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SS案例研究分析实例(消费习惯)

SPSS案例研究分析实例(消费习惯)
SPSS案例研究分析实例(消费习惯)

SPSS案例分析实例(消费习惯)

————————————————————————————————作者:————————————————————————————————日期:

Spss论文

购物习惯的统计学分析课程名称:SPSS

所在专业:经济学+软件工程

所在班级:09-1

姓名:李丽媛杨晓楠孙同哲胡贞玉

学号:0918250102

0918250104

0918250105

0918250114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最大似然确定数分析

男性与女性的年龄、家庭成员数量、家庭月收入、购物频率、自用商品、礼

品、消费者类型最大似然确定数的分析

表1-1

M-Estimators

e

2.14 2.16 2.14 2.161.83 1.81 1.83 1.81............

3.17 3.17 3.15 3.171.86 1.84 1.86 1.842.04 2.05 2.04 2.052.14 2.16 2.14 2.161.83 1.81 1.83 1.812.14 2.16 2.14 2.161.78 1.77 1.78 1.77............3.63 3.60 3.60 3.60....

4.25 4.29 4.17 4.28....3.48 3.46 3.48 3.46.......

.

1,男;2女1212121212121212121212

年龄婚否交通状况家庭成员数量家庭月收入购物频率购物场所自用商品礼品消费者类型固定商场购买

Huber's M-Esti m ator

a

Tukey's Biwei g ht

b

Hampel 's M-Esti m ator

c

Andrews'

Wave

d Th

e wei g hti n g constant i s 1.339.a. The wei g hti n g constant i s 4.685.b. The wei g hti n g constants are 1.700, 3.400, and 8.500c. The wei g hti n g constant i s 1.340*pi.

d. Some M-Esti m ators cannot be computed because of the hi g hl y centrali z ed di s tri b uti o n a round t he medi a n.

e.

表1-1表示的是男性与女性的年龄、家庭成员数量、家庭月收入、购物频率、自用商品、礼品、消费者类型从4个不同权重下分别作中心趋势的粗略最大似然确定数。

二.均值比较检验分析与T 检验

1.均值比较检验分析

对年龄、家庭月收入、购物场所、购物频率、自用商品、礼品、消费者类型的均值比较检验分析如表2-1,、2-2所示

表2-1

Case Processing Su mmary

30100.0%0.0%30100.0%30100.0%0.0%30100.0%30100.0%0.0%

30100.0%30100.0%0.0%30100.0%30100.0%0.0%30100.0%30100.0%0.0%30100.0%30100.0%0.0%30100.0%30100.0%0.0%30100.0%30100.0%0.0%30100.0%30100.0%0.0%30100.0%30

100.0%

.0%

30

100.0%

年龄 * 1,男;2女婚否 * 1,男;2女

交通状况 * 1,男;2女家庭成员数量 * 1,男;2女

家庭月收入 * 1,男;2女

购物频率 * 1,男;2女购物场所 * 1,男;2女自用商品 * 1,男;2女礼品 * 1,男;2女

消费者类型 * 1,男;2女

固定商场购买 * 1,男;2女

N

Percent

N Percent

N

Percent Included

Excluded Total Cases

表 2-2

Report

2.14 1.71 2.86 1.86 2.14 2.14 1.71 1.86 1.71 2.29 1.5777777777777.900.488.900.900.900.900.488.690.488.951.5352.00 2.00

3.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111111111113243332324221322212131.810.238.810.810.810.810.238.476.238.905.286-.353-1.230-1.569.353-.353-.353-1.230.174-1.230.863-.374-1.817-.840

4.287-1.817-1.817-1.817-.840.336-.840 1.245-2.8001.83 1.70 3.13 2.04 1.83 1.78 1.74 3.57 4.00 3.48 1.432323232323232323232323.778.470.869.767.834.736.449.992 1.279 1.831.5072.00 2.00 3.00 2.00 2.00 2.00 2.00 4.00 4.00 3.00 1.00111111111113243332556221322214451.60

5.221.755.589.69

6.542.202.984 1.636 3.352.25

7.324-.911-.725-.076.352.376-1.167-.503-1.427.135.282-1.220-1.291-.074-1.223-1.475-.975-.709.703 1.094-1.390-2.1131.90 1.70 3.07 2.00 1.90 1.87 1.73 3.17 3.47 3.20 1.473030303030303030303030.803.466.86

8.788.845.776.450 1.177 1.502 1.730.5072.00 2.00 3.00 2.00 2.00 2.00 2.00 3.00 4.00 3.00 1.00111111111113243332556221322214451.645.217.754.621.714.602.202 1.385 2.257 2.993.257.188-.920-.812.000.198.242-1.112-.209-.487.440.141-1.406

-1.242

.337

-1.355

-1.585

-1.261

-.824

-.586

-1.369

-1.094

-2.127

Mean N

Std. Dev iation Median Minimum Maximum Range Variance Skewness Kurtosis Mean N

Std. Dev iation Median Minimum Maximum Range Variance Skewness Kurtosis Mean N

Std. Dev iation Median Minimum Maximum Range Variance Skewness Kurtosis

1,男;2女1

2

Total

年龄

婚否

交通状况

家庭成员数量

家庭月收入

购物频率

购物场所

自用商品

礼品

消费者类型

固定商场购买

从图中可以看出,男性样本数为7,年龄的均值为2.14,中位数为2.0,交通状况

的均值为2.86,中位数为3.00,家庭月收入的均值为2.14,中位数为2.0,购物场所的均值为2.14,中位数为2.0,购物频率的均值为2.14,中位数为2.0,购物频率的均值为1.71,中位数为2.0,自用商品的均值为1.86,中位数为2.0;礼品的均值为1.71,中位数为2.0,消费者类型的均值为2.29,中位数为2.00.

2.单样本T 检验

月收入与全国平均月收入2.5的比较,购物频率与全国平均购物频率2.5比较如表2-3、2-4所示

表2-3

One-Sample Statistics

30 1.90.845.15430

1.87.776.142

家庭月收购物频率N

Mean d. Deviatio Std. Error

Mean

从图中可知,调查的样本总数为30,家庭月收入的中位数为1.90,购物频率的中位数是1.87。

表2-4

One-Sample Test

-3.89029.001-.600-.92-.28-4.470

29.000-.633-.92-.34

家庭月收购物频率t

df ig. (2-tailed Mean

Difference L ower Upper 95% Confidence

Interval of the

Difference Test Value = 2.5

从图中可知,家庭月收入t 检验值为-3.890,相应的相伴概率为0.001,小于0.005,则拒绝原假设,认为月收入与全国平均月收入2.5的存在显著差异;家庭月收入t 检验值为-4.470,相应的相伴概率为0.000,小于0.005,则拒绝原假设,则认为购物频率与全国平均购物频率2.5存在显著差异。

3.两独立样本T 检验分析

男女的月收入以及购物频率的比较如表2-5,2-6所示

表2-5

Group Statistics

7 2.14.900.34023 1.83.834.1747 2.14.900.34023

1.78.736.153

1,男;

1

2

1

2

家庭月收购物频率N Mean td. Deviatio Std. Error

Mean

从图中看出,男性样本数为7,女性样本数为23,在调查家庭月收入时,男性的中位数是2.14,女性的中位数是1.83;在调查购物频率时,男性的中位数是2.14,女性的中位数是1.83。

表2-6

Independent Samples Test

.009

.925

.86528.394.317.366-.434 1.067.829

9.374

.428.317.382-.542 1.176.514

.479 1.07828.290.360.334-.324 1.045.966

8.595

.361

.360

.373

-.490

1.210

Equal varian

assumed

Equal varian not assumed

Equal varian

assumed

Equal varian not assumed

家庭月收购物频率F

Sig.Levene's Test for

quality of Variance

t df Sig. (2-tailed)Mean Difference Std. Error Difference Lower Upper 95% Confidence Interval of the

Difference

t-test for Equality of Means

家庭月收入F 的相伴概率为0.925,大于显著性水平0.05,不能拒绝方差相等的假设,可以认为男性与女性的家庭月收入方差无显著差异;然后看方差相等时T 检验的结果,T 统计量的相伴概率为0.394大于显著性水平0.05,不能拒绝T 检验的零假设,也就是说,男性与女性的家庭月收入平均值不存在显著差异。 购物频率F 的相伴概率为0.479,大于显著性水平0.05,不能拒绝方差相等的假设,可以认为男性与女性的购物频率方差无显著差异;然后看方差相等时T 检验的结果,T 统计量的相伴概率为0.290大于显著性水平0.05,不能拒绝T 检验的零假设,也就是说,男性与女性的购物频率平均值不存在显著差异。

三.方差分析

1.单因素方差分析

家庭月收入对购物频率的影响;交通状况对购物场所的影响如表3-1,3-2所示

表3-1

Test of Homogeneity of Variances 购物频率.767

2

27

.474

Levene Statistic

df1

df2

Sig.

方差齐次性检验表,显著性0.474大于0.05,不拒绝原假设,认为各组的总体方差相等。

表3-2

ANOVA

购物频率

6.5782 3.2898.155.002

10.88927.40317.46729

Between Gr Within Grou Total Sum of

Squares dfMean Square F

Sig.

方差分析表,显著性水平0.002小于0.05,拒绝原假设,认为3组中至少有一组与另外一组存在显著性差异。

2.多因素方差分析

性别,年龄,婚否,交通状况,家庭月收入对购物频率的影响如表3-3,3-4,3-5,3-6,3-7,图3-1,图3-2所示

表3-3

Multiple Comparisons

Dependent Variable: 购物频率

LSD

-.667*.280.025-1.24-.09

-1.111*.280.000-1.69-.54

.667*.280.025.09 1.24

-.444.299.149-1.06.17

1.111*.280.000.54 1.69

.444.299.149-.17 1.06

(J) 家庭月收入

2

3

1

3

1

2

(I) 家庭月收入

1

2

3

Mean

Difference

(I-J)Std. Error Sig.Lower BoundUpper Bound

95% Confidence Interval

The mean difference is significant at the .05 level.

*.

家庭收入组3和1,3和2之间的显著性都小于显著性水平0.05,说明这几组间的差异显著,其他各种组合之间差异不显著,即收入在3000以下的家庭的购物频率与收入在3000以上的家庭存在明显差异,而收入在3000-5000的家庭的购物频率与收入在5000以上的家庭的差异并不明显。

图3-1

均值曲线图为各个总体的均值的折线图,从中可以直观的看出各个总体均值的趋势。从图中可以看出收入组一的家庭购物频率小于第二组小于第三组,即收入越低的家庭总体购物频率越低。

表3-4

Test of Homogeneity of Variances 购物场所159.130

3

26

.000

Levene Statistic df1

df2

Sig.

方差齐次性检验表,显著性0小于0.05,如果p 值小于显著性水平,则应该拒绝原假设,认为不同的交通状况对各购物场所的影响均值有显著差异。

表3-5

ANOVA

购物场所

2.467

3.822 6.288.002

3.40026.1315.867

29

Between G W ithin Grou Total Sum of Squares

dfMean Squar F

Sig.

方差分析表,显著性水平0.002小于0.05,拒绝原假设,认为4组中至少有一组与另外一组存在显著性差异。

表3-6

幼儿教师教育叙事

幼儿教师教育叙事:我的开学第一天 从上幼儿园开始,我一共渡过了19个寒暑假,每次寒暑假一结束,我的心情都是满满的不舍与些许的憧憬。这个暑假结束,我心中仍有不舍与憧憬,不同的是,添加了一丝紧张。这次的不舍不再是因为普通的假期结束了,而是学生生涯有了完美的谢幕;这次的憧憬不再是希望新学期会有什么新气象,而是对我即将开始的教师生涯充满了好奇与信念;这一丝紧张来自作为新教师的我即将展开对未知的教学世界的认识和探索。 带着这份不舍、憧憬、紧张,我开始了我的教师生涯。虽然之前也在同样的幼儿园实习,但是当我真的以老师身份踏进幼儿园——拿着教师卡在机器上轻刷,机器对我说“老师好”;穿着园服,挂着园牌站在教室门口迎接每一个小朋友,看到他们亲切地跟我打招呼;拿着统一的记事本参加教师集体会议;开始制定班级环境布置方案,想把班里布置得与众不同,耳目一新……这一切的一切,带给我的不仅仅是新鲜、紧张,更是一个挑战,是我从学生的角色转变为教师角色的挑战。从现在开始,我要将从学校、书本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要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环境与工作;要尽快适应教师的角色。 这学期有新的小朋友加入我们中一班,虽然是中班了,但是因为是新的环境,新的教室,新的同学,新的老师,有个新的小朋友还是哭了。第一次遇到早上哭的孩子,他使劲儿拉着爸爸的手,不让爸爸走。我顿时手足无措,想把他抱过来,可是没有勇气,直到生活老师抱过孩子,我才对着孩子爸爸挥手让他放心离开。生活老师一直哄着孩子,直到孩子哭得不那么厉害了,才把他交给我。我继续一边哄他一边用玩具转移他的注意力,直到他能自己安静地玩玩具为止。这是我上岗遇到的第一个大难题,在生活老师的帮助和示范下,我正努力克服它。

SPSS数据案例分析

SPSS数据案例分析

SPSS数据案例分析 目录 一.手机 APP 广告点击意愿的模型构建 (3) 1.1构建研究模型 (3) 1.2研究变量及定义 (4) 1.3研究假设 (4) 1.4变量操作化定义 (4) 1.5问卷设计 (5) 二.实证研究 (8) 2.1基础数据分析 (8) 2.2频数分布及相关统计量 (8) 2.3相关分析 (10) 2.4回归分析 (11) 2.5假设检验 (13)

一.手机APP 广告点击意愿的模型构建 1.1构建研究模型 我们知道效用期望、努力期望、社会影响对行为意愿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模型中的性别、年龄、经验与自愿性等四个控制变量,通常都是作为控制变量来观察他们对采用因素与使用意向之间的关系的影响。因此,目前手机 APP 广告的使用人群年龄相对比较年轻,而且年龄特征分布高度集中,年龄在 30 岁以下的人群占到 70%以上,因此本研究考虑性别了这一变量,同时根据手机 APP 广告用户的特性,加入了手机流量作为控制变量,去观察它们对外部变量与点击意愿之间的关系是否有显著影响。 在本研究中,主要把调节变量和控制变量作为两个不同的研究变量,对于调节变量感知风险来说,它是直接影响了感知风险与手机 APP 广告点击意愿二者的关系;而控制变量性别、手机流量这些变量是对广告效用期望、APP 效用期望和社会影响与点击意愿直接的关系是否有显著影响。最后,本文根据手机APP 广告的特点对 UTAUT 模型进行扩展,构建了手机 APP 广告点击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模型。

1.2研究变量及定义 1.3研究假设 (1) 广告效用期望、APP 效用期望、社会影响与手机 APP 点击意向的关系 H1:用户的广告效用期望与点击手机 APP 广告意愿正相关。 H2:用户的 APP 效用期望与点击手机 APP 广告意愿正相关 H3:社会影响与手机 APP 广告点击意愿正相关 (2)感知风险与点击手机 APP 广告意愿的关系 H4:感知风险与手机 APP 广告点击意愿负相关 H5:性别,手机流量对手机 APP 广告点击意愿没有显著影响 1.4变量操作化定义 广告效用期望:广告对我了解某品牌来说很有用 APP 效用期望:使用 APP 能够让我了解到多方面的信息 社会影响:身边的人都在使用手机 APP 广告,所以我也要使用 感知风险:在点击手机 APP 广告时,我担心我的个人隐私安全得不到保护 感知隐私安全重要性:确保点击手机 APP 广告是安全的,对我来说是很重

教师文案幼儿教师随笔幼儿园教育叙事案例:《玩水》

教师文案幼儿教师随笔《幼儿园教育叙事案例:《玩水》》 幼儿园教育叙事案例:《玩水》 连续几天卫生间的地面、墙上总是湿的,而且班上的保育员也反 映肥皂袋里的肥皂总是掉到水池里,没几天肥皂就没有了,用得 特别快。到底是怎么回事?我询问幼儿,孩子们都说不知道。于是,我决定一定要弄个水落石出。(在日常的生活中和与班上保 育员的沟通中,老师发现了问题,经过初步地询问幼儿,并没有 找到问题根源所在,所以老师决定进行详细地调查,找出原因。)因此,我特别关注了幼儿进入卫生间的那一个过程。有一天上午,我站在卫生间门口看着幼儿一个一个擦肥皂,冲洗干净之后孩子 们都走了出来,结果毫无线索。(刚开始地观察并没有让我发现 什么,也许老师一直站在卫生间门口,孩子在老师的"监督"下不敢进行自己的活动。)下午,我故意在教室里忙里忙外,大约过了 2分钟,我就悄悄地走到卫生间,看见张艺奇小朋友两手放在水

龙头上,水龙头里的水一下子冒出来,溅到了墙上、地面上,然 后她两只手握着肥皂袋使劲儿地搓呀,挤呀,不一会儿水池里就 多了几块碎肥皂块。我走近张艺奇身旁,她还没发觉。于是,我 轻轻地叫了一声:"张艺奇,你在干什么呀?"她马上回过头,把手伸出来对我说:"我洗手呢,马上就洗好了。"说完便去擦毛巾了。(又一次地观察我稍微改变了一下方法,终于发现了问题的根源 所在。从当时的情况可以看出,张艺奇已经不是第一次这样做了,而且当老师发现她时,她反应也特别快。看见她在玩水、玩肥皂 的时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气愤,因为,在常规培养中,在日常 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可以说,"节约"的意识老师时时刻刻都在提醒着孩子,她的这种行为真的有点让我感到了教育的失败。可是,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也很明白,孩子天生就是好奇的,喜欢探 索的,也许她这么做有自己的想法也不一定,并且,自己的一时

SPSS统计分析分析案例

SPSS统计分析案例 一、我国城镇居民现状 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居民收入稳宦增加,在国家连续出台住房、教冇、医疗等^9^改革措施和实施“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经济政策的影响下,全国居民的消费支出也强劲增长,消费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消费结构不合理现象得到了一立程度的改善。本文通过相关数据分折总结岀了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呈现富裕型、娱乐教育文化服务类消费攀升的趋势特点。 二、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横向分析 第一,食品消费支出比重随收入增加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这与恩格尔左律的表述一致。但最低收入户与最高收入恩格尔系数相差太过悬姝,城镇最低收入户刚刚解决了温饱问题, 而最高收入户的生活水平按照恩骼尔系数的评价标准早已达到了富裕型,甚至接近最富裕型。第二,衣着消费支出比重随收入增加缓慢上升,到高收入户又有所下降,但^$收入组支出比重相差不大。衣着支出比重没有更多的递增且最高收入户的支出比重有所下降,这些都符合恩賂尔宦律关于衣着消费的引申。随着收入的增加,衣着支出比重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疋势。事实上,在当前的价格水平和服装业的发展水平下,城镇居民的穿着是有一是限度的,而且居民对衣着的需求也不是无限膨胀的,即使收入水平继续提高,也不需要将更大的比例用于购买服饰用品了。第三,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交通通讯、娱乐教育文化服务和杂项商品与服务的支出比重呈逐组上升趋势,说明居民的生活水平随收入的增加而不断提高和改善。第四,医疗保健支出比重随收入水平提高呈现一种两端高、中间低的疋势。这是因为医疗保健支出作为生活必须支岀,不论居民生活水平高低,都要将一楚比例的收入用于维持自身健康,而且由于医疗制度改革,加重了个人负担的同时,也减小了旧制度可能造成的不同行业、不同体制下居民医疗保健支出的追别,因而不同收入等级的居民在医疗保健支出比重上差别不大。第五,居住支出比重基本上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这与我国居民消费能级不断提升, 住宅商品正在越来越成为城镇居民关注的热点是相吻合的,同时打恩格尔立律的引申也是一致的。可以看出,城镇居民的消费状况虽然受价格水平、消费习惯、消费环境、消费心理预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但归根结底仍取决于居民的收入水平,要提高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必须增加居民收入。因此,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增加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不仅可以提高全国城镇居民的总体消费水平,促进消费结构向着更加健康、合理的方向发展,而且在启动内需, 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方面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三、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纵向分析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显著提髙,居民的齐项支出显著增加。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我国城乡居民消费从注重量的满足到追求质的提高,

幼儿园教育叙事12篇

《幼儿园教育叙事》 幼儿园教育叙事(一): 抬头看蓝天 前几天,我带小朋友早锻炼时,文超小朋友突然指着天空喊着老师,快看!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我发现今早的天空格外蓝,蓝天上飘着像丝绸一样的白云,低空的白云由北向南飞,聚合成各种形状。全班幼儿注意力一下子都集中到天空,兴奋地议论着天上的云彩。我想,这是培养幼儿观察力、想象力的大好时机,边引导幼儿放下呼啦圈观察云彩的形状。幼儿七嘴八舌地说云彩像狮子、小猪、雪山、棉花、龙王、老鼠、鸟、潜水艇、轿车、鳄鱼、恐龙、坦克、雪橇、老鹰、乌龟、许多小绵羊等。文超小朋友想象出云彩像老虎和狮子打架,一边说还一边比划着老虎的样貌。我又让幼儿思考云彩飘动的原因,聪明的小朋友很快就说出是风使云在飘动,构成各种形状。幼儿的观察持续了10多分钟,仍然兴致勃勃,不愿离开。 幼儿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生活中、大自然中隐藏着许多奥秘,幼儿教师应注意随机引导,培养幼儿观察探索的兴趣,教会幼儿观察的方法,养成善于观察的好习惯,进而提高观察力和想象力。 幼儿园教育叙事(二): 帮忙的快乐 美术活动时,永浩的水彩笔没有水了,于是他愁眉苦脸,这边看看,那边瞧瞧。我走过去问她:为什么不画了永浩不好意思地说:老师,我的彩笔没水了,没法涂蓝天了。思颖听见我和永浩的对话,立刻说:永浩,给你,我的彩笔可漂亮了!永浩十分高兴,连忙接过来说:谢谢你!思颖也高兴地说:我妈妈说别人没有(彩笔)了能够给他用,我能够帮忙他!他们俩又认真的画起来。 活动结束前,我请小朋友讨论这件事。小朋友都认为思颖是好孩子,以后要向思颖学习,在小朋友有困难的时候互相帮忙。 我感到十分欣慰,这些入园不久的孩子能主动做到互相帮忙,真是出乎我的意料,这让我感到孩子们是多么可爱,我们的工作是多么神圣!这件事也成了我工作的动力,使我更加爱孩子,更好地对待孩子,教育孩子。 幼儿园教育叙事(三): 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如果孩子们处在一个简单愉快的环境中,又有一个像姐姐一样的大朋友,这个大朋友还需要他们的照顾与同情,一下子孩子就感觉自己长大了。他们的表情告诉我,他们对此感到又自豪又快乐又满足。 比如我们班有一个孩子十分喜欢看《西游记》,也对里面的孙悟空十分着迷。刚来园的时候,他只是很平淡地表达他是孙悟空,虽然也常学学孙悟空的样貌,在他的表述当中有对老师的怀疑,因为他的声音怯怯的。这是他对老师的试探,看老师能不能理解他。如果我们只是很平常地反应,让他自己玩,可能他也就体会不出和老师一齐分享这个主角的快乐了。但我们对他的反应是用心的,老师故意做出很惊奇的样貌说:真的吗你是孙悟空,那太好了!他的兴趣就来了,一下子精神了,并且还给我们讲孙悟空是如何打妖怪的,讲起来就像自己身临其境一样。户外活动的时候,老师做出很害怕的样貌,对他说:你在前面

spss的数据分析报告范例

关于某地区361个人旅游情况统计分析报告 一、数据介绍: 本次分析的数据为某地区361个人旅游情况状况统计表,其中共包含七变量,分别是:年龄,为三类变量;性别,为二类变量(0代表女,1代表男);收入,为一类变量;旅游花费,为一类变量;通道,为二类变量(0代表没走通道,1代表走通道);旅游的积极性,为三类变量(0代表积极性差,1代表积极性一般,2代表积极性比较好,3代表积极性好 4代表积极性非常好);额外收入,一类变量。通过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变量进行频数分析、描述性统计、方差分析、相关分析,以了解该地区上述方面的综合状况,并分析个变量的分布特点及相互间的关系。 二、数据分析 1、频数分析。基本的统计分析往往从频数分析开始。通过频数分地区359个人旅游基 本状况的统计数据表,在性别、旅游的积极性不同的状况下的频数分析,从而了解该地区的男女职工数量、不同积极性情况的基本分布。 统计量 积极性性别 N 有效359 359 缺失0 0 首先,对该地区的男女性别分布进行频数分析,结果如下 性别 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 比 累积百分 比 有效女198 55.2 55.2 55.2 男161 44.8 44.8 100.0

性别 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 比 累积百分 比 有效女198 55.2 55.2 55.2 男161 44.8 44.8 100.0 合计359 100.0 100.0 表说明,在该地区被调查的359个人中,有198名女性,161名男性,男女比例分别为44.8%和55.2%,该公司职工男女数量差距不大,女性略多于男性。 其次对原有数据中的旅游的积极性进行频数分析,结果如下表: 积极性 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 比 累积百分 比 有效差171 47.6 47.6 47.6 一般79 22.0 22.0 69.6 比较 好 79 22.0 22.0 91.6 好24 6.7 6.7 98.3 非常 好 6 1. 7 1.7 100.0 合计359 100.0 100.0 其次对原有数据中的积极性进行频数分析,结果如下表:

幼儿园小班老师教育叙事范文精选五篇

幼儿园小班老师教育叙事范文精选五篇 通过这些活动我深切的感到:幼儿的常规习惯养成非一朝一夕,需要有重点的关注、 教育,并采取多种方式去进行培养。另外,常规教育也要因时而异、因人而异、因事而异,不能死守。一起来看看幼儿园小班老师教育叙事范文精选五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今天户外活动,我和小班的孩子练习双手交替拍球。活动之前,和孩子们一起进行了热身——自由拍球活动。然后,告诉孩子们,现在我们来练习双手交替拍球,要求是——左右手交替进行,边拍边数数,按二八拍进行,活动刚开始没拍几个,浩亮小朋友喊了声:“老师我没……”。在孩子们啪啪地拍球声中我没有听清楚,走进他问:“你的球没气了?”他 很认真地说:“不是,我没劲了”,看上去红彤彤的小脸蛋不像是生病。我灵机一动鼓励他说:“劲是练出来的,你看老师和别的小朋友都有很多劲,”这时浩亮小朋友也接着一、二、三、四……的拍起来,我问:“有劲了吗?”他神气的张开五个手指说:“我有这些劲了!”,“奥,那么多劲了,劲是不是越练越多啊?”他高兴地说:“是”。接下来的时间他一刻也没停,双 手拍得那么欢。 这件事使我感触到,每项活动,孩子们的兴趣和积极性都来自于老师的正确引导和鼓励,只要调动起孩子的兴趣和积极性,就有使不完得劲。 泥土滋养人类,也孕育了人类文化,孩子爱玩泥巴似乎是人类的天性。原本土生土长 的农村孩子,却远离了乡土气息,在家长和老师的“呵护”下,孩子很少沾上一点土珠,就 连幼儿园开展的泥工活动也是由橡皮泥代替,时间长了孩子也会厌烦。 这次泥工活动,我破例为大班孩子们准备了粘土,当我课前在准备和泥时,不知不觉 的孩子们围在了我身边。一个、两个、三个……泥团摆在了地上。甜甜发话了:“老师,您 要干什么?”我说:“你们猜猜看。”大多数孩子说不知道,行行小朋友说:“是为我们准备的吗?”我夸奖:“你真聪明,愿意玩吗?”孩子们在一旁拍着手说:“愿意——!”当把一个个泥团分给孩子们,他们入获得宝拿着心爱的泥团,学着老师的样子揉啊、团啊……,不用做任 何的讲解。我做起了小时候——东道上,西道上,都来看我花爆仗“啪”——,孩子的花爆 仗也一个接着一个响起来,“耶——”东胡同,西胡同,都来给我补补丁,这时你给我补, 我给你补……。之后,启发孩子做一件自己喜欢的物品,一会儿功夫,飞机、汽车、房子、各种动物、餐具等等展显在面前。带领孩子们进行了泥塑展示,当让孩子们把作品摆在泥 工区时,浩浩小朋友说:“老师,什么时候再玩?”婷婷恳求说:“老师,再玩会儿吧?”……。 我无奈的告诉他们:“以后泥工活动,我们继续玩泥巴,好吗?”看到孩子们那欢呼雀跃劲,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教育叙事 幼儿园教育叙事

教育叙事幼儿园教育叙事——《地上的水》 连续几天卫生间的地面、墙上总是湿的,而且班上的其他老师也反映。到底是怎么回事?我询问幼儿,孩子们都说不知道。于是,我决定一定要弄个水落石出。(在日常的生活中与班上其他老师的沟通中,我们发现了问题,经过初步地询问幼儿,并没有找到问题根源所在,所以老师决定进行详细地调查,并找出原因。) 因此,我特别关注了幼儿进入卫生间的那一个过程。有一天上午,我站在卫生间门口看着幼儿一个一个洗手,冲洗干净之后孩子们都走了出来,结果毫无线索。(刚开始观察并没有让我发现什么,也许老师一直站在卫生间门口,孩子在老师的“监督”下不敢进行自己的活动。)下午,我故意在教室里忙里忙外,大约过了2分钟,我就悄悄地走到卫生间,看见张泽明小朋友两手放在水龙头上,水龙头里的水一下子冒出来,溅到了墙上、地面上,然后她两只手在搓呀搓。我走近张泽明身旁,她还没发觉。于是,我轻轻地叫了一声:“张泽明,你在干什么呀?”她马上回过头,把手伸出来对我说:“我洗手呢,马上就洗好了。”说完便去擦毛巾了。(又一次地观察我稍微改变了一下方法,终于发现了问题的根源所在。从当时的情况可以看出,张泽明已经不是第一次这样做了,而且当老师发现她时,她反应也特别快。看见她在玩水的时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气愤,因为,在常规培养中,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可以说,“节约”的意识老师时时刻刻都在提醒着孩子,她的这种行为真的有点让我感到了教育的失败。可是,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也很明白,孩子天生就是好奇的,喜欢探索的,也许她这么做有自己的想法也不一定,并且,自己的一时冲动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想搞清楚孩子真正的目的,就必须控制自己的情绪。) 事情虽然已经真相大白了,但是,当天我并没有在全体幼儿面前批评她,而是耐心地询问她:“告诉老师,你为什么在卫生间里玩水?你一定有什么新发现对不对?”原本神情紧张的她听我这么一说似乎轻松了不少,她很自豪地对我说:“我发现用手堵住水龙头水花溅出来象喷泉一样,特别好看。”(果然,她的确有一番自己的见解,这时,我很庆幸当时自己没有因为一时的冲动而盲目的批评她。)听了她的解释,我笑着问她:“那你发现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我们卫生间的地面上,墙上都溅上了水珠。”她抬起头看看我,又低下头抠着衣角,嘴巴张了张,但是我没有听见什么,于是,我对她说:“没有关系,大声说,老师不批评你。”她这才说:“我也发现水都跑到外面了,可是我真不是故意的。”(孩子毕竟是孩子,虽然她明明知道这样做弊大于利,但是,他们天生的好奇心和当时探索的乐趣让他们根本顾及不了那么多。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想出一个更妥善的解决方法,既满足了孩子,又达到了一定的教育目的。) (“玩水”几乎是每个孩子都喜欢的一项活动,因为在玩水中,大大地诱发了孩子们探索的兴趣。但是,在成人的影响和老师的教育下,他们似乎明白了“玩水”是一种错误的行为,因此,即使是那些特别爱“玩水”的孩子,也是在“偷偷”地进行,怕被大人发现而受批评。)事后,我针对这件事情进行了分析:也许是一个偶然,让张泽明发现用手堵住水龙头溅出来的水花象喷泉一样很漂亮。她这种探索的精神我们还是应当给予鼓励和赞赏的。但由于年龄小的关系,她在尝试的过程中根本无瑕顾及玩的过程中水花四溅所造成的后果,所以,这时我们老师就必须给予必要的引导。 我实施的教育策略:

spss统计分析期末考试题

《统计分析软件》试(题)卷 班级 xxx班姓名 xxx 学号 xxx 说明:1.本试卷分析结果写在每个题目下面(即所留空白处); 2.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3.每个试题20分。 一、(20分)已经给出某个班的学生基本情况及其学习成绩的两个SPSS数据文件,学生成绩一.sav;学生成绩二.sav。要求: (1)将所给的两个SPSS数据文件“学生成绩一.sav”与“学生成绩二.sav”合并,并保存为“成绩.sav.” (2)对所建立的数据文件“成绩.sav”进行以下处理: 1)按照性别求出男、女数学成绩的各种统计量(包括平均成绩、标准差等)。 2)计算每个学生的总成绩、并按照总成绩的大小进行排序 3)把数学成绩分成优、良、中三个等级,规则为优(X≥85),良(75≤X ≤84),中(X≤74),并对优良中的人数进行统计。

分析: 描述统计量 性别N极小值极大值均值标准差 男数学477.0085.0082.2500 3.77492有效的 N (列表状态)4 女数学1667.0090.0078.50007.09930有效的 N (列表状态)16

注:成绩优良表示栏位sxcj 优为1 良为2 中为3 由表统计得,成绩为优的同学有4人,占总人数的20%;良的同学有12人,占总人数的60%;中的同学有4人,占总人数的40%。 二、(20分)为了解笔记本电脑的市场情况,针对笔记本电脑的3种品牌,进行了满意度调查,随机访问了30位消费者,让他们选出自己满意的品牌,调查结果见下表,其中变量“职业”的取值中,1表示文秘人员,2表示管理人员,3表示工程师,4表示其他人;3个品牌变量的取值中,1表示选择,0表示未选数据见Excel数据文件“调查.exe”。根据所给数据完成以下问题 (1)将所给数据的Excel文件导入到SPSS中,要求SPSS数据文件写出数据结构(包括变量名,变量类型,变量值标签等)命,并保存为:“调查. Sav”。 (2)试利用多选项分析,利用频数分析来分析消费者对不同品牌电脑的满意度状况;分析不同职业消费者对笔记本品牌满意度状况。 分析:

《spss统计软件》练习题库及答案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SPSS统计软件》练习题库及答案(本科) 一、选择题(选择类) (A)1、在数据中插入变量的操作要用到的菜单是: A Insert Variable; B Insert Case; C Go to Case; D Weight Cases (C)2、在原有变量上通过一定的计算产生新变量的操作所用到的菜单是: A Sort Cases; B Select Cases; C Compute; D Categorize Variables (C)3、Transpose菜单的功能是: A 对数据进行分类汇总; B 对数据进行加权处理; C 对数据进行行列转置; D 按某变量分割数据 (A)4、用One-Way ANOVA进行大、中、小城市16岁男性青年平均身高的比较,结果给出sig.=0.043,说明: A. 按照0.05显著性水平,拒绝H0,说明三种城市的平均身高有差别; B. 三种城市身高没有差别的可能性是0.043; C. 三种城市身高有差别的可能性是0.043; D. 说明城市不是身高的一个影响因素 (B)5、下面的例子可以用Paired-Samples T Test过程进行分析的是:A 家庭主妇和女大学生对同种商品喜好的差异; B 服用某种药物前后病情的改变情况; C 服用药物和没有服用药物的病人身体状况的差异; D性别和年龄对雇员薪水的影响 二、填空题(填空类) 6、Merge Files菜单用于合并数据库有两种情况:如果两数据库变量相同,是_观测对象__的合并;如果不同,则是_变量__的合并。 7、用于对计数资料和有序分类资料进行统计描述和简单的统计推断,在分析时可以产生二维或多维列联表,在统计推断时能进行卡方检验的菜单是_ Crosstabs __。 8、One-Samples T Test过程用于进行样本所在总体均数___与__已知总体均数_的比较。 三、名词解释(问答类) 9、Repeated Measures: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指的是一个因变量被重复测量好几次,从而同一个个体的几次观察结果间存在相关,这样就不满足普通分析的要求,需要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模型来解决。 10、Chi-Square test:卡方检验,它是非参数检验的一种方法,来检验变量的几个取值所占百分比是否和我们期望的比例没有统计学差异。比如我们在人群中抽取了一个样本,可以用该方法来分析四种血型所占的比例是否相同(都是25%),或者是否符合我们所给出的一个比例(如分别为10%、30%、40%和20%)。 四、简答题(问答类) 11、用SPSS对数据进行分析的基本流程是什么? 答:(1)、将数据输入SPSS,并保存; (2)、进行必要的预分析(分布图、均数标准差等的描述等),以确定应采用的检验方法; (3)、按题目要求进行统计分析; (4)、保存和导出分析结果。 12、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时,Univariate菜单和Multivariate菜单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答:当因变量只有一个时,使用Univariate菜单,当因变量不止一个时,使用Multivariate菜单。 13、简述SPSS打开其它格式数据的几种方法? 答:(1)、直接打开:选择菜单File==>Open==>Data或直接单击快捷工具栏上的打开按钮; (2)、使用数据库查询打开:选择菜单File==>Open Database==>New Query,根据向导打开数据; (3)、使用文本向导读入文本文件:选择菜单File==>Read Text Data

幼儿教师教育叙事

幼儿教师教育叙事 幼儿教师教育叙事(一) 李琪瑞因为家的缘故作为插班生来到小三班班上。他是个机灵开朗的男孩,但遇事有些急躁。他很喜欢交朋友,却不善运动,一旦遭到困难,由于锻炼,往往会选择放弃。这使得他对体育活动不太感兴趣。接下来的一件事充分为我们和瑞瑞妈妈的深入交流和探讨提供了契机。 一次体育活动中,我们让幼儿选择同伴自由分组。由于怕小组人数太多会影响交往,我们对人数作了限定。瑞瑞和班里几名同伴同住一个小村,所以想和他们分在一组,谁知其中一名女孩同馨洁拒绝了他,并试图向他说明他们组人数够了。可是瑞瑞一听说被拒绝,气呼呼地转身就走,根本不听同馨洁解释。回家后,瑞瑞伤心地告诉妈妈分组时被拒绝的事,还说:“同馨洁自己不同意,还叫其他小朋友也不要同意。”瑞瑞妈妈听了很生气,觉得孩子受了委屈。之后,她就把事情经过告诉了我 我想,瑞瑞作为插班生,客观原因确实存在,然而,瑞瑞自身存在的不愿意参加体育活动问题,以及自由分组对孩子发展的价值,瑞瑞妈妈也需要了解。于是我对她说:“这件事让您感到很难受,我们非常理解。瑞瑞作为插班生由于和同伴不够熟悉,在户外活动方面确实存在难度。我们希望这件事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千万不要影响到您和乐乐妈妈的关系,毕竟两家住在一个小区里会经常见面,孩子们也会经常在一起玩。其实成人之间良好的交往会给孩子树立榜样,不但能给孩子创造更多交往的机会,也能引导孩子学习如何获得别人的认可。” 我试着从孩子的年龄特点以及孩子的交往需要人手,为她作进一步分析。我说:“不用等到小学,瑞瑞现在就有交往的意愿,而只要他交往,问题自然会摆在他面前,这是我们无法控制的。如果失败了就放弃,以后他会遇到更多的问题。到了大班,这样的自由分组活动会越来越多,每次都被拒绝可能会使他失去交往热情。其实你已经发现了他的不足之处,如,他的表达方式很外露,多用行为代替语言,这样容易让别人不舒服,从而被排斥。要避免孩子因为失败而受伤,一味逃避是没有用的,最好的方法是提供机会引导他学习。我们让孩子自由分组就是出于这样的目的,看看孩子会遇到什么问题,他怎么解决,需要我们怎样的帮助,他能积累哪些交往经验和策略。更重要的是,孩子在一次次碰壁中能慢慢意识到自己的问题,进行自我调整。最近我们发现瑞瑞已经注意控制那些让同伴感到不舒服的动作了。”听到此,瑞瑞妈妈笑了,说:“是吗?那太好了!”“如果我们将这些经历看作是孩子不断学习和发展的过程,孩子从中获得的是对今后有益的交往经验、交往方法,我们是不是就不会太焦虑了呢?”为了进一步缓解瑞瑞妈妈的焦虑,让她把眼光放得长远一些,我这样说道。 经历了这次事件,我体会到及时了解家长的观念和态度对于家园合作来说非常重要。最初我们在发现瑞瑞的问题时,曾尝试和家长合作,但是一直没什么效果。现在想来,当时更多的是我们告诉家长有关孩子的问题,并没有好好去了解家长的想法。而我们把问题说得越多,越让家长对孩子的进步失去信心,放弃努力。而这次事件给了双方一个深度交谈的机会,我们诚恳倾听的态度让家长能放开胸怀坦陈自己的想法,使我们了解了她之前消极配合的真正原因。这可以说是一个意外的收获。这更让我认识到,平时要与家长保持联系,要给予家长充分表达的机会并耐心倾听,敏感地捕捉其中有用的信息。相信这样做会让我们在家园合作的道路上走得更实、更远。 周毅 幼儿教师教育叙事(二)

SPSS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报告实例操作步骤

SPSS 统计分析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操作与分析 实验目的: 引入1998~2008年上海市城市人口密度、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五年以上平均年贷款利率和房屋空置率作为变量,来研究上海房价的变动因素。 实验变量: 以年份、商品房平均售价(元/平方米)、上海市城市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五年以上平均年贷款利率(%)和房屋空置率(%)作为变量。 实验方法: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 软件:spss19.0 操作过程: 第一步:导入Excel数据文件 1.open data document——open data——open;

2. Opening excel data source——OK. 第二步: 1.在最上面菜单里面选中Analyze——Regression——Linear ,Dependent(因变量)选择商品房平均售价,Independents(自变量)选择城市人口密度、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五年以上平均年贷款利率、房屋空置率;Method选择Stepwise. 进入如下界面: 2.点击右侧Statistics,勾选Regression Coefficients(回归系数)选项组中的Estimates;勾选Residuals(残差)选项组中的Durbin-Watson、

Casewise diagnostics默认;接着选择Model fit、Collinearity diagnotics;点击Continue. 3.点击右侧Plots,选择*ZPRED(标准化预测值)作为纵轴变量,选择DEPENDNT(因变量)作为横轴变量;勾选选项组中的Standardized Residual Plots(标准化残差图)中的Histogram、Normal probability plot;点击Continue.

中班教育叙事100篇幼儿园教育叙事案例10篇

中班教育叙事100篇幼儿园教育叙事案例10篇前几天,我带小朋友早锻炼时,文超小朋友突然指着天空喊着“老师,快看!”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我发现今早的天空格外蓝,蓝天上飘着像丝绸一样的白云,低空的白云由北向南飞,聚合成各种形状。全班幼儿注意力一下子都集中到天空,兴奋地议论着天上的云彩。我想,这是培养幼儿观察力、想象力的大好时机,边引导幼儿放下呼啦圈观察云彩的形状。幼儿七嘴八舌地说云彩像狮子、小猪、雪山、棉花、龙王、老鼠、鸟、潜水艇、轿车、鳄鱼、恐龙、坦克、雪橇、老鹰、乌龟、许多小绵羊等。文超小朋友想象出云彩像老虎和狮子打架,一边说还一边比划着老虎的样貌。我又让幼儿思考云彩飘动的原因,聪明的小朋友很快就说出是风使云在飘动,构成各种形状。幼儿的观察持续了10多分钟,仍然兴致勃勃,不愿离开。 幼儿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生活中、大自然中隐藏着许多奥秘,幼儿教师应注意随机引导,培养幼儿观察探索的兴趣,教会幼儿观察的方法,养成善于观察的好习惯,进而提高观察力和想象力。 美术活动时,永浩的水彩笔没有水了,于是他愁眉苦脸,这边看看,那边瞧瞧。我走过去问她:“为什么不画了”永浩不好意思地说:“老师,我的彩笔没水了,没法涂蓝天了。”思颖听见我和永浩的对话,立刻说:“永浩,给你,我的彩笔可漂亮了!”永浩十分高兴,

连忙接过来说:“谢谢你!”思颖也高兴地说:“我妈妈说别人没有(彩笔)了能够给他用,我能够帮忙他!”他们俩又认真的画起来。 活动结束前,我请小朋友讨论这件事。小朋友都认为思颖是好孩子,以后要向思颖学习,在小朋友有困难的时候互相帮忙。 我感到十分欣慰,这些入园不久的孩子能主动做到互相帮忙,真是出乎我的意料,这让我感到孩子们是多么可爱,我们的工作是多么神圣!这件事也成了我工作的动力,使我更加爱孩子,更好地对待孩子,教育孩子。 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如果孩子们处在一个简单愉快的环境中,又有一个像姐姐一样的大朋友,这个大朋友还需要他们的“照顾”与“同情”,一下子孩子就感觉自己长大了。他们的表情告诉我,他们对此感到又自豪又又满足。 比如我们班有一个孩子十分喜欢看《西游记》,也对里面的孙悟空十分着迷。刚来园的时候,他只是很平淡地表达他是孙悟空,虽然也常学学孙悟空的样貌,在他的表述当中有对老师的怀疑,因为他的声音怯怯的。这是他对老师的试探,看老师能不能理解他。如果我们只是很平常地反应,让他自己玩,可能他也就体会不出和老师一齐分享这个主角的快乐了。但我们对他的反应是用心的,老师故意做出很

试验三SPSS基本统计分析

实验三SPSS基本统计分析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频数分析; 2.掌握计算基本描述统计量; 3.掌握交叉分组下的频数分析和各种相关性检验; 4.掌握多选项分析; 5.掌握比率分析。 二.实验的基本方法和内容 1. 频数分析 操作步骤:参阅教材第63、64、65页。 2. 基本描述统计量 操作步骤:参阅教材第68、69、70、71页。 3. 交叉分组下的频数分析 操作步骤:参阅教材第73、74、75、76、77、78、79、80、81、82、83、84、85页。 4. 多选项分析 操作步骤:参阅教材第85、86、87、88、89、90页。 5. 比率分析 操作步骤:参阅教材第91、92页。 6. 实验内容: (一)验证性实验 (1)教材第65页“商品房购买意向的调查数据分析” (2)教材第71“商品房购买意向的调查数据分析” (3)教材第79“商品房购买意向的调查数据分析” (4)教材第90“商品房购买意向的调查数据分析” (5)教材第92“保险业务的保费收入占全部业务保费收入的比例情况” (二)实践性实验 (1)对“文科成绩”的数据文件作如下统计整理: 1.利用频数分析功能,分别对“文科成绩7”中“及格次数”变量和“文科成绩9”中的“value

range ”变量,要求绘制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图,其中频数分布表中的内容按变量值的升序输出,频数分布图前者采用饼状图,后者采用带有分布曲线的直方图,二者均输出百分比数据。最后将输出结果保存为“文科成绩7-1”和“文科成绩9-1”。 2. 对“文科成绩5.1”的spss 文件,利用描述统计功能,统计第一、第二及第三次考试成 绩的最大值,最小值,区间范围,平均值,标准差,方差,峰度,偏度等统计量的数值, 要求三个变量的输出内容按均值升值的顺序排列。最后将输出结果保存为“文科成绩5.1-1”。并配文字对数据做出以适当的分析。 3. 如何在同一个输出结果中同时输出不同学院的“第三次考试成绩”的各种基本 描述统计量,并对不同学院的学生考试成绩情况进行深入比较。 (2)调查100名健康大学生的血清总蛋白含量(g%)如下表: 1.利用描述统计功能从集中趋势、分散程度、偏斜程度、有无异常值等方面分析血清蛋白含量这个变量的分布状况。 2.原始数据进行算术处理:已知最小值为6.430,最大值为8.430,全距为2.000,故可要求分成5组,试作分组后的频数分析,并给出带有正态曲线的直方图。 7.43 7.88 6.88 7.80 7.04 8.05 6.97 7.12 7.35 8.05 7.95 7.56 7.50 7.88 7.20 7.20 7.20 7.43 7.12 7.20 7.50 7.35 7.88 7.43 7.58 6.50 7.43 7.12 6.97 6.80 7.35 7.50 7.20 6.43 7.58 8.03 6.97 7.43 7.35 7.35 7.58 7.58 6.88 7.65 7.04 7.12 8.12 7.50 7.04 6.80 7.04 7.20 7.65 7.43 7.65 7.76 6.73 7.20 7.50 7.43 7.35 7.95 7.35 7.47 6.50 7.65 8.16 7.54 7.27 7.27 6.72 7.65 7.27 7.04 7.72 6.88 6.73 6.73 6.73 7.27 7.58 7.35 7.50 7.27 7.35 7.35 7.27 8.16 7.03 7.43 7.35 7.95 7.04 7.65 7.27 7.72 8.43 7.50 7.65 7.04 (3)对某城市家庭的社会经济调查中,美国某调查公司想确定家庭的家庭拥有量与汽车拥有量是否独立。该公司对10000户家庭组成的简单随机样本进行调查,获得如下资料。 现问: 1汽车用有量与量与电话拥有量是否独立?(01.0=α) 2请根据列联表特征,选择卡方统计量以外的检验方法分析行列变量之间的关联强度和关联方向。

SPSS概览--数据分析实例详解

第一章SPSS概览--数据分析实例详解 1.1 数据的输入和保存 1.1.1 SPSS的界面 1.1.2 定义变量 1.1.3 输入数据 1.1.4 保存数据 1.2 数据的预分析 1.2.1 数据的简单描述 1.2.2 绘制直方图 1.3 按题目要求进行统计分析 1.4 保存和导出分析结果 1.4.1 保存文件 1.4.2 导出分析结果 希望了解SPSS 10.0版具体情况的朋友请参见本网站的SPSS 10.0版抢鲜报道。 例1.1 某克山病区测得11例克山病患者与13名健康人的血磷值(mmol/L)如下, 问该地急性克山病患者与健康人的血磷值是否不同(卫统第三版例4.8)? 患者: 0.84 1.05 1.20 1.20 1.39 1.53 1.67 1.80 1.87 2.07 2.11 健康人: 0.54 0.64 0.64 0.75 0.76 0.81 1.16 1.20 1.34 1.35 1.48 1.56 1.87 解题流程如下:

1.将数据输入SPSS,并存盘以防断电。 2.进行必要的预分析(分布图、均数标准差的描述等),以确定应采 用的检验方法。 3.按题目要求进行统计分析。 4.保存和导出分析结果。 下面就按这几步依次讲解。 §1.1 数据的输入和保存 1.1.1 SPSS的界面 当打开SPSS后,展现在我们面前的界面如下: 请将鼠标在上图中的各处停留,很快就会弹出相应部位的名称。 请注意窗口顶部显示为“SPSS for Windows Data Editor”,表明现在所看到的是SPSS的数据管理窗口。这是一个典型的Windows软件界面,有菜单栏、

幼儿园教育叙事故事

幼儿园教育叙事故事 幼儿园教育叙事>故事(一) 让感谢成为习惯 我在幼儿园担任小班教师,第一个活动结束便是吃点心时间,我请小朋友坐好然后开始分点心。我有个习惯,就是要等孩子说“谢谢老师”后,我才把点心递给他。这倒不是我想满足被孩子尊重的虚荣心,而是想让孩子学会感恩。 刚开始我给他们分点心时,小朋友们总是什么也不说,只是用力拉我手中的杯子,表情疑惑,似乎对我的举动很是不解。我也没说什么,只是对着他笑,杯子在空中僵持了一阵,我小心地松开手,叮嘱他回坐位的时候要小心。接着第二个小朋友将杯子递过来,第三个、第四个……直到最后,也没有一个小朋友想到说“谢谢”,我有些失落。等小朋友们喝完牛奶后,我忍不住举起紧握在手中的杯子,对小朋友说:“刚才,老师在给你们分牛奶的时候,没有把牛奶马上递给你们,是吗?” 小朋友们都注视着我,表情疑惑。轻轻的说:“是的”。 我用平静的目光从他们天真无邪的脸上一一滑过,说道:“你们知道为什吗?” “因为我们不乖。”一个玲珑般的声音。 “因为老师生气了。” “你们说说看老师为什么要生气啊?”小朋友相互之间看了看。我便提示小朋友,“你们刚才有没有觉得少说了一句话啊?” “谢谢老师——”小朋友们积极应答。 我笑着说道:“是的,老师给你们分牛奶或者分其他东西的时候,在你们有困难得到别人帮助的时候,千万别忘记说声‘谢谢’。” 这事已过去一段时间了,但小朋友在接过牛奶时那理所当然的眼神时常在我脑中闪现,他们对这一切似乎已经习惯了。现在的家庭中大多只有一个孩子,孩子是家里的“小皇帝”,在家中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对孩子总是无私的付出,而从未想过在孩子身上得到什么,以致于他们不懂得什么是“感恩”。不过,作为教育工作者不去教孩子这些为人处世的道理,则是失职。如果在一个集体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因为口渴,叫一个孩子帮忙把桌子上的茶杯拿过来,喝完后又叫他放回去,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没必要向孩子说声“谢谢”;如果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因为不小心碰掉了桌子上的一盒跳棋,玻璃弹珠蹦了一地,孩子自发地停下手中的“工作”,争先恐后地去捡拾弹珠,而教师却木然地站在一边或忙着张罗其他的事情……那么,我们的教育无疑是失败的。所谓“言传身教”,既然要求孩子的付出,自然成人也应该有同等的付出。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播种思想,收获行动;播种行动,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这不正指向教师肩负的责任吗?感恩之心是沉睡在孩子心灵深处最美的天使,愿天下所有教师能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叩开孩子的心扉,去唤醒这个“天使”,让感谢成为习惯。到那时,我们的世界就会弥漫着爱的芳香。 幼儿园教育叙事故事(二) 新星一班张娜 这是我班的一次体育游戏活动。老师为幼儿提供了:羊角球、跳绳、小推车,飞镖等游戏材料,让他们按照惯例轮流优先选择活动内容(如周一由第一组小朋友先选,周二由第二组小朋友先选,依次类推)、自由结伴开展游戏。大多数幼儿兴致高涨,却发现了很多问题:丢飞镖的幼儿有的拿起飞镖无目标地用力一扔,让飞镖飞出场地老远;有的是朝地上重重地一摔;有时候飞镖飞出了老远,却没人去捡回来;有的幼儿骑着羊

SPSS统计分析案例

SPSS统计分析案例 专业:经济学:000 学号:00000000 一、我国城镇居民现状 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居民收入稳定增加,在国家连续出台住房、教育、医疗等各项改革措施和实施“刺激消费、扩大需、拉动经济增长”经济政策的影响下,全国居民的消费支出也强劲增长,消费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消费结构不合理现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本文通过相关数据分析总结出了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呈现富裕型、娱乐教育文化服务类消费攀升的趋势特点。 二、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横向分析 第一,食品消费支出比重随收入增加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这与恩格尔定律的表述一致。但最低收入户与最高收入恩格尔系数相差太过悬殊,城镇最低收入户刚刚解决了温饱问题,而最高收入户的生活水平按照恩格尔系数的评价标准早已达到了富裕型,甚至接近最富裕型。第二,衣着消费支出比重随收入增加缓慢上升,到高收入户又有所下降,但各收入组支出比重相差不大。衣着支出比重没有更多的递增且最高收入户的支出比重有所下降,这些都符合恩格尔定律关于衣着消费的引申。随着收入的增加,衣着支出比重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走势。事实上,在当前的价格水平和服装业的发展水平下,城镇居民的穿着是有一定限度的,而且居民对衣着的需求也不是无限膨胀的,即使收入水平继续提高,也不需要将更大的比例用于购买服饰用品了。第三,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交通通讯、娱乐教育文化服务和杂项商品与服务的支出比重呈逐组上升趋势,说明居民的生活水平随收入的增加而不断提高和改善。第四,医疗保健支出比重随收入水平提高呈现一种两端高、中间低的走势。这是因为医疗保健支出作为生活必须支出,不论居民生活水平高低,都要将一定比例的收入用于维持自身健康,而且由于医疗制度改革,加重了个人负担的同时,也减小了旧制度可能造成的不同行业、不同体制下居民医疗保健支出的差别,因而不同收入等级的居民在医疗保健支出比重上差别不大。第五,居住支出比重基本上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这与我国居民消费能级不断提升,住宅商品正在越来越成为城镇居民关注的热点是相吻合的,同时与恩格尔定律的引申也是一致的。可以看出,城镇居民的消费状况虽然受价格水平、消费习惯、消费环境、消费心理预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但归根结底仍取决于居民的收入水平,要提高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必须增加居民收入。因此,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增加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不仅可以提高全国城镇居民的总体消费水平,促进消费结构向着更加健康、合理的方向发展,而且在启动需,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方面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三、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纵向分析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