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头类测试报告

摄像头类测试报告
摄像头类测试报告

摄像头测试报告

1.测试总结

表1 测试总结

10.可靠性试验

XX项目测试报告(模板)

XXX项目 单元/集成/系统测试报告

修订历史记录

目录 1 概述1 1.1 编写目的 (1) 1.2 项目背景 (1) 1.3 参考文档 (1) 1.4 业务术语定义 (1) 2 测试范围及策略 (2) 2.1测试范围 (2) 3 测试环境 (2) 3.1 硬件环境 (2) 3.2 软件环境 (2) 3.3 测试工具 (3) 4 测试执行 (3) 4.1测试组织 (3) 4.2测试时间 (3) 4.3冒烟情况 (4) 4.5测试用例统计 (4) 5测试结果分析 (4) 5.1缺陷统计和分析 (4) 5.2 遗留缺陷以及问题分析 (5) 5.3测试结果统计 (5) 6质量评价 (6) 7测试工作总结 (6) 7.1 风险提示 (6) 7.2 测试建议 (6) 7.3 测试结论 (6) 8 交付文档 (7)

1 概述 1.1 编写目的 本文为XXX项目系统测试报告,通过本文描述了本次系统测试的测试执行情况以及缺陷统计与分析、分析系统未来潜在的风险以及一些测试建议及对应的解决方法等内容,通过这些客观的数据,评估本次测试之后系统是否满足结束ST的出口条件。本文读者范围包括本项目相关的业务人员、开发人员、测试人员以及参与本项目其他人员。 1.2 项目背景 1.3 参考文档 XXX需求规格说明书V1.0.doc XXX单元/集成/系统测试用例V1.0.doc XXX缺陷管理记录V1.0.xls 1.4 业务术语定义 根据项目实际进行业务术语的定义。

2 测试范围及策略2.1测试范围 说明:内容多插入具体附件即可 3 测试环境 3.1 硬件环境 3.2 软件环境

集成测试报告

集成测试报告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集成测试报告 版权信息 本文件涉及之信息,属江西省通信产业服务有限公司所有。 未经江西省通信产业服务有限公司允许,文件中的任何部分都不能以任何形式向第三方散发。文档修订记录 日期格式:YYYY-MM-DD

目录

1测试范围 1.1测试产品信息 产品或系统模块名称: 版本信息: 1.2测试内容 {用表格的形式列出每一测试的标志符及其测试内容,并指出实际进行的测试内容与测试计划中预先设计的内容之间的差别,说明做出这种变动的原因。} 2测试环境 {硬件、软件、测试数据} 3测试执行情况 3.1测试计划执行情况 {描述测试任务执行情况,包括实际进度和人员情况} 3.2测试类型和测试用例执行情况 {用附件列出每个选用的测试用例的执行结果,采用TD进行测试用例管理的项目也可以在此描述测试用例执行情况直接在TD中体现} 4测试结果统计 测试用例执行通过率: 测试用例需求覆盖率: 测试共发现缺陷数量: 5缺陷统计分析 5.1缺陷统计信息 统计主要依据缺陷相关信息,主要统计信息有 1、模块对应BUG数量; 2、BUG的优先级; 3、BUG严重性 4、产品发布后BUG状态图等

5、BUG引入阶段。 5.2缺陷分析(可选) 通过bug统计信息对bug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意见; 产品缺陷趋势分析; 产品缺陷率分析; 6评价 6.1测试结束准则 测试用例需求覆盖率: 测试用例通过率: 遗留缺陷数量: 6.2遗留缺陷和建议 {给出遗留bug情况以及解决措施建议。} {在系统测试报告中必须列出遗留缺陷的明细列表} 6.3建议测试结论 {如:1)满足测试结束准则,通过测试。系统测试报告中还需要根据发布准则判断是否允许发布; 2}不满足测试结束准则,测试不通过}

集成测试报告(项目类)

XXX项目 系统集成测试报告 昆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1X年XX月XX日

文档修订历史记录

目录 1概述 (1) 1.1文档目的 (1) 1.2背景 (1) 1.3参考文档 (1) 2测试范围 (1) 3测试版本 (1) 4测试环境 (1) 5测试类型 (1) 6测试结果分析 (2) 6.1测试案例执行分析 (2) 6.1.1总体情况 (2) 6.1.2按轮次分析 (2) 6.2测试缺陷分析 (2) 6.2.1缺陷收敛趋势分析 (2) 6.2.2缺陷分布分析 (3) 6.2.3缺陷严重程度分析 (3) 6.2.4缺陷状态分析 (4) 6.2.5遗留缺陷 (4) 6.3差异分析 (4) 6.4测试有效性分析 (4) 7产品质量分析 (4) 8测试结论 (5)

1概述 1.1文档目的 【描述该SIT测试报告的目的。】 1.2背景 【说明项目来源、相关业务部门、合作开发公司、外围相关系统等。】 1.3参考文档 【SIT测试参考的文档。】 2测试范围 【描述本次SIT测试的测试范围,列示出已执行完成测试的需求清单。】 3测试版本 【记录实际测试活动中被测试的系统版本。】 4测试环境 【描述实际测试活动中使用的测试环境。】 5测试类型 【描述实际测试活动中所进行的各种类型的测试。如:功能测试、用户界面测试、配置测试、安装测试等。】

6测试结果分析 6.1测试案例执行分析 6.1.1总体情况 6.1.2按轮次分析 【根据以上总体情况和轮次分析列表,对测试案例的执行情况给出分析说明。】 6.2测试缺陷分析 6.2.1每日发现缺陷数量走势分析 【根据缺陷数量走势图,对SIT测试活动期间发现缺陷的数量走势情况给出分析说

摄像头参数测试指导

摄像头测试指导手册 一、测试环境及测试条件 1、暗室:不能反光、透光、关灯后照度低于1Lx,墙面用18度灰的灰布。如无特殊 规定,为保证摄像设备拍摄测试图卡时能够输出足够的信号,拍摄时测试图卡表面照度范围应在700Lx~1200Lx之间,测试时饱和度和均匀度可根据实际调节,正常测试使用D65光源,光强度不足需使用相同光源补光。 2、在D65光源色温下,测试图卡上任何一点的照度与测试图卡中心照度差不大于10%; 在其他色温下,测试图卡上任何一点的照度与测试图卡中心照度差不大于30%,光源应采取必要的遮光措施,防止光源直射镜头。测试图卡周围应是低照度,以减少炫光,测试时应尽量避免外界光线照射。测试图卡背景采用黑或吸光型中性灰。 3、测试中可使下列标准色温:D65光源色温6500K、泛光灯色温3400K。实际测试环 境的色温标准偏差应不大于200K,色温从2700k-7500k 可调换。 4、温度20±2℃,相对湿度50±20%。 5、测试距离可根据实际任意调整。摄像头与图卡距离建议为80-130cm,实际测试中 若超过以上范围需要标注。 6、图表放臵:放臵图表时使之与相机的焦点面平行,并且使得横向看时,水平方向 的粗框与画面水平框平行。根据iso12233的规定,拍摄时让图表的有效高度正好占满画面。实际上完全按照该要求拍摄有一定难度,因此也可拍摄的稍小。此时,将乘以“整个画面的垂直像素/画面中图表的每有效高度的像素数”进行标定。 7、相机条件设定的原则:根据本标准测量分辨率时,相机参数原则上采用出厂时的 设定。采用出厂设定以外的设定进行测量时必须注明所采用的设定。若存在根据出厂时的设定无法确定的参数时,厂商将按照该相机的用户最可能使用的设定进行测量,并注明可确定该设定的信息。曝光条件、对焦、变焦位臵没有特别规定;相机的白平衡必须相对照明光源进行适当调节。 8、测试图卡照明方法图示:

(完整版)xx项目_集成测试方案和计划

项目编号: XX项目 集成测试方案和计划 V1.0 XX项目组 XX年X月

修订文档历史记录

目录 1引言 (1) 1.1编写目的 (1) 1.2定义 (1) 1.3参考资料 (1) 2测试目标 (1) 3测试范围 (1) 4职责分工 (2) 5测试标准 (2) 5.1启动准则 (2) 5.2结束准则 (3) 5.3暂停和再启动准则 (3) 6测试策略 (3) 6.1集成策略 (3) 6.2缺陷管理 (4) 6.3信息安全策略 (4) 7测试方法 (5) 8测试环境 (5) 8.1软/硬件环境 (5) 8.2环境差异说明 (5) 8.3测试数据准备 (5) 9测试工作安排 (6) 10测试内容及测试案例 (6) 10.1功能测试 (6) 10.2性能测试 (7) 10.3压力测试 (7) 10.4安全测试 (7) 10.5故障和异常测试 (7) 10.6测试用例 (7)

1引言 1.1 编写目的 本文档是“xxx”项目的集成测试方案和计划。文档中对本测试的人员安排、进度安排、测试环境、测试方法及前期准备都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旨在对该系统的集成测试有一个总体指导。 文档使用者是本文主要的读者对象,包括项目负责人,集成测试负责人,集成测试设计师、测试人员及本次测试其它相关人员。 1.2 定义 集成测试:集成为一个系统或子系统的组件组的测试。 1.3 参考资料 《xx项目_业务需求说明书.doc》 《xx项目_需求分析说明书.doc》 2测试目标 系统内部各单元模块及子系统之间能够正常的协调运作,系统能够正常满足全部的功能性和非功能性需求。 3测试范围

最新软件集成测试报告模板

技术文件 技术文件名称:XX软件集成测试报告技术文件编号: 版本: 共页 (包括封面) 拟制 审核 会签 标准化 批准 特灵达新时技术有限公司

目录 1编写目的 (2) 2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2) 2.1术语、定义 (2) 2.2缩略语 (2) 3测试任务描述 (2) 4测试环境 (2) 4.1测试环境描述 (2) 4.1.1硬件环境描述 (2) 4.1.2软件环境描述 (2) 4.2测试环境比较 (2) 5故障描述 (2) 5.1××××测试模块 (2) 5.2××××测试模块 (4) 6测试结果分析 (4) 6.1××××模块测试结果分析 (4) 6.2总体测试结果分析 (4) 6.3测试结论 (4) 7测试总结 (4) 8参考资料 (5) 9附录:测试现场记录 (5)

1编写目的 < 提示:编写者可以照抄下列语句,说明《软件测试报告》的编写目的,也可以适当修改。> “编写本《软件测试报告》的目的在于以书面的形式对测试结果进行总结,给软件的评价提供依据。” 2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2.1术语、定义 <要求:逐项列出本文中用到的难以理解或可能引起混淆的术语及其定义。> 2.2缩略语 本文件应用了以下缩略语: <要求:逐项列出本文中用到的缩略语及其原文和汉语含义。> 3测试任务描述 <要求:简要描述本次测试的测试模块,各测试模块包含的测试任务,包括测试任务的名称、测试任务的目的和内容。> 4测试环境 4.1测试环境描述 4.1.1硬件环境描述 < 要求:描述实际测试中采用的硬件环境,主要指硬件设备的配置关系。如,采用了哪些硬件设备,各硬件之间是怎么搭配的。> 4.1.2软件环境描述 <要求:描述实际测试中采用的软件环境,如操作系统、嵌入式软件的版本、维护台版本和软件工具,以及各软件版本之间的配置关系。> 4.2测试环境比较 <要求:指出测试环境与实际运行环境(如局方的运行环境)的差异,分析这些差异将给测试结果带来的影响。> 5故障描述 5.1××××测试模块 <要求:根据《软件测试方案》中划分的模块,针对每个模块以表格的方式描述测试中出现的故障。以下的表格仅作为参考,其中第一个表指的是该模块中采用的功能测试方法的测试故障描述,第二个表采用走读等代码级测试方法的软件错误描述。> 表x:故障一览表(对于功能性测试,若无功能性测试则此表不用):

集成测试总结报告

高精度远程变形监测与预警系统 (MASD) 集成测试报告 重庆恩菲斯软件有限公司 2009年3月18日

文档修订记录 文档审批信息

目录 1引言 (7) 1.1目的 (7) 1.2适用范围 (7) 1.3背景描述 (7) 1.4术语表 (7) 1.5参考资料 (7) 2测试环境 (7) 2.1硬件环境 (7) 2.2软件环境 (8) 3测试需求策略 (8) 3.1测试需求 (8) 3.2测试策略 (8) 4测试执行情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手工测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1测试用例执行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2其他方式测试执行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非功能测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性能测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自动化功能测试.................................................................................. 错误!未定义书签。5测试结果分析 .. (9) 5.1缺陷统计和分析 (9) 5.1.1新增BUG趋势 (9) 5.1.2BUG严重程度分布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3BUG类型统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4BUG引入阶段统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5BUG所属模块统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遗留缺陷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产品质量评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1缺陷密度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2测试完成判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3产品改进建议..........................................................................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4产品存在的风险...................................................................... 错误!未定义书签。6测试工作总结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提交和确认问题统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测试进度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6.3资源使用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摄像头不良品分析手册

维修手册 一:不良分析 一:确认不良现象: 对于待维修的所有不良品,在维修之前需确认不良现象。 二:不良维修: 根据不同的不良现象采取不同的维修方法,由于线外维修的只是功能性的不良,所以下面是针对两类比较常见的功能不良的分析方法。 1.Link Fail 1-1:检查电源,电源可分为三部分,首先确认USB电源5v有没有正常输入,有些机种有5v转3.3 v转接板,所以输入机台的电源为3.3V。如USB电源正常,确认SENSOR、DSP的工作电源有无正常输入,一般DSP的工作电源为3.3V,不同型号的SENSOR 工作电源各有差异,具体数值见各SENSOR DA TASHEET。 1-2:如电源正常可检查晶振有无振荡,振荡的频率可参见晶振表面的字符,确认振荡信号有无发生可使用示波器,完整的振荡信号应为正弦波型(如下图)。 1-3:此外,如SENSOR的SIOD、SIOC信号没有正常输入也会导致LinkFail的不良产生。 SIOD、SIOC在用示波器量测时会检测出直流信号! 1-4:如以上两点确认OK后不良现象仍无法解决,此时可确认USB信号D+、D-有无正常输入。 1-5:以上几点不良原因排除后如不良现象仍无法解决,此时可更换新的DSP,将更换的DSP 用测试治具测试确认DSP是否已经损坏,一般来说,根据以上几点就可以解决LinkFail 的问题。 2.图像异常 2-1:影像黑屏:首先量测Sensor输入电压是否正常(不同型号的SENSOR工作电源各有差异,具体数值见各SENSOR DA TASHEET) 2-2:除了电源信号会导致影像黑屏异常外,对异常产品进行进行CheckSum测试确认F/W是

集成测试报告模板

山东青鸟软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目录 1 设计维护记录 (3) 1.1版本信息 (3) 1.2修订历史 (3) 1.3审批签字 (3) 2 概述 (4) 2.1项目概述 (4) 2.2文档目的 (4) 2.3参考文档 (4) 3. 测试情况总结 (4) 3.1环境配置及工具 (4) 3.2测试执行情况报告 (5) 3.3缺陷状态统计 (7) 3.4缺陷类别统计 (8) 3.5缺陷分布统计 (9) 4. 测试结果总结 (11) 4.1缺陷总结 (11) 4.2系统上线风险评估 (12) 4.3测试结论 (13) 5. 备注信息 (13) 5.1缺陷状态备注: (13) 5.2缺陷严重程度备注: (14) 5.3缺陷类别备注: (14)

5.4模块稳定程度备注: (15)

1 设计维护记录1.1版本信息 1.2修订历史 1.3审批签字

2 概述 2.1 项目概述 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为了通过发挥人的单的价值实现进一步抢占市场先机提升市场竞争力的目的,集团提出的以人为索引的HR大数据展示平台的信息化要求,实现以人为索引的人单酬费的展示。 系统将目前碎片化的大数据(各HR独立的系统、财务相关人员的信息、业务相关人员的信息)集成起来,组成人、自经体、利共体相互关联的信息网,通过多样的查询方式,以人为索引,全方位展示人单酬费的信息,为领导提供决策支持。 2.2 文档目的 本文档目的在于统计以人为索引的人单酬费体系平台测试的完成情况,包含对数据库同步校验、人单酬费的查询、导出等功能的测试,最后评估系统功能并对测试结果做相应的总结。 2.3 参考文档 《以人为索引的人单酬费体系平台-展示内容确认.xlsx》 《以人为索引的人单酬费体系平台-用户需求调研报告.doc》 《以人为索引的人单酬费体系平台-测试日报.doc》 《以人为索引的人单酬费体系平台-测试用例》 3. 测试情况总结 3.1 环境配置及工具 3.1.1 硬件环境

(完整版)软件项目测试总结报告模版

<单击此处输入项目名称> 测试总结报告模板 文档编号: 受控状态:受控 版本号:V1.0 年月日

修订记录

目录 1. 引言 (1) 1.1 目的 (1) 1.2 背景 (1) 1.3 用户群 (1) 1.4 定义 (1) 1.5 测试阶段 (1) 1.6 参考资料 (2) 2. 测试概要 (2) 2.1 进度回顾 (2) 2.2 测试执行 (2) 2.3 测试用例 (3) 2.3.1 功能性 (3) 2.3.2 易用性 (3) 3. 测试环境 (3) 4. 测试结果及分析 (3) 4.1 BUG 趋势图 (3) 4.2 BUG 严重程度 (4) 4.3 BUG 引入阶段 (5) 4.4 BUG 引入原因 (5) 4.5 BUG 解决方案分布 (5) 5. 测试结论 (5) 5.1 功能性 (5) 5.2 易用性 (5) 5.3 可靠性 (6) 5.4 兼容性 (6) 5.5 安全性 (6) 6. 测试分析摘要 (6) 6.1 覆盖率 (6) 6.2 遗留缺陷的影响 (6) 6.3 建议 (7) 7. 典型缺陷引入原因分析 (8)

1.引言 1.1目的 说明编写本测试分析报告的目的,指出预期的读者。 1.2背景 说明测试的项目名称、测试任务,必要时包括简史。 1.3用户群 主要读者:XX 项目管理人员,XX 项目测试经理 其他读者:XX 项目相关人员。 1.4定义 缺陷定义: 严重 bug:出现以下缺陷,测试定义为严重 bug 系统无响应,处于死机状态,需要其他人工修复系统才可复原。 点击某个菜单后出现“The page cannot be displayed”或者返回异常错误。 进行某个操作(增加、修改、删除等)后,出现“The page cannot be displayed” 或者返回异常错误 当对必填字段进行校验时,未输入必输字段,出现“The page cannot be displayed”或者返回异常错误 系统定义不能重复的字段输入重复数据后,出现“The page cannot be displayed” 或者返回异常错误 1.5测试阶段

集成测试报告

密级:内部公开 文档编号:VTS_TS_TEMP_JCCSBG 版本号:V1.0 集成测试报告 xx有限公司 --------------------------------------------------------------------- xx有限公司对本文件资料享受著作权及其它专属权利,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将该等文件资料(其全部或任何部分)披露予任何第三方,或进行修改后使 用。

文件更改摘要:

1测试范围 (4) 1.1测试产品信息 (4) 1.2测试内容 (4) 2测试环境 (4) 3测试执行情况 (4) 3.1测试计划执行情况 (4) 3.2测试类型和测试用例执行情况 (4) 4测试结果统计 (4) 5缺陷统计分析 (4) 5.1缺陷统计信息 (4) 5.2缺陷分析(可选) (4) 6评价 (5) 6.1测试结束准则 (5) 6.2遗留缺陷和建议 (5) 6.3建议测试结论 (5)

1测试范围 1.1测试产品信息 产品或系统模块名称: 版本信息: 1.2测试内容 {用表格的形式列出每一测试的标志符及其测试内容,并指出实际进行的测试内容与测试计划中预先设计的内容之间的差别,说明作出这种变动的原因。} 2测试环境 {硬件、软件、测试数据} 3测试执行情况 3.1测试计划执行情况 {描述测试任务执行情况,包括实际进度和人员情况} 3.2测试类型和测试用例执行情况 {用附件列出每个选用的测试用例的执行结果,采用TD进行测试用例管理的项目也可以在此描述测试用例执行情况直接在TD中体现} 4测试结果统计 测试用例执行通过率: 测试用例需求覆盖率: 测试共发现缺陷数量: 5缺陷统计分析 5.1 缺陷统计信息 统计主要依据缺陷相关信息,主要统计信息有 1、模块对应BUG数量; 2、BUG的优先级; 3、BUG严重性 4、产品发布后BUG状态图等 5、通过O/C图对测试结束时间进行分析。 5.2 缺陷分析(可选) 通过bug统计信息对bug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意见;

网络摄像头测试培训教材

员工培训教材 ——网络摄像头测试培训1预计课时:1小时 2参考文件 WI-品管(外)-097 TL-SC3000、WI-品管(外)-106 TL-SC3130、WI-品管(外)-107 TL-SC3130G WI-品管(外)-150TL-SC3171、WI-品管(外)-151 TL-SC3171G、WI-品管(外)-165 TL-SC4171G WI-品管(外)-166 TL-SC3430; 3先导课程 3.1Oracle系统的使用(BOM\ECN) 3.2产品命名规则【普-销-产品部-A001】 3.3产品外观标准 3.4物料评估报告的查阅 4术语定义 4.1网络摄像头:网络摄像头是一种结合传统摄像机与网络技术所产生的新一代摄像机, 它可以将影像通过网络传至地球另一端,且远端的浏览者不需用任何专业软件,只 要标准的网络浏览器(如“Microsoft IE或Netscape)即可监视其影像. 5动作步骤 5.1测试软、硬件配置环境: 电源1pcs 【BOM选取】 测试PC 1pcs 无线路由器1pcs【针对有无线功能的摄像头】 网络摄像头1pcs 双绞线若干 Windows操作系统【windows2000 professional IE6.0 或以上】 5.2测试拓扑结构: 图1、测试拓扑图示

5.3初始化检查: 参考:各机型对应说明书文档(含光盘) 5.4安装Intelligent IP Installer测试软件 测试前从光盘中拷贝Intelligent IP Installer软件进行安装【若测试PC上有则无需安装】。安装OK,如附图: 图2、Intelligent IP Installer安装OK界面 5.5网页登陆及无线功能开启: 5.1.1网页登陆[注意PC IP网段和网络摄像头网段保持一致]: 点击图2中“搜寻”按钮搜寻网络中的IP Camera,成功选中IP Camera再点击“连结IE”按钮,登陆产品软件界面,输入原始用户名和原始密码,都为“admin”。 如图3 图3、登陆

集成测试报告

集成测试报告 版权信息 本文件涉及之信息,属江西省通信产业服务有限公司所有。 未经江西省通信产业服务有限公司允许,文件中的任何部分都不能以任何形式向第三方散 发。 文档修订记录 修订状态:增加,修改,删除 日期格式:YYYY-MM-DD

1 测试范围 1.1 测试产品信息 产品或系统模块名称: 版本信息: 1.2 测试内容 { 用表格的形式列出每一测试的标志符及其测试内容,并指出实际进行的测试内容与测 试计划中预先设计的内容之间的差别,说明做出这种变动的原因。} 2 测试环境 { 硬件、软件、测试数据} 3 测试执行情况 3.1 测试计划执行情况 { 描述测试任务执行情况,包括实际进度和人员情况} 3.2 测试类型和测试用例执行情况 { 用附件列出每个选用的测试用例的执行结果,采用TD 进行测试用例管理的项目也可以在此描述测试用例执行情况直接在TD 中体现} 4 测试结果统计 测试用例执行通过率: 测试用例需求覆盖率: 测试共发现缺陷数量: 5 缺陷统计分析 5.1 缺陷统计信息 统计主要依据缺陷相关信息,主要统计信息有 1、模块对应BUG 数量; 2、BUG 的优先级; 3、BUG 严重性 4、产品发布后BUG 状态图等

5、BUG 引入阶段。 5.2 缺陷分析(可选) 通过bug 统计信息对bug 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意见; 产品缺陷趋势分析; 产品缺陷率分析; 6 评价 6.1 测试结束准则 测试用例需求覆盖率: 测试用例通过率: 遗留缺陷数量: 6.2 遗留缺陷和建议 { 给出遗留bug 情况以及解决措施建议。} { 在系统测试报告中必须列出遗留缺陷的明细列表} 6.3 建议测试结论 { 如:1 )满足测试结束准则,通过测试。系统测试报告中还需要根据发布准则判断是否允许发布; 2} 不满足测试结束准则,测试不通过}

高清摄像机测试方法

ICS A 94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 通用型应用高清电视摄像机 测量方法 (征求意见稿-2010.7.26) ××××-××-××发布 1.1.1.1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发布 GA

GA ×××—×××× 前言 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00)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与年月日首次发布。 1

GA ××××—×××× 2 目录 前言 (1) 目录 (2) 通用型应用高清电视摄像机测量方法 (3) 1范围 (3)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 3测量仪器 (3) 3.1照度计 (3) 3.2示波器 (4) 3.3高清视频测量仪 (4) 3.4电视测试信号发生器 (4) 3.5测试卡 (4) 3.6彩色数字监视器 (4) 3.7图形工作站 (4) 3.8显示器 (4) 4术语和定义 (5) 4.1通用型应用高清电视摄像机 (5) 5条件 (5) 5.1环境条件 (5) 5.2测量条件 (5) 5.3摄像条件 (5) 5.4摄像机设定条件 (5) 6测量方法 (6) 6.1分辨力 (6) 6.2分辨率 (7) 6.3亮度鉴别等级 (9) 6.4最低可用照度 (10) 6.5最低照度 (12) 6.6信噪比 (14) 6.7彩色失真 (15) 6.8几何失真 (16) 6.9传输特性 (18) 6.10帧率 (19) 6.11延时 (20) 6.12最大连接数和最大码流 (20) 6.13编码标准 (20) 参考文献 (21)

集成测试报告模板

XX项目 集成测试报告模板

文件修改控制

目录 1文档介绍 (1) 1.1文档目的 (1) 1.2文档范围 (1) 1.3读者对象 (1) 1.4参考文档 (1) 1.5术语与缩写解释 (2) 2测试范围与主要内容 (2) 2.1测试范围 (2) 2.2主要内容 (2) 2.3执行测试用例 (2) 3基础测试环境(可采用网络拓扑图) (2) 3.1硬件环境 (3) 3.2软件环境 (3) 3.3测试工具 (3) 4Bug统计与分析 (3) 4.1Bug数统计 (3) 4.2Bug数据分析 (4) 5结论分析 (4) 5.1XX模块测试结果分析 (4) 5.2测试结论 (4)

1文档介绍 1.1文档目的 提示: …… 举例说明: 示例:…… 1.2文档范围 提示: 文档范围包括…… 1.3读者对象 提示: 1)各种…… 2)…… 1.4参考文档 提示: 列出本文档的所有参考文献(可以是非正式出版物),格式如下:[标识符] 作者,文献名称,出版单位(或归属单位),日期

1.5术语与缩写解释 2测试范围与主要内容 2.1测试范围 提示: 规定本次测试的主要范围,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可靠性测试等方面。 2.2主要内容 提示: 可参考测试需求 2.3执行测试用例 提示: 测试用例执行覆盖率 3基础测试环境(可采用网络拓扑图)

3.1硬件环境 提示: 测试中硬件环境介绍。包括硬件设备列表以及对应的版本、测试环境拓扑图等信息。 3.2软件环境 提示: 测试中所需软件介绍,包括操作系统,兼容的软件环境,对应的版本等信息。 3.3测试工具 提示: 测试过程中使用的测试工具,包括工具基本用途以及工具版本号。 4Bug统计与分析 4.1Bug数统计 提示: 采用bug曲线形式表示,对bug等级、功能模块分布、bug发现阶段、bug状态等进行描述

xx项目_集成测试报告

XX项目 集成测试报告 V1.0 XX年X月 修订文档历史记录

目录 1引言 (1) 1.1编写目的 (1) 1.2项目背景及目标 (1) 1.3定义 (1) 1.4参考资料 (1) 2测试情况概要 (1) 2.1测试时间 (1) 2.2测试人员、角色及职责 (1) 2.3测试环境 (2) 2.3.1软硬件环境 (2) 2.3.2用户分配 (2) 2.3.3网络拓扑图 (2) 3测试内容 (3) 4测试结果及分析 (3) 4.1测试结果 (3) 4.2结果分析 (3) 5结论 (4) 5.1评价 (4) 5.2建议 (4)

1引言 1.1 编写目的 本测试分析报告是对XX系统的测试分析。其目的在于对这一系统的正确性,合理性做出测试,以确定其设计与实现是否满足在需求规格说明书和详细设计说明书中进行的描述,并最终做出评价。本测试分析报告的内容主要面向使用该系统的用户和程序开发人员。 1.2 项目背景及目标 ●项目名称: ●项目提出部门: ●使用部门: ●项目背景及目标概述 1.3 定义 1.4 参考资料 《集成测试方案和计划》 《集成测试用例》 2测试情况概要 2.1测试时间 2.2测试人员、角色及职责

2.3测试环境 2.3.1软硬件环境 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客户端、操作系统、数据库} 2.3.2用户分配 2.3.3网络拓扑图

3测试内容 {测试内容应按包括涉及的业务功能模块,安全模块,运维模块等模块的功能,并包括性能测试、压力测试。} 4测试结果及分析 4.1 测试结果 发现的问题 {详细列出测试中所发现的问题} 注:类型:业务功能类、安全类、性能类、运维类; 严重程度:致命错误指引起死机、宕机的错误;严重错误指与需求、设计不符,计算不准确,安全性错误,性能缺陷;一般错误指除致命错误和严重错误以外的错误。 4.2 结果分析 1、业务功能测试情况(测试了哪些业务功能),结果是否与预期相符,是否满足 业务需求 2、安全测试情况,结果是否与预期相符,是否满足业务需求 3、性能测试情况,结果是否达到性能需求 4、运维测试情况,结果是否与预期相符,是否满足业务需求 5、压力测试情况,是否满足目前业务量

软件项目测试报告模版

XXX项目测试报告 编写人:XXX 编写时间:XXX

目录 1 简介 (3) 1.1编写目的 (3) 1.2项目背景 (3) 1.3系统简介 (3) 1.4术语和缩写词 (3) 1.5参考资料 (3) 2 测试概要 (3) 2.1测试用例设计 (3) 2.2测试环境与配置 (4) 2.3测试方法(和工具) (4) 3 系统测试结果及缺陷分析 (4) 3.1测试执行情况与记录 (4) 3.1.1测试组织 (4) 3.1.2测试时间 (4) 3.1.3测试版本 (5) 3.2覆盖分析 (5) 3.2.1需求覆盖 (5) 3.2.2测试覆盖 (6) 3.3缺陷的统计与分析 (7) 3.3.1缺陷汇总 (7) 3.3.2缺陷分析 (7)

1 简介 1.1编写目的 本测试报告为XXX项目的测试报告,目的在于总结测试阶段的测试以及分析测试结果,描述系统是否符合用户需求说明书。预期参考人员包括用户、测试人员、开发人员、项目管理者、质量管理人员和需要阅读本报告的高层经理。本测试报告适用于系统测试、集成测试及单元测试,视项目情况进行章节的增删。 1.2项目背景 项目背景 1.3系统简介 简介 1.4术语和缩写词 术语 1.5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2 测试概要 2.1测试用例设计 本次测试用例设计主要采用黑盒测试方法,功能模块及集成测试采用的具体方法有等价类划分、边界值划分、正交分解、因果图分析和错误猜测。在系统测试时依据业务流程采用回归测试。

2.2测试环境与配置 测试服务器配置: 服务器地址:10.0.0.39 操作系统:Windows XP Professional SP2 CPU::Intel(R) Pentium(R)4 CPU 3.00HZ 硬盘可用空间:80GB 数据库:Oracle 9i/10g 应用服务器:TomCat X.X 测试对象:XXX项目 缺陷工具:BugFree 2.3测试方法(和工具) 主要是黑盒测试,测试的重点集中在业务流程、数据提取和各功能模块间的接口。其中单元测试由开发人员直接完成;功能模块采用黑盒测试的常用方法;集成测试模块采用非渐增式测试,偏重系统的接口和数据提取方面;系统测试主要体现在业务流程的测试,主要采用回归测试 3 系统测试结果及缺陷分析 3.1测试执行情况与记录 3.1.1测试组织 测试经理:XXX 主要测试人员:XXX 参与测试人员:XXX 3.1.2测试时间

系统集成项目验收报告通用模板

XXX招标项目 验 收 划、总体设计和分步实施的原则。 二、工程依据标准 ●现行的有关国家出台的智能化弱电工程施工规范、标准。 1)《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50314-2006 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16-2008

3)《智能建筑弱电工程设计施工图集》 GJBY-471 4)《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 GA/T74-1994 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5版) GB50045-95 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7)《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B50348—2004 1.1、硬件产品检测 a. 设备型号及硬件模块型号与合同规定的配置清单完全一致。 b. 设备外包装完整,无严重变形,设备原包装并应各种标识齐全。 c. 设备外无划痕、碰伤以及其它明显缺陷。 1.2、软件产品检测

a. 产品型号与合同规定的配置清单完全一致。 b. 产品功能与合同规定的清单完全一致。 c. 软件产品的各功能模块可以正常被安装 d.软件内容可通过计算机识别、无病毒、各功能模块可正常安装。 2、产品加电检测 第三阶段: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工作。前端设备组层安装之后调试监控角度。 第四阶段:系统整体运行状态调试。保证前端和中心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五、验收工序 ◆验收前的准备

在产品验收之前,技术服务运营部门根据合同中的验收条款以及《项目实施方案》中相应的验收方案作为验收准则。检查所有设备及其配置,测试记录是否完整,做好验收准备。 ◆验收实施 根据合同的要求或双方协商的结果,确定验收时间,进度安排、验收准 则、软/硬件环境和资源,以及双方的具体职责。验收工作应由客户负责主持,技术服务运营部门应协助客户以便顺利验收,如需测试,本公司的验收人员还协助客户制定验收测试计 设备均正常运行。 工程验收记录

系统测试报告(详细模板)

xxxxxxxxxxxxxxx 系统测试报告 xxxxxxxxxxx公司 20xx年xx月

版本修订记录

目录 1引言 (1) 1.1编写目的 (1) 1.2项目背景 (1) 1.3术语解释 (1) 1.4参考资料 (1) 2测试概要 (2) 2.1系统简介 (2) 2.2测试计划描述 (2) 2.3测试环境 (2) 3测试结果及分析 (3) 3.1测试执行情况 (3) 3.2功能测试报告 (3) 3.2.1系统管理模块测试报告单 (3) 3.2.2功能插件模块测试报告单 (4) 3.2.3网站管理模块测试报告单 (4) 3.2.4内容管理模块测试报告单 (4) 3.2.5辅助工具模块测试报告单 (4) 3.3系统性能测试报告 (4) 3.4不间断运行测试报告 (5) 3.5易用性测试报告 (5) 3.6安全性测试报告 (6) 3.7可靠性测试报告 (6) 3.8可维护性测试报告 (7) 4测试结论与建议 (9) 4.1测试人员对需求的理解 (9) 4.2测试准备和测试执行过程 (9) 4.3测试结果分析 (9) 4.4建议 (9)

1引言 1.1 编写目的 本测试报告为xxxxxx软件项目的系统测试报告,目的在于对系统开发和实施后的的结果进行测试以及测试结果分析,发现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描述系统是否符合项目需求说明书中规定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预期参考人员包括用户、测试人员、开发人员、项目管理者、其他质量管理人员和需要阅读本报告的高层领导。 1.2 项目背景 项目名称:xxxxxxx系统 开发方:xxxxxxxxxx公司 1.3 术语解释 系统测试:按照需求规格说明对系统整体功能进行的测试。 功能测试:测试软件各个功能模块是否正确,逻辑是否正确。 系统测试分析:对测试的结果进行分析,形成报告,便于交流和保存。 1.4 参考资料 1)GB/T 8566—2001 《信息技术软件生存期过程》(原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 2)GB/T 8567—1988 《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 3)GB/T 11457—1995 《软件工程术语》 4)GB/T 12504—1990 《计算机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规范》 5)GB/T 12505—1990 《计算机软件配置管理计划规范》

集成测试报告

集成测试报告 信息 本文件涉及之信息,属省通信产业服务所有。 未经省通信产业服务允许,文件中的任何部分都不能以任何形式向第三方散发。

文档修订记录 修订状态:A--增加,M--修改,D--删除日期格式:YYYY-MM-DD

目录 1测试围 (1) 1.1测试产品信息 (1) 1.2测试容 (1) 2测试环境 (1) 3测试执行情况 (1) 3.1测试计划执行情况 (1) 3.2测试类型和测试用例执行情况 (1) 4测试结果统计 (1) 5缺陷统计分析 (1) 5.1 缺陷统计信息 (1) 5.2 缺陷分析(可选) (2) 6评价 (2) 6.1测试结束准则 (2) 6.2遗留缺陷和建议 (2) 6.3建议测试结论 (2)

1测试围 1.1测试产品信息 产品或系统模块名称: 版本信息: 1.2测试容 {用表格的形式列出每一测试的标志符及其测试容,并指出实际进行的测试容与测试计划中预先设计的容之间的差别,说明做出这种变动的原因。} 2测试环境 {硬件、软件、测试数据} 3测试执行情况 3.1测试计划执行情况 {描述测试任务执行情况,包括实际进度和人员情况} 3.2测试类型和测试用例执行情况 {用附件列出每个选用的测试用例的执行结果,采用TD进行测试用例管理的项目也可以在此描述测试用例执行情况直接在TD中体现} 4测试结果统计 测试用例执行通过率: 测试用例需求覆盖率: 测试共发现缺陷数量: 5缺陷统计分析 5.1 缺陷统计信息 统计主要依据缺陷相关信息,主要统计信息有 1、模块对应BUG数量; 2、BUG的优先级; 3、BUG严重性

4、产品发布后BUG状态图等 5、BUG引入阶段。 5.2 缺陷分析(可选) 通过bug统计信息对bug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意见; 产品缺陷趋势分析; 产品缺陷率分析; 6评价 6.1测试结束准则 测试用例需求覆盖率: 测试用例通过率: 遗留缺陷数量: 6.2遗留缺陷和建议 {给出遗留bug情况以及解决措施建议。} {在系统测试报告中必须列出遗留缺陷的明细列表} 6.3建议测试结论 {如:1)满足测试结束准则,通过测试。系统测试报告中还需要根据发布准则判断是否允许发布; 2}不满足测试结束准则,测试不通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