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文综历史(安徽卷)WORD解析版

河南省郑州市第四中学2013-201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试题新人教版

一、积累与运用(32分)

1.下面各项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霎.(shà)时荫.(yīn)蔽褪.(tuì)色抚.(f?)弄

B.争执.(zhì)栖.(qī)息威慑.(shè)须臾.(yú)

C.脸颊.(jiá)祷.(d?o)告姊.(zǐ)妹绽.(zhàn)开

D.嘈.(cáo)杂绰.(chuō)号酝酿.(niàng)贮.(zhù)蓄

2.下面语段中有四个错别字,请你找出来任意三个,将正确的汉字工整书写在下面横线上。(3分)

抒发真情实感,关健是要写出自己亲身经历的、感受的事。例如史铁生《秋天的怀念》中,字里行间都掺透着对母亲的致爱和怀念,以及对自己少不更事的追悔,读后令人落泪。因为文章的一字一句都出自他刻骨铭心的感受,所以才写的如此感人肺腹。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各项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

A.学而.不思则罔俄而.雪骤

B.下车引之.择其善者而从之.

C.元方时.年七岁学而时.习之

D.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吾日.三省乎吾身

4.从所给词语中选出最恰当的一个,将其前面的字母填在每句的画线处。(2分)

诗歌中那个个生动________(A.鲜艳 B.鲜明)的画面,构成一组绚丽多彩的风景图画,反复朗读,你就能________(A.沉醉 B.沉浸)到诗的意境中,仿佛能听到诗人的深情絮语。

5.在平时我们运用成语时,经常能用到含有数字的成语,如“一心一意”“万水千山”等,你能各写出两个含有我们学校名称的“四”和含有你的年级的“七”的成语吗?(4分)

含“四”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含“七”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6.下列各组作家与代表作品搭配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泰戈尔——《园丁集》白居易——《白氏长庆集》

B.朱自清——《踪迹》曹操——《步出夏门行》

C.老舍——《茶馆》李白——《李义山诗集》

D.何其芳——《画梦录》孟浩然——《孟襄阳集》

7.名著知识填空(3分)

冰心的诗集《》《》是在印度诗人________的影响下写成的,用她自己的话说,是将一些“零碎的思想”收集在一个集子里。

8.古诗文默写(8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洪波涌起。

②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

⑤诗人将自己的思念托付明月,带给远方寂寞的朋友,表现出深厚的友情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⑥作为个人,应维护自己的尊严,不受威胁利诱,始终保持自己的“志向”。正所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十二章》)

10.根据前文,仿写画线的句子(3分)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大自然生生不息,四时景物多姿多彩。春风像母亲的手一样温柔地抚摸着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1 ——15题。(共14分)

穿校服的父亲

(1)听说,校门口有个卖凉皮的老头儿,穿着我校的老校服,让人感觉特别滑稽,特别逗,同学们戏称他为“凉皮校服哥”。

(2)作为全年级的尖子生,我的自尊心格外强,从不在同学面前显露自己贫寒的家境,母亲早逝,父亲为了让我能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就咬咬牙掏了高价择校费,我这才进到这所重点中学读书。

(3)有一天下午放学后,我去学校食堂吃饭,几个同学请我一起到校外吃。我拗不过他们的热情,随着去了。校门口,吃饭的同学很多,肉夹馍、凉皮、包子、稀饭一应俱全,每个摊点前都围满了人。这时,不知谁提议去吃凉皮,在一路打打闹闹的笑声里,走向他们所说的“凉皮校服哥”

(4)我随着人流往前走,远远看去,那个摊点前围了不少人,透过些微的空隙,那个忙碌的身影如此熟悉。我心里“咯噔”一下,不由得停下脚步。那满头白发、低头忙碌的可不正是自己的父亲?他穿着一件我淘汰下来的红蓝相间的老校服,是那样刺眼。此刻,他正不停地忙着,偶尔抬起头笑着跟同学说些什么。

(5)“师哥,今天生意不错啊。”我听见一个大嗓门男生在跟父亲开玩笑,而父亲居然还好脾气地笑!我的耳朵嗡嗡作响,脸发烫,步子也变得轻飘飘的,转身逃跑般离开了,到了寝室,我的心仍扑扑腾腾地跳,对父亲的埋怨排山倒海般撞击着胸口。

(6)周末回家,父亲看见我回来很高兴,而我却冲他发火:“谁让你去学校门口的?你不怕人家笑话我啊?”他没有计较我的无理,说:“那儿生意好,我故意躲得远一些,离学校还远着呢。再说你住校,一直在食堂吃饭,遇不见。”“你怎么知道我遇不见?你还穿校服,那适合你穿吗?你知道人家叫你什么?”我委屈地说。他的表情很复杂,张张嘴想说什么,却最终什么也没说,叹口气,递给我一条毛巾,就到厨房叮叮当当做饭去了。

(7)转眼到了六月,市里组织了一场中学生物理竞赛,全校共有十名同学参加。那天上午,我和老师、同学一车赶往赛点,因为前方堵车,车子在一个十字路口减速前行,我就在那儿猝不及防地看见了父亲。

(8)那天,天气预报说是近五十年来最高温,四十一摄氏度。a 白花花的阳光烘烤下来,柏油路铺了一层碎银,树木的叶子都打着卷,连知了也没了叫声。父亲就在一棵大树下,摆了几张小方桌卖卷凉皮。b 行人逃也似的匆匆而过,没人向摊点张望一眼。他没有泄气,不时扯起围裙擦一下满头的大汗,大着嗓门吆喝,声音听起来有些嘶哑,就像要被太阳烤化的柏油路,让我心疼。

(9)车子很快就走过去了,把父亲远远地甩在了身后。汽车空调“咝咝”地吹着冷气,我愧疚极了。是不是自从被我从校门口撵走后,他就一直在这儿摆摊?在这个长长的炎热的夏季,再苦再累再难,他从不在我面前提一个字。我把成长的疼痛留给父亲,可他给我的依旧是浓浓的爱。

(10)那天考试后,我回到家,见到父亲的第一句话就是:“爸,天太热,别出去摆摊了,等凉快了还去老地方吧,同学们老念叨你。”父亲有些吃惊地看着我。我只觉着嗓子发紧,头一低进了房间,眼泪夺眶而出

(选自《中学生阅读》初中版2013 年第2 期,有删改。)

11 .请从(5)----(9)中找出体现“我”对父亲情感变化的词语,将其填入横线上。(2 分)

埋怨——__________——__________——愧疚

12.第(4)段“他穿着一件我淘汰下来的红蓝相间的老校服,是那样刺眼”中“刺眼”一词很有表现力,请加以品析。( 2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第(8)段中a 处和b 处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有何作用?请从a 、

b 两处任选一处作答。( 3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意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请你用几句抒情性语言写几句心理描写的话,作为本文的结尾。注意紧扣文本,合情合理。(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6——19题。(10分)

绝不回头

尹全生

(3)它在等待和寻找一只鹰。

(4)那是一只曾经捕杀了它的父亲,又捕杀了它的母亲的一只食狼鹰。当时公狼还在哺乳期,父母太饥饿了,光天化日之下到荒漠上觅食,它跟随在后面撒欢。突然,飞过来一只巨鹰,就是凶猛强悍、以狼和黄羊为食的食狼鹰。乌孜别里山本来没有形体巨大的猛禽,这只食狼鹰不知什么时候从什么地方落户到这里,成了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狼的天敌。

(5)那时,公狼还不知道食狼鹰对于狼意味着什么,站着看稀奇。

(6)食狼鹰从高空俯冲而下,箭簇般迅猛。当它意识到危险,拼命逃跑时,食狼鹰已经逼近,巨翅扇起的风飞沙走石。父亲见状猛扑过来,用身体阻挡食狼鹰的攻击。近在咫尺的食狼鹰随即改变了攻击目标,一只钢钩般的爪子抓住了父亲的后腰。父亲嚎叫着转过头,欲同天敌拼一死活。不料食狼鹰老练而迅速地伸出另一只爪子,准确无误地钩进了父亲的双眼。(7)那一刻,公狼目睹了食狼鹰的凶猛,凶猛到没有可能抵挡。对于相对弱小的狼来说,除了被捕杀似乎再无其他选择。不久,母亲同样丧命于食狼鹰的利爪。

(8)公狼是在对食狼鹰的仇恨和恐惧中长大的,是在对父母痛苦的思念中长大的。仇恨、恐惧和思念,最终熔铸成了讨还血债的欲望。它走上了光天化日之下的荒漠,向仇敌挑战……(9)食狼鹰终于出现了,悠闲、高傲地在天际盘旋,如同在巡视自己的领地。公狼冲着仇敌仰天发出一声宣战般的长啸,而后不紧不慢

....地小跑。食狼鹰一阵回旋作势后,敛翅俯冲而下,像一道黑色的闪电射向公狼。

(10)公狼开始加速,撒开四蹄向一片灌木丛狂奔,那是展示公狼全部野性和活力的狂奔。从天而降的食狼鹰还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逼近了公狼,一只钢钩般的爪子抓住了它的后腰。公狼感到钻心的疼痛,但它没有停止狂奔,更没有像父辈那样掉转头与食狼鹰相搏。(11)其实,对狼的攻击,食狼鹰的第一爪不是杀手,而是激发狼回头反击;当狼回头欲以死相拼时,食狼鹰才使出撒手锏——迅雷不及掩耳地将备用的利爪钩进狼的双眼。

(12)从对父母被捕杀惨痛景象的记忆中,从一次又一次同类遭捕杀血淋淋的场面中,公狼

掌握了食狼鹰的伎俩

..。因此它克制、遏止住了自己的本能和天性,绝不回头,继续狂奔。而食狼鹰这时完全不必等待狼的回头,它完全可以用另一只爪子,抓住狼的脖颈或脑门,腾空而去。但食狼鹰墨守惯用的章法套路,固执地、坚定不移地在等待狼的回头,被狂奔的公狼拖着朝前飞。

(13)公狼已经狂奔到了灌木丛的边缘,食狼鹰还抱着胜券在握的信心在等待。公狼拖着张开翅膀的食狼鹰,狂奔进了灌木丛,食狼鹰被灌木丛撕扯成了碎片。

(14)痊愈后的公狼成了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狼王。

(选自《微型小说名作选》,有删节)

16.文章第(12)节中加点的“伎俩”在文中具体指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赏析第(9)节中画线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2分)

公狼冲着仇敌仰天发出一声宣战般的长啸,而后不紧不慢

....地小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联系全文,说说“公狼最终成了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狼王”的原因。(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是微型小说,虽然篇章短小,但情节相对完整,情节设计可谓一波三折,扣人心弦。

B.小说在写公狼与食狼鹰决斗时,将公狼的狂奔与食狼鹰的从天而降写得惊心动魄,公狼的狡猾本性一览无遗。

C.塔克拉玛干沙漠、乌孜别里山山麓、丛生的灌木、漫漫的风沙……作者为故事的发展设置了一个苍凉劲美的环境,很好地突显公狼的形象。

D.微型小说必须“以小见大”,即通过短篇幅展示大主题。本文明写公狼与食狼鹰之间的决斗,实则是站在人类的视角去揭示社会生活的内在意义。

四.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20——22题。(14分)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2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①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田子为相,三年归休

..归休: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母曰:"子安.得此金?" 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①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治官如此,非吾所欲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甲)(乙)两文在为人处世方面各说明了什么道理?文中的“友人”和“田子”在性格方面有什么共同之处?(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作文(30分)

23.请任选一题作文。

(1)请以“生活中不能没有你”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表达真情实感。②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班名和人名。③500字以上。

(2)书信是我们交流思想、表达情感最常见的方式。有些不能或不便于面对面交流的,采用书信更容易达到沟通的目的。请你选择一个渴望交流的对象,以写信的方式追忆往事、传递情感、关注现实、畅想未来,展开心灵对话吧!

请以“写给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不能出现真实的班名和人名。③500字以上。

参考答案:

①秋风萧瑟②谁家新燕啄春泥

③归雁洛阳边④何当共剪西窗烛

⑤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⑥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9、(3分)

①句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上台演讲

②句气氛非常热烈或气氛热烈得很

③句删“通过”或“使”

10. (3分)略

二.现代文阅读

11. 委屈心疼(一个1分,共2分。)

12.“刺眼”一词指惹人注意并使人看了不顺眼、不舒服,形象地写出了“我”看到父亲后的气恼和抱怨,也表现了“我”对父亲、父爱的不理解,不尊重。(言之成理即可。共2分。)

13.a处:景物描写或环境描写。渲染了酷热难耐的氛围,烘托了父亲劳动的艰辛,使父亲勤劳、不怕吃苦和爱子形象更加鲜明。b处:侧面描写。通过对行人的描写,突出天气的酷热难耐,从侧面表现了父亲劳动的艰辛,使父亲勤劳、不怕吃苦和爱子形象更加鲜明。(意对即可。描写方法,1分;描写作用,2分。共3分)

14.示例:①勤劳,朴实:常年卖凉皮,穿着儿子淘汰下来的红蓝相间的老校服。②关心孩子成长:尽管家境贫寒,但为了孩子的未来,仍然掏高价择校费,让孩子到重点中学读书。(意对即可。一个方面2分,其中形象1分,分析1分。共4分)

15.示例:我真是笨啊,原本想好的向父亲道歉的话,怎么一句也说不出?父亲,明天我会自豪地向同学说:我的父亲平凡而伟大,是天下最值得尊敬的人!(心理描写1分;紧扣文本、合情合理,2分。共3分。)

19.(3分)B

四.文言文阅读(14分)

20. (4分)①约定。②离开③退休回家④怎么,怎样

21. (6分。每个小题2分,意思对即可。)

①到了中午您没到,就是不守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父亲,就是不讲礼貌。

②友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③像这个样子当官,不是我所希望的。

22.( 4分。每问2分,意思对即可)甲文:做人要讲诚信;乙文:为官不贪,忠于国家才能尽孝。虚心接受批评,知错就改。

23.30分。评分标准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