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水利厅召开全省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推广工作总结暨表彰会议
全省基本实现水稻生产机械化表彰会暨农机化工作座谈会在洪泽召开

为 加 强 农机 安 全监 管工 作 的重 要 内容 ,积 极 争 取 财 政 支 持 ,加 快 危 及 人 身 财 产 安全 的农 业 机 械 实 地检 验 试 点步 伐 ,确 保 “ 率 ”水 平 比 2 1 年 有 三 01 较 大 提 高 。七 要 突 出抓 好 农 机 人 才 队伍 建 设 ,进
( 上接 第 1页 )要 突 出抓 好农 机 购 置补 贴政 策 的实 施 ,不 断 放 大 补 贴 政 策 带 动 效 应 。各 地 要积 极做 好 补 贴 资 金 的 实施 工 作 ,特 别 要 加 大 高 效 设施 农 业 发 展 急 需 的农 业 机 械 补 贴 力 度 , 突破 农机 化 发
十 八大胜 利 召开 。
体 推进 力 度 ,促进 玉 米 生产 机械 化 实现 新 的提升 。 着 力 提 升 秋 季 秸 秆 机械 化还 田水平 。各 地 要 提 前 制 定 好 实 施 方 案 ,增 加 配 套 投 入 ,加 大 宣 传 培 训 力 度 ,加 强机 具 调 配 ,强 化 服 务 保 障 ,力 争 2 1 02 年 秸秆 机 械 化全 量 还 田超 过 10万 h 6 m 、还 田率 达 3 %以上 。要坚 持 因地 制宜 ,不 断提 高 高效 设施 农 8 业 机 械 化 水 平 ,确 保 高 效 设 施 农 业 机 械 化 水 平达 4 %以上 。 四要 突 出抓好 “ 5 农机 化科 技 创新推 进 年 ” 活 动 ,努 力 提 高科 技 支 撑 水 平 。要 依 托 农 机 三 新 工 程 项 目、省 级 涉 农 科 技 项 目、 农机 科 技 入 户 工 程 项 目,加 强 农 机 化 发 展 急 需 的 机 械装 备 和 主推 技 术 的示 范 推 广 。要 继 续 鼓 励 企 业 自建 、 合 建 农 机 科 技 创 新 平 台 ,组 建 农 机 化 科 技 创 新 联 盟 ,构 建 农 机 产 学研 推 于 一体 的农 机 科 技 创 新 体 系 。要 按 省 级 农机 化 科 技 示 范基 地 建 设 标 准 , 进 一 步提 高 市 县 农 机 化 科 技 示 范基 地 建 设水 平 。五 要 突 出 抓 好 农 机 合 作 社 建 设 ,着 力 提 高 农 机 服 务 组 织 化 程 度 。各地 要 强 化 政策 扶 持 ,协 调 出 台用 地 、 信 贷 等 优 惠政 策 , 加 大项 目支 持 ;要 按 照 要 求 ,指 导 合 作 社 开 展 软 硬 件 建 设 ,提 高服 务 能力 ,打 造
《山东省主要农作物灌溉定额》

ICS65.020.01B 05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DB 37/ T1640 —2010山东省主要农作物灌溉定额Irrigation norm standard of main crops in Shandong Province文稿版次选择2010-06-25发布2010-08-01实施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水利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勇毅、高希星、纪亚非、杜贞栋、陈升玉、于晓蕾、刘建强、赵静、党永良、刁希全、李其光、李雪东、吕宁江、王昕、黄乾、刘开非。
引言山东省农田灌溉是用水大户,约占总用水量的70%,编制农作物灌溉定额标准,不仅是高效精准灌溉的需要,也是贯彻落实水资源“总量控制、定额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是保证农业灌溉基本用水、实现粮食安全,合理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用水的技术依据。
对实行计划用水,强化节约用水,保护水环境,合理配制水资源,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和水分生产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确保农业灌溉定额编制工作的顺利进行,依据1999年水利部水资源司519号文《关于加强用水定额编制和管理的通知》要求,山东省水利厅早于2001年委托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开展了灌溉定额编制的前期准备工作,专门成立了定额编制工作小组,2002年在济宁市召开了定额编制工作会议,全面部署了全省定额编制的任务。
2004年8月,省水利厅以鲁水资字[2004]31号《关于印发山东省农业灌溉用水定额(试行)》的通知下发执行。
2009年7月,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以鲁质检标便字(2009)243号文件下发了《关于下达2009年第三批山东省地方标准制定、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2009-T-03151),省水科院组织了“十一五”农业节水国家“863”项目组成员,按照《地方标准管理办法》的要求,在原有《山东省农业灌溉用水定额(试行)》基础上,通过总结五年的运行情况和试验成果,编制了本标准。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措施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措施水是生命之源,农业之基。
在农业生产中,灌溉是保障农作物生长的重要环节。
然而,传统的灌溉方式往往存在水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
随着水资源的日益紧缺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应运而生,并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的重要性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
而农业用水在我国水资源消耗中占据了较大比例。
因此,推广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对于节约水资源、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节水灌溉技术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通过采用先进的灌溉设备和科学的灌溉方法,可以将水资源精准地输送到农作物根部,减少水分的蒸发和渗漏,从而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其次,节水灌溉技术可以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和提高产量。
合理的灌溉方式可以为农作物提供适宜的水分条件,促进根系发育,增强光合作用,提高农作物的抗逆性,从而实现增产增收。
此外,节水灌溉技术还可以减少土壤盐碱化和水土流失。
传统的大水漫灌方式容易导致土壤盐碱化和水土流失,而节水灌溉技术可以有效地控制灌溉水量和灌溉时间,减少对土壤的破坏,保护生态环境。
二、常见的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措施1、喷灌技术喷灌是一种通过喷头将水均匀地喷洒在农田中的灌溉方式。
它具有适应性强、灌溉均匀、节省劳动力等优点。
喷灌系统通常由水源、水泵、管道、喷头等组成。
根据喷头的工作压力和射程,可以分为低压喷头、中压喷头和高压喷头。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农作物的种类、种植面积和地形条件选择合适的喷灌方式。
2、微灌技术微灌是一种按照作物需水要求,通过管道系统与安装在末级管道上的灌水器,将水和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以较小的流量,均匀、准确地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土壤的一种灌溉方法。
微灌包括滴灌、微喷灌和涌泉灌等形式。
滴灌是将水一滴一滴地均匀而缓慢地滴入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中,是目前最节水的灌溉方式之一;微喷灌则是通过微喷头将水喷洒在作物叶面和根部附近的土壤中;涌泉灌是通过管道将水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以泉水涌出的方式进行灌溉。
大型灌区节水技术及设备研究与示范技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该课题 主要 研究 内容包括: 洞庭湖 区洪旱灾害资料分析及补充监测 、 水安全演变趋 势及影响机制, 洪旱灾害评估体系及水 安全 调控方案 , 洞庭湖 区水文 水动力学 模型 , 洞庭 湖区洪水 过程和蓄洪垸调度模 拟 , 洪旱灾害风险分担与补 偿机制, 防灾减 灾 关键 技术集成示范 区等。 项 目取得 的主要成果包括 : 综合 运用M— K 检验 、 小 波分析 、 归 因分析、 层 次分析等方 法, 揭示了洞庭湖 区洪旱灾害时空分布特征 及演变趋势 ; 建立了洞庭湖区二维水动力模型与分布式蓄满产流模型耦 合系统; 提出了洪旱灾害水安
用 的配套技术等 问题 申报 的科 研项 目。 项 目研究历 时3 年, 获得了一系列成果 , 包括发表论文1 3 篇, 取得 国家实用新 型专利3 项,
软件著作 权 1 部, 提 出辽宁 中部水稻控 制灌溉制度、 优 质大 米的灌溉水质健康评 价指标 , 构建辽 中地区渠道 防渗新 结构 、 水稻
任务, 取得了突出成绩 , 综合评定为A 级。
张 斌
大型灌 区节水技术及设备研究与示范技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2 0 1 3 年9 月1 0 —1 1 日, 中国水 利水 电科 学研究 院主持 的 “ 十二五”国家科 技支撑项 目 “ 大型灌区节水技术及设备研 究与示
范” 技 术研 讨会 在 北 京举 行 。
田间自动灌溉控制和远程 监测系统等。
魏 伟
贵州省贵阳市实施 首个湖泊水库生态修复地 方标 准
近日, 《 贵阳市湖泊水库局部水 域生态修复技术规程( 试行) 》 开始实施。 据悉, 这是该 市首个湖泊水库生态 修复地方 标准 。 近 年, 贵 阳市 在治理 “ 两湖一库 ” 方面取得 较大进 展。2 0 0 8 年, 贵阳市联 合科研单位 , 在红枫湖 开展 了红枫湖水质生态 修
节水灌溉技术规范.doc

节水灌溉技术规范Technical standard for water saving irrigationSL207—98主编单位:水利部农村水利司水利部农田灌溉研究所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网页制作:CWSnet1998-04-04发布1998-05-01实施目次主页前言1 总则2 工程规划3 灌溉水源4 灌溉用水量5 灌溉水利用系数6 工程与措施的技术要求7 效益8 节水灌溉面积附录A 名词解释附录B 有关参数的计算测定方法条文说明前言基于生产实践的需要和对节水灌溉形势的正确分析,1990年水利部农村水利司布置了节水灌溉标准的研究任务,旨在进行探索,积累经验。
1994年又组织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水为厅(局)就节水灌溉标准问题开展共同研究、讨论,形成规范战雏形,1996年底完成规范编写提纲。
1997年初,编制任务正式下达之后,在水利部农村水利司主持下,编写组立即开始工作,1997年4月底完成初稿,经两次征求意见补充修改后,于1997年12月初完成征求意见稿,12月底完成送审稿,并于1998年1月召开审查会议,通过了专家审查。
SL207—98(节水灌溉技术规范》分总则、工程规划、灌溉水源、灌溉用水量、灌溉水的利用系数、工程与措施的技术要求、效益、节水灌溉面积,共8章40条和2个附录。
它既反映中国现阶段水平,又借鉴国外先进技术;既坚持高起点、高要求,又注重实用性与可操作性;既重视水利建设规范的共性,又突出节水灌溉的特点,充分吸收了我国节水灌溉发展中的先进技术和成功经验。
本规范解释单位:水利部农村水利司本规范主编单位:水利部农村水利司水利部农田灌溉研究所本规范参编单位:中国灌溉排水技术开发培训中心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北京研究生部水利部科学技术司黑龙江省水利厅广西自治区水利厅甘肃省水利厅河北省水利厅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李英能黄修桥沈秀英窦以松赵乐诗王晓玲李赞堂马济元袁辅恩陈杰臣武福学宋伟1 总则1.0.1为了使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有一个合理、可行、统一的衡量尺度,促进节水灌溉事业的健康发展,制定本规范。
水稻控制灌溉在鸡东灌区的推广应用

文 献 标 识 码 : C
1 鸡 东灌 区基 本情 况
鸡东 灌区属大型灌 区 , 计灌 溉面 积 20 设 . 8万 h 灌 区 m, 包括 : 水库灌 区、 自流灌区和井灌 区。水源 情况 复杂 , 田间灌 排 混乱 , 灌溉 定额在 ¨ 2 0~1 0 m / m , 5 650 h 水稻灌溉用水 浪 费惊 人。
摘 要 : 水稻控制灌溉是一种新型灌溉技术 , 鸡东灌 区从 2o O4年开始试 验及推 广, 试验证 明此 种灌溉技术是 灌溉方式 的革新 , 大幅
度地减 少灌溉用水量 , 减轻农 民负担 , 促进农 民增收 , 但也存在实际应用的问题 , 有待解决。
关键词 :
中图 分 类 号 :2 5 ¥7
参考 文献 :
[ ] 彭世彰 , 1 俞双恩 , 张汉松 , . 等 水稻节水灌溉技术 [ . M] 北京 : 中
国水 利 水 电 出版 社 ,9 8 19 .
[ 收稿 日期 ]0 7—1 ~ 5 20 1 0
[ 作者简介 ] 何静( 9 9一) 女 , 16 , 河北秦皇 岛人 , 工程 师 ; 谭继 忠( 9 8一) 男, 东沂水人 , 16 , 山 助理 工程 师 ; 牟江鹏 (9 4一) 男, 17 ,
元水层 ) 以根层 土壤水 分 作为 控制指 标 , 确定 灌水 时 间和
灌水 定额 。土壤水分控制上 限为 饱和含 水率 , 限则视水 稻 下 不同生育阶段 , 别墩 土壤饱和含水率 的 6 % 一8 %适宜 组 分 0 0 合。这 是根据 水稻在 不 同生育 阶段 对水 分需 求 的敏感 程 度 和节水灌溉条件下水稻新 的需 水规律 , 进行 适时适 量科学供 水的灌水新技术 。 黑龙 江 省是 一个 水 稻大 省 , 稻 又 是耗水 量 最 大的 作 水 物。据 2 0 0 2年统 计, 省水 利| 程总供水量为 10亿 m , 全 [ 7 其 中, 农业用水 总量达 19亿 m , 稻达 10亿 I , 5 水 5 l 占农业 总 l 用水量的 9 % , 3 占社会 总水量的 7 % 。 0 我们进行 水稻节水控制灌溉 研究 示范及推 广 的 目的 , 就
水稻生产节水灌溉的影响因素及改进措施

在全 球 用 水量 中 , 业灌 溉 占到 7% , 展 中 国 农 2 发 家这一比例高达 8%。随着非农业用水 , 7 特别工业用 水 和城 镇 生活用 水 的大 幅增长 . 农业 用水 紧 缺 问题 日 益严重 。作为发展中国家 , 农业用水是我 国第一用水 “ 户 ”而 在农 业 生产 中 , 稻 生 产则 是 农 业用 水 的 大 , 水 “ 老大” ,其灌溉用水量 占 农业用水总量的 13以上。 / 近年来 , 发展高效节水型农业已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 国策 。 目前 。 盘锦地 区拥有 1 万 h z 田。 . 1 m水 水资源 紧 缺 是制 约水 稻生 产 的“ 瓶颈 ” 一 。因此 。 之 开展 水稻 生 产 节水灌 溉研 究 。 发展 高效 节水 型水 稻生 产技 术势 在 必行 。
F ENG Yyrl ya dWae eore uvy P ni Lann 2 0 0 C ia P ni Ba c f ann do g n tr sj sS r , aj ioig14 0 , hn ) n L o R lc e n
Ab t a t h sa t l k s a a y i n t e i f e cn a tr n w tr s vn rg t n i i e p o u t n i e ms o e n tr lc n sr c :T i ri ema e n l sso h n l n ig f co s i a e - a i g i ia i n r r d c i n tr ft a u a o - c u r o c o h
3 结 语
山东省主要农作物灌溉定额

《山东省主要农作物灌溉定额》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水利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勇毅、高希星、纪亚非、杜贞栋、陈升玉、于晓蕾、刘建强、赵静、党永良、刁希全、李其光、李雪东、吕宁江、王昕、黄乾、刘开非。
引言山东省农田灌溉是用水大户,约占总用水量的70%,编制农作物灌溉定额标准,不仅是高效精准灌溉的需要,也是贯彻落实水资源“总量控制、定额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是保证农业灌溉基本用水、实现粮食安全,合理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用水的技术依据。
对实行计划用水,强化节约用水,保护水环境,合理配制水资源,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和水分生产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确保农业灌溉定额编制工作的顺利进行,依据1999年水利部水资源司519号文《关于加强用水定额编制和管理的通知》要求,山东省水利厅早于2001年委托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开展了灌溉定额编制的前期准备工作,专门成立了定额编制工作小组,2002年在济宁市召开了定额编制工作会议,全面部署了全省定额编制的任务。
2004年8月,省水利厅以鲁水资字[2004]31号《关于印发山东省农业灌溉用水定额(试行)》的通知下发执行。
2009年7月,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以鲁质检标便字(2009)243号文件下发了《关于下达2009年第三批山东省地方标准制定、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2009-T-03151),省水科院组织了“十一五”农业节水国家“863”项目组成员,按照《地方标准管理办法》的要求,在原有《山东省农业灌溉用水定额(试行)》基础上,通过总结五年的运行情况和试验成果,编制了本标准。
山东省主要农作物灌溉定额1范围本标准给出了山东省不同分区主要农作物地面灌溉50%、75%保证率的净灌溉定额、毛灌溉定额;作物喷、微灌85%保证率的净灌溉定额、毛灌溉定额。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行政区内,华北地区可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