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中重金属离子检测研究进展

环境中重金属离子检测研究进展
环境中重金属离子检测研究进展

环境中重金属离子检测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18-07-17T14:40:53.44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7期作者:周慧选

[导读] 如今,随着我国工业的迅猛发展,重金属的污染日益严重,且重金属在自然条件下难于降解为无害物,可通过食物链富集进入人体周慧选

江苏国恒检测有限公司江苏 210000

摘要:如今,随着我国工业的迅猛发展,重金属的污染日益严重,且重金属在自然条件下难于降解为无害物,可通过食物链富集进入人体,从而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重金属废水来源很广,如何科学实用有效地处理重金属离子废水已经成为国内外科研工作者研究的热点之一。因此本文主要就环境中重金属离子检测研究进展进行探讨分析,并提出一定的个人观点,以供参考。

关键词:环境;重金属离子;检测;研究进展

1 重金属的污染

重金属的存在会与人体内的蛋白质、酶进行反应,使其失去活性,也能够在器官内聚集,超过特定浓度后产生中毒现象,对人体产生极大的危害,比如日本的汞污染和镉污染,都是重金属污染的典型事故。其来源主要是由于其在开采、运输、炼制、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能源资源如煤炭和石油的开采、炼制和使用中,也会有重金属物质的存在和污染。这些重金属物质进入大气、水、土壤之中,然后随着生物作用,不断富集。重金属污染与其他有机化合物的污染不同。不少有机化合物可以通过自然界本身物理的、化学的或生物的净化,使有害性降低或解除。而重金属具有富集性,很难在环境中降解。因此,重金属污染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极大的危害。

对人体和环境产生较严重污染的重金属

2环境中重金属离子检测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重金属的使用范围日益扩大,在加速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的环境污染问题。1953年,于日本熊本县水俣湾附近渔村发现的水俣病震惊世界,其原因为甲基汞为主的有机汞中毒,是慢性汞中毒的一种类型。骨痛病发病的主要原因是镉中毒造成肾损害,进而导致骨软症。严重的重金属离子污染问题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环保人士的关注。如何分离检测和回收环境中的重金属离子更是值得研究的内容。对于重金属离子的检测与处理是立在必行的一项工作,也是推动检测发展,维护生活环境和人体健康的首要任务。

3 环境中重金属离子的检测方法

3.1 固相萃取法

(1)采用固体吸附剂将液体样品中的金属离子吸附,不仅与样品的基体和干扰化合物相分离,而且具有富集的作用,之后采用洗脱液进行洗脱,达到分离和富集环境中重金属离子的目的。

(2)固相萃取表现出非常显著的优点,可同时完成样品富集与净化,大大提高检测灵敏度.

(3)比液液萃取更快,更节省溶剂,可自动化批量处理。

(4)重现性好,常用于固相萃取的填料包括C18,硅胶、活性炭、膨润土、多壁碳纳米管等。

3.2 光谱法

(1)AAS检测方法是根据被测原子对其原子共振辐射的吸收强度进行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法能够达到ppb级,石墨炉原子吸收法能够达到ug/L的级别。其分析速度快,仪器的操作和使用简单方便,应用较为广泛,能够检测的物质多达70多个。但是AAS在实际使用中,不能够同时测定多种元素,需要不断技术升级。

(2)分子光谱法利用假如显色剂使待测物质转化为在紫外和可见光区域有吸收的化合物进行检测。生成的化合物一般是螯合物,较为稳定。显色反应的选择性和灵敏想较高。

重金属污染与检测方法探讨

重金属污染与检测方法探讨 更新时间:08-4-30 16:46 摘要:在109种化学元素中,金属就有83种,重金属是指比重大于4或5的金属,约有45种,如铜、锌、铅、镉、铁、锰、钾、钠、钙、镁、铬、汞、砷、镍等。由重金属造成的环境污染称为重金属污染,重金属污染主要指铅、镉、铬、汞、铊以及类金属砷等生物毒性显著的重金属。 关键字:重金属检测 1 重金属的污染 重金属污染与其他有机化合物的污染不同。不少有机化合物可以通过自然界本身物理的、化学的或生物的净化,使有害性降低或解除。而重金属具有富集性,很难在环境中降解。目前我国由于在重金属的开采、冶炼、加工过程中,造成不少重金属如铅、汞、镉、钴等进入大气、水、土壤,引起严重的环境污染。如随废水排出的重金属,即使浓度小,也可在藻类和底泥中积累,被鱼和贝类体表吸附,产生食物链浓缩,从而造成公害。 水体中的金属元素按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可分为三类:一是人体健康必须的常量元素如:钠、钾、钙、镁和微量元素如:铁、锰、铜、锌、镍、钴、硒、钒、钼、硅、锡,他们的缺乏或过量都于人体健康不利。二是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金属元素如:铅、镉、汞、砷、铬、铍、铊、钡等。三是在人体中确有存在,但生理功能尚不明的元素如:锂、硼、铝、钛、锆等。 水体中金属有利或有害不仅取决于金属的种类、理化性质,而且还取决于金属的浓度及存在的价态和形态,即使有益的金属元素浓度超过某一数值也会有剧烈的毒性,使动植物中毒,甚至死亡。金属有机化合物(如有机汞、有机铅、有机砷、有机锡等)比相应的金属有机化合物毒性要强得多;可溶态的金属又比颗粒态金属的毒性要大;六价铬比三价铬毒性要大等等。 重金属在人体内能和蛋白质及各种酶发生强烈的相互作用,使它们失去活性,也可能在人体的某些器官中富集,如果超过人体所能耐受的限度,会造成人体急性中毒、亚急性

(完整word版)重金属检测方法汇总

重金属检测方法汇总 重金属检测方法及应用 一、重金属的危害特性 从环境污染方面所说的重金属,实际上主要是指汞、镉、铅、铬、砷等金属或类金属,也指具有一定毒性的一般重金属,如铜、锌、镍、钴、锡等。我们从自然性、毒性、活性和持久性、生物可分解性、生物累积性,对生物体作用的加和性等几个方面对重金属的危害稍作论述。 (一)自然性: 长期生活在自然环境中的人类,对于自然物质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有人分析了人体中60多种常见元素的分布规律,发现其中绝大多数元素在人体血液中的百分含量与它们在地壳中的百分含量极为相似。但是,人类对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其耐受力则要小得多。所以区别污染物的自然或人工属性,有助于估计它们对人类的危害程度。铅、镉、汞、砷等重金属,是由于工业活动的发展,引起在人类周围环境中的富集,通过大气、水、食品等进入人体,在人体某些器官内积累,造成慢性中毒,危害人体健康。 (二)毒性: 决定污染物毒性强弱的主要因素是其物质性质、含量和存在形态。例如铬有二价、三价和六价三种形式,其中六价铬的毒性很强,而三价铬是人体新陈代谢的重要元素之一。在天然水体中一般重金属产生毒性的范围大约在1~10mg/L之间,而汞,镉等产生毒性的范围在0.01~0.001mg/L之间。 (三)时空分布性: 污染物进入环境后,随着水和空气的流动,被稀释扩散,可能造成点源到面源更大范围的污染,而且在不同空间的位置上,污染物的浓度和强度分布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同。(四)活性和持久性: 活性和持久性表明污染物在环境中的稳定程度。活性高的污染物质,在环境中或在处理过程中易发生化学反应,毒性降低,但也可能生成比原来毒性更强的污染物,构成二次污染。如汞可转化成甲基汞,毒性很强。与活性相反,持久性则表示有些污染物质能长期地保持其危害性,如重金属铅、镉等都具有毒性且在自然界难以降解,并可产生生物蓄积,长期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存。 (五)生物可分解性: 有些污染物能被生物所吸收、利用并分解,最后生成无害的稳定物质。大多数有机物都有被生物分解的可能性,而大多数重金属都不易被生物分解,因此重金属污染一但发生,治理更难,危害更大。 (六)生物累积性: 生物累积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污染物在环境中通过食物链和化学物理作用而累积。二是污染物在人体某些器官组织中由于长期摄入的累积。如镉可在人体的肝、肾等器官组织中蓄积,造成各器官组织的损伤。又如1953年至1961年,发生在日本的水俣病事件,无机汞在海水中转化成甲基汞,被鱼类、贝类摄入累积,经过食物链的生物放大作用,当地居民食用后中毒。 (七)对生物体作用的加和性: 多种污染物质同时存在,对生物体相互作用。污染物对生物体的作用加和性有两类:一类是协同作用,混合污染物使其对环境的危害比污染物质的简单相加更为严重;另一类是拮抗作用,污染物共存时使危害互相削弱。 二、重金属的定量检测技术

土壤重金属检测方法汇总

土壤重金属检测方法汇总 摘要:土壤重金属检测是土壤的常规监测项目之一。采用合理的土壤重金属检测方法,能快速有效地对土壤重金属检测和污染评价,并满足土壤的管理和决策需要。本文介绍了几种常用的土壤重金属检测方法,原子荧光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法和X射线荧光光谱,在介绍各个检测方法特性的同时,就灵敏度,测试范围,精确度,测试样品的数量等优缺点进行了对比。 关键词:土壤;重金属;检测方法 1. 前言 许多研究表明,种植物的质量安全与产地的土壤环境关系密切。重金属一般先进入土壤并积累,种植物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富集重金属,有时也通过叶片上的气孔从空气中吸收气态或尘态的重金属元素[1]。近几年,种植地因农药、肥料、生长素的大量施用及工业“三废”的污染,土壤重金属含量超标较严重且普遍,这不仅毒害土壤-植物系统,降低种植物品质,而且还会通过径流和淋洗作用污染地表水,尤其重要的是通过食物链的方式进入人体内,对于重金属的富集人体难以代谢,最终直接或间接危害人体器官的健康[2]。为此,解决这一难题,建设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生产基地,要求我们从土壤中的重金属检测分析抓起。本文介绍了土壤重金属的检测方法、并且对比各种方法优缺点。2.土壤中重金属检测方法 2.1 原子荧光光谱法 原子荧光光谱法是以原子在辐射能量分析的发射光谱分析法。利用激发光源发出的特征发射光照射一定浓度的待测元素的原子蒸气,使之产生原子荧光,在一定条件下,荧光强度与被测溶液中待测元素的浓度关系遵循Lambert-Beer定律[3],通过测定荧光的强度即可求出待测样品中该元素的含量。 原子荧光光谱法具有原子吸收和原子发射两种分析方法的优势[4],并且克服了这2种方法在某些地方的不足。该法的优点是灵敏度高,目前已有20多种元素的检出限优于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原子发射光谱法;谱线简单;在低浓度时校准曲线的线性范围宽达3~5个数量级,特别是用激光做激发光源时更佳,但其存在荧光淬灭效应,散射光干扰等问题[5]。该方法主要用于金属元素的测定,在环境科学、高纯物质、矿物、水质监控、生物制品和医学分析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6]。突出在土壤中的应用如何,以下各方法均是这个问题,相比之下2.5写的比较好

水质检验中的重金属测定方法分析探讨

水质检验中的重金属测定方法分析探讨 发表时间:2017-09-25T15:59:15.860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9月第27期作者:龙四新[导读] 疾控中心采用的多种重金属检测方法具有突出的效果,测定结果可靠性强,在水质检验中值得推广。 (华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广安 638600)【摘要】目的:对疾控中心水质检验中各种金属测定方法进行有效的分析。方法:选用疾控中心提供的水质样本,然后进行重金属检测的分析和探讨。结果:砷、铅、铁以及其他重金属的测定结果均为合格。结论:疾控中心采用的多种重金属检测方法具有突出的效果,测定结果可靠性强,在水质检验中值得推广。【关键词】疾控中心;水质检验;重金属测定方法【中图分类号】R1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7-0362-02在工业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水污染情况越来越严重,所以积极的进行污水控制和净化成为了目前环境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水污染的治理来看,要实现治理效果的优化,首先需要对污染成分进行确定,而就目前的污水分析结果来看,重金属污染是水污染的重要类别。从具体危害来看,重金属污染的毒性比较大,生态效应和化学行为十分的复杂,而且污染的多源性和隐蔽性比较强,所以要想强化重金属污水的处理,必须要明确的检测其中的重金属元素,这样才好进行针对性方法和措施的利用。疾控中心的水质检验方法对于重金属的检验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所以分析其检验重金属污染的方法现实意义巨大。 1.水质检验的概况 疾控中心要进行水质检验中的重金属测定方法分析,必须要有水质样本,当然还需要利用到专业的测定仪器,所以在此次测定分析的过程中,需要准备四方面的要素:第一是水质样本。为了保证水质样本的科学性和可靠性,此次测定中利用的样本是疾控中心自行培育控制的样本,样本的质量达标,可以保证测定结果的有效性。第二是测定分析需要用到的仪器。从具体检验来看,此次的水质检验应用了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原子荧光光度法等多种方法,所以仪器使用也具有多样性。就目前准备的仪器来看,主要有石墨炉原子吸收仪器、火焰原子吸收仪器、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等等。与此同时,还要准备其他的计量仪器等。第三是技术准备。技术准备主要是对测定技术和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保证技术与方法利用的完善性。第四是人员准备。为了保证测定结果的可靠性,水质检验人员一方面要有系统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要有专业的操作技术,理论和操作都达标的人员可以使水质检验结果更加的科学。 2.疾控中心水质检验中的重金属测定方法 2.1 电化学法 电化学法是目前测定重金属污染的一种有效方法。利用此种方法需要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是进行水质的取样。第二是将样品防治在化学池当中然后进行各种参数项的设置。第三是进行实际的测定。从上文的分析中了解到,疾控中心的水质样本已经准备好,所以无需再进行水质样本的提取,所以直接将疾控中性提供的水质样本放入到化学池当进行各种参数项的设置即可。在设置好参数项当中,对各项参数所测出的数据进行记录,便可以综合分析水样中的金属元素以及具体的含量。就目前的应用实践来看,此方法的应用较为普遍,而且整体应用的完善性也在不断的加强,其对于铜、镍等元素的测定具有良好的效果。 2.2 原子吸收光谱法 原子吸收光谱法也是目前在水质检验当中利用的一种主要方法。这种方法的广泛利用与物理学科的光、电研究深入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在这种方法的实际利用中,可以利用APDC和MIBK对水质中存在的铅进行螯合萃取,之后再利用光谱法和萃取技术完成对水中铅的检验工作。就目前的具体应用来看,此种方法对于水中的铅和汞有着突出的检验效果,但是其独立性比较弱,所以使用时往往需要搭配其他的技术或者是方法使用,这样,此价值才能得到充分的应用。 2.3 荧光分析法 荧光分析法在目前的水质检验当中利用也十分的普遍。在物理实验研究不断深入的情况下人们发现,在物质接受到光的普照后其内部会发生物理变化,比如电子的运动状态会更加的激烈,而在失去了光照之后,这种状态又会恢复。在这个变化又恢复的过程中,物质会发射出一定波长的光,而这种光就被称之为荧光。不同的金属物质其结构不同,元素的价态也不同,所以其发出的荧光波长、频率等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在水质检验的过程中,利用金属元素的这种差异性特点可以有效的判断水中的金属元素种类。此种方法的突出优势是利用简便,金属元素的种类判断清晰,但是在具体数据的测量方面,此种方法的精确度表现出了严重的不足。 2.4 分光光度法 分光光度法在目前的水质检验中也有比较重要的应用。从具体的物理实验可以得知,电子在进行跃迁的过程中,能够对一定的光谱进行吸收从而产生可见光。不同的物质在跃迁的过程中对光谱的吸收存在着差异,所以利用这种差异性的特点可以对重金属元素进行判断。这种方法就称之为分光光度法。在具体的利用中,此种方法的单独利用效果较差,所以一般在利用的时候,都是配合荧光分析法使用。这两种方法的组合有效的实现了优势互补,最终的测定结果会出现效率和质量的提升。 2.5 生物化学法 在进行水质检验的时候,化学手段和物理手段利用已经十分普遍。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这两种手段在水质检验方面的效用无法进一步的提升,所以需要借助其他学科来进行水质检验的进一步与发展。生物化学水质检验法作为将生物和化学进行结合的技术,理论日趋完善,但是具体的使用却相对较少。从理论研究的成果来看,此种方法就有高效性、准确性和绿色性的特点,所以其未来价值比较大。正是因为如此,积极的进行此种方法的实用性研究对于全面提升水质检验工作的效果意义重大。 3.结语 疾控中心强化水质检验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为了提升水质检验中对重金属的检验分析,积极利用多样化的方法有着突出的价值。在总结了疾控中心水质检验中重金属检验的基本概况之后,对重金属测定方法进行系统的探讨能够有效的提升重金属检验的效率和质量,从而为水污染的治理和疾病预防控制提供参考。

化妆品重金属检测方法的现状研究

化妆品重金属检测方法的现状研究 摘要:化妆品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常接触到的产品,其质量问题成为了关注的 焦点。为保证化妆品的使用效果达到最佳,需要在其中加入多样的成分,由此让 其功能充分体现。本文重点分析化妆品重金属检测方法的现状,结合重金属对人 体的危害,辨明其基本的来源,最后揭示检测方法,可以在预防中减轻化妆品重 金属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关键词:化妆品;重金属;检测方法 在化妆品中经常会检测到铅、汞、砷等重金属元素,这些元素的使用对人体 是有一定的损害的,铅以及其他的重金属物质渗进肌肤中被人体吸收后会造成肠 胃损伤、肾脏衰竭、四肢无力、记忆力下降、致使女性不孕不育等危险。人们需 要通过对重金属检测方法的探究,降低其对人身健康损害的概率。 1.化妆品中重金属及其来源 化妆品中重金属的出现来自于多方面的原因,具体的原因有三:第一,化妆 品研制环节中的处方添加;第二,化妆品生产商为了降低生产成本非法添加金属;第三,在化妆品生产环节中污染入有毒金属。 1.1处方添加 在化妆品中按照处方添加的金属对于人的身体有益,生理学家认为在化妆品 中增加相应的金属离子,能作为健康皮肤新陈代谢活动中的影响酶活动性的因素,如Fe具有保持微循环和完善微血管的作用,Fe元素与蛋白质相互配合融入到化 妆品中,能够预防脱发;Se-蛋白质作为防晒剂中的抗氧化剂,具有较强的生态性等。 1.2非法添加 在化妆品生产中包含着很多非法添加的金属元素,如,铅和汞。在化妆品中 添加铅能够促进皮肤吸收化妆品中的多种成分,并且阻止黑色素的形成,使得皮 肤变得雪亮。汞的化合 物在化妆品中应用,能够导致黑色素在短期内无法形成,使得毛孔变细。这 些金属物质虽然功能强大,但是却不是化妆品中的合法处方内容,在化妆品中的 非法添加,会对使用效果产生巨大的不良副作用。此外,还有很多重金属是化妆 品生产环节中由于生产工序复杂、环境不佳而污染到化妆品中。 2.化妆品中重金属的危害 重金属成为了化妆品中占据比重较大的成分,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美白、美 容效果,但是其危害性不容忽视。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近112个化妆品中汞元素 所占据的比重已经超出了国家的有关规定,还存在着百分之十的化妆品铅含量严 重超标。 2.1铅的危害 众所周知,铅的毒性比较强烈。在正常的情况下,铅的性质其实还是相对稳 定的。不过,一旦被融进食物或扩散进空气,则会随着这些物质流进身体内,并 被人体快速吸收。想要将铅排除体外,一种方式是通过运动出汗,将其排除,但 是如果铅进入到血液中,不仅很难 被排除,还会影响人体的造血功能,短时间内就会造成人头晕目眩、倦怠、 四肢酸痛等现象。如果摄入过多的铅元素,还会造成动脉硬化、心衰等情况发生,严重危及人们的生命安全。 2.2砷的危害

食品中几种常见的重金属检测方法

食品中几种常见的重金属检测方法 随着现阶段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在不断提升,社会各界开始逐步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当前环境污染问题较为严重,各类重金属对食品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为了有效应对食品安全中的重金属污染问题,当前需要对各类检测技术进行探究,促进食品安全检测工作质量的提升。 食品安全对于社会群众生命健康具有重要影响,当前相关食品检测机构需要从日常工作中提高责任意识,完善各项检测技术,确保食品安全。目前自然界中比重大于5的金属都被称为重金属,并不是所有的重金属都会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当重金属实际含量超出人体承受限度时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比如Pb、Cd、As、Hg等元素。许多重金属不能通过简单方法就能有效消除,如果人类长期使用被重金属污染后的食物,将会导致中毒问题。所以对重金属检测方法进行研究,对维护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食物中常见重金属的主要来源概述 目前食品中存有的重金属来源主要有自然原因,也有诸多人为因素。自然原因主要包括不同地质和地理要素的影响,比如火山运动频繁的地区或是矿区,部分有毒重金属物质会对当地动植物产生不同程度污染,人类生活在此区域内,误食动植物都会诱发重金属中毒。人为因素导致的污染

主要是各类社会活动产生的主要后果,现阶段我国工业经济发展较快,各类工业生产活动会产生大量废渣和废水,此类废弃物当中存有较多重金属元素,如果相关部门不能对其进行有效处理,此类废弃物排放到自然环境中,不仅会破坏自然生态环境,还会对当地群众生命健康构成威胁。还有部分食物在实际存储和运输过程中与各类重金属元素进行直接接触,或是食物添加剂当中的有毒元素不断累积、发生相应化学反应都会导致重金属中毒现象的发生。 现阶段食品中几种常见的重金属检测方法探析 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主要是根据自由基础形态下的原子对辐射光进行共振吸收,通过光照强度来对食物中含有的重金属元素进行检测。此类方法实际操作较为便捷,能够最快速度得出相应结果,是当前食物重金属检测的重要技术。此类技术将磷酸二氢钾或是硝酸钯作为改进剂,通过添加改进剂能够使得原子温度有效降低,排除外界干扰因素,使得检测结果更加准确。现阶段在原子吸收光谱法中应用的吸收分光光度计都是通过微机进行控制,运用软件进行自动处理,简化了各项操作程序,有效缩短了实际反应时间。 原子荧光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技术是存在于原子发射和原子吸收之间的分析技术,在食物样品中添加还原剂,使得原子能够吸收特定的频率辐射,逐步形成激发态原子,此

水质环境监测中的重金属检测技术

水质环境监测中的重金属检测技术 随着我国工农业的快速发展,对环境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在工农业的发展中,大量污染物排放到水中,污染物中所含的重金属不仅造成水质环境污染严重,对生物的生存以及人类的健康构成威胁,不利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目前我国的水质环境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分析,对重金属检测技术在水质环境监测中意义进行说明。 标签:水质环境;监测;重金属检测 在工农业的发展所排放的污染物中,铅、铜、铁等重金属的含量严重超标,水质环境自身无法对这些重金属物质进行净化。目前人类技术对这种状况处理也不是十分完善,久而久之,造成水质恶化,影响到水中鱼类等生物的正常生长,对人类的饮水、生活也造成极大的不便,产生消极影响。 1 水质环境监测重金属检测的意义 我国的饮用水运输现今已经十分发达,能够满足人们的日常所需。在进行引用水等日常用水的输送前,都要就行水质净化,通过过滤、消毒等方式,保证水质适用于人体健康。但是在水质净化的过程中,重金属的处理一直是难项所在。不同种类的重金属对人体所造成的伤害程度是不一样的。例如:水中含有铅的话,人们通过饮用这种水,就会造成铅在人体内的堆积,出现贫血现象;如果水中含有铝这种重金属,就会对人体的胃蛋白酶造成损坏等,并且水中所含的重金属并不仅仅会只含一种,而是多种并存的[1]。针对这种状况,我们就要结合实际,分析水中所含的重金属含量,加入适当的化学物质进行中和处理,要分析水中的重金属含量,就必须运用重金屬检测技术。 2 目前水质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状况 目前我国的水质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状况较为普遍,北到松花江,南到海南三亚,都出现了水质重金属污染状况。根据国家相关的水质标准,我国的水质污染多为复合型污染,不仅是一种重金属污染,还是多种重金属污染的混合体,这就使问题更加棘手。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水中重金属的含量与水的含盐度有关,也就是说,当水质的盐度较高时,水质中重金属的含量也会相对较高,水底沉淀物重金属含量就不会太高,盐度较低时则恰恰相反。水的pH值也会对水质的重金属含量造成影响,当pH值较高时,水质中重金属的含量相对较低,水底沉淀物的重金属含量较高,若pH值较低时则相反。在河流的受污染状况调查上,我们能发现靠近河岸的地方水质重金属含量较高,河流中部的水质重金属含量较低,例如松花江水质调查中,松花江的中下游重金属含量并没有达到国家制定的相关标准,松花江沉淀物的重金属含量却高于标准,并且主要为Cd和Hg。对长江水域的水质状况研究表明,长江口重金属含量不高,但如果不加紧管控,也会出现风险[2]。值得一提的是,水量的大小、季节的变化也会对水质环境中的重金属含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重金属检测方法

重金属检测仪器选择 从环境污染方面所说的重金属,实际上主要是指汞、镉、铅、铬、砷等金属或类金属,也指具有一定毒性的一般重金属,如铜、锌、镍、钴、锡等。我们从自然性、毒性、活性和持久性、生物可分解性、生物累积性,对生物体作用的加和性等几个方面对重金属的危害稍作论述。通常认可的重金属分析方法有:紫外可分光光度法(UV)、原子吸收法(AAS)、原子荧光法(AF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法(ICP)、X荧光光谱(XRF)、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ICP-MS)、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ICP-MS)分析等。 1. 原子吸收光谱法(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AAS) 原子吸收光谱法是20世纪50年代创立的一种新型仪器分析方法,它与主要用于无机元素定性分析的原子发射光谱法相辅相成,已成为对无机化合物进行元素定量分析的主要手段。原子吸收分析过程如下:1、将样品制成溶液(空白);2、制备一系列已知浓度的分析元素的校正溶液(标样);3、依次测出空白及标样的相应值;4、依据上述相应值绘出校正曲线;5、测出未知样品的相应值;6、依据校正曲线及未知样品的相应值得出样品的浓度值。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大概10-30万左右,可以作为重金属土壤修复的检测仪器。是重金属土壤修复研发试验中,定量、定性检测的精密仪器。而且国标中重金属的检测就是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2.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 其检测原理是:重金属与显色剂—通常为有机化合物,可于重金属发生络合反应,生成有色分子团,溶液颜色深浅与浓度成正比。在特定波长下,比色检测。 分光光度分析有两种,一种是利用物质本身对紫外及可见光的吸收进行测定;另一种是生成有色化合物,即“显色”,然后测定。虽然不少无机离子在紫外和可见光区有吸收,但因一般强度较弱,所以直接用于定量分析的较少。加入显色剂使待测物质转化为在紫外和可见光区有吸收的化合物来进行光度测定,这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测试手段。显色剂分为无机显色剂和有机显色剂,而以

水中重金属离子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水的前处理和消解技术。 2、了解水中重金属的测定方法,掌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测定技术。 3、了解利用AAS测定水的硬度和测定废水中SO42+。 4、了解水中重金属的种类、危害及有关知识,掌握水中重金属污染分析与评价的方法。 5、掌握水样的处理方法技术,并小结以前的处理方法。通过测定水中Cr、Pb 的含量分析所取水样的污染程度 二、实验方案 1、原理 (1)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是根据某元素的基态原子对该元素的特征谱线产生选择性吸收来进行测定的分析方法。将试样溶液喷入空气乙炔火焰中,被测的元素化合物在火焰中离解形成原子蒸汽,由锐线光源(元素灯)发射的某元素的特征普线光辐射通过原子蒸汽层的时候,该元素的基态原子对特征普线产生选择性吸收。在一定的条件下,特征普线与被测元素的浓度成正比。通过测定基态原子对选定吸收线的吸光度,确定试样中元素的浓度。 原子吸收法具有很高的灵敏度。每种元素都具有自己为数不多的特征吸收普线,不同元素的测定采用相应的元素灯,因此普线干扰在原子吸收光度法中是少见的。影响原子吸收光度法准确度的主要是基体的化学干扰。由于试样和标准溶液的基体不一样,试样中存在的某种基体常常影响被测元素的原子化效率,如在火焰中形成难离解的化合物,这时就会发生干扰作用。一般说来Cu,Zn,Pb,Cd的基体干扰不是很严重。 (2)干扰及消除。共存元素的干扰受火焰状态和观测高度的影响很大,在实验的时候应该特别注意。因为铬的化合物在火焰中易生成难以熔融和原子化的氧化物,因此一般在试液中加入适量的助熔剂和干扰元素的抑制剂,如NH4Cl(K2S2O7,NH4F,NH4ClO2)。加入NH4Cl可以增加火焰中的氯离子,使铬生成易于挥发和原子化的氯化物,而且NH4Cl还可以抑制Fe,Co,Ni,V,Al,Pb,Mg的干扰。(3)适用范围。本方法可以适用于地表水和废水中总铬的测定,用空气-乙炔火焰的最佳定量分析范围是0.1-5mg/L。最低检测限是0.03mg/L。

环境监测中的重金属元素分析方法探讨

环境监测中的重金属元素分析方法探讨 发表时间:2018-09-12T11:20:21.83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2期作者:李楚华[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深圳市华保科技有限公司 518000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同时,重金属污染情况也逐渐加重。科学技术的进步使我国的监测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重金属元素的分析方法呈多样化趋势。需要注意的是,在整治重金属污染的工作中,监测工作人员,不仅需要掌握正确的重金属元素的分析方法,还要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重金属污染程度等因素,对重金属分析方法进行有效地选择。 关键词:重金属元素;环境监测;分析方法引言 随着我国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化,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防治重金属污染成为我国重要的环保工作之一。为了从根本上减少重金属污染给人民生活带来的种种危害,对环境监测中的重金属元素进行分析,是解决重金属污染的首要任务。本文将对污染源及危害进行概述,然后对重金属分析方法及注意事项进行论述。希望本文的探讨能给监测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借鉴作用,使重金属元素的检测工作更加高效进行。 一、重金属污染源及其危害 1.1 重金属污染的来源 据研究,重金属污染主要来自工业、农业、城市和环境事故污染几个方面。工业方面,在采矿、选矿、冶炼、锻造、加工、运输等生产环节都会产生大量的重金属污染,其排放的废水、废渣等污染物进入水体与土壤中,废气中的重金属沉降后也进入土壤、水体等环境中,从而导致环境受到重金属污染且重金属浓度超标。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使用含重金属的污水进行灌溉或者施用含重金属的农药、化肥等都会直接造成土壤污染。城市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不当、垃圾渗滤液泄漏、含铅汽油的使用以及汽车轮胎等方面;由于污泥、垃圾焚烧物含有大量重金属,处理不当就会造成重金属污染;轮胎中含锌等重金属,所以一些繁忙的公路附近的土壤重金属严重超标。突发的环境污染事故也会造成严重的重金属污染,如一些地方发生的砷污染、血铅事件就是由于管理不当、交通事故以及长期积累等原因造成的环境污染事故。 1.2 重金属的危害 重金属排入土壤和水体后,严重危害土壤、水生生态环境。由于重金属在环境中不能被降解,通过大气、水和土壤等环境进入动植物体内,再经食物链富集后进入人体。进入人体的重金属,会与蛋白质、核酸等发生作用,引起酶活性下降或消失,导致核酸结构变化,进而引发基因突变,另外重金属积存在人体内脏中,损伤机体功能,医学已证明水俣病、骨痛病、阿尔滋海默氏病等都与重金属过量有关,所以重金属的危害是不容忽视的。 二、重金属元素的分析方法 2.1 分析方法概述 在进行重金属元素样本的选择上,主要包括固体样本和水体样本,在采集到的样本中,要做一定的处理,这样才能更好的进行之后的分析工作,这个环节也被称之为样本的预处理。在现阶段都是使用仪器方法来检验重金属,其中比较常用的有电化学法和光学分析法。就光学分析法而言,主要有原子吸收光谱法,以及原子荧光光度法,其中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因为其速度快,操作简单等特点,逐渐被广泛的推广和使用。在电化学分析法中,主要包括极谱分析法。选择分析的方法主要是根据重金属的浓度,以及元素之间互相影响的关系。高浓度金属元素样本检测多用电化学法,中浓度金属元素样本检测多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及原子荧光光度法,低浓度金属元素样本的检测多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2.2分析样品的预处理方法 在对重金属污染分析中,对样品的预处理是非常重要的,其在很大程度上会直接影响分析的结果。在重金属样品中,通常其含有的重金属比较低,如果样品有严重的污染,那么样品处理的结果和实际情况会有很大的误差。在进行水样预处理过程中,其根本原则就是处理样本的干挠物质,最大程度减少干挠物质造成的误差。例如悬浮物、有机物就很可能存吸附的被测元素,在分析过程中如果对试液进行预处理就会造成误差。在预处理过程中,首先使用微孔滤膜除去悬浮物等杂质,然后酸化到 PH 值为 1 到 2,予以保存,再进行消解处理, 例如使用 NHO3、王水、HC1O4 等。如果样品在酸化后会挥发,那么就应该使用碱性来消解,或者是使用 Na OH-H2O2 进行消解。如果是对固体样本进行预处理,比如沉积物和土壤,主要方法有碱熔法,酸分解法,以及固体悬浮液进样法,直接固体进样法等。使用酸分解法,根据加热和敞闭方式可以分成高压密闭消解法,电热板法以及微波消解法。最经典的方式是电热板法,但是缺点是加热时间长,有些易挥发的元素容易损失掉。因此在很多地方都被高压密闭法和微波消解法所取代。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可以加快加热的速度,同时还可以减少试剂的使用量,避免造成元素的损失。 2.3 重金属元素的分析方法 本文以 ICP-AES 方法,ICP-AES 是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的简称,是以电感耦合等离子矩为激发光源的光谱分析方法,具有检测快速、检出限低、灵敏度高和线性范围宽等特点,尤其是它能够同时测定多种元素的优势,使其在重金属监测中成为重要的分析手段。 (1)按前述方法采集、消解水样;再以试样同样方法、体积的去离子水进行消解,制备空白溶液。(2)仪器参数。影响 ICP-AES 分析的特性因素很多,主要参数有高频功率、载气流量、观测高度、元素波长等,分析不同的项目应选择合适的参数。(3)试剂。使用分析纯或优级纯的试剂。分别配制单元素和多元素混合标准溶液。(4)水样测定。以选定的仪器参数,分别将试样和空白溶液按照规程进行操作。标准化后,做试样和空白测定。消除干扰采用背景去除法或干扰系数法。(5)进行结果分析,按照 ICP-AES 谱图分析结果,选择信号适中,或者干扰情况比较小的谱线进行分析,对于检出限而言,都是使用检出限的 5 倍作为方法定,最后加标回收率和精密度都要符合基本要求。 2.4液体样品预处理

水质中重金属危害及其检测方法

水质中重金属危害及其检测方法 水质中重金属危害及其检测方法 【摘要】本文概述了水中重金属的危害和测定重金属的常规方法 【关键词】水质;重金属;检测方法 水是人类的生命之源,在没有人为污染的情况,水中的重金属的含量取决于水与土壤、岩石的相互作用,其值一般很低,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但随着工业的发展,工矿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未经适当处理即向外排放,污染了土壤,废弃物堆放场受流水作用以及富含重金属的大气沉降物输入,都使水中重金属含量急剧升高,导致水受到重金属污染。重金属通过直接饮水、食用被污水灌溉过的蔬菜、粮食等途径,很容易进入人体内,威胁人体健康。 一、重金属的危害 重金属是指密度4.0以上约60种元素或者是密度在5.0以上的45种元素,其中砷、硒是非金属,但是由于它的毒性及其某些性质与重金属非常相似,所以将砷、硒也列入重金属污染物范围内,在环境污染方面所说的重金属更注重它的毒性对生态的危害,主要是指生物毒性显著的汞、镉、铅、铬以及类金属砷,还包括同样具有毒性的重金属锌、铜、钴、镍、锡、钒等污染物。 随着现代工农业的发展,重金属污染问题日趋严重。重金属污染,不同与其它类型污染,具有隐蔽性、长期性和不可逆转性等特点。重金属既可以直接进入大气、水体和土壤,造成各类环境要素的直接污染;也可以在大气、水体和土壤中相互迁移,造成各类环境要素的间接污染。由于重金属不能被微生物降解,在环境中只能发生各种形态之间的相互转化,所以,重金属污染的消除往往更为困难,对生物引起的影响和危害也是人们更为关注的问题。 二、重金属的测定 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分别对生活饮用水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和污水中重金属元素的最高容许排放

(word完整版)(整理)重金属检测方法汇总.,推荐文档

重金属检测方法汇总 重金属检测方法及应用一、重金属的危害特性 从环境污染方面所说的重金属,实际上主要是指汞、镉、铅、铬、砷等金属或类金属,也指具有一定毒性的一般重金属,如铜、锌、镍、钴、锡等。我们从自然性、毒性、活性和持久性、生物可分解性、生物累积性,对生物体作用的加和性等几个方面对重金属的危害稍作论述。 (一)自然性:长期生活在自然环境中的人类,对于自然物质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有人分析了人体中60 多种常见元素的分布规律,发现其中绝大多数元素在人体血液中的百分含量与它们在地壳中的百分含量极为相似。但是,人类对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其耐受力则要小得多。所以区别污染物的自然或人工属性,有助于估计它们对人类的危害程度。铅、镉、汞、砷等重金属,是由于工业活动的发展,引起在人类周围环境中的富集,通过大气、水、食品等进入人体,在人体某些器官内积累,造成慢性中毒,危害人体健康。 (二)毒性:决定污染物毒性强弱的主要因素是其物质性质、含量和存在形态。例如铬有二价、三价和六价三种形式,其中六价铬的毒性很强,而三价铬是人体新陈代谢的重要元素之一。在天然水体中一般重金属产生毒性的范围大约在1?10mg/L之间,而汞,镉等产生毒性的范围在 0.01 ?0.001mg/L 之间。 (三)时空分布性: 污染物进入环境后,随着水和空气的流动,被稀释扩散,可能造成点源到面源更大范围的污染,而且在不同空间的位置上,污染物的浓度和强度分布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同。 (四)活性和持久性: 活性和持久性表明污染物在环境中的稳定程度。活性高的污染物质,在环境中或在处理过程中易发生化学反应,毒性降低,但也可能生成比原来毒性更强的污染物,构成二次污染。如汞可转化成甲基汞,毒性很强。与活性相反,持久性则表示有些污染物质能长期地保持其危害性,如重金属铅、镉等都具有毒性且在自然界难以降解,并可产生生物蓄积,长期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存。(五)生物可分解性: 有些污染物能被生物所吸收、利用并分解,最后生成无害的稳定物质。大多数有机物都有被生物分解的可能性,而大多数重金属都不易被生物分解,因此重金属污染一但发生,治理更难,危害更大。 (六)生物累积性: 生物累积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污染物在环境中通过食物链和化学物理作用而累积。二是污染物在人体某些器官组织中由于长期摄入的累积。如镉可在人体的肝、肾等器官组织中蓄积,造成各器官组织的损伤。又如1953 年至1961 年,发生在日本的水俣病事件,无机汞在海水中转化成甲基汞,被鱼类、贝类摄入累积,经过食物链的生物放大作用,当地居民食用后中毒。 (七)对生物体作用的加和性: 多种污染物质同时存在,对生物体相互作用。污染物对生物体的作用加和性有两类:一类是协同作用,混合污染物使其对环境的危害比污染物质的简单相加更为严重;另一类是拮抗作用,污染物共存时使危害互相削弱。 二、重金属的定量检测技术 通常认可的重金属分析方法有:紫外可分光光度法(UV )、原子吸收法(AAS )、原子荧光法(AFS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法(ICP )、X荧光光谱(XRF )、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 (ICP-MS )。日本和欧盟国家有的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ICP-MS )分析,但对国内用户而言,仪器成本高。也有的采用X荧光光谱(XRF)分析,优点是无损检测,可直接分 析成品,但检测精度和重复性不如光谱法。最新流行的检测方法--阳极溶出法,检测速度快,数

重金属测定方法

重金属总量的测定采用消化→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 重金属有效态的测定采用震荡提取→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 1 土壤消化(王水+HClO4法) 称取风干土壤(过100目筛)0.1 g(精确到0.0001 g)于消化管中,加数滴水湿润,再加入3 ml HCl和1 ml HNO3(或加入配好的王水4~5mL),盖上小漏斗置于通风橱中浸泡过夜。第二天放入消化炉中,80~90℃消解30 min、100~110℃消解30 min、120~130℃消解1 h,取下置于通风处冷却。加入1 ml HClO4于100~110℃条件下继续消解30 min,120~130℃消解1 h。冷却,转移至20mL容量瓶中,定容,过滤至样品存储瓶中待测。 注:最高温度不可超过130℃。消化管底部只残留少许浅黄色或白色固体残渣时,说明消化已完全。如果还有较多土壤色固体存在,说明消化未完全,应继续120~130℃消化直至完全。 2植物消化(HNO3+H2O2法) 称取待测植物1~2g(具体根据该植物对重金属吸收能力的强弱而定)于消化管中,加入5ml HNO3,盖上小漏斗置于通风橱中浸泡过夜。第二天放入消化炉中,80~90℃消解30 min、100~110℃消解30 min、120~130℃消解1 h,取下置于通风处冷却。加入 1 ml H2O2,于100~110℃条件下继续消解30 min,120~130℃消解1 h。冷却,转移至20mL容量瓶中,定容,过滤至样品存储瓶中待测。 注:植物消化完全为透明液体,无残留。植物消化前是否需要干燥根据实验要求而定。 3土壤中重金属有效态的提取 铅、锌、铜、镉有效态的提取:提取液为0.1mol/L的HCl 砷有效态的提取:提取液为0.5mol/L的NaH2PO4 水土比:10:1~20:1 提取步骤:称取1g(精确的0.0001g)土壤样品于100mL锥形瓶中,加入15mL提取液(以

重金属检查法USP和EP

231重金属检查法本试验系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金属离子与硫化物离子反应显色,通过与制备的标准铅溶液目视比较测定,以确证供试品中重金属杂质含量不超过各论项下规定的限度(以供试品中铅的百分比表示,以重量计)。【见分光光度法和光散射项下测定法目视比较法<851>】【注意:对本试验有反应的典型物质有铅、汞、铋、砷、锑、锡、镉、银、铜和钼等】 除各论另有规定外,按第一法测定重金属。第一法适用于在规定试验条件下,能产生澄清、无色溶液的物质。第二法适用于在第一法规定试验条件下不能产生澄清、无色溶液的物质,或者适用于由于性质复杂,易干扰硫化物离子与金属离子形成沉淀的物质,或者是不易挥发的和易挥发的油类物质。第三法为湿消化法,仅用于第一法、第二法都不适合的情况。? 特殊试剂? 硝酸铅贮备液制备:取硝酸铅159.8mg,溶于100ml水中,加1ml硝酸,用水稀释至1000ml。制备和贮存本溶液的玻璃容器应不含可溶性铅。? 标准铅溶液制备:使用当天,取硝酸铅贮备液10.0ml,用水稀释至100.0ml。每1mL的标准铅溶液含相当于10μg的铅。按每克供试品取100μL标准铅溶液制备的对照溶液,相当于供试品含百万分之一的铅。

重金属 方法A 供试溶液:12ml待测水溶液,2ml pH为3.5的缓冲溶液,混合后加1.2ml的硫代乙酰胺试液,立即混合。 对照溶液:10ml的标准铅溶液(1ppm or 2ppm Pb),2ml pH为3.5的缓冲溶液,2ml 的待测液,混合后加1.2ml的硫代乙酰胺试液,立即混合。 空白溶液:10ml的水,2ml pH为3.5的缓冲溶液,2ml的测试溶液。混合后加1.2ml 的硫代乙酰胺试液,立即混合,同空白溶液比较,对照溶液显浅棕色。 2分钟后,供试的溶液颜色不得比对照溶液深。 方法B 用含最少量水的溶剂(例如含15%水的二氧杂环乙烷或含15%水的丙酮)溶解规定量的供试品,制成待测液 供试溶液:12ml待测液,2ml pH为3.5的缓冲溶液,混合后加1.2ml的硫代乙酰胺试液,立即混合。 对照溶液:10ml的标准铅溶液(1ppm or 2ppm Pb),2ml pH为3.5的缓冲溶液,2ml的待测液,混合后加1.2ml的硫代乙酰胺试液,立即混合。

试验室重金属检测程序

制药企业实验室重金属具体检查程序l 简述1.1 重金属是指在规定实验条件下能与显色剂作用的金属盐类杂质。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ⅧH采用硫代乙酰胺试液或硫化钠试液作显色剂,以铅(Pb)的限量表示。 1.2 由于实验条件不同,分为6种检查方法(第5、6种为欧洲药典检查方法):第一法适用于供试品不经有机破坏,在酸性溶液中显色的重金属限量检查;第二法适用于供试品需灼烧破坏,取炽灼残渣项下遗留的残渣,经处理后在酸性溶液中显色的重金属限量检查;第三法用来检查能溶于碱而不溶于稀酸(或在稀酸中即生成沉淀)的药品中的重金属;第四法用微孔滤膜过滤,使重金属硫化物沉淀富集成色斑,用于有色溶液或重金属限量较低的品种。 1.3 四种方法显示的结果均为微量重金属的硫化物微粒均匀混悬在溶液中所呈现的颜色;采用滤膜法可获得“色斑”;如果重金属离子浓度大,加入显色剂后放置时间长,就会有硫化物聚集下沉。 1.4 重金属硫化物生成的最佳pH值是3.O~3.5,选用醋酸盐缓冲液 (pH3.5)2.0ml调节 pH较好,显色剂硫代乙酰胺试液用量经实验也以2.0ml为佳,显色时间一般为2分钟。以10~20μg的Pb与显色剂所产生的颜色为最佳目视比色范围。在规定实验条件下,与硫代乙酰胺试液在弱酸条件下产生的硫化氢呈色的金属离子有银、铅、汞、铜、镉、铋、锑、锡、砷、锌、钴与镍等。 1.5 由于在药品生产过程中遇到铅的机会较多,且铅易积蓄中毒,故以铅作为重金属的代表,用硝酸铅配制标准铅溶液。 2 仪器与用具 2.1 纳氏比色管应选玻璃质量较好、无色(尤其管底)、配对、刻度标线高度一致的纳氏比色管,洗涤时避免划伤内壁。 2.2 滤器见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ⅧH重金属检查法第四法附图,由具有螺纹丝扣并能密封的上、下两部分以及垫圈、滤膜和辅助滤板组成。 2.2.1 滤器上盖部分A的入口处应能与50ml注射器紧密联接,滤器下部F的出口处能套上一合适橡皮管。A与F能通过螺纹丝扣密封。 2.2.2 垫圈应内径光滑、大小相同,以使斑点边缘圆整、清楚、大小一致。在滤器上加上橡皮垫圈,既可使滤膜与滤板紧密结合,又可避免在旋紧滤器接头时扭曲或损坏滤膜。. 2.2.3 滤膜的直径为10mm,孔径为 3.Oμm,使用前在水中浸泡24小时以上,可使色斑均匀。 2.2.4 50ml注射器,应能与滤器上盖入口处紧密联接。 3 试药和试液 3.1 标准铅溶液精密称取在105℃干燥至恒重的硝酸铅O.160g,置1000ml量瓶中,加硝酸5ml与水50ml溶解后,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贮备液。临用前,精密量取贮备液10ml,置100ml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lml相当于10μ g的Pb)。 3.2 硫代乙酰胺试液、硫化钠试液、醋酸盐缓冲液(pH3.5)与抗坏血酸等均按药

水体中重金属离子检测方法现状及研究进展

水体中重金属离子检测方法现状及研究进展 随着我国科学体系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多种水体功能的检测以及多种仪器的测量技术也在不断地完善促进了对水中金属离子以及其它方面的准确测量,所以文章就以水体中重金属离子的测量为主要的着力点,介绍了现阶段水体测量中对重金属测量的现状,并根据这些现状找到重金属离子测量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的问题,根据这些问题进行主要的策略分析,从而更好的促进我国水体的纯净与无污染,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 标签:重金属离子;检测;现状;研究;问题;策略 1 水体中重金属离子检测方法现状分析 所谓重金属,重金属原义是指比重大于5的金属(一般来讲密度大于4.5g/cm3的金属),包括金、银、铜、铁、铅等,重金属在人体中累积达到一定程度,会造成慢性中毒。水资源与人们生活密不可分,优质水源,优质水体对与身体有一定的好处,但是水体中含有一定的重金属,就会对人的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所以一旦发现水体中含有一定的重金属,就必须要检测其是否超标,从而确保水体的质量。现阶段重金属离子检测的方法在不断的增加,各种方法的适用也较为多变,这也是在实际的问题研究过程中需要充分注重的问题。现阶段水体中重金属离子检测的科学技术水平在不断的完善,但是从检测方法以及检测过程等多个方面来看,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针对这些问题,需要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完善。 2 水體中重金属离子检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检测标准不能更好确定 目前,针对水体中的不同的重金属,应该采用一个更加合理化的选择标准,一个合理的检测标准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现阶段的发展以及整体的完善过程中,必须要通过一个合理的标准进行时时检测,提高整体的检测水平,这也是在实际的问题研究过程中需要注重的一个问题。首先,检测标志呢确定,要根据具体的水质以及水量,来进行衡量与计算,找到一个更加准确的标准,将重金属降到这一标准以下,以求能够更好的将水体充分运用提升整个水体的应用价值。所以针对这一问题,在实际的问题研究过程中也需要更好的重视与完善。 2.2 检测方法单一化 针对不同的重金属选择不同的检测方式,所以针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上来看,必须要更好的重视整个研究过程的完善,丰富多种水体中重金属的检测方式。但是现阶段,我国许多单位在进行重金属的检测上仍然存在检测方式过于单一化,检测内容不具有针对性的问题,所以通过实际的研究可以知道,水体中的重金属问题已经成为了一种检测方法的依据。所以在这些问题的改善上,必须要高度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