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卫生学》课后思考题汇总[1]

《学前卫生学》课后思考题汇总[1]
《学前卫生学》课后思考题汇总[1]

学前卫生学课后思考题汇总

题型:选择判断问答简答分析

第一章

1.儿童骨骼成分有什么特点?对此,组织儿童活动时应注意什么?

小儿的骨头就像鲜嫩的青枝,易被弯曲。其骨头的化学成分除水分以外,还有无机盐和有机物。无机盐(主要是钙盐)赋予骨骼硬度,有机物(主要是蛋白质)赋予骨骼弹性。其比例各占二分之一。所以小儿的骨头韧性强、硬度小,容易发生变形,一旦发生骨折,还可能出现折而不断的现象,称为“青枝骨折”。

①让孩子多在户外活动,运动和阳光是长骨骼的“营养素”。

②教育孩子不要从高处往硬地上跳,避免伤着骨盆。

③教育孩子坐有坐相,站有站相,预防脊柱变形。

④勿猛力牵拉孩子的手臂,以防伤着肘关节。

2.为什么要用鼻呼吸?张口呼吸有什么害处?

鼻是呼吸道的起始部分,是保护肺的第一道防线,鼻腔对空气起着清洁、湿润和加温的作用。

张口呼吸不利于健康。入睡鼾声大作,夜寐不宁,白天精神萎靡;用口呼吸,日久,上唇翘起,开唇露齿;因呼吸浅,肺部扩张不全,可致“漏斗胸”;吃饭时忙着喘气,则“囫囵吞枣”,日久,消化不良,多有贫血。由于营养和氧气供应不足,小儿的身心发育均受到影响。

3.儿童声带有什么特点?怎样保护嗓音?

幼儿声带还不够坚韧且容易疲劳,如果经常哭喊或扯着嗓子唱歌等,不注意,则声带充血肿胀、变厚,就成了“哑嗓子”,发音时失去圆润、清亮的音质;小儿音域窄。

唱歌的场所应保持空气新鲜,避免尘土飞扬,温度湿度适宜。冬季不要顶风喊叫、唱歌;夏天刚玩得挺热,不要停下来马上就吃冷食。得了伤风感冒,要多喝水、少说话,因为这时最易哑嗓子。

4.乳牙的生理功能是什么?

咀嚼食物,帮助消化;

和小儿的音容笑貌有关,促进颌面部的正常发育;

有助于正常发音,使小儿口齿伶俐;

其齐整对恒牙顺利萌出有重要作用

5.为什么要特别注意保护六龄齿?

1)六龄齿钙化、萌出时间最早

2)六龄齿是发挥咀嚼功能的“中坚力量”

3)六龄齿作为诊断牙颌畸形的依据

4)六龄齿对颌骨发育有重要影响

5)六龄齿是整个恒牙列中最容易患病的牙齿

6.情绪对消化功能有什么影响?

人的消化功能对情绪变化十分敏感。在积极、愉快的情绪状态下,胃粘膜会充血发红,胃肠蠕动加强,消化腺分泌正常,有利于实现正常的消化功能。当处于抑郁、忧伤、失望、悲痛等不良情绪状态下时,胃粘膜因缺血而显得苍白,胃肠活动减弱,胃粘膜分泌减少,胃内酸度下降,不利于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而如果长期愤怒、焦虑,胃液的分泌可持续升高,使胃内酸度过高,使胃液对胃粘膜的消化作用大于粘液的中和作用及粘膜的自我修复能力,由此导致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所以,应注意餐前心理调节;就餐时人的注意力应集中在饮食活动上;就餐的环境应干净、整洁,还可播放一些旋律优美的音乐,营造良好的氛围;就餐后同样应注意心理调节:饭后散步的作用不仅在轻微活动对胃肠功能的促进上,而且在于散步过程中人有轻松愉快的心理,饭后不可马上投入工作,应有一段心情愉快的休息时间,使胃肠能正常地完成其消化功能。

7.儿童皮肤的有什么特点?怎么保护?

保护功能差、调节体温的功能差、渗透作用强

①常洗澡、洗头,勤剪指甲:洗澡时把脖根、腋窝、大腿根、外阴等部位都洗干净,要避免皂沫进入幼儿眼睛;洗手时把手指头缝、指

甲缝都洗干净;理发时不要碰破头皮;指甲长了要剪短,剪指甲时,顺着手指尖剪成半圆形,剪脚趾甲,两端只需稍剪去一点,使趾甲边缘是平的;选购质地柔软、吸水性强、不掉色的衣料做内衣;不用化妆品遮盖小儿天然健美的肌肤;不佩戴各种金属饰物。

②锻炼增强机体对冷热的适应能力:空气、阳光和水是三件宝,经常带小儿在户外活动,可以改善皮肤的血液循环,增强体温调节能力,

遇到冷热的刺激反应灵敏,使体温保持相对的恒定;在室内也可以利用冷空气进行锻炼;幼儿从夏天开始就可用冷水洗脸、洗手;冬

天仍然坚持用冷水洗脸,作为锻炼;晚上用温水洗以更好地清洁皮肤。

③凡盛过有毒物品的容器要妥善处理,绝不能让小儿弄到手,拿着玩;在皮肤上涂拭药物也要注意药物的浓度和剂量,不得过量。

8.在幼教中,如何利用优势原则、镶嵌式活动原则、动力定型?举例说明

幼儿神经系统发育具有容易兴奋、容易疲劳的特点,所以

在教小儿干什么事,或学习什么的时候,要想方设法引起小儿的兴趣(优势原则)

小儿干一件事情坚持不了多久,因此需要经常变换活动内容、方式,使小儿不觉疲劳(镶嵌式活动原则)

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吃喝拉撒睡玩,妥善安排,建立起生活节奏,习惯成自然(动力定型)

9.新生儿的睡眠和觉醒分为几种状态?

深睡、浅睡、瞌睡、活动觉醒、安静觉醒、哭

10.影响儿童体格发育的因素是什么?

遗传因素;营养;体育运动和劳动;生活制度;疾病;环境:生活环境、其他环境因素,如季节、大气、噪音等

第二章

1.儿童热能消耗在哪几方面?和成人有什么区别?

基础代谢、摄取食物排泄废物、生长发育、从事劳动和活动

基础代谢高;随着儿童长大,所需热能增加,如供应不足,儿童会感到疲乏;生长发育所需热能是儿童特有的

2.蛋白质的生理意义?

构造新细胞、新组织;修补组织;调节生理功能;供给能量

3.脂肪、碳水化合物、无机盐的生理意义?

脂肪:储存能量、保护机体、构成组织的成分、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提供必需氨基酸、增进食欲

碳水化合物:(可吸收部分)提供热能、构成组织、维持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合成肝糖元和肌糖元、有抗生酮作用、减少蛋白质的消耗无机盐:调节细胞通透性,酸碱平衡,维持正常渗透压,神经肌肉兴奋性。

4.哪些因素可影响钙的吸收利用?

有利:维生素D是促进钙吸收的主要因素,乳糖也可促进改的吸收,氨基酸与钙结合形成可溶性钙,故膳食中蛋白质供给充足有利于改的吸收利用。

不利:摄入过多的脂肪,可因大量脂肪酸与钙结合成不溶性皂化物,使钙自粪便排出。谷类及谷类外皮中含有植酸,与钙可结合成不溶性植酸盐,使钙的吸收率降低。一些蔬菜如园叶菠菜等含草酸多,草酸与钙形成不溶性草酸钙,不利于钙的吸收。在选择供钙食物时,不能只考虑钙的含量,还应注意其草酸含量。

5.铁、锌、碘的生理意义?

铁:铁大部分存在于红细胞中,是组成血红蛋白的原料,参与体内氧的运输和利用。机体缺铁,可患缺铁性贫血。

锌:参与多种酶的合成,在维持机体正常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锌还参与细胞内核酸及蛋白质的合成,与生长发育密切相关;体内胶原和角蛋白的合成也必须有锌,因此锌对维持头发、皮肤的健康有重要作用。总之,锌对促进儿童生长,保持正常味觉,促进创伤愈合以及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均有重要作用。

碘:是构成甲状腺素的原料,碘的生理功能是通过甲状腺素来实现的,甲状腺素对细胞代谢的调节有重要作用,对集体的正常生长发育有直接影响。

6.什么是胡萝卜素?有什么生理意义?

维生素A原

胡萝卜素在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视黄醇)后发挥其生理作用,维生素A与正常视觉有密切关系,与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成有关,还能促进正常的生长发育,提高机体免疫力。

7.为什么提倡母乳喂养?

出生头4-6个月,母乳是最好的食物和饮料;母乳喂养可使婴儿少得病;母乳的成分更有利于脑的发育;母乳喂养可给与婴儿更多的母爱;哺婴,对母亲也有益。

8.为婴儿添加辅食的目的和原则是什么?

补充乳类的不足;增加营养以促进生长发育;为断奶做准备。

加辅食的量由少到多;食物由稀到稠,从流质到半流质,再到固体食物;食物由细到粗;增加食物品种,要习惯了一种再加另一种;添加新的辅食要在婴儿健康消化功能正常时。

9.《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内容是什么?对幼儿膳食有什么指导意义?

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2)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3)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4)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

5)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膳食6)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

7)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适当8)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

9)如饮酒应限量10)吃新鲜卫生的食物

切忌“食物圈”过于狭窄,品种单调,主食,五谷杂粮搭配着吃;副食,每样菜量少些,种类多些,勤着变换;由于水果含无机盐较少,且水果吃多了会影响摄取其他食物,所以蔬菜水果不宜互代,儿童应该多吃水果和蔬菜;儿童正在长身体,需要优质蛋白质和钙质作为长身体的原料,常喝牛奶有益于他们的生长发育。由于肥肉和荤油含饱和脂肪酸多,给儿童配膳要以植物油为主;儿童的进食量要适度,以保持适宜的体重;口味形成在儿时,为儿童配膳要使他们的口味有益于健康;生长发育中的儿童不应喝酒;为儿童配膳,在采购、烹调、储存过程中都要注意食物的新鲜卫生,还要严防食物中毒;引导儿童用好零用钱;多吃糖有增加龋齿的危险,尤其是儿童不应吃太多的糖和含糖食品。

10.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饮食习惯?

按时定位进食,食前有准备;饮食定量,控制零食;不偏食;注意饮食卫生和就餐礼貌;从家庭做起:“家庭食物圈”以科学为指导,安排好正餐以外的“点心”,创造和谐的餐桌气氛。

第三章

1.什么是出生缺陷?主要病因是什么?

新生儿刚出世就有疾病:①胚胎在母体子宫内就具有的疾病或损伤;②胎儿娩出时在产道中得到的疾病或损伤

遗传因素(由于生殖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染色体或其上的基因有缺陷导致的,如白化、血友)和环境因素(主要指影响子宫内环境的因素,包括孕期受到放射线、感染、药物、环境化学物的作用等)

2.新生儿抚触对其身心健康有什么好处?

婴儿抚触产生的生理和心理效用,可以解除“皮肤饥渴”,避免出现烦躁不安、睡眠不稳、体重增长缓慢等现象

3.如何预防佝偻病?

预防先天性佝偻病:孕妇要经常晒太阳,饮食要含钙丰富;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食;多晒太阳;补充维生素D

4.如何预防缺铁性贫血

注意孕母的营养,多吃含铁丰富的饮食;合理喂养婴儿,自出生后满3个月,添加含铁丰富的辅食,注意纠正幼儿偏食的习惯;及时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有钩虫病,要进行驱虫治疗;早产儿、双胎儿可补充铁剂。

5.龋齿的病因?

口腔中细菌的破坏作用;牙面牙缝中的食物残渣;牙齿结构上的缺陷:牙釉质发育不良、牙齿排列不齐

6.为什么斜视可导致弱视?

因斜视引起复视(视物成双)和视觉紊乱,使患儿感到极不舒适,为了消除这种不适,视中枢就主动抑制由斜视眼传入的视觉冲动,该眼视功能长期被抑制,就形成弱视。

7.常用的物理降温法有哪些?

头部冷敷:把小毛巾折叠成几层,放在冷水里浸湿,拧成半干以不滴水为度,敷在前额,每5--10分钟换一次毛巾。也可以用热水袋灌进凉水或小冰块,作成冰枕,枕在头后。也可将冷湿毛巾放在腋窝、肘窝、腘部、腹股沟(大腿根)等大血管通过的地方。若冷敷时发生寒战、面色发灰,停止冷敷。

酒精擦拭::酒精容易挥发,能比较快地使体内热量放散。可将70%的酒精或白酒加一倍水,把小毛巾浸泡在里面,擦拭颈部两侧、腋下、肘部、腘部等处。擦拭时注意避风,以免着凉。

8.对腰部受伤者如何进行现场急救?

严禁伤者弯腰、走动,也不得搀扶、抱持伤者使腰部弯曲,应由数名救护者动作一致地托住伤者的肩胛、腰和臀部,将伤者“滚”到木板上,伤者俯卧,用宽布带将其身体固定在木板上。运送过程中,要尽量平稳。

9.骨折的现场急救原则是什么?

限制伤肢再活动,避免断骨再刺伤周围组织,减轻疼痛。

10.如何处理鼻出血?

1)安慰孩子不要紧张,安静坐着

2)头略低,张口呼吸

3)止血后,2-3小时内不要做剧烈运动

4)出血较多时,可用脱脂棉卷塞入鼻腔,填塞紧些才能止血

5)鼻出血仍不止,立即去医院处理

6)如果平时常发生鼻出血,而且皮肤上常有瘀斑,小伤口出血也不易止住,应去医院做全面检查。

第四章

1.什么是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基础免疫、加强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先天免疫)是生来具有的免疫系统,是人类在种系进化中,长期与病原微生物斗争而发展、完善的一种生理功能。不针对某一种病原微生物的,而是对多种病原微生物有防御作用。包括①皮肤黏膜的屏障作用②吞噬细胞和体液的防御作用③血脑屏障作用特异性免疫:当抗原(细菌、病毒等)进入人体后可激发人体的免疫细胞产生一系列反应,最终产生抗体,有很强的针对性。

基础免疫:选择几种对小儿威胁较大的传染病的疫苗,在短期内,有计划地对小儿进行预防接种,使小儿获得对这些传染病的特异性免疫力,并为今后的免疫打下基础。

加强免疫:进行基础免疫后,机体获得相当强的免疫力。经过一定时间,免疫力逐渐下降,当下降到一定程度时,重复接种一次,就很容易使免疫力再度提高,以巩固免疫效果。

2.传染病的特性?

有病原体:病原体是指周围环境中能使人感染疾病的微生物;

有传染性:病原体经过一定的途径进入易感者体内,使之感染发病;

有免疫性:传染病痊愈后,人体对该传染病有了抵抗能力,产生不感受性;

病程发展有一定的规律性: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

3.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传染源:⑴ 病人⑵ 病原携带者⑶ 受感染的动物;

传染途径:(1)空气飞沫传播(2)食物传播(3)水源传播(4)土壤传播(5)日常生活接触传播(6)虫媒传播(7)直接接触传播(8)医源性传播(9)母婴传播;

易感者

4.预防传染病的主要措施?

“三早”: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切断传染途径;保护易感儿:(1)增强儿童体质,提高非特异性免疫能力(2)预防接种

5.麻疹、风疹、幼儿急诊(病毒性急性出疹性传染病)的主要区别?

6.流行性感冒、腮腺炎、手足口病的症状?

流行性感冒:①潜伏期为数小时至一二日。起病急,寒战、头痛、咽痛、乏力、眼结膜充血;

②以胃肠道症状为主者,可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③以肺炎症状为主者,发病1-2日后即出现咳嗽、气促、气喘、发绀等症状

④部分病儿有明显的精神症状,如嗜睡、惊厥等

⑤婴幼儿常并发中耳炎。

腮腺炎:①起病急,有发烧、畏寒、头痛、食欲不振等表现。

②1-2天后腮腺肿大。肿大以耳垂为中心,边缘不清,有轻度压痛。张口或咀嚼时感到腮腺部位胀痛,尤其吃硬的或酸的食物时疼痛加剧。

③经4-5天后腮肿消退

手足口病:①潜伏期4-6日。最先出现轻微的症状,如发烧、全身不适、咳嗽、咽痛等;

②在指(趾)背面、侧缘、手掌、足跖,尤其是指(趾)甲周围,有时在臀部、躯干、四肢发生红色斑丘疹,很快发展成水疱;

③口腔内在舌、硬腭、颊粘膜、齿龈上发生水疱,破溃后形成浅在的糜烂,可因疼痛影响进食;

④一般于8-10天水疱干涸,病愈。

7.如何预防蛔虫病?

积极治疗蛔虫病,以减少散播虫卵的机会;改善环境卫生,讲究饮食卫生、个人卫生

8.如何根治蛲虫病?

避免重复感染;培养个人卫生习惯;勤换衣服、勤晒被褥;驱虫药有驱虫灵、肠虫清等,药量遵医嘱

9.甲型肝炎和乙型肝炎传播途径的区别?

甲型肝炎:病毒存在于病人的粪便中,粪便污染食物、饮水,经口造成污染;由于水源受到污染,泥蚶(han)、牡蛎等水产品有浓缩并贮存甲型肝炎病毒的能力,食上述被污染的水产品可造成爆发性的甲型肝炎流行。

乙型肝炎:病毒存在于病人的血液中,病人的唾液、乳汁等体液中带有病毒。含有乙型肝炎病毒的极微量的血液就可造成污染。可通过输血、注射血制品、共用针头等途径传播;由于病人的唾液和鼻咽分泌物中带有病毒,所以日常生活密切接触,公用牙刷、食具,也是重要的传播途径。

10.灾后易爆发哪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血吸虫病、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

第五章

1.什么是健康的整体观?

应从生物、社会和心理因素来综合认识疾病与健康,这就是新的医学模式“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2.什么是健康教育?

以卫生科学为主要内容,以健康为目标的教育

3.评价生长发育的主要指标?

①生长发育形态指标:身长、体重、头围、胸围

②生长发育生理功能指标:握力和背脊力(骨骼肌肉系统)、肺活量(呼吸系统)、脉搏和血压(心血管系统)

4.如何测量体重、身长、头围、胸围?P190

体重:①按体重增长的倍数来计算②按体重增长的速度来计算③按公式推算

身长(3岁以下为身长):①按身高增长的倍数来计算②按身高增长的速度来计算③按公式推算

头围:新生儿平均头围34厘米,周岁时45厘米,2岁时47厘米,三四岁两年共长1.5厘米,以后则增长更少

胸围:胸围在生后第一年增长最快,共增加12厘米,第二年增加3厘米,以后每年约增加1厘米

5.婴幼儿心理健康的主要指标?

智力发展正常;情绪稳定,情绪反应适度;乐于与人交往,人际关系融洽;行为统一和协调;性格特征良好

6.引起睡眠障碍的主要原因?

7.如何矫治习惯性阴部摩擦?

查找诱因、彻底矫治:转移兴奋:或轻声呼唤,或改变其体位,也可用乐曲、玩具;不要让幼儿过早起床,或醒后不起床;衣着勿过暖,内裤不要太紧;讲究卫生,经常清洗外阴幼儿园要组织幼儿参加各种游戏、活动;家长要安排好幼儿的一日生活,让孩子生活愉快。

第六章

1.做好卫生保健工作的意义?

是托幼园所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是实现托幼园所教养目标和管理目标的重要方面,是促进婴幼儿身心和谐发育的保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使集体生活的婴幼儿健康成长。

2.晨间检查及全日健康观察的重要性?如何进行?

3.安排好幼儿的一日生活有何意义?执行一日生活日程时的注意事项?

意义:1)保护儿童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2)保护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3)便于更好地安排教育活动

注意事项:1)坚持执行;2)保教结合;3)家园同步;4)个别照顾;5)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4.集体幼儿膳食应达到哪些卫生要求?

1)符合儿童的营养需要;2)适合儿童的消化能力;3)促进食欲;4)清洁卫生

5.制定儿童食谱的原则?

1)执行膳食计划所拟定的食品种类和数量;2)注意季节变化,冬季多用高热量食物,夏季可多用清淡凉爽的食物;

3)食谱所列的烹调法和食物应该适合儿童的消化能力;4)品种多样化,并能促进食欲;

5)注意观察儿童接受食物的情况,必要时作调整;6)每周更换食谱

6.在集体儿童机构管理传染病的主要环节是什么?

(一)管理传染源;(二)切断传染途径;(三)保护易感者

7.环境污染对儿童健康有什么影响?

空气污染:对呼吸道粘膜的刺激作用;对眼结膜的刺激作用;降低机体免疫力;引起变态反应性疾病

噪音污染: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损伤听觉器官

最新生理学课后思考题

1 生理学课后思考题 2 第一章绪论 3 一、名词解释 4 内环境:生理学中将围绕在多细胞动物体内细胞周围的体液,称为机5 体的内环境,即细胞外液。 6 稳态:也称自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如温度、PH、渗透7 压和各种体液成分等的相对恒定状态。(动态平衡) 8 神经调节:是通过反射而影响生理功能的一种调节方式,是人体生理9 功能调节中最主要的形式。(快而精确) 10 体液调节:是体内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通过体液途径而影响生理功能11 的一种调节方式。(作用缓慢,广泛持久) 12 二、简答题 13 1、试述人体功能调节的方式及其特点 14 神经调节:通过反射而影响生理功能的一种方式,是人体生理15 功能调节中最主要的形式。 16 特点:迅速、精确而短暂,有一定局限性 17 体液调节:体内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通过体液途径而影响生18 理功能的一种方式特点:相对缓慢、持久而弥散 19 自身调节:组织细胞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因素,自身对环境20 刺激发生的一种适应性反应 21 特点:幅度和范围都较小,灵敏度低,不依

22 赖于神经或体液因素 23 2、简述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 24 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研究:揭示细胞和组成细胞的分子特别是生物大25 分子的生物学特性和功能 26 器官和系统水平的研究:以器官和系统为对象,揭示其功能活动的27 规律、机制、影响因素以及在整个机体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28 整体水平的研究:以完整的机体为对象,观察和分析在环境因素改29 变和不同生理情况下各器官系统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协调,以及完整机30 体所作出的各种反应的规律 31 3、举例说明正反馈和负反馈的调节机制 32 正反馈: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促进与加强控制部分的33 活动,最终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它原先活动相同的方向改34 变,称为正反馈 35 例如:①排尿反射的过程中,当排尿发动后,由于尿液进36 入后尿道并刺激此处的感受器,后者不断发出反馈信息进一37 步加强排尿中枢的活动,使排尿反射一再加强,直至尿液排38 完为止。 39 ②血液凝固:凝血发生时,许多凝血因子按顺序活 40 化而产生级联反应,一个凝血因子的活化可引起许多凝血因41 子的活化,下一级凝血因子的活化又反过来加速活化上一级42 凝血因子,从而使效应不断放大和加速。 43 负反馈: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调整控制部分的活动,

《学前卫生学》试卷及答案

《学前卫生学》试卷③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 1. 随着年龄的增长,婴幼儿的动作就逐渐迅速准确,其原因是() A. 神经纤维的突起逐渐形成 B. 神经纤维的分枝逐渐形成 C. 神经纤维的髓鞘逐渐形成 D. 神经纤维的接触逐渐形成 2. 下列关于脑细胞能量来源的说法, 正确的是() A. 脑细胞能利用的能量来源是 蛋白质 B. 脑细胞能利用的能量来源是脂肪 C. 脑细胞能利用的能量来源是 葡萄糖 D. 脑细胞能利用的能量来源是 麦芽糖 3. 生长发育包括() A. 体格发育和脑发育 C. 肌肉发育和脑发育 D. 骨骼肌肉发育和精神发育 4. 语言教育形象化的作用是() A. 能够刺激右脑机能发展 B. 能够达到活化左脑的目的 C. 能够协调左右脑的作用 D. 能够有助理解和记忆 5. 婴幼儿发育最快的系统为() A. 运动系统 B. 神经系统 C. 消化系统 D. 呼吸系统 6. 在婴幼儿和童年阶段几乎没有什么发展的系统为() A. 内分泌系统 B. 泌尿系统 C. 运动系统 D. 生殖系统 7. 下列关于反映小儿近期生长发育状况

指标说法,正确是() A. 身长是反映小儿近期生长状况最 为灵敏的指标 B. 胸围是反映小儿近期生长状况最 B. 身体发育和心理发育为灵敏的指标

C . 肺活量是反映小儿近期生长状况D.食物特殊动力作用 最为灵敏的指标 11 .不能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的方法D . 体重是反映小儿近期生长状况最是() 为灵敏的指标A.利用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将谷类与8.季节对生长发育有一定的影响,一般豆类混食 身高增长较快和体重增长较快的季节分B.将豆类适当地加工、烹饪,提高别是()其消化吸收率 A .春季、冬季 C.在食品中补充某些缺乏或特别需 B . 冬季、夏季要的营养素 C . 春季、秋季D.赖氨酸对人体非常必要,在每餐D . 秋季、冬季饭菜中都要添加赖氨酸 9.下列关于儿童热能消耗的描述,正确12.下列食物中,含碳水化合物较少的的是()是() A . 儿童的热能消耗与其生长发育的A.蔬菜 速度无关 B.根茎类 B . 基础代谢所消耗的热能占儿童热C.蜂蜜 能消耗的绝大部分 D.谷类 C . 儿童和成人由于活动所需的热能 13 .膳食纤维的作用主要是()是一样的A.吃的越多,长的越胖 D .摄取食物不需要热能供给 B.纤维素可以吸收和保留水分,并 10 .儿童的热能消耗主要用于()刺激肠蠕动 A .基础代谢 C.使血浆胆固醇的含量升高 B . 生长发育D.膳食纤维有利于钙、锌等矿物质C . 活动的吸收

生理学习题及答案(完整版)

细胞 一、名词解释 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全身性体液调节局部性体液调节) 自身调节正反馈负反馈单纯扩散 易化扩散主动转运阈强度阈电位静息电位 动作电位局部兴奋极化去极化超极化 复极化兴奋-收缩耦联(不)完全强直收缩 二、问答题 1、试述细胞膜转运物质的主要形式。 2、试述静息电位、动作电位的概念及其产生的机制。 3、试述骨骼肌肌丝滑行的基本过程。 4、试述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的过程。 答案 一、名词解释 神经调节:是指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实现对机体各部的功能调节 体液调节:是指体内的一些细胞产生并分泌的化学物质(激素、生物活性物质、代谢产物)通过体液对机体功能的调节 通常将激素通过血液循环到全身各处发挥作用称为全身性体液调节;而组织、细胞产生的乳酸、组织胺等化学物质及代谢产物经过局部体液扩散所发挥的作用,称为局部体液调节 自身调节:是指某些组织、细胞自身也能对周围环境变化发生适应性的反应,这种反应并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因素的作用,而是组织、细

胞本身的生理特性 正反馈:是指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通过反馈联系到达控制部分后,促进或上调了控制部分的活动 负反馈:是指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通过反馈联系到达控制部分后,使控制部分的活动向其原活动相反的方向变化 单纯扩散:细胞内外液中的脂溶性的溶质分子,不耗能、顺浓度差直接跨膜转运,如:氧气、二氧化碳等脂溶性物质 易化扩散:体内有些物质虽不溶于脂质或在脂质中的溶解度很小,不能直接跨膜转运,但它们在胞膜结构中特殊蛋白质的协助下,也能从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移动扩散,这种转运形式称为易化扩散主动转运:细胞膜通过本身的某种耗能过程将某些小分子物质或离子逆浓度差或电位差进行的转运过程 阀强度:也称阀值,即在刺激作用时间和强度—时间变化率固定不变的条件下,能引起组织细胞兴奋所需的最小刺激强度 阀电位:当膜电位去极化到某一临界值,膜上的钠通道突然大量开放,钠离子大量内流而产生动作电位,膜电位的这个临界值称为阀电位 静息电位:是指细胞在未受刺激时(静息状态下)存在于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 动作电位:在原有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如果胞膜受到一个适当的刺激,其膜电位会发生一次迅速的、短暂的、可扩布性的电位波动,这种膜电位的波动称为动作电位 局部兴奋:当胞膜受到较弱刺激时,受刺激局部胞膜的少量钠离子通

学前卫生学答案

学前卫生学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学前卫生学:是以卫生学的原理为基础,研究如何保护、增强学前儿童健康的学科。 2、健康:是指健康、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健全状态,而不只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现象。 3、心理卫生:又称精神卫生,是指维护和增进人心理健康的心理学原则、方法和措施。心理卫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心理卫生旨在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广义的心理卫生则以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发挥人更大的心理效能为目标。 4、隔离制度:是在托幼园所控制传染疾病传播和蔓延的一项重要措施,即将传染病患者、病原携带者或可疑患者同健康人分离开来,阻断或尽量减少相互间接触,并实施彻底的消毒和合理的卫生制度,以防止传染病在园内的传播和蔓延。 5、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心理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的发挥个人的身心潜能与积极的社会功能。 二、选择题 1—5 DDCDA 6—10 ADDAA 三、简答题 1.简述影响学前儿童健康的因素:⑴遗传因素,遗传是指子代和亲代之间在形态结构及生理功能上的相似。⑵营养,处在生长发育期的儿童,不断从外界摄取各种营养物质作为有机体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⑶生活环境,生活环境直接影响着儿童的生长发育。⑷体育锻炼,因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全身的新陈代谢,加速血液循环,促进骨骼钙化,增强骨骼坚韧度,使肌肉生长的更加丰满有力。⑸疾病对生长发育有直接影响。⑹社会因素,儿童同样生活在复杂的社会文化体系之中,这个体系包括经济关系、伦理道德、宗教、风俗、社会安定状态、社会福利状态、教育等等,这些因素都可以对生长发育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2.简述儿童的年龄分期及发育特点:⑴胎儿期,从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到分娩共280天为胎儿期:在这一时期,胎儿寄生于母体内,并完全依赖于母体而生存。⑵新生儿期,从胎儿分娩出结扎脐带开始到出生后28天,适应宫外环境,全身各系统功能从不成熟转变到初建和巩固是这一时期的特点。⑶婴儿期,又称乳儿期,从出生到一岁。生命的第一年,是出生后生长发育最迅速的阶段。⑷幼儿前期,幼儿前期是指出生后的1—3年。这一时期小孩的身高、体重的增加明显缓慢下来。⑸学龄前期,3岁至6、7岁,也称幼儿期,此期

生理学第八版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解析

第一章思考题 1. 生理学研究为必须在器官和系统水平、细胞和分子水平以及整体水平进行?人体生理学研究人体功能,由于人体功能取决于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取决于组成这些器官系统的细胞的功能,细胞功能又取决于亚细胞器和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所以,要全面探索人体生理学,研究应在整体水平、器官和系统水平以及分子水平上进行,并将各个水平的研究结果加以整合。 2. 为什么生理学中非常看重稳态这一概念? 人体细胞大部不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而是浸浴在细胞外液(血液、淋巴、组织液等)之中。因此,细胞外液成为细胞生存的体环境,称为机体的环境。细胞的正常代活动需要环境理化因素的相对恒定,使其经常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这种状态称为稳态或自稳态。稳态的维持是机体自我调节的结果,其维持需要全身各系统和器官的共同参与和相互协调。稳态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理意义。因为细胞的各种代活动都是酶促反应,因此,细胞外液中需要足够的营养物质、O2和水分,以及适宜的温度、离子浓度、酸碱度和渗透压等。细胞膜两侧一定的离子浓度和分布也是可兴奋细胞保持其正常兴奋性和产生生物电的重要保证。稳态的破坏将影响细胞功能活动的正常进行,如高热、低氧、水与电解质以及酸碱平衡紊乱等都将导致细胞功能的重损害,引起疾病,甚至危及生命。因此,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在临床上,若某些血检指标在较长时间明显偏离正常值,即表明稳态已遭到破坏,提示机体可能已患某种疾病。3. 试举例说明负反馈、正反馈和前馈在生理功能活动调节中的意义。 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调整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它

原先活动相反的向改变,称为负反馈。人体的负反馈极为多见,在维持机体生理活动的稳态中具有重要意义。动脉血压的压力感受性反射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当动脉血压升高时,可通过反射抑制心脏和血管的活动,使心脏活动减弱,血管舒,血压便回降;相反,而当动脉血压降低时,也可通过反射增强心脏和血管的活动,使血压回升,从而维持血压的相对稳定。 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促进与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它原先活动相同的向改变,称为正反馈。正反馈的意义在于产生“滚雪球”效应,或促使某一生理活动过程很快达到高潮并发挥最大效应。如在排尿反射过程中,当排尿发动后,由于尿液进入后尿道并刺激此处的感受器,后者不断发出反馈信息进一步加强排尿中枢的活动,使排尿反射一再加强,直至尿液排完为止。控制部分在反馈信息尚未到达前已受到纠正信息(前馈信息)的影响,及时纠正其指令可能出现的偏差,这种自动控制形式称为前馈。如在寒冷环境中,当体温降低到一定程度时,便会刺激体温调节中枢,使机体的代活动加强,产热增加,同时皮肤血管收缩,使体表散热减少,于是体温回升。这是负反馈控制。但实际上正常人的体温是非常稳定的。因为除上述反馈控制外,还有前馈控制的参与,人们可根据气温降低的有关信息,通过视、听等感受器官传递到脑,脑就立即发出指令增加产热活动和减少机体散热。这些产热和散热活动并不需要等到寒冷刺激使体温降低以后,而是在体温降低之前就已经发生。条件反射也是一种前馈控制。

(完整版)学前卫生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学前卫生学练习 A.远视 B.近视 C.弱视 D.散光 9. 丙种球蛋白是(b ) A.自动免疫制剂 B.被动免疫制剂 C.非特异性免疫制剂 D.自然自动免疫制剂 10. 具有低烧、多汗、夜惊、磨牙症状表现的儿童可能患了( a ) A.蛔虫病B.晓虫病C 钩虫病D.鞭虫病 11. 给儿童测体温前要让体温计的水银线处于( c ) A.37C 以下 B.36C 以下 C.35C 以下 D.34C 以下 12. 儿童梦魇现象属于(a ) A.睡眠障碍B 情绪障碍C.品行障碍D.心理机能发育迟缓 13. 家长或教师矫治儿童焦虑症、恐怖症时可采用的方法是( a ) A.系统脱敏法 B.阳性强化法 C 负强化法D.消退法 14. 儿童膳食中所供热能占总热量 25%的餐点是(a ) A.早餐 B.午餐 C.午点 D.晚餐 15. 一般情况下,骨折现场急救处理的第一步是( a ) A.固定B.冷敷C.止血D.把伤者移到担架上 16. 给婴幼儿测量体温的合适情境是(d ) A.哭闹B.饭后C.运动后D.安静后 1. 新生儿的头围平均为(b ) A.30厘米 B.34厘米 C.38厘米 D.42厘米 17. 用腋下表给婴幼儿测体温,表示发烧的度数是( d ) A.35C B.36C C.37C D.38C 18. 符合婴幼儿心率特点的是(a )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6小题, 1?新生儿出现水肿现象往往发生在出生后 A.1 天 B.3~5 天 C.10 天 2?婴幼儿呼吸方式的特点是(b ) A.以胸式呼吸为主 C.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两种方式并重 3?儿童在出生后某一时期胸围会赶上头 围, 每小题1分,共16分) ( b ) D.30 天 B.以腹式呼吸为主 D.既不属于胸式呼吸也不属于腹式呼吸 该现象发生的时间段是( b ) C.1岁半左右 c ) D.2岁左右 4. 儿童体格发育最重要及最常用的形态指标是( A.手长、足长 B.上下肢长度 C 身高和体重 5. 具有抗生酮作用的营养素是( A.蛋白质 B.脂类 6. 不属于引起食物中毒原因的是 A.食品被污染 D.头围和胸围 7. 不属于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症状表现的是 ( A.面色苍黄 c ) C 碳水化合物 d ) B.动植物组织本身含有有毒物质 D.食用致敏食物 d ) D.水 B ?肝、脾、淋巴结肿大 C ?表情呆滞、嗜睡 种简便易行的有效方法,主要用来治疗( D.恶心 c )

生理学习题(带答案)2

一、单项选择题 1. 在一般的生理情况下,每分解一分子ATP,钠泵转运可使A.2个Na+移出膜外,同时有3个K+移入膜内 B.2个K+移入膜内 C.2个Na+移出膜外,同时有2个K+移入膜内 D.3个Na+移出膜外,同时有2个K+移入膜内 2. 细胞在安静时对Na+的通透性 A.为零 B.约为K+通透性的2倍 C.约为K+通透性的1/2 D.约为K+通透性的1/100--1/50 3. 有机磷农药中毒时骨骼肌痉挛的原因是 A. 乙酰胆碱释放增加 B.刺激运动神经末梢的兴奋 C.胆碱脂酶被竞争性结合 D.增加了Ca2+内流 4. 组织兴奋后处于绝对不应期时,其兴奋性为 A.零 B.无限大 C.大于正常 D.小于正常

5. 静息电位的大小接近于 A.钠平衡电位 B.钾平衡电位 C.钠平衡电位与钾平衡电位之和 D.钠平衡电位与钾平衡电位之差 6. 骨骼肌收缩时释放到肌浆中的Ca2+被何处的钙泵转运A.横管 B.肌膜 C.线粒体膜 D.肌浆网膜 7. 下述哪项不属于平滑肌的生理特性 A.易受各种体液因素的影响 B.不呈现骨骼肌和心肌那样的横纹 C.细肌丝结构中含有肌钙蛋白 D.肌浆网不如骨骼肌中的发达 8.衡量组织或细胞兴奋性高低的指标是: A.阈电位 B.刺激时间 C.阈刺激 D.阈值 9. 保持一定作用时间不变,引起组织发生反应最小刺激是 A.刺激阈 B.阈刺激 C.阈上刺激 D.阈下刺激

10. 美洲箭毒作为肌肉松驰剂是由于 A.它和乙酰胆碱竞争终板膜上的受体 B.它增加接头前膜对Mg2+的通透性 C.抑制Ca2+进入接头前膜 D.抑制囊泡移向接头前膜 11. 运动神经兴奋时,何种离子进人轴突末梢的量与囊泡释放量呈正交关系A.Ca2+B.Mg2+C.Na+D.K+ 12. 用细胞内电极以阈强度刺激单根神经纤维使之兴奋,其电流方向应是A.内向 B.外向 C.内、外向迅速交变 D.内、外向电流均可 13. 正常细胞膜外Na+浓度约为Na+浓度的 A.2l倍B.5倍C.12倍D.30倍 14. 在刺激作用下,静息电位值从最大值减小到能引起扩布性动作电位时的膜电位,这一膜电位称: A.动作电位 B.静息电位

学前卫生学题目及标准答案

学前卫生学题目及标准答案

————————————————————————————————作者:————————————————————————————————日期:

浙江省2002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学前卫生学试题 课程代码:00385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小孩眼球的_______距离较短,物体往往成像于视网膜的后面,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 2.传染源是指被_______感染的人或动物,它包括病人、_______和受感染的动物。 3.精神性厌食是一种由_______因素引起的_______障碍。 4.最重要和最常用的生长发育形态指标是_______和_______。 5.脂类是_______和_______的总称。 6.小儿贫血中最常见的一种是_______,又名_______。 7.病原携带者包括_______和_______。 8.脊柱生理性弯曲包括颈部前弯、_______部后弯、腰部前弯和____部后弯。 9.日射病是由于阳光长时间照射_______,使脑膜和大脑充血,为_______的一种类型。 10.骨折的急救原则是_____。儿童骨折时可能发生“折而不断”的情形,这叫做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6分) 1.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 ) A.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B.保护易感者、管理传染源 C.保护感染源、管理易感者、切断传播途径 D.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 2.对于3~6岁儿童来说,鱼和肉理想的烧切方法应该是( ) A.碎末 B.去刺、小丁 C.大块 D.肉泥 3.2~7岁儿童身高的推算公式是( ) A.身高=年龄×4+70厘米 B.身高=年龄×4+75厘米 C.身高=年龄×5+70厘米 D.身高=年龄×5+75厘米 4.以下关于左脑的不正确描述是( ) A.左脑主要通过语言和逻辑表达内心世界 B.左脑与右半身的神经系统相连 C.左脑具有显意识功能 D.很小的孩子能在一群人中辨认出一张脸,这是左脑的功能 5.心脏听诊中,听到的柔和、风吹一样的声音是( ) A.器质性杂音 B.心跳 C.脉搏 D.功能性杂音 6.以下关于儿童恐惧症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大部分儿童的恐惧是短暂的,随着儿童体力和智力的发展,恐惧会慢慢消失 B.儿童只会对具体事物感到恐惧,而对抽象概念则因无法理解,也就无所谓恐惧 C.恐惧症就是恐怖症 D.恐惧症是无法用“脱敏”法矫治的 三、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 号分别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4分) 1.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志是( ) A.智力发展正常 B.乐于与人交往

最新最全生理学实验思考题复习的答案完整版.doc

6骨骼肌收缩的总和与强直收缩 1、分析肌肉发生收缩总和的条件与机制。 条件:后一次刺激落入前一次刺激的收缩期内。 机制:若后一次刺激落入前一次刺激的绝对不应期内,则不会有动作电位产生,所以不 会产生二次收缩的任何反应,若后一刺激落入前一刺激的相对不应期内,会产生一次较 弱的二次兴奋,致使终池释放较多的Ca+从而产生一次较强的肌肉收缩。 2、分析讨论不完全强直收缩和完全强直收缩的条件与机制。 当一串刺激作用于肌肉时,若后一刺激落入前一刺激的舒张期内,则会使肌肉再一次 收缩后,还未完全舒张就发生另一次收缩,此谓不完全强直收缩。后一次刺激(如果频 率足够高时,也可能是后几次刺激)落入前一次刺激的收缩期内,则前后的刺激产生的 收缩发生融合,使得肌肉的收缩力显著增大并持续表现为收缩状态,从而产生强直收缩。 3、何为临界融合刺激频率? 指产生不完全强直收缩的刺激频率与产生完全强直收缩的刺激频率的分界频率。 4、本实验表明骨骼肌的那些生理特性?试说明其生理意义? 答:当骨骼肌在收到足够靠近的刺激时会发生收缩的融合。若为一串刺激,如果频率足 够高则会发生强直收缩。 当肌肉发生强直收缩时,肌肉的收缩力度会显著增加,而且能在不破坏肌肉生理功能的前提下持续一段时间。这就为机体的持续运动,以及持续发力并保持一种用力姿态 提供了实现的前提。

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的记录与观察 1、神经干动作电位的图形为什么不是“全或无”的? 一条神经干中有无数条神经纤维,每条神经纤维的直径和长度不同,膜特性也不完全一样,故兴奋性不同、阈值各异,而本实验记录到的双相动作电位是神经干中各条神 经纤维动作电位的复合表现。故神经干没有确定的阈值。因此,神经干动作电位不会有 “全或无”的特征。 2、你测量出来的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为什么与细胞内记录的不一样。 同一题,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是许多条神经纤维的复合电位表现,因此与单个细胞内记录的不同。 3、神经干的动作电位为什么是双相的?在两个引导电极之间损伤标本后,为什么动作电位 变为单相?单相(上相)的动作电位形状与双相(有下相)有何不同?为什么? 因为动作电位是由两电极的电位差计算出的。当去极化的电位传到第一个电极时,显示电位差是正的,当传导第二个电极时,第一个电极处电位回复,二者相减就变为负 的。故动作电位是双相。损伤标本后动作电位传不到第二电极,故只显示正相动作电位。 单相动作电位的区间较双相动作电位得上相部分要短,因为在两电极之间动作电位就已经停止。 4、神经干的动作电位的上、下图形的幅值和波宽为什么不对称? 在剥离蟾蜍的坐骨神经时,某些神经被切断导致神经干的直径不等,传导动作电位的神经的数目在不断改变,所以造成其幅值和波宽的不对称。 5、如果将神经干标本的末梢端置于刺激电极一侧,从中枢端引导动作电位,图形将发生什 么样的变化?为什么? 图形的幅度会变小但是相位不会发生变化,因为神经的末梢端神经纤维数较中枢端少,而且在两个神经元相接的地方只能单相传导兴奋,故若在末梢端刺激在中枢端引导幅值会变小。 6、如果改变两个引导电极之间的距离,观察双相动作电位的图形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试 解释为什么? 上相电位峰值与下相动作电位峰值出现的时差会增大。因为动作电位在引导电极之间运动时间增长。 7、如果将引导电极距离刺激电极更远一些,动作电位的幅值会变小,这是兴奋传导的衰减 吗?试解释原因。 不是。因为如5题所说,在中枢端刺激产生的动作电位有一部分会因神经纤维的损伤或分支而停止,故离中枢端越远受到的神经冲动就会越少。因此动作电位的幅值就 会越小。 8、试验中神经屏蔽盒的地线应怎样连接? 将刺激输出端负极以及信号采集接口的负极接入地线。

最新学前卫生学试卷及答案

精品文档 2014级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班 第二学期《幼儿卫生保健》试卷(B) 任课老师: 座号学号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每个空格1分,共25分) 1.儿童生长发育的评价方法有:、、 2.幼儿常见的心理问题有:、、、、 等问题。 3.人体的四大组织是、、和神经组织。 4.呼吸系统由和两部分组成。 5.牙齿的主要功能是 6.传染病流行环节是、、。 7. 糖类主要来源于食物中的和。 8.消化系统由和组成。其中消化管包 括、、食 管、、、和 肛门。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适量的接受阳光的照射,可使身体产生维生素C,以预防佝偻病() 2.人体内最大的内分泌腺是脑垂体() 3.幼儿心脏血液排出量少,所以幼儿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比成人少() 4.营养是大脑发育的物质基础,充足的营养能促进脑的发育() 5.应为幼儿选择头小,刷毛较软,较稀的儿童牙刷() 6.幼儿高级神经活动的特点是抑制强于兴奋,好动不好静()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7.幼儿看书、画画时,柔和的光线应来自幼儿的左上方() 8.交感神经可使心跳减慢,副交感神经则使心跳加强() 9.唱歌、欣赏音乐可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10.幼儿骨骼比较柔软,软骨多() 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9分) 1.条件反射

2.生长 3.肺活量 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32分)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1.幼儿运动系统的卫生保健措施有哪些? 2.请简述幼儿泌尿系统的特点 3.请简述生活作息制度的意义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4.发生意外事故的急救原则是什么? 五、论述题(12分) 请结合实际谈谈如何维护幼儿心理健康?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六、材料分析题(12分) 李南是中班的小朋友,平时好动,经常上课捣乱,他的班主任老师对他父母说李南患有儿童多动症,你认为他的班主任老师的做法对吗?为什么?应如何做?

学前卫生学作业答案

《学前卫生学》作业 本课程作业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客观题部分”,由15个选择题组成,每题1分,共15分。第二部分为“主观题部分”,由简答题和论述题组成,共15分。作业总分30分,将作为平时成绩记入课程总成绩。 客观题部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 1、一氧化碳中毒,中毒者的皮肤、粘膜可呈现______C_____ A.青紫B.苍白C.鲜艳的红色 2、斜视可导致_____A______ A.弱视 B.近视 C.远视 3、在以下食物中,含铁最多的是____A_______ A.猪肝 B.牛奶 C.菠菜 4、骨折现象急救的原则是____A____。 A.固定 B.复位 C.止疼 5、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___C_____。 A.脑神经 B.植物神经 C.脊髓. 6、以下几种退热方法中,属于物理降温的方法是____A______。 A.头部冷敷B.服退热药C.注射退热剂7、预防结核病的疫苗叫____C______。 A.牛痘苗B.百白破三联疫苗C.卡介苗 8、八块腕骨,全部钙化,大约在___C_____。

A.两岁左右B.6岁左右C.10岁左右 9、新生儿期是指从出生至____A_____。 A.28天B.30天C.31天 10、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转变成 C 。 A.维生素B B.维生素D C.维生素A 11乳牙一般于2岁半出齐,共___A____颗。 A.20 B.24 C.28 12三大产热营养素为蛋白质、脂类和____B_______。 A脂肪 B碳水化合物 C 糖类 13、构成甲状腺素的原料是___B______。 A钠 B碘 C钾 14、前囟晚闭是指___B_______。 A.前囟在2岁尚未闭合 B.前囟在1岁半尚未闭合。C.前囟在10个月尚未闭合。 15、钩虫对患儿的最大危害,是使患儿____C_______。 A发热 B失明 C贫血 主观题部分: 一、简答题(每题2.5分,共2题) 1、什么是“婴儿扶触” 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抚触,在自然分娩的过程中,胎儿都接受了母亲产道收缩这一特殊的抚触。经过抚触专业培训而取得职业证在抚触室工作的护士被称为婴儿抚触师.皮肤是人体接受外界刺激的最大感觉器官,是神经系统的外在感受器。 因此,早期抚触就是在婴儿脑发育的关键期给脑细胞和神经系统以适宜的刺激,促进婴儿神经系统发育,从而促进生长及智能发育。对孩子轻柔的爱抚,不仅仅是皮肤间的接触,更是一种爱的传递。 2、哪些因素可以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利用 膳食中钙摄入量:与肠钙吸收率之间有一定相关关系。 膳食中磷的存在对钙的吸收有一定的影响。 摄入的钙解离状态对肠钙吸收率影响明显。 胃肠道的主要生理状态. 维生素D及其活性代谢产物 二、论述题(每题5分,共2题) 1对肥胖儿进行饮食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后习题答案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后习题答案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章~ 第四章感觉器官 问答题: 1. 试述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 (1)感受器的适宜刺激:每种特定的感受器对某种类型的刺激较其他类型更容易起反应,这种类型的刺激就是适宜刺激。然而,某些感受器也可对非适宜刺激产生比适宜刺激弱得多的反应,得到与适宜刺激同样的感觉。要想使刺激引起感受器兴奋,刺激强度和刺激持续时间必须达到一定的量,通常把作用于感受器引起人体产生某种感觉所需的最小刺激量称为感觉阈值。 (2)感受器的换能、感受器电位和感受性冲动的发放 (3)感受器的适应:同一刺激强度持续作用于同一感受器时,并不总是产生同样大小的感受器电位的现象,称为感受器的适应。这类感受器可降低去极化范围和程度,使传入神经元产生动作电位的频率下降,甚至不再产生反映。根据产生适应的快慢,将感受器分为紧张型感受器和时相型感受器。 (4)感觉的精确度:每个感觉神经元对刺激的反应都限定在所支配的某个皮肤区域内,这就是所谓的感受野。感受野大小随支配皮肤区域内的感受器密度而不同,感受器空间分布密度越高,感受野亦越小,其感觉的精确度或分辨能力也就越高。 2. 眼近视时是如何调节的? 眼折光力的调节使睫状肌中环行肌收缩,引起连接于晶状体的悬韧带放松;晶状体由于其自身的弹性而向前方和后方凸出,使眼的总折光能力增大,使光线聚焦成象在视网膜上。调节反射时,除晶状体的变化外,同时还出现瞳孔缩小和两眼视轴向鼻中线的会聚。瞳孔缩小主要是减少进入眼内光线的量;两眼会聚主要是使看近物时物象仍可落在两眼视网膜的相称位置。 3. 近视、远视和散光患者的眼折光系统发生了什么异常?如何矫正? 近视:多数由于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使来自远方物体的平行光线的平行光线在视网膜前聚焦,到视网膜时光线发散,以至物象模糊。近视也可由于眼的折光能力过强,使物体成象于视网膜之前。 远视:由于眼球前后径过短,以至主焦点的位置在视网膜之后,使入眼的平行光线在到达视网膜时还未聚焦,而形成一个模糊的物象。远视眼的特点是在看远物时就需要动用眼的调节能力,而看近物时晶状体的调节已接近它的最大限度,故近点距离较正常人为大,视近物能力下降。 散视:正常眼的折光系统的各折光面都是正球面的,从角膜和晶状体真个折光面射来的光线聚焦于视网膜上。 4. 视杆细胞和视椎细胞有何异同? 视杆细胞和视椎细胞在形态上均可分为4部分,由内向外依次称为外段、内段、胞体和终足;其中外段是感光色素集中的部位,在感光换能中起重要作用。视杆细胞和视椎细胞的主要区别在外段,其外形不同,所含感光色素也不同。视杆细胞外段呈长杆状,视椎细胞外段呈圆锥状。两种感光细胞都通过终足和双极细胞发生突触联系,双极细胞再与神经节细胞联系。

学前卫生学试题和标准答案(00002)

学前卫生学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 1.新生儿出现水肿现象往往发生在出生后(b) A.1天B.3~5天 C.10天 D.30天 2.婴幼儿呼吸方式的特点是(b) A.以胸式呼吸为主 B.以腹式呼吸为主 C.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两种方式并重 D.既不属于胸式呼吸也不属于腹式呼吸 3.儿童在出生后某一时期胸围会赶上头围,该现象发生的时间段是(b) A.6个月左右B.1岁左右C.1岁半左右 D.2岁左右 4.儿童体格发育最重要及最常用的形态指标是(c) A.手长、足长 B.上下肢长度 C.身高和体重 D.头围和胸围 5.具有抗生酮作用的营养素是(c) A.蛋白质B.脂类 C.碳水化合物D.水 6.不属于引起食物中毒原因的是(d) A.食品被污染 B.动植物组织本身含有有毒物质 C.有毒化学物质被加入食品之中D.食用致敏食物 7.不属于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症状表现的是(d) A.面色苍黄B.肝、脾、淋巴结肿大 C.表情呆滞、嗜睡 D.恶心8.“常规遮盖法”被公认为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有效方法,主要用来治疗(c) A.远视B.近视C.弱视D.散光 9.丙种球蛋白是(b) A.自动免疫制剂 B.被动免疫制剂 C.非特异性免疫制剂 D.自然自动免疫制剂 10.具有低烧、多汗、夜惊、磨牙症状表现的儿童可能患了(a ) A.蛔虫病B.蛲虫病C.钩虫病D.鞭虫病 11.给儿童测体温前要让体温计的水银线处于(c ) A.37℃以下B.36℃以下C.35℃以下 D.34℃以下 12.儿童梦魇现象属于(a) A.睡眠障碍B.情绪障碍C.品行障碍D.心理机能发育迟缓 13.家长或教师矫治儿童焦虑症、恐怖症时可采用的方法是( a) A.系统脱敏法B.阳性强化法C.负强化法D.消退法 14.儿童膳食中所供热能占总热量25%的餐点是(a) A.早餐B.午餐 C.午点 D.晚餐 15.一般情况下,骨折现场急救处理的第一步是(a ) A.固定 B.冷敷 C.止血D.把伤者移到担架上 16.给婴幼儿测量体温的合适情境是(d) A.哭闹B.饭后C.运动后D.安静后 1.新生儿的头围平均为(b) A.30厘米 B.34厘米C.38厘米D.42厘米 17.用腋下表给婴幼儿测体温,表示发烧的度数是(d ) A.35℃B.36℃C.37℃D.38℃ 18.符合婴幼儿心率特点的是(a)

运动生理学课后思考题-王瑞元、苏全生

运动生理学 第一章绪论 1、运动生理学的研究任务是什么? 2、运动生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3、目前运动生理学研究的主要热点有哪些? 4、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5、人体生理机能是如何调节的? 6、人体生理机能调节的控制是如何实现的? 第二章骨骼肌肌能 1、试述骨骼肌肌纤维的收缩原理。 2、试述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原理。 3、试述在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是如何传导的。 4、试述神经- 肌肉接头处动作电位是如何进行传递的。 5、骨骼肌有几种收缩形式?它们各自有什么生理学特点? 6、为什么在最大用力收缩时离心收缩产生的张力比向心收缩大? 7、试述绝对力量、相对力量、绝对爆发力和相对爆发力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及其意义。 8、骨骼肌肌纤维类型是如何划分的?不同类型肌纤维的形态学、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特征是什么? 9、从事不同项目运动员的肌纤维类型的组成有什么特点? 10、运动时不同类型肌纤维是如何被动员的?11、运动训练对肌纤维类型组成有什么影响?

12、试述肌电图在体育科研中有何意义。 第三章血液 1、试述血液的组成与功能。 2、何为内环境?试述血液对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作用意义。 3、试述血液在维持酸碱平衡中的作用。 4、何谓红细胞流变性?影响因素有哪些?试述运动对红细胞流变性的影响。 5、试述长期运动对红细胞的影响。 6、如何应用红血蛋白指标指导科学训练? 第四章循环机能 1、比较心肌和骨骼肌兴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的异同。 2、分析从身体立体到卧位后心输出量和动脉血压的变化及其调节过程。 3、试述心动周期过程中,左心室内压力、容积改变和瓣膜开闭情况。 4、试述动力性运动和静力性运动时心输出量和动脉血压的变化情况。 5、如何评价运动心脏的结构、功能改变? 6、反应心血管机能状态的指标有哪些? 第五章呼吸机能 1、呼吸是由那三个环节组成?各个环节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呼吸形式有几种?运动过程中如何随技术动作的变化而改变呼吸形式? 3、胸内压是如何形成的?有何生理意义?

学前卫生学试题及答案

《学前卫生学》试卷(A卷) 班级:姓名: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6分) 1.对出生头4—6个月的孩子,最好的食物和饮料是( ) A.牛奶 B.羊奶 C.鲜果汁 D.母乳 2.乳牙共20颗,于( )出齐。 岁半左右岁左右 岁半左右岁左右 3.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到皮肤上可生成( ) A.维生素A B.维生素B1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4.动静交替,劳逸结合,这符合大脑皮层的( )原则。 A.优势兴奋 B.镶嵌式活动 C.建立动力定型 D.保护性抑制 5.乳母饮食中除主食和多样化的副食外,还应多吃些粗食,使乳汁中有足量的( ) A.维生素A B.维生素B1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6.构成甲状腺素的主要原料是( ) A.铁 B.锌 C.碘 D.钙 7.在六种营养素中,可以产热的营养素有( ) 种种 种种 8.维生素C又名( ) A.硫胺素 B.胡萝卜素 C.抗坏血酸 D.叶酸 9.增进抗龋齿能力的最主要微量元素是( )

A.钙 B.氟 C.磷 D.维生素D 10.假如小儿未见流鼻血,大便呈柏油样,则表明发生了( ),应立即就诊。 A.肛门裂 B.细菌性痢疾 C.肠套叠 D.消化道出血 11.当两眼向前视时,两眼的黑眼珠位置不匀称,即称为( ) A.斜视 B.弱视 C.近视 D.斜视性弱视 12.计划免疫属于( ) A.自然自动免疫 B.自然被动免疫 C.人工自动免疫 D.人工被动免疫 13.( )是由空气传播而引起的传染病。 A.流行性乙型脑炎 B.细菌性痢疾 C.甲型肝炎 D.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14.孤独、退缩、对亲人没有依恋之情,不能领会表情的含义,也不会表示自己的要求和情感, 这是婴儿孤独症的( )障碍。 A.行为 B.语言 C.社会交往 D.情绪 15.肥胖症属于( ) A.心身疾病 B.营养性疾病 C.消化道疾病 D.遗传性疾病 16.在冷水浴中刺激较温和、方法简便的锻炼方法是( ) A.冷水擦身 B.冷水盥洗 C.冷水冲淋 D.冷水洗手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新生儿期保健重要的是帮助小生命度过“营养关”、“温度关”和“_____ ___关”。 2.婴幼儿眼球前后距离较短,物体成像于视网膜后面,称_______________。 3.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给家长用的一种简便易行、可观察孩子体格发育是否正常的保健用图是 _______________。 4.铁大部分存在于血液中,是组成血红蛋白的原料,并参与体内________的运输和利用。

动物生理学实验思考题

实验二:坐骨神经标本的制作 1、毁坏脑颅----单毁随。保持静止,麻醉蟾蜍,减少痛苦。 2、脑颅+脊髓----双毁随。排除中枢神经对腓肠肌的m 影响。 3、完整的标本:坐骨神经脊柱骨+坐骨神经+腓肠肌+股骨头或胫腓骨头 4、任氏液的作用:它包括钾离子,钙离子、钠离子,氯离子,碳酸氢根和磷酸二氢根等等。 维持其正常生理机能,维持细胞渗透压稳定,保持内环境稳态,相当于机体中的组织液。 5、注意事项:用锌铜弓刺激时神经干要悬空,切勿接触其他物体。如果神经干结扎不好, 通电断电时会引起腓肠肌收缩,需要重新结扎。剥过皮的保本不可和皮肤,赃物接触6、如何保持机能正常:1、金属器械不要碰及、损伤神经或腓肠肌2、保持湿润,常加任氏 液,最好先泡一会. 实验三四:骨骼肌单收缩和收缩特性 1定义: 阈强度或阈刺激,即产生动作电位所需的最小刺激强度,作为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指标。强度小于阈值的刺激,称为阈下刺激;阈下刺激不能引起兴奋或动作电位,但并非对组织细胞不产生任何影响。 最适刺激强度 有了阈刺激也就是刺激导致的电位变化已经达到了阈电位,这样就会有动作电位的产生,从而形成局部电位 因为骨骼肌收缩是许多神经纤维共同作用的结果,当刺激在一定范围内增大时,兴奋的神经纤维增多,多支配的骨骼肌肌纤维也会随之增多,收缩增强 活的神经肌肉组织具有兴奋性,能接受刺激发生兴奋反应。标志单一细胞兴奋性大小的刺激指标一般常用阈值即强度阈值表示,阈值是指在刺激作用时间和强度-时间变化率固定不变的条件下,能引起组织细胞兴奋所需的最小刺激强度,达到这种强度的刺激称为阈刺激。单一细胞的兴奋性是恒定的,但是不同细胞的兴奋性并不相同。因此,对于多细胞的组织来说,在一定范围内,刺激与反应之间表现并非“全或无”的关系。坐骨神经和腓肠肌是多细胞组织,当单个方波电刺激作用于坐骨神经或腓肠肌时,如果刺激强度太小,则不能引起肌肉收缩,只有当刺激强度达到阈值时,才能引起肌肉发生最微弱的收缩,这时引起的肌肉收缩称阈收缩(只有兴奋性高的肌纤维收缩)。以后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加,肌肉收缩幅度也相应增大,这种刺激强度超过阈值的刺激称为阈上刺激。当刺激强度增大到某一数值时,肌肉出现最大收缩反应。如再继续增大刺激强度,肌肉的收缩幅度不再增大。这种能使肌肉发生最大收缩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最适强度,具有最适强度的刺激称为最大刺激。最大刺激引起的肌肉收缩称最大收缩(所有的肌纤维都收缩)。由此可见,在一定范围内,骨骼肌收缩的大小取决于刺激的强度,这是刺激与组织反应之间的一个普遍规律。 2单收缩 潜伏期、动作电位产生及传导至神经肌肉接头,再到肌纤维 收缩期、 舒张期 3两个刺激:刺激间隔小于单收缩的时程而大于不应期,则出现两个收缩反应的重叠,称为收缩的总和。 4串刺激:当后一收缩发生在前一收缩的收缩期,各自的收缩则完全融合肌肉出现持续的收缩状态,称为完全强直收缩。

幼儿学前卫生学试题及答案

幼儿学前卫生学试题及答案[大] [中] [小]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6分) 1.对出生头4—6个月的孩子,最好的食物和饮料是() A.牛奶 B.羊奶 C.鲜果汁 D.母乳 2.乳牙共20颗,于()出齐。 A.1岁半左右 B.2岁左右 C.2岁半左右 D.3岁左右 3.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到皮肤上可生成() A.维生素A B.维生素B1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4.动静交替,劳逸结合,这符合大脑皮层的()原则。 A.优势兴奋 B.镶嵌式活动 C.建立动力定型 D.保护性抑制 5.乳母饮食中除主食和多样化的副食外,还应多吃些粗食,使乳汁中有足量的()A.维生素A B.维生素B1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6.构成甲状腺素的主要原料是() A.铁 B.锌 C.碘 D.钙 7.在六种营养素中,可以产热的营养素有()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8.维生素C又名() A.硫胺素 B.胡萝卜素 C.抗坏血酸 D.叶酸 9.增进抗龋齿能力的最主要微量元素是()

A.钙 B.氟 C.磷 D.维生素D 10.假如小儿未见流鼻血,大便呈柏油样,则表明发生了(),应立即就诊。 A.肛门裂 B.细菌性痢疾 C.肠套叠 D.消化道出血 11.当两眼向前视时,两眼的黑眼珠位置不匀称,即称为() A.斜视 B.弱视 C.近视 D.斜视性弱视 12.计划免疫属于() A.自然自动免疫 B.自然被动免疫 C.人工自动免疫 D.人工被动免疫 13.()是由空气传播而引起的传染病。 A.流行性乙型脑炎 B.细菌性痢疾 C.甲型肝炎 D.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14.孤独、退缩、对亲人没有依恋之情,不能领会表情的含义,也不会表示自己的要求和情感,这是婴儿孤独症的()障碍。 A.行为 B.语言 C.社会交往 D.情绪 15.肥胖症属于() A.心身疾病 B.营养性疾病 C.消化道疾病 D.遗传性疾病 16.在冷水浴中刺激较温和、方法简便的锻炼方法是() A.冷水擦身 B.冷水盥洗 C.冷水冲淋 D.冷水洗手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新生儿期保健重要的是帮助小生命度过“营养关”、“温度关”和“________关”。 2.婴幼儿眼球前后距离较短,物体成像于视网膜后面,称________。 3.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给家长用的一种简便易行、可观察孩子体格发育是否正常的保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