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城市群经济发展区域差异综合评价分析

合集下载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金融聚集与_省略_冀城市群与长三角城市群的对比分析_郑志丹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金融聚集与_省略_冀城市群与长三角城市群的对比分析_郑志丹
事实 上,环 京 津 贫 困 带 的 存 在 并 不 能 简 单 地 归 咎于京津对河北的 “虹 吸 效 应”,同 时 长 三 角 地 区 的
富庶也不能简单地 归 因 于 上 海 对 周 边 地 区 的 “辐 射 效应”。一方面,河 北 的 自 然 资 源 匮 乏、农 业 基 础 薄 弱、居民市场意 识 淡 薄 ,这 些 不 足 以 催 生 发 达 的 工 业 体 系 ;而 长 三 角 地 区 凭 借 纵 横 交 错 的 水 系 ,自 古 便 是 著 名 的 鱼 米 之 乡 ,良 好 的 农 业 基 础 助 推 了 工 业 的 腾 飞 。 另 一 方 面 ,上 海 是 长 三 角 地 区 的 交 通 枢 纽 和 金 融 中 心 ,集 聚 了 大 量 的 人 才 、资 金 和 技 术 ,周 边 地 区 夯 实 的 经 济 基 础 也 促 进 了 上 海 经 济 向 外 辐 射 ;北 京 作 为 首 都 ,是 政 治 、经 济 、信 息 和 金 融 中 心 ,无 形 中 吸 纳 了 大 量 资 源 ,但 除 了 历 史 和 行 政 等 原 因 ,河 北 薄 弱 的 经 济 基 础 限 制 了 北 京 向 外 辐 射 和 扩 张 。 然 而 ,城 市 人 口 、工 业 和 交 通 运 输 等 的 不 断 聚 集 催 生 了 诸 如 交 通 拥 挤 、环 境 恶 化 和 住 房 困 难 等 一 系 列 “大 城 市 病 ”,进 而 迫 使 京 津 等 大 城市的资源不得不从过去的集聚转变为向外适度 扩散。
改 革 开 放 30 多 年 来 ,中 国 经 济 和 金 融 高 速 增 长的奇迹为研究经济和金融的收敛问题提供了崭 新 的 素 材 ,不 少 学 者 从 金 融 发 展 的 敛 散 性 、经 济 增 长的敛散性以及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等方 面 展 开 理 论 和 实 证 研 究 。 [11-13] 相 关 研 究 很 好 地 诠 释 了 中 国 金 融 和 经 济 高 速 发 展 的 现 象 。 但 是 ,受 限 于 数 据 、模 型 和 方 法 等 ,国 内 大 部 分 研 究 均 以 省 域 为 分 析 单 元 ,忽 [14-15] 略 了 区 域 内 各 城 市 的 结 构 性 差 异 和 空 间 相 关 性 ,少 数 将 空 间 特 征 纳 入 考 量 的 研 究 也 仅 是 采 用 空 间 截 面 数 据 进 行 分 析 , [16-17] 而该处理方法忽略了不可观测的个体动态差异和 异 质 性 行 为 。 此 外 ,前 期 研 究 大 多 集 中 于 金 融 的 敛 散 性 、经 济 的 敛 散 性 及 其 动 因 和 影 响 因 素 等 ,少 数研 究 重 点 分 析 了 金 融 发 展 与 经 济 增 长 的 关 系 ,但 [18-19] 涉 及 金 融 聚 集 对 经 济 收 敛 影 响 的 相 关 研 究 则 相 当 罕 见 ,更 谈 不 上 深 入 ,针 对 京 津 冀 区 域 内金融聚集与经济收敛的研究更是凤毛麟角。前 期研究的局限性迫使我们在新的背景下寻找新的 理论解释。

中国三大城市群发展评价

中国三大城市群发展评价

中国三大城市群发展评价作者:刘士林张懿玮来源:《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4年第04期城市群是全球城市发展的主流和趋势,也是我国新型城市化建设的主导模式。

京津冀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和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作为我国最为成熟也是最大的三个城市群,其发展态势代表了我国城市群发展的总体水平和发展趋势。

文章基于全排列多边形法,从城市人口指数、城市经济指数、城市生活指数、城市文化指数和城市首位比指数五个方面对这三大城市群的发展进行了综合评价。

城市群;发展评价;全排列多边形法F291.1A005108一、引言与传统的城市化(urbanization)道路不同,以“国际化大都市”与“世界级城市群”为标志的“都市化”(metropolitanization)进程[1],构成了推动当代城市化进程的核心机制与主要力量。

在当今世界,城市群已经成为全球城市发展的主流与大趋势。

而在我国的城市化战略中,城市群具有顶层设计、全局视野和战略核心的重要地位。

它对于促进科学合理的城市格局,推进新型城市化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方面,城市群打破了行政区划藩篱,提高了产业集聚与关联度,促进了不同层级城市间的功能互补,有助于提升区域综合实力和竞争优势。

另一方面,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心和区域发展战略的支点,城市群的良性发育有助于强化自身的辐射与带动作用,在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的相互联动中具有龙头地位,也是我国参与国际政治、经济和社会秩序构建最重要的实力和资本。

根据住建部《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纲要(20052020年)》,我国规划发展的城市群主要是三大都市连绵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十三个城镇群。

但相对于世界五大城市群和美国的十大城市群,我国城市群存在着起步晚、发育不足和发展不平衡等问题。

特别是针对我国城市群普遍存在的重规模扩张而轻内涵建设、扎堆布局而不结合实际、重硬件而轻软件等突出问题,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科学规划城市群规模和布局”。

《2024年京津冀城市群功能定位及协同发展》范文

《2024年京津冀城市群功能定位及协同发展》范文

《京津冀城市群功能定位及协同发展》篇一一、引言京津冀城市群,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优势,已经成为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重要经济区域。

随着国家对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视,京津冀城市群的功能定位及协同发展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

本文旨在分析京津冀城市群的功能定位,并探讨其协同发展的路径和策略。

二、京津冀城市群功能定位1. 政治中心区:以北京为中心的政治中心区,负责全国的政治决策、文化传播以及国际交流。

2. 科技创新中心:依托北京、天津等地的科研资源和人才优势,打造全国乃至全球的科技创新中心。

3. 产业集聚区:以石家庄、天津等城市为依托,发展制造业、服务业等产业,形成产业集聚区。

4. 生态保护区:通过绿色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打造绿色生态屏障。

三、协同发展的路径和策略1. 政策引导: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引导资源、要素、人才在京津冀城市群内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

2. 交通先行:完善交通网络,打造以高铁、公路、航空等为主的多式联运交通体系,促进区域内的交通互联互通。

3. 产业协同:加强产业协同,形成产业链的上下游衔接,推动产业集聚区的形成和发展。

4. 创新驱动:发挥科技创新的作用,推动京津冀城市群的科技发展和产业升级。

5. 绿色发展: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四、具体措施1. 深化区域合作:加强京津冀三地政府间的沟通与协作,共同制定区域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

2. 优化人才流动:通过政策引导和人才培养,吸引和留住人才,促进人才在京津冀城市群内的合理流动。

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基础设施网络,提高区域内的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水平。

4. 推动产业升级: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5. 生态文明建设: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打造生态宜居的京津冀城市群。

五、结论京津冀城市群的功能定位及协同发展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

京津冀城市群城乡关联的空间分析

京津冀城市群城乡关联的空间分析
城 市 群 城 乡关 联 度 地 域 不 平 衡 性 与 空 间 差 异 性 显 著 , 种 空 间 地 域 特 征 与 京 津 冀 城 市 群 区 域 经 济 差 异 规 律 一 这 致 ; 津 冀 城 市 群 城 乡关 联 发 展 的 区 域 差 异 变 异 系数 较 大 。 京
关键 词 : 乡 关 联 度 ; 市 群 ; 市 化 ; 津 冀 城 城 城 京
be ba gg o e a i iur n a l m r ton, d t eg on nd s ta ar c ers is w e e c ss e ih t e r g ona an he r i ala pa i lch a t itc r on it ntw t h e i l
城 市 和乡村 作 为 区域发 展 中的两 个基 本 地 域 单 元 , 互 作 用 、 互 影 响 、 互 制 约 , 同促 进 区域 发 相 相 相 共 展 。 国内对 城 乡关系 的研 究 经 历 了建 国初 期 的城 市 偏 向理 论 和 改 革 开 放 以后 的城 乡 关 联 发 展 理 论 [ 。 1 ]
中图分类号 : 3 13 ¥ 9 . 文献 标 识 码 : A
S a i la l s s o he u b n a d r r la s c a i n o p t a na y i n t r a n u a s o i to f
B i n — in — b i r a g lmeain e gT a jn He e b n a go r t j i i u o
李 珊 元 利 , 云 亮 陈利 东 闫 妍 史 兴 兴 , 刘 , , ,
(河 北 师 范 大 学 资 源 与 环 境 科 学学 院 , 家 庄 00 1 ;河 北 省 制 图 院 , 家 庄 0 0 3 ) 石 5 0 6 石 50 1

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京津冀地区差异研究

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京津冀地区差异研究

【 摘要 】 津冀地 区是 我国经济发展 的重点地 区。京津冀在地理 位置上毗邻 , 而经济发展 差异较 大。本 文基 于新制 度经 济 京 然
学理 论 , 用 1 9 2 0 采 9 0— 0 8年 的 统 计 数 据 , 用相 关原 理和 多元 线 性 回 归分 析 法 , 析 制 度 因 素 对 京 津 冀地 区 发 展 差 异 的 作 用 应 分
为拐点 F I D 技术溢 出效 应逐渐 消失 , 直至 F I 区域 D 与
通过 文献 调查 等 发 现 , 界 对 区域 经 济 发展 差 学 异 的研 究 主要 是 以 区域 经 济 发 展 模 式 及 其 空 间分 布理论 为 基础 , 较 少 以制 度 因 素 为视 角 。本 文 旨 而 在基 于新 制 度 经 济 学 理 论 对 京 津 冀 地 区 的 发 展 差
1 7
城市发展 研究 1 8卷 2 1 0 1年 8期 Ura tde 11 . 01 b n Su isV0. 8 N0 82 1
宋 蓓 等 : 于 新 制 度 经 济 学 的 京 津 冀 地 区 差 异 研 究 基
在新 制度 经济 学 理 论 中 , 度 可 以分 为 国家 规 制 定 的正式 约束 和非 正 式 约束 以及实 施 机 制②。 由于 经 济体制 的特 殊性 , 非正 式 约 束 或 非正 式 制 度 是人
原 理 和相 关机 制 , 从 新 制 度 经 济 学 角度 提 出 了缩 小 京 津 冀 地 区差 异 的 建 议 。 并
【 关键 词 】京 津 冀地 区 ;地 区差 异 ;新 制 度 经 济 学
【 中图分类号 】F 9 20
【 文献标识码 】 A
1 引 言
京 津冀 地 区是 中 国北 方 地 区 的经 济 中心 , 地 其 理位 置 的 特 殊 性 使 其 成 为 环 渤 海 经 济 区 的 核 心 地

三大城市群大都市阴影区效应差异分析

三大城市群大都市阴影区效应差异分析

三大城市群大都市阴影区效应差异分析摘要:我国三大城市群当中只有京津冀地区出现了大都市阴影区效应,本文从产业协作和人才流动的角度分析,三大城市群在产业协作的空间结构、资源禀赋、市场成熟度方面珠三角和长三角相较于京津冀都具备优势,同时基于人才流动视角从工资水平、就业环境、教育条件、生活服务四个方面分析北京大都市阴影效应的原因。

关键词:大都市阴影区;产业协作;人才流动一、引言区位研究把城市与区域的空间既看作一种生产的成本,又看作一种可以增殖的生产资源。

传统的区位理论十分看中城镇分布的实体空间位置,在城市的发展演化过程中,区位即可以成为城市的优势,也可能阻碍城市的发展。

在大的城市群当中,城市的分布呈现中心——外围的状态。

外围的城市所处的区位即和中心城市的距离有可能产生两种情况,一种是助推城市的发展,另一种是阻碍城市的发展,后者就是大都市阴影区带来的影响。

二、大都市阴影区效应的表现所谓大都市阴影区就是虽然临近中心城市,但是由于某种原因,周边小城市并没有得到中心城市发展的辐射甚至是中心城市的发展阻碍了周边小城市的发展。

当中心城市处于快速增长阶段的时候,各种资源向中心城市集聚,这种资源的集聚一般是跨越周边小城市直接向中心城市发生的。

在这个阶段,小城市自身的资源也会在中心城市强大集聚效应的驱使下出现外流,因而阻碍了周边小城市自身的发展。

而在中心城市发展成熟向外扩张时,这种扩张也有可能是跨越空间的扩张,这种扩张分为三种形式:产品的扩张、物质化生产要素的扩张和非物质化生产要素的扩张。

其中非物质化生产要素包括信息、资金等。

显然在现代化的社会里,信息和资金这种非物质化的生产要素的扩张是超越空间限制的,因而周边小城市也没有享受到中心大城市的辐射作用。

三、我国三大城市群效应差异原因我国典型的三大城市群当中,京津冀地区有着明显的大都市阴影区效应,而在另外两个城市群中该效应表现并不突出。

本文认为,之所以三大城市群在大都市阴影区效应上呈现了不同的状态,可以从城市群产业协作和人才流动两个方面去分析。

《2024年京津冀城市群功能定位及协同发展》范文

《2024年京津冀城市群功能定位及协同发展》范文

《京津冀城市群功能定位及协同发展》篇一一、引言京津冀城市群,作为我国北方最重要的经济区域,其发展潜力巨大,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该区域涵盖了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以及河北的多个城市,具有丰富的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

然而,要实现该区域的持续发展,必须明确各城市的定位,并推动协同发展。

本文旨在探讨京津冀城市群的功能定位及协同发展的策略。

二、京津冀城市群的功能定位1. 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北京在京津冀城市群中扮演着领导者和引领者的角色。

其功能定位应继续强化其首都地位,发挥其在科技创新、教育文化、国际交往等方面的优势,同时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减轻人口压力。

2. 天津:天津作为重要的港口城市和北方经济中心,其功能定位应是在保持其港口经济、制造业等传统优势的同时,加强金融、科技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提升其国际竞争力。

3. 河北城市:河北的城市应依托其丰富的资源和劳动力优势,发展制造业、现代农业等产业。

同时,也应积极承接北京的非首都功能疏解,推动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

三、协同发展的策略1. 交通协同:建立完善的交通网络是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基础。

应加强高速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交通设施的建设,实现城市间的快速联通。

2. 产业协同:各城市应根据自身的功能和定位,形成优势互补的产业布局。

北京可依托其科技和人才优势,发展高端制造业、科技创新等产业;天津可发展港口经济、现代服务业等;河北则可发展制造业、现代农业等。

同时,各城市间应加强产业合作,形成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3. 政策协同:政府应制定统一的政策,推动京津冀城市群的协同发展。

包括但不限于优化区域发展布局、加强环境保护、推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均等化等。

4. 人才协同:人才是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的关键。

应加强京津冀地区的人才交流和合作,吸引和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区域协同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四、结论京津冀城市群的协同发展是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

明确各城市的功能定位,推动交通、产业、政策和人才的协同,是实现该区域协同发展的关键。

深化京津冀协同发展 迈向世界级城市群

深化京津冀协同发展  迈向世界级城市群

深化京津冀协同发展迈向世界级城市群随着国家对城市群建设的不断推进,京津冀城市群日益凸显出其重要性和发展潜力。

深化京津冀协同发展,不仅有助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提升城市竞争力,更为重要的是,使得这一地区能够更好地融入全球治理体系,成为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加强城市协同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京津冀城市群是我国较早形成的城市群之一,其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数量都高居全国前列,同时也面临着城市扩张、交通拥堵和环保压力等诸多挑战。

在这种背景下,加强城市协同发展显得尤为必要。

首先,加强城市协同的前提是要建立高效、畅通、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

京津冀城市群交通拥堵问题较为突出,特别是交通“大西部”地区路网密度较低,难以满足快速发展的交通需求。

因此,需要在整合公共交通资源、优化交通路网、拓展高速公路网络等方面加大投入和政策支持,以提高交通系统的整体效能。

其次,进一步推动城市群内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京津冀城市群内,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地区发展相对滞后。

而且,各城市间的产业结构和特点也各不相同,人才、技术、规模等方面仍存在差异。

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增强产业协同、人才交流、投融资等方面的沟通与协调能力。

同时,要积极引导和整合优势资源,鼓励企业创新,形成具有区域性、互补性、协同性的产业生态圈,推动实现共同发展。

二、推进京津冀城市群的国际化进程京津冀城市群位于我国东北亚地区,与欧洲和亚非大陆相连,是“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

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东北亚经济合作等区域合作机制的支持下,京津冀城市群的国际合作和交流日趋密切,这对其未来的国际化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首先,要发挥创新优势,加强国际科技合作。

京津冀城市群在科技创新方面拥有丰富的资源和优越的环境条件,特别是在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能源环保等领域有着较强的创新能力和产业基础。

在这方面,应加强与国际先进科技企业、高等院校以及研究机构的合作,促进经贸和人文交流,以提高京津冀城市群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优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经济与城市群】 区域经济评论2015.06 REGIoNAL ECoNoMlC REVlEW。 

京津冀城市群经济发展区域差异综合评价分析 周虹董少瑞 摘要:基于2009--2013年京津冀城市群经济发展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京津冀城市群的经济发展区域差 异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的结果显示,北京的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其次是天津、唐山、石家庄等城市,承德、衡水的经济发 展水平最低,而沧州、保定、邢台的经济发展变化最大。因此,要促进京津冀城市群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必须 提高河北省11个地级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尤其是处于中下游水平的5个城市。要实现该区域内部要素之间的流动, 促进区域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卫生服务趋于一体化,实现产业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京津冀城市群;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分析 中图分类号:F2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766(2015)06—0l36—04收稿日期:2ol5—09—23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城镇化视角下的贫困人口研究”(14XRK003)。 作者简介:周虹,女,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教授(武汉430070)。 董少瑞,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硕士生(武汉430070)。 

京津冀城市群包括北京、天津,以及河北的石 家庄、唐山、保定、秦皇岛、廊坊、沧州、承德、张家 口、邯郸、衡水、邢台共l3个城市。在过去十年左右 的时间里,京津冀城市群区域内部经济发展取得了 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 问题,城市群内部的发展不协调,影响了整体经济 实力的提高。要想提升该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水 平,赶上长三角城市群与珠三角城市群经济发展的 步伐,必须实现该区域内部经济平衡、协调发展。 

京津冀城市群发展现状 北京作为京津冀城市群的杨 城市,具有非常好的 发展条件和各种客观因素,具有各种资源要素,如政策要 素,具有全同最为高端的人力、财力、物力等硬件资源要 素,另外其交通条件也是非常发达。北京第三产业比重 2013年已经达到了77%,第二产业比重为22%,第一产 业比重仅有1%(详见图1所示)。北京的 t会发展已是相 当先进和迅速,进入了 匕车缡端的社会发展 亍歹0。 天津作为我国的直辖市,是北方的港口中心、运 输中心。2009年滨海新区进行行政区域调整,如今 天津滨海新区已经成为天津经济发展、提高竞争力 1 36 的重要区域。河北是北方重要的重T业和纺织区 域,为京津冀地区甚至全国提供重要原材料。 lOO 。 60 4o 20 0 北京 图1 2013年京津冀产业结构构成情况 从总体构成来看,2013年北京的产业结构是以 第三产业为主导,形成了“三二一”的产业结构,传 统行业如制造业、渔业逐渐淡出,逐步形成了以高、 精、尖为核心的发展模式;天津的产业结构呈“二j ”的发展态势,但第二与第==产业所占的比重很 接近;河北省的第二产业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且第 产业和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均比第 产业低,河北 省仍然主要以传统行业为其主要经济来源。 

二、京津冀城市群经济发展水平区域 差异综合评价 

1.评价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了9个经济指标,分别是GDP、人均 京滓冀城市群经济发展区域差异综合评价分析 GDP、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财政收入、规模以上工 业完成增加值、实际利用外资、进出口总额、固定资 产投资总额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收集了 2009--2013年相关数据,对京津冀城市群区域经济 发展水平进行动态综 -价。数据来源于各市20 1 3年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以及各市统计局网站。 2.主成分分析模型 依据主成分分析模型,首先进行原始指标数据 的标准化采集,进而对标准化矩阵z求协方差矩阵, 确定主成分,同时将标准化后的指标变量转换为主 成分 =z 6 ,j=1,2,…,m,其中, 称为第一主成 分, 称为第二主成分… 称为第P主成分;最后对 m个主成分进行综合评价。 3.综合评价过程 对2013年的数据进行处理,得到2013年标准 化后的各个经济指标数据见表1。 其中,y1、y2、 、 、 、y6、 、y8、y9分别表示标 准化后的GDP、人均GDP、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财 表1 2013年标准化后的经济指标数据 

】/6 】/0 唐山 0.24 -0.21 -0.03 —0.11 1.92 -0.23 -0_29 0.22 O.25 石家庄 0.02 -0.37 0.17 -0.04 0.77 -0_31 -0.28 0.5 O.03 邯郸 -0-3 -0.44 -0-3 -0_37 0.07 -0.33 —0.36 —0.1 —0.22 沧州 —0.31 -0.4 -0.4 -0.5 O.O7 -0.42 -0.37 -0.25 —0.39 保定 —0.37 -0.47 —0_25 一O.35 -0.21 -0_38 -0-35 -0_38 -0.69 廊坊 -0.49 -0.38 —0.51 —0_33 -0.82 -0-37 -0.34 -0.53 0_32 邢台 -0.55 -0.48 -0.47 -0.5 -0.6 -0.41 -0-38 -0.56 -0.72 张家口 -0.6 -0.45 -0.57 —0.55 -0.82 -0.45 -0.39 -0.63 一O.81 承德 -0.61 -0.43 -0.61 —0.48 -0.7 -0.5 -0-39 -0.66 -0.79 秦皇岛 一O.63 一O.4 一O.56 —0.47 一O.88 -0.36 —0.36 -0.82 一O.13 衡水 -0.65 -0.47 -0.57 —0.54 -0.82 -0.47 -0.36 -0.8 -0-8l 北京 2.58 2.12 2.9 2.88 0.03 1.25 3.19 1.45 2.64 天津 1.68 237 1.18 1-35 2.0l 2.96 0.68 2.58 1.31 

数据来源:各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以及各市统计局网站。 政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实际利用外资、 进出口总额、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城镇居民人均可 支配收入。采用SPSS软件分析,得到巴特利特检验 值为279.583,对应P值小于0.001,KMO检验的统计 值为0.719,说明变量问的相关性很强,适合做主成 分分析。同时根据所提取因子对原变量方差的解 释情况,前两个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已达94.979%, 它们包含了原始变量的大部分信息,所以提取前两 个主成分。 前两个特征值所对应的特征向量分别为: A。=(O.365,0.356,0.352,0.356,0.211,0.324,0.325, 0.340,0.346) A =(0.048,O.029,一0.210,一0.220,0.721,0.270, 0.426。0.328.一0.152) 两个主成分的得分函数分别为: F.=0.365 +0.356 y2+0.352 +0.356Y4+0.2l1 + 0.324y6+0.325y7+0.340y8+O.346Y9 0.048 yI+0.029 一0.210 一0.220Y4+0.721 + 0.270 一0.426 +0.328 一0.152】/9 最终评价得分为两个主成分得分的加权和,权 重为其解释原变量的方差贡献率,即:止 0.82766F +0.12212F2,分别计算出l3个城市的主成分 得分,并进行综合排名,结果见表2。 为了分析各个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情况, 用同样的方法可以得到其他年份的综合评价得分 和排名结果。13个城市2009年至2013年综合评价 得分结果见表3。 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某些城市的综合 评价得分为负数,表明该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位于 13个城市的平均值以下。计算每个城市5年综合 得分的平均值,作为最终评价的结果(见表4)。京 津冀城市群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排名从高到低依 1 37 区域经济评论2015年第6期 表2 2013年京津冀城市群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得分 F。得分 得分 综合得分 综合排名 唐山 0.36077 1.49281 0.4809 4 石家庄 0.07259 0.7116 0.147 5 邯郸 -0.82273 0.26141 0.7129 3 沧卅I —1.03585 0.26925 -0.6481 6 保定 一1.16409 0.00896 -0.9624 7 廊坊 一1.08401 -0.57656 -0.9676 8 邢台 一1.53753 -0.23448 ~1-3012 l0 张家口 —1.7l567 -0.37365 ~1.4656 12 承德 —1.69552 -0.31945 ~1.4423 11 秦皇岛 —1.47989 -0.58788 ~1.2966 9 衡水 —1.79201 -0.44797 ~1.5379 13 北京 6.59702 —2.23045 5.1877 l 天津 5.28749 2.04914 4.6265 2 

表3各城市2009--2013年的综合评价得分 年份 2009 20l0 2011 20l2 2013 唐山 0.9352 0.7641 0.8085 1.0402 0.4809 石家庄 0.3593 0.0901 0.0901 0.2757 0.1470 邯郸 一O.5412 -0.6353 -0.6557 0.6461 0.7129 沧州 -0.6575 一1.1290 -0.7924 -0.9887 -0.6481 保定 —1.0872 一1.1013 一1.1153 一O.9153 -0.9624 廊坊 -0.70l7 -0.9060 -0.82l1 -0.9305 -0.9676 邢台 一1.4974 —1.0286 一1.0395 —1.3627 一l-3012 张家口 —1.5199 —1.4424 —1.4696 一1.384 —1.4656 承德 —1.5696 —1.5096 —1.4943 一1.4l76 —1.4423 秦皇岛 —1.1639 —1.2081 —1.2044 —1.1855 —1.2966 衡水 一1.7l85 一1.6415 —1.6304 —1.5549 —1.5379 北京 5.4094 5.3729 4.9747 4.7542 5.1877 天津 3.7523 4.3897 4.3469 4.0685 4.6265 次为:北京、天津、唐山、石家庄、邯郸、沧州、廊坊、 保定、秦皇岛、邢台、张家口、承德、衡水。 l3个城市5年来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动情况详 见表5,其中,北京和天津的经济发展水平最稳定, 且分别处于第一和第二的位置,经济发展水平一 直处于区域领先地位,符合实际情况。而其他城 市的名次均有所变动,其中变动最大的是沧州和 保定,都分别变动了3个名次。而张家口、承德、衡 水虽然变动幅度较小,但是却一直处于后三位,表 明这三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低,发展速度慢,严 重影响京津冀城市群整体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 高。 1 38 表4综合评价结果 平均得分 名次 唐山 0.8058 3 石家庄 0.1924 4 邯郸 -0.0946 5 沧¨l -0.8431 6 保定 一1.0363 8 廊坊 -0.8654 7 邢台 —1.2459 10 张家口 —1.4563 11 承德 一1.4867 l2 秦皇岛 一1.2l17 9 衡水 —1.6166 13 北京 5.1398 1 天津 4.2368 2 表5 2009--2013年各市经济发展水平名次排序 5年间 年份 2009 2010 2O¨ 20l2 2013 最大序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