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代大学生礼仪规范缺失的现状及主要原因

合集下载

大学生礼仪素养缺失的表现及成因分析

大学生礼仪素养缺失的表现及成因分析

大学生礼仪素养缺失的表现及成因分析礼仪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当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现阶段大学生礼仪素养水平不高。

在此基础上,文章结合大学生礼仪素养缺失的现状,分析了如何提高大学生的礼仪素养。

标签:大学生礼仪;素养缺失;表现;成因礼仪是通过一定的既定程序在人际交往中自律和尊重他人的手段和过程。

它涉及外貌、外貌、衣着、言语、交流、情商等等。

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品质的外在表现。

从交际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一门艺术,一种交际方式或人际交往中的一种交际方式,是人际交往中表达尊重和友谊的习惯方式。

从交际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人际交往中相互交流的技能。

1高校大学生礼仪素养缺失现状( 1 )缺乏课堂礼仪。

大学生缺乏课堂礼仪表现在不按时上课、迟到早退、上课不认真听讲、不尊重老师的备课成绩等方面。

一些学生也会在课堂上反驳老师。

( 2 )对教师缺乏尊重。

在大学里,一些大学生经常看到老师不主动打招呼。

进出教师办公室时不要敲门;与老师交谈时,你不使用礼貌的语言。

( 3 )食堂缺乏礼仪。

在大学里,许多学生没有在饭后任何时候拿起餐盘的习惯。

他们到处乱扔垃圾,缺乏基本的用餐礼仪。

( 4 )缺乏宿舍礼仪。

一些大学生起床后没有堆积起来的好习惯。

许多大学生在军训后不再严格要求自己。

晚上睡觉熄灯后,一些大学生会在宿舍走廊里大声喧哗,严重影响其他人的日程安排。

2造成大学生礼仪素养缺失的原因2.1学校教育不足。

中小学缺乏礼仪教育。

中小学普遍缺乏必要的礼仪教育课程。

我国的中小学一直非常重视智力教育和知识教育,盲目追求毕业率。

相比之下,学生的礼仪教育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因此学生没有机会系统深入地学习礼儀文化,导致一些学生忽视礼仪规范,缺乏礼仪素养。

高校礼仪教育不足。

高等教育的重点是学习专业知识和理论知识,而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

然而,人们对素质教育的内涵存在误解,导致素质教育未能付诸实践或取得实际效果。

大学生礼仪素养缺失现状及成因

大学生礼仪素养缺失现状及成因
2 . 2公 共 道 德 意 识 缺 失
育, 一味地追求升学 率; 相 比之 下 , 对于 学生 的礼仪 教育并 没有 给 予充分 的重视 , 使学生没有机会 系统而 深入地学 习礼 仪文 化 , 导致 些学生忽视礼仪规范 , 礼仪素养不高 。 高校礼仪教育不足。高等教育的教育重点放在学习专业知识 和研 究理论 知识的上 面, 却忽 略了对学生 的综 合素质 和综合能力 的培养。当前教育改革 的一 项重要 内容 , 就是实施 素质 教育 。而 对素质教 育内涵的理解 有误 区 , 造成素质教育不能落在实处 , 也不 能取得实效 。这也是大学生礼仪修养 缺失 的一个重 要原 因。素质 教育 不仅仅是 开展 一些 活动 , 也不仅仅是培养学生一项专长 , 更重 要 的是激励学 生更好 的发展 , 寻找适合学生 的教育 , 以健 全和完善 大学生高 尚人格 的形成 , 促使其全面发展为最终教育 目标 。
3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在经济建设中必然会出现一些弊端再加上社会浮躁风气的影响使很多人变得非常现实利益驱使人更急功近利目光短浅对礼仪修养这样的隐性利益看不见摸不着
大学生礼仪 素养缺失现状及成 因
寇 琳 武喜 涛 张艳 红
0 5 0 0 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 河北化 工 医药职 业技 术 学院
2 . 3师 生 间基 本 礼 仪 缺 失
不懂礼让 , 不懂得个人对家庭 、 他 人及 所在团体 、 社会应有 的责任 ; 不懂得关 爱和感恩 。有些父母本 身就 不注意 自己的言行举 止 , 学 生的青少年时代 , 大部 分时间都是跟着父母度 过的 , 父母的一些 恶 习很容易传染给下一代 , 孩子一旦染上恶 习 , 再要改掉就 比较 困难 了。再者 , 家庭教育不 当, 在教育 方式 上 , 缺乏理性和正确 的导 向;

当代大学生礼仪素养低下的原因有哪些-礼仪知识

当代大学生礼仪素养低下的原因有哪些-礼仪知识

当代大学生礼仪素养低下的原因有哪些-礼仪知识当代大学生礼仪素养低下的原因有哪些-礼仪知识大学生礼仪素养低下的原因1、中学时代的应试教育副作用。

在这个层面上,家长,教师,乃至整个教育体系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高考的指挥捧的魔力使中小学的教育是以“分数”和“考试”为中心的教育,德育和美育长期受到不应该的冷落。

学生把分数看成是“命根”,老师把分数看成是“法宝”,家长只看学生的成绩,不关心学生的心理和品格的全面发展。

这种只用学习成绩的名次来衡量学生的优劣,就决定只在教学上下功夫而在塑造孩子的灵魂方面却很少花费时间和精力。

看来教育的制度是要大力的投入,不断借鉴古今中外的教育制度中的合理的成分,不断地完善一个能适应时代发展的教育体系。

2、社会的转型。

当社会初于价值的转型,伦理,道德,观念,都处系乱状态之中,作为社会的一部分的大学生,也是难作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大学城已非伊甸园般的净土。

作为一个典型的亚文化圈,大学城必然要受到社会大文化的影响和侵蚀。

在商品化和传煤化的社会里出,不吃人间烟火的象牙塔早已不复存在。

当代的中国正面临着相似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国的大学生正经历着一个痛苦的“断奶”历程,如何判断真、善、美,是他们的是他们急待祢补的课程。

3、社会的不良的风气的影响。

就大学生身边的就很多的不良风气,像如“课桌文学”,“厕所文学”的泛滥,图书馆的书被乱图乱写,某些大学教授抄袭他人的学术论文被揭露,有些教师为了创收而对上课敷衍了事……,还有是社会上的凶杀,色情,受贿,贪污,蒙骗……由此大学生们应吸取传统文化的精髓,提高文化道德修养,学习一些必要的礼仪常识,方可立足于社会、立足于风潮的前端,方可得到人们更多的肯定。

其实,不知道大学们是否曾想过:当你在社会交往中用礼貌的语言与人交谈;用文明的举止与人交往;用得体的文书与人交流,人们一定会感触到你彬彬有礼的气度,落落大方的气质,文明道德的修养,都会平生出几分敬意。

探究当代大学生社交礼仪的缺失和培养途径

探究当代大学生社交礼仪的缺失和培养途径

探究当代大学生社交礼仪的缺失和培养途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然而,在这种变革的过程中,大学生的社交礼仪却越来越薄弱,出现了无礼、莽撞、自私等不良现象。

这种现象正是当代大学生社交礼仪缺失的必然结果。

本文旨在探究当代大学生社交礼仪的缺失原因和培养途径。

缺失原因当代大学生社交礼仪的缺失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

首先,现代大学生普遍注重个人独立和自由,强调自我价值和利益最大化,忽略了对他人的尊重和关注。

这种个人主义思想呈现出一种“我行我素、不顾他人”的态度,导致社交过程中缺少基本的礼貌和礼仪。

其次,当代大学生的社交环境日益单一,缺乏足够的交际机会。

许多大学生主要围绕着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来生活和学习,对社交活动的关注度不高。

因此,缺乏正式的社交场合和交流机会,难以培养出良好的社交礼仪。

此外,大学生在社交礼仪方面的缺失还与缺乏有关。

在当代社会中,大学生的生活节奏日益紧张,大量时间被用来学习和工作,无法花费时间和精力在社交礼仪的学习和培养上。

加之传统社交礼仪的知识渐渐被淡化,大学生对社交礼仪的认识和理解也变得模糊和不确定。

培养途径针对当代大学生社交礼仪的缺失,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培养:1.建立正式的社交礼仪学习课程。

大学可以通过开设社交礼仪相关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社交礼仪知识和技巧。

2.加强社交活动和交流机会。

大学可以组织多样化的社交活动,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交际场合和交流机会,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和社交责任感。

3.加强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是塑造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社交礼仪的关键。

大学可以通过课程设置和宣传教育活动等多种形式加强道德教育,使学生更加尊重他人、注重公德和私德。

4.加强教师引导和督促。

教师在大学生社交礼仪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们可以在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社交习惯,督促学生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结论大学生是社会未来的主人,他们的行为和社交礼仪对未来的影响是巨大的。

基于当代大学生缺失传统礼仪文化的调查与研究

基于当代大学生缺失传统礼仪文化的调查与研究

基于当代大学生缺失传统礼仪文化的调查与研究一、引言当代大学生是一个新时代的代表,他们在技术和科学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但与此传统礼仪文化却逐渐被忽视和遗忘。

本文将通过实地调查和研究,探讨当代大学生缺失传统礼仪文化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当代大学生缺失传统礼仪文化的表现1. 礼貌缺失:许多大学生在言行举止中缺乏基本的礼貌,例如不说谢谢、不问好等。

2. 餐桌礼仪不规范:在餐桌上,大学生常常表现出不懂得如何使用餐具,不懂得用餐时的礼仪规范等问题。

3. 礼仪意识淡薄:大学生对于传统礼仪的了解和重视程度不高,很多人对于传统礼仪文化知之甚少。

三、缺失传统礼仪文化的原因1. 家庭教育不足:很多家庭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没有给予足够的传统礼仪教育,导致孩子在这方面缺乏基础。

2. 礼仪文化日渐淡化:在当今社会,西方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很多人更愿意接受西方文化,而忽视了传统礼仪文化。

3. 教育体系偏向重科学技术:现代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理科知识和实践能力,而对于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培养则相对较少。

四、加强大学生传统礼仪文化教育的对策1.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加强家庭对于传统礼仪文化的教育和培养,家长要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重视传统礼仪文化的教育。

2. 学校教育的作用:学校教育应该更注重传统礼仪文化的传承和推广,可以增设相关的课程或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礼仪意识。

3. 社会环境的引导:社会各界要共同努力,营造尊重传统文化、注重礼仪的社会氛围,提升大学生对传统礼仪文化的认同感和重视程度。

五、结论当代大学生缺失传统礼仪文化是一个现实问题,但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不可改变的。

通过加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引导,我们完全有望重塑大学生对传统礼仪文化的认知和态度。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和调查,能够引起更多人的重视,共同努力推动传统礼仪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当代大学生礼仪素养低下的原因有些]大学生礼仪素养

[当代大学生礼仪素养低下的原因有些]大学生礼仪素养

[当代大学生礼仪素养低下的原因有些]大学生礼仪素养大学生礼仪素养不高有很多方面的影响,比如自身的影响,家庭的影响以及学校教育的影响。

下面是给大家搜集的当代大学生礼仪素养低下的原因文章内容。

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1.中学时代的应试教育副作用。

在这个层面上,家长,教师,乃至整个教育体系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高考的指挥捧的魔力使中小学的教育是以“分数”和“考试”为中心的教育,德育和美育长期受到不应该的冷落。

学生把分数看成是“命根”,老师把分数看成是“法宝”,家长只看学生的成绩,不关心学生的心理和品格的全面发展。

这种只用学习成绩的名次来衡量学生的优劣,就决定只在教学上下工夫而在塑造孩子的灵魂方面却很少花费时间和精力。

看来教育的制度是要大力的投入,不断借鉴古今中外的教育制度中的合理的成分,不断地完善一个能适应时代发展的教育体系。

2.社会的转型。

当社会初于价值的转型,伦理,道德,观念,都处系乱状态之中,作为社会的一部分的大学生,也是难作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大学城已非伊甸园般的净土。

作为一个典型的亚文化圈,大学城必然要受到社会大文化的影响和侵蚀。

在商品化和传煤化的社会里出,不吃人间烟火的象牙塔早已不复存在。

当代的中国正面临着相似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国的大学生正经历着一个痛苦的“断奶”历程,如何判断真、善、美,是他们的是他们急待祢补的课程。

3.社会的不良的风气的影响。

就大学生身边的就很多的不良风气,像如“课桌文学”,“厕所文学”的泛滥,图书馆的书被乱图乱写,某些大学教授抄袭他人的学术论文被揭露,有些教师为了创收而对上课敷衍了事……,还有是社会上的凶杀,色情,受贿,贪污,蒙骗……由此大学生们应吸取传统文化的精髓,提高文化道德修养,学习一些必要的礼仪常识,方可立足于社会、立足于风潮的前端,方可得到人们更多的肯定。

其实,不知道大学们是否曾想过:当你在社会交往中用礼貌的语言与人交谈;用文明的举止与人交往;用得体的文书与人交流,人们一定会感触到你彬彬有礼的气度,落落大方的气质,文明道德的修养,都会平生出几分敬意。

大学生礼仪教育现状

大学生礼仪教育现状

大学生礼仪教育现状
在现代社会,礼仪教育被认为是培养社会人才、提高个人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大学生礼仪教育的现状却并非尽如人意。

许多大学生在礼仪方面存在着种种不足,这既是对自身形象的伤害,也是对社会文明的一种损失。

礼仪意识普遍不强
在当前社会,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大学生们普遍更倾向于在虚拟世界中生活,
而对现实世界中的人际交往和礼仪规范缺乏足够的重视。

这种现象导致了大学生在社交场合和工作环境中的不当言行举止屡见不鲜。

着装不得体
对于很多大学生来说,他们或许会忽视穿着的整洁和体面,出现着装不得体的
情况。

不合适的穿着不仅影响了自身形象,也减弱了他们在社交、就业等方面的竞争力。

交往礼仪缺失
大学生在社会交往中,对于一些基本的礼节和礼貌常识了解不足。

例如,在与
他人交流时语言粗鲁、对他人不尊重、缺少关心等,都反映出大学生在交往礼仪方面的不足之处。

缺乏公共场合礼仪
在公共场合中,大学生的礼仪规范通常比较低,存在一些不文明的行为,比如
随地吐痰、乱扔垃圾、高声喧哗等行为,给周围人带来困扰,也给自己留下了不良印象。

缺乏自我管理意识
大学生往往缺乏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对自己的言行举止缺乏审视和反思。

缺乏对自身行为的规范约束,导致了诸多与礼仪相关的问题。

综上所述,当前大学生礼仪教育亟待加强。

学校和社会应该共同努力,加强大
学生礼仪教育,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社交礼仪意识,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使之成为社会主流文明发展的中坚力量。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大学生们能够树立正确的礼仪观念,展现出积极向上的形象,为社会和谐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论当代在校大学生礼仪素养缺失现象

论当代在校大学生礼仪素养缺失现象

论当代在校大学生礼仪素养缺失现象大学生作为中国青少年社会的主流,在一定的程度上代表了祖国的未来。

较高的礼仪修养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

大学生礼仪行为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我们民族的发展。

在国际的大形势下,大学生自身的礼仪修养必不可少,倘若呈现匮乏和缺失的现象,那么这个国家也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

标签:大学生;礼仪;素养;加强途径我国是五千年的文明古国,富有优良的文明礼貌传统,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

灿烂的传统文化,也造就了中华民族一套基本和完善的礼仪制度。

礼仪起源于原始社会,在原始社会中、晚期(约旧石器时代)出现了早期礼仪的萌芽。

整个原始社会是礼仪的萌芽时期,礼仪较为简单和虔诚,还不具有阶级性。

内容包括:制定了明确血缘关系的婚嫁礼仪;区别部族内部尊卑等级的礼制;为祭天敬神而确定的一些祭典仪式;制定一些在人们的相互交往中表示礼节和表示恭敬的动作。

在现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常常把礼仪看作是一个民族精神面貌和凝聚力的体现,把文明礼貌程度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是否发达的标志之一,由此可见礼仪的重要性。

同时,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在礼仪的教化方面,青少年的教育则显得尤为重要。

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梁启超先生曾在《少年中国说》中有这样一段话: “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与地球,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

”换而言之,就是少年如果有高的素质和修养,那么对于这个国家也是异常有希望的。

大学生作为中国青少年社会的主流,可以说,在一定的程度上,大学生代表了祖国的未来。

我想,在国际的大形势下,大学生自身的礼仪修养必不可少,倘若呈现匮乏和缺失的现象,那么这个国家也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

1 当前大学生的礼仪素养现状“尊师重教”是我国传统礼仪的一个重要方面,可是如今,在大学校园里,“尊师重教”的意识正在一天天的减弱。

为什么这样说呢,我想通过以下我们熟悉的场景描述大家应该可以看到:上课前老师在讲台上擦黑板,很多学生无动于衷;经常迟到,却从来不打报告;在课堂上公然说话、睡觉、看报纸、看小说、接打手机、发短信、听音乐;在路上见到老师视若无睹,这些现象都说明学生对教师的基本礼仪的漠视程度已令人吃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当代大学生礼仪规范缺失的现状及主要原因
滕培香,王春雪,吴立红
(黑河学院思政教科部,黑龙江黑河164300)

[摘要]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也是一个人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
等方面综合素质的体现。但在大学校园中,仍有许多不守礼仪的行为。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来自学校、家庭、社会
和大学生自身等方面对礼仪修养的漠然,需要引起关注。
[关键词】
大学生;礼仪规范缺失;现状;主要原因

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对个人而言,礼仪是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也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的体现。对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大学作为传播知识、传承文明的殿堂,理应成为展示礼仪规范的重要阵地,知书达礼,待人以礼,应当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一个基本素质。然而在大学校园中,衣冠不整、考试作弊、毁坏公共设施等不讲礼、不懂仪的现象仍屡见不鲜。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对大学生文明礼仪缺失的现状及主要原因进行了一些探讨。l、当代大学生礼仪规范缺失的现状1.1对礼仪规范缺乏正确的认识。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一些大学生,没有客观认识自己的身份和定位,在生活中还存在很大的盲目性,过分地追求所谓的个性和自我,违背了礼仪规范的基本准则和要求。1.2对公共道德中的细节问题重视不够。大学生有较强的社会公德意识,但是对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却重视不够,有损大学生的形象。比如:在公交车上不给老弱病残孕让座,随地乱扔垃圾,破坏公共设施;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打闹,影响他人,在教室、寝室里吸烟、随地吐痰;随意毁损公共图书等。1.3缺乏人际交往与沟通技巧。当代大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自我意识的过度强化使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往往以自我为中心,追求个人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的绝对“自我”,遇到问题更多的是追究外界因素,很少从主观着手;在人际交往中莽撞、自私,缺乏基本的交往礼仪,人际关系渐趋恶化。在网络中也出现了很多礼仪缺失的问题,比如:有意或无意地谩骂他人、欺骗他人、侵犯个人隐私等行为时有发生。1.4缺乏必需的团队精神。不少学生的团队意识淡薄,无视集体荣誉,明显表现在他们的观念及行为上。如一些学生个人主义严重,很少把个人行为与集体的荣辱、团队的声誉相联系;一些学生自我意识膨胀,我行我素,有较多不良行为和习惯:在公共场合没有大局意识,甚至出现严重违纪现象,给班集体和学校带来极其消极的负面影响。2、大学生礼仪规范缺失的主要原因2.1家庭方面的原因。在现实社会中,对孩子在礼仪教育方面,家庭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一是一些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和日常生活起居,忽视或根本不进行礼仪方面的引导和教育;二是虽然大部分家长会教育孩子要有礼貌,但是由于自身缺少必要的礼仪知识,大部分家长只会教孩子一些最基本的、常识性的礼仪。三是有些孩子由于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形成孤僻性格而不善于人际交往,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从小就以“自我”为中心,不会与他人交往和沟通,缺乏合作意识及服务他人和社会的意识,这些学生一但离开家庭进入学校,出现礼仪缺失也就成了必然。作者简介:滕培香(1965--),女,黑河学院思政教科部副教授。2.2学校方面的原因。
2.2.1忽视礼仪教育。长期以来,高等院校在很大程度上存
在忽视礼仪教育,重“知”轻“行”的问题。在具体的德育实施的
过程中,往往在道德发展境界方面的要求多,而行为养成强调的
少;理论讲的多,而具体实践的技能、技巧讲的少。因此,尽管多
数学生对知识性的社会道德规范知道较多,但不知道应该如何
把社会普遍提倡的道德规范,具体地转化为个人的道德行为,缺
乏良好的行为和自觉的道德约束能力,造成基础文明方面的问
题十分突出。
2.2.2教育管理缺失。由于管理上的缺失,使得一部分教师
缺乏责任心,导致师生间的感情疏远,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
日趋下降,学生从内心上不尊重教师,直接表现对教师礼仪方面
的缺失;少数教师缺乏爱心,缺乏以人为本的理念,造成师生问
心理和感情上的疏远;个别教师忙于第二职业,常常上课不认真,
这些教师不可能得到学生的敬佩和尊重,礼仪上的缺失也就理
所当然。
2.3社会环境的影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重实效、讲效
益等实用主义价值观念被人们普遍认同和接受。受其影响,大
学生往往更加注重个人专业能力的提升,关注现实生活和物质
利益,忽视礼仪的重要作用。对于正处在各种观念初步形成、缺
乏鉴别能力的大学生来说,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等价值观这些“新
思想”、“新事物”更容易被他们认同与接纳。再加上我国处于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民的道德素质普遍不高,社会上一些不诚信、
不道德的现象时有发生。在这种社会环境影响下,一些大学生
容易形成只注重自身利益,唯金钱至上的观念,缺乏社会责任感,
公德心,是非观念不强,学校的正面教育显得苍白无力,使遵守
礼仪规范、提升礼仪修养受到影响。
2.4自身修养的不足。大学生礼仪教育缺失除了有家庭、社
会和学校的原因外,大学生自身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首先缺
乏学习礼仪的意识。一些大学生对礼仪知识的了解较少或比较
肤浅,了解的礼仪知识也只是停留在表面和一些形式化的东西
上;还有部分大学生对礼仪知识不屑一顾。其次,不注重自己礼
仪素养的培养。虽然他们对目前大学生的礼仪现状不很满意,
但大部分人都很难从自己做起,他们追求时髦的着装,却没有认
识到用符合礼仪要求的方式表现自己更为重要。再次,有的大
学生虽然认识到了礼仪的重要性或对礼仪知识有一定的甚至较
高的认识,但没有使之成为个人的礼仪习惯,在面对一些不良的
影响时,往往显得自制力不够,在长期受到一些失礼风气的影响
后而导致自身礼仪素养的缺失。
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了解和认识大学生礼仪规范
缺失的现状和原因可以帮助我们去积极寻找相应的对策并加以
改进,从而使大学生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成为真正有教养的、
德才兼备的一代新人,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l】刘洋。郭巍.当代大学生礼仪素质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科技创新
导撮,2009.34.
【2】金正昆.大学生礼仪【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二o
I一年第三期

万方数据
浅析当代大学生礼仪规范缺失的现状及主要原因
作者:滕培香, 王春雪, 吴立红
作者单位:黑河学院思政教科部,黑龙江黑河,164300
刊名:
华章

英文刊名:Huazhang
年,卷(期):2012(3)

1.刘洋;郭巍 当代大学生礼仪素质的现状及对策研究[期刊论文]-科技创新导报 2009(34)
2.金正昆 大学生礼仪 2007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huaz201203108.asp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