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六大趋势

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六大趋势
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六大趋势

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呈现出融合互动、相互依存的共生态势,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从而推动产业结构由产品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由制造化向服务化、现代化的生产体系转型。

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主要体现为六大趋势。正确认识与把握这些趋势,对于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服务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趋势 1 制造业服务化与服务业制造化相向发展成为产业特征制造业服务化趋势主要体现在:一方面制造业的投入产出呈现服务化趋势。研究表明,目前服务中间投入占制造企业中间投入成本达到70%左右,对生产性服务的有效需求近70%来自于第二产业,其中研发、金融、租赁和商务服务、邮政等行业的中间需求较高。2010 年以来,发达国家生产性服务业占全部服务业的比重普遍在60%^ 70%之间,生产性服务业占GDP b匕重在43%左右。

另一方面制造企业经营呈现服务化趋势。在工业品的附加值构成中,制造加工环节占比越来越低,而研发、设计、物流等服务占比越来越

高。许多跨国公司制造商的主营业务、业务增值、管理模式、赢利来源均以服务为主,有两成跨国制造企业的服务收入超过总收入的50%,成为名副其实的服务企业。服务业制造化倾向主要体现在:一方面服务业加强向制造业的渗透。从生产性服务业的增长反映出金融、物流、研发等服务部门,以制造业为主要市场,为制造业服务不断增加。

另一方面是服务企业产业链逐步向制造业延伸。在价值链上处于主导地位的服务企业,凭借其技术、管理、销售渠道等优势,通过贴牌生产、连锁经营等方式嵌入制造企业共同为消费者提供服务。由于一些服务企业在价值链高端掌握了核心技术、核心业务,比如,研发企业拥有自己的发明专利、设计机构拥有自主创新设计、物流公司拥有自己的网络等,这些企业为了寻求全产业价值链的增值,利用自身在产业链高端的控制力,建立起自己的制造工厂。

制造业服务化与服务业制造化相向发展,使得产业价值链重构为一条既包含制造业价值链增值环节,又包含服务业价值链增值环节的融合型

产业价值链,与原有单纯的服务业价值链和制造业价值链相比,具有更广阔的利润空间和增长潜力,在产业层次上表现出明显的结构升级效应。

趋势 2 服务外包成为主要方式服务外包成为服务全球化的主要方式和增长引擎,不仅使制造业与服务业分工进一步深化,极大地提高了服务专业化水平,而且使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关联性、密切性、协同性进一步提高,极大地促进了服务业的规模化、国际化和市场化;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制造业的生产率和产业竞争力,成为制造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出于节约成本、聚焦主业、增强核心能力等因素的考虑,将原来的自我服务外包给专业服务提供商完成。服务外包成为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的主要方式,二者具有明显的共生关系。

由于制造业与服务业相互融合的趋势增强,导致了企业对服务的中间投入增加,带动了全球各类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而这些服务主要是通过在岸或离岸的外包方式实现。

随着跨国公司全球生产网络的布局,企业内分工、产品内分工的特征更加突出,由此带动了服务业离岸。2012 年全球服务外包市场规模达到9750亿美元,增长率为30%^ 40% 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1.65万亿美元?1.8 万亿美元。

趋势 3 集聚化、配套化成为产业组织形式产业集聚不仅是制造业、服务业发展的共同特征,也是二业融合的主要产业组织形式及空间融合、区域融合的实现形式。各类产业园区、产业集聚区往往成为二业融合的重要载体。

如,在一个制药业集群中,集聚了若干制药生产企业,同时也活跃着各类为之服务的研发、物流、金融、产品认证、知识产权等生产性服务机构以及休闲娱乐等生活性服务机构,共同构成了服务支撑体系,为生产企业提供各类配套服务,推动了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

这种集聚化、配套化的产业组织形态,不仅能够使制造商和服务提供商共享基础设施、技术、人才等资源要素,同时大大降低双方的信息搜寻成本、交通成本、生产成本、服务成本、交易成本等,提高了双方市场机会,促进双方合作交

流,共享规模经济收益。

尤其为生产性服务企业提供了市场机会,使服务经济更好地体现在实体经济体中,提升全产业链的增值能力和竞争力,同时促进区域经济结构改善,推动区域制造业和服务业共同发展,带动结构转型升级。

趋势 4 全产业链发展成为利润增长模式随着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度不断提高,新技术、新业态、新的管理模式不断涌现,促进产业分工更加细化,产业价值链的增值环节变得越来越多,一种产品从开发、生产到营销、配送、维护等,所形成的价值链过程开始分解、整合与重构,产品处于生产制造环节的时间只占少部分,大部分时间处于研发、采购、储存、运营、销售、售后服务等阶段,产业链条更多集中在生产性服务环节,这些服务业的效率、增值空间、利润空间对全产业链的影响都很大,因此成为决定全产业价值增值、利润来源的主要因素,也是全产业控制力的决定因素。

趋势 5 信息技术成为技术载体信息技术是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的黏合剂和推进剂。20 世

纪90 年代以来,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智能制造、创新设计等革命性的制造方式,众包、电商、网购、网银等新的业态、新的商业模式不断涌现,都推动了产业融合不断深化、范围不断拓展,制造业与服务业边界越来越模糊,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特征。

IBM 公司在制造业基础上开展IT 业务,提出用“服务产品化”的方法创新IT 服务,成为提供硬件、网络和软件服务的大型跨国企业。通用电气基于B2C运作模式开展在线销

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 发展的六大趋势

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呈现出融合互动、相互依存的共生态势,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从而推动产业结构由产品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由制造化向服务化、现代化的生产体系转型。 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主要体现为六大趋势。正确认识与把握这些趋势,对于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服务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趋势1 制造业服务化与服务业制造化相向发展成为产业特征 制造业服务化趋势主要体现在:一方面制造业的投入产出呈现服务化趋势。研究表明,目前服务中间投入占制造企业中间投入成本达到70%左右,对生产性服务的有效需求近70%来自于第二产业,其中研发、金融、租赁和商务服务、邮政等行业的中间需求较高。2010年以来,发达国家生产性服务业占全部服务业的比重普遍在60%~70%之间,生产性服务业占GDP 比重在43%左右。 另一方面制造企业经营呈现服务化趋势。在工业品的附加值构成中,制造加工环节占比越来

越低,而研发、设计、物流等服务占比越来越高。许多跨国公司制造商的主营业务、业务增值、管理模式、赢利来源均以服务为主,有两成跨国制造企业的服务收入超过总收入的50%,成为名副其实的服务企业。 服务业制造化倾向主要体现在: 一方面服务业加强向制造业的渗透。从生产性服务业的增长反映出金融、物流、研发等服务部门,以制造业为主要市场,为制造业服务不断增加。 另一方面是服务企业产业链逐步向制造业延伸。在价值链上处于主导地位的服务企业,凭借其技术、管理、销售渠道等优势,通过贴牌生产、连锁经营等方式嵌入制造企业共同为消费者提供服务。由于一些服务企业在价值链高端掌握了核心技术、核心业务,比如,研发企业拥有自己的发明专利、设计机构拥有自主创新设计、物流公司拥有自己的网络等,这些企业为了寻求全产业价值链的增值,利用自身在产业链高端的控制力,建立起自己的制造工厂。

中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原因分析报告

1、服务业发展速度缓慢,水平偏低。一方面产业发展有一种棘轮效应,即只能进不能退,是制造业大省,产业结构一直以制造业为主,工业总产值多年居全国之首,但制造业越是发展的多,就越是发展,因此导致了制造业的发展挤占了服务业发展所必须的各种资源,使服务业产业层次偏低,市场竞争力弱;国际化程度偏低,发展受到极大的阻碍;另一方面.地理上与的相邻.在现阶段的经济中心地位突出,现代服务业的高度发达,特别是南地区已经是处于现代服务业的辐射之中,南地区的许多制造业企业对现代服务的需求依赖于,而不是自身,这客观上遏制本地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2、服务业与制造业在区域分布上不协调,造成资源的浪费和运行的无效率。南一些经济发达城市已经意识到了现代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促进作用,开始着力建设现代服务业区,但工业区与服务业区相隔甚远,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成木的增加。而部分城市间产业生态位重复,导致与之匹配的服务业重复建设,虽然有一定的市场,但达不到规模效益,也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持续快速发展 中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原因分析1 产业经济理论表明,经济发展到相当程度时,发达的现代服务业可以为发展新技术产业提供创业的氛围,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可以与现代工业制造业形成互动的机制,所以可持续发展的经济需要发达的现代服务业支撑。特别是对于都市经济的发展,服务业的拉动作用更为明显。随着新科技革命浪潮的兴起,知识、技术和信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知识型产业,正在成为世界经济的主要增长点,人类社会正逐步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现代服务业在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表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发展经济学所揭示的规律表明,经济的发展不仅是产出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反映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高度化。根据OECD一份关于知识经济的研究报告,知识经济的一个重要标志,便是知识密集的现代服务业的迅速崛起。我国的现代化同样必须要有发达的知识密集的现代服务业支持。因此,研究我国服务业的现状和结构,明晰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程度,对于我国现代服务业的正确定位从而制订科学的发展战略,突出发展现代服务行业并拉动服务业结构升级、进而带动整个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关于现代服务业的概念 目前,关于现代服务业的准确,概念和围,理论界还没有取得一致的认识。1除特别标注,本文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03)或者根据年鉴相关数据计算得到。

先进制造业融合趋势

9未 来加 工技术 xpert Viewpoint E专家视点 先进制造业的融合趋势 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战略与规划研究所 陈 琛 李 振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制造业已经从劳动密集型的机械化进程逐步转变为日益复杂的信息-科技密集型的进程。随着制造业高端化发展,这一趋势将更加明显。 正在改变全球制造业的几大趋势越来越集中,而且定义了未来的变化。专家们确定了适用于制造业的五大趋势:①信息技术的全面渗透。②建模与仿真应用于制造业全过程。③对供应链管理的加速创新。④响应客户需求和外部挑战,制造业趋向高可变度。⑤对可持续制造的认可和支持。 这些趋势考虑到了研发与生产更加紧密的结合、个性化包装定制、自动化程度提高以及关注环境。这些趋势之间并不是相互排斥的。五大趋势的融合将如何加速先进制造企业涌现?先进制造企业如何把这种趋势转变为它们自身的企业优势?本文解释了这些趋势将如何导致了四项技术的选择,以及在未来几年内先进制造业将会如何改变。 1. 信息技术 先进制造业中的第一个主要趋势是信息技术渗透加强。在制造业的领域里有大量信息技术应用的例子,领域包括数控系统、资产管理软件、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能源信息系统和集成传感器。 信息技术的运用不仅推升了生产效率,还有利于保证产品质量。近年来,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里的渗透越来越广,这使得提高生产速度的同时也能保证生产精度的提高。 在制造业中信息技术的大量使用有助于大型产品单个组件在其设计阶段就和其最终产品紧密关联,形成协同发展态势。通信技术的进步,使工厂里的“智能制造”以及“智能供应链设计”在企业和物品之间形成精准对应变成可能。这时候必须对其中所产生的大量数据进行妥善管理。 在另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大范围使用,人们也产生了对网络安全性的担忧,重点集中在数据的安全采集、传输和存储。地理分散的企业、政府机构和军事部门受到攻击的次数不断增多。 复杂的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推动了制造业的民主化。这一进程从价值链低端起步,但不断转向具有复杂决策功能的高端领域。专注于高技术产品和组件大规模制造的合同制造商开始增加机器人的数量,以此来对抗工资的增长和生产复杂度的提高,以此来提高竞争力。 30年前,大多数白领工作人员无法管控信息流,他们仅单向地接收通过大型主机生产的纸质报告。主动传播自己的信息是一个费时费力的工作。电脑的普及改变了这一切。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电子邮件和电子表格等工具将办公室工作推向高度自动化。 同样,信息传递和自动化生产的也不断在工厂中普及。当前的工业系统和机器人相当于大型主机,先进制造业的创新主要依靠超级计算机,但系统升级需要制造业的过程控制系统提供基础层面的支撑。得益于自动化工具和机器人在生产领域的普及,通过“武装”普通工人,可为其提供具有直观界面的生产工具,同时大量应用视觉及其他传感器,甚至可以形成类似IT产业基于网络的分布机制。 在1980年,很难想象秘书们会变身为“程序员”,现在同样很难想象普通的工人会变成制造业的工程师。那些曾经被称为秘书的人现在经常使用电子表格,排版出版物并在全球范围内调动资源。我们同样需要通过高技术工具来武装我们

国内外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现状与趋势

国外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现状与趋势 (1)发展现状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许多发达国家纷纷制定信息化战略计划,如法国的信息社会行动计划、德国的21 世纪信息社会计划等。随着这些计划的实施,信息技术已经广泛渗透到各个工业门类中去,对这些国家的工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技术融合方面,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工程(CAE)、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CAPP)、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数控技术、现场总线技术、敏捷制造技术等技术已经成熟,并在产品设计、生产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使设计、生产过程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可视化。在产品融合方面,越来越多的工业产品都含有电子信息技术成分。例如,在航天器(如卫星、宇宙飞船、火箭)、飞机、汽车、船舶中,都装备了电子仪器仪表;在冰箱、洗衣机、空调、电视等家电产品中,许多都采用了电子信息技术,实现了从传统家电到智能家电的转变;普通机床通过增加数控系统,就成为了数控机床,价值得到很大的提升。在业务融合方面,企业资源规划(ERP)、客户关系管理(CRM)、供应链管理(SCM)、商业智能(BI)、产品数据管理(PD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资产管理系统(EAM)、财务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等管理软件在工业企业得到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管理效率,减低了管理成本。在产业衍生方面,发达国家的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催生出发达的ICT 产业,促进了与两化融合有关的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如咨询业、会展业。 (2)发展趋势 在技术融合方面,信息技术在工业发展中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将不断增强。工业发达国家的制造业正在加速朝着以计算机控制为主,以定制化、智能化、柔性化和集成化为特征的自动化生产方向发展。在产品融合方面,产品的信息技术含量将成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制胜的关键因素。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产品的智能化程度将越来越高。在业务融合方面,企业管理信息化将从信息系统相互独立向信息资源整合和业务协同方向发展,信息化将向上下游延伸,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决策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在产业衍生方面,ICT 产业以及与两化融合有

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如何深度融合

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如何深度融合 通过差别性税收政策,引导产业转型。鼓励制造业企业从一般的制造加工向自主研发延伸,鼓励大中型制造业企业向服务化过渡,通过技术升级逐步向产业链两端延伸。 通过差别性税收政策,引导产业转型。鼓励制造业企业从一般的制造加工向自主研发延伸,鼓励大中型制造业企业向服务化过渡,通过技术升级逐步向产业链两端延伸。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着新旧动能转换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历史任务,现实国情决定了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互促共进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必

要路径。发达经济体的成功经验也表明,在工业化中后期阶段,经济的稳定发展要两条腿走路,制造业和服务业缺一不可。 从产业发展层面看,当前中美贸易冲突下,中国面临“高端封锁”与“低端锁定”双重夹击。在此背景下,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是突破困局的重要举措。加强两个产业的融合发展有利于促进产业协同效应,突破产业间的条块分割,进一步减少产业间进入壁垒,放大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从而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下,如何处理好这两大产业间的融合关系? 一是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这个领域创新异常活跃,技术在不断突破,对外产业融合态势日趋明显。随着服务业分工深化与服务创新,服务业领

域不断拓宽,服务业与信息技术产业实现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制造业服务化、服务业制造化的特征将变得更加明显。 美国作为信息技术产业制造服务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其制造与服务融合型企业占制造企业的比重达58%,GE(通用电气)的“技术+管理+服务”模式所创造的产值已经占到公司总产值的2/3以上。在产业边界被逐渐打破的同时,建立在信息技术细化分工基础上的服务业和制造业互促共进将成为产业发展的主旋律。 二是处于同一价值链上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当前,价值链以制造为中心正向以服务为中心转变,服务作为中间投入要素,被越来越多地加入到在制造业产品的生产中,进而提升产品附加值。特别是处于同一产业链、价值链上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利用服务业特有的设计、研发、销售渠道、管理等各方面优势,以及其在产业链高端的控制力,有利于实现技术与制度创新基础上的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相互融通。

服务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服务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业的重要性日渐凸显,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和衡量地区综合竞争力与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滨城区立足市辖区优势,充分发挥服务业在城市经济中的主导和引领作用,以膨胀规模总量、提升能级水平、优化产业结构为目标,突出项目载体带动,大力培育产业集聚区,促进城区服务业实现园区化布局、集约化发展,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积极加快全域城市化建设,服务业发展呈现了总量大、速度快、质量好的态势。当前,正是滨城区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服务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服务业发展在规模、总量、质量上仍需进一步提升,要创新发展理念,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政策措施,完善发展规划,全力推进服务业优化升级。 一、服务业发展现状 (一)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总量规模不断扩大。2009年以来,全区服务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服务业总量不断膨胀, 2013年达到**亿元,是2009年的***倍;服务业对于转方式调结构成效显著,服务业比重从2009年的**上升到2013年的***%,年均提升**个百分点;服务业促进消费的作用明显,2013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是2009年的1.96倍,服务业已成为我区推动经济增长、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主导产业。 (二)质量效益显著提升,产业贡献稳步加大。服务业素质稳步提升,逐步成为全区财税增长的重要支撑。2013年,实现地方税收***亿元,占全部税收的比重达***%,对地税增长的贡献率

**%,拉动经济增长***个百分点。吸纳劳动力作用突出。2009-2013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增加***万人,第三产业不仅吸收了大量新增劳动力,而且吸收了部分农业和第二产业转移的劳动力,从而使2013年第三产业就业人数达到***万人 (三)产业结构逐步优化,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以金融保险、旅游业、现代物流、社区服务业、楼宇经济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迅速发展,服务业呈现出从传统向现代演变,从低端向高端挺进的良好态势。一是金融担保业发展势头强劲。目前,我区已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金融体系,辖区内共有各类金融、保险机构56家,兴业银行、招商银行等股份制商业银行经营良好,德州银行滨州分行试营业,全区引进市外股份制银行达到7家;众成担保、银泰小额贷款等担保、投资公司快速成长。二是物流业快速膨胀。陆港物流园区达成框架协议;外环线周围物流企业集聚,银河物流、宇航物流发展成行业龙头企业;侨昌农药物流、金龙水泥物流等专业物流运营良好;顺丰、韵达等快递公司发展迅速。三是文化旅游业品牌化发展。中海风景区已成为市民假日休闲的旅游乐园;休闲小街、禾家风尚、绿色生态基地,形成示范带动效应;杜受田故居、三河湖等旅游景区影响力不断提升。四是社区服务业日臻完善。社区服务业网络逐步建全,“12343”民生综合服务平台启动运营,逐步搭建起居民日常生活服务项目配送体系。五是楼宇经济(总部经济)崭露头角。滨州国际大厦、众城大厦企业集聚,国际金融中心、铂金时代加快建设。有“中国黄金首饰第一品牌”之称的老凤祥(山东)公司落户,成为我区引进的第一个中国五百强企业区域总部。 (四)投资力度逐年加大,发展后劲持续增强。项目带动投资、投资拉动发展的良性格局初步形成,服务业发展后劲进一步

先进制造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先进制造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xxxx xxx xxxxxxxxx 先进制造技术不仅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进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国际间科技竞争的重点。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经济进展的关键时期,制造技术是我们的薄弱环节。只有跟上进展先进制造技术的世界潮流,将其放在战略优先地位,并以足够的力度予以实施,,进一步推进国企改革,推动建立强大的企业集团。推进技术创新,推动大型企业尽快建立技术开发中心,广泛吸引人才,在重大技术创新项目中实行产学研结合,才能尽快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才能在猛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本文将详细介绍先进制造技术的含义、特点以及在我国的进展状况和进展趋势。 1 先进制造技术的含义和特点 1.1 含义 先进制造技术(AMT)是以人为主体,以运算机技术为支柱,以提升综合效益为目的,是传统制造业持续地吸取机械、信息、材料、能源、环保等高新技术及现代系统治理技术等方面最新的成果,并将其综合应用于产品开发与设计、制造、检测、治理及售后服务的制造全过程,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敏制造,并取得理想技术经济成效的前沿制造技术的总称。 1.2 先进制造技术的特点 1)是面向工业应用的技术先进制造技术并不限于制造过程本身,它涉及到产品从市场调研、产品开发及工艺设计、生产预备、加工制造、售后服务等产品寿命周期的所有内容,并将它们结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是驾驭生产过程的系统工程先进制造技术专门强调运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技术、自动化技术、新材料技术和现代系统治理技术在产品设计、制造和生产组织治理、销售及售后服务等方面的应用。它要持续吸取各种高新技术成果与传统制造技术相结合,使制造技术成为能驾驭生产过程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系统工程。 3)是面向全球竞争的技术随着全球市场的形成,使得市场竞争变得越来越猛烈,先进制造技术正是为适应这种猛烈的市场竞争而显现的。因

现代服务业发展状况及产业规模分析

一、现代服务业的内涵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本质上来自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社会分工的专业化等需求。具有智力要素密集度高、产出附加值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等特点。现代服务业既包括新兴服务业,也包括对传统服务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其本质是实现服务业的现代化。 现代服务业主要包括以下行业: (一)信息服务业。主要包括系统集成、软件等信息内容服务业和数字平台、网络等信息工具服务业。信息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中发展最为迅速的产业,也是现代服务业的基础性产业。 (二)现代商贸流通服务业。主要包括中央商务区、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产业。 (三)现代中介服务业。主要包括评估、仲裁、鉴定、认证等公证性中介服务业;会计、法律、保险等代理性中介服务业;设计、咨询、信息服务等服务性中介服务业。 (四)现代金融服务业。主要包括证券投资、个人理财、财富管理等现代金融产品;网上金融、电话银行、自助银行、电子货币、银行卡等金融工具;以信息技术为背景的信用和金融安全体系等。 (五)现代休闲服务业。主要包括旅游度假、人居环境建设、文化、体育等服务业。 (六)现代社区服务业。主要包括家政、物业等生活服务业,医疗、养老、贫困救济等社会保障服务业和户籍、卫生等社会管理服务业。 二、现代服务业的战略意义 (一)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 现代服务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增长点。国际经验表明,服务业加速发展期一般发生在一个国家的整体经济由中低收入水平向中上等收入水平转化的时期,今后15-20年,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类似的阶段。 (二)有效缓解就业压力 发展现代服务业是缓解就业压力的主渠道。与西方发达国家和绝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服务业平均吸收就业劳动力的比重仍然很低。从长远看,大力发展教育、文化等服务业,有利于从根本上改变劳动力素质结构,使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力资源强国。

先进制造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先进制造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xxxx xxx xxxxxxxxx 先进制造技术不仅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进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国际间科技竞争的重点。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经济进展的关键时期,制造技术是我们的薄弱环节。只有跟上进展先进制造技术的世界潮流,将其放在战略优先地位,并以足够的力度予以实施,,进一步推进国企改革,推动建立强大的企业集团。推进技术创新,推动大型企业尽快建立技术开发中心,广泛吸引人才,在重大技术创新项目中实行产学研结合,才能尽快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才能在猛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本文将详细介绍先进制造技术的含义、特点以及在我国的进展状况和进展趋势。 1 先进制造技术的含义和特点 1.1 含义 先进制造技术(AMT)是以人为主体,以运算机技术为支柱,以提高综合效益为目的,是传统制造业不断地吸取机械、信息、材料、能源、环保等高新技术及现代系统治理技术等方面最新的成果,并将其综合应用于产品开发与设计、制造、检测、治理及售后服务的制造全过程,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敏制造,并取得理想技术经济成效的前沿制造技术的总称。 1.2 先进制造技术的特点 1)是面向工业应用的技术先进制造技术并不限于制造过程本身,它涉及到产品从市场调研、产品开发及工艺设计、生产预备、加工制造、售后服务等产品寿命周期的所有内容,并将它们结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是驾驭生产过程的系统工程先进制造技术专门强调运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技术、自动化技术、新材料技术和现代系统治理技术在产品设计、制造和生产组织治理、销售及售后服务等方面的应用。它要不断吸取各种高新技术成果与传统制造技术相结合,使制造技术成为能驾驭生产过程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系统工程。 3)是面向全球竞争的技术随着全球市场的形成,使得市场竞争变得越来越猛烈,先进制造技术正是为适应这种猛烈的市场竞争而显现的。因此,一个国家的先进制造技术,它的主体应该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应能支持该国制造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2 先进制造技术的组成 先进制造技术是为了适应时代要求提高竞争能力,对制造技术不断优化和推陈出新而形

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分析

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分 析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分析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呈现出融合互动相互依存的态势,这种融合趋势成为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制造业服务化是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一种新型模式,是将企业价值链由以制造为中心向以服务为中心转变的过程。制造业服务化发展模式是有利于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和稳定发展的。应积极发挥市场主导作用,加快体制改革和创新,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 关键词:服务业制造业融合 以往将既不属于农业和采掘业,又不属于制造业和建筑业的行业统称为服务业,它们是各自独立的。现在,制造业与服务业之间已经形成交集,它们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制造业和服务业互相渗透、融合,制造业的服务化趋势已经显现。服务型制造是基于制造的服务和面向服务的制造,是基于生产的产品经济和基于消费的服务经济的融合。是制造与服务相融合的新产业形态,是一种新的制造模式。 一、服务型制造业与传统制造业的不同 服务型制造是基于制造的服务和面向服务的制造,是基于生产的产品经济和基于消费的服务经济的融合。是制造与服务相融合的新产业形态,是一种新的制造模式。传统观念认为,制造就是生产加工。实际上,生产并不等于制造。制造包括生产和服务两部分,制造=生产+服务。 在价值实现上,服务型制造强调由传统的产品制造为核心,向提供具有丰富服务内涵的产品的服务转变,直至为顾客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在作业方式上,由传统制造模式以产品为核心转向以人为中心,实现个性化生产和服务;在组织模式上,服务型制造的覆盖范围虽然超越了传统的制造及服务的范畴,但是它并不去追求纵向的一体化,它更关注不同类型主体相互通过价值感知,主动参与到服务型制造网络的协作活动中,在相互的动态协作中自发形成资源优化配置,涌现出具有动态稳定结构的服务型制造系统;在运作模式上,服务

生产与运营管理——制造业和服务业(复旦大学第二版) 要点总结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 第一章导论 1.生产管理:关于企业生产系统的设计、运行与改进。 (制造管理、生产管理、运营管理) 2.运营管理 2.1目的: 建立一个高效的生产制造系统、为企业制造有竞争力的产品。 (竞争力——产品的性能、质量、价格) 2.2决策: 战略(长期)决策 战术(中期)决策 产品的选择与设计、设备与生产方式的选择、职务与作业的设计、厂址选择、厂区与设备的平面布置、编制定员、年度与进度计划 控制(短期)决策 生产作业计划、进度计划、质量控制、库存控制、成本控制 3.系统职能:计划、组织和控制。 4.企业管理的职能:运营管理、市场营销、财务会计。 (运营管理与市场营销:运营管理处于基础和保证地位) 5.生产管理发展历程 科学管理——福特流水生产线——霍桑实验——管理科学—

—计算机技术与MRP ——JIT(准时化生产)、TQC(全面质量管理)、工厂自动化——服务质量和生产率——TQM(TQC)、质量保证——BPR(企业管理过程重组) ——大规模定制——供应链管理 6.生产管理的发展规律 (发展动力:市场需求的拉动力、科学技术的推动力) 影响因素: 外部原因——顾客需求偏好变化、技术、竞争对手、政治和法律。内部原因——产品老化、设备老化、质量指标下降、成本上升、系统内工作效率降低、企业员工士气不高。 第二章运营战略与竞争力 1.运营战略 (企业设计的一套运用自己资源的政策和计划、以支持长期竞争战略) 产品选择+ 生产能力需求计划+ 工厂设备+ 技术水平+ 协作化水平+ 劳动力计划+ 质量管理+ 生产组织 四个基本点:CQTF——成本、质量、交货速度、制造柔性 (制造柔性:企业为用户提供多样化产品的能力、) 两个观点:…(P30) 2.生产系统的竞争能力 ①缺乏竞争力

先进制造业的发展趋势

I 先进制造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 了我国先进机械制造技术的特点及现状,并阐述了我国先进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机械制造,特点,发展,现状, 趋势

II 目录 摘要 ............................................................................................................................................................... I 目录 ................................................................................................................................................................ I I 一先进制造技术的特点. (1) 1.1是面向21世纪的技术 (1) 1.2是面向的技术 (1) 1.3 是驾驭生产过程的系统工程 (1) 1.4 是面向全球竞争的技术 (1) 1.5 是市场竞争三要素的统一 (2) 二中国制造业现状分析 (3) 2.1以制造业为支撑,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贸易大国 (3) 2.2中国仍处于国际产业链的较低环节 (3) 2.3 中国制造业还没有产生世界一流的跨国公司 (3) 2.4 缺乏规模导致国内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低下 (4) 2.5 外资及其研发机构是对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实力的补充 (4) 2.6 技术创新不足导致中国制造业远离“世界技术创新中心” (5) 三中国制造业发展对策 (6) 3.1 完善体系 (6) 3.2 提高效益 (6) 3.3 制定技术标准 (6) 3.4 实现多元化 (7) 3.5 不断创新 (7) 四小结 (8) 五致谢 (9) 参考文献 (10)

“互联网+制造业服务化”融合发展分析

“互联网+制造业服务化”融合发展分析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互联网广泛的应用到人们生活中,生产的社会化、专业化分工和协作为制造业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与潜力,“制造业服务化”的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企业内外经济有着横向和纵向上的发展空间,从生产到发展,从提供产品制造到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制造业的价值链得到了不断的延伸,制造业由原本的工业经济体系在互联网的促进作用下逐渐转变为服务经济体系,深度的融了生产资源和市场信息,提升了制造业企业的创造力和企业价值。 一、制造业服务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有关信息显示,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由传统的制造业向着制造业服务化的方向转型升级,是时代的趋势,也是制造业突破原有企业价值的契机,互联网的普及优化了制造业的生产,制造业不再拘泥于传统的生产制作,而联合市场信息对企业制造的产品不断的改进,以互联网为媒介,通过对市场的调查,实现内外经济的紧密联合,由传统的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变,产品与服务紧密关联,互联网和制造业企业深度融合,在互联网提供的平台中搭建属于制造业企业的平台,制造业企业向服务化转型可明显提高自身竞争力,是互联网高速发展带来的机遇,通过集中企业实力发展自己的产业设计,倒在自己的产业品牌,将制造环节和市场营销同样重视,彼此在独立的情况下完成深度的融合,通过产品设计和市场策划进行生产,生产过后通过市场反馈进行自身改进,提高自身实力和竞争力,随着制造业服务化的推进,制造业逐渐焕发了新的活力。由传统的单一收入逐渐转变成了销售品和提供服务共同收入,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内部体系,多数企业通过信息技术运用远程监控以及运维等为消费者提供服务,或将制造部门独立,企业专注于发展产品设计以及市场策划、经营管理等方面,或将信息服务、运维服务、系统集成紧密联合,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周到服务,打造

精选中国服务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分析资料

前言 改革开放后,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发生了根本转变,服务业日益受到重视,传统的服务业得到了恢复,新的服务业得到了发展。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从1979年的21.4%,增长到1988年的30.5%,2008年又增长到40.1%。①我国服务业尽管有了较大较快发展,但总体比较落后,比重偏低,质量较差和结构不合理的发展格局并没有根本改观,不但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而且明显落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水平。 一、我国服务业发展的现状 虽然反映服务业或第三产业发展状况的综合指标较多,但国际通行的衡量一个国家服务业发展水平的指标主要有: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就业人数比例、对国民经济的推动力和投资额比例。下面就根据这几个主要方面来分析一下中国服务业的发展状况。 (一)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日益上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传统服务业得以迅速恢复,许多新兴服务业得到快速发展,第三产业在20世纪80年代平均每年增长10.9%,超过了同期GDP8.9%的增速。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服务业发展速度有所减缓,增加值和增长率分别呈下降趋势,1990年服务业产值占GDP比重为27.1%,2000年只增长到33.4%。进人21世纪后,服务业发展相对于工业(第二产业)仍较慢,但到2005年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达40.1%(这一比重的提高与2005年全国经济普查后对相关数据进行调整有一定关系),2006年则占40.0%,又有所下降,因为这一年第二产业比上一年增长13.0%,而第三产业只增长12.1%,所以出现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不升反降的情况。2007年与2008年服务业产值比重仍然在40%左右徘徊。总体上看,我国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还是逐步提高的。服务业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员中的比例逐步上升。改革开放初期的1980年,第三产业就业人数为5 532万人,占总就业人口的13.1%,而到1995年,服务业从业人员达16 880万人,是1980年的3倍,服务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口的比例上升为24.8%。到2000年,服务业从业人员占总就业人口的27.5%,所占比重比1980年提高了1倍多,2005年又增加到23 771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提高到31.4%,2008年则达到25 717万人,比重也进一步提高33.2%。从就业分布看,主要包括国有单位(主要是政府部门、国有企业和公共事业单位等),城镇集体、城乡个体劳动者,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外资和其他所有制企业等,且这些行业及所有制企业从业人员比重都发生了较大变化。1978年,城镇和乡村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分别为23.7%和76.3%,其中,城镇就业人口中,国有单位占78.3%,集体单位占21.5%,个体劳动者占0.2%。到2008年,城镇和乡村就

先进制造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浅谈先进制造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xxxx xxx xxxxxxxxx 先进制造技术不仅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国际间科技竞争的重点。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制造技术是我们的薄弱环节。只有跟上发展先进制造技术的世界潮流,将其放在战略优先地位,并以足够的力度予以实施,,进一步推进国企改革,推动建立强大的企业集团。推进技术创新,推动大型企业尽快建立技术开发中心,广泛吸引人才,在重大技术创新项目中实行产学研结合,才能尽快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 销售及售后服务等方面的应用。它要不断吸收各种高新技术成果与传统制造技术相结合,使制造技术成为能驾驭生产过程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系统工程。 3)是面向全球竞争的技术随着全球市场的形成,使得市场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先进制造技术正是为适应这种激烈的市场竞争而出现的。因此,一个国家的先进制造技术,它的主体应该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应能支持该国制造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2 先进制造技术的组成 先进制造技术是为了适应时代要求提高竞争能力,对制造技术不断优化和推陈出新而形

成的。它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概念。在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和同一国家的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技术内涵和构成。从目前各国掌握的制造技术来看可分为四个领域的研究,它们横跨多个学科,并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 2.1 现代设计技术 1)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包括:有限元法,优化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模糊智能CAD等。 2)性能优良设计基础技术包括:可靠性设计;安全性设计;动态分析与设计;断裂设 7)过程设备工况监测与控制。 2.4 系统管理技术 1)先进制造生产模式; 2)集成管理技术;3)生产组织方法。 3先进制造技术的国内外现状 3.1国外先进制造技术现状 在制造业自动化发展方面, 发达国家机械制造技术已经达到相当水平, 实现了机械制

服务业发展情况汇报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服务业发展情况汇报 篇一:服务业发展情况汇报修改 阜新市服务业发展情况汇报 省政府召开全省加快发展服务业工作会议后,阜新市委、市政府立即落实,按照会议精神和省政府1号文件的要求,结合阜新实际制定了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启动实施四年行动计划。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阜新市落实全省服务业工作会议精神情况 阜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服务业发展,铁民书记亲自主持服务业发展调度会,并视察推进服务业重点项目。忠林市长亲自主持召开了全市加快服务业发展工作会议,明确了任务目标,责任主体和推进步骤。市政府相继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实施意见》、《加快服务业发展重点工作任务分解表》和《20XX年服务业发展任务分解表》,明确了工 作目标、具体任务和完成时限,市直各相关部门和各县区分别制定了本行业和本地区的四年行动计划,形成了条块结合、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

进一步完善了服务业的工作机制。调整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市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各县区也相应成立了领导推进机构。建立健全了服务业发展的调度机制、统计体系和运行分析机制。实施每月一调度,两月一评估,季度一通报,督促重点工作的落实。提出了《加强服务业统计工作的意见》,建立了33项服务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加强了对服务业工 作的督导考核。 二、全市服务业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一季度全市服务业实现了首季开门红,服务业增加值实现 49亿元,同比增长10.7%,高于gDp增速2.6个百分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39.5%,比去年同期提高2.2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实现63.66亿元,增长12.8%,高于全省平均0.6个百分点。 全市服务业实现税收14.03亿元,同比增长24%,占全 社会税收比重为56.8%。全市营业税实现2.53亿元,受“营改增”影响同比下降8.99%,按照可比口径增长5.5%。 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一季度,全市服务业共完成投资12.1亿元,增长48.1%。一季度,房地产和金融业成为拉动服务业增长的主要动力,增加值增速分别达到15.3%和15.6%。 四月份以来,阜新服务业仍然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房

我国先进制造技术发展趋势

我国先进制造技术发展趋势 及目前存在的问题 【摘要】随着先进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制造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制造业的不断发展,先进制造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是在对近年来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研究,发现我国在先进制造技术方面和国外有较大的差距,特别是我国制造业的自动化,信息化水平不高.因此,大力发展和应用先进制造技术,用其改造传统产业和形成高技术产业,提升我国制造业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组织结构,增强其技术创新能力,产品开发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是制造业特别是机械制造业走出困境的关键性措施.因此,要进一步结合制造业的特点,并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展望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前景及趋势特征。 【关键词】先进制造技术/发展趋势/问题/解决措施 1、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开始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投入到先进的制造技术和先进的制造模式的研究和实施策略之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科学技术有日新月异的变化和发展,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与先进的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为了迎接新的挑战,必须认清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缩短与先进国家的差距,使我国的产品上质量、上效率、上品种和上水平,以增强市场竞争力,因此,对制造技术及制造模式的研究和实施是摆在我们面前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 2、本论 2.1我国先进制造技术发展趋势 近年来,制造工程领域的新技术如雨后春笋般诞生,如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虚拟生产、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这些新技术的产生运用决定了先进制造业未来的发展方向。[1] 精密化 精密加工、特种加工、超精密加工技术、微型机械是现代化机械制造技术发展的方

先进制造业与信息化6种融合类型分析

先进制造业与信息化6种融合类型分析 先进制造业的内涵包含了三个层次:微观产品和技术工艺层面、中观企业经营管理层面和宏观市场网络结构层面,结合互补性融合与替代性融舍2种融合类型分析,最终产生了信息化与先进制造业的6种融合类型。通过分析6种融合类型的特点,为我国信息化与先进制造业融合提供了参考建议。 绪言 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已经成为推动全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源动力,从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看,工业化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而信息化是工业化之后,经济社会发展的又一个新阶段;从社会经济结构变迁的角度看,信息化是在工业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经济形态,是工业革命后的又一次产业革命,必将会带来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的重大变革,催生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工业化起步较晚,1953年开始执行的“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是我国有计划、有步骤的工业化进程的开端,经过近60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处于工业化发展中期阶段,而由信息技术引爆的新技术革命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的如火如茶,使我国面临着推进工业化的挑战,同时还面临着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挑战。针对这一特殊时期,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一“五化”并举,“两化”融合的战略思考,从锻造国家竞争优势的高度诠释了工业化和信息化互动发展的内涵,为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实践、理论研究提出了重要的命题。 一、先进制造业与信息化融合的内涵 1.1 先进制造业与信息化融合的意义 “先进制造业”是学术界近年提出的新概念,先进制造业是指制造业不断吸收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机械、材料以及现代管理技术等方面的高新成果,并将这些成果综合应用到制造业的生产、制造模式、运营管理和市场网络组织中,体现了技术先进性、制造模式先进性、管理模式先进性、和市场网络组织先进性,因此从广义的角度看,先进制造业包括了先进制造技术、先进制造模式、运营管理模式和先进的市场网络组织,另外,先进制造业利用先进技术,包括信息技术、新环保技术等,把数字化或者更环保的技术、产品和服务嵌入传统产品和服务,增强产品的信息传输、存储和处理功能,或者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降低环境污染,从而形成先进制造产品。因此,先进制造业的内涵包含产品/服务、技术/工艺、制造模式、运营管理和市场网络结构5个维度,具体含义如图1所示。 图1:先进制造业的内涵 通过上图可以认识到,信息技术属于一种渗透性技术,可以渗透到先进制造业的各个纬度,因此,促进先进制造业与信息化融合,对我国先进制造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研究信息化与先进制造业融合,也必须依据先进制造业的内涵加以阐释。 1.2 先进制造业与信息化融合层次 信息化与先进制造业融合是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一个重要领域,周振华教授认为实际的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百动发生在产品、生产经营和产业三个不同层次。信息化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具有类似的承载主体,先进制造业与信息化融合可以分为微观层面、中观层面和宏观层面,微观层面表现为产品和工艺技术的信息化改造,中观层面表现为企业制造模式和运营管理模式的信息化提升,宏观层面表现为制造业企业市场网络组织的信息化变革,具体划分见图2所示。 图2:先进制造业与信息化融合的内涵 1.2.1 先进制造业与信息化在微观层面的融合 先进制造业与信息化融合在微观层面表现为产品信息功能的拓展和加工工艺的改善。产品信

服务业发展情况分析

服务业发展情况分析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中国服务业发展及相关政策分析 摘要:中国服务业的发展,已经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变迁而走过了不平凡的数十年。在这期间,服务业发展从弱小到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服务业劳动就业已经成为全社会劳动就业的主力军。然而,服务业仍表现为总体发展水平不高、结构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平衡、竞争力不强的态势。中国服务业这些年的发展,有许多值得总结的经验,也有一些需要吸取的教训。展望未来,中国服务业发展前景广阔,条件具备的地区有望建立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服务业发展既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也需要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和行之有效的体制机制保障。 关键词:服务业;发展历程;政策分析 一、发展历程总结 (1)服务业增长速度明显加快,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过半 改革开放之前,由于受物质生产部门优先发展战略、服务部门为非生产性寄生部门的指导思想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都不重视服务业的发展。这期间,中国服务业发展落后可见一斑。1978年开始的中国经济改革启开了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大门。与此同时,作为国民经济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服务业(在统计局的资料中被称之为第三产业),也获得了高速的增长。服务业增加值从1978年的860. 5亿元增加到了2015年的346149亿元。 据中国统计年鉴提供的最近20年来的服务业增加值及其增速来看,中国的服务业一直保持着10%以上的高增长率,尤其是在2006年至2011年,这六年间服务业增加值增加了135%。而在2015年,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首次超过了50%,这意味着第三产业的GDP占比超过了第一、第二产业之和,成为了支持国民经济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多维度分析:先进制造业全球发展新趋势

多维度分析:先进制造业全球发展新趋势 制造业是一国之基,如今各国纷纷加重制造业的竞争力,力图以创新科技来发展先进制造业,在新工业革命中占据一席之地,多维度看全球先进制造业发展新趋势,分析全球制造业局势,以期更好的为制造业发展提供方向。 生产手段: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和装备将贯穿产品的全生命周期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信息化普及水平的提高,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智能技术日益渗透融入到产品研发、设计、制造的全过程,推动产品的生产过程产生了重大变革。一方面,研发设计技术的数字化、智能化日益明显,缩短了设计环节和制造环节之间的时间消耗,极大地降低了新产品进入市场的时间成本;另一方面,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等智能装备在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机器换人”已经成为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力成本的重要手段。同时,云计算等新技术和新平台不断涌现,全球的产业链、创新链的运转更为高效,异地设计、就地生产的协同化生产模式已经为企业所广泛接受和采用。 发展模式:绿色化、服务化日渐成为制造业转型发展新趋势 生态环境与生产制造的矛盾日益激化,推动了全球工业设计理念的革新和传统技术的改造升级,以实现资源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对生态环境破坏的最小化。欧美的“绿色供应链”、“低碳革命”、日本的“零排放”等新的产品设计理念不断兴起,“绿色制造”等清洁生产过程日益普及,节能环保产业、再制造产业等静脉产业链不断完善,都表明制造业的绿色化发展目标已经成为制造业的共识。而低能耗、低污染的产品也逐步显示出其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同时,服务化也已经成为引领制造业产业升级和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制造业走向高级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制造业的生产将从提供传统产品制造向提供产品与服务整体解决方案转变,生产、制造与研发、设计、售后的边界已经越来越模糊。 组织方式:内部组织扁平化和资源配置全球化已成为制造业培育竞争优势的新途径 在企业内部管理方面,传统的工业化思维以层级结构管理企业的内部运行,以串联结构与上下游企业共同形成产业链条,强调管理组织等级分明,强调企业业务“大而全”,难于适应市场和产品的多样化需求。而当前的互联网思维强调开放、协作与分享,要求减少企业管理的内部层级结构,在产业分工中注重专业化与精细化,企业的生产组织更富有柔性和创造性。在企业资源配置方面,受信息技术影响,制造业全球化的步伐加快,生产和流通方式、贸易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企业通过网络将价值链与生产过程分解到不同国家和地区,技术研发、生产以及销售的多地区协作日趋加强。 发展格局:比较优势动态变化将重塑全球制造业版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