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央民族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中央民族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

一、名词解释

1.榜样法

答:榜样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榜样把道德观点和行为规范具体化、人格化了,形象而生动,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吸引力和鼓动力。而青少年学生又富有模仿性,爱效法父母、师长,学习有威望的同学,尤其崇拜伟人、英雄、学者。在良好环境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能给学生以正确方向和巨大力量,引导他们积极向上。但在缺乏制度、纪律和正确舆论的环境里,榜样的作用则将受到局限。榜样包括:伟人的典范、教育者的示范、学生中的好样板。

2.分组教学

答:分组教学,又称“多级制”或“不分级制”,是指按学生智力水平或学习成绩等因素,分成不同的组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有校内分组制和班内分组制。前者是在一所学校内将学生按智力或学习成绩分成年限长短不一、教育内容相同的教学组织;后者是在同一班级内根据学生学习成绩的变化,将他们分成教学内容深浅不同或进度各异的小组。19世纪末西方现代教育派针对班级教学不能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的局限性,提出了以班级教学制为基础的能力分组。但这种做法会使“低能儿童”受到歧视产生不利于学习的情绪,又会助长“高能儿童”的骄傲习气并形成社会分裂,因此曾一度转入低潮。1957年以后,随着国际间科技竞争对培养尖端人才的需要,又被再度重视。现流行于欧美各国。

3.修辞学校

答:修辞学校是公元前390年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创办的一种高等教育学校,在教育内容上,它偏重实用,以演讲术、辩论术以及为此服务的文法学、修辞学、逻辑学为主,训练辩论技术,与柏拉图重理论培养的哲学学校相对立。办学形式上,它收取学生的学费。在西欧文化教育史上,修辞学校奠定了“三艺”(文法、修辞、辩证法)的基础。希腊化时期,修辞学校在教育内容上逐渐背离了苏格拉底理想中的智慧和辩才,陷入诡辩术和形式的泥沼。古罗马共和时期,在高等教育方面继承并发展了苏格拉底的修辞学校的模式;修辞学校趋于成熟,修业年限、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基本上与之一致。主要招收16岁以上的富贵人家子弟,以培养善于辞令、精于文学的雄辩家为目的。教育内容为修辞、逻辑、法律、伦理学、数学、天文学、历史等。教师最初请希腊人担任,采用希腊修辞学校课程,后来才有罗马人在拉丁修辞学校担任教师。帝国时期,修辞学校改为国立学校。

4.生计教育

答:生计教育是从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农村工业各方面着手,以达到农村建设的目标。晏阳初认为中国农村的问题可概括为“愚”“穷”“弱”“私”四个字。他强调要根本解决此四大问题,必须从事“四大教育”,即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公民教育。以文艺教育攻愚,培养知识力;以生计教育攻穷,培养生产力;以卫生教育攻弱,培养强健力;以公民教育攻私,培养团结力。在农业生产方面,注意到选种、园艺、畜牧各部分工作,应用农业科学,提高生产,使农民在农事方面,能接受最低程度的农业科学;在农村经济方面,利用合作方式教育农民,组织合作社、自助社等,使农民在破产的农村经济状况下,能得到相当的补救方法;在农村工作方面,除改良农民手工业外,还提倡其他副业,以充裕其经济生产力。

5.自我效能感

答: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这一概念是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班杜拉于1982年提出的,用以解释在特殊情景下动机产生的原因。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的功能主要是调节和控制行为,并通过行为调控影响行为结果。而自我效能感对行为的调控主要表现在影响人们对行为的选择与行为坚持性、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影响人们对于新行为的获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以及影响人们活动时的情绪这四个方面。班杜拉通过大量研究发现,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形成的因素主要有四个:直接经验、替代经验、言语说服、情绪的唤起。

6.程序性知识

答:程序性知识是关于“怎么做”的知识,主要反映活动的具体过程和操作步骤,说明做什么和怎么做,它是一种实践性知识,主要用于实际操作,也称操作性知识。由于它主要涉及做事的策略和方法,因此也称为策略性知识或方法性知识,如怎样操作某一机器,怎样解答数学题或物理题等。安德森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把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是对事实、定义、规则和原理等的描述。程序性知识是在陈述性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个体把陈述性知识与具体的任务目标联系起来,从而去解决某个问题,个体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把陈述性知识转化成程序性知识。

二、简答题

1.简述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答:教育是一种独立的社会活动,它除了与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等密切联系外,还

有它自身的特点,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具有能动作用。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是一种转化活动的过程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要解决的问题是把人类积累的生产斗争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精神财富,形成受教育者的个性,这是教育所独有的特点。

(2)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教育不能脱离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而凭空产生。但它一经产生,便具有了相对独立性,有了自己独立的发展道路,后来的教育要在以前教育的基础上向前发展。教育的思想、制度、内容和方法,尽管受当时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制约,同时又是从以往的教育发展而来的,都与以往的教育有着渊源的关系,都带有自己发展历程中的烙印。

(3)教育具有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的发展,并非完全同步。这有两种情况:

①由于人们的思想意识往往落后于存在,教育的思想和内容也往往落后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的发展,当旧的政治经济制度消亡之后,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思想和内容,并不立即随之而消亡,还会残存一个时期;

②由于认识了社会发展的规律,根据社会发展的趋势,预见到教育发展的方向,在旧的政治经济制度下,也可能出现新的教育思想。

由于教育具有上述的相对独立性,我们在分析研究教育问题时,不能单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政治经济制度来考察,还应注意到教育的相对独立性。那种不顾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在教育工作中照搬、照套政治上、经济上的一些做法,或以政治、经济取代教育,对教育的特点和规律视而不见,横加干涉,都是不利于教育工作的,也是不利于政治、经济的,因而是错误的。但是,我们不能把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理解为绝对的独立性。因为,教育归根到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