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社会调查选择题答案

最新社会调查选择题答案
最新社会调查选择题答案

社会调查选择题标准答案

1 ()。 选择一项: D. 互斥性 2、测量目标与测量容之间的适合性与相符性叫做()。 选择一项: B. 容效度 3、社会测量的四个层次之间有兼容性,它们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应当是()。 选择一项: D. 4、抽样存在的必要性缘于总体本身所具有的()。 选择一项: D. 异质性 5、一次直接的抽样所使用的基本单位叫()。 选择一项: A. 6、在总体规模较小、调查所涉及的围较窄的情况下,既节约又效果好的抽样类型是()。 D. 判断抽样 7、社会测量的要件有()。 A. 测量工具 B. 测量规则 C. 测量对象 D. 测量数值

、检验测量的信度,通常的方法有()。 C. 分半法 E. 复本法 F. 9、抽样的一般步骤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制定抽样框 B. 评估样本 C. 确定总体 D. 决定抽样组织形式 E. 抽取样本 F. 决定样本容量 10、常用的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 C. 直接抽样法 E. 随机数表法 F. 抽签法 社会调查第十章资料整理测试题 一填空题 1、资料整理阶段是从调查过渡到研究、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一个必经的中间环节。 2、所谓资料整理主要是指对文字资料和对数字资料的整理,前者也叫(定性)资料整理,后者也叫(定量)资料整理。 3、文字资料一般有两个来源,一是(实地源),一是(文献源),其整理方法略有不同。 4、对于文字资料的审查,主要解决其真实性、(准确性)和(适用性)问题。

5、对文字资料进行分类的方法有两种,即(前分类)和(后分类)。 6、文字资料汇编首要的目标就是(系统)和(完整),其次,要求汇编后的资料集中、简明。 7、(数据)资料是社会调查中最具价值的重要资料,其整理也叫(完整)资料的整理。 8、数字资料是否正确,主要是看(资料是否符合实际)和(计算是否正确)。 9、资料整理中的计算机汇总的主要方法是(资料编码)和(资料录入)。 二选择题 10、文字资料整理通常情况下的基本步骤是()。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分类 B. 审查 C. 汇编 D. 收集 E. 分析 F. 筛选 11、数字资料整理的一般程序包括()。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分组 B. 汇总 C. 归类 D. 制作统计表或统计图 E. 检验 F. 审核 12、资料整理最根本的要()。 选择一项: A. 真实性原则 B. 准确性原则 C. 合格性原则 D. 完整性原则 13、文字资料的真实性审查也称信度审查,一般采用的方法是()。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来源判断 B. 适用性审查 C. 涵审查 D. 程序审查 E. 外观审查 F. 逻辑审查 14、对数字资料进行分组的一般步骤是()。 选择一项或多项:

社会调查方法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社会调查方法》试题(一) 一、不定项选择题(2分×10,共20分) 1.我国于2000年进行的全国人口调查属于()。 A.普查 B.抽样调查 C.典型调查 D.个案调查 2、统计分析方法的内容可以根据变量的多少划分为( )。 A. 单变量分析 B.双变量分析 C. 三变量分析 D.多变量分析 3、“将被调查者工资单上的应发金额数加上每月奖金发放统计表上她所得的奖金数额就就是她的收入状况”就是( )。 A. 测量客体 B. 测量内容 C. 测量法则 D.数字与符号 4、从12、8万名大学生中抽取1000名大学生,一次直接抽取出40个班级,而以这40个班级中的全部学生(假定正好1000名)作为调查对象,则班级就就是( )。 A.抽样框 B.抽样单位 C. 元素 D.样本 5、最常见的集中量数有( )。 A.平均数 B.众数 C.中位数 D.标准差 6、社会调查中所研究的对象称之为( )。 A.调查对象 B.研究内容 C.分析单位 D.研究主题 7、现代社会调查主要采用( )两种方法收集资料。 A、自填式问卷 B、结构式访问 C、个别发送法 D、电话访问法 8、属于定类测量层次。 A、性别 B、年龄 C、收入 D、职业声望 9、社会调查研究的一般程序包括五个基本环节,即(1)确定研究课题(2)整理与分析资料(3)搜集资料(4)撰写调查研究报告(5)设计调查研究方案。合适的程序应为( ) A.(1)—(2)—(3)—(4)—(5) B.(1)—(5)—(3)—(2)—(4) C.(3)—(1)—(5)—(2)—(4) D.(1)—(3)—(5)—(2)—(4) 10、下列抽样方法中属于概率抽样的就是:( ) A、随机抽样 B、偶遇抽样 C、系统抽样 D、整群抽样 二、名词解释(4分×5,共20分) 1、应用性课题 2、离散趋势分析 3、统计值 4、操作化 5、交互分类 三、计算题(15分) 调查100名工人与100名教师的收入,得到下列资料。问工人相互之间收入的差别与教师相互之间收入的差别哪个更大? 收入工人数教师数 300 30 20 400 20 30 500 30 40 600 20 10 四、综合题(15分) 某校有4000毕业生,共80个班级。现要从中抽取200名学生进行调查,以了解全校毕业生的就业意向。请您用机械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等方法分别抽取样本。 五、撰写调查报告 请按照您实际开展的调查活动与分析结果完成一份调查报告,要求结构完整,题目自拟。 (字数不少于1000字)(30分) 《社会调查方法》试题(一)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A 2、 A、B、D 3、 C 4、 A 5、 A、B、C 6、C 7、A、B 8、A 9、 B 10、A、C、D 二、名词解释 1、所谓应用性课题,就是指那些侧重于了解、描述与探讨某种社会现实问题或者针对某类具体社会现象的课题。这类课题的关注点通常比较集中地体现在迅速了解现实状况,分析现象或社会问题形成的原因,并力图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供政策建议,以帮助解决社会问题,帮助制定社会政策,以及帮助评估社会后果等。概括地说,这类课题侧重于通过调查来解决实际问题。 2、离散趋势分析指的就是用一个特别的数值来反映一组数据相互之间的离散程度。它与集中趋势分析一起,分别从两个不同的侧面描述与揭示一组数据的分布情况,共同反映出资料分布的全面特征。同时,它还

智慧树知到2019公共关系与人际交往能力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公共关系学的学科性质是()答案:综合应用型学科 “公共关系是90%靠自己做得好,10%靠说(宣传)得好”,这种观点出自公共关系定义的哪家流派?()答案:现象描述论 公共关系的主体是()答案:社会组织 公共关系客体准确的表述是指()答案:公众 人际交往体现和彰显公共关系是指()答案:全员公关,每个人都若明若暗的成为一定社会组织的“形象大使” 人际交往中的公共关系,主要体现在:()答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会背景影响自己所在的社会组织形象#良好的人际交往会提升或 者改善公共关系 公共关系中的人际交往主要体现在()答案:社会组织是由人构成的,社会组织的内部公共关系,就是社会组织内部公众之间的关系。#社会组织开展公共关系活动一定是社会组织的“具体的人”对公众的“具体的人”进行传播与沟通#公共关系对人际交往会产生影响。 婆媳之间、夫妻之间、父(母)子(女)之间、兄弟姐妹之间、妯娌之间、祖孙之间等等家庭关系,也是公共关系。() 答案:错 邻里之间的关系也属于公共关系(答案:对

不同国家公民的一切交往都属于公共关系( 答案:错 第二章 下列哪些不属于社会组织()答案:微信朋友圈 下列哪些不是评价社会组织形象的标准()答案:利润率 以下哪些不属于大众传播媒介()答案:组织内广播台 公共关系基本特征有()答案:公众性#互利性#开放性#流动性 公众的基本特征有()答案:普遍性#同质性#多元性#可导性 公共关系构成要素有:() 答案:公共关系的客体:公众#公共关系的主体:社会组织#公共关系的手段:传播与沟通。 社会组织的规定性有:()答案:目的性#整体性#适应性 公共关系具有流动性是指:()答案:公众认知和态度是会变化的#社会组织形象是会变化的#公众是不断变化的#社会组织运行是动态的 公共关系学中所说的公众,其实就是人们常说的民众。()答案:错

2016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答案

所有答案来自网络,请同学做之前自己注意下○洋○洋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答案 绪论 D 第一章 1 【单选题】(5分) 所有自然现象都会稳定地重复发生。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是:B 2 【单选题】(5分) 社会现象是变化的,自然现象是不变的。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是:B 3 【单选题】(5分) 社会现象是复杂的,因此解释社会现象的逻辑通常也是复杂的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是:B 4 【单选题】(5分) 社会研究应着力于研究设计,一项设计完美的研究就会是好的研究。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是:B 5 【单选题】(5分) 公理和定理在社会科学研究中较少出现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是:A 6 【单选题】(5分)

社会调查是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搜集数据。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是:A 7 【单选题】(5分) 与自然科学相比,社会科学的测量共识更难达成。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是:A 8 【单选题】(5分) 下列关于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说法不正确的有 A. 社会现象可以做假设检验,但很难去做重复检验 B. 自然现象的属性可以测量,而社会现象的属性不可以测量 C. 社会现象同自然现象一样,都是有规律可循的 D. 自然现象可以做重复检验 正确答案是:B 9 【多选题】(5分) 以下哪些现象属于社会现象? A. 贫富差距 B. 太阳东升西落 C. 女性的平均预期寿命高于男性 D. 邻居家的孩子学习成绩不好 E. 父代的社会地位越高,子代的社会地位也越高 正确答案是:A,C,E 10 【多选题】(5分) 请判断,下面列出的属性中,哪些属于社会现象的自然属性? A. 收入 B. 年龄 C. 性别 D. 权力 E. 户籍 正确答案是:B,C 11 【多选题】(5分) 请判断,下面列出的属性中,哪些属于社会现象的建构属性? A. 收入 B. 年龄 C. 性别 D. 权力 E. 户籍

智慧树公共关系与人际交往能力答案 知到公共关系与人际交往能力答案章节答案

智慧树知到公共关系与人际交往能力答案 第一章单元测试 名称公共关系与人际交往能力对应章节第一章成绩类型分数制截止时间2018-07-3123:59题目数5总分数100说明:评语: 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100 第1部分总题数:5 1 【单选题】(20分) 公共关系学的学科性质是() A.社会学学科 B.管理学学科 C.综合应用型学科 D.传播学学科 正确C 查看答案解析 本题总得分:20分 2 【单选题】(20分) “公共关系是90%靠自己做得好,10%靠说(宣传)得好”,这种观点出自公共关系定义的哪家流派?() A.特征综合论 B.现象描述论 C.社会关系论 D.管理职能论

正确B 查看答案解析 本题总得分:20分 3 【单选题】(20分) 公共关系的主体是() A.政府主管部门 B.“一把手” C.党委集体领导 D.社会组织 正确D 查看答案解析 本题总得分:20分 4 【单选题】(20分) 公共关系客体准确的表述是指() A.公众 B.组织 C.大众 D.消费者 正确B 查看答案解析 本题总得分:20分 5 【单选题】(20分) 人际交往体现和彰显公共关系是指()A.人与人交往无处不在

B.人际交往具有目的性 C.全员公关,每个人都若明若暗的成为一定社会组织的“形象大使” D.社会组织是由一个个体组成的 正确C 第二章单元测试 名称公共关系与人际交往能力对应章节第二章成绩类型分数制截止时间2018-07-3123:59题目数5总分数100说明:评语: 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100 第1部分总题数:5 1 【单选题】(20分) 下列哪个关汪徽沁公众呺【智取宝】获取完整答案 A.联合国秘书处 B.智取宝 C.海尔公司 D.智慧树教育共享平台 正确B 查看答案解析 本题总得分:20分 2 【单选题】(20分) 下列哪些不是评价社会组织形象的标准() A.利润率 B.知名度 C.美誉度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习题及答案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习题及答案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习题及答案 习题一 一、选择题(6×3=18) 1、下列哪些是社会调查使用的方法: A观察法 B统计分析法 C因果分析法 D 测量法 2、关于社会调查活动与调查方法,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在古代中国调查活动最早产生于秦代 B科学系统的社会调查方法是随着近代资本主义产生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C近代社会调查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以实证主义为指导的 D社会调查数量方法最为兴盛的时期是20世纪前20年 3、下列调查报告有费孝通先生完成的有: A《江村经济》 B《花篮瑶社会组织》 C《禄村农田》 D《乡土中国》 4、普遍调查的特点: A全面性 B准确性 C普遍性 D及时性5、下列抽样方法中属于概率抽样的是: A随机抽样 B偶遇抽样 C系统抽样 D整

群抽样 6、统计图的类型有: A条形图 B圆形图 C曲线图 D象形图 二、概念辨析题(3×8=24) 1、理论性社会调查课题与应用性社会调查课题 2、调查资料整理与调查资料分析 3、抽样调查统计分析的参数值与统计值 三、计算题(2×8=16) 某班有10名学生,其中6名同学上学期期末考试平均成绩与本学期期末考试平均成绩情况如下表: 编号上学期 成绩 本学期 成绩 1 2 3 4 5 663 65 72 78 85 92 70 72 73 80 88 92 试求: (1)两次考试有没有相关性?相关系数为多少?

(2)如果有一名同学上学期平均成绩为80,请问他本学期期平均成绩大概为多少? 四、简述题(12+15+15=42) 1、社会调查研究中的分析单位主要有哪几种? 2、何为分组的标志?选择标志的原则是什么? 3、调查报告撰写过程应注意哪些问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BCD; 2、BC; 3、ABCD; 4、ABC; 5、ACD; 6、ABCD 二、概念辨析题 1.论性课题上指以某种社会现象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为主要目的而进行调查研究的课题;应用性课题是指以提出解决某种社会问题的具体方案或对策为主要目的而进行调查研究的课题。2.计资料的整理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将调查所得的原始资料按调查目的进行审核汇总与初步加工使之系统化和条理化,并以集中简明的方式反映调查对象总体情况的过程;统计资料的分析是指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调查所得资料的数量特征进行描述,并运用数学模型揭示调查资料中所隐含的关系、规律及发展趋势。

2020年智慧树知道网课《社会调查与统计》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第一章测试 1 【单选题】(10分) 狭义的社会调查主要是: A. 重点调查 B. 抽样调查 C. 普查 D. 典型调查 2 【多选题】(10分) 在大学生就业调查项目中,下列哪些选项调查内容是属于“解释原因”? A. 调查就业月薪 B. 调查就业地点 C. 调查选择就业地点的原因 D. 调查就业类型选择与父母职业的关系

3 【判断题】(10分) 问卷调查时,都是由被调查者自行填写。 A. 对 B. 错 4 【判断题】(10分) 社会调查主要采用定量分析方法。 A. 错 B. 对 5 【判断题】(10分) 社会调查的第一个阶段主要是设计调查问卷。 A. 错 B. 对

6 【判断题】(10分) 社会调查一般是对调查对象全体进行调查。 A. 对 B. 错 7 【判断题】(10分) 社会调查获取的是一手资料。 A. 错 B. 对 8 【判断题】(10分) 社会调查主要采用的资料收集方法均是问卷法。 A. 对

B. 错 9 【判断题】(10分) 实地研究最主要的收集资料方法是:问卷法。 A. 错 B. 对 10 【判断题】(10分) 最为常见的研究方式有五种,分别是: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实地研究、文献研究、科学研究。 A. 对 B. 错 第二章测试

1 【单选题】(10分) 选题时要看课题是否值得做,是考虑 A. 典型性 B. 创造性 C. 重要性 D. 可行性 2 【单选题】(10分) 一项调查研究具体要回答的问题是: A. 调查问题 B. 调查目的 C. 调查主题 D. 调查内容 3

【多选题】(10分) 选题的标准包括: A. 重要性 B. 可行性 C. 创造性 D. 有趣性 4 【多选题】(10分) 文献查阅的范围包括: A. 网络论坛 B. 相关著作 C. 相关统计资料和档案材料 D. 相关论文 5 【多选题】(10分)

社会调查选择题答案

1、每一个测量对象的属性和特征只能以一个数字或符号来表示,指的是()。选择一项: D. 互斥性 2、测量目标与测量内容之间的适合性与相符性叫做()。 选择一项: B. 内容效度 3、社会测量的四个层次之间有兼容性,它们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应当是()。 选择一项: D. 定类测量、定序测量、定距测量、定比测量 4、抽样存在的必要性缘于总体本身所具有的()。 选择一项: D. 异质性 5、一次直接的抽样所使用的基本单位叫()。 选择一项: A. 抽样单位 6、在总体规模较小、调查所涉及的范围较窄的情况下,既节约又效果好的抽样类型是 ()。 D. 判断抽样 (二)多项选择题 7、社会测量的要件有()。 A. 测量工具 B. 测量规则 C. 测量对象

D. 测量数值 8、检验测量的信度,通常的方法有()。 C. 分半法 E. 复本法 F. 再测法 9、抽样的一般步骤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制定抽样框 B. 评估样本 C. 确定总体 D. 决定抽样组织形式 E. 抽取样本 F. 决定样本容量 10、常用的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 C. 直接抽样法 E. 随机数表法 F. 抽签法 社会调查第十章资料整理测试题 一填空题 1、资料整理阶段是从调查过渡到研究、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一个必经的中间环节。 2、所谓资料整理主要是指对文字资料和对数字资料的整理,前者也叫(定性)资料整理,后者也叫(定量)资料整理。

3、文字资料一般有两个来源,一是(实地源),一是(文献源),其整理方法略有不同。 4、对于文字资料的审查,主要解决其真实性、(准确性)和(适用性)问题。 5、对文字资料进行分类的方法有两种,即(前分类)和(后分类)。 6、文字资料汇编首要的目标就是(系统)和(完整),其次,要求汇编后的资料集中、简明。 7、(数据)资料是社会调查中最具价值的重要资料,其整理也叫(完整)资料的整理。 8、数字资料是否正确,主要是看(资料是否符合实际)和(计算是否正确)。 9、资料整理中的计算机汇总的主要方法是(资料编码)和(资料录入)。 二选择题 10、文字资料整理通常情况下的基本步骤是()。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分类 B. 审查 C. 汇编 D. 收集 E. 分析 F. 筛选 11、数字资料整理的一般程序包括()。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分组 B. 汇总 C. 归类 D. 制作统计表或统计图 E. 检验 F. 审核 12、资料整理最根本的要求是()。 选择一项: A. 真实性原则 B. 准确性原则 C. 合格性原则 D. 完整性原则 13、文字资料的真实性审查也称信度审查,一般采用的方法是()。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来源判断 B. 适用性审查 C. 内涵审查 D. 程序审查 E. 外观审查 F. 逻辑审查 14、对数字资料进行分组的一般步骤是()。

社会调查与统计试卷答案

社会调查与统计答案 社会调查与统计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人口文化 2.理论实际 3.描述型研究预测性研究 4.直接提问假设提问 5.简明通俗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A 2.C 3.B 4.B 5.A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少答、多答均要酌情扣分) 1.ABCD 2.ABC 3.BCDE 4.CDE 5.BCDE 三、名词简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L变量;是指某一社会现象包含有一个以上的变量值的概念,也就是说概念是具有变量和变量值。变量是指概念本身是可变动的,变量值即取值,是指用数值表现的变量。(3分)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中所运用的变量值与数学中变量不同的地方是:变量值可以用程度来表示。对变量可以从不同方面区分为自变量、因变量、中间变量和定类变量、定序变量、定距变量,定比变量。(2分) 2.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所谓抽样调查,就是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主要以随机方式抽选出一部分单位作为总体的代表进行调查,以调查的结果作为推断总体情况的一种调查类型。(3分)随机抽样的主要类型有简单随机抽样、类型抽样、系统抽样和整群抽样。另外还有非随机抽样。(2分) 3.访谈法:是调查者通过与被调查者面谈口问的形式来搜集资料的一种方法。访谈法在所有社会调查方法中是运用的最广泛和普及的一种方法。对于国家公务人员这是基本功。(3 分)访谈法的类型主要有个别访谈和集体访谈、一般访谈和深度访谈、作为搜集资料主要手段与辅助手段的访谈。(2分) 4.试点调查法:就是为了取得实行某一政策或方案的经验,固守一个有代表性的基点,进行一个时期的持续调查,系统地搜集和积累第二手资料,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改变某些社会环境的实践活动来认识试点对象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借以指导全面工作的调查方法。(3分)主要类型有平行试点和连续试点、实验室试点和实地试点、单一试点组试点、试点组对照组试点和多试点组试点。(2分) 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 1.·什么是操作化?它有什么作用? 答:操作化,也称具体化,或分解化,是指在社会调查研究中,将抽象的概念和命题逐步分解为可测量的指标与可被实际调查资料检验命题的过程。它是对复杂的社会现象进行定量研究的一种方法。此种方法在现代社会调查研究中被广

智慧树知到2019公共关系与人际交往能力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 公共关系学的学科性质是() 答案:综合应用型学科 “公共关系是90%靠自己做得好,10%靠说(宣传)得好”,这种观点出自公共关系定义的哪家流派?() 答案:现象描述论 公共关系的主体是() 答案:社会组织 公共关系客体准确的表述是指() 答案:公众 人际交往体现和彰显公共关系是指() 答案:全员公关,每个人都若明若暗的成为一定社会组织的“形象大使” 人际交往中的公共关系,主要体现在:() 答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会背景影响自己所在的社会组织形象#良好的人际交往会提升或者改善公共关系 公共关系中的人际交往主要体现在() 答案:社会组织是由人构成的,社会组织的内部公共关系,就是社会组织内部公众之间的关 系。#社会组织开展公共关系活动一定是社会组织的“具体的人”对公众的“具体的人”进行传播与沟通#公共关系对人际交往会产生影响。 婆媳之间、夫妻之间、父(母)子(女)之间、兄弟姐妹之间、妯娌之间、祖孙之间等等家 庭关系,也是公共关系。() 答案:错 邻里之间的关系也属于公共关系() 答案:对

) 不同国家公民的一切交往都属于公共关系 (答案:错 第二章 下列哪些不属于社会组织() 答案:微信朋友圈 下列哪些不是评价社会组织形象的标准() 答案:利润率 以下哪些不属于大众传播媒介() 答案:组织内广播台 公共关系基本特征有() 答案:公众性#互利性#开放性#流动性 公众的基本特征有() 答案:普遍性#同质性#多元性#可导性 公共关系构成要素有:() 答案:公共关系的客体:公众#公共关系的主体:社会组织#公共关系的手段:传播与沟通。 社会组织的规定性有:() 答案:目的性#整体性#适应性 公共关系具有流动性是指:() 答案:公众认知和态度是会变化的#社会组织形象是会变化的#公众是不断变化的#社会组织运行是动态的 ) 公共关系学中所说的公众,其实就是人们常说的民众。 (答案:错

社会调查与统计复习题及答案

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社会调查与统计》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所选项前的字母 填写在题后括号内。 1、建立起小样本检验理论使抽样调查方法的走向完善的是 [ ] A.费希尔 B.凯尔 C.帕克 D.涂尔干 2、将调查研究分为探索、描述和解释三类的标准是 [ ] A.调查对象 B.调查目的 C.执行方式 D.应用领域 3、适合于对态度和意见进行测量的题目是 [ ] A.是否题 B.复选题 C.排序题 D.语义差异题 4、社会调查开始广泛运用于社会事业的时间是 [ ] A.18世纪到19世纪 B.18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初 C.18世纪到19世纪 D.19世纪到20世纪 5、实现定序测量最重要的一种形式是 [ ] A.是否题 B.评定尺度 C.排序题 D.复选题 6、评定尺度的答案选项的数目通常是 [ ] A.1-3 B.1-5 C.2-5 D.3-7 7、依照时间顺序,调查研究发展经历的阶段有 [ ] A.近代调查 B.现代调查 C.当代调查 D.近代与现代调查 8、评定尺度的一种转换形式是 [ ] A.是否题 B.复选题 C.排序题 D.语义差异 9、在采用自填问卷方法时面临的最大挑战是 [ ] A.研究者难找 B.信度低 C.效度低 D.回收率偏低 10、对违法的行为和事件的题目设计的方法是 [ ] A.辅助法 B.调整答案法 C.随机回答法 D.提供背景信息 11、好的连续量表设计应要求被访者在一个界定良好的()来表述自己的评价。 [ ] A.单一纬度 B.两个纬度 C.三个纬度 D.四个纬度

12、数据处理中回访时随机抽取已访问过的进行回访的百分比例是 [ ] A.1-10 B.1-15 C.5-10 D.5-15 13、按缺失值处理的问卷有可能使数据出现偏差的百分比例是大于 [ ] A.5 B.10 C.15 D.20 14、下列属于统计分析软件的是 [ ] A.SPSS B.dBASE C.FoxPro D.Excel 15、语义差异量表制定的时间是 [ ] A.1950年 B.1954年 C.1957年 D.1960年 16、根据中心极限定理,抽样分布近似于正态分布时样本的规模的判断起点是 [ ] A.30 B. 50 C.70 D.100 17、下列属于电子表格的是 [ ] A.SPSS B.dBASE C. FoxPro D. Excel 18、调查伦理中最关注的隐私是 [ ] A.匿名性 B.个人独处 C.亲密 D.保留 二、多选题:每题后5个选项中有2项或2项以上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入 题后括号中,多填或少填均不得分。 1、纵贯调查具体可以分为[ ] A.趋势调查B.民意调查C.同期群调查 D.抽样调查E.追踪调查 2、语义差异量表的共同提出者有[ ] A.奥斯古德B.苏奇C.利克特 D.坦嫩鲍姆E.罗森博格 3、调查设计主要包括[ ] A.抽样设计B.资料收集C.资料处理方案 D.调查设计的总体规划E.撰写报告 4、抽样包括的一般步骤有[ ] A.确定总体B.确定抽样框C.制定抽样方案 D.实际抽取样本E.评估样本质量 5、按照执行方式可以将调查研究分为[ ] A.自填问卷B.邮寄问卷C.当面访问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作业 全 答案

2017年《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 作业一 习题部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社会调查研究是人们有计划、有目的地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对有关社会事实进行资料收集和分析研究,进而做出描述、解释和提出对策的社会实践活动的认识活动。 2、社会的三个基本要素是自然环境、人口和文化。 3、?社会调查研究依据调查对象的范围可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两大类。 4、?变量间的相互关系主要有两种类型:因果关系和相关关系。 5、有效的测量规则必须符合三个条件:准确性、完整性和互斥性。 二、选择题 单选题(每题1分,共5分) 1、现代社会调查研究的重心是( D ) A、英国 B、前苏联 C、德国 D、美国 2、描述性研究是指( B)。 A、探求社会状况之间的逻辑关系 B、对社会事实的状况、外部特征、发展过程进行客观描述 C、推断社会某一现象的发展趋势 D、通过了解事物的过去预测未来 3、?只反映质的区别,而不反映量的差异的变量是( A )。 A、离散变量 B、自变量 C、连续变量 D、因变量 4、?对测量所得到的数据既能进行加减运算,又能进行乘除运算的测量类型是( D)。 A、定类测量 B、定序测量 C、定距测量 D、定比测量 5、?一项测量的结论在普遍应用时的有效性是( C) A、建构效度 B、表面效度 C、外在效度 D、实证效度 多选题(每题2分,共10分) 1、?社会调查研究中初级社会群体是指(ACE) A、家庭 B、社会组织 C、村落 D、阶层 E、非正式组织 F、企事业单位 2、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原则有(ABCDE) A、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B、客观性原则 C、伦理与道德原则 D、科学性原则 E、系统性原则 F、互诉性原则 3、社会调查研究按照目的来划分,可分为( AE) A、描述型研究 B、定性研究 C、定量研究 D、横剖研究 E、解释型研究 F、纵贯研究 4、检验评价调查方法和所得资料的效度的形式有(AEF ) A、再测法 B、表面效度 C、准则效度 D、结构效度 E、复本法 F、对分法 5、探索性研究的一般方法有(ABC) A、查阅文献 B、咨询活动 C、实地考察 D、确定课题 E、概念操作化 F、理论建构 三、简答题(20分,每题10分) 1、社会调查研究的前期工作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社会调查研究的前期工作准备阶段需要做的各项工作,包括选择和确定调查研究课题,命题,假设,对概念操作化的确定测量方法,进行探索性研究,制定调查研究方案,抽取调查样本,以及人、财、物方面的准备等内容,在社会调查研究中具有重要意。 2、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有什么主要区别? 答:抽样调查:从研究对象的总体中抽取一些个体作为样本,并通过样本的状况来推论总体的状况。 抽样调查的特点:比普查要节省时间、人力和经费,资料的标准化程度较高,可以进行统计分析和概括,能了解总体的一般状况和特征,调查结果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普遍性。但他的调查内容不如个案调查那样深入、全面,工作量也较大,在资料处理和分析上需要运用较复杂的技术。 个案调查:是从研究对象中选取一个或几个个体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1 主要作用:是详细描述某一具体对象的全貌,了解事物发展、变化的全过程。<2 特点:与抽样调查相比,个案调查不是客观的描述大量样本的同一特征,而是主观的洞察影响某一个案的独特因素。 四、论述及应用题(两题,共55分) 1、操作化的定义和作用是什么?如何对概念和例题进行操作化?任选一概念完成操作化。(25) 要求:操作化结果须有三个以上层次,15个以上指标。 答:操作化是指明确提出概念的定义,分清概念(包括命题和假设)的层次,并将抽象概念一步步化解为具体的可操作的、可测量的指标,以实现社会调查研究的定量化的这一过程。 操作化的作用之一:在于使概念或命题具体化,使调查研究得以进行

智慧树知到2019公共关系与人际交往能力章节测试

第一章 公共关系学的学科性质是( ) 答案:综合应用型学科 “公共关系是90%靠自己做得好,10%靠说(宣传)得好”,这种观点出自公共关系定义的哪家流派?( ) 答案:现象描述论 公共关系的主体是() 答案:社会组织 公共关系客体准确的表述是指() 答案:公众 人际交往体现和彰显公共关系是指() 答案:全员公关,每个人都若明若暗的成为一定社会组织的“形象大使” 人际交往中的公共关系,主要体现在:() 答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会背景影响自己所在的社会组织形象#良好的人际交往会提升或者改善公共关系 公共关系中的人际交往主要体现在() 答案:社会组织是由人构成的,社会组织的内部公共关系,就是社会组织内部公众之间的关系。#社会组织开展公共关系活动一定是社会组织的“具体的人”对公众的“具体的人”进行传播与沟通#公共关系对人际交往会产生影响。 婆媳之间、夫妻之间、父(母)子(女)之间、兄弟姐妹之间、妯娌之间、祖孙之间等等家庭关系,也是公共关系。() 答案:错 邻里之间的关系也属于公共关系() 答案:对

不同国家公民的一切交往都属于公共关系() 答案:错 第二章 下列哪些不属于社会组织( ) 答案:微信朋友圈 下列哪些不是评价社会组织形象的标准( ) 答案:利润率 以下哪些不属于大众传播媒介( ) 答案:组织内广播台 公共关系基本特征有( ) 答案:公众性#互利性#开放性#流动性 公众的基本特征有( ) 答案:普遍性#同质性#多元性#可导性 公共关系构成要素有:() 答案:公共关系的客体:公众#公共关系的主体:社会组织#公共关系的手段:传播与沟通。 社会组织的规定性有:() 答案:目的性#整体性#适应性 公共关系具有流动性是指:() 答案:公众认知和态度是会变化的#社会组织形象是会变化的#公众是不断变化的#社会组织运行是动态的 公共关系学中所说的公众,其实就是人们常说的民众。() 答案:错

社会调查课题目及部分答案

1.选题的标准:重要性、创造性、可行性、合适性 (重要性指理论和实践方面的价值 可行性指研究者是否具备进行完成某一调查课题的主、客观条件) 2.描述性调查和解释性调查的区别: a.描述性调查是用来对某个总体或某种现象进行描述的社会调查,要发现总体在某些特征上的分布状况.描述性调查的焦点在于回答总体的各种结构和分布是怎样的,即回答的主要是人们的特征、行为、态度是什么,或者研究现象的特点、分布以及趋势。解释性调查用来说明社会调查现象发生的原因,解释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焦点在于回答社会生活当中的“为什么”。 b.描述性调查在方法上要求做到系统性和全面性。对社会现象的描述应注意描述的准确性和概括性。(准确性指对社会现象的分布状况、基本特征等都要作出定量、精确的描述说明,概括性要求调查结果所描述的不应是个别或片面的,而应反映出总体的水平和趋势。)解释性调查理论色彩更强,通常从理论假设出发,经过实地调查,收集材料,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来验证假设,最后达到对社会现象进行理论解释的目的。解释性调查的设计上,比描述性调查更为严谨,针对性也更强。在内容上不要求具有广泛性,但是它特别注重调查内容的适用性和针对性,要求调查内容紧紧围绕所要验证的假设。分析方法上往往要求进行双变量和多变量的统计分析。 3.分析单位的概念、找分析单位、分析单位和调查对象、研究内容的区别 概念:一项社会调查中所研究的对象(注意:并非调查对象、也不是研究内容或研究主题)。主要有四种类型的分析单位:个人、群体、组织、社区。分析单位具有两个特点:首先,调查所收集的资料直接描述分析单位中的每一个个体。其次,将这些对个体的描述聚合起来,可以描述由这些个体所组成的群体(调查的样本),以及由这一群体所代表的更大的群体(总体)。 分析单位和调查对象、研究内容主题的区别:分析单位是一项社会调查中所研究的对象;调查对象是研究者收集资料是直接询问的对象;研究的北容主题是分析单位的属性或特征。4.层次谬误 层次谬误又称为区群谬误、生态谬误或体系错误,指在社会调查中,研究者用一种比较大的集群分析单位作研究(即搜集资料)却用林海一种比较小的或非集群分析单位作结论的现象。(比如收集的是有关某种大的集群,例如城市、公司或工厂的资料,然后从这些资料中抽出有关个人行为的结论时,就犯了层次谬误。) 5.抽样的概念(跟抽样相关的概念) 总体:是构成它的所有元素的集合,(而元素是构成总体的最基本单位)。 样本:就是从总体中按一定方式抽取出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比如从一万个大学生里抽100个大学生,这100个大学生就构成该总体的一个样本) 抽样:指的是从总体中按一定的方式选择或抽取样本的过程。 抽样单位:一次直接的抽样所使用的基本单位。抽样单位与构成总体的元素有时是相同的,有时又是不同的。 6.分层抽样与整群抽样的区别 7.PPS抽样的概念 8.偶遇抽样、判断抽样、定额抽样的概念 9.样本规模、抽样误差的概念、二者关系 10.测量的概念

2020年智慧树知道网课《营销与生活》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第一章测试 1 【判断题】(12.5分) 营销就是推销产品。 A. 对 B. 错 2 【多选题】(12.5分) 企业塑造形象的工作包含。 A. 积极推广 B. 选择时机 C. 建立共识 D. 优化环境 3 【判断题】(12.5分) 国家营销的重点是形象塑造。 A.

对 B. 错 4 【判断题】(12.5分) 无论是国家、组织还是个人,都需要营销。 A. 对 B. 错 5 【单选题】(12.5分) 市场处于零需求时,营销管理的任务是 A. 创造需求 B. 抑制需求 C. 降低需求 D. 改善需求

6 【单选题】(12.5分) 市场处于负需求时,营销管理的任务是 A. 改善需求 B. 抑制需求 C. 降低需求 D. 创造需求 7 【判断题】(12.5分) 在营销者,消费者处于弱势地位,是被营销者。 A. 错 B. 对 8 【判断题】(12.5分) 做产品比做营销重要。

A. 错 B. 对 第二章测试 1 【多选题】(20分) 以企业为中心的营销理念包括。 A. 社会营销导向 B. 顾客导向 C. 生产导向 D. 产品导向 E. 推销导向 2 【单选题】(20分) 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营销理念包括。 A.

社会营销导向 B. 产品导向 C. 推销导向 D. 生产导向 E. 顾客导向 3 【单选题】(20分) 产品观念强调的是。 A. 以质取胜 B. 以量取胜 C. 以形象取胜 D. 以廉取胜 4 【判断题】(20分) 以企业为中心的市场营销观念包括生产观念和产品观念两个。

A. 错 B. 对 5 【判断题】(20分)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典型的产品观念。 A. 错 B. 对 第三章测试 1 【判断题】(20分) 同一国家不同地区的企业所处的营销环境都是一样的。 A. 对 B. 错

智慧树知到《生活中的社会学》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生活中的社会学》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 1、社会学产生的直接根源和关键因素是(??) 自然科学的发展 社会变革的需要 社会经验研究的积累 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 答案: 社会变革的需要 2、以问题表格形式向被调查者收集相关资料的定量研究方法被称为(? ?) 问卷调查 社会实验 实地研究 介入性研究 答案: 问卷调查 3、强调新临其境,融入社会,“打成一片”的社会学研究资料的收集方法是(??) 问卷调查 实地研究 社会实验方法 定性分析 答案: 实地研究 4、“社会学旨在理解和洞察人类行为的社会意义”,这一说法属于以下哪一流派的观点(??) 社会结构说 社会关系说 社会行动说 社会变迁说

答案: 社会行动说 5、社会学恢复重建后,费孝通说:“我认为社会学最根本的任务是要解决一个生活在社会里的人,怎样学会做人的问题。”这是指社会学的(??) 研究功能 教育功能 社会管理功能 社会批评功能 答案: 教育功能 6、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产生于十九世纪末。 对 错 答案: 错 7、涂尔干认为,社会学研究的对象是社会问题。 对 错 答案: 错 8、社会学的想象力是米尔斯提出来的分析社会的视角。 对 错 答案: 对 第二章 1、“culture”在英语中最初的意思是什么?(? ?) 文化 耕耘 培养

修养 答案: 培养 2、非物质文化是“被各种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 ?)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实践 表演 表现形式 知识体系 E:技能 答案: 实践 ,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技能 3、规范是价值观的具体表现,如(??)等。 道德 习惯 习俗 法律 答案: 道德,习俗,法律 4、下列选项中属于反文化的主要有((??)) 强迫消费 被动观察 极端的将来取向 嬉皮文化 答案: 强迫消费 ,被动观察,极端的将来取向 5、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大众传媒是最重要的社会化主体。 对 错 答案: 对

社会调查复习题

社会调查复习题By:coinchin 第一章 一、填空题 1.社会调查的目的是: 了解社会生活的真实情况;研究各种社会现象的因果关系;探索社会生活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寻求改造社会的道路和方法 2.社会调查的对象是:社会现象 3.在研究性质上,社会研究可以划分为: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 4.社会研究具有四种具体的研究方式,它们是:社会调查、实验研究、实地研究、文献研究。其中,实验研究只用定量分析方法。 5、按调查对象来划分,社会调查可分为:普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个案调查。其中主要运用定量的是:普查、抽样调查。主要应用定性的是:典型调查、个案调查。 二、简答题 1.社会调查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认识对象是社会(自然现象与个人);是系统的认识活动、是抽样调查、通过问卷获取一手资料、是定量研究、包括资料的分析和搜集 2.社会调查的作用有哪些? 描述状况、解释原因、预测趋势 3.社会调查的分类标准及各自的类型分别是什么? 调查对象范畴(普查、抽样、典型、个案);应用领域(行政统计、学术性调查、民意调查、市场调查)、历史内涵(传统与现代)、性质(定性与定量) 4.社会调查的程序有哪些? 选题、准备、调查实施、分析、总结与报告撰写 第二章 一、填空题 1.根据关注点不同可将调查课题分为:理论性课题和应用性课题;根据来源不同可以分 为:自选课题和委派课题。 2.人们选择课题的主要标准包括:重要性、创造性、可行性、合适性 3.选择课题的途径包括:从现有文献中寻找;从个人经历中寻找;从社会生活中寻找。 4.社会调查的目的可以归结为三种:探索、描述、解释。解释性调查具有更强的理论色 彩,往往要提出一系列的研究假设,并收集资料对研究假设进行证实或证伪。 5.分析单位是社会调查所研究的对象,它不是调查对象,主要有以下类型:个人、群体、 组织、社区、社会产品。与分析单位有关的两种错误是:层次谬误、简化论。 6.从时间维度可将社会调查分为:横向调查和纵向调查。 二、思考题。 1.什么是课题明确化?如何对课题进行明确化? ①.调查课题明确化是指通过对调查课题进行某种界定,给予明确的陈述,将较含混 的想法变成明确而清晰的的调查主题,将较笼统、宽泛的研究范围变成特定领域 中特定现象和特定问题。 ②.课题明确化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缩小问题的范围来使课题逐步明确化;运用变量 1

智慧树知到《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 1、社会研究的特征有哪些? A:研究的主题是社会的,而非自然的。 B:研究的方式是经验的,而非思辨的。 C:研究的问题是科学的,而非判断的。 D:其余选项都错误 答案: 研究的主题是社会的,而非自然的。,研究的方式是经验的,而非思辨的。,研究的问题是科学的,而非判断的。 2、社会研究中的困难有哪些? A:人的特殊性 B:研究的干扰性 C:社会现象的复杂性 D:研究受到特定的制约 E:保持客观性的困难 答案: 人的特殊性,研究的干扰性,社会现象的复杂性,研究受到特定的制约,保持客观性的困难 3、社会研究的方法论所涉及的主要是() A:社会研究过程的逻辑 B:研究过程中所使用的操作程序和技术 C:研究所采用的具体类型 D:研究的哲学基础 答案: 社会研究过程的逻辑,研究过程中所使用的操作程序和技术,研究所采用的具体类型,研究的哲学基础

4、调查研究的基本要素包括() A:抽样 B:问卷 C:统计分析 D:相关分析 答案: 抽样,问卷 ,统计分析 ,相关分析 5、文献研究包括哪些内容? A:内容分析 B:编码与解码 C:二次分析 D:现有统计资料的分析 答案: 内容分析,编码与解码 ,二次分析 ,现有统计资料的分析 6、社会研究的主体是指( ) A:被研究的个人、群体、组织或其他社会单位 B:进行社会研究的组织和人员 C:要探索的社会问题 D:要了解的社会现象 答案: 被研究的个人、群体、组织或其他社会单位

7、定量研究侧重于对事物的测量和计算。 A:对 B:错 答案: 对 8、研究的过程分哪几个阶段? A:确定研究课题并将其系统化 B:设计研究方案和准备研究工具 C:资料的收集 D:资料的处理与分析 E:结果的解释与报告 答案: 确定研究课题并将其系统化,设计研究方案和准备研究工具,资料的收集,资料的处理与分析,结果的解释与报告 9、实证主义的范式对应定量研究方式。 A:对 B:错 答案: 对 10、定量研究与演绎推理逻辑过程相似。 A:对 B:错 答案: 对 第二章 1、理论是以一种系统化的方式将经验世界中某些被挑选的方面概念化并组织起来的一组内在相关命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