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一章PPT
合集下载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第五版微观部分南开课件ppt课件

3.其他弹性 • 需求的收入弹性:即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率和消
费者的收入量的变动率的比值。
• 正常品和劣等品
• 恩格尔定律
第七节 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
一、易腐商品的售卖
鲜鱼的定价
第七节 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
二、价格放开
取消限价和供给的价格弹性
第七节 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
三、最高限价和最低限价 1. 最高限价
某商品均衡价格的决定
价格(元)
6
5
4 均衡 3
2
需求量(单位数)
200 300
400
500 600
供给量(单位数)
800 600
400
200 0
第四节 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
二、均衡价格的决定
均衡价格的决定
第四节 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
三、均衡价格的变动 1、需求曲线的移动 区分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 2、供给曲线的移动 区分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 3、需求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
Qd P
Qs P
Qd Qs
第五节
经济模型、静态分析、比较静态 分析和动态分析
二、内生变量、外生变量和参数
在经济变量中,
内生变量指该模型所要决定的变量。 外生变量指由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已
知变量。
参数指数值通常不变的变量,也可以理解 为可变的常数,通常是由模型以外的因素 决定的,也往往被看成是外生变量。
第一节 效用论概述
2.关于货币的边际效用 在分析消费者行为时,通常假定货币的边 际效用是不变的。
第一节 效用论概述
3.消费者均衡
假定:消费者用既定的收入I购买n种商品,P1, P2,...,Pn分别为n中商品的数量,MU1,MU2,..., MUn分别表示n种商品的边际效用,则消费者效用 最大化的均衡条件用公式表示为:
费者的收入量的变动率的比值。
• 正常品和劣等品
• 恩格尔定律
第七节 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
一、易腐商品的售卖
鲜鱼的定价
第七节 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
二、价格放开
取消限价和供给的价格弹性
第七节 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
三、最高限价和最低限价 1. 最高限价
某商品均衡价格的决定
价格(元)
6
5
4 均衡 3
2
需求量(单位数)
200 300
400
500 600
供给量(单位数)
800 600
400
200 0
第四节 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
二、均衡价格的决定
均衡价格的决定
第四节 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
三、均衡价格的变动 1、需求曲线的移动 区分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 2、供给曲线的移动 区分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 3、需求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
Qd P
Qs P
Qd Qs
第五节
经济模型、静态分析、比较静态 分析和动态分析
二、内生变量、外生变量和参数
在经济变量中,
内生变量指该模型所要决定的变量。 外生变量指由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已
知变量。
参数指数值通常不变的变量,也可以理解 为可变的常数,通常是由模型以外的因素 决定的,也往往被看成是外生变量。
第一节 效用论概述
2.关于货币的边际效用 在分析消费者行为时,通常假定货币的边 际效用是不变的。
第一节 效用论概述
3.消费者均衡
假定:消费者用既定的收入I购买n种商品,P1, P2,...,Pn分别为n中商品的数量,MU1,MU2,..., MUn分别表示n种商品的边际效用,则消费者效用 最大化的均衡条件用公式表示为:
高鸿业微观经济学课件 ppt课件

的利益。一般而言,他不会意图为公众服务,也不自知对社会有 什么贡献。他关心的仅是自己的安全、自己的利益。但如此一来, 他就好像被一只无形之手引领,在不自觉中对社会的改进尽力而 为。在一般的情形下,一个人为求私利而无心对社会作出贡献, 其对社会的贡献远比有意图作出的大。”
ppt课件
10
Every individual endeavors to employ his capital so that its produce may be of greatest value.
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原理》(第18版,上 册),人民邮电出版社。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格致出版社。 尼科尔森:《微观经济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平新乔:《微观经济学十八讲》,北京大学出版社。
ppt课件
7
“经济学”一词的演变
经济:古希腊学者色诺芬 政治经济:13世纪亚里斯多德 政治经济学:1615年法国学者孟克列钦 政治经济学批判:19世纪中叶。一是马、恩;另一观点主张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总体安排
授课(共18周)
其他(期中、期末)
ppt课件
5
成绩评定
平时点名(15%)
期中课程论文(25%)
期末考试(60%)
ppt课件
6
教材和参考书
教材: 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参考书: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五版,上册),北京大学 出版社。
He generally neither intends to promote the public interest, nor knows how much he is promote it. He intends only his own security, only his own gain.
ppt课件
10
Every individual endeavors to employ his capital so that its produce may be of greatest value.
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原理》(第18版,上 册),人民邮电出版社。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格致出版社。 尼科尔森:《微观经济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平新乔:《微观经济学十八讲》,北京大学出版社。
ppt课件
7
“经济学”一词的演变
经济:古希腊学者色诺芬 政治经济:13世纪亚里斯多德 政治经济学:1615年法国学者孟克列钦 政治经济学批判:19世纪中叶。一是马、恩;另一观点主张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总体安排
授课(共18周)
其他(期中、期末)
ppt课件
5
成绩评定
平时点名(15%)
期中课程论文(25%)
期末考试(60%)
ppt课件
6
教材和参考书
教材: 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参考书: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五版,上册),北京大学 出版社。
He generally neither intends to promote the public interest, nor knows how much he is promote it. He intends only his own security, only his own gain.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第五版微观部分南开课件ppt课件

Qd P
Qs P
Qd Qs
第五节
经济模型、静态分析、比较静态 分析和动态分析
二、内生变量、外生变量和参数
在经济变量中,
内生变量指该模型所要决定的变量。 外生变量指由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已
知变量。
参数指数值通常不变的变量,也可以理解 为可变的常数,通常是由模型以外的因素 决定的,也往往被看成是外生变量。
商品数量 (1)
某商品的效用表
总效用 (2)
货币的边际效用 = 2
边际效用
价格
(3)
(4)
0
0
1
10
10
5
2
18
8
4
3
24
6
3
4
28
4
2
5
30
2
1
6
30
0
0
7
28
-2
第一节 效用论概述
某商品的效用曲线
第一节 效用论概述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内容: 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
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 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 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 际效用是递减的。
第二节 需求曲线
二、需求表和需求曲线
某商品的需求表
价格–数量组合 A B C D E F G
价格(元) 1 2 3 4 5 6 7
需求量(单位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数)
第二节 需求曲线
二、需求表和需求曲线
某商品的需求曲线
在图中,需求曲线具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它是向右 下方倾斜的,即它的斜率为负值。它们都表示商品 的需求量和价格之间呈反方向变动的关系。
《微观经济学第一章》PPT课件

第三节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一、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是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依据是区分二者的重要标志
(一)实证分析 实证分析不涉及价值判断,它力求说明和回答经济现象
“是什么”,即经济现象的现状如何? 微观经济学主要以实证分析为主
(二)规范分析 规范分析以价值判断为基础,它涉及是非善恶、应该与否、
(二)基本经济问题
1、生产什么? 2、怎样生产? 3、为谁生产?
二、经济学的定义
对人类基本问题的选择和解决涉及一个社会资源 利用效率和分配公平与否的问题,即资源的配置 与利用问题,这构成了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节 经济学的历史演进及最新发 展
一、经济学带的萌芽阶段
(一)15世纪—17世纪中期的重商主义也称为“商业本位”, 这一时期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确立的时期。
他们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微观经济学应该成为宏观经济 学的基础,近年来,经济学家们已经开始运用微观经济学 的工具来分析宏观经济学领域的问题了。
第五节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与构 架
一、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一)经济人假设 经济人假设是经济学分析的最基本假设
(二)完全信息假设
(三)除上述两个最基本假设之外,还有市场出清假设、 完全竞争假设、稀缺性假设、制度假设等。经济人假设和 完全信息假设是最基本的。是微观经济学分析的基础。
在宏观经济学中,则主要采用的是比较静态和动态分析方 法。
Hale Waihona Puke 第四节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 关系
一、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区别
(一)基本假设方面 (二)研究方法方面 (三)研究对象方面 (四)主要理论方面 二、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联系
(一)研究目的方面 (二)研究内容方面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间存在着区别,但更应该强调
西方经济学1课件.pptx

三、需求与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需求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需求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o
p
p
o
D
S
E
Q
Q
o
3供求定理
第四节 价格对经济的调节
一、市场经济与价格机制市场经济是一种用价格机制来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价格机制指价格调节社会经济生活的方式与规律。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Q=ALαK1-α
3.技术函数
第二节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与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
1.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当把一种可变的生产要素投入到一种或几种不变的生产要素中时,最初这种生产要素的增加会使产量增加,但当它的增加超过一定限度时,增加的产量将要递减,最终还会使产量绝对减少。
第一章 导言
本章介绍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本章重点包括:(1)稀缺性、选择的含义(2)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资源配置与利用(3)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含义
第一节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稀缺性相对于人类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及其资源总是不足的。二、选择与资源配置选择包括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这样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配置问题。三、资源利用资源利用是指人类社会如何更好利用现有的稀缺资源,使之生产出更多的物品。
(5)均衡价格(6)供求定理(7)价格在经济中的作用(8)支持价格与限制价格
第一节 需求理论
一、需求、需求表、需求曲线1、需求 需求是指居民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时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2、需求表 表明某种商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表是需求表
高鸿业微观经济学ppt课件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1890年第一版。 马歇尔综合了边际三杰的成果,提出系统的微观经济理论,
广泛流行于西方。 运用数学方法,从供求角度分析市场价格,以解决资源配
置、资源报酬等问题,主张市场自发调节。
马歇尔微观经济学的多次补充
20世纪初垄断的形成,使原来以完全竞争为条件的微观 理论受到挑战。
(4)宏观经济学。
• 凯恩斯 John Maynard Keynes (1883-1946) 1930年代大危机使自由市场经济理论受到挑战。 1936年凯恩斯发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提出国家干预经济思
想,标志着宏观经济学产生。
对宏 观理 论的 抨击
❖ 弗里德曼货币主义和芝加哥学派 ❖ 拉弗供给学派 ❖ 卢卡斯的理性预期学派 ❖ F.von哈耶克新奥地利学派等。
(5)经济学是选择的科学。
选择Choices ,稀缺的资源如何进行合理配置。
包括以下五个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A.生产什么?(产品)
what;
B.如何生产?(生产要素组合) how用什么方法。
C.为谁生产?(分配)
for whom 如何分配
此外,还有 生产多少?(数量) 何时生产?(时间)
有助于我们培养新的思维方式。用理性的、边际的、实证 的思维方式观察和分析人类行为,理解各种社会制度和组 织的性质,对我们生活在其中的各种社会现象从经济学的 角度做出科学的解释(使辨证思维、发散思维、求异思维、 创新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注意:明辨可用的、有价值的成果;要适合具体国情。
第二部分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
在1933年,英国的罗宾逊、美国的张伯伦提出了不完全 竞争和垄断竞争理论。
1930年代以后希克斯、瓦尔拉斯、帕累托等提出的一般 均衡理论、序数效用论、福利经济学等。
广泛流行于西方。 运用数学方法,从供求角度分析市场价格,以解决资源配
置、资源报酬等问题,主张市场自发调节。
马歇尔微观经济学的多次补充
20世纪初垄断的形成,使原来以完全竞争为条件的微观 理论受到挑战。
(4)宏观经济学。
• 凯恩斯 John Maynard Keynes (1883-1946) 1930年代大危机使自由市场经济理论受到挑战。 1936年凯恩斯发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提出国家干预经济思
想,标志着宏观经济学产生。
对宏 观理 论的 抨击
❖ 弗里德曼货币主义和芝加哥学派 ❖ 拉弗供给学派 ❖ 卢卡斯的理性预期学派 ❖ F.von哈耶克新奥地利学派等。
(5)经济学是选择的科学。
选择Choices ,稀缺的资源如何进行合理配置。
包括以下五个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A.生产什么?(产品)
what;
B.如何生产?(生产要素组合) how用什么方法。
C.为谁生产?(分配)
for whom 如何分配
此外,还有 生产多少?(数量) 何时生产?(时间)
有助于我们培养新的思维方式。用理性的、边际的、实证 的思维方式观察和分析人类行为,理解各种社会制度和组 织的性质,对我们生活在其中的各种社会现象从经济学的 角度做出科学的解释(使辨证思维、发散思维、求异思维、 创新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注意:明辨可用的、有价值的成果;要适合具体国情。
第二部分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
在1933年,英国的罗宾逊、美国的张伯伦提出了不完全 竞争和垄断竞争理论。
1930年代以后希克斯、瓦尔拉斯、帕累托等提出的一般 均衡理论、序数效用论、福利经济学等。
高鸿业微观经济学版PPT课件

的
埃
齐
沃
UA3
思
盒 状 图
OA
UA2
UB1
U UA1 UB2 B3
XA
效.用可能性曲线
YB 17
第四节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同样的,先研究两种既定数量的要素在两个生产 者之间的分配情况。
MRTSLCK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状态条件的公式: MRTSLCK = MRTSLDK
.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MRTSLCK = MRTSLDK
.
第五节 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二、生产可能性曲线
1.从生产契约曲线到生产可能性曲线 生产问题是两个生产者C与D在两种要素L和K之间进行选择,分别生产两
种产品X和Y。 生产契约曲线表示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状态的集合,既表示生产两种产品
一定产量时的最优投入,也表示一定投入在最优配置时所能生产的最 优产出组合。曲线上的每一点均为两个生产者的等产量线的切点,也 就是该点同时处在两条等产量线上,代表了两种产品的帕累托最优产 量,此时要增加一种产品的产量,必须减少另一种产品的产量。 将生产契约曲线上的每一个点所代表的产量组合在另一个图上显示出来, 则这种产量组合连成的曲线代表了一定投入的最优产出组合,并且一 种产品产量增加时,另一种产品的产量一定减少。
分配问题。
在点a对应于两
MRSXAY
个消费者的消费
XA XB X YA YB Y
a点存在帕累托 改进的余地, 切点c不存在。
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条件的公式:
M
R
S
A XY
=
M
R
S
B XY
.
MRSAxy = MRSxBy
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微观经济学高鸿业版PPT课件

精品课件
6
一、生产要素的需求特征
• 1)供求换位:
• 2)派生需求:生产要素市场上的需求具有间接性,
是引致需求(Derived Demand)或派生需求
• 3)共同性或联合性:(多种)生产对要素的需求
是共同的相互依赖的。
• 4)使用权市场:要素市场上交换的往往是生产 要素的使用权,如劳动力雇佣、土地租赁、资 金借贷等。
P=1 MP=VMP
L 11
MRP与VMP曲线
为什么不是
W
水平线?
W
MRP=VMP
=P×MP (P>1)
VMP=P×MP
MRP=MR×MP
O
LO
L
完全竞争产品市场
不完全竞争产品市场
精品课件
12
(三)边际要素成本(MFC)
• MFC(marginal factor cost)称为边际要 素成本(或要素边际成本),它是指厂商 增加一个单位的要素投入所增加的总成本。 根据定义,劳动的边际要素成本可表示为
MRP=VMP MFC=W
B
VMP = P·MP = d
L2 L0 L1
精品课件
L
22
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需求表 P268
要素数量 L
1 2 3 4 5 6 7 8 9 10
边际产品 MP
10 9 8 7 6 5 4 3 2 1
产品价格 边际产品价值 要素需求价格
P
VMP=MP×P
W
10
100
10
90
0
精品课件
27
L0
L
(四)双方垄断:厂商在产品市场和要素市
场中均为垄断者
W
MF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