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影视艺术的特征

论影视艺术的特征
论影视艺术的特征

论影视艺术的特征

曾耀农龚举善

影视是世界唯一知道准确诞生日期的艺术。电影诞生于19世纪末。1895年12月28日,路易·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卡布辛路的“大咖啡馆”举行电影公映活动,放映了《工厂大门》、《火车到站》、《水浇园丁》、《婴儿喝奶》、《拆墙》等片,观众惊慕不已。此后,电影由无声到有声,由黑白到彩色,由单声道到多声道,由小银幕到宽银幕、环形银幕、球形银幕,由平面到立体、全息、香味、动感,一步步走向成熟和辉煌。列宁在会见卢那察尔斯基时甚至断言:“您在我们当中是以艺术的保护人著称的,那么你应该牢牢记住,在所有的艺术中电影对于我们是最重要的。”[1]到了本世纪初,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电视以电影姊妹艺术的姿态出现。1907年,俄国的罗森完成第一部电子映像机。1925年,苏格兰人约翰·洛吉·贝尔德在伦敦的实验室里作尝试性电视表演,并于次年1月在伦敦正式举行电视公映,取得成功。1928年,他又成功地在640公里之间传送电视信号,接着通过汽船进行远距离短波电视传送。1929年,伦敦正式开通“实验性”电视台。1936年,英国设立正规电视台,每天播放2小时节目。由此,电视事业突飞猛进,由黑白到彩色,由低清晰度到高清晰度,并开始与电脑结合,实现多功能、自动化和网络化。因为电视比电影更为方便、快捷,因此对电影构成一定的冲击。随着电视的发展及电影的快速调适,目前二者趋于“合势”。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的开通也说明了这一点。尽管有人称电影为“盛宴”、“盛装”,电视是“快餐”“素衣”,但二者间业已存在的若干本质相似点(如活动画面、可择性拍摄角度、景次变换、蒙太奇等),使我们有可能,也有必要将二者合称为影视艺术,并视之为一个艺术门类予以整体考察,探索其共有的特征。

那么,影视艺术有那些基本特征呢?概括起来,它有以下主要特征:综合性、视象性、似真性、组接性。

一、综合性

综合性是影视艺术的显著特征,这里作重点探讨。其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

1.再现与表现的综合

再现与表现的综合,是艺术创作中的主观与客观、社会生活与作家创造相统一的普遍原理在影视艺术中的表现。但任何艺术创造都是对现实社会生活能动、审美的反映,其中渗透着创作主体的情感、思想、趣味、个体气质等。因此,“影视艺术能够具有在最大限度地再现客观世界中最大限度地表现主观世界的美学本性。”[2]失去生活基础的影视艺术等于无源之水,抽干了主体情思的影视作品则无异于无花之本。任何影视作品,即使是浪漫主义作品、志怪作品、科幻作品,也是对现实生活的曲折、隐晦抑或变形反映,所以,没有现实生活基础的影视是无法挽留观众的。车尔尼雪夫斯基在认真总结艺术创作经验后说:“美(作者单位:湖南教育学院中文系410012)摘要:影视是世界唯一知道准确诞生日期的艺术。随着电视的发展及电影的快速调适,目前二者趋于“合势”。二者间业已存在的若干本质相似点使我们有可能,也有必要将二者合称为影视艺术,并视之为一个艺术门类予以整体考察,探索其共有的特征。影视艺术的基本特征主要是综合性、视象性、似真性、组接性。关键词:电影电视影视艺术特征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0年是生活。任何事物凡是我们在那里看得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任何东西,凡是显示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的。”[3]在他看来,首先,生活是美的,美在生活中;其次,美的生活有两种情态,一是理想化的“应当如此的生活”,二是现实生活本身或“使我们想起生活的”生活。这两种生活反映到作品中意即再现和表现的统一。为什么说“美是生活”呢?因为生活是真实的、现实的、有生命力的。王蒙说得好:“我想一切新的观念、新的范畴、新的名词、新的学派也好,凡是在一个地方流行起来的,都有它生活的依据。即使是错误的东西也是一样,也有它生活的依据。只有把一种观念、思想、手法、名词与活生生的生活联系,才有生命力。”[4]同时,任何艺术都不可能照搬生活。艺术发展的历史表明:追求“向内转”的表现派不用说了,就连竭力标榜“零度情感”、

“中止判断”的新写实小说,实际上还是在力图真实反映社会生活的同时,表现自己的社会观念、审美态度和艺术情趣。而独具慧眼的导演们也敏锐地从中捕捉到丰富乃至于深沉的美学内涵,连续拍摄出《香魂女》、《红粉》、《活着》、《大红灯笼高高挂》等堪称优秀的影片。法国“新浪潮”之后“真实电影”也是具有倾向性的,再现中有表现。60~70年代兴起、流行,80年代还在向多元纵深发展的“新好莱坞派”更是明确强调要表现个人经验和青年一代的愿望、要求。因此,影视艺术首先是生活形态与意识形态的互渗,是物象与意象的统一,是再现与表现的综合。

2.视觉与听觉的综合

影视艺术是视觉艺术,以线、形、量、色彩、光线、方向、空间、明暗、质感等来造型。影视艺术又是听觉艺术,大体有三种:一是先期录音,二是后期配音,三是同期录音。常用的方式是后期配音混录。混录过程中,录音师对整个作品的把握及相应的艺术处理是关键,[5]他要通过录音棚里的录音装置,调控每一条声带的音量、音质、音色,根据银屏上播映的剪辑后的样片,将对话、音乐、音响等配备其中,声画对应,即为“双片”。视觉与听觉合一同步,这是影视艺术的独有特征。因此有人说:“影视是迄今为止诸艺术中唯一的直接诉诸视觉、听觉,自由地显示四维空间具有四度向量的动态造型艺术。”

3.时间与空间的综合

影视是采取空间形式的时间艺术,或者说是时间中展开的空间艺术。时间与空间的交汇是影视艺术综合的又一体现。

影视时间由影视本体的实际播映时间、剧情叙述时间及观众观看的心理时间合构而成。实际播映时间取决于胶片总长度及播映的外围条件(如设备条件、播映人员素质、供电状况等)。一般而言,电影一部(集)的播映时间控制在90分钟左右,电视一部(集)的播映时间控制在40分钟左右。以此为基本限量,允许根据需要作适量伸缩。从影视美学的角度看,只有在规定播映时间区域内的影视活动,才能取得有利于现实时间流的美学价值,获得艺术表现上的被接受性。作为唯一具有物理真实的播映时间因素,也是衡量导演主体和影视本体思想价值和艺术品位高低的一个时间参照。剧情的叙述时间即影视情节或事件的发生发展进程,每个镜头及镜头单元所展示的时间区段,经创作主体的艺术安排,形成相应完整的时间延续,其时序、时态具有可变性。剧情可以发生在几小时或数天之内,如《罗马十一时》、《一年中的九天》等,也可以纵越几个时代,如《党同伐异》、《三国演义》等;事件的叙述可按自然时序顺叙,也可倒叙、插叙或过去、现在、未来交错变换。叙述时间多表现为对自然时间的艺术压缩或大跨度省略,但也可根据表现需要运用某些技巧将自然时间予以延伸、拉长或重复。摄影机的升格、降格、定格处理,可取得加速、减速和停顿的时间效果。叙述时间的安排与把握,不仅影响到影视内容和意境,而且规定影视的节奏和风格,并制约观众的接受效果。观众的心理时间具有极大的主观性、情绪性、随意性,主要取决于观众的即时精神状态、心理特征、感受能力、参与程序、也受制于银屏运动所激发的观众潜意识等思维活动。因此,心理时间既区别于现实生活中的自然时间,也不同于实际放映时间和剧情叙述时间,甚至在时序上也有观众个体的创造性组合,伸缩性很大。时间与空间的经纬交织,使得影视具有空前的艺术优越性。众多的影视创作者,正是运用时空的彩线,纺织出了五彩缤纷、艳丽多姿的影视世界。

4.科技与艺术的综合

影视是高度工业化、信息化、都市化的艺术结晶,它对于科学技术因素的先天依赖和亲密依恋,在各艺术种类中是独一无二的。物理学、化学、数学、机械制造等,堪称影视的“助产婆”。照明材料、感光材料、电力、光学、声学、机械等,是影视产生与发展的必要条件。这些与影视艺术相关的科技领域的每一次革新、革命,都带给影视新的飞跃;反过来,影视艺术的每一次进步,都与上述科技的发展息息相关。没有科技就没有电影电视,这是早已被影视学、尤其是影视发展的历史所证明了的。1823年尼埃浦斯拍摄第一张照片《餐桌》时,用了

14个小时进行曝光。到了1851年,因为照相技术的进步,爆光时间缩短到几秒钟。1872年~1878年,英国人莫布里齐开始用12架甚至是24架相机连续拍摄奔跑的马及双轮车。随着“轮转摄影枪”的问世,法国生物学家马莱发明了“摄影轮”。柯达纸底软片传到法国后,纪莱又制造出软片式连续摄影机,并在1888年10月第一次以每秒20张的速度拍成感光线带。而雷诺则于同年制造出“光学影戏机”,实现了活动形象与布景的分离、特技摄影、循环运动等。同时美国的爱迪生发明了一格凿有4组小孔的35毫米近代影片,并借鉴马莱的成果制造出第一台完整的摄影机。1894年,爱迪生又制造成“电影视镜”,可放映50英尺的凿孔影片。到了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正式制作电影作品,并运用了“景深”镜头,剧情也比较生动。如《水浇园丁》,表现一个顽童踩住一个园丁正在浇水的管子,致使断水,待园丁对着管子检查时,顽童松开脚,冲了园丁一脸水。应该说,这种喜剧式短片有很强的艺术冲击力。很快,摄影师普洛米奥发明了“移动摄影”。此后,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电视出现了,电影也日新月异。现在,常规影视技术大步提高,胶片的清晰度、画面的色调、银屏的亮度、声音的质量、高新视频技术等不断改观;非常规、超常规影视得以拓展;电视电影、磁带电影、镭射电影、高清晰度电视、数字信号、光学记录、空间电影等迷人眼目。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未来的影视艺术将继续借重于正在发展中的科技东风,翱翔于21世纪明媚的艺术天空,为人类增添无限乐趣。

5.艺术与商业的综合

影视艺术既是科学技术的催生品,又是商业活动的伴生物和吹鼓手。“电影带着母亲的血污降生在资本主义商品社会里,从它还是一只丑小鸭起诚然就是商品。不管你叫它新奇玩艺也罢,光电幻术也罢,它都是一种供大众消费的娱乐商品。”[6]但影视不是一般的商品,而是特殊的艺术商品。这一点,它比其它任何艺术门类都要明显、突出,因为影视一开始就与“投资”“成本”相联系。美国的威廉·保罗说得更清楚:“影片从最早期以来几乎一直就是‘金钱’的同义语。哪怕是和最有才智的导演、编剧或演员们谈起新近的遭到批评或走红一时的影片,谈话迟早就会转到预算费用、票房收入和广告活动上去。”[7]这是事实,除演员的片酬外,其他的费用不是少数。近年动辄竞拍“大片”、“巨片”,斥资少则百万美元,多则上亿美元。这些电影或电视的上座率、收视率往往可观,票房价值令人惊叹。难怪列宁说:“只要管理得法,这个事业会有很大收入”[8]。电影大师卓别林更是精彩地一语破天机:“我搞电影是为了赚钱,但却产生了艺术。”

影视艺术一开始便联袂于商业行为,这是电影、电视自身的性质所决定的,也是商业活动对于艺术的促动。诚然,商人、商业在不少时候会优先考虑其经济效益,因而不同程度地削弱、破坏作品的社会效益和审美教育功能(如暴力、色情),但另一方面,商业又可推动影视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因为,要想“赚钱”,就要占领市场,而要占领市场,就需相应的品位和一定的竞争力。列夫·托尔斯泰曾经打了个生动的比喻:“在电影艺术的芦苇丛中有只蜻晴———商人,昆虫———艺术家在他上面盘旋。”[9]结果是青蛙吃了昆虫,但昆虫之卵又寄生于青蛙腹中,来年又获新生。同理,影视艺术一旦远离商业,它就寸步难行。这也是规律。当然,我们呼唤健康的影视商业行为,尤其希望这种行为能在未来时代带给影视艺术更多、更新、更好的动力因素,使她青春常驻。

6、艺术本体内部的综合

影视艺术在依傍诸多外围综合的同时,尤其注意借鉴相邻各姊妹艺术中富有生命力的艺术元素。唯其如此,才能保证其艺术本性。但“它只综合那些与本身特性相适宜、与自己有共同性的方面,并非对其他各门艺术毫无分离地兼收并蓄。倘若电影艺术(任何一门艺术)企图兼并别的艺术,就等于取消了自己的特性,最终导致本身的解体而丧失独立的地位。”[10]在其艺术的综合中,旨在求得更高层次的完整性和更加强劲的表现力,而不是支离破碎的大杂烩。这种综合包含以下几个层面:一是吸收诗歌、散文、小说等语言艺术的诗意美、结构美、性

格美、抒情美和叙事美,丰富自身的语汇和表现手段;二是向绘画、雕塑、建筑等造型艺术学习,吸纳其线条美、光线美、色彩美、构图美和空间美,并由静态美升华为具有艺术能动性的动态美;三是消化音乐、舞蹈、杂技等表演艺术的音乐美、音响美、节奏美、动作美,创造出和谐统一的、声画合一的影视画面;四是从戏剧中融炼出对话美、悬念美、冲突美和场面美。上述四重内部综合,使影视艺术博彩众长,内蕴深厚,能多方面地满足不同接受层次的审美需求,赢得观众的普遍欢迎。

7.创作主体的综合

影视艺术的创作主体具有群体性。在这方面,它不仅不同于文学、绘画、雕塑等,也有异于音乐、舞蹈和戏剧,拥有高度的协作姿态。该协作主体至少有7种之多;编剧、导演、演员、摄影、美工、录音、剪辑。苏联电影艺术家杜甫仁科指出:“艺术电影是以文学,即电影剧作为基础的,因此,电影的高度质量首先要以具有创作上真正优秀的电影剧本为前提。”[11]编剧的任务在于为影视艺术提供“文学范本”。因为影视剧本是影视艺术创作的蓝图、未来作品的思想和艺术基础,因此,要充分考虑影视的要求:视觉的造型性、听觉的提示性、形象的逼真性、组接的巧妙性。剧本完成后,导演要写出分镜头剧本,对镜号、镜位、外景等要有明确阐释。有人说,导演是影视艺术的核心,影视学就是导演学,可见导演的重要性了。每一部影视作品,都不可避免地打上导演的个人印记,其世界观、艺术观、美学观、个性、气质等都隐含在作品之中。“谢晋模式”、“张艺谋路数”、“卓别林风格”等就是对导演素质、趣味和风格的概括和肯定。在导演选定演员后,影视制作便进入表演阶段。此时,演员务必“进入角色”。影视艺术对演员的要求是:外型投入———形体、五官、声音、言语;技能投入———艺术感悟力、艺术表演力;情感投入———走进“人物”内心,走进作品规定情境,准确表达人物的思想情感。演员在熟悉剧本的基础上,要能在导演指导下进行再创作,将剧本通过表演、拍摄转为影视的银屏形象。摄影是获取影视画面的直接手段,影视特性根本上源于摄影的“影象”“视象”特质,因此,摄影师也是具有创造性的制作主体,他要通过常规为每秒24格的拍摄速率,进行曝光处理,将演员在一定时空中的表演摄录下来。其中,既有构图、光线处理,也有色彩和运动处理。美工的任务是进行必要的美术布置,它往往决定一部影视作品的外部形式格调,为影视人物活动安排具体的、既富有时代气息又有民族特点、既显示地域风貌又符合人物年龄、性别、身份、职业、性格、爱好等等的环境,其具体媒介是布景(实景、自然景、人工景)、道具、化妆、服装、烟火、特技效果等。美工的基本原则是:适应镜头的运动;找准人物活动支点;考虑动作的连贯性;注意片种的特殊性。录音由录音师将规定的自然音响、人物话音(对话、独白)、音乐等录制下来,使之能与画面同步。录音方式有光学录音、磁性录音等基本类型。录音制式也有两种:单制式和双制式录音。剪辑又称剪接,包括画面剪辑、声带剪辑两个方面。剪辑时需注意:理解作品整体基调和导演意图;了解每个镜头及每种声音的内涵及延伸性;准确而艺术地处理时空关系;掌握好影片的节奏运动。此外,就影视艺术的完整创作过程来看,电影的放映者、电视的发送者等,实际上也是制作主体。可见影视创作是多主体的综合式创造性劳动。

8.接受对象的综合性

任何艺术样式都不可能如影视一样,享有如此广泛和复杂的接受对象。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人、青年学生……可谓三教九流,都可以欣赏影视艺术。没有文学修养的人看不懂诗歌、小说,不谙绘画、雕塑的人只看到一团色彩或一堆实体,疏于音乐、舞蹈者大概难以理解柴可夫斯基的旋律和《天鹅湖》的意蕴,但即便是不识字的人也可以欣赏《少林寺》、《西游记》,因为它们好看、好听、好玩、有趣。

二、视象性

视象性即直观性、形象性,又有人称之为视觉性。影视艺术的视象性是线条、光线、色彩、构图等综合运动的结果,直观对象是画面。

基本元素,主要由横、竖、斜、波浪线等结构而成。这些线条的视觉运动便表现为水平线、垂直线、斜线、弧线、S形线、三角形、圆形、扇形、四边形、多边形等构图形态。它是影视视象的大轮廊、总框架和形式规范。光线讲究光源、光位、光种、光比、光效。光源主要有两种,即自然光源和人工光源。光源的性质有硬柔之分,直射光显“硬”,散射光较“柔”。光源的色温代表特定光源的光谱分布,测度单位以开尔文度K表示。彩色摄影以3200K为低色温光源标准(灯光型),以5600K为高色温光源标准(日光型),在影视创作活动中可根据需要予以选择和调节。光位是从拍摄方向确定的照明角度。照明和拍摄方向一致的,称顺光(正面光),照明在被摄对象侧面的称侧光,与拍摄方向相对的称逆光(背光),从被摄对象顶部或底部照明时,分别称做顶光和脚光。顺光反差小,侧光富于立体感,逆光具有透视效果和层次感,顶光和脚光可产生投影及变形效果。光种有人物造型光和场面造型光之分。人物造型又分为主光(光线的主要照射方向)、副光(补充主光未能照到或较暗的阴影部位)、轮廊光(又称对顶光)、修饰光(细节、局部照明)等。主、副光的明暗对比即主、副光比,也称做光比。光比大小调节画面的影调效果。光线所产生的视觉效果,即光效,起修饰作用,有写实性光效和写意性光效之分,它们对影视画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色彩也是创作影视画面的直接手段,带有强烈的情绪和写意功能。初期的黑白二色虽然简洁,但在表现大千世界和纷繁的内心生活时显得力不从心。彩色弥补了此种不足。好莱坞著名表演希区柯克指出:“黑白片往往失之夸张,这同黑白摄影只有两色对比有关系。彩色片的一个优点就是它给你更多中间色调。”

[12]彩色的原色是红、黄、蓝,其间的交叉配置便衍生出赤、橙、黄、绿、青、蓝、紫。这些色彩,分别对应于人的不同情绪特征。在线条、光线、色彩的基础上,产生了影视构图。所谓影视构图,指影视画面的空间结构安排,包括画面形态、空间位置的排列组合。构图的艺术目的在于最大程度地以尽可能和谐、完善的空间形式来再现人物、环境、情节,并尽可能深入地表现和强化影视的主题与意境。在影视画面中,既有人物、景物构图,也有个体、群体构图,既有动态、静态构图,也有封闭性、开放性构图。从上述阐述中可以看出,影视画面的表现手段、结构方式和呈现形式首先是以视觉为核心的线条、光线、色彩、构图等,因而具有视象性,给观众以极大的方便,适合人们生理与心理需求。

三、似真性

似真性又称逼真性。影视艺术似真性指影视通过画面、声音等形象化手段逼真地再现生活和表达情感的特性。它主要有四大品质:具体、真实、动感、多维。影视艺术成为最具有似真性的艺术种类,与它多方综合及自身的视象性密切相关,同时也得益于观众的参与性,观看时有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传其情的逼真感。高尔基说他第一次看无声黑白电影短片《火车到站》时,看到画面上迎面而来的火车,自已与其他观众一样,惊慌失措,犹恐避之不及。似真性的一个特点是“象质”,即影视艺术视象画面的技术品质。象质与胶片处理的各环节都有关系,其中对原度底片的处理更为重要(对电视而言,随着录相机的出现,免去了胶片冲洗程序,但仍需作切换、剪辑处理),如摄影机的性能、镜头的质量、胶片的特性、曝光效果、冲洗工艺等。良性象质的要求是:较高的清晰度;适度的密度;合适的明暗对比度;色彩饱和平衡;色还原性能好。似真性的另一特点是与生活的相似性,人物、景物、对话、独白、事件等要鲜明具体,真实生动,动静结合,多维展开,宛如生活中的真人、真物、真景、真事一般。当然,从美学角度来看,这种“真”具有某种程度的假定性,是来自生活真实的一种影视艺术真实,其中有选择、提炼、概括、集中和改造,是艺术的、审美的反映,而不是毫无取舍、事无巨细的摄录。我们说“似真”而不是“当真”,说如其见人、如闻其声,“如”即“好象”,并非“就是”。这就要求创作者既要“注意”生活真实,又不要过于“介意”生活表象,因而从艺术本性上规定了创造的自由空间。此外,观众的参与性是影视艺术似真性的重要构成因素。“所谓一部影片有栩栩如生的效果,就是指你在银幕上看它时,感到你是在观看某些直接通过视觉手段构想和体现出来的东西。”[13]只要当观众进入影视特定的情景、

氛围之中,视其所视,听其所听,喜其所喜,怒其所怒,成为其中的“一员”时,才能获得全身心的愉悦,仿佛自己经历过一般。因此,“只有当我们消除了自己(观众)与银幕的距离,把银幕上的生活同我们自己的生活联系在一起,浑然一体的时候,我们对电影艺术的审美才能得到满足。”[14]

四、组接性

组接性又称镜头性,运动性,即蒙太奇。“电影识破了运动的奥秘。而这正是它的伟大之处。”[15]这也是影视艺术的鲜明特点。

1.蒙太奇的涵义

蒙太奇是法语montage的音译,原意为“构成”、“装配”。它是影视艺术(首先是电影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段,即导演及相关创作主体按照一定的构思,将拍摄的若干准镜头加以剪辑、组接,从而构成有机影视整体的形象合成方式和镜头运动系统。《辞海》从电影学的角度就“蒙太奇”作如下界定:“一部影片是由许多不同的镜头组成的,这些镜头分别拍摄完成后,再按照原定创作构思有机地组接起来,使其通过形象间相辅相成的关系,产生连贯、呼应、悬念、对比、暗示、联想等作用,从而形成各个有组织的片断、场面,直至一部完整的影片。这种表现方法通常称为‘蒙太奇’。”蒙太奇具有结构、语法、修辞、节奏、声画结合等基本功能,包含了电影的许多特性。

2.蒙太奇的分类

(1)叙事性蒙太奇

叙事性蒙太奇是一种按时间进程及事件的逻辑顺序、因果关系分解、组接镜头的艺术方法,其作用是展示影视事件、叙述情节进展、引导观众进入和理解剧情。这是影视艺术最为基本、最为常用的叙述方法。其优势在于脉络清晰、逻辑连贯、叙事流畅、通俗易懂。

叙事性蒙太奇包括连续蒙太奇、平行蒙太奇、交叉蒙太奇、重复蒙太奇等。

①连续蒙太奇。这是一种基础性叙事蒙太奇。它要求依照某一情节线索组接镜头,组接过程体现事件的时间顺序、因果关系,具有自然连续性。连续的方式有对话式、人物式、物件式、音乐式、音响式等。

②平行蒙太奇。平行叙述发生在相同或不同时空的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情节线索,这些情节线索在剧情总体结构中具有完整统一性。这种叙事方式显得开放、灵活、自由。如《西安事变》中,“捉蒋”以后,西安、南京、延安三线平行。西安张、杨谏蒋抗日,南京何应钦乱中图谋,延安中共力主和谈,增加了作品的厚度。

③交叉蒙太奇。两条或两条以上发生于同一时空、具有密切因果关联的情节线索间的交替穿插。这种叙事方式结构紧凑,往往造成紧张快速、扣人心弦的艺术效果。该方式在惊险片、战争片中常常使用。如《铁道游戏队》中,一方面是日军准备枪杀芳林嫂,另一方面是刘洪等游击队员快马加鞭欲救芳林嫂,两镜头交叉更替,紧迫而动人。在《南征北战》中,敌我双方争先抢占摩天岭,敌兵车马奔驰,我军快速步行,时

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胜利,究竟谁先到达?快速穿插,紧张激烈,扣人心弦。

④重复蒙太奇。即同一内容的镜头或镜头片段两次或多次反复出现,起强调或强化作用。

(2)表现性蒙太奇

表现性蒙太奇即通过镜头组接以加强艺术表现力和情绪感染力的艺术方法。表现性蒙太奇有以下几种方式:

①对比蒙太奇。通过镜头或镜头片段内容、形式上的前后对比,构成对比镜头间的冲突或强调效果,以更强烈、更深刻地表达思想情感。郑君里拍《枯木逢春》时,对毛泽东的《七律·送瘟神》作了诗意化的对比处理:用横移镜头摄取乡村的破败景象,用以再现“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伦无奈小虫何。千村薛苈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在拍摄解放后人民的幸福生活时,用远景、中景和特写镜头摄取了桃花垂柳、碧水扬波、稻香白云、牧童悠笛,以表现“坐

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前后对比强烈,感情色彩浓厚,极易打动人心。

②隐喻蒙太奇。又称诗意蒙太奇。它运用比喻方法文体的象征、暗示、比拟等手法,含蓄、简练地表达夫影片《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中,有这样一组镜头:其一,为保卫瓦尔特,钟表匠谢德前往钟楼,被党卫军击中倒地(慢镜头);其二,大钟长鸣,群鸽展翅蓝天。这样,既渲染了失去英雄的巨大悲痛,又表现了革命的美好前景。在电视剧《三国演义》中,当盖世英豪关羽败走麦城时,雄鹰孤飞,象征英雄受困及悲壮的结局。这些都是隐喻蒙太奇在影视作品中的妙用。

③心理蒙太奇。以是表现相关文体内心活动为主的蒙太奇方式,具有较强的随意性和灵活性,适于表现人物的回忆、梦境、幻觉、沉思等意识活动和精神状态。如电影《小花》,在闪回镜头方面有卓越运用,堪称经典。

④联想蒙太奇,将自然现象人格化,赋予其特定思想内涵。如《早春二月》中,以一叶孤舟来表现文嫂的悲凉境地,引起观众想象,牵动观众情绪,引起观众同情。蒙太奇的种类和手法很多,不能一一尽列。在具体的影视作品中,既有某些特定蒙太奇的独特运用,又有多种蒙太奇的交叉互惠。可以预见,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革新及影视观念的不断调整,未来的蒙太奇艺术将更为精彩,赋予影视艺术更加丰富和强烈的表现能力。

任何艺术都不是独立的,总是与其他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影视艺术作为一门新兴的艺术门类,更凸显出它的综合性。其次还有技术性,假定性,逼真性,造型性和运动性。《亮剑》是近年来一部成功的表现战争题材的电视剧,它不同于其他一般的战争题材电视剧,剧中把主人公李云龙塑造的有血有肉,充分的体现出了影视艺术的美学特征。

一、综合性

综合性是影视艺术重要的美学特征之一。它的综合性首先表现在他们综合了戏剧、文学、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各门艺术中的多种元素,并对其进行了具有质变意义的化合改造,使得这些艺术元素进入电影和电视之后相互融合,形成电影和电视自身新的特性,并且使得电影和电视最终成为两门崭新的、独立的姊妹艺术。

(一)与戏剧的密切关系

影视和戏剧同为表演艺术,最早的电影都是戏剧学派的。可以说没有戏剧就没有影视。戏剧产生了表演,剧本,对白,服装等。戏剧的本身就是冲突,影视是讲故事的,故事也是要有冲突的。《亮剑》本身就很有戏剧性,其中包括几个矛盾冲突。有李云龙和日本人的国恨家仇,有他与赵政委的冲突,与楚云飞的较量,与自己妻子的思想和精神方面的不和谐。通过几条矛盾来刻画李云龙机智勇猛,敢爱敢恨的性格特征。

(二)与文学的密切关系

电影、电视也受到文学的极大影响。文学融入电影和电视,构成了故事片、电视剧和电视专题片的深厚的文学基础。影视艺术的成功首先取决于剧本。在众多的影视剧中,有

相当一部份得成功作品都是由文学著作改编的。影视艺术以其它独有的方式把抽象的文学形象变为逼真直观的影像呈现出来,给观众以时空感。例如我国的四大名著。《亮剑》也是由作家都梁于2001年出版的长篇小说改编的。小说由书面搬到了银屏后,使更多的人对李云龙家喻户晓,对亮剑精神记忆深刻。

(三)与美术的密切关系

主要体现在对光、影、色彩、线条的独特处理和运用上。运用二维平面去创造三维空间。《亮剑》中的战争场面给观众造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色彩的运用上也很恰如其分。

与音乐、舞蹈的密切关系影视艺术从音乐中吸取了节奏感与感染力,使音乐成为影视作品概括主题、抒发情感、渲染气氛的重要艺术手段,影视歌曲更是成为影视艺术美的重要组成部分,被人们广为流传。《亮剑》中取得胜利时欢快的歌声,还有解放后赵刚与李云龙喝酒时,影片里传出了近似绝望的曲调,让人们感觉到现实的残酷和赵刚心中的凄苦。可见音乐在影视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其次,影视艺术综合性的美学特征,更体现在美学层次的综合性。即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综合,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的综合,再现性和表现性的统一,纪实性和哲理性的统一,叙述因素和隐喻因素的统一。

二、技术性

影视艺术的诞生与发展都离不开现代科学技术。从诞生到发展,影视艺术始终是一门与现代科学技术紧密结合的艺术。以电影的发展史来看,可以说电影的诞生就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最初的电影都是无声电影,声音的引入,可以说是现代科学技术在电影史上的第一次革命。最初的电影都是黑白片,而后依靠科技的发展,发明了彩色胶片,从而彩色电影电视问世。到了20世纪90年代,电影走向电子计算机时代。如今,电影电视进入了数字时代,网络时代,都是科技发展进步的结果。所以说,技术性也是影视艺术的美学特征之一。《亮剑》中逼真的战争场面就是电子技术产生的。

三、逼真性与假定性

把逼真性和假定性这俩个特性放在一起来谈,就是要正确的区分和对待他们。逼真性和假定性都是影视美学的特性。电影电视的摄影技术,能够逼真地记录和复现客观世界,科技的发展更使得它们能够逼真地再现事物的声音和色彩。电影电视的本性就是活动的照相性,也就是逼真性。影视艺术的逼真性,首先表现在它们是一种直观的真实。这种直观的真实就是视听的真实感。《亮剑》中李云龙在结婚的时候被日本兵偷袭,政委受伤,还亲自炮轰了自己的媳妇。之后他在媳妇的墓前哭泣。那时候人们忘了他是个驰骋杀场的将军,忘记了他的粗枝大叶,只感觉面前是个遭受了打击的普通人。这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就是逼真性的体现。如果影片只注重表现他的胆识气魄而忽略了他也是一个普通的人也是有普通人应有的情感的。如果这时失去了逼真性,相信这部电视剧就不会受到好评。当然,艺术的逼真性并不排斥艺术创造和艺术加工,也不排斥影视艺术家的主观作用。既可以最大限度的再现客观世界的物质形态,也可以最大限度的表现艺术家的主观世界。逼真性是指影视艺术逼近于真实,而绝不等同于真实。李云龙这个人在现实生活中即使是存在的,他的很多经历也是艺术家主观缔造的。毕竟一个人不会有那么传奇的一生,但他的经历首先是要符合年代场景内容的,不能凭空想象,这就是艺术的逼真性。电影电视虽然可以高度逼真的再现物质世界,但它展现的只是现实的影像而不是现实本身。任何艺术都存在假定性,影视艺术也不例外。影视艺术绝不是对现实生活的机械照相式反应,而是需要遵循各门艺术所共有的规律。影视艺术的审美价值包含着客观的再现和主观的表现两个方面,创作者的主观意识渗透在影视作品中,并且通过作品表现出来。影视作品的假定性首先就表现在艺术家强烈的主观因素的渗入。《亮剑》中创作者通过诸多事例多个侧面来展现李云龙的性格特征,其间虽然也包括他的粗俗,不文明,但更多的是侧重于他的亮剑精神,这就是艺

术家在创作过程中的假定性。与此同时,我们看到的战争年代的场景,任务,服装,道具,人物性格,语言等的设计都是一种假定,毕竟我们已经回不到过去那个战火硝烟的年代了。不难看出,逼真性和假定性都是影视艺术的特性,只是他们的侧重点不同。逼真性强调再现,偏重于纪实;假定性强调表现,侧重于虚构。真正成功的影视艺术应该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也就是逼真性与假定性相结合。

造型性与运动性

影视艺术是一门时空复合的艺术。影视艺术既注重空间的造型性又注重时间上的运动性,所以说造型性和运动性也是影视艺术重要的美学特征之一。影视艺术是以视觉为主的视听艺术,它通过影视画面来塑造人物,叙述故事,抒发感情,阐明哲理,所以运动的画面是影视艺术的基本表现手段。在影视艺术中,通过色彩,光线,画面构图来表现。《亮剑》的造型性表现的不是十分明显。在造型性方面,张艺谋对色彩光线构图的运用是是比较成功和有特点的。影片《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红灯笼,充分显示了封建制度下的大家庭中女性的社会地位。《英雄》中的画面构图给人苍凉绝迹的感觉。通过对光影构图等造型艺术的运用,可以使影片得到艺术

摘要:通过音乐艺术与影视艺术的起源概念和特性的比较,更深刻的理解其本质,把音乐艺术与影视艺术相结合,探索其发展

。关键词:音乐艺术影视艺术

略谈音乐艺术与影视艺术之比较

一.音乐艺术与影视艺术

(一)起源和概念

关于艺术的起源的学说是人类至今没有定论的,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种学说:

1.模仿说,这是一种关于艺术起源的比较古老的理论,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对于自然的模仿.

2.游戏说,认为艺术起源于游戏。

3.表现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表现和交流情感的需要。

4.巫术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的巫术活动,巫术说对于我们

理解原始艺术,特别是原始美术发生的动力。

5.劳动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对于音乐,它作为艺术的一个门类,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老的时代,作为一种社会

现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音乐艺术,是音乐艺术是音有组织的音构成的听觉艺术,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与社会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影视艺术是门视听艺术,是人类创造的以人的形象思维为基础的作用于人的视觉和听觉的艺术。它是随着科技的进步而产生的一种艺术。它包括了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19世纪欧洲的工业革命产生了电影,最初阶段是无声的默片时代,后来由于录音设备的完善产生了有声片,它标志了一个电影的新的时代的到来。电视

艺术的产生于科技的关系比电影更紧密,是电子技术的产物。

(二)特性

1.音乐的艺术特性

⑴音乐是声音的艺术。音乐是以声音为媒介表达情感的一种艺术,并不是任何的声音都能称之为艺术,作为音乐的声音是艺术家情感的产物,是通过艺术家的艺术活动创造出来的。

⑵音乐是听觉的艺术

音乐是以声音的形式表达的,是诉诸于人的听觉的,是一种听觉的艺术。音乐家通过声音把自身的感受和情感表达出来,欣赏者通过听觉来接受、欣赏音乐。

⑶音乐是情感的艺术

艺术之所以能称之为艺术,是因为它表达了艺术家的情感,是接受者受到感染体会到艺术家的创作意图,进而与之交流情感。只有有真挚情感的艺术才能感染人。没有感情的艺术不能称之为艺术。

⑷音乐是时间的艺术

音乐是呈直线型的艺术,它的实现是在时间延续中进行的。

⑸音乐是表演的艺术

音乐作品的产生首先是艺术家的创造,成型后必须要通过艺术家的表演演奏出来,然后使欣赏者欣赏品位,这样艺术作品才真正是一个完整的艺术作品。影视艺术的特性

⑴非审美特性

电影艺术是以电影的技术手段,以声音和画面为媒介创造形象的艺术。它的非审美特性主要有:首先,它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电影是门包容性极强的艺术,任何的艺术形式都可以在它之中找出,并且电影是伴随这科技的发展而发展的。第二,它是活动的视觉艺术。电影通过大银幕播放的,它独特的制作手法将时间和空间随意的组合形成新的时空。

电视艺术一般是指电视剧艺术。它的非审美特性有:首先也是综合性。它同电影艺术一样,把各种艺术门类综合在一起,从中汲取营养强化自身。第二,由于电视剧艺术的观摩形式和技术与艺术的特点,形成了对于语言的量化要求。电视剧是靠语言展开故事表现人物的。

⑵审美特性

电影艺术首先由于它的科技手段再现和表现了生活,通过各种方式是其更具有了真实感。其次,电影的独特的手法蒙太奇,是电影艺术更加具有美学价值。电视艺术首先具有极强的表演性。电视剧艺术不想戏剧或舞蹈有时间的限制,它可以想拍多长时间就拍多长的时间,这就更需要演员的表演来塑造人物形象。其次,它的审美特性表现在其观摩环境上。电视艺术一般是在家中欣赏,它的观摩环境随意,仿佛面对面的交流。

二.音乐艺术与影视艺术的比较

1.从艺术形式上比较

音乐艺术是声音的艺术,是听觉的艺术,它通过声音传达情感,给人以美的享受。像是贝多芬的《A大调第七交响乐》它具有英雄性的性格。影视艺术也是一种一听觉为依托的艺术,它是通过各种音乐、音响、人声来再现现实,烘托表达情感的。像电视剧《大宅

门》的主题曲,同一音乐通过种种的变奏用在不同场景中起不同的作用。

音乐艺术是情感的艺术,它是音乐家与欣赏者进行情感交流的艺术。像是《蓝色多瑙河》,人们听到它脑海中就会浮想静静流淌的多瑙河。影视艺术更是情感的艺术,好的演员通过表演能表现情感,好的音乐更能烘托情感。像《红高粱》中唱得敬酒神的歌把北方人们的粗犷豪放充分的表现了出来。

音乐是表演的艺术,它通过艺术家的表演是音乐艺术成型为艺术作品,具有价值。影视艺术同样是表演的艺术,通过种种表演和烘托以及蒙太奇把导演的思想意图传达给观众。

2.从时空上比较

音乐是时间的艺术,是在时间上呈直线延续的艺术,它只能是向一个方向直线前进的艺术。影视艺术是时空的艺术,是时间和空间相结合的艺术,由于它独特的科技手段和剪辑手法使得影视艺术挣脱了时间和空间的束缚,不用一直呈直线型前进,可以在影视中把时空重组形成新的时空,这样更加加强了其表现性。比如欣赏一场音乐会,欣赏者须在特定的场地中从头到尾的欣赏,不可能有哪段没有欣赏到单独再演奏哪段。而影视艺术有了再现的空间和重组的空间使得其更加的真实感人。

3.融合与发展

音乐是影视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的要素,和其他的要素相结合产生影响发挥重要的作用。音乐艺术在各门类艺术中是最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艺术,它能够有利的感染人影响人们的情绪,是烘托和表现影视作品的重要的手段。音乐可以以主题音乐和主题曲等形式,起到贯穿影片始末深化主题思想的作用。音乐还可以描述场景刻画人物抒发情感。并且音乐极具时代感和地域特征,可以从侧面介绍背景引发人们的联想。

对于艺术而言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把民族的音乐与民族的电影相结合才能更好的表现本民族的特点,把民族的推向世界。

音乐艺术与影视艺术的起源概念和特性的比较,更深刻的理解其本质,把音乐艺术与影视艺

术相结合,探索其发展。

关键词:音乐艺术影视艺术

略谈音乐艺术与影视艺术之比较

杜雅男河北大学研究生学院08级艺术学专业河北保定071002

一.音乐艺术与影视艺术

(一)起源和概念

关于艺术的起源的学说是人类至今没有定论的,其中主要有

以下几种学说:

1.模仿说,这是一种关于艺术起源的比较古老的理论,认为艺

术起源于人类

对于自然的模仿.

2.游戏说,认为艺术起源于游戏。

3.表现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表现和交流情感的需要。

4.巫术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的巫术活动,巫术说对于我们

理解原始艺术,特别是原始美术发生的动力。

5.劳动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对于音乐,它作为艺术的一个门类,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老

的时代,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音乐艺术,是音乐艺术是音有组织的音构成的听觉艺术,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与社会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

影视艺术是门视听艺术,是人类创造的以人的形象思维为基

础的作用于人的视觉和听觉的艺术。它是随着科技的进步而产生

的一种艺术。它包括了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19世纪欧洲的工业

革命产生了电影,最初阶段是无声的默片时代,后来由于录音设备的完善产生了有声片,它标志了一个电影的新的时代的到来。电视艺术的产生于科技的关系比电影更紧密,是电子技术的产物。(二)特性

1.音乐的艺术特性

⑴音乐是声音的艺术。音乐是以声音为媒介表达情感的一种

艺术,并不是任何的声音都能称之为艺术,作为音乐的声音是艺术家情感的产物,是通过艺术家的艺术活动创造出来的。

⑵音乐是听觉的艺术

音乐是以声音的形式表达的,是诉诸于人的听觉的,是一种听

觉的艺术。音乐家通过声音把自身的感受和情感表达出来,欣赏者通过听觉来接受、欣赏音乐。

⑶音乐是情感的艺术

艺术之所以能称之为艺术,是因为它表达了艺术家的情感,是

接受者受到感染体会到艺术家的创作意图,进而与之交流情感。只有有真挚情感的艺术才能感染人。没有感情的艺术不能称之为艺术。

⑷音乐是时间的艺术

音乐是呈直线型的艺术,它的实现是在时间延续中进行的。

⑸音乐是表演的艺术

音乐作品的产生首先是艺术家的创造,成型后必须要通过艺

术家的表演演奏出来,然后使欣赏者欣赏品位,这样艺术作品才真正是一个完整的艺术作品。影视艺术的特性

⑴非审美特性

电影艺术是以电影的技术手段,以声音和画面为媒介创造形

象的艺术。它的非审美特性主要有:首先,它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电影是门包容性极强的艺术,任何的艺术形式都可以在它之中找出,并且电影是伴随这科技的发展而发展的。第二,它是活动的视觉艺术。电影通过大银幕播放的,它独特的制作手法将时间和空间随意的组合形成新的时空。

电视艺术一般是指电视剧艺术。它的非审美特性有:首先也是

综合性。它同电影艺术一样,把各种艺术门类综合在一起,从中汲取营养强化自身。第二,由于电视剧艺术的观摩形式和技术与艺术的特点,形成了对于语言的量化要求。电视剧是靠语言展开故事表现人物的。

电影艺术首先由于它的科技手段再现和表现了生活,通过各

种方式是其更具有了真实感。其次,电影的独特的手法蒙太奇,是电影艺术更加具有美学价值。

电视艺术首先具有极强的表演性。电视剧艺术不想戏剧或舞

蹈有时间的限制,它可以想拍多长时间就拍多长的时间,这就更需要演员的表演来塑造人物形象。其次,它的审美特性表现在其观摩环境上。电视艺术一般是在家中欣赏,它的观摩环境随意,仿佛面对面的交流。

二.音乐艺术与影视艺术的比较

1.从艺术形式上比较

音乐艺术是声音的艺术,是听觉的艺术,它通过声音传达情

感,给人以美的享受。像是贝多芬的《A大调第七交响乐》它具有英雄性的性格。影视艺术也是一种一听觉为依托的艺术,它是通过各种音乐、音响、人声来再现现实,烘托表达情感的。像电视剧《大宅门》的主题曲,同一音乐通过种种的变奏用在不同场景中起不同的作用。

音乐艺术是情感的艺术,它是音乐家与欣赏者进行情感交流

的艺术。像是《蓝色多瑙河》,人们听到它脑海中就会浮想静静流淌的多瑙河。影视艺术更是情感的艺术,好的演员通过表演能表现情感,好的音乐更能烘托情感。像《红高粱》中唱得敬酒神的歌把北方人们的粗犷豪放充分的表现了出来。

音乐是表演的艺术,它通过艺术家的表演是音乐艺术成型为

艺术作品,具有价值。影视艺术同样是表演的艺术,通过种种表演和烘托以及蒙太奇把导演的思想意图传达给观众。

2.从时空上比较

音乐是时间的艺术,是在时间上呈直线延续的艺术,它只能是

向一个方向直线前进的艺术。影视艺术是时空的艺术,是时间和空间相结合的艺术,由于它独特的科技手段和剪辑手法使得影视艺

术挣脱了时间和空间的束缚,不用一直呈直线型前进,可以在影视中把时空重组形成新的时空,这样更加加强了其表现性。

比如欣赏一场音乐会,欣赏者须在特定的场地中从头到尾的

欣赏,不可能有哪段没有欣赏到单独再演奏哪段。而影视艺术有了再现的空间和重组的空间使得其更加的真实感人。

3.融合与发展

音乐是影视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的要素,和其他的要素相结合

产生影响发挥重要的作用。音乐艺术在各门类艺术中是最有表现

力和感染力的艺术,它能够有利的感染人影响人们的情绪,是烘托和表现影视作品的重要的手段。音乐可以以主题音乐和主题曲等

形式,起到贯穿影片始末深化主题思想的作用。音乐还可以描述场景刻画人物抒发情感。并且音乐极具时代感和地域特征,可以从侧面介绍背景引发人们的联想。

对于艺术而言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把民族的音乐与民族

的电影相结合才能更好的表现本民族的特点,把民族的推向世界。

[1]郝俊兰.电视音乐音响[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

[2]张洪岛.欧洲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

艺术研究

167

艺术的特征

课程内容:艺术的基本特征?学习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初步理解艺术作品是由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三个基本部分构成。 ?学习重点:艺术的主体性。 ?学习难点:审美性(价值判断)。 韩雪松

(一)形象性 ?形象性要做到三个统一。 ?1、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客观指艺术作品的形象的具体、可感;主观指在作品必须体现一定的思想感情。这两个方面常常表现为主观因素消溶在客观形象之中。?只表现客观或主观的作品不能称为艺术作品。?齐白石讲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这就是讲的这个道理,这句话可以用在一切艺术创作中。

?2、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在艺术欣赏中,首先作用于欣赏者感官的是艺术形式,但艺术形式之所以感人、影响人,是由于这种鲜明地形象体现了深刻的思想内容。 ?同一内容由于艺术的形式不同会表现出不同形式:?如雕塑:形体、质地、空间; ?音乐:时间性、复演性、非语义性、不确定性; ?舞蹈:情感、节奏、韵律、人体结构与运动; ?戏剧:扮演性、剧场性、戏剧性。 ?就艺术整体来讲以上这些都是艺术的个性,单就一门艺术而言,它又表现为个性与共性的统一。这就讲到下面一点:

?3、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个性是多样的,共性具有普遍性和概括性。艺术形象必须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与此同时,艺术形象又必须具有典型性。典型性就是我们常常说的举一反三,甚至从“一”知“十”。 ?这里的“一”就是共性,“三”和“十”就是个性(多样性)。 ?共性就是典型和代表性。如罗中立创作的《父亲》形象,朱自清创作的《背影》中的父亲形象。

(二)主体性 ?主体性从两个方面去理解,一是创作主体;二是欣赏主体。?1、从创作主体的角度看: ?艺术是客观化追求主观化的过程。客观是艺术本身具有的形象,主观则是艺术家主体的表现。很难想象一件艺术作品只有客观化,而没有主观的表现会成为艺术作品?如中国绘画,唐代张彦远说:“若钿饰犀栉。或水不容泛,或人大于山,率皆附以树石,映带其地。列植之状,则若伸臂布指。”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山水画一开始十分具有装饰性,说明这时人的能力只能是追求客观,还没有达到追求主观的时候。到唐代,花鸟、人物、山水、树石、蔬果等等只要是人的眼睛所能看到的都被竭力的表现,元代倪瓒的山水画则是不求形似,只求逸笔草草,这就是到了主观表现的阶段。西方绘画也是如此。

苏轼诗词艺术特色

苏轼诗词艺术特色 苏词在词史上占有特殊地位,为词的的开拓了新天地。苏轼以其奔放的才情,将词笔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诸如怀古记游、写景咏物、亲情友谊、田园风光以及参禅说理等等,突破词“艳科的”定见,把词的社会功用提到与诗同等的地位,全方位地表现了士大夫文人的生活与精神面貌。苏轼有意突破“诗庄词媚”的界限,以自由挥洒的文笔,定了大量风格豪放之作,开一代新词风。他以诗境诗语入词,形成了苏词“以诗为词”的特点,同时也改变了词完全从司于音乐的地位,使词向独立的抒情诗体方向发展。豪放是苏词的主体风格,而在豪放中时有旷达情怀的流露。代表作如《江城子?密州出猎》、《念妈娇?赤壁怀古》。抒发追求理想、热爱人生的美好感情。如《水调歌头?怀子由》。爱情词与咏物词的风格则以婉约见长。如《江城子?掉亡》、《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苏轼词的内容:

苏轼扩大了词的领域,用词来抒写生活情趣,政治抱负,身世感慨,亲友情谊,农村生活,咏物,谈禅,说理等,无所不宜. 苏轼词的风格 苏轼词以豪放为主,有名的有.在裏描写了赤壁战场的雄奇景色,周瑜,诸葛亮等英雄人物的形象,颢示了对人生的乐观态度和建功立业的抱负.苏轼词虽以豪放为主,但还有清秀,穠丽,温婉,蕴藉的一面,如(莫听穿林打叶声)写得简淡.苏轼词不喜欢雕琢,善於吸收诗句入词,偶然也运用当时漱f语,给人清新朴素的感觉. 特点: 1.开创了豪放词风。 苏轼在婉约之外,大量地创作豪放词,开创了豪放词风,促进了词风的转变。我们一般认为苏轼的豪放词能够借助瑰丽壮伟的意象,恢宏的意境来抒发其慷慨豪情。苏轼豪放的艺术风格表现主要有三: 一是将充沛激昂甚至悲壮苍凉的激情融入词中; 二是在写人、咏景、状物时以慷慨豪迈的意象,飞动峥嵘的气势,阔大雄伟的场面取胜; 三是以奔放雄豪的音调著称。如《江城子·密州出猎》、《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等,均体现出这一风格。 2.以诗为词。 所谓以诗为词,就是将诗的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中, 3.突破了音律的束缚。

论影视艺术中音乐与画面的关系

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设计)题目: 论影视艺术中音乐与画面的关系 姓名 学号 院系艺术设计 专业电脑艺术设计 年级 指导教师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2) 第一章影视意境 (3) 第一节什么是意境 (3) 第二节意境与音乐画面 (3) 第二章电影音乐与电影画面的关系 (4) 第一节画内音乐、画外音乐 (4) 第二节画内、画外音乐的变换 (5) 第三节影视音乐中各要素的表现 (5) 第三章电影音乐的形式和特点 (6) 第一节有声源音乐 (6) 第二节无生源音乐 (6) 第四章音乐与画面结合形式 (7) 第一节音画同步 (7) 第二节音画对立 (7) 第三节音画平行 (8) 第五章结论 (10) 参考文献 (11) 致谢 (12)

摘要 随着影视艺术的不断发展,音乐已经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音乐和画面的关系密不可分,音乐丰富了画面本身的表现力,画面也因为音乐而升华了主题。电影是视听艺术。经典电影音乐之所以令人们记忆深刻,是因为电影音乐与电影画面达到了完美结合,从而相得益彰,升华了电影所要表现的主题。本文旨在通过分析音乐与画面在电影情绪、叙事、氛围等方面的作用,探讨其对电影主题的深化。 关键词:影视艺术、音乐画面、视听艺术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film and television art, music has become the indispensable part, there is a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music and picture, music to enrich the picture expressive picture itself, also because of the music and the sublimation of subject. The film is a visual art. Classic film music can make people remember the profound, is because the film music and movie screen to achieve the perfect combination, so as to complement each other, the sublimation of the film to show theme. This paper aims to analyze the music and picture role in film narrative, mood, atmosphere, on the theme of deepening. Key words:Film and TV art、 music、 visual art picture

音乐艺术的基本特征

音乐艺术的基本特征 任何一种艺术都有它自身的一些基本特征,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亦是如此,它在遵循艺术发展的普遍法则的同时也遵循自身的发展规律。 一、音乐是一门声音的艺术构成音乐基本特征的第一点:声音是构成音乐的物质材料,即音乐是一门声音的艺术。音乐艺术所运用的声音,是从自然界的各种声音现象中,经过特定的方法挑选和概括出来的有组织的声音序列。“这些声音又依它的高低、强弱、长短、音色等性能构成旋律、节拍节奏、调式调性、和声复调、织体以及配器等音乐语言的要素”。 二、音乐是一门听觉的艺术音乐声音材料的特性决定了一个事实:音乐是靠听觉来感受的,也就是说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音乐是由声音组成的,但它不同于同样是以声音材料为基础的语言。音乐虽然是一门听觉艺术,但“音乐不仅用听觉,有时它还通过全身来感受音乐。比如,对于节拍、节奏和力度等,就不仅仅是通过听觉来感受的。但听觉仍是基础,是关键”。 三、音乐是一门时间的艺术,音乐艺术是在时间中进行的,它是“通过整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的陆续呈示而发展着,直到最后一个部分呈示完毕之后才为听者提供出该作品的整体形象”。音乐的这种特征与电影和戏剧艺术是相同的,它们都是为了使整个艺术作品得到完整的实现,而必须把一定的时间作为前提。在此过程中,只是我们的欣赏视角改变而已,美术作品在时间中的状态是始终保持不变的。而音乐艺术却相反,它是随时间的进行而不断变化发展的,从而更好的呈现给欣赏者。 四、音乐是一门空间的艺术“音乐中的空间,是听者在感受音乐整体所展示的运动时所产生的一种表象”。这是一种由欣赏者脑中派生出来的想象空间,它与欣赏者在欣赏音乐当时所处在的实际空间不同。因为音乐具有时间上的持续性和变动性,所以音乐不会象其他艺术那样直接给欣赏者展示空间性。这种听觉造成的空间和由视觉造成的空间以及由知觉造成的空间在性质上是不同的。 五、音乐是一门表情的艺术无论是歌曲,还是没有歌词语义结合的器乐曲,它们可能是一种情绪、意境的反映;可能是几种情绪的对比和冲突;可能是一种情感的起伏和发展;还可能是某种乐思的概括。音乐以声音为媒介,从而体现出其巨大的情感表现力和感染力。它可以直接引起人们的情绪反应,对人们的情绪起激发作用,因此,音乐最擅长的就是抒发情感。 六、音乐是一门形象的艺术“形象是艺术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特殊手段。任何艺术形式都需要以塑造自己本门类的艺术形象来表现一定的内容”。[6]由于构成音乐的物质材料是声音,它既看不见,又不具有明确的语义内容,只是一种依靠人的听觉才能被感知的艺术形象,这种形象是非视觉性的,所以说音乐这一门类的“形象”是比较特殊的。当然,由于音乐最擅长的是抒发情感,抒情手法就成了塑造音乐艺术形象的最主要手法,因此,音乐的形象艺术与情感艺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音乐的作用主要体现在:1.人们在音乐营造的情感气氛中,产生了自我情感的跌宕起伏,使精神世界在某些方面发生某种程度的变化,并从中受到熏陶。所以,音乐一直是人们表达思想感情,丰富精神生活,满足审美需要,进行教育的最简单、最有效的方式之一。2.审美价值是音乐最根本的价值,音乐以独特的审美方式进入人们的精神世界,在人们的欣赏与愉悦中实现其教育价值。3.音乐“是以审美的方式进入人的精神世界,能更深入、更强烈地打动人,所以人们从音乐中获得的审美体验能长久留存”。

论苏轼词的艺术特征

论苏轼词的艺术特征 苏词在词史上占有特殊地位,为词的的开拓了新天地。苏轼以其奔放的才情,将词笔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诸如怀古记游、写景咏物、亲情友谊、田园风光以及参禅说理等等,突破词“艳科的”定见,把词的社会功用提到与诗同等的地位,全方位地表现了士大夫文人的生活与精神面貌。苏轼有意突破“诗庄词媚”的界限,以自由挥洒的文笔,定了大量风格豪放之作,开一代新词风。她以诗境诗语入词,形成了苏词“以诗为词”的特点,同时也改变了词完全从司于音乐的地位,使词向独立的抒情诗体方向发展。豪放就是苏词的主体风格,而在豪放中时有旷达情怀的流露。 苏词风格的特征:在气魄方面雄奇、博大;在“法度”方面突破陈规,不许泛滥。为了弄清“豪放”一词的含义,我们还可以瞧苏轼自己的一段话:又惠新词,句句警拔,诗人之雄,非小词也。但豪放太过,恐造物者不容人如此快活。一枕得无睡,辄亦得之耳。《东坡续集·答陈季常》)这就是苏轼称赞陈季常豪放词风的话,联系她称赞吴道子的画“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的话,可以断言:苏轼心目中的“豪放”,既要能体现“诗人之雄”,酣畅淋漓地抒发为造物主所不容的“如此快活”的感情,又要在“法度”(即一般艺术规律与传统)容许范围内“出新意”、“寄妙理”。 从以上可以瞧出,所谓“豪放”,在气魄方面,它要求雄奇、博大,不允许中正、平庸;在“法度”方面,它既要

求突破陈规,又不允许泛滥无归。 然而,苏词在哪些方面体现了豪放的风格呢? 第一,突破了“词为艳科”的藩篱,扩大了题材,丰富 了内容。 晚唐、五代文人词发展于歌楼酒宴之中,其主要特征就是“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因而被视为“艳科”、“诗余”。词的内容只能写儿女私情、离愁别恨。北宋时期晏殊、张先、欧阳修等词人,几乎毫无保留地承袭了晚唐、五代的词风。其后的柳永,善于用“俚语”与铺叙手法描写病态的中下层市民的生活——尤其就是妓女的生活,词的内容有所扩大,但其基调仍未跳出“艳科”的窠臼。苏轼则一扫靡艳词风,开创豪放一派,正为胡寅《酒边词序》说的: ??及眉山苏氏,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 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 外,于就是《花间》为皂隶,而柳氏为舆台矣。 苏轼突破了“词为艳科”的藩篱,把“词”提到了与“诗”并列的地位,凡就是“诗”能表达的内容,多写进“词”里去了,山川景物[如《水调歌头》]。记游咏物[如《浣溪沙》]。感旧怀古[如《沁园春》,《念奴娇》]。惜别怀人[如 《八声甘州》]。述行明志[如《江城子》]等等,都成了苏词的题材。刘熙载说:东坡词颇似老杜诗,以其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也。”(《艺概》卷四),此语恰到好处地道出了苏词

影视艺术具有独特的审美特性

影视艺术具有独特的审美特性。电影电视是现 代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在现代科技 的基础上,博采众家之长,将文学、音乐、绘画、雕塑 等等艺术门类的技巧因素组合起来,形成了一种综 合性的艺术。正如弗雷里赫在〈银幕的创造〉中曾对 电视做过的概述:”电影可以说发生在其他艺术的交叉点上。它同绘画和雕塑的相近在于视觉形象的直 接感受力;同音乐的相近在于通过各种音响而构成 的和谐感和节奏感;同文学的相近在于它能通过情 节反映现实世界的联系和关系;同戏剧的相近在于 演员的艺术。因此,我们都把电影看做是综合艺 术。当然这种综合艺术不是简单的相加拼凑,而是 按影视艺术本身的规律给以吸取改造,使之发生质 的变化。 社会的发展使当下的审美情趣日趋多元化,使 影视文化日益成为审美文化主流;但审美文化的市 场化、商业化发展,又使受制于收视率、票房率的 影视文化出现类型化、单一化等倾向,这些倾向抑 制着影视文化的质量提升和多样化繁荣。在这样的 大趋势下,影视业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审美价值体 系,特别是从文学艺术中吸取精华,才能提高艺术 品味,获得艺术生命。 一 影视文化之所以成为当代审美文化的主流,最 主要的原因是现代高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影视视觉文 化的广泛传播的可能,但这也与现代人的生存方式 有关。城市化、都市化的扩展使现代人之间越来越 隔膜、越来越陌生。这就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对话和沟通越来越成为一种迫切的需要;而这种交 往、对话和沟通的最简便的方式便是通过直接的形 象欣赏。当代审美文化也就适应人们的这一生存方 式而向视觉文化转化。现在人们到处可以看到形象, 感受到形象,甚至触摸到形象。有的研究者将这种 形象称之为”意象形态,作为意识形态的对举形态 而出现,这深刻地概括了当代审美认知从”反映 到”反应,从理性愉悦到感性娱悦的转变。以”意 象形态为其表征的审美文化当仁不让地在社会审 美文化舞台上成为主角,那些业已成为当前人们生 活方式、生存范式所必不可少的享受需要的电视、 电影、卡拉、、广告艺术、时装表演等,正 是意象形态的基本承载主体。在高度紧张忙碌的现 代都市生活中,快节奏、高速率改变了人们的时间

艺术设计基础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1.1设计艺术鉴赏的特点 艺术鉴赏的概念 “鉴赏” :鉴者,照也,明也,即”识” , 赏者: 即赏心,称扬,玩娱之意. 鉴赏即:感受,鉴识,理解和评判的过程. 人们在鉴赏中的思维活动和感情活动, 从具体设计作品的感受出发.由感性阶段和理性阶段认识的飞跃. 鉴赏课程,用大量的设计艺术作品给鉴赏者以强烈的感性冲击,从案例中生成美的感觉,美的情趣,美的意识. 涉及设计艺术史、设计艺术批评和美学等艺术学科知识。 1969年,美国学者,亚历山大,西蒙首次提出“设计科学” 论文<<关于人为事物的科学>> : 从人的创造思维和器物的合理结构之间的辩证统一和互为因果的关系出发,对设计科学的基本框架进行总结.包括定义,研究对象和实践意义. 20世纪初,“design ”开始引入中国”中国开始注重装饰与设计 俞剑华<<最新图案法>> “图案design一语” 1920 蔡元培<<美术的起源>>“美术有狭义:建筑造像,,广义:图画与工艺美术”等 柳林<<提倡工艺美术与提倡国货>>我国制造家、实业家忽视工艺美术之得要,不以工艺美术为产品竟争这必要工具的结果。 1.1.1识记:设计、艺术、技术三者的关系 设计:艺术与科学的结合体, 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具有高附加值的文化与艺术含量. 设计艺术作品满足消费者三方面需求 1. 基本功能2. 享受功能 3.鉴赏功能, ,构成了文化与艺术上不断提高的需求.. 艺术: 是一种方式, 过程,手段,, 又可以是艺术品,艺术现象, 联系点: 1. 艺术的属性: 技术, 是技术存在的最高形态.. 2. 技术成为艺术存在的基础,艺术在技术中成长出来. 整体设计的产生便是科学技术与艺术进步整合的产物. 技术化与艺术化的高度整合和统一,使设计日趋艺术化, 艺术化生活是人类的理想. 苏珊-朗格: <<艺术符号美学>> 席勒<<美育书简>> 马克-第亚尼<<非物质社会---后工业世界的设计.文化与技术>> 1.1.2艺术欣赏与设计艺术鉴赏. (1) 领会:艺术欣赏与设计艺术鉴赏的不同点 以下艺术欣赏

苏轼诗词的风格特点分析

苏轼是北宋文坛革新的杰出领袖,也是宋代乃至中国历史上一个全能的文学天才。他在文学理论上强调“文”、“艺”并重,丰富了美学理论;他的文艺散文,以隽婉的风格和流畅的笔调,显示出诱人的艺术境界;他的诗歌思想深邃,技巧纯熟,代表了北宋诗歌的最高水平;在词章创作方面更显示了无以伦比的艺术才华,他“以诗为词”,提高了词的表现力,不仅“一洗绮罗香泽之态”,写下了豪放与旷达的千古绝唱,开创了豪放词派,而且“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把宋词浓丽深婉的特色提升到一个崭新的境界。前人多将苏词归于豪放一派,其实苏词风格是多样化的:既超迈豪放,又至情深婉;既放达深旷,又隽秀清逸。本文仅就其词风的豪放、婉约与清旷进行初步的分析论证。 一、气势恢弘、激情磅礴的豪放风格 苏轼开创了豪放词风,是豪放词的代表,他能够借助瑰丽恢宏的意象来抒发慷慨豪情,将充沛激昂或悲壮苍凉的激情融入词中,并开拓了词的写作范围。 (一)气势磅礴、场景宏阔雄壮 气势恢弘。苏词的豪放词有气势豪迈飞动、场景宏阔雄壮的特点。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这是一首著名的豪放词,磅礴的气势、壮美的场景、雄浑的境界,正是豪放词风的体现。词的上片写景,描写赤壁的景色,前三句,仿佛是描述远景,长江水浩浩荡荡,滔天波浪如大浪淘沙,送走了一代风流人物;次三句,描写近景,目光投向赤壁古战场;上片最后两句,是上片景物描写的总结。下片怀古,词人抓住周瑜年轻有为的主要特征,塑造了他雄姿英发的英雄形象,并由此联想到自己华发早生,功业无成,不免产生人生如梦之感。总体来看,这首词从江水的东流,感受到时光的逝去,进而把江山与人物合写,使“江山如画”与“风流人物”都

电影艺术的基本类型

电影艺术的基本类型 影视艺术概论讲义(第一章到第五章) 影视艺术概论 电影艺术的产生揭开了人类文化历史新的一页。 电影引发了人类思维的一次革命——影像思维。电影的发明意味着人类的艺术思维进入了一个新境界——影像阶段。 电影:作为艺术的理解 电影是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以蒙太奇为主要表现手法,在银幕时空中塑造运动的视觉形象,以表现生活、传达思想情感。 电影是看见的世界 电影是梦幻工厂 电影是长以公里计的滚滚而流的视觉鸦片河 电影是诗与画的特别组合 第一章电影艺术特性 视像性与运动性 *真性与假定性 综合性 第一节视象性与运动性 一、视像性 “看见的世界”。“肖似代码”,有意味的视觉符号,在视觉直感中获得满足。 视觉元素:色彩、光线、构图、人物 等银幕造型。 色彩造型 人物造型 二、运动性( Moving picture) 1客体运动:拍摄对象的运动 2主体运动:摄影机的运动。机位距离、角度、焦距的变化。 3主客体复合运动 4蒙太奇运动:画面组接切换产生的运动 三、运动性与视像性的关系 空间状态与时间变化,运动中的造型和造型中的运动。 第二节*真性与假定性 一、*真性 ——真实感、接近生活的自然形态。 直观的真实:形式与表象的真实 内在本质的真实:故事的真实、情感的真实、符合生活的逻辑、艺术的逻辑。 二、假定性 假定性 ——创造性、人为性、主观性。非自然、非现实性形态。 “假定性是艺术家的伟大的同盟者。” 电影艺术的假定性:a 时空的假定性

b 冲突的假定性 c 造型构图的假定性 d角色的假定性e 声音(音响)的假定性。 三、*真性与假定性的关系 第三节电影艺术的综合性 一、各种艺术门类手段与媒介的融合 电影与文学 电影与戏剧 电影与绘画雕塑 电影与音乐 二、空间艺术与时间艺术的融合 “视觉列车”。造型与叙事艺术。 “摄影机捕捉瞬间,把瞬间从延续不断的时间过程中抽区和分离出来,强调意义,使之成为审美对象。电影的本质特征是空间的动态化和时间的空间化。” 靠镜头画面叙事,具有画面的空间感和时间的连续性。空间结构中的时间和时间链条中的空间。 三、艺术与技术与商业的融合 电影的商业性。供大众消费的文化产品。“电影是一门昂贵的艺术。” 投入、产出与回报。市场流通,经济效益与票房价值。 企业化生产,机械复制。 艺术性与商业性的矛盾:创造与消费、超越与媚俗。 电影的技术性 “影视艺术是科学与艺术的结晶。一部世界电影史,既是视听艺术的发展史,也是影视技术的发展史。它是批着现代科学技术戎装屹立于艺术之林的。” 起源照相术。照明师、摄影师、录音师、剪辑师、布景设计师。 材料:胶片、影带、声带、摄影、照明。电脑成像。 传播媒介:放映机、银幕。影碟、多媒体。 第二章电影语言(上) ——电影语言的独特元素: 镜头、画面、蒙太奇 第一节镜头与画面 一、电影语言的基本要素:镜头与画面 “画面是电影语言的基本元素。”—— [法]阿尔诺·马尔丹 影视语言是依托镜头、以声音和图象的综合形态进行思想情感交流的视听语言。电影语言的基本元素是镜头。是摄影机开始转动到停机这一过程中的一组画面。[美]梭罗门、[法]麦茨 镜头与画面的关系。 关于画面 影象画面是艺术符号、美学的现实。 画面的视野和焦点。影象画面与人的视界的对应性。

设计资源的基本特征

设计资源的基本特征 作者: 摘要:设计资源的最大特点就是交互性。交互性其实就是用户在某种程度上的参与,从另一种角度而言,多媒体就是通过硬件、软件、设计师和用户的参与这四项来共同实现的高技术性艺术作品。由于世界实现不停变化的,所以这些设计资源相对的也会产生一系列的变化,不同时期它的设计资源是不同的。 正文: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知识社会的到来、创新形态的嬗变,设计也正由专业设计师的工作向更广泛的用户参与演变,以用户为中心的、用户参与的创新设计日益受到关注,用户参与的创新2.0模式正在逐步显现。用户需求、用户参与、以用户为中心被认为是新条件下设计创新的重要特征,用户成为创新2.0的关键词,用户体验也被认为是知识社会环境下创新2.0模式的核心。设计不再是专业设计师的专利,以用户参与、以用户为中心也成为了设计的关键词,Fab Lab、Living Lab等的创新设计模式的探索正在成为设计的创新2.0模式。但是无论是一个真正的设计师还是一个知识人士的自我探索的设计,归根结底最为重要的也是对人们影响最为深刻的就是设计资源。资源是一切的根本,无论是设计还是生活中的任何一部分,它们赖以生存下去的依据就是与它相关的资源。诚然,因为各行各业的不同,所以它们的资源也是各有特色的,下面我就分几点来论述设计资源的特征。 一,交互性。我认为这也是它最大的特点。交互性其实就是用户在某种程度上的参与,从另一种角度而言,多媒体就是通过硬件、软件、设计师和用户的参与这四项来共同实现的高技术性艺术作品。设计家有目标有计划的进行艺术性的创作活动。设计大部份为商业性质、少部份为艺术性质。 根据工业设计师的定义,设计是为构建有意义的秩序而付出的有意识的直觉上的努力。更详细的定义如下: 第一步:理解用户的期望、需要、动机,并理解业务、技术和行业上的需求和限制; 第二步:将这些所知道的东西转化为对产品的规划(或者产品本身),使得产品的形式、内容和行为变得有用、能用,令人向往,并且在经济和技术上可行。(这是设计的意义和基本要求所在) 这个定义可以适用于设计的所有领域,尽管不同领域的关注点从形式、内容到行为上均有所不同。比如包装设计,包装设计最简单的关于设计的定义、就是一种“有目的的创作行为”。 然而设计也是一种职业。例如在电影业中有场景设计一职,在印刷业中,有包装设计一职。 二,本质与目的,本质与目的:设计资源的本质是指人对物的认识而改变物的性质,通过造物的方法,形成物品为人所用。设计资源的目的是适应生活的具体需要,顺应社会发展的积极方向,构成历史性的文化积累,从而证明人类高度文明的具体所在。 设计资源的本质存在有其功能性,精神性,象征性的不同作用。 ①功能性:功能性是设计资源的主要意义,这是设计的一种本质特征。人类在设计活动中始终将功能性的作用放在首位,这是由于物品的出现是满足生活的实际需要。衣、食、行、用,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物品是因人的需要而存在,因人的需要而出现。 ②精神性:精神性是指器具的使用不仅仅为人们在功能上提供方便,还有精神上的愉悦感、舒适感、美感。如逛百货商场,也许最初并无明确的购物意向,但是看到琳琅满目,五彩缤

浅论苏轼词的艺术成就及其贡献

南京财经大学通识选修课课程论文考试(封面) 2013 ——2014 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中国古代文学专题 任课教师:龚世俊 学生姓名: 班级:学号: 论文题目:浅论苏轼词的艺术成就及其贡献内容摘要:

苏轼是中国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古文学家,世称“三苏”。嘉佑进士,任凤翔府签判,主张改革弊政。神宗时反对变法,但在密州、徐州任上抗洪灭蝗,赈贫救孤、颇多政绩。苏轼的词大都抒写仕途坎坷的感慨,也有反映民生疾苦、揭露现实黑暗之作。词风豪迈清新,尤长于比喻。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苏轼的词题材广泛,记游、怀古、赠答、送别、说理无不入词,对严格的音律束缚也有所突破,促进了词的发展。名作有《念奴娇》、《水调歌头》等,开豪放词派的先河,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一苏轼词的艺术成就 在苏词以前,北宋前期的词经历了一个重要的过渡阶段,这类词在抒写个人胸襟、拓宽表现领域、丰富艺术技巧方面均直启北宋中期的柳永及其后的苏轼。宋词至柳永而进入了繁荣期,其通俗普及非前代可比,但其词境却嫌狭窄,不过于离愁别绪之外增添了描绘都市的一面,仍未出“艳科”的藩篱。 词至东坡,始有意挣脱传统题材的束缚,把词从花前月下和香软丽蜜中解放出来,建立了新的范式。 (1)扩大表现功能与开阔词境。他将传统的表现女性化的柔美之词扩展为表现男性化的豪情之词,将传统上只表现爱情之词变革为表现性情之词,使词像诗一样可以充分表现作者的性情怀抱和人格人性;苏词中也常常表现对人生的思考。他不止一次的浩叹“人生如梦”。所谓“人生如梦”既是指人生的有限短暂和命运的虚幻易变,也是指

影视音乐在影视艺术中的功能分析

影视音乐在影视艺术中的功能分析 影视艺术作品中音乐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现在几乎找不出一部缺乏音乐衬托的影视剧。很多影视剧的成功关键在于音乐的衬托,音乐带给人的感染力是强烈,能够与影视画面融为一体,增强影视作品的美感,烘托气氛。音乐本身就是一种有着强烈表现能力的艺术形式,在与影视画面结合时,并不是简单地陪衬画面,而是在影视艺术中对画面进行补充、深化以及烘托,能够与影视画面对话和互动,深入烘托和渲染气氛。 一、影视音乐的形态 (一)影视元素形态 影视音乐与一般形式的音乐不同,它是影视作品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受到空间和实践的限制,因而有其自身特殊的展现方式。影视音乐的功能性非常强,一部影视作品从创作到完成,都离不开音乐的参与。影视音乐是影视作品中最重要的表达元素,能够生动而形象地表达出人物角色的性格与特征,渲染情景气氛,推动情节发展,延展时空,从而营造唯美的影视艺术作品。音乐作为影视艺术中众多元素中的一种,它并不是被动的、单纯地与影视画面堆砌在一起,而是要赋予影视音乐新的生命。就如著名电影《卧虎藏龙》为例,剧中采用浑厚铿锵的胡笳作为边疆大漠上的背景音乐,当出现人物打斗场景时,先采用紧凑而激烈的鼓声响应和,然后加上剧中高潮迭起的配乐,能够让人物大都画面更加激烈,增强观众的画面感知,让观众回味无穷。 (二)内容特指性形态 影视音乐通过一个个动态音符的重新组合从而向人们展示出多样的音乐情绪和情感。我们在观赏一部影视作品时,观众能够感受到的音乐信息是特定的,形成音符虽然是简单的“1 2 3 4 5 6 7”的组合,但是将音乐放在影视画面中,就能够将抽象的音乐形象化和具体化,

从而传达观众真实可感的音乐情感,这就是影视音乐的内容指向性①。影视音乐一般通过是和声、旋律等多种形式营造一种能够思想交流和情感沟通的良好氛围,打破观众原有的印象,从而带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地进行表意。影视音乐在编曲上非常重视与影视内容的相契合,力争达到相融相通,比如影视作品中的主题曲、插曲、伴奏等都要遵循音画合一的原则,这样观众在理解和感知影视作品时就会更加深刻。 (三)听觉完形态 听觉的完整性是体现影视音乐艺术价值的关键,它是指能够为听众带来某段时间完整的听觉效果,它注重与影视作品的表意功能相契合,而不是被动的听觉结构上的完整。在影视剧中应约通常是节选某个乐段搭配剧情画面,进而表达影视剧中的真正含义②。一小段乐段就能体现出完整的听觉效果,或是一小串激情澎湃的乐符便能在饮食剧中体现出无限魅力。音乐有一定的曲式结构,在表现过程中有时间上的完整性,中途停顿会影响曲式结构的完整性。但是影视音乐在创作中是以满足影视剧的需求为前提的,不需要讲究曲式结构的完整性,因此影视音乐有时间上保持体现出片段性。影视音乐的创作要根据剧情人物角色的情感转变而做出调整,从而更加准确烘托人物情感,表现影视作品。 (四)旋律的运动形态 影视音乐中的旋律是表达其思想内涵的关键,一个个音符在不同组合中可以形成丰富多彩的旋律,并且能够承载多种多样的内涵。影视音乐中的旋律以突出人物情感为主,展现出流畅而自然的特色为佳。因此在影视音乐创作中音符的流畅感和影视剧中的文体是最为关键的两个部门。在欣赏一部影视剧时,观众观看影视画面,同时能够自然地听到与画面相融合的音乐,增强影视剧给观众留下的感觉,让观众回味无穷③。《新白娘子传奇》中黄梅戏曲调是其中最经典的旋律,历经数年,这个旋律依旧让人怀念,可见其对观众的感染力和渗透力极强。 二、影视音乐在影视艺术中的功能

艺术设计具有哪些基本的审美特征

艺术设计具有哪些基本的审美特征? 1.设计的概念: 是根据一定的需要发现和精心构造备选方案的活动。 2.现代设计的概念; 设计就字义来解释,是设想和计划的含义。现在所说的设计包括人类对自己将要创造的产品的前期构思,以及实现这个构思的整个过程,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反映现代大工业社会的本质! 3.艺术设计的本质; 1.是人类有目的性的审美活动。人类在进行艺术活动时有明显的目的性和预见性,是为达到某一明确目的性和预见性的自觉的行为。 2.是一种问题求解活动。设计过程就是以问题求解,寻找问题答案为核心,它是人们为满足一定需要,精心寻找和选择理想被选方案的活动。 3.是一种智能文化创造形态。设计表现为某种文化创造活动形态,而这是特定的文化背景和进行设计活动的具有特殊文化素质的人所决定的 4..现代设计的特征: 1.是受到时间与空间限制的实践活动。设计的时空性特征,给设计成果打上不同时代,与不同社会,不同时间与不同空间的烙印。为了减少时空的限制而造成的负面效应,设计师可做的是强化设计的现代意识和创新意识。 2.设计活动都是在特定的物质条件的的约束下进行的。设计活动受到物质条件的限制。 3.设计都是满足人的某种需要而进行的。设计始于需求,需求由设计来满足。这是设计与需求的本质关系。 4.设计是一种富于创造性的活动。创造性是一个重要的本质特征。 5.设计活动是一个不断推进的系统过程。 5.设计活动是一个不断推进的系统过程。具有过程性是设计的一个重要特征。从设计的社会价值来说,现代设计是科学,是生产力,是生活方式的创造,是科学技术的全面物化,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 五.现代设计的经济价值: 设计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设计成为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的战略和途径,作为经济的载体,设计成为国家和企业发展的有效手段。 当今时代是品牌经济的时代,是形象消费的时代。. 在企业经营活动中,设计是管理,设计左右产品的发向和市场的导向。企业家是企业管理的“概念设计师”。 六.现代设计的文化价值; 现代设计文化是现代文化的构成部分。设计文化是物质文化,又是精神文化,是两者的共融。 文化价值的体现: 1. 设计传播的信息体现商品和服务的价值观念,这是独有的效应, 2. …………………体现特定民族文化或亚文化群的人文特征, 3. …………………体现人类社会知识的传承,获得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等领域的知识,都是靠文化传播发展起来的。

谈苏轼诗词创作艺术特点

谈苏轼诗词创作艺术特点/h1 -- -- 本站首页 免费课件 免费试题 整册教案 教育资讯 计划总结 英语角 幼儿教育 文书写作 海量教案 免费论文

网站地图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语文科数学科英语科政治科物理科化学科地理科历史科生物科中考备战高考备战高考试题中考试题教学论文作文园地

教学论文 经济论文 理工论文 管理论文 法律论文 行政论文 艺术论文 医学论文 文史论文 农科论文 英语论文 课程改革 教育法规 教育管理 家长频道 您现在的位置:3edu教育网免费论文文史论文中国史论文正文3edu教育网,百万资源,完全免费,无需注册,天天更新!

谈苏轼诗词创作艺术特点 摘要:苏轼是一位在中国文学史上最具生命力,并且对后世作家产生极大影响的作家,他的诗词坚持现实主义的主题,内容丰富并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他兼收并蓄的同时还勇于革新,倡导了词之诗化,开创了豪放词风,反映了乐观旷达和执着超脱的情怀,对当时及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关键词:苏轼;诗词;豪放派中图分类号:K20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0-0149-02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人,宋仁宗景佑三年十二月九日(1037年1月8日)出生于一个富有文学气氛的封建知识分子家庭,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文坛人才荟萃,后人说到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时,会不约而同地把目光集中到苏轼身上。苏轼以其作品的迷人魅力、以为人的爽直情感、以处世的乐观旷达,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最具生命力并且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的作家之一。一、坚持现实主义的主题苏轼是一位关心民众,有志于经世济民的人,他对社会现实中种种不合理的现象抱着针砭和嘲讽的态度,在诗词创作中始终把批判现实作为诗歌的重要主题。他入仕后勤于政务,又多次遭贬谪,有机会接触下层社会,常常把耳闻目睹的民间疾苦写进诗中。如《送黄师是赴两浙宪》写水灾后江浙人民的艰难,《夜泊牛口》写沿江居民的生活苦痛,《吴中田妇叹》则反映了当时赋税深重,谷贱伤农的境况。这些作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苏轼对民众疾苦的关心。苏轼的关心民众疾苦的诗词很多,作品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对于人民的苦难,他不是冷漠的旁观者,而是交织着强烈的爱憎感情。他常常“作诗先自劾”,首先将诗歌作为自我批判的工具,而不是仅仅表达对他人的同情。苏轼一生阅历丰富,诗词取材广泛,其社会政治诗在描写社会生活的广度方面,比起前人有着新的开掘和推进,反映了现实主义的创作主题。二、内容丰富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学者们一般认为唐朝以前的诗歌内容较窄,格局较小,明代李东阳说:“赖杜诗一出,乃稍为开扩,庶几可尽天下之情事。韩一衍之,苏再衍之,于是情与事无不可尽”?譹?讹。就

电影音乐的审美特征及艺术性表现

电影音乐的审美特征及艺术性表现 电影导演为了使影片故事情节的渲染性达到最大化, 一般会借助音乐来实现这一目的, 利用音乐诠释影片的内容。作曲家会根据电影导演的整体思路, 深入了解影片故事中所要展示的主题思想才会进行音乐的创作构想。电影音乐和电影画面结合, 需要体现出电影的艺术构思和美学欣赏的原则。 一、电影音乐的审美特征电影音乐具有“画面音乐”之称。电影音乐, 顾名不难思义, 是进入电影中的音乐,音乐被赋予了更加丰富的使命, 体现着更为丰富的内涵和价值。这就决定了它带有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的审美属性:一方面,它具有音乐艺术的审美属性, 例如抒情性、形象性、表现性、表演性、节奏性、韵律性等:另一方面,它又具有电影艺术的审美属性, 诸如互动性、综合性、蒙太奇性、画面性、银幕性、造型性等。这种特殊的审美属性, 决定了电影音乐特殊的审美品格――电影与音乐的完美结合。 (一)电影音乐的审美关联性电影音乐不像普通的音乐只为展示自己的美, 而是要完成电影整体的艺术意图的传达。不论是引起听者的联想和想象也好, 还是直接唤起人们的情感认知也好, 还是纯粹展示音乐本身的美也好,纯音乐都不存在同另一个外在的艺术元素之间的关系问题。当音乐进入电影艺术以后, 音乐与画面的形象一同出现, 画面中表现的剧情和展示的人物性格、场景的气氛都变得具体而真切

画面中的一切对于音乐是在进行客观说明的。由于音乐与电影画面中展现的事物、人物与电影情节的密切关系, 人们往往根据画面的形象内容和电影的剧情来感受音乐。而作曲家进行电影音乐创作时不能像创作纯音乐时那样自由发挥, 因为音乐被置于故事氛围和情节之中。当音乐被附上直接可观、生动的画面时, 人们对音乐的感受自然会与故事内容联系到一起, 产生比较明显的感受和理解。电影音乐要从属于影片的总体构思, 它必须要受到影片作为母体的制约, 不能离开电影本体范畴。电影《美丽人生》的音乐之所以一次次打动观众的心, 是因为它的出现让观众看到一颗父亲对孩子的无私之爱。 (二)电影音乐的审美形态具有多样性电影音乐的审美形式丰富多彩, 无论是器乐还是声乐, 无论是民族音乐还是外国音乐,只要符合人物和场景, 就被赋予了灵魂, 就能深入观众的心里。如《恋爱通告》中的古筝曲、美国影片《星球大战》中的交响音乐,《我的野蛮女友》中的《D大调卡农》等。在电影《英雄》的配乐《风》中, 将日本鼓用中国的传统打法演绎并且加入中国叉和人声, 听起来杀气腾腾, 震人心神。在电影《夺命感应》的电影配乐中加入了澳大利亚土著人的乐器作为音乐的表现形式, 创造出与众不同的效果。电影《英雄》中,西洋交响乐团发挥了巨大的表现力,北方粗犷、豪迈、果敢的人物性格和帝王霸气、大漠孤烟、黄沙漫天的意向淋漓尽致地呈 现在观众眼前。

试论苏轼诗词中的饮食文化

试论苏轼创作中的饮食诗文 摘要:苏轼用他“爽如衰梨,快如并剪”的健笔,写出了许多为世人吟唱的名篇佳作。本文力图通过对苏轼饮食题材诗文的研究探讨,去再现苏轼的日常生活情趣,从而得出苏轼饮食题材诗文创作的原因和独特的艺术特征。 苏轼创作中涉及到饮食题材的诗文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其中包括写蔬果饭食、饮酒、品茶等,当然苏轼进行此类创作也有着诸多因素,这和他的人生阅历、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贴近生活和走进人生的创作理念以及时代文人的创作风气是密不可分的。同时,这些饮食题材的作品也形成了独特的艺术特征:选材细微琐屑、想像丰富奇特、语言幽默流畅等等,并且在他这类题材的诗文创作中还带有浓重的儒、佛、道思想。 关键词:苏轼;饮食之趣;创作原因;艺术特征 苏轼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文学造诣极深。他那慷慨奔放的文章,飘逸豪放的诗词,阐释着他别样的人生态度,向世人展示出独特的魅力。苏轼不仅善于将现实人生转化为艺术人生,而且也善于把现实人生和艺术人生凝结为美妙动人的艺术杰作,在这些艺术杰作中,饮食文化成为其一道独特的风景。 一、苏轼作品中的饮食之趣 苏轼喜欢把日常生活情趣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去,总是能够在平凡琐碎的日常生活中时时发现美味,时时享受快乐,能满怀热情地把最普通的日常饮食看作是生命的乐趣,从而使自己的生活充满诗情画意。日常生活中最重要最平凡的要数饮食,苏轼在最平凡的饮食中发现不平凡的生活情趣,使自己在纷纷扰扰的人世中活得有滋有味。 (一)愉悦豁达的好食之乐 在苏轼的眼中,日常生活中的饮食不仅能够维持生理需求,同样也能够在平凡的饮食中享受到点点滴滴的乐趣。他的这种坦然豁达的好食之乐,能随时随地地让人感受到身心的双重愉悦。 苏轼在自己的诗词中以老馋嘴自居,其中提及到的食物也是不枚胜举,当然这里的日常食品不包括酒和茶,单指日常生活中的蔬果饭食,其中素食类的有荔枝、龙眼、槟榔、杨梅、橄榄、笋、蕨、蔓菁、芦菔、芹芽、韭芽、芦笋、桃、杏、梨、枣、蒲桃、石榴、樱桃、黄柑、朱橘、白茨、木瓜、棕笋、藤菜、莼菜、蒌蒿、元修菜、白菘、菠菜、东坡羹、玉糁羹、豆粥、新麦汤饼、为甚酥、青蒿饼、蕈馒头、烧芋子等等,荤食类的有鲫鱼、鲈鱼、白鱼、鲤鱼、江豚、紫蟹、猪肉、羊炙、兔、牛尾狸、黄雀、春鸠、雉、薰鼠、蜜唧、蝙蝠、蛇、蛙……

影视音乐的特点及其重要性分析

影视音乐的特点及其重要性分析 【摘要】音乐可以通过不同的音乐节奏、旋律和音乐语言,迎合故事中不同的风格和场景。本文欲通过音乐在影视中的作用及协调性等方面试述音乐在影视中的功能和重要性。从而使人们在观赏影视的同时认识音乐在其中的作用及音乐的独特魅力,以便更好的了解影视音乐及特点。 【关键词】影视音乐;功能;重要性 音乐是影视作品中一个重要的元素,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是人们用眼睛和耳朵同一时间接受信息的一种综合艺术,是视觉和听觉同时作用于我们的大脑。我们可以尝试一下,在看一部自己喜欢的电影时,将其音乐的音频关掉,然后,对比一下看看有影视音乐和无影视音乐的效果有什么不同。“2006年4月24日,美国电影界的配乐大师约翰.威廉斯的音乐会上半场威廉斯领导纽约爱乐乐团演奏了伯纳德.赫尔曼的电影音乐,下半场著名演员斯皮尔伯格放映了四分钟的《圣战骑士》的追杀戏,没有配乐。画面虽然精彩绝伦,但略显冗长。然后,斯皮尔伯格又把这段戏重新放了一遍,这次由威廉斯现场演奏他创作的配乐,顿时,画面如虎添翼,气氛紧张得让人透不过起来。”⑴影视音乐的重要性,没有比这个例子诠释得更完美的了,如果不相信,可以尝试一下把电视音响关了,看一下你最迷恋的电影片段,看看其效果有什么不同,那么影视音乐的重要性是如何表现的呢? 一、叙事与创造情感的作用 很多人喜欢看电影,也喜欢听音乐,但音乐和画面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很多的人常常熟视无睹,好像这些画面是带着音乐一起诞生。对影视音乐的欣赏,就意味着改变被动的观影,是刻意训练我们的耳朵,使之从习以为常的声画合一中将音乐分离出来,但不是绝对的分离,而是把音乐当做审视的主体,音乐是怎样为其他元素服务的,如同欣赏一位高超的配角如何为主角配戏一样。俗话说:成功的男人背后一定有一个女人。电影配乐就好比那个伟大的女性,让在外面抛头露面的男人(画面)表现出最佳的状态,为整个家庭(影片)创造完美和谐的环境。⑵ (一)叙事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