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概论问答题汇总

新闻学概论问答题汇总
新闻学概论问答题汇总

1,新闻价值规律的三个基本点是什么

1,事实的新近,是新闻价值的前提条件,事实陈旧新闻价值就消失了。2,信息量的大小,是新闻价值的核心部分3,重要程度的高低

2,简述“事实在先,新闻在后“的含义

在事实和新闻之间,是先有事实然后才有新闻,事实是第一性,新闻第二性的,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是决定新闻存在的基础,新闻只是事实的报道,是对客观事物的描写和写真3简述“错误舆论”的分类

按其程度不同可分为片面舆论,极端舆论和反动舆论三种

4,新闻价值的客观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1,新闻事实是客观的,它能满足传播主体和接受主体新闻需求的性能,也是一种不以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2传播主体和接受主体的新闻需求也是客观的

5 实行新闻工作的群体性方式有哪些

1,充分重视群众来信来访2坚持发表读者来信3经常开展受众调查

6新闻是怎样的一种信息新闻信息有哪些特性

新闻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信息,它的本源是客观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这样的自然信息特征:1新鲜,时新性和知新性的兼有和统一2真实,纪实性与选择性的兼有和统一3及时公开的传播

33为什么说新闻原本是一种信息

因为对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加以认识,并用文字等符号表达出来,即是人工信息,显然事物的存在和运动状态即是自然信息,是包括新闻在内的一切信息的本源,对接受者即受众具有未知性和需知性的双重属性,新闻可以测度信息含量,这就是新闻的本质,凡新闻必然也是信息

7新闻自由的实际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新闻自由观有哪些要点

实际是通过传播和接受新闻而实现的一种民主权利,它是政治自由的自由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点1,没有抽象的新闻自由,只有具体的新闻自由,在阶级社会里只有统治阶级的新闻自由2,没有绝对的新闻自由,只有相对的新闻自由,资产阶级新闻自由和无产阶级新闻自由都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都不是永恒的东西3新闻自由既是目的,也是手段。

8 简述陆定一新闻定义的内容、特点及不足.

1943年陆定一在《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文中提出来的新闻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特点:1,坚持唯物主义立场,明确事实是新闻是新闻的本源和实体。

2.突出了“新近发生”这是新闻的主要特性3,文字简明扼要,易记易传。不足:1,主要是注意了事实和报道者之间的联系,忽略了另一个传播要素—受众地位。2,只注重事实的时新性,忽略了受众是否未知,是否具有知新性,只注重新近事实的及时报道,忽略了事实是否重要,受众是否需要知道。

9 简述资本主义新闻事业在历史上的正面作用。

1,早期的资本主义新闻事业,曾经对社会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当它成为资本主义社会思想上层建筑的构成部分之后,也为推进工业化进程和普及科学文化做出了独特的

贡献,2,为新闻学的诞生和发展提供了多方面的感性知识,也为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诞生和发展提供了可贵的借鉴。3它积极奉行对社会主义国家和第三世界“西化”和“分化”政策,高举色彩鲜明的意识形态旗帜,在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为资本主义制度争夺每一块阵地。

10 简述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党性原则形成的三个阶级。

第一个历史发展阶段,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报刊党性原则的基本思想;第二个历史发展阶段:列宁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办报思想,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报刊事业的党性原则;第三个历史发展阶段: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丰富和发展了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党性原则思想。

11简述新闻批评具有权威性的原因

1,新闻批评的权威性主要来自新闻机构作为党和政府机关报(刊,台)这一地位和身份的权威性。2,在我国,新闻媒介不属于个人,不是独立的言论机关而是党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3,新闻批评往往通过组织广大群众对所批评的人物和事物发表意见,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对被批评者施加压力。

12改革开放以来推动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动力是什么

1,生产社会化程度提高带来的信息需求的增长,是新闻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2,技术的进步提高新闻生产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节奏的加快,新闻事业发展也呈现出加快状态。

14简述学习新闻理论的重要意义

1,学好新闻理论,才能有效提高政治洞察力和历史洞察力,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和正确的政治方向。2,能深刻的理解新闻活动的基本规律,也能从根本上提高业务能力。3,能正确指导新闻策化,在激烈的同行竞争中获得令人满意的经济效果和社会效益4,能为新闻改革提供科学的理论根据

15 为什么说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因为只有如实的报道客观事实,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充分地满足群众获取各种真实新闻信息的需要,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才能得到人民的认可和欢迎,才能体现自己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内容真实是新闻存在的基本条件,真实是新闻特有的优势

13为什么说失去真实新闻事业就失去了信誉和优势

因为真实是新闻存在的基本条件,新闻之所以赢得广大读者,听者和观众的青睐,能被他们所欢迎,所接受,并成为他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精神向导和鼓舞力量,关键在于他是真实的在于它在人们心中是可信的,新闻如果失去真实性,便失去了人们的信任,失去发挥其功能和作用的条件,失去了产生社会影响力的内在因素,也就失去了自己特有的信誉和优势。

16新闻事业必然带有阶级性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1,在阶级社会里,生产关系是剥削和被剥削的阶级对立关系,新闻事业作为经济基础在上层建筑领域反映,一定反映经济基础中的阶级对立关系。2,在经济领域占有生产资料的统治阶级也就是政治上的统治阶级,同时也是新闻资产的拥有者,事实新闻事业的主人17新闻传播的群众性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1,尊重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及时向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的新闻与信息服务,为其行使参政,议政的民主权利创造条件。2,充分表达人民的愿望和要求,当好人民的耳目喉舌3,全面反映人民群众的劳动生活,讴歌人民群众的业绩

13 为什么说坚持群众性原则是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

1,为资产阶级新闻事业不同于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阶级性质和阶级品质决定它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不是一种简单的传受关系,更不是纯粹的买卖关系,而是一种鱼水和血肉的关系2,它是无产阶级及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代表者和扞卫者,它总是把为人民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各种需求作为自己的工作宗旨和工作内容,在长期的实际中,它始终充当人民群众的耳目喉舌,密切保持人民群众的联系,积极开展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帮助开展工作,所以说坚持群众性原则是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

12如何正确坚持新闻事业群众性原则

1,满足群众需要和引导提高群众统一起来2,把依靠群众和依靠专业队伍统一起来3把新闻舆论监督社会和社会与公众监督新闻舆论统一起来

18论述新闻工作者业务能力修养的基本内容。

1,政治判断力和新闻敏感力2,调查研究能力3社会活动和交际能力4文字表达能力5身体和环境适用能力

19试述正确开展新闻批评必须掌握的原则。

1,要处于公心,要对党和人民负责2,要客观公正,所用事实材料须准确无误3,要以法律为准绳,以政策为依据,不能感情用事4要善始善终,努力促成问题的全理解决5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不断提高批评水平。

20 简述西方新闻价值理论五要素说的局限性。

1,把人情味摆在显要地位并予荒谬的解释2,从抽象的本能好奇心出发,过分强调反常与怪诞的新闻价值,具有浓重的历史唯心主义色彩3,在解释构成要素时,往往因崇尚极端,从真理走向谬论,带有明显的主观随意性和片面性

21简述新闻与情报的不同之处。

1,接受者不同:新闻的接受者是社会公众,情报的接受者是特定人和人群2,传播方式不同:新闻是点-面模式的公开传播,情报则是内部传播3新闻具有广泛的社会性,情报有专业性

22简述“新闻价值五要素说”。

1,新闻价值可由“时新性,接近性,重要性,显着性和趣味性”五要素来量度2,起源于美国新闻学专家对新闻价值构成要素的分析3,我国新闻工作者在接受这一观点时有所选择和创造

23简述拉斯韦尔5W模式包括的因素。

1,谁2,说什么3,通过什么4,对谁说5,有什么效果

24简要说明新闻媒介为什么要具体分析“群众需要”

1,群众需要是多种的而未必全是合理的,因此要具体分析2,不能崇拜群众的自发性3,不能迎合少数人的低级趣味性和不健康心理,为要提供积极、健康、有益和全方位的新闻信息和社会信息服务4,当群众对某事物认识尚不清楚时,不能强行命令,当群众已具

备了一定觉悟时,不能落在群众之后,影响群众前进5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在满足群众需要时,要坚持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引导和提高群众

23简述新闻批评“三字方针”的含义。

1,毛泽东提出“三字方针”,指的是“开,好,管”。2,开,就是要开展批评,主要讲的是对新闻批评要正确,讲的是原则和方法的问题3,好,就是开展好,批评要正确,讲的是原则和方法的问题4管,就是要把这件事情管起来,讲的是领导和管理问题

24与海报、黑板报等传统信息发布形式相比。新闻媒体在引导舆论方面有哪些优势

1,通过及时公开地传播新闻事实迅速形成社会的注意中心和议论中心,为社会设置舆论话题2,通过持续不断的新闻报道向社会公众提供充分的事实,用客观事实的雄辩力量支持正确的宣传和报道3刊播不同看法的稿件,使社会公众的认识进一步深入,并尽力把各种看法统一到正确意见上来4,及时通报问题解决的进程

26为什么说新闻自由是一个历史范畴

1,新闻自由包括传播主体享有的传播自由和接受主体享有的接受自由,而任何主体行为和主观意志必定会受一定的历史时期和当时当地的社会条件影响2经济繁荣和政治民主是新闻自由得以实现的客观的基本和保证,而这时具有历史性和时代性的3,技术进步和文化发达是实现新闻自由的手段和条件,这也是具有历史性和时代性的4,无论是资产阶级的新闻自由还是无产阶级的新闻自由,都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都具有相对性,绝对的新闻自由是不存在的

27“封口费”事件,,谈谈新闻工作者的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修养的认识

1,新闻工作者应当具有强烈的法律意识,牢固的法制观念和良好的职业规范与职业道德方面的修养,加强自律2,在法制社会中,新闻工作同一切其他工作一样都要有法律范围内运作,记者不能以无冕之王自封3,《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中有明确规定,维护新闻的真实性,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4,世界公认的新闻职业道德要求客观、公正、诚信、正直5,“封口费”事件中的记者既触发了法律,也违背了职业道德要求

1.报纸的特点:报纸以印刷文字作为媒介

长处:

记录性好,便于读者反复阅读、深入研究,可作为资料长期保存。

选择强,便于读者自有安排时间,自有挑选内容来读。

材料运用自如,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缺点:时效性差;阅读报纸受到文化水平的限制,群众基础不及电视、广播广泛;文字远不及声音、图像那样真切,有感染力。

2.广播的特点:以无线电波所传送的声音为媒介

长处:传播迅速、时效性强;渗透性好;对象广泛,群众性强;感染力强。

不足:一瞬即过,过耳不留,使受众难以进行仔细地研究和推敲;听众必须按照电台安排的节目顺序收听,不能自由选择。

3.电视的特点:以无效电波所传送的图像和声音的媒介

长处:强烈的现场感;亲切感;见解,简洁明了。

不足:有广播存在的缺陷外,电视的视觉性同时带来局限,长于报道外在的看得见的动态新闻,对复杂的题材作深度报道比较困难;电视新闻的采访、制作有较高的物质技术要求,还受发射距离和收看设备的限制。

语言学概论简答题

北京自考“语言学概论”教材答案最新版(简答题) 简答题 第一章总论 □简述语言和言语的关系。 答:语言是作为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言语就是个人讲话(写作)的行为和结果。语言和言语的区别: ①语言系统是社会共有的交际工具,因而是稳固的,具有相对的静止状态;言语是人们运用这个工具进行交际的过程和结果,是自由结合的,具有运动状态。 ②语言是个系统,是社会共有的交际工具。社会因素是它的本质因素。言语除了具有社会的因素外,还具有个人的因素。 ③语言系统的各个结构成分是有限的,但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用它们说出无限多的句子来。 语言和言语的联系也是紧密的,语言和言语的联系: ①言语是第一性的,语言是第二性的。 ②语言来源于言语,又反作用于言语。它对第一性的言语起着积极的、巨大的作用。 □如何理解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 答:从语言的起源和消亡两方面去观察。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它来源于集体的劳动。集体劳动的交际,是语言产生的决定因素。决定一种语言是发展还是消亡,唯一的标准就是看这种语言有没有交际价值。有交际价值就是语言,就能存在;没有交际价值的语言,就只能消亡。 □如何理解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答:人用来交际的工具,除了语言之外,还有不少种。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文字;第二类是旗语、灯光语、电报码……;第三类是身势语。文字是在语言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但是,文字在交际中的重要性远不能和语言相比。一个社会可以没有文字,但是不能没有语言;没有语言,社会就不能生存和发展。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只有几千年的历史。在文字产生以前,语言早已存在,估计有几十万年。今天世界上没有文字的语言比有文字的语言多得多。文字产生以后要随着语言的发展而演变,它始终从属于语言,是一种辅助的交际工具。旗语之类是在语言和文字基础上产生的特殊领域的辅助交际工具,使用的范围相当狭窄,更不能和语言相比。 □如何理解语言是人类独有的交际工具?

《临床医学概论》复习重点

《临床医学概论》复习重点 内科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 发热、三凹征、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恶性高血压、扩张型心肌病、腹泻、上消化道大出血、无尿、少尿、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功能不全、缺铁性贫血、糖尿病 二、简答题: 呼吸衰竭的病因、心力衰竭的诱因、心功能分级、室性期前收缩的心电图表现、心房颤动的治疗原则、心绞痛的临床症状的特点、心肌梗塞的临床症状特点、心肌梗死的并发症、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上尿路结石的诊断依据、缺铁性贫血的诊断依据、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诊断依据、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 三、论述题: 呼吸衰竭的治疗原则、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原则、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应包括哪些、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治疗原则、肾功能不全加重的诱因、FAB分型与标准、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诊断原则和方法、糖尿病的治疗原则 另:选择题主要为单项选择题,均在第二版《临床医学概论》中。 诊断学部分 实验诊断 1.临床血液学检查 一、血常规 1.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参考值 2.临床意义:A、相对增多 B、红细胞形态学改变、大小异常3.白细胞计数、分类及血小板临床意义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血小板增多、减少 一、肝功能、肾功能血糖、电解质、血脂1.转氨酶、胆红素、血清肌酐的临床意义 2.血糖增高及降低 3.血清钾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二、临床免疫学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 2.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检查 尿蛋白、粪颜色 物理诊断 1.甲状腺肿大的分级 2.脾脏肿大分度 3.肝脏触诊 4.视触叩听的定义,包括哪些内容 5.罗音的产生机制、听诊特点、临床意义 6.叩诊分类及临床意义 7.心脏检查 8.心尖搏动 9.心律 10.心音 11.额外音 12.杂音

新闻学概论(李良荣)笔记:第10章

新闻学概论(李良荣)笔记:第10章 第十章新闻媒介的受众 本章重点: l 受众是特定的传播学意义上的概念,泛指媒介信息的接受者,在大众传播领域里,受众指的是大众传播媒介信息的接受者。具体说就是读者、观众、听众。 l 受众对媒介的影响 ①决定着媒介内容的选择 ②决定着媒介的风格 ③决定着媒体改革的方向和进程 l 受众的特点 1、广泛性。指受众成员组合和地域分布上的广泛性。新闻媒介的高度开放决定了受众的广泛性。 2、混杂性。因为新闻媒介的受众广泛地分布在全社会的各个角落,就相应造成了受众成员的混杂性特征。 3、隐蔽性。受众对媒介是一种笼统的、隐蔽的存在。 l 受众新特点 1、在急剧的社会变动和开放的社会联系面前,受众表现为旺盛的信息需求。求新、求变之心表现尤为强烈。(受众对信息的需求比以往更旺盛) 2、市场经济条件下决策主体增加,带来受众对硬性的决策参考性信息的需求增加。(受众对决策参考性信息需求增加) 3、受众群体分化趋势明显,新增群体涌现,造成受众需求的多元与分化。(受众呈现出多元与分化) l 受众的细分 六种分类方法: 1、按照接触的媒介类别分,可以划分为报纸读者、广播听众、电视观众,彼此交叉。 2、按照人口统计学原理,受众群体内部可以按照性别、年龄、职业、地域、教育水平等再划分为不同的次属群体。 3、按照接触媒介的频率,可以分为稳定受众和不稳定受众。稳定受众是各个媒体的重点争取对象。 4、按照受众不同的信息需求,可以分为一般受众和特殊受众。主要是依信息需求的指向性的清晰程度来划分的。 5、按照接触新闻媒介的确定性分为现实受众和潜在受众。凡是已经确定使用新闻媒介的受众称为现实受众。凡是具备正常的媒介接触能力,但是还没有接触、使用媒介的受众称为潜在受众,即其具备成为媒介受众的可能性。 6、按照新闻媒介明确的传播对象,可以分为核心受众和边缘受众。 l 新闻媒介的受众定位 受众定位就是确定媒介整体和所设栏目明确的传播对象,解决向谁传播的问题。包括一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语言学概论作业1 导言、第一章、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1、历时语言学——就各种语言的历史事实用比较的方法去研究它的“亲属”关系和历史发展的,叫历时语言学。 2、语言——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进行思维的工具。就语言本身的结构来说,语言是由词汇和语法构成的系统。 3、符号——符号是用来代表事物的一种形式,词这样的符号是声音和意义相结合的统一体。任何符号都是由声音和意义两方面构成的。 4、语言的二层性——语言是一种分层装置,其底层是一套音位;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这一层又分为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由语素构成的词,第三级是由词构成的句子。 5、社会现象——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和人类社会有紧密的联系。所谓“社会”,就是指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地域中,说同一种语言,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人类共同体。语言对于社会全体成员来说是统一的、共同的;另一方面,语言在人们的使用中可以有不同的变异、不同的风格。 二、填空 1、结构主义语言学包括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写语言学三个学派。 2、历史比较语言学是在19世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它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3、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大脑的左半球控制语言活动,右半球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直观思维。 4、一个符号,如果没有意义,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如果没有声音,我们就无法感知,符号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物质基础。 5、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代表什么样的意义,完全是由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成员约定俗成。 6、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特点。 7、语言的底层是一套音位,上层是符号和符号的序列,可以分为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词,第三级是句子。 8、语言系统中的所有符号,既可以同别的符号组合,又可以被别的符号替换,符号之间的这两种关系是组合和聚合。 9、组合是指符号与符号相互之间在功能上的联系,聚合是指符号在性质上的归类。 三、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钩,错误的打叉) 1、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没有共同语言,这说明语言是有阶级性的。(×) 3、在现代社会,文字比语言更加重要。(×) 4、现代社会,沟通的方式很多,语言的重要性日渐削弱。(×) 5、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没有语言,人类就无法思维。(√) 6、语言和思维互相依存,共同发展。(√) 7、任何一种符号,都是由内容和意义两个方面构成的。(×) 8、从本质上看,语言其实是一种符号系统。(√)

临床医学概论复习提纲答案版讲解

07届临床医学概论复习提纲(重点部分) 一、考试题型 1、单选题(每题1分,共40分) 2、判断题(每题1分,共30分) 3、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4、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1、脑血管病按病理性质分类可分为几类? 分为2类,出血性卒中(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和缺血性卒中(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腔隙性梗死). 脑血管疾病常出现“三偏”是指什么? (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偏盲) 脑栓塞 (1.心源性: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等心脏病伴心房纤颤,2.非心源性:大血管粥 样硬化斑脱落、脓栓、脂肪栓、肿瘤栓、空气栓,3.来源不明)、 脑出血 (1.高血压合并小动脉硬化,2.其他病因:血液病、脑淀粉样血管病变、动脉 瘤、动静脉畸形、动脉炎、梗死性脑出血、抗凝或溶栓治疗等)、 蛛网膜下腔出血 (1.先天性动脉瘤2.脑血管畸形3.高血压动脉硬化性动脉瘤,脑血管炎等) 脑血栓形成的常见病因是什么? (1.脑动脉粥样硬化,2.血管痉挛) 常见缺血性脑血管(脑梗死)类型有哪些? (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腔隙性梗死) 2、冠心病心肌梗死的心电图特征有哪些? (有Q波心梗心电图特征性改变包括:1、病理性Q波2、抬高的ST段弓背向上型3、T波倒置) 冠心病的主要易患因素有哪些? (年龄性别、血脂异常、高血压、吸烟、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特点有哪些? (一.症状1.诱因:使心肌供血减少或耗氧增加的因素2.部位:胸骨后、心前 区3.性质:钝痛,呈压榨样或表现为胸闷4.持续时间:数分钟,不超过15分钟5.缓解方式: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或缓解 二.体征:可无体征,或表现为心率增快、血压上升,或在心前区闻及收缩期 杂音,提示乳头肌功能不全。部分病人可有房性奔马律或室性奔马律。) 常见的冠心病的临床类型有哪些? (1.无症状性心肌缺血2.心绞痛3.心肌梗死4.缺血性心肌病5.猝死) 冠心病心绞痛发作时怎样治疗? (1.立即停止活动,一般病人休息后可缓解。 2.舌下含化硝酸甘油0.3~0.6mg 首选 3.亚硝酸异山梨醇酯(消心痛)5~10mg舌下含化 硝酸甘油喷雾剂,救心丸等)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易患因素有哪些?

最新《新闻学概论》整理版资料

绪论1956年《报刊的四种理论》(施拉姆等著)把世界不同历史时期的新闻体制及其相对应的新闻思想,归结为:集权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社会责任理论、苏联共产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指导新闻实践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新闻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中的新闻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坚持与发展。 运用新闻理论,观察新闻报道、新闻改革、业界动态、媒体转型…… 例如:分析新闻报道(单篇报道、系列报道、同题报道等),分析媒体事件(限娱令等)…… 第一章新闻本源 第一节新闻的起源:人类的信息需求 第二节新闻的本源:事实 新闻事实——经过选择的事实 如何选择事实?21 第三节新闻的定义 务实派定义: 1.“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 2.“新闻”建立在三个“W”基础上,即“Women(女人)”、“Wampum(金钱)”、“Wrongdoing(坏事)” 3.“凡是让女人喊一声‘啊呀,我的天哪’的东西,就是新闻。” “最坏的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这是大众化报纸(便士报)兴起时期,一些资产阶级报人根据他们的经验对新闻所作的解释。 务实派新闻定义的特点:注重新闻内容的新奇、异常、变态、刺激、色情。

务实派的定义具体形象,但比较随意,不科学 理论派定义 1.强调事实 范长江:“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事实”。 2.强调活动(结果) 陆定一: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3.强调手段——手段说的是新闻的功能而不是新闻本身。 甘惜分:新闻是报道或评论最新的事实以影响舆论的特殊手段。新闻是手段,即意味着新闻媒体是工具.(1980) 4.强调信息 如:新闻是经报道的新近事实的信息。新闻是新近事实变动的信息。新闻的本质是信息。 “新闻是公开传播的新近事实的信息。”——这个定义包含了新闻“真实、新鲜、公开”的特征。 信息源于事实,又不是事实本身,事实本身无法传布,只有变成信息才能传布。 新闻的定义 请比较几则新闻定义,谈谈你对它们的看法。 (目前古今中外关于新闻的定义很多,可以首先对定义的整体情况有个基本了解,然后选择有代表性的定义,进行详尽的分析,包括定义的渊源、辨析、对实践的作用等。) 除了陆定一的新闻定义,中外关于新闻的定义有很多,如“事实说”、“报说”、“功能说”、“信息说”、等。首先,它们都肯定了事实的重要性;其次,它们都强调新闻要新,事实要近,陈年旧事不能成为新闻。这些定义是人们对新闻长期进行研究取得的成果,有助于拓宽人们的研究视野,深化对新闻的认识。 西方国家还有一些形形色色的新闻“定义”,如“性质说”与“兴趣说”,们片面强调事实的个别特征,迎合受众的某种需求,诱导人们把注意力放在金钱、色情、暴力、怪异、刺激等消极现象上,其荒谬性和危害性是显而易见的。 第四节新闻的基本特征 新闻的五要素(5W) 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因

新闻学概论—考试重点

新闻学:是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研究的重点是新闻事业和人类社会的关系,探索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和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 硬新闻:关系到国计民生以及人们切身利益的新闻。 用事实说话:指新闻记者通过对新闻事实材料的分析,取舍和安排,通过事实本身的内在逻辑来表达观点,立场和主张的一种方法。 新闻要素:指新闻事实的主要构成因素。 新闻媒介经营管理:指新闻媒介在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新闻政策的前提下,按照新闻媒介的发展目标和新闻事业的发展要求,在社会行业和市场范围内,合理地调配和组织人,财,物,信息等各类有形与无形资源使其保值与增值,从而更好地保证新闻媒介实现社会职能的管理活动,经营行为以及一切运作方式。 新闻选择:指记者根据新闻价值、自身媒体的定位或版面(时段)需要对已发现的新闻进行取舍和安排。 新闻指导性:通过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来宣传一定的观点,影响受众的思想,把受众引导到既定的目标上去。 受众:本身是一个中性的概念,只是表明它作为媒介信息接受者的地位。 新闻媒介的双重属性:新闻媒介从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又属于信息(娱乐)产业。 新闻自由:公民拥有出版权、采访权、发布权。 有偿新闻:新闻采编者将具有或不具新闻价值的信息,按照出资人某些宣传意图撰写的新闻。 社会责任论:主张有限制的新闻自由、承认政府对新闻业干预和控制的一种新闻观念。 受众定位:受众定位是指以受众本位为思想基础,确定的目标接受人群,在信息传播活动中,以受众为中心,满足受众获取信息的需要。 传媒核心竞争力:指一家传媒超越其竞争对手的强项,这个强项就使一家传媒能占得市场先机或稳固地占据市场相当份额。 简答题: 什么是观点的公开市场和自我修正过程? 观点的公开市场与自我修正过程是资产阶级新闻自由的两个互为关联的概念。前者指人们可以自由公开发表自己的意见不受外来干涉和控制。后者指通过多种意见的交流、斗争、丰富,最终战胜虚伪,保存正确观点。, 新闻敏感的判断标准? 能十分迅速地捕捉事物正在或即将发生的最新变化,能从纷繁复杂的事物中判断和选择出有价值的变化,不拘束于某种固有的思维模式和工作思路。 简述社会责任新闻理论的基本观点 在资本主义垄断竞争时期,新闻自由伴随义务和责任,绝对新闻自由不存在,当新闻媒介不履行自己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时,政府有权对新闻媒介进行干预。 新闻媒介可以通过哪些形式表达立场观点 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网络、海报、宣传单、横幅、口头宣传。 为什么说新闻学是一门选择事实的艺术?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可新近发生的事太多,报纸无法全部报道出来,因此还得对新近发生的事实进行选择,所以说新闻学是一门选择事实的艺术。 大众传媒对经济有哪些促进作用? 1.收集与发布经济信息,引导生产与消费。 2.监督市场秩序,反映社会舆论,纠正经济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和其他偏差。 3.刊登商业广告,激活或满足消费需求。 4.大众传媒作为一种信息产业其本身就是国民经济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为本国创造大量利税,提供大批就业机会。

00541语言学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语言学概论 复习题 (课程代码 00541) 、单项选择题 1.主张把语言和言语分开的代表学者是 【 】 A . 乔姆斯基 B . 索绪尔 C . 布隆菲尔德 D . 洪堡特 2. 中国将传统的音韵、文字、 训诂、虚词等研究统称为 【 】 A .小学 B .经学 C .语言学 D . 文字学 3. 音高主要决定于 【 】 A .发音体振动的振幅 B ?发音体振动的频率 C ?发音体振动的时间 D .发音体振动的声波形式 4. 汉语普通话的j 1 su cn j 1(计算机)可以切分岀的音素数量为 【 】 A ? 3 个 B ? 6个 C .7 个 D . 8个 5. 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中,可以将拼音 b 和p 区分开来的区别特征是 [ 】 A .送气与不送气 B . 清音与浊音 C .双唇音与舌面音 D . 塞音与塞擦音 6. 北京话中将“慢” [man]+ “慢儿” [mar] 读作“慢慢儿” [mai mar] 属于语流音变中的【 】 A .同化 B 异化 C .弱化 D .脱落 7. 下列不是成语的是 【 】 A .过河拆桥 B .风风火火 C .醉翁之意不在酒 D . 爱屋及乌 8. 在汉语中管某种东西叫“书 sh u” 英语中叫“ book ”, 这反应了语汇在产生时的【 】 A .理据性 B 普遍性 C .任意性 D . 民族性 9. 下列属于借词的是 【 】 A .尴尬 B 看好 C .拜会 D .袈裟 10 .下列属于体词属性范畴的是 【 】 A .体 B .态 C ?数 D ?时 11 .“三人行必有我师”是《论语》中的名句,它至今仍被人广泛引用,且理解起来不大费 力, 这是由于语言的 【 】 A .抽象性 B .递归 性 C .系统性 D .稳定性 12 .词义最基本和最核心的部分是 【 】 A .通俗意义 B 非通俗意义 C .理性意义 D 非理性意义 13. 把句子分成“单句”和“复句” , 这种分类是 【 】 A .句子的句型类 B .句子的句式类 C .句子的功能类 D ?句子的繁简类 14. “天气凉了”和“这汤太热,把它凉一凉”中的“凉”是 【 】 A ?冋音关系 B .多义关系 C .同形关系 D ?同义关系 15. 文字起源于 【 】

临床医学概论选择题考试题库(1)汇总

考试题库试卷(1) 1.开放性损伤不包括: A.擦伤 B.挫伤 C.切伤 D.裂伤 E,皮肤撕脱伤 B 2.将行空肠手术的病人,哪项准备正确? A 术前l天开始禁食 B.术前4小时开始禁水 C.术前1日洗胃 D.术前1日清洁洗肠 E.术前3日始服新霉素 B 3.血清钠高于多少即可称高钠血症? A.150mmoL/L(150mEq/L) B.160mmoL/L(160mEq/L) C.145mmoL/L(145mEq/L) D.155mmoL/L(155mEq/L) E.165mmoL/L(165mEq/L) A 4,关于某恶性肿瘤5年治愈率是指:

A.病人5年生存数占全部病人的百分率 B.病人5年生存数占全部治疗病人的百分率 C.病人5年无复发表现者占全部病人的百分率 D.病人5年带瘤生数存占全部治疗病人的百分率 E.病人5年无复发表现者占全部治疗病人的百分率 E 5.口底及领下的急性蜂窝织炎危及生命的并发症是:A.颅内化脓性海绵状静脉窦炎 B.喉头水肿,压迫气管,呼吸困难,窒息 C.纵隔化脓感染 D.化脓性心包炎 E.败血症 B 6.早期休克的主要体征是: A.昏迷 B,末梢紫绀 C.心率增快 D.血压下降 E.脉压变小 C 7.甲亢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术后第3天,饮水时发生误咽,声调降低,但无嘶哑,可能由于:

A.喉上神经内外支损伤 B.一侧喉上神经内侧支损伤 C.一侧喉上神经外侧支损伤 D.喉返神经损伤 E.喉头水肿 A 8.甲状腺危象最主要的表现是: A.心率>120次/分,高热>39C,腹泻 B.心率加快,血压高,头晕头痛 C.心慌.气促,呕吐,腹泻 D.紫绀,鼻翼扇动,心悸,出汗 E.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呼吸困难 A 9.26岁,女性,8个月来在左乳房外上象限扪及一直径3Cm 的圆形,光滑,活动,质韧之肿块可能为: A.早期乳癌 B.纤维腺瘤 C.Paget乳头病 D.乳房囊性增生病 E.乳腺结核 B 10.确定乳腺肿块性质最可靠的方法是:

新闻学概论考点整理

新闻学概论考点整理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新闻学概论期末考点 1、P3 2003年全国抗击SARS的斗争中,关于“非典”的病原和病源的报道,给予中国媒体极深的经验教训。 2、P5 媒体审判,即以媒体的判断代替法院的审判。 3、P6 报刊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弗逊把新闻自由的实践看作是探索美国民主政治体制如何运行的伟大尝试。 4、P6 “意见自由市场”的理论最早是从英国的约翰弥尔顿的《论出版自由》引出来的。 5、P23 新闻活动的渠道:亲身传播、大众传播、群体传播 6、P24 大众传播特点:一个媒介面向全社会传播信息,没有明确的传播对象,是一种无定向传播。 7、P26 新闻基本特点:真实、新鲜(案例整理) 8、P36 变动产生新闻:美国总统尼克松的“水门事件”典型案例 9、P37 新闻五要素:谁、时间、地点、原因、事情

10、P41 新闻与读者关系分类:硬新闻、软新闻。硬新闻:关系到国计民生以及人们切身利益的新闻。软新闻:富有人情味、纯知识、纯趣味的新闻。 11、P44 信息分类:广义信息、一般信息、狭义信息。广义信息:所有对象在相互联系作用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各自的属性。一般信息:与人类的认识过程和传播活动相关的知识积累。狭义信息:能够消除受信者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 12、P45 信息特点:共享性(使用不灭性)、扩缩性、组合性、信息运用的多角度性、相对性 13、P53 “魔弹论”就是居高临下的命令,宣传对象只是俯首帖耳的听众。 14、P55 舆论的特点:公开性、公共性、急迫性、广泛性、评价性 15、P57 舆论定义:是公众针对特定公共事务的一致意见(态度),其目的就是要使公共事务最大限度地符合公众共同的意志和要求

新闻学概论复习重点题

2015.4 简答: 简述陆定一新闻定义的内容、优点及不足。 以传播技术作为划分依据,人类新闻事业可分为哪几个发展阶段? 列宁在《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一文中对无产阶级报刊党性原则的主要概括是什么?简述当前我国媒介滥用权利的几种表现。 简述新闻从业者的素质特征。 论述: 试述新闻事业的总体特性和基本特性。 试述当前我国新闻事业开展舆论监督的意义。 2014.10 简答题: 简述西方最早手抄新闻的发展情况? 受众在新闻传播中具有的支配性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简述新闻事业的多种功能。 简述防止新闻失实的办法。 简述正确开展新闻批评和舆论监督工作应注意的基本原则。 论述题: 试述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与资本主义新闻事业的原则区别。 试述新闻与信息的异同关系。 2014.4 简答: 俄国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列宁新闻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简述“新闻价值”与“新闻的价值”概念异同。 简述新闻传播基本规律的要点。 简述新闻政策和新闻法规的关系。 简述“正确的舆论导向”的基本含义。 论述: 试述新闻传播主体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兼具的主动性和受动性。 试述我国新闻事业的本土特色。 2013.7 简答: 简述新闻与历史的共同点和区别。 新闻事业的多样性功能包含哪些方面? 简述新闻真实性原则的基本要求和一般要求。 简述实行“全党办报、群众办报”方针的基本要求。 简述新闻职业的基本特征。 论述: 结合实例论述你对资本主义新闻自由的理解。

在新闻工作中如何才能坚持“政治家办报”?请联系实际加以论述。 历年试题简答: 西方新闻价值理论的科学性表现在哪里? 简述新闻报道者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主体性。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指导性的特点是什么? 为什么说新闻原本是一种信息? 简述西方新闻价值理论五要素说的局限性。 为什么说失去了真实新闻事业就失去了信誉和优势? 简述坚持新闻舆论监督社会和社会与公众监督新闻舆论的统一。 新闻职业有何弱点?举例说明新闻职业的弱点虽然难避免却可以弥补。正面宣传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简述新闻从业者的业务修养。 为什么说新闻理论对新闻实践具有宏观指导作用? 新闻价值五要素说的科学含义是什么?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如何在实践中坚持党性原则? 简述新闻工作者的职业修养。 简述新闻价值规律的三个基本点。 简述资本主义新闻事业在历史上的正面作用。 简述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党性原则形成的三个阶段。 简述新闻“新”的含义。 为什么说西方新闻价值要素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简述新闻事业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简述新闻法制和新闻伦理的关系。 简述新闻与情报的不同之处。 简述“新闻价值五要素说”。 简述拉斯韦尔5W模式包括的因素。 简要说明新闻媒介为什么要具体分析“群众需要”。 范长江的新闻定义有哪些优缺点? 简述新闻事业运作规律的基本含义。 简要概括新闻事业指导性的特点。 西方新闻价值理论的局限性表现在哪里? 为什么说报道新闻是新闻事业的主要功能? 新闻事业产生与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什么? 简述新闻事业指导性的特点。 简述社会主义新闻自由的实质与特点。 新闻工作者如何做到不断创新?

语言学概论--问答题

1. What are the categories of lexical meaning? Lexical meaning includes: a) referential meaning (also denotative meaning). b) Associative meanings. Referential meaning is the central meaning and it is more stable and universal. Associative meanings are meanings that hinge on referential meaning, which are less stable and more culture-specific. Types of associative meanings: connotative meaning, social meaning, affective meaning, reflected meaning, collocative meaning 2. What are the components of metaphor? Target domain and source domain are the components of metaphors. That is to say all metaphors are composed of two components. This allows us to understand one domain of experience in terms of another. The domain to be conceptualized is called target domain, while the conceptualizing domain is termed the source domain. The transference of properties of the source domain to the target domain is referred to by some cognitive linguistics as mapping. The source domain is concrete and familiar. The target domain is abstract and novel. 3. How does transformational grammar account for sentence- relatedness? 1) Sentence- relatedness: sentences may be structurally variant but semantically related. 2) According to Chomsky, a grammar as the tacit shared knowledge of all speakers is a system of finite rules by which an infinite number of sentences can be generated. He attempts to account for this aspect of syntax by postulating that deep structures and surface structures. 3) Deep structures are the basic structures generated by phrase structure rules. 4) Surface structures are derived structures, the structures of sentences that we actually speak. Surface structures are derived from deep structures through transformational rules which include replacement, insertion, deletion and coping, etc. 5) There are five transformations: particle movement transformation, replacement, insertion, deletion and copying. 4. On what basis do linguists regard human language as species-specific (unique to humans)? Language is a system of arbitrary vocal symbols used for human communication. Many philosophers and linguists believe that language is unique to man. Language is a human trait that sets us apart from other living creatures. They spell out a number of features of language which are not found in animal communication systems. These features: creativity, duality, arbitrariness, displacement, cultural transmission, interchangeability and reflexivity. These are universal features possessed by all human languages. Although some animal communication systems possess, to a very limited degree, one or another of these features except creativity and duality, none is found to have all the features. On this basis linguists tend to conclude that human languages are qualitatively different from animal communication systems. 5. What part of syntax can phrase structure rules account for and what they cannot? Phrase structure rules are rules that specify the constituents of syntactic categories. These rules are part of speakers’ syntactic knowledge, which govern the construction

临床医学概论复习及参考答案

临床医学概论复习提纲(重点部分) 一、考试题型 1、单选题(每题1分,共40分) 2、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 3、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4、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分布在心血管系统、儿科、外科、妇产科 临床医学概论复习提纲按授课专题归类,除了以下内容外,还需要结合任课教师课堂上要求的重点进行复习。 一、诊断学部份: 1.常见症状(发热的分度、正常体温、发热的原因、类型); 答:常见症状:发热 1.)发热的分度:(1)低热~38摄氏度(2)中等度热~39摄氏度(3)高热~41摄氏度(4)超高热41摄氏度以上 2.)正常的体温:36~37摄氏度左右 3.)发热的原因:多数患者的发热时由于致热源所致,包括外源性致热源,内源性致热源。引起发热的病因可分为感染性发热,非感染性发热。 非感染性发热主要有:A无菌性坏死物质吸收 B抗原—抗体反应 C内分泌与代谢障碍 D皮肤散热减少 E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 F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4.)类型: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波状热,回归热,不规则热 2.水肿的类型与特点; 答:1类型:A全身性水肿(1)心源性水肿的特点:右心衰竭的表现,水肿首先出现于身体下垂部位。(2)肾源性水肿的特点:疾病早期晨间起床时有眼睑与颜面部水肿(3)肝源性水肿的特点:腹水,肝功能减退门脉高压两方面 B局部水肿:(1)营养不良性水肿:水肿发生前常伴有消瘦,体重减轻等表现(2)其他原因全身水肿(P27最后一段) 3.呼吸困难的类型、常见原因与特点; 答:呼吸困难类型 1.肺源性呼吸困难 2.心源性呼吸困难 3.中毒性呼吸困难 4.神经精神性呼吸困难 5.癔病者或心理因素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重点名词解释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重点名词解释 1、大众传播媒介(大众传媒):新闻事业的发展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标志。像报纸、广播电视在新闻学上统称新闻事业,在传播学上总称大众传播媒介(大众传媒)。 2、新闻本源:先有事实后有新闻,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 3、信息:(一般)指与人的认识过程和传播活动相关的知识积累。只强调对象与人的作用与联系。 (广义)指所有对象在相互联系过程中呈现出的各自的属性。具有和物质、能量等量齐观的地位。 (狭义)是指能够消除受信者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即排除其他可能性,只采取其中一个的可能性。(在新闻学里主要指狭义这一定义)4、宣传:是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的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它的基本职能是传播一种观念(理论、方针、政策、伦理道德、立场态度)。 5、舆论: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物公开发表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 6、新闻体制——是新闻事业的所有制性质、决策机构的构成、新闻事业的结构和社会对新闻事业的制约机制等。新闻体制集中表现为媒体的所有制问题。 7、新闻媒介的共性——新闻媒介是工具,是真实地(与文学比较)、及时地(与电影、戏剧、小说、诗歌比较)反映世界新近变动(与历

史比较)的大众(与书信、情报等比较)传播工具,属于上层建筑。 8、新闻媒介的个性——是指媒体在内容选择、编排方式、行文风格上的与众不同。 如,NBC以硬新闻见长,ABC以国际新闻见长,CBS以选举报道见长;《北京晚报》具有京派文化典雅、庄重、厚实的风格,《新民晚报》具有海派文化实用、精致、活泼的风格,《羊城晚报》体现了岭南文化的开拓创新。 9、新闻事业的阶级性——是在反映客观世界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立场、思想、观点。它们客观上有利于某个阶级的利益。 10、新闻真实性——指的是在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即新闻的五要素能够经的起调查核对。

新闻学概论(复习考试重点内容)

《新闻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绪论 第一节 1.从新闻学的内容来说,大致可以分为理论(新闻理论)、历史(新闻史)、应用(新闻业务、媒介管理与经营)三部分。 2.中国新闻学的发展和代表性著作:中国的新闻学在20世纪20年代初步形成。 徐宝璜的《新闻学大纲》1922、邵飘萍的《实际应用新闻学》1923、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1929三本著作构筑了中国新闻学的基础框架。 第一章新闻活动 1.关于新闻活动的两个观点:1.新闻活动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2.新闻活动是人类求生存图发展的需要 (分析:观点1:在社会生活中,除新闻事业(报纸广播电视)外,人们还通过其他各种途径(交谈、短信、报告……)来相互传递新闻。这说明在人们相互之间的交往中,相互传递新闻的活动普遍地、持续地进行着。因此,了解和传播新闻这样一种新闻活动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从广义上说,新闻活动不限于和大众传播工具的直接接触,还包括人们为沟通客观世界新近变动的情况所进行的一切活动。在当今世界上的任何国家、任何阶级、任何行业,每天都需要获取一定的新闻,才能在社会中求得生存,去求得发展。如:政党、企业、军事、科学、个人。 观点2:1.无论是统治阶级还是被统治阶级,都必须要有一定数量的新闻才能生存下去。从事新闻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客观世界的变动。 2驱使人们不由自主地从事新闻活动的原因是人类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客观世界的永恒变动。 其他:社会条件的改变,引起人类社会交往密切程度的提高,各行各业、各个阶级、阶层、整个社会对新闻的需求量增加。同时,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相互之间的关系越密切,社会的变动就越剧烈。社会变得越剧烈,所产生的新闻就越多;人类之间的关系越密切,社会对新闻的需求量也越大。) 2.结论:变动产生新闻(环境)关系决定需要(社会) 3.新闻活动的渠道:一、亲身传播(言语、文字、体态、信号)(定向)

语言学概论试题

语言学概论 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6分) 1.关于语言与言语的关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用文字记录下来的就是语言,用声音说出来的就是言语 B.语言具有内在的一致的规律,而言语则不同,很难找到一致的规律 C.语言是言语活动中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共同使用的部分,是均质的 D.言语具有个人特点,因此不同于社会约定俗成的“语言” 2.最早的比较全面系统地阐述“语言”一般理论的著作通常认为是德国学者( C )的《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 A.黑格尔 B.康德 C.洪堡特 D.歌德 3.元音音质的差别主要是由下列( B )决定的。 A.发音 B.共鸣腔的不同形状 C.发音源 D.发音部位 4.下列各组辅音中都是双唇音的一组是( A )。 A.[p][p…] B.[p][f] B.[p][n] D.[b][k] 5.语音的本质属性是( D )。 A.物理属性 B.生理属性 C.心理属性 D.社会属性 6.北京人把“分配”[f n55p…ei51]说成[f m55p…ei51],这种语音变化形象是( A )。 A.同化 B.异化 C.弱化 D.脱落 7.下列四组合成词中,( D )含有不成词语素。 A.火车 B.热爱 C.心疼 D.端详 8.一般说来,前缀在构词中通常( B )。 A.只改变词的具体意义、不改变词的词类 B.只改变词的抽象意义、不改变词的词类 C.只改变词的词类、不改变词的具体意义 D.只改变词的词类、不改变词的抽象意义 9.“一张上海”这句话表面上看起来是词语搭配不当,其实是“买一张去上海的车票”这句话在特定场所(售票处)对话省略。这种现象说明了( A )。 A.语境对语法的作用 B.修辞对语法的作用 C.语汇对语法的作用 D.语音对语法的作用 10.“学习外语”和“政治学习”中的“学习”是( D)。 A.边缘类的词 B.兼类词 C.同音词 D.词性完全相同的词 11.义素分析的基本方法是( C )。 A.扩展法 B.二分法 C.对比法 D.描写法 12.“她在喂孩子”这个句子中,“她”是施事,“孩子”是受事。这种施受关系属于( D )。 A.语汇意义 B.语境意义 C.附加意义 D.语法意义 13.已有的自源文字,从字符跟 语言中什么样的语言单位相联系 的标准来归纳,都是( B )。 A.音节文字 B.词语 文字 C.音位文 字 D.语素文字 14.在下列四种古老的自源文 字中,至今仍在使用的一种是 ( C )。 A.古埃及文字 B.苏美 尔文字 C.汉 字 D.马雅文字 15.在下列四种行为中,与文字 起源直接有关的是( C )。 A.结绳 B.串贝 C.图画 D.以上各种行为 16.现在公认的汉字的最早源 头是( A )。 A.甲骨文、金文 B.甲骨 文、篆书 C.金文、隶 书 D.甲骨文、隶书 17.下列各组汉字中都属于会 意字的是( B )。 A.课桌 B.众兵 C.新闻 D.电灯 18.语言的统一只能通过以下 ( C )方式来实现。 A.消灭现有方言 B.方言和民族共同语相互融合 C.推广民族共同语,逐步用它 来取代方言 D.推广方 言,使之取代共同语 19.从词义发展上看,下面 ( B )组词的词义指称范围扩大 了。 A.江、河 B.闻、香 C.臭、脚 D.江、风 20.下列各组词中,都是借词的 是( B )。 A.吉普、电脑 B.尼龙、 电视机 C.沙发、绷 带 D.冰淇淋、冰棍 21.语法上,( C )是句子中最 小的能独立活动的单位。 A.语素 B.词组 C.词 D.合成词 22.下列关于“概念”的说法中, 不正确的是( A )。 A.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单位 B.概念是从千千万万的个体属性中 抽象出来的 C.概念反映了客观事物一般的 本质属性 D.概念就是语 汇 23.( B )受到损害后,患者会 出现语言障碍,基本上不能说话, 但能听懂说话。 A.大脑右半球前部 B.大 脑左半球前部 C.大脑右半球 后部 D.大脑左半球后部 24.现在一般认为,人学习语言 的最迟临界点是在( C )左右,就 是说在这个年龄之前如果不接触 语言,此后就几乎无法学习语言 了。 A.两岁 B.五岁 C.十二岁 D.二十岁 25.“熟”语料库是指( D )。 A.经常使用的语料库 B.经过批准发行的语料库 C.经过使用证明较为成熟的 语料库 D.标注了一定附 加信息的加工文本 26.“语言迁移现象”指的是 ( A )。 A.在外语学习过程中产生的 母语对目标语的影响现象 B. 将一种语言转化成另一种语言的 过程 C.随着人口迁移而带来的语言 变化现象 D.学 习母语过程中语言水平提高或降 低的过程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 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 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 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 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4 分) 27.非音质音位包括(ABC)。 A.调位 B.重位 C.时 位 D.音段音位 E.语调 28.下列研究属于应用语言学 范围的是( BCD )。 A.对语言基本理论的研究 B.第二语言教学 C.机器翻 译,自然语言理解 D.为语音合成服务的实验语 音学 E.现代汉语的句法理 论研究 29.下列五个元音,( BCE ) 都是后元音。 A.[i] B.[o] C. [u] D.[a] E.[γ] 30.基本语汇具有的特点有 (ACD )。 A.产生的历史长 B.民族性 强 C.使用的范围广 D. 构词能力强 E.概括性强 31.下列词组中,(ABC ) 都是主谓关系。 A.饭没有了 B.火车开走了 C.我很累 D.教室里没有人了 E.冰棍!(叫卖) 3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 )。 A.汉字是意音文字 B.汉字是 音节文字 C.汉字是音位文字 D. 汉字是词语文字 E.汉字是表意 文字 33.下列语言中来自拉丁语的 有(ADE )。 A.意大利语 B.土耳其语 C.俄语 D.法语 E.西班牙 语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 12分) 34.词形变化:是指通过词的形 态变化产生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 包括附加、屈折、异根和零形四种。 35.派生词:词根语素加上词缀 语素构成一个新词,这样得到的合 成词又附加式合成词,即派生词。 36.语言转用:是随着不同民族 的接触和融合而产生的一种重要 的语言现象,指的是一个民族的全 体或部分成员放弃使用本民族语 言而转用另一民族语言的现象,也 称之为语言替换。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 18分) 37.使用国际音标应注意哪些 问题? 答:使用国际音标应注意以下 几点: 第一,要注意将国际音标与字 母区分开来。一个字母可以有大写 和小写的区别,还可以有手写体和 印刷体的不同,国际音标则没有这 些区别。在国际音标中,一个字母 的不同形体就是不同的音标,代表 不同的音素。比如国际音标中的[N] 和[n]、[Y]和[y]等都表示不同的音。 一个字母在具体语言中和借用到 国际音标中,会代表不同的音素, 切不可将它们混为一谈。比如汉语 拼音方案中的b,p,d,t,g,k与 国际音标中形体相同的[b]、[p]、 [d]、[t]、[g]、[k]所代表的音素就 并不相同。为了与一般的字母相区 别,国际音标在使用时通常在符号 外别上方括号。 第二,要注意将形体相似的音 标区别开来。国际音标中有些音标 符号是对同一个字母进行不同的 变形而产生的,应加以区分。比如 [z]、[ ]和[ ],[n]、[ ] 、[ ] 和[ ] ,[h] 、[ ]和[ ]。 第三,要了解国际音标记录语 音有宽式与严式的区别。粗略地 说,“宽式音标”是一种比较概括 的音标,与区别意义无关的发音特 征和差别可不必反映,又可以叫做 “音位标音”。“严式标音”则是一 种详尽反映发音特征和差别的标 音,又可以叫做“音素标音”。比 如汉语普通话的“党”和“电”, 按宽式标音分别记为[ta ]和[tian] 就可以了;按严式标音则可分别记 为[tα]和[tiεn]。严式和宽式是 相对而言的,二者之间并没有绝对 的界限。记录语音时采用宽式标 音,还是严式标音,要依需要而定。 38.划分文字类型有哪几种标 准? 答:文字的类型可以根据两种 不完全相同的标准来分类:一种是 根据文字系统中的字符跟语言中 什么样的语言单位相联系的标准 来分类,另一种是根据字符跟语言 单位的语义还是语音相联系的标 准来分类。根据字符跟什么样的语 言单位相联系的标准来分类,在理 论上各种文字可以分为“词语文 字”、“语素文字”、“音节文字”和 “单位文字”,音位文字还可以细 分为“辅音音位文字”和“全音位 文字”。全部或绝大多数字符都只 跟语言中的词语相联系的文字是 词语文字。全部或绝大多数字符只 跟语素相联系的文字是语素文字。 全部字符都只跟语言单位中的音 节相联系的文字是音节文字。全部 字符只跟辅音音位相联系的文字 是辅音音位文字,平时就称为辅音 文字。既有代表辅音音位的字符, 也有代表元音音位的字符的文字 是全音位文字,平时就称为音位文 字。根据字符跟语言单位的语义还 是语音相联系的标准来分类,在理 论上各种文字可以分为“表意文 字”、“表音文字”和“意音文字”。 全部字符都是意符的文字是表意 文字。全部字符都是音符的文字是 表音文字。表音文字习惯上双称为 拼音文字。一部分字符是意符,一 部分是音符的文字是意音文字。 39.关系意义和词汇意义有什 么不同? 答:句子通常都是由词语组合 而成的,词语在组合时总要形成一 定的结构关系,由这些结构关系所 赋予的意义就是我们所说的“关系 意义”。关系意义和词汇意义不同, 词汇意义是词语本身所具有的意 义,一个词语即使孤立存在,也会 具有一定的词汇意义,而关系意义 则是词语进入组合之中才会产生 的意义,它只存在于一定的句法结 构之中,孤立的词语是没有这种意 义的。 五、问答题(每小题9分,共 18分) 40.为什么说口语是第一性的, 书面语是第二性的?举例说明。 答:因为任何一种语言总是先 有口语,后有书面语,而且大多数 语言在其存在的历史上只有口语 而没有相应的书面语。比如汉语、 英语等世界通用语言,都是先有口 语,后有书面语;但是我国的部分 少数民族至今只有口语而没有书 面语。任何一种书面语又都只能是 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的,并且或迟 或早总是要随着口语的演变而演 变。比如我们的汉语,书面语产生 后,随着口语的演变由古汉语发展 演变成今天的汉语普通话。任何一 种语言都有自己的口头存在形式, 但是古往今来只有极少数语言在 口语的基础上产生了相应模拟的 书面语。比如现今世界上只有汉 语、英语、日语、法语、德语、俄 语等少数语言有书面语。 41.什么是共同语?什么是基础 方言?汉民族共同语为什么是以北 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北京方言语 音为标准音? 答:全体社会成员共同使用的 语言形式就是民族共同语,简称 “共同语”。而共同语是在某一个 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这种作为共 同语基础的方言叫做“基础方言”。 所谓作为共同语的基础,指的是共 同语的语音、语汇和语法系统是来 自基础方言的。在一种语言的诸方 言中,究竟哪一种方言成为基础方 言,是由客观的社会政治、经济、 文化等方面的条件决定的。现代汉 民族共同语,即普通话以北方言为 基础方言,这主要是由政治上的原 因决定的。北方方言区的代表点北 京是辽、金、元、明、清各代的都 城,近千年来一直是一个政治中 心;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北方言几百 年来被用作中央政府实施国家管 理的工具,被称作官话;加之近千 年来,许多重要的文学作品,如宋 人话本、元曲和明清的白话小说 等,大多是用北方方言或者是以北 方方言为基础写成的,而且使用北 方方言的人也最多,这些因素使北 方方言在汉语众多方言中地位最 为重要,影响也最大,因而它就成 为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 北京语音就成为共同语的标准语 音。 六、分析题(每小题6分,共 12分) 42.用义素分析法分析下列各词的 异同: 看:〔+用眼—视线凝聚 —用力〕 望:〔+用眼+视线凝聚 —用力〕 盯:〔+用眼+视线凝聚 +用力〕 43.分析下列歧义句属于哪种 类型,具体是什么原因引起歧义 的,每句表示哪几种不同意义。 昨天江苏和浙江的部分地区 下了雨。 答:该句歧义属于组合歧义, 是由不同的层次构造引起的歧义。 层次构造可以是“昨天江苏/和浙 江的部分地区下了雨”,意思是 “昨天整个江苏和浙江的部分地 区都下了雨”。层次构造也可以是 “昨天江苏和浙江的/部分地区下 了雨”,意思是“昨天江苏和浙江 两个省的部分地区都下了雨”。 模拟题二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6 小题,每题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