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路基路面试验检测》试题

最新《路基路面试验检测》试题
最新《路基路面试验检测》试题

《路基路面试验检测》试题

填空题

1、建设项目工程质量等级分为()、()、和()三级。

2、土方路基的实测项目有()、()、()、()和中线偏位、宽度、

横坡、边坡等8项。

3、“评定标准”规定,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沥青混凝土面层平整度应采用()方法检测,

二级公路也可采用()方法检测。

4、路基路面压实度检测方法有()、()、()、()和()等。

5、实测项目一般按合格率计分,但是对于()、()、()、()以

及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应采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评定计分。

6、高速公路沥青面层一般分几层铺筑,因此,应按()厚度和()厚度分别检查

与评定。

一、单项选择题

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分以()为评定单元。

A、分部工程

B、分项工程

C、单位工程

D、单项工程

2、硬化后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强度测试方法是()。

A、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B、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

C、小梁抗弯拉强度试验

D、劈裂抗拉强度试验

3、某单位工程质量等级评定中,其所属全部分部工程合格,加权平均分为88分,所含主要分部工程90%达到优良,则该单位工程质量等级评定为()。

A、优良

B、合格

C、不合格

D、资料不全无法确定

4、下列检测项目中不属于级配碎(砾)石基层和底基层的检测项目是()。

A、压实度

B、弯沉

C、平整度

D、厚度

5、根据数字修约规则,当23.5和24.5修约至“个”数位时,分别为()。

A、24,24

B、23,24

C、23,24

D、24,25

6、对于天然砂砾室内确定其最大干密度较适宜方法为()。

A、重型击实法

B、轻型击实法

C、灌砂法

D、表面振动压实仪法

7、在竣工验收时,对于沥青混凝土面层压实度合适的检测方法为()。

A、灌砂法

B、核子密度仪法

C、环刀法

D、钻芯法

8、用环刀法检测压实度时,如环刀打入深度较浅,则检测结果会()。

A、偏大

B、准确

C、偏小

D、偏大偏小无规律

9、用核子密度仪测定二灰碎石压实度时,应用()检测结果进行标定。

A、环刀法

B、灌砂法

C、水袋法

D、钻芯法

10、土方路基施工段落较短时,压实度要点点符合要求,此要求为()。

A、规定值

B、规定极值

C、规定值-2个百分点

D、规定值-1个百分点

11、高速公路弯沉检测中测试车的标准轴载为()。

A、60KN

B、80KN

C、100KN

D、120KN

12、用5.4m长的贝克曼梁测定弯沉时,百分表的初读数为60,终读数为40,则该测点回弹弯沉的大小为()(0.01mm)。

A、20

B、80

C、160

D、40

13、下列因素中,不会影响设计弯沉值大小的因素是()。

A、累计当量轴次

B、公路等级

C、面层和基层类型

D、气温

14、下列设备中属于动态弯沉测定设备的是()。

A、3.6m贝克曼梁

B、5.4m贝克曼梁

C、FWD仪

D、自动弯沉仪

15、为保证路面的抗滑性能,沥青混凝土应选用()。

A、PSV值较小的石料

B、构造深度较大的混合料

C、沥青用量较高的混合料

D、粒径较小的混合料

16、用摆式仪测定沥青路面的抗滑性能时,要进行温度修正的原因是()。

A、高温时测得摆值偏小

B、低温时测得摆值偏小

C、高温时沥青混合料强度降低

D、低温时沥青混合料强度降低

17、横向力系数SFC表征的含义为()。

A、测试车刹车时轮胎与路面的摩阻系数

B、测试轮侧面测得的横向力与轮荷载大小之比

C、测试轮在刹车时横向力的大小

D、测试轮侧面测得的横向力与测试车重量的比值

18、对某路段沥青混凝土面层进行弯沉检测,由检测结果计算的弯沉代表值小于设计值时,其得分为()。

A、100分

B、规定满分

C、合格率×规定分

D、零分

19、对于结构层厚度评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时()。

A、厚度代表值应大于等于设计厚度

B、厚度代表值应小于等于设计厚度

C、厚度代表值应大于等于设计厚度减代表值允许偏差

D、厚度代表值应小于等于设计厚度减代表值允许偏差

20、在测试回弹弯沉时,应将测头放置在()。

A、测试轴轮隙中心

B、测试轴轮隙中心前方3~5cm处

C、测试轴轮隙中心后方3~5cm处

D、两后轮组的中间

三、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单位工程的有()。

A、路基土石方工程

B、路面工程

C、互通立交工程

D、交通安全设施

2、分项工程质量检查内容有()。

A、实测项目评分

B、资料不权扣分

C、外观缺陷扣分

D、基本要求检查

3、属于沥青表处面层检测项目的有()。

A、压实度

B、弯沉

C、沥青总用

D、抗滑

4、属于路基单位工程的分部工程项目的是()。

A、路肩

B、小桥

C、涵洞

D、排水工程

5、反映数据集中位置的统计特征量有()。A、标准偏差B、平均值

C、极差

D、中位数

6、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与级配碎石基层交工验收时,都需检测的项目有()。

A、压实度

B、强度

C、厚度

D、弯沉

7、沥青混合料标准密度的确定方法有()。

A、试验路段法

B、马歇尔试验法

C、实测最大理论密度法

D、环刀法

8、灌砂法测定过程中,下列()操作会使测定结果偏小。

A、测定层表面不平整而操作时未放置基板测定粗燥表面的耗砂量

B、标定砂锥质量时未流出一部分与试坑体积相当的砂而直接用全部的砂来形成砂锥

C、开凿试坑时飞出的石子未捡回

D、所挖试坑的深度只达到测定层的一半

9、用连续式平整度仪测定时应注意的问题有()。

A、测试速度不能过快,以5km/h为宜

B、不能测定水泥混凝土路面

C、测试时应保持均速,并不得左右摆动

D、不能用于路面有较多坑槽、破坏的情况

10、影响沥青路面构造深度的因素有()。

A、石料磨光值

B、沥青用量

C、混合料级配

D、温度

四、判断题(对者打“√”,错者打“×”)

1、当建设项目工程质量评分大于85分时,该项目评为优良工程。()

2、级配碎石、填隙碎石的压实质量用固体体积率控制。()

3、承载板测定回弹摸量,采用逐级加载—卸载的方式进行测试。()

4、半刚性基层交工验收时需进行弯沉测定。()

5、路面构造深度可以用摆式仪来测定。()

6、核子密度仪一般用于路基路面压实度快速测定,但不宜作为仲裁试验。()

7、当路面温度为10℃时,沥青路面弯沉测定值不必进行修正。()

8、重型击实试验和轻型击实试验的区别在于击实锤的重量不同。()

9、弯沉值越小,表示路面的承载力越小。()

10、路基除压实度指标需分层检测外,其它检查项目均在路基完成后才进行测定。()

11、弯沉指标评定结果只有两种,即评分值可以得规定的满粉或零分。()

12、对于空隙率较大的饿沥青碎石混合料试件应用于表干法测定其密度。()

13、厚度评定中,保证率的取值与公路等级有关。()

14、公路纵断面设计线由直坡段和竖曲线组成。()

15、用三米直尺测定平整度时,应将三米直尺垂直于行车方向摆放,量测最大间隙。()

16、当设计高程大于地面高程时,为填方路基。()

17、弯沉测定中,当某点的测定值超出L(平均值)±(2~3)S时,应将其舍弃。并对舍弃的弯沉值过大的点,应找出其周围界限,进行局部处理。()

18、在弯沉测试时只需根据情况进行支点变形修正和温度修正,不再进行其它修正。()

19、用摆式仪测定路面抗滑性能时,重复5次测定的差值应不大于5BPN。()

20、半刚性基层材料是指无侧限抗压强度。()

五、简答题

1、试述常用的压实度检测方法及其使用场合。

2、分项工程质量检验中为什么要首先检查是否满足基本要求?

3、试述路面厚度的检测方法和评定方法。

4、试述贝克曼梁测定路基路面弯沉的主要过程。

5、规范中规定的路面抗滑性能的检测方法有那些?并简述其原理。

六、实例计算题

1、某二级公路路基压实度施工中,用灌砂法测定压实度,测得灌砂筒内量砂质量为5820g,填满标定罐所需砂的质量为3885g,测定砂锥的质量为615g,标定罐的体积3035cm3, 灌砂后称灌砂筒内剩余砂质量为1314 g,试坑挖出湿土重为5867g,烘干土重为5036g,室内击实试验的最大干密度为1.68g/ cm3,试求该测点压实度和含水量。

2、某新建二级公路设计弯沉值l d =33(0.01mm),其中一评定段(沥青混凝土面层)弯沉测试结果如下(单

位为:0.01mm)17,11,10,14,13,10,16,19,12,14,17,20,试评定该路段弯沉检测结果,并计算实际得分(规定分值为20分,保证率为93.32%)。

附表

七、分析评定题

1、某路面分部工程,其所属各分项工程评分为:底基层88分,基层83分,面层92分,路缘石90分,路肩80分,试评定该分部工程的质量等级。(注:面层、基层为主要分项工程)

2、在灌砂法测定中,测定层表面较粗燥,而操作中没有在测点放置基板测定m6(基板与粗燥面间空隙灌砂后,灌砂筒内砂的质量),而直接凿挖试坑并灌砂测定m4(对试坑灌砂后,灌砂筒内剩余砂的质量),试分析这样做对测定结果会产生怎么样的影响?为什么?

《路基路面试验检测》试题(第04卷)答案

一、填空题

1、(合格)、(不合格)

2、(压实度)、(弯沉)、(纵断高程)、(平整度)

3、(平整度仪)(3米直尺)

4、(灌砂法)、(环刀法)、(蜡封法)、(核子密度法)和(钻芯法)等

5、(压实度)、(弯沉)、(厚度)、(砂浆强度)

6、(总)和(上厚度)

二、单项选择题

1、C

2、C

3、B

4、无答案

5、24、24

6、A

7、D

8、A

9、C10、B11、C12、D13、D14、D15、16、A17、A18、B19、C 20、A

三、多项选择题

1、B C D

2、A B C D

3、

4、B C D

5、

6、

7、A B C

8、A C

9、A B C D 10、A C

四、判断题(对者打“√”,错者打“×”)

1、×

2、√

3、√

4、×

5、×

6、×

7、×

8、×9、×10、×11、√12、×13、√14、√15、×16、√17、√8、×19、×20、√

五、简答题

1、常用压实度检测方法有:灌砂法、环刀法、核子仪法、钻芯法等。

灌砂法适用于在现场测试基层(或底基层),砂石路面及路面土的各种材料压实层的密度的和压实度,也适用于沥青表面处治、沥青贯入式面层的密度和压实度检测但不适用于堤石路堤等有大孔洞或大孔隙材料的压实度检测;

环刀法适用于细粒土及无机结合料稳定细粒土的密度测试,但对于无机结合料稳定细粒土,其龄期不宜超过2天且适用于施工过程中的压实度检测;

核子仪法适用于现场用核子密度仪散射法或直接透射法测定路基或路面材料的密度和含水量,并计算施工压实度,适用于施工质量的现场快速评定不宜用作仲裁试验或评定验收试验。

钻芯法适用于检测从压实的沥青路面中钻取沥青混合料总样试件的密度,以评定沥青路面层的施工压实度,同时适用于龄期较长的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基层和底基层的密度检测。

2、分项工程所列基本要求,对施工质量优劣具有关键作用,应按基本要求对工程进行认真检查。经检查不符合基本要求规定时,不得进行工程质量的检验和评定。

3、厚度的检测方法有破坏性检测和非破坏性检测即钻芯法、挖坑法和雷达超声法;这几种检测方法的评定方法要先将平均值(X)、标准差(S)、ta/√n(保证率系数)确定,然后按质评标准的有关条文说明的公式X(厚度代表值)=X(厚度平均值)- S* ta/√n计算出厚度代表值,根据等级和结构层查出对应的代表值允许偏差、极值,当X(厚度代表值) 大于等于设计厚度减去代表值允许偏差时则按单个检查值的偏差不超过单点合格值来计算合格率;当X(厚度代表值) 小于设计减去代表值允许偏差时,相应分项工程评为不合格。

沥青路面一般按沥青铺筑层总厚度进行评定,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分2~3层铺筑时,还应进行上面层厚度

检查和评定。

4、

5、

六、实例计算题

1、ρ量砂=m量砂/v量砂=3885/3035=1.28g/cm3

ρ湿土= (湿土/v湿土)*1.28

= [5867/(5820-1314-615)]*1.28=1.93 g/cm3

ω=m干土/ m湿土*100%=(5867-5036)/5036*100%=16.5%

ρ干土=ρ湿土/(1+ω)=1.93/1.165=1.66 g/cm3

K=ρ干土/ρmax*100%=1.66/1.68*100%=98.8%

2、l(平均值)=14.417(0.01mm) S=3.397

ls(设计值)=33(0.01m m) Za=1.50

lr= l(平均值)+ Za* S=14.417+1.50*3.397=19.5(0.01mm)

l(平均值)±(2~3)S=21.211~7.6 li (弯沉单点值)没有超出特异值的且lr=19.5〈ls=33所以此路段的弯沉值检测结果为合格,实际的分为20分。

七、分析评定题

1、分部工程评分值=(88*1+83*2+92*2+90*1+80*1)/(1+2+2+1+1)=87

该分部工程为合格工程

2、

《交通工程设施试验检测技术》试题(第01卷)

一、填空题

1、交通工程是把人、车、路综合在道路交通的统

一环境中进行综合研究,以寻求()的科学措施,从而达到安全、迅速、经济等目的。

2、高速公路必须把配置安全设施、必要的通信、监控设施,其配置的目的是(),实现()的功能。

3、交通工程设施主要由()等组成,其综合作用是向道路使用者提供有关路况的各种信息,()同时通过监控、通信等系统的设置,交通管理者能及时了解道路状况,快速处理交通问题。

4、路侧护栏是设置在公路路肩上,目的是(),中央分隔带护栏是设置于公路中央分隔带内,目的是()。

5、护栏的形式按刚度的不同可分为()、()、和()三种。

6、对护栏的性能要求有()要求、()要求、()要求和()要求。

7、高速公路交通工程钢构件防腐处理方法主要有()、()、()及()等几种,其中以()应用较普遍。

8、波形梁镀锌层附着测试可采用()法或()法;镀锌层附着性测试一般采用()法。

9、决定混凝土护栏结构的重要因素是()和()。

10、混凝土护栏施工质量检测项目包括()、()、()以及基础平整度、轴线横向偏位、基础厚度等。

11、缆索护栏结构中托架的作用是()和()。

12、对交通标志面的材料性能要求有色度性能、逆反射性能、()、()、()、()、()、()、收缩性能、标志面与标志底版的附着性能、防沾纸的可剥离性能和一定的抗拉性能等。

13、施工阶段,波形梁钢护栏共分为()、()()、()等几道工序。

14、高速公路的车道分界线,通常是划()米、空()米的虚线。

15、警告标志的颜色为()底、()边、()图案,形状为()。

16、视线诱导设施的产品质量检测包括()、()、()、()四个方面。

17、金属网隔离栅按网片形式可分为()、()、()等形式。

18、隔离栅网孔尺寸大小的确定主要考虑()、()、()等因素。

19、收费系统的收费制度通常有()、()、()、()等四种类型。

20、检测光纤通信系统的质量主要有()、()、()和()。

二、单项选择题

1、设置护栏端头的目的是()

A、为了美观

B、为了节省材料

C、为了保护驾驶人员的安全

2、热溶型标线涂料厚度一般为()。

A、0.3~0.4毫米

B、0.3~0.5毫米

C、1.5~2.0毫米

3、防眩板在设计时应按照()设计。

A、完全遮光原理

B、部分遮光原理

C、全反射原理

4、某条高速公路计算行车速度为120Km/h,则该条道路指标标志的颜色及汉字高度要求为()。

A、绿底白图案,60—70cm

B、蓝底白图案,60—70cm

C、绿底白图案,50—60cm

5 、镀锌层附着量测试结果如发生异议,最终以()测试结果为准。

A、镀层测厚仪法

B、三氯化女第

C、A和B两种方法测试结果平均值

6、经测试波形梁护栏板镀锌层附着量为651克/平方米,则镀锌层的近似厚度为()。

A、93毫米

B、95毫米

C、96毫米

7、在人口稠密及当地地形起伏不定的地区修建高速公路,在此路段两侧一般采用()隔离设施。

A、钢板网

B、编织网

C、电焊网

D、磁铁网

8、从造价和强度上考虑,隔离栅的安装最好采用()方式。

A、无框架整网安装

B、全框架安装

C、半框架安装

9、在标志板的抗冲击性能检测中,检测结果的合格性是以冲击点为圆心,半径为()毫米的圆形区域以外是否出现裂缝,间层脱离或其它损坏来判断。

A、5

B、6

C、7

D、8

10、在标志板反光膜与标志底版的附着性能检测中,检测结果的合格性是以反光膜被剥离的长度是否大于()毫米来判断。

A、40

B、50

C、60

D、65

11、高速公路出入口标线属于()。

A、警告标线

B、禁止标线

C、指示标线12、禁令标志的颜色一般为()。

A、白底黑圈黑图案

B、白底红圈黑图案

C、黄底红圈黑图案

13、测量结果精确度高意味着()小。

A、随机误差

B、系统误差50

C、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

14、对标志面外观质量进行检测时,要求在任何一处面积为50*50平方厘米的表面上,不存在一个或一个以上总面积大于()平方毫米的气泡。

A、8

B、10

C、12

D、14

15、波形梁镀锌层均匀性试验一般采用硫酸铜法,要求式样经硫酸铜侵蚀()次后不变红,方为合格。

A、4

B、5

C、6

D、8

16、柱式轮廓标反射器的几何要求为()。

A、18cm*4 cm

B、20cm*5 cm

C、16cm*4 cm

17、波形梁护栏板单面的镀锌量一般要求为()克/平方米。

A、425

B、500

C、600

D、650

18、波形梁护栏紧固件的镀锌层厚度一般要求为()微米。

A、35

B、40

C、50

D、60

19、闭路电视监视系统属于()。

A、信息采集系统

B、信息处理系统

C、信息提供系统

20、从收费效率和车辆缴费延误大小角度考虑,选择()收费制度最合适。

A、均仪式

B、开放式

C、封闭式

三、多项选择题

1、高速公路监控系统的典型任务包括()。

A、减少高速公路常发性或偶发性拥挤的影响

B、获得最大的运行安全

C、提供必要的信息和帮助

D、减少交通事故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

2、收费车道设备安装检验项目包括()。

A、车道控制机

B、天棚信号灯和车道通信号灯

C、自动栏杆

D、车行分类显示器和收费金额显示器

3、交通工程设施与一般主体工程相比,它的显著特点是()。

A、有土木工程

B、有机电工程

C、有与主体工程土建较为密切的安全设施及机电设备设备的基础、管道等的施工及监理

D、有机电设备、相关线缆及系统安装、调试及监理

4、下列护栏中,属于半刚性护栏有()。

A、波形梁护栏

B、桥梁栏杆

C、箱梁护栏

D、管梁护栏

E、混凝土护栏

F、缆索护栏

5、决定交通标志视认性的要素有()。

A、形状

B、到标志距离

C、图符

D、颜色

6、当道路较宽、交通量较大,外侧车道大型车辆阻挡内侧车道小型车辆视线时,此时可考虑选用()支撑方式。

A、双柱式

B、悬臂式

C、门式

D、附着式

7、下列标线中,属于指示标线的有()。

A、人行横道线

B、高速公路出入口标线

C、减速标线

D、减速让行道

8、对标线材料的技术性能要求有()。

A、夜间反光性

B、防滑性

C、附着力强

D、

抗污染E、成本高F、安全

9、下列检测项目中,属于标志施工质量检测项目的有()。

A、立柱竖直度

B、标志板外行尺寸

C、反光膜与标志底板附着性

D、标志板内侧距路肩线边线距离

E、标志板下缘至路面净空

10、检测装置本身性能不完善、测量方法不完善、测量者对仪器使用不当、环境条件的变化等原因都有可能产生()。

A、系统误差

B、随机误差

C、粗大误差

D、剩余误差

四、判断题

1、缆索护栏比波形梁护栏的视线诱导效果好。()

2、放阻块的主要作用是防止车辆在立柱处受拌阻。()

3、主标志设立时,不一定带有辅助标志。()

4、在波形梁板镀锌层均匀性测试中,硫酸铜溶液最多只能使用10次。()

5、突起路标可单独作为标线使用。()

6、波形梁板一般宜采用连续锟压成型方法进行加工。()

7、在中央混凝土护栏中配置一定数量的钢筋主要是为了满足强度要求。()

8、在进行镀锌层附着性测试时,要求以5毫米的间隔平行打击试样五点,来检查试样是否出现锌层剥离。()

9、从车辆行驶安全性角度考虑,在收费系统的收费制度中,均一式要比封闭式好。()

10、隔离栅的质量检测包括外观质量、锌层质量、几何形状与尺寸及材料性能四个方面。()

11、可变信息标志属于监控系统中信息采集子系统的一部分。()

12、在突起路标耐压性能测试中,要求突起路标耐压荷载至少应大于200KN。()

13、桥梁护栏和桥梁栏杆的作用都是为了防止车辆越出桥外造成交通事故。()

14、在分离是立交或天桥上设置的防护网与高速公路两侧设置的隔离栅作用相同。()

15、埋置于土中的中央分隔带缆索中间立柱的最大间隔距离是7米。()

16、在道路上施划交通标线时,黄色标线主要用以分隔对向行驶的交通流,白色标线主要用以分隔同行驶的交通流。()

17、检测的作用是检查产品的最终结果是否满足要求。()

18、精度是测量正确度的精密度的综合反映,精度

高意味着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都很小。()

19、交通流、气象等检测器属于监控系统中信息提供子系统的一部分。()

20、一般情况下,隔离设施的高度应根据地形和人口分布情况频繁变化。()

五、简答题

1、交通工程设施检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热浸镀锌波形梁钢护栏防腐性能内容有哪些?如何测试及判定?

3、交通工程设施的土木部分和机电部分包括哪些内容?

4、对标线材料的技术性能要求有哪些?

5、视线诱导设施的种类有哪些?各自作用是什么?

六、实例计算题

1、波形梁钢护栏板镀锌层附着量测试:

波形梁钢护栏板镀锌层附着量采用三点法计算,每块试样测试面积不小于100平方厘米。称量三块试样试验前分别为300.65克、328.66克、357.78克,将称量三块试样试验后分别放入三氯化娣溶液中,按标准试验处理后重新称量,测得三块试样表面积分别为25209.1平方毫米、27636.8平方毫米、29994.5平方毫米,试确定波形梁钢护栏板镀锌层

附着量及镀锌层厚度,并判断镀锌层附着量是否合格。(要求镀锌层附着量≥600克/平方米,镀锌层厚度≥85微米。)

3、编织网隔离栅镀锌层附着量测试:

从热浸编织网网片上取三根长度为350毫米、400毫米、450毫米的钢丝,进行镀锌层测试。称量试样剥离锌层前的质量分别为17.295克、193764克、22.236克,试样放入三氯化娣溶液中经充分溶解,取出试样并经过常规处理后重新称量,测得三根试样的直径分别为2.78毫米、2.79毫米、2.78毫米,试确定编织网隔离栅镀锌层附着量,并判断是否合格。(要求镀锌层附着量≥120克/平方米)

七、分析评定题

1、波形梁钢护栏板镀锌层均匀性如何判定?浸蚀终点如何判断?

2、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质量检验抽样原则及抽样检验的种类有那些?采用GB/T2828—2003进行抽样检验的一般程序是什么?

《建筑材料试验检测技术》试题(第04卷)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

1、量取10L气干状态的卵石,称重为14.5kg;另取500g烘干的该卵石,防入装有500ml水的量筒中,静置24h后,水面升至685ml。则该卵石的视密度为()空隙率为()。

2、当混凝土拌和物出现粘聚性尚好、有少量泌水、坍落度太大时,应保持()不变,适当的减少()用量。

3、配制混凝土时需采用()砂率,这样可以在水灰比及水泥用量一定情况下,获得最大的(),或者在()一定的条件下,()最少。

4、沥青碎石的沥青用量应根据规范要求的()和(),经过试拌试铺论证。

5、用图解法确定矿料的配合组成时,必须具备的

两个已知条件是()和()。

6、动稳定度用于检验沥青混合料的()性,残留稳定度用于检验混合料的()性。

7、沥青针入度的试验条件包括()、()和()。

8、水泥混凝土用砂依据()分为粗砂、中砂、细砂。

9、水泥混凝土密度调整只改变每立方米混凝土各组成材料的()而不改变其()。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硅酸盐水泥最适用于()工程。

①大体积混凝土;②干燥环境中的混凝土;③耐热混凝土;④水泥混凝土路面;

2、与连续级配相比较,单级配集料用于水泥混凝土的主要缺点是()

①水泥用量大;②拌和物易离析;③混凝土砂率小;④单位用水量低;

3、混凝土中的水泥浆,在混凝土硬化后起()作用。

①胶结;②润滑、填充和胶结;③润滑和胶结;④填充和胶结;

4、试拌混凝土时,如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不符合要求,最常采用的方法是调整()。

①拌和用水量;②砂率;③水泥用量;④水泥浆用

量(W/C不变);

5、造成沥青混合料拌和物出现花白料、结团的原因是()。

①粗集料用量大;②矿粉用量多;③沥青用量小;

④拌和温度低

6、下列四个指标中,那一个不满足规范要求时水泥则为废品()。

①烧失量;②不溶物;③初凝时间;④终凝时间;

7、用雷氏夹法测水泥的安定性,沸煮时指针朝向

正确的是()。

①朝下;②水平悬空;③朝上;④以夹子能稳定放置为准;

8、用于质量仲裁检验的沥青样品,重复加热的次数不得超过()。

①一次;②两次;③三次;④四次;

9、一水泥28天6个胶砂抗压强度试件的测值分别为35.0、41.0、43.0、42.0、46.0、39.0(单位:MPa),那么该水泥28天的强度为()。

①43;②41;③42.2;④该组试件作废;

10、若沥青混合料的油石比为5.0%,则沥青含量为()。

①4.76%;②4.56%;③5.00%;④5.26%;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急诊医学试题及答案

急诊医学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 1.根据心电图的表现,心脏骤停的心脏机制为:心室颤动或无脉性 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静止、无脉电活动。 2.急诊医学的范畴急救医学、灾害医学、危重病 医学。 3、根据2010国际心肺复苏指南的要求,徒手心肺复苏术中胸外按压的 频率为≥100次/分,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成人为30:2 ,深度为≥ 5 cm,按压后:胸廓应充分回弹,每次吹气时间至少1秒进行人工呼吸。2010心肺复苏程序重大变化C-A-B代替A-B-C ,胸外按压优先,肾上腺素用法为每次 1mg 静脉推注,每 3 分钟一次。 4、休克是由于各种致病因素作用引起的有效循环血容量急剧减 少,导致器官和组织微循环灌注不足,致使组织缺氧、细胞代谢紊乱和器官功能受损的综合征。血压降低,是休克最常见、最重要的临床特征。迅速改善组织灌注,恢复细胞氧供,维持正常的细胞功能是治疗休克的关键。休克恶化时一个从组织灌注不足发展为多器官功能障碍至衰竭的病理过程。 5、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时,出现“阿托品化”的表现有瞳孔扩 大,不再缩小、颜面潮红,皮肤干燥,口干、\ 肺部罗音消失和心率加快 100次/分意识障碍减轻或苏醒,或轻度烦躁不安体温轻度升高(37.5~38℃) 。

6、端坐呼吸是左心衰竭典型表现,急性肺水肿是左心衰最严重的表现,咳大量泡沫样血痰,两肺布满湿啰音,血压可下降,甚至心跳骤停。 7、急性主动脉夹层降压治疗要点:血压降低到正常偏低水平即 90-110/60-70mmHg。 8、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思路:是上消化道出血吗?、出了多少血?、出血停止了吗?、什么原因引起的出血? 9、窒息是咯血死亡的主要原因,垂体后叶素是抢救上消化道大出血和咯血的常用药。 二、名词解释:(20分每题5分) 1.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SS) 我国完整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system,EMSS)是院前急救、医院急诊、危重病监护三体一位的发展模式。 2. 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在严重感染、休克、创伤及烧伤等非心源性疾病过程中,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肺泡商品细胞损伤造成弥漫性肺间质及肺泡水肿,导致的急性低氧性呼吸功能不全或衰竭。以肺容积减少、肺顺应性降低、严重的通气血流比例失调为病理生理特征,临床表现为进行性低氧血症和呼吸窘迫,肺部影像学表现为非均一性的渗出性病变。 3. 大咯血:一次咯血量大于200ml,或24小时内咯血量大于400ml 4.急性冠脉综合征

教育学模拟试题

模拟试题(一) 一、判断正误(每小题1分,共10分) (√ )1、教育是人类社会的永恒现象,它与人类社会共始终。 ( )2、学习教育学就是要学习他人的教育经验。 ( )3、教育始终具有阶级性,所谓“超阶级”是不存在的。 ( )4、受教育者是学习的主体,他可以自己选择教育影响。 (√)5、义务教育是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具有强制性的国民基础教育。 ( )6、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关键取决于学生。 ( )7、教育方针具有稳定性,因此它应该是稳定不变的。 ( )8、全面发展就是使每个学生在各方面得到平均发展。 ( √)9、因材施教原则就是要求教学要照顾个别差异,区别对待不同的学生。 ( √ )10、一节课上得好不好,最主要的标志就是看教学效果如何。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教育学是研究,揭示的一门科学。 2、资产阶级教育学的奠基人写的《》 是近代教育史上最早的一部教育论著。 3、教育是通过为社会服务的,教育是促进人的社会化 和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4、我国教育发展的战略方向是三个面向,即教育要面向、面 向、面向。 5、教育与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6、教学工作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 的和。 7、把所有课都当作政治课来上,违背了原则。 8、课程编制主要有和两种类型。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素质教育 2、教学相长 3、课程 4、教育制度 四、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35分) 1、试述教育活动的构成要素及其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 2、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对教育有何意义? 3、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是如何实现的? 4、现阶段我国的教育方针是什么? 5、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哪些必然联系? 五、论述题(14分) 1、结合当前的教育改革谈谈新课程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的意 义是什么?(物理、化学、体育专业作) 2、浅析良好师生关系中的教师形象。(中文、数学专业作) 六、案例分析(10分) 下面是李老师教《瀑布》一课的片断。 “同学们,你们见过瀑布吗?瀑布有怎样的气势?又是怎样的令人留连忘返,

数字信号处理试题

一、 单 项选择题 1. 序列x(n)=Re(e jn π/12 )+I m (e jn π/18 ),周期为( )。 A. 18π B. 72 C. 18π D. 36 2. 设C 为Z 变换X(z)收敛域内的一条包围原点的闭曲线,F(z)=X(z)z n-1 ,用留数法求X(z)的反变换时( )。 A. 只能用F(z)在C 内的全部极点 B. 只能用F(z)在C 外的全部极点 C. 必须用收敛域内的全部极点 D. 用F(z)在C 内的全部极点或C 外的全部极点 3. 有限长序列h(n)(0≤n ≤N-1)关于τ= 2 1 -N 偶对称的条件是( )。 A. h(n)=h(N-n) B. h(n)=h(N-n-1) C. h(n)=h(-n) D. h(n)=h(N+n-1) 4. 对于x(n)= n )21(u(n)的Z 变换,( )。 A. 零点为z=21,极点为z=0 B. 零点为z=0,极点为z=21 C. 零点为z=21,极点为z=1 D. 零点为z=2 1 ,极点为z=2 5、)()(101n R n x =,)()(72n R n x =,用DFT 计算二者的线性卷积,为使计算量尽可能的少,应使DFT 的长度N 满足 。 A.16>N B.16=N C.160,Z 变换的收敛域为( )。 A. 0<|z|<∞ B. |z|>0 C. |z|<∞ D. |z|≤∞ 9.在对连续信号均匀采样时,要从离散采样值不失真恢复原信号,则采样角频率Ωs 与信号最高截止频率Ωc 应满足关系( ) A. Ωs>2Ωc B. Ωs>Ωc C. Ωs<Ωc D. |Ωs<2Ωc 10.下列系统(其中y(n)为输出序列,x(n)为输入序列)中哪个属于线性系统?( ) A.y(n)=y(n-1)x(n) B.y(n)=x(n)/x(n+1) C.y(n)=x(n)+1 D.y(n)=x(n)-x(n-1)

20186月大学英语六级真题、译文和详细解析汇报[仔细阅读卷二]

2018年6月大学英语六级考试仔细阅读真题解析(卷二) Section C Directions:There are 2 passages in this section. Each passage is followed by some questions or unfinished statements. For each of them there are four choices marked A),B),C)and D).You should decide on the best choice and mark the corresponding letter on Answer Sheet 2 with a single line through the centre. Passage One Questions 46 to 50 are based on the following passage. Economically speaking, are we better off than we were ten years ago? Twenty years ago? In their thirst for evidence on this issue, commentators seized on the recent report by the Census Bureau, which found that average household income rose by 5.2% in 2015. Unfortunately, that conclusion puts too much weight on a useful, but flawed and incomplete, statistic. Among the more significant problems with the Census’s measure are that: 1) it excludes taxes, transfers, and compensation like employer-provided health insurance; and 2) it is based on surveys rather than data. Even if precisely measured, income data exclude important determinants of economic well-being, such as the hours of work needed to earn that income. While thinking about the question, we came across a recently published article by Charles Jones and Peter Klenow, which proposes an interesting new measure of economic welfare. While by no means perfect, it is considerably more comprehensive than average income, taking into account not only growth in consumption per person but also changes in working time, life expectancy, and inequality. Moreover, it can be used to assess economic performance both across countries and over time. The Jones-Klenow method can be illustrated by a cross-country example. Suppose we want to compare the economic welfare of citizens of the U.S. and France in 2005. In 2005, as the authors observe, real consumption per person in France was only 60% as high as the U.S., making it appear that Americans were economically much better off than the French on average. However, that comparison omits other relevant factors: leisure time, life expectancy, and economic inequality. The French take longer vacations and retire earlier, so typically work fewer hours; they enjoy a higher life expectancy, presumably reflecting advantages with respect to health care, diet, lifestyle, and the like; and income and consumption are somewhat more equally distributed there than in the U.S. Because of these differences, comparing France’s consumption with the U.S.’s overstates

急诊医学试题库完整

急诊理论考核题库(200题) A型选择题,它由一个叙述主体和五个备选答案组成,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最恰当的,其余四个答案为干扰答案。 1.一般在服毒后几小时内洗胃最有效A.48 小时内B.24 小时内C.12 小时内D.8 小时内E.4-6 小时内 2.下列哪一种临床类型不是毒蕈中毒的类型 A.胃肠炎型B.神经型 C.精神异常型D.溶血型E.肾坏死型 3.抢救巴比妥类中毒所致呼吸衰竭的首要措施是A. 呼吸兴奋剂的应用B.洗胃 C.保持呼吸道通畅,人工辅助呼吸D.激素的应用E.利尿药物的应用 4.重度哮喘时,除吸氧外尚应采取下列哪些措施A.尽可能找出过敏源,去除诱因或进行抗原脱敏疗法B.采用拟交感神经药,抗生素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C.积极应用免疫抑制剂,色甘酸二钠,必要时用菌苗疗法 D.改善通气,支气管解痉,控制感染,纠正水和电解质平衡失调,应用糖皮激素E.大剂量广谱抗生素及抗原脱敏疗法5.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动脉血气变化为A.Pa02下降,PaC0 2升高B.Pa02正常,PaC02升高 C.Pa02下降,PaC02正常或下降D.Pa02升高,PaC02降低或正常E.Pa02正常,PaC02降低 6.支气管哮喘与心源性哮喘一时难以鉴别时,可采用下列哪种药物A.呋塞米 B.吗啡或度冷丁C.氨茶碱 D.西地兰或毒毛旋花子甙K E.肾上腺素 7.对重度哮喘伴心动过速的患者,下列哪项治疗措施是错误的A.吸氧 B.氨茶碱静注C.地塞米松静注D.心得安静注E.抗生素 8.重度哮喘患者,经静滴氨茶碱及支气管扩张剂等药物治疗10小时后病情仍不缓解,伴大汗,双肺呼吸音极低,心率131次/分,该病人下一步治疗用药应选择A.色甘酸二钠抗过敏治疗B.气雾剂吸入 C.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充分的补液D.选择广谱抗生素E.西地兰静注 9.患者20岁,阵发性呼气性呼吸困难,烦躁不安持续5小时,静注氨茶碱无效。查体:满肺哮鸣音,有肺气肿征,心率130次/分,律齐,无杂音,血压14.6/9.31kPa,紧急处理可用 A.西地兰静脉推注B.呋塞米静脉推注C.吗啡皮下注射 D.氢化可的松或甲基强的松龙静脉滴注E.大剂量青霉素静脉滴注 10.肺结核小量咯血(痰中带血丝)的处理是A.可待因0.03g B.10%葡萄糖酸钙10mL C.安静休息,消除紧张情绪D.6-氨基己酸4-6g E.脑垂体后叶素5-l0U 11.肺结核大咯血时,应采取的体位是A.患侧卧位B. 健侧卧位C.坐位D.俯卧位E.仰卧位 12.患者女性,24岁。大量胸水,呼吸困难,穿刺抽液时突然面色苍白,出冷汗,血压下降,应给予哪项处理A.氨茶碱+葡萄糖静脉滴注B.西地兰0.4mg 缓慢静脉推注C.平卧,0.1%肾上腺素0.5mL 皮下注射D.立即快速输注低分子右旋糖酐E.静脉快速滴注升压药物 13.突然发作的吸气性呼吸困难,临床上最常见于A.自发性气胸B.支气管哮喘C.心源性哮喘 D.气管内异物或梗阻E.阻塞性肺气肿

学前教育学模拟试题

《学前教育学》模拟试题一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 1. 标志着学前公共教育思想诞生的着作是(C)。 A.《学记》 B.《颜氏家训》 C.《理想国》 D.《政治论》 2. 世界上第一部学前教育的大纲和参考本是(A)。 A. 《母育学校》 B. 《世界图解》 C. 《大教学论》 D. 《爱弥尔》 3. 卢梭的教育代表作是(C)。 A. 《母育学校》 B.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C. 《爱弥尔》 D. 《林哈德与葛笃德》 4. 阐述裴斯泰洛齐的学前教育理论的着作是(D)。 A. 《爱弥尔》 B. 《大教学论》 C. 《母育学校》 D. 《林哈德与葛笃德》 5. 第一次提出在我国实施学前社会教育的人物是(C)。 A. 蔡元培 B. 张雪门 C. 康有为 D. 陶行知 6. 我国最早的学前儿童教育实验中心是(C)。 A. 北京香山慈幼院 B. 上海劳工托儿所 C. 南京鼓楼幼稚园 D. 江西实验幼师 7. 我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的创建者是(C)。 A. 蔡元培 B. 张雪门 C. 陈鹤琴 D. 陶行知 8. 我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的创建者是(C)。 A. 张雪门 B. 陈鹤琴 C. 陶行知 D. 蔡元培 9. (B)成立“性格形成学院”,这是为工人子女实施学前公共教育的首次尝试。 A. 福禄培尔 B. 欧文 C. 杜威 D. 蒙台梭利 10. (C)把儿童心理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A. 杜威 B. 蒙台梭利 C. 皮亚杰 D. 维果茨基 11. (A)是指儿童实际的发展水平与儿童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 A. 最近发展区 B. 恩物 C. 具体运算阶段 D. 形式运算阶段 12. 学前教育学是研究学前阶段的()和()、揭示这一特定阶段(),以及阐明学前()的科学。(A) A. 教育现象教育问题教育规律教育理论 B. 教育理论教育现象教育问题教育规律 C. 教育问题教育规律教育理论教育现象 D. 教育规律教育问题教育现象教育理论 13. 所谓(C)是指教育本身所特有的对个体或社会所产生的功用或价值。 A. 教育目的 B. 教育目标 C. 教育功能 D. 教育效益 14. 期望层次的教育功能存在于(A)之中。 A. 人的意识或愿望 B. 教育的实际结构 C. 教育实践 D. 教育结果 15. 潜在层次的教育功能存在于(C)之中。 A. 人的意识或愿望 B. 教育家的作品 C. 教育的实际结构 D. 教育实践

数字信号处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数字信号处理试题及答案 一、 填空题(30分,每空1分) 1、对模拟信号(一维信号,是时间的函数)进行采样后,就是 离散时间 信号, 再进行幅度量化后就是 数字 信号。 2、已知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为)(n h ,则系统具有因果性要求 )0(0)(<=n n h ,系统稳定要求∞<∑∞ -∞=n n h )(。 3、若有限长序列x(n)的长度为N ,h(n)的长度为M ,则其卷积和的长度L 为 N+M-1。 4、傅里叶变换的几种形式:连续时间、连续频率—傅里叶变换;连续时间离散频率—傅里叶级数;离散时间、连续频率—序列的傅里叶变换;散时间、 离散频率—离散傅里叶变换 5、 序列)(n x 的N 点DFT 是)(n x 的Z 变换在 单位圆上 的N 点等间隔采样。 6、若序列的Fourier 变换存在且连续,且是其z 变换在单位圆上的值,则序列 x(n)一定绝对可和。 7、 用来计算N =16点DFT ,直接计算需要__256___次复乘法,采用基2FFT 算 法,需要__32__ 次复乘法 。 8、线性相位FIR 数字滤波器的单位脉冲响应()h n 应满足条件 ()()1--±=n N h n h 。 9. IIR 数字滤波器的基本结构中, 直接 型运算累积误差较大; 级联型 运 算累积误差较小; 并联型 运算误差最小且运算速度最高。 10. 数字滤波器按功能分包括 低通 、 高通 、 带通 、 带阻 滤 波器。 11. 若滤波器通带内 群延迟响应 = 常数,则为线性相位滤波器。 12. ()?? ? ??=n A n x 73cos π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周期为 14 13. 求z 反变换通常有 围线积分法(留数法)、部分分式法、长除法等。 14. 用模拟滤波器设计IIR 数字滤波器的方法包括:冲激响应不变法、阶跃响 应不变法、双线性变换法。

英语六级题型逐个分析

英语六级题型逐个分析 最近有很多人都问我如何去备考六级,作为一位已经走过六级并在英语方面仍然不放弃的人,相信我的建议对大家来说还是有一定帮助的。我分别从下面几个方面说一说我个人对六级的理解。虽然说四六级要改革,但我想目前还是改不了那么快,不过大家还是尽快考吧,新的来了肯定不适应。现行的考试由四部分组成,听力、阅读、综合和写作听力是很多同学头疼的一块,我发现很多同学四六级差一点但没过都是卡在听力上的。很多人认为听力很难,因此平时就放弃听力的提高机会,想从其他方面多提高一点,其实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真正说难提高的我觉得是阅读,我觉得除了掌握正确阅读技巧之外,长期的训练才会有好的效果,阅读的提高没大家想的那么容易。综合部分主要考查词汇的运用,我觉得六级考试最难考的部分就是它了,虽然有的人把六级词汇背个两三遍,但不见得在这方面能拿好分数,这部分对词汇的要求实在有些过高,有些选项很牵强。从性价比角度上说我觉得在这里浪费那么多时间和精力是不值得的。我希望大家从心理上消除听力难得障碍,而且对于一个想把英语学好的人来说,听力的能力是很重要的。六级英语的听力一点都不难。听力差主要有几方面的原因。一是语音不过关,很多人背单词不记忆读音,听力的时候就不知道自己听的是哪个词,自然听不好。或者有的同学发音不标准,都是造成听到单词没反应的原因,对这些同学,应该纠正自己的读音。星火式的词汇书是有配套磁带的,建议跟读。第二个原因就是不适应听力的语境,听得太少。其实四六级听力考来考去那些段子都是在生活和校园里经常出现的对话,大家可以通过看历年真题的听力文字多熟悉题目,你看多了就会发现做起题来简单很多。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读过或背过的文字再去听一般都能听懂。第三个原因是对文化背景和常用短语的不熟悉,造成理解上的障碍。英文口语中有很多口语化的词汇是我们平时读课本没见过的,但是在听力段子里经常出

2015年急诊医学正(副)高级职称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5年急诊医学正(副)高级职称考试真题及答案 天宇考王卫生资格考试题库包含:章节练习、综合复习题、模拟试卷、考前冲刺、历 年真题等。试题量:2775道。 案例分析题:每个案例至少有3个提问,每个提问有6~12个备选答案,其中正确答案有1个或几个,每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得1个得分点,每选择一个错误答案扣1个得分点,扣至本提问得分点为0。 某男性患者,18岁,被发现意识不清6 h,屋内有火炉。体格检查:T 36.2 ℃,BP125/80 mmHg,意识不清,口唇呈樱桃红色,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啰音,心率89次/min,律齐,双侧病理征均未引出。COHb浓度为60%。诊断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1、患者入院后的治疗原则为 A、迅速将患者脱离中毒现场 B、积极纠正缺氧 C、防治脑水肿 D、促进脑细胞恢复 E、保持呼吸道通畅 F、防治感染 正确答案:ABCDEF 2、防治脑水肿的措施有 A、甘露醇快速静脉滴注

B、呋塞米稀释后静脉滴注 C、地塞米松静脉滴注 D、冬眠药物 E、高压氧 F、吸氧 正确答案:ABCD 3、促进脑细胞恢复的药物有 A、ATP B、辅酶A C、地塞米松 D、大剂量维生素C E、胞二磷胆碱 F、细胞色素C 正确答案:ABDEF 4、急性一氧化碳中毒重度的临床表现有 A、浅昏迷

B、深昏迷 C、各种反射消失 D、睁眼昏迷 E、体温升高 F、呼吸频数 G、呼吸衰竭 正确答案:BCDEFG 某男性患者,18岁,因意识障碍2 h入院。既往体健,有大量饮酒史。同食者无此症状。体格检查:BP 130/76 mmHg。意识障碍。口唇无发绀,呼出气体有乙醇味。双肺呼吸音粗,无啰音。心率120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部查体未见异常。双下肢无水肿。 5、患者入院后初步诊断为急性乙醇中毒,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人饮酒的中毒剂量个体差异较大 B、血液中乙醇的致死浓度个体差异很大 C、呼吸肌麻痹是急性乙醇中毒的主要死亡原因 D、饮入的乙醇可在胃和小肠完全吸收 E、乙醇的代谢速度与血液中乙醇浓度有关

教育学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教育学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 ) 一、选择题( 包括单选和多选, 请将正确答案选出来, 并把它们的标号填入题中的括号内。 多选、少选、错选, 均不得分。每小题 2 分, 共10 分) 1. 作为进步教育的代表, 杜威提出的基本主张包括( ) 等。 A.学校即社会 B.教育即生活 C.教师中心 D.儿童中心 E.书本中心 2。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组织形式主要受( ) 的制约。 A。人口数量 B. 人口质量 C 。人口结构D, 政治制度 E。生产力发展水平 3。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 ) 。 A。讲授法 B 。谈话法 C. 讨论法D。读书指导法 E. 参观法 4 。严而有格, 严而有方”暗含的德育原则是( ) 。 A .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B。长善救失C。疏通引导D。知行统一 E. 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续性 5. 心理学家所说的“心理断乳期”指的是人的身心发展的( ) 时期。 A。婴儿期 B. 幼儿期C。儿童期 D. 少年期 E. 青年期 二、填空题( 每空 1 分, 共 6 分) 6. 教育有四个基本要素, 它们是 ___ \ ___ 、教育内容和教学手段。 7. 我国现行学校教育系统包括_____ 、初等教育___ 、和高等教育四个级别层次。 8. 元认知监控的学习被称为是___ , 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的要求, 积极 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的过程。 9. 学校民主管理主要的、基本的组织形式是_____ 制度, 它是教职工直接参与讨论决定学校 重大问题的一种组织形式。 三、辨析题( 除去判断“对”或“错”外, 请写出理由。每小题 6 分, 共18 分) 10. 教育目的包括教育方针, 教育方针的确立必须符合教育目的 11. 课程即学生所学科目的教材

数字信号处理期末考试试题以及参考答案.doc

2020/3/27 2009-2010 学年第二学期 通信工程专业《数字信号处理》(课程)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 选择题 (每空 1 分,共 20 分) 1.序列 x( n) cos n sin n 的周期为( A )。 4 6 A . 24 B . 2 C . 8 D .不是周期的 2.有一连续信号 x a (t) cos(40 t) ,用采样间隔 T 0.02s 对 x a (t) 进行采样,则采样所得的时域离散信 号 x(n) 的周期为( C ) A . 20 B . 2 C . 5 D .不是周期的 3.某线性移不变离散系统的单位抽样响应为h(n) 3n u( n) ,该系统是( B )系统。 A .因果稳定 B .因果不稳定 C .非因果稳定 D .非因果不稳定 4.已知采样信号的采样频率为 f s ,采样周期为 T s ,采样信号的频谱是原模拟信号频谱的周期函数,周 期为( A ),折叠频率为( C )。 A . f s B . T s C . f s / 2 D . f s / 4 5.以下关于序列的傅里叶变换 X ( e j ) 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 . X ( e B . X ( e C . X (e D . X (e j j j j ) 关于 是周期的,周期为 ) 关于 是周期的,周期为 2 ) 关于 是非周期的 ) 关于 可能是周期的也可能是非周期的 6.已知序列 x(n) 2 (n 1) (n)(n 1) ,则 j X (e ) 的值为( )。 C

2020/3/27 A . 0 B . 1 C . 2 D . 3 N 1 7.某序列的 DFT 表达式为 X (k ) x(n)W M nk ,由此可看出,该序列的时域长度是( A ),变换后数字域 n 0 上相邻两个频率样点之间的间隔( C )。 A . N B . M C .2 /M D . 2 / N 8.设实连续信号 x(t) 中含有频率 40 Hz 的余弦信号,现用 f s 120 Hz 的采样频率对其进行采样,并利 用 N 1024 点 DFT 分析信号的频谱,得到频谱的谱峰出现在第( B )条谱线附近。 A . 40 B . 341 C . 682 D .1024 9.已知 x( n) 1,2,3,4 ,则 x ( ) R 6 ( ) ( ), x ( n 1) R 6 (n) ( ) n 6 n 6 A C A . 1,0,0,4,3,2 B . 2,1,0,0,4,3 C . 2,3,4,0,0,1 D . 0,1,2,3,4,0 10.下列表示错误的是( B )。 A . W N nk W N ( N k) n B . (W N nk ) * W N nk C . W N nk W N (N n) k D . W N N /2 1 11.对于 N 2L 点的按频率抽取基 2FFT 算法,共需要( A )级蝶形运算,每级需要( C )个蝶形运算。 A . L B . L N 2 C . N D . N L 2 12.在 IIR 滤波器中,( C )型结构可以灵活控制零极点特性。 A .直接Ⅰ B .直接Ⅱ C .级联 D .并联 13.考虑到频率混叠现象,用冲激响应不变法设计 IIR 数字滤波器不适合于( B )。 A .低通滤波器 B .高通、带阻滤波器 C .带通滤波器 D .任何滤波器

2017年12月六级仔细阅读真题及解析(卷二)

Passage One Questions 46 to 50 are based on the following passage. You may have heard that Coca-Cola once contained an ingredient capable of sparking particular devotion in consumers: cocaine. The “ coca” in the name referred the extracts of coca leaf that the drinks originator, chemist John Pemberton, mixed with his sugary syrup(姜汁).At the time, coca leaf extract mixed with wi ne was a com mon tonic(滋补品),and Pembert on ' s sweet brew was a way to get around local laws prohibiting the sale of alcohol. But the other half of the name represents another ingredient, less infamous(名声不好的),perhaps, but also strangely potent: the kola nut. In West Africa, people have long chewed kola nuts as stimulants, because they contain caffeine that also occurs naturally in tea, coffee, and chocolate. They also have heart stimulants. Historian Paul Lovejoy relates that the cultivation of kola nuts in West Africa is hundreds of years old. The leafy, spreading trees were planted on graves and as part of traditional rituals. Even though the nuts, which need to stay moist, can be somewhat delicate to transport, traders carried them hundreds of miles throughout the forests and grasslands. Europeans did not know of them until the 1500s, when Portuguese ships arrived on the coast of what is now Sierra Leone. And while the Portuguese took part in the trade, ferrying nuts down the coast along with other goods, by 1620, when English explorer Richard Jobson made his way up the Gambia, the nuts were still peculiar to his eyes. By the late 19th century, kola nuts were being shipped by the tonne to Europe and the US. Many made their way into medicines, intended as a kind of energy boost. One such popular medicinal drink was Vin Mariani, a French product consisting of coca extract mixed with red wine. It was created by a French chemist, Angelo Mariani, in 1863. So when Pemberton created his drink,it representedan ongoing trend. When cocaine eventually fell from grace as a beverage ingredient, kola-extract colas became popular. The first year it was available, Coca-Cola averaged nine servings a day across all the Atlanta soda fountains where it was sold. As it grew more popular, the company sold rights to bottle the soda, so it could travel easily. Today about 1.9 billion Cokes are purchased daily. It' s become so iconic that attempts to change its taste in 1985 sweetening it in a move projected to boost sales —proved disastrous, with widespread anger from consumers. -“CoClaocCalassic ,”returned to store shelves just three months after the “New Coke” was released. These days, the Coca-Cola recipe is a closely guarded secret. But it' s said to no longer contain kola nut extract, relying instead on artificial imitations to achieve the flavour. 你可能听说可口可乐曾经含有一种能够使消费者“死忠”的成分:可卡因名中的“ coca”指的是古柯叶的提取物,该饮料的创始人化学家约翰?彭伯顿用它与含糖的姜汁混合在一起。当时,古柯叶提取物与葡萄酒混合是常见的滋补品,而当地法律禁止出售含酒精饮料,彭伯顿的甜饮则避开了该法律。“cola ”代表另一种成分——可乐果:尽管名声不太好,但非常给力。 在西非,人们长期以来一直嚼着可乐果作为兴奋剂,因为它们含有咖啡因。咖啡因在茶、咖啡和巧克力中也天然存在。它们也有心脏兴奋剂。

急诊医学试题库

急诊医学外科部分试题A1型选择题 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通讯指挥系统是: A.实施统一指挥,互相协调的功能 B.初级生命支持,转运伤员到相关医院 C.高级生命支持,及确定性手术治疗 D.实施统一指挥,互相帮助的功能 E.协调急救站点的车辆和人员 [掌握][1分钟][A][记忆型]第八章创伤急救第一节概述 2.急救网点的任务: A.实施统一指挥,互相协调的功能 B. 初级生命支持,转运伤员到相关医院 C.高级生命支持,及确定性手术治疗 D.实施统一指挥,互相帮助的功能

E.协调急救站点的车辆和人员 [掌握][1分钟][B][记忆型]第八章创伤急救第一节概述3.医院急救的主要目的: A.实施统一指挥,互相协调的功能 B.初级生命支持,转运伤员到相关医院 C.高级生命支持,及确定性手术治疗 D.实施统一指挥,互相帮助的功能 E.协调急救站点的车辆和人员 [掌握][1分钟][C][记忆型]第八章创伤急救第一节概述4.院内急救包括: A.急诊抢救 B.后续相关专科治疗 C.高级生命支持 D.急诊抢救和后续相关专科治疗 E.专科会诊确定手术 [掌握][1分钟][D][记忆型]第八章创伤急救第一节概述

5.创伤指数(TI)是: A.由Kirkpatrick于1972年提出 B.根据创伤部位、伤员生理变化及创伤类型估算 C.按异常程度各评1、2、3、4、5、6分 D.TI:5~9分为轻伤;10~17分为中度伤;17分以上为重伤 E.TI>9分的伤员送往创伤或大医院 [了解][1分钟][B][记忆型]第八章创伤急救第二节创伤的院前急救 6.CRMAS评分法: A.由Clemmer于1986年创建 B.综合了RPM法和RSM法,以循环、呼吸、腹部情况、运动、语言为评判标准C.共5项内容、每项评分内容分1~3三个分值 D.总分9~10为极重伤,7~8为重伤,6分为轻伤 E.此评分方法适用于院内急救评分 [了解][1分钟][B][记忆型]第八章创伤急救第二节创伤的院前急救 7.在发生大批量伤员时: A.抢救尽可能多的伤员为原则

教育学模拟试题一

教育学模拟试题一 一、判断正误(每小题1分,共10分) ( )1、教育是人类社会的永恒现象,它与人类社会共始终。 ()2、学习教育学就是要学习他人的教育经验。 ()3、教育始终具有阶级性,所谓“超阶级”是不存在的。 ( )4、受教育者是学习的主体,他可以自己选择教育影响。( )5、义务教育是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具有强制性的国民基础教育。 ( )6、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关键取决于学生。 ( )7、教育方针具有稳定性,因此它应该是稳定不变的。 ( )8、全面发展就是使每个学生在各方面得到平均发展。 ()9、因材施教原则就是要求教学要照顾个别差异,区别对待不同的学生。 ( )10、一节课上得好不好,最主要的标志就是看教学效果如何。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教育学是研究,揭示的一门科学。 2、资产阶级教育学的奠基人写的《》是近代教育史上最早的一部教育论著。 3、教育是通过为社会服务的,教育是促进人的社会化和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4、我国教育发展的战略方向是三个面向,即教育要面向、面向、面向。

5、教育与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6、教学工作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的和。 7、把所有课都当作政治课来上,违背了原则。 8、课程编制主要有和两种类型。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素质教育 2、教学相长 3、课程 4、教育制度 四、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35分) 1、试述教育活动的构成要素及其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 2、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对教育有何意义? 3、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是如何实现的? 4、现阶段我国的教育方针是什么? 5、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哪些必然联系? 五、论述题(14分) 1、结合当前的教育改革谈谈新课程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的意义是什么?(物理、化学、体育专业作) 2、浅析良好师生关系中的教师形象。(中文、数学专业作) 六、案例分析(10分) 下面是李老师教《瀑布》一课的片断。

2016英语六级翻译、阅读真题解析

Directions:For this part, you are allowed 30 minutes to translate a passage from Chinese into English.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五千多年的灿烂文化。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早在汉朝时期(the Han Dynasty), 政府就曾多次颁布法令,提倡并奖励孝敬老人的行为。中国人以爱、友善和严格的方式对待子孙后代,体现了强烈的道德责任感。尊老爱幼的传统在现代社会得到了发扬。现在,中国的老人和儿童都有法定节日——老人节和儿童节。除此之外,政府还颁布特定的法律保护妇女儿童,法律也明确规定中国公民有义务赡养父母、抚养子女。 参考译文: As one of the four ancient civilizations, China has a splendid culture of more than 5,000 years. Respecting the old and caring for the young is a traditional Chinese virtue. As early as the Han Dynasty, the government issued laws many times to advocate and reward behavior relating to treating the old with filial respect. The Chinese people treat their offspring with love, kindness and strictness, embodying a strong sense of moral responsibility. The tradition of respecting the old and taking care of the young has been carried forward in modern times. At present, the old and the young in China have their own legal holidays—Elders’ Day and Children’s Day. Besides, the government has issued specific laws to protect women and children; and some laws also stipulate in explicit terms that Chinese citizens have obligations to support parents and rear children. 要点点拨: 1.四大文明古国:four ancient civilizations 2.尊老爱幼:respect the old and care for the young 3.道德责任感:a sense of moral responsibility 4.发扬:carry forward 5.法定节日:legal holiday 6.赡养父母、抚养子女:support parents and rear children Section A Directions: In this section, there is a passage with ten blanks. You are required to select one word for each blank from a list of choices given in a word bank following the passage. Read the passage through carefully before making your choices. Each choice in the bank is identified by a letter. Please mark the corresponding letter for each item on Answer Sheet 2 with a single line through the centre. You may not use any of the words in the bank more than once. Questions 36 to 45 are based on the following passage. For investors who desire low risk and guaranteed income, U.S. government bonds are a secure investment because these bonds have the financial backing and full faith and credit of the federal government. Municipal bonds, also secure, are offered by local governments and often have 36 such as tax-free interest. Some may even be 37 . Corporate bonds are a bit more risk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