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放大电路习题集(含答案解析)

基本放大电路习题集(含答案解析)
基本放大电路习题集(含答案解析)

基本放大电路

一、选择题

(注: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适合的答案编号填入该题空白处,多选或不选按选错论) 1 在基本放大电路的三种组态中:①输入电阻最大的放大电路是 ;②输入电阻最小的放大电路是 ;③输出电阻最大的是 ;④输出电阻最小的是 ; ⑤可以实现电流放大的是 ;⑥电流增益最小的是 ;⑦可以实现电压放大的是 ;⑧可用作电压跟随器的是 ;⑨实现高内阻信号源与低阻负载之间较好的配合的是 ;⑩可以实现功率放大的是 。

A.共射放大电路

B.共基放大电路

C.共集放大电路

D.不能确定 2 在由NPN 晶体管组成的基本共射放大电路中,当输入信号为1kHz,5mV 的正弦电压时,输

出电压波形出现了底部削平的失真,这种失真是 。

A.饱和失真

B.截止失真

C.交越失真

D.频率失真 3 晶体三极管的关系式i E =f(u EB )|u CB 代表三极管的 。

A.共射极输入特性

B.共射极输出特性

C.共基极输入特性

D.共基极输出特性 4 在由PNP 晶体管组成的基本共射放大电路中,当输入信号为1kHz,5mV 的正弦电压时,输出电压波形出现了顶部削平的失真,这种失真是 。 A .饱和失真 B.截止失真 C.交越失真 D.频率失真

5 对于基本共射放大电路,试判断某一参数变化时放大电路动态性能的变化情况

(A.增大,B.减小,C.不变),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入空格。 1).R b 减小时,输入电阻R i 。 2).R b 增大时,输出电阻R o 。 3).信号源内阻R s 增大时,输入电阻R i 。

4).负载电阻R L 增大时,电压放大倍数||||o us s U A U 。

5).负载电阻R L 减小时,输出电阻R o 。

6.有两个放大倍数相同、输入和输出电阻不同的放大电路A 和B ,对同一个具有内阻的信号

A.输入电阻大

B.输入电阻小

C.输出电阻大

D.输出电阻小

7.三极管的穿透电流I CEO是集-基反向饱和电流的倍. A. a B. 1+β C. β8.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的三极管为硅管,β=50,通过估算,可判断电路工作在______区。

如图2所示的电路中的三极管为硅管,β=50,通过估算,可判断电路工作在______区。

如图3所示的电路中的三极管为硅管,β=50,通过估算,可判断电路工作在______区。

A. 放大区

B.饱和区

C. 截止区

图1 图2 图3 图4

9 如图4所示放大电路中,①若R b=100kΩ,Rc=1.5kΩ,三极管的β=80,在静态时,该三极管处于_________;A. 放大状态 B. 饱和状态 C. 截止状态 D. 倒置工作状态

②集电极电阻R c的作用是_________;A. 放大电流 B. 调节I BQ

C. 防止输出信号交流对地短路,把放大了的电流转换成电压

D. 调节I CQ

③用直流电压表测得V CE≈V CC,可能是因为______;A.R b开路B.R L短路C.R c开路D.R b过小④若V CC≈12V, R c=2kΩ, I C计算值为1mA,用直流电压表测得V CE=8V,这说明_______;

A. 工作正常

B. 三极管c-e极间开路

C. 三极管b-e极间开路

D. 电容C2短路

⑤当R c、R b的参数分别为_________时,该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处在放大区,β=100;

A. 5.6kΩ,10kΩ

B. 5.6kΩ,510kΩ

C. 5.6kΩ,1MΩ

D. 100kΩ,1MΩ

⑥若仅当R b增加时,V CEQ将______;若仅当R c减小时,V CEQ将______;若仅当R L增加时,V CEQ将_____;若仅当β减小(换三极管)时,V CEQ将_____。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⑦若该电路原来发生了非线性失真,但在减小R b以后,失真消失了,这失真必是_____;

⑧若原来没有发生非线性失真,然而在换上一个β比原来大的三极管后,失真出现了,这个失真必定是_______; A. 截止失真 B. 饱和失真 C. 双重失真 D. 交越失真

⑨设V CC=12V,三极管β=50,V BE=0.7V,若要求I CQ=2mA,V CEQ=4V,则R b=______;R c=______。A.360kΩ B.180kΩ C.200kΩ D.282.5kΩ E.2kΩ F.4kΩG.8kΩ

H.5.6kΩ

10 根据放大电路的组成原则,在下图5所示各电路中只有图_________具备放大条件。

A. a)

B. b)

C. c)

D. d)

图5

11在下图6所示的各放大电路中,能实现正常放大的电路是_________。

图6

12在如图7所示射级偏置电路中,若上偏流电阻R b1短路,则该电路中的三极管处于______。

A. 放大状态

B. 饱和状态

C. 截止状态

D. 倒置工作状态

图7 图8

13 在如图8所示共射放大电路中,三极管β=50,V BE =-0.2。问:当开关与A 处相接时, 三极管处于_________状态;当开关与B 处相接时,三极管处于_________状态。

A. 放大区

B.饱和区

C. 截止区

D. 倒置

14图9 (b)示出了图9 (a)固定偏流放大电路中三极管的输出特性及交、直流负载线,可求得电源电压V CC 为_________。 A. 6V B.7V C. 8V D. 7.5V

可求得电阻R b 的值为_________。A. 420k Ω B. 300k Ω C. 200k Ω D. 268k Ω 可求得电阻R c 的值为_________。A. 3k Ω B. 5k Ω C. 4k Ω D. 3.3k Ω 试求输出电压的最大不失真幅度为_________。A. 1V B. 1.6V C. 2V D. 2.4V

图9

15图10所示放大电路中,已知V CC =12V ,R b1=27k Ω,R c =2k Ω,R e =1k Ω,V BE =0.7V,现要

静态电流I CQ =3mA ,则R b2=_________。 A. 12k Ω B. 10k Ω C. 8k Ω D. 16k Ω 当室温升高时,其V CEQ _______。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或基本不变) D. 不定

图10

16下图所画出对应放大电路的H参数小信号等效电路正确的为_________。

17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如图12所示. 设电路中三极管的β=100,V BE=0.6V用小信号模型分析法可计算得电路的输入电阻R i为_________。A. 3.3kΩ B. 3.8kΩ C. 1.47kΩ D.

5.1kΩ

13

图12

图14

18放大电路如图13所示。已知图中R b1=10kΩ,R b2=2.5kΩ,R c=2kΩ,R e=750Ω,R L=1.5kΩ,R s=10kΩ,V CC=15V,β =150。设C1、C2、C3都可视为交流短路,用小信号模型分析法可计算

得电路的电压增益A V为_____。A. -85.7 B. 78 C. 80 D. 60

用小信号模型可计算R i为_________。A. 0.852kΩ B. 0.6kΩ C. 10kΩ D. 2.5kΩ

用小信号模型可计算R o为_________。A. 2kΩ B. 1kΩ C. 1.5kΩ D. 2.5kΩ

19图14所示由PNP型锗三极管组成的共射放大电路的β=150,V CES=0.2V,用H参数小信号模型可求得电压放大倍数为________。 A. -158 B. 78 C. -180 D. 120

用H参数小信号模型可求得输入电阻为_______。 A. 2kΩ B. 4kΩ C. 5.6kΩ D. 22kΩ用H参数小信号模型可求得输出电阻为_______。 A.2kΩ B.2.2kΩ C.5.6kΩ D.22kΩ二、填空题

1用万用表判别处于正常放大工作的某个晶体管的类型与三个电极时,测出最为方便。2三极管工作有三个区域,在放大区时,偏置为和;饱和区,偏置为和;截止区,偏置为和。

3温度升高时,晶体管的共射输入特性曲线将,输出特性曲线将,而且输出特性曲线之间的间隔将。

4某放大电路的负载开路时的输出电压为4V,接入3K 的负载电阻后输出电压降为3V,这说明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为。

5有两个共射极放大电路。已知A V1=-50(开路电压增益),R i1=2kΩ,R o1=5.1kΩ;A V2=–40,R i2=5.1kΩ,R o2=10kΩ。现将两个放大电路用电容耦合到一起构成两级放大电路,并接10kΩ的负载,则两级放大电路的总电压增益A V=_ __ ,输入电阻R i=_ __,输出电阻R o=__ _ ,输出与输入信号的相位______。

图15

1.三极管输入电阻r be 与静态电流I E 的大小有关,因而r be 是直流电阻。( ) 2.放大电路的静态是指:

(1)输入端开路时的状态;( )

(2)输入交流信号且幅值为零时的状态。( )

3.共集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总是小于1,故不能用来实现功率放大。( )

4. 只有电路既放大电流又放大电压,才称其有放大作用;( )

5. 可以说任何放大电路都有功率放大作用;( )

6. 放大电路中输出的电流和电压都是由有源元件提供的;( )

7. 电路中各电量的交流成分是交流信号源提供的;( )

8. 放大电路必须加上合适的直流电源才能正常工作;( )

9. 由于放大的对象是变化量,所以当输入信号为直流信号时,任何放大电路的输出都毫无变化;( )

10. 只要是共射放大电路,输出电压的底部失真都是饱和失真。( ) 11晶体管的输入电阻r be 是一个动态电阻,故它与静态工作点无关。( )

12在基本共射放大电路中,若晶体管的β增大一倍,则电压放大倍数也相应地增大一倍。

( )

13.在图15所示电路中,已知晶体管的β=100,r be =1k Ω,i U =20mV ;静态时U BEQ =0.7V ,

U CEQ =4V ,I BQ =20μA 。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凡对的在括号内打“√”,否则打“×”。 (1)342002010u A -=-

=-? ( ) (2)4

5.710.7u

A =-≈ ( ) (3)10055001u A ?=-=- ( ) (4)100 2.5

2501u A ?=-=- ( )

(5)20

k Ω1k Ω20i R == ( )

(6)0.7

k Ω35k Ω0.02

i R == ( ) (7)3k Ωi R ≈ ( )

(8)1k Ωi R ≈ ( ) (9)o 5k ΩR ≈ ( )

(10)o 2.5k ΩR ≈ ( ) (11)20mV S V ≈ ( ) (12)60mV S V ≈ ( ) 四、计算题

1、试分析图4.1所示各电路是否能够放大正弦交流信号,简述理由。设图中所有电容对

交流信号均可视为短路。

图4.1

2分别改正图4.2所示各电路中的错误,使它们有可能放大正弦波信号。要求保留电路原来的

共射接法和耦合方式。

图4.2

3、在图4.3所示电路中, 已知V CC =12V ,晶体管的 =100,'

b R =100k Ω。填空:要求先填文字表达式后填得数。

(1)当i

U =0V 时,测得U BEQ =0.7V ,若要基极电流I BQ =20μA , 则'

b R 和R W 之和R b = ≈ k Ω; 而若测U CEQ =6V, 则R

c = ≈ k Ω。 (2)若测得输入电压有效值i U =5mV 时,输出电压有

效值'

o U =0.6V , 则电压放大倍数u

A = ≈ 。 图4.3 若负载电阻R L 值与R C 相等,则带上负载后输出电压有效值o U = = V 。

4、已知图4.3所示电路中V CC =12V ,R C =3k Ω,静态管压降U CEQ =6V ;并在输出端加负载

(1)该电路的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有效值U om≈;A.2V B.3V C.6V U =1mV时,若在不失真的条件下,减小R W,则输出电压的幅值将;(2)当

i

A.减小

B.不变

C.增大

U =1mV时,将R w调到输出电压最大且刚好不失真,若此时增大输入电压,则输出(3)在

i

电压波形将;

A.顶部失真

B.底部失真

C.为正弦波

(4)若发现饱和失真,则为消除失真,可将。A.R W减小 B.R c减小 C.V CC减小5.按要求填写下表。

6 电路如图4.6(a)所示,图(b)是晶体管的输出特性,静态时U BEQ=0.7V。利用图解法分别求出R L=∞和R L=3kΩ时的静态工作点和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U om(有效值)。

图4.6

7电路如图4.7所示,已知晶体管 =50,在下列情况下,用直流电压表测晶体管的集电极电位,应分别为多少?设V CC=12V,晶体管饱和管压降U CES=0.5V。

图4.7

8.如图4.8所示,已知 =80,'bb r =100Ω。计算R L =∞和R L =3k Ω时的Q 点、u

A 、R i 和R o 。

图4.8

9在图4.9所示电路中,由于电路参数不同,在信号源电压为正弦波时,测得输出波形如图4.9(a)、(b)、(c)所示,试说明电路分别产生了什么失真,如何消除。

图4.9

(1)现已测得静态管压降U CEQ =6V ,估算R b 约为多少千欧;

(2)若测得i

U 和o U 的有效值分别为1mV 和100mV ,则负载电阻R L 为多少千欧?

图4.10

11 在图4.10所示电路中,设静态时I CQ =2mA ,晶体管饱和管压降U CES =0.6V 。试问:当负载电阻R L =∞和R L =3k Ω时电路的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各为多少伏?

12在图4.10所示电路中,设某一参数变化时其余参数不变,在表中填入①增大②减小或③基本不变。

13 如图4.13所示,晶体管的 =100,'bb r =100Ω。(1)求电路的Q 点、u

A 、R i 和R o ; 2)若电容C e 开路,则将引起电路的哪些动态参数发生变化?如何变化?

图4.13

14试求出图4.14所示电路Q点、u A 、R i和R o的表达式。

图4.14

15设图4.15所示电路所加输入电压为正弦波。试问:

1)1u A =o1U /i U ≈? 2u A =o2U /i

U ≈? 2)画出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u i 、u o1、u o2 的波形;

图4.15

16 电路如图4.16所示,晶体管的 =80,r be=1kΩ。(1)求出Q点;(2)分别求出R L=∞和R L=3kΩ时电路的u A 和R i;(3)求出R o。

图4.16

17 如图4.17所示,晶体管的 =60,'bb r =100Ω。(1)求解Q 点、u

A 、R i 和R o ; (2)设s U =10mV (有效值),问i U =?o U =?若C 3开路,则i U =?o U =?

图4.17

第2章基本放大电路习题答案

一、选择题

1.①C ②B ③B ④C ⑤A C ⑥B ⑦A B ⑧C ⑨C ⑩A B C

2.A 3.C 4.A 5.B C C A C 6.D 7.B 8.A B C

9.①B ②C ③A ④D ⑤C ⑥A A C A ⑦A ⑧B ⑨D F

10.A 11.(a) (c) 12. B 13. B A 14. A D A B 15. A C 16. C 17. A 18. A A A

19. A B C

二、填空题

1.各极对地电位

2.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发射结正偏集电结正偏;发射结反偏集电结反偏

3.左移上移变大

4. 1kΩ

5. 500 2kΩ10kΩ相同

三、判断题

1.×2.×√3.×4.×5.√6.×7.×8.√9.×10.×11.×12.√13.(1)×(2)×(3)×(4)√(5)×(6)×(7)×(8)√(9)√(10)×(11)×(12)√

四、计算题

1.解:(a)不能。因为输入信号被V BB短路。

单管共射极放大电路仿真实验报告

单管共射极分压式放大电路仿真实验报告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 一、实验目的:1.学会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2.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及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 测量法。 3.熟悉简单放大电路的计算及电路调试。 4.能够设计较为简单的对温度稳定的具有一定放大倍数的放大电路。 二、实验要求:输入信号Ai=5 mv, 频率f=20KHz, 输出电阻R0=3kΩ, 放大倍数Au=60,直 流电源V cc=6v,负载R L=20 kΩ,Ri≥5k,Ro≤3k,电容C1=C2=C3=10uf。三、实验原理: (一)双极型三极管放大电路的三种基本组态。 1.单管共射极放大电路。 (1)基本电路组成。如下图所示: (2)静态分析。I BQ=(V cc-U BEQ)/R B (V CC为图中RC(1)) I=βI BQ

U CEQ=V CC-I CQ R C (3)动态分析。A U=-β(R C管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射极跟随器)。 (1)基本电路组成。如下图所示: (2)静态分析。I BQ=(V cc-U BEQ)/(R b +(1+β)R e)(V CC为图中Q1(C)) I CQ=βI BQ U CEQ=V CC-I EQ R e≈V CC-I CQ R e (3)动态分析。A U=(1+β)(R e管共基极放大电路。 (1)基本电路组成。如下图所示:

(2)静态分析。I EQ=(U BQ-U BEQ)/R e≈I CQ (V CC为图中RB2(2)) I BQ=I EQ/(1+β) U CEQ=V CC-I CQ R C-I EQ R e≈V CC-I QC(R C+R e) (3)动态分析。AU=β(R C极管将输入信号放大。 2.两电阻给三极管基极提供一个不受温度影响的偏置电流。 3.采用单管分压式共射极电流负反馈式工作点稳定电路。 四、实验步骤: 1.选用2N1711型三极管,测出其β值。 (1)接好如图所示测定电路。为使ib达到毫安级,设定滑动变阻器Rv1的最大阻值是 1000kΩ,又R1=3 kΩ。

Multisim在基本放大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 Multisim 在基本放大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一、实验目的 (1)初步掌握使用Multisim 软件对直流电路进行分析。 (2)验证验证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 (3)学会测量放大电路的A v 、i R 、o R 、通频带BW 的方法。 (4)观测放大电路的动态性能。。 二、预习要求 (1)阅读关于Multisim 10软件的介绍。 (2)阅读教材中关于二极管的伏安特性、单向导电性等内容。 (3)阅读教材中关于静态工作点Q ,电压增益A v 、输入电阻i R 、输出电阻o R 和通频带BW 等内容。 三、实验电路及内容 (一)、二极管参数测试仿真实验 1. 在实验电路工作区搭建测量二极管正向伏安特性的实验电路,如图¥.1所示。依次设置滑动电阻器W R 触点至下端间的电阻值(拨动鼠标箭头显示的电位器拨动游标),调整二极管两端的电压。启动仿真开关,将测得的D v 、D i 及计算得到的D r 数据填入表¥.1。 图¥.1 测试二极管正向伏安特性实验电路 2. 在实验电路工作区搭建测量二极管反向伏安特性的实验电路,如图¥.2所示。依次设置滑动电阻器W R 触点至下端间的电阻值,调整二极管两端的电压。进行仿真实验,将测得的D v 、D i 及计算得到的D r 数据填入表¥.2。 表¥.1 二极管正向伏安特性测量数据记录表

图¥.2 测试二极管反向伏安特性实验电路 表¥.2 二极管反向伏安特性测量数据记录表 (二)、基本放大电路仿真实验 1. 静态工作点的测试 (1)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由电阻、电容和三极管等元器件构成。在实验电路工作区搭建如图¥.3所示的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并存盘。 + Vs _ 图¥.3 单管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 (2)启动Multisim 10界面菜单【Simulate】菜单中Analyses下的DC operating Point 命令,在弹出的对话框中的Output variables页将节点3、4、5、6、7节点作为仿真分析节

三极管放大电路及其分析方法

三极管电路放大电路及其分析方法 一、教学要求 1. 重点掌握的内容 (1)放大、静态与动态、直流通路与交流通路、静态工作点、负载线、放大倍数、输入电阻与输出电阻的概念; (2)用近似计算法估算共射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 (3)用微变等效电路法分析计算共射电路、分压式工作点稳定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A u和A us,输入电阻R i和输出电阻R0。 2. 一般掌握的内容 (1)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的一般概念; (2)图解法确定共射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定性分析波形失真,观察电路参数对静态工作点的影响,估算最大不失真输出的动态范围; (3)三种不同组态(共射、共集、共基)放大电路的特点; (4)多级放大电路三种耦合方式的特点,放大倍数的计算规律。 3. 一般了解的内容 (1)共射放大电路f L、f H与电路参数间的定性关系,波特图的一般知识<多级放大电路与共射放大电路频宽的定性分析; (2)用估算法估算场效应管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方法。 二?内容提要 1. 共射接法的两个基本电路 共射放大电路和分压式工作点稳定电路是模拟电路中最基本的单元电路。学习这两种基本电路的分析方法是学习比较复杂的模拟电路的基础。 2. 两种基本分析方法——图解法和微变等效电路法 在“模拟电路”中,三极管是非线性元件,因此不能简单地采用“电路与磁路”课中线性电路地分析方法。图解法和微变等效电路法就是针对三极管非线性的特点而采用的分析方法。 3. 放大电路的三种组态——共射组态、共集组态和共基组态 由于放大电路输入、输出端取自三极管三个不同的电极,放大电路有三种组态——共射组态、共集组态和共基组态。由于组态的不同,其放大电路反映出的特性是不同的。在实际中,可根据要求选择相应组态的电路。 4. 两种放大元件组成的放大电路——双极型三极管放大电路和场效应管放大电路 一般来说,双极性三极管是一种电流控制元件,它通过基极电流i B的变化控制集电极电流I c的变化。而场效应管是一种电压控制元件,它通过改变栅源间的电压U GS来控制漏极电流i D的变化;其次,双极性三极管的输入电阻较小,而场效应管的输入电阻很高,静态时栅极几乎不取电流。由于它们性能和特点的不同,可根据要求选用不同元件组成的放大电路。 5. 多级放大电路的三种耪合方式一一阻容耦合、直接耦合和变压器耦合 将多级放大电辟连接起来的时候,就出现了级与级之间的耦合方式问题。通过电阻和电容将两级放大电路连接起来的方式称为阻容耦合。由于电容的作用,

最新第二章基本放大电路习题答案

2-2 电路如图2-35所示,已知V CC =12 V ,R C =2 k Ω,晶体管的β=60,U BE =0.3 V , I CEO =0.1 mA ,要求: (1) 如果欲将I C 调到1.5 mA,试计算R B 应取多大值?(2) 如果欲将U CE 调到3 V ,试问R B 应取多大 值? 图2-35 题2-2图 解:1)C B 1.5I βI mA == B 0(12)0.3 1.5/600.025B I mA R ---=== 所以B 468R k =Ω 2)C 3 123 4.5210 I mA -= =?,B 0(12)0.34.5/600.075B I mA R ---===所以B 156R k =Ω 2-3 电路图2-36所示,已知晶体管的β=60,r be k =1Ω,BE U =0.7 V ,试求:(1)静态工作点 I B ,I C ,U CE ;(2) 电压放大倍数;(3) 若输入电压 mV sin 210i t u ω=,则输出电压U o 的有效值为多少? V 图2-36 题2-3图 解:1)计算电路的静态工作点: B 120.7 0.04270 I mA -= = C B 0.0460 2.4I I mA β==?= CE 12 2.43 4.8U V =-?= 2)对电路进行动态分析 o L u i be 6031801 U βR A U r '-?= =-==- 3)0180101800u i U A U =?=?=V 所以输出电压的有效值为1800V 1.放大器中的信号是交、直流共存的。交流信号是被放大的量;直流信号的作用是使放大器工作在放大状态,且有合适的静态工作点,以保证不失真地放大交流信号。 2.若要使放大器正常地放大交流信号,必须设置好工作状态及工作点,这首先需要作直流量的计算;

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分析汇总讲解

教案首页

一、组织教学(3分钟) 二、复习旧课5分钟) 三、导入新课(5分钟) 1.检查学生出勤情况、安全文明生产情况; (包括工作服,绝缘鞋等穿戴情况) 2.课前安全教育;按操作规程要求正确操作电器设备的运行。 1、复习旧知识:(1)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提问:简述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2)基本放大电路的工作状态分:静态和动态。 (3)静态工作点的设置。 (提问:设置静态工作点的目的是什么?) 2、启发、提出问题:(1)放大电路设置静态工作点的目的是 为了避免产生非线性失真,那么如何设置静态工作点才能避免非线性失真呢? (2)放大器的主要功能是放大信号,那怎 样计算放大器的放大能力呢? 引入新课题:必须学习如何分析放大电路。 课题:§2-2共发射极低频电压放大电路的分析 强调 安全用电 线 路 板 接 通 电 源 连 接 示 波 器 调 R B 观察示波器中输出电压的波形是否失真, 思考,回答 思 考 , 回 答 讲 授 法 讲 授 法 讲 授 法 稳定课堂秩序,准备上课。 巩固已学知识,为本次课程学习新知识作铺垫。 通过实际生产中的问题引入课程内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U CC + + V C 1 C 2 R B R C u i u o 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 近似估算法; 图解分析法 教师活动 教学方法 设计目的 教学内容与过程 学生活动

四、讲授新课(20分钟) 1、分析静态工作点的估算。 (1) 静态工作点要估算的物理量。 提问:什么是静态工作点? 回答:当静态时,直流量I B 、I C 、U CE 在晶体管输出特性曲线上 所对应的点称为静态工作点。 提问:要确定静态工作点,必须要计算什么量? 回答:I B 、I C 、U CE 。 (2) 计算静态工作点的解题步骤。 启发提问:怎样计算I B 、I C 、U CE 呢? 以例2.1为例子,具体讲解静态的分析解题步骤。 ① 学生阅读例题;(例2.1) ② 画图:共发射极基本放大电路; ③ 提问:什么是直流通路? 回答:直流电流通过的路径。 ④画出放大器的直流通路。 方法:电容视为开路,其余不变 画图:放大器的直流通路 ⑤ 计算I B ; 适度引导板书课 题 讲解 学生阅读例题; 学生自己画出直流通路 +U CC V R B R C I CQ I BQ U BEQ U CEQ

基本放大电路及其分析方法

二、基本放大电路及其分析方法 一个放大器一般是由多个单级放大电路所组成,着重讨论双极型半导体三极管放大电路的三种组态,即共发射极,共集电极和共基极三种基本放大电路。从共发射极电路入手,推及其他二种电路,其中将图解分析法和微变等效电路分析法,作为分析基础来介绍。分析的步骤,首先是电路的静态工作点,然后分析其动态技术指标。对于放大器来说,主要的动态技术指标有电压放大倍数、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 2.1.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及放大作用 在实践中,放大器的用途是非常广泛的,它能够利用三极管的电流控制作用把微弱的电信号增强到所要求的数值,为了了解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先从最基本的放大电路学习: 图2.1称为共射极放大电路,要保证发射结正偏,集电极反偏Ib=(V BB-V BE)/Rb,对于硅管V BE约为0.7V左右,锗管约为0.2V左右,I B=(V BB-0.7)/Rb这个电路的偏流I B决定于V BB 和Rb的大小,V BB和Rb一经确定后,偏流I B就固定了,所以这种电路称为固定偏流电路,Rb又称为基极偏置电阻,电容Cb1和Cb2为隔直电容或耦合电容,在电路中的作用是“传送交流,隔离直流”,放大作用的实质是利用三极管的基极对集电极的控制作用来实现的. 上图是共射极放大电路的简化图,它在实际中用得比较多的一种电路组态,放大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常用的有放大倍数、输入阻抗、输出阻抗、非线性失真、频率失真以及输出功率和效率等。对于不同的用途的电路,其指标各有侧重。 初步了解放大电路的组成及简单工作原理后,就可以对放大电路进行分析。主要方法有图解法和微变等效法。 2.2.图解分析法 2.2.1.静态工作情况分析 当放大电路没有输入信号时,电路中各处的电压,电流都是不变的直流,称为直流工作状态简称静态,在静态工作情况下,三极管各电极的直流电压和直流电流的数值,将在管子的特性曲线上确定一点,这点称为静态工作点,下面通过例题来说明怎样估算静态工作点。 解:Cb1与Cb2的隔直作用,对于静态下的直流通路,相当于开路,计算静态工作点时,只需考虑图中的Vcc、Rb、Rc及三极管所组成的直流通路就可以了,I B=(Vcc-0.7)/Rb (I C=βI B+I CEO ) I C=βI B,V CE=V CC-I C R C 如已知β,利用上式可近似估算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 2.2.2.用图解法确定静态工作点 在分析静态工作情况时,只需研究由V CC、R C、V BB、Rb及半导体三极管所组成的直

基本放大电路习题解答

第2章自测题、习题解答 自测题2 一、在括号内用“”或“×”表明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只有电路既放大电流又放大电压,才称其有放大作用;() (2)可以说任何放大电路都有功率放大作用;() (3)放大电路中输出的电流和电压都是由有源元件提供的;() (4)电路中各电量的交流成份是交流信号源提供的;() (5)放大电路必须加上合适的直流电源才能正常工作;() (6)由于放大的对象是变化量,所以当输入信号为直流信号时,任何放大电路的输出都毫无变化;() (7)只要是共射放大电路,输出电压的底部失真都是饱和失真。() 解:(1)×(2)√(3)×(4)×(5)√(6)×(7)× 二、试分析图所示各电路是否能够放大正弦交流信号,简述理由。设图中所有电容对交流信号均可视为短路。 图T2-2 解: (a)不能。因为输入信号被直流电源U B B短路。 (b)可能。 (c)不能。因为输入信号作用于基极与地之间,不能驮载(叠加)在静态电压之上,必然失真。 (d)不能。晶体管将因发射结电压过大而损坏。 (e)不能。因为输入信号被C2短路。 (f)不能。因为输出信号被U C C短路,恒为零。 (g)可能。 (h)可能。

(i )不能。因为T 截止。 三、在图T2-3所示电路中, 已知U CC =12V ,晶体管的=100,' b R =100k Ω。填空:要求先填文字表达式后填得数。 (1)当i U =0V 时,测得U BEQ =,若要基极电流I BQ =20μA , 则' b R 和R W 之和R b = ≈ k Ω;而若测得U CEQ =6V ,则R c = ≈ k Ω。 (2)若测得输入电压有效值i U =5mV 时,输出电压 有效值o U =, 则电压放大倍数u A = ≈ 。 (3) 若负载电阻R L 值与R C 相等 ,则带上负载后输出电压有效值 o U = = V 。 解:(1)3 )( 565 )(BQ CEQ CC BQ BEQ CC ,;, I U U I U U 。 ( 2 ) ' L o i o C L 120 (3) 0.3R U U U R R -;+ 图T2-3 四、已知图T2-3所示电路中U CC =12V ,R C =3k Ω,静态管压降U CEQ =6V ;并在输出端加负载电阻R L ,其阻值为3k Ω。选择一个合适的答案填入空内。 (1)该电路的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有效值U om ≈ ; (2)当i U =1mV 时,若在不失真的条件下,减小R W ,则输出电压的幅值将 ; A.减小 B.不变 C.增大 (3)在i U =1mV 时,将R w 调到输出电压最大且刚好不失真,若此时增大输入电压,则输出电压波形将 ; A.顶部失真 B.底部失真 C.为正弦波 (4)若发现电路出现饱和失真,则为消除失真,可将 。 减小 减小 减小 解:(1)A (2)C (3)B (4)B

单管放大器的设计与仿真及误差分析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单管放大器的设计与仿真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系别: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届别: 指导教师: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制 2013年3月

目录 引言……………………………………………………………1任务与要求…………………………………………………2系统方案制定………………………………………………3系统方案设计与实现………………………………………4系统仿真和调试……………………………………………5数据分析……………………………………………………6总结…………………………………………………………7参考文献……………………………………………………8附录…………………………………………………………

单管放大器的设计与仿真 学生: 指导教师: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引言:放大现象存在于各种场合中,例如,利用放大镜放大微小的物体,这是光学中的放大;利用杠杆原理用小力移动重物,这是力学中的放大;利用变压器将低电压变换为高电压,这是电学中的放大。而作为电子电路中的放大晶体管放大器是放大电路的基础【1】,也是模拟电子技术、电工电子技术等课程的经典实验项目,实验内容涉及方面广泛。本文已常见的作为集成运放电路的中间级的共射放大电路为讨论对象,一方面,对具体包括模拟电路的一般设计步骤、单管共射放大电路设计方案的拟定、静态工作点的设置与电路元件参数的选取、放大电路性能指标的测量、稳定静态工作点的措施等做阐述。本文采用的是分压式电流负反馈偏置电路设计成的共发射极放大器,对分压式电流负反馈偏置电路能稳定静态工作点的原理作了说明,并将对晶体管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设置与调整方法、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与测试方法、放大器的调试技术做阐述。介绍模拟电子电路的一般设计方法和思路,以及Multsim 和Matlab软件的一些基本操作和仿真功能。

基本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

3.2 基本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 3.2.1 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 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有计算法和图解分析法两种。 (1)静态工作状态的计算分析法 根据直流通路可对放大电路的静态进行计算 (03.08) I C= I B (03.09) V CE=V CC-I C R c (03.10) I B、I C和V CE这些量代表的工作状态称为静态工作点,用Q表示。 在测试基本放大电路时,往往测量三个电极对地的电位V B、V E和V C即可确定三极管的工作状态。 (2)静态工作状态的图解分析法 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状态的图解分析如图03.08所示。 图03.08 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状态的图解分析 直流负载线的确定方法:

1. 由直流负载列出方程式V CE=V CC-I C R c 2. 在输出特性曲线X轴及Y轴上确定两个特殊点 V CC和V CC/R c,即可画出直流负载线。 3. 在输入回路列方程式V BE =V CC-I B R b 4. 在输入特性曲线上,作出输入负载线,两线的交点即是Q。 5. 得到Q点的参数I BQ、I CQ和V CEQ。 例3.1:测量三极管三个电极对地电位如图03.09所示,试判断三极管的工作状态。 图03.09 三极管工作状态判断 例3.2:用数字电压表测得V B=4.5V 、V E=3.8V 、V C=8V,试判断三极管的工作状态。 电路如图03.10所示 图03.10 例3.2电路图 3.2.2 放大电路的动态图解分析 (1) 交流负载线 交流负载线确定方法:

1.通过输出特性曲线上的Q点做一条直线,其斜率为1/R L'。 2.R L'= R L∥R c,是交流负载电阻。 3.交流负载线是有交流输入信号时,工作点Q的运动轨迹。 4.交流负载线与直流负载线相交,通过Q点。 图03.11 放大电路的动态工作状态的图解分析 (2) 交流工作状态的图解分析 动画 图03.12 放大电路的动态图解分析(动画3-1)通过图03.12所示动态图解分析,可得出如下结论: 1. v i→↑ v BE→↑ i B→↑ i C→↑ v CE→↓ |-v o|↑; 2. v o与v i相位相反; 3.可以测量出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 4.可以确定最大不失真输出幅度。 (3) 最大不失真输出幅度 ①波形的失真

第二章基本放大电路习题答案

习 题 2.1基本要求 1.熟练掌握三种组态的BJT 基本放大电路的构成、工作原理;熟练估算其直流工作点、交流指标。 2.熟悉三种组态的BJT 基本放大电路的性能差异。 3.熟练掌握BJT 放大电路的模型分析法:会根据BJT 的直流模型作静态分析;根据交流小信号模型作动态分析。 4.熟悉图解法。 5.了解射极偏置电路稳定工作点的原理、作电流源的原理以及电流源的应用 2-1 在共射基本放大电路中,适当增大R C ,电压放大倍数和输出电阻将有何变化。 A .放大倍数变大,输出电阻变大; B .放大倍数变大,输出电阻不变 C .放大倍数变小,输出电阻变大; D .放大倍数变小,输出电阻变小 解:共射放大电路C be //(L u R R A r β =-,o C r R = 所以选择a 2-2 电路如图2-35所示,已知V CC =12 V ,R C =2 k Ω,晶体管的β=60,U BE =0.3 V , I CEO =0.1 mA ,要求: (1) 如果欲将I C 调到1.5 mA,试计算R B 应取多大值?(2) 如果欲将U CE 调到3 V ,试问R B 应取多大 值? 图2-35 题2-2图 解:1)C B 1.5I βI mA == B 0(12)0.3 1.5/600.025B I mA R ---=== 所以B 468R k =Ω 2)C 3 123 4.5210I mA -= =?,B 0(12)0.34.5/600.075B I mA R ---===所以B 156R k =Ω 2-3 电路图2-36所示,已知晶体管的β=60,r be k =1Ω,BE U =0.7 V ,试求:(1)静态工作点 I B ,I C ,U CE ;(2) 电压放大倍数;(3) 若输入电压 mV sin 210i t u ω=,则输出电压U o 的有效值为多少?

模电仿真实验 共射极单管放大器

仿真实验报告册 仿真实验课程名称:模拟电子技术实验仿真仿真实验项目名称:共射极单管放大器 仿真类型(填■):(基础■、综合□、设计□) 院系:专业班级: 姓名:学号: 指导老师:完成时间: 成绩: .

.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熟悉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2)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及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测试方法。 (3)熟悉低频电子线路实验设备,进一步掌握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设备及材料 函数信号发生器、双踪示波器、交流毫伏表、万用表、直流稳压电源、实验电路板。 三、实验原理 电阻分压式共射极单管放大器电路如图3.2.1所示。它的偏置电路采用(R W +R 1)和R 2组成的分压电路,发射极接有电阻R 4(R E ),稳定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在放大器的输入端加入输入微小的正弦信号U i ,经过放大在输出端即有与U i 相位相反,幅值被放大了的输出信号U o ,从而实现了电压放大。 在图3.2.1电路中,当流过偏置电阻R 1和R 2的电流远大于晶体管T 的基极电流I B 时(一般5~10倍),则它的静态工作点可用下式进行估算(其中U CC 为电源电压): CC 21W 2 BQ ≈ U R R R R U ++ (3-2-1) C 4 BE B EQ ≈I R U U I -= (3-2-2) )(43C CC CEQ R R I U U +=- (3-2-3) 电压放大倍数 be L 3u ||=r R R β A - (3-2-4) 输入电阻 be 21W i ||||)(r R R R R += (3-2-5) 图3.2.1 共射极单管放大器

模拟电子电路multisim仿真(很全 很好)

仿真 1.1.1 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 按图7.1-1搭建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选择电路菜单电路图选项(Circuit/Schematic Option )中的显示/隐藏(Show/Hide)按钮,设置并显示元件的标号与数值等 。 1. 静态工作点分析 选择分析菜单中的直流工作点分析选项(Analysis/DC Operating Point)(当然,也可以使用仪器库中的数字多用表直接测量)分析结果表明晶体管Q1工作在放大状态。 2. 动态分析 用仪器库的函数发生器为电路提供正弦输入信号Vi(幅值为5mV,频率为10kH),用示波器观察到输入,输出波形。由波形图可观察到电路的输入,输出电压信号反相位关系。再一种直接测量电压放大倍数的简便方法是用仪器库中的数字多用表直接测得。 3. 参数扫描分析 在图7.1-1所示的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中,偏置电阻R1的阻值大小直接决定了静态电流IC的大小,保持输入信号不变,改变R1的阻值,可以观察到输出电压波形的失

真情况。选择分析菜单中的参数扫描选项(Analysis/Parameter Sweep Analysis),在参数扫描设置对话框中将扫描元件设为R1,参数为电阻,扫描起始值为100K,终值为900K,扫描方式为线性,步长增量为400K,输出节点5,扫描用于暂态分析。 4. 频率响应分析 选择分析菜单中的交流频率分析项(Analysis/AC Frequency Analysis)在交流频率分析参数设置对话框中设定:扫描起始频率为1Hz,终止频率为1GHz,扫描形式为十进制,纵向刻度为线性,节点5做输出节点。 由图分析可得:当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输入信号电压VI为幅值5mV的变频电压时,电路输出中频电压幅值约为0.5V,中频电压放大倍数约为-100倍,下限频率(X1)为14.22Hz,上限频率(X2)为25.12MHz,放大器的通频带约为25.12MHz。 由理论分析可得,上述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由晶体管的输入电阻rbe限定,输出电阻由集电极电阻R3限定。 1.1.2共集电极基本放大电路(射极输出器) 图7.1-7为一共集电极基本放大电路,用仪器库的函数发生器为电路提供正弦输入信号VI(幅值为1V,频率为10 kHz)采用与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相同的分析方法获得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分析结果。用示波器测得电路的输出,输入电压波形,选用交流频率分析项分析出电路的频率响应曲线及相关参数。

基本放大电路参考答案

练习七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 号 1.图示电路中,稳压管用来为三极管提供稳定的基极偏置电压。已知稳压管的稳定电压U Z =,I ZM =50mA ,R B =220k Ω,R E =2k Ω, R C =1k Ω,U CC =12V ,三极管为硅管(U BE =),试求三极管的集电 极电流和所消耗的功率。若欲使给定的工作电流I C =1mA ,则 R E 应选择多大 解:227 .07.4=-=-= ≈k R U U I I E BE Z C E mA ; 6)21(212)(=+?-=+-=E C C CC CE R R I U U V 1262=?==CE C C U I P mW 41 7 .07.4=-≈ E R k Ω 2.分压偏置共射放大电路如图所示,已知R B1=30k Ω,R B2=10k Ω, U CC =12V ,β=80,R E1=Ω,R E2=2k Ω,R L = k Ω,R C = k Ω,R S = k Ω, 设U BE =。 ⑴确定静态工作点。 ⑵计算输入电阻r i 和输出电阻r o 。 ⑶若U o =400mV ,求信号源电压为多大 o

⑷当R E1=0时,信号源电压保持不变,求此时的输出电压。 解:⑴31210 3010 212=?+=+= CC B B B B U R R R V V ; 1.12 1.07 .0321=+-=+-= ≈E E BE B E C R R U V I I mA ;75.1380/1.1/===βC B I I μA ; 08.4)21.01.5(1.112)(=++?-=+-=E C C CC CE R R I U U V ⑵微变等效电路如图。 1.220901 .1268020026200≈Ω=?+=+=C be I r β k Ω 34.4]1.0811.2//[10//30])1(//[//121=?+=++=E be B B i R r R R r βk Ω; 1.5==C o R r k Ω ⑶因为: 6.171 .0811.21 .5//1.58034.46.034.4)1(//1 =?+?-?+= ++-+== E be C L S i i s o US R r R R R R R e u A ββ 所以:7.226 .17400 == s e mV ⑷当R E1=0时,7.22=s e mV ,求此时的输出电压 此时,15.127.032=-=-=≈E BE B E C R U V I I mA 0.2200815 .126 8020026200≈Ω=?+=+=C be I r βk Ω 2////21=≈=be be B B i r r R R r k Ω; 17817.222 1.5//1.58034.46.034.4//=??-?+=-+= =s be C L S i i s US o e r R R R R R e A u βmV =

模拟电子电路仿真

模拟电子电路仿真 1.1 晶体管基本放大电路 共射极,共集电极和共基极三种组态的基本放大电路是模拟电子技术的基础,通过EWB 对其进行仿真分析,进一步熟悉三种电路在静态工作点,电压放大倍数,频率特性以及输入,输出电阻等方面各自的不同特点。 1.1.1 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 按图7.1-1搭建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选择电路菜单电路图选项(Circuit/Schematic Option )中的显示/隐藏(Show/Hide)按钮,设置并显示元件的标号与数值等 。 1.静态工作点分析 选择分析菜单中的直流工作点分析选项(Analysis/DC Operating Point)(当然,也可以使用仪器库中的数字多用表直接测量)分析结果表明晶体管Q1工作在放大状态。 2.动态分析 用仪器库的函数发生器为电路提供正弦输入信号Vi(幅值为5mV,频率为10kH),用示波器观察到输入,输出波形。由波形图可观察到电路的输入,输出电压信号反相位关系。再一种直接测量电压放大倍数的简便方法是用仪器库中的数字多用表直接测得。 3.参数扫描分析 在图7.1-1所示的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中,偏置电阻R1的阻值大小直接决定了静态电流IC的大小,保持输入信号不变,改变R1的阻值,可以观察到输出电压波形的失真情况。选择分析菜单中的参数扫描选项(Analysis/Parameter Sweep Analysis),在参数扫描设置对话框中将扫描元件设为R1,参数为电阻,扫描起始值为100K,终值为900K,扫描方式为线性,步长增量为400K,输出节点5,扫描用于暂态分析。 4.频率响应分析 选择分析菜单中的交流频率分析项(Analysis/AC Frequency Analysis)在交流频率分析参数设置对话框中设定:扫描起始频率为1Hz,终止频率为1GHz,扫描形式为十进制,纵向刻度为线性,节点5做输出节点。 由图分析可得:当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输入信号电压VI为幅值5mV的变频电压时,

基本放大电路课后习题答案

第3章 思考题与习题 3.6在题3.5图示的放大器中当改变电路参数和输入信号时,用示波器观察输出电压u o,,发现有如题3.6图(a)、(b)、(c)和(d)所示的四种波形,试求: (1)指出它们有无失真。如有失真,属于 ,并提出改进措施。 解:(1) (a)无失真(b) 截止失真 (c)饱和失真(d)饱和失真和截止失真 (2)(b)截止失真静态工作点设置偏低,减小Rb电阻或增大Rc (c) 饱和失真静态工作点设置偏高,增大Rb电阻或减小Rc (d)饱和失真和截止失真减小输入信号 3.7 在题3.7图中,设Rb=300kΩ,R C=2.5kΩ,U BE≈0.7V,C1、C2的容抗可忽略,β=10 0,Ω = '300 bb r。试计算: (1)静态工作点。 (2)电压放大倍数Au。 (3)如加大输入信号的幅值,则首先出现什么性质的失真(饱和还是截止)?为减小失真应改变那个电阻元件的阻值?增大还是减小? mA 02 .0 300 7.0 7.6 = - mA 2 02 .= V7.1 2 5.2= ? (2)Ω = + = + =K I r BQ be 6.1 02 .0 26 300 26 300 125 6.1 10 5.2 100- = ? - = - = be L C u r R R Aβ (3) CEQ L C CQ U V V R R I= > =7.1 4 ) ( ∴首先出现饱和失真。为减小失真应增大b R电阻或减小 C R。 u u u + - + - U o · 题3.5图

3.12 设题3.12图示放大器中三极管的β=100,U BE ≈0.7V 。(1)求静态工作点Q;(2)画出微变等效电路;(3)求i o u ?? =U U A ;(4)求s o ? ? = U U A s u ;(5)求R i 和R o。 解:(1)V B I I EQ CQ ≈I BQ =V I R R R V U CQ e e C CC CEQ 279.4)2.08.11.5(51.115)(21=++?-=++-≈ (2) + - o u (3)Ω=?+=?+=K I r EQ be 039.251 .126 10130026101300 52 .112.0101039.21 .51.5100)1(1-=?+?-=++?-=e be L C u R r R R A ββ (4) 58 .8)52.11(4 7.117 .11) 52.11(-=-?+= -?+= ? =? ? ? ? S i i S i i o us R R R U U U U A (5)[]Ω=?+=++=K R r R R R e be b b i 7.11)2.0101039.2(10033)1(121β Ω==K R R c o 1.5 3.14 在题3.14图示的射极输出器中,设三极管的参数为:50==ββ,U BE≈0.7V,其它元件数值已在图中标出。试求:(1)计算静态工作点Q;(2)画微变等效电路,并计算电压放大倍数A u 。(3)计算输入电阻R i 和输出电阻Ro 。

单管共射放大电路地仿真实验报告材料

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仿真 : 学号: 班级:

仿真电路图介绍及简单理论分析 电路图: 电路图介绍及分析: 上图为电阻分压式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图。它的偏置电路采用RB1和RB2组成的分压电路,并在发射极中接有电阻RE,以稳定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当在放大器的输入端加入输入信号ui后,在放大器的输出端便可得到一个与ui相位相反,幅值被放大了的输出信号uo,从而实现了电大的放大。 元件的取值如图所示。 静态工作点分析(bias point): 显示节点: 仿真结果:

静态工作点分析: VCEQ=1.6V, ICQ≈1.01mA,I BQ= ICQ/ ? 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 理论分析: 设?=80,VBQ =2.8v VEQ=VBQ-VBEQ=2.1v rbe≈2.2kΩ Ri=1.12kΩ,Ro≈8.3 kΩ Au=-βRL’/rbe=56.7 仿真分析: 输入电阻:输出电阻: Ri=0.86kΩRo≈9.56 kΩ 输入电压:输出电压: 则A u=51.2 在测量电压放大倍数时,A u=-βR L’/r be,根据此公式计算出来的理论值与实际值存在一定的误差。引起误差的原因之一是实际器件的β和r be与理想值80和200Ω有出入。在测量输入输出阻抗时,输出阻抗的误差较小,而输入阻抗的误差有些大,根据公式R i=R B// r be,理论值与实际值相差较大应该与β和r be实际值有很大关系。 失真现象: 1.当Rb1,Rb2,Rc不变时,Re小于等于1.9 kΩ时,会出现饱和失真

当Re大于等于25 kΩ时,会出现较为明显的截止失真 2.当Rb1,Rb2, Re不变时,Rc大于8.6 kΩ时,会出现饱和失真 3.当Rb1, Rc, Re不变时,Rb2大于10.4 kΩ时,会出现饱和失真

基本放大电路习题(含答案)

基本放大电路 一、选择题 (注: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适合的答案编号填入该题空白处,多选或不选按选错论) 1 在基本放大电路的三种组态中:①输入电阻最大的放大电路是 ;②输入电阻最小的放大电路是 ;③输出电阻最大的是 ;④输出电阻最小的是 ; ⑤可以实现电流放大的是 ;⑥电流增益最小的是 ;⑦可以实现电压放大的是 ;⑧可用作电压跟随器的是 ;⑨实现高内阻信号源与低阻负载之间较好的配合的是 ;⑩可以实现功率放大的是 。 A.共射放大电路 B.共基放大电路 C.共集放大电路 D.不能确定 2 在由NPN 晶体管组成的基本共射放大电路中,当输入信号为1kHz,5mV 的正弦电压时,输出 电压波形出现了底部削平的失真,这种失真是 。 A.饱和失真 B.截止失真 C.交越失真 D.频率失真 3 晶体三极管的关系式i E =f(u EB )|u CB 代表三极管的 。 A.共射极输入特性 B.共射极输出特性 C.共基极输入特性 D.共基极输出特性 4 在由PNP 晶体管组成的基本共射放大电路中,当输入信号为1kHz,5mV 的正弦电压时,输出电压波形出现了顶部削平的失真,这种失真是 。 A .饱和失真 B.截止失真 C.交越失真 D.频率失真 5 对于基本共射放大电路,试判断某一参数变化时放大电路动态性能的变化情况 (A.增大,B.减小,C.不变),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入空格。 1).R b 减小时,输入电阻R i 。 2).R b 增大时,输出电阻R o 。 3).信号源内阻R s 增大时,输入电阻R i 。 4).负载电阻R L 增大时,电压放大倍数||||o us s U A U 。 5).负载电阻R L 减小时,输出电阻R o 。 6.有两个放大倍数相同、输入和输出电阻不同的放大电路A 和B ,对同一个具有内阻的信号 源电压进行放大。在负载开路的条件下测得A 的输出电压小。这说明A 的 。

基本放大电路仿真实验

实验报告四 一、实验目的 1、通过仿真电路掌握单管共射电路的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2、通过对共射电路的仿真实验,分析静态工作点队对电路输出的影响; 二、实验内容 1.测量NPN管分压偏置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并与估算值进行比较; 2.测量放大电路性能指标; 3.分析放大电路交流特性; 4.通过仿真测试理解单管共射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对电路输出的影响; 三、实验环境 计算机、MULTISIM仿真软件 四、实验电路 1.实验电路 1.1静态分析 静态工作点仿真结果: 从仿真结果可知:

544127 = 1.7991.1690.63=5.21.16()=8.52BQ EQ BEQ BQ EQ BQ b b CC CQ C CEQ CC CQ c e V V V V V V V V V V V I A R R V V I mA R V V I R R V μ==-=-=--= =≈-+因此: 动态分析: 由仿真所得的数据可得: ip 421.405 ==-38.710.896 op v V A V = - 仿真波形: 1、

因此:ip i sp ip 10.642 = (1) 3.04814.13310.642 s V R R K K V V ≈?Ω≈Ω-- 2、oLp V 仿真 op V 仿真 因此:op oLp 836.417 =( 1)( 1)2 1.967421.691 o L V R R K K V -≈-?Ω≈Ω 放大电路交流仿真分析

3、通过仿真测试理解单管共射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对电路输出的影响; 在电路图中放入探针 从图中可以得出,此时:919 A ==42.521.6 V 打开示波器,图形显示: 从图中的显示数据可以知道,输出波形已有部分失真 ; 1、增大b R (增大至75K )

基本放大电路试题库及答案

三极管 30076普通双极型晶体管是由()。 (a)一个PN结组成(b)二个PN结组成(c) 三个PN 结组成 31079测得电路中工作在放大区的某晶体管三个极的电位分别为0V、-0.7V 和-4.7V,则该管为()。 (a) NPN型锗管(b) PNP型锗管(c) NPN型硅管(d) PNP型硅管 32080已知放大电路中某晶体管三个极的电位分别为V E = -1.7V,V B= -1.4V ,V C = 5V,则该管类型为()。 (a) NPN型锗管(b) PNP型锗管(c) NPN型硅管(d) PNP型硅管 34084晶体管的主要特点是具有()。 (a) 单向导电性(b) 电流放大作用(c) 稳压作用 35086如果改变晶体管基极电压的极性,使发射结由正偏导通改为反偏,则集电极电流 ()。 (a) 反向(b) 近似等于零(c) 不变(d) 增大 36088晶体管处于截止状态时,集电结和发射结的偏置情况为()。 (a) 发射结反偏,集电结正偏(b)发射结、集电结均反偏(c) 发射结、集电结均正偏(d) 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 第16章基本放大电路 30148电路如图所示,设晶体管工作在放大状态,欲使静态电流I C减小,则应(〕。 (a) 保持U CC,R B一定,减小R C (b) 保持U CC,R C一定,增大R B (c)保持R B,R C一定,增大U CC 50156对放大电路进行静态分析的主要任务是()。 (a)确定电压放大倍数A u (b)确定静态工作点Q (c)确定输入电阻r ,输出电阻r o i 60158放大电路如图所示,其中的晶体管工作在()。 (a)放大区(b)饱和区(c)截止区

仿真实验四 共射极放大电路分析

仿真实验四 共射极放大电路分析 一、实验目的: (1)认真理解和掌握含三极管的非线性电路的特点 (2)使用Multisim 验证三极管的等效小信号模型 二、实验原理及实例 小信号分析法是分析非线性电阻电路的主要方法之一。在非线性电路中,同时有直流电压0U 和随时间变化变化的输入信号源s u t () 的作用。如果在任何时刻都有0U >s u t () ,则可以采用小信号分析法。 具体步骤如下: (1)画放大电路的小信号等效电路。 (2)估算be r 。为此,还要求得静态电流eq I (3)求电压增益V A 。 (4)计算输入、输出电阻o ,R R i 三、仿真实验设计 如下图所示求该电路的电压增益。 (1)当电路中只有直流电流作用时,求出静态工作点

2120.0454m 250800.0036312 1.104BE B C B CE C V I A K I I A V R I V ββ-= =Ω ====-= (2)画出该电路的小信号等效电路

计算相关参数: 26200(180)7730.0454 3.63 be r =++=Ω+ ()155.24770.63b C E V b BE i b be o C i R R A i R R R r R R k β=-=-=≈Ω ≈=Ω 对其仿真得: 由仿真结果可得67.56m 154.03435.23u O V i V V A V V = == 验证输入与输出的波形关系 :

可得到输入波形与输出波形为反向,所以-154.03V A = 测量输入、输出电阻的阻值: i 435771.30.435263.552824.40.0225i i O o V V R I mA V V R Io mA = ==Ω===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