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美术馆公共教育理念初探
广东美术馆时代分馆 一个艺术计划的实现

df J , rl p o i q …  ̄4 ; p m t vdi g
w m r
。 L n aFhe
[ 自 fC … 『 0 ISa 1
KEY W O RD A n  ̄dU t n: omm u i rL l r ; ur b  ̄ Pl ci C o nt Gal yW yA e ko
l l
我们对当代 术展监的发生地点直何发挥其在城市R 口
得以 参与刘艺术
的生产过程
化 活中的 组织 怍月及如何对艺术展览模式进行 的符 标志着这样 种事竹可 提供 的 限可 靛
创新的思老 在城市亿及城『 生活样哉迅速嬗变的争 } 】
从 展 览 目 作±都
c 舡 t0
台 在 城 市 文 化 组 织 结 构 中 发 挥 怍 月
LL D f
a 口n _…
∽
RP
十意R平
在 当 代 艺 术
它应该i 本±R 时船略 引来 自 世 各地 的 艺术 作条件 i 发展中的 环境 个蛆法目时打动7时代拉展集 团 和广东美术馆 样 速
n
…
…
… d g m
a~
b l 『 O … ul e  ̄ 2…
dl m05H…
广东美术馆 时 分馆礓目的独特 ±处首先在于 代 自 足第=届r州三年展的一十组成部甘 第=月r 三年展由国际著名荒划人侯嚣如 里斯特 f U i O l H h h b c 成策划目队共目策划 斯 尤利斯 奥
建筑 师 们决定把他们 的 艺术 并开放 这 是 使当 地社 个 澈进
h J T L H㈣ 1 0 0n T 呲
、u 0
us …
如何输出自身的价值观是美术馆策展中的重要考量

如何输出自身的价值观是美术馆策展中的重要考量作者:蒙丽诗来源:《收藏/拍卖》 2013年第4期采编:蒙丽诗《收藏·拍卖》:您对每年要做多少展览有特别的规划吗?王:没有特别规划,主要从馆长和美术馆的定位出发做相应的规划,数量没有要求,而且数量并不代表展览质量的好坏。
过去在广东美术馆一年可能做60 个展览,但依然有让人印象深刻的出品。
央美美术馆现在一年做大约20 个展览,它是背靠学院的高端美术馆,因此我们会选择学术性更强的展览,布展、作品、邀请的展览都要求更高、为公众服务的公共教育活动也更加丰富,有深度和高度。
基本上,美术馆的展览分为三个方向,第一是美术馆自身策划的展览,我强调既要有历史的观点又要有当代的体现, 不仅要有展现当代艺术的现状的展览,还要有对过往历史的梳理。
传统的展览如果有当代的策展理念、手段、研究方式的介入,能做得很好。
第二是国际展览的引进,像2011年“乌菲齐博物馆珍藏展”和2012年“阿涅斯?瓦尔达展”都是代表,在中国较少有机会能看到外国作品的原作,因此希望借这个平台多引进外国艺术。
第三是和学院的互动,包括美术馆部分馆藏来源于在央美学习过或留校师生的作品,它们反映了新中国青年美术的一种状态——这些大师们在年轻时是怎么样的。
另外美术馆内还开辟了“项目空间”,为教学服务,提供给我们策展专业的学生,让他们展出年轻艺术家的作品。
《收藏·拍卖》:无论是在广东美术馆还是央美美术馆,您都策划了一系列的双年展,为什么要坚持制作双年展?王:双年展是一个国际上比较时髦的说法, 并没有规定要每两年举办一届, 这里也泛指类似的三年展、五年展。
以城市名命名的双年展在相当程度上联系着城市的精神面貌,从该城市辐射到的周边地区为母体,研究区域文化以及对敏感话题的发酵,从文化等诸多领域提升一个城市甚至一个区域的社会影响力。
展览周期性地举办,这样的持续性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关注,保证社会影响力与文化前沿性的相互兼容。
广深考察报告

摘要这次我们的考察对象主要是广州与深圳的各大博物馆、美术学院、美术馆、等具有设计前沿的地方进行考察学习。
就艺术多元化方向,本专业毕业后的相关分支的具体分化,我们逐步参观了各个相关的博物馆、美术馆、商业街等。
关键词:设计,前沿,多元化目录1 考察目的与意义 (1)1.1考察目的 (1)2 考察内容 (2)2.1陈家祠 (2)2.2 TIT创意园 (2)2.3 上下九步行街 (2)2.4 宝墨园…………………………………………………………………………2.5 广州美院 (3)2.6 广东省博物馆 (4)2.7 红砖厂 (4)2.8 清晖园 (5)2.9 南风古灶 (5)2.10 唯美陶瓷馆 (5)2.11 可园………………………………………………………………2.12 大梅沙海滨 (6)2.13 深圳博物馆 (7)2.14 大芬美术馆 (7)3 结束语 (8)1 考察目的与意义1.1考察目的与意义通过艺术考察,打开我们的思路,挖掘创作潜力,寻找创作灵感,加深对美术这一领域的认识。
2 考察内容2.1 陈家祠21世纪以来,陈氏书院以“古祠流芳”之名两度入选“新世纪羊城八景”,被誉为“广州文化名片”,成为岭南地区最具文化艺术特色的博物馆与著名的旅游景点。
2.2 TIT创意园TIT创意园的前身是建于1956年的广州纺织机械厂,广州纺织工贸集团积极响应广州市政府“退二进三”政策,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以巨资投入打造一个以服装、服饰为主题,产业多元化整合,集时尚、文化、艺术、创意、设计、研发、发布、展示功能为一体的创意产业平台。
园区由品牌设计区、跨界创意区、商业文化区、展示发布区、配套服务区、休闲红酒区等等功能板块组成,致力于打造一个由设计研发、流行趋势发布、新品展销、品牌推介等功能紧密结合的服装产业资源整合平台。
2.3 上下九步行街上下九步行街地处广州市荔湾区(俗称西关)的上九路、下九路、第十甫路之间,是广州市三大传统繁荣商业中心之一。
浅谈地方美术馆建设的意义

历 史改革成就 、 东莞的 民间风情等。风情展极具东莞
人 文风情 , 既提升 了东莞美术在 广东省 的影响力 , 又
进 一步 向东莞 人和关心 东莞 的人 展现 了不 一样 的东 莞 。展览 活动获得 了极 大 的成功 。从这个例 子不难
看 出, 地 方美 术馆 的发展 与所在 城 市 的文化 密不 可
一
的责任 出发点都是 服务公众 。而且 美术馆 的文化影
响力 与效益是基 于公共 文化教育基 础上 的。实现公 共文 化教 育在地 方美术馆 的整体工 作 中显得 越来越 重要 。地方美术馆利于构建城 市互动教 育体 系。如 , 常熟美术馆在 公共教育体 系方 面着 手进行 了一 系列
不 能满足 民众 对精神 与艺术 的渴望 。为 了满足 民众 在精神方面 的需求, 中国地方博物馆犹如雨后春笋般
涌现。在一些 国家, 美术馆甚至被视为教育机构 。 我 国地方美术馆也在不 断丰富 自身 的 内涵, 推出 多种题材 的展 览, 呈现 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美术馆之
职能 , 那就是公共教 育。中国美术馆 馆长范迪安 曾说
段的时候 , 必然需要媒介展现 自己的精神 文明。地 方 美术馆 的建立可 以被认为是城 市发展的必经之路。
会 的不断发展 , 精 神文 明与物质 文 明的不 断进步 , 人
们对精 神文 明的追求也越来 越 多。国营美术馆 已经
二、 具 有公 共教 育意义
美术馆 的展览 内容 与艺术 水平只 能单纯展 现美 术馆的基础方面 , 我们 不能忽视 美术馆的另一个重要
方公共教 育质量 的道路 , 强化 了以公共教育为先 的实
施理 念 , 并制定 了相 应详细 的公共教 育方案 , 在针 对 目标 群体 的公 共教 育 方面 收获 了一定 的 示范价值 。 地 方美术馆在 地方公共 教育意 义方面发 挥着重 要作 用 。地 方美术馆离地 方人民的生活更近 , 在这 一方面
广东美术馆停车攻略

广东美术馆停车攻略广东美术馆是广州市一家集艺术、文化、展览、教育、研究等功能于一身的大型综合性艺术博物馆。
该馆不仅展示了广州本土、华南地区至今的艺术产品,还推广了以大师们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传统艺术和以现代当代艺术为代表的现代艺术,更是提供了国际交流、学术交流平台,吸引了大量各地游客前来参观。
在参观之前,如何较好地解决停车问题是游客关注的重点。
因此,本文将为您提供广东美术馆停车攻略。
一、公共交通1. 地铁:广东美术馆地铁站是地铁六号线的终点站,离美术馆约800米,需要步行约10分钟。
您可以在广州市内的任何地方搭乘地铁6号线前往。
2. 公交:乘坐公交车到广东美术馆的站点包括:淘金路、陶然亭公园、三元里、芳村大道北条、洛溪大街、协和路等。
具体的路线可以在百度地图或者高德地图上查询。
二、自驾车停车1. 公共停车场(1)广东美术馆停车场:停车场设有地下和地上两种,地下停车场收费,首小时5元,之后每小时2元,单次最高收费30元;地面停车场规定的停车时间为8:00-20:00,每小时5元,最高收费25元。
停车场提供充电服务。
(2)陶然亭公园停车场:与广东美术馆步行约800米,计时收费,价格为5元每小时,最高收费为30元,夜间停车费为20元。
2. 路边停车如果您选择在路边停车,那么可以选择停在昌岗路的路边。
只不过,这个路泊车空间有限,很多人都在寻找这里的停车位,因此可能比较难找到,而且目前该地区为道路禁止泊车区,如果你碰到了“挪车”现象要付出高昂的费用。
三、注意事项1. 如果驾车前往,建议您提前做好交通路线规划,了解自己愿意花费多少时间和金钱解决停车问题。
2. 需要注意不要在非法地区停车,以免被扣车、罚款等。
3. 在玩耍前,您需要注意自己的手机、钱包等贵重物品,建议不要随身携带过多现金。
4. 如果您需要携带婴幼儿,可以随身携带宝宝推车,该馆都是可以免费进入的。
总结通过了解本文提供的停车攻略,相信您一定会更好的规划前往广东美术馆的行程。
2016“国际公共艺术奖”参评作品选(四)

2016“国际公共艺术奖”参评作品选(四)作者:来源:《公共艺术》2017年第01期国际公共艺术奖案例征集的区域划分,是从自然地理学、政治地理学、文化地理学以及人口地理学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最终划分出非洲、东亚、东南亚、大洋洲、拉丁美洲、欧洲、北美、南亚和中西亚七大区域。
每一届的案例均是由国际公共艺术协会(JPA)的研究员对世界七大区域的公共艺术作品进行实地调查与研究后提交的案例研究报告。
对于本届国际公共艺术奖案例的选登,本刊拟按照地域来划分,这些具有明显的地域文化特征的案例,能够更好地呈现出全世界的公共艺术生态,让读者了解到不同国家、地区的公共艺术案例的不同特点。
东亚地区案例综述张尚志遥远的东方文明以古朴的情怀渲染了东亚大地的文化基调。
时过境迁,历史千回百转,根生于古代东方先民的直观思维跨越时空范围,在世代更迭的历史甬道中被人们继承下来。
这种“承续性”在本质上与东方文明同源,它有别于西方文明对自然与真理的追求,把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羁绊作为道德探索,从而梳理理想生活的和谐。
时至当下,在全球化的进程中,经济的飞速发展、物质财富的不断增加,使整个东亚地区日趋成为世界经济体中重要的—员,而在物质财富不断增加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道德与价值的滑坡,人们开始沦入现代文明的迷茫与失落中。
而新生于东亚的艺术家所呈现的公共艺术作品以其所属的地方文化为基脉,通过承续东方文明所特有的视角,针对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问的缺失寻找契合点,对城市文化、公共生活、公共领域、城市更新以及行为交往展开细腻的研读。
本届“公共艺术奖”东亚地区作品展现了对城市文化与公共生活的思考,诸如《听见,城市的瞬间——时代美术馆有轨艺术》撇开城市繁忙喧嚣,用声音唤醒人对城市生活的感知。
《活化厅》通过公共艺术介入公共生活,建立讨论平台,交流个人的生活方式、思想的艺术,寻求与社会的契合点,让居民真实地参与到地域文化的融台中。
《超居室》以公共空间构建可供人交往的公共领域,制造一种家居与氛围、相处与故事、发展与穿插的故事情节,从而促进人与空间、人与人之间的融合。
“公共文化共同体”的社会价值和时代价值

发展共同体构建新格局:广东省公共文化服务共同体建设摘要文章以广州市自2022年起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逐步开展的试点项目为依据,运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人类共同价值观和国家治理建设的基本理论,对广州市提出的公共文化共同体新概念、新理念和新模式进行分析,认为公共文化共同体有利于实现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到公共文化协作联盟、从公共文化社会参与到公共文化公民参与、从公共文化保障力到公共文化影响力、从公共文化共建共享到公共文化共治共创四个方面的转型升级,有利于体现公共文化权利价值、公共文化共同利益价值、公共文化效能价值和公共文化治理价值,指出公共文化共同体实施的从“公共文化+”向“公共文化×”转型升级是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公共文化共同体公共文化价值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引用本文格式程焕文.“公共文化共同体”的社会价值和时代价值[J].图书馆论坛,2024,44(3):2-7.The Social and Contemporary Values of Public Cultural CommunityCHENG HuanwenAbstractBased on the pilot projects gradually launch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primary-level public culturalservice systems in Guangzhou since 2022and the basic theories of 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the common human values and national governance construction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new concept ,idea and model of the public cultural community proposed by Guangzhou City.The article believes that the public cultural community is conducive to achieving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in four aspects :from the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system to the public cultural cooperation alliance ,from public cultural social participation to public cultural citizen participation ,from public cultural security to public cultural influence ,from public cultural co-construction and sharing to public cultural co-governance and co-creation.The article believes that the public cultural community is conducive to reflecting the values of public cultural rights ,common interests of public culture ,public cultural efficacy and public cultural governance.The article points out that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ublic cultural community from "public culture +"to "public cultur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is an inevitable trend of the construction of primary-level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systems.Keywords public cultural community ;public cultural value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system“公共文化共同体”的社会价值和时代价值程焕文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解决制约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资源分散、保障不足、效能不高等痛点难点问题,加快建设开放多元、充满活力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自2022年起,广州市推动政、产、学、研、媒、社会力量等主体深度参与基层公共文化发展共同体构建新格局:广东省公共文化服务共同体建设服务体系建设,先后试点实施“基层公共文化治理项目库”“广州乡村文化振兴讲习所”“花城市民文化空间”“繁星行动”“向美而行”等项目。
中国适合徒步旅游的十大著名美术馆盘点

徒客共享(公众号:tukeshare) 中国适合徒步旅游的十大著名美术馆盘点
1、中国美术馆 中国美术馆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五四大街,始建于1958年,是中国建国十周年十大建筑之一,占地面积3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7051平方米,展厅面积6000平方米,其主体大楼为仿古阁楼式,黄色琉璃瓦大屋顶,四周廊榭围绕,具有鲜明的民族建筑风格,是以收藏、研究、展示中国近现代艺术家作品为重点的国家造型艺术博物馆。1963年6月,毛泽东主席题写“中国美术馆”馆额,明确了中国美术馆的国家美术馆地位及办馆性质。
2、浙江美术馆 浙江美术馆位于杭州市南山路138号,占地面积3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2000平方米。拥有各种规格的展厅14个,其中恒温恒湿展厅6个,展厅面积9000平方米,库房区面积3000平方米,是浙江省建设的标志性项目,列入省“十五”重点建设项目和“五大百亿”工程。2009年8月9日,浙江美术馆正式开馆。浙江美术馆主要代表国家承担美术作品和美术文献的展览、陈列、征集、收藏,并利用美术和美术馆资源开展学术研究、教育推广、对外交流和公共文化服务,2015年入选为第二批国家重点美术馆。
3、关山月美术馆 关山月美术馆是以我国著名国画家、教育家、岭南画派大师关山月先生名字命名的政府全额拨款的国家公益性文化事业机构,以收藏和研究关山月及其所处的20世纪中国美术作品为特色,具备国家美术馆的各项功能;1995年元月奠基,1997年6月25日香港回归前夕落成开馆。美术馆占地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100平方米,展厅总面积3600平方米,户外展览面积2000平方米,固定展线500米,活动展线500米,共1个圆形中央展厅,5个室内标准展厅和2个关山月艺术常设陈列厅。美术馆北依风景秀丽的莲花山,南临市政广场,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建筑造型独特,色彩古朴典雅,与深圳音乐厅、中心图书馆、少年宫和深圳广播电视中心等大型文化设施共同构成深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美术馆公共教育理念初探 10 过去的10年,广东美术馆举办各类高品质的艺术展览,公共教育活动丰富多彩,文化艺术交流 日趋频繁,认识艺术、崇尚艺术、热爱艺术的风尚以及由此而生的浓厚的艺术气息是广东美术馆努 力营建的一道独特的城市文化指向。 广东美术馆自1997年建馆始,就明确教育是美术馆六大功能之一。坚持公共教育是美术馆一直 贯彻的理念。 回溯历史,真正使博物馆走向大众的,是法国的罗浮宫在“自由、平等、博爱”的启蒙思想的 影响下,于1793年更名为共和国博物院时,正式对社会开放。这座皇宫的对外开放是博物馆进入开 放时期的重要标志。至此,博物馆开始走向社会大众,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开始初步显现。 1852年英国维多利亚与阿伯特博物馆(V&A)成立,把公共教育(public education)列为博物馆目标;1895年,英国修正了学校教育法,提倡学校与博物馆的合作;1909年,美国波士顿美术馆增设被称为“DOCENT”的解说员,讲解员成为博物馆的重要人员。 在中国,人们认识到美术馆作 为博物馆的其中一支,具有巨大的 社会艺术教育潜能。各个城市的美 术馆都在加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 设。中国美术馆公共教育部将开放 公共图书馆,上海美术馆以服务公 众为责任和使命,美术馆事业日新 月异的发展,要求中国的美术馆从 社会艺术教育的角度,寻求美术馆 的社会责任,因为美术馆教育是社 会艺术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宏观来看,美术馆代表一个地区的艺术文化,承担着把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文化形态保存并延 续的文化责任。传播文化艺术知识,即普及性艺术教育是美术馆的基本内容和职责。 美术馆通过精心策划的展览,向人们传递的,除了艺术知识,鉴赏方式方法,更深层次的是传 输某种观念,这些观念既来自于具体的展览作品,也来自将展品组合起来的主题思想的体现,以及 配合展览的观众互动活动对观众观念的冲击。观念可以是属于不同时代、地域、民族以及不同国度, 可以是当代流行的,也可以是具有超前意识,可向社会提倡的。这些观念的核心就是文化取向,是 美术馆向社会向民众传播文化的核心内容。因此,美术馆通过展览传递观念就是一种教育,一种思 想观念或价值观念的文化教育。 从社会的角度看,美术馆既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又是社会的反映,应当服务于社会。美术馆以 其独特的形式,是社会教育机构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与博物馆、图书馆等其他社会教育机构, 1 共同担负着社会教育的职能。美术馆的教育活动主要是通过艺术品的展示展开的,艺术品的收藏、 研究、展示、讲解以及相应出版等活动,构成了美术馆教育的核心内容。 对美术馆教育的认识和探讨,要把握美术馆发展内在规律和外在特点,从传播文化的高度深入, 认识美术馆所具有的教育意义,在借鉴和吸收国外有益的经验和理论的基础上,建立和充实有中国 特色的美术馆教育理论体系。 广东美术馆在公共教育方面,保持着自己的风格和特色,坚持“平等和卓越”的公共教育理念, 凭着10年的教育经验告诉民众:平等,就是要以人为本;卓越,就是要教育先行。 展览是美术馆与大众接触的最主要方式,透过美术馆推出的各项展览,人们得以面对各类艺术 珍品。除了展览内容,展览的整体环境与每一个环节都是一种极具影响力的教育。广东美术馆在展 览规划中,已经注意到如何营建卓越的展览教育效果。
广东美术馆10年 来举办了一系列具有 学术价值和教育价值 的中外现当代艺术展 览,截至2007年中, 大型展览如“摩尔在中 国”(2000年)、 “敦 煌2001年特展”( 2001 年)、 “毕加索版画展” (2001年)、“第一届广州当代艺术三年展”(2002年)、“毛泽东时代美术文献展” (2005年)、 “中国人本?纪实在当代大型摄影展”(2003年)、“2005广州国际摄影双年展——城市?重视” (2005年)、“抗战中的文化责任 ‘西北艺术文物考察团’六十周年(1940----1945)纪念展” (2005年) 、 “法国当代艺术展”(2005年)、“第二届广州三年展”(2005年)、“英国当代艺术展”(2006年)、“意大利20世纪绘画” (2006年)、“墨西哥现代绘画展”(2006年)以及 “左右视线——2007广州国际摄影双年展”(2007年)等近6百个展览。涉及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现当代艺术等各个艺术种类,为观众提供了 丰富的视觉盛宴。美术馆展览产生的文化指向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是先进艺术文化的代表,其教 育影响是积极和深远的。
每一个前来美术馆参观 的观众都会留意到,美术馆 外观设计稳重简约,入口处 的3层大理石门喻指广东美 术馆是“艺术之门”,由大门 进入大堂,可见二楼的骑楼 式设计,展现岭南建筑风格, 2 入口服务台处,有美术馆的展讯、展览场刊免费供观众自由取阅,有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等8 个艺术种类的介绍单张,有申请俱乐部会员的宣传单张,有展示观众须知和展览内容的电子屏幕, 这些细致的设计和陈设无一不体现着以人为本,以服务为主导的美术馆教育。 走进展厅,通过精心设计的展览陈列,同样让观众回味无穷。2005年的“第二届广州三年展”期间把工地的木板搬进美术馆,观众踩踏在这些粗糙、不平整的,咯咯作响的木板时,会联想到现 代化、城市建设、建筑、民工文化等等关联词。第二届国际摄影双年展是广东美术馆2007年一个国际性大展,展览内容很多,主题展(国内部分)分了九个单元,特别展(国际部分)又分为三个单 元。怎样把这些内容有条不紊地组合起来?策展人的教育指向思路很清晰,1-2楼的展厅主要以倒叙的时态把不同阶段的当代中国摄影一一呈现,每一个展厅均有大幅清晰的单元指向牌和简短深刻的 单元主题阐释,每一个观众会有意识在这些指示牌面前驻足阅读,再进入展厅参观,这些指示牌加 增了他们对展览的深度认识。特别展其中一个单元叫“乒乓:超越国界的想象”,这是一个探讨摄影 史上西方与远东之间交流的单元,策展人把东西方的影像以对比的方式陈列在一起,易于观众在视 觉上进行观察和对照。对照的方式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他们深感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和类同,体会现代中国社会变局与个体生命。展览的教育目的在无声的视觉陈列中得到充分传达。 广东美术馆维护每个人均有接受教育的平等权利,美术馆不仅仅是艺术爱好者、艺术家、艺术 研究者的美术馆,他是大众的美术馆,无分性别、年龄、教育层次、收入等的差异。前来美术馆参 观的有好学好奇的孩童、诲人不倦的老师、汲取灵感创意的成年人、活到老学到老的老年人、追求 休闲娱乐的家庭„„观众前来美术馆参观的目的各有不同,共同的是美术馆提供他们观察、理解、 满足好奇心、解析个人观察或经验、附带学习,以及各类资讯的直接经验。和具有明确时间段的大 中小学校不同,一旦观众踏入美术馆,受教育便是自自然然的。可以说美术馆是民众的一个终身教 育机构。 2002年起,广东美术馆公共教育部相继成立了美术馆之友俱乐部、国际友人俱乐部、教师俱乐 部、志愿者协会四大团体。将经常来美术馆参观的人群归入俱乐部管理,实行年卡制度,将会员细 分为师生、成年人、老年人、家庭四大类别。通过年卡实名制和详细会员资料、调查问卷的填写, 针对会员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分类教育。 国际友人俱乐部为长驻广州的外国友人设立。他们是领事馆的官员、外企公司的职员、外国人 学校、各国的文化协会等等。 教师俱乐部特 别把学校的教师专 门组织起来。教师是 美术馆学生资源的 带领者,可说是美术 馆伸展于学校的触 角,教师作为有专业 知识的教育工作者, 既与学校领导层联 系密切,又直接面对 学生,便于馆校合作 3 的开展。 志愿者协会将有志于从事美术馆艺术推广服务工作的各界人士组织起来,包括充满热情干劲的 各校学生、有专业技能和社会资源的在职人士、经验丰富、学养渊博的退休老人。
四大团体紧密地联 系起热爱艺术的人群。 俱乐部通过短信平台向 会员发送展览、讲座、 活动信息,及时向会员 寄出展讯,为分类人群 提供特别策划的活动。 每年举办一次俱乐部新 年酒会,发展老会员, 吸纳新会员。平均每个 月举办有2场以上的讲 座。 公共教育不分国 籍,公共教育部的工作 人员登记每一个前来参 观的外国友人的联系方 式,将展览讯息翻译为英文,通过网络、网站、媒体发送给国际友人俱乐部的成员和国际友人,定 期为他们提供专题英文导览服务。 公共教育也不会忽略志愿
者受教育的机会。公共教育部为 志愿者提供培训和实践机会,使 他们真正学以致用。引导和鼓励 志愿者队伍提高自身文化素养, 发挥自身的热情,为美术馆事业 献计献策。志愿者在美术馆众多 大型展览和活动中做出了重大的 贡献,志愿者组长黄亮坦承:他 们在这些活动中也获益良多。 广东美术馆作为国内最具活力的美术馆之一,重要的一点是广东美术馆的公共教育除了通过展 品、影像等实现人与物的交流,还通过专职导览员,艺术家、专家、学者、义务导览员的引导去解 析艺术品的来龙去脉,讲授相关艺术知识,沟通分享艺术观感,鼓励观众畅所欲言,天马行空,从 而达到陶冶性情、提高鉴赏水平的效果。由他们在美术馆物与人的交流过程中建立起沟通的桥梁, 实现人与人思想观念的平等交流。 4 文化社会学家、艺术史学家豪泽尔直言:“博物馆在艺术家与公众之间架起了桥梁,却又加深了 生产与消费之间的隔阂。”艺术对许多人而言可说是“既爱又怕”,许多人面对现代艺术品时常觉得 “摸不着头脑”。人与物交流不畅通,这就需要人与人的沟通,打消观众的困惑和不安。 导览是广东美术馆公共教育的第一线,直接面对观众,因此相当注重专业知识的积累,沟通服 务的技巧,注重与观众平等分享。一个优秀的美术馆导览员,应是有丰富知识,有个人独特风格, 有创意、想象力、善于激发观众学习探索热诚的人。观众除了处身于美术馆这个终身教育的环境里 之外,还能够亲身和导览员互动交流,形成一个崭新的视野。美术馆要求导览员注意肢体语言及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