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学考试重点

温病学考试重点
温病学考试重点

温病学重点

(括号内内容看一下作为了解)

上篇

第一章绪论

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萌芽阶段

《黄帝内经》首次提出温病病名

二、成长阶段

1.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刘完素提出“六气皆从火化”的观点,为温病寒凉清热为主治疗方法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2.首先提出温病应从伤寒体系中分化出来的医家为元代末年的王履(王安道),将温病与伤寒加以明确区分,其《医经溯洄集》中强调“温病不得混称伤寒”。故清代温病学家吴鞠通评价王履“始能脱却伤寒,辩证温病”

三、形成阶段

1.明代医家吴又可所著第一部温疫学专著——《瘟疫论》,创立疠气学说

2.明代医家张鹤腾所著第一部暑病专著——《伤暑全书》

3.清代叶天士——《温热论》,创立了卫气营血学说。为温病学理论的奠基之作

4.清代薛生白——《湿热病篇》

5.吴鞠通——《温病条辨》,倡导三焦辨证。第一部理论方药具备的集大成之作

6.王孟英——《湿热经纬》。第一部优秀的温病文献汇集之作

以上,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被誉为清代温病四大家。

此外,需要了解:

杨栗山——《伤寒温疫条辨》;余霖——《疫疹一得》

陈平伯——《外感温病篇》;柳宝诒——《温热逢源》

雷丰——《时病论》;俞根初——《通俗伤寒论》

戴天章——《广温热论》

第二章温病的特点、范围及分类

第一节温病的概念

温病是指感受温邪而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第二节温病的特点:

1.有特异的致病因素——温邪

2.多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温病的发生与季节有密切的关系,故有“四时温病”之称;东南沿海地区夏季炎热潮湿,易形成湿热病邪,所以湿热类温病易于发生)

3.病程发展有一定规律性(①由表入里②由浅入深③由轻转重④由实转虚⑤由功能失常转为实质损伤)

4.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①起病急,传遍快②发热为主症,热象偏重③易化燥伤阴④易内陷生变)

(皮肤斑疹密布,腔道出血,神智昏迷,手足抽搐等。其中斑疹、出血是热陷血分,迫血妄行所致,神智昏迷是热邪内闭心包的结果,手足抽搐是热陷肝经而热盛动风的表现)

第三节温病的范围及命名

一、温病的命名

1.以发病季节为依据:发生于春季的春温;发生于冬季的冬温

2.以时令主气为命名依据:发生于春季的风温(春季主气是风);发生于夏季的暑温(夏季主气为暑);发生于长夏季节的湿温(长夏季节主气是湿)

3.根据发病季节结合季节主气命名:秋燥

4.以临床表现特点为依据:大头瘟(以头面肿胀为特点);烂喉痧(以咽喉腐烂、皮肤丹痧密布为特点);疟疾(以寒热定时发作为特点);霍乱(以突然上吐下泻为特点)

5.根据疾病流行情况命名:温疫,或称天行病、时行病等

第四节温病的分类

1.根据病因性质分类

2.根据发病初起的性质分类(可将温病分为新感温病和伏邪温病两类。新感温病是指感受时令病邪后即时而发,病发于表的温病。夏季发生的暑温,其发病后的证候特点与时令病邪的致病特点相一致,故仍属新感温病)

第五节温病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广义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

温疫:“温”指疾病的性质,“疫”指疾病具有强烈传染性并能引起流行,温疫即指具有温热性质的一类疫病

也就是说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并引起大流行的成为温疫

温毒:主要是指因感受温热毒邪引起的一类具有独特表现的急性外感热病。它除了具有一般急性温热疾病的症状表现外,还具有局部红肿热痛甚则溃烂,或肌肤密布斑疹等特征

温病是温热性质外感热病的总称,温毒是温病中具有肿毒或发斑表现的一类特殊病种

第三章温病的病因与发病

温病致病具有共同特性:1.从外感受2.性质属热3.致病迅速4.季节相关5.相互转化6.病位有别

第一节温病的病因

一、风热病邪的致病特点:

①多先犯上焦肺卫

②易伤肺胃阴津

③病情变化迅速

二、暑热病邪的致病特点:

①发病可径犯阳明

②易于伤津耗气

③易致闭窍动风

④易夹湿邪为患

三、湿热病邪的致病特点:

①起病较缓,传变较慢,病势缠绵

②病位以脾胃为主

③易困遏清阳,阻滞气机

四、燥热病邪的致病特点:

①病位以肺为主

②易致津液干燥

五、疫疠病邪

疫疠病邪是具有强烈传染性并能引起较大范围流行的一类温邪。疫疠病邪又称疠气、厉气、疫疠之气,因其致病暴戾,亦称戾气。

六、温毒病邪的致病特点:

①具火热之性

②攻窜流走

③蕴结壅滞

第二节温病的发病

温病的发病因素除感受温邪外,还与人体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有关

第四章温病的辨证理论

第一节卫气营血辩证

第五章温病的常用诊法

一、辨舌

舌诊意义:①区别病邪的类型②分析病机③判断病情变化

1.温病舌苔的变化主要反映卫分和气分的病变

1)白苔:薄者多主表,病属卫分,一般见于温病初起,病变尚清浅;厚者主里,病属气分,多见于湿热为患;润者主津伤不甚;燥者主津液已伤

①舌苔薄白欠润,舌边尖略红:温病初起邪袭卫分的征象(多见于风温初起)

②舌苔薄白而干,舌边尖红:温病表邪未解,肺津已伤的征象

③舌苔白厚而黏腻:湿热相搏于气分之象(多见于湿温病湿重于热阶段,湿阻气分而湿浊偏盛的病证)

④舌苔白厚而干燥:脾湿未化而胃津已伤的征象

⑤舌苔白腻而舌质红绛:湿遏热伏之征象

⑥舌白苔滑腻厚如积粉而舌质紫绛:湿热秽浊郁闭膜原之象(多见于湿热性质温疫)

⑦白霉苔:秽浊之气上泛而胃气衰败之征象,预后多属不良

2)黄苔

①薄黄苔:润者为邪热初入气分,里热不盛而津伤不甚;燥者为气分热盛,津液已伤

②黄白相间苔:邪热已入气分,表邪尚未尽解

③苔黄干燥:气分邪热炽盛,津液受伤的征象

④老黄苔:热结肠腑之征象

⑤黄腻苔或黄浊苔:气分湿热内蕴之征象(见于湿热病重、热重于湿及湿热蕴毒之证)

3)灰苔

①灰燥苔:热结肠腑而阴液大伤之征象

②灰腻苔:温病后期阳虚有寒之征象

4)灰苔:往往是病情危重的标志

①黑苔焦躁起刺,质地干涩苍老:热结肠腑,肾阴耗竭之征象

②黑苔薄而干燥或焦枯:温病后期,邪热深入下焦而肾阴耗竭的征象

③舌苔干黑,舌质淡白无华:湿温病热入营血,灼伤阴络,大量便血导致气随血脱时

2.辨舌质:反映营血分变化

1)红舌

①舌尖红赤起刺:红绛舌的早期,心火上炎之征象

2)绛舌:热入营分血分之明显改变

①纯绛鲜泽:热入心包之征象

②绛而干燥:邪热入营,营阴耗伤之征象

③绛舌光亮如镜(镜面舌):胃阴衰亡之征象

④舌绛不鲜,干枯而萎:肾阴耗竭之征象

3)紫舌:营血热毒炽盛征象

①杨梅舌:血分热毒极盛之征象

②猪肝舌:肝肾阴竭之征象

二、验齿

1.光燥如石:胃热津伤,肾阴未竭,病情尚不甚重之征象

2.燥如枯骨:肾阴枯竭,不能上承于齿的征象

三、辨斑疹

1.形态区别

斑,点大成片而无碍手之质,压之不褪色

疹,点小呈琐碎小粒,形如粟米,突出于皮肤之上,抚之碍手,压之而色消2.成因

斑为阳明热炽,内迫营血,血从肌肉外渍所致,其病位主要在胃

疹为邪热郁肺,内窜营分,血从肌肤血络而出所致,其病位主要在肺

清代陆子贤“斑为阳明热毒,疹为太阴风热”

3.斑疹的诊察及临床意义

1)观察色泽

斑疹色泽红活荣润者为顺,标志着邪热壅滞不甚,血行较畅,正气尚盛,邪热有外透之机

①色艳红如胭脂,提示血热炽盛

②斑疹色紫赤如鸡冠花,为营血热毒深重的表现

③斑疹色黑,属火毒极盛的重险之象

④色黑而光亮者,提示热毒虽亢盛,但气血尚充,治疗得法,尚可救治

⑤色黑而隐隐,四旁赤色,为火郁内伏,但气血尚活,用大剂清凉透发,也有转为红色而可救者

⑥色黑而晦暗,属元气衰败而热毒锢结之象,救治较难,预后甚差

总之,斑疹色越深,预后越差,如雷丰所说“红轻,紫重,黑危”

2)审视形态

斑疹松浮洋溢,如洒于皮面者,为邪毒外泄之象,预后大多良好,属顺证

斑疹紧束有根,从皮面钻出,如履透针,如矢贯的者,为热毒深伏,锢结难出之象,预后大多不良,属逆证

四、辨白胚(字库没有,大家自己改正)

1.成因

①湿热伤肺

②湿郁卫分,汗出不彻

2.机理:湿热郁蒸(于气分),湿热并重阶段

3.诊断意义

1)辨病证性质,即是诊断湿热之邪在气分的重要依据

2)辨津气盛衰

①白胚晶莹饱绽,颗粒清楚明亮,成为“水晶胚”,在白胚透发后,每见热势递减,神情清爽,为津气充足,正能胜邪,邪却外达之佳象(顺)

②白胚空壳无浆,如枯骨之色,称为“枯胚”,每并见身热不退,神志昏迷,或神倦气怯,黏汗自出,脉微弱或细数等症,属于津气衰竭,正不胜邪,邪气内陷的危险征象

③胚发而内含脓样浆液的“脓胚”属于热毒极盛之象,病情亦多危重

第二节温病常见症状

一、发热,主要类型

1.发热恶寒

2.寒热往来

3.但热不寒(①~⑥)

①壮热:邪入气分,邪正剧争

②日哺潮热:多见于热结肠腑之证

③身热不扬:多见于湿温病初期,因湿温病邪蕴阻卫气

④发热夜甚:温病热入营分,劫灼营阴,甚至深入血分之征象

⑤夜热早凉:温病后期余邪留于阴分之征象

⑥低热:温病后期阴伤虚热之征象

二、汗出异常

1.时有汗出:湿热郁蒸之象

2.战汗:热势持续壮盛日久的病人突然先出现全身战栗,继之全身大汗淋漓,汗出后热势骤降。本症为邪气久在气分流连,邪正相持,正气奋起鼓邪外出之征象

三、神志异常

1.神昏谵语,神昏指神志不清或意识丧失,;谵语指语无伦次或胡言乱语。二者每同时出现,成为昏谵,为热扰心神或邪热闭于心包之征象。

多出现在以下病变中:

①热结肠腑,邪热循胃络上扰于心

②营热炽盛,营热扰心

③血热扰心

④热闭心包,扰乱神明

2.神志昏蒙,表情淡漠,神呆寡言,意识模糊,呈朦胧状态,神志时清时昧,似醒似寐,时有谵语,甚时可见嗜睡如昏,但呼之能应

多为气分湿热蕴酿痰浊而蒙蔽心包,扰及心神所致

四、痉

1.实风内动

表现(简):病程短,起病急,有间歇,抽动有力,幅度大,触之即动,甚则角弓反张,多伴神昏谵语,壮热

机理:热盛引动肝风

治宜清热凉肝息风

2.虚风内动

表现(简):起病缓,持续时间长,抽动无力,幅度小,甚至颤动,握之即止,神志多清醒,病程长

机理:肝肾阴亏,水不涵木

治宜滋阴息风

第六章温病的治疗

叶天士根据温病卫气营血不同阶段的病理变化,提出“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的治疗原则吴鞠通在三焦辨证的基础上提出“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的治疗原则

一、泄卫透表法

1.疏风泄热(即通常所说的辛凉解表法)

用辛散凉泄之品疏散轻透卫表风热之邪

主治风温初起,风热病邪袭于肺卫之证

(症见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少汗,口微渴,或伴有咳嗽,咽痛,舌苔薄白,舌边尖红,脉浮数等)

代表方剂:银翘散、桑菊饮等

2.宣表化湿

用芳香宣透之品以疏化肌表湿邪

主治湿温初起,湿热病邪侵于卫表之证

(症见恶寒发热,头昏重如蒙,身体困重,四肢酸楚,少汗,胸闷脘痞,苔白腻,脉濡缓等)

代表方剂:藿朴夏苓汤

二、清解气热法

1.轻清宣气(气在上)

主治邪在气分,热郁胸膈,热势不甚而气失宣畅之证

(本证可见于温病热邪初传气分,或里热渐退而余热未清阶段。

症见身热微渴,心中懊憹不舒,起卧不安,苔薄黄,脉数等)

代表方剂:栀子豉汤加瓜蒌、杏仁、芦根等

2.辛寒清气(气在中)

主治邪热炽盛于阳明气分,热势浮盛之证(阳明经证)。

(症见壮热,大汗出,心烦,口渴喜冷饮,苔黄燥,脉洪数等。)

代表方剂:白虎汤

3.清热泻火(气在下)

主治邪热内蕴,郁而化火之证

(症见身热,口苦而渴,心烦不安,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数等)

代表方剂:黄芩汤、黄连解毒汤

三、和解祛邪法

1.清泄少阳(清热在半表半里)

主治邪热夹痰湿郁于少阳,枢机不利,胃失和降之证

(症见寒热往来,口苦胁痛,烦渴溲赤,脘痞呕恶,舌红苔黄腻,脉弦数等)代表方剂:蒿芩清胆汤

2.分消走泄(三焦半表半里)

主治温病邪热与痰湿阻遏于三焦,既不外解,又不里传,而致三焦气化失司之证(症见寒热时起时伏,胸痞腹胀,溲短,苔腻等)

代表方剂:温胆汤加减

或如叶天士所说的杏、朴、苓之类为基本用药

3.开达膜原(半表半里)

主治湿热秽浊之邪郁伏膜原之证

(症见寒热如虐,寒甚热微,脘痞腹胀,身痛肢重,苔白腻如积粉而舌质红绛甚或紫绛)

代表方剂:雷氏宣透膜原法

四、通下逐邪法

1.通腑泄热

主治热入阳明,内结肠腑之阳明腑实证

(症见潮热,谵语,腹胀满,甚则硬痛拒按,大便秘结或热结旁流,苔老黄或焦黑起刺,脉沉实有力等)

代表方剂:调胃承气汤、大承气汤

2.导滞通便

本法用通导肠腑湿热积滞之品导泻胃肠湿热积滞,疏通肠道气机

主治湿热积滞交结肠腑之证

(症见身热,脘腹痞满,恶心呕逆,便溏不爽,色黄赤如酱,舌苔黄浊等)

代表方剂:枳实导泻汤

3.增液通下(热结阴亏)

主治肠腑热结而阴液亏虚证,即所谓“热结液亏”之证

(症见身热不退,大便秘结,口干唇裂,舌苔干燥等)

代表方剂:增液承气汤

4.通瘀破结

主治温病热瘀互结,蓄于下焦之证

(症见身热,少腹硬满急痛,小便自利,大便秘结或色黑,或神志如狂,舌紫绛,脉沉实等)

代表方剂:桃仁承气汤

五、清营凉血法

1.清营泄热

此法叶天士称之为“透热转气”

代表方剂:清营汤

2.凉血散血

代表方剂:犀角地黄汤

3.气营(血)两清

主治温病气营两燔或气血两燔证

治疗气营两燔证的代表方剂:加减玉女煎

治疗气血两燔证的代表方剂:化斑汤、清瘟败毒饮

六、息风止痉法

1.凉肝息风(实风)

主治温病邪热内炽,引动肝风,风火相煽之热盛动风证

(症见身灼热,手足抽搐,甚或角弓反张,口噤神迷,舌红苔黄,脉弦数等)代表方剂:羚角钩藤汤

2.滋阴息风(虚风)

主治温病后期真阴亏损,肝肾阴虚,筋脉失于滋养,虚风内动之证

(症见低热或五心烦热,手指蠕动,甚或瘛疭,肢厥神倦,舌干绛而萎,脉虚细等)

代表方剂:三甲复脉汤、大定风珠

中篇

第八章风温

风温是感受风热病邪所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

(初起以发热,微恶风寒,咳嗽,口微渴等肺卫表证为特征,继则出现邪热壅肺等气分证侯,在病变过程中有顺传、逆传两种传变趋势,后期多表现为肺胃津伤之象。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见于冬春两季,发于冬季的又称冬温。)风温病名首见于《伤寒论》

叶天士明确了风温是感受时令之邪所致的春季新感温病

陈平伯著有第一部风温专著《外感温病篇》

病因病机

本病的病因是春季或冬季的风热病邪

若素禀不足之人,正气虚弱,卫外不固,或起居不慎,寒温失调,可使卫气防御能力下降,风热病邪则易乘虚而入导致发病

发展趋势

一是顺传于气分

二是逆传心包,也可表现为阳明邪热炽盛之证

常见证型辨证

一、邪袭肺卫

【证候】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少汗,头痛,咳嗽,口微渴,舌苔薄白,舌边尖红,脉浮数

【治法】辛凉解表,宣肺泄热

【方药】银翘散、桑菊饮

因肺失宣降而致咳嗽较甚者,可加杏仁、橘红、川贝、枇杷叶等,以宣肺利气,化痰止咳

二、肺热炽盛

1.邪热壅肺

【证候】身热,汗出,烦渴,咳喘,或咳痰黄稠,或带血,或痰呈铁锈色,胸闷胸痛,舌红苔黄,脉数

【病机】风热之邪入里,邪热壅阻肺经气分所致

【治法】清热宣肺

【方药】麻杏石甘汤、千金苇茎汤

如咳痰黄稠者,可加黄芩、瓜蒌、浙贝母、竹沥清热化痰

痰多而喘急显著者可加葶苈子、苏子等以降气平喘

2.肺热腑实

【证候】潮热便秘,痰涎壅盛,喘促不宁,舌苔黄腻或黄滑,脉右寸实大

【治法】宣肺化痰,泄热攻下

【方药】宣白承气汤(《温病条辨》)

3.肺热移肠

【证候】身热,咳嗽,口渴,下利色黄热臭,肛门灼热,腹痛而不硬满,苔黄,脉数

【治法】苦寒清热止利

【方药】葛根黄芩黄连汤

4.肺热发疹

【证候】身热,肌肤发疹,疹点红润,咳嗽,胸闷,舌红苔薄白,脉数

【病机】肺经气分热邪外窜肌肤,波及营络所致

【治法】宣肺泄热,凉营透疹

【方药】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丹皮、大青叶,倍玄参方

三、痰热结胸

【治法】清热化痰开结

【方药】小陷胸汤加枳实汤

四、邪入阳明

1.热炽阳明

【证候】壮热,恶热,汗大出,面目红赤,渴喜冷饮,苔黄而燥,脉浮洪或滑数【治法】清热保津

【方药】白虎汤

2.热结肠腑

【证候】日哺潮热,时有谵语,大便秘结,或纯利恶臭稀水,肛门灼热,腹部胀满硬痛,苔老黄而燥,甚则灰黑而燥裂,脉沉实有力

【治法】软坚攻下泄热

【方药】调胃承气汤

3.胃热阴伤

【治法】清泄胃热,生津益气

【方药】竹叶石膏汤

五、热入心包

1.热陷心包

【证候】神昏谵语或昏聩不语,身体灼热,四肢厥冷,舌蹇,舌色鲜泽,脉细数【病机】痰热阻闭包络,堵塞窍机,扰乱神明,则见神昏谵语或昏聩不语;舌为心之苗,痰热阻于心窍,故舌蹇;心营热盛,舌色鲜泽而绛;营阴耗损则脉象细数;邪热内闭,阻滞气机,阳气不达于四肢,故身体灼热而四肢厥冷。其热闭浅者,则肢厥较轻,热闭愈重则肢厥愈甚,即所谓“热深厥亦深”

【治法】清心开窍

【方药】清宫汤送服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

安宫牛黄丸、至宝丹、紫雪丹三方皆有清热解毒,透络开窍,苏醒神志之功,属凉开之剂,是传统治疗温病神昏之要药,俗称“三宝。”三方药物组成不同,功效各有差异。

安宫牛黄丸药性最凉,长于清热兼能解毒,主要用于高热神昏之症

紫雪丹药性偏凉,长于息风止痉,泻热通便,多用于高热惊厥之症

至宝丹则长于芳香避秽,多用于窍闭谵语之症

2.热入心包兼阳明腑实

【证候】身热,神昏,舌蹇,肢厥,便秘,腹部按之硬痛,舌绛,苔黄燥,脉数沉实

【治法】清心开窍,攻下腑实

【方药】牛黄承气汤

即用前安宫牛黄丸二丸,化开,调生大黄末三钱,先服一半,不知再服

六、余邪未净,肺胃阴伤

【证候】低热或不发热,干咳或痰少而黏,口舌干燥而渴,舌干红少苔,脉细【治法】滋养肺胃,清涤余邪

【方药】沙参麦冬汤

沙参三钱,玉竹二钱,生甘草一钱,冬桑叶一钱五分,麦冬三分,生扁豆一钱五分,花粉一钱五分

第九章春温

春温是温热病邪内伏而致,初起以发热,心烦,口渴,舌红苔黄或斑点隐隐等里热证侯为主要特征的急性外感热病,发于春季。

(本病起病急骤,初起即有明显的里热证侯,病情较重,变化较多,严重者可以出现神昏,痉厥,斑疹,出血等危重证候,后期往往伤及肝肾阴液。传统认为本病是一种由于冬季感受寒邪,郁伏化热而发生于春季的伏气温病)

素问“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可以认为是对春温病发病的最早论述

宋代医家郭雍首先提出了“春温”的病名

总体治则:清泄里热,养阴透邪

一、初发证治

1.气分郁热

【证候】身热,口苦而渴,干呕心烦,小便短赤,胸胁不舒,舌红苔黄,脉弦数【治法】苦寒清热,宣郁透邪

【方药】黄芩汤加豆豉、玄参方

2.卫气同病

【治法】解表清里

【方药】增损双解散

本方由升降散方(大黄,姜黄,白僵蚕,蝉蜕)加味而成

3.热灼营分

【证候】身热夜深,心烦躁扰,甚或时有谵语,斑点隐隐,咽燥口干反不甚渴饮,舌红绛、苔薄或无苔,脉细数

【治法】清营泄热

【方药】清营汤

体现了叶天士“入营犹可透热转气”的治疗法则

4.卫营同病

【治法】泄卫透营

【方药】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丹皮、大青叶,倍玄参方

二、邪盛气分

1.热灼胸膈

【证候】身热不已,面红目赤,胸膈灼热如焚,烦躁不安,唇焦咽燥,口渴,口舌生疮,齿龈肿痛,或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滑数

【治法】清泄膈热

【方药】凉膈散

2.热结肠腑

【治法方药】本症以通腑泄热为治

若阳明腑实,阴液亏虚者,治宜攻下腑实,滋阴增液——增液承气汤

若阳明腑实,气液两虚者,治宜攻下腑实,补益气阴——新加黄龙汤

若热结肠腑,小肠热盛者,治宜攻下肠腑热结,清泄小肠邪热——导赤承气汤

三、热炽营血

1.气营(血)两燔

【治法】气营(血)两清

【方药】玉女煎去牛膝、熟地加细生地、玄参方,或化斑汤、清瘟败毒饮

化斑汤即白虎汤加犀角、玄参而成

清瘟败毒饮由白虎汤、凉膈散、黄连解毒汤及犀角地黄汤四方组合而成

2.热盛动血

【证候】身灼热,躁扰不安,甚或昏狂谵妄,斑疹密布,色深红甚或紫黑,或图衄便血,舌深绛,脉数

【治法】凉血散血,清热解毒

【方药】犀角地黄汤

干地黄一两,生白芍三钱,丹皮三钱,犀角三钱

体现了叶天士“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的治疗原则

3.热与血结

【证候】有明显的神态表现,轻则如狂,重则发狂

【治法】泄热通结,活血逐瘀

【方药】桃仁承气汤

本方由桃核承气汤去桂枝、甘草,加丹皮、芍药、当归而成

四、热盛动风

【证候】身热壮盛,头晕胀痛,烦闷躁扰,甚则狂乱,神昏痉厥,或见颈项强直,角弓反张,舌干红绛,脉弦数

【治法】清热凉肝息风

【方药】羚角钩藤汤

五、热灼真阴

1.真阴亏损

【证候】身热不甚,久留不退,午后面部潮红,或颧赤,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咽干齿黑,或神倦,耳聋,舌质干绛,甚或紫黯痿软,脉虚软或结代

【治法】滋补肝肾真阴

【方药】加减复脉汤

本方由炙甘草汤去参、桂、姜、枣,加白芍而成。注意方中用干地黄

2.阴虚风动

【证候】低热,手指蠕动,口角颤动,或瘛疭,两目上视或斜视,筋惕肉瞤,心中憺憺大动,甚则时时欲脱,形消神倦,齿黑唇焦,舌干绛或光绛,脉虚弱或细促

【治法】滋阴养血,潜阳息风

【方药】三甲复脉汤,大定风珠

三甲复脉汤系加减复脉汤加生牡蛎、生鳖甲、生龟板而成

大定风珠为三甲复脉汤加鸡子黄、五味子而成

3.阴虚火炽(有实热而阴虚火旺)

【治法】清心火,滋肾水

【方药】黄连阿胶汤

六、邪留阴分

【证候】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能食形瘦,舌红少苔,脉沉细略数

【治法】滋阴清热,搜邪投络

【方药】青蒿鳖甲汤

第十章暑温

暑温是感受暑热病邪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

(本病起病急骤,传变迅速,初起即见壮热,烦渴,汗多,脉洪大等阳明气分热盛证候,病程中易化火伤津耗气,多有闭窍动风之变。)

本病多发于炎夏盛暑之季,有明显的季节特点

由于暑热病邪易夹湿为患,故暑病有夹湿与不夹湿之别,夹湿者称暑湿

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首次提出了暑温的病名

总体治则:清暑泄热

《伤暑全书》张凤逵所说“暑病首用辛凉,继用甘寒,再用酸泄酸敛”即概括了暑温气分阶段的基本治疗大法

一、暑温本病

1.气分证治

1)暑入阳明

【证候】壮热汗多,口渴心烦,头痛且晕,面赤气粗,或背微恶寒,舌苔黄燥,

脉洪数或洪大而芤

【治法】清泄暑热。津气耗伤者兼以益气生津

【方药】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

2)暑伤津气

【证候】身热心烦,溺黄,口渴自汗,气短而促,肢倦神疲,苔黄干燥,脉虚无力

【治法】清热涤暑,益气生津

【方药】王氏清暑益气汤

西洋参,石斛,麦冬,黄连,竹叶,荷杆,知母,甘草,粳米,西瓜翠衣

3)津气欲脱

【证候】身热骤退,汗出不止,喘喝欲脱,脉散大

【治法】益气敛津,扶正固脱

【方药】生脉散(风温中也有提及)

4)热结肠腑

【治法】通腑泄热,热毒盛者伍以清热解毒

【方药】调胃承气汤、解毒承气汤

2.营血分证治

1)暑入心营

暑厥:夏季感受暑热病邪而猝中心营,内闭心包,起病即猝然昏厥者,名暑厥2)暑热动风

暑风:夏季感受暑热病邪,暑热亢盛引动肝风,起病即见痉厥者,名暑风,小儿猝中者,又称为“暑痫”

3)暑入血分

【方药】神犀丹合安宫牛黄丸

4)暑伤肺络

暑瘵:夏季感受暑热病邪而损伤肺络,起病即出现骤然咯血、咳嗽为特征,其表现颇似痨瘵者,名暑瘵

3.后期证治

1)暑伤心肾

【证候】心热烦躁,消渴不已,肢体麻痹,舌红绛,苔薄黄或薄黑而干,脉细数【治法】清心泻火,滋养肾水

【方药】连梅汤

连梅汤由黄连阿胶汤去黄芩、芍药、鸡子黄加乌梅、生地、麦冬而成。

两方都用于心火亢旺,肾水不足之心肾不交,方中都有黄连阿胶

但连梅汤适用证型为虚中夹实,以虚为主

黄连阿胶汤侧重于实

二、暑温兼证

1.暑湿困阻中焦(气分暑湿)

【方药】白虎加人参汤

2.暑湿弥漫三焦

【治法】清热利湿,宣通三焦

【方药】三石汤

三石指的是滑石,生石膏,寒水石

第十一章湿温

湿温是感受湿热病邪引起的以脾胃为病变中心的急性外感热病。

(初起以身热不扬,身重肢倦,胸闷脘痞,舌苔腻脉缓为主要特征。)

病变多以脾胃为中心,与一般温热类疾病相比,起病较缓,病势缠绵,病程较长。好发于气候炎热、雨湿较盛的夏秋季节(之交)

湿温病名最早见于《难经》(五十八难)

薛生白所著《湿热病篇》为湿热病的专著,被后人称为水湿三焦辨证

后期有伤阴、伤阳两种转归

中气的盛衰,影响着湿热的转化

治疗禁忌

湿温“三禁”:湿温初起忌用辛温发汗、苦寒攻下和滋养阴液三法

正如吴鞠通所说“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下之则洞泄,润之则病深不解”

一、湿重于热

1.湿遏卫气

【证候】恶寒少汗,身热不扬,午后热甚,头重如裹,身重肢倦,胸闷脘痞,面色淡黄,口不渴,舌苔白腻,脉濡缓

【治法】芳香辛散,宣气化湿

【方药】藿朴夏苓汤、三仁汤

两方均有开上、运中、渗下的作用,能够宣化表里之湿而用于湿温初起湿遏卫气之证。

其中,藿朴夏苓汤芳化及渗湿作用较强,适用于湿邪郁表,表湿较著者

三仁汤清热作用较强,适用于湿渐化热者

2.邪阻膜原

【方药】达原饮、雷氏宣透膜原法

3.湿困中焦

【治法】芳香化浊,燥湿理气

【方药】雷氏芳香化浊法

4.湿阻肠道,传导失司

【治法】宣通气机,清化湿浊

【方药】宣清导浊汤

方中晚蚕砂清化湿浊;皂荚子化湿除秽,宣通气机。猪苓、茯苓、寒水石利湿泄热。浊化热清,气机宣通,则大便自可通畅,诸症皆可缓解

二、湿热并重

1.湿热困阻中焦

【证候】发热汗出不解,口渴不欲多饮,脘痞呕恶,心中烦闷,便溏色黄,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辛开苦降,清热燥湿

【方药】王氏连朴饮

2.湿热蕴毒

【证候】发热口渴,胸闷腹胀,肢痠倦怠,咽喉肿痛,小便黄赤,或身目发黄,

舌苔黄而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化湿,解毒利咽

【方药】甘露消毒丹

3.湿热酿痰,蒙蔽心包

【证候】身热不退,朝轻暮重,神识昏蒙,似清似昧,或时清时昧,时或谵语,舌苔黄腻,脉濡滑而数

【治法】清热化湿,豁痰开窍

【方药】菖蒲郁金汤合苏合香丸或至宝丹

第十二章伏暑

伏暑是感受暑热或暑湿病邪,发于秋冬季节的一种急性外感热病。

“伏暑”之名最早出现在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

一、初发证治

1.卫气同病

【证候】发热恶寒,头痛,周身酸痛,无汗或少汗,心烦口渴,小便短赤,脘痞,舌苔腻,脉濡数

【方药】银翘散去牛蒡子、玄参加杏仁、滑石方,黄连香薷饮

“太阴伏暑,舌白口渴,无汗者,银翘散去牛蒡子、元参加杏仁、滑石主之”(《温病条辨》)

2.卫营同病

【证候】发热,微恶风寒,头痛,无汗或少汗,心烦不寐,口干但不甚渴饮,或见斑点隐隐,舌绛少苔,脉浮细数

【方药】银翘散加生地、丹皮、赤芍、麦冬方

二、邪在气分

1.暑湿郁阻少阳

【证候】寒热如疟,身热午后较甚,入暮尤剧,天明得汗诸症稍减,但胸腹灼热不除,口渴心烦,脘痞,舌苔黄白而腻,脉弦数

【治法】清泄少阳,和解化湿

【方药】蒿芩清胆汤

2.暑湿夹滞,阻结肠道

【证候】身热稽留,胸腹灼热,呕恶,便溏不爽,色黄如酱,舌苔黄垢腻,脉滑数

【治法】导滞通下,清暑化湿

【方药】枳实导泻汤

3.热炽阴伤

【治法】清热泄火,甘苦化阴

【方药】冬地三黄汤

第十三章秋燥

秋燥是感受燥热病邪引起,初起以邪在肺卫及口鼻唇咽干燥为主要表现,多发于秋季的一种急性外感热病。

一、邪犯肺卫

【治法】辛凉甘润,轻透肺卫

【方药】桑杏汤

二、邪在气分

1.燥热伤肺

【证候】身热,心烦口渴,干咳无痰,气逆而喘,胸满胁痛,咽干鼻燥,舌苔薄白干燥或薄黄干燥,舌边尖红赤

【治法】清肺泄热,养阴润燥

【方药】清燥救肺汤

第十四章大头瘟

大头瘟是感受风热时毒引起的,以头面焮赤肿大为特征的一种急性外感热病,多发于冬春二季。

本病除全身症状外,伴有头面红肿疼痛的变现,故属于温度范畴

第十五章烂喉痧

烂喉痧是外感温热时毒而引起的一种急性外感热病,属于温毒范畴。临床以发热,咽喉肿痛糜烂,肌肤丹痧密布为主要特征,多发于冬春二季。

(本病因其有咽喉溃烂,肌肤丹痧,故称“烂喉痧”;

因其肌肤发生的痧疹赤若涂丹,又称为“烂喉丹痧”;

因其具有传染性,能引起流行,故名“疫喉痧”、“疫毒痧”、“疫痧”、“疫喉”、“疫疹”、“时喉痧”等)

下篇

第十六章叶天士《温热论》

【原文】

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原文】

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反致慌张矣。

【原文】

热病救阴尤易,通阳最难,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然较之杂证,则有不同也。

第十七章薛生白《湿热病篇》

【原文】

湿热证,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舌白,口渴不引饮。

名词解释

逆传心包:邪在肺卫不解,不顺传气分传入心包,出现神昏谵语的过程

两阳相劫:风邪和温邪都是阳邪,两阳相合,风火交炽,劫掠津液,出现口鼻等

头面部清窍干燥和口渴的燥象。

浊邪害清:浊指湿邪,清指清窍,即湿热蒸郁,上蒙清窍,致使耳鼻失灵,出现耳聋,鼻塞等证状。

透热转气:在清营养阴的基础上,加入轻清宣透之品,如双花、连翘、竹叶等,使热邪自营分转到气分而解的一种治法

耗血动血:耗血指热毒炽盛,耗伤营阴和血液,动血指血热炽盛,迫血妄行导致的出血和血瘀

凉血散血:血分证的治法,以清热凉血和活血散血之品治以清散血分郁热。

温邪上受:指温邪感邪途径为“上受”。温为阳邪,有温热之性,易从口鼻而入。邪气侵入的途径为口鼻,感受的部位为肺,口鼻为清窍,在人身的上部,肺为华盖,位置最高,居脏腑之首,称为“上受”。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温病学重点剖析

第一单元绪论 1、《难经?五十八难》云:“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 2、庞安时在《伤寒总病论》中以桂枝为例,因时因地因人加减,为活用经方作出示范。 3、吴鞠通评价元代王履“始能脱却伤寒,辩证温病。” 4、金元时期刘河间“六气皆从火化”创新论、立新法、制新方。 4、清代温病四大家:叶桂(叶天士),薛雪(薛生白),吴瑭(吴鞠通),王孟英张仲景学术研究: \* 5、①吴又可《温疫论》:开专论温病之先河、创立“戾气学说”、创疏利透达之法 ②叶天士之《温热论》,温病学理论的奠基之作,叶被誉为“温热大师”:创立卫气营血辨证论治体系、阐明温病病因病机、发展温病诊断方法。 ③薛生白《湿热病篇》:第一部完整系统的论述是热病专著,立湿热病专论,丰富温病理论及证治 ④吴鞠通《温病条辨》:倡导三焦辨证,形成了以卫气营血、三焦为核心的辩证论治体系。 ⑤王孟英著《温热经纬》:以经典为经,以后世名著为纬,系统总结温病学体系 仲景学第二单元温病的概念 一、温病――是由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二、温病特点:1、致病因素的特异性2、多具传染性、流行性性、季节性、地域性3、病理演变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4、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①温病大多起病急骤,来势迅猛,传变较快,变化较多②发热时温病必具之症③易内陷生变,致动血发斑、动风闭窍等危重症候。 三、命名 1、以发病季节为依据:春温、冬温 2、以时令主气为依据:风温、暑温、湿温 3、以发病季节结合主气:秋燥 4、以临床特点:大头瘟、烂喉痧、霍乱、疟疾 5、以疾病流行情况:温疫 四、分类: 1、按病证(或病因)性质分类:温热类温病:风温、春温、暑温、秋燥、大头瘟、烂喉痧、暑热疫、温疟。 湿热类温病:湿温、湿热疫、伏暑、霍乱治疗重在化湿透热。 2、根据发病特点分:新感温病:初起病发于表以肺卫表热见症为主要表现的一类温病,如风温、秋燥和冬温。 伏邪温病:初起即发病于里以里热见症为主要表现的一类温病,如春温、伏暑。 五、广义伤寒: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包括风寒性质的和风热性质的外感热病。 瘟疫是指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并能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 温毒是感受温毒病邪所引起的具有独特表现的一类温病,除具有一般温病的基本临床表现外,尚有局部红肿热痛及溃烂,或给付斑疹等特征,多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多发于冬春两季,如大头瘟、烂喉痧等 第三单元温病的病因与发病 一、病因:感受了外来的温邪伤寒,金匮,张仲景! |+ u, I1 i; F; h 1、共性:温热性质显著、从外侵袭人体,由口鼻或皮毛而入治病迅速;性质属热;致病与时令

温病学考试重点

温病学重点 (括号内内容看一下作为了解) 上篇 第一章绪论 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萌芽阶段 《黄帝内经》首次提出温病病名 二、成长阶段 1.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刘完素提出“六气皆从火化”的观点,为温病寒凉清热为主治疗方法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2.首先提出温病应从伤寒体系中分化出来的医家为元代末年的王履(王安道),将温病与伤寒加以明确区分,其《医经溯洄集》中强调“温病不得混称伤寒”。故清代温病学家吴鞠通评价王履“始能脱却伤寒,辩证温病” 三、形成阶段 1.明代医家吴又可所著第一部温疫学专著——《瘟疫论》,创立疠气学说 2.明代医家张鹤腾所著第一部暑病专著——《伤暑全书》 3.清代叶天士——《温热论》,创立了卫气营血学说。为温病学理论的奠基之作 4.清代薛生白——《湿热病篇》 5.吴鞠通——《温病条辨》,倡导三焦辨证。第一部理论方药具备的集大成之作 6.王孟英——《湿热经纬》。第一部优秀的温病文献汇集之作 以上,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被誉为清代温病四大家。 此外,需要了解: 杨栗山——《伤寒温疫条辨》;余霖——《疫疹一得》 陈平伯——《外感温病篇》;柳宝诒——《温热逢源》 雷丰——《时病论》;俞根初——《通俗伤寒论》 戴天章——《广温热论》 第二章温病的特点、范围及分类 第一节温病的概念 温病是指感受温邪而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第二节温病的特点: 1.有特异的致病因素——温邪 2.多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温病的发生与季节有密切的关系,故有“四时温病”之称;东南沿海地区夏季炎热潮湿,易形成湿热病邪,所以湿热类温病易于发生)

温病学经典原著选读《温热论》《湿热病篇》

叶天士《温热论》 一、重点背诵原文 [原文]1.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1) [原文]2.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变错,反致慌张矣。(8) [原文]3.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在表初表辛凉轻剂。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2) [原文]4.不尔,风夹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3) 二、名词 1、上受:见于叶天士《温热论》,指温病的感邪途径,即温邪从口鼻而入,先犯手太阴肺,即见肺卫表证。 2、逆传:温邪自手太阴肺卫传至手厥阴心包的过程,被称为逆传。 3、透风于热外:此语出自叶天士《温热论》,指出温热挟风的治疗方法,即挟风宜辛凉中加轻清疏散之品,如薄荷、牛蒡子等,使风从表而出,不与热相搏。 4、渗湿于热下:此语出自叶天士《温热论》,指出温热挟湿的治疗方法,挟湿宜辛凉中加甘淡渗湿之品,如芦根、滑石等,使湿邪分利从下泄,不与热相搏。 5、两阳相劫:此语出自《温热论》,两阳:指风与温热皆属阳邪;两阳相合,耗劫津液,临床导致清窍干燥的病候。 6、浊邪害清:此语出自叶大士《温热论》,湿与热合谓之"浊邪",湿热相搏热蒸湿动、蒙蔽于上,阻遏清阳,清窍为之壅塞,出现耳聋、鼻塞等症,故称为浊邪害清。 7、战汗:凡在温病发展中正邪相持气分,正气奋起鼓邪外出,病者突然战栗,继之全身汗出即称之为战汗。 8、益胃:益胃是叶天上《温热论》中提出温邪始终流连气分的治疗大法,该法以轻清之品,清气生津。宣展气机,并灌溉汤液,以振奋正气,经过战汗,使气机宣通,腠理开泄,邪气随汗外透。 三、如何理解叶氏“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1、“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伤寒与温病同属外感热病,叶氏提出“辨营卫气血”与“伤寒同”,是指其发展传变均具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的一般规律。伤寒虽以六经分证,亦影响到卫气营血的病机变化。故言“同”,但是,此“同”并非完全相同。 2、“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伤寒与温病是两类性质不同的外感热病,温病初起邪在肺卫,治以辛凉解表;若有湿浊兼夹,邪在少阳时多见少阳三焦病变,治以分消上下,温病里结阳明时,多见湿热积滞交结胃肠,治以轻法频下;病程中易伤津液,重视养阴生津;病至后期多见虚热证,常要滋养肺胃或肝肾之阴。伤寒初起寒邪束表,治以辛温解表;邪在少阳多见足少阳胆经病变,治以和解表里;里结阳明时多见实热燥屎结于肠腑,多用猛下之法;病程中易伤阳气,重视顾护阳气;病至后期多见虚寒证,每需补脾肾之阳气。故叶氏说:“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四、试述温邪在卫的治法与失治后的表现 1、温邪在卫的治法

温病学考试复习重点总结

2、 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 认为温病的致病原因主要是感受“厉气” 3、 明末吴有性编着了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温疫病专着一一《温疫论》 4、 清代温病四大家:叶桂(叶天士),薛雪(薛生白),吴塘(吴鞠通),王土雄 (王孟英) 5、 叶天士蓍《温热论》,被誉为“温热大师”,提出了“卫气营血”的辨证论治 理论和“辨舌验齿、”“辨斑疹白培” 《湿热病篇》,对湿热之邪在上、中、下三焦的辨证和治疗进行了系 《温病条辨》,形成以“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论治体系。 《温热经纬》 (字嘉言)蓍《尚论篇?详论瘟疫以破大惑》 第一章温病的概念 温病 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温病特点: 1、有特异的致病因素一一温邪 性 3、病程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温热性质温病包括①风温②春温 湿热性质温病包括①湿温②暑湿 根据发病特点分:新感温病和伏邪温病 6、 薛生白蓍 统论述。 7、 吴鞠通蓍 8、 王孟英着 9、 清代喻昌 是由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 2 、多具传染性、浒性、季节性、地域 4 、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 ③暑温④秋燥⑤大头瘟⑥烂喉痧 ③伏暑

第二章、致病特点:共性:从外感受;性质属热;致病迅速;季节相关;病位有别。 风热病邪:1.多从口鼻而入,首先犯肺 2.易化燥伤阴 3.变化迅速 暑热病邪:1?伤人急速,先犯阳明气分 2.暑性酷烈,易耗气伤津 3.易直中心包,闭窍动风 4. 易于兼夹湿邪,郁阻气分 湿热病邪:1.病变以中焦脾胃为主 2.易困阻清阳,阻滞气机 3.传变较慢, 病势缠绵燥热病邪:温热病邪:温毒病邪:疠1.病变以肺为主 2.易致津液干燥 3.易从火化 1.邪气内伏,热自里发 2.里热内迫特性显着 3.易耗伤阴液 1.攻窜流走 2.蕴结壅滞 1.致病力强 2.传染性强 3.多从口鼻而入侵袭人体 4.有特异的 病变定位。温病发病类型新感温病:初起邪多在表,一般无里热证,以发热,恶寒,无汗或 少汗,头痛,咳嗽,苔薄白,脉浮数等卫表证候为主。(风温,秋燥,暑温,湿温, 大头瘟,烂喉痧)伏邪温病:一般无表证。初起以灼热,烦躁,口渴,尿赤,舌红等里热亢盛证为 主。(春温,伏暑)第三章卫气营血辨证表:

国医通17-18中医必修(温病学)题库最全最新

1、“热蒸头胀,身痛,呕逆,小便不通,神识昏迷,舌白,渴不多饮”的主症是B身痛呕逆。 2、温病证见恶寒微热,头重如裹,身体困重,少汗出胸痞,苔白腻,脉濡缓等。治宜B藿朴夏苓汤。 3、在三仁汤中,杏仁、白蔻仁、生薏仁的作用是C宣上、畅中、渗下 4、白虎汤证与小陷胸加枳实汤证均见口渴,二者的区别在于C饮水解渴与否 5、“暑温、伏暑,三焦均受,舌灰白,胸痞闷,潮热,呕恶,烦渴,自利,汗出,溺短者”,其证候类型属于B湿热并重 6、温病症见身热微渴,心中懊憹不舒,苔薄黄,脉数,治宜A栀子豉汤加味 7、壮热,汗多,渴饮,脉洪大,苔黄燥,为B 足阳明(胃)病变 8、按叶天士所说,温热病表证初起治疗应当用C辛凉轻剂 9、下列非祛湿清热法主要作用的是A轻清宣气 10、小儿暑痫的治疗宜选用A清营汤 11、温病邪留三焦,气化失司,治宜B分消走泄 12、用通下法治疗湿热病阳明里结之证时,停止用药的指征是B大便硬 13、下列哪项热型不出现于气分阶段C身热夜甚 14、温病症见身热口渴,口苦咽干,烦躁不安,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数等,治宜E黄芩汤或黄连解毒汤 15、温病治疗中“分消走泄”法属于C和解表里法 16、祛湿清热法没有下列哪项明显作用D清心开窍 17、风温,暑温,湿温,秋燥的命名,主要根据的是A四时主气 18、属伏气温病的病种是B春温 19、温热病气分证后期肺胃津伤的治法是C甘寒法 20、气分热邪炽盛,津液受伤的舌象是C舌红赤而苔黄燥 21、真阴耗损又兼“汗自出,中无所主”者,治疗宜选用C救逆汤 22、温病熄风法的作用是A.肝泄热,滋养肝肾 23、神倦肢厥,手指蠕动,舌干绛而萎,脉虚弱,为B虚风内动 24、下列哪项不属温病泄卫透表法A透热转气 25、温病热入厥阴肝经,动风发痉的舌态是D舌斜舌 26、温病症见发热,微恶风寒,咳嗽少痰,咽干唇燥,头痛,27、苔薄白,舌边尖红等。治宜D桑菊饮 28、根据发病季节而命名的温病有B春温 29、下列哪项属于湿热病的转归B从阳化热从阴化寒湿热胶结可稽留中焦或逐渐转入下焦 30、白虎加苍术汤证的证候类型属于A胃热夹脾湿 31、发热,咳嗽,胸闷,心烦,口渴,肌肤外发红疹,舌赤,苔薄黄,脉数,其病变阶段是C 32、叶天士列举的治疗湿热病邪留三焦的代表药物是C气营 33、三才汤的主治证是B暑温日久,寝卧不安,不思饮食,元气阴液两伤者。 34、温病证见恶寒微热,头重如裹,身体困重,少汗出胸痞,苔白腻,脉濡缓等。治宜 E藿朴夏苓汤 35、舌绛不鲜,干枯而痿的舌象可见于B邪热久留,肾阴欲竭 36、湿热病治疗中的“通阳”是指B宣畅气机,分销走泄而利小便

温病学 考试 复习 重点 总结

1、温病名称的最早记载——《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2、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认为温病的致病原因主要是感受“厉气” 3、明末吴有性编著了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温疫病专著——《温疫论》 4、清代温病四大家:叶桂(叶天士),薛雪(薛生白),吴瑭(吴鞠通),王土雄(王孟英) 5、叶天士蓍《温热论》,被誉为“温热大师”,提出了“卫气营血”的辨证论治理论和“辨舌验齿、”“辨斑疹白培” 6、薛生白蓍《湿热病篇》,对湿热之邪在上、中、下三焦的辨证和治疗进行了系统论述。 7、吴鞠通蓍《温病条辨》,形成以“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论治体系。 8、王孟英著《温热经纬》 9、清代喻昌(字嘉言)蓍《尚论篇?详论瘟疫以破大惑》 第一章温病的概念 温病——是由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温病特点: 1、有特异的致病因素——温邪 2、多具传染性、浒性、季节性、地域性 3、病程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4、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 温热性质温病包括①风温②春温③暑温④秋燥⑤大头瘟⑥烂喉痧 湿热性质温病包括①湿温②暑湿③伏暑 根据发病特点分:新感温病和伏邪温病 第二章、致病特点:共性:从外感受;性质属热;致病迅速;季节相关;病位有别。 风热病邪:1.多从口鼻而入,首先犯肺 2.易化燥伤阴 3.变化迅速 暑热病邪:1.伤人急速,先犯阳明气分 2.暑性酷烈,易耗气伤津 3.易直中心包,闭窍动风 4.易于兼夹湿邪,郁阻气分 湿热病邪:1.病变以中焦脾胃为主 2.易困阻清阳,阻滞气机 3.传变较慢,病势缠绵 燥热病邪:1.病变以肺为主 2.易致津液干燥 3.易从火化 温热病邪:1.邪气内伏,热自里发 2.里热内迫特性显着 3.易耗伤阴液 温毒病邪:1.攻窜流走 2.蕴结壅滞 疠气:1.致病力强 2.传染性强 3.多从口鼻而入侵袭人体 4.有特异的病变定位。温病发病类型新感温病:初起邪多在表,一般无里热证,以发热,恶寒,无汗或少汗,头痛,咳嗽,苔薄白,脉浮数等卫表证候为主。(风温,秋燥,暑温,湿温,大头瘟,烂喉痧)伏邪温病:一般无表证。初起以灼热,烦躁,口渴,尿赤,舌红等里热亢盛证为主。(春温,

温病 温病学考试复习

表证证治叶天士吴鞠通的原文 1、叶天士《温热论》中提出“在卫汗之可也”的温病表证治疗原则,并进一步

3.以脾胃为病变中心,弥漫全身:内外湿合(湿热病邪+饮食内伤),往往阻碍了脾胃正常的运化功能,临床多见脘痞胸闷、呕恶不食,便溏或秘。湿邪弥漫,湿热合邪,上下表里同时受邪,在上—-首如裹。在下---小便不利,大便溏或秘。在表---周身重痛,白pei出现。在里---脾胃运化失调的症状。 4.病程中多见矛盾性症状:湿温病初起以湿为主,湿遏则热伏,热蒸则湿动,因此临床常见矛盾性症状。身热不扬:发热初按皮肤不灼手。发热:脉反濡缓,面色不红反淡黄。口干:不欲饮。神志不烦躁:反呆痴淡漠。大便秘:下之大便反而不燥结。 养阴法的分类、治法(《温病条辨》) 1.甘寒生津法 此法主要适用于温病初、中期,邪在上、中焦阶段,肺胃津液耗伤之证。常用药物如沙参、麦门冬、生地黄、梨汁等甘寒之品,代表方如沙参麦冬汤、五汁饮、益胃汤等。此类方药,清养肺胃之阴,但又不碍胃,从而获得热减阴复的效果。 2.咸寒甘润法 邪热深入肝肾,真阴亏耗,需用咸寒滋填之品,如玄参、阿胶、熟地黄、龟甲等,代表方如加减复脉汤。青蒿鳖甲汤入阴搜邪,透热外达,治疗温病后期热伏阴分,故宜于此方,临床上治虚热广为应用。 3.酸甘化阴法 以酸敛药物,收敛肺气,起到保阴作用。常用于温病特别是暑温津气耗伤之证。主要方剂是生脉散。如连梅汤,此方为酸甘化阴兼酸苦泄热法,用于暑邪深入厥、少二阴,水亏火旺之证。 4.苦甘合化法 将苦寒药与甘寒之品配合运用,取苦甘之性以化阴气,苦寒又能邪热。冬地三黄汤为代表方。热病小便不利,阴气又伤,此方确为对证之治,又春温内陷下痢,阴精欲脱,立法以救阴为主。育阴坚阴为救阴之两大法门,故吴氏化裁仲景之黄连阿胶汤而成加减黄连阿胶汤,以黄连、黄芩苦寒坚阴泄热;阿胶、生地黄、白芍甘寒育阴,而救厥脱。 湿困中焦的治法,代表方 一、治法: 湿重热轻——以芳香化浊为主,佐以淡渗分消——代表方雷氏芳香化浊法合三仁汤

温病学考试复习重点总结

?六元正纪大论》、温病名称的最早记载——《素问1 厉气”葛洪《肘后备急方》认为温病的致病原因主要是感受“2、晋代《温疫论》3、明末吴有性编著了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温疫病专著——,王土雄(王孟英):叶桂(叶天士),薛雪(薛生白),吴瑭(吴鞠通)4、清代温病四大家辨斑疹白”“的辨证论治理论和“辨舌验齿、温热大师”,提出了“卫气营血”5、叶天士蓍《温热论》,被誉为“”培,对湿热之邪在上、中、下三焦的辨证和治疗进行了系统论述。、薛生白蓍《湿热病篇》6 辨证论治体系。“三焦”,形成以“卫气营血”和7、吴鞠通蓍《温病条辨》《温热经纬》8、王孟英著详论瘟疫以破大惑》清代喻昌(字嘉言)蓍《尚论篇?9、温病的概念第一章 是由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温病——温病特点:1、有特异的致病因素——温邪2、多具传染性、浒性、季节性、地域性 3、病程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4、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 温热性质温病包括①风温②春温③暑温④秋燥⑤大头瘟⑥烂喉痧 湿热性质温病包括①湿温②暑湿③伏暑 根据发病特点分:新感温病和伏邪温病 第二章、致病特点:共性:从外感受;性质属热;致病迅速;季节相关;病位有别。 风热病邪:1.多从口鼻而入,首先犯肺 2.易化燥伤阴 3.变化迅速 暑热病邪:1.伤人急速,先犯阳明气分 2.暑性酷烈,易耗气伤津 3.易直中心包,闭窍动风 4.易于兼夹湿邪,郁阻气分 湿热病邪:1.病变以中焦脾胃为主 2.易困阻清阳,阻滞气机 3.传变较慢,病势缠绵 燥热病邪:1.病变以肺为主 2.易致津液干燥 3.易从火化 温热病邪:1.邪气内伏,热自里发 2.里热内迫特性显着 3.易耗伤阴液 温毒病邪:1.攻窜流走 2.蕴结壅滞 疠气:1.致病力强 2.传染性强 3.多从口鼻而入侵袭人体 4.有特异的病变定位。 温病发病类型新感温病:初起邪多在表,一般无里热证,以发热,恶寒,无汗或少汗,头痛,咳嗽,苔薄白,脉浮数等卫表证候为主。(风温,秋燥,暑温,湿温,大头瘟,烂喉痧) 伏邪温病:一般无表证。初起以灼热,烦躁,口渴,尿赤,舌红等里热亢盛证为主。(春温,伏暑)第三章卫气营血辨证表: 三焦辨证表

温病学重点

题型:名词解释填空题问答题论述题 一.名解 1.温病,温病是由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2.温毒指感受温热毒邪引起的一类具有独特临床表现的急性外感热病。除一般温热疾病的症状表现,还有局部红肿热痛,甚则溃烂,或肌肤密布斑疹等特征。 3.日晡潮热指发热于下午为甚。日晡即申、酉时,相当于午后3-5时。 4.夏暑发自阳明暑热炎蒸,伤人急速,其暑热炎蒸,伤人急速,其侵犯人体往往不分表里渐次,大多初病即入阳明气分,而无卫分过程。 5.昏愦不语指意识完全丧失,昏迷不语,呼之不应,对外界各种刺激全无反应---神志异常中最严重者。 6.分消走泄用辛开苦泄之品宣展气机,清化三焦气分痰热或湿热之法。邪留三焦, 气化失司所致痰热或痰湿阻遏的证侯。 7.神昏谵语神昏指神志昏迷,不能识人,呼之不应。谵语指语无伦次。共称为昏谵。 8.战汗温病发展过程中突见肢冷爪青,脉沉伏,全身战栗,继而全身大汗淋漓的表现。 9.身热不扬指身热羁留而热象不显,初扪不觉发热,久扪始觉烫手。 二.熟记如下原文: 1)叶天士“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2)叶天士“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 3)吴鞠通《温病条辨》“凡温病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温病由口鼻而入,鼻气通于肺,口气通于胃,肺病逆传,则为心包;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胃与脾也;中焦病不治,即传下焦,肝与肾也。始上焦,终下焦。” 4)吴鞠通“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 5)陆子贤《六因条辨》“斑为阳明热毒,疹为太阴风热” 6)王孟英:“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 7)《灵枢·营卫生会》:“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 8)《内经》“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9)《难经》“伤寒有五:有中风,------有温病”。 三.掌握如下问题: 1)叶天士、吴鞠通、刘河间、王安道对温病学的发展有何主要贡献?其代表著作是什么?温病四大家是哪几个? ①叶天士《温热论》,创立卫气营血学说,阐明温病病因病机,发展温病诊断方 法。 ②吴鞠通《温病条辨》,倡导三焦辩证,规范四时温病证治。 ③刘河间,立新论:六经传受,皆是热证;创新法:寒凉为主,表里双解;制新 方:表里双解剂。 ④王安道概念:温病不得混称伤寒;病机:里热自内外达;治则:清泄里热。温病四大家: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

《温病学》复习试题(1-9套,附答案)

温病学 模拟试卷(一)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37小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7分) 1.在《内经》伏寒化温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感受春季时令之邪而发的新感温病,为后世把温病 分为新感与伏邪温病奠定了基础的医家是() A.朱肱B.汪石山C.郭壅D.吴又可 2.温毒与其它温病的主要区别是() A.发热B.局部红肿热痛C.口渴D.脉数3.下列哪项不是湿热病邪的致病特点() ( A.初起多热象不甚B.易困阻清阳C.易闭郁气机 D.易伤肺胃之阴 4.发热、咳嗽,胸闷,心烦,口渴,肌肤外发红疹,舌赤,苔薄黄,脉数,其病变部位在() A.卫分B.气分C.营分D.气营 5.舌苔薄黑而干,但无芒刺,其意义为()A.阳明腑实证B.胃阴大伤C.肾阴耗竭D.阳 明腑实兼阴亏 6.伏暑卫气同证,正确选方为() A.银翘散B.银翘散加生地、丹皮、赤芍、麦冬方 C.银翘散去牛蒡,加杏仁、滑石方D.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丹皮、大青叶、玄参方。 7.下列有关湿温的病机,哪一项是错误的()A.初起以邪遏卫气为主B.气分湿热留恋,其初起阶段,湿中蕴热,多见湿轻热重证。C.湿困日久,阳气受损D.湿热化燥化火,可深逼血分 ^ 8.暑温,证见灼热躁扰,神昏谵妄,斑疹密布,吐血便血,角弓反张,四肢抽搐,喉中痰声,舌绛,苔焦。其治疗处方是() A.神犀丹合安宫牛丸、紫雪丹B.清瘟败毒饮合安宫牛黄丸C.犀角地黄汤合至宝丹D.犀地清络饮合安宫牛黄丸 9.治疗春温初起,发于阳明气分而兼表证的方剂是() A.寒解汤B.银翘散加减C.清心凉膈散D.白虎汤10.身热,腹满便秘,口干咽燥,倦怠少气,肢体颤动,苔干黄或焦黑,脉沉弱或沉细,其病机是() A.阳明腑实B.阳明腑实兼阴液亏损 C.阳明腑实兼气液两虚D.阳明腑实兼小肠热盛11.下列哪项不是春温病的治疗原则() A.清泄里热B.顾护阴液C.初病由外邪诱发者,当兼以解表D.滋补肺胃 12.首创秋燥病名的医家是() / A.喻嘉言B.吴鞠通C.刘河间D.俞根初13.沈目南认为燥属() A.寒B.次寒C.热D.火 14.风温病的诊断要点不正确的是() A.发于冬春季节B.初起有肺卫见证C.后期多致肺胃阴伤D.病程短 15.下列哪项不是雷氏宣透膜原法的适应症()A.身痛有汗B.寒甚热C.呕逆胀满D.苔黄白而腻16.暑温暑伤津气的临床表现不正确的是()A.身热息高B.口渴自汗C.肢倦神疲D.脉散大无力 17.湿温邪未化燥,不易见的表现是() , A.昏蒙B.脘痞C.痉厥D.舌白 18.下列哪项不是春温气营(血)两燔证的治疗方剂()A.化斑汤B.甘露消毒丹C.玉女煎去牛膝、熟地,加细生地、玄参方D.清瘟败毒饮 19.创立卫气营血辨证的医家是() A.吴鞠通B.王孟英C.叶天士D.薛生白20.下列除哪项外,均与温病的地域性有关()A.地理环境B.人体体质C.生活习惯D.生产水 平 21.风热病邪初起先犯() A.肺卫B.卫气C.阳明D.肺 22.区别营分证与血分证的基本要点是() | A.身热躁扰B.昏狂谵妄C.吐血衄血D.舌质红 绛 23.牙齿燥如枯骨,见于() A.肾阴枯竭B.肾火上炎C.胃阴枯竭D.肺胃阴伤24.身热,脘腹痞满,恶心呕逆,便溏不爽,色黄赤如酱,舌苔黄浊。最佳治法是() A.通腑泄热B.导滞通便C.燥湿清热D.清热泻火25.暑温的病名首先见于() A.《黄帝内经》B.《伤寒论》C.《伤暑全书》D.《温病条辨》 26.“湿土之气,同类相召,故湿热之邪始虽外受,终归脾胃”是哪位医家所说() A.薛雪B.叶桂C.吴鞠通D.王孟英27.壮热,口渴,烦躁,头痛,肌肤发斑,吐血便血,舌绛苔黄,脉数,此为() ) A.气营两燔B.气血两燔C.卫气同病D.热入血分28.叶天士指出:“若斑出热不解者,胃津亡也,主以———————”。() A.酸寒B.咸寒C.苦寒D.甘寒 29.陈平伯的代表著作是() A.《温热逢源》B.《外感温病篇》C.《疫疹一得》 D.《时病论》

温病学重点(课资相关)

课堂资料# 1 一、 名词解释 1、 新感温病:即感邪即发,起病即见肺卫表证,病发于表的温病。 2、 伏气温病:即感邪之后,不即时发病,逾时而发,起病即见里热证,病发于 里的温病。 3、 透热转气:治法名,语出叶天士《温热论》,即在清营养阴方中佐以透热转 气之品,使营分之邪透出气分而解。 4、 身热不扬:身热稽留而自觉发热不甚,热势不显扬于外。为湿热郁蒸气分之 象。 5、 金囚木旺:金囚,指肺被热邪所灼;木旺,指肝风内动;今肺为热灼而不能 克制肝木,则肝木反旺,反侮所不胜,即所谓金囚木旺。 6、 分消走泄:指湿温或温病兼挟痰湿郁于三焦之治法。即通调三焦气机,从上、 中、下三部泄化湿浊之邪。 7、 两阳相劫:病机名。词出《温热论》,风与热俱属阳邪,两阳相合,风火交 炽,耗津劫液,津伤则邪火逾炽,头面清窍为之干燥。 8、 卫分证:指温邪初犯人体肌表,引起卫气功能失调而出现的证侯类型。 9、 潮热:指按时发热,或按时热势加重,如潮汐之有定时的症状。 10、昏谵:即神昏谵语。指神志昏迷,胡言乱语,意识障碍。 11、疠气:即乖戾之气。为瘟疫的致病主因,其来势凶猛。致病急骤,传染性极 强,是一种不同于一般六淫温邪的暴疠之气。 12、战汗:指在温病发展过程中突见肢冷爪青,脉沉伏,全身战栗,继而全身大 汗淋漓的表现。 13、温毒:有两种含义:其一作为病因概念指“热毒”、“毒火”等;其二,作为 病名的概念,指一类具有局部红、肿、热、痛甚至溃烂等特征的“温毒病”。 14、逆传心包:病机名,指温邪由肺卫直接内陷心包。 15、暑痉:疾病名。又名暑风、暑病,暑热亢盛引动肝风而见痉厥的病证。 16、浊邪害清:病机名。语出叶天士《温热论》。湿为重浊之邪,于热相合,湿 热蕴蒸,蒙蔽于上,则清阳之气被其阻遏,清窍为之壅塞,出现耳聋、鼻塞等症。 18、温邪:指外邪中具有,温热性质的一类病邪。其包括风热、暑热、湿热、燥 热、温毒、疠气及伏寒化温的温热病邪。 19、暑厥:疾病名。暑热炽盛时,适逢人体正气虚弱,暑热可直中心包而猝然神 昏肢厥等。 3、比较题: 加用银花、竹叶、豆豉、荆芥、牛蒡等――泄卫力强,重在清疏卫表以退热,――-以表热重为主 加用桑叶、菊花、杏仁――宣肺力强,重在清宣肺气以止咳―以表热较轻,咳嗽 较甚为宜 有藿香、豆豉――泄卫透表湿力强――蔻 仁、厚朴、半夏用量较轻――化里湿之力 稍逊――重在宣化表湿 风温初起,邪在肺卫,均属辛凉均;含连翘、薄荷、桔梗、芦根、甘草 银翘散 桑菊饮 均用于湿温病初起,湿遏卫气之证 藿朴夏苓汤 三 仁 汤

山东中医药大学温病学考试重点汇总

山东中医药大学温病学考试重点(笔记) 上篇 第一章绪论 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萌芽阶段 《黄帝内经》首次提出温病病名 二、成长阶段 1.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刘完素提出“六气皆从火化”的观点,为温病寒凉清热为主治疗方法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2.首先提出温病应从伤寒体系中分化出来的医家为元代末年的王履(王安道),将温病与伤寒加以明确区分,其《医经溯洄集》中强调“温病不得混称伤寒”。故清代温病学家吴鞠通评价王履“始能脱却伤寒,辩证温病” 三、形成阶段 1.明代医家吴又可所著第一部温疫学专著——《瘟疫论》,创立疠气学说 2.明代医家张鹤腾所著第一部暑病专著一一《伤暑全书》 3.清代叶天士一一《温热论》,创立了卫气营血学说。为温病学理论的奠基之作 4.清代薛生白一一《湿热病篇》 5.吴鞠通一一《温病条辨》,倡导三焦辨证。第一部理论方药具备的集大成之作 6.王孟英一一《湿热经纬》。第一部优秀的温病文献汇集之作 以上,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被誉为清代温病四大家。此外,需要了解: 杨栗山一一《伤寒温疫条辨》;余霖一一《疫疹一得》 陈平伯——《外感温病篇》;柳宝诒——《温热逢源》 雷丰——《时病论》;俞根初——《通俗伤寒论》戴天章——《广温热论》 第二章温病的特点、范围及分类 第一节温病的概念 温病是指感受温邪而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第二节温病的特点: 1.有特异的致病因素一一温邪 2■多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温病的发生与季节有密切的关系,故有“四时 温病”之称;东南沿海地区夏季炎热潮湿,易形成湿热病邪,所以湿热类温病易于发生) 3■病程发展有一定规律性(①由表入里②由浅入深③由轻转重④由实转虚⑤由功能失常转为实质损伤) 4■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①起病急,传遍快②发热为主症,热象偏重③易化燥伤阴④易内陷生变)(皮肤斑疹密布,腔道出血,神智昏迷,手足抽搐等。其中斑疹、出血是热陷血分,迫血妄行所致,神智昏迷是热邪内闭心包的结果,手足抽搐是热陷肝经而热盛动风的表现) 第三节温病的范围及命名 一、温病的命名 1?以发病季节为依据:发生于春季的春温;发生于冬季的冬温

温病学考试复习重点总结终审稿)

温病学考试复习重点总 结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1、温病名称的最早记载——《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2、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认为温病的致病原因主要是感受“厉气” 3、明末吴有性编着了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温疫病专着——《温疫论》 4、清代温病四大家:叶桂(叶天士),薛雪(薛生白),吴瑭(吴鞠通),王土雄(王孟英) 5、叶天士蓍《温热论》,被誉为“温热大师”,提出了“卫气营血”的辨证论治理论和“辨舌验齿、”“辨斑疹白培” 6、薛生白蓍《湿热病篇》,对湿热之邪在上、中、下三焦的辨证和治疗进行了系统论述。 7、吴鞠通蓍《温病条辨》,形成以“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论治体系。 8、王孟英着《温热经纬》 9、清代喻昌(字嘉言)蓍《尚论篇?详论瘟疫以破大惑》 第一章温病的概念 温病——是由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温病特点: 1、有特异的致病因素——温邪 2、多具传染性、浒性、季节性、地域性 3、病程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4、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 温热性质温病包括①风温②春温③暑温④秋燥⑤大头瘟⑥烂喉痧 湿热性质温病包括①湿温②暑湿③伏暑 根据发病特点分:新感温病和伏邪温病

第二章、致病特点:共性:从外感受;性质属热;致病迅速;季节相关;病位有别。 风热病邪:1.多从口鼻而入,首先犯肺 2.易化燥伤阴 3.变化迅速 暑热病邪:1.伤人急速,先犯阳明气分 2.暑性酷烈,易耗气伤津 3.易直中心包,闭窍动风 4.易于兼夹湿邪,郁阻气分 湿热病邪:1.病变以中焦脾胃为主 2.易困阻清阳,阻滞气机 3.传变较慢,病势缠绵燥热病邪:1.病变以肺为主 2.易致津液干燥 3.易从火化 温热病邪:1.邪气内伏,热自里发 2.里热内迫特性显着 3.易耗伤阴液 温毒病邪:1.攻窜流走 2.蕴结壅滞 疠气:1.致病力强 2.传染性强 3.多从口鼻而入侵袭人体 4.有特异的病变定位。 温病发病类型新感温病:初起邪多在表,一般无里热证,以发热,恶寒,无汗或少汗,头痛,咳嗽,苔薄白,脉浮数等卫表证候为主。(风温,秋燥,暑温,湿温,大头瘟,烂喉痧) 伏邪温病:一般无表证。初起以灼热,烦躁,口渴,尿赤,舌红等里热亢盛证为主。(春温,伏暑)第三章卫气营血辨证表:

温病学教学大纲

《温病学》教学大纲 前言 《温病学》课程是中西医结合专业必修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对中医温病学的基本理论和临床技能应用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临床基础课程。 《温病学》是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和预防的学科,自明清形成自己的体系,已成为研究外感热性病的专门学科。温病学除了具有自己独特的理论之外,还有丰富的防治温病的辨证体系和治法、方药,因而具有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从医学发展的状况和临床的实际需要来看,温病学的理论和实践不但能够指导急性传染性和急性感染性疾病的诊治,而且已广泛地用于内科、儿科、外科、妇科等临床学科中与温病相关的热证的辨证治疗中,并在现代中医急诊医学中占有重要位置,是目前中医学中发展得最快的学科之一。本课程的内容主要来自历代医家对于温病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的总结,特别是明清以来温热派医家对于温病理论和经验的高度概括。在中医外感热病的辨证论治体系中,温病学的卫气营血学说和三焦学说是对《伤寒论》六经学说的继承和发扬,其课程内容既有很高的理论性,又有很强的实践性,并有较广泛的临床开拓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温病的病因病机及发展变化规律,明确温病的概念和特点,能够运用温病学的基本理论和辨证、诊断的基本方法解决温病临床中的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问题。在具体的学习中,要求重点掌握温病的性质和特点,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体系的基本内容和相互联系,以及温病中具有代表性的病种的全面掌握。 按温州医学院五年制中医专业教学计划,本课程总教学时数为54学时,讲授54学时。 ━━━━━━━━━━━━━━━━━━━━━━━━━━━━ 教学内容课时 ──────────────────────────── 上篇 第一章绪论 1 第二章.温病的特点、范围和分类 2 第三章.温病的病因与发病 3 第四章.温病的辨证理论 3

温病学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一、概念:温病学: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和预防诊断方法的一门学科。 二、发展状况: (一)战国至唐代:萌芽时期 1、温病名称的最早记载――《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2、《难经·五十八难》“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 (二)宋金元时期:成长阶段 3、宋代朱肱《类证活人书》首次主张灵活运用经方 4、宋代郭壅《伤寒补亡论》首创“新感”温病之说。“冬伤于寒,至春发者,谓之温病;冬不伤寒,而春自感风寒温气而病者,亦谓之温。” 5、金代刘河间--创新论:六经传变皆是热证;六气皆能火热而化。立新法:表里双解。制新方:表里双解方。补充“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 6、元代王安道在概念上反对温病混称伤寒。 (三)明清时期:形成阶段 7、明末吴有性著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温病学专著――《温疫论》 8、清代温病四大家:叶桂(叶天士),薛雪(薛生白),吴瑭(吴鞠通),王土雄(王孟英) 9、叶天士著《温热论》,被誉为“温热大师”,提出了“卫气营血”的辨证论治理论和“辨舌验齿、”“辨斑疹白培” 10、薛生白著《湿热病篇》,对湿热之邪在上、中、下三焦的辨证和治疗进行了系统论述。 11、吴鞠通著《温病条辨》,形成以“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论治体系。 12、王孟英著《温热经纬》 (四)近现代:发展提高阶段 章末总结: 简答 1、温病四大家及代表著作各是什么?叶天士《温热论》;吴鞠通《温病条辨》;薛生白《湿热论》;王孟英《温热经纬》 2、吴又可对温病学的贡献有哪些?编著了第一部温病学专著《温疫论》;在病因方面提出了“疠气”治病学说;在流行特点方面,提出了温疫具有强烈的传染性;提出了感邪途径是口鼻而入;在治疗方面,创立了疏利透达之法。 3、刘完素对温病学的贡献?创新论:提出了六气皆从火化;立新法,立新方:创制了双解之剂,如双解散等;补充了燥气的病因病机“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 4、叶天士对温病学的贡献?著《温热论》;创立了卫气营血辩证施治的理论体系;提出了卫

中医温病学考试重点

1、温病(略) 2、温邪:外邪中属温热性质的一类病邪。 3、温疫:是指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并能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 4、温毒:一是代表了一类疾病,即病名概念。感受温毒病邪引起的,具有独特表现的一类温病。具有局部红 肿热痛,甚溃烂或发斑疹等特征,多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多发于冬春季节,如大头瘟,烂喉痧。二是代表了一种致病因素,即病因概念。是指六淫之邪蕴结不解而形成的属性为温热性质的一类致病因素,具有攻窜流走,蕴结壅滞的特点。 5、新感:感邪即时而发,病发于表,以表热证为主的一类温病,临床见证与当时主气致病特点一致。如风 温,秋燥,湿温等。 6、伏气:感邪后邪气伏藏,过时而发病发于里,以里热证为主的一类温病。如春温,伏暑。 7、昏谵:神昏指神志昏迷,不能识人,呼之不应。谵语指语无伦次。 8、昏聩:意识完全丧失,昏迷不语,属于神志异常中最严重者,多为痰热阻闭心包所致。 9、昏蒙:神志不清,时清时昧,似清似昧,呼之能应或时有谵语,多为湿热类病证所致。 10、战汗:在温病发展过程中突见肢冷爪青,脉沉伏,全身战栗,继而全身大汗淋漓的表证多为热邪留连气分 日久,邪正相持,正气奋起鼓邪外出的表现。 11、春温:发生在春季由温热病邪而引起的初起以高热,烦渴,尿黄,甚则神昏谵语,痉厥等里热证候为特征 的急性外感热病。 12、伏暑:夏季感受暑湿病邪,伏藏体内,发于秋冬季节的急性热病,本病起病急骤,病势深重,而且缠绵难 解,特点是初起即有高热,心烦口渴,脘痞,苔腻等暑湿郁蒸气分证,或为高热烦躁,口干不甚 渴饮,舌绛苔少等热炽营分见证。 13、风温:感受风热病邪所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初起以肺卫表热证为主要证候,临床常见发热、微恶风寒、 口微渴、咳嗽等表现。冬春两季多见。 14、暑温:由暑热病邪引起,以病初即见阳明气分热盛证候为特征,传变迅速,易伤津耗气,多闭窍动风之 变的急性外感热病,发于夏季。 15、暑湿:感受暑湿病邪所致的急性外感热病,初起以暑湿阻遏肺卫为主要证候,临床常见身热、微恶风寒、 头胀、胸闷、身重肢酸等表现,好发于夏末秋初。 16、暑秽:夏季感受暑湿秽浊之气而致猝然闷乱,烦躁的病证,俗称发痧。 17、暑厥:暑热炽盛时,适逢人体正气虚弱,尤其在小儿稚阴稚阳之体,暑热可直中心包而猝然神昏肢厥。 18、暑瘵:指暑热炽盛犯及肺,甚至损伤肺络,而骤然咯血,衄血。咳嗽气促。 19、秋燥:感受燥热病邪所致的急性外感热病,初起以邪在肺卫见证为主,并具有津液干燥的表现,发生在秋 季。后期多见肺胃阴伤之证。 20、顺传:温病传变得一种形式,指温邪始于上焦肺传至中焦阳明胃腑的过程。 21、逆传:温邪由上焦手太阴肺,不下传于胃而直接传至厥阴心包的过程称为逆传。 22、镜面舌:舌绛光亮如镜,为温病后期,邪热渐退而胃阴衰亡之征象。 23、大头瘟:是感受风热时毒引起的一种以头面部掀赤肿大为局部特征的急性外感热病,冬 春发病为多,属温毒。 24、烂喉痧:是感受温热时毒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临床特征为咽喉肿痛糜烂,肌肤痧密布。本病具有较强 的传染性,易引起流行,多发于冬春两季。 25、两阳相劫:风邪与热邪俱属阳邪,两阳相遇,风火交炽,必劫耗津液,而造成“清窍必干”等津液不能上 荣的证候。 26、热深厥深:是一种病理现象,温病过程中由于邪热内伏,阳气被邪热闭郁于内,不能外达四肢,出现身体 灼热而手足厥冷的证候,且热邪愈深伏,手足厥冷越甚。 27、日曝潮热:指热势于下午益甚。日曝,相当于下午3-5时。多为热结肠腑,阳明腑实所 致,伴有腹满便秘,舌苔焦黄等症。 28、身热不扬:指身热稽留而热象不显,初扪皮肤不觉发热,久扪感体温升高。可伴见面色 淡黄,足冷等症,为湿温初起,邪在卫气,湿中蕴热,热为湿遏之征象。

2018温病学试题(库)

2018年温病学考核题库 1.温病学的病名首见于:A A.黄帝经 B.伤寒论 C.外台秘要 D.时后方 E.诸病源候论 2.首先提出运用辛温发表剂治疗外感病,必须因时、因地、因人而灵活加入寒凉清热等药物的医家是:C A.王安道 B.汪石山 C.朱肱 D.河间 E.王叔和 3.创立三焦辨证的医家是:D A.王孟英 B.叶天士 C.余师愚 D.吴鞠通 E.喻嘉言 5.(温热经伟)的作者是:A A.王孟英 B.叶天士 C.吴鞠通 D.薛生白 E.吴又可 6..我国医学发展史上可称为温病学的奠基专著是:A A.温病论 B.温疫论 C.温热经伟 D.疫病篇 E.温病条辨 7.首创温病卫气营血辨证体系的医家是:C A.吴又可 B.薛生白 C.叶天士 D.吴鞠通 E.平伯 8、下列哪一项提法不属于温病基本概念里的容? D A.以发热为主症 B.热象偏重 C.易化燥伤阴 D.具有传染性 E.由温邪引起的 9.依据发病季节而定名的温病是: B A.风温 B.春温 C.暑温 D.湿温 E.伏暑 10.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温病共有的临床表现? D A.起病急骤,传变较快 B.发热为主症,热象偏重 C.易出现险恶证候 D.局部红肿热痛,甚则破溃糜烂 E.病程中易耗伤阴津 11.温病的特异的致病因素是指: B A.风邪 B.温邪 C.湿邪 D.寒邪 E.疟邪 12.根据临麻证候而命名温病是: A A.大头瘟 B.秋燥 C.伏暑 D.春温 E.温疫 1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温病与温疫的区别点: E A.流行的性大小 B.发病的缓急 C.病情的轻重 D.传染的强弱 E.伤阴的程度 14.温病的病因是: D A.风邪 B.寒邪 C.湿邪 D.温邪 E.疟邪 15.不属于温邪围的病邪是: D A.湿热病邪 B.疠气病邪 C.温毒病邪 D.风寒病邪 E.疟邪 16.风热病邪致病初起先犯: B A.卫气 B.肺卫 C.脾胃 D.阳明 E.心包 17.下列哪项不属风热病邪的致病特点? C A.具有升散疏泄特性 B.先犯上焦肺卫 C.易耗血动血 D.易损伤肺胃阴津 E.易逆传心包 18.以局部红肿疼痛甚至溃烂为主要表现的温病,其病因是: E A.风热病邪 B.暑热病邪 C.湿热病邪 D.燥热病邪 E.温毒病邪 19.温毒病邪致病的特殊征象是: D A.身体壮热 B.口渴苔黄 C.心烦谵语 D.局部红肿热痛 E.脉象洪数 20.下列哪项不属暑热病邪的致病特点? C

温病学广中医考试复习资料要点

名词解释: 1.新感温病:简称“新感”,是指感受当令病邪实时而发的一类温病。初起病变多在表,一般无 里热证,发病以发热、恶寒、无汗或少汗、头痛、咳嗽、苔薄白、脉浮数等卫表证 候为主。病情较伏邪温病轻,病程短。 2.伏邪温病:又称伏气温病,简称“伏邪”。是指感邪后未实时发病,邪气伏藏,逾时而发的温 病。阴精不足的体质易患伏邪温病,即所谓:“藏于精者,春不病温。”习称冬不 藏精,春必病温。病发初期即显现出一派里热证候,若无外感引发,一般无表证。 以高热、烦燥、口渴、尿赤、舌红等里热内郁证候为主要表现。病情较重,病程较 长。 3.分消走泄:是指针对病在上、中、下三焦气机郁滞、痰湿内阻的病机特点,用辛开苦泄之品宣 展气机,清化三焦气分痰热或湿热的治疗方法,适用于邪留三焦,气化失司,所致 痰热、湿浊阻遏的证候。代表方如温胆汤加减,或以叶天士所说的杏、朴、苓之类 为基本药。 4.暑厥:暑热炽盛时,适逢人体正气虚弱,尤期在小儿稚阴稚阳之体,暑热可直中心包而猝然神 昏肢厥。 5.暑风:亦称“暑痫”,指暑热直入肝经而突发痉厥。 6.暑瘵:指暑热炽盛犯及肺,甚至损伤肺络,而骤然咯血、衄血、咳嗽气促。 7.伏暑:是夏季感受暑湿病邪,伏藏体内,发于热冬季节的急性热病。其特点是初起即有高热、 心烦、口渴、脘痞、苔腻等暑湿郁蒸气分证,或为高热、烦躁、口干不甚渴饮、舌绛苔 少等热炽营分见证。 8.大头瘟:是感受风热时毒所致的急性外感热病。其特点为初起见邪犯肺卫和热毒壅盛证候,临 床常见憎寒壮热,头面或咽喉红肿热痛表现。本病多发生于冬春两季。 9.烂喉痧:是感受温热时毒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其临床特征为咽喉肿痛糜烂,肌肤痧密布。 本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易引起流行;多发生于冬春两季。 10.湿热疫:是由湿热性质的疠气所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其特点为初起以疠气遏伏膜原的表现为 主要证候,临床常见寒热交作,苔白厚腻如积粉,脉不浮不沉而数等表现。 11.暑燥疫:是由暑燥淫热之疠气所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其特点为初起即见热毒燔炽阳明,充斥 表里、上下、内外,甚至卫气营血几个阶段证候并见,临床常见高热、头痛、身痛、 斑疹、出血,甚至昏谵、痉厥等一派热毒极盛的表现。本病具有剧烈的传染性和流行 性,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夏暑季节多见。 12.透热转气:指邪热入营,治宜清营热、滋营阴,馆以轻清透泄之品,使营分邪热转出气分而解。 药如犀角(今以水牛角代之)、玄参、羚羊角等,再配合银花、连翘、竹叶等清泄之 品,以达透热转气的目的。 13.益胃法:清气生津,宣展气机,并灌溉汤液,使气机宣通,热达于外,腠开汗出,病邪随之外透。 第一章 温热性质温病包括①风温②春温③暑温④秋燥⑤大头瘟⑥烂喉痧 湿热性质温病包括①湿温②暑湿③伏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