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水稻节水控污灌排技歹集成研究及推广应用

达到 2 0 e a 时基本没有排水 。 r ②从农业机械成 本及田问
工程 建设投 资的角度对 8 0 m ̄ . 2 0 0 m及 2 5 0 m田块进 行 了经 济效 益对 比, 2 0 0 m及 2 5 0 m格 田分别 较传 统典 型
格 田减 少了 3 5 . 3 1 %、 4 2 . 7 8 % 的投 资费用; 2 5 0 m田块 比 2 0 0 m田块节约了 1 1 . 5 5 % 的投资费用: 提f } I 的2 5 0 m田
农 业 是第 一用水大 户, 占全社会用 水总量 的 5 5 % 以上, 而水稻又是我国用水量最多的粮食作物, 水 稻灌
溉消耗了大量 的水资源, 特别是 传统的淹灌加剧 了水资 源短缺 的矛盾。 水 稻 田滞蓄能 力不足, 灌 水过多, 排水
沟缺乏控制 , 直接 导致稻田大量排水, 田问肥料和农药
块单位面积投资费川年值最 少, 仅为2 5 8 . 7 3 元。
项 口成 果在 淮阴区丁集镇 七一村和昆山市 锦溪镇
高标准农 田建设 r f 1 试点应 用, 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 社会 经济效 益十分 著, 推广 ‘ 前景 良好。 ( 供稿 / 厅科技处)
暗管替 代隔水沟的T程模式 , 形成了水稻节水控污灌排
技术体系。 研究提 出适 当加高稻 田田埂及加长稻田田块
长度 , 具有 明显的经济效益 : ① 田高为 2 0 e m时, 控灌
控排模 式下, 水稻 田的灌水量仅相当于传统浅湿调控灌
溉技术 的6 0 %左右节水效果明显同时产量也略有增加 。 在排水方 面, 排水量 随田埂高度增加而降低 , 田埂高度
随之流失和扩散, 引起了比较严重的水体及 土壤污染。 稻 田布局不 合理 , 规格 偏小, 生 产效率低 , 增加了农业 生产成 本, 严重制约了农村发展新型现代化农业及农业 的国际竞 争力。 本项 目以节水 、 控排 、 提 高耕作 效率为 目的开展研究 , 提出水稻 节水控制灌排技术模式 。 开展了水稻不同生育阶段控制灌溉指标研究 , 提出 适 应 水稻 节水 控 污灌排要求 的格 田规格 、 田埂 高度和
水稻节水灌溉栽培技术措施的运用

水稻节水灌溉栽培技术措施的运用水稻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而且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水稻的生长需要大量的水资源,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日益严重,传统的水稻灌溉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生产需要。
节水灌溉技术对于提高水稻产量和节约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就水稻节水灌溉栽培技术措施的运用进行了探讨。
一、种植适应性强的水稻品种在水稻节水灌溉栽培中,首先要选择适应性强的水稻品种。
适应性强的水稻品种可以在较少的水资源条件下生长,并且能够保持较高的产量。
目前,我国培育了许多具有较强适应性的水稻品种,如抗旱水稻、耐盐碱水稻等,这些品种可以在干旱和盐碱地区取得较好的产量,对于节水灌溉栽培具有重要意义。
二、种植趋势生长的水稻趋势生长是一种在农业生产中比较常见的节水灌溉技术,其核心思想是根据植物的生长特点和需水量变化,合理安排灌溉水量。
在水稻栽培中,可以利用趋势生长技术,通过对不同生长期水稻需水量的研究,合理制定不同生育时期的灌溉水量,避免过度灌溉和浪费水资源。
在水稻的萌发期和分蘖期,需水量较低,可以减少灌溉水量;而在抽穗期和成熟期,需水量较高,可以增加灌溉水量,以保证水稻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三、种植合理密植水稻合理密植水稻是一种提高单元面积产量的重要栽培措施,也是一种节水灌溉的重要手段。
通过密植水稻可以增加单位面积水稻植株数量,提高单元面积产量,同时减少灌溉面积,节约水资源。
与传统的稀植栽培相比,合理密植水稻不仅可以提高水稻的光能利用率和土壤养分利用率,还可以减少水分蒸发和土壤水分流失,进而实现节水灌溉的目的。
四、利用雨水收集灌溉水在水稻节水灌溉栽培中,利用雨水收集灌溉水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节水措施。
由于雨水具有一定的盐碱度,因此在利用雨水进行灌溉时需要注意调节其盐碱度,以避免对水稻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还可以通过建立雨水集中池、雨水收集器等设施,将雨水进行有效收集和储存,以备用于水稻灌溉。
五、施用节水灌溉技术在水稻节水灌溉栽培中,施用节水灌溉技术是一种重要的手段。
水稻节水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

水稻节水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摘要:水稻节水栽培技术的有效实施,能实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并且能促进增效、增产,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本文进一步分析了水稻节水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以供同仁参考借鉴。
关键词:水稻节水;栽培技术;推广应用一、水稻节水栽培技术的基础从水稻的生理来说,水稻除了自身的生理需水之外,还有生态需水和耕作需水。
生态需水可以用蒸腾系数来表示。
相较于其他几种农作物,水稻的蒸腾系数并不是很高。
所以,水稻在满足其自身的生理需水的前提下,通过对改变水稻的栽培方式是可以实现水稻的节水栽培,并且具有巨大的潜力。
另外,在生长的不同时期,水稻对水的需求也不同。
水稻在秧苗期和形成通气组织之前的抗旱能力都比较强。
因而,北方大多采用旱育苗,这种方法可以使水稻秧苗的根系发达,有利于水稻苗的茁壮成长,在栽培过程中,只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就可以保证水稻秧苗的顺利成长。
还有,从水稻的生理特点来看,水稻属于中生植物,而不是水生植物。
研究表明,水稻对于水分的适应性是多样的,并不是一定要在水层条件下生长的,这也为水稻的节水栽培提供了基础条件。
二、节水栽培技术要点2.1 选用高产、抗旱良种抗旱能力强的水稻种子是进行节水栽培的基础,因此,第一步就是要筛选出抗旱能力强的水稻种子。
我国在 1981 年就开始对 35 个常规品种的水稻种子和杂交稻进行新的组合,根据水分含量的不同分别进行旱作、半旱作和水作试验。
通过对水稻的田间观察、产量鉴定等一系列工作,筛选出 5个组合品种直接应用于水稻节水栽培。
还可以通多对水稻的综合抗旱能力指数来确定水稻的抗旱能力。
综合抗旱能力指数的计算公式为:综合抗旱能力指数=(相对株高×相对结实率)÷相对出穗日数。
这个公式可以评定水稻的综合抗旱能力。
实验表明,需要选择株型茁壮,根系发达,结实率高的水稻品种作为节水栽培使用。
2.2 适时浅播、确保基本苗水稻旱稻出苗率与整地质量,播种深浅,土壤墒情和质地有密切关系。
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水稻的节水灌溉技术

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水稻的节水灌溉技术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传统的水稻种植方式存在着对水资源的浪费和高耗能的问题,迫切需要寻找一种能够提高水稻产量,同时节约用水的栽培技术。
节水灌溉技术作为一种解决方案,可以有效地帮助农民优质高效地栽培水稻。
本文将重点探讨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水稻的节水灌溉技术。
一、滴灌技术滴灌技术是一种通过管道将水分直接供给植物根系的灌溉方式。
相比传统的洒灌灌溉,滴灌技术可以大幅度减少水的蒸发和地表径流,从而提高用水利用率。
此外,滴灌技术还可以根据水稻生长的需求,精确地调整灌溉量和灌溉频次,避免了过度灌溉和浪费。
二、雨水收集利用技术雨水是免费的天然水资源,如何利用好雨水资源是一项重要任务。
通过雨水收集利用技术,可以将雨水收集起来,用于水稻的灌溉。
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节约用水资源,还可以降低农民的用水成本。
在水稻种植的休耕期,可以利用雨水来满足水稻的灌溉需求,减轻对地下水的依赖程度。
三、地下滴灌技术地下滴灌技术是将滴灌技术与地下水位相结合的一种灌溉方式。
通过埋设管道将水分输送到植物根系附近,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水的蒸发和浪费。
同时,地下滴灌技术还可以减少表面积水的滞留时间,降低病虫害的风险,提高水稻的生长质量和产量。
四、膜下滴灌技术膜下滴灌技术是在土壤表面覆盖一层特殊的滴灌膜,将水分通过膜下滴灌管送至水稻根系。
这种技术可以有效地控制水的渗漏和蒸发,提高水的利用效率。
膜下滴灌技术还可以减轻土壤侵蚀,保持土壤湿度和肥料的有效利用。
五、调控灌溉及时机调控灌溉及时机是指根据水稻的生长需要,合理安排灌溉时间和灌溉量。
水稻不同生育期的需水量存在差异,因此需要科学地制定灌溉计划。
比如,在水稻的生育初期,可以适量增加灌溉量以满足幼苗期的需水;而在抽穗期及成熟期,可以适量减少灌溉量,避免过度灌溉浪费水资源。
总结: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水稻的节水灌溉技术对于我国降低用水量、提高水稻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水稻节水灌溉栽培技术措施的运用

水稻节水灌溉栽培技术措施的运用【摘要】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而水稻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对于提高农田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生态环境压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主要介绍了水稻节水灌溉技术的重要性和现状,并从选择适宜的灌溉方式、采用精细化管理技术、利用水稻节水灌溉设备、加强科技支撑、控制农田排水和排灌水质等方面提出了相关措施。
未来发展趋势方面,应注重技术创新和经验推广,推动水稻节水灌溉技术的全面推广应用。
水稻节水灌溉技术对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需不断强调和深入研究,以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水稻、节水、灌溉、栽培技术、适宜灌溉方式、精细化管理技术、节水灌溉设备、科技支撑、农田排水、水质、发展趋势、重要性。
1. 引言1.1 水稻节水灌溉技术的重要性水稻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生长需要大量的水资源。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口增长的压力不断增加,水资源的紧缺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已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
在这种背景下,水稻节水灌溉技术的重要性也变得愈发突出。
水稻节水灌溉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传统的灌溉方式往往存在水量浪费严重的问题,而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可以根据水稻生长的需要精确浇灌,避免过量使用水资源,提高灌溉的水利效益。
水稻节水灌溉技术有助于减少土壤侵蚀和土壤盐碱化的风险。
过量的灌溉水会导致土壤中盐分和其他有害物质的积聚,从而影响水稻生长和产量。
节水灌溉技术可以减少水分过量渗漏到土壤中,降低土壤盐碱化的风险,保护土壤生态环境。
水稻节水灌溉技术还有利于节约劳动力和减少生产成本。
传统的灌溉方式需要大量人工劳动,而利用现代化的节水灌溉设备可以自动化完成灌溉工作,减少人力资源投入,降低生产成本。
水稻节水灌溉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只有充分利用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才能实现高效节水、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保障粮食生产的稳定和可持续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升,水稻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北方水稻节水灌溉栽培技术措施的运用

北方水稻节水灌溉栽培技术措施的运用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资源短缺的问题日益凸显,节水灌溉技术成为农业生产中的重要问题。
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节水灌溉技术措施的运用显得尤为重要。
北方水稻种植面积虽然相对较小,但也面临着水资源短缺和干旱频发的困境。
对北方水稻节水灌溉栽培技术措施的运用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北方水稻节水灌溉栽培技术措施的运用,旨在为北方水稻生产提供可行的节水灌溉方案,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一、科学配制种子科学配制种子是实施高效水稻节水灌溉的第一步。
选用高产、耐旱、抗逆性强的水稻品种,可以提高水稻的抗旱性能,降低灌溉用水量。
合理配制种子,加强育种研究,培育适应北方气候的水稻品种,也是提高水稻节水灌溉效果的重要手段。
二、合理施肥合理施肥是节水灌溉栽培技术的重要环节。
通过科学施用有机肥、化肥和微量元素等,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增强水稻的抗旱能力和抗病虫害能力,从而减少因不当施肥而导致的水稻生长不良的情况,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三、合理田间管理合理的田间管理是保证水稻高产节水灌溉技术的关键。
在生长季节内,及时对水稻进行适时灌溉和排水,根据水稻生长的需要,合理调节土壤湿度,避免水分过量或者缺乏的情况。
同时加强对水稻的病虫害防治,提高水稻的抗逆性。
四、科学制定灌溉方案科学制定灌溉方案是推行水稻节水灌溉技术的必不可少的一环。
根据北方水稻的生长期特点和当地的水资源状况,进行科学的灌溉规划,合理确定灌溉的次数和用水量。
利用灌溉设施,采用滴灌、喷灌等现代化灌溉技术,可有效降低水分的损失,提高水稻的水分利用效率。
五、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对水稻进行精准管理,是实施高效水稻节水灌溉的重要保障。
利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手段,对水稻的生长情况进行监测和测绘,及时调整灌溉和施肥方案,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结合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对水稻生产的管理和服务,提高农业生产的智能化水平。
智能灌溉技术在水稻种植中的应用

智能灌溉技术在水稻种植中的应用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过程中的灌溉环节至关重要。
传统的灌溉方式往往依赖人工经验,存在水资源浪费、灌溉不均匀等问题。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灌溉技术应运而生,并在水稻种植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节约水资源发挥了重要作用。
智能灌溉技术是一种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控制原理的精准灌溉方式。
它通过传感器、控制器、通信网络等设备,实时监测土壤湿度、温度、气象条件等参数,并根据预设的灌溉策略,自动控制灌溉系统的开启和关闭,实现精准、高效、节水的灌溉目标。
在水稻种植中,智能灌溉技术的应用具有诸多优势。
首先,它能够实现精准灌溉,根据水稻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水规律,精确控制灌溉量和灌溉时间,避免了过度灌溉或灌溉不足的情况。
例如,在水稻的分蘖期,需要保持浅水层,促进分蘖;而在孕穗期和抽穗期,则需要增加灌溉量,保证穗部发育。
智能灌溉技术可以根据这些需求,及时调整灌溉方案,为水稻生长提供适宜的水分环境。
其次,智能灌溉技术能够显著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通过实时监测土壤湿度和气象条件,智能灌溉系统可以在最需要灌溉的时候进行灌溉,减少了无效的灌溉次数和灌溉量。
与传统的漫灌方式相比,智能灌溉技术可以节约用水30%以上,有效地缓解了水资源短缺的压力。
此外,智能灌溉技术还有利于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精准的水分供应能够促进水稻根系的生长和发育,增强植株的抗逆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同时,均匀的灌溉可以保证稻田内水稻生长的一致性,提高稻谷的饱满度和品质。
智能灌溉技术在水稻种植中的应用方式多种多样。
其中,基于土壤湿度传感器的灌溉系统是较为常见的一种。
传感器埋设在稻田的不同深度,实时监测土壤湿度数据,并将这些数据传输给控制器。
控制器根据预设的湿度阈值,控制灌溉阀门的开启和关闭。
当土壤湿度低于设定的下限值时,系统自动开启灌溉;当土壤湿度达到设定的上限值时,系统停止灌溉。
另外,基于气象数据的智能灌溉系统也在水稻种植中得到了应用。
水稻节水灌溉栽培技术措施的运用

水稻节水灌溉栽培技术措施的运用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水资源的日益紧缺,节水灌溉已成为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举措。
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对提高农业产量、保护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水稻节水灌溉栽培技术措施的运用。
合理利用水资源。
水稻作为水蒸散量极大的作物,合理利用水资源对节约用水至关重要。
在水稻生长旺盛期,根据土壤湿度和水稻需水量,合理安排灌溉时间,避免积水和缺水的情况发生。
可以利用灌溉系统进行定时定量的灌溉,采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方式,减少水的浪费。
还要避免渗漏和蒸发造成的水资源浪费,加强灌排管理,确保灌水的利用率。
增施有机肥料。
有机肥料的使用可以增加土壤保水性,减少灌溉水的使用量。
有机肥料可以提高土壤质量,增加土壤的保水能力,减少水分流失,提高土壤保水性。
有机肥料中富含的有机质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的团粒含水量,提高土壤持水能力,减少灌溉水的使用量。
精细施肥。
水稻生长需要充足的营养,但过量的肥料使用会导致养分的流失,浪费水资源。
精细施肥是水稻节水灌溉中的一个重要措施。
可以通过土壤测定、植株生长状态和叶片颜色来判断水稻的养分需求,根据需要进行精确的施肥。
可以结合有机肥料的使用,提高养分利用率,减少肥料的浪费。
水稻节水灌溉技术的运用可以通过合理利用水资源、增施有机肥料、精细施肥和加强土壤保墒等措施来实现。
这些技术措施的运用对提高水稻产量、保护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应进一步推广和应用水稻节水灌溉技术,为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做出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 科 技 含 量 高 的 灌 溉 技 术 , 对 传 统 灌 溉 理 念 和 传 统 是
灌溉方法 的革命性 突破 。它 是在秧 苗本 田移栽 后的各个
生育期 , 田面 基 本 不 再 长 时 间建 立 灌 溉 水 层 , 不 再 以灌 也 溉 水 层 作 为 灌 溉 与 否 的控 制 指 标 , 是 以不 同 生 育 期 与 而 不 同根 层 的 土 壤 水 分 作 为 下 限 控 制 指 标 来 确 定 灌 水 时
每公顷减少 电费 10元左右 ; 提高肥料利用率与降低生 5 ⑤
产 成 本 十 分 显 著 。采 取 控 制 灌 溉 技 术 , 乎 不 排 水 , 于 几 溶 水 中 的 土 壤 养 分 流 失 减 少 , 持 土 壤 肥 力 的 作 用 明 显 增 保 强 , 高 了肥 料 利 用 效 果 , 少 了 肥料 费 用 支 出 。 提 减
在 水 资源 日益 匮乏 的今 天 , 用和推 广 此项技 术 意 义深远 重 大。 应 [ 关键词] 节 水控制 灌 溉 ; 用 与推 广 ; 学 灌溉 ; 态经济 ; 应 科 生 运行 机 制
[ 中图分类 号] ¥7 25 [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编号 ] 10 7 7 ( 02 0 0 8 0 0 6— 15 2 1 ) 2— 0 4— 2
灌水次数和灌 水量 , 对抗 春旱 、 春种 具有 积 极作 用 ; 保 ② 提高产量和米 质 十分显 著。控制 灌溉 显改 善 ; 提高抗 病和抗 倒伏 能力 ③
十分显著 。控制灌溉使 水稻 根深 、 杆壮 , 抗倒 伏和抗 病能 力大幅提高 , 稻瘟病发病率 明显 降低 , 株率 降低 4 % 以 病 0 上; ④节 能降耗 十分 显 著。采用 控制 灌溉 可 以大 幅 减少
可行 。
佳木 斯市位于三江平 原腹 地 , 优质 稻米 的主产 区。 是 水稻 是高产作物 , 是用 水 “ 户 ” 也 大 。应 用 与 推 广 控 制 灌 溉 技 术 是 发展 水 田 、 产 稻 米 过 程 中 十 分 重 要 、 分 紧 迫 增 十 的任 务 , 该 引 起 高 度 重 视 。 应
1 控 制 灌 溉 技 术 是 传 统 灌 溉 方 法 的 革 命 性 突破
水稻 节水 控制 灌溉 技术 又称水 稻调 亏灌 溉技 术 , 是
一
() 2 控制灌溉技术具 有十分显著 的综合效 果 : 节水 ①
效果十分显 著。采取 控 制灌 溉技 术 , 田间渗 漏量 大 幅减 少, 除遇 大雨 , 几乎 不排 水。井灌 区节 水率 3 % ~ 0 ; 0 4%
Fe ., 01 b 2 2
浅 谈 水 稻 节 水 控 制 灌 溉 技 术 的 应 用 与 推 广
周 永 旭 王 永 波 .
( .佳木斯市水务 局 , 1 黑龙江 佳木斯 14 0 50 2;2 哈尔滨市水 利规划设 计研究院有 限公 司 , . 哈尔滨 10 7 ) 50 6
[ 要] 水稻 节 水控 制灌 溉技 术 是 新 型 的 节 水技 术 , 实现 水 资 源 可持 续利 用 的有 效 手段 , 摘 是
第 1 第 2期 8卷 21 0 2年 2月
水 利 科 技 与 经 济
W a e n e v nc i n e a d Te h o o y a d Ec no t rCo s r a y Sce c n c n lg n o my
V0.1 No 2 1 8 .
高 寒 地 区 特 点 的 水 稻 节 水 控 制 灌 溉 制 度 , 成 了符 合 控 形 制 灌 溉 条 件 的栽 培 技 术 、 作 技 术 、 肥 耦 合 技 术 和 用 水 耕 水 管 理 技 术 。具 此 形 成 的 《 区 水 稻 控 制 灌 溉 理 论 研 究 与 寒 应用》 告 证明 , 稻节水控 制灌溉技 术在 高寒地 区完全 报 水
行水分胁迫 , 使水稻产 生一定 的耐旱 性 , 会 而且不 会导致 减产 。其基本 原理 是 , 于作物 的生理 生化 作用 受 到遗 基 传特 性和 生长 激素 的影 响 , 如果在 水稻 生长 发育某 些 阶
段 主 动 施 加 一 定 程 度 的 水 分 胁 迫 , 以 发 挥 其 自身 的调 可 节 机 能 和 适 应 能 力 , 够 引 起 同化 物 在 不 同 器 官 间 的重 能 新 分 配 , 低 营 养 器 官 的 生 长 冗 余 , 高 作 物 的 经 济 系 降 提 数 。 同时 , 过 对 水 稻 内 部 生 化 作 用 的 影 响 , 善 作 物 的 通 改 品 质 , 到 节 水 、 质 、 效 的作 用 。 起 优 高 这 项 技 术 由黑 龙 江 省水 利 厅 于 20 2 0 0 4~ 06年 与 河 海 大 学 合 作 , 全 省 范 围 内进 行 了为 期 3a 适 应 性 研 究 , 在 的 并
井 灌 区和 提 水 灌 区 能耗 , 灌 区减 少 油 耗 3 % , 水 灌 区 井 0 提
间、 灌水 次数和灌水定额 的一种灌溉新 技术 。 控制灌溉技 术 既不属 于充分 灌溉 , 也不 属 于非 充分
灌 溉 。该 技 术 理 论 认 为 , 水 稻 生 长 发 育 过 程 中 , 度 进 在 适
2 控 制 灌 溉 技 术 的 应 用 符 合 水 利 科 学发 展 的基 本 要 求
水 是 一 种 基 础 性 自然 资 源 、 略 性 经 济 资 源 、 共 性 战 公 社 会 资 源 , 一 切 生 命 过 程 中 不 可 替 代 的 基 本 要 素 。在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