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甘2号甘蓝杂交制种技术

合集下载

甘蓝型杂交油菜青杂7号标准化的制种技术

甘蓝型杂交油菜青杂7号标准化的制种技术

甘蓝型杂交油菜青杂7号标准化的制种技术甘蓝型杂交油菜青杂7号是由中国农科院油料研究所杂交制种团队通过多年的选育和筛选而培育出的一种甘蓝型杂交油菜品种。

它具有高产、抗病、抗逆性强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油菜种植中。

为了确保青杂7号种子的质量和纯度,需要进行标准化的制种技术。

要选择适宜的种子繁育地。

由于甘蓝型杂交油菜青杂7号是一种春季种植作物,因此种子的繁育地应该避开冬季寒冷地区。

要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

接下来,要进行种子的预处理。

对所收集的种子进行筛选,筛除破损、畸形和虫害的种子。

然后,将种子放入10%的盐水中浸泡24小时,以去除种子表面的病菌和虫害。

将种子沥干,晾干至少3天。

然后,要进行种子的灭菌处理。

将晾干的种子放入80℃的烘箱中,用高温烘烤30分钟,以杀灭种子表面的病菌和虫卵。

然后,要进行种子的包衣处理。

将种子放入包衣机中,添加适量的种子包衣剂,进行均匀包衣。

包衣剂的种类和用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接下来,要进行种子的质量检测。

可以通过种子的外观、大小、色泽等指标进行初步的检测。

然后,可以使用种子发芽率试验、纯度试验和杂质试验等方法进行详细的质量检测。

要进行种子的包装和储存。

将检测合格的种子根据一定的重量或数量进行包装,并在包装上标注品种名称、批次和生产日期等信息。

然后,将包装好的种子储存到干燥、通风、防虫防潮的仓库中。

通过以上的制种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甘蓝型杂交油菜青杂7号种子的质量和纯度,为油菜种植提供优质的种源。

在制种过程中要注意科学施肥、合理浇水、及时防治病虫害,以保证种子的生长和发育。

早春甘蓝的种植技术

早春甘蓝的种植技术

早春甘蓝的种植技术1.品种选择选用冬性强、耐抽薹的早中熟品种。

根据华北地区消费习惯,圆球形、绿叶层多、中心柱短的优质品种更受市场欢迎。

因此,推荐“豫艺富贵”、“绿秀2号”等优质甘蓝品种。

2.栽培模式及设施春甘蓝栽培依据上市时间早晚,可分为温室栽培、大棚栽培、中小拱棚、露地地膜覆盖栽培等模式。

不同设施的保温性能不同,定植时间不同,上市时间也有差别。

3.确认适合播期春甘蓝不必过早收割耕作,因为秧苗紫带过小,难春化导致先期扣薹。

春晚熟甘蓝在温室耕作的适合苗龄约40天左右,冷床耕作的苗龄约60天左右,幼苗时建议栽培田地之下10cm地温平衡在5℃以上,最低气温平衡在12℃以上。

根据上述建议,以及希望的上市时间,融合当地气候条件及维护设施的性能,在确认幼苗期的基础上,向前发推苗龄时间,即为为适合的播种期。

4.培育壮苗采用干籽直播,育苗畦要耙平并浇足底水,撒籽要匀。

播后覆盖过筛细土保墒,出苗前苗床温度尽量保持在20-25℃,夜间15℃左右,促进迅速出苗。

一般5天左右出齐苗后,要注意及时逐渐放风,使温度逐渐保持在白天18-20℃,夜间10-15℃。

夜温过高易造成幼苗徒长,若遇上长期低温很容易春化。

如果苗子过密,需及时间苗,当幼苗长到2-3片左右真叶时,要分苗至营养钵,苗床温室一般控制在8-20℃。

也可采用50孔、或72孔穴盘一次育成,不用分苗。

定植前7-10天苗床逐渐放大风,降温练苗,以提高幼苗对定植环境的适应能力。

5.尽早幼苗选土壤富饶、地势平缓的地块,施好底肥,耕翻耙细。

保温性能不好的温室、大棚拱棚方式可以在2月上中旬幼苗;大拱棚地膜可以在2月下旬幼苗,地膜覆盖在3月上中旬幼苗。

建议起垄定植,按行距45-50cm做成宽30cm、高15cm的龟背垄。

定植前15天垄面覆盖无色地膜提升地温。

选晴好天气,在垄上按株距打孔、浇穴水定植。

参考定植密度:传奇二号小球型极早熟品种4500-5000株,中早熟品种每亩3500-4000株,中熟品种每亩3000株左右。

甘蓝型杂交油菜青杂7号标准化的制种技术

甘蓝型杂交油菜青杂7号标准化的制种技术

甘蓝型杂交油菜青杂7号标准化的制种技术一、选种材料甘蓝型杂交油菜青杂7号是我国的一种重要的优质杂交油菜品种。

为了保证甘蓝型杂交油菜青杂7号的种子质量,我们首先需要选择优质的种子材料。

在选种材料的时候,我们需要选择经过国家农业部门认定的种子企业的种子,确保种子的品质。

二、种子处理在进行种子处理的时候,我们需要根据甘蓝型杂交油菜青杂7号的特点,选择适合的处理方法。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采用种子浸种、种子包衣等方法进行种子处理,以提高种子的吸水性和萌发率。

三、播种时间甘蓝型杂交油菜青杂7号适合在秋季进行播种。

一般来说,最佳的播种时间是在10月上旬至中旬。

在进行播种的时候,我们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当的时间进行播种,并严格控制播种量,保证每亩地的种子数量是合适的。

四、选择播种地点甘蓝型杂交油菜青杂7号适合在肥沃的、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

在选择播种地点的时候,我们需要选择土壤肥沃、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地块进行播种,以保证甘蓝型杂交油菜青杂7号的生长发育。

五、播种方式在进行播种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直播或者育苗后移栽的方式进行播种。

在进行直播的时候,我们需要控制好种子的深度和密度,保证每颗种子之间的距离适当。

如果是育苗后移栽的方式进行播种,我们需要提前进行育苗工作,保证移栽的苗期和苗质。

六、配套技术为了保证甘蓝型杂交油菜青杂7号的正常生长,我们需要配套好肥料、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技术。

在施肥的时候,我们可以根据土壤的肥力和作物的需要进行施肥;在灌溉的时候,我们需要保证土壤的湿润度,并且避免过湿或者过干;在病虫害防治的时候,我们需要定期检查作物,发现病虫害及时进行防治。

七、管理技术在甘蓝型杂交油菜青杂7号的生长期间,我们需要做好相应的管理工作。

包括及时除草、松土、修剪等工作。

这些工作可以保证甘蓝型杂交油菜青杂7号的正常生长,并且提高产量和品质。

通过以上的标准化制种技术,可以保证甘蓝型杂交油菜青杂7号的种子质量和生长发育。

甘蓝型杂交油菜青杂7号标准化的制种技术

甘蓝型杂交油菜青杂7号标准化的制种技术

甘蓝型杂交油菜青杂7号标准化的制种技术甘蓝型杂交油菜青杂7号是一种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油菜新品种。

为了推广该品种,必须制造高质量的种子,保证其品质和产量,并促进该品种的发展。

本文介绍了甘蓝型杂交油菜青杂7号标准化的制种技术。

一、播前准备1. 地面处理:在春季,等离子灭菌机对土壤进行等离子处理,处理土壤的温度应在45-50℃之间,处理时间为30-40min。

然后对土壤进行脱盐、石灰、有机肥等处理。

2. 种子处理:将种子放置在湿润的布袋中,将其放入37℃的温室中,在60%的湿度下发芽,发芽率应在90%以上。

然后用5%的吊青霉素溶液浸泡3-5min,再用清水冲洗,晾干备用。

二、土壤处理甘蓝型杂交油菜青杂7号适合生长在肥沃、疏松、透气、冬季保水能力强的土壤中。

种植前将土壤进行拓扑处理和平整处理,打出浅沟,将种子均匀分布在沟内,然后用土轧压,确保种子与土壤接触良好。

种植后,对土壤进行覆盖或覆盖,以保持土壤湿润,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

三、肥料使用1. 底肥:底肥是在播种前施用的,将发酵好的有机肥均匀撒在沟内,每亩施用1000-1500kg,然后覆盖土壤。

2. 追肥:追肥通常在冬季最活跃的时候进行,花期和拉蒂期分别追肥1次。

施用的肥料应包含氮、磷、钾等主要元素。

通常在花期和拉蒂期分别追肥1次,每次施用约50kg/亩。

四、病虫害防治甘蓝型杂交油菜青杂7号易受病虫害的侵害,因此必须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以保证产量和质量。

1. 病害防治:常见的病害有腐烂、锈病、菜蚜等。

在种植前,必须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定期喷洒杀菌剂。

2. 病虫害防治:常见的病虫害有菜青虫、钻心虫、蝗虫等。

田间管理应严密,根据害虫情况选用合适的药剂进行防治。

五、收获和选种在油菜成熟期(约70天),切断油菜地上部分,并晾晒到7-10天至水分含量为6-8%左右。

用打谷机打谷,然后将颗粒状的种子筛选出来,存放在干燥、通风、温度适宜的地方。

选种是保证种子质量的重要措施。

甘蓝型油菜萝卜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制种技术

甘蓝型油菜萝卜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制种技术

甘蓝型油菜萝卜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制种技术潘永忠1 樊友军1 刘克敏1 徐 姮1 梅 军1 王自品2 涂金星3(1中垦锦绣华农武汉科技有限公司,武汉430070;2民乐县科普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甘肃民乐734500;3华中农业大学,武汉430070)摘要:中垦锦绣华农武汉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民乐县科普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通过4年时间,对双低杂交甘蓝型油菜萝卜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华油杂705制种技术进行细致研究,探索出一套高产保纯杂交制种技术。

其主要技术措施包括:选择适宜的优势制种基地,充分考虑制种基地的集中连片,土壤肥沃;在确保安全隔离条件下,进行地膜覆盖,机械点播,规范栽培,父母本行比搭配设为2∶6。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萝卜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制种技术;华油杂705细胞质雄性不育、细胞核雄性不育和化学杂交剂诱导雄性不育是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的三大主要途径。

波里马不育系和陕2A不育系在油菜杂种优势利用中得到了充分利用,不过在实际应用时,初花期这2种不育系遇到低温时会产生微量花粉,特殊年份风险会加剧。

细胞核雄性不育系在制种应用中表现为雄性不育稳定性好,花粉彻底败育,双隐性核不育两系法育种目前应用较多,隐性核不育恢复系虽然易找到,但保持系却难以找到,制种时需要拔除50%可育株[1],费时费工较麻烦;而双显性核不育、三隐性核不育育种目前应用较少。

化学诱导雄性不育目前在化学杂交剂应用上有一定突破,但制种应用技术还在探索中,整体在杂交制种领域应用较少。

甘蓝型油菜萝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特点是花药退发弥补冬长不足,应增施腊肥或早施返青肥。

磷肥、钾肥的使用主要是基施和追施复合肥。

5.3 综合防治病虫害 在秋播及早春阶段搞好化除,控制杂草发生危害。

麦田中后期根据病虫测报,及时防治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赤霉病及蚜虫等病虫害。

5.4 及时收获 扬辐麦6号熟期早于对照品种扬麦20和母本扬辐麦4号,在蜡熟期应注意及时收获。

6 讨论扬辐麦6号是以高产小麦品种扬辐麦4号为母本、抗赤霉病小麦品种扬麦14辐射当代为父本,经多代选育而成的高产早熟小麦品种。

甘蓝种质资源的研究和应用

甘蓝种质资源的研究和应用

甘蓝种质资源的研究和应用摘要:本文从甘蓝起源、品质和分类、种质的收集和保存、鉴定、利用及问题与展望6个方面论述了甘蓝种质资源的研究和应用。

关键词:甘蓝;种植资源;综述中图分类号:s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3)-01-0176-20 引言甘蓝(brassica oleracea l.),十字花科芸苔属,又叫洋白菜,包菜,卷心菜,连花白等,是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主要蔬菜作物。

多数学者认为,甘蓝类起源于现在尚存的一年生野生杂草[1](brassica oleracea var.olcracea)。

也有人提出甘蓝类植物起源于brassica oleracea,brassica cretica,brassica insularis 和brassica rupestris 4个野生近缘种的复合体的观点。

公元前六百年,甘蓝由小亚细亚传至中欧。

在希腊罗马时代,地中海沿岸地区的人们也种植其他甘蓝,但这些品种并未形成坚实的菜头。

结球甘蓝在北欧是很普遍的种植作物。

目前在欧洲、北美和远东都出产包心菜,最大菜头则产于阿拉斯加的夏季,因为当地夏昼很长,刺激其异常生长。

16世纪末期由俄国传入我国黑龙江及新疆等地[2]。

1 甘蓝分类和品种介绍甘蓝类植物种内下分6个变种[1],分别是结球甘蓝变种、木立花椰菜变种、孢子甘蓝变种、羽衣甘蓝变种、球茎甘蓝变种和野生甘蓝变种。

另外王建林等[3]将芸苔属甘蓝组分为:擎蓝(b.caulorapa pasq.)、芥蓝(b.alboglabra l.h.bailey)、甘蓝roleracea l.。

又甘蓝分为:(原变种)var.cap-itata l.、羽衣甘蓝var.acephala l.f.tricolor hort.、孢子甘蓝var.gemmifera zenker、花椰菜var.botrytis l、欧洲油菜b.napus l.、芜菁甘蓝b.napobrassica(l.)mill。

甘蓝型杂交油菜青杂7号标准化的制种技术

甘蓝型杂交油菜青杂7号标准化的制种技术

甘蓝型杂交油菜青杂7号标准化的制种技术甘蓝型杂交油菜青杂7号是一种优质高产的油菜品种,具有适应性广、抗逆性强、油脂含量高等特点,因此备受农民青睐。

而要想获得高产优质的油菜种子,就需要进行标准化的制种技术,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甘蓝型杂交油菜青杂7号标准化的制种技术。

一、选地选择选地选择是影响油菜种子产量和种质质量的重要环节。

甘蓝型杂交油菜青杂7号对土壤要求不高,可生长于PH值在6.0-8.0的土壤中。

但最好选择坡度适宜、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或壤力好的棕壤地。

同时要避开水稻、小麦、玉米等油菜前作田块,以免发生蚜虫脱离严重和病虫害难以防控问题。

二、施肥技术甘蓝型杂交油菜青杂7号对养分要求较为严格,为了保证高产优质的油菜种子,必须合理施肥。

在整地前施基肥,一般每亩施施腐熟有机肥1000-1500kg,磷钾肥20-25kg,然后在播种前进行追肥,追施硝酸铵20-25kg,磷酸二铵10-15kg,硫酸钾8-10kg。

在油菜种子生长期还需进行一次追肥,追施硝酸铵15-20kg,磷酸二铵10-15kg,硫酸钾8-10kg。

养分的合理供应是保证油菜种子高产高质量的关键。

三、播种技术播种时间是保证甘蓝型杂交油菜青杂7号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

一般建议在每年10-11月间,当地气温适宜时进行播种。

播种前先做好准备工作,如整地、耙平、开沟、施肥等。

播种时一般采用直播法或育苗后移植法,每亩播种种子量在5.25-7.5千克左右,播种深度一般为1.5-2.5厘米。

播种后要及时覆土、压实。

要注意在播种期间注意保持土壤湿润,有利于油菜种子的萌发生长。

四、田间管理田间管理是决定油菜种子产量和质量的重要环节。

要加强病虫害防治,每10-15天喷施一次农药,以预防和控制病虫害。

要适时进行田间中耕,保持土壤松软有助于油菜的生长发育。

要合理施肥,每隔15-20天进行一次追肥,保证油菜生长所需的养分。

要注意及时除草,保持田间清洁,避免杂草对油菜的影响。

甘蓝型杂交油菜青杂7号标准化的制种技术

甘蓝型杂交油菜青杂7号标准化的制种技术

甘蓝型杂交油菜青杂7号标准化的制种技术甘蓝型杂交油菜青杂7号是一种优良的油菜品种,种植面积广泛,产量高,适应性强。

标准化制种技术能够保证种子的品质和一致性,提高种子的萌发率和产量。

一、选择优良母本和父本母本和父本的选择是制种成功的关键。

优良的母本应该具备较强的抗病虫害能力、产量高、质量好、适应性强等特点。

父本应该具备较强的抗逆性和良好的杂交亲和力。

母本和父本还应该具备相似的花期,便于控制杂交时间。

二、科学施肥施肥时首先要进行土壤检测,了解土壤的养分含量,然后根据作物的需求来进行科学施肥。

一般来说,油菜对氮、磷、钾的需求量较大,所以要适量增施这三种营养元素。

在分蘖期和壮苗期进行主要的施肥,为油菜的生长提供养分的保障。

三、合理间距甘蓝型杂交油菜青杂7号的播种间距为50cm×30cm,即行距为50cm,株距为30cm。

合理的间距能够使油菜植株充分展开,利于通风、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有利于阳光的照射和根系的生长。

四、适时浇水油菜生长期间需要适量的水分供给。

如果地下水资源丰富,可选择灌溉方式,定期给予水分补充。

如果地下水资源有限,可以选择雨天浇水或早晚浇水等方法,保证油菜生长需要的水分。

五、及时防治病虫害在油菜生长的过程中,会面临各种病虫害的威胁。

所以要及时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一般来说,病害的流行期是在植株生育期中后期,所以要在这个时期加强田间巡回,密切观察油菜的生长情况,发现病害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六、适时收获甘蓝型杂交油菜青杂7号的生长周期较长,一般需要130至140天才能达到丰产期。

在油菜成熟时,要选择适时收获。

对于油菜籽来说,一般等到果穗熟裂后成熟度最好,籽粒呈银色时即可收获。

收获后,要进行干燥、清选等后续处理工作,确保种子的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S A A c t a R s r e i .U D a oa n tet a - 3 U D u u l e a hSr c l r e c v e S A n tnl u i t i rn d a
b e E / L] [ 0 1—0 s a [ B O . 21 7—1 .ht :/ w . .ud . o/ 5] t / w w ∞ sa gv p
[] J .长江蔬菜 ,09,b6—9 20 2 : .
[] 9 蒋有条 , 孙利祥 , 张明方. 国瓜类嫁接栽培与展望 [ ] 长江蔬 我 J.
菜 ,9 8 6 : 4 19 ( ) 1— .
[O 宋青清. 1] 西瓜嫁接及其栽培技 术试验研 究[ ] J .中 国蔬 菜 , 9 1 0 9
1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穴盘播种 由于双亲原种都是通 过人工蕾期 自交繁 .. 殖, 为节约用种量 , 都采用穴盘育苗 , 以提高成苗率 。穴盘育苗
采用小拱棚覆盖或避 雨大棚 , 床宽 1 2m, 苗 . 小拱棚 高 0 7— . 0 8m。采用 7 . 2穴或 18穴标准塑料穴盘, 2 基质一般直接购买。
江苏农业科学
21 0 2年第 4 卷第 4期 | D
~ 11一 7
戴 忠 良, 秦文斌 , 姚悦梅, 等.春甘 2号甘蓝杂 交制种技术[ ] J .江苏农业科学,0 2,0 4) 1 1 7 2 1 4 ( :7 —12
春 甘 2号甘 蓝 杂 交 制 种 技术
戴 忠 良, 文斌 ,姚悦梅 ,潘永 飞 ,张振超 ,孙春 青 ,肖 燕 秦
( )3 5 . 2 :5— 1
[ 1 冯春梅 , 1] 莫云彬 , 潘晓飚 , 不 同砧木嫁接对 西瓜抗病 性及 主 等. 要经济性状的影响[ ] J .中国农学通报 , 0 , ( )2 9 2 1 2 62 2 : — 9. 0 2 8
[2 李 1] 敏, 郭文莉 , 张益娜 , .采用 微波法快速 提取番茄 红素 的 等
ma n st ma n ht i/ i e i . m? mo e o e=1 dcd 2—3 —4 5 5—0 0.
种技术。
关键词 : 甘蓝 ;杂交种 ; 制种技术 中图分类号 : 6 5 13 8 ¥ 3 .0 .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0 2—10 (0 2 0 0 7 0 10 32 2 1 }4- 11— 2
春甘 2号甘蓝是江苏丘陵地 区镇 江农业科学研究所近年
育成 的适合长江流域露地 越冬栽 培 的春 甘蓝新 品种 , 用 2 是 个性状稳定 的自交不亲和系交配而成的 1 代杂交种 。为了确
双亲花期 比较一 致 , 因此 , 父母本一 般在 8月 上旬 同期
播种 。 12 培 育壮 苗 .
保大面积生产用种需要 , 现将 春甘 2号甘 蓝高产制种技 术总
结 如下 。
1 播 种 育 苗 1 1 适 期 播种 .
收稿 日期 :0 2— 1 9 2 1 0 —0 基金项 目: 江苏省农业科技 自主创新资金 [ 编号 :x( 1 10 ] 江苏 c 1 )0 6 ;
adrt a i rl o si tr ko rs t ne[ ] JN iC ne n i ln ea nhp o i f otec cr J . a acr en t i s p a K l
I s , 9 5, 7: 7 7—1 7 nt19 8 16 7 6.
[] 8 施先锋 , 彭金光 , 王宏 太 , 等.嫁 接对瓜 菜生 理影 响的研 究进 展
省农业三项工程 [ 编号:X 2 1 ) 4 ] 江苏省镇江市 国际合 作项 S (0126 ;
目( 编号 : J00 0 ) G 2 10 4 。
作者 简介 : 戴忠 良(9 8 ) 男 , 16 一 , 江苏旬容人 , 副研究员 , 主要从事蔬
菜遗传育种与栽培研究。E—ma :a hnl n20 @13 cm。 i di ogi g0 8 6 .o l z a
遇高温强光照天气 , 在棚顶仍要 在中午前后继 续适 当加盖 遮
蔬菜 ,0 86:1 4 2 0 , 3 —3 .
( 上接第 10页) 7
红素含量 的酶调控技术研究奠定基础。
参考 文献
[ ] i an ei , s e o Rm ,t 1 n k f a t o s 1 Go n ue E A hr i m E B e a t e r e i v e i A, .I a o d o n d
( :7—2 . 3)2 8
[ ] tvnK, l t 2 Sce Ci o M D.Lepn : hmir,ilg, d ipia nn yoee C e sy bo y a m l — t o n c t n rh m nhat ddsae J .N tt nR ve s 19 ,6 i sf u a el a i s [ ] uri ei ,9 8 5 o o hn e io w
( 江苏丘陵地 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 , 江苏句容 2 2 0 ) 140
摘要 : 春甘 2号甘蓝是通过 2个性状稳定 的 自交不 亲和系交配 而成 的 1代杂交 种。本研究从 适期播 种、 培育 壮
苗、 父母本 的定植 比例 、 去杂去劣 、 剖球割老叶、 春后管理 、 病虫害 防治 、 种子收获等方面阐述 了春 甘 2 号甘 蓝的杂交制
穴盘育苗主要 程序 : 1 育苗 盘 中装 入基 质 , 质要 装 () 基 实 、 平。 ( ) 装 好 基 质 的 穴 盘 浇 透 水 , 打 孔 , 深 刮 2将 再 孔
0 5c . m左 右。( ) 3 播种 , 每孔播 1 粒种子为宜。 ( ) 4 盖上营养 土, 并刮平 , 再喷少量水 , 以营养土 湿润为 准。( ) 5 放盘 , 穴 将 盘直向整齐排放在苗床, 1畦放 2排 , 然后平铺双层遮 阳网。 122 苗期管理 .. 出苗后及时揭遮 阳网, 1叶 1心期 , 至 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