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黄阴离子插层镁铝水滑石的合成、表征及光学性能研究

合集下载

超分子结构[Co(C_2O_4)_3]~(3-)插层镁铝水滑石的组成及热稳定性

超分子结构[Co(C_2O_4)_3]~(3-)插层镁铝水滑石的组成及热稳定性

硅 酸 盐 学 报 · 72 ·2009年超分子结构[Co(C 2O 4)3]3–插层镁铝水滑石的组成及热稳定性王力耕,余 锋,潘国祥,应逸文,龚 渊,倪哲明(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材料学院,杭州 310014)摘 要:以Mg 0.67Al 0.33(OH)2(NO 3–)0.33·0.61H 2O 水滑石为前驱体,用离子交换法将三草酸合钴酸根([Co(C 2O 4)3]3–)插入到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 ,LDHs)层间,用X 射线衍射谱、Fourier 变换红外光谱、热重–差热分析和电感偶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等对样品进行表征。

结果表明:[Co(C 2O 4)3]3–可取代层间的NO 3–组装得到晶体结构良好的[Co(C 2O 4)3]3––LDHs 。

[Co(C 2O 4)3]3––LDHs 的层间距为1.008 nm ;通过与半经验PM3分子轨道法优化计算得到的[Co(C 2O 4)3]3–三维尺寸进行比较,推测客体[Co(C 2O 4)3]3–是沿短轴垂直于层板的方式单层交替排布于层间,与主体层板通过氢键与静电作用形成超分子结构,增加了[Co(C 2O 4)3]3–的稳定性。

关键词:水滑石;插层;超分子结构;热稳定性中图分类号:O614.22;O614.3;O614.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454–5648(2009)01–0072–04COMPOSITION AND THERMAL STABILITY OF SUPRAMOLECULAR ASSEMBLY [Co(C 2O 4)3]3–INTERCALATED Mg–Al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WANG Ligeng ,YU Feng ,P AN Guoxiang ,YING Yiwen ,GONG Yuan ,NI Zheming(College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Materials Science,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ngzhou 310014, China)Abstract: [Co(C 2O 4)3]3–pillared Mg–Al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 (LDHs) were successfully assembled by ion-exchange method using Mg 0.67Al 0.33(OH)2(NO 3–)0.33·0.61H 2O as a precursor. The samples thereby obtained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microscopy, thermogravimetric–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 and inductive coupled plasma emission spec-trometry measuremen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riginal interlayer nitrate anions of the Mg/Al–LDHs can be replaced by [Co(C 2O 4)3]3–, producing [Co(C 2O 4)3]3– intercalated Mg/Al–LDHs ([Co(C 2O 4)3]3––LDHs) with good crystallinity. The interlayer spacing of the as-synthesized [Co(C 2O 4)3]3––LDHs is 1.008 nm, and it is compared with a three-dimensional molecular size of [Co(C 2O 4)3]3– calculated from the PM3 semi-empirical molecular orbital method. The [Co(C 2O 4)3]3– guests are arranged by an alter-nate and monolayer positioned vertically (along the short axis orientation) between layers. The interaction of the host layers and the guests occurs through hydrogen bonding and electrostatic attraction, confirming that the intercalated LDHs have a supramolecular structure, which increases the thermal stability of [Co(C 2O 4)3]3–.Key words: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 intercalation; supramolecular structure; thermal stability水滑石,又称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 LDHs),[1] 其化学式为[M 2+1–x M 3+x (OH)2]x+ (A n –)x/n ·m H 2O(其中:M 2+和M 3+分别代表2价和3价金属阳离子,下标x 为金属元素的含量变化,A n –代表层间电荷数为n 的有机或无机阴离子,m 为层间水分子的数目[2])。

水滑石概述——精选推荐

水滑石概述——精选推荐

⽔滑⽯概述1.1 ⽔滑⽯概述⽔滑⽯类层状化合物是⼀类近年来发展迅速的阴离⼦型粘⼟,⾃然界含量很少,是⼀类由带正电荷的⽔镁⽯层结构和层间填充带负电荷的阴离⼦所构成的层柱状化合物,具有⼴阔应⽤范围。

它具有与蒙脱⼟类阳离⼦粘⼟类似的层状结构,不同的是⾻架为阳离⼦,层间为阴离⼦,显碱性,层间距可通过填充离⼦半径不同的阴离⼦来调变。

由于它们的主体成分⼀般是由两种⾦属的氢氧化物构成,因此⼜称其为层状双⾦属氢氧化物(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简称LDHs)。

⽐较常见的Mg/Al 组分的LDHs,称为⽔滑⽯(Hydrotalcite,简称HT);其它组分的LDHs 也可称为类⽔滑⽯(Hydrotalcite like compound,简称HTlc);它们的层插化学产物称为柱撑⽔滑⽯(Pillared Hydrotalcite)。

⽔滑⽯、类⽔滑⽯和柱撑⽔滑⽯统称为⽔滑⽯类材料。

可以通过调变⾦属离⼦和阴离⼦种类、⼤⼩等,改变⽔滑⽯类层状化合物的化学和物理性质,从⽽制得不同性能的材料。

⽔滑⽯于1842年在瑞典⾸次被发现,它是⼀种碳酸型镁铝双氢氧化物,在⾃然状态下以叶状和旋转板状或纤维团状形式存在。

在发现⽔滑⽯的同时,另⼀种由镁铁组成的碳酸型双氢氧化物也被发现,这种物质和其它含有不同物质组成的矿物质⼀样与⽔滑⽯具有基本相同的结构和相似的特征。

佛罗伦萨⼤学的矿物学教授E.Manasse⾸先提出⽔滑⽯及其它同类型矿物质的化学式,他提出⽔滑⽯的精确简式Mg6A12(OH)16CO3·4H2O,并且认为碳酸根离⼦是必不可少的。

这种观点在那时⽐较流⾏,并且持续了很多年。

直到1941年,弗罗德的⼀篇题为“Constitution and polymorphism of the Pyroarite and Sjogrenite Groups”的发表,这些矿物质的组成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才真正被认清。

SO4 2-插层ZnAl和MgAl类水滑石的制备条件研究

SO4 2-插层ZnAl和MgAl类水滑石的制备条件研究
加 , 滑 石 的层 间距 增 大 .R 测试 证 实 , 间插 层 的 阴 离子 为 S 一 水 I 层 .
关键词 : 类水 滑石 ; 层状化合物 ; 硫酸根离子 ; 插层
中图分类 号 : ( 4 ; TQ 2 3 3 6 46 文献标识码 : A
水滑 石 ( yrtlt, 称 HT) 一 种 由带 hdoa i 简 ce 是 正 电荷 的金属 氢 氧 化 物 层 和层 间填 充带 负 电荷 的阴 离子 构 成 的层 状 化合 物 , 又称 阴 离子 黏 土 ,
离子交 换 的方法 用 s 一交 换 Mg c 一制得 .
抽 滤 , 涤 至 中性 ,0℃ 干燥 1 , 到 类 水 滑 洗 8 2h 得
石化 合物 . 1 2 样 品的表 征 .
Mg 1 一s j A一 c 一0 一类水滑石 , 发现该化合物具有
良好的红外吸收功能 . 在催化反应中, 含有 s ; 0一
1 实验 部 分
1 1 Z A.0 . T c 和 Mg I 0 . ' c 的制备 . n I 4 Ls 8 H A. 4Hl S 8 q _
其结构类似于水镁石[ . 卜 如果层板上的 Mg 2
被 N ,n F2等二价金属离子取代 ,O 一 i z2 e , C ;
被 OH一 C 一 NO , 1 , ;取 代 , 形成 类水 滑石 ( 称 可 简
第2 2卷
第 4期








V0. 2 No 4 1 2 .
2 0 .2 0 8 1
J RN HE OU AL OF S NYA NS TU HE I AL T C NG I TI TE OF C M C E HNOL Y OG

【CN109734109A】一种制备乙基黄原酸插层镁铝水滑石的方法【专利】

【CN109734109A】一种制备乙基黄原酸插层镁铝水滑石的方法【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158609.4(22)申请日 2019.02.22(71)申请人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地址 071000 河北省保定市莲池区永华北大街619号(72)发明人 杨丽娟 朱洪涛 李岩娜 赵影 王俊敏 王惠娟 (51)Int.Cl.C01F 7/00(2006.01)(54)发明名称一种制备乙基黄原酸插层镁铝水滑石的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乙基黄原酸插层镁铝水滑石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六水合氯化铝与六水合氯化镁按照摩尔比2∶1的比例进行称取溶解,得到混合溶液A;B、将尿素与乙基黄原酸钠按照摩尔比4∶1的比例进行称取溶解,得到混合溶液B;C、将混合溶液B放置在反应容器内,将混合溶液A逐渐滴加至混合溶液B中,与此同时对混合溶液B进行搅拌,在混合溶液A滴加至其总量的50%时,在滴加混合溶液A的同时向混合溶液B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D、滴加完毕后加快搅拌速度,持续搅拌2h,然后静置12h;E、将静置后的溶液进行抽滤、干燥、研磨,得淡黄色粉末状水滑石。

本发明能够改进现有技术的不足,改善了乙基黄原酸插层镁铝水滑石的晶体结构。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CN 109734109 A 2019.05.10C N 109734109A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109734109 A1.一种制备乙基黄原酸插层镁铝水滑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将六水合氯化铝与六水合氯化镁按照摩尔比2∶1的比例进行称取,然后加入去离子水中进行溶解,得到混合溶液A;B、将尿素与乙基黄原酸钠按照摩尔比4∶1的比例进行称取,然后加入去离子水中进行溶解,得到混合溶液B;C、将混合溶液B放置在反应容器内,将混合溶液A逐渐滴加至混合溶液B中,与此同时对混合溶液B进行搅拌,反应容器内的温度由滴加开始时的25℃线性增加至滴加结束是的75℃,在混合溶液A滴加至其总量的50%时,在滴加混合溶液A的同时向混合溶液B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的滴加与混合溶液A的滴加同时结束,滴加的氢氧化钠与滴加的尿素的摩尔比为1∶10;D、滴加完毕后加快搅拌速度,持续搅拌2h,然后静置12h;E、将静置后的溶液进行抽滤,并用去离子水洗涤滤饼至中性,在80℃下干燥12h,取出滤饼,研磨,得淡黄色粉末状水滑石,即为乙基黄原酸插层镁铝水滑石。

铜镁铝类水滑石的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铜镁铝类水滑石的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A b s t r a c t : C u—Mg —A 1 H y d r o t a l c i t e—l i k e c o mp o u n d s( H T L C s )W e r e s y n t h e s i z e d b y i n s t a n t s y n t h e i t c me t h o d .T h e b e s t
s y n t h e s i s c o n d i t i o n s wa s :p H v lu a e i s 9, M。 / M。 mo l e r a i t o i s 3 C u / Mg 2 mo l e r a i t o i s 2T h e HT L Cs c a t a l y s t s w e r e

g e n e r a t e d a c o mp l e t e l a y e r e d s t r u c t u r e, wi t h a s i n g l e c r y s t a l l i n e p h a s e a n d is h h c ys r t a l l i n e HTL C s .Us i n g C - Ms A J n TL C s


c h a r a c t e r i z e d b y XRD, F T—I R a n d S EM. T h e r e s u l t s p r o v e d t h a t C u “ h a v e e n t e r e d t he Hy d r o t a l c i t e l a mi n a t e s a n d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o f me t h y l e n e b l u e , p H v lu a e , ea r c t i o n t i me a n d t h e o x i d a n t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o n t h e i n lu f e n c e o f me t h y l e n e b l u e d e c o l o r i z a i t o n r a t e we r e i n v e s t i g a t e d b y s i n g l e f a c t o r e x p e i r me n t .T h e e x p e r i me n t l a r e s lt u s s h o we d t h a t t h e o p i t ma l c a t My t i c c o n it d i o n s wa s i n g q u a n i t t y wa s 0 . 7 5 g ・L~ , H2 0 2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w a s 1 . 5 % , ea r c t i o n t i me W a S 3 h,p H

有机紫外吸收剂插层锌铝水滑石的制备及表征

有机紫外吸收剂插层锌铝水滑石的制备及表征

prm t sa dc ag e syw r a uae s ga nt ( /— ) eh df m G 8 otaep c ae aa ee n h redn i eecl ltdui biio HF63 m to r 9 w sf r ak g. r t c n i 1 G o w
维普资讯
第 3期
2 0 年 3月 07






CHI S OURN NORGANI NE E J AL OF I C CHEMI TR S Y
Vo1 . . NO3 23 M a . 00 r.2 7
有 机 紫 外 吸收 剂 插 层锌 铝 水 滑石 的制 备 及表 征
L e IL i
L U S i u L a —h n C I h— n J IB oS a HEN DaZ o —h u
( e aoao n p r i n rcsigo oe P l r trl o B in i , yLb r r o aa o a dPoesn K ty t n fN vl o me Ma isf e i y e a j gCt y
Ab t a t 5 s lo aiyl a i , 4一 y r x 一 一 t 0 y i a c c d n 2 h d o y 4 me h x be z p n ne 5 s r c : 一 u f s lc i c d c h d o y 3 me h x cnn mi a i a d 一 y r x 一 一 t 0 v n 0 he 0 一 一 s lo c a i r n e c l t d i t — y r t lie lke c mp u dsb o — x h n e p o e u e Th b an d uf ni cd wee i t r a ae n o Zn A1h d o a ct —i o o n y i n e c a g r c d r s e o ti e

插层组装超分子结构阴离子层柱状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插层组装超分子结构阴离子层柱状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No 4 .
Aug 2 07 ., 0
插 层 组装 超 分 子 结构 阴离子 层 柱 状材 料 的合 成 与 表征
郭军 , 忠玉, 贺 胡传跃 , 易涛 , 申湘忠 , 张立 国
( 湖南人文科技学 院 , 湖南 [ 摘 娄底 4 70 ) 10 0 要] 用原位法和以 z l nA 一硝 酸根 水滑石 、 gA 一硝酸根 水 滑石 为前驱 体 的 阴离子直接 交换 法 分另 制 备 了 M 1 1
用 J可大大改 变水 滑石 的物 理化 学性质 , 而获 得一 大 , 从 类具有特殊性能 的所谓插层水滑石材料 ” 。近年来 , 柱撑 插层水滑石材料 已被广泛应用于催化和吸附 , 在光化学 、 电 化学 、 固定化酶 、 医药和农药 等领域也展现 了诱人 的应用前 景” 'J I 。因此 , 进一步探讨这类材料 的制 备方法 与合 成条
z 2 l 铁 氰 酸根 、 nA 一亚 铁 氰 酸根 、 nA 一重铬 酸 根 以及 MgA 一 氰 酸根 插 层 水 滑 石 , X D 和 I 手段 对 所 合 成 nA 一 z 2l z l 21 铁 用 R R
的样品进行 了结构表征 , 比较 了不 同合成方法对合成样品性质的 影响。结果表 明: 采用原位 法和 阴离子 直接 交换法均 能
维普资讯
第 4期 20 07年 8月
湖南人文科技学 院学报
J u n lo n n t u e o ma i e ,S i n e a d T c n lg o r a fHu a I si t fHu n t s c e c n e h o o y n t i
较 3价金属离子分别对 Mg 、 1 “ A“进行 同晶取代 可形成类 水 在 对 合 成 样 品进 行 组 成 与 结 构 表 征 的基 础 上 , 为 详 细 地 比较 了不 同合 成方 滑石化 合 物 ( aee o b yrx e ) 其 组 成 通 式 为 研究 了合 成样 品的热稳 定性 及其规律 , L yrd D u l H doi s , e d

镁铝水滑石的改性及其脱色性能的研究

镁铝水滑石的改性及其脱色性能的研究
本 文用 共沉 淀法 制备 了镁 铝水 滑石 ,然后 对水 滑 石 进行 了焙 烧 ,并 对焙 烧产 物通 过表 面活 性剂 十二 烷
收 稿 日期 :2017—04一l9 作者简介 :朱清 (1987~),女 ,硕士生 ,研究方 向:无机 TiO2纳米材料和镁铝水滑石材料的研究

l一
■量圃 2018 Vo1.32,No.1
第 32卷第 1期 2018年 1月
化 工81TU
Chem ical Industry Times
VoI.32,No.1 Jan.1.2018
doi:10.16597/j.cnki.issn.1002—154x.2018.01.001
镁 铝 水 滑 石 的 改 性 及 其 脱 色 性 能 的 研 究
性 剂插 层 LDHs可 作 为 转 移 溶 液体 系 中非 离 子 型 有 机 物 如苯 、萘 酚 、三 唑 酮 等 的 吸 附 剂 使 用 ’ 。 十 二 烷基 苯磺 酸钠 (C H 。NaO S,SDBS)是 白色 或 淡 黄 色粉 状或 片状 固体 ,难 挥 发 易 溶 于水 ,是一 种 阴离 子 型表 面活性 剂 J。石雯 等 ¨ 研究 了十 二烷 基 苯磺 酸 钠改 性 的镁 铝 水滑石 吸 附 2,4一D 除 草 剂性 能 研 究 , 结 果 表 明改 性 后 的水 滑 石 对 2,4一D 除 草 剂 吸 附 量 增 加 了 5~10倍 。
科技进展{Advances in Science&Technology}
基 苯磺酸 钠进 行 改性 。用 x射线 衍 射 和 红外 光 谱 对 改性 后 的产 物 的结 构 进行 了表 征和分 析 ,以苯 酚绿 为 研究 对象 ,系统考 察 了溶 液 的 pH 值 、吸 附时 间 、吸 附 剂 投加量 等 因素 对 吸附剂 吸 附性能 的影 响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图分类号 : B 4 文献标识码 : T 3 A
文章编号 :0 089 (010 - 1-4 10 -082 1)40 20 0
S u y o e r to , a a t rz t n a d Opt a o e te fFl o e c i n e c lt dHy o act-i eM a e il t d n Pr pa a n Ch r ce ia o n i l i i c Pr p riso u r s enI t r a ae dr t lielk t ra
l rse aina jc. h a l w r hrce zdb D, TR, G— Ca loo t . r ut h s o v loeci f oeci no s betT esmpe eec aat ie yXR F I T DS dFu rme yAs sl te mi inwa e f eFu rse u n o s r n r ae , e s ot h n
可调控性和多样化 , 为其发展提供了广 阔的空间, 可
作为 催化材 料、 离和 吸附材料 、 分 功能性 助剂材 料 等 ,
广泛应 用于多个领域 。目前较常见 的插层水滑石 ]
的方法是离 子交换 法 , 方法是 利用其 层 间阴离 子可 该 交换 性 , 将要 插 入 的客体 阴离子 交换 到 水滑 石 层 问。 另外 , 焙烧复 原法也 是插层 水滑石 一种 比较独特 的方 法 , 法 是利 用 了水滑 石独 特 的 “ 构记 忆效 应”将 该 结 , 客体 阴离子 插 入层 间 口, 】因为 有机 阴离子均 具备 不 同 特性 , 其插 入 水滑 石层 间后合 成 的有机 、 机复 合 使 无 材料也表现 出新 的性质 , 从而得 到更好 的应 用。
可 以通 过研 究组装 后的荧光效 果 , 组装 成具有 O 其构筑基元和结构的 (H2 ( H ] 1 。
果的类水滑石功能材料 , 并进一步了解水滑石层间复 杂 的结构对该类 阴离子荧光效应的影响 [] 3 进一步 - 6 发展固体荧光颜料的应用。
1 实验 部分
第3 卷 第4 4 期 2 1 7 01 年 月
非 金 属 矿
N O M e al i i s n. t 1 c M ne
V 1 4 NO. o. 3 4 J y ul ,201 1
荧光黄阴离子插层镁铝水滑石的合成、 表征及光学性能研究
庞 海霞 刘恒胜 刘 长珍 郑建 华 张 毅
mo e w v , dte n e s e a a .t h we a e u cinmae a c udrg lt te u r se c fh ra i in v d ol wa e a tn i b c me t o n h i y t we k I s o dt t n t t l o l ua oec n e t e g nc n o . h t f h o i r e eh f l o o a
Ke r LDHs fu r s en i t r a ae f r s e c y wo ds l o ec i nec lt l uo e c n e
水 滑 石、 水 滑 石 和 插 层 水 滑 石 统 称 为 水 类
滑 石 类 插 层 材 料 (DH ) 其 化 学 组 成 通 常 为 L s,
Pa g Ha x a ' Li n s e g Li n ii‘ 。 u He g h n u Cha g h n n z e Z e g Ja h a Z n h n i n u  ̄ ha g Yi
( c o l f h mia & E vrn naE gneig H b i iesyo tcn lg , u a , b i 3 0 8 2 C l g f a r l cec n 1S h o C e c l n i metl n ier , u e v ri feh oo yW h n Hu e o o n Un t 4 0 6 ; ol eo M t i i e d e e aS n a
Ch mia E gn e n , hn ie s f e s i c s Wu a , b i 4 0 7 ) e c l n ie r g C i a i Unv ri o G o ce e , h n Hu e y t n 3 04
Ab ta t Th u cinmaeil sma e b acn dm eh da dine c a g dm eh d u igCO3 y eM g A1h doact sp e us ra d sr c efn to tra d y c li e to n o x h n e to , sn wa 。tp , 一 y r tliea rc ro n
材料。并用 F I 、 R 、 G D C和分子荧光光度 计等手段 对样品进行 了表征 , TR X D T - S 发现该功能材料的 荧光发射波长发 生蓝移( 1 a , 约 0 m) 且其发光
强度 比荧光黄 明显减弱 , 表明该功能材料 能有效调控有机 阴离子的荧光性能 。 关键 词 水滑石类插层材料 荧光黄阴离子 插层 荧光
( 湖 北工业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湖北 武汉 4 06 ; 中国 1 30 8 2 地质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湖北 武汉 40 7 ) 30 4
摘 要 以 c ,型镁铝 水滑石 为前体 , o。 ‘ 以有机 荧光黄 阴离子 为客体 , 采用焙烧复原法和 离子交换法 , 组装得到有机 阴离子柱撑水滑石功 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