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模拟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理科基础)

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模拟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理科基础)
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模拟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理科基础)

普通高校招生模拟考试

理科基础

1.在下列运动状态下,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有

A.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

B.蹦床运动员上升到最高点时

C.相对静止于水平匀速运动的传送带上的货物

D.做斜抛运动的物体处于最高位置时

2.关于平抛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抛物体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都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

B.做平抛运动的物体仅受到重力的作用,所以加速度保持不变

C.做平抛运动的物体水平方向的速度逐渐增大

D.平抛运动的物体落地时速度方向一定是竖直向下的

3.雨滴从空中由静止落下,若雨滴受到空气阻力随雨滴下落速度的增大而增大,下图中能大致反映雨滴运动情况的是

4.关于物体运动的速度方向、加速度方向和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速度是由合外力产生的,所以速度方向总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B.加速度方向跟合外力总是相同,与速度的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也可能垂直C.速度跟加速度总是同方向,但合外力的方向与它们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D.速度方向、加速度方向和合外力方向总是相同的

5.关于两个分运动的合成,下列的论述正确的是

A.合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实际运动的方向

B.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

C.当两个分速度夹角为90°时,合速度最大

D.合运动的位移大小一定大于分运动的位移大小

6.已知某地的重力加速度9.8m/s2,在此地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作初速度为零的,竖直向下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

B.物体刚下落时,速度和加速度都为零

C.物体越重,下落的越快

D.下落过程,物体的速度每秒增加9.8m/s

7.启动在某一轨道上运转的地球卫星发动机使其速度加大,待它运动到距离地面的高度比原来大的位置,再定位使它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成为另一轨道的卫星,该卫星在后一轨道与前一轨道相比

A.周期变小B.万有引力增大C.机械能增大D.速率增大

8.骑自行车的人沿着直线从静止开始运动,运动后,在第1 s、2 s、3 s、4 s内,通过的路程分别为1 m、2 m、3 m、4 m,有关其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A.4 s内的平均速度是2.5 m/s

B.第5s内的路程一定是5m

C .第3 s 末的即时速度一定是3 m/s

D .该运动一定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9. 人站在h 高处的平台上,水平抛出一个质量为m 的物体,物体落地时的速度为v ,以地

面为重力势能的零点,不计空气阻力,则有

A .人对小球做的功是122m v

B .人对小球做的功是

mgh mv +221 C .小球落地时的机械能是122m v D .小球落地时的机械能是122m v m g h - 10. 如图所示,以水平力F 压在物体A 上,这时A 能够沿竖直墙面下滑,若A 与墙面间的

滑动摩擦因数为μ,A 的质量为m ,那么A 与墙面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

A .μF

B .(mg+ F )μ

C .F

D .μmg

11. 如图是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螺旋测微器对一根铜线直径的某次测量,其读数正确的是

A .1.200mm

B .0.520mm

C .0.700 mm

D .0.200mm

12. 一只白炽灯上标有“ 220V 100W ”字样,直接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档测

量白炽灯的电阻值,关于测量结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测量值等于484Ω

B .测量值小于484Ω

C .测量值大于484Ω

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13. 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为C ,带电荷量为Q ,板间距离为d ,今在两板的中点

d 2

1处放一电荷q ,则它所受电场力的大小为 A .22d Qq k B .24d

Qq k C .Cd

Qq D .Cd Qq 2 14. 将内阻为0.5Ω的电池组用电阻为0.75Ω的导线,与标有“6V 7.2W”的小灯泡串联,

就可以使这个小灯泡正常发光,由此可知,所用电池组的电动势是

A .6 V

B .7.5V

C .9V

D .10.5V

15. 如图为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实验电路图,用其分别测量两个电池的路端电压和电流,

得到如图所示的a 、 b 两条U -I 图线,比较两图线,可得出结论

A .a 电池的电动势较小、内阻较大

B .a 电池的电动势较大、内阻较大

C .b 电池的电动势较大、内阻较小

D .b 电池的电动势较小、内阻较大

16. 如图所示,a 和b 是两条长度相等且靠得很近的平行通电直导线,电流方向都向上,

且I a >I b ,当加一个垂直于a 、b 所在平面内的匀强磁场B 时,导线a 恰好不再受安培力作用,

则跟加磁场B 以前相比较

A .b 受的磁场力大于原来的2倍

B .b 受的磁场力小于原来的2倍

C .b 受的磁场力等于原来的2倍

D .b 不再受磁场力的作用

1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地磁场的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但两者不重合

B .电场和磁场一定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

C .一个磁体对另一个磁体能够直接产生作用,不必通过其它物质

D .电流、磁体周围都存在磁场

18. 右图是显像管工作原理图,没有磁场时,电子束打在荧光屏正中的O 点;为了使

电子束打在荧光屏上的位置从O 点逐渐移向P 点,显像管里偏转线圈产生的磁场必须

A .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内,强度逐渐增大

B .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强度逐渐增大

C .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内,强度逐渐减小

D .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强度逐渐减小

19.今年是第37个“世界地球日”,宣传主题是“善待地球——珍惜资源、持续发展”。下

列活动或行为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 .发展循环经济,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及清洁生产技术

B .采用绿色化学生产工艺,建立环境友好型化工体系

C .大力开发可再生资源,推广用乙醇汽油代替传统的燃油

D .设计化学实验方案时,提倡用尽可能多的样品和试剂以提高实验效果

20.下列各组分散系,需用丁达尔效应区分的是

A .溶液与浊液

B .胶体与胶体

C .溶液与胶体

D .溶液与溶液

21.0.25L NaOH 溶液中溶有10gNaOH ,则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 .2 mo1·L -1

B .1 mo1·L -1

C .0.5 mo1·L -1

D .0.05 mo1·L -1

22.设 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

A .在标准状况下,22.4 L NO 与11.2 L O 2 充分反应后,所得气体的分子数为 N A

B .常温常压下,1 mol 氩气所含的原子个数为2 N A

C .1 L 1 mol/L 的FeCl 3 溶液中含有氯离子数目为3 N A

D .某氧化剂与浓盐酸反应,产生1 mol 氯气,所转移的电子数目一定为2N A

2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铁片放入稀盐酸中:2Fe +6H + = 2Fe 3++3H 2↑

B .大理石放入稀硝酸中:CO 32— +2 H + = CO 2↑+H 2O

C .铁片插入硫酸铜溶液中:2Fe +Cu 2+ = Cu +2Fe 2+

D .硫酸铜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Cu 2++SO 42—+Ba 2++2OH — = Cu(OH)2↓+BaSO 4↓

24.等量镁铝合金粉末分别与下列4种过量的溶液充分反应,放出氢气最多的是

A .2 mol ·L -1H 2SO 4溶液

B .18 mol ·L -1H 2SO 4溶液

C .6 mol ·L -1KOH 溶液

D .3 mol ·L -1HNO 3溶液

25.下列反应最终无沉淀产生的是:① 过量的CO 2通入Na 2SiO 3溶液中 ② 向AgNO 3溶

液中滴加稀氨水至过量 ③ 少量的SO 2通入BaCl 2溶液中 ④ 向MgCl 2溶液中滴加NaOH

溶液至过量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26.许多国家十分重视海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能够从海水中获得的物质是

A .氯、溴、碘

B .钠、镁、铝

C .烧碱、氢气

D .食盐、淡水

27.已知元素的原子序数,可以推知原子的①中子数 ②核电荷数 ③核外电子数 ④在周

期表中的位置,其中正确的是

O P

A.①③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

28.X、Y、Z同属短周期元素。X元素的一种同位素是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一种核素,Y元素的最高正价与负价的绝对值之差为0,Z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实现8电子稳定结构所需电子数恰好等于K层电子数,X、Y、Z则三种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不可能是

A.X2Y2Z2B.X2Y2Z4C.X2YZ3D.X3YZ4

2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B.分子中只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C.由共价键形成的分子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分子

D.只有非金属原子间才能形成共价键

30.下列措施对增大反应速率明显有效的是

A.Al在氧气中燃烧生成A1203,将Al片改成Al粉

B.Fe与稀硫酸反应制取H2时,改用浓硫酸

C.在K2S04与BaCl2两溶液反应时,增大压强

D.Na与水反应时增大水的用量

31.已知反应A+B=C+D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为

A.A的能量一定高于C

B.B的能量一定高于D

C.A和B的总能量一定高于C和D的总能量

D.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一定能发生

32.在盛有稀H2SO4的烧杯中放入导线连接的锌片和铜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正极附近的SO42—离子浓度逐渐增大B.电子通过导线由铜片流向锌片

C.正极有O2逸出D.铜片上有H2逸出

33.四氯乙烯对环境有一定的危害,干洗衣服的干洗剂主要成分是四氯乙烯;家用不粘锅内侧涂覆物质的主要成分是聚四氟乙烯。下列关于四氯乙烯和聚四氟乙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它们都属于纯净物B.它们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它们的分子中都不含氢原子D.它们都可由乙烯只发生加成反应得到34.丙烯酸(CH2 = CH —COOH)的性质可能有:①加成反应②酯化反应③中和反应④氧化反应

A.只有①②B.只有①②③C.只有①②④D.①②③④

35.在pH=13的无色透明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Cu2+、Ag+、NO3—、C1—B.NH4+、Mg 2+、NO3—、C1—

C.K +、Na +、Cl—、SO42—D.AlO2—、Na+、K +、NO3—

36.已知Br2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大,下列有机溶剂能从溴水中萃取溴并能从分液漏斗分离出去的是

A.酒精B.乙酸C.四氯化碳D.裂化汽油

37.猪的蓝耳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当它与特异性抗体结合后产生沉淀,被吞噬细胞摄取后彻底水解可得到

A.多种氨基酸、1种五碳糖

B. 一种氨基酸、4种脱氧核苷酸

C.多种氨基酸、5种含氮碱基

D. 多种氨基酸、8种核苷酸

38.假定一个正常的细胞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含水量不变,则有关温度对结合水和自由水比例影响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温度升高,结合水比例减小,自由水比例增加

B.温度升高,结合水比例增加,自由水比例减少

C.温度降低,结合水比例减少,自由水比例增加

D.温度降低,结合水和自由水比例不变

39.小明正在那儿冥思苦想,此时,直接参与这一活动的最小结构是

A.血液B.神经细胞C.大脑D.神经系统

40.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态系统功能的是

A.物质循环B.能量流动C.信息传递D.物质更新

41.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是通过何方式实现?

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D.蒸腾作用和呼吸作用

42.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H]产生在:

①光合作用的光反应②光合作用的暗反应③呼吸作用第一阶段;

④呼吸作用第二阶段⑤呼吸作用第三阶段

A.①③⑤B.①③④C.③④⑤D.①④⑤

43.下列各项依次为实验试剂、该试剂的作用和实验目的,其中错误

..的是

A.秋水仙素:诱发染色体加倍,产生植物新品种

B.丙酮:作为有机溶剂,提取叶绿体中色素

C.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培育多倍体无籽果实

D.酸洋红液:使核物质染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

44.下列各项中,不是生物多样性内容的是

A.遗传多样性B.物种多样性C.生态系统多样性D.变异多样性

45.下列跨膜运输的生理活动,属于主动运输的是

A.酒精进入胃黏膜细胞

B.二氧化碳由静脉血进入肺泡内

C.原尿中的葡萄糖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

D.水分子出入细胞

46.胰脏的细胞会将放射性的氨基酸掺入蛋白质中,这就给新合成的蛋白质带上了标记并可

以追踪细胞中这些蛋白质的去向。假如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追踪的是一种酶,此酶最终被分泌到胰脏细胞外面。下列途径中哪一条是此细胞中这种蛋白质移动的最可能的途径?

A.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核B.高尔基体→内质网→溶酶体

C.内质网→溶酶体→囊泡与质膜融合D.内质网→高尔基体→囊泡与质膜融合

47.科学家进行“基因敲打小鼠”实验时,要进行基因“修饰”,最终整合到早期胚胎细胞染

色体中,成为细胞基因组的一部分,DNA整合到细胞染色体中的过程,属于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 染色体变异

D.基因分离

48.对一对夫妇所生的两个女儿(非双胞胎)甲和乙的X染色体进行DNA序列的分析,假

定DNA序列不发生任何变异。则结果应当是

A.甲的两条彼此相同,乙的两条彼此相同的概率为1

B.甲来自父亲的一条与乙来自父亲的一条相同的概率为1

C.甲来自母亲的一条与乙来自母亲的一条相同的概率为1

D.甲的任何一条与乙的任何一条都不相同的概率为1 Array 49.右图是某二倍体植株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细胞的基因型必为AaBB

B.该细胞是由花粉粒发育而来的

C.该植株不能产生Ab型的配子

D.该细胞发生过基因突变

50.在下图所表示的遗传系谱中,一定不属于色盲遗传的是:

A B C D

51.下图是某物质合成途径示意图。若将因

基因突变而导致缺乏此途径中必需的某种

酶的微生物置于含X 的培养基中生长,发现

微生物内有大量的M 和L ,但没有Z 。试问

基因突变影响到下列哪种酶?

A .A 酶

B .B 酶

C .C 酶

D .D 酶和

E 酶 52.下列表示的概念图从属关系中,不正确...

的是

53

A .胰岛素促进⑤⑥⑦等的过程

B .胰岛B 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①③过程

C .胰岛A 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④过程

D .在肌肉、肝脏细胞中,②过程均可发生

54.下列各选项与所给模型不相符的是 A .若X 表示种群数量,则①可能代表出生或迁入 B .若X 表示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则②可能代表物种丰富度

C .若X 表示胰高血糖素含量,则②可能代表胰岛素

D .若X 表示植物的生长, 则①可能代表较低的生长素浓度

55.2007年是中国股票市场最火暴的一年,股民几乎都在股市里赚到了钱,甚至还出现了

赚大钱的炒股英雄、民间股神,卖股票卖得了好价钱。股东出卖股票是

A .向公司要还其出资

B .转售给第三人

C .卖给国家证券管理部门

D .卖给股票市场

56.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带领全国人民奔小康,至20世纪末,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

质量明显提高。千百年来始终困扰中国人的 问题从此得到解决。

A .生活

B .经济

C .吃饭

D .小康

57.从根本上讲,政府坚持依法行政,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就是体现食物中的糖类消化吸收 糖原的分解 非糖物质的转化 氧化分解 合成糖原 转变成脂肪、某些氨基酸 血糖 组织细胞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种间斗争 竞争 群 落 种群 B 呼吸作用 脱氨基作用 C 新陈代谢类型

自养型 化能自养型

X ① ② + -

对人民负责的原则。这是因为

A.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

B.政府在实施行政管理时应当合法行政

C.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的基本要求

D.政府依法行政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

58.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是

A.解放思想,科学发展B.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C.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D.经过法定程序,使党的主张成为国家意志59.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作用。不同的文化主要是指

A.文化有先进的健康的与落后的腐朽的文化之分

B.文化有传统的与时尚的文化之分

C.文化有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之分

D.文化有通俗文化和高雅文化之分

60.西红柿曾被视为有毒之果,并被取名为“狼桃”。直到18世纪末,法国的一名画家在冒险品尝“狼桃”之后,才揭开了西红柿的食用之谜。这表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D.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61.如果问下雨是好事还是坏事,要对这一问题做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是不可能的,应当给出确定的条件。比如说,当谷物播种完毕时下雨,这雨对谷物有益吗?当已经积涝成灾,天还下倾盆大雨,这雨对庄稼是有益的吗?这样才能回答。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要抓住主要矛盾B.要抓住矛盾主要方面

C.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D.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62.明清时期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原因是

A.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B.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

C.西方殖民者的侵扰D.倭寇骚扰和沿海人民对明清统治的反抗63.在中国近代既是一场思想革命,又是一场文学革命的运动是指

A.国民革命运动B.维新变法运动

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64.下列各项政策中,有利于国民素质整体提高的是①开始大力开展扫盲工作

②恢复高考制度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④提出“双百方针”

A. ③④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③

65.1971年第二十六届联大会议在投票决定中国是否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时,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获得通过,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第三世界中国际政治舞台上成为一支重要力量

B.中国的国际地位和政治影响力提高

C.中国的综合国力空前增强

D.敌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实力依然严重

66.《共产党宣言》揭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而建立自己的统治。这一使命变为现实的标志是

A.宪章运动 B.巴黎公社的成立

C.十月革命

D.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67

工业总产值 37.8

9.45 10.1 6.5 100% 出口贸易

15.2 6.9 12.2 6.4 100% 黄金外汇储备 5.3 5.2 14.6 5.3 100%

上表现象对当时国际政治格局产生的影响是

A .西欧、日本在政治上日益摆脱美国控制

B .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霸权地位丧失

C .对美苏为首的两极世界格局造成巨大冲击冲击

D .美、日、西欧经济三足鼎立格局形成 68.以下机构出现的时间应该是 A .20世纪20年代 B .20世纪30年代 C .20世纪40年代 D .二战之后

下图为1951~1997年间,黑龙江省年平均气温、水稻单产和种植面积的逐年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第69—70题。 6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水稻种植面积变化、单产与温度变化完全成正相关关系

B .水稻种植面积变化略滞后于气温变化

C .水稻单产随种植面积增加而增加

D .水稻单产与温度变化成负相关关系

70.图示地理事象的变化,将要带来的影响是

A .有利于改善中高纬区域的生态环境

B .使世界粮食大面积增产

C .使适宜种植业生产的地域扩大

D .有可能促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读下图完成第71—72题。

71.图中显示的地理含义是

A .聚落人口规模越大,其数量就会越多

B .聚落人口规模越大,其数量就会越少

C .聚落人口规模越小,其数量就会越多

D .聚落人口规模越小,其数量就会越少

72.关于城市体系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国宇航中心,也称 美国“国家宇航局”

年平均温度 水稻种植面水稻单产

A .各规模等级的城市之间,没有合适的比例关系

B .等级越高的城市,多位于城市群的边缘地带

C .合理的城市体系结构有利于城市之间的相互联系

D .城市规模等级模型呈倒金字塔型

73.下图是我国北方某城郊一小型大棚蔬菜生产模

式图,棚顶用塑料薄膜密封,背面是冬季用以寒和提高棚内温度的挡风墙,侧面是惟一一个进出大棚

的工作门,工作门打开时,门槛处的水平气流方向

一般应

A .向南

B .向北

C .向东

D .向西

影响底层住宅日照时间的因素主要有太阳高度、住宅朝向和日照距离,日照距离一般用H :D 来表示(H :前排住宅的高度,D :前后排住宅之间的距离)。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冬至日底层住宅日照时间与住宅朝向、日照距离关系示意图(该城市规划部门规定,住宅日照标准为冬至日底层住宅的日照时数≥2小时),请回答74—75题。

74.若要满足图示各种朝向的住宅全部达到当地日照标准要求,则图中的日照距离等值线的数值应小于:

A .1:1.6

B .1:1.4

C .1:1.2

D .1:1.0

75.为达到最大的日照要求,该地的楼房朝向应与当地的经线保持:

A . 0°交角

B .20°交角

C .40°交角

D .60°交角

挡风墙 a 蔬菜种植区 b

普通高校招生模拟考试参考答案

理科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