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鲁教版六年级上册《探索与表达规律》同步练习1.doc

初中数学鲁教版六年级上册《探索与表达规律》同步练习1.doc
初中数学鲁教版六年级上册《探索与表达规律》同步练习1.doc

初中数学鲁教版六年级上册

《探索与表达规律》同步练习 1

1.(1)填写下表,并观察下列两个代数式的值的变化情况。

n

1 2 3 4 5 6 7 8

5n +6 n

2

( 2)随着 n 的值逐渐变大,两个代数式的值如何变化?

( 3)估计一下,哪个代数式的值先超过 100?

2.观察下列等式:

2=2=1×2

2+4=6=2×3

2+4+6=12=3×4

2+4+6+8=20=4×5

(1)可以猜想,从 2 开始到第 n ( n 为自然数)个连续偶数的和是 __________; (2)当 n =10 时,从 2 开始到第 10 个连续偶数的和是 _______________。

.观察 1+2= 2(1

2)

,1+2+3=

3(1

3)

3

2

2

( 1)验算一下 1+2+ 3+ 4 是否等于

4(1 4)

,1+2+3+4+5 是否等于

5(1 5)

2

2

( 2)对于任意自然数 n (n>1),猜想 1+ 2+ 3+ 4+ + n = ________________。

4.如图 a 是一个三角形,分别连接这个三角形三变的中点得到图b,在分别连

c,按此方法继续下去,请你根据每个接图 b 中间的小三角形三边中点,得到图

图中三角形个数的规律,完成下列问题:

图 a 图 b 图 c

( 1)将下表填写完整

图形编号 1 2 3 4 5

三角形个数 1 5 9

( 2)在第 n 个图形中有多少个三角形(用含n 的式子表示)

5.本题表格中前三列三个数之间的关系为:

2×7+1=15

0×5+1=1

3×4+1=13

按以上规律,在表格的空格内填上所缺的数

2 0

3 8 7 m

7 5 4 6 3 n

15 1 13

6.(1)计算并填表:

n 1 2 3 4 5 6 10 102 103 2n

n 1

(2)观察上表,描述所求得的这一列数的变化规律;

(3)当 n 非常大时,2n

的值接近与什么数?n 1

7.已知平面内任意三个点都不在同一直线上,过其中任两点画直线。(1)若平面内有三个点,一共可以画几条直线?

(2)若平面内有四个点,一共可以画几条直线?

(3)若平面内有五个点,一共可以画几条直线?

(4)若平面内有 n 个点,一共可以画几条直线?

参考答案

1.(1)填表:第一排依次填 11, 16,21, 26,31,36, 41,46

第二排依次填 1,4,9,16, 25,36, 49,64

(2)随 n 的值逐渐增大,两代数式的值也相应增大 (3)n 2 的值先超过 100

2.(1)n (n +1) (2)110

3.(1)等于,等于 (2)

n( n

1)

2

4.(1)13, 17 (2)1+4(n -1)= 4n -3 5.49,22, mn + 1

6.(1)填表依次为

1,4,6,8,10,12,20,2

10 10 , 2 10 10

1

3

4 5

6

7

11

10 10 1 10 10 10 (2)这一列数中的分子以 2 为首的连续偶数, 分母是以 2 为首的连续自然数。

(3)n 非常大时,

2n

的值接近于

2。

n 1

7.(1)3 (2)4×3÷2 (3)5×4÷2 (5)n (n -1)÷2

鲁教版2018中考数学专题复习 二次根式

鲁教版2018中考数学专题复习 二次根式 1. 4 的平方根是( )A . 2 B . 16 C. ±2 D .±16 2.设a =19-1,a 在两个相邻整数之间,则这两个整数是( ) A .1和2 B .2和3 C .3和4 D .4和5 3.实数a 化简后为 A . 7 B . -7 C . 2a -15 D . 无法确定 4.若0)3(12=++-+y y x ,则y x - 的值为 ( )A .1 B .-1 C .7 D .-7 5. (-2)2 的算术平方根是( )(A )2 (B ) ±2 (C )-2 (D )2 6.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25=±5 B.43-27=1 C.18÷2=9 D.24·3 2 =6 7.在实数0 、 2-中,最小的是( )A .2- B . C .0 D 8. 12a -,则( )A .a <12 B. a ≤12 C. a >12 D. a ≥12 9.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 . 3- B .3- C 3± D 3± 10.已知21+=m ,21-=n ,则代数式mn n m 322-+的值为A.9 B.±3 C.3 D. 5 11.计算75147-+27之值为何( )A .53 B .33 C .311 D . 911 12..计算 63125412 9? ÷之值为何( )A .123 B .63 C .33 D .433 13. 8的立方根是( )A .2 B .-2 C .3 D .4 14.下列各式计算正确的是A .2 . 15.下面计算正确的是( ) A.3 32 35 = D.2- 16.根式3-x 中x 的取值范围是( )A .x ≥3 B .x ≤3 C .x <3 D .x >3 17. )A .3 B .-3 C .±3 D . 18.计算221-63 1+8的结果是( )A .32-23 B .5- 2 C .5-3 D .22 19.下列二次根式中,最简二次根式是( ). . 20. 已知y 2xy 的值为( )A .15- B .15 C .152- D . 152 21.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4 22.已知a 、b 为两个连续的整数,且a b ,则a b += 23.计算:28-= 24. 当x =2 211x x x ---=____________.25. x 的取值范围是 . 26. 实数x ,y 满足x +1y y ---1)1(=0,那么x 2011 -y 2011 = .27. 计算的结果是 . 第2题图

初中数学教材目录鲁教版五四制

初中数学教材目录(鲁教版五四制)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 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2 展开与折叠 3 截一个几何体 4 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回顾与思考 复习题 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 1 有理数 2 数轴 3 绝对值 4 有理数的加法 5 有理数的减法 6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7 有理数的乘法 8 有理数的除法 9 有理数的乘方 10 科学计数法 11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12 近似数 13 用计算器进行运算回顾与思考 复习题 第三章整式及其加减 1 用字母表示数 2 代数式 3 整式 4 合并同类项

5 去括号 6 整式的加减 7 探索与表达规律 回顾与思考 复习题 综合与实践 制作一个尽可能大的无盖长方体容器第四章一元一次方程1 等式与方程 2 解一元一次方程 3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回顾与思考 复习题 综合与实践 探寻神奇的幻方 总复习题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 第五章基本平面图形 1 线段、射线、直线 2 比较线段的长短 3 角 4 角的比较 5 多边形和圆的认识回顾与思考 复习题 第六章整式的乘除 1 同底数幂的乘法 2 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3 同底数幂的除法

4 零指数幂与负整数指数幂 5 整式的乘除 6 平方差公式 7 完全平方差公式 8 整式的乘除 回顾与思考 复习题 综合与实践 设计自己的运算程序 第七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1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2 探究直线平行的条件 3 平行线的性质 4 用尺规作图 回顾与思考复习题 第八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1 数据的收集 2 普查和抽样调查 3 数据的表示 4 统计图的选择 回顾与思考 复习题 第九章变量之间的关系 1 用表格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 2 用表达式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 3 用图像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回顾与思考 复习题 总复习题

初中数学教材目录鲁教版五四制

初中数学教材目录(鲁教版五四制)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 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2展开与折叠 3截一个几何体 4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 回顾与思考 复习题 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 1有理数 2数轴 3绝对值 4有理数的加法 5有理数的减法 6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7有理数的乘法 8有理数的除法 9有理数的乘方 10科学计数法 11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12近似数 13用计算器进行运算 回顾与思考 复习题第三章整式及其加减 1用字母表示数 2代数式 3整式 4合并同类项 5去括号 6整式的加减 7探索与表达规律 回顾与思考 复习题 综合与实践 制作一个尽可能大的无盖长方体容器第四章一元一次方程 1等式与方程 2解一元一次方程 3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回顾与思考 复习题 综合与实践 探寻神奇的幻方 总复习题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 第五章基本平面图形 1线段、射线、直线 2比较线段的长短 3角 4角的比较 5多边形和圆的认识 回顾与思考 复习题 第六章整式的乘除 1同底数幂的乘法 2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3同底数幂的除法 4零指数幂与负整数指数幂 5整式的乘除 6平方差公式 7完全平方差公式 8整式的乘除 回顾与思考 复习题 综合与实践 设计自己的运算程序 第七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1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2探究直线平行的条件 3平行线的性质 4用尺规作图 回顾与思考 复习题 第八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1数据的收集 2普查和抽样调查 3数据的表示 4统计图的选择回顾与思考 复习题 第九章变量之间的关系 1用表格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2用表达式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3用图像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回顾与思考 复习题 总复习题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材 第一章三角形 1认识三角形 2图形的全等 3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条件4三角形的尺规作图 5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回顾与思考 复习题 第二章轴对称 1轴对称现象 2探究轴对称的性质 3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4利用轴对称进行设计回顾与思考 复习题 综合与实践 七巧板 第三章勾股定理 1探究勾股定理 2一定是直角三角形吗3勾股定理的应用举例回顾与思考 复习题 第四章实数1无理数 2平方根 3立方根 4估算 5用计算器开方 6实数 回顾与思考 复习题 综合与实践 计算器运用与功能探索第五章位置与坐标 1确定位置 2平面直角坐标系 3轴对称与坐标变化 回顾与思考 复习题 第六章一次函数 1函数 2一次函数 3一次函数的图像 4确定一次函数的图像5一次函数的应用 回顾与思考 复习题 总复习题

鲁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蔺相如手下的人可看不顺眼了。他们说,蔺相如怕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对他们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他们说∶“当然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我们俩闹不和,()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1、“诸”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 ___,“荆”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 _____。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并用这个关联词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削弱——()进攻——()同心协力——() 4、不改变句子的意思,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换一种说法。 5、从文中选项一个词语作为这个小故事的标题: 6、你认为蔺相如处处避让廉颇,做法对吗? 7、结合本文段,说说你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量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推脱)。”诸葛亮说∶“都督(嘱托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好了酒席(招待招呼)他。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1、“督”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_ __,“甘”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 ___。 2、把文中括号内不恰当的词划掉。 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4、周瑜为什么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 5、文中写到“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周瑜高兴是因为: 6、请发挥你的想象力,诸葛亮在跟周瑜立下军令状之前,到底想过些什么?

鲁教版(五四制)初中数学六级上册教学计划

2014-2015学年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新的学期,新的开始,为了搞好本期教学工作,制定教学工作计划如下: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将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政治学习,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及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与党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使自己真正成为时代前进的促进派。认真学习《教师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使自己对各项法律法规有更高的认识,做到以法执教。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立足教坛,无私奉献,全心全意地搞好教学工作,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六年级1班数学教学,该班共有学生41人。六年级学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习容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要重视听法的指导。学习离不开思维,善思则学得活,效率高,不善思则学得死,效果差。六年级学生常常固守小学算术中的思维定势,思路狭窄、呆滞,不利于后继学习,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法指导。学生在解题时,在书写上往往存在着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的问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写法指导。学生是否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与其学业成绩的好坏相关,六年级学生由于正处在初级的逻辑思维阶段,识记知识时机械记忆的成份较多,理解记忆的成份较少,这就不能适应七年级教学的新要求,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记法指导。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获得数学中的基本理论、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学会将实践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从而通过数学问题解决实际问题。体验几何定理的探究及其推理过程并学会在实际问题进行应用。 3.初步具有数学研究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科学思维习惯。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思考、类比、探究、归纳、得出结论的方法进行教学; 2.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作好探究性活动; 3.密切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类比、归纳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人与自然、社会的密切关系,和谐发展的主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2.逐步形成数学的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为确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必在的基础。 四、教材章节分析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 1.本章的主要内容、地位及作用 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是通过生活中熟悉的图形展开研究,包括图形的形状、构成、性质、图形的展开与折叠,图形的截面,图形的方向视图等。 这部分从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入手,使学生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在展开与折叠等数学活动过程中,认识常见几何体及点、线、面的一些性质;再通过展开与折叠、切截,从不同方向看等活动,在平面图形与几何体的转换中发展学生

鲁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六年级上册 一单元测试题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基础知识(20分) 1.将“追求美好的人生,是我们共同的目标。”用正楷字规范的写在下面的空格内。(1 分) 2.下列字词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闷热(mēn rè)晕车(yùn ) 吮吸(shǔn) B、捋翅膀(lǚ) 薄纱(bó) 坠落 (zhùi) 倔强(jiàng) C、唳 (lì) 怨艾(ài) 逊色(xùn) 采撷(xié) D、哦 (ò) 矣 (yī) 嗨 (hèi) 潸然(shān) 3.下列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啜泣:抽噎,抽抽搭搭的哭。小憩:休息。栖:本指鸟停留在树上 B、嶙峋:形容人很瘦削。糟蹋:浪费或损坏。庸碌:形容人很平庸,没有作为。 C、眩目:眼睛昏花。困厄:指处境艰难困窘。不屑:认为不值得。 D、贫瘠:土地不肥沃。一瞬间:一眨眼之间。纳罕:惊奇,诧异。 4. 下列字词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小心翼翼瘦骨嶙峋擎天憾地物外之趣 B、头晕目炫肃然起敬心惊肉跳盘根错节 C、死而后己明察秋毫怡然自得庞然大物 D、灰心丧气暮色四合黑黝黝夏蚊成雷 5. 选出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2分) A、“良”,查“、”部,6画,音序查“L”。 B、“聚”,查“耳”部,8画,音序查“J”。 C、“凹”,“凸”读音“ao tu ”,6画。 D、“耸”,查“耳”部,4画,音序查“S“。

6.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走一步,再走一步》是英国作家莫顿.亨特。《在山的那边》作者是王家新。《石缝 间的生命》作者林希。 B、《生命生命》的作者杏林子,本名刘侠,台湾女作家,因类风湿性关节炎而全身关 节百分之八十损坏,他不单没有诅咒生命,反而在他的文章中洋溢了对生命的歌颂和热爱。 C、《童趣》告诉我们:人真的应该学会从这些物外之趣中学会如何感受生活、感受生命 带给我们的无穷乐趣,只要你愿意。 D、《论语十则》告诉人们:人生应该是在不断完善自我、充实自己,在学习中度过的一 生。 7. 完成下列各题:(8分) (1)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语(2分) A、项为之强强:; B、诲女知之乎女:; C、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说:; D、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 (2)解释词语(2分) A、见贤思齐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焉:、 B、可以为师矣士不可以不弘毅可以:、 (3)选出与“学而时习之”中“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人不知而不愠 B、为人谋而不忠乎 C、温故而知新 D、择其善者而从之 (4)翻译句子(1分)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5)写出《论语十则》中至尽仍沿用的两个成语:、。(1分)(6)默写《论语十则》中阐述“学”与“思”关系的句子。(1分) 。 二、阅读题目 (一)(14分) (甲)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墙角的砖缝中掉进一粒香瓜子,隔了几天,竟然冒出一截小瓜苗。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了一种怎样的力量,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

(完整word版)鲁教版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 总结归纳】

初一数学(上)应知应会的知识点 代数初步知识 1. 代数式:用运算符号“+ - × ÷ …… ”连接数及表示数的字母的式子称为代数式(字母所取得数应保证它所在的式子有意义,其次字母所取得数还应使实际生活或生产有意义;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 2.列代数式的几个注意事项: (1)数与字母相乘,或字母与字母相乘通常使用“· ” 乘,或省略不写; (2)数与数相乘,仍应使用“×”乘,不用“· ”乘,也不能省略乘号; (3)数与字母相乘时,一般在结果中把数写在字母前面,如a ×5应写成5a ; (4)带分数与字母相乘时,要把带分数改成假分数形式,如a ×2 11应写成23a ; (5)在代数式中出现除法运算时,一般用分数线将被除式和除式联系,如3÷a 写成a 3的形式; (6)a 与b 的差写作a-b ,要注意字母顺序;若只说两数的差,当分别设两数为a 、b 时,则应分类,写做 a-b 和b-a . 3.几个重要的代数式:(m 、n 表示整数) (1)a 与b 的平方差是: a 2-b 2 ; a 与b 差的平方是:(a-b )2 ; (2)若a 、b 、c 是正整数,则两位整数是: 10a+b ,则三位整数是:100a+10b+c ; (3)若m 、n 是整数,则被5除商m 余n 的数是: 5m+n ;偶数是:2n ,奇数是:2n+1;三个连续整数 是: n-1、n 、n+1 ; (4)若b >0,则正数是:a 2+b ,负数是: -a 2-b ,非负数是: a 2 ,非正数是:-a 2 . 有理数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0p q ,p (p q 为整数且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

鲁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备课

鲁教版六年级语文上 册全册备课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六年级语文全册备课 一、本册教材与课标 初中语文教学总体要求把握:以新课程改革的四大理念为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和听说读写能力为终极目标,以具体课文为例子,引入教学,举一反三,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引导、促使学生领悟、学会学习语文(读写)的基本方法和能力。 四个年级、八册课文围绕总体目标,各有侧重点,层层深入。 1、本册重点提示:本册教材针对刚从小学升入初中的学生(这是人生一个重要转折点),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把握好本册语文的教学重点:引发兴趣,关注语文(大语文),立好规矩,打好基础。 针对初一新生,要发扬继承好小学中学语文的一些传统(如认真书写、教师指导细致等),又要引导学生逐渐掌握自学、自我分析的能力。基础能力培养的重点一是阅读能力(重点是记叙文),二是书写能力(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和写得一笔好字),三是写作能力(逐步了解和掌握五种表达方式,重点是记叙文),四学习语文的一些良好习惯和基本方法。 鲁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采用的是单元组合的编写体例,但是在内容的编排上更具综合性。 1、整本教材内容主要分为三块。第一是“写在前面”。优秀的编者的话语可以使知识具有召唤力,与学生产生亲和力。这本教材的“写在前面”采用书信的格式,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新课标主题。第二是教材的主体:五个单元的范文系统,每一单元主题鲜明,分别是“人生”、“家庭、亲情、友情”、“自然、多采四季”、“科学探索”、“奇思妙想”。单元主题主要体现在选文上,如第三单元的四篇课文,依次是《春》、《济南的冬天》、《海滨仲夏夜》、《秋天》,皆展示了四季景色的美丽画卷。选文难度适中,古今中外,均有涉及。本教材的三十篇选文中,现代作品占83%,外国作品占25%,文学作品占66%,科学作品占16%,(有交叉),推荐诵读欣赏的古诗文全是名家名篇。另一块是三份附录:课外古诗词背诵、名家书法赏析及语法知识表。将课标提出的和一些重要的古诗词提供给学生背诵,而不提理解、不要求讲析,既加大了学生的知识积累要求,又不过分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名家书法赏析体现了编者对学生艺术素养的注重,也提示我们要重视这方面的训练。语法知识只是提供给学生随便读读,不做知识上的要求。 2、“名著导读”的意义在于不仅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接触更多的文学样式,还把整本书的阅读引入课堂,扩大了学习资源,丰富了语文积累,初步培养学生阅读整本书的能力,逐步掌握读整本书的钥匙。例如推荐阅读《爱的教育》这部名著,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和作品主人公的年纪相仿,阅读过程中更容易引起他们的共

2021年鲁教版初二数学上册教案

鲁教版初二数学上册教案 数学(mathematics或maths,来自希腊语,“máthēma”;经常被缩写为“math”),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一起看看鲁教版初二数学上册教案!欢迎查阅! 鲁教版初二数学上册教案1 教材分析 1、本节课首先从最简单的正比例函数入手.从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函数关系式、引入次函数的概念。 2、 八年级数学中的一次函数是中学数学中的一种最简单、最基本的函数,是反映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常见数学模型之一,也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初、高中其它函数和高中解析几何中的直线方程的基础。 学情分析 1、虽然这是一节全新的数学概念课,学生没有接触过。但是,孩子们已经具备了函数的一些知识,如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及性质,这些都为学习本节内容做好了铺垫。 2、八年级数学中的一次函数是中学数学中的一种最简单、最基本的函数,是反映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常见数学模型之一,也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其它函数的基础。 3、学生认知障碍点:根据问题信息写出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教学目标 1、理解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概念以及它们的关系,在探索过程中,发展抽象思维及概括能力,体验特殊和一般的辩证关系。 2、能根据问题信息写出一次函数的表达式。能利用一次函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利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逐步形成利用函数观点认识现实世界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及关系。 2、会根据已知信息写出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鲁教版初二数学上册教案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应用所学的函数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会建构函数“模型”.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一次函数的应用问题,发展抽象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变量与对应的思想,形成良好的函数观点,体会一次函数的应用价值.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一次函数的应用.

新鲁教版初中数学教材目录(五四制)

鲁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五四制)目录 六年级上册(初一)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 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2.展开与折叠; 3.截一个几何体; 4.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 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 1.有理数; 2.数轴; 3.绝对值; 4.有理数的加法; 5.有理数的减法; 6.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7.有理数的乘法; 8.有理数的除法; 9.有理数的乘方;10.科学计数法;11.有理数的混合运算;12.近似数;13.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第三章整式及其加减 1.用字母表示数; 2.代数式; 3.整式; 4.合并同类项; 5.去括号; 6.整式的加减; 7.探索与表达规律 第四章一元一次方程 1.等式与方程; 2.解一元一次方程; 3.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六年级下册(初一) 第五章基本平面图形 1.线段、射线、直线; 2.比较线段长短; 3.角; 4.角的比较; 5.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 第六章整式的乘除 1.同底数幂的乘法;2.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3.同底数幂的除法;4.零指数幂和负整数指数幂;5.整式的乘法;6.平方差公式;7.完全平方公式;8.整式的除法 第七章平行线与相交线 1.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2.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3.平行线的性质;4.用尺规作角 第八章数据收集与整理:

1.数据收集;2.普查和抽样调查;3.数据表示;4.统计图选择 第九章变量之间的关系: 1.用表格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2.用关系式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3.用图象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 七年级上册(初二) 第一章三角形 1.认识三角形; 2.图形的全等; 3.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4.三角形的尺规作图; 5.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 第二章生活中的轴对称 1.轴对称现象; 2.探索轴对称的性质; 3.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4.利用轴对称进行设计 第三章勾股定理 1.探索勾股定理; 2.一定是直角三角形吗; 3.勾股定理的应用举例 第四章实数 1.无理数; 2.平方根; 3.立方根; 4.方根的估算; 5.用计算器开方; 6.实数 第五章平面直角坐标系 1.确定位置; 2.平面直角坐标系; 3.轴对称与坐标变化 第六章一次函数 1.函数; 2.一次函数; 3.一次函数的图象; 4.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5.一次函数的应用 七年级下册(初二) 第七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1.二元一次方程组; 2.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3.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4.二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 5.三元一次方程组 第八章平行线的有关证明

鲁教版初中数学知识梳理_几何

初中数学---(几何部分) 几何基础概念(8册上) 定义:一般地,用来说明一个名词或者一个术语的意义的语句叫做定义。 命题: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叫做命题。(命题就是具有真假意义的一句话)命题通常由条件 和结论两部分组成,条件是已知的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断的事项,命题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正确的命题叫做真命题,不正确的命题叫做假命题。 证明:判断一个命题的推理的过程叫做证明。 公理:通过长期实践总结出来,并且被人们公认的真命题叫做公理。 定理:通过推理得到证实的真命题叫做定理。证明一个命题的正确性,要按“已知”,“求证”, “证明”的顺序和格式书写。 一、直线 直线的性质:直线没有粗细、向两方无限伸展。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1、相交,2、平行(重合看做是平行的特例)。 1、两条相交直线 (1)斜交。直线AB 和直线CD 相交于点O 。如图∠1和∠2,叫做是对顶角。它们有公共顶点O ,且他们的两边是互为反向延长线。同样∠3和∠4是对顶角。 定理:对顶角相等。 ∠1和∠4,∠1和∠3, ∠2和∠4,∠2和∠3是互为补角。即∠1+∠4=180o (2)垂直。直线AB 和直线EF 相交于O 点,其中∠AOF=90o,则称直线AB 和直线EF 互相垂直。由此∠AOE 、∠EOB 、∠BOF 都是90o。 ∠1+∠2=∠BOF=90o,称∠1和∠2是互为余角。 定理: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3)作图 ①已知线段AB ,O 是线段AB 上中点,过O 点作线段CD ,使得CD ⊥AB 。 ②已知直线AB ,P 是直线AB 外一点。过P 作直线AB 的垂线 ③作已知∠AOB 的平分线 ⑤已知∠AOB ,作∠A ′O ′B ′,使得∠A ′O ′B ′=∠AOB 。 作法:略(六册下,P53) 2、两条直线平行 (1)有关概念:同位角、错角、同旁角。 如图,直线AB 和直线CD 被直线L 所截,同位角有:∠1和∠2,∠3和∠4,∠5和∠6, B

小学六年级上册鲁教版语文期末检测测试试卷及答案

鲁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四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请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题号一 二 三四总分(一)(二)(三) 分数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将下面的文字抄写在田字格中,要求正确、端正、整洁。(2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急遽.(jiù)绯.红(fēi )皎.洁(jiǎo)绮.丽(yǐ) B.迁徙.(xǐ)恬.静(tián)祈祷.(dǎo)卷帙.(zhì) C.晨曦.(xī)妩.媚(fǔ)滑稽.(jī)屏.息(píng) D.女娲.(wā)头衔.(xián)炫.耀(xuàn)徘徊.(huí)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瘦骨嶙峋擎天憾地骇人听闻随声附合 B.踉踉跄跄捽不及防恍然大悟惋言谢绝 C.苦心孤诣浑身解数销声匿迹一劳永逸 D.慢不经心淳淳诱导屏息聆听心不在焉 4.古诗文默写。(8分) (1)海日生残夜,。(王湾《次北固山下》) (2)几处早莺争暖树,。(白居易《钱塘湖春行》)(3)北京奥运会举行之前,我们可以引用《论语》中的“ ,?”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 (4 )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5)无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纱》)(6),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7)正入万山圈子里,。(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5.名著阅读。(4分) (1)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中塑造了一个“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的人物形象,这个人物是。(2分) (2)意大利作家德·亚米契斯写的《》一直是孩子们的必

初中数学教材目录鲁教版五四制

初中数学教材目录鲁教 版五四制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初中数学教材目录(鲁教版五四制)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 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2 展开与折叠 3 截一个几何体 4 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 回顾与思考 复习题 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 1 有理数 2 数轴 3 绝对值 4 有理数的加法 5 有理数的减法 6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7 有理数的乘法 8 有理数的除法 9 有理数的乘方 10 科学计数法 11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12 近似数 13 用计算器进行运算 回顾与思考 复习题第三章整式及其加减 1 用字母表示数 2 代数式 3 整式 4 合并同类项 5 去括号 6 整式的加减 7 探索与表达规律 回顾与思考 复习题 综合与实践 制作一个尽可能大的无盖长方体容器第四章一元一次方程 1 等式与方程 2 解一元一次方程 3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回顾与思考 复习题 综合与实践 探寻神奇的幻方 总复习题

第五章基本平面图形 1 线段、射线、直线 2 比较线段的长短 3 角 4 角的比较 5 多边形和圆的认识 回顾与思考 复习题 第六章整式的乘除 1 同底数幂的乘法 2 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3 同底数幂的除法 4 零指数幂与负整数指数幂 5 整式的乘除 6 平方差公式 7 完全平方差公式 8 整式的乘除 回顾与思考 复习题 综合与实践 设计自己的运算程序第七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1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2 探究直线平行的条件 3 平行线的性质 4 用尺规作图 回顾与思考 复习题 第八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1 数据的收集 2 普查和抽样调查 3 数据的表示 4 统计图的选择 回顾与思考 复习题 第九章变量之间的关系 1 用表格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 2 用表达式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 3 用图像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 回顾与思考 复习题 总复习题

【新版】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期末测试题 鲁教版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题鲁教版班级姓名成绩 第一大题:基础知识 一、看拼音写词语。12分 lián dāo hūn yōnɡ nüè shā quán hénɡ rónɡqià ()()()()() kuān shùpiān pì wūrǔ bō li áó xiánɡ ()()()()() xiū sè pān dēnɡ ()() 二、把成语补充完整。6分 脱()而出大名()()神()莫()()()古今 锣鼓()天感人()()()牵()绕()()不安 三、按要求,照样子,写成语:6分 浓妆淡抹(反义词):()、()、()、 无影无踪( ABAC ):()、()、()、 四、在下面诗句中填上花名。4分

1.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出墙来。 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别样红。 3.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无出寻。 4.竹外()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4分 (1)“空气是那么( ),天空是那么( ),使我总想 ( ),表示我( )。”从这句体会出草原天的特点是 ( )。(《草原》) (2)“每一个舞姿都 ( ),每一个舞姿都( ),每一个舞姿都是( ),每一个舞姿都( ),使人叹为观止。”这一排比句写出了安塞腰鼓“好”在有( )。(《安塞腰鼓》) (3)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他临终前的遗憾是“ ( ), ( ) ”; (4)《轮椅上的霍金》这篇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国著名科学家史蒂芬·霍金,他被称为“( )”,他的科学著作 ( )在全世界拥有无数的读者。像他这样身残志坚的人还有:( )、( )。 (5)《牛郎织女》中的两位主人翁深受人们的同情,大家希望他们有个美好的未来,正如苏轼的一首词中写道的,( )。它同()、()、()被称为我国四大民间故事。 (6)詹天佑在开凿隧道时,因为居庸关(),他采用了 ();而八达岭隧道因为(),所以采用了()。 (7)两耳不闻窗外事,()。欲知天下事,()。 ()便于思索,()便于记忆。初读好书,();重读好书,()。处处留心皆学问,()。

鲁教版五四制初三数学期末考试题

吴伯箫学校2017-2018学年上学期八年级数学第三次月月清作业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以下是回收、绿色包装、节水、低碳四个标志,其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 B . C . D . 2.下列从左到右变形是因式分解的是( ) A. x 2-3x +1=x (x -3)+1 B. x 2 +2x -3=x (x +2-x 3 ) C. (x -y )2-(y -x )3=(x -y )2(x -y +1) D. (x +2y )(x -2y )=x 2 -4y 2 3.已知a +b =3,ab =2,则代数式-a 2b -ab 2的值为( ) C.-6 4.若、的值均扩大为原来的2倍,则分式值保持不变的是 ( ) A . B . C . D . 5、若已知分式9 61 |2|2+---x x x 的值为0,则x -2的值为( ) A.91或-1 B. 9 1 或1 C.-1 6、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驶1v km ,t 小时可以到达,如果每小时多行驶2v km ,那么可以提前到达的时间为(小时) ( ) (A ) 212v t v v + (B ) 112v t v v + (C )1212 v v v v + (D )1221v t v t v v - 7.吴伯箫学校初三级部校合唱团共有40名学生,他们的年龄如下表所示: 则合唱团成员年龄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A .13, B .13,12 C .12,13 D .12, 8.将点A (3,2)沿x 轴向左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点A′,点A′关于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 A .(-3,2) B .(-1,2) C .(1,2) D .(1,-2) 9. 如图,将△ABC 绕点C (0,1)旋转180°得到△A'B'C ,设点A 的坐标为(,)a b ,则点A '的坐标为( ) A.(,)a b -- B.(,1)a b --- C.(,1)a b --+ D.(,2)a b --+ 10. 如图,△ABC 的周长为18,点D ,E 都在边BC 上,∠ABC 的平分线垂直于AE ,垂足为Q ,∠ACB 的平分线垂直于AD ,垂足为P ,若PQ=2,则BC 的长为( ) A .6 B .7 C .8 D .9 11.如图,在ABCD 中,∠DAB 的平分线交CD 于点E ,交BC 的延长线于点G ,∠ABC 的平分线交CD 于点F ,交AD 的延长线于点H ,AG 与BH 交于点O ,连接BE ,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BO=OH B .DF=CE C .DH=CG D .AB=AE 12. 如图,在ABCD 中,AD=2AB ,F 是AD 的中点,作CE ⊥AB ,垂足E 在线段AB 上,连接EF 、CF ,则下列结论中一定成立的个数有( ) ①∠DCF =∠BCD ;②EF =CF ;③S △ABC =2S △CEF ; ④∠DFE =3∠AEF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3.分解因式:(a +b ) 3 -4(a +b )= . 16.关于x 的分式方程111x x +=--的解是正数,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17.一个多边形除一个内角外其余内角的和为1510°,则这个多边形对角线的条数是 18.如图,第①个图形中一共有1个平行四边形,第②个图形中一共有5个平行四边形,第③个图形中一共有11个平行四边形,……则第⑩个图形中共有_________个平行四边形.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计60分。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和推演步骤) 19、(8分)先化简 ÷(﹣x+1),然后从﹣<x <的范围内选取一个合适的整数作为x 的值代入求值. 20.(8分)吴伯箫学校为使明年初四新生入校后及时穿上合身的校服,现提前对八年级某班学生即将所穿校服型号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绘制了如图两个不完整的统计图(校服型号以身高作为标准,共分为6种型号). 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该班共有多少名学生其中穿175型校服的学生有多少 (2)在条形统计图中,请把空缺部分补充完整. (3)在扇形统计图中,请计算185型校服所对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大小; (4)求该班学生所穿校服型号的众数和中位数. 21、(10分)如图,已知△ABC 是等边三角形,点D 、F 分别在线段BC 、AB 上,∠EFB=60°,DC=EF . (1)求证:四边形EFCD 是平行四边形; (2)若BF=EF ,求证:AE=AD . 22.(10分)如图,长方形ABCD 中,cm AB 4=,cm BC 8=,动点M 从点D 出发,按折线DCBAD 方向以2cm/s 的速度运动,动点N 从点D 出发,按折线DABCD 方向以1cm/s 的速度运动. (1)若动点M 、N 同时出发,经过几秒钟两点相遇 (2)若点E 在线段BC 上,cm 2=BE ,动点M 、N 同时出发且相遇时均停止运动,那么点M 运动到第几秒钟时,与点A 、E 、M 、N 恰好能组成平行四边形 23.(12分)今年我市某公司分两次采购了一批生姜,第一次花费40万元,第二次花费60万元.已知第一次采购时每吨生姜的价格比去年的平均价格上涨了500元,第二次采购时每吨生姜的价格比去年的平均价格下降了500元,第二次的采购数量是第一次采购数量的两倍. (1)试问去年每吨生姜的平均价格是多少元 (2)该公司可将生姜加工成姜酒或姜茶,若单独加工成姜酒,每天可加工8吨,每吨获利2000元;若单独加工成姜茶,每天可加工12吨,每吨获利1500元.由于客户需要,所有采购的生姜必需在30天内加工完毕,且加工姜酒的生姜数量不少于加工姜茶的生姜数量的一半,为获得最大利润,应将多少吨生姜加工成姜酒最大利润为多少 24.(12分)如图1所示,将一个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 和一个长为2、宽为1的长方形CEFD 拼在一起,构成一个大的长方形ABEF .现将小长方形CEFD 绕点C 顺时针旋转至CE′F′D′,旋转角为a . (1)当点D′恰好落在EF 边上时,求旋转角a 的值; (2)如图2,G 为BC 中点,且0°<a <90°,求证:GD′=E′D; (3)小长方形CEFD 绕点C 顺时针旋转一周的过程中,△DCD′与△CBD′能否全等若能,直接写出旋转角a 的值;若不能说明理由. 一、选择题(3×12=36分).

鲁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含答案)

鲁教版六年级语文期末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4页,四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请用钢笔或圆 一、 1.将下面的文字抄写在田字格中,要求正确、端正、整洁。(3分)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急遽.(jiù)绯.红(fēi )皎.洁(jiǎo)绮.丽(yǐ) B.迁徙.(xǐ)恬.静(tián)祈祷.(dǎo)卷帙.(zhì) C.晨曦.(xī)妩.媚(fǔ)滑稽.(jī)屏.息(píng) D.女娲.(wā)头衔.(xián)炫.耀(xuàn)徘徊.(huí)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瘦骨嶙峋擎天憾地骇人听闻随声附合 B.踉踉跄跄捽不及防恍然大悟惋言谢绝 C.苦心孤诣浑身解数销声匿迹一劳永逸 D.慢不经心淳淳诱导屏息聆听心不在焉 4.古诗文默写。(7分) (1)海日生残夜,。(王湾《次北固山下》) (2)几处早莺争暖树,。(白居易《钱塘湖春行》)(3)全运会举行之前,我们可以引用《论语》中的“ ,?”欢迎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 (4 )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5)无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纱》)(6),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7)正入万山圈子里,。(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5.名著阅读。(4分) (1)意大利作家德·亚米契斯写的《》一直是孩子们的必读书。这本书主要讲述一个叫的小男孩成长的故事。(2分)(2)《伊索寓言》里一定有你喜欢的寓言故事,请简要复述一段你印象最深的小故事,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6.仿句练习。(2分) (1)人生如一支歌,应该多一些昂扬的旋律,少一些萎靡的音符; 人生如______ 。 (2)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 如果我是,。 7.在学习过程中,你一定参加了许多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并会对其中的某次实 践活动印象特别深刻吧。如果学校校报的小记者来采访你,向你提出以下问题,请你简要回答。(4分) 记者:你最喜欢的一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什么?其中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你说: 。 二、古诗文阅读(共14分) 山市(蒲松龄)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⑾,城市依稀⑿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1、为加点字注音:(2分) 睥睨()( )倏忽( ) 2、山市的出现经历了三个阶段,从__________到_________为初生阶段;__________ 为发展阶段; _______________是高潮阶段。(3分) 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5分) ⑴然数年恒不一见(恒:)

鲁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基础知识积累

六年级上学期基础知识复习点 一、字词: 朗润 宛转 嘹 亮 黄晕. 烘托 静默 舒活 欣欣然 蓑笠 繁花嫩叶 抖擞.精神 镶. 温晴 安适 肌肤 秀气 绿萍 水藻. 贮蓄.. 澄.清 空灵 水墨画 蓝汪汪 伦敦 霍霍.. 闪烁. 绯.红 肃穆. 广漠 苍穹. 休憩. 徘徊 皎洁 酣.畅 炙.晒 嬉.闹 丁丁.. 幽谷 肥硕. 栖 .息 归泊. 枯涸. 清冽 梦寐. 跌落 悬崖 解 数 疲惫. 颠簸. 急遽.奔流 黯.淡 磅礴.. 阴霾. 休眠 欢畅 栖.息 迁徙. 涵.养 恬.静 天真无邪. 千呵.万护 无忧无虑 弥.漫 萧.条冷漠 轻盈. 峰峦 预兆 均匀 崩塌 征兆 千姿万态 变化无常 祈祷.. 仿佛 默默无闻 妥.协 卷帙. 兴高采烈 等因奉此 赫赫..英名 窃窃私语 观测 指令 海域 畅谈 神往 里程碑 昂首挺立 一叶孤舟 遥遥在望 合算 奏鸣 晨曦. 妩媚.. 谆谆 ..诱导 屏息聆听 普照寰.宇 高插青冥 碧瓦飞甍. 高垣睥睨 直接霄汉 黯然缥缈 风定天清 孤塔耸起 连亘. 倏.忽 炫 耀 称 职 妥当 呈报 陛.下 精致 头衔. 爵.士 御聘. 赏赐. 勋. 章 愚蠢 定然 珍奇 闲游 笼罩 疏星 鲛.人 女娲. 幽光 灵敏 绵延 神通广大 嬉戏 哞哞.. 咩咩.. 潺潺.. 眨巴 红润 孪生 痒酥.酥 庇.护 饶.头 喇叭 凯. 歌 训诫. 耸立 迂回 凝视 啜.泣 纳罕 瘦骨嶙峋.. 心惊肉跳 头晕目眩 骚扰 茁.壮 糟蹋. 庸碌 辜.负 昂然挺立 痴.想 隐秘 铁青 凝成 诱惑 喧腾 一瞬间 踱步 岔路 栅栏 苍翠 如茵 幽思 庞然大物 丫杈. 寂寞 憔悴.. 肃杀 诀.别 荡漾 嫌恶.. 笑柄 可鄙. 什.物 惊惶. 瑟 .缩 傲然 宽恕. 恍然大悟 谷穗 衣襟. 嘴馋 玫瑰. 玩腻了 明晃晃 毛嘟嘟 蓝悠悠 偏僻 提.防 穹隆.. 引擎. 辽阔 无垠. 启程 领悟 婉言谢绝 信服 嫩芽 霎.时 拆.散 委屈 水波粼粼.. 各得其所 妄.弃 倘.若 惊讶 无端 至爱 匿.笑 花瓣 沐.浴 祷.告 笑嘻嘻 二、文学常识: 1、《春》选自《朱自清全集》。朱自清,著名散文家、诗人。 2、“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是南宋志南和尚《绝 句》中的诗句。 3、《济南的冬天》选字《老舍文集》。老舍,原名舒庆春,字 舍予,北京人,作家。作品收在《老舍文集》。长篇小说《骆 驼祥子》,话剧《茶馆》。 4、《海滨仲夏夜》选自散文集《秋色赋》。峻青,作家。 5、《秋天》选自《预言》。何其芳,诗人、评论家、散文家。 6、《奔落的雪原》选自《宗璞文集》。宗璞,当代女作家。 7、“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出自苏轼《海棠》。 8、《观沧海》选自《乐府诗》。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9、《次北固山下》选自《全唐诗》。作者:王湾。唐代诗人。 10、《钱塘湖春行》作者: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诗人,著作《白氏长庆集》 12、《西江月》选自《稼轩长短句》。西江月,词牌名。辛弃 疾,号稼轩,宋朝著名爱国词人。 13、《天静沙 秋思》是曲。天静沙,曲牌名。作者:马致远。元朝著名戏曲作家。 14、《莺》选自《百兽物语》。作者:布封。法国博物学家、作家。 15、《山市》选自《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淄川人,清代文学家。郭沫若评价: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16、《皇帝的新装》作者:安徒生。丹麦著名童话作家。作品有《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等。 17、《天上的街市》和《静夜》作者:郭沫若。诗人、学者,代表诗集:《女神》《星空》。 18、《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选自《伊索寓言》,是一部寓言故事集。作者:伊索,古希腊。 19、《智子疑邻》选自《韩非子 说难》。作者:韩非,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著作:《韩非子》 20、《塞翁失马》选自《淮南鸿烈集解》作者:西汉刘安。 21、恩利科是《爱的教育》中的主人公。《爱的教育》作者是意大利作家德·亚米契斯。这部书采用日记体形式。有三个部分组成:①恩利科的日记、②恩利科父母的教子篇和③老 师讲得九则故事。主题:用爱塑造人,引导我们永远保持一 颗勇于进取而善良真诚的心,爱祖国、爱人民、同情一切人民的不幸与苦难。 22、《繁星》和《春水》的作者是:冰心。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 二是对大自然的赞颂“我们都是自然的婴孩,卧在宇宙的摇篮里”。 三是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23、“龟兔赛跑”“狼来了”“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出自《伊索寓言》。出自《伊索寓言》的故事:《狼和小羊》《猫和鸡》 《农夫和蛇》等。 《农夫和蛇》告诫人们:对恶人千万不能心慈手软。 24、《走一步,再走一步》作者:莫顿·亨特。美国。 25、《生命 生命》作者:杏林子。原名刘侠,女作家。 26、《生命的意义》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奥斯特 洛夫斯基,前苏联作家。 27、《童趣》选自《浮生六记 闲情记趣》作者:沈复,清代。 28、《风筝》选自《野草》,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文学 家、思想家、革命家。 29、《祖父、后园和我》选自《呼兰河传》萧红,现代女作家。 30、《纸船》选自《繁星》。冰心,原名谢婉莹,诗人、作家。 代表作:《繁星》《春水》《寄小读者》。 31、《金色花》作者:泰戈尔,印度文学家。 32、《咏雪》《陈太丘与友期》选自《世说新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