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发展的四个维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发展的四个维度

一、教师发展:发展什么

和所有人一样,教师的角色与身份是多元的。作为一个生命的人,他应该生机勃发、意趣盎然,而非精神萎顿、情感苍白;作为一个文化的人,教师负有传承文明的特殊使命,他应该学养丰富、德品高企,而非捉襟见肘、人格庸琐;作为一个社会的人,他应该是权利和义务的统一体,全力奉献社会,同时得到社会的承认——物质和精神的承认;作为一个职业的人,他应该勤奋、敬业、不断实现自身的专业化成长,而非敷衍塞责、不思进取。

如此,构成了教师发展的四个维度:生命;文化;社会;职业。

二、教师发展:瓶颈何在

三方面的因素构成教师发展的障碍:“泛道德”的文化观念;“应试教育”的社会流弊;教师主体意识的严重缺失。

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着强烈的“泛道德化”倾向。流弊至今,教师被剥夺了做一个“人”的资格,而被推上了“神”的祭坛,尽管中国教师从未享受过真正的尊重——失却物质承认的“精神尊重”是虚假和虚幻的。教师在强势的社会期待面前,只有选择“无私奉献”作为自己的安心立身之基。传统观念的误区在于将“道德人”混同于“公民人”,过分强调教师的义务,从而造成对教师公民权利事实上的剥夺。

改革开放以来,“应试教育”的狂潮愈掀愈烈。尽管从政府到民间,人们在理智上无不深恶痛绝,但中国严峻的就业形势不出现彻底改观,应试教育就不会失去其生存的空间和土壤。表面上,“应试教育”的确提升了教师职业的重要性,但这种提升从根本上来说是违背教师的天职和本性的——和知识一样,教师被彻底的异化,成为学生获取高分的工具。教师的知识、学养、个性发展不再重要(其实,它们从来就没有重要过),不择手段地攫取分数成了教师唯一的使命,也成了社会评价教师的唯一标尺。

在观念和功利两把戒尺下面,教师成了最规矩的“学生”,尽管整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早已更动——不耻言利、个性张扬。工作超时超量成了教师的专利,也成了教师的光荣。按马斯洛的标准去划分,绝大部分教师“需要层次”的满足仅

停留在“爱与归属、尊重”的层面,“自我实现”的梦想不是从未有条件萌发过,就是被严酷的现实所扼杀。在相当一部分教师的内心深处,激情澎湃、活力勃发似乎与“为人师表”相背;“讲究学养”是专家学者的事,与基础教育从业者无关;教师就得“春蚕到死”、“蜡炬成灰”,强调自己的权利显然不够“道德”。凡此种种。

如此,中国教师的职业道德应该是世界一流了,但事实告诉我们,效果未必最佳。

新中国立国50余年,至今尚未有人尝过诺贝尔奖的滋味——包括教师和教师的学生。是为证。

三、教师发展:难局解析

假设提问:牺牲一代教师,是否可造就一代英才?

此等逻辑,并非危言耸听,我认为,前半句,正是中国基础教育的现实写照;后半句,乃中国基础教育的痴人之梦。历史已经证明。如果我们不加以反思和改变,她必将继续证明下去。

我赞成“为人师表”这句话本身。从纯语义的角度看去,的确道出了健康发展的教师对学生健康发展的意义和价值。如果将其放在中国化的具体语境中解读,更多的则是对教师生命力的扼杀和对其发展权利的剥夺,属于经典的中国式“泛道德主义”话语。

活力萎顿的教师,不可能造就健康流畅的生命;视野狭窄的教师,不可能带出纵横捭阖的学生;不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教师,不可能刻意培植学生的主体意识;无法实现自身专业化成长的教师,不可能真正赋予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作为我对于“为人师表”的反证。

结论:我们必须造就出全面发展的教师——生命、学养、公民意识、职业道德全方位的发展。如此,方可期待真正全面发展的学生的出现。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指出:“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其他人自由发展的前提和条件。”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人的发展的充分尊重和高度期予。

其中,必然包含教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