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复习纲要整理
苏科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知识点.doc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第15章维持生物体内的平衡一、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人体的组织细胞需要营养物质和氧,产生二氧化碳、尿素等废物。
他 们的运输主要依靠血液循环系统来完成。
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由血管、心脏和血液组成。
(连通肺静脉) (连通主动脉)(连通上下腔静脉)J 右心室(连通肺动脉)功能:不停地跳动,推动血液流经全身血管血浆的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⑵、血细胞:结构特征功能红细胞 无细胞核 圆饼状 红色 多运输氧、部分二氧化碳白细胞 有细胞核 球状 白色 少最大 防御和保护 血小板无细胞核不规则红色很小止血和凝血动脉静脉 毛细血管 管壁特点 厚、弹性大薄、弹性小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腔 小 大 极小 血流速度 快慢极慢功能 心脏T 身体各部位身体各部一> 心脏连通最小的动脉和静脉,是血液和细血流方向 远离心脏 猱近心脏 由动脉到静脉 分布大多在较深部位冇的较浅,冇的较深数量多,分布广1、血管遍布人体全身各处,是运输各种营养物质与废物的通道。
毛细血管内血细胞只能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戢慢。
脉搏是动脉的跳动。
随运动加剧而提高。
心壁:主要由心肌构成,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叫心率(与脉搏同步)。
3、血液是体内物质运输的载体。
⑴、血液的组成:正常成年人的心率是每分钟75次。
血液 ( 体重7% 〜8%)'血浆55%的.血细胞45%水蛋白质、葡萄糖和无机盐等养 料氧化碳、尿素等废物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2、心脏心脏Y厂左心房左心室 四个腔V 匸囂由于红细胞里含有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所以红细胞呈现红色,血液也呈现红色。
血小板是最小的血细胞,在光学显微镜下一般不易看到。
人体内红细胞的数量或者血红蛋白的含量低于正常值时,则患有贫血;人体某部位发炎或者患白血病时,会引起血液里白细胞数量的明显增多。
⑶、人的血型有A型、B型、AB型、0型种。
输血原则:同熨血互相输;0型血可以少量输给其他3种血型的人;AB型血原则上可以接受其他3种血型的血。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知识点全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知识点全名师总结优秀知识点: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第15到21章)第15章维持生物体内的平衡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主要依靠血液循环系统完成。
血管是运输各种营养物质与废物的通道,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动脉的管壁厚、弹性大,血流速度慢,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位;静脉的管壁薄、弹性小,血流速度极慢,将血液从身体各部位送回心脏;毛细血管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是血液和细胞间物质交换的场所。
心脏是不停地跳动,推动血液流经全身血管。
心脏由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四个腔构成。
心壁主要由心肌构成,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
脉搏就是动脉的跳动,它会随运动加剧而提高。
心率是每分钟心脏跳动的次数,正常成年人的心率是每分钟75次。
血液是体内物质运输的载体,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血浆含有蛋白质、葡萄糖和无机盐等养料,可以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无细胞核,圆饼状,呈现红色;白细胞有细胞核,大,很小,白色少,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血小板无细胞核,不规则红色,具有止血和凝血的功能。
人的血型有A型、B型、AB型、O型种。
输血原则是同型血互相输,O型血可以少量输给其他3种血型的人,AB型血原则上可以接受其他3种血型的血。
当人体内红细胞的数量或者血红蛋白的含量低于正常值时,则患有贫血;人体某部位发炎或者患白血病时,会引起血液里白细胞数量的明显增多。
一个成年健康人献血200~400毫升是不会对健康造成影响的。
献血是每个18岁以上健康公民对社会和同胞的责任和义务。
血液循环是指人体内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组成的管道中进行的循环流动。
动脉血是指血液里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与氧结合时,颜色鲜红;静脉血是指血液里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与氧分离时,颜色暗红。
观察小鱼尾鳍血液的流动,可以使用湿纱布(保持小鱼的活性)把小鱼头包起来,只露出尾部,放在培养皿底部;将培养皿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使通光孔正对尾鳍;用低倍镜观察血管及血液流动(血细胞在毛细血管中单行通过)。
最新版八年级上生物复习提纲(苏教版)

八年级生物复习提纲第15章维持生物体内的平衡第1节人体内物质的运输1、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是由血管、心脏、血液组成。
2、血管的类型: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3、动脉: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分。
血流速度最快。
“把脉”一“脉”指的是桡动脉。
4、静脉:将血液从身体各部送回心脏。
手臂上的“青筋”是静脉。
5、毛细血管:连通于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之间,;数量最多,分布最广。
管壁很薄,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是血液和细胞间物质交换的场所。
6、心脏是由心肌构成,分为四个腔:上面两个分别叫左心房、右心房,下面两个腔分别叫左心室、右心室。
同侧的心房与心室是相通的,它们之间有控制血液倒流的结构是房室瓣。
7、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叫做心率。
心率与脉搏一致。
8、与心脏相通的血管:左心房——肺动脉,右心房——上下腔静脉,左心室——主动脉,右心室——肺动脉。
9、血液的组成:血浆和血细胞。
10、血浆的成分:水、蛋白质、葡萄糖和无机盐、二氧化碳、尿素等。
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11、血细胞的类型: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
12、红细胞的数量最多,无细胞核。
红细胞的功能: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
红细胞是红色的,因为含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
血红蛋白的特性:在氧浓度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与氧容易分离。
13、白细胞:有细胞核;对人体有防御和保护作用。
14、血小板:无细胞核;有止血和加速血液凝固的作用。
15、输血的原则:同种血型相互输。
血型不和,会引起红细胞凝集。
一次献血200~400ml,不会影响健康。
16、人的血型一般可分为:A型、B型、AB型、0型。
17、人体的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
这两部分血液循环是同时进行的,并且通过心脏连通在一起,组成完整的人体血液循环途径。
18、体循环的过程: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当血液流经身体各部分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网时,血液中的氧气和养料输送给细胞,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
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15章第1 节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一、物质在人体内的运输主要依靠血液循环系统,它由血管、心脏、血液组成。
1、血管: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
(1)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的血管是动脉;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输送回心脏的血管是静脉。
(2)管壁厚、管腔小的血管是动脉;管壁薄、管腔大的血管是静脉。
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的血管是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内红细胞单行通过,其功能是:①连通最小的动脉和静脉②物质交换的场所。
(3)手臂上的“青筋”是静脉;能产生脉搏的血管是动脉(一般用桡动脉测脉搏)。
甲:动脉乙:动脉(主干到分支)丙:静脉(四肢静脉内有静脉瓣)丁:毛细血管2、心脏: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心脏壁主要由心肌构成。
(1)心壁肌肉最厚的是D(左心室)。
(2)A(右心房)连通血管①上腔静脉和③下腔静脉;B(左心房)连通血管⑥肺静脉;C(右心室)连通血管⑤肺动脉;D(左心室)连通血管④主动脉。
(3)瓣膜能控制血流方向,防止血液倒流。
瓣膜有房室瓣、动脉瓣、静脉瓣三种。
心房和心室之间的是房室瓣,心室和动脉之间的是动脉瓣,静脉内有静脉瓣。
【归纳】①体表静脉注射的药物及经过消化系统消化的营养物质最先到达心脏的右心房;②药物依次经过心腔的顺序是: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③经呼吸道吸入的气体首先到达心脏的左心房。
3、血液:物质运输的载体。
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1)①血浆的成分主要是水,其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血细胞有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数量最多的是②红细胞;有细胞核的是③白细胞;个体最小的是④血小板。
运输氧气的是红细胞;吞噬病菌的是白细胞;止血凝血的是血小板。
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在氧气浓度高的地方与氧气结合,在氧气浓度低的地方与氧气分离。
血检单中,若红细胞或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值,则患贫血,应该多吃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若白细胞含量高于正常值,说明某个部位有炎症。
所以,血液的运输功能由血浆和红细胞完成。
苏教版八年级上生物复习提纲

苏教版八年级上生物复习提纲八年级上学期生物复习提纲:
一、细胞及其组成
1. 细胞的基本结构
a. 细胞膜
b. 细胞质
c. 细胞核
2. 具有细胞壁的细胞
a. 原核细胞
b. 真核细胞
3. 细胞的功能
a. 营养摄取
b. 代谢作用
c. 生命活动
二、遗传与进化
1. 遗传基本概念
a. 遗传物质
b. 基因
c. 染色体
2. 遗传规律
a. 孟德尔的遗传规律
b. 基因突变
3. 进化与生物多样性
a. 进化论的基本原理
b. 自然选择
c. 适应性进化
三、生物的繁殖与发育
1. 生殖方式
a. 有性生殖
b. 无性生殖
2. 生物发育过程
a. 有胚的发育
b. 无胚的发育
四、维持稳态
1. 生物体内环境的稳态调节
a. 恒定性
b. 反馈调节机制
2. 维持稳态的重要器官和系统
a. 呼吸系统
b. 消化系统
c. 循环系统
五、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 生态学基本概念
a. 生态系统
b. 生物群落
c. 生物圈
2.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关系
a.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b. 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关系
3. 生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态适应性
a. 生态位
b. 拟态和拟态进化
六、生物科技与人类生活
1. 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2. 细胞工程技术的应用
3. 生物技术与农业、医疗、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关系。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好汇总

------------------------------------------精品文档-------------------------------------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15章维持生物体内的平衡第一、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人体的组织细胞需要营养物质和氧,产生二氧化碳、尿素等废物。
他们的运输主要依靠血液循环系统来完成。
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由血管、心脏和血液组成。
1、血管遍布人体全身各处,是运输各种营养物质与废物的通道。
毛细血管内血细胞只能一个个通过,血流速度最慢。
脉搏就是动脉的跳动。
它会随运动加剧而提高。
心壁:主要由心肌构成,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2、心脏左心房(连通肺静脉)结构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四个腔心脏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功能:不停地跳动,推动血液流经全身血管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叫心率(与脉搏同步)。
正常成年人的心率是每分钟75次。
水3、血液是体内物质运输的载体。
血浆蛋白质、葡萄糖和无机盐等养料⑴、血液的组成:55% 二氧化碳、尿素等废物血液红细胞)(体重的7%~8%白细胞血细胞45%血小板血浆的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⑵、血细胞:由于红细胞里含有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所以红细胞呈现红色,血液也呈现红色。
血小板是最小的血细胞,在光学显微镜下一般不易看到。
人体内红细胞的数量或者血红蛋白的含量低于正常值时,则患有贫血;人体某部位发炎或者患白血病时,会引起血液里白细胞数量的明显增多。
⑶、人的血型有A型、B型、AB型、O型种。
B型AB型O型A型献血者血型:B型AB型O型A型受血者血型:输血原则:同型血互相输;O型血可以少量输给其他3种血型的人;AB型血原则上可以接受其他3种血型的血。
一个健康的成年人一次献血200~400ml是不会影响健康的。
鲜血是每个18岁以上的健康公民对社会和同胞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动脉血:血液里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与氧结合时,颜色鲜红。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提纲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提纲第15章人体内平衡的维持1.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主要是由什么系统完成的?它包括哪几部分?答:血液循环血管、心脏、血液2.给病人输液时, 护士常用橡皮带扎紧病人的前臂,病人手上会青筋隆起,青筋是属于哪种血管?答:静脉3.我国著名的医学家扁鹊常用“切脉”来诊断疾病,切脉感受到的是哪种血管的跳动?答:体动脉4.毛细血管是连接在最小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它有哪些适于物质和气体交换的特征?答:⑴数量大,分布很广;⑵血流速度最慢;⑶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细胞单行排队向前。
5.在进行猪心脏解剖的实验中,小明发现有一个腔的心壁肌肉最厚,这应该是什么腔?答: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的,其中左心室壁最厚,它能提供足够的动力把血液送往全身各器官。
6.心脏哪四个腔?各腔相连的是什么血管?7.人体内有哪些瓣膜可以防止血液倒流?答:⑴静脉内的静脉瓣;⑵心房与心室之间的房室瓣;⑶心室与动脉之间的动脉瓣8.血液的哪些组成成分?答:血浆和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9.血浆的功能有哪些?血浆中哪种成分最多?答:⑴运载血细胞;⑵运输养料和废物(大部分的二氧化碳及尿素);水;10.在显微镜下观察血涂片时,如何叙述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不同?答:红细胞数量多,圆饼形,无细胞核;白细胞数量少,体积大,有细胞核;血小板最小,无细胞核。
11.红细胞主要功能是什么?答:运输氧气及少量二氧化碳12.贫血是指什么?贫血在日常饮食中应多吃些什么样的食物?答: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过少或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含量过少,应适当多吃些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13.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特性是什么?答:在氧气浓度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气浓度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
14. 白细胞有什么主要功能?小明验血时,发现化验单上白细胞数量偏多,他可能出现什么病症?答:白细胞能吞噬细菌,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炎症;15.某人划破手指少量出血,在伤口自动止血中起主要作用的哪种血细胞?它有什么作用?它的数量过少患什么病?答:血小板;促进止血,加速凝血;血友病16.ABO血型系统中有哪几种血型?输血原则是什么?答:A、B、O、AB 四种;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17.健康成年人一次失血不超过多少可以在短期内得到补充而恢复正常?答:不超过 400ml,所丧失的血浆成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期内得到补充而恢复正常。
苏科版八年级生物上下册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册复习提纲班级姓名1. 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由、和组成。
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2. 血管分为:、和。
把血液从心脏输送身体各部、流速快的是。
把血液由身体各部运回心脏,流速慢的是。
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流速最慢的是。
血细胞成单行通过的是。
3. 心脏中连接左心房——、连接左心室——,连接右心房——,连接右心室——。
与心室相连的是,与心房相连的是;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有防止血液倒流。
4.血液:由和组成。
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的是。
血细胞组成:、、。
数量最多的是,数量最少的是数量较少的是。
无细胞核的是,有细胞核的是。
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的是。
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的是。
具有止血和凝血作用的是。
5. 人体血液循环包括和。
体循环:血液由进入,再流经动脉,到处。
到,汇集,流回。
肺循环:血液由流入,流经周围网,由流回。
[体循环中,血液由血→血:肺循环中,血液由血→血]6. 肾脏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是。
它是由和组成,其中由和组成。
尿液的形成包括的形成和的形成。
正常情况下,原尿中含有,尿液中含有。
若尿液中含有,病变部位是。
若尿液中含有,则病变部位是,此病常见的是,缺乏,治疗需要注射。
7.构成神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它是由和构成的,人体的神经系统包和。
和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
由脑和脊髓所发出的神经构成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
脑由和三部分组成。
大脑半球的表层是质,又称。
有许多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中枢,分别主管人体的等活动。
大脑皮质的内部是质。
脊髓的在中央,分布在周围。
小脑的作用——,用以维持。
脑干有“”之称。
”③是神经系统调节人体各种活动的基本方式。
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基础是,它包括5个基本环节;。
8.9. 组成;眼球的附属结构包括等。
形成视觉过程:———————————用眼不卫生引起的疾病有:。
形成近视原因:用眼不当,a增大了晶状体的负担,致使,。
b.近视后要戴眼镜(透镜)良好的用眼习惯a.连续用眼h后休息一会,远跳10分钟。
新苏科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 复习提纲(全册)
第15章人体内平衡的维持1.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主要是由什么系统完成的?它包括哪几部分?答:血液循环血管、心脏、血液2.给病人输液时, 护士常用橡皮带扎紧病人的前臂,病人手上会青筋隆起,青筋是属于哪种血管?答:静脉3.我国著名的医学家扁鹊常用“切脉”来诊断疾病,切脉感受到的是哪种血管的跳动?答:体动脉4.毛细血管是连接在最小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它有哪些适于物质和气体交换的特征?答:⑴数量大,分布很广;⑵血流速度最慢;⑶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细胞单行排队向前。
5.在进行猪心脏解剖的实验中,小明发现有一个腔的心壁肌肉最厚,这应该是什么腔?答: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的,其中左心室壁最厚,它能提供足够的动力把血液送往全身各器官。
6.心脏哪四个腔?各腔相连的是什么血管?7.人体内有哪些瓣膜可以防止血液倒流?答:⑴静脉内的静脉瓣;⑵心房与心室之间的房室瓣;⑶心室与动脉之间的动脉瓣8.血液的哪些组成成分?答:血浆和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9.血浆的功能有哪些?血浆中哪种成分最多?答:⑴运载血细胞;⑵运输养料和废物(大部分的二氧化碳及尿素);水;10.在显微镜下观察血涂片时,如何叙述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不同?答:红细胞数量多,圆饼形,无细胞核;白细胞数量少,体积大,有细胞核;血小板最小,无细胞核。
11.红细胞主要功能是什么?答:运输氧气及少量二氧化碳12.贫血是指什么?贫血在日常饮食中应多吃些什么样的食物?答: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过少或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含量过少,应适当多吃些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13.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特性是什么?答:在氧气浓度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气浓度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
14. 白细胞有什么主要功能?小明验血时,发现化验单上白细胞数量偏多,他可能出现什么病症?答:白细胞能吞噬细菌,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炎症;15.某人划破手指少量出血,在伤口自动止血中起主要作用的哪种血细胞?它有什么作用?它的数量过少患什么病?答:血小板;促进止血,加速凝血;血友病16.ABO血型系统中有哪几种血型?输血原则是什么?答:A、B、O、AB 四种;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17.健康成年人一次失血不超过多少可以在短期内得到补充而恢复正常?答:不超过400ml,所丧失的血浆成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期内得到补充而恢复正常。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以下是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的复习提纲:1. 细胞与组织- 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具有结构和功能两个方面特征。
- 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是细胞的基本组成部分。
- 细胞按形态和功能的不同可以分为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
- 组织是一种由基本单位细胞按一定方式排列成的具有相同功能的细胞群体。
- 动物组织主要有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 植物组织主要有表皮组织、导管组织、维管束组织和基本组织。
2.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的丰富和多样性。
- 生物多样性可分为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 物种多样性是指地球上不同种类生物的数量和种类。
- 遗传多样性是指同一物种内个体之间基因的差异程度。
- 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种类和数量的差异。
-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恢复是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任务。
3. 植物的营养和运输- 植物根系吸收水和矿物质养分,根毛的生长增加吸收面积。
- 植物通过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
- 植物通过维管束进行水分和养分的运输,分为导管组织和维管束组织。
- 植物的运输是通过根压力、蒸腾和液压传导等方式实现的。
4. 动物的营养和运动- 动物的营养需求包括食物的摄取、消化、吸收和排泄。
- 消化系统包括各个部位的功能和特点,如口腔、食道、胃等。
- 呼吸系统包括呼吸器官和呼吸过程,如鼻腔、支气管、肺等。
- 运动是动物的基本特征,依靠肌肉和骨骼系统完成。
- 骨骼系统包括骨骼的构成、类型和功能。
5. 生殖与发育- 生殖是生物种群保持和延续的基本过程。
- 雌性和雄性生殖系统的构造和功能各不相同。
- 生殖细胞是雌性和雄性生殖系统分别产生的。
- 受精是生殖的关键环节,分为内受精和外受精。
- 发育是从受精卵到成熟个体的漫长过程,包括胚胎、幼体和成体阶段。
以上是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的复习提纲,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复习纲要 第14章 第1节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1、人体内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运输主要依靠血液循环系统来完成的。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由血管、心脏和血液组成。
2、人体有3种血管: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动脉能够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管壁最厚,管腔较大,弹性大,能够摸到脉搏。静脉将血液从身体各处输送回心脏,管壁较薄,管腔最大,弹性小,手臂上的一道道“青筋”就是静脉血管。毛细血管是血液和细胞间物质交换的场所,连通于最小的动脉和最小的静脉之间,管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血管种类 动脉 静脉 毛细血管
功能 人体内运输各种营养物质与废物的管道 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分 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 血液和细胞间物质交换的场所
分布 ? 身体较深部位,但在体表有时能触摸到 ? 身体较浅部位,在体表就可以看到 ? 分布广,数量多
管壁 较厚,有较大弹性 薄,弹性不大 极薄 管腔 粗,断面圆形 细,断面扁形 极细, 血流速度 快 慢 很慢(单行通过)
3、人的心脏位于胸腔的中部偏左下方,两肺之间,大小与拳头相近。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人心肌发达,心输出量大,心率比正常人要低些。儿童时期心率要高些。 4、心脏由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右心房四个腔组成。每一个腔的心壁肌肉薄厚程度不同,左侧心壁比右侧心壁厚,同侧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壁厚。只有同侧的心房和心室是相通的,同侧的心房和心室之间有瓣膜存在,瓣膜的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左心室与主动脉相连,右心室与肺动脉相连,左心房与肺静脉相连,右心房与上、下腔静脉相连。 5、人的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浆中含有大量的水(约占血浆总量的90%),还有蛋白质、葡萄糖和无机盐等多种营养物质,还含有一些体内产生的废物,如二氧化碳、尿素等。 6、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人体内正常情况下,红细胞数量最多,白细胞数量较少,血小板是最小的一种血细胞,在光镜下观察不到。白细胞对人体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血小板形状不规则,没有细胞核,具有止血和凝血的功能。 7、如果人体内红细胞的数量或者血红蛋白的数量低于正常值时,可能患有贫血病。如果人体某部位发炎或者患白血病时,会引起白细胞数量明显增多。 8、人体内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呈两面中央凹陷的圆饼状,具有运输氧气和少量二氧化碳的能力。红细胞内含有红色的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浓度高时与氧结合,使血液呈现鲜红色,叫动脉血。血红蛋白在氧浓度低时与氧分离,血液颜色呈现暗红色,叫静脉血。 9、人体内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组成的管道中进行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人体血液循环可以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中血液的流动途径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处(如:头部、肝脏、胃等)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全身各处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体循环在全身各处的毛细血管处完成了血液和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将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肺循环中血液的流动途径是:右心室→肺动脉→肺→肺静脉→左心房。肺循环在肺处为血液补充了大量的氧气,排出部分二氧化碳,将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 10、血液在血管里向前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叫做血压。一般所说的血压是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健康成年人血压的收缩压一般为12—,舒张压一般为8--12 kpa。如果成年人的舒张压经常超过12 kpa,就是高血压;如果成年人的收缩压经常低于8 kpa, 就是低血压。 第2节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1、人体内绝大部分水、尿素和无机盐是以尿液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外的。小部分水和少量的无机盐、尿素以汗液
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体外。还可以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粪便不属于排泄。 2、人体的泌尿系统主要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四部分,其中肾脏是尿液的形成器官,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肾脏形成的尿液经过肾盂、输尿管(运输尿液的器官)流入膀胱(暂时存储尿液的器官),经由尿道(尿液排出的器官)排出体外。 3、肾脏位于腹腔后壁脊柱的两旁,左、右各一个。肾脏的内部结构包括皮质、髓质和肾盂三部分。 4、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结构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两部分。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 5、尿液的形成主要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过程。 6肾小球的滤过作用,把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细胞分子滤下,剩下小分子的液体流到肾小囊,到达肾小管中形成原尿.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肾小管把原尿中的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一部分的无机盐重吸收到血液中。 第15章 第1节 人体的神经调节 1、神经元又称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能够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且能把兴奋传导给其他
的神经元。能够传导的兴奋叫做神经冲动。 2、神经元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元的细胞体密集的部位,色泽昏暗,叫做灰质,灰质上含有具有不同功能的神经中枢。众多的轴突和髓鞘集合形成的神经纤维汇集的部位,色泽白亮,叫做白质。 3、人体的神经系统包括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三部分组成。其中脑和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所发出的神经构成周围神经系统。 4、人体的脑由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组成。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大脑半球,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神经元的细胞体密集的部位,叫做灰质,又叫大脑皮质。大脑皮质上有许多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高级中枢,如运动中枢、视觉中枢、语言中枢等。大脑皮质的内部是神经纤维汇集而成的白质。小脑位于大脑后下方,能够协调全身肌肉的活动,维持身体平衡。脑干内有呼吸、血液循环等活动的调节中枢,因此有“生命中枢”之称。 5、脊髓在脊柱的椎管里。脊髓的灰质在椎管的中央,呈蝶形,白质在外。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低级部位,脊髓控制的反射也受大脑控制。脊髓内有排尿和排便的神经中枢。 6、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包括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种类型。非条件反射活动是生来就具有的,如膝跳反射、吮吸反射和缩手反射等,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调节方式。条件反射是一种比较高级的神经调节方式,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通过后天学习形成的,如望梅止渴和谈虎色变。 7、反射弧是反射过程中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它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5个基本环节。 第2节 人体对信息的感知 1、眼球的附属结构包括眼睑、睫毛、结膜、泪器、眼肌等,眼球的附属结构对眼球具有保护作用。结膜衬在眼睑的内表
面,能分泌黏液,润滑眼球。沙眼和急性结膜炎的发病部位通常在结膜。预防沙眼和急性结膜炎应该做到:不要用手揉眼、不与别人合用毛巾和脸盆。 2、在眼球的结构中,与视觉形成有关的主要结构是角膜、虹膜、晶状体、玻璃体和视网膜。外界光线经过角膜,由瞳孔进入眼球的内部,在经过晶状体、玻璃体的折射作用,最终落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使感光细胞产生与视觉有关的信息,这些信息经由视神经传导到大脑皮质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3、如果平时没有良好的用眼习惯,就会增加晶状体的负担,导致晶状体的凸度过大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结果使物体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之前,造成视网膜上的物像比较模糊,人就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近视眼可以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远视眼应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4、耳是人体形成听觉的重要器官。耳廓和外耳道属于外耳,具有接受声波的作用。中耳包括鼓膜、听小骨、鼓室和咽鼓管。内耳包括前庭、半规管和耳蜗三部分。前庭和半规管与身体平衡有关。耳蜗与形成听觉有关。 5、听觉的形成过程:外界的声波经过耳廓的收集,由外耳道传到中耳,引起鼓膜振动。鼓膜的振动经过听小骨的传递和放大后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与听觉有关的信息,这些信息再由听神经传递到大脑皮质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第3节 人体的激素调节 1、人体内的腺体可以分为两类: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外分泌腺是有导管的腺体,如:汗腺、唾液腺、泪腺等,这类腺
体的分泌物通过导管排出。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其分泌物——激素直接进入腺体的毛细血管,再由血液循环运送到身体各处发挥作用。 2、人体的各种内分泌腺组成人体的内分泌系统。常见的内分泌腺有垂体(分泌生长激素)、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胸腺(分泌胸腺激素)、肾上腺(分泌肾上腺激素等)、胰岛(分泌胰岛素)、卵巢(分泌雌性激素等)、睾丸(分泌雄性激素等)等。 3、激素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对身体又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激素在血液里含量很少,但对人体的生长发育、生殖等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4、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俗称“甲亢”),婴幼儿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引起呆小症。婴幼儿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导致巨人症,生长激素分泌过少会导致侏儒症。 5、缺碘会使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导致甲状腺肿大(俗称“大脖子病”)。防治方法:食用加碘盐以及常吃含碘的食物,如海带、紫菜等。 6、肾上腺素能够促使人兴奋,使人心跳加快、血压升高。 人体是通过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来协调统一体内各项生命活动和适应外界环境的。 第16章 第1节人体的支持与运动 1、人体的运动系统包括骨、骨连结和骨骼肌 。骨和骨连结组成了人体的骨骼。人体的骨有206块,包括头骨、躯干骨和四肢骨三部分。 2、骨根据其形态可以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各骨的形态虽然差异较大,但是结构却很相近,长骨的结构包括骨膜、骨质和骨髓三部分。骨膜内有血管、神经和成骨细胞 ,成骨细胞对骨的生长和再生有重要作用,人体发生骨折,成骨细胞能使骨愈合、再生;骨质有骨松质和骨密质之分,骨松质结构疏松,能承受一定的压力,骨密质致密坚硬,抗压力强;骨髓腔内有骨髓,人年幼时骨髓为红骨髓,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红骨髓会转变为黄骨髓。 3、人体的运动系统具有支撑身体、支持运动和保护身体内部器官的作用。 4、骨连结有3种形式:不活动的连结、半活动的连结和活动的连结。其中活动的连结又叫做关节。 5、进行运动时如果用力过猛,就可能导致关节头从关节窝滑脱出来,造成脱臼。 6、人体大约有600块骨骼肌,骨骼肌可以分为头颈肌、躯干肌和四肢肌。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 肌腹在中间,呈红褐色,主要由肌细胞组成,外面包有结缔组织莫,里面有许多血管和神经。 7、骨骼肌受到刺激,就会收缩、舒张,牵动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产生各种运动。 8、骨骼肌群在运动中受到神经系统的支配,相互协作共同完成某项活动。如: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第2节动物行为 1、动物的行为可以分为许多类型,按照对动物所起到的作用,可以分为觅食行为、争斗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和社群行为等。 2、防御行为是动物对付外来侵略,保护自身或群体中其他个体的行为。如逃跑、静止不动、释放臭气、集体防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