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______》教案(第二课时)

《游______》教案(第二课时)
《游______》教案(第二课时)

《游_______》精品教案(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按游览的顺序写一处景物。

2.运用学过的方法将游览的过程写清楚,突出景物的特点。

?教学过程

板块一精选素材,完成初稿

1.师导入:我们去过很多好玩的地方,经过同学的交流讨论后,值得记录的风景也很多。我们习作时不能“面面俱到”,选取一处你印象最深刻的风景,运用前面学到的描写景物的方法,按照一定的顺序,条理清晰地把它介绍给大家。现在赶紧拿起手中的笔,描画出你心中最美的风景吧!

2.生习作,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写作教学应该抓住选材、构思、起草、修改等环节,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写作之前老师的引导起了拨云见日的效果,能打开学生的思路,使学生茅塞顿开。

板块二交流习作,评议修改

1.课件出示几篇习作,师生集体修改。

(1)出示课件。

●指出习作中的错别字、标点符号及语句不通顺的地方。

●是否按一定的顺序来写。

●是否突出了景物的特点。

●读后有没有激起你游览的兴趣。

(2)出示习作。

(3)师生共同点评。

2.赏析例文。

(1)课件出示优秀例文。

(2)生朗读例文。

(3)师引导生品词析句。

(4)师点评:这篇游记的作者按照游览路线“南门—琼岛—白塔—五龙亭

1 / 3

—九龙壁—北门”向我们介绍了所游览的美景,而且详略得当,对琼岛、五龙亭和九龙壁进行了详细描写,优美的语言、多样的修辞手法,让人如临其境,妙不可言。

3.生修改习作。

(1)自主修改。认真读读自己的习作,修改错别字、使用不正确的标点符号及语句不通顺的地方;画出好词佳句。

(2)互评互改。

①小组内交换习作,标出别人写得好的地方,对写得不好的地方提出修改意见。

②组内评改完后,生根据同学的建议再次进行修改。

4.课堂总结。

师:经过写作前的认真观察和交流,以及精心组织和认真修改,我们本次的习作结束了。在写作过程中,同学们对写景物的方法又有了新的认识,并能恰当地运用学到的方法,准确生动地组织语言。此外,同学们的习作内容也有了一定的条理。希望同学们继续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把生活变成自己习作的源头活水。

【设计意图】讲评环节主要把习作评价的自主权交给学生,提高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教学反思

新课标中指出,学生写作时要“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从回顾课文内容入手,引导学生交流写作素材,使学生觉得有东西可写。通过合作分享,师生交流,帮助学生打开思路,明确写什么、怎么写等难题。

本次习作活动设计,体现了创新性学习的基本特征——参与性。课堂教学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单项教学活动,而是一种多项活动,提倡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边互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积极性,增强了课堂效果。

教师的引导消除了学生畏惧习作的心理,同学之间的讨论交流,点燃了学

2 / 3

生的智慧火花,学生可以在互动中理清写作思路。把自我评价的权利交给学生,提高了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

3 /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