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新闻采编规范》答案版
新闻采编实务试题及答案

新闻采编实务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新闻报道中,以下哪种方式不属于新闻采访的基本方法?A. 电话采访B. 网络采访C. 现场采访D. 书面采访答案:D2. 新闻报道中,以下哪个不是新闻价值的要素?A. 时效性B. 重要性C. 趣味性D. 真实性答案:C3. 新闻写作中,以下哪项不是新闻标题的作用?A. 概括新闻内容B. 吸引读者注意C. 反映新闻主题D. 增加新闻篇幅答案:D4. 新闻稿件中,以下哪个不是新闻导语的写作要求?A. 简洁明了B. 突出重点C. 详细描述D. 引人入胜答案:C5. 在新闻报道中,以下哪种情况不适宜使用直接引语?A. 强调人物观点B. 增强报道真实性C. 增加报道可信度D. 避免人物观点答案:D6. 新闻摄影中,以下哪个不是新闻图片的基本要求?A. 清晰度B. 时效性C. 艺术性D. 相关性答案:C7. 新闻编辑中,以下哪个不是新闻稿件编辑的基本原则?A. 客观公正B. 尊重事实C. 突出重点D. 个人偏好答案:D8. 新闻评论中,以下哪个不是评论文章的基本结构?A. 引言B. 正文C. 结论D. 摘要答案:D9. 新闻报道中,以下哪个不是新闻背景材料的作用?A. 帮助理解新闻事件B. 增加报道深度C. 增强报道趣味性D. 突出新闻主题答案:C10. 新闻报道中,以下哪个不是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A. 客观性B. 真实性C. 及时性D. 个人主观性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新闻采访时,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影响采访效果?A. 采访环境B. 采访对象的情绪C. 采访者的态度D. 采访者的着装答案:ABC2. 新闻写作中,以下哪些因素可以增加新闻标题的吸引力?A. 使用疑问句B. 使用数字C. 使用比喻D. 使用专业术语答案:ABC3. 新闻报道中,以下哪些因素可以提高新闻的可信度?A. 准确的事实B. 权威的来源C. 客观的分析D. 详细的背景答案:ABCD4. 新闻摄影中,以下哪些因素可以提高新闻图片的新闻价值?A. 画面的清晰度B. 图片的构图C. 图片的时效性D. 图片的创意答案:ABC5. 新闻评论中,以下哪些因素可以增强评论文章的说服力?A. 有力的论据B. 严谨的逻辑C. 丰富的例证D. 个人的情感答案:ABC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新闻采访前的准备工作有哪些?答案:新闻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明确采访目的、了解采访对象、准备采访提纲、选择合适的采访方式、熟悉采访环境、检查采访设备等。
新闻采编业务试题及答案

新闻采编业务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新闻的五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和______。
A. 原因B. 结果C. 过程D. 影响答案:B2. 新闻报道中,以下哪项不是新闻价值的要素?A. 时效性B. 重要性C. 趣味性D. 准确性答案:C3. 新闻采访的基本原则是______。
A. 客观公正B. 深入挖掘C. 快速报道D. 创新形式答案:A4. 新闻写作中,导语的作用是______。
A. 概括全文B. 吸引读者C. 详细描述D. 总结事件答案:B5. 新闻摄影中,构图的基本原则不包括以下哪项?A. 平衡B. 对比C. 重复D. 简洁答案:C6. 新闻评论的写作要求不包括以下哪项?A. 观点明确B. 论据充分C. 语言华丽D. 结构清晰答案:C7. 新闻报道中,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新闻侵权?A. 未经许可使用他人肖像B. 未经核实发布虚假信息C. 未经授权转载他人作品D. 未经采访对象同意公开其隐私答案:B8. 新闻编辑的主要职责是______。
A. 采访B. 写作C. 审核D. 发布答案:C9. 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包括______。
A. 传播信息B. 监督政府C. 娱乐大众D. 教育公众答案:B10. 新闻报道中,以下哪种情况属于新闻失实?A. 报道未经核实的信息B. 报道未经采访的信息C. 报道未经编辑的信息D. 报道未经审查的信息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新闻报道中,以下哪些因素可以提高新闻价值?A. 新颖性B. 重要性C. 接近性D. 时效性答案:ABCD2. 新闻采访时,以下哪些行为是不恰当的?A. 未经许可录音B. 未经核实报道C. 未经采访对象同意公开其隐私D. 未经采访对象同意使用其肖像答案:ABCD3. 新闻写作中,以下哪些元素是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A. 标题B. 导语C. 正文D. 结尾答案:ABC4. 新闻摄影中,以下哪些技巧可以提高照片的新闻价值?A. 突出主题B. 合理构图C. 恰当曝光D. 后期处理答案:ABC5. 新闻评论中,以下哪些要素是构成一篇优秀评论的关键?A. 明确的观点B. 充分的论据C. 严密的逻辑D. 流畅的语言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新闻报道必须客观公正,不能带有记者的主观色彩。
新闻采编人员资格培训考试—新闻采编规范试题3

新闻采编人员资格培训考试—新闻采编规范试题3(总分:40.00,做题时间:20分钟)一、判断题(总题数:40,分数:40.00)1.为了公共利益,记者可以适当使用不正当的手段制造新闻事实。
(分数:1.00)A.正确B.错误√解析:2.记者不能为个人或亲属的利益利用其职业关系获取任何机密信息。
(分数:1.00)A.正确√B.错误解析:3.媒体应以一种平等、尊重的心态来对待弱者。
(分数:1.00)A.正确√B.错误解析:4.为证明事实铁证如山,记者可以在手法上加大事件的冲突要素。
(分数:1.00)A.正确B.错误√解析:5.慎用判断性的、情感性词语,避免出现倾向性的错误。
可以适当以文学化的手法渲染事实发展的情节。
(分数:1.00)A.正确B.错误√解析:6.减少副词、修饰性词语的使用,多使用动词。
除非可以出示确凿证据,不得使用“最大”、“最好”、“最坏”、“最多”等最高级形容词。
(分数:1.00)A.正确√B.错误解析:7.当采访对象的状况并不适宜接受采访时,记者应该揪住对方拼命发问,不达目的不罢休。
(分数:1.00)A.正确B.错误√解析:8.编辑若发现新闻报道求证过程有问题、证据不足,为了时效性先发稿,日后再更正。
A.正确B.错误√解析:9.通稿式新闻稿件必须注明消息来源,不能署名为本报记者。
(分数:1.00)A.正确√B.错误解析:10.为更好地烘托新闻事实,可对新闻图片进行合成和拼接。
(分数:1.00)A.正确B.错误√解析:11.必须准确记录与匿名消息来源和受访者的谈话,只要可能,录音更好。
(分数:1.00)A.正确√B.错误解析:12.记者如果要在微博中发布新闻,必须保证该新闻是在所在新闻媒体已经播发过的。
A.正确√B.错误解析:13.记者微博上转发其他媒体发布的新闻不受约束。
(分数:1.00)A.正确√B.错误解析:14.尽可能采访到被批评对象,尊重其辩护、辩解的权利。
若经过努力仍没有采访到某一方,应在稿件中加以说明。
新闻记者岗位考试题解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练习题 (多选)
3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哪些方面的基本内 容?( )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 核心的时代精神 D.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答案:ABCD 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 本内容:灵魂、主题、精髓、基础
答案:C 说明:1979年,邓小平考察了《人民日报》后,做出新时期我 们党报的工作基本任务,是邓小平改革开放时期党报思想的核 心观点,其他观点都是围绕它展开的,或为之服务。
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练习题 (单选)
16.以下新闻标题中,舆论导向没有问题的是 哪一项?( ) A.电焊火星引燃建筑材料,初中生抄起灭火器 冲上前 B.开学首日,上海中小学生再收“减负大礼包” C.历时两年精雕细刻汇聚国内风景名胜,一根 象牙浓缩“九州欢腾” D.厌世男制造东直门爆炸案受审,得知弃婴 身份后想报复社会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练习题 (多选)
8.党的十八大取得了哪些主要成果?( ) A.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B.胡锦涛同志作了大会政治报告 C.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 D.选举产生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 央领导集体
答案:ABCD 说明: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练习题 (多选)
更正
二、“新闻法规”练习题 培训教材第692页单选题第29题:
29. 广播行政主管部门设立电视剧审查机构,负 责电视剧审查工作。审查机构应在收到送审材料 天内提出修改、删剪意见或审查结论。( ) A.15 B.30 C.45 D.60
新闻采编务实题库

新闻采编务实题库一、在新闻采编过程中,以下哪个环节是确保新闻真实性的关键?A. 新闻素材的搜集与核实B. 新闻稿件的排版设计C. 新闻发布的时间选择D. 新闻受众的反馈收集(答案:A)二、新闻采编人员在进行现场采访时,应首先注意的是?A. 采访设备的先进性B. 采访对象的身份地位C. 采访问题的准备与针对性D. 采访地点的装饰布置(答案:C)三、下列哪项不属于新闻采编中“五要素”的内容?A. 时间B. 地点C. 人物D. 新闻稿的字数(答案:D)四、在编写新闻稿件时,以下哪种做法有助于提高稿件的可读性?A. 使用大量专业术语和行业缩写B. 采用倒金字塔式的写作结构C. 过分渲染情感,增加文章煽动性D. 忽略背景信息,直接陈述事实(答案:B)五、新闻采编人员在处理突发事件报道时,应遵循的首要原则是?A. 追求新闻时效性,第一时间发布B. 确保新闻真实性,核实信息来源C. 吸引读者眼球,夸大事实描述D. 侧重个人感受,融入主观评价(答案:B)六、关于新闻标题的制作,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标题应越长越好,以包含更多信息B. 标题应简洁明了,准确概括新闻内容C. 标题可以使用夸张手法,以吸引读者D. 标题与新闻正文内容无需保持一致(答案:B)七、在新闻采编中,以下哪项是保护新闻源和采访对象隐私的重要措施?A. 对所有信息进行公开报道B. 对敏感信息进行匿名或模糊处理C. 未经允许,随意拍摄并发布采访对象照片D. 在新闻中详细披露采访对象的个人信息(答案:B)八、新闻采编人员在进行深度报道时,应注重以下哪个方面?A. 事件的表面现象和即时反应B. 事件的背景、原因及影响分析C. 仅仅追求新闻的娱乐性和趣味性D. 忽略不同观点,只呈现单一立场(答案:B)。
新闻采编笔试题及答案

新闻采编笔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新闻报道的五个基本要素被称为“5W”,其中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Who(谁)B. What(什么)C. When(何时)D. Why(为什么)答案:D2. 下列哪项不是新闻价值的构成要素?A. 时效性B. 重要性C. 娱乐性D. 接近性答案:C3. 新闻报道中,以下哪项不属于客观报道的原则?A. 真实性B. 客观性C. 中立性D. 主观性答案:D4. 新闻采访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收集信息B. 宣传观点C. 娱乐大众D. 教育公众答案:A5. 在新闻写作中,哪种结构被称为“倒金字塔结构”?A. 按时间顺序排列B. 按重要性递减排列C. 按主题分类排列D. 按地点分类排列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6. 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包括哪些方面?A. 真实B. 准确C. 及时D. 有趣答案:A B C7. 新闻稿件的写作过程中,以下哪些步骤是必要的?A. 确定主题B. 收集资料C. 撰写草稿D. 编辑校对答案:A B C D8. 新闻评论的主要功能包括哪些?A. 引导舆论B. 提供信息C. 深度分析D. 娱乐大众答案:A B C9. 在新闻采访中,记者应该避免哪些行为?A. 预设立场B. 尊重采访对象C. 随意打断D. 客观报道答案:A C10. 新闻摄影的基本原则包括哪些?A. 真实性B. 艺术性C. 时效性D. 技术性答案:A B C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新闻报道中的“平衡报道”原则。
答案:平衡报道原则要求新闻报道在处理具有争议性的问题时,应该给予各方观点以平等的机会进行表达,确保报道内容的公正性和中立性,避免片面性和偏见。
12. 描述新闻采访中的“开放式问题”和“封闭式问题”的区别。
答案:开放式问题通常需要采访对象给出详细的回答,它们往往以“怎样”、“为什么”等词开头,鼓励对方进行深入的讨论。
封闭式问题则是那些只需要简短回答的问题,如“是”或“否”,它们通常以“能不能”、“会不会”等词开头,用于获取明确的事实信息。
新闻采编行为规范

新闻采编行为规范引言:新闻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它能够记录和反映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然而,为了保持新闻行业的专业性和公正性,必须制定和遵守一系列的行为规范。
本文旨在阐述新闻采编的规范要求,并不断强调新闻从业人员应该遵循的职业道德和行业准则。
一、尊重事实真相新闻的首要原则是传播真实的、客观的信息。
新闻工作者应该以事实为基础,尽可能准确地报道事件,不篡改事实,不随意加入私人观点,以免误导读者。
同时,应该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核实,避免散布未经证实的传闻和谣言,保持新闻的可信度。
二、保护个人隐私权新闻采编过程中,应当尊重个人隐私权,不得侵犯他人的个人生活,不得进行非法偷拍、窃听等行为。
对于群众举报的情况,应当根据法律程序进行调查报道,而不是个人恶意揭发。
三、公正、客观、平衡新闻报道应当做到公正客观,不偏袒任何一方。
在报道中应该平衡各方观点,不片面宣传,呈现多元的声音。
新闻工作者应当摆脱个人偏见,以事实为依据对事件进行客观评价。
四、采访时尊重专业伦理在采访过程中,新闻工作者应当尊重被采访人的权益,合理安排采访时间,不对被采访人施加不必要的压力。
同时,应当向被采访人明确告知采访目的,并取得对方的同意。
不得虚构事实,歪曲采访对象的言论。
五、明确新闻报道的职责与责任新闻工作者应该明确自己的职责与责任,凡事以新闻的公共利益为先。
在报道敏感和重大事件时,应尽可能的获取第一手资料,并做到客观全面地报道。
在报道涉及敏感问题时,应当权衡利弊,以最大限度保护公众的利益。
六、遵守法律法规新闻从业人员应当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得散布违法有害信息,包括不得传播淫秽、暴力、恐怖等内容。
新闻报道应本着正确引导公众,传播正能量的原则,不得损害社会公德和公共道德。
七、纠正错误和道歉如果在新闻报道中出现错误信息,新闻工作者应当及时纠正错误,并向读者公开道歉。
及时修订并更正错误信息,是新闻机构建立良好声誉和公信力的基础。
结论:新闻采编行为规范是新闻从业人员必须遵守的行业准则。
采编考试和答案

采编考试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不是采编工作的基本流程?A. 选题策划B. 采访报道C. 编辑加工D. 广告销售答案:D2. 采编人员在进行采访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A. 了解采访对象的背景信息B. 准备采访提纲C. 携带录音设备D. 以上都是答案:D3. 以下哪项不是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A. 真实性B. 客观性C. 时效性D. 娱乐性答案:D4. 采编人员在撰写新闻稿件时,以下哪项是正确的?A. 可以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修改事实B. 必须确保信息来源的可靠性C. 可以忽略新闻的时效性D. 可以随意添加个人观点答案:B5. 以下哪项不是新闻编辑的职责?A. 审核新闻稿件B. 校对新闻稿件C. 决定新闻稿件的发布时间D. 撰写新闻稿件答案:D6. 以下哪项不是新闻采编工作的特点?A. 时效性强B. 信息量大C. 工作强度大D. 工作内容单一答案:D7. 采编人员在处理新闻稿件时,以下哪项是正确的?A. 可以随意删减新闻内容B. 必须保持新闻的完整性和客观性C. 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修改新闻标题D. 可以忽略新闻的准确性答案:B8. 以下哪项不是新闻采编工作的原则?A. 尊重事实B. 尊重版权C. 尊重个人隐私D. 追求轰动效应答案:D9. 采编人员在进行采访时,以下哪项是正确的?A. 可以随意打断采访对象的发言B. 必须保持中立,不偏袒任何一方C. 可以随意泄露采访对象的个人信息D. 可以忽略采访对象的感受答案:B10. 以下哪项不是新闻采编工作的目标?A. 提供高质量的新闻内容B. 满足读者的需求C. 增加广告收入D. 传播正能量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采编人员在进行新闻报道时,需要遵循哪些原则?A. 真实性B. 客观性C. 公正性D. 独立性答案:ABCD12.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效果?A. 采编人员的专业知识B. 采编人员的职业道德C. 新闻报道的时效性D. 新闻报道的深度和广度答案:ABCD13. 采编人员在撰写新闻稿件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A. 确保信息来源的可靠性B. 保持新闻的完整性和客观性C. 注意新闻的时效性D. 避免添加个人观点答案:ABCD14. 以下哪些是新闻编辑的职责?A. 审核新闻稿件B. 校对新闻稿件C. 决定新闻稿件的发布时间D. 撰写新闻稿件答案:ABC15. 以下哪些是新闻采编工作的特点?A. 时效性强B. 信息量大C. 工作强度大D. 工作内容单一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6. 采编人员在进行采访时,可以随意泄露采访对象的个人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新闻记者培训 2013 练习题 《新闻采编规范》练习题
(一)单选题 1.新闻从业者在获取新闻事实的过程中不能逾越的底线是 。(D) A.不使用计谋获取材料 B.确保对当事人不造成任何伤害 C.不采取隐性采访手段 D.遵守法律 2.在某些报道领域,为尽量对新闻当事人做到最小伤害,新闻界普遍采纳的报道原则是 。(A) A.知情同意原则 B.公共利益至上原则 C.真实准确原则 D.平衡报道原则 3.关于保持中立,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B) A.不做任何有偿新闻 B.对事实以个人口吻加以评论 C.报道中客观呈现各方观点 D.报道中避免歧视与偏见 4.以下哪个栏目是树立报纸公信力的必要手段?(C) A.致歉 B.勘误 C.更正 D.声明 5.保证新闻报道准确性的最重要方式是 。(B) A.现场采访 B.核实事实 C.深入调查 D.多方求证 6.为什么引语的使用是记者保持客观的重要依据?(D) A.引语深化新闻主旨 B.引语增加趣味性 2
C.引语增加信息量 D.引语拉开与新闻当事人的距离,涵化立场 7.朱镕基总理神色凝重,严正地指出:“谁要是搞台湾独立,你就没有好下场!”话语掷地有声,震撼人心。此处引语的使用有何优点?(A) A 鲜明地表明了说话人的立场和观点 B.概括地指出了具体事实 C.语言简洁 D.巧妙地过渡 8.“整整 5 天,我一点都没有睡觉。24 小时备战,全面布控,就怕慢一步就成了炮灰”,电话那头,国美人士情绪有些激动,“我现在可以说的是,我们这几天产生了巨大的销售额,黄老板(黄光裕)会为此骄傲。”此处在使用引语时存在的问题是 。(C) A.引语使用不够简洁 B.引语无消息源 C.引语的消息源不明确 D.标点符号使用错误 9.如何避免过度解读被采访对象的意思?(A) A.保留原始材料,编辑核实 B.全篇报道使用直接引语 C.直接引语不做丝毫修改 D.记者将自己的观点附加在引语中 10.使用间接引语的优点是什么?(A) A.语言更具概括性 B.更具现场感 C.更有趣味性 D.能体现受访者的鲜明立场和个性 11.在网络中,记者手中一切具有时效性的、有新闻价值的消息、图片或视频该如何处理?(A) A.首先提交给供职单位 B.为了时效性可先在社交媒体上发布 C.可在小范围内进行专业讨论 D.先保证纸媒的独家报道再考虑网络报道 12.哪一种内容应该使用直接引语 ?(B) A.过渡性语句 3
B.体现说话者个性的语句 C.事实性话语 D.引语中有大量语气词 13.使用引语时,以下哪种做法是合适的?(B) A.尽可能多地使用引语,少记者描述 B.不要把不同人的话捆在一起 C.连续引用不同人的话时,不用另起一段 D.为保证真实,可将受访者的语气词保留 14.下列哪项引语使用不准确?(D) A.“我们的出价是每股 67 美元”,傅成玉说,“我希望我们能在一起工作” B.“是的,你是单知道雪天野兽在深山里没有食吃,才会到村里来的”,他们立即打断她的话,走开去了 C.宋徽宗时,福建“以小株结实者置瓦器中,航海至阙下,移植宣和殿” D.同学们感慨万千:“创业不是作秀,是实实在在、踏踏实实、认认真真的付出” 15.下列哪一项不是使用消息来源的原则?(D) A.“三角平衡”原则 B.“多重佐证”原则 C.“事实核准”原则 D.人证比物证更可靠 16.下列哪一项不是使用消息源身份时必需的信息?(D) A.姓名 B.单位 C.职务 D.性别 17.下列哪一项对消息源表达不准确?(D) A.据车祸现场的目击者说 B.某医院的内科医生李某某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 C.据某某媒体报道 D.某单位说 18.下列哪一项消息源的可信度最低?(C) A.政府公开文件 B.某中央级知名媒体报道 C.某论坛用户的爆料 D.某事故现场目击者 4
19.使用匿名消息源,容易带来哪种风险?(A) A.为虚假新闻亮“绿灯” B.保护了消息源 C.增加了报道的独家性 D.报道更具可信度 20.制作新闻标题的首要标准是什么?(A) A.准确 B.时效 C.传神 D.吸引眼球 21.可以作为消息来源直接引用的机构是?(C) A.论坛 B.博客 C.媒体官方微博 D.社交网络 22.新闻语言传达的信息是否能被受众所理解和接受,取决于语言运用哪方面?(B) A.时效性 B.规范性 C.可读性 D.娱乐性 23.在新闻报道中,要较多地使用什么词?(D) A.名词 B.形容词 C.副词 D.动词 24.以下哪个词在报道中可能会成为读者阅读的障碍?(B) A.“3G 手机” B.转氨酶达 2000 多
C.“高开低走” D.“固体燃料” 25.为方便读者阅读,报道中使用数字,一段内不宜连续使用多少个以上的数字?(C) A.1 个 B.2 个 C.3 个 5
D.5 个 26.以下的新闻语言表述中,哪个选项不合适?(A) A.他做这工作很称职 B.原告律师说证人撒了谎 C.他坠楼身亡,验尸官认定是自杀 D.节目如下 27.新闻报道语言应该尽可能使用什么样的语言?(B) A.描述式 B.叙述式 C.评论式 D.修饰性 28.以下哪一项不是直接引语的效果?(D) A.保持新闻的真实感 B.增加生动性 C.拉开与新闻当事人的距离,涵化立场 D.方便读者阅读理解 29.关于引语的使用,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B) A.应当避免在引语中出现括号或省略号 B.如有必要,记者可以对采访对象的话语进行添加或篡改 C.记者不得制造直接引语 D.报道中尽量不使用间接引语,要多使用直接引语 30.在解释新闻事实的时候,以下哪项选择是错误的?(A) A.文章要以事实为基础写作,但在制作标题时要考虑效果为先 B.用事实说话,不能主观臆断 C.内容表述直截了当,不以夸张的手法解释新闻事实 D.写作准确具体,减少形容词等修饰性词语 (二)多选题 1.获取事实的基本原则有哪些?(AC) A.法律原则 B.道德原则 C.伦理原则 D.正当原则 2.新闻报道过程中要遵守的伦理原则有哪些?(ABD) A.无害原则 6
B.知情同意原则 C.公共利益至上原则 D.保守机密原则 3.为尽量做到对新闻当事人最小伤害,新闻报道过程中遵循的具体细则包括 。(ABCD) A.尊重采访对象的意愿 B.注意保护采访对象的隐私 C.不要对采访对象作出道德评判 D.不展示不恰当的内容 4.新闻真实与准确的要求有哪些?(ABCD) A.保证确有其事,不道听途说 B.对所引用的一切资料等都具备确切的来源 C.核实关键性事实 D.报道若出现失实,及时地更正 5.怎样核实关键性事实?(BCD) A.准确记录,避免断章取义 B.到达新闻现场,核实新闻来源 C.多方求证,核实新闻核心要素 D.查找权威资料,核实具体精确事实 6.怎样解释新闻事实?(ABC) A.用事实说话,不能主观臆断 B.内容表述直截了当,慎用情感性词语 C.写作准确具体,减少修饰性词语 D.夸张表述,吸引受众关注 7.如何确保新闻报道的公正?(ABC) A.禁止对任何人的歧视 B.保持中立,做到利益规避 C.平衡呈现各方观点,保持中立 D.多采访学术界人士和记者 8.怎样做到利益规避?(ABCD) A.不接受采访对象的好处,新闻报道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B.不做有偿新闻或有偿不闻 C.要特别注意语言方面的中立 D.对新闻事件中的冲突双方,要注意均衡报道 7
9.直接引语的特点有哪些?(AD) A.直接引述别人的原话,并放在引号内 B.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的话,被转述的话不放在引号内 C.较具概括性 D.具有现场感 10.使用新闻引语需遵循以下哪几点原则?(ABD) A.保持真实、准确、完整性 B.尽量多用直接引语 C.读者兴趣优先 D.不要“异口同声” 11.引语在哪些情况下可以改动?(ABC) A.原话有语病 B.表达模糊 C.出现方言时 D.当事人未表达出记者想要的观点 12.直接引语有哪些效果?(ABC) A.保持新闻真实感 B.增加信息量 C.增加趣味性 D.更具概括性 13.下列哪些引语的使用规范是正确的?(ABC) A.尽量不用间接引语 B.直接引语应是某人所说的原话,除对语法和句法错误进行必要的纠正之外,记者不得制造直接引语,不得对采访对象的话语进行添加或篡改 C.应当避免在引语中出现括号或省略号 D.记者可根据自己角度来改变消息源的观点 14.使用消息源时,以下哪几点是错误的?(AB) A.使用权威消息源时,可以完全信任 B.完全依赖网络作为消息源 C.尽量采访到核心消息源 D.报道中需注明消息来源 15.当消息源有多重身份,如何选择?(AB) A.选择与本报道最相关的职务 B.征询受访者哪个身份更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