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蜜蜂
意蜂和中蜂有什么区别?

意蜂和中蜂有什么区别?意蜂(意大利蜂)和中蜂(中华蜜蜂)是我国饲养最多的蜂种,两种蜂各有各的优点,一般在蜜源比较集中的平原地区养意蜂的比较多,而在蜜源分散的山区则养中蜂的比较多,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意蜂和中蜂有什么区别吧!一、体色区别中蜂根据类型不同有的偏黄而有的偏黑,但整体上以灰黑色为主,背部具黄色环带,意蜂在外观上以黄色为主,背部具黄色环带,但黄色区域的大小和色泽深浅有很大变化,有的宽而浅,而有的窄而深,浅色种有黄色的小盾片,特浅色种仅在腹部末端具有黑色小斑。
二、体型区别中蜂的体型相对于意蜂来说要小一些,蜂王体长为13~16毫米,工蜂体长为10~13毫米,雄蜂体长为11~13毫米,意蜂的体型相对于中蜂来说要大一些,蜂王体长为16~17毫米,工蜂体长为12~13毫米,雄蜂体长为14~16毫米,因此从体型来看偏瘦小的一般是中蜂。
三、环带区别中蜂的黑色环带均匀,非黑色环带呈土黄色且较均匀,意蜂的黑色环带不均,靠背部的黑色环带较少,靠尾部的黑色环带较为明显,靠头部的非黑色环带为橙黄色,靠尾部的非黑色环带偏白色,因此身上环带黑黄均匀的一般是中蜂,身上环带以黄色为主的一般是意蜂。
四、尾尖区别中蜂尾尖最后一节只有一小点,意蜂尾尖最后一节黑点大,尤其是意蜂的特浅色类型仅在腹部末端具有黑色小斑,简单来说就是最后一节黑点比较小的一般是中蜂,最后一节黑点大的一般是意蜂,但这以不是绝对的,因为中蜂有很多类型,而意蜂也有很多杂交种。
五、扇风区别中蜂在巢门口扇风时采取的姿势是头部朝向巢外将风鼓进蜂箱,意蜂在巢门口扇风时采取的姿势是头部朝向巢内将风抽出蜂箱,不管中蜂有多少个类型,也不管意蜂有哪些体色,其扇风姿势是不会改变的,因此从扇风姿势就可以简单明了的区别到底是中蜂还是意蜂。
注:本文只讲述了如何从外观上区别中蜂和意蜂,对于意蜂和中蜂其他如产育能力、生产性能、抗病能力、采集能力等方面的区别就不作介绍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本站其他相关内容。
中华蜜蜂雄蜂该如何饲养?中蜂雄蜂的饲养管理要点

中华蜜蜂雄蜂该如何饲养?中蜂雄蜂的饲养管理要点中华蜜蜂是我国特有的一种蜜蜂品种,有着相当的养殖价值。
而在中蜂的养殖过程中,对于雄蜂的饲养管理至关重要。
由于雄蜂的职责就是繁殖后代,一生只能与蜂王交配一次,因此雄蜂品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蜂群品质的优劣。
那么,中华蜜蜂雄蜂该如何饲养?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中蜂雄蜂的饲养管理要点,一起来了解了解吧。
中蜂雄蜂的饲养管理要点1.雄蜂培育技术:南方中蜂一般在“大寒”前后开始春繁。
强群一般在2月份就达到了一定的蜂量,并开始修造雄蜂巢脾培育雄蜂了。
这时是选育种用雄蜂的关键期,可依据蜂量调入适量的封盖子进行补强,使得蜂密集于子脾上,迫使蜂群修造一定数量的雄蜂巢脾,培育雄蜂。
待第一批雄蜂出房后,就可割去已有的雄蜂巢房,选择母群培育蜂王。
2.雄蜂控制方法:南方中蜂一般在2月份开始修造雄蜂巢脾,培育雄蜂,3月下旬至4月份就开始分蜂。
由于这一时期,通常有较为漫长的雨季,工蜂无法出巢采集蜜粉,雄蜂过多对饲养中蜂是极为不利的。
这种情况笔者是这样做的,通常将边脾的雄蜂巢脾割除,留工蜂育虫区下部的雄蜂幼虫让工蜂哺育,数量不宜太多。
此时,不宜将其全部割除,因为在自然状态下的中蜂为了种族的繁衍,这时期一定要培育出大量的雄蜂为处女王交配和分蜂作好准备。
少量的雄蜂可以调动蜂群的积极性,如此时将其全部割除,工蜂又将修筑更多的雄蜂巢脾,把雄蜂控制在一定的数量上。
3.雄蜂清除措施:在中蜂的日常管理中,常常遇到工蜂产卵的群,提脾检查时可以看到大量的雄蜂、部分雄蜂幼虫和封盖的雄蜂蛹。
此时工蜂采集消极,如果引入蜂王,成功率较低,为此需采用人工帮助工蜂清除部分雄蜂。
准备好一个空蜂箱和一个中蜂平面隔王板。
将多个巢脾里的蜜蜂迅速震落在空蜂箱里,迅速盖好平面隔王板,强烈地震动蜂箱或往蜂箱中喷烟,迫使工蜂飞离并回到原巢中,这时蜂箱中只留下大量的雄蜂,然后可用热水将起清除。
巢脾上的小雄蜂幼虫可用喷水器往脾上喷水,用快刀割除封盖雄蜂蛹,待工蜂拖走小幼虫和蛹后,即可间接诱王。
国家珍贵品种中华蜜蜂的现状

国家珍贵品种中华蜜蜂的现状
中华蜜蜂,又称中华蜂、中蜂、土蜂,是东方蜜蜂的一个亚种,是中国独有的蜜蜂当家品种,是以杂木树为主的森林群落及传统农业的主要传粉昆虫,有利用零星蜜源植物、采集力强、利用率较高、采蜜期长及适应性、抗螨抗病能力强,消耗饲料少等意大利蜂无法比拟的优点,非常适合中国山区定点饲养。
2006年,中华蜜蜂被列入农业部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
中华蜜蜂有7000万年进化史。
在中国,中华蜜蜂抗寒抗敌害能力远远超过西方蜂种,一些冬季开花的植物如无中华蜜蜂授粉,必然影响生存。
中国许多植物繁衍下来,中华蜜蜂功不可没。
中华蜜蜂为苹果授粉率比西方蜜蜂高30%,且耐低温、出勤早、善于搜集零星蜜源,对保护生态环境意义重大。
而洋蜂的嗅觉与中国很多树种不相配,因此不能给这些植物授粉。
由于毁林造田、滥施农药、环境污染等因素,造成中华蜜蜂生存危机。
而引入的意大利等国的洋蜂,是对中华蜜蜂最大的威胁。
这些洋蜂对中华蜜蜂有很强的攻击力,且翅膀振动频率与中华雄蜂相似,导致中华蜜蜂误认,从而可以顺利进入蜂巢,还得到相当于同伴的待遇和饲喂。
不同种群不能共存,洋蜂杀死中蜂蜂王不可避免。
本文摘自39蜂疗网!。
中华蜜蜂系列:工蜂之死

工蜂之死工蜂发育蜜蜂是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
蜂卵在巢房里孵化成蛆状幼虫,幼虫进一步发育后吐茧封住巢房,在里头蛹化,然后破茧出蛹,这个叫“出房”。
工蜂出房后1-5天称为幼年蜂,6-18天叫青年蜂,18-45天叫壮年蜂,45天以后叫老年蜂。
工蜂出房后第一个要做是的爬上蜜脾吸食蜂蜜,吸饱后会休息,这短短的休息期间它的翅膀会变得挺硬,外壳也变黑变硬。
然后它会接受护卫蜂哺喂给它的物质,这些物质里含有蜂王信息素,它接受了这些蜂王信息素就会承认本蜂群的蜂王。
我的QQ:1804880069,验证:“中华蜜蜂”工蜂的工作幼年蜂开始参加工作了,刚出巢的工蜂趴在巢脾上,给蜂子保温、孵化。
2天后它身体强硬了,去巢内各处走动,了解巢内情况并清理巢内的碎屑,把巢内突起的地方咬平,把缝隙填补不让巢虫生长,把粗糙刮蹭的地方磨光滑,扇风调节巢内温湿度,去检查蜂卵和幼虫的生长发育情况,哺喂幼虫,有病患的幼虫会被工蜂清除出巢外。
工蜂吃下蜂蜜后会从腹部上的蜡腺里分泌出蜂蜡,它用后足把蜡刮下来,递给前足和嘴巴,把蜡筑成巢脾。
蜜蜂是天生的建筑工,会建出科学合理的巢脾。
欧洲蜜蜂筑巢会采集树胶掺入,中华蜜蜂不采树胶,所以中蜂的巢脾是纯蜂蜡的。
一个巢脾,繁殖一批幼虫后,幼虫在巢房里有脱落的皮和排泄出来的物质,巢房会变窄变旧变暗变脆,一个巢脾用几代后会被工蜂咬掉重建。
工蜂吃下蜂蜜,还会产生蜂王浆,蜂王浆喂给刚出生的幼虫,也喂给蜂王。
蜂王浆营养价值非常高,蜂王只吃蜂王浆以满足其一天不停地产卵所需的营养。
蜂王身边有一小群体格健壮的青年蜂,叫护卫蜂,时刻跟在蜂王左右,一般的工蜂不直接接触蜂王,工蜂的要求会通过护卫蜂传达给蜂王,蜂王的要求通过护卫蜂传达给工蜂。
如果与人类社会相比,护蜂类似于中央重臣,有时候蜂王及工蜂要作一些重要决策,由护卫蜂去沟通、促成、推进。
蜂王接受工蜂哺喂的同时,也喂给护卫蜂蜂王信息素,护卫蜂再把它喂给身边的工蜂,这些工蜂又把它喂给其它工蜂。
中华蜜蜂种 育王 标准

中华蜜蜂种育王标准
中华蜜蜂种育王的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蜂群选择:选择健康、强壮、无病、无害的中华蜜蜂蜂群作为育王的种群。
蜂王选择:选择符合品种特征、体格健壮、生殖系统发育良好的中华蜜蜂蜂王作为育王的母本。
交配与配种:选择符合品种特征、体格健壮、生殖系统发育良好的雄蜂与蜂王进行交配,配种时应保证蜂王在相对隔离的环境中进行自然交配。
人工育王:在中华蜜蜂养殖场内进行人工育王,选择适宜的育王框、育王巢脾和育王蜜粉源,控制好温度和湿度,保持蜂群安静,减少干扰。
品质控制:对育出的新蜂王进行品质检测和鉴定,确保其遗传品质和生产性能符合品种特征和生产要求。
注意事项:在中华蜜蜂种育王过程中,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保证蜜蜂的安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中华蜜蜂种育王的标准是一个综合性的技术体系,需要综合考虑种群选择、环境条件、养殖管理等多个方面。
在实践中,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用,并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育王技术水平。
中华蜜蜂养殖知识点总结

中华蜜蜂养殖知识点总结1. 中华蜜蜂的种类及特点中华蜜蜂是中国特有的本土蜜蜂,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如华南、华东、华中和西南地区。
它是一种比较温和的蜜蜂,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抗病力强,适合于我国的气候和地理环境。
中华蜜蜂是一种社会性昆虫,具有聚群性,它们以蜂巢为家,集体合作,分工明确,发展壮大。
2. 中华蜜蜂的蜂箱和蜂巢中华蜜蜂的蜂箱通常为矩形木箱或六角形木箱,内部分为上、中、下三层,蜂群活动区在下层,上层为蜜房。
蜂巢内分为生蜂巢和储藏蜂巢两部分,生蜂巢是中华蜜蜂孵化幼虫和发育蜂蜜和蜂王的地方,储藏蜂巢主要用来存储蜂蜜和蜂王浆。
3. 中华蜜蜂的养殖技术(1)种蜂选择:中华蜜蜂的品种主要有西洋蜜蜂、东方蜜蜂等,选种时要选择具有良好品质和疾病抵抗力的蜂种。
(2)蜂箱建立:建立蜂箱时要选择通风良好、阳光充足、避风防雨的地方,蜂箱的朝向选择应该是朝东或朝南,有利于早晚日照和排水。
(3)蜂群饲养:蜂群饲养是中华蜜蜂养殖中的重要环节,需要注意蜜源保障、蜂群医疗、蜂群调整等方面的管理。
(4)疾病防治:中华蜜蜂常见的疾病有翅片、鼻疽、嗉虫病等,需要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保障蜂群的健康。
(5)蜜蜂采集:蜜蜂采集一般要选择在天气晴朗、花草繁茂的季节进行,避免潮湿或多雨的天气,这样可以得到高品质的蜂蜜。
4. 中华蜜蜂养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意义中华蜜蜂养殖是一项具有丰厚经济效益和重要社会意义的产业。
除了可获得丰富的蜂蜜和蜂蜡,还能促进农业生产,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同时发展蜂产品加工业和蜂业旅游业,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另外,中华蜜蜂还在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生态效益也具有积极意义。
5. 中华蜜蜂养殖的发展前景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华蜜蜂养殖将会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大的市场需求。
同时,在现代农业生产中,中华蜜蜂还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它可以不仅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蜜源,还可以为农作物授粉,提高产量和质量。
蜜蜂的分类与品种

蜜蜂的分类与品种蜜蜂的分类与品种如下:1. 中华蜜蜂:是东方蜜蜂的一个亚种,别称中蜂、土蜂、野蜂等,属我国独有蜜蜂品种,从东南沿海到青藏高原的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分布,尤以云南、贵州、四川、广西、福建、广东、湖北、安徽、湖南、江西等地最常见,具有善于利用零星蜜源、采集力强、采蜜期长、适应性强、抗病力强等优点。
2. 意大利蜜蜂:是西方蜜蜂的一个亚种,别称意蜂、西蜂、洋蜂等,原产于意大利的亚平宁半岛,具有繁殖速度快、分蜂性弱、性情温驯、产蜜及产浆能力强等优点,引入我国后广泛饲养于长江下游、华北、西北和东北等大部分地区,在我国养蜂生产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 东北黑蜂:是长期自然选择结合人工选育而形成的优良蜂种,各项生理指标均明显优于世界四大名蜂,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饶河县,起源于乌苏里江东岸的西方蜜蜂(远东黑蜂),远东黑蜂又是乌克兰蜂(卡尼鄂拉蜂并混有高加索蜂和意大利蜂的血统)与中俄罗斯蜂(欧洲黑蜂的一个生态型)长期杂交形成的。
4. 新疆黑蜂:是欧洲黑蜂适应新疆的气候和蜜源特点后形成的黑蜂品系,1925~1926年由俄罗斯人从哈萨克斯坦带入新疆伊宁市,经几十年的传播逐渐由伊宁市发展到特克斯、昭苏、霍城、新源、尼勒克、巩留等地及北疆的阿勒泰地区,目前全新疆约有25000群,尤以尼勒克县和新源县最多。
5. 卡尼鄂拉蜂:是西方蜜蜂的一个亚种,俗称卡蜂、喀蜂等,原产于巴尔干半岛北部的多瑙河流域,我国曾多次引进卡尼鄂拉蜂用于科学研究和蜂种改良,特点是性情温驯、不怕光、定向力强、不易迷巢、盗性弱、在高纬度地区越冬性能良好、采集力强、善于利用零星蜜源、高抗幼虫病。
6. 高加索蜂:是西方蜜蜂的一个亚种,全称灰色山地高加索蜂,简称高蜂,原产于高加索和外高加索山区,特点是性情温驯、不怕光、采集能力强、善于采集深花冠蜜源植物,既能利用大宗蜜源,也能利用零散蜜源,造脾能力强,耐寒能力强,越冬性能优于意大利蜜蜂,但低于卡尼鄂拉蜂。
怎样饲养中蜂

怎样饲养中蜂中蜂又名中华蜜蜂。
在树洞、崖下、岩缝、土穴等防风避雨处营造巢穴,繁衍生息。
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店铺为大家精心推荐的中锋的饲养技术,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中锋的饲养技术中蜂又名中华蜜蜂。
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生存史,野生中蜂主要生活在雨水较多,空气湿润、蜜粉源植物种类较多的山区、丘陵地域。
在树洞、崖下、岩缝、土穴等防风避雨处营造巢穴,繁衍生息。
中蜂在长期的生存斗争过程中,形成了特有的生活习性。
虽然经过人为干预收回家养,甚至过箱活框饲养,仍无法彻底改变其顽固的原始野性。
中蜂个体小于西方蜜蜂,行动敏捷,飞翔能力强,飞行速度快,善于避躲敌害;嗅觉灵敏,善于利用零星蜜源,对来自外界环境条件刺激反应快捷,防卫能力强,作盗性强,由于个体较小,吻较短,对深花管蜜源植物的利用率较低。
中蜂结团紧密,抗寒能力强,省饲料,中蜂泌蜡力强,喜欢毁旧脾造新脾。
分蜂性强,群体增殖速度快,但维持群势较小。
定向能力较差,容易迷巢。
中蜂迁栖性强一旦生活环境不适宜容易出现全群飞逃;在失王情况下,很快出现工蜂产卵现象,工蜂产卵后不易介绍新王。
中蜂采集勤奋,早出晚归,清巢能力差易受蜡螟危害。
上述中蜂的生活习性是与其长期的野生生活密切相关的。
中锋的生活习性中蜂也和其它昆虫一样,离不开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
各种生活习性的形成是生存斗争的产物。
飞翔力强,飞行速度快,才能躲过自然中众多天敌的追捕,那些不适应这种生活环境的就要被淘汰,只有能躲避天敌的扑杀,才能保存下来,去占领自己的生活空间。
有了灵敏的嗅觉,才能去发现更多蜜粉源,在没有大宗蜜粉源或者在最恶劣的气候条件下,寻找到能维持群体生命的食物。
中锋的饲养管理要点中蜂饲养管理技术虽然与西蜂饲养管理有许多相同之处,但由于中蜂有其特有生活习性,在饲养管理方法上,必须更适应中蜂的某些生活习性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否则会造成不应有的麻烦,甚至会造成损失。
1、中蜂放蜂场地的选择中蜂放蜂场地应选择在远离工厂、矿山、公路等僻静的山坡、半山坡以及林木边沿、避开人畜骚扰或振动干扰,蜂场附近要有充足而清洁的水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蜜蜂中华蜜蜂是属于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膜翅目、细腰亚目、蜜蜂科的昆虫,中华蜜蜂简称中蜂,是我国的土著蜂种。
自古以来,我国劳动人民就有养蜂取蜜的习惯,特别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推行中蜂新法伺养以来,各地养蜂业不断发展。
我国幅员辽阔,气候适宜,蜜源丰富,是发展养蜂的好地方【1】中华蜜蜂是东方蜜蜂的一个亚种,是中国独有的蜜蜂当家品种,是以杂木树为主的森林群落及传统农业的主要传粉昆虫,有利用零星蜜源植物、采集力强、利用率较高、采蜜期长及适应性、抗螨抗病能力强,消耗饲料少等意大利蜂无法比拟的优点,非常适合中国山区定地饲养。
中华蜜蜂体躯较小,头胸部黑色,腹部黄黑色,全身被黄褐色绒毛。
2003年,北京市在房山区建立中华蜜蜂自然保护区。
2006年,中华蜜蜂被列入农业部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
【2】在中国,中华蜜蜂除最西部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外,从东南沿海到青藏高原的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分布。
据杨冠煌等调查,中蜂的分布,北线至黑龙江省的小兴安岭,西北至甘肃省武威、青海省乐都和海南藏族自治州,西南线至雅鲁藏布江中下游的墨脱、摄拉木,南至海南省,东到台湾省。
集中分布区则在西南部及长江以南省区,以云南、贵州、四川、广西、福建、广东、湖北、安徽、湖南、江西等省区数量最多。
中国饲养量200多万群,约占全国蜂群总数的1/3左右。
【3】中蜂是营群体生活的昆虫,蜂群由三种形态和职能不同的蜂组成,蜂王是生殖器官发育完全的雌性蜂,蜂体比工蜂及雄蜂大,亦比工蜂重,体色分两种变异,一种腹节黄色环明显,整个腹部呈暗褐色,称为枣红色王;另一种腹节黑色环明显,整个腹部呈黑色,称为黑色王。
【4】一、外部形态特征中华蜜蜂工蜂腹部颜色因地区不同而有差异,有的较黄,有的偏黑;吻长平均5mm。
蜂王有两种体色:一种是腹节有明显的褐黄环,整个腹部呈暗褐色;另一种的腹节无明显褐黄环,整个腹部呈黑色。
雄蜂一般为黑色。
南方蜂种一般比北方的小,工蜂体长10~13mm,雄蜂体长约11~13.5mm,蜂王体长13~16mm。
1.蜂王【5】中蜂蜂王的体长18~22mm,体重250 mg左右。
头部呈心形,上颚锋利,上颚腺特别发达,喙短。
体形较长,腹部呈长圆锥形,占体长的3/4,可见腹节6节,同时它的翅长与体长的比例比工蜂和雄蜂小得多。
2.工蜂个体较蜂王和雄蜂小。
体型小,体灰褐色,头、胸、背面密生灰黄色的细毛。
头略呈三角形,有复眼1对,单眼3个,触角1对,膝状弯曲;El器发达,适于咀嚼及吮吸;足3对,股节、胫节及跗节等处均有采集花粉的构造。
腹部圆锥形,背面黄褐色,1~4节有黑色环节,末端尖锐,有毒腺、螯针;腹上有蜡板4对,内有蜡腺,分泌蜡质。
成年蜂重80mg,体长10~13 ram 3.雄蜂雄蜂头部比工蜂大,近似圆形;体型较工蜂粗壮,体表绒毛多而长,腹部尤甚且体色较深;此外,翅宽大,腿亦粗短二、生物学特性(一)发育特性:1.1蜂王由于蜂王的主要职能是产卵,因此它的生殖器官特别发达。
产卵盛期,卵巢膨大,腹部伸长,可以很容易地在子脾上找到它。
1.2工蜂3日龄以内的工蜂的主要职务是清理巢房,供蜂王产卵;以后两周内,随着舌腺(营养腺、王浆腺)、蜡腺、毒腺等腺体的发育,它们分泌蜂王浆饲喂蜂王,同时从蜂王处取得蜂王素(蜂王物质,属信息素)饲喂幼虫,调制幼虫浆(蜂王浆加蜂蜜和蜂粮)饲喂大幼虫,调节巢内温湿度,使箱内空气流通,分泌蜂蜡,修筑巢脾,采集树胶涂塞蜂箱缝隙,接收花蜜酿造蜂蜜,守卫蜂巢;在蜂群繁殖旺期,尤其是即将分蜂前,工蜂也对雄蜂进行饲喂。
随着职务的变化和日龄的增长,它们由蜂巢中央向蜂巢外侧转移。
1.3雄蜂雄蜂的上鄂和采集花粉的器官及功能均退化,所以雄蜂没有采集能力,只能取食巢内的食物。
雄蜂没有螯针、也无蜡腺和臭腺。
它的职能主要是寻找与在巢外空中婚飞的处女王交配。
1.4卵中锋蜂王在早春三月开始产卵比意蜂约早10余天【6】,卵被蜂王产出时,较小的一端有黏性分泌物粘在房底上,使卵立在巢房中,较粗的一端朝向巢房口。
一般在适温下(32~35℃)卵产出后经过3d发育成为幼虫,此时,由于胚胎肌的收缩,引起卵的屈伸“弯腰”活动,致使卵膜破裂,卵内流出液滴,覆盖在卵的表面,溶解大部分卵膜,呈新月形的幼虫得以破膜而出,平卧于巢房底,被哺育蜂饲喂的饲料所包围。
在低温下易冻死或冻伤。
1.5幼虫哺育工蜂将王浆吐在幼虫周围,使幼虫浸在王浆内。
由于有大量营养丰富的饲料供给,幼虫生长非常迅速,每天体重增加可达几百倍。
一般蜜蜂的幼虫期需要经过5个龄期,每经过一个龄期后即蜕一次表皮。
幼虫期的前4d,大约每24h蜕一次皮。
蜕皮过程是先从头部的表皮裂开,逐步裂至体躯后端,整个过程一般不超过30s。
每蜕一次皮,虫体比蜕皮前稍大,发育到后期的幼虫,虫体几乎充满整个巢房,这时工蜂便停止饲喂,并给幼虫的巢房封上蜡盖。
蜡盖上有许多微小的通气孔,使空气流通,便于幼虫和蛹进行呼吸。
封盖后的3 d,幼虫停止取食,虫体由卷曲逐渐伸直,头部朝向巢房口,将积存的粪便排在房底,然后吐丝做茧。
经过1d的预蛹期,幼虫在茧内进行第五次蜕皮。
但不立即去掉表皮,而是幼蛹在幼虫表皮内进入蛹期发育。
1.6蛹蜜蜂发育进入蛹期后,主要是将内部器官改造和分化,形成成虫各种器官。
成熟蛹摆脱幼虫表皮,外部不再改变,内部仍继续分化,直至成虫在蛹内完全形成时,蛹壳裂开,咬开巢房盖羽化出房。
【7】雄蜂卵期3天,幼虫期7天,封盖后13天出房,发育期共23天,出房后6~7天才会出巢飞游。
它行动不大灵活,飞翔时嗡嗡之声大而响亮。
以后再过7~8天就到了性成熟期,在风和日暖的天气飞到空中寻找处女王进行交配。
和处女王交配过的雄蜂,马上就会死亡。
雄蜂没有螫针,不会螫人,等交配成功的处女王产卵后,雄蜂就成了蜂群中的赘物,工蜂把它咬死或赶出巢外冷死、饿死,或者把它们撵到蜂箱底部围起来,不让它们上脾吃食,直到饿死。
弱小蜂群和没有交尾成功的处女王蜂群,会把雄蜂保留一段时期。
中蜂过了分蜂期,绝大多数蜂王就不再产未受精卵了,这和意大利蜂有显著不同;同时,较好的中蜂王在产卵盛期,工蜂会把雄蜂房咬掉改造成工蜂房。
工蜂是受精卵发育而成的,工蜂的身躯比蜂王和雄蜂小,体长约13.55mm,翅长到尾部,尾端呈尖形,腹内有蜜囊、毒囊、螫刺和未发育完全的雌性生殖器官;腹下有蜡腺,腹上有臭腺。
工蜂通常不产卵,巢内巢外的工作都是工蜂所做。
(二)信息交换特性蜜蜂在社会生活中形成了一个可以适应生存、解决问题的信息交换系统。
整个蜂群为了生存和发展,能够有条不紊、协调一致地进行活动。
这里主要介绍蜜蜂的信息素。
蜜蜂长期生活在黑暗的蜂巢中,除依靠接触、声音、舞蹈进行通讯联络外,很多信息是通过化学物质传递的。
信息素是昆虫的外分泌腺分泌到体外的化学物质,通过个体间的接触或空气传播,作用于同种的其他个体,引3起特定的行为或生理反应,所以又称为外激素。
同种个体间传递的信息素,对它们说来是一种特殊“语言”,接受的个体能了解其中含有的信息密码,从而产生有利于群体的行为或生理反应。
(三)生活环境特性外界环境对蜜蜂生活有很多大的影响。
主要有温度、湿度、光照、和其他气候因素的影响。
1温度蜜蜂属变温动物,【8】温度影响蜜源移物的泌蜜,因此,在同样的蜜源条件下,温度不同,工蜂出勤也不同。
特别是气温变化大的情况下影响尤甚。
然而由成千上万只蜜蜂组成的蜂群,具有恒温动物所特有的调节体温的能力。
蜜蜂数量越多,巢内温度越稳定,并能够保持在适温34"-35℃的范围内。
温度太高或太低均不利于其发育和繁殖。
夏季蜂王每日的产卵量往往超过1500粒,新蜂的羽化数大大超过老蜂的死亡数,蜜蜂的数量逐渐增多,蜂群发展到高峰。
一年四季气温变化很大,为了生存,蜜蜂通过各种方式来调节箱内温度。
在炎热的夏季,当蜂巢内温度超过适温范围时,蜜蜂外出采水,蒸发水分(扇风)进行降温,当蜂巢受烈日暴晒,辐射热过高时,蜜蜂离开巢脾,集结到巢内较大的空间及堆集到巢门口散发热量。
2光照的影响日照能刺激蜜蜂出动,采集季节为一年的长日照季节,蜂箱宜放阴凉处,巢门朝南。
蜜蜂具有趋光性,蜂场夜间应处在黑暗的环境中,不应放在光源充足的场所,以免引起蜜蜂出巢扑打,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其他气候因素蜜蜂生活要求流动新鲜的空气,当空气不流通,群蜂易显不安状态,特别闷热场合更十分危险。
阵雨或突然的暴晒,对于蜜蜂出动安全亦有很大的影响。
海滨经常风大的地区,蜜蜂采集活动被迫贴地面飞行,因此,选择场址,对于风力、风向的频度以及所处范围的天然屏障或人造屏障都必须加以注意。
(四)其他特性中华蜜蜂飞行敏捷,嗅觉灵敏,出巢早,归巢迟,每日外出采集的时间比意大利蜂多2~3小时,善于利用零星蜜源。
造脾能力强,喜欢新脾,爱啃旧脾;抗蜂螨和美洲幼虫腐臭病能力强,但容易感染中蜂囊状幼虫病,易受蜡螟危害;喜欢迁飞,在缺蜜或受病敌害威胁时特别容易弃巢迁居;易发生自然分蜂和盗蜂;不采树胶,分泌蜂王浆的能力较差;蜂王日产卵量比西方蜜蜂少,群势小。
【9】三、与人类关系中华蜂也是对人类有益的昆虫类群之一。
它为农作物、果树、蔬菜、牧草、油茶作物和中药植物传粉,产量可增加几倍至20倍。
而且蜜蜂是人们常用的滋补品,有“老年人的牛奶”的美称:蜂花粉被人们誉为“微型营养库”,中蜂飞行灵活敏捷,善于避过胡蜂和其他敌害的追捕,有利利用山区蜜粉源;蜂王浆更是高级营养品,【10】其中王浆蛋白是蜂王浆中的主要蛋白,占王浆总蛋白的82%-90% ,蜂王浆所具有的抗疲劳抗氧化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及医疗保健作用可能与王浆蛋白有关,蜂王浆不但可增强体质,延长寿命,还可治疗神经衰弱、贫血、胃溃疡等慢性病也具有;蜂毒对风湿、神经炎等均有疗效;疯啦和蜂胶都是轻工业的原料。
参考文献1.中华蜜蜂外部形态描述(一、二、三、四)广东昆虫研究所梁锦英赖友胜2.中华蜜蜂网3中华蜜蜂地理分布资料——中华蜜蜂网4.东北型中华蜜蜂的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特性袁小波袁春颖周围(辽宁省蜜蜂原种场,兴城125100)5.中蜂的形态特征和部分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龚磊,吴昌奇,张闺仁,肖铁光。
(湖南农业大学生物安全科学技术学院,长沙410128)6.中华蜜蜂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黄文诚杨冠煌陈世壁7. 朝环.中蜂生物学基础(4)[J].蜜蜂杂志8.中华密蜂某些生物学特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广东省昆虫研究所)刘炽松谭洪治张记诚9.中华蜜蜂生物习性资料——中华蜜蜂网10.中华蜜蜂重要生物学特性相关功能基因研究进展孟飞胥保华郭兴启11.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