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128-37-0

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128-37-0
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128-37-0

4.3.2角的比较与运算 教案

C B A 4.3.2 角的比较与运算 主备人:吴海红 参与人:邢霞 唐锡峰 备课时间:11月25日 上课时间:12月2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在现实情境中,运用类比的方法,学会比较两个角的大小,?丰富对角的大小关系的认识,会分析图中角的和差关系. (2)通过动手操作,学会借助三角板拼出不同度数的角,?认识角的平分线及角的等分线,会画角的平分线. 2.过程与方法 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认识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在动手操作画图、拼图的数学活动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体验数学活动的成功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比较角的大小,认识角的大小关系,分析角的和差关系,?认识角平分线及画角平分线是本节课的重点. 2.难点:认识复杂图形中角的和差关系,比较两个角的大小是难点. 3.关键:从动手操作过程中,认识角的大小关系,?认识角的和差关系及认识角平分线,也是学好本节课知识的关键. 教具准备 量角器、三角板、圆规、剪刀、透明纸、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在黑板上画出一个三角形.(如右图所示) 1.提出问题:比较图中线段AB 、BC 、CD 的长短.

学生活动:回顾线段长短的比较方法.小组交流,得出适当的比较线段长短的方法. 教师活动:归纳学生的讨论结果,并演示用圆规比较AB、BC、CD三条线段长短的过程,并写出结论:AB>AC>BC. 2.提出问题: 怎样比较图中∠A、∠B、∠C的大小? 学生活动:小组交流比较方法,得出结论:可用量角器先量出角的度数,然后比较它们的大小. 教师活动:(1)肯定评价学生提出的方法,并动手测量度数,?比较它们的大小,板书结论:∠C>∠B>∠A.(2)启发引导学生,类比线段长短的比较方法,?也可以把它们叠合在一起比较大小. 二、新授 1.提出问题: 如何用叠合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 学生活动:进行小组交流讨论,动手操作:每个学生都在透明纸上画一个角,然后剪下这个角,并与小组中其它同学所画的角进行比较后归纳出比较方法和比较结果,然后观看多媒体演示角的比较过程. 教师活动:巡视并指导学生进行角的比较活动过程,打开多媒体演示角的比较过程:把一个角移到另一个角上,顶点与一条边重合;两个角的另一边都在重合边的同侧.观察这两边的位置关系,就能得出两个角的大小关系.注:讲解过程应强调操作过程,让学生掌握角的比较的操作过程. 完成课本第142页练习. 注:教师在评价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时,应对较好的方法给予肯定的评价,鼓励学生进行探索. 2.认识角的和差. 学生活动:思考课本第140页观察中的问题,小组交流思考的结论.

对-叔丁基苯酚

Q/ZXJ 对-叔丁基苯酚企业标准 Q/ZXJ 001-2007 对-叔丁基苯酚

前言 对—叔丁基苯酚目前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定本企业标准作为组织生产和检验的依据。本标准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于2007年6月首次发布并实施。 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有效期限三年,到期应复审。 有效期限三年 本标准由淄博市旭佳化工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淄博市旭佳化工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宗云光、于松年、潭春祥。

对-叔丁基苯酚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对-叔丁基苯酚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苯酚与叔丁醇为原料,经反应、水洗、结晶、离心分离、干燥后制得的对-叔丁基苯酚。该产品主要用作合成抗氧剂,也可用作橡胶、硝化纤维的稳定剂等。 分子式:C10H14O 分子量:150.22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90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GB/T 191—200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6678-2003 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B/T 6679-2003 固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 GB/T 9722-1988 化学试剂气相色谱法通则 GB 6283 化工产品水分测定卡尔费休法 3 要求 对-叔丁基苯酚产品的控制项目指标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 4 试验方法 4.1 鉴别试验 鉴别试验与质量分数的试验同时进行,试样中与标样中对—叔丁基苯酚的保留时间相对差值不大于1.5%。 4.2 外观的测定 将试样置于玻璃表面皿中,目测。 4.3 对-叔丁基苯酚质量分数的测定 4.3.1 方法提要 气相色谱法:试样用甲醇溶解,用毛细管和FID检测器,对试样中的对-叔丁基苯酚进行气相色谱分离和测定,用带校正因子的面积归一法进行计算。 4.3.2 试剂与材料 ──对—叔丁基苯酚标样:已知准确含量,≥99.0%;

432角的比较与运算导学案

课题 4.3.2角的比较与运算 [学习目标】:1、矣比较两个角的大小,能分析图中角的和差关系; 2、理解角平分线的概念,矣画角平分线。 【晝点难点】:角的大小比较和角平分线的概念是重点;从图形中观察角的和差关系是难点。 【导学指导】 一、知识键接 回顾线段大小的比较,,怎样比较图中线段AE 、BC 、CA 的长短? AB Z C 的大小呢? 二-白主学习 1、比较角的大小 (1) 度量法: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然后比较它们的大小。 (2) 叠合法:把两个角査合在一起比较大小。 观察演示: 思考:如图,图中共有几个角?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ZBOC=Z ____ -Z ZAOB=Z ____ -Z 3、用三角板拼甬— 探究:借助三角尺画出15°, 75。的角。 _副三角板的各个角分别是多少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尝试画角。 你还能画出哪些角?有什么规律吗? 还能画出 ZAOB. ZAOC> ZBOCo 它们的关系是: 2、认识角的和差 图串 ZAOC=Z +Z

规律是:凡是 的倍数的角都能画出。 4、角平分线 在一张纸上画出一个角并剪下,将这个角对折,使其两边重合.想想看,折痕与角两边所成的两个角 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如图(1) 角的平分 线: 线。 类似地,还有角的三等分线等。如图(2)中的OB 、OCo OB 是上AOC 的一平分线,可以记作: Z AOC=2 z AOB=2 Z BOC 或 Z AOB= Z BOC= - 2 5、例题学习 例1如图,O 是宜线AB±一点,ZAOC=53°17Z ,求上BOC 的度数。 例2把一个周角7等分,每一份是多少度的角(精确到分) 【课堂练习】: 课本 140-141 页 K 2、30 【要点归纳】: 1、 角的大小比较的方法和角的和差关系; 2、 用一副三角板画角; 3、 角的平分线及表示。 【总结反思】: ______ 的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

对叔丁苯酚

对叔丁苯酚化学品安全技术 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对叔丁苯酚 化学品英文名称:p-tert-butylphenol 中文名称2:4-叔丁基苯酚 英文名称2:4-tert-butylphenol 技术说明书编码:743CAS No.: 98-54-4 分子式: C 10H 14O 分子量:150.21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健康危害:本品对眼、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对皮肤有致敏性。皮肤接触可引起皮炎。反复接触本品可引起白斑病,白斑除发生于手背、腕部等皮肤暴露部分外,亦可出现于非暴露部位皮肤,有时呈对称性。动物实验证实本品经口或经呼吸道染毒均可引起皮肤白斑。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具致敏性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受高热分解, 放出刺激性烟气。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灭火方法:采用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对叔丁苯酚 98-54-4

《角的比较与运算》示范教学设计

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 4.3角 4.3.2角的比较与运算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角的大小、角的加与减、角平分线的意义及数量关系,并会用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进行描述. 2.类比线段的大小、和与差、中点,学习角的比较、角的加与减、角平分线,体会类比思想.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角的大小、角的加与减、角平分线的意义及数量关系;感受类比的思想. 难点:用图形语言、文字语言、符号语言综合描述角的大小、角的和差的关系及角的平分线.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相关资源: 相关图片 五、教学过程: 【复习回顾】 (1)如图,已知线段AB,CD,你有哪些办法比较它们的长短 (2)画出一个三角形.(如下图所示) C B A 提出问题:比较图中线段AB、BC、CD的长短.D C

师生活动:回顾线段长短的比较方法.小组交流,得出适当的比较线段长短的方法.用圆规比较AB、BC、CD三条线段长短,并写出结论:AB>AC>BC. 设计意图:通过对线段大小的比较的类比,探究角的大小的比较方法,巩固旧知识,引入新知识. 那么,怎样比较图中∠A、∠B、∠C的大小? 设计意图:通过回忆与本节课内容密切相关的引导性材料,使学生对学习进程心中有数,帮助学生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 【探究新知】 本图片是微课的首页截图,本微课资源讲解了比较角的大小的两种方法,并通过讲解实例与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点,有利于启发教师教学或学生预习或复习使用.若需使用,请插入微课【知识点解析】角的比较. 探究一:角的比较 活动1:展示下面角的模型,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类比线段大小的比较,你认为该如何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在练习本上画两个角,比较它们的大小,并说明你是怎么比较的. 师生活动:学生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代表展示、交流.

角的比较与运算

七年级数学学科电子备课

结论. 教师活动:讲解观察中的问题,给出图中各角之间的和差关 系.(如下图) ∠AOC=∠AOB+∠BOC, ∠AOB=∠AOC-∠BOC. 提出问题:∠AOC-∠AOB=________. 3.动手操作:用三角板拼出特殊角,完成课本第135页探究 中的问题. 学生活动:每个学生都用三角板进行尝试拼出15°、75°的 角,并讲出其中的理由. 提出问题: 利用一副三角板还能拼出多少度的角? 学生活动:小组交流后说出这些角的度数,各小组之间互相补 充. 教师活动:评价学生的结论,对学生的答案进行归纳补充. 4.认识角的平分线. 教师活动:在透明纸上画一个角,沿着顶点对折,使角的两边 重合. 学生活动:观察老师演示过程,并思考下面问题.(如下图) 提出问题:∠AOC被折痕OB分成的两个角有什么关系? 在图中,射线OB把∠AOC分成相等的两个角,即∠AOB=∠BOC, 小组交流后说出这些角的 度数,各小组之间互相补 充.

作业设计 课时作业设计 一、填空题. 1.如下图(1),比较图中四个角的大小, 并用“<”连接________. 2.如果∠1=∠2,∠1+∠3=90°,则∠2+ ∠3=_______. 3.如下图(2),有“=”或“>”或“<” 填空: (1)∠AOC_______∠AOB+∠BOC;(2)∠AOC_______∠AOB; (3)∠BOD-∠BOC______∠DOC;(4)∠AOD______∠AOC+∠BOD. 4.如下图(3),OC平分∠AOB,OD平分∠ AOC,则图中相等的角有________,? ∠AOD=______∠AOC=______∠AOB. 二、选择题. 5.如右图,图中小于平角的角的个数是 ().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三、解答题. 6.如下图,已知∠AOC=60°,∠BOD=90°,

叔丁基对苯酚的制备工艺

4-叔丁基苯氯磺酸酯的合成试验报告 一、目的 在实验室验证、优化4-叔丁基苯氯磺酸酯的合成工艺路线。 二、原理 主反应: OH NaOH ONa 2 OSO 2CL SO 2CL ONa 付反应: OH OH SO 22 CL 三、物化数据 四、合成步骤及反应现象 1. 在500ml 的四口烧瓶中加入96%的氢氧化钠10.5克(0.25mol ),40ml 的水,37.6克叔 丁基对苯酚(0.25mol ),搅拌加热至100℃直至酚溶解。 实验现象:酚盐的的制备时,注意反应液是否完全溶解于水溶液中,保证酚完全生成钠盐。反应液应为黄绿色透明状,并有泡沫产生。 2. 溶解后等温度稍降,加入正辛烷200ml 并加装分水器,搅拌下加热至回流,分水3小时。 3. 将水分完全除尽,大约蒸去10ml 的正辛烷,剩余物降温至室温备用。 实验现象:分水时一定将水分完全除尽,约为3~4小时,分完水后反应液呈乳白色泡沫状固体。 4. 将剩余物预冷至- 40℃以下,然后在滴液漏斗中加入33.75克磺酰氯(0.25mol ),搅拌下 缓慢滴加,并控制温度在- 35℃以下,反应约4小时。 实验现象:成酯反应的反应温度尽可能在-35℃以下,温度高易反应生成付产物,反应完成后升温到室温反应液呈黄色粘稠液体,内有白色沉淀。 5. 反应完成后升温至室温,反应液进行减压抽滤(抽滤过程很慢),滤液先蒸去正辛烷后

再进行减压蒸馏并收集100~130℃/1mmHg的馏分。 实验现象:馏出液为淡黄色透明油状物,4℃静止过夜有白色针状晶体产生。6.馏出液4℃静止过夜,析出白色固体,过滤,取样分析。 7.滤液再进行减压蒸馏,并收集114~116℃/1mmHg的馏分,取样分析。 实验现象:产品为淡黄色透明油状物。 由于反应1、4反应温度较高,致使反应收率较低。 在-35℃以下反应,收率可以达到60%。 六、检测结果: 实验1取样进行HNMR检测,结果附后。 七、小试工艺流程图

4.6.2角的比较和运算(1)(学生)

4.6.2角的比较和运算(1) 主备人:张森林 班级: 组名: 姓名: 【学习目标】运用类比的方法;学会比较两个角的大小;认识角的平分线,会画角的平分线; 用5-7分钟仔细阅读教科书P 149-P 151,并把重要内容勾划出来.并把有疑惑的地方标记出来,然后完成导学案。特别说明:一定要仔细观察书中所提供的脚的两种比较方法,能根据书中提供的得步骤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什么是角平分线等.(准备好作图工具) 【回顾旧知】 1、角有几种表示方式?画图举例说明。 2、(1)把18°15′化成用度表示的角;(2)把93.2°化成用度、分、秒表示的角。 【探究新知1】 3、与线段长短的比较相类似,比较两个角的大小有2种方法: 方法一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二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我尝试】4、P 151练习题第1、2题。 【探究新知2】角的平分线 5、如图,如果∠AOC=∠BOC ,那么射线OC 是∠AOB 的角平分线。 角平分线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键词是:角平分线是___ 线,分得的两角 ,且分得的两角是原角的 ,或原角是分得两角的 。 几何语言(非常重要的语言):∵OC 平分∠AOB ∴∠AOC=∠BOC (∠AOC ∠BOC ,∠AOB=2∠ 或∠AOB =2∠ ; 或∠AOC=21 ∠ ,∠BOC =21 ∠_____ ) ★6、动动手(1)阅读书P150“做一做”画出β∠,使得β∠=∠? (画一角等于已知角保 留作图痕迹,画在空白处) (2)先仔细阅读画图步骤,画出下图1∠的平分线(保留作图痕迹)。 角平分线的尺规作图步骤: 1、以O 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OA 、OB 于C 、D 2、分别以C 、D 为圆心,相等的长R (R >CD/2)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E 3、作射线OE ,则OE 是∠AOB 的平分线,∠AOE=∠BOE=∠AOB/2 所以∠AOE=∠BOE

七年级上4.3.2角的比较与运算导学案

课题 4.3.2角的比较与运算 【学习目标】:1、会比较两个角的大小,能分析图中角的和差关系; 2、理解角平分线的概念,会画角平分线。 【重点难点】:角的大小比较和角平分线的概念是重点;从图形中观察角的和差关系是难点。 【导学指导】 一、知识链接 回顾线段大小的比较,,怎样比较图中线段AB 、BC 、CA 的长短? (1) 度量法;(2)叠合法。 AB <AC <BC 那么怎样比较∠A 、 ∠ B 、 ∠ C 的大小呢? 二、自主学习 1、比较角的大小 (1)度量法: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然后比较它们的大小。 (2)叠合法:把两个角叠合在一起比较大小。 教师演示: (1)∠AOB <∠AOB ′;(2)∠AOB=∠AOB ′;(3)∠AOB >∠AOB ′。 2、认识角的和差 思考:如图,图中共有几个角?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图中共有3个角:∠AOB 、∠AOC 、∠BOC 。它们的关系是: ∠AOC=∠AOB+∠BOC ; ∠BOC=∠AOC -∠AOB ; ∠AOB=∠AOC -∠BOC 3、用三角板拼角 探究:借助三角尺画出150,750的角。 一副三角板的各个角分别是多少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尝试画角。 你还能画出哪些角?有什么规律吗? A B C A O B B ′ A O B B ′ A O B (B ′) (1) (2) (3) A O B C

还能画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规律是:凡是 的倍数的角都能画出。 4、角平分线 在一张纸上画出一个角并剪下,将这个角对折,使其两边重合.想想看,折痕与角两边所成的两个角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如图(1) 角的平分线:从一个角的_____出发,把这个角分成_______的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 类似地,还有角的三等分线等。如图(2)中的OB 、OC 。 OB 是∠AOC 的一平分线,可以记作: ∠AOC=2∠AOB=2∠BOC 或∠AOB=∠BOC=2 1 。 5、例题学习 例1 如图,O 是直线AB 上一点,∠AOC=53017′,求∠ BOC 的度数。 例2 把一个周角7等分,每一份是多少度的角(精确到分) 【课堂练习】: 课本140-141页1、2、3。 【要点归纳】: 1、角的大小比较的方法和角的和差关系; 2、用一副三角板画角; 3、角的平分线及表示。 【拓展训练】: 1、如图,O 为直线AB 上一点,射线OD 、OE 分别平分∠AOC 、∠BOC ,求∠DOE 的度数。 【总结反思】: A O B C A O B C D (2) (1) O A B C O A B D C E

432角的比较与运算 教案

C B A 4.3.2 角的比较与运算 教学内容 课本第139页至第141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在现实情境中,运用类比的方法,学会比较两个角的大小,?丰富对角的大小关系的认识,会分析图中角的和差关系. (2)通过动手操作,学会借助三角板拼出不同度数的角,?认识角的平分线及角的等分线,会画角的平分线. 2.过程与方法 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认识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在动手操作画图、拼图的数学活动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体验数学活动的成功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比较角的大小,认识角的大小关系,分析角的和差关系,?认识角平分线及画角平分线是本节课的重点. 2.难点:认识复杂图形中角的和差关系,比较两个角的大小是难点. 3.关键:从动手操作过程中,认识角的大小关系,?认识角的和差关系及认识角平分线,也是学好本节课知识的关键. 教具准备 量角器、三角板、圆规、剪刀、透明纸、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在黑板上画出一个三角形.(如右图所示) 1.提出问题:比较图中线段AB 、BC 、CD 的长短. 学生活动:回顾线段长短的比较方法.小组交流,得出适当的比较线段长短的方法. 教师活动:归纳学生的讨论结果,并演示用圆规比较AB 、BC 、CD 三条线段长短的过程,并写出结论:AB>AC>BC .(线段的比较有度量法和叠合法) 2.提出问题: 怎样比较图中∠A 、∠B 、∠C 的大小? 学生活动:小组交流比较方法,得出结论:可用量角器先量出角的度数,然后比较它们的大小. 教师活动:(1)肯定评价学生提出的方法,并动手测量度数,?比较它们的大小,板书结论:∠C>∠B>∠A .(2)启发引导学生,类比线段长短的比较方法,?也可以把它们叠合在一起比较大小. 二、新授 1.提出问题:

4-叔丁基苯酚

1、物质的理化常数 国标编号: 61701 CA S: 98-54-4 中文名称: 4-叔丁基苯酚 英文名称: 4-tert-butylphenol 别名: 对叔丁苯酚 分子式: C10H14O;(CH3)3CC6H4OH 分子 量: 150.21 熔点: 98℃ 沸点:237℃ 密度: 相对密度(水=1)0.91(1 蒸汽压: 97℃ 溶解性: 微溶于水,溶于丙酮、甲醇、苯 稳定性: 稳定 外观与性 状: 白色针状结晶,有轻微的苯酚臭味 危险标记: 14(有毒品) 用途: 是生产对叔丁基酚甲醛树脂的重要原料,也用于合成油溶性酚甲醛树脂、合成橡胶的增塑剂、油漆的添加剂,医药上用于生产驱虫剂等 2.对环境的影响 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此应给予特别注意。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对眼、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对皮肤有致敏性。皮肤接触可引起皮炎。反复接触本品可引起白斑病,白斑除发生于手背、腕部等皮肤暴露部分外,亦可出现于非暴露部位皮肤,有时呈对称性。动物实验证实本品经口或经呼吸道染毒可引起皮肤白斑。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急性毒性:LD503250mg/kg( 大鼠经口);2520mg/kg(兔经皮) 刺激性:家兔经眼:250ug(24小时),重度刺激。家兔经皮:500mg(24小时),轻度刺激。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受高热分解,放出刺激性烟气。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环境监测资料,1986(1-2)》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5.环境标准 前苏联(1975)水体中有害物质的最大允许浓度 3.2mg/L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穿防毒服。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彻底清洗。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急救措施

叔丁基苯

叔丁基苯 C6H5(CH3)3 CAS登记号:98-06-6中文名称:叔丁基苯;2-甲基-2-苯基丙烷 RTECS号:CY9120000 UN编号:2709 EC编号:202-632-4 英文名称:tert-Butylbenzene;2-Methyl-2-phenylpropane 原中国危险货物编号:33540 分子量:134.22 化学式:C10H14;C6H5C(CH3)3 危害/接触 类型 急性危害/症状预防急救/消防 火灾高度易燃。 禁止明火,禁止火花和禁止吸 烟。干粉,水成膜泡沫,泡沫,二氧化碳。 爆炸 蒸气/空气混合物有爆炸 性。密闭系统,通风,防爆型电气 设备与照明。防止静电荷积聚 (例如,通过接地)。不要使 用压缩空气灌装、卸料或运 转。使用无火花手工工具。 着火时喷水保持料桶等冷却。 接触 严格作业环境管理!避免孕妇 接触! # 吸入咳嗽,咽喉痛,头晕,倦睡。 头痛,恶心。神志不清。 通风,局部排气通风或呼吸防 护。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 困难,给输氧。就医。 # 皮肤皮肤干燥,发红。防护手套。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 眼睛发红,疼痛。护目镜。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 食入灼烧感。腹部疼痛。(另见 吸入) 工作时不得进食、饮水或吸 烟。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泄漏处置大量泄漏时,撤离危险区域!向专家咨询!转移全部引燃源。通风。将泄漏液收集在可密闭的容器中。用砂土或惰性吸收剂吸收残液,并转移到安全场所。不要冲入下水道。不要让该化学品进入环境。个人防护用具:自给式呼吸器。 包装与标志 联合国危险性类别:3 联合国包装类别:Ⅱ 中国危险性类别:第3类易燃液体中国包装类别:Ⅱ

叔丁基苯的合成与应用

叔丁基苯的合成与应用 ----罗小文(100703032474) 摘要:总结了叔丁基苯的生产方式和应用方向,对生产过程中催化剂的类型和特点进行了分析,描述了叔丁基苯的主要应用,对未来生产中的需求和研究方向进行了简要的论述。关键词:叔丁基苯;有机合成;化工原料;催化剂 叔丁基苯(Tert-butylbenzene)广泛地应用于精细化工产品及其中间体的合成中,是重要的医药、香料和农药等精细化工中间体,是合成香料铃兰醛、农药NC-129(哒螨酮)、抗组胺药物类药物安其敏等精细化工产品的主要原料;除用于有机合成原料之外,也用作溶剂和色谱分析标准物质及聚合物交联剂。从50年代起,国外对叔丁基苯的合成开始了深层次的研究,但叔丁基苯仍是目前国内市场上短缺的化工原料。我国仅有少数厂家进行小规模的生产,叔丁基苯产量较少,远远满足不了国内的需求,主要依赖进口。同时有关叔丁基苯国内生产状况的相关文献报道较少,因此,对叔丁基苯生产工艺的改进、催化剂种类和烷基化试剂选择的研究对国内叔丁基苯的开发与生产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1叔丁基苯的合成 1.1叔丁基苯合成的现有工艺 叔丁基苯的合成大多采用傅-克烷基化反应。常见的烷基化试剂有叔丁醇、叔丁基氯和异丁烯;催化剂常选择无水三氯化铝、无水三氯化铁等Lewis酸。叔丁基苯的合成主要以叔丁醇和苯为原料,在无水AlCl3为催化剂的催化下制备[1],也可以利用异丁烯与苯反应制得[2]。前者催化剂用量必须大于1mol(以叔醇1mol计),收率最高为62%。但大量催化剂在反应中与原料叔丁醇作用,生成不溶于有机层混合物(红油),不仅反应搅拌困难,在反应完成时,催化剂溶于稀酸而剧烈放热,给操作带来不便,且催化剂消耗量大,生产成本高;后者原料异丁烯储运困难,对生产设备要求较高,且易发生二烷基化等副反应。据文献报道,用无水三氯化铁催化合成叔丁基苯,产物收率更高[3]。但是与无水三氯化铝作为催化剂相同之处是,无水三氯化铁也具有很强的吸水性,与空气接触会吸潮水解,且容易结块,同时反应完成后仍需进行水解处理,催化剂消耗较大。液体无机酸催化剂也是合成叔丁基苯的重要催化剂,而以液体酸为催化剂存在设备腐蚀严重、副反应多、后处理困难、环境污染严重、催化剂不能重复使用等问题。 1.2叔丁基苯合成的新工艺 目前,叔丁基苯的合成文献报道很少,现有文献对合成新工艺报道基本都是通过对催化剂

对叔丁基甲苯制备

专业方向实验 分子筛气相催化甲苯与叔丁醇合成叔丁基甲苯 一、实验目的:1、了解气固相催化反应原理 2、掌握积分反应仪器的使用 3、学会操作气相色谱进行样品分析 二、实验原理: 叔丁基甲苯作为一类重要的化工中间体,其临、间、对三种同分异构体均具有重要用途,特别是对叔丁基甲苯,其氧化后得到的对叔丁基苯甲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工业上,合成叔丁基甲苯的生产工艺多采用甲苯和异丁烯作为反应的原料,采用间歇反应,液体酸作催化剂如浓硫酸、HF ,但此类催化剂存在对环境污染严重且催化剂回收效率不高等缺点。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利用率高、对环境污染小且具有可灵活调变的酸性质、特殊的孔道结构的固体酸催化剂逐渐被研究者关注。分子筛催化剂因具有很多优点而被广泛研究。 反应方程式: 主反应: H 3C + C CH 3 CH 3 CH 3 OH H 3C C(CH 3)3 + H 2O 副反应:甲苯歧化反应 H 3C H 3C CH 3 H 3C CH 3 CH 3CH 3 H 3C +H 3C H 3C + H 3C H 3C + 叔丁醇分子间脱水反应 C CH 3 H 3C CH 3 O H C CH 3 CH 3 CH 3 OH + C CH 3 H 3C CH 3 C CH 3CH 3 CH 3 O 三、反应机理:烷基化试剂首先在酸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活泼的有机中间体—正碳离子,然

后正碳离子通过亲电取代反应进攻甲苯苯环,最终形成烷基化产物对叔丁基甲苯。四、实验内容: 催化剂:(写上你所使用的催化剂) 1、考察不同(反应温度、进料体积空速、甲苯与叔丁醇摩尔比)【在三个条件中选取一个】对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的影响。主要考察指标有:反应温度选150℃、170℃、190℃、甲苯与叔丁醇摩尔配比选1:1、4:1、6:1、进料体积空速选1ml/g·h、4ml/g·h、6ml/g·h 【三个条件中选取对应的一个】注意:一共九个小条件,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小条件,每个班级是一种催化剂。 2、通过气相色谱进行成分分析。 五、实验流程图: 1-原料瓶、2-真空泵、3-预热器、4-保温带、5-反应管、6-冷凝管、7-冷阱 六、实验步骤: 1. 使用电子天平称取4g催化剂,催化剂事先过40目筛网。 2. 清洗积分管式反应器,将催化剂转入反应管中(保证催化剂位于反应管最佳恒温段)。 3. 打开控温表,按事先定好的反应条件调节反应管温度,预热器温度(其温度要高于原料和反应物所有物质的沸点,便于是混合物中所有组分充分气化后经过催化剂)。 4. 打开氮气钢瓶,吹扫10分钟,使得氮气经过反应管道,以便吹扫出存留的原料及空气杂质。 5. 打开微量进样泵,按照一定比例把原料甲苯和叔丁醇混合起来,放入原料罐中。按一定进料体积空速调节进样泵数值。

(课时训练)4.3.2角的比较与运算练习题

D C A B O E 4.3.2角的比较与运算练习题 1.若时钟表示的时间为5点15分时,时钟的时针和分针所成的锐角是_____°. 2.在∠AOB 的内部引出OC,OD 两条射线,则图中共有______?个角,?它们分别是_________. 3.如图3,∠BOC=60°,OE,OD 分别为∠AOC,∠BOC 的角平分线,则∠EOD=_______,∠ COE=_______,∠BOE 的角平分线是_______. D C A B (3) O E 4.如 5.角 6.AOC, A. 7. 8. A.4 9. A.射线OB 在△AOC 内 B.射线OB 在△AOC 外 C.射线OB 与射线OA 重合 D.射线OB 与射线OC 重合 10.已知∠MON=30°,∠NOP=15°,则∠MOP=( ). A.45° B.15° C.45°或15° D.无法确定 11.用一副三角板的内角(其中一个三角板的内角是45°,45°,90°,?另一个是-30°,60°,90°)可以画出大于0°且小于176°的不同度数的角共有( ) A.8种 B.9种 C.10种 D.11种

12.如图,已知∠AOB:∠BOC=3:5,又OD,OE分别是∠AOB和 ∠BOC的平分线,?若∠DOE=60°,求∠AOB和∠BOC的度数. 13.已知∠AOB=45°,∠BOC=30°,求∠AOC的度数. 与∠ 六、作图. 17.用三角板画出下列图形:(1)画∠AOB=105°;(2)以OB为始边,在∠AOB内部画∠AOC=15°.(保留作图痕迹,并写出作法)

参考答案:1.67.5 2.6∠AOC,∠AOD,?∠AOB,∠COD,∠COB,∠BOD 3.90°60°OC -4.120°30° 5.60° 6.D 7.B 8.C 9.B 10.C 11.D 四、12.∠AOB=45°,∠BOC=75°. 13.∠AOC=75°或∠AOC=15°. 14.∠1=∠2=60°,∠3=150°,∠4=90°. 15.(1) ∴ (2)∠ 16. ∴∠ ∵∠ ∴∠ ∴∠ 17.(

对叔丁基苯甲酸的制备工艺

二苯醚的制备工艺 由氯苯与苯酚在苛性碱溶液中,以铜为催化剂缩合而得。氢氧化钾、苯酚、氯苯按摩尔比配比1:1.4:1.06混合,加入铜粉,搅拌加热进行缩合反应。反应结束后,用酸处理,分出二苯醚油层,经减压蒸馏得到二苯醚成品。也可将氯苯和苯酚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二苯醚的另一工业来源是作为氯苯水解制苯酚时的副产品。用氢氧化钠进行氯苯水解的过程中,约有10%的氯苯转化成二苯醚,有些工艺这个比例可达20%。通过萃取精制即得二苯醚产品。 对叔丁基苯甲酸的制备工艺 一种对叔丁基苯甲酸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甲苯、异丁烯和浓硫酸加入到反应釜中进行烷基化反应,得到粗品对叔丁基甲苯,烷基化反应的温度为20-24℃,时间为10-12小时,然后将粗品对叔丁基甲苯进行精馏得到对叔丁基甲苯;(2)、将制得的对叔丁基甲苯和复合催化剂加入到反应釜中通入氧气进行氧化反应,得到对叔丁基苯甲酸粗品,反应温度为110-180℃,时间为12-24小时,所述的复合催化剂由醋酸钴和溴化物组成,分别加入反应釜中;(3)、将对叔丁基苯甲酸粗品降温结晶、离心甩干,用对叔丁基甲苯进行清洗,然后将对叔丁基苯甲酸粗品加入甲苯中,升温溶解,再加入活性炭、硅藻土进行脱色,然后降温、结晶、离心,得对叔丁基苯甲酸精品;(4)、将对叔丁基苯甲酸精品经水洗后,用甲苯浇洗、离心、干燥,得对叔丁基苯甲酸成品。

一种合成对异丙基苯酚的新方法研究 采用5%Pd/C作为转移氢催化剂,4-异丙基环己烯酮为氢给予剂,工业双戊烯为氢接受剂和溶剂进行反应,合成了对异丙基苯酚.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确定了合成对异丙基苯酚的最佳反应条件:原料与5%Pd/C的配比为10∶0.7(质量比)、反应时间为30 min,在174℃回流温度下,对异丙基苯酚的产率可达87%.对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次数进行了考察,使用5次后催化剂活性是原来的89.7%. 更多还原 在HZSM-5分子筛上,考察了温度,原料配比,催化剂的装填量,空速及不同硅铝比等对苯酚与异丙醇烷基化反应的影响。在适宜的条件下:T=280℃,WHSV=3.0h-1,Catalyst Loading=0.5g,n(IPA)/n(Phenol)=0.8,苯酚的转化率可达30%以上,邻异丙基苯酚和对异丙基苯酚的选择性分别可达15%和80%。

对叔丁基苯丙醛

2.2. 3.4现有对叔丁基苯丙醛生产线生产线 (1)现有对叔丁基苯丙醛生产线工艺流程 ①丙烯醛二脂的制备 在加成反应釜中加入99%的醋酸酐,温度控制为0-10℃滴加99%的丙烯醛,保温反应10个小时,加水和适量碳酸钠将物料洗至中性,本工序有以下反应: 本工序,丙烯醛∶醋酸酐的摩尔比约为1∶1.1;按丙烯醛计,其反应收率大于99%。 本反应在水洗的过程中,加入适量的碳酸钠, 主要就是为了中和未能参加反应的醋酸酐。水洗后的水分离后污水经管线排入污水池待处理,为废水W13。在经过蒸馏结束后有残渣产生,为固废S18。 ②对叔丁基苯丙酯的制备 在傅克反应釜中加入叔丁苯和四氯化钛,在控制温度为-5℃-0℃,加入产品(1)保温5~6小时。静止2 小时放出下层的四氯化钛,用水洗至中性。该工序有以下反应: 本工序,叔丁苯:四氯化钛:产品(1)的摩尔比为 2.5∶0.5∶1;按产品(1)计,其反应收率为97%以上,过量的叔丁苯经过回收作为下次合成时套用。 本工序,水洗时加入适量的碳酸钠,为了洗去和中和残留的醋酸和四氯化钛。该洗物料的水分离后先经过沉淀分去沉淀物(氯化钛)为固废S19,卖给生产四氯化钛厂家,作为再生产之用。污水经管线排入污水池待处理,为废水W14。蒸馏结束后有残渣产生,为固废S20。 CH 2=CHCHO + CH 3 C O C O O CH 3 CH 2=CHCH CH 3 C C O O CH 3 O O + TiCl 4 + CH 2=CHCH CH 3 C C O O CH 3 O O CH 3COOH 2CH =CH CH 3 C O O

③对叔丁基苯丙醛的制备 在水解釜中加入甲苯、甲醇(78%)、碳酸钾和产品(2),在控制温度50℃~70℃,搅拌保温4~5小时,用水洗至中性,分馏得对叔丁基苯丙醛。本工序有以下反应; 本工序,产品(2)、甲苯、甲醇和碳酸钾的摩尔比为 1∶3∶2∶0.1 ;按产品计,其反应收率为100%。甲苯不参加反应,回收后套用,在回收的过程中有所损耗。甲醇和产品(2 )中的(CH 3COO)2醋酸分子结合成醋酸甲酯,经分馏收集作副产物销售。 本工序,水洗几次至中性,其所洗之水收集可作为前两次水洗时套同,以减少碳酸钠的用量,也可减少废水的排放量。为废水W3。 ④蒸馏 经过水洗至中性的物料投入蒸馏釜中,在回流比为1∶1 的条件下,在常压50-75℃收集馏分为甲醇和醋酸甲酯,之后减压55-60℃/20mmHg 收集馏分为甲苯,再收集135-150℃/5mmHg 收集馏分为成品—对叔丁基苯丙醛。放出残渣,蒸馏结束后有残渣产生,为固废S21。 (2)现有对叔丁基苯丙醛生产线物料平衡 新建对叔丁基苯丙醛生产线按每天2批次,年生产600批次,其物料平衡情况详见图2-4和表2-9。 + CH 3OH + 2322CH =CH CH 3 C O O 2CH 2CHO CH 3COOCH 3

4.3.2角的比较与运算练习题

角的比较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一、填空题 1.由_______的_______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2.一条以一个角的_______为_______的射线把这个角分成_______的角,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_______. 3.一副三角板的六个角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个周角是一个平角的_________倍,一个平角是一个直角的_________倍. 5.根据右图,比较∠AOC、∠BOD、∠BOC、∠COD、∠AOD的大小,它们从小到大排列为___________. 二、判断题 1.一条线就是一个平角. () 2.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它分成两个角的直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 () 3.一个角的两边越长,这个角就越大. () 三、读图填空 1.如图1,∠BDC=_______+_______,∠CDA=_______-_______.

2.如图2,OC⊥AB,OE为∠COB的平分线,∠AOE的度数为_______. 3.如图3,BD与CE分别是∠ABC和∠ACB的平分线,如果∠DBC=∠ECB,那么∠ABC=∠ACB吗?_______. 4.如图4,OB是∠AOC的平分线,OD是∠COE的平分线,若∠AOC=70°,∠COE=40°,那么∠BOD=_______°. 做一做 在一张透明纸上画一个角,记为∠PQR,折线使射线QR与射线QP重合,把

纸展开,以Q为端点,沿折痕画一条射线,这条射线就是∠PQR的平分线.说说为什么这条线平分∠PQR? *自我陶醉 编写一道自己感兴趣并与本节内容相关的题,解答出来. 测验评价结果:_______________;对自己想说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角的比较参考答案 一、1.略2.略3.45°45°90°90°30°60°4.2 2 5.∠BOC<∠COD<∠AOC=∠BOD=90°<∠AOD 二、1.×2.×3.× 三、1.∠BDA∠ADC∠CDB∠BDA 2.135°3.相等4.55° 做一做略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3.2角的比较与运算教案

4.3.2 角的比较与运算 第1课时角的比较 【教学目标】 会比较角的大小,能估计一个角的大小.在操作活动中认识角的平分线. 【重点难点】 重点:角的比较与角的平分线的概念. 难点:角的和差及其画法.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意图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教师提出问题: 1.角的表示方法有几种? 2.怎样比较两条线段的大小?学生思考后回答. 通过对线段大小的比较的类比,探究角的大小的比较方法,巩固旧知识,引入新知识.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一)角的大小比较 如图已知∠ABC和∠DE F. 请大家讨论一下,用什么方法可以比较这两个角的大小? 1.分组讨论两角大小的比较方法.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深入学生中间巡视、观察并听取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建议.可适当组织交流或分组汇报,师生共同归纳角的比较方法: (1)度量方法: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然后比较它们的大小. 通过出示两张角的纸片,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自然而然地引入本节课新内容的探究.

(2)叠合方法:把两个角的一条边叠合在一起,通过观察另一条边 的位置来比较大小. 2.观察图形,图中共有几个角?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师生共同讨论后得出结论. 3.问题:用一副三角尺,你能画出哪些度数的角? 让学生动手做一做,试一试,然后师生共同归纳看一看都可以得 到哪几个角. (二)角的平分线 在一张纸上画出一个角并剪下,将这个角对折,使其两边重合.想 想看,折痕与角两边所成的两个角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让学生多想一想,做一做,通过观察和思考,然后师生共同归纳结 论.引出角的平分线的定义及其几何表达式,类似的还有角的三等分 线、四等分线等. 想一想,还有什么方法可画出一个角的平分线呢? 师生共同归纳:角的平分线的画法 (三)角的平分线的几何表示 如图,OC是∠AOB的平分线,根据图形填空. ∠AOB=________∠AOC=________∠COB. ∠AOC=∠COB=________∠AOB.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教师投影出示: 进一步巩固所学 知识,培养学生的几 何语言能力,并能根

4.3.2《角的比较与运算》教学设计

4.3.2 《角的比较与运算》教学设计 汉阴县初级中学龚主华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角的基本概念、角的度量。这为本节课的教学做了知识和思维上的准备。同时它对学生下一节余角、补角的概念的理解进行了思维上的铺垫,从而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平面几何图形打下了基础。所以本节内容起到了复习旧知识、承接新知识的作用。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刚刚从小学升入初中,还以形象思维能力为主。遵循这一特点,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他们已掌握的操作方法和方式,结合“观察、比较、操作、发现”的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利用知识的迁移,把新旧知识联系在一起,使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同时教学时还应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与不同层次的关注,实现有梯度层次的教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会用两种方法比较角的大小,知道两角和、差的意义。 2、掌握角平分线的概念,能够用角平分线的概念解决相关计算问题,会用量角器画角平分线。 3、经历比较角的大小、用量角器画角的平分线、用折纸法确定角平分线,积累活动经验,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 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画图、比较、归纳 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通过角的比较等体验数、符号和图形是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 教学重难点: 重点:叠合法比较角的大小,角平分线的概念及其应用 难点:运用几何语言描述角平分线的概念及进行简单的推理。 教学准备:复习角的概念、角的表示及角的单位等相关知识。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小组交流、动手操作、归纳总结 教学用具:三角板、量角器、电子白板、TRACEBook课件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