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国学启蒙先学什么幼儿赏识教育之我见

合集下载

幼儿园小朋友的国学启蒙指南文案

幼儿园小朋友的国学启蒙指南文案

幼儿园小朋友的国学启蒙指南文案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不断接受各种教育,其中包括国学启蒙。

国学启蒙是指让孩子从小开始接触国学经典,了解国学思想、文化和道德规范,培养孩子的人文素养和文化自信。

而幼儿园阶段是孩子人生中最关键的时期之一,国学启蒙教育的开始也需要从此时候开始。

一、知识点在幼儿园国学启蒙教育中,适当引导孩子了解各种国学经典,可以通过“四书五经”、《千字文》、《百家姓》等内容进行逐步学习。

在《论语》中可以引导孩子了解到孔子对待人际关系的做法以及强调的文化价值观,如“仁爱”、“诚实”等等。

在《大学》中可以引导孩子了解到中国古代有关道德、义务、责任等方面的基本原则。

在《中庸》中可以引导孩子了解到“中庸之道”的基本思想,即“处事不极端,任何事情都应最大程度地考虑平衡利弊”。

二、教学方法国学启蒙教学需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认知水平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来引导孩子学习,如通过图画、歌谣、游戏等多种方式进行课程内容的呈现,让孩子在轻松的环境下得到启蒙。

同时,好的国学启蒙教育也需要突出“轻重”和“缓急”的原则,让孩子知道国学经典对他们成长的意义,同时又不会让他们感到压抑和负担。

三、影响力幼儿园阶段的国学启蒙教育是孩子人生的重要一步,它将有利于孩子在之后的人生中,更好地与自己的文化传承进行对话以及面对各种生活和道德难题时维持一个积极进取的心态。

国学教学的核心理念是要让孩子从小学会珍惜家国文化遗产,将这种文化的传承下去。

四、家庭教育孩子的家庭教育也是国学启蒙教育的重要一环。

父母可以适当地和孩子一起拜读诵读多种经典,家长们也可以在家里以“小礼仪”、“家规”等形式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家庭教育方式。

只有家庭中充满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氛围,孩子才能更好地在这个环境中成长。

五、结语国学启蒙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只有将国学经典融入到孩子的日常生活和教育体系中,孩子才能感受到国学文化的温暖和魅力,才能在这种环境中更好地成长。

小孩子国学启蒙教育

小孩子国学启蒙教育

小孩子国学启蒙教育在当今社会,国学教育逐渐受到重视,尤其是在小孩子的启蒙教育中,国学教育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国学教育不仅可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可以培养孩子的品格修养和思维能力。

因此,如何在小孩子的启蒙阶段进行国学教育,成为了家长们关注的焦点。

首先,小孩子国学启蒙教育的内容应该注重经典诵读。

经典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经典诵读,可以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接触到优秀的文化传统,培养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感悟力。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朗诵《三字经》、《百家姓》等经典,让他们在诵读中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思想,潜移默化地接受国学教育。

其次,小孩子国学启蒙教育的方式应该多样化。

除了经典诵读,家长还可以通过讲故事、看图书、参观博物馆等方式,让孩子们更加直观地了解中华传统文化。

例如,可以给孩子讲述孔子的故事,带他们去参观孔庙,让他们亲身感受到孔子的伟大思想和影响力。

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可以更好地激发孩子们对国学的兴趣,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成长。

此外,小孩子国学启蒙教育的过程中,家长要注重情感的引导。

国学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对孩子品格的熏陶。

在教育过程中,家长要注重培养孩子的仁爱之心、孝道精神,让他们在国学教育中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人文关怀和情感温暖。

只有在情感的引导下,国学教育才能更好地融入到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最后,小孩子国学启蒙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孩子的综合素养。

国学教育不仅可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可以培养孩子的品格修养和思维能力。

通过国学教育,孩子们可以学会尊师重道、孝敬父母,培养出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德修养。

同时,国学教育也可以激发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让他们在学习中不断探索、思考,形成独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综上所述,小孩子国学启蒙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家长们应该重视起来。

通过经典诵读、多样化的方式、情感的引导和培养综合素养,可以让孩子们在国学教育中受益匪浅,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未来栋梁之材。

少儿国学启蒙教育方案

少儿国学启蒙教育方案

少儿国学启蒙教育方案少儿国学启蒙教育是指在儿童成长的早期阶段,通过国学教育的方式,培养儿童的品德修养、文化素养和传统美德。

国学教育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儿童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当今社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国学教育也越来越受到家长和教育者的重视。

因此,设计一套科学合理的少儿国学启蒙教育方案,对于培养具有传统文化底蕴和民族精神的优秀青少年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少儿国学启蒙教育方案应该注重培养儿童的品德修养。

国学强调的是“以德为先”,强调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观念。

在国学启蒙教育中,可以通过讲述古代圣贤的故事、传统的经典和诗词歌赋等方式,引导儿童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儿童的仁爱之心、孝道之情、忠诚之志等优秀品德。

其次,少儿国学启蒙教育方案还应该注重培养儿童的文化素养。

国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包括儒家、道家、佛家等思想体系,以及《诗经》、《论语》、《大学》等经典著作。

通过国学启蒙教育,可以让儿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懂得尊老爱幼、知耻近乎勇、知礼知耻知忠等传统美德,培养儿童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感。

最后,少儿国学启蒙教育方案还应该注重培养儿童的传统美德。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美德,如孝顺、诚信、礼仪、忠义等。

这些传统美德对于儿童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通过国学启蒙教育,可以让儿童在接受现代教育的同时,也能够了解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传统美德,培养儿童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综上所述,少儿国学启蒙教育方案是一项重要的教育工作,对于培养具有传统文化底蕴和民族精神的优秀青少年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国学启蒙教育,可以培养儿童的品德修养、文化素养和传统美德,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能够重视少儿国学启蒙教育,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案,为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条件。

幼儿园国学启蒙课程教案

幼儿园国学启蒙课程教案

幼儿园国学启蒙课程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次教案的主题为幼儿园国学启蒙课程。

幼儿园国学启蒙课程不仅可以帮助幼儿掌握一些基本的国学知识,还能够培养幼儿对于中华文化以及传统价值观的认识和尊重。

本次教案的教学目标是让幼儿初步了解《弟子规》的教育思想和蕴含在其中的价值观,并能够初步领悟《弟子规》所教导的道德品质。

二、教学目标1.了解《弟子规》的教育思想和蕴含在其中的价值观。

2.初步领悟《弟子规》所教导的道德品质,如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友爱同学等。

3.培养幼儿对于中华文化以及传统价值观的认识和尊重。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一)了解《弟子规》的教育思想和蕴含在其中的价值观。

1.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弟子规》的书名和作者,引导幼儿讨论《弟子规》可能与什么有关。

2.学习教师朗读《弟子规》的第一条规定——“父母呼,应立;父母命,行;父母教,须听;父母责,不怨。

”,并与幼儿一起探讨《弟子规》所教导的道德品质。

3.练习要求幼儿说出自己身边的例子,来说明《弟子规》所教导的道德品质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4.总结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学习内容,带领幼儿总结出《弟子规》中所教育的道德品质以及与之相关的价值观。

(二)初步领悟《弟子规》所教导的道德品质。

1.导入教师引导幼儿回忆一些自己或者身边的小朋友做得很好的事情,并反思这些好的行为背后蕴含的道德品质。

2.学习教师朗读《弟子规》的第二条规定——“父母教,须敬;父母责,须顺;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疾则速,势则强,饱则和,若不听,两鬓成须;”并与幼儿一起探讨所教育的道德品质。

3.练习教师设置一些行为情境,要求幼儿展示出相关道德品质的表现,如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等。

4.总结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学习内容,带领幼儿总结出《弟子规》中所教育的道德品质。

(三)培养幼儿对于中华文化以及传统价值观的认识和尊重。

1.导入教师让幼儿通过图片、故事等方式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2.学习教师朗读《弟子规》的第三条规定——“过则勿惮不勿施;勿事不知不勿为。

小班国学启蒙教育

小班国学启蒙教育

小班国学启蒙教育国学教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小班幼儿的启蒙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当今社会,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国学教育的复兴,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关注国学教育对幼儿的启蒙教育作用。

那么,小班国学启蒙教育应该如何进行呢?首先,小班国学启蒙教育应该注重情感教育。

幼儿时期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国学教育应该通过国学经典故事、诗词歌赋等形式,培养幼儿的情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通过国学教育,幼儿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对家国情怀的认同感,培养孩子的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其次,小班国学启蒙教育应该注重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国学经典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语言表达技巧和艺术魅力。

通过学习国学经典,幼儿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优美的语言修养,提升自身的审美情趣。

同时,国学教育也可以激发幼儿学习中文的兴趣,为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再次,小班国学启蒙教育应该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

国学经典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智慧,通过国学教育,可以引导幼儿进行思维的启蒙和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国学经典中的典故和故事,可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为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思维基础。

最后,小班国学启蒙教育应该注重实践体验的引导。

国学教育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课堂上的理论学习,更应该通过实践体验的方式,让幼儿亲身感受国学文化的魅力。

可以通过参观古迹、品味传统美食、体验传统手工艺等形式,让幼儿在实践中感受国学文化的魅力,增强对国学的认同感和热爱之情。

总之,小班国学启蒙教育应该注重情感教育、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实践体验的引导。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幼儿在国学教育中受益,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希望家长和老师们能够重视国学教育,为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机会。

幼儿园国学启蒙课程方案

幼儿园国学启蒙课程方案

幼儿园国学启蒙课程方案一、课程概述本课程是针对幼儿园儿童的国学启蒙课程,旨在通过一系列的史料、文献和故事讲解,帮助幼儿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基本的文化素养,同时也为其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目标1. 学习国子监的历史和作用,了解国子监的教育制度和内部运作。

2. 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明白从小的事情也可以成为大事。

3. 学习《论语》中的名言警句,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4. 学习《诗经》中的古诗,培养孩子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5. 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意义和习俗,培养孩子的文化意识三、教学安排1. 第一周:国子监讲解介绍国子监的历史和作用,让孩子了解国子监的教育制度和内部运作,可以选择适当的儒家经典作为教材,例如:《论语》、《大学》、《中庸》等。

2. 第二周:大禹治水讲解大禹治水的故事,告诉孩子,从小做好一点点的事情也可以成为大事,引发孩子们对历史和文化的兴趣。

3. 第三周:《论语》讲解《论语》中的名言警句,培养孩子们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让孩子们学会尊重长辈、尊敬师长、爱护家园等。

4. 第四周:《诗经》讲解《诗经》中的古诗,培养孩子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让孩子们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美,提高孩子们的语文水平和阅读能力。

5. 第五周:中国传统节日讲解中国传统节日的意义和习俗,引导孩子们重视传统文化,培养孩子的文化意识和民族自豪感,让孩子们能够在各种传统节日上举办相应的活动。

四、教学方法1. 线上举办视频课堂,利用幼儿园的在线教学平台或者其他教育直播平台,为幼儿提供在线学习服务。

2. 线下体验式教学,组织孩子们走出教室参观国子监痕迹所在地,让孩子亲身感受、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3. 活动式教学,以游戏、绘本、手工等形式,让孩子们参与在其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五、教学评估将幼儿的课后作业、课程测试、平时表现等方式及时反馈并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出具体的教学计划和改进措施,不断提高幼儿的学习成果和自主意识。

幼儿国学经典的学习计划

幼儿国学经典的学习计划

幼儿国学经典的学习计划
幼儿国学经典的学习计划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阶段一:启蒙教育
1. 选择适合幼儿的国学经典,如《弟子规》、《百家姓》等。

2. 给幼儿讲解国学经典的基本内容和意义,帮助他们理解其中蕴含的道德教育和人生
智慧。

3. 创设趣味化的学习环境,利用绘本、图画、音频等方式辅助幼儿学习国学经典。

阶段二:深入学习
1. 深入学习经典文化,如《三字经》、《论语》、《孟子》等。

2. 通过阅读、讲解、讨论等形式,引导幼儿思考其中的道理,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
人文素养。

3. 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经典的理解和感受,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阶段三:实践与应用
1. 组织幼儿参与国学经典的实践活动,如模拟演讲、角色扮演等,帮助幼儿将学到的
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2. 培养幼儿的文化品味和审美能力,如欣赏古诗词、传统音乐等。

3. 引导幼儿用国学经典中的智慧来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阶段四:巩固与提高
1. 学习其他更深入的国学经典,如《周易》、《论衡》等。

2. 组织幼儿参加国学竞赛和学术交流活动,提高他们对国学经典的认识和理解。

3. 培养幼儿对国学经典的独立思考能力,鼓励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发表对经典的见解。

通过以上的学习计划,可以帮助幼儿逐步了解和学习国学经典,培养他们的道德观念和人文素养,同时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要注重启发幼儿的兴趣,让他们对国学经典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情感认同。

婴幼儿国学启蒙教育

婴幼儿国学启蒙教育

婴幼儿国学启蒙教育婴幼儿时期是孩子成长的重要阶段,也是国学启蒙教育的最佳时机。

国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于儿童的品德修养和智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婴幼儿国学启蒙教育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品德修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首先,婴幼儿国学启蒙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品德修养。

国学强调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其中的“修身”就是强调个人品德修养的培养。

婴幼儿时期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家长和老师应该通过国学经典故事、古诗词等教育孩子,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培养孩子的礼仪观念和行为规范,让他们懂得尊敬长辈、关爱他人,形成良好的品德风范。

其次,婴幼儿国学启蒙教育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历史故事、经典诗文等。

通过国学启蒙教育,可以让孩子在婴幼儿时期就接触到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讲故事、诵读经典诗词、观赏传统文化节日等方式,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从小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

最后,婴幼儿国学启蒙教育要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国学启蒙教育并不是要求孩子早早成才,而是通过国学文化的熏陶,培养孩子的情感、智力和意志品质,让他们在健康快乐的环境中成长。

国学启蒙教育应该注重启蒙教育的方式方法,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让他们在游戏中感受国学文化的魅力,激发他们对学习的热情,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综上所述,婴幼儿国学启蒙教育是一项重要的教育工作,对孩子的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

家长和老师应该重视婴幼儿国学启蒙教育,注重培养孩子的品德修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帮助孩子健康成长,让他们在国学文化的熏陶下茁壮成长,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国学启蒙先学什么幼儿赏识教育之我见
赏识教育,是在承认个体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
良好的教育方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为
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尊心,自信
心。”作为幼教工作者,幼儿园里的赏识教育更是凸显了它的重要性,
幼儿期是人生的基础,是知识积淀,性格形成的最基层。在幼儿教育
中合理运用赏识教育,去赏识幼儿、尊重幼儿、相信幼儿、鼓励幼儿,
从而帮助幼儿克服自卑、懦弱的心理。这是促使幼儿形成自信的有效
途径。

一、 树立正确的赏识观

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类除了最
基本的生活、安全需要外,更高一层次的需求就是对尊重的要求,即
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赏识。赏识,是指充分认识到人的积极因素,
并加以肯定和赞赏。对于我们幼儿教师来说,赏识就是发现孩子的优
点和长处,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教育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
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心态,而受教育者的心态往往是在教育者心态的影
响下形成的。因此我们应始终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让孩子始终在
“我能行”、“我最棒”的良好心态中走向成功。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很著名的案例,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到一所
普通学校调研,一位老师问他“先生,您能不能挑出班上智力超常的
学生?”“当然可以”然后用手在学生中指点起来:“你、你、你……”。
一年以后专家再次来访学校,问起那几个孩子的情况,老师说:“好
极了,原来是普通的学生经您一点,一个个全变了,这是为什么?”
“那是因为这些孩子受到了同学们的羡慕,老师的关怀,家长的夸奖,
得到了自信,促进了智力水平的飞速发展。”这个真实的故事给我们
的启示是深刻的:给予孩子自信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给予孩子及时而适
当的肯定和赞赏,这样会使孩子们心灵更加舒展,更加自信。只有树
立正确的赏识观,才能使我们全面理解和把握赏识教育,才能透过一
些现象抓住赏识教育的本质,促进孩子更加健康地发展。

二、用赏识的目光去注视孩子

1、以公正的态度赏识孩子

《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坚持面向全体的原则,也就是说
要用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幼儿。孩子们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和赞
赏。教师的一次点头、一个微笑、一句表扬、一个抚摸就如同一场春
雨,赋予幼苗向上的信心和生长的力量。如果老师把欣赏的目光、成
功的机会只投向个别能力强、聪明可爱的孩子身上,那么作为“陪衬
品”的其他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必然会受到重创,他们和老师的情
感也会随之淡化。为此我们老师要以公正的态度去对待每一个孩子,
给每个孩子提供表现和获得成功的机会。

2、以发现的目光赏识孩子

《纲要》(试行)指出发展性原则,要求我们教师要以发展的
眼光看待每一个孩子,要看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世上没有两片相
同的树叶。”每个孩子之间都存在着个体差异,要使孩子的潜能在各
自的起点上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就要以发现“美”的目光去捕捉、
欣赏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对于不同性格的孩子,需要我们从不同角度
去欣赏、去赞美,去挖掘他们身上微小的的闪光点,使他们的潜能得
到充分的发展。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可爱之处,每个孩子都是
一座宝藏,不是孩子缺少优点,只是缺少发现。

3、以宽广的胸襟赏识孩子

要宽容幼儿的过错,允许幼儿尝试错误,允许幼儿宣泄情绪,
允许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于自制力十分
有限的幼儿而言,有缺点、有过失是在所难免的。作为一名幼儿教师,
不仅要看到孩子的可爱之处,还要接纳孩子的不足。班上会有幼儿向
老师告状,说有人把自然角里的葱拔起来了,原来他是想知道葱的根
长的什么样的;老师刚刚拖干净的地板被踩上了无数的小脚印,因为
他发现了脚印的秘密;一个新买来的电动小狗被孩子拆了个粉碎,是
因为他想知道里面的结构……看到孩子们一张张好奇的脸,我们应该
庆幸自己没有对他们枉加批评——也许老师的一句话就会抹杀孩子
求知的欲望。

孩子在探索世界的过程中,也许会有许多过失,如果我们以宽
容的胸怀容纳、欣赏和支持他们,会增强他们探索的兴趣与自信。教
师宽容的态度和欣赏的微笑,远比我们严肃的批评教育更有用。

三、让孩子在自我赏识中树立自信

孩子要在未来的竞争中取胜,自信是必备的一种心理素质。自
尊、自信是孩子的无形生命之根,是孩子精神世界的支架。自信就是
无论遇到怎样的挑战和挫折都坚信自己行、自己能成功。因而就能勇
敢地面对,挖掘自己的潜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应对。从小培养孩子
的自赏能力有助于自信心的形成。如在班中开展主题活动“特别的我”,
每个孩子介绍自己的爱好、个性、喜欢的颜色、长大后的理想等,并
请孩子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制成一本图书《特别的我》。小朋友
之间互相介绍,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更好的认识自我,欣赏自我、展现
自我。这次活动会使孩子觉得特别自豪,逐渐形成向困难挑战的信心
和勇气。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还可以开展“我的本领大”“我长大了”
“我能行”等主题活动,让孩子们在多彩的活动中,体验自我价值,
形成自信。

四、家园同步共同实施赏识教育

家庭教育必须与幼儿园形成合力,家园同步开展赏识教育能使
效果事半功倍。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发现家长聚在一起总是把彼此
的孩子进行比较,并会因自己孩子某些方面不如别人而感到愧疚。因
此我通过家教专栏、个别交流、家访等形式,帮助家长了解赏识教育。
我在家长园地中开办“夸宝宝信箱”,请家长把孩子的进步以书信的
形式写给我,我再把信读给全班小朋友听,让孩子体会到家长对自己
的赞赏。同时也要帮助家长正确理解赏识教育。

在赏识教育中要注意实是求实,即不滥用赏识,又不吝啬赏识,
夸奖要适度。赏是欣赏,识是认识,认识到幼儿的优点和不足,在实
际教育工作中,应该用艺术性的批评方式,给予幼儿反省的余地和主
动解决问题的机会,这样才不会挫伤幼儿的自尊心。

【:苏州相城黄桥中心幼儿园 江苏】

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