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线3买点图例(当年缠师确认的日线3买)

日线3买点图例(当年缠师确认的日线3买)
日线3买点图例(当年缠师确认的日线3买)

缠论三类买卖点模型的实证性与规范性研究

缠论三类买卖点模型的实证性与规范性研究 (2010-10-21 12:10:16) 转载▼ 分类:缠论操作模型探讨 标签: 操作模式 实证 模型 客观性 假设 杂谈 操作模型是用科学的假设简化了更复杂的实际走势,缠论的买卖点与操作模型都是基于不同的假设,进而实现同一的盈利目标。 实证性是对现实的客观性描述,是我们通常所见到的走势的实例。规范性是对于操作模型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表述,减少了现实交易的磨擦,帮助我们理解交易的本质。 一、缠论三类买点 (一)缠论三类买点的实证性

1、时间点:600367红星发展于2010年7月2日形成第一类买点,2010年8月27日第二类买点与第三类买点重合。 2、成交量标记:1买的成交量通常是地量,成交量极度萎缩,做空动能衰竭。2买与3买处也常常伴有成交量减少,但是前期必须有量能堆积才能再度发力上攻。 3、技术指标标记(以MACD为例):1买的MACD黄白线在0轴下方,且出现背驰。2买与3买的MACD黄白线在0轴上方,表明已经进入多头市场。 4、思考:这里缺少了级别,在小诺学完均线过滤器后,在均线过滤器模型中详细论述。在控盘程度高的个股上,2买与3买前期也可以是缩量的。 (二)缠论三类买点的规范性

1、中枢与买点的位置关系: (1)1买是在操作级别的两个互不重叠的中枢之后(特殊情况下也可以是两个以上)。 (2)2买可以在中枢的任何之处,中枢之下力度较弱;中枢之中,力度一般;中枢之上,与3买重合,力度最强。 (3)3买在操作级别中枢之上。 2、三类买点的技术性规范: (1)1买必须出现操作级别的趋势背驰,且伴随地量。 (2)2买要求是次级别的1买,满足次级别走势1买的规范性条件。(3)3买前必须有对应的操作级别中枢,3买的走势级别可以是次级别趋势也可以是盘整。 (4)1买的MACD黄白线在0轴下方,2买的MACD在0轴附近上下都可能,3买的MACD黄白线在0轴上方。 3、思考 (1)1买总是伴随着利空消息与市场的绝望。 (2)2买常常是犹豫与怀疑,上次念姐在博客中坚持大盘要走5F级别上涨时,博客中看空的观点是典型的市场不确定的心态。 (3)3买突破后,空翻多,进入主升,市场认同方向一致,风险悄

最新第三类买点的详细教程1资料

第三类买点的详细教程(一) 第三类买点属于缠中说禅技术理论中的高精尖技术,运用熟练,那就是一台真正的高速的印钞机。但很多同学在基础都没有搞懂前就在用他所谓的“第三类买点”操作,不亏损,那才是奇迹。实际中看到了太多的运用第三类买点而亏损的例子,于是大喊“缠论无用”的人大有人在,有必要写这样一篇文章,以维护缠论的尊严。 熟懂第三类买点,必须要先熟懂分型、笔、线段和中枢这些基本概念以及相应的划分,否则,都是空谈。所以在学这个技术前,先把基础弄扎实才是关键。 本教程提纲: 第一节:理解第三类买卖点的定义 第二节:第三类买点图例讲解 第三节:中枢上的最牛的买点(起爆点) 第四节:第三类买点的选股要点 第五节:正在形成中的第三类买点股 第一节:理解第三类买点的定义 第三类买卖点定理: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向上离开走势中枢,然后以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回试,其低点不跌破ZG,则构成第三类买点。 关键词: 1.走势类型。 缠论课文中前后出现两个“走势类型”的定义: (1)走势的三种分类:上涨、下跌、盘整。 上涨:最近一个高点比前一高点高,且最近一个低点比前一低点高。 下跌:最近一个高点比前一高点低,且最近一个低点比前一低点低。 盘整:最近一个高点比前一高点高,且最近一个低点比前一低点低;或者最近一个高点比前一高点低,且最近一个低点比前一低点高。 (2)按中枢分类:上涨、下跌、盘整。 上涨:向上走势中包含2个同级别的中枢以上。 下跌:向下走势中包含2个同级别的中枢以上。 盘整:只包含一个中枢的走势。 在实战应用中这两种走势类型都可以用,挑熟练的用。 2.次级别。 何为次级别?从大到小我完全分类如下: 本级别本级别图上对应的次级别次级别图上对应的级别

经典传统形态与缠论(彩图高清晰文档版) 悟多著

经典传统形态与缠论悟多 (欢迎补充) 1头肩形态 (头肩顶与头肩底) ?图形描述: 第一个高点为左肩,最高点为头,第三个高点为右肩,虚线为颈线。上面的图形反过来,就是头肩底。 ?传统意义: 有可能性头部或底部的形成。 ?缠论描述: 线段破坏的第一种情况,无缺口型。 对于有缺口的,缠论定义线段破坏没确认,传统形态中,对于有缺口的,也不看成是头肩形态。 ?缠操作模式: 要结合前面图形来看,如果头部背驰明显,那么头部就是1卖,必须要出掉。

如果头部背驰不明显,当下没出的话,那么,要在右肩2卖时出掉。 2碗形(圆形) ?图形描述: 一波波的上涨,走出圆弧形状,可大约看到一个圆弧。上面的图形反过来,就是圆底。 ?传统意义: 无论是在底部或是顶部,都有较大的可能性导致转折。 ?缠论描述: 略….. ?缠操作模式: 结合前面图形来,先找到中枢,如果大级别是向上,在趋势背驰点或较明显的盘整背驰点先出;如果大级别向下,盘整背驰就先出来。

3矩形(箱体) ?图形描述: 价格在一定的范围内波动。 ?传统意义: 市场的一种平衡状态。最后打破平衡向下的,形成头部的,矩形就叫双顶或三底了。最后震荡完毕,向上突破的矩形,就叫做双底或三底了。当然也有可能是4顶,5底。。。。 ?缠论描述: 略…… ?缠操作模式: 缠说过N次的,中枢震荡操作,这是最标准的图形。

4三角形 6种三角形,后两种不画了。 对称收敛三角,对称放射三解,顶直角收敛三角,顶直角放射三角,底直角收敛三角,底直角放射三角。 ?图形描述: 一看就明白,不解释了。

?传统意义: 1)对称收敛三角 表示多空方的争夺空间压缩,最后一般以暴涨或暴跌结束。 2)对称放射三角 一般出现在牛市的顶底或牛市调整过程中,熊市几乎看不到这图形,表 明一定时期内市场的疯狂状态。 3)顶直角收敛三角 和对称收敛三角相似,但向下的概率要大些。 4)顶直角放射三角 和对称放射三角相似,但向下的概率要大些。 5)底直角收敛三角 和底收敛三角相似,但向上的概率要大些。 6)底直角放射三角。 很少出现,一般有政策或消息才这样,向上的概率大点。 ?缠论描述: 略…………… ?缠论操作模式: 三种收敛三角 前面按中枢震荡操作,但在三角形末端,如果没其它辅助判断的话,不能操作了。等暴涨暴涨的确定后,再找个小级别的买点进去。 三种放射三角 看小级别,以小级别的背驰,来判断线段是否结束,线段操作模式。 盘感好的人,在做权时是用分时级别,已经最小了,有时候就直接操作了。

背驰、盘整背驰及三类买卖点(详细总结)

一、基本概念 趋势力度:前一次相交结束与后一次相交开始短期均线与长期均线所形成的面积。 趋势平均力度:当下与前一次相交的结束时短线均线与长期均线形成的面积除以时间。 趋势力度只有在短期均线与长期均线再次相交时才能比较,时间落后。 趋势平均力度是即时的,马上就可以判断当下的趋势平均力度与前一次趋势平均力度的强弱对比,风险稍微大点,且需要的技巧要高点,对市场的感觉要好。 用趋势力度进行比较,可以看较低级别的图,再按趋势力度找出相应的转折点。这样和真正的高、低点基本没有太大的距离。级别越小,相对误差越小。趋势力度比较也可以用其他一些方法来辅助判断:如和大盘比较;涨跌的量变化;笔(线段)的斜率、长短;MACD、BOLL等一些技术指标等…… 背驰:趋势力度比上一次趋势力度要弱,就形成背驰。 盘整背驰:盘整中当下笔或线段比前一笔或线段力度要弱,就形成了盘整背驰。 背驰段:就是在某级别的某类型走势,构成背驰或盘整背驰的走势类型称为某级别的背驰段。 背驰-买卖点定理:任一背驰都必然制造某级别的买卖点,任一级别的买卖点都必然源自某级别走势的背驰。 MACD对背弛的辅助判断:首先要有两段同向的趋势。同向趋势之间一定有一个盘整或反向趋势连接,把这三段分别称为A、B、C段。A、B、C段在一个大的趋势里,其中A 之前已经有一个走势中枢,而B是这个大趋势的另一个走势中枢,这个走势中枢一般会把MACD的黄白线(也就是DIFF和DEA)回拉到0轴附近。而C段的走势类型完成时对应的MACD柱子面积(向上的看红柱子,向下看绿柱子)比A段对应的面积要小,这时候就构成标准背弛。而盘整中,利用类似背驰的判断方法,也可以有很好的效果。这种盘整中的类似背驰方法的应用,称为盘整背弛判断。 必须说明的是,由于MACD本身的局限性,要精确地判断背驰与盘整背驰,还是要从

20140903-长江证券-缠论大法好(中):看上去很美

?研究报告? 缠论大法好(中) 2014-9-3 金融工程(专题报告) 看上去很美 联系人:覃川桃 021-******** qinct@https://www.360docs.net/doc/d211727610.html, 执业证书编号:S0490513030001 联系人:杨靖凤 (8621)68751636 yangjf@https://www.360docs.net/doc/d211727610.html, 相关研究 《缠论大法好(上):体系梳理》报告要点 ?应尽量使用一分钟级别数据做分析 由于“小级别转大级别”可能性的存在,使得用一分钟以上级别数据做分析容易错过买卖点,用一分钟级别数据做分析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这个问题。 ?趋势背驰在当下的不可知性 趋势背驰是针对趋势的最后一个中枢说的,由于当下对“最后一个中枢”无法判知,只能借由事后的“是否回跌最后一个中枢”来判断是否发生了趋势背驰,想要在当下抓到第一类买卖点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也无法藉由“趋势背驰” 发生来确定回跌的目标价位。 ?趋势背驰点未必就是走势的拐点 就算当下猜对了趋势背驰点,走势也可以再创新高/新低然后盘整背驰再拐头,这就使得趋势背驰点并不总是走势的拐点,大大削弱其重要性。 ?完美分类不等于完美操作 由于缠论中的分类与时间和幅度无关,一个中枢震荡可以有30%的涨跌幅,一个盘整的波动区间也可以大于一个趋势的波动区间,完美分类跟完美操作是两回事。

目录 一、图形级别的选取 (3) 1、当前级别线段不完全等于次级别走势 (3) 2、当前级别的线段与高一级别的笔基本对应 (3) 3、同级别分析的先天缺陷决定了M1是最佳分析周期 (4) 二、趋势背驰,真的重要? (6) 1、趋势背驰与最后一个中枢 (6) 2、盘整背驰的存在削弱了趋势背驰的重要性 (7) 三、体系上的完备性≠操作上的实用性 (8) 四、小结 (9) 图表目录 图1:线段的“次级别走势”未必能包含中枢 (3) 图2:M5的笔和M1的线段 (4) 图3:某级别走势的拐点未必是当前级别的背驰点 (5) 图4:小级别背驰转为大级别卖点 (5) 图5:趋势背驰的不可知性 (6) 图6:盘整背驰的存在削弱了趋势背驰的重要性 (7) 图7:一个中枢震荡可以有30%的涨幅 (8)

转 背驰问题背了又背和第三类买点的关系图解

遇到背了又背的问题和第三类买点的关系图解【在这张图例里说明补充一点,刚走出c1,如果c1这一段和b段去比较,力度已经超过b的 补充说明: 很多刚走出c1,就去和b比较力度,看看似乎力度小于b,结果c2回抽出三买后继续原趋势,而未回到中枢里来,于是惊呼“背了又背”。其实,不存在背了又背的事情。如果包含三买点的完整c段的力度小于b段,那么就一定至少回到前中枢的gg或dd。 所以走出c1的时候,不但和b段比较力度(主要是看是否这一段就已经超过b段力度,这样的话,就安心持股),还要和中枢里最近的同方向的一段去比较力度(盘整背驰的角度),看看是否盘背,是否有出三买点的可能。 有几种情况,但大原则是看是否出三买点为准。而不同的情况,是出现三买点而形成完成c段,还是回到中枢,仅仅是中枢震荡的概率不太一样。 1,c1>b,c1<最近一个同向段.这种情况下,以和同向段的比较为参考,看看线段盘背后是直接回中枢还是出三买点,如果出三买点,那么后面形成的完整c段和b段形成背驰可能性就几乎没有了。 2,c1最近一个同向段.这种情况下,出三买点的概率要大大高于第一种情况,因为c1和最近一个同向段之间并未产生盘背,后面很可能一个线段类的上涨或下跌的走势,也就是说,随着后面几个线段的生长,很可能后面的走势力度会超过b段,当下先等同向线段间出现盘背再说。 3,c1>b,c1>最近一个同向段.这种情况下,是最有力度一种走势,后面出现三买点而形成完整c段的概率是最大的,反过来说,回到中枢形成震荡的概率也是最小的。 4,c1

缠论精华第三篇

线段争议的内在原因及解决办法 线段争议颇多,这是不争的事实。原因就是都在找缠的解释作为依据来证明自己是对,别人是错的,而缠讲解和答疑中内在的叙述矛盾,注定是这种就事论事式的争议不会有权威的结论。所以,在没有全窥线段所有定义、定理、破坏(终结)条件(即考查整个线段概念体系)的情况下,是无法把问题说清楚的。 本文的目的,是力求在全视角的前提下,以线段概念体系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为主线,深层次发掘线段定义、定理、破坏(终结)条件等内在的不足之处,以缠论的整体思想为基础,探讨解决办法。本文是一家所言,权当抛砖引玉。 一、线段概念体系的产生、发展和完善 (一)线段概念体系的产生 线段概念的提出,始于《教你炒股票53:三类买卖点的再分辨 ( 2007-05-2308:47:18)》,这时候的线段还只是概念性的、原则性的,这课讲述的线段总结如下: 1、选定最小级别。从一开始,缠的用意就是用线段描述最小级别的次级别走势。这也可以理解为线段的适用级别。 2、把次级别完成的走势高低点在图形上画线,就构成了线段。因为通过次级别的走势按多义性重组,总可以把次级别走势的“总能让高低点分别在开始或结束的位置”。这表明了线段的内在含义——线段是代表次级别走势和线段的基本画法。

3、及其简单地规范线段划分原则,内部要有明显的至少三段结构。实际上,既然是代表次级别走势,那么,按照走势的定义,这个次级别走势至少包含一个走势中枢,所以,至少三段明显波动——即次级别至少包含一个次级别走势中枢,这是符合走势定义的。所以,此时的线段,似乎用走势段定义更贴切。 4、“三个线段重合部分就构成最小分析级别的中枢”。明确了线段的用途——是用来划定最小级别走势中枢的,这不但解决了缠论中走势中枢和走势因为是循环定义所带来的疑惑——是先有蛋(走势中枢)还是先有鸡(走势)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把最小级别的走势中枢定义为递归函数的a0,从而使级别的递归得以顺利启动。 5、强调线段内部没有结构。实际上只是在理论上视为没有结构;操作层面上是有结构的,这是区间套应用的前提和当下划定线段的依据。 之后,缠中说禅继续在《教你炒股票57、5859、60》和《周末,用股票长沙各位一把》等博文中继续结合大盘分析,用大盘1F图上标号的方式师范和讲解线段的划分原则,并在《周末,用股票长沙各位一把》给出了两张图,算是对线段的各种形态第一次给出图形上的总结。附图一二

问缠系列之三:第三类买卖点是如何形成的,次级别趋势中的中枢能形成第三类买卖点吗

问缠系列之三:第三类买卖点是如何形成的,次级别趋势中 的中枢能形成第三类买卖点吗 问缠系列之三:第三类买卖点是如何形成的,次级别趋势中的中枢能形成第三类买卖点吗 问1:第三类买卖点是如何形成的? 问2:第三类买卖点形成前的次级别离开一定是次级别吗? 问3:第三类买卖点形成前的次级别回抽可以是次级别趋势中的中枢吗? 问4:第三类买卖点形成的意义及作用? 问5:第三类买卖点形成时的次级别组合可以是盘整+盘整? 这些问题非常重要,因此也就作为问缠系列之一问,弄清楚了这个就不会轻易错失在第三类买卖点的最早机会,也自然而然的理解缠第《教你炒股票37:背驰的再分辨》中对a+A+b+B+c形成的标准趋势背驰中c必然包含第三类买卖点且必然是趋势且创新高或新低的论述了。本来关于该标准背驰的c写一问缠系列的,后来想,这其实也就是关于第三类买卖点的问题,弄清楚了这个自热而然就理解了,因此归为问缠系列之三中,一起解惑。

下面我们看缠关于第三类买卖点的论述: 1、《教你炒股票18:不被面首的雏男是不完美的》中:缠中说禅走势中枢定理三:某级别“缠中说禅走势中枢”的破坏,当且仅当一个次级别走势离开该“缠中说禅走势中枢”后,其后的次级别回抽走势不重新回到该“缠中说禅走势中枢”内。这定理三中的两个次级别走势的组合只有三种:趋势+盘整,趋势+反趋势,盘整+反趋势。其中的趋势分为上涨与下跌,分别代表从上方突破与下方跌破两种情况。而站在实用的角度,最用力的破坏,就是:趋势+盘整。” 注意:在这里,缠非常明确的规定了2个次级别是2个已经完成了的走势类型,且只有3种组合,否认次级别趋势中包含第三类买卖点,因为,此级别趋势肯定是个完成的趋势。 2、《教你炒股票20:缠中说禅走势中枢级别扩张及第三类买卖点》中:第三类买卖点定理: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向上离开缠中说禅走势中枢,然后以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回试,其低点不跌破ZG,则构成第三类买点;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向下离开缠中说禅走势中枢,然后以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回抽,其高点不升破ZD,则构成第三类卖点。但一定要注意,并不是任何回调回抽都是第三类买卖点,必须是第一次。而且,第三类买卖点后,并不必然是趋势,也有进入更大级别盘整的可能。

缠论技术9——三类买卖点分析的完备性

缠论技术9——三类买卖点分析的完备性前面已经说过三类买卖点,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除了这三类买卖点之外,还有什么其他类型的买卖点?答案是否定的。这里必须强调的是,这三类买卖点,都是被理论所保证的,100%安全的买卖点,如果对这三类买卖点的绝对安全性没有充分的理解,就绝对不可能也绝对没有对本技术分析理论有一个充分的理解。市场交易,归根结底就是买卖点的把握,买卖点的完备性就是理论的完备性,因此,对这个问题必须进行一个概括性的论述。 所谓100%安全的买卖点,就是这点之后,市场必然发生转折,没有任何模糊或需要分辨的情况需要选择。市场交易,不能完全建筑在或然上,这市场的绝对必然性,是交易中唯一值得信赖的港湾。股票市场,不是一个单纯的理论问题。虽然在理论上可以向所有人揭示其买卖点的完备性,但买卖点不可能自动去买卖,最终的交易是人去完成的,相同的工具,可能在不同的人手下就有了完全不同的结果,而市场只看结果,任何人,哭着喊着说自己所用的理论是完备的、最好的都没用,是人使理论,而非理论使人,要让这人使理论达到理论一般的完美,最终只能靠自己在市场中的修炼了。 从上面一系列关于走势中枢的分析可知,在走势中的任何一个点,必然面临两种可能:走势类型的延续或转折。换言之,例如对于一个必然的买点,必须满足以下的两种情况之一:一个向上的延续或一个由下往上的转折。对于延续的情况,能产生的,只能是在一个上

升的过程中,否则就无所谓延续了,对于上升的延续中产生的买点,必然有一个中枢在前面存在着;对于转折,被转折的前一段走势类型只能是下跌与盘整,而无论的下跌还是盘整,买点之前都必然有一个走势中枢存在。归纳上述,无论前面的走势是什么情况,都唯一对应着一个中枢存在后走势的延续或转折,这分析对卖点同样有效。 因此,所有买卖点都必然对应着与该级别最靠近的一个中枢的关系。对于买点来说,该中枢下产生的必然对应着转折,中枢上产生的必然对应着延续。而中枢有三种情况:延续、扩张与新生。如果是中枢延续,那么在中枢上是不可能有买点的,因为中枢延续必然要求所有中枢上的走势都必然转折向下,在这时候,只可能有卖点。而中枢扩张或新生,在中枢之上都会存在买点,这类买点,就是第三类买点。也就是说,第三类买点是中枢扩张或新生产生的。中枢扩张导致一个更大级别的中枢,而中枢新生,就形成一个上涨的趋势,这就是第三类买点后必然出现的两种情况。对于更大级别中枢的情况,肯定没有马上出现一个上涨趋势的情况诱人,所以对于实际操作中,任何尽量避免第一种情况就是一个最大的问题。但无论是哪种情况,只要第三类买点的条件符合,其后都必然要赢利,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对于中枢下形成的买点,但如果该中枢是在上涨之中的,在中枢之下并不能必然形成买点,中枢下的买点,只可能存在于下跌与盘整的走势类型中。换言之,一个上涨趋势确定后,不可能再有第一类与第二类买点,只可能有第三类买点。而对于盘整的情况,其中枢的

缠中说禅回复总结之十四 —— 缠中说禅说三类卖买点要点

******************************** 缠中说禅说三类卖买点 ******************************* ******************** 问:沙发?请教(2006-12-01)000958能介入吗? 缠中说禅:学好上面一招,就要自己先分析一下,你看看用5日、10日,这股的最佳和第二买点在哪里?好的,就用刚才糊涂蛋所的000958分析一下。 随便就用5、10的系统,先看周线,如果资金大的,可以先看月线。 周线上,5周10周的第一个买点出现在7月22日的2。2元附近,有一个典型的背弛,具体自己去研究。第二个买点就是11月3日的2。6元附近,那是女上位后出现的第一次缠绕。 现在不是不可以买,只是最好的位置过去了。中线给股票没问题,短线可以参照日线的该种方法操作。******************** 各位注意 本ID告诉你的是最佳买点如何判断,并不是说除了这两个点就不能买,但那要承受更大的风险,而要长期成功,就要尽量学会把风险控制到最低。 还有,这只是一招,绝不能光靠这一招,但如果连一招都学不会,后面那些招怎么学? (2006-12-01 12:30:55) ********************

对于喜欢用日线的,用茅台为例子给一个分析,5日和10日。 8月7日,男上位的第二次缠绕后下跌,但成交量等都明显出现背弛,构成小的空头陷阱,成为第一个买点在41元附近。 9月14日,女上位的第一次缠绕下跌形成第二个买点在44元附近。 然后基本就沿着10日线一直上涨,即使是短线,10日线不有效跌破就继续持有等待第一个卖点,也就是缠绕后出现背弛的出现。第二个卖点就是变成男上位的第一个缠绕的高点。 ******************** 问:600058(2006-12-04)即是本人根据此程序选择的面首,请博主点评,谢谢。 缠中说禅:这选对了,在周线上,该股11月17日那周是典型的第二类买点。那时候介入就是最好的时机。

缠论三买(理论与实战)

缠论三买(理论与实战) 投资是一门艺术,而投资的艺术归根结底是资金管理的艺术,这就像歌唱的艺术,归根结底是呼吸的艺术一样。而市场的波动,归根结底是在前后两个高低点关系构成的一个完全分类中展开的,明白了这一点,市场就如同自己的掌纹一样举手可见了。以上这些,不但对于散户,对于庄家其实也是一样的,能明白这一点的,就可以在市场中游刃有余了。当然,这个境界还有向上一路,这就不是能对一般人说的,而且说了也白说,就不说了。投资是一门艺术,而投资的艺术归根结底是资金管理的艺术,这就像歌唱的艺术,归根结底是呼吸的艺术一样。而市场的波动,归根结底是在前后两个高低点关系构成的一个完全分类中展开的,明白了这一点,市场就如同自己的掌纹一样举手可见了。以上这些,不但对于散户,对于庄家其实也是一样的,能明白这一点的,就可以在市场中游刃有余了。当然,这个境界还有向上一路,这就不是能对一般人说的,而且说了也白说,就不说了。中枢选股(缠论) 缠中说禅中枢力量定律:中枢越简单,证明其中一方的力量越强大。中枢的复杂程度,是考察市场最终动向的一个很重要的依据。一个超复杂的中枢过后,就算一方赢了,其后的走势也是经常反复不断的。而且,在同一趋势中,相邻

两中枢的复杂程度、形态,经常有所区别。为什么?人都有提前量,而提前量,经常就是找最近的模本去抄袭,这样,等于在买卖的合力中,都加了一个提前的变量,从而造成整个结构的变化。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理,所谓不会二次跨进同一条河流,这本质上由人的贪嗔痴疑慢造成的。本博对缠论的总结,核心五个字“变换不变性”,明白了,你也就学透了。“变换不变性”,两个层面的东西。“不变性”指缠论的理论构造,是建立在数学公理基础上的可推导的一个完美的理论框架,是可以证明的,是恒定不变的。“变换”指建立在数学结合律基础上,对真实走势的多义性分解,多角度观察的一套方法。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一个建筑,“不变性”相当于结构设计,“变换”相当于建筑设计。结构设计是基础,必须遵循力学规则。建筑设计则是在结构设计的框架内,自由创造,充分发挥,设计出最优的功能、最美的观感,呈现艺术的价值。举凡大师,都是以建筑设计留名与世。“不变性”不讲了,都是基础的知识,不懂的去学,千万别偷心不死,不会走就想跑。今天,重点讲讲“变换”,也就是实战技术。观察走势,有两个角度,一个是走势类型,别一个是中枢,二者绝对不能混淆。好多人,观察走势容易乱,多半是没分清二者之间的区别。实站中,不外乎以下下几种操作模式:一、大级别分型操作模式这种模式,必须结合小级别走势进行判断。例如:日线分型操作者,进场的前提是出现底分型。从

缠论的第三类买卖 1---三买的分类(标准三买和破坏性三买的区别)

缠论的第三类买卖1---三买的分类(标准三买和破坏性三买 的区别) [转载]缠论的第三类买卖1 (2011-11-03 14:08:02) 原文地址:1" href="https://www.360docs.net/doc/d211727610.html,/s/blog_5fde47210102dzd7.html" target=_blank>缠论的第三类买卖1作者:简单就是美 1" name=image_operate_96841319449645265 alt="[转载]缠论的第三类买卖1" src="https://www.360docs.net/doc/d211727610.html,/DownloadImg/2014/09/0122/4 4799441_2" width=690 height=388 action-type="show-slide" action-data="http%3A%2F%https://www.360docs.net/doc/d211727610.html,%2Fmiddle%2F5f de4721gb006e97be592%26690" real_src="https://www.360docs.net/doc/d211727610.html,/DownloadImg/2014/09/0 122/44799441_2"> 同学们一定要学会自己看盘分析。这些都不是什么困难的东西。天天看别人的分析。永远也不属于自己。

28点下来的走势。没有一点出格的地方。把握好几个关键的点就可以了。比如34点下来。到35点一个线段延伸的趋势形成。后面必然是上涨或盘整和它连接。而35到36一个反向线段出来。36向上离开35这笔高点的幅度很小。所以上涨的可能就没有了。上涨没有了。就只有盘整了。而观察31 34中枢的前后。不背驰。那么形成第二个1分钟中枢的可能就是最大了。35到38显然形成了第二个1分钟中枢。这样。28点下来一个1分钟级别的趋势就形成了。趋势形成了。怎么样那?背驰随时发生。假如你把每个线段。也当作一笔走势来看待。28点下来就是以线段为基本单位的走势延伸。这样就和看一个线段延伸的过程一样了。当然了。1分钟图上的线段就是5分钟图上的笔走势。你用1分钟图上的线段当作笔走势来看延伸和5分钟图上看延伸是一样的。这里就是想告诉同学们。走势以及内部级别是一定的。和用什么周期图看没有什么关系。有同学到现在还搞不清楚这些。比如28到39就是一个1分钟级别的趋势走势。这个1分钟级别的趋势走势。在1分钟周期图。5分钟周期图或30分钟周期图上看。都是一样的。它自身的级别是一定的。而用不同的周期图看。就是有的清晰一些有的模糊一些罢了。 关于背驰问题。指标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结构。走势类型的转换。必然是发生在一个走势结构形成后。

第三类买点最嗜血

第三类买点最嗜血 第三类买点最嗜血三类买点与背驰判断,是缠的炒股理论的核心。为将理论与实战结合,他以自己曾操作过的贵州茅台(600519)、驰宏锌锗(600497)、工商银行(601398)、海马股份(000572)等个股为例,详解了安全买点与背驰判断。《流落》2007年12月19日流落红尘终是苦, 断无真乐可拈提。贪痴易见三涂道,信义难寻五色泥。意画心描诤黑白,神谋鬼诈唬东西。百年老醉南柯梦,别样生涯一样迷。贵州茅台:两大经典安全买点写于2006年12月1日40.60 空头排列第二次缠绕后下跌,成交量明显背驰,构成小的空头陷阱。2006年8月7日成为第一个买点在41元附近。2006年9月14日:多头排列的第一次缠绕下跌形成第二个买点在44元附近。注解:后期的走势,是沿着10日线一直上涨,即使是短线,10日线不跌破,就继续持有等待卖点。理论基础:对于一个简单的,由5日均线与10日均线构成的买卖系统,多头值得介入的只有两种情况:均线空头排列转折,均线多头排列中继。利用均线构成的买卖系统,首先要利用空头排列最后一次缠绕后背驰构成的空头陷阱 抄底进入,这是第一个值得买入的位置;而第二个值得买入的位置就是多头排列后第一次缠绕形成的低位,但一般空头

排列后的第一次缠绕不是机会,如何判断是最后一次缠绕?最有力的就是利用好背驰制造的空头陷阱。这两个买点的风险是最小的。驰宏锌锗:下跌+上涨跑出大黑马写于2006年12月14日也就是说,从2004年6月2日到2005年7月27日,构成标准的下跌+盘整+下跌的走势。日线上,2004年6月2日到2004年9月10日,构成下跌走势。2004年9月10日到2005年3月14日,构成盘整走势。2005年3月14日到2005年7月27日,构成下跌走势。注解:在相应的2005年3月14日到2005年7月27日的第二次下跌走势中,7月27日出现明显的第一类买点,这就完美地构成了“ 下跌+上涨”买卖方法的标准买入信号。其后走势,很快就回到2004年9月10日到2005年3月14日的盘整区间,然后回调在2005年12月8日出现标准的第二类买点,其后走势就不用多说了。理论基础:任何走势都可以分解成上涨、下跌、盘整三种基本情况,三种基本走势有六种组合可能代表着三类不同的走势:陷阱式——上涨+下跌,下跌+ 上涨;反转式——上涨+盘整+下跌,下跌+盘整+上涨;中继式——上涨+盘整+上涨,下跌+盘整+下跌。对于资金量不大的投资者,最有效的一种方法是只参与下跌+上涨的走势。当你希望用下跌+上涨买卖方法介入一只出现第一类买点的股票,可以选择的只有前面是下跌+盘整+下跌型的走势后出现第一类买点。而介入后,一旦

缠论入门三招-K线重叠

K线重叠理论是入门级的东西,也是划分走势的关键 我把整个道理给你们讲讲,感觉你们有很大的理解误区 K线重叠理论的几句话,我总结了近三年,而且是递归出来的 注意哈,我这里没包含整个说法 基本原理是,小级别的中枢构造,一定在大级别图上体现为K线重叠 这是它的基本构造原理 那么,为了体现K线重叠和级别的关系,我们还要分类 为什么,重叠数量过多的时候,体现为小级别的中枢延伸或者扩展 如果超过一定数量,走势必然升级,这个时候,走势就不是标准的笔和线段了 小级别图上9段重叠,大级别图上NK重叠,和笔线段就没关系了 那么重叠数量的分类就是,在你观察的图表中 20K左右重叠,为次级别中枢 5-15K左右重叠,为次次级别中枢 1-2K重叠,为次次次级别中枢 这样,你在大级别图上,就能马上找到目前走势的级别,位置,快速确认走势是否有机会 举个例子

这个票的日线图,我们看到了日线一笔下,对应了两组K线重叠 那么第一组的数量,推理下去,5F中枢;第二组数量,也是5F中枢 这表明,这是个5F趋势下的走势 那么第二中枢后来个3卖点后再新低,立刻1买出现 我之所以能迅速的分解走势,看票,马上知道走势的位置,10秒足够,就是K线重叠原理给我的能力 这个东西,和分型并不矛盾,也是我从分型中获得灵感 缠说,分型一定对应着某级别的中枢 中继分型肯定对应着延伸或者扩展之类的玩意 这个话在缠的分型辅助操作中有 只是缠没有分类确认K线重叠数量和级别的关系 我通过递归,找到了这个分类

那么就解决了大问题 对于3-4.15-20K的,我这里是个空白,因为这里刚好对应着可能还是延伸,或者扩展不成功的情况 那你到小级别图上去看 看看是延伸,还是扩展成功 那么有了这个理论,我们看缠的很多原图,我找一个哈 这个图,为什么缠说是日线级别的三买 因为缠当时是把笔中枢当成本级别中枢的,所以日线图就成了日线中枢哈,实际是我们现在说的30F级别

缠中说禅:-1--3类买卖点图示

1-3类买、卖点图示1 1- 3类买、卖点图示2

第3类买、卖点图示 ------------------------------------------------- 缠中说禅技术分析基本原理 https://www.360docs.net/doc/d211727610.html,/chzhshch/jibenyuanli.html。 一、缠中说禅技术分析基本原理一: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类型终要完成。 1、缠中说禅走势中枢:某级别走势类型中,被至少三个连续次级别走势类型所重叠的部分。具体的计算以前三个连续次级别的重叠为准。 2、缠中说禅盘整:在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中,某完成的走势类型只包含一个缠中说禅走势中枢,就称为该级别的缠中说禅盘整。 3、缠中说禅趋势:在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中,某完成的走势类型至少包含两个以上依次同向的缠中说禅走势中枢,就称为该级别的缠中说禅趋势。该方向向上就称为上涨,向下就称为下跌。 二、缠中说禅技术分析基本原理二:任何级别任何完成的走势类型,必然包含一个以上的缠中说禅走势中枢。 1、缠中说禅走势分解定理一: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都可以分解成同级别“盘整”、“下跌”

与“上涨”三种走势类型的连接。 2、缠中说禅走势分解定理二: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类型,都至少由三段以上次级别走势类型构成。 3、缠中说禅走势中枢定理一:在趋势中,连接两个同级别“缠中说禅走势中枢”的必然是次级别以下级别的走势类型。 4、缠中说禅走势中枢定理二:在盘整中,无论是离开还是返回“缠中说禅走势中枢”的走势类型必然是次级别以下的。 5、缠中说禅走势中枢定理三:某级别“缠中说禅走势中枢”的破坏,当且仅当一个次级别走势离开该“缠中说禅走势中枢”后,其后的次级别回抽走势不重新回到该“缠中说禅走势中枢”内。 6、缠中说禅走势级别延续定理一:在更大级别缠中说禅走势中枢产生前,该级别走势类型将延续。 7、缠中说禅走势级别延续定理二:更大级别缠中说禅走势中枢产生,当且仅当围绕连续两个同级别缠中说禅走势中枢产生的波动区间产生重叠。 8、缠中说禅背驰-买卖点定理:任一背驰都必然制造某级别的买卖点,任一级别的买卖点都必然源自某级别走势的背驰。 9、缠中说禅升跌完备性定理:市场中的任何向上与下跌,都必然从三类缠中说禅买卖点中的某一类开始以及结束。 10、缠中说禅趋势转折定律:任何级别的上涨转折都是由某级别的第一类卖点构成的;任何的下跌转折都是由某级别的第一类买点构成的。 11、缠中说禅背驰-转折定理:某级别趋势的背驰将导致该趋势最后一个中枢的级别扩展、该级别更大级别的盘整或该级别以上级别的反趋势。 12、缠中说禅买卖点级别定理:大级别的买卖点必然是次级别以下某一级别的买卖点。 13、缠中说禅走势背驰段:在某级别的某类型走势,如果构成背驰或盘整背驰,就把这段走势类型称为某级别的背驰段。 14、缠中说禅精确大转折点寻找程序定理:某大级别的转折点,可以通过不同级别背驰段的逐级收缩范围而确定。 15、缠中说禅走势类型分解原则:一个某级别的走势类型中,不可能出现比该级别更大的中枢,一旦出现,就证明这不是一个某级别的走势类型,而是更大级别走势类型的一部分或几个该级别走势类型的连接。

缠论一买、三买选股公式(飞狐+悟多公式)

缠论一买、三买选股公式(飞狐+悟多公式) MA10:=MA(CLOSE,10); MA5:=MA(CLOSE,5); MA1:=MA5-MA10; MA2:=MA10; MA3:=MA10; DATANUMBER:=DATATYPE; DATANUMBER1:=DATATYPE; DATANUMBER2:=DATATYPE; DATANUMBER3:=DATATYPE; LING:=HIGH; <% vbdatanumber = ("datanumber") vbdatanumber1 = ("datanumber1") vbdatanumber2 = ("datanumber2") vbdata=1 vbdata1= vbdata2=1 Select Case vbdatanumber Case 0 vbdata= vbdata1= vbdata2= Case 1 vbdata= vbdata1= vbdata2= Case 2 vbdata=

vbdata2= Case 3 vbdata= vbdata1= vbdata2= Case 4 vbdata= vbdata1= vbdata2= Case 5 vbdata= vbdata1= vbdata2= Case 6 vbdata= vbdata1= vbdata2= Case 7 vbdata= vbdata1= vbdata2= Case 8 vbdata= vbdata1= vbdata2= Case 9 vbdata= vbdata1= vbdata2= Case 10 vbdata= vbdata1= vbdata2= Case 11 vbdata= vbdata1= vbdata2= Case 12 vbdata= vbdata1= vbdata2= Case else vbdata=2

缠论第三类买卖点再分辨

教材和缠回复中关于第三类买卖点内容: 1、第三类买卖点定理: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向上离开缠中说禅走势中枢,然后以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回试,其低点不跌破ZG,则构成第三类买点;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向下离开缠中说禅走势中枢,然后以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回抽,其高点不升破ZD,则构成第三类卖点。 2、离开与回抽均必须次级别的“2007-05-22 答疑中离开中枢必须是次级别,回试也必须是次级别,单在中枢上有一个次级别的中枢并不能绝对保证安全,例如,很多跳空后的岛型反转就是这样。第三类买卖点后可以演化成更大级别的震荡,当然有可能两者的位置特别近,所以要选择大级别的操作,这样才有足够回旋的空间。当然,如果你技术好点,能精细去当下把握第三类买点转化为大级别震荡的这种情况,一旦出现,马上离开,也就是只选择继续中枢上移的那种,这样会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只要级别不太小,即使是转化为大级别震荡的情况,也能有足够的利润空间去从容离开。” 3、课程36中大盘例题,说明按照结合律,离开中枢的次级别趋势的第二个中枢未触及中枢的情况下,该第二个中枢可视为第三类买点。 课程37中“如果a+A+b+B+c是上涨,c一定要创出新高;a+A+b+B+c是下跌,c一定要创出新低。否则,就算c包含B的第三类买卖点,也可以对围绕B的次级别震荡用盘整背驰的方式进行判断。对c的内部进行分析,由于c包含B的第三类买卖点,则c至少包含两个次级别中枢,否则满足不了次级别离开后次级别回拉不重回中枢的条件。这两个中枢构成次级别趋势的关系,是最标准最常见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就可以继续套用a+A+b+B+c的形式进行次级别分析确定c中内部结构里次级别趋势的背驰问题,形成类似区间套的状态。”这段也说明离开中枢的次级别趋势的第二个中枢未触及中枢的情况下,该第二个中枢可视为第三类买点。 4、课程92中“中枢震荡中次级别的类型其实是很重要的,如果是一个趋势类型,Zn又出现相应的配合,那么一定要注意变盘的发生,特别那种最后一个次级别中枢在中枢之外的,一旦下一个次级别走势在该次级别中枢区间完成,震荡就会出现变盘。”该段文字则将次级别趋势类型中在中枢外的一个次级别中枢不视作第三类买卖点。 5、课程86中“必须注意,对于趋势的转折来说,例如上面的1分钟下跌趋势,最后背驰转折后,第一个上去的线段卖点,很有可能刚好形成最后一个1分钟中枢的第三类卖点,这时候,这个卖点,几乎没有任何的操作意义,反而是要考虑下来的那个第二类买点。很多抄底的人,经常在第一次冲起后就给震掉,然后再追高买回来,就是没搞清楚这种关系。”这段文字可能是说趋势背驰后的第一种情况 6、课程18中““缠中说禅走势中枢”定理三:某级别“缠中说禅走势中枢”的破坏,当且仅当一个次级别走势离开该“缠中说禅走势中枢”后,其后的次级别回抽走势不重新回到该“缠中说禅走势中枢”内。这定理三中的两个次级别走势的组合只有三种:趋势+盘整,趋势+反趋势,盘整+反趋势。其中的趋势分为上涨与下跌,分别代表从上方突破与下方跌破两种情况。而站在实用的角度,最用力的破坏,就是:趋势+盘整。”这段文字则明显明确了2个次级别是2个走势类型,且只有3种组合,否认了次级别趋势中包含第三类买卖点。 7、课程24“用MACD判断背驰,首先要有两段同向的趋势。同向趋势之间一定有一个盘整或反向趋势连接,把这三段分别称为A、B、C段。显然,B的中枢级别比A、C里的中枢级别都要大,否则A、B、C就连成一个大的趋势或大的中枢了。A段之前,一定是和B同级别或更大级别的一个中枢,而且不可能是一个和A逆向的趋势,否则这三段就会在一个大的中枢里了。归纳上述,用MACD判断背驰的前提是,A、B、C段在一个大的趋势里,其中A 之前已经有一个中枢,而B是这个大趋势的另一个中枢,这个中枢一般会把MACD的黄白线(也就是DIFF和DEA)回拉到0轴附近。而C段的走势类型完成时对应的MACD柱子面积(向上的看红柱子,向下看绿柱子)比A段对应的面积要小,这时候就构成标准的背弛。”

第三类买点的详细教程缠中说禅

第三类买点的详细教程(股海一粟) 原文地址:作者: 第三类买点的详细教程(一) 第三类买点属于缠中说禅技术理论中的高精尖技术,运用熟练,那就是一台真正的高速的印钞机。但很多同学在基础都没有搞懂前就在用他所谓的“第三类买点”操作,不亏损,那才是奇迹。实际中看到了太多的运用第三类买点而亏损的例子,于是大喊“缠论无用”的人大有人在,有必要写这样一篇文章,以维护缠论的尊严。 熟懂第三类买点,必须要先熟懂分型、笔、线段和中枢这些基本概念以及相应的划分,否则,都是空谈。所以在学这个技术前,先把基础弄扎实才是关键。 本教程提纲: 第一节:理解第三类买卖点的定义 第二节:第三类买点图例讲解 第三节:中枢上的最牛的买点(起爆点) 第四节:第三类买点的选股要点 第五节:正在形成中的第三类买点股 第一节:理解第三类买点的定义 第三类买卖点定理: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向上离开走势中枢,然后以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回试,其低点不跌破ZG,则构成第三类买点。 关键词: 1.走势类型。 缠论课文中前后出现两个“走势类型”的定义: (1)走势的三种分类:上涨、下跌、盘整。 上涨:最近一个高点比前一高点高,且最近一个低点比前一低点高。 下跌:最近一个高点比前一高点低,且最近一个低点比前一低点低。 盘整:最近一个高点比前一高点高,且最近一个低点比前一低点低;或者最近一个高点比前一高点低,且最近一个低点比前一低点高。

(2)按中枢分类:上涨、下跌、盘整。 上涨:向上走势中包含2个同级别的中枢以上。 下跌:向下走势中包含2个同级别的中枢以上。 盘整:只包含一个中枢的走势。 在实战应用中这两种走势类型都可以用,挑熟练的用。 2.次级别。 何为次级别?从大到小我完全分类如下: 本级别本级别图上对应的次级别次级别图上对应的级别 周线中枢周线线段日线走势 周线笔中枢周线笔日线线段(次次级别的30分走势) 日线中枢日线线段30分走势 日线笔中枢日线笔30分线段(次次级别的5分走势) 30分钟中枢30分钟线段5分走势 30分钟笔中枢30分钟笔5分线段(次次级别的1分走势) 5分钟中枢5分钟线段1分走势 5分钟笔中枢 5分钟笔 1分线段 1分钟中枢1分钟线段 比如我们最常见的30分中枢,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离开”后,这个次级别可以看作是一根30分钟的线段离开这个中枢,然后以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回试”,可以看作是一根30分钟线段的回落。 3.ZG。 确认第三类买卖点的前提,是要划分正确的中枢,中枢也不理解,就应用3买,亏死是必然的。所以,基础要扎实。ZG 指的是中枢区间的高点,因为GG比ZG高,因此,如果以为破了GG就是三买不存在了那么之后就可能要吃亏,而DD比ZD低,如果因为顶破了DD就继续中枢震荡的话那么之后也可能要吃亏。因此,必须先确认正确的中枢区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