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原理设计第一次作业

船舶原理设计第一次作业
船舶原理设计第一次作业

船舶原理设计第一次作业

1、船舶具有特点。

A.环境条件特殊B,类型多系统复杂,

C,投资巨大、使用周期长D,三者都是

2、船舶设计分为专业。

A, 船体设计B, 轮机设计C,电气设计D,三者都是

3、船体设计又分为部分。

A, 总体设计B, 结构设计C,舾装设计D,三者都是

4、总体设计的工作主要包括。

A.主尺度和船型参数的确定B,总布置设计、型线设计,

C,各项性能的计算和保证D,三者都是

5、船舶设计的基本要求是。

A.适用、经济B,安全、可靠,C,先进、美观D,三者都是

6、提高船舶的是设计工作的重要目标。

A.经济性B,适用性C,安全性D,先进性

7、船舶的经济性涉及三个基本要素,即建造成本、营运开支和营运收人

A.建造成本B,营运开支C,营运收入D,三者都是

8、船东对设计的要求是通过的形式给出的

A.口头通知B,谈判C,设计技术任务书D,合同

9、船舶在规定的航速(通常为服务航速)或主机功率下,船上所带的燃料储备量可供连续航行的距离是。

A.续航力B,自持力C,服务航速D,船级

10、船上所带淡水和食品可供使用的天数是。

A.续航力B,自持力C,服务航速D,船级

11、在一定的功率储备下新船满载能达到的航速是。

A.续航力B,自持力C,服务航速D,船级

12、船舶满足船级社制定的人级与建造规范,就能。

A.续航力B,自持力C,服务航速D,船级

13、母型改造设计方法中,母型可以是。

A.一艘主要技术性能相近的优秀实船B,优良船模资料

C,所需可以选用不同的母型D,三者都可以

14、在深人分析任务书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一个能满足船东要求的合理的设计方案是。

A.初步设计B,详细设计C,生产设计D,完工设计

15、在初步设计的总体设计的基础上,最终确定新船全部的技术性能、结构强度、各种设备、材料以及订货的技术要求等是。

A.初步设计B,详细设计C,生产设计D,完工设计

16、在详细设计的基础上,根据船厂的条件和特点,设计和绘制施工图纸以及施工工艺和规程等文件是。

A.初步设计B,详细设计C,生产设计D,完工设计

17、绘出完工图纸,并根据航行和操作需要编制有关的使用手册和操作手册是。

A.初步设计B,详细设计C,生产设计D,完工设计

18、新船的设计各阶段之间有联系。

A.前阶段是后阶段的基础B,后阶段是前阶段的深入

C,逐步近似、螺旋式前进D,三者都是

19、船舶设计的特点是。

A.发明事物B,技术实践C,螺旋式前进D,三者都是

20、在设计中将排水量分成空船重量和载重量两部分。

A, 是B, 否

21、空船重量估算的准确与否是新船设计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之一,A, 是B, 否

22、民船设计中通常将空船重量分为部分。

A.船体钢料重量B,舾装重量C,机电设备重量D,三者都是

23、载重量包括以及压载水等的重量。

A.货物的重量B,旅客船员行李的重量

C,油水、食品、备品D,三者都是

24、空船重量计算可采用方法。

A.初步估算B,分项计算C,零件重量累计D,三者都是

25、主尺度对船体钢料重量WH都有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A.型宽B,船长C,型深D,设计吃水

26、固定压载可以是。

A.生铁块B,水泥块或矿渣块C,压载水D,三者都是

27、船舶加固定压载的主要原因是。

A.稳性不足B,吃水太浅C,浮态不理想D,三者都是

28、估算空船重量时,通常要考虑加一定的排水量裕度,其原因是。A.设计中重量估算误差B,未预计重量的增加

C,采用代用品D,三者都是

29、载重量与排水量之比称为。

A.载重量系数B,容积折扣系数C,诺曼系数D,积载系数

30、诺曼系数是用于。

A.调整重心高度B,确定排水量C,改变主尺度使浮力平衡D,三者都是

31、型线设计中选取浮心纵向位置时重心纵向位置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A, 是B, 否

32、重心的高度不影响船的稳性。

A, 是B, 否

33、采用载重量系数ηDW估算排水量的方法适用于的船舶,

A.载重量型B,布置地位型

C,载重量小D,三者都是

34、在船舶设计中,通常对重量估算的结果要留有一定的裕量。A, 是B, 否

结构设计原理第一次作业答案

首页-我的作业列表-《结构设计原理》第一次作业答案 欢迎你,刘晓星(DI4131R6009 '你的得分:100.0 完成日期:2014年07月02日10点04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0 分,共5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若用S表示结构或构件截面上的荷载效应,用R表示结构或构件截面的抗力,结构或构件截面处于极限状态时,对应于()式。 (B ) R> S R= S R v S R WS 对所有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都应进行()。 (D ) 抗裂度验算 裂缝宽度验算 变形验算 承载能力计算混凝土各项强度指标的基本代表值是()。 (B ) 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轴心抗压强度平均值立方体抗压强度平均值 工程结构的可靠指标3与失效概率P f之间存在下列()关系。 (D ) 3愈大,P f愈大 3与P f呈反比关系 3与P f呈正比关系 3与P f存在一一对应关系,3 愈大,P f愈小

(B ) a b c d 热轧钢筋冷拉后,()。 (A ) 可提高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只能提高抗拉强度 可提高塑性,强度提高不多 只能提高抗压强度 无明显流幅钢筋的强度设计值是按()确定的。 (C ) 材料强度标准值x材料分布系数 材料强度标准值/材料分项系数 0.85 x材料强度标准值/材料分项系数 材料强度标准值/ (0.85 x材料分项系数) 钢筋混凝土梁的受拉区边缘混凝土达到下述哪一种情况时,开始出现裂缝?( ) (A ) 达到混凝土实际的轴心抗拉强度 达到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 达到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 达到混凝土弯曲受拉时的极限拉应变值 (D ) a b c d

武汉理工船舶设计原理课程设计20000T近海散货船设计

20000T近海散货船设计 设计任务书 本船为钢质、单甲板、艉机型国内航行海上散货船。常年航行于沿海航线,属近海航区;主要用于干散货运输。本船设计载重量20000t,积载因素经调研确定。按“CCS”有关规范入级、设计和建造。并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有关国内航行海船的相关要求。满载试航速度不低于11 kn,续航力5000 n mile。 第一部分主尺度的确定 主要内容: 1.根据有关经验公式及图表资料初步确定船舶主尺度 2.通过重力与浮力平衡来调整船舶主尺度 3.主要性能的估算 4.货舱舱容的初步校核 1.初步确定船舶主尺度 船舶主尺度主要是指船长L(一般是指垂线间长L pp)、型宽B、型深D和设计吃水d,通常把方形系数及主尺度比参数也归为主尺度范围。 1.1 船长L 由统计公式(5.3.2)散货船(10000t10000t) B=0.0734L1.137d=0.0441L1.051得 B=22.5m d=8.9m 1.3 型深D 参考常规货船尺度比参数关系图,取d/D=(0.7-0.8)得D=12.51,取D=12m。 1.4 方形系数CB 由统计公式(5.3.29)散货船 C B=1.0911L-0.1702B0.1587d0.0612V s-0.0317得C B=0.803

1.5基本干舷的校核 保证船舶具有足够的干舷一方面可以保证有一定的浮力,另一方面可以减少甲板上浪。如果干舷太小,航行中甲板容易上浪,从而造成的后果是船舶的重量增加,重心升高,初稳性降低,并可能冲坏甲板上的某些设备,也影响船员作业和人身安全。干舷的大小直接关系到船的储备浮力,如果甲板上浪来不及排掉,或者船体开口的封闭设施被破坏而导致海水灌入船体,此时如储备浮力不足,就容易下沉,所以发生沉没或倾覆,所以保证船舶具有足够的干舷很重要。 国际规定船舶都必须满足所规定的最小干舷。这里只进行基本干舷的计算,因为这是初步校核干舷是否满足,而且对基本干舷的修正值一般相对基本干舷都很小。 查表2.2.4 该船基本干舷是2.396m<3.1m(12-8.9),(这里也没计入甲板厚度),初步校核满足干舷的要求。 1.6排水量的初步估算 △=kpC B LBd=1.003×1.025×0.803×154×22.5×8.9=25458t 1.7空船重量L W的估算 空船重量通常将其分为船体钢料重量W H、舾装重量W o和机电设备重量W M 三大部分,即 LW= W H + W o +W M (1)W H的估算 散货船W H的统计公式(3.2.11)和(3.2.8) W H =3.90KL2 B(C B +0.7)×10-4 +1200 K=10.75-[(300-L)/100]3/2 W H =4010t (2)W o的估算 由统计公式(3.2.23)及图表3.2.5 W o=K B L查图3.2.5K=2.3得 W o=797t (3)机电设备重量的估算W M 根据统计,机电设备重量可以近似地按主机功率的平方根(P D0.5)的关系进行换算。对于主机为柴油机的机电设备重量W M可用下式初估 W M=C M(P D/0.735)0.5 主机功率可以用海军系数发估算。海军系数 C=△2/3v3/P 根据母型船可以算得海军系数C,从而可以估算出主机功率。 型船资料-海船系数如表

小学教案作业检查方案及细则

董寨教案检查方案 教学质量的提高是教学工作的核心工作,需要通过具体的工作来促进落实;备课是教学准备的综合体现,学生作业是教学效果的表现形式之一,是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基本的教育教学秩序的具体表现;任课教师对如何将稳定提高教学质量,落实在日常的备课、作业等教学工作中,还存在认识的偏差,各班制定的计划在教学中落实情况参差不齐,需要学校教学部门的有效指导和监管。 一目的: 1、加强对教学基本秩序的监管力度,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意识。 2、促进教学工作计划的落实,提高各学科教案、学生作业等教学准备工作的实效性,促各班个性学生教育计划的落实。 3、促进教师精心进行教学准备、设计学生作业,关注学生学习效果,关注学生差异的意识。 4、提高管理人员分析工作,梳理工作的能力,提高责任意识与指导能力。 二思路

以“学生作业检查”为切入点,反馈教师备课中对学生作业设计现状,采取检查指导相结合的方式促教学计划的落实,促学生个性计划的落实,保证日常教学质量。 三检查时间 学校没有特殊情况下,每月第四个星期的周三下午正常检查,尽量达到每月检查一次。 四检查人 组长:孙艳艳(教务主任) 成员:王冬丽张军霞刘勤程晓霞高玉茹尚丽娜 五检查方式 常规检查和随机抽查相接合 常规检查 1 每位教师每次检查总积分为30分,采用倒扣积分法,根据检查项目完成情况给予扣分,每缺一项或质量差,一项扣一分,直到本次积分扣完为止。 2 检查项目分为: 语文:教案作文数批改数批记大小楷周记。 数学:教案作业数批改数批记数批语等。

3 检查人检查时不定人不定项,以免出现人情分关系分保证教师积分的公平。 随机抽查 随机抽查包括课堂教案随机抽查和课下作业批改记录的抽查,随机抽查中每发现一处与学校要求不一致直接扣当次检查的5分,直到当次积分扣完为止。 备注:听课记录的检查分两次放在期中、期末考前,每位教师要求期中检查不低于10节次,期末不低于20节次,每发现少一节次扣5分,不符合要求按节次酌情扣分。 检查细则 教案书写格式及要求 教案,又称课时计划,是教师实施教学活动的具体方案。编写教案,可以使教师在备课中所考虑的多种教学活动设想经过进一步的推敲,使之条理化,科学化,明确地体现于教案文字之中,使备课更加系统,准确和深刻,为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提供备忘材料。 首先,要编制学期教学计划,新学期开学伊始,任课教师要通读全册教材,了解教材编写意图以及在本册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结合学生实际确定新学期学科教学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

结构设计原理(钢结构)作业

本学期的第4次作业 二、主观题(共13道小题) 10. 极限状态法按预定功能划分为哪几种极限状态? 答:极限状态法按预定功能划分为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11. 钢管混凝土中,为什么混凝土的强度能提高? 答:因为在较高应力状态下,混凝土的泊松比大于钢材泊松比,这样钢管对其内的混凝土形成横向“套箍作用”。 12. 为什么以钢材的屈服强度作为静力强度设计指标? 答:(1)有强化阶段作为安全储备; (2)不致产生工程中不允许的过大变形; (3)实测值较为可靠; (4)可以近似沿用虎克定律。 13. 为什么伸长率试验时要规定标距长度? 答:因为不同标距的试件测出的伸长率大小不同。 14. 防止脆性断裂的措施有哪些? 答:(1)采用性能较好的钢材; (2)减少应力集中程度; (3)采用较薄厚度的钢板组成构件。 15. 什么叫钢材的硬化? 答:钢材因加工等原因使其强度提高,塑性降低的现象。

16. 应力集中如何影响钢材的性能? 答:应力集中会导致三向同号受力,与单向受力相比,三向同好受力更容易发生脆性断裂。 17. 什么叫钢材的塑性破坏? 答:钢材应力达到或超过其屈服强度,破坏前有明显变形给以预兆,破坏不突然。 18. 影响钢材疲劳破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1)钢材本身的质量; (2)应力集中程度; (3)应力比; (4)应力循环次数; (5)应力幅。 19. 钢板厚度如何影响钢材脆性断裂? 答:钢板厚度越大,因应力集中引起(三向同号受力中)板厚方向的应力就越大,主剪应力就越小,正应力就越有可能起控制作用,所以钢板越厚,越有可能发生度如何影响钢脆性断裂。 20. 各级焊缝的实际强度与母材强度的相对大小关系如何?规范规定如何取值? 答:各级焊缝的抗压强度没有明显差异,可抗拉、抗剪就不同了。试验表明一、二级焊缝的实际强度高于母材强度,规范取母材强度;三级焊缝的拉、剪强度低于母材强度,规范专门规定了其取值。 21.

船舶阻力与推进课程设计

(一)设计要求及船体主要参数 设计要求: 航速:V=14.24 kn;排水量:Δ=16694 t 船体主参数: 船型:单桨、球首、球尾、流线型挂舵、中机型多用途远洋货船。 利用海军系数法,根据母型船主参数估算设计船体,如下: 单位母型船设计船 排水量Δt 20800 16694 设计水线长L WL m 144.20 134.01 垂线间长L PP m 140.00 130.01 型宽B m 21.80 20.26 型深H m 12.50 11.62 设计吃水T m 8.90 8.27 桨轴中心距基线Z P m 2.95 2.74 方形系数C B 0.743 0.725 (二)船舶阻力估算及有效马力预报 2.1 有效马力预报 母型船的有效功率数据如下: 航速Vm/kn 12 13 14 15 16 17 有效功率 P Em /hp 满载2036 2655 3406 4368 5533 7017 压载1779 2351 3007 3642 4369 5236

110%满 载 2239 2921 3747 4805 6086 7719 根据海军系数法对航速以及有效功率进行变换: 公式:V Vm =(? ?m )16 ; P E P E m =(? ?m )76 变换如下: V m (kn) 12 13 14 15 16 17 V(kn) 11.57 12.53 13.50 14.46 15.42 16.39 P Em (hp) 满载 2036 2655 3406 4368 5533 7017 压载 1779 2351 3007 3642 4369 5236 110%满载 2239 2921 3747 4805 6086 7719 P E (hp) 满载 1575.28 2054.21 2635.27 3379.58 4280.95 5429.14 压载 1376.44 1819.00 2326.56 2817.86 3380.35 4051.16 110%满载 1732.34 2260.02 2899.10 3717.69 4708.82 5972.29 根据以上数据可作出设计船的有效功率曲线如下: 从曲线上可读取,当V=14.24kn 时,对应的有效马力为=3194.82hp 。

小学作业教案检查情况小结

小学作业教案检查情况小结 一、教案检查情况 1、大多数教师能根据所任学科教材及所在班级实际,认真制定学期教学教学计划,安排好教学进度,课时教案突出“三维”目标,渗透新课程理念,以人为本,面向全体,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有一定的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清晰。 2、无论是采用传统备课形式还是电子备课方式,各位教师的教案基本都能做到形式规范、步骤清晰、内容翔实,都能通过下载、剪贴、抄写等方式搜集真正有用的素材应用于自己的备课中,都能认真设计板书。 3、部分教师要备好几门或好几个年级的的课,备课量大,但他们都能认真对待,仔细备好每一门、每一节课,体现了对备课工作的重视。各位教师教案储备课充足,大部分老师已将教案全部备完。 4、备课检查中也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1)电子备课的教案打印好后装订不够整齐(2)教学反思有一定的量,但教学的反思停留在形式化,针对性不强,对以后的教学无多大的帮助。不能很好地起到反思调整改进的作用。比如个别老师教学反思写成了本环节的教学目的或是只注重了知识的总结,这是不全面的,应该多从学生表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提倡教师上课后,如发现有更多好的上课思路、方法,应及时写在备课本上,补上

去,或修改好,使下次上课更完美。(3)个别教师缺少单元教学小结 5、备课检查后,教研组学习时,组内可以进行一次交流学习,大家取长补短,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应用于课堂教学,并且多进行教学反思,修改教案。 二、作业检查情况 1、能贯彻落实新课标,明确目标,把握方向,精心设计作业让学生练习,培养学生自主完成作业的习惯。作业种类齐全,内容适量。 2、作业能认真、及时批改,做到全批全改,有批改日期,批改比较规范,使用等级评价。老师还使用优+星、优+笑脸对学生表示鼓励,别出心裁。作业中教师能及时让学生改错,学生改错后,教师能及时复批改错题。学生作业中出现一道题数次做错,老师能反复指导耐心的教会孩子。 3、批改形式不拘一格,详评、点评、个别释疑和集体讲解相结合,以获取高效率。各位语文教师的作文批改表现尤为突出。 4、在作业中,也发现许多值得大家借鉴的地方。如:老师能从课文中挖掘有价值的内容设计成作业,对学生进行训练,大作业形式多样,有形近字组词、多音字组词、看拼音写词、填写形容词、近反义词、好词好句积累、用几个词写句子、素质积累、名人名言等等很多题型。各位语文老师作文批改都很细致,不仅找出了学生习作中的错别字,对学生习作作了一定的删改,而且

船舶耐波性能实验——阻尼系数测量

船舶耐波性能试验 —阻尼系数测量试验 学生姓名: 学号: 学院:船舶与建筑工程学院班级: 指导教师:

一、船模横摇试验的目的 上风浪中航行最易发生横摇,而且横摇的幅度较大,不仅影响船 员生活和工作的各个方面,严重的横摇还会危及船舶的安全乃至倾覆失事。因此,在有关耐波性的研究中,首先关注的是要求设计横摇性能优良的船舶。 由于船舶在波浪中横摇运动的复杂性,理论计算尚未达到可用于实际的程 度,因而模型试验是目前预报船舶横摇最可靠的方法。 本教学试验由下列两部分组成,即: 1.船模在静水中的横摇衰减试验,目的是确定船的固有周期以及作用在船 体上的水动力系数,如附连水惯性矩及阻尼系数等。据此可根据线性运动方程计算船舶在风浪中的横摇频率响应曲线。 2.船模在规则波中的横摇试验,目的是确定船的横摇频率响应函数,可用 于预报船舶在中等海况下的横摇统计特性,对于高海况的预报数值则偏高,这是由于非线性影响的缘故。 二.实验原理 通过《船舶原理》课程的学习,我们知道船舶的横摇运动方程可以表示为: 式中,表示横摇角、横摇角速度、横摇角加速度;Ixx’表示船 舶在水中的横摇惯性矩,等于船舶在空气中的横摇惯性矩Ixx 与船舶在水中的横摇附加惯性矩之和;N为阻尼力矩系数;D为排水重量;h为横稳性高度;αm0为有效波倾;ω为波浪圆频率。 引入横摇衰减系数γ和横摇固有(圆)频率ωФ ωФ2=Dh/Ixx’ 横摇运动方程可以写成: 静水中自由横摇 考虑船舶在初始时刻浮于静水面上,并伴有一个静横倾角φ0,但不受波浪的作用,该船舶随后将作自由横摇运动,其表达式可以写成 式中,无因次衰减系数μ和相位超前角β为

电大作业教学设计任务4

教学设计-0004 试卷总分:100 判断题(共12题,共12分) 开始说明: 结束说明: 1.(1分) 同一教学策略只能解决相同的问题。() √ × 2.(1分) 教学过程效果标准和时间标准,一个是监督质量,一个是监督时间。()√ × 3.(1分) 巴班斯基把教学方法分成三个大类,每一大类又分成若干小类。() √ × 4.(1分) 在成就动机中表现出来的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通常不会变化。()√ × 5.(1分) 在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中,设计了一系列无序的学习项目。() √ × 6.(1分)

教学策略是在某种教学理论、教学思想指导下确定的。() √ × 7.(1分) 分析学习者知识起点能力,就是判断学习者原来具有的认知结构状态。() √ × 8.(1分) 教学系统的目标应根据更大的教育系统的环境要求来确定。() √ × 9.(1分) 促进迁移的方法是:向学习者布置新的学习任务,使他们在解决新问题过程中形成能力。() √ × 10.(1分) 教学媒体的运用要注意抑制状态向兴奋状态的转换。() √ × 11.(1分) 师生的活动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背景中完成,而且要遵循各种互动方式所要求的规范和程序。() √ ×

12.(1分) 传播过程中另一个关键因素是信号中所包含信息的组织化程度。() √ × 单选题(共23题,共46分) 开始说明: 结束说明: 13.(2分) 认为实践活动不仅具有练习和强化的功能,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加快信息的存储速度,构建新的认知结构的学习理论是()。 A、行为主义 B、认知主义 C、人本主义 D、关联主义 14.(2分) 在认知领域的目标分类中,()是指把握知识意义的能力。 A、知道 B、领会 C、应用 D、分析 15.(2分) 认为“目前达不到的事物,是努力争取的、向之前进的、将要产生的事物”是()。 A、教育目的 B、教学评价 C、教学目标 D、教学过程 16.(2分) 在认知领域的目标分类中,()是指把所学知识的各部分重新组合,形成一个知识整体的能力。

结构设计原理第十二章作业

结构设计原理第十二章作业 1、何谓预应力混凝土?为什么要对构件施加预应力? 答:在工程结构构件承受荷载之前,对受拉模块中的钢筋,施加预应力,提高构件的强度,推迟裂缝出现的时间,增加构件的耐久性。对于机械结构看,其含义为预先使其产生应力,其好处是可以提高构造本身刚性,减少震动和弹性变形,这样做可以明显改善受拉模块的弹性强度,使其原本的抗性更强。在结构承受外荷载之前,预先对其在外荷载作用下的受拉区施加压应力,以改善结构使用的性能的结构型式称之为预应力结构。 2、什么是预应力度?《公路桥规》对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如何分类? 答:预应力度:由预加应力大小确定的消压弯矩与外荷载产生的弯矩的比值。 《公路桥规》分三类:○1全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在作用(荷载)短期效应组合下控制的正截面受拉边缘不允许出现拉应力(不得消压)○2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在作用(荷载)短期效应组合下控制的正截面受拉边缘出现拉应力或出现不超过规定宽度的裂缝○3钢筋混凝土构件—不预加应力的混凝土构件 3、预应力混凝土的预加力施工方法有哪些? 答;机械法(先张法、后张法)、电热法、自张法 4、什么是先张法?先张法构件是如如何实现预应力筋的锚固? 答:(1)先张法是在浇筑混凝土前张拉预应力筋,并将张拉的预应力筋临时锚固在台座或钢模上,然后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养护达到不低于混凝土设计强度值的75%,保证预应力筋与混凝土有足够的粘结时,放松预应力筋,借助于混凝土与预应力筋的粘结,对混凝土施加预应力的施工工艺。 (2)采用握裹锚固 5、什么是后张法?后张法构件是如何实现预应力筋的锚固的? 答:(1)后张法是先浇筑构件混凝土待混凝土结硬后再张拉预应力钢筋并锚固的方法。 (2)利用锚具锚固 6.公路桥梁中常用的制孔器有哪些? 答:橡胶管制孔器、金属伸缩管制孔器、钢管制孔器 7、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对所使用的混凝土有何要求? 答:(1)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必须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才能建立起较高的预压应力,并可减小构件截面尺寸,减轻结构自重,节约材料。对于先张法构件,高强混凝土具有较高的粘结强度。 (2)收缩徐变小。这样可减小预应力损失。

(整理)上海交大考博部分考试科目参考书目.

2009年上海交大考博部分考试科目参考书目 部分考试科目参考书目 010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 2201流体力学《水动力学基础》,刘岳元等,上海交大出版社 2202声学理论《声学基础理论》,何祚庸,国防工业出版社 2203高等工程力学(理力、材力、流力、数学物理方法)(四部分任选二部分做)《理论力学》,刘延柱等,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单祖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流体力学》,吴望一,北京大学出版社;《数学物理方法》,梁昆淼,高等教育出版社 2204结构力学《结构力学教程》,龙驭球,高等教育出版社 3301船舶原理《船舶静力学》,盛振邦,上海交大出版社;《船舶推进》,王国强等,上海交大出版社;《船舶耐波性》,陶尧森,上海交大出版社;《船舶阻力》,邵世明,上海交大出版社 3302振动理论(I)《机械振动与噪声学》,赵玫等,科技出版社2004 3303海洋、河口、海岸动力学《河口海岸动力学》,赵公声等,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3304高等流体力学《流体力学》,吴望一,北京大学出版社 3305弹性力学《弹性力学》上、下册(第二版),徐芝纶,高等教育出版社 3306振动理论(Ⅱ)《振动理论》,刘延柱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307钢筋混凝土结构《高等钢筋混凝土结构学》,赵国藩编,中国电力出版社 3308地基基础《土工原理与计算》(第二版),钱家欢、殷宗泽,水利电力出版社 3378船舶结构力学《船舶结构力学》,陈铁云、陈伯真,上海交大出版社 020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2205计算方法《计算方法》,李信真,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2206核反应堆工程《核反应堆工程设计》,邬国伟 3309工程热力学《工程热力学》(第三版),沈维道;《工程热力学学习辅导及习题解答》,童钧耕 3310传热学《传热学》(第三版),杨世铭 3311机械控制工程《现代控制理论》,刘豹;《现代控制理论》,于长官 3312机械振动《机械振动》,季文美 3313生产计划与控制《生产计划与控制》,潘尔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3314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翁世修等,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9;《现代制造技术导论》,蔡建国等,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3315现代机械设计《高等机械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030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2207信号与系统《信号与系统》,胡光锐,上海交大出版社 2208电子科学与技术概论《电子科学与技术导论》,李哲英,2006 2209信息处理与控制系统设计《线性系统理论》,郑大钟,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或《数字图像处理》(第二版)《Digital Image Processing》Second Edition (英文版),R. C. Gonzalez, R. E. Woods,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从“线性系统理论”或“图像处理”中选考其一) 221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法论《数理逻辑与集合论》,石纯一,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图论与代数结构》,戴一奇,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组合数学》,Richard A. Brualdi著,卢开澄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2211数字信号处理(I)《数字信号处理(上)》,邹理和;《数字信号处理(下)》,吴兆熊,国防工业出版社2212电力系统分析与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基础》,金如麟,机械工业出版社,或《电力系统分析(上册)》,诸骏伟,中国电力出版社1995;《电力系统分析(下册)》,夏道止,中国电力出版社1995 3316网络与通信《数字通信》(第四版),Proakis,电子出版社(必考,占30%):另按照专业加考70%:无线通信方向、信息安全方向,《数字通信》(第四版),Proakis,电子出版社;或光通信方向,《光纤通信

作业1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模板:(模板中的蓝色文字可去掉) 本节内容以必修2第二章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所涉及的原电池常识为基础,通过进 一步分析原电池的组成和探究其中的原理引出半电池、盐桥、内电路、外电路等概念这恰好全面体现了本册教材的目标特点。当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须把握好教学深度只要求学生能写出相关的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式。对化学的研究和应用只需有一个概貌性的认识即可。

知识与技能 1在必修2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探究简单原电池的不足和改进2学习实验研究的方法能设计并完成化学能与电能转化的化学实验形成完备的原电池概念理解构成原电池的条件掌握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过程与方法 1经历对化学能与电能转化的化学实验探究的过程进一步理解探究的意义学习科学 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2能对自已探究电池概念及形成条件的学习过程进行计划、反思、评价和调控提高 自主学习化学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和奇妙与和谐赞赏化学科学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关注能源问题逐步形成正确的能源观。 【教学重点】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构成条件、电极名称和电极反应对简单原电池的改进。 【教学难点】对简单原电池的改进

学习者为高二学生。学生好奇心强思维活跃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同时已具备一定的化学思维基础和基础实验技能但对实验现象及结果的分析和处理能力还有一定的欠缺需要教师不失时机的引导。此外其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于直接感性的事物接触能较快的接受而对于较抽象的概念则存在理解模糊或概念不清晰的问题。对于原电池的主要知识点中构成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涉及到较多需要想象的抽象思维概念学生理解起来较为费力。因此采用问题驱动、实验探究的教学形式有利于学生更快更深刻地理解相关概念。另外在此之前学生在《必修2》中已简单学习了原电池的概念、原理已经建立电极反应的概念已经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及化学反应中存在能量的变化和转化是学习本节重要的知识基础。 探究实验1铜片、锌片分别插入稀硫酸各有何现象 探究实验2铜片、锌片同时插入稀硫酸各有何现象以实验现情境促进学生思考

中南大学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作业参考答案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作业参考答案 作业一 一、填空题: 1. 1.05 0.95 接触摩阻力 2.化学胶着力 摩擦力 机械咬合力 3.最小配筋率 4.斜拉破坏 剪压破坏 斜压破坏 脆性破坏 5.少筋破坏 适筋破坏 超筋破坏 适筋破坏 脆性破坏 二、名词解释: 1.剪跨比:是一个无量纲常数,用 m =M /(Qh 0)来表示,此处M 和Q 分别为剪弯区段中某个竖直截面的弯矩和剪力,h 0为截面有效高度。 2.《规范》规定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是:边长为150mm 立方体试件、在20°C ±3°C 的温度、相对湿度在95%以上的潮湿空气中、养护28天、按标准制作方法和试验方法测得的具有95%保证率的混凝土抗压强度。 3.预应力筋张拉后,由于混凝土和钢材的性质以及制作方法上原因,预应力筋中预应力会从控制应力开始逐步减少,并经过相当长时间最终稳定下来,这种应力的降低称为预应力损失。 4.当偏心受压构件的相对偏心距00/e h 较小,或受拉侧纵向钢筋配置较多时,受拉侧的钢筋应力较小,没有达到屈服或承受压力,截面是由于受压区混凝土首先压碎而达到破坏。 5.混凝土在长期不变的荷载作用下,混凝土的应变随时间的增加二持续增长的现象。 三、简单题: 1.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和混凝土两种不同的材料为什么能共同工作? 钢筋与混凝土之所以能共同工作,主要是由于:两者间有良好的粘结力、相近的温度线膨胀系数和混凝土对钢筋的保护作用。 2.什么是结构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它的表现特征包括哪些方面?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是指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最大承载力或不适于极限承载的变形或变位的状态。四个表现特征: (1)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作为刚体失去平衡,如滑动、倾覆等; (2)结构构件或连接处因超过材料强度而破坏(包括疲劳破坏),或因过度的塑性变形而不能继续承载; (3)结构转变成机动体系;(4)结构或结构构件丧失稳定,如柱的压屈失稳等。 3.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传递和保持预应力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后张法是靠工作锚具来传递和保持预加应力的;先张法则是靠粘结力来传递并保持预加应力的。 4.偏心受压构件的破坏特征如何?主要取决于什么因素? 破坏特征:大偏心受压构件的破坏从受拉钢筋开始,受拉钢筋先达到屈服强 度,然后受压区混凝土被压坏;小偏心受压构件的破坏从受压区开始,受压 区边缘混凝土先达到极限压应变而破坏,受拉钢筋一般达不到屈服强度。 主要影响因素:相对偏心距大小和配筋率。 四、计算题:

船舶原理《静水力计算》课程设计

《静水力曲线计算与绘制》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专业船舶与海洋工程 班级2013级1班 学生 学号 指导教师 重庆交通大学 2015年12月

目录 一、设计目的 ................................................................................................................ 1 二、设计课题 ................................................................................................................ 1 三、基本要求 ................................................................................................................ 1 四、组织方式和辅导计划 ............................................................................................ 2 五、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 ............................................................................................ 2 六、设计进度安排 ........................................................................................................ 2 七、半宽水线图型值表 ................................................................................................ 2 八、静水力曲线计算表格 .. (4) 1、表1:A w 、X f 、I T 、I L 、C wp 计算表 .............................................................. 4 2、表2:▽,▽k ,△,C B ,TPC 计算表 ..................................................... 10 3、表3:X B 计算表 ............................................................................................ 10 4、表4:Z B 计算表 ............................................................................................. 11 5、表5: , L ,Z M ,Z ML 计算表 .............................................................. 11 6、表6:MTC 计算表 ........................................................................................ 12 7、表7:A M ,C M ,C P 计算表 .......................................................................... 12 九、静水力曲线图的比例的含义和坐标原点 .......................................................... 13 十、总结 . (14) BM BM

体育教学设计作业模板

案例名称1.跑的练习:快速跑 2.负重练习:搬运 科目体育 教学对象课时1课时教学者 一、教材内容分析 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本次课程改革的要求,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在教育思想,教育方式,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和侧重点,对于义务教育阶段来说,它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和学生运动的愉快感。从而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为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它强调学生的运动体验、强调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形成,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它将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角度,重视学生健康三维观的培养,增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本课力求靠近这些新的教学理念,所以大胆设计以多种游戏贯穿于教学中,旨在“游戏中练,游戏中表现,游戏中指导,游戏中提高”,寓教育、教学于游戏中。 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从语文课《人民的勤务员》雷锋同志是如何助人为乐的故事情节,设计本课情境。旨在让学生在体育课中感受文章的内容,即融入体育与语文学科间的学科渗透和体育与德育之间的渗透,同时也让学生再一次的学习了雷锋的共产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知目标:使90%学生初步了解正确的跑步摆臂姿势和途中跑的动作技术方法,发展速度、力量、灵敏等身体素质。 2.技能目标:80%的学生掌握摆臂姿势和途中跑时不低头,不耸肩,眼平视,蹬地有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乐于助人、团结合作的优良品质和奉献精神。 4.负荷目标:练习密度40%以上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跑、负重等练习引导学生在练习中初步树立正确的快速跑动作技术,发展学生的速度、力量、灵敏等身体素质。让学生知道正确的途中跑运动技能,以力求达到80%的学生途中跑时不低头,不耸肩,眼平视,蹬地有力。 难点:满足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需要,对锻炼身体,锻炼意志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四、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学生,该班学生各方面素质比较好,同学间团结互助,班集体初步形成,有一定的凝聚力和合作意识,但与他人合作方式存在一定困难,学生求知欲强,学习积极性高,上进心强,平时活泼、好动,心理素质较好。但存在体质普遍较弱、运动技术较差的现象。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认真参与各个练习,课堂气氛活跃,师生感情融洽。预计课的练习密度为40%左右,最高心率大概出现在35--40',为150--160次/分,平均心率达到120--130次/分。根据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教材的特点及对学生的分析进行估测,预计本课能达到所制定的教学目标。

船舶阻力与推进课程设计说明书

鲁东大学 船舶阻力与推进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船舶原理 院(系):交通学院 专业:船舶与海洋工程 班级:船舶1002班 学号:20102814325 学生姓名:宋淑臣

1、船体主要参数: 单桨、中机型渔船 垂线间长Lpp=78m 型宽B=14m 型深H=8.8m 平均吃水Tm=6m 菱形系数Cp=0.735 排水体积▽=4973m3 排水量△= 5097t 浆轴线中心线距基线高Zp=2m 模型试验提供的有效功率数据: 2、主机参数: 型号 主机功率MHP = 1618kw(2200hp) 转速N = 280 r/min

螺旋桨材料Cu3镍铝青铜 旋向右旋 3.船桨相互作用系数: (1)伴流分数: 根据汉克歇尔公式,对于单桨渔船 ω=0.77Cp-0.28=0.77×0.735-0.28=0.28595 (2)推力减额分数: 根据汉克歇尔公式,对于单桨渔船 t=0.77Cp-0.30=0.77×0.735-0.30=0.26595 (3)转身效率: ηh=(1-t)/(1-ω)=(1-0.26595)/(1-0.28595)=1.028 (4)相对转身效率: ηR=1.0 (5)轴系效率: ηS=0.97 4、 (1)船体有效马力与航速关系计算: 采用MAU 4桨叶图谱进行计算 取功率储备10%,轴系效率ηS=0.97

螺旋桨敞水收到马力: Pd=MHP×0.9×ηS×ηR=2200×0.9×0.97×1.0=1920.60 hp 图谱计算公式V A=V(1-ω)BP=NPD^0.5/V A^2.5

根据表计算结果可绘制PTE、δ、P/D及η0对V的曲线,如图所示: 从PTE——f(V)曲线与船体满载有效马力曲线,可获得不同盘面比所对应的设计航速及螺旋桨最佳设计要素P/D、D及η0,如图所示: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作业(附答案)

CHENG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第一章钢筋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1、钢和硬钢的应力—应变曲线有什么不同,其抗拉设计值fy各取曲线上何处的应力值作为依据? 答:软钢即有明显屈服点的钢筋,其应力—应变曲线上有明显的屈服点,应取屈服强度作为钢筋抗拉设计值fy的依据。 硬钢即没有明显屈服点的钢筋,其应力—应变曲线上无明显的屈服点,应取残余应变为0.2%时所对应的应力σ0.2作为钢筋抗拉设计值fy的依据。 2、钢筋冷加工的目的是什么?冷加工的方法有哪几种?各种方法对强度有何影响? 答:冷加工的目的是提高钢筋的强度,减少钢筋用量。 冷加工的方法有冷拉、冷拔、冷弯、冷轧、冷轧扭加工等。 这几种方法对钢筋的强度都有一定的提高, 4、试述钢筋混凝土结构对钢筋的性能有哪些要求? 答: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应具备:(1)有适当的强度;(2)与混凝土黏结良好;(3)可焊性好;(4)有足够的塑性。 5、我国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钢筋有几种?我国热轧钢筋的强度分为几个等级?用什么符号表示? 答:我国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钢筋有4种:热轧钢筋、钢铰丝、消除预应力钢丝、热处理钢筋。 我国的热轧钢筋分为HPB235、HRB335、HRB400和RRB400三个等级,即I、II、III 三个等级,符号分别为 ( R ) 。 6、除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外,为什么还有轴心抗压强度? 答:立方体抗压强度采用立方体受压试件,而混凝土构件的实际长度一般远大于截面尺寸,因此采用棱柱体试件的轴心抗压强度能更好地反映实际状态。所以除立方体抗压强度外,还有轴心抗压强度。 7、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是如何测试的? 答: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一般是通过轴心抗拉试验、劈裂试验和弯折试验来测定的。由于轴心拉伸试验和弯折试验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偏差,目前国内外多采用立方体或圆柱体的劈裂试验来测定。 8、什么是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割线模量和切线模量?弹性模量与割线模量有什么关系? 答:混凝土棱柱体受压时,过应力—应变曲线原点O作一切线,其斜率称为混凝土的弹性模量,以E C表示。 连接O点与曲线上任一点应力为σC 处割线的斜率称为混凝土的割线模量或变形摸量,以E C‘表示。 在混凝土的应力—应变曲线上某一应力σC 处作一切线,其应力增量与应变增量的比值称为相应于应力为σC 时混凝土的切线模量C E'' 。 弹性模量与割线模量关系: ε ν ε '== ela C c C c E E E (随应力的增加,弹性系数ν值减小)。 9、什么叫混凝土徐变?线形徐变和非线形徐变?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有什么本质区别? 答:混凝土在长期荷载作用下,应力不变,变形也会随时间增长,这种现象称为混凝土的徐变。 当持续应力σC ≤0.5f C 时,徐变大小与持续应力大小呈线性关系,这种徐变称为线性徐变。当持续应力σC >0.5f C 时,徐变与持续应力不再呈线性关系,这种徐变称为非线性徐变。 混凝土的收缩是一种非受力变形,它与徐变的本质区别是收缩时混凝土不受力,而徐变是受力变形。 10、如何避免混凝土构件产生收缩裂缝? 答:可以通过限制水灰比和水泥浆用量,加强捣振和养护,配置适量的构造钢筋和设置变形缝等来避免混凝土构件产生收缩裂缝。对于细长构件和薄壁构件,要尤其注意其收缩。 第二章混凝土结构基本计算原则 1.什么是结构可靠性?什么是结构可靠度? 答:结构在规定的设计基准使用期内和规定的条件下(正常设计、正常施工、正常使用和维修),完成预定功能的能力,称为结构可靠性。 结构在规定时间内与规定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称为结构可靠度。 2.结构构件的极限状态是指什么? 答:整个结构或构件超过某一特定状态时(如达极限承载能力、失稳、变形过大、裂缝过宽等)就不能满足设计规定的某一功能要求,这种特定状态就称为该功能的极限状态。 按功能要求,结构极限状态可分为: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3.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要求有何不同? 答:(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标志结构已达到最大承载能力或达到不能继续承载的变形。若超过这一极限状态后,结构或构件就不能满足预定的安全功能要求。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时每一个结构或构件必须进行设计和计算,必要时还应作倾覆和滑移验算。

船舶课程设计

《船舶静力学》 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班级:201*级船舶与海洋工程1班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雷林 日期:2013年12月23日

目录 一、 设计题目、主尺度、资料以及设计要求.................. 3 二、 修正前型值表................................................... 4 三、 修正后型值表 (5) 四、 船底线 计算表格 ………………… 6 五、 950WL 计算表格 ..................... 7 六、 1900WL 计算表格..................... 8 七、 2850WL 计算表格 (9) 八、 3800WL 计算表格………………… 10 九、 4750WL 计算表格..................... 11 十、 TPC C B ,,,?? 计算表格 ....................................12 十一、 B X 计算表格 .............................................12 十二、 ()B Z KB 计算表格.......................................12 十三、 )(),(,,ML L M L Z KM Z KM BM BM 计算表格 ...............13 十四、 MTC 计算表格 .............................................13 十五、 M C ,P C 计算表格 .......................................13 十六、 附录(端点值修正图,静水力曲线图)..................14 十七、 课程设计总结 (16) ,,,,w F T L WP A x I I C ,,,,w F T L WP A x I I C ,,,,w F T L WP A x I I C ,,,,w F T L WP A x I I C ,,,,w F T L WP A x I I C ,,,,w F T L WP A x I I 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