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ppt课件
必修2第1章第2节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9331变式课件)27PPT

二、关于9∶3∶3∶1的变化 致死现象
3、若有一对隐性基因纯合致死, 则 9∶3∶3∶1的变化为3∶1
例4.某种鼠中,黄鼠基因(Y)对灰鼠基因(y)为显性, 短尾基因(T)对长尾基因(t)为显性,且基因t纯合时 都能使胚胎致死,这两对基因是独立遗传的,现有两只 双杂合的黄色短尾鼠交配,理论上它们所生的子代表现 型比例为( ) [答案] A A . 3∶ 1 B . 9∶ 3∶ 3∶ 1 C . 4∶ 2∶ 2∶ 1 D . 1∶ 1∶ 1∶ 1
二、关于9∶3∶3∶1的变化 致死现象
例5.某种鼠中,黄鼠基因(Y)对灰鼠基因(y)为显性, 短尾基因(T)对长尾基因(t)为显性,且基因Y 或t纯 合时都能使胚胎致死,这两对基因是独立遗传的,现有 两只双杂合的黄色短尾鼠交配,理论上它们所生的子代 表现型比例为( ) A . 2∶ 1 [答案] A B . 9∶ 3∶ 3∶ 1 C . 4∶ 2∶ 2∶ 1 D . 1∶ 1∶ 1∶ 1
二、关于9∶3∶3∶1的变化 累加效应 9∶3∶3∶1变化为1∶4∶6∶4∶1
例8.人类的皮肤含有黑色素,黑人含量最多,白人含量最 少。皮肤中黑色素的多少,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和 a,B和b)控制,显性基因A和B可以使黑色素量增加,两者增 加的量相等,并且可以累加。若一纯种黑人与一纯种白人 婚配,后代肤色为黑白中间色,如果该后代与同基因型的 异性婚配,其子代可能出现的基因型种类和不同表现型的 比例分别为( )
[答案] A
A.9种,1∶4∶6∶4∶1
C.9种,9∶3∶3∶1
B.3种,1∶2∶1
D.3种,3∶1
二、关于9∶3∶3∶1的变化 基因互作 指非等位基因之间通过相互作用影响同一 性状表现的现象
例9.紫花和白花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某 紫花植株自交,子代中紫花植株∶白花植株=9∶7,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性状可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B.子代紫花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占1/16 [答案] A C.子代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3种 D.亲代紫花植株测交,后代紫花∶白花为1∶1
4.2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 课件(共20页ppt)

翻译水平的调控
4.miRNA是miRNA前体经过加工之后的一类非编码的具有调控功能的小RNA分 子(18~25个核苷酸),它含有一段能够自我配对形成“茎环”结构的序列(如图 所示)。某miRNA能抑制W基因控制的蛋白质(W蛋白)的合成,如图是某真核细
胞内形成该miRNA及其发挥作用的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 )
如图所示。下列相关推测不合理的是( D )
A.染色质中的组蛋白乙酰化与去乙 酰化不属于可逆反应 B.HDAC复合物使组蛋白去乙酰化 伴随着对基因转录的抑制 C.激活因子、抑制因子可能改变了 组蛋白的空间结构 D.活性染色质更便于DNA聚合酶与 DNA的结合
转录水平的调控
2.大肠杆菌乳糖操纵子包括lacZ、lacY、 lacA三个结构基因(编码参与乳糖代谢 的酶,其中酶a能够水解乳糖),以及 操纵基因、启动子和调节基因,调节 基因表达的阻遏蛋白可调控结构基因 表达。培养基中无乳糖存在时,阻遏 蛋白和操纵基因结合,导致RNA聚合 酶不能与启动子结合;乳糖存在时, 乳糖与阻遏蛋白结合,改变其构象。
转录后水平的调控
3.如图是人体细胞内细胞核基因的表达过程示意图,前体mRNA在细胞核内剪切、
拼接后参与翻译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基因的转录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的催化 B.一个基因控制合成不同的多肽链与转录时的模板链不同有关 C.翻译过程需要成熟的mRNA、tRNA、氨基酸、能量和核糖体等 D.若该基因为呼吸酶基因,则图示过程可发生在任何成熟的细胞中
问题一: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方式有几种,举教材中实例说明 问题二:细胞中表达的基因分为哪两类?细胞分化的本质是什么?分化
后不同功能的细胞中核DNA、RNA、蛋白质是(相同or不同or不完全相 同)?
5----孟德尔遗传定律拓展-接近高考-适合生物竞赛辅导PPT课件

.
31
荠菜蒴果受T1/t1、T2/t2两对基因控制:
P
三角形 (T1T1T2T2) × 卵形 (t1t1t2t2)
↓
F1
三角形(T1t1T2t2)
↓
F2 15 三角形
(9T1_T2 _ + 3T1_t2t2 + 3t1t1T2 _) : 1 卵形 (t1t1t2t2)
.
32
5.抑制作用
在两对独立基因中,一对基因本身不能控 制性状表现,但其显性基因对另一对基因 的表现却具有抑制作用。对其它基因表现 起抑制作用的基因称为抑制基因
.
3
一、显隐性关系的相对性
1.完全显性 2.不完全显性 3. 共显性 4.镶嵌显性
.
4
1.完全显性
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子一代的表现 与一个亲本的性状完全相同。
.
5
.
6
2.不完全显性
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后, F1显现中间类型的现象
◎F2表现型和基因型的种类和比例 相对应 ◎呈1:2:1的比例
.
38
基因C可能是决定黑色素的形成,而B和b控制黑色素在毛内的分布。 没有黑色素的存在,就谈不上黑色素的分布,隐性基因cc可遮盖另 一对非等位基因B和b的表现
家鼠毛色隐性上位遗传
.
39
五、被子植物果实遗传问题分析
.
41
果皮和种皮的基因型与母本一致
胚中的基因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 胞
胚乳中的基因1/3来自精子,2/3来自极核
红细胞可通过胎盘进入母体血循环,使母体产生对Rh 阳性的抗体。
.
22
Rh阴性母亲怀有Rh阳性胎儿时 发生新生儿溶血的机制
基因互作

雌性为隐性
从性遗传
类型
范例
基因型
从性显性 人类早秃
b+b+
b+b
bb
从性显性 绵羊长角
h+h+
h+h
hh
表型 ♀♂ 正常 正常 正常 早秃 早秃 早秃
有角 无角 无角
有角 有角 无角
(二)致死基因 当其发挥作用时导致个体死亡的基因。
隐性致死基因:只有在隐性纯合时才能 使个体死亡。
A
IAIA,IAi
A
β(抗B) A抗原
B
IBIB,IBi
B
α(抗A)
B抗原
AB
IAIB
AB
-
A、B抗原
O
ii
-
αβ(抗A抗B)无相应产物
下图为某一家族的族谱。在一次实验中,将不同家族成员的 血浆和血球两两混合配对,以测试血液凝固情况,若凝固为 (p),不凝固为(a),空白表示试验中未测试该组合。族 谱中成员1的表型为AB型Rh阴性,成员2的表型为B型Rh阳性
( LMLM ) M × N( LNLN )
( LMLN )MN × MN
M MN N 1: 2 : 1
4.镶嵌显性(mosaic dominance) 双亲的性状在后代的同一个体不同部位表 现出来,形成镶嵌图式。
5.从性显性
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因受到性激素 的作用,基因在不同性别中表达不同。 如:人的早秃基因:男性为显性,
一因多效 :一个基因影响许多性状的 发育往往是多个性状同时表现出来。
3.表现度与外显率
表现度(expressivity):指一定的基因型 在不同的遗传背景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下, 表型表现程度的差异。
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致死基因PPT课件

.
14
1.互补作用(complementary effect)
两对独立遗传基因分别处于显性纯合或杂合状态 时,共同决定一种性状表现;当只有一对基因是显性, 或两基因都是隐性纯合时,则表现另一种性状。发生 互补作用的基因称为互补基因(complementary gene)。
.
15
互补效应
香豌豆(Lathyrus odoratus)有许多花色不同的品种。白花
在上述杂交中,黑色小鼠是能真实遗传 的。
.
2
从第一个交配看,子代分离比为1:1,黄鼠很可能是杂 合体,如果这样,根据孟德尔遗传分析原理,则第二个 杂交黄鼠黄鼠的子代分离比应该是3:1,可是实验结 果却是2:1。
以后的研究发现,每窝黄鼠黄鼠的子代数比黄鼠黑鼠 的子代数少1/4左右,
这就表明有一部分小鼠在胚胎期即死亡
对扁盘形为隐性,长圆形对圆球形
为隐性。如果用两种不同基因型的
圆球形品种杂交,F1产生扁盘形,
F2出现三种果形:9/16扁盘形,
6/16圆球形,1/16长圆形。(图
)
.
21
积加作用
南瓜果形受A/a、B/b两对基因共同控制:
P 圆球形 (AAbb) × 圆球形 (aaBB)
↓
F1
扁盘形 (AaBb)
↓
品种A及白花品种B分别与普通红花品种杂交时,子一代都 是红花,子二代红花与白花比均为3 :1。如果品种A和品种 B在基因型上相同的话,它们相互杂交所得子一代的表型应 该全是白花,可是实际上全是紫花,且子二代出现一个新的 比数,紫花与白花之比为9 :7(图)。
香豌豆花色由两对基因(C/c,P/p)控制:
.
19
互补效应
假定品种A有隐性基因pp,品种B有隐性基因cc ,所以品种A的基因型应该是CCpp,品种B的基 因型应该是ccPP。两品种杂交,子一代的基因 型是CcPp,由于显性基因C与显性基因P的互补
人教版教学课件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

06
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与展 望
研究方法
分子生物学技术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如基因 敲除、基因转录分析等,研究
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
遗传学方法
通过分析基因型和表型之间的 关系,研究非等位基因间的相 互作用。
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在生物进化中的 作用
自然选择与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
自然选择
自然环境中,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影响个体的生存和繁衍,适应环境的基因变异得以保留,不适应的则被淘 汰。
协同进化
不同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影响生物的适应性进化,促使生物不断适应环境变化。
物种形成与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
适应性进化
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可以促使生物在特定环境条件下发生适应性进化,形成独特的生物特征和生 态习性。
05
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在人类疾病中的 作用
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与遗传性疾病
遗传性疾病是指由基因突变引起的疾病,而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影响个 体的表型,从而影响遗传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例如,糖尿病、高血压和哮喘等 遗传性疾病,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影响这些疾病的发病风险和临床表现 。
例如,肺癌的发生风险与多个基因的变异有关,而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影响这些基因变异对肺癌发病风险的影响程 度。
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与药物反应
药物反应是指个体对药物的反应程度和效果,而非等位基因 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影响个体的药物反应。例如,不同的人对 同一种药物的反应可能不同,这可能与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 作用有关。
反式作用
9331及其变式ppt课件

• C.白:粉:红,4:3 :9
• D.白:粉:红,6:1 :9
7
例•(2010·新课标)某种自花授粉植物的花色分为白色、红
色和紫色。现有4个纯合品种:1个紫色(紫)、1个红色
(红)、2个白色(白甲和白乙)。用这4个品种做杂交实验,
结果如下:
假设aa上位
•1:A紫AB×B 红A,AbFb1为A紫AB,bF2为3紫∶1红;
5
1、基因互作
• 4、A存在时,表现为性状1,A不存在时,B 存在,表现性状2,均不存在时,表现为性 状3(显性上位)。12:3:1
• 5、aa存在时,表现为性状1,存在A时,同 时存在B,表现为性状2,存在A但不存在B 时,表现为性状3(隐性上位)。9:3:4
• 6、某基因B的存在会抑制基因A的表达(抑 制作用)。 13:3
•根据杂交结果回答问题。 •(1)这种植物花色的遗传符合哪些遗传定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实验中,植物的花色受几对等位基因的控制,为什 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
红色,每个基因对粒色增加效应相同且具
叠加性,a、b和c决定白色。将粒色最浅和
最深的植株杂交得到F1。F1的自交后代中,
与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表现型相同的概
率是
B
• A.1/64
B.6/64
• C.15/64
D.20/64
12
3、致死基因
• 由于致死基因的作用,使个体或配子死亡, 杂交后代偏离孟德尔比率。
81/256=(3/4)4
16
• 思考:另外,用“分离”的观点可以解决 很多的问题,比如:当两对等位基因自由 组合时,某一对显性表现非完全显性,而 是不完全显性?共显性?
等位基因——精选推荐

等位基因折叠编辑本段基本简介等位基因等位基因(allele⼜作allelomorph)⼀般指位于⼀对同源染⾊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对基因。
它可能出现在染⾊体某特定座位上的两个或多个基因中的⼀个。
若⼀个座位上的基因以两个以上的状态存在,便称为复等位基因。
若位置相同的成对基因中两个成员完全相同,则该个体对此性状来说成为纯合⼦。
若位置相同的成对基因各不相同,则该个体对该性状来说是杂合⼦。
在杂合⼦配对中,显性等位基因使隐性等位基因的性状得不到表现。
某些成对基因的两个成员为共显性的,即彼此间没有显性和隐性的关系。
例如⼈类的ABO⾎型系统:AB⾎型的⼈有⼀个等位基因决定A,⼀个等位基因决定B(既⽆A⼜⽆B等位基因的⼈的⾎型为O型)。
参阅dominance及recessiveness。
多数性状由两个以上的等位基因决定。
可存在着多样形式的等位基因,但减数分裂时只有两个等位基因附着于⼀定的基因座位上。
有些性状由两个或多个基因座位决定。
以上两种情况均使有关的等位基因数⽬增加。
所有遗传性状均为等位基因相互作⽤的结果。
突变、交叉及环境条件选择性地改变种群内部的表现型(也就相当于其等位基因)的频率。
以上来⾃《⼤英百科全书中⽂版》 allele 等位基因条。
国内个别教材上D和D,d和d不是等位基因的说法是错误的。
错误在于,没有理解所谓等位基因是多个基因中的⼀个,⽽是从中⽂字⾯上望⽂⽣义,想当然的认为只有两个基因,才能相互之间叫做等位基因,所以才会有D和D是不是等位基因的问题。
⽽且更进⼀步认为,只有D和d才能相互之间叫做等位基因,这就更不对了。
(注:国内⾼中课本必修⼆课本将等位基因定义为:控制⼀对相对性状的基因。
⽽由于D与D不是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所以不能称作等位基因.)在⼀个个体⾥,某个基因的基因型是由该基因所拥有的⼀组等位基因所决定。
例如,⼆倍体⽣物,也就是每条染⾊体都有两套的⽣物,两个等位基因决定了该基因的基因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雌雄异株的高等植物剪秋罗有宽叶、窄叶两种类型,宽叶(B)对窄叶(b) 为显性,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其中窄叶基因(b)会使花粉致死,如果杂
合子宽叶雌株同窄叶雄株杂交,其子代的性别及表现型分别是( A )
A.子代全是♂,其中1/2是宽叶,1/2是窄叶 B.子代全是♀,其中1/2是宽叶,1/2是窄叶 C.子代♀、♂各半,全为宽叶 D.子代中宽叶♀:宽叶♂:窄叶♀:窄叶♂=1:1:1:1
位于染色体上的不同位置上的基因。
D 例:下列关于等位基因和非等位基因的叙述,完全正确的是( )
A.等位基因来源于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B. 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分离,所有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C.组成A和a两个基因的碱基种类和数目一定不同 D. 非等位基因之间的基因重组可能来自于自由组合,也可能来自于交叉互换
8
(2)合子致死: 指致死基因在胚胎时期或成体阶段发生作用,从而不能 形成活的幼体或个体早夭的现象。
例:已知某环境条件下某种动物的 AA和Aa个体全部存活,aa个体在出生前
会全部死亡。现有该动物的一个大群体,只有 AA、Aa两种基因型,其比例
为1:2。假设每对亲本只交配一次且成功受孕,均为单胎。在上述环境条件
第一,让这只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
第二,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得到F2. 第三,统计F2中的雌雄比例。 结果预测:
Ⅰ如果 雌:雄=1:1
,则X染色体上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Ⅱ如果 雌:雄=2:1
4
3.复等位基因
在群体中同源染色体同一基因座位上有两个以上成员, 决定同一性状的基因。
例:在群体中位于某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的两个以上、决定同一性状的基因称为
等位基因,如控制ABO血型的基因。在家兔的常染色体上有一系列决定毛色的复等
位基因:C、cch、ch、c。C基因对cch、ch、c为显性,cch基因对ch、c为显性,ch对c为
的基因频率很低。但在非洲某些恶性疟疾流行地区,基因Hbs的频率很高,杂
合子(HbAHbs)约占当地人群的40%,研究发现杂合子对疟疾有较强的抵抗力,
显性纯合子(HbAHbA)虽不患贫血症,但易感染疟疾。请据材料回答:
(1)在大多数地区由于
,故
频率很低。
(2)非洲恶性疟疾流行地区由于
和
,故杂合子几率很高。
(3)如果在非洲这些地区完全消灭疟疾传播者——按蚊,则该地区的HbA基因
频率将
。
(4)这一事实说明:变异是
,
可使种
群
定向改变,导致生物向一定方向进行。
(1)Hbs Hbs会患贫血症而死亡 Hbs
(2)HbAHbA易患疟疾 Hbs Hbs严重贫血
(3)上升
(4)不定向的 自然选择 基因频率
7
据致死基因发生作用的不同发育阶段可分为:
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
1
一、概念辨析
1.等位基因
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对应位置上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
例:关于性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豌豆的紫花与白花为同一性状 B.一对相对性状必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C.DNA与蛋白质是生物性状的体现者 D.个体在繁殖时把性状直接传递给后代细胞
2
2.非等位基因
如人的神经胶症基因只要一份就可引起皮肤的畸形生长,严重的智力缺陷, 多发性肿瘤,所以这对基因是杂合的个体在很年轻时就丧失生命。
6
例:人正常的血红蛋白是由纯合基因HbA决定的;而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基
因Hbs在纯合情况下引起的,患者严重贫血,在儿童时期就会死亡;携带此致
病基因的杂合子(HbAHbs)会出现轻度贫血,但不会死亡;在大多数地区Hbs
cch
(3)若有一只喜马拉扬雄兔和多只其他各色的雌兔,如何
喜马拉扬
ch
利用杂交方法检测出喜马拉扬雄兔的基因型?(写出实验思路 白化
cc
和预期实验结果即可)
选用多只白化雌兔与该喜马拉扬雄兔交配,若后代均为喜马拉扬兔,则
该喜马拉扬雄兔的基因型为chch,若后代出现了白化兔,则该喜马拉扬兔
的基因型为chc。
下,理论上该群体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和Aa的比例是( A )
A.1:1
B. 1:2
C. 2:1
D. 3: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9
女娄菜是一种雌雄异株的草本植物(XY型),正常植株呈绿色,部分植株金 黄色,且金黄色植株仅存在于雄株中,如图是某校生物研究小组完成的几组 杂交实验的结果,若用A或a表示相关基因。请回答相关问题:
第一组和第二组杂交实验的子代都没有雌株出现,请你对此现象做出合理
的推测
。
黄色雄株产生的含Xa的配子不能成活(或无受精能力),只有含y染色体的精 子参与受精作用
10
例:(2010山东理综26,(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 (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 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 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 变,设计杂交实验 并预测最终实验结果。实验步骤:
5
4.致死基因
致死基因是指某个基因的存在能使个体或配子致死。
据致死基因的显隐性可分为:
(1)隐性致死: 指隐性基因纯合时,对个体有致死作用。
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隐性致死的,即纯合体HbSHbS是致死的。植物中常 见的白化基因也是隐性致死的,因为不能形成叶绿素,最后植株死亡。
(2)显性致死: 指显性基因具有致死作用,通常为显性纯合致死。
3
例(2010山东理综)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 F1全为灰体长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 长翅200只、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 体,用A、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 因位置,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和_____。 F1雄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
显性。C基因系列在决定家兔毛皮颜色时其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关系如下表: 请回答
下列问题: (1)家兔皮毛颜色的基因型共有
10
种,其中纯合体有4
种。 毛皮颜色表现型
基因型
(2)若一只全色雄兔和一只喜马拉扬雌兔多次交配后,子代 全色
C
全色:青旗拉=1:1,则两只亲本兔的基因型分C别cc为h、chch或ch。c 青旗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