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侧裂岛叶入路基底节区脑出血血肿清除术
超早期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临床疗效观察

( 江苏省苏州市立 医院本部 脑外科 , 江苏 苏州 , 10 2 2 50 )
关键词 : 高血压脑出血 ; 基底节区;超早期;外侧裂入路 ; 显微手术
中 图分 类 号 : 4 1 R 54.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17 —33 2 1) 30 2 一3 622 5 (O O 2 _O 6O
核锥 体束 型 1 7例 , 核锥 体 束脑 室 型 6例 ; 壳 血肿 量按 多 田公 式计 算 ,3 ~5 7例 ,5 ~8 0 0 mL 1 1 0
往是原发出血部位 , 应沿血块周围间隙逐渐分离 并 小心 电凝 止血 。对 畸形小 血管 团应 予 以电凝切
除, 防止术 后再 出血 。血 肿壁 细小渗 血不必 电凝 ,
4 -7 1 5岁 , 平均 年龄 5 . 9 5岁 ; 既往 均有 高血 压 病
裂或额叶皮质无 血管区, 解剖侧裂长约 2 5c . m, 分 离至大脑 中动 脉 分叉 处 , 意 避 免损 伤大 脑 中 注 动脉及 其分 支 , 棉 片 保 护后 再 做适 当剥离 即可 用
达 岛叶表 面 。切开 岛叶皮 层 长 1 . I,再 向 ~1 5C I T 内侧分离进 入血肿 腔 , 直径 1 0 2 0 ry 的吸 用 . - . / nl 引管 以中低 负压 先 从 血肿 中央 吸 除 , 作尽 量在 操 血 肿腔 内进 行 , 步深 入 。粘 连 紧 密 的血凝 块往 逐
・
2 ・ 6
J 实用临 药母志 霉医
o r a fCI i l e ii e i r cie u n l i c d cn P a t o naM n c
20 第4第3 0年 1 2 1 卷 期
经侧裂-岛叶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分析

【 关键词】侧 裂 岛叶 显微手 术 ; 高血 压 ; 基底 节 区脑 出血 ; 疗 效
[ 中图分类号】 R 文章编号】 1 6 7 4 — 4 7 2 1 ( 2 0 1 3 ) 0 3 ( a ) 一 0 0 6 2 — 0 2
c o mp a r e d b e t we e n b e f o r e a n d a f t e r t h e t r e a t me n t .Re s u l t s Af t e r t he t r e a t me n t ,t h e ADL e v lu a a t i o n o f p a t i e n t s
市第 三人 民医 院 2 0 0 8 年 9月~ 2 0 1 0 年9 月 收治 的高 血压 基底节 区脑 出血 患者 5 1 例, 进 行 经侧 裂一 岛 叶显 微 手 术 治疗 , 对 比治 疗 前 后 日常 生 活 能 力 ( A D L ) 、 血 肿情 况 及 病死 情 况 等 , 探 讨该 疗 法 的 疗效 。 结 果 治 疗 后 患 者 A L D评 价 明显 改 善 , Ⅲ级 及 以下 由治 疗前 的 2 9例升 至 4 5例 ; 治疗 后 血 肿 明显 清除 , 清除 率达 9 3 . 5 %; 术后 共 出 现 1 5 例 并发 症 :肺 部感 染 6 例 ,泌 尿 系统 感 染 8例 ,心脏 改 变 ( 心律 失 常 ) 1 例 ;患 者 全部 存 活 ,存 活率 为 1 0 0 . 0 %。 结论 经侧 裂一 岛 叶显 微 手术 对 高血压 基底节 区脑 出血 的血肿 有 良好 的清 除效果 ,并能保 护脑 部组 织 ,
s i g n i i f c a n t l y i mp r o v e d a n d t h e c a s e n u mb e r s o f d e g r e e m a n d a b o v e i n c r e a s e d f r o m 2 9 c a s e s t o 4 5 c a s e s . A t f e r t h e
小骨窗经侧裂-岛叶入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脑出血112例分析

利于彻底地清 除血肿 , 也减少 了传统皮 近颞上沟末端穿刺侧脑室三角区放脑脊 科学掌握其手术适应证 。
层 造 瘘 法 对 皮层 的牵 拉 损 伤 , 别 是 笔 液 , 穿刺 血 肿 腔 , 压 后 再 分 离 侧 裂 , 特 或 减 者 采 用 零 牵 拉 技 术 。 即不 使 用 牵 开 器 , 有 利 于 分 离 和 保 护 脑 皮层 , 免使 用 脑 避
4~ 7分 4 2例 。 3 讨 论
~
神 经 外 科手 术 治疗 高 血压 性 脑 出血
大脑 中动 脉 脑 岛 分支 , 小 的交 通 支 可 是 已得到共 识 的有 效治疗 手段 , 细 其主 要 目
根据 钟 志 宏等 底节 区 分型 方 法 , 电凝离 断, 基 进入血肿腔后先清除近液化 的是 清 除血 肿 , 少 对脑 组 织 的压 迫 , 减 降 勿 脑 低颅 内压 , 脑循 环 , 轻脑 水肿 , 前部型: 血肿主体位于水平线前方, 本组 血 肿 , 超 过 血 肿边 界 。用 明胶海 面一 改善 减 同时 4 : 间型 : 0例 中 主要 累及 豆 状 核前 中 部及 棉 片保 护 血 肿 腔 脑 界 面 , 当牵 拉脑 棉 减 少血 肿 对 周 围脑 组织 继 发性 损 害 。 目 适 内囊 膝部 , 组 3 ; 部 型 : 本 4例 后 血肿 主 体 片 以防血 肿 腔 塌 陷 , 后 处 理较 硬 凝 血 前脑 出血手术方式多样化, 最 各有争议 , 选 位 于 内囊 膝 部 后方 , 组 3 例 。根据 多 块 , 本 8 其往往是原发出血部位 , 可以发现责 择何种术式要根据病情具体清况 以及医 田公 式计 算 , 血肿 量 在 3 0~ 6 Il0 , 任 豆纹 动 脉 , 意 电凝 止 血 , 0n 8 例 注 注意 保 护血 生 对 该术 式 熟练 程 度 来选 择 。但 无 论 选
基底节区血肿经外侧裂-岛叶手术入路的解剖学研究

向远 明 ,柯善 玉 . 心理咨询 与心理 治疗 U ]华 南国防 医学杂志 ,
2 0 0 3 ,1 7( 1 ) : 8 8 1 - 8 8 3
游琳 玉 ,贾晓 明 .心理咨询与心理 治疗督导伦理 的定性研 究 u J l
中国心 理 卫 生 杂志 ,2 0 1 4 ,2 8( 1 2) : 9 2 0 — 9 2 5
基础医学研究 - 中国继续医学教膏 第 7 卷 第’ 7 勃 21 1
疑惑 的地 方 给予 正 确案 例 的对 比,为 了让 咨询 者 对正 确 思路 方 法
的认识 ,我们 发 现在 心理 咨询 者咨 询 心理 问题 中 , 心理 咨询 师 的言 语 正确 妙用 可 以更 加 有效 的 解决 心 理咨 询 者 的心 理 问题 ,因此 ,在 心理 咨 询方 面 ,应 当 更加 重要 言 语 的使 用 ,加
Ⅱ ] . 中国心理 卫生杂志,2 0 0 7 ,2 1( 1 0) : 7 0 4 — 7 0 9
魏 兆瑜 , 尚鹤 睿 , 梁杰 芳 以 心理 咨 询 为切 入 点 ,促 进 大 学 生 自
我心理治疗
实用全科 医学,2 0 0 8 , 6( 1) : 6 1 — 6 2
钱铭怡 . 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研 究 : 国 外 发展 及 国 内研 究现 状 【 l 1 l
_ 卜
降
p
基底节 区血肿经外侧裂 一 岛叶手术入路的解剖学研究
贾振 锋
发 严重 术 后 并 发症 ,严重 的情 况下 还 会 造 成患 者 死 亡 … 。本 研 究 【 摘要 】目的 研 究基 底节区血肿经外侧裂 一岛叶 手术入路 的解剖学特 对 2 0 例4 0 侧 成人 尸 头标 本 的外侧 裂 、岛 叶 、大脑 基 底 节 等进 行 点。方法 对 2 ( ) 例4 ( ) 侧成人尸头标本的外侧裂 、岛叶 、大脑基底节等 相 关解 剖 的 相关 资 料分 析 ,研 究 了基 底 节 区血 肿 经外 侧 裂 一岛 叶 进行相关解剖。结果 岛叶的供血动脉 为大脑 中动脉 M2 段, 扇形展开 , 方 向为从 岛叶表 面向后 上,并将很 多微 小的穿支血 管发 出来对岛叶皮 手 术人路 的解 剖学 特点 ,现 报告 如下 。 层进行供应 ;岛叶的 中后 短回在其 中部水平切 面上垂 直向 内和 内囊膝 1 资 料与 方法 部及 壳核最为宽阔的部分相对应。结论 深入研 究基底 节区血肿经 外侧 1 . 1 一般 资料 裂 一岛叶手 术入路 的解剖 学特点能够为临床手术治疗基底节 区血肿提 研 究 对 象选 取 2 0 例4 O侧 成人 尸 头 ,在 对 其进 行 研 究 之前 首 供科 学有效的依据. .
8例重型基底节区脑出血术后再出血二次手术治疗体会

8例重型基底节区脑出血术后再出血二次手术治疗体会目的探讨重型基底节区脑出血手术后再出血,二次手术处理方法及效果。
方法对8例重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手术后复查头部CT后明确发现再次出血,均需再次开颅血肿清除,根据可能存在的不同再出血的原因,手术中针对性采取各种方法最终止血完善,血肿腔放置引流管持续引流。
结果8例重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二次手术后复查头部CT,有2例术后再次出血,经尿激酶冲洗,血肿引流满意;其余6例术后未再次出血;其中1例出现大脑中动脉区域脑梗死,活血化瘀等治疗后,梗死范围显著缩小。
患者出院时按GOS 评价治疗效果:恢复良好:2例(25.0%);中重残:4 例(50.0%);植物生存:1 例(12.5%);死亡:1 例(12.5%)。
结论重症基底节区脑出血手术后再出血,二次手术术中要根据不同再出血的原因采取针对性止血方法,仍可取得较好的手术效果。
标签:重型基底节区脑出血;再出血;二次手术重型基底节区脑出血是一种高病死率及高致残率的疾病,术后再出血是其重要的并发症,可明显增加患者术后病死率和致残率。
笔者将自2012年以来重型基底节区脑出血手术后再次出血予二次手术共8例患者,二次手术中采取针对性止血方法及手术后给予相应的处理措施,取得较好的疗效。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8 例,男性6 例,女性2 例;年龄28~74 岁,高血压病史均大于10 年,术前2例脑疝形成。
手术前查血常规及凝血常规未见明显异常。
其中有 2 例有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
8例患者第一次手术前基底节区血肿量50~70ml,均采用开颅显微镜下经侧裂-岛叶入路血肿清除术,第一次手术中手术区域渗血不止,止血困难5例。
所有病例均于手术后2h、24h、2d、3d复查头颅CT,每次均用多田氏公式计算出血量。
根据Brott标准[1]将手术前后2次CT血肿体积对比,体积增大33% 时,即判定再出血。
本组8例患者根据患者意识障碍变化的情况、再出血量大小、中线移位情况及颅内压力等情况综合决定需要再次开颅手术治疗。
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外科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

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外科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周新民;叶富华;顾昌伟【摘要】Objective To study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for cerebral hematomas in basal ganglia region by microsurgery via transsylvian fissure-insular approach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12 patients with intracerebral hematoma in basal ganglia region in acute stage were performed microsurgery via transsylvian fissure -inscular approach ,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Results The CT scan after surgery showed the hematomas almost removed in 10 cases and 70% removed in 2.The GOS after follow up for 6 months ahowed good outcome was achieved in 8 cases,mild disability in 3, severe disability in 1 and no patient died after surgery .Conclusions Microsurgery treatment via transsylvian fissure-inscular approach for intracerebral hematoma in basal ganglia region has advantages such as minimal invasive and effective ,small damage of cortex of temporal lobe and vessels , improvement of prognoses .%目的:探讨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外科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
经外侧裂入路小骨瓣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

经外侧裂入路小骨瓣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博罗县人民医院外二科广东博罗516100)【摘要】目的:探讨经外侧裂入路小骨瓣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
方法:通过对本院2006年1月-2011年1月65例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在发病7小时内行小骨瓣显微手术清除颅内血肿。
结果:所有患者在清除血肿后3小时、5小时分别行颅脑ct 检查,发现血肿清除率为90%,无发现再出血病例。
术后3个月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分级为:i级10例,ii级28例,iii 级9例,iv级6例,v级4例,死亡6例。
结论:经外侧裂入路小骨瓣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有理想的疗效,临床上建议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高血压性脑出血;外侧裂;基底节区;小骨瓣;显微手术【中国分类号】r471.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196-01 【abstract 】objective: investigate the lateral fissure approach for small bone flap microsurgery operation treatment of hypertensive basal ganglia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method: through the years2006 january - 2011 january, 65 cases of hypertensive basal ganglia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patients at the onset of 7 hour professional small bone flap microsurgical operation of intracranial hematoma. results: all the patientsin the removal of the hematoma after 3 hours, 5 hours respectively ct examination of brain, and found that the hematoma clearance rate was 90%, found no bleeding cases. 3 months postoperatively in patients with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 adl ) classification: class i in 10 cases, ii 28 cases, iii 9 cases, iv 6 cases, v 4 cases, 6 cases of death. conclusion: through lateral fissure approach for small bone flap microsurgery operation treatment of hypertensive basal ganglia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with ideal curative effect, clinical recommendati分类号:r651.1 ons for further extension.【 key words】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lateral fissurebasal gangliasmall bone flapmicrosurgical operation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的疾病。
超早期小骨窗显微手术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治疗基底节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发病后7 h 内手术 。
1 . 2 手术方法
其 中1 例死 亡原 因为术后 再出血 ,1 例死于 脏器功 能衰竭 ,另外 1 例严 重 肺部 感染 ,治疗无效死亡 。
中 图分 类 号 :R 7 4 3 . 3 4
文献标 识码 :B
文 章编 号 :1 6 7 1 — 8 1 9 4( 2 0 1 3 )2 6 — 0 3 7 5 — 0 2
2 0 1 0 年l O 5 至2 0 1 2 年3 月期 间我院应用超 早期小骨 窗经侧裂一 岛 叶 人 路显微手术 治疗基底节 区脑 出血4 0 例 ,取得 了满意 的效果 ,现报道
间我 院 收治 的 4 0例 基底 节脑 出血 患者 相 关资料 ,均于 6 h内小 骨 窗开颅 ,显微 镜下 经外 侧 裂 一 岛叶 入路 ,清 除血肿 。术后 2 d内 复查颅 脑 C T与术 前 相比 ,观 察血 肿 清除 情况 。 随访 2 ~ 1 0个 月,按 照 AD L分级 法评 定预 后 效果 。结果 8 2 . 5 % 患者 血肿 清 除率 > 9 0 %,1 7 . 5 % 清除 率为8 0 %~ 9 0 % 术后存 活 3 7 例 ,A D L I 级7 例 ,『 I 级 9例 , 『 I l 级l 3 例 ,I V 级 4例 , V级 4例; 死亡 3例 。结论 超早 期 小骨 窗经外侧 裂 一 岛叶 入路 显微 手术 治疗 基底 节脑 出血 手术路 径 小 ,对 脑部 创伤 小 ,治疗 效果 确切 。 【 关键 词】 脑 出血 ;基底 节;外侧 裂 一 岛叶 入路 ;显微 手术 ;超早 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侧裂岛叶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 解岗,李永奇 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神经外科 【摘要】 目的 探讨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 21例采用经侧裂岛叶显微手术治疗的重型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1例患者中死亡0例,存活21例。术后根据日常生活能力分级,I级6例,Ⅱ级7例,Ⅲ级6例,IV1例,V级1例。结论 采用翼点人路经侧裂显微手术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一种有效方法。 【关键词】基底节区; 高血压脑出血;显微神经外科 高血压脑出血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具有发病急,病情重,病死率、病残率高,预后差等特点。基底节区是高血压性脑出血最常见的部位,选择适当的手术方法,尽可能清除血肿,减少正常脑组织损害,减轻术后并发症是目前外科治疗的发展方向。 [1]- [3]我科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采用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1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资料和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我科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共21例.其中男12例,女9例;年龄44~69岁,平均56岁;手术前GCS评分<6分10例.6~10分11例;一侧瞳孔散大5例,双侧瞳孔散大3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偏瘫症状,手术距发病时间<6h的16例。CT均表现为基底核区出血。破入脑室型4例。出血量按多田公式计算(T=∏x LxSxSlice/6;L=血肿长轴,S=血肿短轴,Slice=层数,∏=3.14)。出血量40~80 mL,均有中线结构移位。 二、手术方式 手术具体方法如下:皮肤切口起自颧弓上耳屏前1 cm.在耳屏前方向上平行至顶结节水平,向前至发迹处(颅骨暴露范围前至角突,下至颧弓,后至顶结节),颅骨钻孔后铣刀铣下骨瓣。骨窗大小约7 cm *9 cm。平蝶骨嵴处,以蝶骨嵴为中心弧形剪开硬膜,显微镜下分开侧裂(自中央沟下点后至额叶三角部前)。于大脑中动脉M2或M3分叉部切开岛叶进入血肿腔清除血肿。一边清除血肿一边止血.21例患者均可找到明确的出血动脉,然后彻底止血。完全清除血肿后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血肿腔至冲洗液清亮为止,创面覆以止血纱布。最后修补减张缝合硬膜,弃除骨瓣。分层缝合肌肉及皮下,皮内缝合皮肤。合并血肿破入脑室的患者,采取单双侧脑室置管,术后持续引流。
三、术后治疗 术后常规应用脱水药物。适当应用镇静药物及抗生素预防感染,特别是肺部感染。术后昏迷时间长的患者均应尽早行气管切开术。术后预防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防治高血糖,注意心、肾功能,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术后48 h插胃管,加强营养支持治疗。术后特别注意对血压的控制,先予以硝普钠或硝酸甘油控制血压,而后逐步过渡到口服药物降压,血压一般控制在140—160/80-100 mmHg。
四、术后疗效评价标准 术后根据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法,I级:独立活动,无需帮助、指导;Ⅱ级:能活动,但需帮助指导;Ⅲ级:需具体帮助方能完成活动;IV级:无活动能力,需靠他人搬动或操持代劳;V级:植物状态。 结果 患者血肿清除均较满意.患者的术前术后影像学资料见图1。所有患者血肿量均大于30 mL,其中40~50 mL 11例,大于50 mL10例。本组术后并发肺部感染12例,其中气管切开12例;消化道出血5例;心脏改变包括心电图改变(传导阻滞、心律失常、缺血性改变)13例;泌尿系感染5例。存活21例。存活率为100%。患者随访1个月~12个月.平均6个月。根据ADL分级法:I级6例,Ⅱ级7例,Ⅲ级6例,IV1例,V级1例。 讨论 基底核出血是最常见部位,国内外普遍采取以下几种手术方式:①开颅血肿清除手术;② 各种穿刺抽吸配合纤溶疗法;③神经内镜下脑内血肿清除术;上述手术方式各有适应证。各家报道意见不一,不太可能也无必要一概而论每一术式的优劣,应根据不同情况选择适合的手术方式。[4]- [7]但以微创理念为指导,尽量减少术中对脑组织及重要结构的影响和损伤,争取最佳的手术效果,则是对任何一种手术方式均必须遵从的原则。[8]- [10] 微创是在现有的设备和技术条件下,以对组织、特别是重要组织最小的损伤而达到手术的目的。对基底核血肿,开颅血肿清除术一般采用的手术方式:经皮层和经侧裂。本文报道经侧裂岛叶入路,优点:(1)通过解剖外侧裂,充分利用脑组织的自然间隙到达病变部位;(2)不通过作皮层切口或颞叶切除来切除病变,缩短了切口与血肿腔的距离,缩小手术操作范围,减少对脑组织的损伤;(3)保护了脑穿支血管。在显微镜良好照明与放大下可以精细地进行操作,直视下辨认和电凝责任血管,严格的血肿腔内操作,不突破边界,就尽可能的避免了盲目吸引和过度牵拉,也避免造成脑组织的医源性损伤。避免术中常见的止血困难及术后引发的脑梗死。当然,该入路也存在着一些缺点:(1)解剖相对复杂,直接对侧裂血管干扰(侧裂处静脉变异较大,稍有不慎就容易损伤)。这就对术者镜下操作技巧提出较高的要求,需要长期大量实验室训练。(2)手术时间相对于直切口经皮层入路较长。(3)对于非优势半球血肿,手术入路的解剖优势未能完全显示。[11]- [13]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体会如下: 1、采用额颞大骨瓣切口而没有采用小骨窗直切口,原因主要是考虑打开硬膜后更容易辨别额叶三角部及颞叶顶盖部等解剖标志。另外骨瓣相对较大,有利于在高颅压情况下解剖侧裂,术后弃除骨瓣,达到减压效果。 2、侧裂打开技巧:(1)我们一般打开侧裂范围自中央沟下点后至额叶三角部前,首先仔细观察侧裂静脉的数目走形及引流。根据静脉的走形及分布分别可以从额侧、中间及颞侧进行解剖,以对侧裂血管最小损伤为原则。使用5毫升注射器针头及显微镊、显微剪刀作为蛛网膜切开工具,镜下先用针头配合显微镊子切开部分蛛网膜,镊子提起蛛网膜后显微剪刀剪开,剪开时需格外小心勿损伤静脉(如损伤压迫或低频电凝处理),剪开的蛛网膜应尽可能足够大,以利于无张力情况下暴露岛叶,避免过度牵拉及干扰血管。(2)打开蛛网膜后,使用1/8小脑棉配合显微镊子保护并分离牵开血管(一般静脉牵向颞侧,动脉牵向额侧)获得分离间隙,将自制小明胶海绵片(1/8明胶海绵血管钳反复折叠压扁,利用其吸收液体后膨胀原理)放入分离间隙,少许生理盐水冲洗,如遇到蛛网膜条索显微剪刀剪开。如此反复,从而完全打开侧裂池暴露岛叶。最后1/4小脑棉放置于侧裂两端撑开岛盖从而保护侧裂血管,防止岛盖闭合,操作误伤血管。(3)大部分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侧裂通过上述技巧很容易打开。这可能是因为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部位位于岛叶,由侧裂深部向外推压.使得侧裂的额盖及颞盖更易向两侧分开,有利于侧裂的打开,且出血本身并不会加重侧裂的粘连程度。 3、脑棉保护岛盖后暴露岛叶,自岛叶皮层无血管区域切开约1.5cm~2.0cm常可清除最大范围内的血肿,我们很少使用蛇形牵开器,即使使用也仅仅起阻挡因血肿清除后脑组织塌陷的作用,从而避免对正常脑组织的过度牵拉。清除血肿时切忌心急,在显微镜下以显微吸引器先沿血肿边缘清除血肿并垂直进入血肿中心,处理血肿中心的责任血管并清除血肿中心部分(一般较硬)后,通过调整显微镜角度清除视野内血肿。对调整显微镜角度仍处于视野之外 的血肿不必急于处理,随着脑组织的搏动,在压力差作用下,在视野之外的血肿会被推挤至视野中间来,因为原来脑组织就是被血肿推挤开的,且时间都比较短,一般都能回复,故可以比较安全地完全清除血肿,并彻底止血。严格的血肿腔内操作,不突破边界是主要原则。血肿清除完毕后生理盐水冲洗确认无活动性出血后止血纱布贴附血肿腔。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采用翼点人路经侧裂显微手术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一种有效方法。
[1] 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686—689. [2] 赵继宗,周定标,周良辅,等.2464例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多中心单盲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2005,85(32):2238—2242. [3] 刘承基主编. 脑血管病外科治疗[M]. 第1 版. 南京:江苏科学 技术出版社,1987,243-247. [4]周良辅,庞力.高血压脑出血的微侵袭手术治疗——前瞻随机多中心研究【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01,9(2):151—154. [5]邵雪非,陶进.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探讨【J】安徽医学.2009,30(7)772-773 [6]陈军,李爱民,吴海滨,等. 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时机的规范化研究[J].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9,6:188 [7] 江常震,王晨阳,吴喜跃,等. 颞下小骨窗入路显微手术临床应用[J].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9,6:19. [8] 刘策刚,陶进等,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6,5(10):1029-1030 [9] 游潮,刘鸣,李浩 高血压脑出血诊治中的若干问题. 【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1,8(4):169-171 [10] 游潮,李浩.进一步重视和规范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1,8(27):757-758 [11] 张东,王硕,等.微骨窗经侧裂一岛叶人路治疗高血压壳核出血的临床研究【J】北京医学,2008,30(2),:68-70 [12]马东,黄建军,马喜,等.经外侧裂脑岛叶入路至基底节区的显微解剖[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0,7:196 [13] 陈先震、楼美清等,翼点人路经侧裂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0,5(9):527-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