出了女儿的无情无义,而且道出了高老头孤独痛苦的一生,更道出了金钱关系的罪恶。总之,是金钱毁灭了人们的本性,败坏了人们的良心,破坏了家庭之间的亲情关系。高老头是金钱关系的实施者,同时又是受害者。他的这一悲剧,有力地批判了建筑在金钱基础上的“父爱”和“亲情”,对人欲横流、道德

沦丧的社会给了有力地抨击。

(二)父爱的典型化

高老头的形象是被金钱毁灭了的父爱的典型形象。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金钱之上的。高老头爱女儿是真诚的,但只懂得用金钱培养女儿对父亲的爱,用金钱维系父女之间的感情。让女儿接受资产阶级的教育,使她们成为自私自利的拜金主义者,而自己却成为拜金主义的牺牲品。高老头的性格形象是典型化的,不论是外貌描写,还是心理刻画,甚至是一个动作,都体现了这一点。如高老头每吃一块面包都要放在鼻子底下嗅一嗅,听拉斯蒂涅说他的衬衫上有他女儿但斐纳的泪水,他就要看一看,以至要收藏起来,这些描写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生动,更加典型化。他的形象塑造在巴尔扎克的诸多作品中具有代表性。他不只是一个人物,而是所有人的代表,是时代的典型,他不仅是那个时代与时俱进的资产者,有着那个时代人追逐金钱的本能和自私自利的共性,同时也是宗法制社会父爱的典型。整部小说由高老头绝望的父爱构成了最强音。

作者认为“欲念”是人的基本因素,而高老头的“欲念”就是父爱;作者还认为,人是环境的产物,对什么样的人就安排什么样的环境,通过物质环境来塑造人物形象。高老头的人物性格是在他的生活环境中表现出来的,不是孤立存在的。在高老头的人物形象塑造过程中,作者将颓败、粗俗和寒伧的伏盖公寓与巴黎上流社会的奢华相对比,并着重描叙了物质环境,如伏盖公寓、公寓的周围、城市、街道以及室内装璜和日常生活用具等,鲜明地对照不仅突出了高老头生活的节俭和女儿的奢侈浪费,而且体现了高老头父爱的典型形象和女儿极度的绝情,同时也反映了资产阶级社会金钱至上原则的罪恶。

高老头生活在大革命时期、拿破仑帝政和波旁王朝这三个新旧交替、急剧动荡的时期,作者通过高老头的悲剧,暴露了在金钱势力支配下资产阶级的道德沦丧和人与人之间的冷酷无情,揭示了在资产阶级的进攻下贵族阶级的必然灭亡,抨击了金钱至上的资产阶级道德原则,真实地反映了波旁王朝复辟时期的社会特征。

高老头父爱形象的典型塑造,圆满地达到了作者警示后人的写作意图。我认为这一人物形象的意义,不仅使贵族青年拉斯蒂涅受到了资产阶级自私自利的生活教育,埋葬了他青年人的最后一滴同情的眼泪,促使他最终决定他的人生道路——决心用一切手段向上爬,和资产阶级拼一拼,而且客观地揭示了在资产阶级暴发户的逼攻下,像德·鲍赛昂夫人那样的贵族阶级必然失败、毁灭,不配有更好的命运。更加深刻地揭露了资产阶级社会金钱

的统治作用和拜金主义的悲剧,细致入微地刻画了统治阶级的卑鄙丑恶,金钱至上观念的罪恶。

高老头真诚的父爱以临终前的长篇独白而告终结,从而有力地控诉了资产阶级社会的父女之间的那种金钱=感情的罪恶关系,揭露了人欲横流的社会现实;同时也警戒后人,教育子女要采用正确的方法来引导,一定要规避高老头那种极端错误的方法。作为父母要养有所教,育有所成,否则他们就会极端地发展,就会酿成像高老头一样的悲剧。

注释:

书中所引句子全出自巴尔扎克. 高老头[M]. 北京华艺出版社, 1996.

参考文献:

[1] 巴尔扎克. 高老头[M]. 北京华艺出版社, 1996.

[2] 艾珉. 巴尔扎克和他的人间喜剧[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8.

[3] 金元浦, 孟昭毅, 张良村. 外国文学史[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最新高老头人物形象分析

高老头人物形象分析 高里奥高老头是法国大革命时期起家的面粉商人,中年丧妻,他把自己所有的爱都倾注在两个女儿身上。为了让她们挤进上流社会,从小给她们良好的教育,出嫁时,给了她们每人80万法郎的陪嫁,让大女儿嫁给了雷斯多伯爵,做了贵妇人;小女儿嫁给银行家纽沁根,当了金融资产阶级阔太太。他以为女儿嫁了体面人家,自己便可以受到尊重、奉承。那知不到两年,女婿竟把他当作要不得的下流东西,把他赶出家门。高老头为了获得他们的好感,忍痛出卖了店铺,将钱一分为二给了两个女儿,自己便搬进了伏盖公寓。他想见女儿时要偷偷从厨房溜进去,或者站在她们马车经过的道路旁。两个女儿偶尔也光顾父亲居住的伏盖公寓,目的是为了不断榨取父亲仅有的赖以活命的钱财。两姐妹用尽心机,各不相让,几乎反目成仇。在她们的轮番搜刮下,高老头当尽卖绝,一文不值,在伏盖公寓的阁楼上贫病交加、濒临死亡。 高老头临死前想见女儿一面,让人去叫他的女儿,可两个女儿谁也没来。书中写到:“一个也不来”拉斯蒂捏嚷道,“让我写信给她们。”“一个也不来,”老人坐起来接着说,“她们有事,她们在睡觉,她们不会来的。我早知道了。直到临死才知道女儿是什么东西!朋友,你别结婚,别生孩子!你给他们生命,他们给你死。你带他们到世界上来,他们把你从世界上赶出去。她们不会来的!我已经知道了十年。有时我心里这么想,只是不敢相信。”这段话令人深思。 死前的高老头才悟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残酷真理:“钱可以买到一切,甚至可以买到女儿,买到情爱!” 高老头死了,两个女儿谁也没有来,他的钱都给女儿花光了,到死连入殓的衣服都没有,还是拉斯蒂涅卖了自己的表才给他入殓的。 可以说高老头是个悲惨的人,是个可悲的人!他是金钱关系的体现者,也是金钱关系的受害者。高老头是个很好的父亲,有了钱,就一心一意的栽培自己的女儿,让她们进入到上流社会。作者写以高老头的父爱,来反衬出体现在两个女儿嫌弃被她们所榨干的没有金钱的父亲,在她们的身上的看到了金钱罪恶,看到了社会的腐朽! 作者从正面写高老头的父爱,揭露了当时的社会的丑恶,是以“钱”为情,有了钱,就有了亲情,无钱就是无情!这种纯洁的父女之情,就被金钱关系所玷污了! 他头脑深处还残留着封建性质的、温情脉脉的父女关系。他看不到资本主义的家庭关系也是一种金钱关系。所以,在社会上他是个胜利者,成了个爆发户,而在家庭里,被女儿不自觉地榨干了钱财还不知,最终成了个失败者。 巴尔扎克对人物的刻画很好,不论是外貌描写还是心理刻画,甚至一个小细节,比如说高老头每吃一块面包都要放在鼻下嗅一嗅。这些刻画都使得人物更加鲜明,更加生动! 在现在这个社会,虽然不会再像上层社会那样腐朽堕落,人与人关系的冷酷无情,但我们不能因此为了钱而抛弃一切,抛弃父母的爱,周围人关心你的爱。千万不要掉进钱眼里,被金钱所吞噬,以免再上演一出悲剧!

高老头的人物形象分析

高老头的人物形象分析 虽说书名叫《高老头》,但是整本书貌似都是围绕着拉斯蒂涅这个大学生在写,真正高老头出场却很少。不过个人感觉这恰是到了好处,通过旁人,即大学生的所见所闻,更能表现高老头的悲惨,也更能使这个悲剧触动人心。《高老头》描写了各式各样的人物,就像一个浓缩的社会。要说人物分析,个个都可以写出一本书来。我不打算写高老头,光是看了就不大舒服,写出来还不知道要多难受呢。本人真正想写的,是那位在拉斯蒂涅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角色的人——伏脱冷。 相信很多人读小说,看电影,除了正义的主人公外,最喜欢的,就是那种要坏不坏,要好不好的人物。这种人是小说电影里的灵魂人物,你可以说他们聪明机灵,也可以说是狡猾奸诈;他们小心谨慎,又同样胆大妄为;他们凶险,却也有良心;贪婪,又不失风度。 与我上次分析的斯蒂福兹相比,伏脱冷更像是他的成人版,同样能操控大众,同样的处世圆滑,但相比之下更多了些成熟,头脑也多了些岁月的深度。 伏脱冷,其实是他伪造的名字,他真名叫约格·高冷,外号“鬼上当”,之所以有这个外号,是因为他犯了几桩非常大胆的案子都能死里逃生。他是潜逃的苦役犯,是资产阶级野心家,还是高等窃贼集团办事班的心腹和参谋。不过,这些东西都是小说后面的事了。 小说一开始介绍人物的时候,伏脱冷是花笔墨最多的,“那四十上下,鬓脚染色的伏脱冷,正好是个中间人物。人家看到他那种人都会喊一声好家伙!”,“没有到年纪就打皱的脸似乎是性格冷酷的标记;但是看他软和亲热的态度,又不象冷酷的人。他的低中音嗓子,跟他嘻嘻哈哈的快活脾气刚刚配合,绝对不讨厌。他很殷勤,老堆着笑脸。什么锁钥坏了,他立刻拆下来,极技大时的修理,上油,挫一阵磨一阵,装配起来,说:‘这一套我是懂的。’”,“他尽管外表随和,自有一道深沉而坚决的目光教人害怕。看那唾口水的功架,就可知道他头脑冷静的程度。”,“虽然他把亲热的态度,快活的性情,当做墙壁一般挡在他跟旁人之间,但他不时流露的性格颇有些可怕的深度。”对他的描述远不止这些,就此打住,免得别人说我拼凑字数。但相信诸位能够感觉到这位既可怕又可爱的神秘角色的魅力所在。只要他愿意,他总能说服别人,总能感染周围的人,甚至与敌视他的人结为好友。他的邪恶计划,虽然拉斯蒂涅打心底里不喜欢,却在其心里牢牢扎根。即使最后被人逮捕,他也能将局面扭转,让自己像个英雄一样离开,也使得他在众人心目中的形象依旧高大。最重要的一点,他很讲义气,通俗一点,就是很耿直。他从不出卖别人,连抓他的暗探也说他是条好汉,他曾告诉大学生“说我是恶棍、坏蛋、无赖、强盗都行,只是别叫我骗子,也别叫我奸细。” 网上对伏脱冷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说他是邪恶的代表,是个反面人物;说他“谋财害命,引诱青年,不择手段地去攫取财富”。不过似乎作者也对这个复杂的人挺矛盾的,既把他写成社会罪恶的代表,加以批判,又赞赏他的洒脱、意气、能力。个人比较欣赏网上的一句评论:“他是人间的撒旦,既邪恶又合理。”不错,伏脱冷是那个时代、那个社会的产物,就那个弱肉强食的社会而言,这样的人物,的确是极为合理的。他挤在贵族与贫民之间,看透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法律的真相。他固然不满于社会,但却无法改变,便尽可能地去反抗社会,尽可能地向上攀登,争取自己的利益。 当时的巴黎社会,无非就是一个强者与弱者的世界,狼与羊的世界,善良的人在

高老头故事梗概

高老头故事梗概 高老头故事梗概(一) 主人公高老头出身寒微,年轻时以贩卖挂面为业,后来当上供应军队粮食的承包商而发了大财。他疼爱他的两个女儿,让她们打扮得珠光宝气,花枝招展,最后以价值百万的陪嫁把她们嫁给了贵族子弟,使面粉商的女儿成了伯爵夫人;然而两个女儿挥金如土,像吸血鬼似的榨取父亲的钱财,当老人一贫如洗时,再也不许父亲登门,使之贫困地死在一间破烂的小阁楼上,女儿们连葬礼都不参加。通过高老头的悲剧,作者批判了建筑在金钱基础上的“父爱”和“亲情”,对物欲横流,道德沦丧的社会给予了有力的抨击。主人公高老头出身寒微,年轻时以贩卖挂面为业,后来当上供应军队粮食的承包商而发了大财。他疼爱他的两个女儿,让她们打扮得珠光宝气,花枝招展,最后以价值百万的陪嫁把她们嫁给了贵族子弟,使面粉商的女儿成了伯爵夫人;然而两个女儿挥金如土,像吸血鬼似的榨取父亲的钱财,当老人一贫如洗时,再也不许父亲登门,使之贫困地死在一间破烂的小阁楼上,女儿们连葬礼都不参加。通过高老头的悲剧,作者批判了建筑在金钱基础上的“父爱”和“亲情”,对物欲横流,道德沦丧的社会给予了有力的抨击。 高老头故事梗概(二) 故事发生在一八一九年冬,巴黎拉丁区有一所古旧、剥落的包饭

客房--伏盖公寓,是一个叫伏盖的美国老妇人开的。屋子死气沉沉的,散发出一种闭塞的、霉烂的、酸腐的气味,墙垣全带几分牢狱气息。这里居住着七位房客:他们是歇业商人高里奥,穷大学生拉斯蒂涅,外号叫“鬼上当”的伏脱冷,骨瘦如材的老处女米旭诺老,被大银行家父亲赶出家门的少女维多莉;泰伊番,死了丈夫的古的太太以及退职小公务员波阿莱老人。每逢开饭的时候,客店的饭厅就特别热闹,因为大家可以在一起取笑高老头。 岁的高老头,6年前结束了他的买卖后,住到了伏盖公寓。当时,分住在二楼一间最好的房间,每年交一千二百法朗的膳宿费,他衣着讲究,每天还请理发师来给他梳头发,连鼻烟匣都是金的,他算得上这所公寓里最体面的房客,人们都叫他高里奥先生。连伏盖老板娘也打起他的主意来。她已超过四十八岁,却说成三十九岁。她添置衣帽,全副武装,打扮得象“煨牛肉饭店的一块招牌”。他想和高里奥结婚,把公寓盘出去,成为本区的一个显要的太太,上戏院,坐包厢,还搞点慈善事业……总之,她做起甜蜜的小市民的黄金梦来,想改嫁于他当一名本地区的阔太太。 高老头把他全部的爱都放在两个出嫁的女儿身上,不受伏盖太太的诱惑。第二年年末,高老头就要求换次等房间,并且整个冬天屋子里没有生火取暖,膳宿费也减为九百法郎。大家把他当作“恶癖、无耻、低能所产生的最神秘的人物”。伏盖老板娘也死了心,不再叫他先生,而是叫高老头了。 常有两个贵夫妻来找他,人们以为他有艳遇,高老头告诉大家,

高老头故事梗概10篇

高老头故事梗概10篇 高老头故事梗概 高老头故事梗概(一): 《高老头》该讲述主人公高老头是法国大革命时期起家的面粉商人,中年丧妻,他把自己所有的爱都倾注在两个女儿身上,为了让她们挤进上流社会,从小给她们良好的教育,且出嫁时给了她们每人80万法郎的陪嫁,可他的两个女儿生活放荡,挥金如土他的爱轻而易举就被金钱至上的原则战胜了。 高老头故事梗概(二): 《高老头》故事梗概 1891年冬,在巴黎拉丁区有一个叫伏盖公寓包饭客房,是一个叫伏盖的美国老妇人开的。那里住着各种各样的人:有穷大学生拉斯蒂涅;歇业的面粉商人高里奥;外号叫“鬼上当”的伏脱冷;被大银行家赶出家门的泰伊番小姐;骨瘦如材的老处女米旭诺等。每逢开饭的时候,客店的饭厅就个性热闹,因为大家能够在一齐取笑高老头。 69岁的高老头,6年前结束了他的买卖后,住到了伏盖公寓。当时,分住在二楼一间最好的房间,每年交一千二百法朗的膳宿费,他衣着讲究,每一天还请理发师来给他梳头发,连鼻烟匣都是金的,他算得上这所公寓里最体面的房客,人们都叫他高里奥先生。寡妇老板娘还向他搔首弄姿,想改嫁于他当一名本地区的阔太太。 高老头把他全部的爱都放在两个出嫁的女儿身上,不受伏盖太太的诱惑。第二年年末,高老头就要求换次等房间,并且整个冬天屋子里没有生火取暖,膳宿费也减为九百法郎。大家把他当作“恶癖、无耻、低能所产生的最神秘的人物”。常有两个贵夫妻来找他,以为他有艳遇,高老头告诉大家,那是他的女儿:雷斯多伯爵夫人和银行家纽沁根太太。第三年,高老头又要求换到最低等的房间每月房钱降为四十五法郎,他戒了鼻烟,批发了理发匠,金刚钻、金烟匣、金链条等饰物也不见了,人也越来越瘦,看上去活像一个可怜虫。伏盖太太也认为:要是高老头真有那么有钱的女儿,他决不会住在四楼最低等的房间。 但是,高老头这个谜最后被拉斯蒂涅揭开了。拉斯蒂涅是从外地来巴黎读大学的青年,出身破落贵族家庭,白皮肤、黑头发、蓝眼睛,热情而有才气,想做一个清廉正直的法官。但巴黎的豪华生活的刺激加强了他“对权位的欲望与出人头地的志愿”。他认为靠自己的勤奋学习求上进的路太艰苦,也太遥远,还不必须行得通,而现实社会依靠几个有钱的女人作进身的阶梯则容易得多,于是他想“去征服几个能够做他的后台的妇女”。由于姑母的引荐,他结识了远房表姐,巴黎社交界地位显赫的鲍赛昂子爵夫人。拉斯蒂涅很得意地向伏盖公寓的房客们讲了在舞会认识了伯爵夫人的事。高老头兴奋地问:“昨晚雷斯多太太很漂亮吗?”公寓老板娘便认定高老头定是给那些婆娘弄穷的。拉斯蒂涅想弄清高老头和伯爵夫人的关系,决定去雷斯多伯爵夫人家。在伯爵夫人家他的寒酸相引起仆人轻蔑;之后他莽撞地冲进了一间浴室,大出洋相;后又到提到和高老头住在一齐,却引起伯爵夫妇的不快,把他赶了出来。拉斯蒂涅十分懊恼,只好赶去向表姐求教。鲍赛昂夫人告诉他,雷斯多太太便是高里奥的女儿。 高老头是法国大革命时期起家的面粉商人,中年丧妻,他把自己所有的爱都倾注在两个女儿身上。为了让她们挤进上流社会,从小给她们良好的教育,出嫁时,给了她们每人80万法郎的陪嫁,让大女儿嫁给了雷斯多伯爵,做了贵妇人;小女儿嫁给银行家纽沁根,当了金融资产阶级阔太太。他以为女儿嫁了体面人家,自己便能够受到尊重、奉承。那知不到两年,女婿竟把他当作要不得的下流东西,把他赶出家门。高老头为了获得他们的好感,忍痛出卖了店铺,将钱一分为二给了两个女儿,自己便搬进了伏盖公寓。两个女儿只要爸爸的钱,可此刻高老头已没钱了。 鲍赛昂夫人教导拉斯蒂涅社会又卑鄙又残忍,要他以牙还牙去对付这个社会。她说:“你

《高老头》人物对比手法分析

《高老头》人物对比手法分析 《高老头》真实再现了19世纪法国的社会现实。小说主要分成两条线索,平行而又交错地讲述了退休面粉商人高里奥被两个女儿冷落,最终悲惨地死在伏盖公寓的故事,和外省青年拉斯蒂涅在巴黎社会腐蚀下一步步走上堕落之路的故事。通过对人欲物欲横流的社会景象的描述,揭示了社会变革时期(波旁王朝复辟时期),在金钱支配下资产阶级的道德沦丧和人与人之间脆弱冷漠的关系,并展现了社会各阶层形形色色的人物。 在小说中,巴尔扎克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如环境的对比——伏盖公寓的粗俗、寒伧与鲍赛昂府的华丽、气派形成对比,但它们同样充斥着拜金主义的气息;又如情节的对比——拉斯蒂涅初到巴黎的正直单纯与埋葬高老头之后的野心膨胀、抛弃善良之心的决然……这些对比都使得主题更加鲜明突出。而在小说中人物的对比如鲍赛昂夫人与伏脱冷的对比,在深化服务主题,推动情节发展的同时,也为小说的典型人物拉斯蒂涅的性格塑造起到了重要作用。下面是简要的分析: 高贵庄重的鲍赛昂夫人和粗俗强悍的伏脱冷,他们一个优雅,一个卑劣,仿佛没有交集,但他们都对拉斯蒂涅的堕落起到了催化作用,都是促使拉斯蒂涅走上野心家道路的“导师”。他们与拉斯蒂涅的对话,尽管语言不同,却惊人地揭示了同样的道理。同时,尽管他们看透了这个社会,却都最终无力挽救自己的惨败,这无疑加深了小说的讽刺和悲剧的意味。 鲍赛昂夫人——这个熟谙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将她所掌握的资本主义社“关系学”毫无保留地教给了她的远房表兄弟,她说“社会不过是傻子和骗子的集团。你别做傻子,也别做骗子。”告诫拉斯蒂涅要不择手段:“你得以牙还牙对付这个社会。”“你越没有心肝,越高升得快。”利用他人成就自己:“你得不留情的打击人家,叫人家怕你。只能把男男女女当做驿马,把它们骑得筋疲力尽,到了站上丢下来;这样你就能达到欲望的最高峰,不是吗?”甚至指点拉斯蒂涅把女人作为向上爬的阶梯。“你要没有一个女人关切,你在这儿便一文不值。这个女人还得年轻、有钱、漂亮。”而后拉斯蒂涅成功追求到了符合标准的年轻、有钱、漂亮的纽沁根太太,她又教会拉斯蒂涅如何对付女人“有朝一日你动了爱情,千万要守住秘密!没有弄清对方的底细,绝不能掏出你的心来。”最后她决心帮助这位一心想要向上爬的远房表弟:“我把我的姓氏借给你,好比一根阿里安纳的线,引你进这座迷宫。”(P256-257)这些出自当时的巴黎社交皇后之口的话语,不禁令人震惊。鲍赛昂夫人为拉斯蒂涅上了第一堂人生大课,堪称拉斯蒂涅的启蒙者。

拉斯蒂涅人物分析

试分析《高老头》中拉斯蒂涅人物分析 极端利己 “巴尔扎克用必胜生金钱权利爱情自由,所以他明了怎样在从社会的接触中腐化。因为社会机体内循环的不是血液,而是流动的是金力。”巴黎象无情的铁骑一样它践踏着拉斯蒂涅的心。 刚到巴黎时,他还是一个纯洁的大学生,一心一意想凭借自己的奋斗,有朝一日飞黄腾达。很快他就意识到,只顾没头没脑的用功一辈子的不会出人头地的。并且恍然悟道“有应酬交际的需要”。决定投身上流社会,他立马行动起来。通过陈年旧谱认识了远方表姐鲍赛昂子爵夫人。她向他道出了上流社会的秘密。“无意中给这位整装待发的青年上了社会教育‘第一课’——极端利己主义。”她恳切地告诫她的表弟:“你越没有心肝,就越高升得快”,“你毫不留情的打击人家,人家就怕你。只能把男男女女当做驿马,把它们骑得精疲力尽,到了站上丢下来;这样你就能达到欲望的最高峰。”鲍赛昂夫人指点拉斯蒂涅,要把女人作为向上爬的阶梯。她鼓励拉斯蒂涅去追求年轻、有钱、漂亮的纽沁根太太。于是为了添置一套交际用的漂亮衣服,拉斯蒂涅写信给母亲和妹妹告急。外省青年的那份纯真在他身上慢慢消失。 他追求伯爵夫人,其原因是博取女人的欢心,而得到他的帮助和庇护。他追求公爵夫人,以谦恭而又狡狯的神态向其求教人生发迹的奥秘。他追求纽沁根太太目的是想借她控制他坐银行生意的丈夫,从此帮助自己发一笔大财。面对虚伪的爱情,在高老头用最后一点钱为他购置房子时,没有一点的良心不安,他甚至非常激动。当他利用这一跳板得到一切时,他已经在欲望和野心的引导下逐渐埋丧他的正直、善良与爱心,残存的良心只是阻止人性向兽性转化的最后捍卫者。 金钱法则 “伏脱冷给他生了人生的‘第二课’ ——金钱法则课。”什么坏事都能干的伏脱冷,是一个想拼命爬上贵族社会的恶汉。他没有高贵的门第,没有巨额的资本,没有能勾动女人的美貌,就采用粗暴的“象炮弹一样轰进”上流社会去的方法。他向拉斯蒂涅提出了具体的建议,与维多莉小姐订婚,杀死她的哥哥,让她继承父亲的全部财产,很快就会成为百万富翁。他表示一定为拉斯蒂涅付出实际行动,报酬是从维多莉小姐继承的百万之中提取二十万。伏脱冷的言论大大惊骇了拉斯蒂涅。 对于伏脱冷的教导,当然此时代的拉斯蒂涅终究还是一个资产阶级野心家的雏形,刚从贵族阶级方面转化过来,对资产阶级赤裸裸的方式,还感到不适应。虽然有动心,但尚未丧尽天良,不敢答应。但他抵挡不了金

高老头经典句子赏析

高老头经典句子赏析 1、太阳,太阳,神圣的太阳,是您晒热了一只又一只南瓜。 2、一个人要失败之后,方始发觉他欲望的强烈。——巴尔扎克《高老头》 3、逆境不就是命运的试金石吗? 4、能够在中间调解的只有哥哥,可是四年之中他没有探望过妹妹一次,也没有给她任何援助。 5、坐在马车里沾上污泥的人就是高尚的人,步行沾上污泥的都是骗子。 6、到处是真苦难,假欢喜。 7、父亲给了我一颗心,可是有了你,它才会跳。 8、14、28、你越没有心肝,就越高升得快,你毫不留情地打击人家,人家就怕你。只能把男男女女当作驿马,把它们骑得筋疲力尽,到了站上丢下来,这样你就能达到欲望的最高峰。——《高老头》。 9、在深沟泥淖中铺好了床铺,不过,也和那位无所用心的人一样,还只玷污了衣角。 10、难道你的人生你的幸福,真的在于装出你没有的身份,花费你担负不起的金钱,浪费你宝贵的求学时光,去见识那个社会吗?《高老头》 11、24、人们屈服于天才的力量之下,大家恨他,想尽办法诋毁他,因为他独吞一切,倘若他我行我素,大家只好屈服。总

之,要是不能将他埋入污泥底下的话,就只好崇拜他。《高老头》 12、道德家所谓的灵魂的堕落仅仅指人的消沉低落的想法,为一己自私的不自觉的行为。思想的波折,对社会的一再索取,或是思想上突然的反复,都是满足我们快乐的需要。《高老头》 13、人们只提一位夫人,而对其他缄口不语。 14、28、你越没有心肝,就越高升得快,你毫不留情地打击人家,人家就怕你。只能把男男女女当作驿马,把它们骑得筋疲力尽,到了站上丢下来,这样你就能达到欲望的最高峰。——《高老头》 15、倘若您平平庸庸,天性软弱,您倒不用发愁的。可我们偏又是狮子似的血性人,我们的胃口之大,每天能干出二十件蠢事来。 16、好心的太太每星期带姑娘去望一回弥撒,每半个月做一次忏悔,不管怎样都要把她培养成一个虔诚的少女。古图尔太太这样考虑也是对的。 17、她的美在于,心情高兴的时候,她是极其动人的。幸福是女人的诗意,正如衣衫是女人的外表。 18、我们又不欺骗谁,欺骗才降低我们的人格,扯谎不就表示投降吗? 19、维多利娜?泰伊菲小姐肤色苍白,病怏怏的,好像患了萎黄症似的,终日郁郁不乐,局促不安,样子十分贫困寒酸,可她的脸终究不老,动作敏捷,声音清亮。这个不幸的人就像一株灌木,新近移栽在土性不合的地里,一树叶子都萎黄了。 20、人总喜欢小小的抗拒一下,对自己的良心有个交代,替

高老头摘抄赏析

高老头摘抄赏析 篇一:对高老头文学作品赏析 对《高老头》的文学作品赏析 《高老头》发表于1835年,也就是在七月王朝初期。刚过去的复辟王朝在人们的头脑中还记忆犹新。复辟时期,贵族虽然从国外返回了法国,耀武扬威,可是他们的实际地位与法国大革命以前截然不同,因为资产阶级已经强大起来。刚上台的路易十八不得不颁布新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向资产阶级做出让步,以维护摇摇欲坠的政权。资产阶级虽然失去了政治权力,却凭借经济上的实力与贵族相抗衡。到了复辟王朝后期,资产阶级不仅在城市,而且在贵族保持广泛影响的农村,都把贵族打得落花流水。复辟王朝实际上大势已去。巴尔扎克同时代作家更敏锐,独具慧眼地观察到这个重大社会现象。 这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的时代小说,它浓缩了时代色彩,展现了当时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虚伪、狡诈、残忍够得上一幅全景画卷,从拉丁区与圣马尔索城关之间贫穷寒酸的小街陋巷,到圣日耳曼区富丽堂皇的贵族府邸,把尔扎克给我们展示了一个令人眼花缭乱的巴黎社会,讲述了一个令人热泪

相映的故事。巴黎社会各个阶层、各种身份的人物,带着各自独特的风貌,在这部小说中组成了一个喧闹的、活动着的、真实的社会。这里有贪婪势利的老板娘,有献身科学的大学生,有苦役帮口里神通广大的秘密头领。 小说主人公高老头向我们展示了一份特别的父爱。他把女儿当作天使,乐于牺牲自己来满足她们的种种奢望。为了女儿的体面,他停了生意,只身搬进伏盖公寓;为了替女儿还债,他当卖了金银器皿和亡妻的遗物,出让了养老金,弄得身无一文;最后,仍然是为了给女儿弄钱,他竟想去“偷”去“抢”去代替人家服兵役,去“卖命”、“杀人放火”。高老头的父爱并不单纯,而带着阶级的复杂性,他的父爱是交织着封建宗法观念和资产阶级的金钱法则的。从封建宗法伦理道德观出发,他认为父女之爱天经地义,“父道”是家庭、社会的轴心;但他又怀着往上爬的虚荣心,把对女儿的“爱”作为攀援名贵、抬高地位的手段,结果,原本高尚的感情变得庸俗、猥琐。高老头在临死前和拉斯蒂涅说的一句话对我的印象特别深:“钱可以买到一切,甚至能买到女儿。”可两个女儿只认钱不认父,在迷人的外表下藏着一颗丑陋的心灵。巴尔扎克把两个女儿的阴险、虚伪和高老头的善良、纯朴、描写得淋漓尽致,一批具有个性化的人物,一一展现在人们面前。文章的另一位主人公,高老头唯一的朋友,那个原本正直善良的拉斯蒂涅,后来也因禁不住上流社会和金钱的诱

高老头读书笔记摘抄赏析

高老头读书笔记摘抄赏析 《高老头》是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创作的长篇小说,成书于1834年。《高老头》该书讲述的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悲剧故事。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高老头读书笔记摘抄赏析,希望你喜欢。 高老头读书笔记摘抄赏析1 社交是通向上流社会的捷径?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如何在社会这个大染缸中,永葆自我的本色呢? 虽然法国文学巨匠巴尔扎克的这本书书名是《高老头》,但欧也纳这个人物却贯穿始终,书中细致地描述了欧也纳从一个乡下人般的大学生,在金钱至上的“上流社会”的环境影响下,最终一步步走向“又卑鄙又残忍”的上流社会。 学法律的大学生欧也纳,是一个没落贵族,租住在伏盖公寓。“平日尽穿隔年的旧衣服”,但“风度,举动,姿势,都显出他是大家子弟”,“家里一向为了疼他而瞒起的常年窘迫的景象”,“使他对于权位的欲望与出人头地的志愿,加强了十倍”,时刻梦想着有朝一日能飞黄腾达。他反复思量自我所读的法律的出路后,觉得没有前途,即使勉强能有点出息,都是要“昧下良心,吃二十年苦,无声无息地受二十年难”。可欧也纳此刻的处境是“心里想发财,口袋里空空如也;嘴里吃着伏盖妈妈难以下咽的饭菜,

心里爱着圣日耳曼区的山珍海味;睡的是破床,想的是高堂大厦”。他等不了了,他要出人头地,“以便捷足先登,榨取社会”!于是,他选择了走捷径。“想到了去征服几个能够做他后台的女人”,以期早日跻身“骏马前驱,健仆后随,挥金如流水”的上流社会。 “年纪轻轻,渴想踏进上流社会,饥荒似的想弄一个女人”的欧也纳,首先选择了高老头的大女儿特雷斯多伯爵夫人作为目标,她“生得端正,高大,被称为巴黎腰身最好看的美人之一。一对漆黑的大眼睛,美丽的手,有样的脚,举动之间流露出热情的火焰”。穿着寒酸的欧也纳来到特雷斯多伯爵夫人府上,受到了冷待,说话不玲珑的欧也纳一下子就碰壁了。“特雷斯多太太冷冷地板着脸,神情淡漠的眼睛故意躲开闯祸的大学生”。这次上门之后,伯爵就吩咐下人,“以后这位先生来,再不许通报!” 第一次“出师”不利,苦闷的欧也纳,向远房表姐鲍赛昂太太诉苦,期待得到她指点迷津。在鲍赛昂太太家,欧也纳明白了高老头的遭遇——“不到两年,两个女婿把他赶出他们的圈子,当他是个要不得的下流东西”的时候,“还没有失掉青年人的信仰”的欧也纳忍不住“冒出几滴眼泪”,欧也纳最终明白了在特雷斯多伯爵夫人家吃闭门羹的原因了,就是冒冒失失地提到高老头的名字,把伯爵夫妇得罪了。因为被人遗弃,鲍赛昂太太一怒之下给了一心想“往上爬!不顾一切地往上爬”的欧也纳,精心地指导和出谋计策:“你得以牙还牙对付这个社会,你想成功吗”,“你越没

《高老头》中高老头形象分析

《高老头》中高老头形象解析 高老头的悲剧是资产阶级和市民内部一切传统的价值观被新时代的现金交易法则所取代的真实写照。全文描写了高老头与女儿们关系的微妙变化,以其为线索之一,展开了对黑暗的讽刺。 一、拜金的父爱 他原为面条商,在大革命时期成了暴发户。妻死后,把溺爱当作父爱,用金钱推动她们的奢求和虚荣,以致最后拜金产生的悲剧。“……把高老头的蜗居和刚才她女儿华贵装束一比,不仅惊呆了。屋里连窗帘也没有……床头柜既没有门,也没有大理石台面,壁炉没有生过火,旁边有张胡桃木方桌,高老头就是用这张桌的横杠把镀金器皿扭弯的。”高老头从百万富翁直落到如今变卖旧物来养活女儿,是由于女儿的贵族拜金性格。这是高老头用爱铸成的错误。正是他培养了女儿拜金主义和利己主义世界观。所以,当其临终前喊他的女儿见最后一面时,她们却没有一个来看望被榨干最后一滴血的父亲。而他自己最终成了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的牺牲品。这不能全权怪他,因为观此文本,这是一部赤裸裸中世纪法国巴黎金钱社会的写照,而他是一个商人,生活在此环境中,多少会产生拜金的性格。然而,他把这种性格用爱传递到女儿身上,为了女儿能更好的生活。所以这也是一部用金钱湮没亲情与爱情的血泪故事,由此见,这种悲剧便不算偶然。 二、归属与爱 马斯洛层次需要理论中有:归属于爱,也是人的社会性的反映。当然,在它之下有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这两种需要对于他已经满足,而对于女儿,安全需要(经济安全和人生安全)远远不足。“归属感”,人都有一种归属于一个集团和群体的需求。高老头一心只想和两个女儿相依为命,归属于由此三人组成的理想的幸福的家庭里。“家庭”,难道是伏盖公寓的暂住房么?所以可以说归属的物质表层已经暗示了他们不可能产生理想的家庭幸福感。而且,女儿只想把他当作“摇钱树”,只有当缺钱时才去找父亲,这便可见社会及个人所形成的不孝风气。“爱”,人都希望伙伴、同事之间的关系融洽,互相关爱。而被女儿门榨干了财产的老者,奄奄一息地躺在伏盖公寓的阁楼上,不停地呼唤女儿的名字。可是两个女儿一个也没有来,老人想起当初女儿出嫁时,他给了她们每个人八十万法郎作为嫁妆,女儿和女婿把他当作财神,谁也不敢怠慢他。人们恭恭敬敬地瞧着他,“就像恭恭敬敬地瞧着钱一样”。如今他一无所有了,谁也不把他放在心上。“做父亲的应该永远拥有钱,应该紧紧攥住儿女的缰绳,像对付劣马一样……”。这样,女儿的价值趋向完全打垮了归属这一层关系。伏盖公寓的住客们由崇敬变为不理不睬,甚至任意嘲讽,把他当作笑柄。拜金和权力腐烂了这原本可能正常的亲人和朋友关系。 三、小结 高老头是资产阶级社会的牺牲品,而这幕悲剧再形象不过地印证了:“资产阶级撕下了照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默默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因为连低层次的需要都不能被满足,所以依照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最高层——自我实现便遥不可及了。高老头便在无形中丧失了自我,丧失了理性和尊严。《高老头》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它用高老头的父爱异化的悲剧,无疑是用人性中最柔软脆弱的情感来给这个社会和病态人心中早已成为定式的金钱观念以重重的一击!

最新浅谈巴尔扎克《高老头》的人物形象

浅谈巴尔扎克《高老头》人物形象 《高老头》是巴尔扎克的著名,也是其《人间喜剧》的开头部分。这部作品在展示社会生 活的广度和深度方面,在反映作家世界观的进步性和局限性方面,在表现《人间喜剧》的艺术 成就和不足之处方面,都具有代表意义。而今天我所要研究的是《高老头》里的高老头、拉斯 蒂涅、伏脱冷和鲍赛昂子爵夫人这四个主要人物。 一、高老头 高老头是巴尔扎克塑造的一系列富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之一,他是封建宗法思想被资产 阶级金钱至上的道德原则所战胜的历史悲剧的一个缩影。小说主人公高里奥高老头是法国大革命时期起家的面粉商人,中年丧妻,他把自己所有的爱都倾注在两个女儿身上。向读者展示了一份特别的父爱。他把女儿当做天使,乐于牺牲自己来满足她们的种种奢望。为了女儿不 牺牲一切当然也包括他自己。对于这样一个“慈父”,巴尔扎克赞叹“他无异于一个基督 教神圣的殉道者”。 高老头生活在大革命时期、拿破仑帝正和波旁王朝这三个新旧交替、急剧动荡的时期,当时整个社会的思想观念是金钱至上,而作者笔下的高老头成为了这个时期被金钱吞没的父爱的典 型代表。我认为高老头具有以下几个特征:高老头是一个十分重感情的人但也是一个十分自私 的人,同时高老头是个矛盾综合体又是一个内心充满渴望又是一个压抑自己的人,但我觉得高 老头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盲目溺爱女儿的人。事实上,高老头的父爱并不单纯,而带着阶级的 复杂性,他的父爱是交织着封建宗法观念和资产阶级的金钱法则的。从封建宗法伦理道 德观出发,他认为父女之爱天经地义,“父道”是家庭、社会的轴心;但他又怀着往上 爬的虚荣心,把对女儿的“爱”作为攀援名贵、抬高地位的手段,结果,原本高尚的感 情变得庸俗、猥琐。他的父爱是病态、畸形的。具有自我抹杀性,正如高老头自己所说: “一切都是我的错,是我纵容她们把我踩在脚下的。” 二、拉斯蒂涅

高老头在线阅读

高老头在线阅读 篇一:高老头读书报告 巴尔扎克笔下的社会与当时钱带给人的不同 高老头——人物读书报告 三四十年代的法国,可以说是高低层次异常鲜明的。上层社会的人住着豪华的,好似宫殿般的房子,坐着四轮马车。而下层社会只能住在像文中高老头所住的破旧、散发臭气的伏盖公寓。所以,有些人自然会拼尽一切进入上层社会,拥有金钱。虽然高老头不是这本书的主人公,但我能从他身上看到当时的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冷酷。 高老头年轻的时候做的是面条生意,他从未投机取巧,赚不义之财。几十年下来,他赚了两百万法郎,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但自从他有了女儿,他就不干了,但每年还有接近十万法郎的年利。他的女儿一出生就有高档马车坐,高老头太溺爱他的女儿了。慢慢地,两个女儿长大了,一个当了伯爵夫人,一个当了银行家太太。高老头疼爱女儿,给了每人八十万法郎,一个人四万法郎年利。一开始,两个女儿女婿轮流照顾老头,给他做饭。她们这样其实是为了继续榨干他的钱。高老头住在伏盖公寓,每年只有几千法郎的利息,其他的都折合现钱给了女儿。他住着一个月几百法郎的破屋子,喝的吃的也是让人有些咽不下去的水与饭。而他的女儿却住在好似宫殿般的房子,享受着山珍海味。但依旧不时地通过看望来找父亲要钱。一开始,大家都尊称高老头为高里奥先生。可后来,他的钱越来越少,人们都不这么称呼

了。慢慢地,他的金杯具,钻石腰带都被当的,给了女儿。到了最后,他身上仅仅有几百法郎。他的女儿女婿几乎再也不找他了,也不管他了,他也只好偷偷去看他的女儿。可以说,作者向人们展现出了一个有些疯狂的“慈父”,竟乐于牺牲自己满足女儿的一切奢望。有些人说,他是一个伟大的父亲,变现了人类最本真的一面。连作者也感叹道: “他无异于一个基督教神圣的殉道者。”而我觉得,他的思想并不是如此的。因为他临死前曾经说了一句话:“我几年前就知道他们会这样,但我一直还怀有侥幸,希望他们不会。”可见,他虽然认为父亲对女儿的爱天经地义,但依旧怀有一种虚荣心,他希望通过女儿来让他更为幸福,能抬高自己的地位。所以说,他的死也是因为他自己。 但让我最难以接受,感受深的是最后的高潮部分。高老头的两个女儿再次借钱,但他却没能力再给了,他已经将仅剩的一万法郎的钱给了其中的一个女儿。所以,他因为自己目前的无能为力而受到了刺激。再加之女儿的吵架,以及她们拿到欧也纳给的钱后对自己的不闻不问,导致他脑溢血,一病不起。但在他的病榻旁只有一个医生,连欧也纳也跟着他的女儿参加了舞会,为了是在上层社会取得地位。结果高老头病势更重了。过了一天,欧也纳一个人回来了,高老头非常想见到女儿。但当欧也纳去找的时候,她们却都闭门不出,假装生病,被丈夫拖住。这时,高老头才领悟到,女儿的爱、绝望的叫喊以及他生病后的哭喊都是装的。“千万别生孩子!你生了他们,而他们却要你死。你让他们进入上层社会,他们却把你从上层社会赶出来…….钱能给

《高老头》典型性环境和人物分析

《高老头》典型性环境和人物分析 摘要: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是一部伟大的历史现实主义高峰,他在《人间喜剧》前言中写道:“法国社会要做历史家,我只能当它的书记。”而在《高老头》作为作者:“真实的、深刻的、‘再现自己的时代’的巨著,有很高的现实历史价值。本文从故事梗概、小说思想感情和它的艺术手法和历史背景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试图对《高老头》里的拜金主义,对家庭亲情、人性和对社会的零碎思考。 关键词:金钱罪恶现实主义典型环境 论文主体: 巴尔扎克是法国19世纪现实主义代表作家和奠基人之一。他的大手笔之作《人间喜剧》是一座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高峰。恩格斯在《致玛.哈克奈斯的信》中曾精辟的论述过《人间喜剧》的深刻意义。他认为,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里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黎好似,他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他指出,巴尔扎克“用编年的方式几乎逐年的把上升的资产阶级在1816年至1848年这一时期的对贵族社会日甚一日的冲击描写出来。”他的作品展淋漓尽致的资产阶级罪恶的发家史,贵族阶级没落的衰亡史,暴露金钱的罪恶,反映当时经济、人民群众等风俗,徜徉于巴尔扎克的文学海洋,就会发现,我们不仅同传统意义上的文学家对话,巴尔扎克不仅是一个文学大师,更是一个思考者,他把整个社会包罗万象的用文字展示出来,每一个人物都有自身独一无二的特质,但却与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因素相连,金钱、罪恶、人性、亲情和被腐化和酸臭包围了的所谓的“爱情”。 故事梗概: 高老头为了使女儿幸福,自己受什么苦都在所不惜,给了两个女儿每人80万法郎的陪嫁,使大女儿成了伯爵夫人,小女儿成了银行家夫人,自己却死在小阁楼的破床上,而他的两个女儿当时在参加舞会…… 小说中另外一个重要的人物是来自外省的大学生拉斯蒂涅,他是当时纷纷从外省涌入巴黎寻找“理想”中的一个,他的成长变化,他的心理变化和性格发展反映了当时时代和社会的特征,破旧寒酸的伏盖公寓和金碧辉煌的贵族官邸,使这个穷学生看到了社会真实的分化和对比,这个巨大的反差无不刺激着这个初出茅庐的青年,同时,包塞昂夫人和伏脱冷和那个被女儿榨干了财产的高老头对拉斯蒂涅的思想变化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 在巴尔扎克笔下这个喧闹的真实的社会里还有贪婪势利的老板娘,搞非法勾当的苦役犯伏脱冷,在失意中隐退的包塞昂夫人,在利益的诱惑下倒掉的米旭诺和波阿莱…… 通过这些形形色色的任务,作者如同一个画家,把广阔的社会黄面描绘出来,通过如此多的光怪陆离的现象,以拉斯蒂涅的思想变化过程为桥梁,整个小说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完美的搜地,剪辑展现巴尔扎克炉火纯青的艺术才华。 思想感情: 《高老头》是巴尔扎克创作的《人间喜剧》第二阶段的开山之作,也是一部现实主义著作。全景展示了巴黎社会各个阶层的生存状态,他们当中,有生活在拉丁区和圣马而索城之间贫穷寒酸的底层人士。 小说名为高老头,高老头和他两个女儿的故事作为贯穿小说的线索。揭露了繁华下的社会现实,高老头的父爱和两个冷漠的女儿之间形成鲜明的对比,控诉了资本主义社会拜金主

浅谈高老头的父爱悲剧

浅谈高老头的父爱悲剧 [内容提要] 亲情源于血缘,血缘凝就亲情。人世间,依赖血缘纽带,常常演绎出一个个可歌可泣亦喜亦悲的亲情故事。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用他那锐利的笔端描写了一部家庭悲剧《高老头》,讲述一个被自己爱了一辈子的女儿无情抛弃的悲剧。本文通过分析两个女儿对高老头的态度,认为高老头父爱悲剧来源于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不合理,说明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对子女健康成长有着重大的影响。 [关键词] 高老头悲剧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作为一个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家,巴尔扎克用他那锐利的笔端描写了许多经典的悲剧形象。《高老头》是其代表作之一,讲述的是主人公高老头是一位法国大革命时期的面粉商人,他顺应时代,瞄准机会盘下东家的面粉生意,囤积居奇,制造饥荒,在累累白骨上建立丰厚的家业,成为资产阶级暴发户。因中年丧妻,他把自己所有的爱都倾注在两个女儿身上。他把女儿当作天使,乐于牺牲自己来满足她们的种种奢望。为了女儿的体面,他歇了生意,只身搬进伏盖公寓;为了替女儿还债,他当卖了金银器皿和亡妻的遗物,出让了养老金,弄得身无分文;最后,仍然是为了给女儿弄钱,他竟想去“偷”去“抢”去代替人家服兵役,去“卖命”、“杀人放火”。最终他的付出没有得到回报,两个女儿把父亲当成柠檬挤干后,就把皮扔到街角旮旯里。高老头的父爱悲剧有社会因素,也有个人因素。

一、悲剧表现 天伦之乐,人皆有之,父女之间的血脉亲情尤其珍贵。妻子死后,高老头便把对娇妻无限的爱一下子全部转移到两个女儿身上,给她们请最好的家庭教师和陪读小姐,给她们配了骏马和花车,其生活之奢侈,“像阔老爷的情妇”。父亲对女儿穷奢极欲有求必应,“只要她们给个撒娇的回报”,即使女儿做了坏事,他也一样高兴。大女儿阿纳斯塔齐追求贵族气派,他便把她嫁给了德雷斯托伯爵;小女儿德尔菲娜贪图钱财,他便把她嫁给了银行家纽沁根。他给每个女儿八十万法郎的陪嫁。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私的给予与付出,而这种表现在高老头的身上发挥得淋漓尽致。新婚的两个女儿面对父亲八十万法郎的嫁妆,又不清楚父亲的财产,两姐妹对他既体贴周到,又奉承敬重,一点儿也不敢怠慢,高老头轮流在两家当座上宾,享受“父亲,这边请;父亲,那边请!”的高规格待遇,正如高老头说的,“她们家永远有我的一份刀叉”,“她们承认是我的女儿,承认我是她们的父亲”,这是在帝政时代。但好景不长,到了拿破仑时期,两个女儿对父亲的态度还可以将就。可是波旁王朝复辟之后,当父亲商人地位与贵族门槛发生冲突,让她们丢尽了面子,闹尽笑话以后,大女儿瞪他,二女儿对他发火。不仅要求他放弃面粉生意,而且不再让他上她们家就餐,不随便与他见面。这严重剥夺了高老头幻想中仅有的一点“天伦之乐”。他怕女儿受气,便自动退出来,看到女儿们因此高兴,他觉得自己做得对。 两个女儿是开心了,但并没有为此觉得愧对父亲,依然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而高老头住进伏盖公寓一间破房间里:“窗上没有窗户,糊墙纸受了潮,有好几处已经剥落,卷缩,露出被烟熏黄的石灰墙面。老人家躲在一张蹩脚的床上,只有一床薄薄的盖被,一条用伏盖太太的旧裙拼成的压脚被……连最穷酸的掮客住的阁楼,也要比高老头的房间布置得好些。”两个女儿一次也没有想过父亲的处境,也没有去探望过父亲,即使有,也只是在她们需要金钱的时候才想起她们还有一位父亲。为了在上流社交圈站稳脚跟,阿娜斯塔齐搞排场,养情人,在舞会上出尽风头,欠下了大批债务;为了讨好新情人拉斯蒂涅,过上神仙眷侣般的幸福生活,但裴纳总向父亲吐露烦恼……正如那个精通世故的伏脱冷所说,“昨天在爵府的高堂上,今儿早晨在债主的脚底下,这便是巴黎女人的本相。丈夫要是

高老头人物形象分析

高老头人物形象分析 《高老头》发表于1834年,是巴尔扎克最优秀的作品之一。这部作品在展示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方面,在反映作家世界观的进步性和局限性方面,在表现《人间喜剧》的艺术成就和不足之处方面,都具有代表意义。 小说以1819年底到1820年初的巴黎为背景,主要写两个平行而又交叉的故事:退休面条商高里奥老头被两个女儿冷落,悲惨地死在伏盖公寓的阁楼上;青年拉斯蒂涅在巴黎社会的腐蚀下走上堕落之路。同时还穿插了鲍赛昂夫人和伏脱冷的故事。通过寒酸的公寓和豪华的贵族沙龙这两个不断交替的主要舞台,作家描绘了一幅幅巴黎社会人欲横流、极端丑恶的图画,暴露了在金钱势力支配下资产阶级的道德沦丧和人与人之间的冷酷无情,揭示了在资产阶级的进攻下贵族阶级的必然灭亡,真实地反映了波旁王朝复辟时期的特征。 1、思想意义与人物分析 首先,《高老头》着重揭露批判的是资本主义世界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大革命时期依靠大饥荒成为暴发户的高里奥老头,在妻子死后,把全部的爱都倾注到两个女儿身上,让她们从小就过着奢侈、挥霍的生活,满足她们的一切欲望。后来,他把财产平分成两份,给了每人80万法郎的嫁资。金钱换来了如意的婚事。大女儿阿娜斯塔齐嫁给雷斯多伯爵,进入了贵族社会,小女儿但斐那找了银行家纽沁根作丈夫,成了阔太太。结婚之初,高老头还是两个女儿家的座上客,他一周可以在女儿家吃一两次饭,后来改为一个月两次,最后竟永远被拒之于大门之外。这种感情的变化一方面是因为到了复辟时期,爵位重新成为地位的标志,高老头的面条商身份不能给女儿的家庭带来光彩,更重要的是因为他的钱越来越少了。他想见女儿时或者偷偷从厨房溜进去,或者站在她们马车经过的道路旁。两个女儿偶尔也光顾父亲居住的伏盖公寓,目的是为了不断榨取父亲仅有的赖以活命的钱财。两姐妹用尽心机,各不相让,几乎反目成仇。在她们的轮番搜刮下,高老头当尽卖绝,一文不值,在伏盖公寓的阁楼上贫病交加、濒临死亡。 高老头之死是这幕家庭丑剧的高潮。高老头临死前想见女儿一面,尽管他哭天喊地,可是谁也没来,死前的高老头才悟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残酷真理:“钱可以买到一切,买到女儿。”当拉斯蒂涅为筹款治丧在“纽沁根夫妇与雷斯多夫妇两处奔走”时,他们以“父亲死了,都悲痛得了不得”而拒绝会客。在送葬的行列里,出现的是这两家“有爵徽的空车”。巴尔扎克的揭露与批判真可谓入木三分,力透纸背。 整个巴黎在金钱的魔力感召下,极端利己主义淹没了一切道德原则,无论是上流社会还是下层公寓,围绕金钱演出的丑剧层出不穷。阿瞿达侯爵为了20万法郎的陪嫁抛弃了交往多年的情妇;雷斯多伯爵抓住妻子的弱点侵吞了她的财产;银行家纽沁根则下流到答应妻子“自由”,但要以控制她的财产作为交换。由于觊觎高老头的财产,伏盖太太巧装打扮,故作媚态;为了3000法郎的收入,米旭诺和波阿莱成为官方的密探,对伏脱冷暗下毒手;伏脱冷为了20万法郎,巧设陷阱,杀害了泰伊番的独子;拉斯蒂涅在巴黎这个大染缸中,放弃了靠读书求功名的念头,决心要在这个“地狱”中去“拼一拼”。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名著导读《高老头》习题

名著导读:《高老头》导学案设计 一、填空题 (一)、阅读教材“背景介绍”,完成下列1—6题。 1、十九世纪法国文学流派代表作家把自己创作的《 》《》等十几部小说总称为《》。 2、从1892年开始,巴尔扎克写作《》这部书,开始了后来称之为《 》的这座文学大厦的构建,并连续不断地获得成功。而他的长篇小说《 》被称为《》的序幕,曾被英国作家毛姆选为世界十大小说之一。 3、巴尔扎克的《》包括九十多部(篇)小说,描写了两千四百多个人物,大致分为、和三大部分。 4、恩格斯称《》“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 5、巴尔扎克作品的中心主题是和带来的 和。他的作品是 文学的典范,他的最大特点是善于在里找到作品所需要的故事。 6、在小说《》中,作者第一次使用他创造的“”——让一个人物不仅在一部作品中出现,而且在以后的作品中连续不断地出现,它不仅使我们看到人物性格形成的不同阶段,而且使一系列作品构成一个整体,成为《人间喜剧》的有机部分。在此,一些主要人物如、、纷纷登场亮相,《人间喜剧》拉开了序幕。 (二)、阅读教材“作品导读”,完成下列7—10题。 7、小说《高老头》是巴尔扎克的代表作,它是的序幕。 8、巴尔扎克在长篇小说《高老头》中写了20余人,其中小说的主要人物有四个:面条商 、穷大学生、贵妇和江洋大盗。 9、小说《高老头》以1819年底和1820年初为时代背景,以巴黎街一个叫的小旅店为舞台,以和的故事为两条主要线索,又穿插了和的故事。作品以叙述高老头被两个女儿和榨干钱财后遭抛弃为中心情节,以为中心人物,通过他的活动穿针引线,将上层社会与下层社会联系起来,将贵族沙龙与资产者客厅连结起来,真实地勾画出法国波旁复辟王朝时期社会的一幅剪影。 10、小说《高老头》随着高老头之谜在拉斯蒂涅眼前展现、解开,情节步步推向高潮,成功地塑造了面条商高里奥和青年野心家拉斯蒂涅的形象。小说通拉斯蒂涅目睹被捕、被弃、惨死等情节,让我们看到当时法国社会最大的变动是 。从而淋漓尽致地揭露了金钱的统治作用和拜金主义的种种罪恶。 二、简答题 1、拉斯蒂涅是如何由一个纯朴的青年学生蜕变成寡廉鲜耻的野心家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