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电机技术指南

各种电机技术指南
各种电机技术指南

东莞市塘厦领航者自动化设备厂

http://www.dglinghangzhe.

com

伺服电机选型技术指南

1、机电领域中伺服电机的选择原则

现代机电行业中经常会碰到一些复杂的运动,这对电机的动力荷载有很大影响。伺服驱动装置是许多机电系统的核心,因此,伺服电机的选择就变得尤为重要。首先要选出满足给定负载要求的电动机,然后再从中按价格、重量、体积等技术经济指标选择最适合的电机。

各种电机的T-ω曲线

(1)传统的选择方法

这里只考虑电机的动力问题,对于直线运动用速度v(t),加速度a(t)和所需外力F(t)表示,对于旋转运动用角速度ω(t),角加速度α(t)和所需扭矩T(t)表示,它们均可以表示为时间的函数,与其他因素无关。很显然。电机的最大功率P电机,最大应大于工作负载所需的峰值功率P峰值,但仅仅如此是不够的,物理意义上的功率包含扭矩和速度两部分,但在实际的传动机构中它们是受限制的。用ω峰值,T峰值表示最大值或者峰值。电机的最大速度决定了减速器减速比的上限,n上限=ω峰值,最大/ω峰值,同样,电机的最大扭矩决定了减速比的下限,n下限=T峰值/T电机,最大,如果n下限大于n上限,选择的电机是不合适的。反之,则可以通过对每种电机的广泛类比来确定上下限之间可行的传动比范围。只用峰值功率作为选择电机的原则是不充分的,而且传动比的准确计算非常繁琐。

(2)新的选择方法

一种新的选择原则是将电机特性与负载特性分离开,并用图解的形式表示,这种表示方法使得驱动装置的可行性检查和不同系统间的比较更方便,另外,还提供了传动比的一个可能范围。这种方法的优点:适用于各种负载情况;将负载和电机的特性分离开;有关动力的各个参数均可用图解的形式表示并且适用于各种电机。因此,不再需要用大量的类比来检查电机是否能够驱动某个特定的负载。

在电机和负载之间的传动比会改变电机提供的动力荷载参数。比如,一个大的传动比会减小外部扭矩对电机运转的影响,而且,为输出同样的运动,电机就得以较高的速度旋转,产生较大的加速度,因此电机需要较大的惯量扭矩。选择一个合适的传动比就能平衡这相反的两个方面。通常,应用有如下两种方法可以找到这个传动比n,它会把电机与工作任务很

http://www.dglinghangzhe.

com

好地协调起来。一是,从电机得到的最大速度小于电机自身的最大速度 电机,最大;二是,电

机任意时刻的标准扭矩小于电机额定扭矩M额定。

东莞市塘厦领航者自动化设备厂https://www.360docs.net/doc/d29386999.html,

2、一般伺服电机选择考虑的问题

(1)电机的最高转速

电机选择首先依据机床快速行程速度。快速行程的电机转速应严格控制在电机的额定转速之内。

nom 3h

max n 10P u V n ≤??= 式中,nom n 为电机的额定转速(rpm );n 为快速行程时电机的转速(rpm );m a x V 为直线运行速度(m/min );u 为系统传动比,u=n 电机/n 丝杠;h P 丝杠导程(mm )。

(2)惯量匹配问题及计算负载惯量

为了保证足够的角加速度使系统反应灵敏和满足系统的稳定性要求, 负载惯量J L 应限制在2.5倍电机惯量J M 之内,即M L 5J .2J <。

2N 1j j j 2M

1j j j L )V (m )(J J ∑∑==+=ωωω 式中,j J 为各转动件的转动惯量,kg.m 2;j ω为各转动件角速度,rad/min ;j m 为各移动件的质量,kg ;j V 为各移动件的速度,m/min ;ω为伺服电机的角速度,rad/min 。

(3)空载加速转矩

空载加速转矩发生在执行部件从静止以阶跃指令加速到快速时。一般应限定在变频驱动系统最大输出转矩的80% 以内。

%8060)(2max max ?≤+=A F ac

M L T T t J J n T π 式中,max A T 为与电机匹配的变频驱动系统的最大输出转矩(N.m );m a x T 为空载时加速转矩(N.m );F T 为快速行程时转换到电机轴上的载荷转矩(N.m );ac t 为快速行程时加减速时间常数(ms )。

(4)切削负载转矩

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切削负载转矩ms T 不超过电机额定转矩MS T 的80%。

%802

1?≤=MS c ms T D T T

东莞市塘厦领航者自动化设备厂https://www.360docs.net/doc/d29386999.html,

式中,c T 为最大切削转矩(N.m );D 为最大负载比。

(5)连续过载时间

连续过载时间lon t 应限制在电机规定过载时间Mon t 之内。

3、根据负载转矩选择伺服电机

根据伺服电机的工作曲线,负载转矩应满足:当机床作空载运行时,在整个速度范围内,加在伺服电机轴上的负载转矩应在电机的连续额定转矩范围内,即在工作曲线的连续工作区;最大负载转矩,加载周期及过载时间应在特性曲线的允许范围内。加在电机轴上的负载转矩可以折算出加到电机轴上的负载转矩。

C L T L F T +?=πη

2 式中,L T 为折算到电机轴上的负载转矩(N.m );F 为轴向移动工作台时所需的力(N );L 为电机每转的机械位移量(m );C T 为滚珠丝杠轴承等摩擦转矩折算到电机轴上的负载转矩(N.m );η为驱动系统的效率。

)(cf g c F f W F F +++=μ

式中,c F 为切削反作用力(N );g f 为齿轮作用力(N );W 为工作台工件等滑动部分总重量(N );cf F 为由于切削力使工作台压向导轨的正压力(N );μ为摩擦系数。无切削时,)(g f W F +=μ。

计算转矩时下列几点应特别注意。

(a )由于镶条产生的摩擦转矩必须充分地考虑。通常,仅仅从滑块的重量和摩擦系数来计算的转矩很小的。请特别注意由于镶条加紧以及滑块表面的精度误差所产生的力矩。 (b )由于轴承,螺母的预加载,以及丝杠的预紧力滚珠接触面的摩擦等所产生的转矩均不能忽略。尤其是小型轻重量的设备。这样的转矩回应影响整个转矩。所以要特别注意。 (c )切削力的反作用力会使工作台的摩擦增加,以此承受切削反作用力的点与承受驱动力的点通常是分离的。如图所示,在承受大的切削反作用力的瞬间,滑块表面的负载也增加。当计算切削期间的转矩时,由于这一载荷而引起的摩擦转矩的增加应给予考虑。 (d )摩擦转矩受进给速率的影响很大,必须研究测量因速度工作台支撑物(滑块,滚珠,压力),滑块表面材料及润滑条件的改变而引起的摩擦的变化。已得出正确的数值。 (e )通常,即使在同一台的机械上,随调整条件,周围温度,或润滑条件等因素而变

东莞市塘厦领航者自动化设备厂https://www.360docs.net/doc/d29386999.html,

化。当计算负载转矩时,请尽量借助测量同种机械上而积累的参数,来得到正确的数据。

4、根据负载惯量选择伺服电机

为了保证轮廓切削形状精度和低的表面加工粗糙度,要求数控机床具有良好的快速响应特性。随着控制信号的变化,电机应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必须的动作。负载惯量与电机的响应和快速移动ACC/DEC 时间息息相关。带大惯量负载时,当速度指令变化时,电机需较长的时间才能到达这一速度,当二轴同步插补进行圆弧高速切削时大惯量的负载产生的误差会比小惯量的大一些。因此,加在电机轴上的负载惯量的大小,将直接影响电机的灵敏度以及整个伺服系统的精度。当负载惯量5倍以上时,会使转子的灵敏度受影响,电机惯量M J 和负载惯量L J 必须满足:

51<≤M

L J J 由电机驱动的所有运动部件,无论旋转运动的部件,还是直线运动的部件,都成为电机的负载惯量。电机轴上的负载总惯量可以通过计算各个被驱动的部件的惯量,并按一定的规律将其相加得到。

(a )圆柱体惯量

如滚珠丝杠,齿轮等围绕其中心轴旋转时的惯量可按下面公式计算:

L D J 432?=

πγ(kg cm 2) 式中,γ为材料的密度(kg/cm 3);D 为圆柱体的直经(cm);L 为圆柱体的长度(cm)。

(b )轴向移动物体的惯量工件,工作台等轴向移动物体的惯量,可由下面公式得出:

2)2(π

L W J =(kg cm 2) 式中,W 为直线移动物体的重量(kg);L 为电机每转在直线方向移动的距离(cm)。 (c )圆柱体围绕中心运动时的惯量如图所示:

东莞市塘厦领航者自动化设备厂https://www.360docs.net/doc/d29386999.html,

圆柱体围绕中心运动时的惯量

属于这种情况的例子:如大直经的齿轮,为了减少惯量,往往在圆盘上挖出分布均匀的孔这时的惯量可以这样计算:

20WR J J +=(kg cm 2)

式中,0J 为圆柱体围绕其中心线旋转时的惯量(kgcm2);W 为圆柱体的重量(kg);R 为旋转半径(cm)。

(d )相对电机轴机械变速的惯量计算将上图所示的负载惯量Jo 折算到电机轴上的计算方法如下:

02

1J N N J =

(kg cm 2) 式中,1N 、2N 为齿轮的齿数。

5、电机加减速时的转矩

(1)按线性加减速时加速转矩

电机加速或减速时的转矩

按线性加减速时加速转矩计算如下:

)1)((1106024Ksta L M a

m a e J J t n T --+?=π (N.m ) 式中,m n 为电机的稳定速度;a t 为加速时间;M J 为电机转子惯量(kg.cm 2);L J 为折算到电机轴上的负载惯量(kg.cm 2);s K 为位置伺服开环增益。

加速转矩开始减小时的转速如下:

东莞市塘厦领航者自动化设备厂https://www.360docs.net/doc/d29386999.html, )]1(11[Ksta s

a m r e K t n n ---

= (2)按指数曲线加速

电机按指数曲线加速时的加速转矩曲线

此时,速度为零的转矩To 可由下面公式给出:

)(110602e 4O L M m J J t n T +?=

π (N.m ) 式中,e t 为指数曲线加速时间常数。

(3)输入阶段性速度指令

这时的加速转矩Ta 相当于To ,可由下面公式求得(ts=Ks )。

)(110602s

4a L M m J J t n T +?=π (N.m ) 6、根据电机转矩均方根值选择电机

工作机械频繁启动,制动时所需转矩,当工作机械作频繁启动,制动时,必须检查电机是否过热,为此需计算在一个周期内电机转矩的均方根值,并且应使此均方根值小于电机的连续转矩。电机的均方根值由下式给出:

周T t T t T T t T t T T T o f a f f a rms 32122212)()(+-+++=

式中,a T 为加速转矩(Nm );f T 为摩擦转矩(Nm );o T 在停止期间的转矩(Nm );1t ,2t ,3t ,周T 如下图所示。

东莞市塘厦领航者自动化设备厂https://www.360docs.net/doc/d29386999.html,

1t ,2t ,3t ,周T 的转矩曲线

负载周期性变化的转矩计算,也需要计算出一个周期中的转矩均方根值,且该值小于额定转矩。这样电机才不会过热,正常工作。

负载周期性变化的转矩计算图

设计时进给伺服电机的选择原则是:首先根据转矩-速度特性曲线检查负载转矩,加减速转矩是否满足要求,然后对负载惯量进行校合,对要求频繁起动、制动的电机还应对其转矩均方根进行校合,这样选择出来的电机才能既满足要求,又可避免由于电机选择偏大而引起的问题。

8、伺服电机选择的步骤、方法以及公式

(1)决定运行方式

东莞市塘厦领航者自动化设备厂https://www.360docs.net/doc/d29386999.html,

根据机械系统的控制内容,决定电机运行方式,启动时间ta 、减速时间td 由实际情况合机械刚度决定。

典型运行方式

(2)计算负载换算到电机轴上的转动惯量GD 2

为了计算启动转矩P T ,要先求出负载的转动惯量:

).(108GD 2442m kg LD l ?=ρπ

式中,L 为圆柱体的长cm ;D 为圆柱体的直径cm 。

).(8

8)1(G D )(G D 24114222222

m kg d l d l R N N l m l L ρπρπ+?+= 式中,2l 为负载侧齿轮厚度;2d 为负载侧齿轮直径;1l 为电机侧齿轮厚度;1d 为电机侧齿轮直径;ρ为材料密度;2

GD l 为负载转动惯量(kg.m 2);l N 为负载轴转速rpm ;m N 为电机轴转速rpm ;R /1为减速比。

(3)初选电机

计算电机稳定运行时的功率Po 以及转矩T L 。T L 为折算到电机轴上的负载转矩:

东莞市塘厦领航者自动化设备厂https://www.360docs.net/doc/d29386999.html, l m l L T N N T η

= 式中,η为机械系统的效率;l T 负载轴转矩。

η

?=4.9535l l o N T P (4)核算加减速时间或加减速功率

对初选电机根据机械系统的要求,核算加减速时间,必须小于机械系统要求值。 加速时间:

)

(3.38)(22l p m l m a T T N GD GD t -+= 减速时间:

)

(3.38)(22l p m l m d T T N GD GD t ++= 上两式中使用电机的机械数值求出,故求出加入起动信号后的时间,必须加算作为控制电路滞后的时间5~10ms 。负载加速转矩P T 可由起动时间求出,若P T 大于初选电机的额定转矩,但小于电机的瞬时最大转矩(5~10倍额定转矩),也可以认为电机初选合适。

(5)考虑工作循环与占空因素的实效转矩计算

在机器人等激烈工作场合,不能忽略加减速超过额定电流这一影响,则需要以占空因素求实效转矩。该值在初选电机额定转矩以下,则选择电机合适。以典型运行方式中图a 为例:

w d P c l rms

f t t T t T t T T ?++=22a 2P 式中,a t 为起动时间s ;l t 为正常运行时间s ;d t 为减速时间s ;w f 为波形系数。rms T 若不满足额定转矩式,需要提高电机容量,再次核算。

步进电机——步进电机选型的计算方法

步进电机——步进电机选型的计算方法 步进电机选型表中有部分参数需要计算来得到。但是实际计算中许多情况我们都无法得到确切的机械参数,因此,这里只给出比较简单的计算方法。 ◎驱动模式的选择 驱动模式是指如何将传送装置的运动转换为步进电机的旋转。 下图所示的驱动模式包括了电机的加/减速时间,驱动和定位时间,电机的选型基于模式图。 ●必要脉冲数的计算 必要脉冲数是指传动装置将物体从起始位置传送到目标位置所需要提供给步进电机的脉冲数。必要脉冲数按下面公式计算: 必要脉冲数= 物体移动的距离 距离电机旋转一周移动的距离× 360 o 步进角 ●驱动脉冲速度的计算 驱动脉冲速度是指在设定的定位时间中电机旋转过一定角度所需要的脉冲数。 驱动脉冲数可以根据必要脉冲数、定位时间和加/减速时间计算得出。 (1)自启动运行方式 自启动运行方式是指在驱动电机旋转和停止时不经过加速、减速阶段,而直接以驱动脉冲速度启动和停止的运行方式。 自启动运行方式通常在转速较低的时候使用。同时,因为在启动/停止时存在一个突然的速度变化,所以这种方式需要较大的加/减速力矩。 自启动运行方式的驱动脉冲速度计算方法如下: 驱动脉冲速度[Hz]= 必要脉冲数[脉冲]

定位时间[秒] (2)加/减速运行方式 加//减速运行方式是指电机首先以一个较低的速度启动,经过一个加速过程后达到正常的驱动脉冲速度,运行一段时间之后再经过一个减速过程后电机停止的运行方式。其定位时间包括加速时间、减速时间和以驱动脉冲速度运行的时间。 加/减速时间需要根据传送距离、速度和定位时间来计算。在加/减速运行方式中,因为速度变化较小,所以需要的力矩要比自启动方式下的力矩小。加/减速运行方式下的驱动脉冲速度计算方法如下: 必要脉冲数-启动脉冲数[Hz]×加/减速时间[秒] 驱动脉冲速度[Hz]= 定位时间[秒]-加/减速时间[秒] ◎电机力矩的简单计算示例 必要的电机力矩=(负载力矩+加/减速力矩)×安全系数 ●负载力矩的计算(TL) 负载力矩是指传送装置上与负载接触部分所受到的摩擦力矩。步进电机驱动过程中始终需要此力矩。负载力矩根据传动装置和物体的重量的不同而不同。许多情况下我们无法得到精确的系统参数,所以下面只给出了简单的计算方法。 负载力矩可以根据下面的图表和公式来计算。 (1)滚轴丝杆驱动

直线电机工艺的研究

直线电机装配工艺的研究与应用

摘要:为了提高企业制造技术,加快新技术的开发,促进企业技术进步,随着高速切削、超精密加工等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要求要有很高的驱动推力、快速进给速度和极高的快速定位精度。机床进给系统形成了直线电机直接驱动为主的发展方向。本文阐述了直线电机的工作原理及其功能,并以CKS6125数控车床所采用的直线电机为例,阐述直线电机的装配工艺的关键技术,且对直线电机的主要装配工序进行分析与研究。此次直线电机试装的成功,为我厂机床更新换代,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引言 近年来,就如何提高企业制造技术,加快新技术的开发,以被越来越多企业所重视。随着高速切削、超精密加工等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对机床各项性能指标提出了越来越高要求。同时也对机床进给系统的伺服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有很高的驱动推力、快速进给速度和极高的快速定位精度。高速度、高加速度和高精度是现代伺服的要求及发展趋势。直线电动机高速进给单元的应用使进给传动链及其结构发生深刻的变化,机床进给系统形成了直线电机直接驱动为主的发展方向。直线电机的机械结构虽然简单,但制造工艺要求却非常严格,为加快我国高速加工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加速我厂数控机床的更新换代,组织力量对直线电机装配工艺过程进行攻关是必要的。 2.直线电机简介 直线电机是将直线位移机构的传动元件和执行元件相结合。按能量转换定理,进给机构的直线电机可分为同步电动机和异步电动机。直线电机结构紧凑、功率损耗小、快移速度高、加速度高、运动噪声低等优点,直线电机

驱动方式与旋转电机驱动方式的最大区别是,取消了从电动机到工作台之间的一切机械中间传动环节,实现了“零传动”,避免了丝杠传动中的反向间隙、惯性、摩擦力和刚性不足等缺点,使机床的性能大大提高。这项新技术国际上只有几家较大的机床公司把它应用到机床行业,而我国直线电机的设计制造技术刚刚起步,尚末形成批量生产规模,直线电机各项性能指标和国外尚有较大差距。 我厂在数控车床上应用直线电机在国内是第一家,所以说直线电机在CKS6125数控车床X轴上的应用,是我们对这项新技术的尝试,这项新技术研制的成功,为以后的机床开发和应用打下了基础。由于该项技术为我厂首次试制,直线电机的装配应处在探索中。 CKS6125数控车床X轴直线电机采用的是西门子1FN3永磁同步直线电机,是将初级部构芯(线圈)安装在滑板上,次级部构芯(磁铁)安装在床鞍上而成的一个完整内装式电机。其结构如图1: 图1 1FN3永磁同步直线电机主要有初级部分、次级部分、初级部构芯型材、精密冷却部分组成,其结构如图2:

线性马达(直线电机)的工作原理

所谓线性马达又称为直线电机,是一种将传统的旋转电机沿轴线方向切开后,将旋转电机的初 级展开作为直线电机(线性马达)的定子,次级通电后在电磁力的作用下沿着初级做直线运动,成为直线电机(线性马达)的动子。 我们常说的磁悬浮,往往和直线电机(线性马达)驱动有着很大联系。磁浮运输系统通常采用“线性马达”也就是直线电机作为推进系统的。 线性马达的构成原理 设靠三相交流电力励磁的移动用电磁石 (作为定子),分左右两排夹装在铝板两旁 (但不接触),磁力线与铝板垂直相交,铝板即感应而生电流,因而产生驱动力。由于线性感应马达的定子装在列车上,较导轨短,因此线性感应马达又称为“短定子线性马达”(Short-stator Motor);线性同步马达的原理则是将超导电磁石装于列车上 (当作转子),轨道上则装有三相电枢线圈 (作为定子),当轨道上的线圈供应以可变周波数的三相交流电时,即能驱动车辆。由于车辆移动的速度系依与三相交流电周波数成比例的同步速度移动,故称为线性同步马达,而又 由于线性同步马达的定子装于轨道上,与轨道同长,故线性同步马达又称为“长定子线性马 达”(Long-stator Motor)。 传统轨道运输系统由于使用专用轨道,并以钢轮作为支撑与导引,因此随着速度的增加, 行驶阻力会递增,而牵引力则递减,列车行驶阻力大于牵引力时即无法再加速,故一直无法突 破地面运输系统理论上最高速度每小时375公里的瓶颈。虽然法国TGV曾创下传统轨道运输系统时速515.3公里的世界纪录,但因轮轨材料会有过热疲乏的问题,故现今德、法、西、日等 国之高铁商业营运时速均不超过300公里。

因此,如要进一步提升车辆速度,必须放弃传统以车轮行驶之方式,而采用“磁力悬 浮”(Magnetic Levitation,简称“磁浮”Maglev) 的方式,使列车浮离车道行驶,以减少摩 擦力、大幅提高车辆的速度。此一浮离车道的作法,除不会造成噪音或空气污染外,并可增进 能源使用之效率。另外采用“线性马达”(Linear Motor) 亦可加快该磁浮运输系统的速度, 因此使用线性马达的磁浮运输系统应运而生。 所谓磁浮运输系统就是利用磁力相吸或相斥的原理,使列车浮离车道,此磁力的来源可分 为“常电导磁石”(Permanent Magnets) 或“超导磁石”(Super Conducting Magnets, SCM)。所谓的常电导磁石就是一般的电磁铁,即只有通电时才具有磁性,电流一切断则磁性消失,由 于列车在极高速时集电困难,故常电导磁石仅能适用于采用磁力相斥原理、速度相对较慢 (约300kph) 的磁浮列车;至于速度高达500kph以上的磁浮列车 (利用磁力相吸原理),就非使用 通一次电就永久具有磁性 (因此列车可以不用集电) 之超导磁石不可。 因磁浮运输系统是利用磁力相吸或相斥的原理,故导致其分为“电动悬 浮”(Electrodynamic Suspension, EDS) 与“电磁悬浮”(Electromagnetic Suspension, EMS) 两种型态。电动悬浮 (EDS) 是利用同性相斥的原理,当列车经由外力而移动,装置于列车上的常电导磁石产生移动磁场,而在轨道上的线圈产生感应电流,此电流再生磁场,由于此二磁场 方向相同,故列车与轨道间产生互斥力,列车随即由此互斥力举升而悬浮。因列车的悬浮是靠 两磁场作用力相互平衡而达成,故其悬浮高度可固定不变 (约10 ~ 15mm),列车即因此具有相 当之稳定性。此外,列车必须先以其他方式启动,其所带之磁场才能产生感应电流与磁场,车 辆才会悬浮;因此,列车必须装置车轮以便“起飞”与“降落”之用,当速度达40kph以上时,列车开始悬浮 (即“起飞”),车轮自动收起;同理当速度渐减不再悬浮时,车轮自动放下以便滑行 (即“降落”)。通常采用电动悬浮 (EDS) 的系统,只能以“线性同步马达”(Linear Synchronous Motor, LSM) 作为推进系统,且其速度相对较慢 (约300kph)。 电动悬浮系统 (EDS) 与线性同步马达 (LSM) 的组合 电磁悬浮 (EMS) 则是利用异性相吸的原理,列车两侧向导轨环抱 (类似跨座式单轨系统),列车环抱的下部装有电磁石,导轨的底部装有钢板代替线圈,此时导轨之钢板在上,而列车之 电磁石在下,当通电励磁时,电磁石产生之磁场吸引力吸引列车向上,列车因重力而下沉,两

直线电机原理

,提高系统精确度,所以得到广泛的应用。直线电动机的种类按结构形式可分为;单边扁平型、双边扁平型、圆盘型、圆筒型(或称为管型)等;按工作原理可分为:直流、异步、同步和步进等。下面仅对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运行可靠的直线异步电动机做简要介绍。 直线异步电动机的结构主要包括定子、动子和直线运动的支撑轮三部分。为了保证在行程范围内定子和动子之间具有良好的电磁场耦合,定子和动子的铁心长度不等。定子可制成短定子和长定子两种形式。由于长定子结构成本高、运行费用高,所以很少采用。直线电动机与旋转磁场一样,定子铁心也是由硅钢片叠成,表面开有齿槽;槽中嵌有三相、两相或单相绕组;单相直线异步电动机可制成罩极式,也可通过电容移相。直线异步电动机的动子有三种形式: (1)磁性动子动子是由导磁材料制成(钢板),既起磁路作用,又作为笼型动子起导电作用。 (2)非磁性动子,动子是由非磁性材料(铜)制成,主要起导电作用,这种形式电动机的气隙较大,励磁电流及损耗大。 (3)动子导磁材料表面覆盖一层导电材料,导磁材料只作为磁路导磁作用;覆盖导电材料作笼型绕组。 因磁性动子的直线异步电动机结构简单,动子不仅作为导磁、导电体,甚至可以作为结构部件,其应用前景广阔。 直线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旋转式异步电动机一样,定子绕组与交流电源相连接,通以多相交流电流后,则在气隙中产生一个平稳的行波磁场(当旋转磁场半径很大时,就成了直线运动的行波磁场)。该磁场沿气隙作直线运动,同时,在动子导体中感应出电动势,并产生电流,这个电流与行波磁场相互作用产生异步推动 直线异步电动机主要用于功率较大场合的直线运动机构,如门自动开闭装置,起吊、传递和升降的机械设备,驱动车辆,尤其是用于高速和超速运输等。由于牵引力或推动力可直接产生,不需要中间连动部分,没有摩擦,无噪声,无转子发热,不受离心力影响等问题。因此,其应用将越来越广。直线同步电动机由于性能优越,应用场合与直线异步电动机相同,有取代趋势。直线步进电动机应用于数控绘图仪、记录仪、数控制图机、数控裁剪机、磁盘存储器、精密定位机构等设备中。

伺服电机如何进行选型知识讲解

伺服电机选型技术指南 1、机电领域中伺服电机的选择原则 现代机电行业中经常会碰到一些复杂的运动,这对电机的动力荷载有很大影响。伺服驱动装置是许多机电系统的核心,因此,伺服电机的选择就变得尤为重要。首先要选出满足给定负载要求的电动机,然后再从中按价格、重量、体积等技术经济指标选择最适合的电机。 各种电机的T-ω曲线 (1)传统的选择方法 这里只考虑电机的动力问题,对于直线运动用速度v(t),加速度a(t)和所需外力F(t)表示,对于旋转运动用角速度ω(t),角加速度α(t)和所需扭矩T(t)表示,它们均可以表示为时间的函数,与其他因素无关。很显然。电机的最大功率P电机,最大应大于工作负载所需的峰值功率P峰值,但仅仅如此是不够的,物理意义上的功率包含扭矩和速度两部分,但在实际的传动机构中它们是受限制的。用ω峰值,T峰值表示最大值或者峰值。电机的最大速度决定了减速器减速比的上限,n上限=ω峰值,最大/ω峰值,同样,电机的最大扭矩决定了减速比的下限,n下限=T峰值/T电机,最大,如果n下限大于n上限,选择的电机是不合适的。反之,则可以通过对每种电机的广泛类比来确定上下限之间可行的传动比范围。只用峰值功率作为选择电机的原则是不充分的,而且传动比的准确计算非常繁琐。 (2)新的选择方法 一种新的选择原则是将电机特性与负载特性分离开,并用图解的形式表示,这种表示方法使得驱动装置的可行性检查和不同系统间的比较更方便,另外,还提供了传动比的一个可能范围。这种方法的优点:适用于各种负载情况;将负载和电机的特性分离开;有关动力的各个参数均可用图解的形式表示并且适用于各种电机。因此,不再需要用大量的类比来检查电机是否能够驱动某个特定的负载。 在电机和负载之间的传动比会改变电机提供的动力荷载参数。比如,一个大的传动比会减小外部扭矩对电机运转的影响,而且,为输出同样的运动,电机就得以较高的速度旋转,产生较大的加速度,因此电机需要较大的惯量扭矩。选择一个合适的传动比就能平衡这相反的两个方面。通常,应用有如下两种方法可以找到这个传动比n,它会把电机与工作任务很好地协调起来。一是,从电机得到的最大速度小于电机自身的最大速度ω电机,最大;二是,电机任意时刻的标准扭矩小于电机额定扭矩M额定。

直线电机工艺分析

直线电机简介 直线电机是将直线位移机构的传动元件和执行元件相结合。按能量转换定理,进给机构的直线电机可分为同步电动机和异步电动机。直线电机结构紧凑、功率损耗小、快移速度高、加速度高、运动噪声低等优点,直线电机驱动方式与旋转电机驱动方式的最大区别是,取消了从电动机到工作台之间的一切机械中间传动环节,实现了“零传动”,避免了丝杠传动中的反向间隙、惯性、摩擦力和刚性不足等缺点,使机床的性能大大提高。这项新技术国际上只有几家较大的机床公司把它应用到机床行业,而我国直线电机的设计制造技术刚刚起步,尚末形成批量生产规模,直线电机各项性能指标和国外尚有较大差距。 图1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主要有初级部分、次级部分、初级部构芯型材、精密冷却部分组成,其结构如图2:

图2 图3: 图3 1.直线电机装配工艺的关键技术及工艺方案 1.1 直线电机装配工艺的关键技术 根据直线电机的结构特点,直线电机零件加工和装配的主要关键: a) 初、次级部构芯安全装配。 b) 安装直线电机所需工装选择。 c) 安装直线电机螺钉紧固扭矩选择。 端子盒 可选件:精确冷却器 (对环境温度影响< 4 K) 次级部分 初级部分 可选件:连续防护件 (保护次级部分) 动力冷却器 可选件:尾端件 (固定机盖,水流入流出) 可选件:冷却部分 (对环境温度影响< 4 K)

d)直线电机初、次级部芯装配。 e)直线电机装配后检查与运车。 1.2直线电机装配工艺方案确定 直线电机机械结构较为简单,但其装配工艺却非常严格。由于直线电机次级构芯的永磁体有一个强大的静态磁场和相当高铁铁磁极力,这对于人的健康和安全有直接的影响,因此装配过程中既要考虑如何保证直线电机的装配精度,也要重视人身安全。按照上述要求制定直线电机装配工序流程为: 装配前准备→将床鞍安装在床身、安装床鞍导轨→预装滑板调整机床精度→将次级部构芯冷却安装在床鞍上并试漏→安装次级部构芯→安装次级部构芯磁性盖板→将初级部构芯冷却器安装在滑板上→安装初级部构芯→安装滑板→检验直线电机安装情况(手动)→连接各冷却和液压管路→完善各部 1.3直线电机装配过程的分析 由于直线电机装配后,拆装非常困难,因此必须做好装配前准备工作。装配前应按目录清点零件,收集所需工装,清洗零件,按图纸对零件进行检测。按照直线电机装配工艺流程进行装配。 一、如何实现直线电机安全装配 由于直线电机次级构芯的永磁体有一个强大的静态磁场和相当高铁磁极力,因此装配过程中要求做到: a.磁性材料距次级部构芯距离必须保证>100mm。 b.手表、磁性材料(磁卡、软盘等)要远离。 c.安装、维修、维护设备时要带工作手套。 d.带心脏起搏器的人员不得在此设备上工作。

maxon电机选型手册

maxon EC motor160 maxon EC motor 2013年4月版/根据maxon标准规范的变化,我们为您提供了一个判断maxon motors最重要方面的方法。据我们所知,它涵盖了正常的应用。标准规格是我们“一般销售条件”的一部分。电气设备必须满足某些最低要求,这些要求是1996年1月1日之后引入欧洲市场的。小型电机将被视为部件,因此不代表指南意义上的单独电气设备。有关标准和指令的信息,请参阅第14页和第15页。maxon EC motor1第101号标准规范。本标准规定了在生产过程中对电动机进行的检验和试验。为了保证我们的高质量标准,我们在整个制造过程和整个电机过程中检查材料、零件和部件的特定测量和特性的符合性。记录获得的测量值,并在需要时提供给客户。随机抽样计划符合ISO 2859、MIL STD 105E和DIN/ISO 3951(属性检验、顺序抽样、变量检验)和内部制造控制。除非客户和maxon另有约定,否则本标准规范始终适用。数据2.1电气数据适用于22°至25°C,并使用带块换向的1象限控制器:数据控制在1分钟ute操作时间内执行。当电压≥3V时,测量电压为+/-0.5%,当电压≤3V时,测量电压为±0.015 V空载转速±10%空载电流≤最大规定值顺时针/逆时针旋转方向电机位置水平或垂直注:

测量电压可能与目录中列出的标称电压不同。目录中指定的空载电流是典型值,而不是最大值。按目录(或标签)连接电机时,轴从安装端顺时针旋转。通过随机抽样验证终端电阻。电感在产品认证期间确定。测试频率为1 kHz。终端电感取决于频率。这些测量完全保证了规定的机电参数。2.2外形图上的机械数据:标准测量仪器(用于电长度测量的DIN 32876、DIN 863千分尺、DIN 878千分表、DIN 862卡尺、DIN 2245孔径卡尺、DIN 2280螺纹卡尺等)2.3转子不平衡:电机转子采用空气磁通绕组,在制造过程中平衡根据我们的标准指南。对于带绕线定子齿的EC电机,转子安装在仪表上,但不作为标准平衡。在随机抽样过程中,只能对整个电机进行主观评价。2.4电气强度:每台电机完全组装好,然后根据直径在250或500 V直流电压下测试接地故障。2.5噪声:主观测试大量异常。根据速度的不同,电动机的运动会产生不同程度、频率和强度的噪声和振动。单个样品装置的噪声水平不应解释为未来交付的预测噪声或振动水平。2.6使用寿命:耐久性试验在统一的内部标准下进行,作为产品认证的一部分。EC电机的使用寿

直线电动机工作原理

直线电动机 linear motor 直线电动机 利用电能直接产生直线运动的电动机。其原理与相应的旋转式电动机相似,在结构上可看作是由相应旋转电机沿径向切开,拉直演变而成(图1)。直线电动机包括定子和动子两个主要部分。在电磁力的作用下,动子带动外界负载运动作功。在需要直线运动的地方,采用直线电动机可使装置的总体结构得到简化。直线电动机较多地应用于各种定位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大功率的直线电动机还常用于电气铁路高速列车的牵引、鱼雷的发射等装备中。 直线电动机按原理分为直流直线电动机、交流直线异步电动机、直线步进电动机和交流直线同步电动机。以前3种应用较多。按结构可分为单边型和双边型两种。在单边型结构中,定子和动子之间受有较大的单边磁拉力;双边型结构由于两边磁拉力互相平衡,支承部分摩擦力较小,动作比较灵活。 直线电动机 直流直线电动机直流供电的直线电动机。由一套磁极和一组绕组构成。绕组中的电流有的通过电刷和换向片结构引入,称刷型;有的不经换向器和电刷,直接用导线引入,称无刷型。直流直线电动机从结构上还可分为动极式和动圈式两种。图2所示为圆柱式直流

动圈式直线电动机,由于其结构与扬声器的音圈相似,故又称为音圈式直线电动机,简称音圈电动机。其中图2a为短线圈音圈电动机,图2b为长线圈音圈电动机。 直流直线电动机由于推力与电枢电流成正比,速度与电枢电压成正比,故具有良好的线性控制特性,它与闭环控制系统配合,可以进行精密的调节和控制,适用于自动控制系统,例如计算机磁盘驱动器的磁头定位系统。 交流直线异步电动机由旋转式异步电动机演变而来。其工作原理和旋转式异步电动机相同。主要由原边和副边两部分组成,嵌有线圈的部分为原边。当多相绕组中通入电流后,电机气隙中就产生一个磁场行波,切割副边的导体而感生电流。此电流与磁场作用产生电磁力使原边和副边发生相对运动。直线异步电动机可以做成原边固定、副边可动的短副边型和副边固定、原边可动的短原边型两种结构。短原边型所用线圈数量少,比较经济,应用较多;短副边型常用于金属物体的投射。直线异步电动机常在工业自动化系统中作为操作杆的动力,用它操作自动门窗、自动开关和阀门以及各种机械手,也可用于电气铁路高速列车的牵引和鱼雷发射等。 直线步进电动机作直线步进运动的电动机。按其电磁推力产生的原理可以分为反应式和永磁感应子式两大类。 ①反应式直线步进电动机:其定子是一条开有均匀齿槽的导轨,动子是一个绕有三相绕组的E形铁心。每个铁心柱上都开有和定子齿距相等的齿槽,且各相铁心柱上的齿槽相对于定子齿槽依次错开1/3齿距。如果输入三相绕组电脉冲的顺序依次为A→B→C→A,则动子就会向左作步进运动。如果通电顺序改为A→C→B→A,则动子就向右作步进运动。在结构上也可以把E形铁心固定,让齿条作为动子。齿条的运动将与上述运动方向相反。 ②永磁感应子式直线步进电动机:定子由软铁材料制成,上面铣有均匀间隔的齿槽;动子由永久磁铁加上两个带齿的形电磁铁组成。两个电磁铁上的齿相互错开一定距离。在电磁铁线圈不通电时,动子位置由永久磁铁决定。而在两个电磁铁按一定顺序轮流通电时,将使动子以一定齿距作步进运动。如果对两个电磁铁不是轮流通电,而是使其中的电流一个按正弦变化,一个按余弦变化,则可使动子运动平滑,步距很小。其步距(位置)分辨率可以达到0.01mm以下。在要求高精度定位的场合,例如绘图仪、磁头定位机构、激光定位器和数控系统中得到较多的应用。 线性马达(直线电机)的工作原理 所谓线性马达又称为直线电机,是一种将传统的旋转电机沿轴线方向切开后,将旋转电机的初级展开作为直线电机(线性马达)的定子,次级通电后在电磁力的作用下沿着初级做直线运动,成为直线电机(线性马达)的动子。 我们常说的磁悬浮,往往和直线电机(线性马达)驱动有着很大联系。磁浮运输系统通常采用“线性马达”也就是直线电机作为推进系统的。 线性马达的构成原理 设靠三相交流电力励磁的移动用电磁石(作为定子),分左右两排夹装在铝板两旁(但不接触),磁力线与铝板垂直相交,铝板即感应而生电流,因而产生驱动力。由于线性感应马达的定子装在列车上,较导轨短,因此线性感应马达又称为“短定子线性马达”(Short-stator

如何选择伺服电机控制方式

如何选择伺服电机控制方式? 如何选择伺服电机控制方式? 一般伺服电机都有三种控制方式:速度控制方式,转矩控制方式,位置控制方式。 速度控制和转矩控制都是用模拟量来控制的。位置控制是通过发脉冲来控制的。具体采用什么控制方式要根据客户的要求,满足何种运动功能来选择。 如果您对电机的速度、位置都没有要求,只要输出一个恒转矩,当然是用转矩模式。 如果对位置和速度有一定的精度要求,而对实时转矩不是很关心,用转矩模式不太方便,用速度或位置模式比较好。如果上位控制器有比较好的闭环控制功能,用速度控制效果会好一点。如果本身要求不是很高,或者,基本没有实时性的要求,用位置控制方式对上位控制器没有很高的要求。 就伺服驱动器的响应速度来看,转矩模式运算量最小,驱动器对控制信号的响应最快;位置模式运算量最大,驱动器对控制信号的响应最慢。 对运动中的动态性能有比较高的要求时,需要实时对电机进行调整。那么如果控制器本身的运算速度很慢(比如PLC,或低端运动控制器),就用位置方式控制。如果控制器运算速度比较快,可以用速度方式,把位置环从驱动器移到控制器上,减少驱动器的工作量,提高效率(比如大部分中高端运动控制器);如果有更好的上位控制器,还可以用转矩方式控制,把速度环也从驱动器上移开,这一般只是高端专用控制器才能这么干,而且,这时完全不需要使用伺服电机。 换一种说法是: 1、转矩控制:转矩控制方式是通过外部模拟量的输入或直接的地址的赋值来设定电机轴对外的输出转矩的大小,具体表现为例如10V对应5Nm的话,当外部模拟量设定为5V时电机轴输出为2.5Nm:如果电机轴负载低于2.5Nm时电机正转,外部负载等于2.5Nm时电机不转,大于2.5Nm时电机反转(通常在有重力负载情况下产生)。可以通过即时的改变模拟量的设定来改变设定的力矩大小,也可通过通讯方式改变对应的地址的数值来实现。应用主要在对材质的受力有严格要求的缠绕和放卷的装置中,例如饶线装置或拉光纤设备,转矩的设定要根据缠绕的半径的变化随时更改以确保材质的受力不会随着缠绕半径的变化而改变。 2、位置控制:位置控制模式一般是通过外部输入的脉冲的频率来确定转动速度的大小,通过脉冲的个数来确定转动的角度,也有些伺服可以通过通讯方式直接对速度和位移进行赋值。由于位置模式可以对速度和位置都有很严格的控制,所以一般应用于定位装置。应用领域如数控机床、印刷机械等等。 3、速度模式:通过模拟量的输入或脉冲的频率都可以进行转动速度的控制,在有上位控制装置的外环PID控制时速度模式也可以进行定位,但必须把电机的位置信号或直接负载的位置信号给上位反馈以做运算用。位置模式也支持直接负载外环检测位置信号,此时的电机轴端的编码器只检测电机转速,位置信号就由直接的最终负载端的检测装置来提供了,这样的优点在于可以减少中间传动过程中的误差,增加了整个系统的定位精度。

减速电机选型指南

选型指南 为了选到最合适的减速电机,有必要了解该减速电机所驱动机器的详尽技术特性,就必须确定一个使用系数fB。 使用系数fB。 减速电机的选用首先应确定以下技术参数:每天工作小时数;每小时起停次数;每小时运转周期;可靠度要求;工作机转矩T工作机;输出转速n出;载荷类型;环境温度;现场散热条件;减速机通常是根据恒转矩、起停不频繁及常温的情况设计的。其许用输出转矩T由下式确定:T=T出 X fB 使用系数 T 出————减速电机输出转矩 fB————减速电机使用系数 传动比i i=n入 / n出电机功率P(kw) P=T出 * n出 / 9550 * η输出转矩T出(N.m) T出=9550* P*η/n出式中:n入——输入转速η——减速机的传动效率 在选用减速电机时,根据不同的工况,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T出≥T 工作机 2、T=fB总 *T工作机式中:fB总——总的使用系数,fB总 =fB*fB1*KR*KW fB——载荷特性系数,KR——可靠度系数 fB1——环境温度系数; KW——运转周期系数 首先确定要进口减速机还是国产减速机,, 现在不管进口还是国产的大部分厂家都有自己的命名标准, 所以最好找个减速机样本,根据样本来选型。 但是,一定要提供以下数据 1.减速机用在什么设备上,以便确定安全系数SF(SF=减速机额定功率处以电机功率),安装形式(直交轴,平行轴,输出空心轴键,输出空心轴锁紧盘等)等 2.提供电机功率,级数(是4P、6P还是8P电机) 3.减速机周围的环境温度(决定减速机的热功率的校核) 4.减速机输出轴的径向力和轴向力的校核。需提供轴向力和径向力 减速机扭矩计算公式: 速比=电机输出转数÷减速机输出转数("速比"也称"传动比") 1.知道电机功率和速比及使用系数,求减速机扭矩如下公式: 减速机扭矩=9550×电机功率÷电机功率输入转数×速比×使用系数

电机的技术手册资料讲解

目录 直流电机 1、直流电机的分类及基本结构 2、直流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3、他励直流电机的启动和反转 4、他励直流电机的调速 交流电机 1、交流电机的分类 2、三相异步电机的工作原理 3、三相异步电机的启动 4、三相异步电机的调速 5、三相异步电机的制动 6、同步电机的基本类型和结构 7、同步电机的励磁方式 8、同步电机的启动 控制电机 1、伺服电机 (1)直流伺服电机 (2)交流伺服电机 2、步进电机 (1)三相反应式步进电机的结构 (2)三相反应式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

直流电机的分类 直流电动机按结构及工作原理可划分:(1)无刷直流电动机和(2)有刷直流电动机。 无刷直流电动机:无刷直流电动机是将普通直流电动机的定子与转子进行 了互换。其转子为永久磁铁产生气隙磁通:定子为电枢,由多相绕组组成。在结构上,它与永磁同步电动机类似。无刷直流电动机定子的结构与普通的同步电动机或感应电动机相同.在铁芯中嵌入多相绕组(三相、四相、五相不等).绕组可接成星形或三角形,并分别与逆变器的各功率管相连,以便进行合理换相。转子多采用钐钴或钕铁硼等高矫顽力、高剩磁密度的稀土料,由于磁极中磁性材料所放位置的不同.可以分为表面式磁极、嵌入式磁极和环形磁极。由于电动机本体为永磁电机,所以习惯上把无刷直流电动机也叫做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 有刷直流电动机可划分:永磁直流电动机和电磁直流电动机。 永磁直流电动机划分:稀土永磁直流电动机、铁氧体永磁直流电动机和铝镍钴永磁直流电动机。 电磁直流电动机划分:串励直流电动机、并励直流电动机、他励直流电动机和复励直流电动机。 直流电机的基本结构 直流电机由定子和转子两部分组成,其间有一定的气隙。其构造的主要特点是具有一个带换向器的电枢。直流电机的定子由机座、主磁极、换向磁极、前后端盖和刷架等部件组成。其中主磁极是产生直流电机气隙磁场的主要部件,由永磁体或带有直流励磁绕组的叠片铁心构成。直流电机的转子则由电枢、换向器(又称整流子)和转轴等部件构成。其中电枢由电枢铁心和电枢绕组两部分组成。电枢铁心由硅钢片叠成,在其外圆处均匀分布着齿槽,电枢绕组则嵌置于这些槽中。换向器是一种机械整流部件。由换向片叠成圆筒形后,以金属夹件或塑料成型为一个整体。各换向片间互相绝缘。换向器质量对运行可靠性有很大影响。

伺服电机选型技术的指南

米购人员必看-- 伺服电机选型 伺服电机在工控领域是最常见的产品之一,采购人员在采购伺服电机时需要对伺服电机有个 全面的了解,找到真正的适合产品,不仅可以使机器快速兼容的运转,同时对于企业提高效率、节能减排也功不可没,下面简单给大家介绍下伺服电机的选型 1、机电领域中伺服电机的选择原则 现代机电行业中经常会碰到一些复杂的运动,这对电机的动力荷载有很大影响。伺服驱动装置是许多机电系统的核心,因此,伺服电机的选择就变得尤为重要。首先要选岀满足给定负载 要求的电动机,然后再从中按价格、重量、体积等技术经济指标选择最适合的电机。 各种电机的T- 曲线 (1 )传统的选择方法 这里只考虑电机的动力问题,对于直线运动用速度v(t),加速度a(t)和所需外力F(t)表示, 对于旋转运动用角速度(t),角加速度(t)和所需扭矩T(t)表示,它们均可以表示为时间的 函数,与其他因素无关。很显然。电机的最大功率P电机,最大应大于工作负载所需的峰值功率P峰值,但仅仅如此是不够的,物理意义上的功率包含扭矩和速度两部分,但在实际的传动机构中它们是 受限制的。用峰值,T峰值表示最大值或者峰值。电机的最大速度决定了减速器减速比的上限,n 上限=峰值,最大/峰值,同样,电机的最大扭矩决定了减速比的下限,n下限=T峰值/T电机,最大,如果n下限 大于n上限,选择的电机是不合适的。反之,则可以通过对每种电机的广泛类比来确定上下限之间 可行的传动比范围。只用峰值功率作为选择电机的原则是不充分的,而且传动比的准确计算非常 繁琐。 (2)新的选择方法 一种新的选择原则是将电机特性与负载特性分离开,并用图解的形式表示,这种表示方法使得驱动装置的可行 性检查和不同系统间的比较更方便,另外,还提供了传动比的一个可能范围。 这种方法的优点:适用于各种负载情况;将负载和电机的特性分离开;有关动力的各个参数均可 用图解的形式表示并且适用于各种电机。因此,不再需要用大量的类比来检查电机是否能够驱动 某个特定的负载。 在电机和负载之间的传动比会改变电机提供的动力荷载参数。比如,一个大的传动比会减小外部扭矩对电机运 转的影响,而且,为输岀同样的运动,电机就得以较高的速度旋转,产生较 大的加速度,因此电机需要较大的惯量扭矩。选择一个合适的传动比就能平衡这相反的两个方面。通常,应用有如下 两种方法可以找到这个传动比n,它会把电机与工作任务很好地协调起来。一 是,从电机得到的最大速度小于电机自身的最大速度电机,最大;二是,电机任意时刻的标准扭矩 小于电机额定扭矩M额定。

交叉带分拣系统产品手册(1)

1、交叉带分拣系统 系列 专注于自动化科技装备的全球化制造商 启动物流开创幸福 2、交叉带分拣系统 快速高效,超乎你的想象 满足所有应用需要的智慧分拣系统 交叉带分拣是一款高效的物流分拣系统,由带式输送机、小车、上包机、行走轨道、读码器,分拣托盘小车、落格系统等构成。除了分拣速度快、效率高,它还可以处理各种规格和尺寸的物品,包括易碎品和高摩擦系数的物品。可左右两侧同时分拣,单区分拣效率一般达8000-12000件/时,高效、灵活和场地利用率高等诸多优点,是一种实现最大经济效益与极高可靠性的分拣解决方案。 3、产品优势 低能耗直线电机,非接触式驱动,高效节能。 可分拣各种规格和尺寸的物品,即使易碎品、高摩擦系数物品,也能实现高效分拣。 实时动态跟踪技术、系统监控、诊断与安全保护功能。 模块化设计,便于维护,稳定性高。 4、技术参数

注:以上为公司现有标准设备参数,支持非标定制设计 5、直线型交叉带 直线交叉带系列是种高性能、高精度、低能耗的分拣系统。垂直结合循环式布局,结构紧凑、极度节省空间。标准模块化设计,可根据需求定制格口数量,具有极高的柔性与稳定性,产品更具性价比,场地依赖性更低,交期更短。直线交叉带分拣机分A型和B型两种,可根据客户需求定制。 6、产品优势 模块化结构,易装配,易维护。 分拣快速、准确,对物品无冲击,在软包输送上有突出优势。 适用性强,通过调整小车的数量,可实现较大长度货物的分拣。 可实现物品左、右两侧分拣。 占地面积小,空间布置更灵活,可自由增减出口,方便客户灵活应用。

单条分拣线分拣能力9000-11000件/时。 8、更丰富多样的分拣设备 满足您所有分拣设备的需求 高速滑块分拣系统 适用于电商、快递、服装、超市、医药、轮胎等行业。 各式摆轮分拣 适用于各种物流配送中心、分拣箱包、托盘、包裹、书籍、易碎产品等。 推块式分拣 适用于货物体积较大、重量较重、流量较轻的物流系统。 如需更多产品讯息,请向销售人员洽询 9、应用案例 10、终身信赖”服务体系 客户为尊超越期望 客户为尊,我们打造了一支“专业,服务”的卓越用务保障团队,向它提供超越职望的高品质产品和专业技术服务。我们传注长远发展,全球培身服务,一诺干金。 11、荣誉客户

直线电机的工作原理

直线电机的工作原理 直线电机是一种将电能直接转换成直线运动机械能,而不需要任何中间转换机构的传动装置。它可以看成是一台旋转电机按径向剖开,并展成平面而成,如图1所示。 由定子演变而来的一侧称为初级,由转子演变而来的一侧称为次级。在实际应用时,将初级和次级制造成不同的长度,以保证在所需行程范围内初级与次级之间的耦合保持不变。直线电机可以是短初级长次级,也可以是长初级短次级。考虑到制造成本、运行费用,目前一般均采用短初级长次级。 直线电动机的工作原理与旋转电动机相似。以直线感应电动机为例:当初级绕组通入交流电源时,便在气隙中产生行波磁场,次级在行波磁场切割下,将感应出电动势并产生电流,该电流与气隙中的磁场相作用就产生电磁推力。如果初级固定,则次级在推力作用下做直线运动;反之,则初级做直线运动。 直线电机的优缺点介绍

直线电机是一种将电能转化为动能的机械装置,通常应用于工业生产当中。与直线电机相对应的一种装置是旋转电机,两者的工作原理类似。但是直线电机是进行直线运动的电机,而旋转电机是进行旋转运动的电机。直线电机可以直接将电能转化为动能,而不需要中间装置。 直线电机的优点 直线电机一般有平板式、U型式、管式几种。直线电机的工作系统是通过内部直线导轨来完成工作,用环保材料将线圈压缩成电路板的动子和电热调节器连接,然后在稀土磁铁的磁轨上进行动力推动,不需要像旋转电机一样,将动子固定在旋转轴承的支撑架上来保证相

对运动部分的稳定,通过直接反馈位置的直线编码器装置,就可以直接测量负载位置,从而保证负载位置的精确度。 由上看出,直线电机因为不需要中间转换装置,所以操作简单,非常适合进行非离心力的运动。直线电机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结构简洁。直线电机直接产生直线运动,位置精确度高,更为节省成本、稳定可靠、操作和维护简便。 第二,运动效率高。直线电机的气垫和磁垫中间存在缝隙,在运动时,不会出现机械接触,也不会出现摩擦和噪音,对零部件的损伤较小,从而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可以进行高速直线运动。

步进电动机控制方法

技能大赛自动线的安装与调试》项目二等奖 心得二 心得二:步进电机的控制方法 我带队参加《200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自动线的安装与调试》项目,我院选手和其他院校的三位选手组成了天津代表队,我院选手所在队获得了《200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自动线的安装与调试》项目二等奖,为天津市代表队争得了荣誉,也为我院争得了荣誉。以下是我这个作为教练参加大赛的心得二:步进电机的控制方法 《200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自动线的安装与调试》项目的主要内容包括如气动控制技术、机械技术(机械传动、机械连接等)、传感器应用技术、PLC控制和组网、步进电机位置控制和变频器技术等。但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PLC方面的知识,而PLC中最重要就是组网和步进电机的位置控制。 一、 S7-200 PLC 的脉冲输出功能 1、概述 S7-200 有两个置PTO/PWM 发生器,用以建立高速脉冲串(PTO)或脉宽调节(PWM)信号波形。 当组态一个输出为PTO 操作时,生成一个50%占空比脉冲串用于步进电机或伺服电 机的速度和位置的开环控制。置PTO 功能提供了脉冲串输出,脉冲周期和数量可由用户控制。但应用程序必须通过PLC内置I/O 提供方向和限位控制。 为了简化用户应用程序中位控功能的使用,STEP7--Micro/WIN 提供的位控向导可以帮助您在几分钟内全部完成PWM,PTO 或位控模块的组态。向导可以生成位置指令,用户可以用这些指令在其应用程序中为速度和位置提供动态控制。 2、开环位控用于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的基本信息 借助位控向导组态PTO 输出时,需要用户提供一些基本信息,逐项介绍如下: ⑴最大速度(MAX_SPEED)和启动/停止速度(SS_SPEED) 图1是这2 个概念的示意图。 MAX_SPEED 是允许的操作速度的最大值,它应在电机力矩能力的范围。驱动负载所需的力矩由摩擦力、惯性以及加速/减速时间决定。

减速步进电机选用指南

步进电机是将电脉冲信号转变为角位移或线位移的开环控制元步进电机件。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步进电机被广泛的应运于生活中各大领域。步进电机由于有别于其他普通电机的一些特性,所以导致减速步进电机的选用和其他减速电机的选用有共性的一面,也有步进电机特殊性的一面。有下面需求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选用减速步进电机。 1. 需要低速大力距。 步进电机本身调速很方便,不用减速箱也可以低速运行,使用减速电机主要是为了增大工作力矩。由于步进电机一般擅长在900rpm 速度以下运行,减速步进电机的输出转速一般就比较低了。 2. 较少法兰盘尺寸,减轻电机重量 使用减速电机可以在不增加法兰盘尺寸的情况下增大工作力矩。虽然电机机身因此变长,一般还是比同样力矩的更大法兰盘尺寸电机的重量要轻。

3. 缩短电机的启停时间,提高电机对负载大小波动的适应能力,对于带动转动惯量比较大的负载以及负载大小常常变化的情况有帮助。 通过减速箱可以大幅提高电机的转动惯量,增加电机的启动刚性,缩短电机加减速时间,对负载变化的承受能力更强。 4. 避开低速共振区。 步进电机在低速容易发生共振,有时候即使通过细分驱动、物理减振等方式处理也达不到满意的效果,这时候可以考虑通过减速箱来提高步进电机本身的转速,从而避开共振速度区。 5. 通过减速箱提高步距精度。 虽然驱动器细分可以提高步距角精度,但实际上细分之后的步距角并不均匀,和驱动器的性能也有关系。如果需要提高步距角精度,选用步矩角更小的步进电机同时,也可以考虑通过减速箱来实现。 深圳市维科特机电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是步进电机产品的销售、系统集成和应用方案提供商。我们和全球产品性价比高的生产厂家合作,结合本公司专家团队多年的客户服务经验,给客户提供有

机械手电气设计说明书

(一)、基本情况介绍 机械手结构、动作与控制要求 机械手在专用机床及自动生产线上应用十分广泛,主要用于搬动或装卸零件的重复动作,以实现生产自动化。本设计中的机械手采用关节式结构。各动作由液压驱动,并右电磁阀控制。动作顺序及各动作时间的间隔采用按时间原则控制的电气控制系统。 机械手的结构如图8-13所示,主要由手指1、手腕2、小臂3、和大臂5等几部分组成。料架6为旋转式,由料盘和棘轮机构组成。每转动一定角度(由工件数决定)以保证待加工零件4对准机械手。 机械手各动作与相应电磁阀动作关系如表8-4所示。 以镗孔专用机床加工零件的上料、下料为例,机械手的动作顺序是:由原始位置将以加工好的工件卸下,放回料架,等料架转过一定角后,再将未加工零件拿起,送到加工位置,等待镗孔加工结束,再将加工完毕工件放回料架,如此重复循环。 图8-13 机械手的外形及其与料架的配置 1-手部 2-手腕 3-小臂 4-工件 5-大臂 6料架 (二)、拖动情况介绍 具体动作顺序是: 原始位置(装好工件等待加工位置,其状态是大手臂竖立,小手臂伸出并处于水平位置,手腕很横移向右,手指松开)——手指夹紧(抓住卡盘上的工件)——松卡盘——手腕左移(从卡盘上卸下已加工好的工件)——小手臂上摆——大手臂下摆——手指松开(工件放回料架)——小手臂收缩——料架转位——小手臂伸出——手指夹紧(抓住未加工零件)——大手臂上摆(取送零件)——小手臂下摆——手腕右移(将工件装到机床的主轴卡盘中)——卡盘收紧——手指松开,等待加工。

(三)、设计要求 1)加工中上料、下料各动作采用自动循环。 2)各动作之间应有一定的延(由时间继电器调定)。 3)机械手各部分应能单独动作,以便于调整及维修。 4)油泵电机(采用)及各电磁阀运行状态应有指示。 5)应有必要的电气保护与联锁环节。 二、设计过程 (一)、总体方案选择说明 机械手的分类 工业机械手的种类很多,关于分类的问题,目前在国内尚无统一的分类标准,在此暂按使用范围、驱动方式和控制系统等进行分类。 1按用途分 机械手可分为专用机械手和通用机械手两种: 专用机械手 它是附属于主机的、具有固定程序而无独立控制系统的机械装置。专用机械手具有动作少、工作对象单一、结构简单、使用可靠和造价低等特点,适用于大附属,如自动机床、自动线的上、下料机械手和‘加工中心”批量的自动化生产的自动换刀机械手。 通用机械手 它是一种具有独立控制系统的、程序可变的、动作灵活多样的机械手。通过调整可在不同场合使用,驱动系统和格性能范围内,其动作程序是可变的,控制系统是独立的。通用机械手的工作范围大、定位精度高、通用性强,适用于不断变换生产品种的中小批量自动化的生产。 通用机械手按其控制定位的方式不同可分为简易型和伺服型两种:简易型以“开一关”式控制定位,只能是点位控制:伺服型具有伺服系统定位控制系统,可以点位控制,也可以实现连续轨迹控制,一般的伺服型通用机械手属于数控类型。 2按驱动方式分 液压传动机械手 是以液压的压力来驱动执行机构运动的机械手。其主要特点是:抓重可达几百公斤以上、传动平稳、结构紧凑、动作灵敏。但对密封装置要求严格,不然油的泄漏对机械手的工作性能有很大的影响,且不宜在高温、低温下工作。若机械手采用电液伺服驱动系统,可实现连续轨迹控制,使机械手的通用性扩大,但是电液伺服阀的制造精度高,油液过滤要求严格,成本高。 气压传动机械手是以压缩空气的压力来驱动执行机构运动的机械手。其主要特点是:介质来源极为方便,输出力小,气动动作迅速,结构简单,成本低。但是,由于空气具有可压缩的特性,工作速度的稳定性较差,冲击大,而且气源压力较低,抓重一般在30公斤以下,在同样抓重条件下它比液压机械手的结构大,所以适用于高速、轻载、高温和粉尘大的环境中进行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