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铁皮压入与夹杂的区别
热轧板轧制质量

热轧板材质量缺陷分析许国超2007-7-5摘要:在热轧厂,对于企业板材的轧制板材质量直接关系到经济利益,同时也是轧钢的水平的体现,轧制板材质量在各钢厂故十分重视,对于热轧板材的质量成因分析便十分必要,在经验及理论总结上,做出适当的分析十分必要的,本文是提供参考。
关键字:热轧板材板材缺陷板材质量热轧板材质量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种:因近年来国家钢铁行业形势,热轧板材线也先后上了不少,预计未来的产能在板材中占有主导地位。
特别是先进的轧线应用不但大大提高了钢铁行业的整体装配水平,也提升了技术水平,缩短了与国外先进技术的差距,但是也为热轧工作的工人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掌握并吸收先进技术的程度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对于轧制出的产品质量控制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热轧板材主要的质量问题有:卷形不良、氧化铁皮卷、折边、辊印、划伤、边裂、浪形、规格偏差、其他等。
1.卷形不良1.1塔形卷塔形卷是一种带钢边部卷绕不平齐,一处或多处呈螺旋状出边的不良卷形。
主要分为头塔和尾塔两种。
头塔是由于带钢头部偏离轧制中心线或2—3圈后从轧制中心线偏离导致的。
尾塔是由于带钢尾部偏离轧制中心线或2—3圈后从轧制中心线偏离导致的。
1.2塔形卷形成原因(1) 带钢自身原因来料镰刀弯、楔形、异常凸度以及波浪、气泡、头部温度低,材质硬度大等都容易产生头部塔形。
对策是要求精轧调压下水平,卷取操作方面应尽早打开助卷辊,(2)操作上的原因导板夹力过大,带钢弓起,运行不平稳,以及带钢中心偏离导板中心进入卷取机,对策是采用适当的夹紧力、夹紧方法,以及适当的导板开口度。
(3) 设备上的原因侧导板的部分松动以及动作不一致,夹紧力不足、侧导板偏心、下夹送辊不水平、夹送辊左右辊缝不平衡。
由于带钢尾部从精轧抛出时,带钢张力比正常状态低,因此,平时因为高张力而未能表现出来的使带钢横向移动的力就变得明显,使带钢横向移动后卷取,有时可以通过改变减速点来达到控制尾部张力。
1.3松卷松卷是指钢卷没有卷紧,处于松散状况的缺陷卷根据带钢的厚度、宽度、材质、卷取温度、卷取速度设定合适的张力。
各工序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及检验控制标准

1.轧制板形不良(如:双边大边浪、单边浪、中间浪、二肋浪)
2.钢卷径向与卷筒轴心线不垂直,使钢卷在运行过程中两边摇晃极易导致斜向折皱
3.张力过小,薄钢带易出现一定角度的斜向皱纹而导致折皱
1.不允许有折皱.发现折皱必须做好标识,待处理.并及时查找原因,及时消除
1.温度太高,保温时间太长
2.退火前轧制变形量太小,接近临界变形量.
1.不允许产生桔皮缺陷,一旦发现应做好标识,报告上级,待处理,并及时查找原因,及时消除
平整拉矫
1.屈服纹(滑移线):平整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一些线纹,线纹形状各异(垂直于轧制方向的线纹或与轧制方向呈45°角类似“桔皮”状线纹或“月牙形”线纹等)。
3.磨弧度辊(梯形辊弧度)时,过渡处没磨好,不平缓所致。
1.不允许有明显的二肋浪(起鼓),特别是成品,否则应做好标识,待处理,并及时查找原因,及时消除
6.镰刀弯(或叫跑偏):钢带边缘呈弓形弯曲,钢带出辊缝后偏向一侧。
1.两边压下不均匀(一边压得多,一边压得少)
2.原料厚度不均匀(一边厚,一边薄)或硬度不均匀(一边硬,一边软),操作时没有及时调整过来或操作不熟练
1.不允许有明显的刮边、卷边.较严重的应做好标识,待处理.并及时查找原因,及时消除
罩退
1.整卷粘钢:钢卷层与层间粘结,平整时形成屈服纹(俗称:折印),严重时,粘结处被扯破
2.局部粘钢:垫铁处、捆带处、管芯套筒焊缝处、钢卷受磕碰撞击处、管芯套筒表面或钢卷层间粘有异物处产生周期性的点粘连或局部粘连,严重时,粘结处被扯破
2.压下量偏大,不均匀的微观压应力造成了钢带局部区域的粘着磨损,使钢带在宏观上表现为色差缺陷
酸洗工艺

2.1.1 溶解作用 Fe2O3+6HCl=2FeCl3+3H2O
Fe3O4+8HCl=2FeCl3+FeCl2+4H2O FeO+2HCl=FeCl2+H2O。
在上面三个反应式中,最后一个反应最快,内层FeO的溶解加速了 整个酸洗过程。盐酸酸洗主要靠溶解作用去除氧化铁皮。
2.1.2 机械剥离作用
13
可能完全不适于使用普通的硫酸酸洗。例如,硅钢的氧化铁皮中含 有SiO2是难溶于硫酸溶液中的氧化物,往往在酸洗之后在带钢表面 上仍残留一层薄的氧化膜。特别应当指出的是含铝的钢,虽然生成 的氧化铁皮比较致密,但由于生成的铝的氧化物能溶解于酸中,因 此含铝的钢仍然是比较容易酸洗的。
另外,钢中的含碳量对酸洗速度亦有着明显的影响,且酸洗速度随 着钢中含碳量的增加而加快。这是因为钢中的含碳量增加时,氧化 铁皮有着向薄的方面生成的趋势
4
1.3 表面无氧化铁皮,边部无裂纹等;
夹杂和氧化铁皮压入,从外观看较容易发现,夹杂和氧化铁皮压入 采用酸洗的方法多数是不易清除掉的;轻微的夹杂和氧化铁皮压入, 即使能够酸洗掉,但会造成其他部位板面过酸洗,个别情况将会使板 面留下坑痕,冷轧后因坑痕扩大而造成废品。
1.4无条状划伤、压印、压坑、凸泡和分层等缺陷;
对冷轧坯料一般要求如下:
1.1钢的化学成分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
不同成分在成形中作用: (1)碳(c):碳是钢中最一般的强化元素,碳使强度增加,塑性下降, 但是对成形用钢而言,需要的是低的屈服强度、高的均匀伸长率和总伸 长率。由此可知冲压用钢的含碳量希望是低的,一般冲压钢的含碳量小 于0.1%,常用的为C<0.08%(如我国08A1),优质冲压钢C<0.04% (如我国K08A1),超深冲压铜(IF钢)则达到c(o.o05%,对于采用吹氧转 炉生产的钢,碳含量最低可达C<0.04%,所以在冶炼方面就必须采用 新技术以降低碳的含量。
热轧薄板表面氧化铁皮类缺陷的形成机理与控制

的形成机 理 , 析了造成该缺陷的影响 因素 ,并结合迁钢公 司 26 分 10热连轧生产线 的生产经验 , 出了预 防 提
和减 少该 缺陷的措施 。 关键 词 热轧薄板 表面缺陷 氧化铁皮麻点 预 防措施
An l sso u e fS ae M a k Fo ma i n o h u f c a y i fCa s so c l r r to n t e S r a e o tRold Th n S rp fHo l i t i e
印、氧化铁皮压人和氧化铁皮麻点等 ,其 中氧化 铁皮压人和氧化铁皮麻点是最重要的因素 ,原因 复杂且难以控制。多年来 ,国内外一直在研究其 形成机理 ,探索其控制措施 ¨ 。 J
1 氧化铁皮类缺陷的形貌
氧 化铁 皮类 表面 缺陷 主要包 括 氧化 铁皮 压 人
首钢迁钢公司为使其供冷轧用热轧产 品实物
p a tc r cie.
Ke o d h tr le ti y W r s o old srp, s ra e d fc , s ae ma k, p e e i g me h d u fc e e t c l r r v nt t o s n
近年来 ,随着 冷轧 汽 车板 和家 电板 的进 一 步
XU Haw i YU Ya g Z u s n L ib o GUAN Ja d n L U L n io i e n HU G o e IJn a in o g I a xa
( h eerh Is t eo eh o g ) T eR sac ntu f c n l y it T o
氧化铁皮类缺陷控制的成熟措施和首钢迁钢公 司 在 氧化 铁 皮 缺 陷 控 制 方 面 的 实 际 生 产 经 验 , 目
钢板常见质量缺陷及原因分析

钢板常见质量缺陷及原因分析一、热轧钢板1辊印:是一组具有周期性、大小形状基本一致的凹凸缺陷,并且外观形状不规则。
原因:1)一方面由于辊子疲劳或硬度不够使辊面一部分掉肉边凹;另一方面可能是辊子表面粘有异物,使表面部分呈凸出状;2)轧钢或精整加工时,压入钢板表面形成凹凸缺陷。
2表面夹杂:在钢板表面有不规则的点状块状或车条状的非金属夹杂物,其颜色一般呈红棕色、黄褐色、灰白色或灰黑色。
原因:1)板坯皮下夹杂轧后暴露,或板坯原有的表面夹杂轧后残留在钢板表面上;2)加热炉耐火材料及泥沙等非金属物落在板坯表面上,轧制时压入板面。
3氧化铁皮:氧化铁皮一般粘附在钢板表面,分布于板面的局部或全部,呈黑色或红棕色;铁皮有的疏松脱落,有的压入板面不易脱落;根据外观形状不同有:红铁皮、块状铁皮、条状铁皮、线状铁皮、木纹状铁皮、流星状铁皮、纺锤状铁皮、拖曳状铁皮和散状铁皮等,其压入深度有深有浅。
原因:1)压入氧化铁皮的生成取决于板坯加热条件,加热时间逾长,加热温度愈高,氧化气氛愈强,生成氧化铁皮就愈多,而且不容易脱落,产生一次铁皮难于除尽,轧制时被压入钢板表面上;2)大立辊设定不合理,铁皮未挤松,难于除掉;3)由于高压除鳞水管的水压低,水咀堵塞,水咀角度不对及使用不当等原因,使钢板表面的铁皮没有除尽,轧制后被压入到钢板表面;4)氧化铁皮在沸腾钢中发生较多,在含硅较高的钢中容易产生红铁皮。
4厚薄不均:钢板各部分厚度不一致称厚薄不均,凡厚度不均匀的钢板,一般为偏差过大,局部钢板厚度超过规定的允许偏差。
原因:1)辊缝的调整和辊型的配置不当;2)轧辊和轧辊两侧的轴瓦磨损不一样;3)板坯加热温度不均。
5麻点:钢板表面呈现有局部或连续的凹坑叫麻点,其大小不同,深度不等。
原因是加热过程中,板坯氧化严重,轧制时铁皮压入表面,脱落后形成细小的凹坑。
6气泡:钢板表面上有无规律分布的圆形凸包,有时呈蚯蚓式的直线状,其外缘比较光滑,内有气体;当气泡轧破后,呈现不规则的细裂纹;某些气泡不凸起,经平整后,表面光亮,剪切断面呈分层状。
冷轧板夹杂类表面缺陷成因分析及控制

冷轧板夹杂类表面缺陷成因分析及控制摘要: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汽车、家电等高品质冷轧钢板的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加,冷轧板已经成为钢铁工业的主要产品之一。
由于下游行业需要进行涂漆、涂镀、冲压成型等工序,一旦冷轧基板出现表面缺陷,会严重影响后续深加工的产品质量和性能,因此,在整个钢铁产品中,冷轧板对表面质量要求是最严格的。
冷轧板常见表面缺陷可以分为原料缺陷和冷轧缺陷,两类缺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原料缺陷大部分会遗传到冷轧板上,如果控制得当,有一些可以在冷轧工序减轻或消除。
关键词:冷轧板夹杂类;表面缺陷;成因分析;控制措施引言冷轧板表面夹杂是冷轧产品中常见的一种缺陷,严重影响冷轧板的质量和性能。
随着汽车、家电行业的发展对冷轧板的需求越来越大对其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首钢京唐在生产冷轧板过程中,一度出现较多表面夹杂缺陷,不仅造成降级带出品的大量产生,影响合同兑现,严重时还造成冷轧断带等生产事故。
针对冷轧板表面夹杂缺陷研究很多,夹杂缺陷本身从形貌上很容易与氧化铁皮等缺陷相混淆,表现为点、线状缺陷。
1夹杂类表面缺陷特征及来源沿钢板轧向分布的细条状或条状、带状、线状缺陷是冷轧板上比较常见的表面缺陷,统称为Sliverdefect。
各厂因检测方法不同对缺陷的叫法亦不同[2],有钢板表面在线检测设备的厂家,在检查灯下观察,根据其颜色可分为“黑线”和“亮线”两种线状缺陷。
而在自然光下观察时,其颜色正好相反。
钢板表面“黑线”是一种出现在钢板表面的宏观缺陷,它不同于非金属夹杂物和氧化铁皮引起的表面缺陷,其特征是:缺陷细而长,颜色较钢板表面深,嵌入钢板表面之中,厚度在0.05mm至0.1mm之间,延展性好,随着压下量的加大而延伸。
目前关于“黑线”的形成机理比较清楚,主要与连铸工序有关。
而“亮线”的成因判断难度则很大。
首先,缺陷在钢板表面的分布规律不同则其形成机理亦不同。
其次,用肉眼观察时,容易将其与冷轧工序形成的酸洗划伤和平整、剪切划伤缺陷混淆。
钢板表面质量及带钢粗糙度控制

O5板表面质量及带钢粗糙度控制O5来源于德国工业标准,是对表面质量的定义,它将钢板表面质量分为“O3”和“O5”两个级别。
O5板,是德国国家标准《冷轧低碳钢板和钢带》的质量等级代号。
“O5”级是生产轿车用钢板的最高级别,其深冲性能和表面光洁度要求极高,主要用于高级轿车的车门、车顶盖等外壳。
☐“O5”级别要求钢板表面无任何缺陷,并且在优质涂漆和电镀的过程中不出现影响外观的缺陷。
☐高档和豪华型轿车外板全部要求O5级和平整度高于5I的冷轧板。
☐实际生产中,板带表面缺陷的产生贯穿于冶炼、连铸到热轧、冷轧、退火、平整及包装的全部过程。
☐板带表面缺陷通常有非金属夹杂、皮下气泡和气孔、氧化铁皮、表面裂纹、折叠、压印、划伤和斑迹等。
热轧需要重点控制氧化铁皮、表面裂纹,其次就是压痕和划伤。
☐一个钢铁企业能生产O5板是对装备、技术的肯定。
铸坯质量判定等级标准1)中间包液面高度不小于450mm。
2)不能使用长水口出现裂纹或孔洞生产的铸坯3)不能使用更换浸入水口所生产的连铸坯。
连拉过程如更换浸入式水口,更换后首块铸坯不用于O5板生产。
4)不能使用敞开浇注的铸坯(及其后的2块铸坯)。
5)不能使用烧氧的铸坯。
6)不能使用头坯。
7)不能使用尾坯。
8)不能使用过渡坯。
9)不能使用结晶器浸入水口出现堵塞生产的铸坯。
11)不能使用结晶器液面剧烈波动(>±5mm)的铸坯。
12)铸坯表面、形状和内质要求要满足内部《DC06冶炼标准》:表面不得有明显划伤、结疤、压痕等缺陷硫印达到C类0.5板坯存在的纵裂、角裂和严重的横裂、毛刺等缺陷必须清理干净板坯不得有超过2mm深的振痕每米翘曲低于5mm,整块板坯翘曲低于30mm。
热轧质量判定等级标准热轧质量判定等级标准开卷检查如热轧现场无表面质量自动检查仪,第一卷开始每隔2卷开卷进行人工表面质量检查,开卷长度大于8m,其中尾部4m的表面情况不参与本卷带钢的表面质量判定,并做好记录。
板形检查(1)板型控制:目标凸度±20um,(2)楔度不超过厚度的0.5%且小于凸度值,平直度小于100I unit;无明显镰刀弯。
冷轧卷表面麻点缺陷分析及防治

作 者:李宗强,硕士研究 生,工程 师,现 主要从 事
炼钢 工 艺研 发 工作 。
量均值 ,W ( A 1 2 0 ) :
9 . 9 % ;W ( C a O ) :1 7 . 8 % ;W ( K 2 0 ) :1 2 . 6 %。参
的原 因 ,提 出相 应 的防治 措施 。
形 状 为 圆形 或 椭 圆形 , 目视 麻 点 较 深 。 某 钢 卷
麻 点孔 径 范 围 3 0 0 9 0 0 m,最 大 深 度 为 8 l m,用 扫描 电镜 检 测麻 点 缺 陷部 位 、基 体部 位
表 面 。麻 点 微 观 呈 凹 凸 不 平 状 ,质 地 粗 糙 ( 见
一
冷轧卷表 面麻 点缺陷分析及 防治
李 宗强 樊 雷
( 技术 中心 )
摘
要 :柳钢冷轧卷常见表 面麻点缺 陷主要是 夹杂物、氧化铁皮压入 、擦 伤 ,介 绍缺 陷形貌 ,
分析 产 生原 因 ,提 出防 治措施 。
关键 词 :冷轧卷 ;麻 点 ;夹杂物 ;氧 化铁 皮 ;擦 伤
Ana l ys i s a nd Tr e a t me n t f o r t he Pi t t i n g De f e c t o n t he
缺 陷宏 观 描 述 :对 冷 轧 板 进 行 切 块 、高 速 旋 压 成型 后 ,麻 点缺 陷暴 露 ( 见图 1 a ) ,仅 出现 在 钢 卷 一 面 局 部 区 域 ,为 黑 灰 色 呈 簇 状 分 布 ,
形成皮下夹杂 ,在使用旋压加工过程脱 落形成
孔 洞【 ” 。
假设 麻 点 部 位 检测 的夹 杂 物全 部 由 A l 、s i 、 K、C a等 非 金 属 氧 化 物 构 成 ,计 算 4种 物 质 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冷轧板厂:
为进一步提升冷轧产品质量,弄清冷轧板卷表面缺陷的真实成
因,以便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请冷轧板厂酸轧线对氧化铁皮与夹杂分
类记录。氧化铁皮压入与夹杂的区别方法见附件。
技术中心
2007-4-18
附件:氧化铁皮压入与夹杂的区别(目测观察)
1.表面夹杂
2
1)定义:表面夹杂为钢渣、保护渣在钢液凝固过程中粘结于铸坯表
面,在轧制过程中未被去除,冷轧酸洗或酸洗轧制后呈现在带钢表面
的肉眼可见的非金属夹杂物。
2)典型外观特征
a.一般呈蓬松状,类似火山岩外观形貌;
b.去除表层后,缺陷处菱角不分明的凹坑或有不规则的凸起铁粒;
c.一般呈黑色。
3)典型图片
3
(以上均为冷硬板样本)
2.氧化铁皮压入
1)定义:在热轧过程(均热过程)中,较硬的氧化铁皮在轧辊(输
送辊)和高温轧件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被压入钢基体中而形成的表面
缺陷。
2)典型外观特征
a.氧化铁皮压入物嵌入钢板基体中,且与钢板基体有明显的分界线;
b.在热轧带钢表面呈点状或小凹坑分布,酸洗后板面可见鱼鳞片状、
细条状、块状或点状分布;
c.正常酸洗或轻度过酸洗不能去除,形貌较规则,轮廓与菱角较夹
杂分明;
4
d.一般呈棕色、浅灰色,缺陷部位表面较粗糙。
3)典型氧化铁皮压入图片(冷硬板与酸洗板)
(以上为冷硬卷样本)
5
(以上均为冷硬板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