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及仿真

高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及仿真
高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及仿真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电子信息系

综合课程设计

高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及仿真

专业名称电子信息工程

班级学号5081112

学生姓名姜昊昃

指导教师邱新芸

设计时间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学号:5081112学生姓名(签名):

设计题目:高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及仿真

一、设计实验条件

Multisim软件

二、设计任务及要求

1.设计一高频功率放大器,要求的技术指标为:输出功率Po≥125mW,工作中

心频率fo=6MHz,η>65%;

2.已知:电源供电为12V,负载电阻,RL=51Ω,晶体管用2N2219,其主要参数:

Pcm=1W,Icm=750mA,V

CES =, f

T

=70MHz,hfe≥10,功率增益Ap≥13dB(20倍)。

三、设计报告的内容

1.设计题目与设计任务(设计任务书)

2.前言(绪论)(设计的目的、意义等)

3.设计主体(各部分设计内容、分析、结论等)

4.结束语(设计的收获、体会等)

5.参考资料

四、设计时间与安排

1、设计时间: 2周

2、设计时间安排:

熟悉实验设备、收集资料:2 天

设计图纸、实验、计算、程序编写调试:4 天

编写课程设计报告:3 天

答辩:1 天

1.设计题目与设计任务(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

高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及仿真

设计任务

要求设计一个技术指标为输出功率Po≥125mW,工作中心频率fo=6MHz

η>65%的高频功率放大器。

2. 前言(绪论)

我们通过“模电”课程知道,当输入信号为正弦波时放大器可以按照电流的导通角的不同,将其分为甲类、乙类、甲乙、丙类等工作状态。甲类放大器电流的导通角为360度,适用于小信号低功率放大;乙类放大器电流的导通角约等于180度;甲乙类放大器电流的导通角介于180度与360度之间;丙类放大器电流的导通角则小于180度。乙类和丙类都适用于大功率工作。

丙类工作状态的输出功率和效率是上述几种工作状态中最高的。高频功率放大器大多工作于丙类。但丙类放大器的电流波形失真太大,因而只能用于采用调谐回路作为负载的谐振功率放大。由于调谐回路具有滤波能力,回路电流与电压仍然极近于正弦波形,失真很小。

可是若仅仅是用一个功率放大器,不管是甲类或者丙类,都无法做到如此大的功率放大。

综上,确定此高频电路由两个模块组成:第一模块是两级甲类放大器;第二模块是一工作在丙类状态的谐振放大器,它作为功放输出级,最好能工作在临界状态。此时,输出交流功率达到最大,效率也较高,一般认为此工作状态为最佳工作状态。

3. 系统原理

高频功率放大器知识简介

在通信电路中,为了弥补信号在无线传输过程中的衰耗要求发射机具有较大的功率输出,通信距离越远,要求输出功率越大。为了获得足够大的高频输出功率,必须采用高频功率放大器。高频功率放大器是无线电发射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无线电信号发射过程中,发射机的振荡器产生的高频振荡信号功率很小,

因此在它后面要经过一系列的放大,如缓冲级、中间放大级、末级功率放大级等,获得足够的高频功率后,才能输送到天线上辐射出去。这里提到的放大级都属于高频功率放大器的范畴。实际上高频功率放大器不仅仅应用于各种类型的发射机中,而且高频加热装置、高频换流器、微波炉等许多电子设备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高频功率放大器和低频功率放大器的共同特点都是输出功率大和效率高,但二者的工作频率和相对频带宽度却相差很大,决定了他们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低频功率放大器的工作频率低,但相对频带宽度却很宽。例如,自20至20000 Hz,高低频率之比达1000倍。因此它们都是采用无调谐负载,如电阻、变压器等。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工作频率高(由几百kHz一直到几百、几千甚至几万MHz),但相对频带很窄。例如,调幅广播电台(535-1605 kHz的频段范围)的频带宽度为10 kHz,如中心频率取为1000 kHz,则相对频宽只相当于中心频率的百分之一。中心频率越高,则相对频宽越小。因此,高频功率放大器一般都采用选频网络作为负载回路。由于这后一特点,使得这两种放大器所选用的工作状态不同:低频功率放大器可工作于甲类、甲乙类或乙类(限于推挽电路)状态;高频功率放大器则一般都工作于丙类(某些特殊情况可工作于乙类)。

高频功率放大器是通信系统中发送装置的重要组件。按其工作频带的宽窄划分为窄带高频功率放大器和宽带高频功率放大器两种,窄带高频功率放大器通常以具有选频滤波作用的选频电路作为输出回路,故又称为调谐功率放大器或谐振功率放大器;宽带高频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电路则是传输线变压器或其他宽带匹配电路,因此又称为非调谐功率放大器。高频功率放大器是一种能量转换器件,它将电源供给的直流能量转换成为高频交流输出。

电路工作原理

利用宽带变压器作耦合回路的功放称为宽带功放。常用宽带变压器有用高频磁芯绕制的高频变压器和传输线变压器。宽带功放不需要调谐回路,可在很宽的频率范围内获得线性放大,但效率很低,一般只有20%左右,一般作为发射机的中间级,以提供较大的激励功率。

在高频电路中,利用选频网络作为负载回路的功放称为谐振功放。根据放大器电流导通角θ

(0—π)的范围可分为甲类、乙类、丙类和丁类等功放。电流

c

导通角θc 越小放大器的效率越高。如丙类功放的θc 小于90°, 丙类功放通常作

为发射机的末级,以获得较大的输出功率和较高的功率。

谐振功率放大器的特点:

(1) 放大管是高频大功率晶体管,能承受高电压和大电流。

(2) 输出端负载回路为调谐回路,既能完成调谐选频功能,又能实现放大器输出端负载的匹配。

(3) 基极偏置电路为晶体管发射结提供负偏压,使电路工作在丙类状态。

(4) 输入余弦波时,经过放大,集电极输出电压是余弦脉冲波形。

晶体管的作用是在将供电电源的直流能量转变为交流能量的过程中起开关控制作用,谐振回路LC 是晶体管的负载。功率放大器各分压与电流的关系如图3-1所示。

图3-1 功率放大器各分压与电流关系

由于晶体管工作在丙类状态,晶体管集电极电流是一个周期性的余弦脉冲 。由傅立叶级数可知,一个周期性函数可以分解为许多余弦波(或正弦波)的叠加 。可以将电流分解,如公式()。

012()2C c c m c m cnm i t I I I Cos t I Cosn t ωω=++???++?????? (1.1)

012c c m c m cnm I I I I ??? 分别为集电极电流的直流分量、基波分量以及各高次谐波分量的振幅

图3-2 I C (t)各次谐波的波形示意图

在对谐振功率放大器进行分析与计算时,关键在于直流分量和基波分量等前面几项。利用周期函数傅立叶级数的公式,可以求出各直流分量及各次谐波分量。 下面仅列出前面几项的表达式,如公式(),(),(),()。

()10max max 01Sin Cos c c c Cos I i i θθθθπθα??- ?-??

== (1.2) ()11max max 11Sin Cos c m c c Cos I i i θθθθπθα??- ?-??== (1.3)

()()max 2max 22231c c m c i Sin Cos Sin Cos I i Cos θθθθθαπθ?-==- (1.4)

()()max 2max 333121c c m c i Sin Cos Sin Cos I i Cos θθθθθαπθ?-=

=- (1.5)

只要知道电流脉冲的最大值和导通角即可计算出直流分量、基波分量及各次谐波分量。各次谐波分量变化趋势是谐波次数越高,其振幅越小。因此,在谐振放大器中只需研究直流功率及基波功率。

功率放大器的负载特性

如果VCC 、VBB 、VB 3个参变量不变,则放大器的工作状态就由负载电阻Rp 决定。此时,放大器的电流、输出电压、功率、效率等随Rp 而变化的特性,就叫做放大器的负载特性。电压、电流随负载变化波形如图3-3所示。

图3-3 电压、电流随负载变化波形

放大器的输入电压是一定的,其最大值为V bemax ,在负载电阻RP 由小至大变化

时,负载线的斜率由小变大,如图中1→2→3。不同的负载,放大器的工作状态是不同的,所得的I c 波形、输出交流电压幅值、功率、效率也是不一样的。

临界状态时负载线和V bemax 正好相交于临界线的拐点。放大器工作在临界线状

态时,输出功率大,管子损耗小,放大器的效率也就较大。

欠压状态时B 点以右的区域。在欠压区至临界点的范围内,根据V c =R p I c1,放

大器的交流输出电压在欠压区内必随负载电阻RP 的增大而增大,其输出功率、效率的变化也将如此。过压状态时放大器的负载较大,在过压区,随着负载Rp 的加大,I c1要下降,因此放大器的输出功率和效率也要减小。

欠压状态的功率和效率都比较低,集电极耗散功率也较大,输出电压随负载阻抗变化而变化,因此较少采用。但晶体管基极调幅,需采用这种工作状态。过压状态的优点是,当负载阻抗变化时,输出电压比较平稳且幅值较大,在弱过压时,效率可达最高,但输出功率有所下降,发射机的中间级、集电极调幅级常采用这种状态。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画出谐振功率放大器的负载特性曲线如图3-4所示。

图3-4 谐振功率放大器的负载特性曲线

4. 高频放大器相关参数简单计算

甲类谐振放大器参数计算

依据设计技术指标要求,考虑高频放大器应具有的基本特性,可采用共射晶体管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

(1)设置静态工作点

由于放大器是工作在小信号放大状态,放大器工作电流I

CQ

一般—2mA之间选取为宜。

设计电路中取: I

c = ; R

e

=1KΩ

可得重要参数: V

BQ =V

EQ

+V

BEQ

=+=

V

CEQ =V

CC

-V

EQ

==

R

b2=V

BQ

/10I

BQ

== KΩ

(2)谐振回路参数计算

回路总电容: C

Z =1/[(2πf

)2L]=

回路电容: C=C

Z -(p

1

2*C

oe

)=(12*7pf)=

(3)确定其它电容参数

耦合电容C1、C2的值,可在1000 pf—之间选择,一般用瓷片电容。旁路电容Ce 、C3、C4的取值一般为—1uf

丙类功放参数计算

确定功放的工作状态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可工作在欠压状态、过压状态和临界状态。因欠压状态效率低,而过压状态严重失真,谐波分量大,为尽可能兼顾输出大功率、高效率,一般选用临界状态。

丙类功放θ

c =60°—90°,这里为方便计算,设θ

c

=70°。可得集电极电流

余弦脉冲直流I

CO 系数α

(70°) =,集电极电流余弦脉冲基波I

CM1

系数

α

1

(70°)= 。设功放的输出功率为。

(1)集电极参数计算

集电极电流脉冲的直流分量:I

CO =I

Cmax

*α0(θc)=216*=54mA

电源提供的直流功率: P

D =V

CC

I

CO

=12V*54mA=

集电极的耗散功率:P

C =P

D

-P

O

=集电极的效率:

η=P

O /P

D

==77%

(2)基极参数计算

基极基波电流的振幅 I

B1m =I

Bm*

α

1

(70°)=

基极输入的电压振幅 V

Bm =2P

i

/I

B1m

=

(3)电源去耦滤波元件选择

高频电路的电源去耦滤波网络通常采用π型LC低通滤波器,滤波电感可按经验取50—100uH,滤波电感一般取。

5. 高频功率放大器电路设计

甲类谐振放大器

根据设计要求与参数计算设计的一级甲类谐振放大器如图5-1所示。通过选定基极偏置电阻值等方面使晶体管Q1工作在甲类状态,其中L1、L2、C3、C4、R5构成选频回路,通过调节可调电容C3使调谐回路选出与输入信号源相同的频率,在调谐回路中并联一电阻R,减小回路品质因数从而加宽通频带。

图 5-1 一级甲类放大电路设计

为了提高增益,本次电路采用了两级甲类放大,其级联的单元电路如图5-2所示。选频回路参数选择一致。采用级联的方式是牺牲通频带来换取高的电压增益的。

图5-2 两级甲类放大电路设计

丙类高功放

由上述丙类功放参数计算结果结合丙类功放的理论知识设计的单元电路如图3-2-3所示。

图5-3 丙类功放原理图

总体电路图设计

设计的总体电路图如图5-4所示

图 5-4 高频功率放大器设计总图

6. 电路仿真

所用软件Multisim简介

随着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许多电路设计都可以通过计算机辅助分析和仿真技术来完成。计算机仿真在教学中的应用,代替了大包大揽的试验电路,大大减轻了工作量。其强大的实时交互性、信息的集成性和生动直观性,为电子专业教学创设了良好的平台,并能保存仿真中产生的各种数据,为整机检测提供参考数据,还可保存大量的单元电路、元器件的模型参数。Multisim软件是一个专门用于电子线路仿真与设计的 EDA 工具软件。作为 Windows 下运行的个人桌面电子设计工具,Multisim 是一个完整的集成化设计环境。

Multisim的特点:

(1)直观的图形界面:整个操作界面就像一个电子实验工作台,绘制电路所需的元器件和仿真所需的测试仪器均可直接拖放到屏幕上,轻点鼠标可用导线将它们连接起来,软件仪器的控制面板和操作方式都与实物相似,测量数据、波形和特性曲线如同在真实仪器上看到的一样。

(2)丰富的元器件库:Multisim大大扩充了EWB的元器件库,包括基本元件、半导体器件、运算放大器、TTL和CMOS数字IC、DAC、ADC及其他各种部件,且用户可通过元件编辑器自行创建或修改所需元件模型,还可通过liT公司网站或其代理商获得元件模型的扩充和更新服务。

(3)丰富的测试仪器:除EWB具备的数字万用表、函数信号发生器、双通道示波器、扫频仪、字信号发生器、逻辑分析仪和逻辑转换仪外,Multisim 新增了瓦特表、失真分析仪、频谱分析仪和网络分析仪。尤其与EWB不同的是,所有仪器均可多台同时调用。

(4)完备的分析手段:除了EWB提供的直流工作点分析、交流分析、瞬态分析、傅里叶分析、噪声分析、失真分析、参数扫描分析、温度扫描分析、极点——零点分析、传输函数分析、灵敏度分析、最坏情况分析和蒙特卡罗分析外,Multisim 新增了直流扫描分析、批处理分析、用户定义分析、噪声图形分析和射频分析等,基本上能满足一般电子电路的分析设计要求。网络分析仪和频谱分析仪。

(5)强大的仿真能力:Multisim 既可对模拟电路或数字电路分别进行仿真,

也可进行数模混合仿真,尤其是新增了射频(RF) 电路的仿真功能。仿真失败时会显示出错信息、提示可能出错的原因,仿真结果可随时储存和打印。

本次课程设计电路就是利用Multisim软件进行绘图并仿真的。

仿真测试电路

仿真测试电路如图6-1所示,其中示波器1通道测输入信号源波形,2通道测一级甲类放大电路输出波形,3通道测二级甲类放大电路输出波形,4通道测丙类功放的最终输出波形。当可变电容C3调到70%,C6调到45%时,输出波形较为稳定,放大效果较好。此时可发现LED发光,表示功率放大器正常工作,即电压合适。

图6-1 仿真测试电路

仿真波形

6.3.1 输入信号仿真波形

输入波形信号如图6-2所示,由仿真示波器可以看到输入信号是一个频率为,峰峰值为的正弦波信号。

图6-2 输入信号

6.3.2 一级甲类放大波形

经过第一级甲类放大器后输出波形如图6-3所示,其峰峰值增大到527mv,将输入信号电压放大了。

图6-3 一级放大后波形

6.3.3 两级甲类放大波形

经过两级放大后电压增益提高了,峰峰值变为,如图6-4所示。

图6-4 两级放大后波形

6.3.4 最终输出波形

信号最终经过丙类放大器放大,峰峰值变为,提高其功率与效率,仿真波形如图6-5所示。

图6-5 丙类放大器输出波

7. 结果分析

由于高频放大器由甲类,丙类混合组成。实验需要将仿真测试电路主机调试,直到出现稳定,理想的正弦波为止。

在调试过程中发现稍微修改输入信号参数就会影响输出波形质量,经与同学讨论可能有以下两方面原因:一方面可能是静态工作点的设置问题,这就需要对电路再进行静态工作点的测量分析;另一方面可能是选频、滤波回路L、C等参数设置的影响,这个问题需要进一步进行测试验证。

由仿真结果及观察波形可知,所设计的高频功率放大器基本满足了设计任务要求。经过第一第二级甲类放大器后电压幅值增大了,最终输出也大大提高了输出功率,因此也验证了理论知识的正确性和设计方法的可行性。

8. 心得体会

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锻炼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具体训练和考察过程。通过这次的高频功放课设,加深了对电子电路理论知识的理解,学会使用Multisim

软件进行仿真与调试,提高了自己的实验动手能力,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

回顾起此次高频课程设计,我感慨颇多。的确,从选题到定稿,从理论到实践,在将近两星期的日子里,我们遇到过很多麻烦。如:调试电路时发现波形不稳,放大倍数不够高等问题。但我们都通过讨论解决了。我们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不仅巩固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而且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所没有的知识。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在设计的过程中,也发现了自己许多不足之处,对以前所学过的知识理解得不够深刻,掌握得不够牢固。这次设计的实验参数计算比较复杂,不仅要参考一定资料,还要自己对各参数的意义有一定的理解。若计算参数不对,将会直接影响到实验的结果。

9. 参考文献

[1] 曾兴雯,刘乃安.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第四版)[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

大学出版社,2008.

[2] 童诗白,华成英.模拟电子技术基础[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 张肃文.高频电子线路(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 谢沅清.模拟电子线路(Ⅱ) [M] .成都:成都电子科大出版社,1994.

附录:元件清单

表1. 元件清单

高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及仿真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电子信息系 综合课程设计 高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及仿真 专业名称电子信息工程 班级学号5081112 学生姓名姜昊昃 指导教师邱新芸 设计时间2011.06.20~2011.07.01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学号:5081112学生姓名(签名): 设计题目:高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及仿真 一、设计实验条件 Multisim软件 二、设计任务及要求 1.设计一高频功率放大器,要求的技术指标为:输出功率Po≥125mW,工作 中心频率fo=6MHz,η>65%; 2.已知:电源供电为12V,负载电阻,RL=51Ω,晶体管用2N2219,其主要参 数:Pcm=1W,Icm=750mA,V CES=1.5V, f T=70MHz,hfe≥10,功率增益Ap≥13dB(20倍)。 三、设计报告的内容 1.设计题目与设计任务(设计任务书) 2.前言(绪论)(设计的目的、意义等) 3.设计主体(各部分设计内容、分析、结论等) 4.结束语(设计的收获、体会等) 5.参考资料 四、设计时间与安排 1、设计时间:2周 2、设计时间安排: 熟悉实验设备、收集资料:2 天 设计图纸、实验、计算、程序编写调试:4 天 编写课程设计报告:3 天 答辩:1 天

1.设计题目与设计任务(设计任务书) 1.1 设计题目 高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及仿真 1.2 设计任务 要求设计一个技术指标为输出功率Po≥125mW,工作中心频率fo=6MHz η>65%的高频功率放大器。 2. 前言(绪论) 我们通过“模电”课程知道,当输入信号为正弦波时放大器可以按照电流的导通角的不同,将其分为甲类、乙类、甲乙、丙类等工作状态。甲类放大器电流的导通角为360度,适用于小信号低功率放大;乙类放大器电流的导通角约等于180度;甲乙类放大器电流的导通角介于180度与360度之间;丙类放大器电流的导通角则小于180度。乙类和丙类都适用于大功率工作。 丙类工作状态的输出功率和效率是上述几种工作状态中最高的。高频功率放大器大多工作于丙类。但丙类放大器的电流波形失真太大,因而只能用于采用调谐回路作为负载的谐振功率放大。由于调谐回路具有滤波能力,回路电流与电压仍然极近于正弦波形,失真很小。 可是若仅仅是用一个功率放大器,不管是甲类或者丙类,都无法做到如此大的功率放大。 综上,确定此高频电路由两个模块组成:第一模块是两级甲类放大器;第二模块是一工作在丙类状态的谐振放大器,它作为功放输出级,最好能工作在临界状态。此时,输出交流功率达到最大,效率也较高,一般认为此工作状态为最佳工作状态。 3. 系统原理 3.1 高频功率放大器知识简介 在通信电路中,为了弥补信号在无线传输过程中的衰耗要求发射机具有较大的功率输出,通信距离越远,要求输出功率越大。为了获得足够大的高频输出功率,必须采用高频功率放大器。高频功率放大器是无线电发射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无线电信号发射过程中,发射机的振荡器产生的高频振荡信号功率很小,

音频功率放大器设计详解

音频功率放大器设计 一、设计任务 设计一个实用的音频功率放大器。在输入正弦波幅度≤5mV,负载电阻等于8Ω的 条件下,音频功率放大器满足如下要求: 1、最大输出不失真功率P OM≥8W。 2、功率放大器的频带宽度BW≥50Hz~15KHz。 3、在最大输出功率下非线性失真系数≤3%。 4、输入阻抗R i≥100kΩ。 5、具有音调控制功能:低音100Hz处有±12dB的调节范围,高 音10kHz处有±12dB的调节范围。 二、设计方案分析 根据设计课题的要求,该音频功率放大器可由图所示框图实现。 下面主要介绍各部 分电路的特点及要求。 图1 音频功率放大器组成框图 1、前置放大器 音频功率放大器的作用是将声音源输入的信号进行放大,然后输

出驱动扬声器。声音源 的种类有多种,如传声器(话筒)、电唱机、录音机(放音磁头)、CD唱机及线路传输等,这些声音源的输出信号的电压差别很大,从零点几毫伏到几百毫伏。一般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灵敏度是一定的,这些不同的声音源信号如果直接输入到功率放大器中的话,对于输入过低的信号,功率放大器输出功率不足,不能充分发挥功放的作用;假如输入信号的幅值过大,功率放大器的输出信号将严重过载失真,这样将失去了音频放大的意义。所以一个实用的音频功率放大系统必须设置前置放大器,以便使放大器适应不同的的输入信号,或放大,或衰减,或进行阻抗变换,使其与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灵敏度相匹配。另外在各种声音源中,除了信号的幅度差别外,它们的频率特性有的也不同,如电唱机输出信号和磁带放音的输出信号频率特性曲线呈上翘形,即低音被衰减,高音被提升。对于这样的输入信号,在进行功率放大器之前,需要进行频率补偿,使其频率特性曲线恢复到接近平坦的状态,即加入频率均衡网络放大器。 对于话筒和线路输入信号,一般只需将输入信号进行放大和衰减,不需要进行频率均衡。前置放大器的主要功能一是使话筒的输出阻抗与前置放大器的输入阻抗相匹配;二是使前置放大器的输出电压幅度与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灵敏度相匹配。由于话筒输出信号非常微弱,一般只有100μV~几毫伏,所以前置放大器输入级的噪声对整个放大器的信噪比影响很大。前置放大器的输入级首先采用低噪声电路,对于由晶体管组成的分立元件组成的前置放大器,首先要选择低

高频电子线路复习题一答案

高频电子电路第一章 (一)填空题 1、语音信号的频率范围为,图象信号的频率范围为,音频信号的频率范围为。 (答案:300~3400Hz;0~6MHz;20Hz~20kHz) 2、无线电发送设备中常用的高频电路有、、 、。 (答案:振荡器、调制电路、高频放大器、高频功率放大器) 3、无线电接收设备中常用的高频电路有、、 、。 (答案:高频放大器、解调器、混频器;振荡器) 4、通信系统的组成:、、、、。 (答案:信号源、发送设备、传输信道、接收设备、终端) 5、在接收设备中,检波器的作用是。 (答案:还原调制信号) 6、有线通信的传输信道是,无线通信的传输信道是。 (答案:电缆;自由空间) 7、调制是用音频信号控制载波的、、。 (答案:振幅;频率;相位) 8、无线电波传播速度固定不变,频率越高,波长;频率;波长越长。(答案:越短;越低) (二)选择题 1、下列表达式正确的是。 A)低频信号可直接从天线有效地辐射。 B)低频信号必须转载到高频信号上才能从天线有效地辐射。 C)高频信号及低频信号都不能从天线上有效地辐射。 D)高频信号及低频信号都能从天线上有效地辐射。 (答案:B) 2、为了有效地发射电磁波,天线尺寸必须与相比拟。 A)辐射信号的波长。B)辐射信号的频率。 C)辐射信号的振幅。D)辐射信号的相位。 (答案:A) 3、电视、调频广播和移动通信均属通信。 A)超短波B)短波C)中波D)微波 (答案:A) (三)问答题 1、画出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框图。 2、画出用正弦波进行调幅时已调波的波形。 3、画出用方波进行调幅时已调波的波形。

第二章《高频小信号放大器》 (一)填空题 1、LC选频网络的作用是。 (答案:从输入信号中选出有用频率的信号抑制干扰的频率的信号) 2、LC选频网络的电路形式是。 (答案:串联回路和并联回路) 3、在接收机的输入回路中,靠改变进行选台。 (答案:可变电容器电容量) 4、单位谐振曲线指。 (答案:任意频率下的回路电流I与谐振时回路电流I0之比) 5、LC串联谐振电路Q值下降,单位谐振曲线,回路选择性。 (答案:平坦;差) 6、通频带BW0.7是指。 (答案:单位谐振曲线≥所对应的频率范围) 7、LC串联谐振回路Q值下降,频带,选择性。 (答案:增宽;变差) 8、距形系数K r 0.1定义为单位谐振曲线f值下降到时的频带范围与通频带之比。 (答案:0.1) 9、理想谐振回路K r 0.1,实际回路中K r 0.1,其值越越好。 (答案:等于1;大于1;小) 10、LC并联谐振回路谐振时,阻抗为。 (答案:最大且为纯电阻) 11、LC并联谐振回路,当f=f0即谐振时回路阻抗最且为,失谐时阻抗变,当ff0是呈。 (答案:大;纯电阻;小;感性;容性) 12、电容分压耦合联接方式可通过改变的数值来实现阻抗变换。 (答案:分压电容) 13、强耦合η>1,当η越大,谐振曲线两峰间距离越。 (答案:宽) 14、强耦合时,耦合回路η越接近1时,谐振曲线顶部较宽且平坦,较接近理想,通频带较,选择性较。 (答案:距形系数;宽;好) 15、LC并联谐振回路,谐振时并联回路阻抗。 (答案:最大) (二)选择题 1、LC串联谐振回路发生谐振时,回路阻抗为,回路总阻抗为, 回路电流达到。 A)最大值B)最小值C)零D)不能确定 (答案:C;B;A) 2、串联谐振曲线是之间的关系。

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课程设计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丙类功率放大器 院系: 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报告成绩: 2013年12月20日

目录 一、设计目的 (1) 二、设计思路 (1) 三、设计过程 (2) 3.1、系统方案论证 3.1.1 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电路 3.2、模块电路设计 3.2.1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输入端采用自给偏置电路 3.2.2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输出端采用直流馈电电路 3.2.3匹配网络 3.2.4 VBB 、Vcm、Vbm、VCC对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性能影响分析 四、整体电路与系统调试及仿真结果 (11) 4.1 电路设计与分析 4.2.仿真与模拟 4.2.1 Multisim 简介 4.2.2 基于Multisim电路仿真用例 五、主要元器件与设备 (14) 5.1 晶体管的选择 5.1.2 判别三极管类型和三个电极的方法 5.2电容的选择 六、课程设计体会与建议 (17) 6.1、设计体会 6.2、设计建议 七、结论 (18) 八、参考文献 (19)

一、设计目的 电子技术迅猛发展。由分立元件发展到集成电路,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基本放大器是组成各种复杂放大电路的基本单元。弱电控制强电在许多电子设备中需要用到。放大器在当今和未来社会中的作用日益增加。 高频功率放大器是发送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通信电路中,为了弥补信号在无线传输过程中的衰耗,要求发射机具有较大的输出功率,而且,通信距离越远,要求输出功率越大。所以,为了获得足够大的高频输出功率,必须采用高频功率放大器。高频功率放大器是无线电发射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在人类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能高效率的将电源供给的直流能量转换为高频交流输出,研究它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 设计简单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电路并进行仿真,以及对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发展的展望。 二、设计思路 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工作原理 图2-2-1为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原理图,为实现丙类工作,基极偏置电压V BB 应设置在功率的截止区。 输入回路 由于功率管处于截止状态,基极偏置电压V BB 作为结外电场,无法克服结内电场,没有达到晶体管门坎电压,从而,导致输入电流脉冲严重失真,脉冲宽度小于90o。 由i C ≈βi B 知,i C 也严重失真,且脉宽小于90o。 输出回路 若忽略晶体管的基区宽度调制效应以及结电容影响,在静态转移特性曲线 (i C ~V BE )上画出的集电极电流波形是一串周期重复的脉冲序列,脉冲宽度小于半 个周期。

OCL功率放大器的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由集成运放和晶体管组成的OCL 功率放大器的设计 学生:郭二珍 学生学号:1008220107 系别:电气学院 专业:自动化 届别:2015年 指导教师:廖晓纬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制 2014年3月

OCL功率放大器的设计 学生:郭二珍 指导老师:廖晓纬 电气学院10级自动化 1、绪论 功率放大器(简称功放)的作用是给音频放大器的负载R L(扬声器)提供一定的输出功率。当负载一定时,希望输出的功率尽可能大,输出信号的非线性失真尽可能地小,效率尽可能高。 OCL是英文Output Capacitor Less的缩写,意为无输出电容的功率放大器。采用了两组电源供电,使用了正负电源。在输入电压不太高的情况下,也能获得较大的输出频率。省去了输出端的耦合电容,使放大器的频率特性得到扩展。OCL功率放大器是一种直接耦合的功率放大器,它具有频响宽、保真度高、动态特性好及易于集成化等特点。性能优良的集成功率放大器给电子电路功放级的调试带来了极大的方便。集成功率放大电路还具有输出功率大、外围元件少、使用方便等优点,因此在收音机、电视机、扩音器、伺服放大电路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功率放大器可分为三种工作状态:(1)甲类工作状态Q点在交流负载的中点,输出的是一种没有削波失真的完整信号,但效率较低。(2)乙类工作状态Q点在交流负载线和IB=0输出特性曲线的交界处,放大器只有半波输出,存在严重的失真。(3)甲乙类工作状态Q点在交流负载线上略高于乙类工作点处,克服了乙类互补电路产生交越失真,提高了效率。

因此,本设计可采用甲乙类互补电路。 2、容摘要 本设计中要求设计一个由集成运放和晶体管组成的OCL功率放大器。在输入正弦波幅度Ui等于200mV,负载电阻R L等于8Ω的条件下最大输出不失真功率P o≥2W,功率放大器的频带宽度BW≥80Hz~10KHZ 功率放大电路实质上是能量转换电路,它主要要求输出功率尽可能大,效率尽可能的高,非线性失真尽可能要小,功率器件的散热较好。 本设计选用的是双电源供电的OCL互补推挽对称功放电路。 此推挽功率放大器的工作状态为甲乙类,其目的是为了减少“交越失真”。 由于两管的工作点稍高于截止点,因而均有一很小的静态工作电流I CQ。这样,便可克服管子的死区电压,使两管交替工作处的负载中电流能按正弦规律变化,从而克服了交越失真。 OCL互补推挽对称功放电路一般包括驱动级和功率输出级,前者为后者提供一定的电压幅度,后者则向负载提供足够的信号频率,以驱动负载工作。

第五章高频功率放大器习题答案(精品文档)

第五章 高频功率放大器 一、简答题 1.什么叫做高频功率放大器?它的功用是什么?应对它提出哪些主要要求?为什么高频功放一般在B 类、C 类状态下工作?为什么通常采用谐振回路作负载? 答:高频功率放大器是一种能将直流电源的能量转换为高频信号能量的放大电路,其主要功能是放大放大高频信号功率,具有比较高的输出功率和效率。对它的基本要求是有选频作用、输出功率大、自身损耗小、效率高、所以为了提高效率,一般选择在B 或C 类下工作,但此时的集电极电流是一个余弦脉冲,因此必须用谐振电路做负载,才能得到所需频率的正弦高频信号。 2.已知高频功放工作在过压状态,现欲将它调整到临界状态,可以改变哪些外界因素来实现,变化方向如何?在此过程中集电极输出功率如何变化? 解:可以通过采取以下措施 1)减小激励Ub ,集电极电流Ic1和电压振幅UC 基本不变,输出功率和效率基本不变。 2)增大基极的负向偏置电压,集电极电流Ic1和电压振幅UC 基本不变,输出功率和效率基本不变。 3)减小负载电阻RL ,集电极电流Ic1增大,IC0也增大,但电压振幅UC 减小不大,因此输出功率上升。 4)增大集电极电源电压,Ic1、IC0和UC 增大,输出功率也随之增大,效率基本不变。 3.丙类功率放大器为什么要用谐振回路作为负载? 解:利用谐振回路的选频作用,可以将失真的集电极电流脉冲变换为不失真的输出余弦电压。同时,谐振回路还可以将含有电抗分量的外接负载转换为谐振电阻 P R ,而且调节A L 和A C 还能保持回路谐振时使P R 等于放大管所需要的集电极负 载值,实现阻抗匹配。因此,在谐振功率放大器中,谐振回路起到了选频和匹配的双重作用。

功率放大器的设计

功率放大器的仿真设计 0 引言 各种无线通信系统的发展,大大加速了半导体器件和射频功率放大器的研究进程。射频功率放大器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的设计好坏影响着整个系统的性能。因此,无线系统需要设计性能良好的放大器。而且,为了适应无线系统的快速发展,产品开发的周期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另外,在各种无线系统中由于不同调制类型和多载波通信的采用,射频工程师为减小功率放大器的非线性失真,尤其是设计无线基站应用的高功率放大器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采用EDA工具软件进行电路设计可以掌握设计电路的性能,进一步有环设计参数,同时达到加速产品开发进程的目的。 功率放大器(PA)在整个无线通信系统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因为它的输出功率决定了通信距离的长短,其效率决定了电池的消耗程度及使用时间。 1 功率放大器基础 1.1 功率放大器的种类 根据输入与输出信号间的大小比例关系,功率放大器可分为线性放大器与非线性放大器两种。属于线性放大器的有A类、B类及AB类放大器;属于非线性的则有C类、D类、E类、F类等类型的放大器。 (1) A类放大器是所有类型功率放大器中线性最高的,其功率元件在输入信号的全部周期内均导通,即导通角为360°,但其效率却非常低,在理想状 态下效率仅达到50%,而在实际电路中,则仍限制在30%以下。 (2) B类功率放大器的功率元件只在输入正弦波之半周期内导通,即导通角仅为180°,其效率在理想状态下可达到78%,但在实际电路中所达到的效 率不会超过60%。 (3) AB类功率放大器的特性介于A类和B类放大器之间,其功率元件偏压在远比正弦波信号峰值小的非零直流电流,因此导通角大于180°但远小于360°。一般情况下,其效率介于30%~60%之间。 (4) C类功率放大器的功率元件的导通时段比半周期短,即导通角小于180°。 其输出波形为周期性脉冲,必须并联LC滤波电路后,才可得到所需要的正弦波。在理论上,C类放大器的效率可达到100%,但在实际电路中仅能

高频调谐放大器,LC振荡电路和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的设计(通信电子线路)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通信0704 指导教师:工作单位:信息工程学院 题目: 通信电子线路综合设计 课程设计目的: ①较全面了解常用的数据分析与处理原理及方法; ②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初步电路的设计; ③掌握基本的文献检索和文献阅读的方法; ④提高正确地撰写论文的基本能力。 课程设计内容和要求 1.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的电路设计 2. LC振荡器的设计; 3.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电路设计。 初始条件: ①电路板及元件,参数; ②通信原理,高频,电路等基础知识。 时间安排: 课程设计时间为5天。 (1)方案设计,时间1天; (2)软件设计,时间2天; (3)系统调试,时间1天; (4)答辩,时间1天。 指导教师签名: 2010年月日 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

目录 目录 (1) 摘要 .................................................................................................................................................. I Abstract ............................................................................................................................................ II 1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的电路设计.. (1) 1.1 主要技术指标: (1) 1.2给定条件 (1) 1.3设计过程 (2) 1.4 单调谐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电路调试 (5) 2 LC三点式反馈振荡器设计与制作 (6) 2.1电容三点式振荡器原理工作原理分析 (6) 2.2 主要设计技术性能指标 (10) 2.3 基本设计条件 (10) 2.4 电路结构 (10) 2.5 静态工作电流的确定 (10) 2.6 确定主振回路元器件 (11) 2.7 电路调试 (12) 3 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电路设计与制作 (13) 3.1设计要求 (13) 3.2确定功放的工作状态 (13) 3.3 基极偏置电路计算 (14) 3.4计算谐振回路与耦合线圈的参数 (14) 3.5电源去耦滤波元件选择 (15) 3.6 电路调试 (15) 4 心得体会 (16) 5 参考文献 (17) 本科生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18)

大功率功率放大器电路的设计

大功率功率放大器电路设计 大功率功率放大器电路设计 一. 设计理念及实现方式 (1)能推4Ω、2Ω等双低音的“大食”音箱以及专业类大粗音圈的各类专业箱。 (2)要省电、噪声小,发热量小。 (3)音质要好,能适合家居使用和专业使用。 第一点的实现就是要有大的推动功率。由于目前居室客厅面积有不断扩大的趋势,100W ×2以下功放已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所以本功放设计为4ΩQ 时360W ×2,2Ω时720W ×2。 第二点的实现就是电路工作在静态时的乙类小电流,靠大水塘级电容和电阻进行滤波降噪,使功放级噪声极小。而电路的工作状态又决定了电路元件的发热量很小,与一般乙类电路相当。配备的大型散热系统是为了应付连续大功率、低阻抗输出时的安全、可靠。 第三点的实现是本功放板的主要目标。目前公认的是:甲类、MOS、电子管音质好,所以本功放要达到甲类、MOS、电子管的音质。 二.大功率输出的实现 要实现大功率,首先是电源容量要大。本功放配置的电源是在截面积为35mm ×60mm的环形铁心上绕制的环牛。一次侧为1.0mm线绕484圈,二次侧为1.5mm双线并绕100圈。 整流为两只40A全桥做双桥整流,滤波为4只47000 uF电容 2只2.7kΩ电阻并接在正负电源上,使电压稳定在±62V。如电压过高可减小电阻到2.2kΩ,过低可加大电阻到3kΩ,功率用3W以上的。 除电源外,要实现大功率输出,特别是驱动“大食”音箱,要求功放输出电流能力要强,本功放每声道选用6对2SD1037管做准互补输出,可驱动直流电阻低达0.5Ω的“大食”音箱。所以4Ω时360W×2、2Ω时720W×2是有保障的。 三. 甲类、MOS、电子管音质的实现 目前人们公认的甲类、MOS、电子管的音质最好,所以本功放电路设计动态时工作于甲类的最佳状态,偏流随信号大小而同步增减,所以音质是有技术保障的。而在此工作状态下,即使更换几只一般的MOS管,对音质的提高也不明显。下面给出其原理图,如图1所示。从图1上可见到本原理图相当简洁,比一般乙类或甲乙类准互补电路还节省元件。而通过在电路板上改变一只电阻的接法就可方便地在本电路与准互补乙类或甲乙类之间变换。 四.绿色环保概念的实现 对本功放来说,实现低耗电、低噪声污染、低热辐射污染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的: (1)本功放空载时只有小电流级工作,而功率管基极电压只有0.45V,基本上是截止的,所以比一般乙类耗电少,属节电型功放。

高频电子线路第三章习题答案

习题 高频功率放大器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应对它提出哪些主要要求 答:高频功率放大器的主要作用是放大高频信号或高频已调波信号,将直流电能转换成交流输出功率。要求具有高效率和高功率输出。 为什么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要采用谐振回路作负载若回路失谐将产生什么结果若采用纯电阻负载又将产生什么结果 答:因为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的集电极电流i c为电流脉冲,负载必须具有滤波功能,否则不能获得正弦波输出。若回路失谐集电极管耗增大,功率管有损坏的危险。若采用纯电阻负载则没有连续的正弦波输出。 高频功放的欠压、临界和过压状态是如何区分的各有什么特点 答:根据集电极是否进入饱和区来区分,当集电极最大点电流在临界线右方时高频功放工作于欠压状态,在临界线上时高频功放工作临界状态,在临界线左方时高频功放工作于过压状态。 欠压状态的功率和效率都比较低,集电极耗散功率也较大,输出电压随负载阻抗变化而变化,较少使用,但基极调幅时要使用欠压状态。 临界状态输出功率大,管子损耗小,放大器的效率也较高。 过压状态下,负载阻抗变化时,输出电压比较平稳且幅值较大,在弱过压时,效率可达最高,但输出功率有所下降,发射机的中间级、集电极调幅级常采用过压状态。 分析下列各种功放的工作状态应如何选择 (1) 利用功放进行振幅调制时,当调制的音频信号加到基极或集电极时,如何选择功放的工作状态 (2) 利用功放放大振幅调制信号时,应如何选择功放的工作状态 (3) 利用功放放大等幅度信号时,应如何选择功放的工作状态 答:(1) 当调制的音频信号加到基极时,选择欠压状态;加到集电极时,选择过压状态。 (2) 放大振幅调制信号时,选择欠压状态。、 (3) 放大等幅度信号时,选择临界状态。 两个参数完全相同的谐振功放,输出功率P o分别为1W和,为了增大输出功率,将V CC提高。结果发现前者输出功率无明显加大,后者输出功率明显增大,试分析原因。若要增大前者的输出功率,应采取什么措施 答:前者工作于欠压状态,故输出功率基本不随V CC变化;而后者工作于过压状态,输出功率随V CC明显变化。在欠压状态,要增大功放的输出功率,可以适当增大负载或增大输入信号。 一谐振功放,原工作于临界状态,后来发现P o明显下降,C反而增加,但V CC、U cm和u BEmax 均未改变(改为:V CC和u BEmax均未改变,而U cm基本不变(因为即使Ucm变化很小,工作状态也可能改变,如果Ucm不变,则Uce不变,故工作状态不应改变)),问此时功放工作于什么状态导通角增大还是减小并分析性能变化的原因。 答:工作于过压状态(由于Ucm基本不变,故功率减小时,只可能负载增大,此时导通角不变);导通角不变 某谐振功率放大器,工作频率f =520MHz,输出功率P o=60W,V CC=。(1) 当C=60%时,试计算管耗P C和平均分量 I的值;(2) 若保持P o不变,将C提高到80%,试问管耗P C减小多 c0 少 解:(1) 当C=60%时,

功率放大器设计(DOC)

电子电路设计实践 设计题目:直流稳压电源设计 系别:电气工程学院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班级:2011级1 班姓名:腾伟峰 学号:201151746 指导教师:张全禹 时间:2013年3月17日 绥化学院电气工程学院

高频功率放大器 1设计要求 1.1 已知条件 +VCC=+12V,晶体管3DG130的主要参数为PCM=700mW,ICM=300mA,VCES≤0.6V,hfe≥30,fT≥150MHz,放大器功率增益AP≥6dB。晶体管3DA1的主要参数为PCM=1W,ICM=750mA,VCES≥1.5V,hfe≥10,fT=70MHz,AP≥13dB。 1.2 主要技术参数 输出功率P0≥500mW,工作中心频率f0≈5MHz,效率η>50%,负载RL=50Ω。 1.3 具体要求 分析高频功率放大器原理,通过给定的技术指标要求确定甲类功率放大器和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设计的工作状态和计算出电路中各器件参数,利用电子设计工具软件multisim对电路进行仿真测试,分析电路的特性。

2原理分析 高频功率放大器用于发射机的末级,作用是将高频已调波信号进行功率放大,以满足发送功率的要求,然后经过天线将其辐射到空间,保证在一定区域内的接收机可以接收到满意的信号电平,并且不干扰相邻信道的通信。高频功率放大器是通信系统中发送装置的重要组件。按其工作频带的宽窄划分为窄带高频功率放大器和宽带高频功率放大器两种,窄带高频功率放大器通常以具有选频滤波作用的选频电路作为输出回路,故又称为调谐功率放大器或谐振功率放大器。 利用选频网络作为负载回路的功率放大器称为谐振功率放大器,这是无线电发射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放大器电流导通角θ的范围可分为甲类、乙类、丙类及丁类等不同类型的功率放大器。电流导通角θ愈小,放大器的效率η愈高。如甲类功放的θ=180,效率η最高也只能达到50%,而丙类功放的θ< 90o,效率η可达到80%,甲类功率放大器适合作为中间级或输出功率较小的末级功率放大器。丙类功率放大器通常作为末级功放以获得较大的输出功率和较高的效率。图 1为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 图 1 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

第2章 高频功率放大器答案

第2章 高频功率放大器 2.1为什么低频功率放大器不能工作于丙类,而高频功率放大器则可工作于丙类? 答:两种放大器最根本的不同点是:低频功率放大器的工作频率低,但相对频带宽度却很宽,因而只能采用无调谐负载,工作状态只能限于甲类、甲乙类至乙类(限于推挽电路),以免信号严重失真;而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工作频率高,但相对频带宽度窄,因而可以采用选频网络作为负载,可以在丙类工作状态,由选频网络滤波,避免了输出信号的失真。 2.2丙类放大器为什么一定要用调谐回路作为集电极负载?回路为什么一定要调到谐振状态?回路失谐将产生什么结果? 答:选用调谐回路作为集电极负载的原因是为了消除输出信号的失真。只有在谐振时,调谐回路才能有效地滤除不需要的频率,只让有用信号频率输出。此时,集电极电流脉冲只在集电极瞬时电压最低区间流通,因而电流脉冲最小,平均电流co I 也最小。若回路失谐,则集电极电流脉冲移至集电极瞬时电压较高的区间流通,因而电流脉冲变大,co I 上升,同时,输出功率下降,集电极耗散功率将急剧增加,以致烧损放大管。因此,回路失谐必须绝对避免。 2.3提高高频放大器的效率与功率,应从哪几方面入手? 答:(1)使放大器工作于丙类,并用选频网络作为负载; (2)适当选取电流导通角c θ。 2.9晶体管放大器工作于临界状态,200p R =Ω,90mA co I =,30V C E =,90c θ=?。试求o P 与η。 解:查课本后附录得:11()(90) 1.57c g g θ=?= m11()90 1.57141.3(mA)c co c I I g θ==?= ∴232111 (141.310)200 1.997(W)=2W 22 o cm p P I R -==???≈ 3 309010 2.7(W ) D C c o P E I -==??= ∴2 100%74.1%2.7 o D P P η== ?≈ 2.10已知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导通角c θ分别为180?、90?和60?时,都工作在临界状态,且三种情况下的C E 、max c I 也都相同。试计算三种情况下效率η的比值和输出功率o P 的比值。 解:(1)22221max 1max 1max 00()()22()2() cm p c c p c p o c D C co C c c C c I R I R I R P P E I E I E αθαθηαθαθ====? ∵C E 、max c I 、p R 相同,因此有 222 2 22111123000 (180)(90)(60)0.50.50.391::::::1:1.567:1.4031:1.57:1.40 (180)(90)(60)0.50.3190.218 αααηηηααα???= ==≈??? (2)22 21max 111()22 o cm p c p c P I R I R αθ== ∴222222 123111::(180):(90):(60)0.5:0.5:0.3911:1:0.61o o o P P P ααα=???=≈

功率放大器的设计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电子1003班 指导教师:葛华工作单位:信息工程学院 题目: 功率放大器的设计 初始条件: 计算机、Proteus软件、Cadence软件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 1、课程设计工作量:2周 2、技术要求: (1)学习Proteus软件和Cadence软件。 (2)设计一个功率放大器电路。 (3)利用Cadence软件对该电路设计原理图并进行PCB制版,用Proteus软件对该电路进行仿真。 3、查阅至少5篇参考文献。按《武汉理工大学课程设计工作规范》要求撰写设计报告书。全文用A4纸打印,图纸应符合绘图规范。 时间安排: 2013.11.11做课设具体实施安排和课设报告格式要求说明。 2013.11.11-11.16学习Proteus软件和Cadence软件,查阅相关资料,复习所设计内容的基本理论知识。 2013.11.17-11.21对功率放大器进行设计仿真工作,完成课设报告的撰写。 2013.11.22 提交课程设计报告,进行答辩。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日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 II 1 功放的工作原理及分类 (1) 1.1功放的工作原理 (1) 1.2功放的分类 (1) 2 软件介绍 (2) 2.1 Proteus (2) 2.1.1 Proteus简介 (2) 2.1.2工作界面 (2) 2.1.3 对象的放置和编辑 (3) 2.1.4 连线 (4) 2.2Cadence软件 (4) 2.2.1 Cadence简介 (4) 2.2.2 Cadence软件的特点 (4) 2.2.3电路PCB的设计步骤 (4) 3 设计方案 (6) 3.1 运算放大电路的设计 (6) 3.2 功率放大电路的设计 (7) 3.3 音频功率放大电路 (9) 3.4方案总结及仿真 (10) 4 Candence软件操作 (11) 4.1 Cadence画电路原理图 (11) 4.2 布线及PCB图 (11) 4.2.1布线注意事项 (11) 4.2.2 PCB制作 (12) 5.心得体会 (14) 6.参考文献 (15)

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专业课程设计

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专业课程设计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丙类功率放大器 院系: 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报告成绩: 2013年12月20日

目录 一、设计目的 (1) 二、设计思路 (1) 三、设计过程 (2) 3.1、系统方案论证 3.1.1 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电路 3.2、模块电路设计 3.2.1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输入端采用自给偏置电路 3.2.2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输出端采用直流馈电电路 3.2.3匹配网络 3.2.4 VBB 、Vcm、Vbm、VCC对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性能影响分析 四、整体电路与系统调试及仿真结果 (11) 4.1 电路设计与分析 4.2.仿真与模拟 4.2.1 Multisim 简介 4.2.2 基于Multisim电路仿真用例 五、主要元器件与设备 (14) 5.1 晶体管的选择 5.1.2 判别三极管类型和三个电极的方法 5.2电容的选择 六、课程设计体会与建议 (17) 6.1、设计体会 6.2、设计建议 七、结论 (18) 八、参考文献 (19)

一、设计目的 电子技术迅猛发展。由分立元件发展到集成电路,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基本放大器是组成各种复杂放大电路的基本单元。弱电控制强电在许多电子设备中需要用到。放大器在当今和未来社会中的作用日益增加。 高频功率放大器是发送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通信电路中,为了弥补信号在无线传输过程中的衰耗,要求发射机具有较大的输出功率,而且,通信距离越远,要求输出功率越大。所以,为了获得足够大的高频输出功率,必须采用高频功率放大器。高频功率放大器是无线电发射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在人类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能高效率的将电源供给的直流能量转换为高频交流输出,研究它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 设计简单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电路并进行仿真,以及对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发展的展望。 二、设计思路 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工作原理 图2-2-1为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原理图,为实现丙类工作,基极偏置电压V BB 应设置在功率的截止区。 输入回路 由于功率管处于截止状态,基极偏置电压V BB 作为结外电场,无法克服结内电场,没有达到晶体管门坎电压,从而,导致输入电流脉冲严重失真,脉冲宽度小于90o。 由i C ≈βi B 知,i C 也严重失真,且脉宽小于90o。 输出回路 若忽略晶体管的基区宽度调制效应以及结电容影响,在静态转移特性曲线 (i C ~V BE )上画出的集电极电流波形是一串周期重复的脉冲序列,脉冲宽度小于半 个周期。

高频电子线路习题及答案

高频电子线路习题
一、填空题
1. 在单级单调谐振放大器中,谐振时的电压增益 Kvo=
有载 QL=

通频带 BW0.7=
,矩形系数 K0.1 为

2. n 级同步单调谐振放大器级联时,n 越大,则总增益越 ,通频带越 ,选择性
越。
3. 工作在临界耦合状态的双调谐放大器和工作在临界偏调的双参差放大器的通频带
和矩形系数是相同的,和单级单调谐放大器相比,其通频带是其
倍,矩形系数则从 减小到 。
4. 为 了 提 高 谐 振 放 大 器 的 稳 定 性 , 一 是 从 晶 体 管 本 身 想 办 法 , 即 选
Cb’c
的晶体管;二是从电路上设法消除晶体管的反向作用,具体采

法和
法。
5. 单 级 单 调 谐 放 大 器 的 谐 振 电 压 增 益 Kvo=
QL=
,通频带 BW0.7=

,有载
6. 晶 体 管 在 高 频 线 性 运 用 时 , 常 采 用 两 种 等 效 电 路 分 析 , 一 种 是
,另一种是
。前者的优缺点是

7. 晶体管低频小信号放大器和高频小信号放大器都是线性放大器,它们的区别是

8. 为 了 提 高 谐振 放 大 器的稳 定 性 , 在电 路 中 可以采 用
法和
法,消除或削弱晶体管的内部反馈作用。
9. 晶 体 管 的 Y 参 数 等 效 电 路 中 , Yre 的 定 义 是
,称为
,它的意义是表示

控制作用。
10. 晶体管的 Y 参数等效电路,共有 4 个参数,Y 参数的优点是便于测量。其中 Yfe 的






11. 晶体管高频小信号放大器与低频小信号放大器都是
放大器,结构上
的区别是前者包含有后者没有的,具有带通特性的

12. 对小信号调谐放大器的要求是
高、
好。
13. 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又称为____________功率放大器,常在广播发射系统中用作
____________级。
14. 按照通角θC 来分类,θC=180 的高频功率放大器称为_____类功放; C <90 的
高频功率放大器称为_____类功放。

高频功率放大器_课程设计报告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报告设计题目:高频功率放大器设计 专业班级电信09-3 学号 310908030305 学生姓名董一含 指导教师高娜 教师评分 2012年6月13日

摘要 高频功率放大器是通信系统中发送装置的主要组件,用于发射机地末端。 本课程设计的高频功率放大器电路由两极功率放大器组成,第一级为甲类功率放大器,第二级为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分别对甲类功率放大器和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设计,通过给定的技术指标要求确定甲类功率放大器和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设计的工作状态和计算出电路中各器件参数,从而设计出完整高频功率放大器电路,再利用电子设计软件multisim对电路仿真。 关键词:甲类功率放大器、丙类功率放大器、multisim仿真。

目录 1设计要求 (1) 1.1已知条件 (1) 1.2主要技术参数 (1) 1.3具体要求 (1) 2原理分析 (2) 3电路设计 (3) 3.1电路概要设计 (3) 3.2丙类功率放大器设计 (3) 3.2.1放大器的工作状态 (3) 3.2.2谐振回路及耦合回路的参数 (4) 3.2.3基极偏置电路参数计算 (5) 3.3甲类功率放大器设计 (5) 3.3.1电流性能参数 (5) 3.3.2静态工作点 (6) 4高频功率放大器完整电路图 (7) 5电路仿真 (8) 6设计心得 (10) 参考文献 (11)

1设计要求 1.1 已知条件 +VCC=+12V,晶体管3DG130的主要参数为PCM=700mW,ICM=300mA,VCES≤0.6V,hfe≥30,fT≥150MHz,放大器功率增益AP≥6dB。晶体管3DA1的主要参数为PCM=1W,ICM=750mA, VCES≥1.5V,hfe≥10,fT=70MHz,AP≥13dB。 1.2 主要技术参数 输出功率P0≥500mW,工作中心频率f0≈5MHz,效率η>50%,负载RL=50Ω。 1.3 具体要求 分析高频功率放大器原理,通过给定的技术指标要求确定甲类功率放大器和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设计的工作状态和计算出电路中各器件参数,利用电子设计工具软件multisim对电路进行仿真测试,分析电路的特性。

第2章 高频功率放大器答案 2014

第2章 高频功率放大器 2.2丙类放大器为什么一定要用调谐回路作为集电极负载?回路为什么一定要调到谐振状态?回路失谐将产生什么结果? 答:选用调谐回路作为集电极负载的原因是为了消除输出信号的失真。只有在谐振时,调谐回路才能有效地滤除不需要的频率,只让有用信号频率输出。此时,集电极电流脉冲只在集电极瞬时电压最低区间流通,因而电流脉冲最小,平均电流co I 也最小。若回路失谐,则集电极电流脉冲移至集电极瞬时电压较高的区间流通,因而电流脉冲变大,co I 上升,同时,输出功率下降,集电极耗散功率将急剧增加,以致烧损放大管。因此,回路失谐必须绝对避免。 2.5 解:高频功率放大器的欠压、临界、过压工作状态是根据动态特性的A 点的位置来区分。若A 点在 max be u 和饱和临界线的交点上,这就是临界状态。若A 点在max be u 的延长线上(实际不存在) , 动态特性为三段折线组成,则为过压状态。若A 点在max be u 线上,但是在放大区,输出幅度cm U 较 小,则为欠压状态。 欠压区的特点是电流脉冲为尖顶,输出电压幅度相对较小,其输出功率较小,效率也低,除在基极调幅电路中应用外,其它应用较少。临界状态,输出电压较大,电流为尖顶脉冲,输出功率最大,效率较高,较多的应用于发射机中的输出级。过压状态,电流为凹顶脉冲,输出电压幅度大,过压区内输出电压振幅随P R 变化小,常作为发射机的高频功率放大器的中间级应用。 改变 C E 时,C E 由小变大,工作状态由过压到临界然后到欠压。改变bm U 时,由小变大,工作状态 由欠压到临界然后到过压。改变BB U 时,由负向正变,工作状态由欠压到临界到过压。改变P R 时, 由小到大变,工作状态由欠压到临界然后到过压。 2.8解:(1)用功放进行振幅调制,调制信号加在集电极时,功放应工作在过压区内。在过压区中输出电压随C E 改变而变化;调制信号加在基极时功放应工作在欠压区中,在欠压区中,输出电压 随BB U 、 bm U 改变而变化 2)放大振幅调制信号时,工作在欠压区,线性比较差,采用甲或乙类工作状态时,线性较好 (3)放大等幅信号应工作在临界状态。在临界状态输出功率最大,效率也较高,是最佳工作状态。 2.9晶体管放大器工作于临界状态,200p R =Ω,90mA co I =,30V C E =,90c θ=?。试求o P 与η。 解:查课本后附录得:11()(90) 1.57c g g θ=?= m 11()90 1.57141.3(m A ) c c o c I I g θ==?= ∴232111 (141.310)200 1.997(W)=2W 22 o cm p P I R -==???≈ 3 309010 2.7(W )D C c o P E I -==??= ∴2 100%74.1%2.7 o D P P η= =?≈ 2.10已知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导通角c θ分别为180?、90?和60?时,都工作在临界状态,且三种情况下的C E 、max c I 也都相同。试计算三种情况下效率η的比值和输出功率o P 的比值。 解:(1)22221max 1max 1max 00()()22()2() cm p c c p c p o c D C co C c c C c I R I R I R P P E I E I E αθαθηαθαθ====? ∵C E 、max c I 、p R 相同,因此有 222 2 22111123000 (180)(90)(60)0.50.50.391::::::1:1.567:1.4031:1.57:1.40 (180)(90)(60)0.50.3190.218 αααηηηααα???=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