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细菌分类医学PPT

合集下载

见微知著——微生物学细菌归类

见微知著——微生物学细菌归类

长链状
C/多糖抗原 (分群依据)
葡 (+)
菊 (-) 有无有无 灰白、光滑 胆汁 边缘整齐 (-) 完全透明溶血环(β)
M 蛋白 (致病性)
触酶 P/核蛋白抗原 (-)
草绿色α溶血环 菌落中央下陷呈脐状
混浊生长 后期变澄清
葡麦 乳蔗 (+) 有无有无
胆汁 (+)
荚膜多糖抗原 (荚膜多糖疫 苗可作预防) 菌
外毒素: 志贺毒素(Stx)
细菌性痢疾: ①我国多 B/D 群引起 ②通过粪口途径传播 ③只在肠道,不侵入 血 ④发热 腹痛 水样腹 泻 脓血粘液便 里急 后重
急性中毒性痢疾: ①多见于小儿 ②表现为全身中毒, 微血管痉挛、导致 DIC、器官衰竭
D 可迟缓分解 乳糖,产酸不 产气
BCD 群均能发 酵甘露醇,仅 A 群有鸟苷酸 脱羧酶
分解 反应
表面抗原
普通琼脂 直径 2mm 半透明
平板
光滑型菌落
O (四群分类
依据)

(+)



性不
G-

厌高
乳 无无有无
(-)


动力
S.S 琼脂培 无色半透明菌落
养基
(-) K
毒力因子
所致疾病
备注
侵袭力: ①黏附于派氏淋 巴结 M 细胞 ②向上皮细胞、 巨噬细胞分泌蛋 白诱导内吞 ③胞浆内繁殖并 进入毗邻细胞 内毒素: ①作用于肠黏膜 使其通透性增高 ②破坏肠黏膜, 促炎症 ③作用神经系统


Serratia
小杆菌
G-


菌属

红色

常见的医学病原微生物

常见的医学病原微生物

82
来源;⑥对许多抗生素敏感。 与人类有关的衣原体病 沙眼、包涵体性结膜炎、衣原体性肺炎、非淋菌性尿道炎、
衣原体性宫颈炎、性病淋巴肉芽肿等。 2.支原体(mycoplasma)是一类没有细胞壁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是目前已知的
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中生长繁殖的最小微生物,繁殖方式多样,主要呈二分裂繁殖,还有 断裂、分枝、出芽等方式。与人类感染有关的主要是肺炎支原体、人型支原体、生殖器 支原体和溶脲脲原体。支原体大多不侵入机体组织与血液,一般为表面感染,在呼吸道 或泌尿生殖道上皮细胞粘附并定居后,通过不同机制引起细胞损伤,如获取细胞膜上的 脂质与胆固醇造成膜的损伤,释放有毒的代谢产物如神经(外)毒素、磷酸酶及过氧化 氢等。支原体对热的抵抗力与细菌相似。对环境渗透压敏感,渗透压的突变可致细胞破 裂。支原体对重金属盐、石炭酸、来苏尔敏感,红霉素、四环素、链霉素及氯霉素等可 抑制或影响蛋白质合成,有杀灭支原体的作用。
3.螺旋体(spirochete)是一类细长、柔软、螺旋状、运动活泼的原核细胞型微 生物。在生物学上的位置介于细菌与原虫之间。它与细菌的相似之处是:具有与细菌相 似的细胞壁,内含脂多糖和胞壁酸,以二分裂方式繁殖,无定型核,对抗生素敏感;与 原虫的相似之处有:体态柔软,胞壁与胞膜之间绕有弹性轴丝,借助它的屈曲和收缩能 活泼运动,易被胆汁或胆盐溶解。在分类学上由于更接近于细菌而归属在细菌的范畴。
人类对致病性葡萄球菌有一定的天然免疫力,只有当皮肤粘膜受创伤后,或机体免 疫力降低时,才易引起感染,患病后所获免疫力不强,难以防止再次感染。应注意个人 卫生,皮肤创伤应及时处理,合理用药,避免滥用抗生素。
2.链球菌(Streptococcus)是化脓性球菌中的一类常见细菌,广泛存在于人及动 物的粪便和健康人的鼻咽部,引起各种化脓性炎症。其主要致病物质有:链球菌溶血素、 致热外毒素、透明质酸酶、链激酶、链道酶和 M 蛋白等。常见所致疾病: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2.3.2《细菌》(课件)(共28张PPT)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2.3.2《细菌》(课件)(共28张PPT)

情境导入
喜马拉雅旱獭憨态可掬、惹人喜 爱,许多游客想方设法去接近它们。 然 疫而的大,细气旱菌污獭。染身上却可能携带可引起鼠
想一想:接近旱獭的行为有哪些 风险?
无保护性地接触旱獭,旱獭身上携带的细菌可能传播到人 体,引起鼠疫的传播。
学习目标
1.细菌的形态结构有什么特点? 2.细菌是怎样繁殖的? 3.细菌与人类的关系是怎样的?
巴斯德(L.Pasteur)
新课释疑
思维训练 作出假设,验证假设
请推测,巴斯德作出的假设是什么?这个实验能够验证他 的假设吗?
假设:腐败物质中的微生物是来自空气中的微生物。 烧瓶有一个弯曲的长管与外界空气相通。瓶内的溶液加热 至沸点,冷却后,空气可以重新进入,但因为有向下弯曲的长 管,空气中的尘埃和微生物不能与溶液接触,使溶液保持无菌 状态,溶液可以较长时间不腐败。如果瓶颈破裂,溶液就会很 快腐败变质,并有大量的微生物出现。实验得到了令人信服的 结论:腐败物质中的微生物是来自空气中的微生物。
颜色。 2.细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是:①配制_培__养__基__,最常用的制 作材料是_琼__脂__;②高温灭菌,目的是_杀__灭__培__养__皿__和__培__养__基__上__ _原__有__的__细__菌__、__真__菌__,排除它们对实验结果的干扰。③冷却、接 种(冷却的目的是_防__止__高__温__杀__死__接__种__的__细__菌__或__真__菌_)。④恒温 培养,可在恒温的_恒__温__箱__中培养,也可在室内温暖的地方培养。 3. 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_水__分__、__适__宜__的__温__度__、__有__机__物__等____。
新课释疑
二、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人体的肠道中也生活着很多细菌,大部分属于正常菌群。有些 细菌还能够合成维生素。

细菌的分类及命名

细菌的分类及命名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球菌 杆菌
葡萄球菌 链球菌 粪肠球菌 微球菌
产芽胞
梭菌 芽胞杆菌 炭疽杆菌
抗酸染色阳性
分支杆菌
牛分支杆菌和禽分支杆菌 鼠麻风杆菌 副结核分支菌
无芽胞
抗酸染色阴性
棒状杆菌 化脓放线菌 马红球菌
产单核李氏杆菌
猪丹毒杆菌
丝状或树枝状
MZN染色阴性
牛放线菌 粘性放线菌
MZN染色pp阳t课件性完整
星形奴卡菌 刚果嗜皮菌
科及科以上的划分在细菌不太完善,且随
着研究的深入科属的划分会发生变动
ppt课件完整
8
1、属(genus)性状相近、关系密切的若 干菌种组成一个菌属,与其他属有明显 差异。
2、种(species)是细菌学分类的最基本 单元,生物学性状基本相同的细菌群体 归成一个菌种。
3、菌株(strain)是不同来源的某一种 细菌的纯培养物。
26
1、分类方法 数值分类法:根据细菌的各种性状的数值
分析,借助计算机,将拟分类的细菌按其 性状的相似程度归类定位。
ppt课件完整
27
在进行数值分类时
需要选择分类单位(菌株、种或属)→将 性状编码→按公式计算出相似度(S矩阵) →进行系统聚类→画出相似矩阵图→最后 转绘树状普(dendrogam)
15
5、只确定属名、未确定种名的某一株细菌, 其拉丁文学名可在属名之后加sp.(正体字); 如果同属未定种名的若干菌株,则用 spp. (species 的缩写, sp. 表示单数,spp. 表示复数 ) , 如 Micrococcus sp.表示微球菌属的一个种, Micrococcus spp. 表示微球菌属的一些种。

医学微生物学-细菌的感染与免疫PPT精选课件

医学微生物学-细菌的感染与免疫PPT精选课件
17
内毒素血症与内毒素休克
内毒素血症:败血症,感染病灶入血,输液; 巨嗜细胞,中粒,内皮细胞,血小板,补体等诱生
TNF,IL-1,IL-6,IL-8,组胺等活性物质; 使小血管功能紊乱,微循环障碍,器官毛细血管
灌注不足;缺血缺氧酸中毒。 激活补体,引发高热,低血压,凝血系统活化,
8
2.荚膜
抗吞噬,抗体液中杀菌物质,侵袭力强。
3.侵袭性物质
a.侵袭素(invasin)侵袭基因编码产生的蛋 白质,介导细菌侵入邻近上皮细胞,促进扩散。
b.侵袭性酶类 血浆凝固酶:纤维蛋白包裹菌体抗吞噬。 透明质酸酶:利于细菌毒素扩散。 IgA蛋白酶:分解膜表面SIgA,利于感染。
9
4.细菌生物被膜(bacterial biofilm) 细菌与多糖组成的膜状细菌群体。 利于细菌附着在支撑物表面。 阻挡抗生素的渗入和免疫细胞杀伤。 易发生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的转移。 脱落后扩散感染;气管插管,人工关节。 铜绿假单胞菌,表皮葡萄球菌常见。
导致祢散性血管内凝血。 严重时导致微循环衰竭,内毒素休克或死亡。
18
外毒素与内毒素的主要区别
区别要点
外毒素
内毒素
来源
G+部分G-
G-
基 因 质粒 前噬菌体 染色体 染色体
方式
活菌生产分泌 成分裂解产生
成分
蛋白质
脂多糖
稳定
60-80℃30’ 160℃2-4hr
毒 性 强 选择性 特殊症状 弱 发热微循环
医学微生物学
1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2
第一节 正常菌群与条件致病菌
一、正常菌群(normal flora)
正常菌群的意义: 生物拮抗 生物屏障 受体与营养竞争 营养作用 参与代谢 营养物质转化合成 免疫作用 促进免疫器官发育 免疫应答 抗衰老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氧化 抑肿瘤 转化致癌物 激活巨噬细胞

病原微生物布鲁菌属PPT课件

病原微生物布鲁菌属PPT课件
疫情得到控制后,做好善后工作,如 解除封锁、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等。
05
布鲁菌属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布鲁菌属疫苗的研究进展
1 2
疫苗种类
针对布鲁菌属,目前已有多种疫苗进入临床试验 或已上市,包括全细胞疫苗、基因工程疫苗和亚 单位疫苗等。
疫苗效果
这些疫苗在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中均显示出较好 的免疫保护效果,能够有效降低感染率和发病率。
病原微生物布鲁菌属ppt 课件
• 布鲁菌属概述 • 布鲁菌属的致病性与感染途径 • 布鲁菌属的检测与诊断 • 布鲁菌属的预防与控制 • 布鲁菌属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01
布鲁菌属概述
布鲁菌属的发现与命名
布鲁菌属的发现
布鲁菌属最早由美国病理学家布 鲁克顿在1887年发现,并因此而 得名。
布鲁菌属的命名
04
布鲁菌属的预防与控制
布鲁菌属的预防措施
宣传教育
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布鲁 菌病防治知识,提高公 众对布鲁菌病的认识和
预防意识。
疫苗接种
推广布鲁菌病疫苗接种, 特别是对高危人群进行
免疫预防。
动物管理
加强动物检疫和监管, 控制布鲁菌病的动物宿 主,防止动物携带病菌
传播。
个人防护
提倡个人卫生,避免直 接接触病畜及其分泌物、 排泄物等,注意手部卫
布鲁菌属的命名是根据其发现者 的名字来命名的,以纪念布鲁克 顿的贡献。
布鲁菌属的分类与分布
布鲁菌属的分类
布鲁菌属属于细菌界、真细菌门、厚壁菌纲、芽孢杆菌目、芽孢杆菌科。
布鲁菌属的分布
布鲁菌属主要分布在全世界范围内,包括亚洲、欧洲、非洲和美洲等地区。
布鲁菌属的生物学特性
形态特征
布鲁菌属的细菌呈球形或短杆状,无 鞭毛,无芽孢,革兰氏染色阳性。

《放线菌分类》课件

《放线菌分类》课件

优缺点
分子生物学分类是目前最常用的 分类方法,但需要一定的基因测 序技术和专业知识,成本较高。
数值分类
总结词
基于放线菌的全细胞蛋白质电泳 图谱进行分类。
详细描述
数值分类通过分析放线菌的全细胞 蛋白质电泳图谱进行分类,能够反 映放线菌的整体蛋白质表达水平。
优缺点
数值分类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准确 性,但需要特定的仪器设备和复杂 的图谱分析技术。
《放线菌分类》ppt课件
CONTENTS
• 放线菌分类概述 • 放线菌的分类方法 • 放线菌的主要属与种 • 放线菌的应用与价值 • 展望与未来研究方向
01
放线菌分类概述
放线菌的定义与特点
放线菌是一类具有分支状 菌丝的革兰氏阳性细菌, 通常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 辐射状菌落。
放线菌具有高度多样性, 在土壤、水和空气中广泛 分布,是抗生素等生物活 性物质的重要来源。
详细描述
化学分类通过分析放线菌的脂肪酸、醌类化合物、氨基酸等化学成 分进行分类,能够反映放线菌的生化特征。
优缺点
化学分类可以弥补形态学分类的不足,但需要特定的仪器设备和化 学试剂,成本较高。
分子生物学分类
总结词
基于放线菌的基因组序列进行分 类。
详细描述
分子生物学分类通过比较放线菌 的16S rRNA基因或其他基因序列 进行分类,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 准确性。
03
放线菌的主要属与种
链霉菌属
01
链霉菌属是放线菌中最大的一类 ,包括了超过1800种不同的种。

它们广泛分布于土壤、空气、水 体等环境中,具有丰富的生态多 样性。
03
链霉菌属的菌落形态多样,颜色 各异,有的呈白色、黄色、橙色 或黑色。

医学微生物分支杆菌属课件

医学微生物分支杆菌属课件

程中的作用。
蛋白质组学研究
蛋白质表达谱分析
研究不同生理状态下分支杆菌蛋白质的表达变化,揭示其与宿主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
蛋白质功能研究
通过蛋白质互作、酶活性测定等方法,研究分支杆菌关键蛋白质的功能及其调控机制。
蛋白质组学在疫苗和药物研发中的应用
发现新的药物靶点和疫苗候选抗原,为分支杆菌病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改善卫生条件
保持环境清洁,减少污染 源,降低分支杆菌属的传 播风险。
个人防护
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 可能受污染的水源、土壤 等,如有需要可使用防护 用品。
治疗原则与药物选择
治疗原则
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病原体种类 ,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遵循“早 期、足量、联合、规律、全程”的治 疗原则。
药物选择
现代实验诊断技术
1 2 3
分子生物学方法
利用PCR、实时荧光PCR等技术,快速、灵敏地 检测分支杆菌的特异性基因片段,实现早期诊断 和鉴定。
免疫学方法
通过检测患者体内针对分支杆菌的特异性抗体或 抗原,如ELISA、免疫荧光法等,辅助诊断和病 情监测。
自动化仪器检测
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等设备,实现分支杆菌 的快速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提高检测效率和 准确性。
麻风病的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传 播。
麻风病的症状
包括皮肤损害、神经损害、肢体残疾 等。
麻风病的治疗和预防
治疗主要采用联合化疗,预防可通过 避免接触传染源、提高免疫力等措施 进行。
其他分支杆菌感染
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非结核分枝杆菌可引起肺部、皮肤软组织、 淋巴结等部位的感染,临床表现多样。
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污染,采集足 够量的标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