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原始母系社会的形成以及对于人类进化的深刻影响

浅论原始母系社会的形成以及对于人类进化的深刻影响
浅论原始母系社会的形成以及对于人类进化的深刻影响

论原始母系社会的形成以及对人类进化的深刻影响

中共湖北省孝感市委党校刘建

文章从以下四个方面说明主题

一、原始母系社会形成的基本逻辑过程

二、原始母系社会是孕育人类道德文明的摇篮

三、原始母系社会择偶方式对人类进化的深刻影响

四、利用篝火保留火种是人类社会诞生的重要物质标志

对于什么是人,马克思有一个重要的观点很值得重视,他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事实上,人类个体的进化与人类社会群体的进化必然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而通过考察人类社会整体的进化过程和整体发展水平的方法,我们不仅可以为人兽之间的本质区分找到一种新的判断标准,更可以为探索人类的起源和进化的过程找到一种更可靠的方法。现在几乎没有人可以否认,人类是从猿进化来的这个事实,然而,猿群体曾经是一个以雄性为统治者的动物性群体,那么人类的第一种社会形态,也就是原始母系社会,是如何从这种雄性占统治地位的群体中产生出来的?又形成了哪些明显区别于猿群的人类社会特征?并且在推动人类继续进化的历程上又起到了哪些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些问题就是本文要讨论的重点。

一、原始母系社会形成的基本逻辑过程

目前,能够解释母系社会形成原因的,最流行的说法仍然是:“由于当时性行为混乱,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这个说法的正确之处在于:看到了母系血缘关系是当时唯一有可能被弄清楚的血缘关系。但是,这个说法存在重大理论缺陷。第一,没有把结论建立在深入了解猿群的自然生活状况的基础上。第二,“不知其父”不是因为性行为混乱,而是原始人类当时还根本不了解雄性在生育中起什么作用,因为雄性在生育中的作用是很复杂的间接关系,人类了解到这方面的知识是发展到母系社会后期的事情。

我们通过考察现存的各种灵长类动物的群体生活可以发现,自然群体中的成年雄性,为了争夺配偶权,会经常相互打斗。只有身材高大强壮,

精力旺盛,聪明善斗的雄性个体,才可能获得对于若干个雌性的交配特权,从而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家族群。雄性之间争夺配偶权的斗争使得雄性个体的进化趋向于身材高大强壮,而雌性个体则相对弱小,雄性依靠暴力优势在这个家庭群体中占有特殊地位,对于家族群体中的雌性而言,雄性王者既是自己的统治者同时也是自己的保护者。这种现象与古代类人猿的生活情景应该是基本接近的。

以上事实说明,在类人猿群体中,性行为基本上是受到雄性王者制约的,类似一夫多妻制,并非完全混乱。在动物界,可以类比的例子很多,象鸟类的天鹅,鸳鸯,企鹅等都是一夫配一妻,但清楚的性行为并没有导致鸟类的父系社会或者母系社会的形成,理由很简单,动物们根本没有形成可以理解任何世系关系的知识和智能。

人们现在已经知道,在灵长类群体、鲸鱼群体以及一些鸟群中,动物已经能用声音语言交流信息,一些聪明的动物甚至可以制作简单的工具,例如,黑猩猩会在除去细树枝上的枝杈后,把枝条塞进蚂蚁洞里,然后抽出枝条,舔食爬在枝条上的蚂蚁。某些鸟类,例如乌鸦也有类似的本领,会利用加工过的枝条钩出树洞里的幼虫来吃。但动物们在认知能力上还停留在形象思维阶段,远没有达到能理解世系关系的水平。动物群体中即使存在某些类似的“母系社会”,也只是以自下而上的依赖关系为主而建立起来的自然群体关系。对于类人猿,情况也是基本一样的,如果类人猿在雄性占统治地位的阶段,其智力已经达到知晓雄性在生育中作用的水平,那么父系社会就可能会早于母系社会产生,这显然是违背人类进化事实的。因此可以判断,所谓性行为混乱并不是母系社会产生的真实历史背景,更不是主要原因,这里的关键是智能进化水平问题。

关于智能进化的动因,恩格斯早有精辟的论断:“首先是劳动,然后是语言和劳动一起——它们是两个最主要的动力,在它们的影响下,猿脑就逐渐地过渡到人脑”。 在这里,恩格斯的观点很清楚,在人类产生之前,劳动与语言能力就已经存在于类人猿群中,并且推动了人类的产生。在不断适应环境变化的生活中,类人猿群体的生存技能是逐渐发展起来的,每一次,当一项新的劳动技能,被某个较聪明的个体首先掌握之后,就会被群体中的其它成员所仿效,如此逐渐积累,代代相传。例如,在树上筑巢的技术、利用石头作为武器和工具的技术等,就是这样在群体中作为行为文化逐渐积累流传下来的。伴随着劳动技能的积累过程,群体的语言能力,也从最初用来报警的惊叫声中,从母子之间的呼唤声中逐渐发展起来,随着可以表达和理解的语音要素逐渐增加,含义逐渐清晰,语言的记忆和理解能力逐渐增加,人类的祖先不仅可以用语言来表达愿望,更重要的是,单个人的经验和认识还可以通过语言表述,转变成群体的经验和知识,(史前人类最初交流语言的能力受大脑进化程度和发音器官的限制

是很有限的,必然要经历一个十分漫长的进化过程。)社会群体中的经验和知识以抽象语言的方式积累起来,加速推动了人类的思维水平的发展。人类的祖先在认识周围环境的过程中也开始逐渐认识到“自我”的存在,由自为的感性的自我,发展到自觉的理性的自我,人类的自我意识是逐渐清晰起来的。

当人类对于“自我”的问题越来越关注起来以后,就逐渐加深了对于自己以及同类生、老、病、死现象的认识,生育子女也不再是一种简单的自然结果,而被人类看作是自我生命延续的方式了,母子关系的含义也随之不同了,有了自我意识的母亲不仅象其它动物一样关心自己的幼子,还会表现出对于成熟后子女的继续关心,并把这种关爱扩展到自己的孙子女。如果说母爱在动物界只是出于天性,那么当母系血缘关系被认识以后,过去仅仅存在于母子之间的自然情感,就扩展为以母系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母系家庭情感。这就为一种全新的社会组织——母系家庭的诞生奠定了血缘认知的基础。尽管我们还不清楚,在人类的语言能力低下,不足以清楚地表达和理解母系血缘关系之前,要让辈分较低的母性成员也能理解家庭的血缘关系,需要经历多么漫长的发展过程,但我们得到的逻辑结论是很清楚的,人类祖先自我意识的觉醒以及对于母系血缘关系的认识,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类人猿时期就发展起来的生存技能和智慧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

在灵长类动物群体中,雄性的幼子成年以后,往往会被群体中的雄性王者驱赶出群体,而成年的雌性则可以继续留在群体中生活,这是母系家庭得以在自然群体中形成的历史条件之一。当母系血缘关系还不清楚时,在一个群体里生活的母亲们是缺乏相互关照的,是关系较松散的个体,这也是雄性王者得以对雌性个体分而治之的基本条件。但是随着对母系血缘关系认识的深化,原来松散的自然群体中就逐渐发展出一种从未有过的,具有很强内部凝聚力的母系血缘家庭。由于能够全面了解家庭血缘关系的最初只能是辈分最高的母性,对整个家庭首先倾注感情的往往也是辈分最高的母性,知识和经验最多的也是辈分最高的母性,她们成为母系家庭的领袖当然也就是天然合理的。

原始母系家庭的形成,为一种全新的社会合作方式开辟了道路。母系家庭成员会更多的在一起行动,例如集体狩猎或者集体筑巢等等,协作大大提高了劳动的效率,家庭整体生存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随着合作领域的扩大,这个新集体的凝聚力也越来越强,以至于可以合作起来抗拒雄性王者的暴力统治。例如,面对新的雄性王常常会残暴地杀死幼崽的行为,单个母亲的反抗是软弱无力的,通常都会以失败告终,而对于成熟起来的母系家庭,情况就不同了,母亲们逐渐懂得依靠集体的力量来抗拒雄性的暴力行为,保护自己的幼子。成熟的雄性虽然身强力壮,但单个的雄

性也逐渐不能与整个母系大家庭的力量抗衡,母系家庭在与新老雄性统治者的反复抗争过程中,逐渐锻炼得更加团结和善战,母系家庭的地位就逐渐稳固起来,雄性统治的色彩逐渐淡化,最终实现了母性权力战胜雄性权力的历史性变革,它标志着以母系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一种全新的社会组织方式和社会生活方式的诞生,标志着地球生物进化史上,从此出现了一个全新的社会组织,人类的母系社会。

二、原始母系社会是孕育人类道德文明的摇篮

原始母系社会是人类经历的第一种社会形态,这个社会形态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由什么决定的?恩格斯说:“劳动愈不发展,劳动产品的数量、从而社会的财富愈受限制,社会制度就愈在较大程度上受血缘关系的支配。”[3]这里需要理解的要点是:按照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社会制度应该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但对于原始人类来讲,由于那时主要是从自然界攫取现成的物质生活资料,还没有多少真正意义上的物质财富的生产,因此,那时人类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是很难分开的,母系血缘关系,就是当时凝聚这个社会的最主要的社会关系。马克思就认为:“家庭起初是唯一的社会关系”[4]正是在母系血缘关系的作用下,社会面貌与类人猿时代相比,产生了多方面质的变化,这里我们首先要证明的是,原始母系家庭对于人类道德文明的产生和发展的深刻影响。

在中国,认为“人性本善”或者“人性本恶”的观点,古已有之,至今仍然令许多人迷惑。西方著名哲学家康德,在他的著作《实践理性批判》中也表达了他对于人们心中道德观念的无比敬畏。其实,人的意识不是从来就有的,人类的道德观念也不是天然存在的。从动物的母性行为里,我们通常既可以看到母亲对于幼子的关爱,也可以发现她们对于杀戮对象的凶残,而从这种自然状态中产生出来的人类,如何能够把母爱这种动物的天性转变为社会公德,笔者认为是源于母系家庭的产生。

今天的人们已经赋予了道德观念很丰富的内容,例如尊老爱幼,平等待人,讲究诚信等等,而对于利用各种优势,欺负、欺骗、伤害其他弱势社会成员的做法,通常都被认为是不道德的行为。而从社会道德的起源看,保护弱小者应当是人类社会最原始的道德观念。可以设想,社会一旦失去道德秩序,首先倒霉的一定是弱小者。

众所周知,即使是在现代社会里,暴力抢劫仍然存在,这是现代社会至今无法彻底摆脱的阴暗面。但在原始母系家庭内部,由于合作关系日益密切,她们在对外的暴力冲突中,越来越自觉地相互支持,在生活上越来

越多的互相帮助。共同的日常生活逐渐加深了相互的感情,强化了他们的认同意识和家庭观念。这种情感不允许内部成员之间的相互伤害。在家庭内部,暴力抢劫行为通常是行不通的,即使发生了,也会受到母性家长和其他家庭成员的制止,在家庭内部,大家不仅不许以强凌弱,伤害弱小者的身体,也不许对弱小者的个人物品进行抢劫。母系家庭不仅使得体力上的弱小者第一次有了相对和平的生活空间,也使得身体强大者逐渐懂得,在家庭内部,暴力必须服从于“情理”,否则会受到家庭成员的共同责罚。随着家庭内部秩序的逐渐强化,人类最初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规范就在母系家庭这个摇篮中开始发展起来,并且成为人类社会区别于野兽群体的最重要特征。必须看到,人类最初道德观念的形成,不仅仅是自然感情与血缘观念结合的产物,更重要的是母系社会关系的产物,如果离开了母系家庭这个社会基础,原始社会道德就失去了栖身之所,也就不会存续和发展下来了。

必须看到,从人类母系家庭中产生出来的道德和人性只是人类道德的初级阶段,这种道德观念惠及的范围开始很小,只是仅限于“母系家庭”范围之内的。在生存环境恶化,自然资源相对有限的情况下,原始人类之间的生存竞争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母系家庭的诞生并没有消除暴力的倾向,相反是把个体之间的争斗,上升为以家庭为单位的有组织的对外战争。在残酷的生存竞争中,人数众多和组织程度较高的家庭往往是胜利者,内部关系越和谐的家庭,在对外战争中取胜的可能性越大,这样,家庭内部的道德秩序,在外部生存竞争的压力下就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并作为一种生存竞争的优势保留和发展起来。

正是因为人类种群之间的生存竞争并没有因母系家庭的诞生而终止,人类才可能继续处于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过程中。考古资料证明,人类在母系社会所经历的漫长年代里,继续着人类极为重要的进化过程。原始社会人类之间的生存竞争虽然残酷,但对于推动原始人类进化为现代人,是起了非常重要的催化作用的。

三、原始母系社会择偶方式对人类进化的深刻影响

原始母系社会的诞生,也意味着个别成年雄性的交配特权不能继续维持下去了。对于母性家庭成员而言,这意味着可以摆脱受雄性王者控制的被动局面,有了更多选择配偶的自由;对于雄性王者以外的成年雄性而言,由于在母系家庭里,可以得到较多寻找配偶的机会,自然更愿意依附于这样的母系家庭,并帮助维护这样的母系家庭,这对于母系家庭集体力

量的壮大显然也是十分重要的。也就是说,母系社会关系的建立不仅对于母性家庭成员是有利的,对于成年雄性家庭成员来讲也是有利的,这自然是原始母系社会得以产生和维持下去的重要优势所在。

原始母系家庭择偶方式的重大变化,对于促进家族和种群的优化是有重要意义的。首先,由于更多的雄性可以参与到繁殖后代的行列里来,雄性配子的多样化显然可以降低近亲交配的概率,尤其是对降低下一代近亲交配的概率意义更大,因为同父母的子女之间的基因差异最小。其次,这种新的配偶选择机制对于雄性而言,实际上不仅没有降低选择标准,反而是又增加了一层选择机制。一方面,雄性之间在争夺配偶时仍然要尽力表现自己各方面的实力,继续相互竞争;另一方面,雄性还要接受母性家庭成员的选择。在恶劣的自然竞争环境里,在一个以母性家庭成员为核心的血缘关系群体里,雄性不仅要展现自己的体魄,还要展现自己的聪明能干和丰富的情感,怠惰和笨拙者不仅找不到配偶,还会被扫地出门。这样双重的选择机制,无疑会进一步提高雄性配偶的质量,更加有利于促进家族和种群的进化。同时,母系社会还意味着开创了异性之间的“双向”选择机制,母性可以选择雄性配偶,雄性也可以选择母性配偶,这显然要比自然群体中雄性王者实行的“单向”选择机制更优越,这就为人类的进化开辟了更加宽阔的道路。

母性在选择配偶时的主导作用和价值取向,对人类的进化方向必然产生深刻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母性选择配偶的标准上,母性与雄性选择配偶的标准是有区别的,除了追求生理需要以外,追求审美需要和情感需要也逐渐成为可能。人类的审美能力与性行为的结合是自然的发展趋势,人类之所以能够从丑陋的古代猿人的样子,进化到今天的模样,这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正如,鸟类中的雄性由于受雌性的审美选择作用,羽毛往往会比同类的雌性更亮丽一些,人类异性之间的审美选择作用也会使人类的体态、像貌得到逐步改善。这里基因连锁规律显然也是在起作用的,虽然导致头脑发达的基因是否与导致相貌改变的基因连锁,还需要进一步的证明,但先天大脑发育不全的人,不仅行为愚蠢,通常都会有一副呆傻的模样,这是大家熟知的事实,这样的人会被排除在择偶对象之外是很自然的。在两性关系中,母性从开始追求短期情感发展到后来追求长期情感也是一个自然的发展过程,配偶之间形成相对稳定的关系,则更有利于进一步扩大雄性配子的范围,对于优化后代的品质是有很重要的遗传学意义的。

显然,原始母系社会的择偶方式并不是一种固定的模式,由于当时根本不知道雄性在生育中的作用,所以也就无从知道近亲繁殖的坏处,近亲择偶的行为仍然是不可避免的,在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面前,劣质后代就会在自然和社会的双重选择作用下被淘汰。人类社会的形成,是自然界进

化的延续,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我们不能用现代人的道德眼光,来看待当时人们的性选择行为,根据本文的分析不难看出,母系社会的择偶方式,在推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历史功绩是十分显著的。一个推动了从猿进化为人的伟大历史过程,其进化机制中的优势是必然存在的,尽力发现这些优势和承上启下的关系,正是我们科学工作者的任务。

事实上,正是由于母系血缘关系只是体现为生育关系,并不会受到任何性行为方式的影响,不仅代与代之间的关系不会受到影响,平辈之间的关系也不会受到影响,正是由于有这样一个可以长期稳定地保持和发展下去的母系社会发展平台,才使得人类能够从理解这个最简单的母系血缘关系出发,一步一步走向对于人类自身认识的高峰。

四、利用篝火保留火种是人类社会诞生的重要物质标志

那么是否存在母系社会诞生的物质标志呢?笔者认为,利用篝火保留火种的行为与母系家庭的存在是密不可分的,完全可以作为原始母系社会诞生的重要物质标志。

迄今为止,人类开始篝火生活最可靠的考古资料,来源于周口店北京猿人生活遗址,北京猿人生活距今不超过70万年,人类其它更早的用火遗址大多存有争议,有待进一步证实。北京周口店猿人留下的灰烬层,“最厚处达6米”。 这说明,第一,远古人类使用的火堆,持续时间很长,否则不会形成很厚的灰烬层。第二,说明那时的人类还没有学会钻木取火的方法,只能利用篝火的持续燃烧来保留火种。第三,可以说明母系家庭生活方式已经存在。

对于第三点的支持理由是,原始人类要把自然界的野火,作为维持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生活手段,离开了家庭的分工协作,是根本不可想象的。火堆需要长年累月地维持,单个的人肯定做不到,因为每个人都需要有睡眠的时间,需要有离开火堆去打猎觅食的时间,单个人无法保证火的连续燃烧。松散的群体也不可能保证能长期稳固地合作,所以,那时这种保留火种的方式,只能依靠已经存在的母系家庭的集体协作才有可能维持。其次,由于火堆暴露在露天很容易被雨水浇灭,在洞里燃烧又很容易产生一氧化碳中毒,(可以猜想,当时,一定有不少原始居民在这种自然灾难中丧身,人类在学习用火的过程中付出的代价是惨重的。)要找到一个又能通风又能遮雨的洞穴来保留火种,是非常难得的。何况,维持一堆较大的篝火往往需要很大的收集柴草的范围,所以篝火生活只适应人数不

太多的母系家庭的独立生活需要。更重要的是,篝火生活需要有平和的家庭氛围来保障,否则,就算有了一堆火,一个人烧烤的食物随时会被他人抢夺走,正常的篝火生活根本无法实现。而这个问题对于母系家庭来讲,就可以迎刃而解了。为此可以判断,人类长期维持篝火的做法,完全可以作为母系家庭有组织生活方式存在的一个重要的物质标志。

笔者认为,仅仅依据能够制造打制石器作为人类诞生的标志是不合适的,因为打制石器还不是社会合作行为的标志。根据考古资料,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打制石器是在非洲的坦桑尼亚发现的,距今大约350万年左右,而最早的猿人头骨化石是在非洲肯尼亚发现的,编号1470,距今大约290万年,但1470号的脑容量只有700毫升,不足现代人脑容量的一半,所以把1470号定义为人是很勉强的。在中国,则是175万年前的元谋人最早制造了打制石器,元谋人用火的遗迹不太典型,这恰好说明,由于制造打制石器可以是个人行为,出现的时间相对可以比较早,但要长期利用篝火保存火种,则必须有较严密的分工合作行为,必须有相当和谐的家庭关系。如果用能否懂得利用篝火来保持火种,作为判断人类母系社会已经形成的物质行为标志,那就是其它任何动物所不能企及的,属于人类独一无二的行为能力的证据了。

到此为止,这里已经证明,母系家庭、道德文明和篝火生活是互相关联的,当这三个历史元素都具备时,人类社会的诞生才是有充分根据的。值得指出,根据最近的人类学研究成果,北京猿人很可能不是今天人类的祖先,而是已经灭绝了的一个人类分支,果真如此,也只能说明北京猿人不是最幸运的人类种系。即便如此,也不能否认,北京猿人已经通过自己的篝火生活方式,向我们展示了早期人类在自己的进化史上曾经到达的高度。与本文表述的,原始母系社会起源的逻辑根据是没有任何冲突的。

注:该文章第一稿发表在在《孝感学刊》2006年第4期。

[1]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版,第18页

[2]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84年10月版,第299页

[3]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版,第2页

[4]马克思和恩格斯《费尔巴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版,第33页

[5]《自然发展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9月版,156页

参考文献《从文明起源到现代化——中国历史25讲》人民出版社2002年2月版。

电影《末代皇帝》影评

电影《末代皇帝》影评 闲来无事在豆瓣上看到《末代皇帝》的推荐,以前我是很反感看外国人拍任何跟中国历史文化有关的影片的。但是看了以后不得不承认这部影片非常的成功,每一个场景都能精准地把握那个时代的印记,触动人心。不愧是奥斯卡金奖影片。 这部影片是导演贝托鲁奇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讲述中国人的故事,也是关于中国的电影第一次获得奥斯卡金奖。也许是出于对大师的尊敬,中国没有对这部影片做任何剪辑和修改,体现在中国观众面前的完全是原汁原味的面貌。而且在拍摄过程中故宫完全是清场取景,撤销了所有的护栏,这是绝无仅有的。甚至拍摄期间恰逢英国伊丽莎白女王访华,也因拍摄缘故无法参观故宫。不过据我所知,贝托鲁奇是意大利共产党员,这个身份也许有点微妙。 溥仪是头号大汉奸,是一级战犯,这是众所周知的,但我们也都知道这是拜时代所赐。溥仪三岁即被送入宫,从天真的孩提时代就被禁锢在森严的紫禁城中,虽为傀儡但也是要什么有什么。自小他便知道自己拥有一切,但是他所拥有的都是建立在深深的无奈之上,懂的越多,这种无奈便越深重。他一直是孤独的,尽管有那么多的宫女太监陪他玩,但他得时刻知道自己是个皇帝,他的孤独渗到了骨髓里,以至于他长大了,从小照顾他的奶娘被接走时他说了一句话:“她不是我的奶娘,她是我的蝴蝶。”在那个压抑人心的禁区,唯一一份亲情也被无情地剥夺。皇宫锦衣华服,歌舞升平,事实上他所享受的再多不过是紫禁城里的封建时代所残存的封建思想使然罢了。他的人生三起三落,三次做皇帝三次投降。满清的末代皇帝,张勋复辟是称帝,伪满洲国的傀儡皇帝。向中华民国投降,向日本人投降,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投降。他也曾想干一番事业,在紫禁城里他要改革,在明知日本人是在利用他时他曾信誓旦旦地说:“我也要尝试着去利用日本人。"但他没有能力,那个时代注定了他的没有能力。 所以说,称他为一级战犯还真是抬举他了。他只是一个王朝的牺牲品,他不幸地成为了末代皇帝,哪一个末代皇帝又是有好下场好评价的呢?廉政的末代皇帝不是没有,只是对于一个改革变化风起云涌的时代来说,多余的不是你这个皇帝,而是整套的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溥仪不过可怜地成了这套制度的代言人,他无法选择。更何况,他不是一般的末代皇帝,这个时代也不是一般的时代,因此他的经历也注定了变换诡谲,注定了悲剧。 这部电影最为成功的地方在于导演用全新的视角讲述了溥仪的一生,客观真实。在影片

《人类进化史》观后感

马原论文 《人类进化史诗》观后感 【内容摘要】 人类的起源,可以说是学术上最令人头痛的问题,不论是人类学家、考古学家、历史学家、生物学家、化学家,甚至於哲学家、宗教家,都曾对人类起源做过各种角度的研究,然而,迄今仍没有最令人信服的说法。探索认识人类形成进化和人类社会发展完善的方向,途径和最终结果,我们就会认识到,促使人类进化,形成的力量,也是把人类在社会关系方面由动物状态提升到人类社会状态(高级形态)的动力,也是社会发展完善到达一定必然结果社会形式的动力。 【关键词】人类进化社会观后感 【正文】 在远古,人类体格与强悍凶猛的食肉动物相比,显得如此弱小,不堪一击,然而人类为何能战胜比自己强大数倍、百倍的动物,存活下来呢?到底是什么力量在推动着原始人类的进化?如果是物种自 然进化的结果,那么自然对所有物种给予的生存环境都是平等的,为什么只有直立人进化为人类,其他动物却没有?如果是生存的本能,所有动物、植物皆有求生的本能,为什么只有直立人进化为人类,其他动物却没有?如果从物种基因的角度看,即便现代人与小老鼠的基

因也只有微不足道的不同,那么,原始时代到底是直立人的哪点不同,使他们进化为人类,其他动物却没有?到底是什么关键因素,使人类与其他动物不同? 最早推断人类起源于类人猿的是法国学者拉马克。他在1809年发表《动物哲学》,首次提出“人类来源于猿”的科学假说。英国学者达尔文《物种起源》、《人类的起源及性的选择》中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说明人从“类人猿”发展而来。他认为物种形成及其适应性和多样性的主要原因,在于自然选择。生物为适应自然环境和彼此竞争而不断发生变异,适于生存的变异,通过遗传而逐渐加强。反之则被淘汰,即所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原理。英国学者赫胥黎在《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一书中首次提出人猿同族论。他的观点遭到宗教界人士的攻击,说他是“邪恶的人”。他上街时就有人喊:“猴子来了。”但是赫胥黎始终坚持自己的主张。1876年,恩格斯发表了《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提出“劳动创造人类”的科学理论,并且指出劳动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奠定了人类起源的科学基础。 根据适者生存的规律,许多生物适应不了气候的变化被淘汰了,一部分古猿为求生存被迫从树上下来走向平地。原先他们在树上生活,采摘野果充饥,不用为食物而发愁。如今,现成的食物已不存在,为了生存,他们必须去寻找新的食物而去捕捉野兽。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四肢和大脑开始发育。打猎和运送猎物的需要,使四肢的功能逐渐分离。恩格斯曾指出,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古猿的直立行走造成了前后肢的分工,前肢所从事

母系氏族社会的特征及出现的原因

考点:母系氏族社会的特征及出现的原因 1.母系氏族社会的特征: 母系氏族社会是氏族社会的第一个阶段。其特征是:①妇女在采集和家务劳动中举足轻重,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②实行群婚,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③财产公有,生产和分配都以集体为基础。 2.母系氏族社会出现的原因: 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根本原因) 3.在母系氏族社会,妇女占据主导地位的原因(拓展点) 在母系氏族社会,妇女是生产和生活的主要组织者。低下的社会生产力使主要由男子从事的渔猎业难以满足最低限度的物质生活需要,而主要由女子从事的采集较为稳定,这种经济上的优势再加上分娩、哺育主要由妇女完成,繁衍人口关系到民族和部落的存亡,这些情况都确立了女子在社会中享有崇高的地位。 易错微析 对母系氏族社会妇女主导地位的理解易错: 在母系氏族社会,妇女在社会中居于主导地位,而不是男女平等。 例题1 下列关于母系氏族社会的说法错误的是() A.实行群婚 B.母系氏族时期,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 C.财产公有,生产和分配以集体为基础。 D.男女平等 答案:D 解析: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实行群婚,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妇女在社会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财产公有,生产和分配以集体为基础,故D项说法错误,选D。 例题2 母系氏族社会中妇女的地位比男子高的主要原因是() A.当时妇女人数比男子多 B.当时婚姻状况使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

C.妇女是当时生产和生活的主要组织者 D.当时人们对妇女比较尊重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母系氏族社会中,妇女在采集和家务劳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当时生产和生活的主要组织者,所以在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故选C。 1.我国云南省丽江地区的摩梭人所生子女皆属女方,血缘按母系计,财产按母系继承,男子只负责抚养自己姐妹的孩子,在每个家庭中由一个最能干、公正而且有威望的妇女安排生产、生活,保管财产,这种现象相当于古代社会的() A.母系氏族时期 B.父系氏族时期 C.原始群居 D.奴隶社会 2.在远古希腊,人们崇拜大地女神该亚,该她是天神、海神和山神的母亲。她与天神结合,繁衍子女和后代十余人。从这则神话传说中我们能得到的信息是() A.该亚女神的传说反映的是父系氏族社会时期的情况 B.说明了在父系氏族社会时期,女子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占主导地位 C.反映了男子开始取代女子在生产生活中的主导地位 D.这则传说反映了母系氏族时期,女子在社会中享有崇高的地位 3.下列关于母系氏族时期社会状况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 B.妇女在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 C.财产共有,共同劳动,平均分配 D.妇女主要从事农业和渔猎 4.阅读下面材料: “昔太古尝无君矣,其民聚生群处,知母不知父,无亲戚、兄弟、夫妻、男女之别,无上下长幼之道,无进退揖让之礼。” ——《吕氏春秋——恃君览》请回答: 材料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社会情况?这一时期的社会有何特点?

末代皇帝观后感

末代皇帝观后感 看了末代皇帝这部剧,感触很深。该片讲述了中国最后一个皇帝爱新觉罗·溥仪从当上皇帝开始到最终成为一名普通公民之间横跨60年的跌宕一生。末代皇帝》成片于1987年,曾经获60届奥斯卡包括最佳影片在内的九项大奖,影片语言为英语,导演是意大利著名导演贝纳尔多贝托鲁奇。这部电影有很多第一,包括奥斯卡历史上第一部以中国为题材的最佳影片,同时也是第一部获准进入到紫禁城拍摄的故事片电影(不包括纪录片)。 整整165分钟的片长,将溥仪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段一幕幕的表现了出来。娴熟的蒙太奇手法,将那些看似不太连贯的各个片段紧凑的联系在一起,让人一口气看到结束,欲罢不能。 也让我由衷地感叹导演那炉火纯青的电影功底。 溥仪这被操纵的人生似乎从降临人间的那一刻起,就注定被抹去以往王侯将相的光鲜亮丽,取而代之的则是阴郁的灰暗。溥仪三岁登基,被慈禧硬生生地摁上宝座;六岁退位,经历了灰色的童年与躁动的青春后,终于日落紫禁城,被袁世凯等各方压力逼出宫门;近三十岁在日本侵略者的威逼利诱之下成为伪满“皇帝”;四十余岁伪皇退位,被俘苏联;五十岁在新中国成立后又辗转回到沈阳,最终获得特赦并经过改造成为新公民;享年61岁。 一个王朝从兴起到灭亡,最后的皇帝往往都处于某种尴尬的历史背景,一个没有权利的溥仪,一个自三岁进宫再没有过父母兄弟关爱的溥仪,一个被时代过渡推着走着迫害着的溥仪,一个让我感到无限无奈和同情的,大清国的最后的皇帝。 我觉得,这部电影最成功的地方,在于导演以全新的视角,在两个多小时中讲述了溥仪的一生。在电影中,溥仪不再是我们一直理解的那个罪人,而是一个无知、本性中还有一丝善良的庸人。历史狂潮将他卷来卷去,他无能为力。影片中溥仪的幼年在吃喝玩乐和阿嬷的陪伴下度过,青少年时期在庄士敦师傅的陪伴下度过,中年时期在日本人的控制下度过,之后又在牢里度过,最后一个人孤独终老。影片格局冷清、悲怆。给人一种特别孤独的感觉,感觉整个世界就是在故宫里。似乎溥仪只要想出一个门,就要付出身边最亲的人。到

参观中山舰有感_观后感.doc

参观中山舰有感_观后感 参观中山舰有感 新华小记者湖北组委会 今天下午作为新华小记者,我们去江夏参观中山舰博物馆。一路上我心情十分激动,也很好奇,中山舰会是什么样子?为什么一艘舰艇会建成博物馆呢?而这所博物馆为什么非要建在江夏呢? 从钢花小学分校出发,坐了大概1个半小时车便到了。这里紧靠长江,江边山势起伏绿树葱葱。当老师带我们来到了中山舰前时,我惊呆了,这艘军舰虽然没有现代我军舰艇雄伟,但放在一百多年前,确十分了得。它设计精巧,布局严密,至今仍英姿勃勃。后来据管理员介绍,舰长大概有60多米,高约10多米。这艘军舰有着不平凡经历。它原名为永丰舰。是1910年清朝政府向日本三菱长崎造船所订购,1913年完工后被编入北洋海军。1915—1916年响应孙中山先生号召,参加了”护国讨袁”运动,随后又经历了”护法运动”、”东征平叛”、孙中山蒙难”、”中山舰事件”等重大历史事件。1925年三月孙中山先生去世后,为了纪念孙中山改名为中山舰。1938年秋,抗日战争时期,奉命参加武汉保卫战。但当时战舰主炮,副炮都已拆下,装在岸边要塞上,舰艇只起自卫和运输作用。1938年10月24日,当中山舰巡航到湖北金口江面时,突遇六架日军飞机轮盘攻击,舰长等25人在作战中牺牲,另有20多人负伤。中山舰被击中沉没于波涛中。打捞到之前,一直都在长江里沉睡了整整59年,被发现后捞出来时已成了一具废铜烂铁,修了整整2年时间才恢复原样,运了整整6天才运到这个博物馆,而全程仅仅只有400米。整艘舰艇虽然已被修复,但还有两处因为创伤太大,已无法复原。听了管理员介绍,我无不感叹,这艄舰艇真是历沧桑,本身就是一部近代史。 看完中山舰以后,老师有带我们来到了以前用来作战炮台与战车前,炮台直长3米多,全身都是绿色,大概是为了隐蔽吧,中间还有很多连接管道,大概是为了连接控制器与炮台口。除了炮台以外,还有移动雷达车,也是全身幽绿,上面搭满了骨架,估计是为了连接信号用,它们紧紧排在一起,有一种神圣不可侵犯尊严。 时间到了,我们踏上了回家旅程,但我心仍久久不能平静。 《宇宙与人》观后感一 让我感到很以外是,中国在二十世纪末就拍出了不错片子,总感觉中国纪录片跟世界上好片子有很大差距,但是看到这个片子之后我在将来对中国还是抱有希望。因为我们平常看到更多是BBC拍摄,设计效果以及教育意义都很不错。 让我深入思考是我们人类渺小与宇宙浩瀚。人类历史只有短短那么一段,可是宇宙历史却是很是久远,从我们人类诞生到现在,人类经历了很多劫难,但是我们幸运活了下来。就像犹太民族一样,虽然是历经劫难,但是百折不挠坚持,并且在努力改造自己生活环境。当然这期间人们也犯过很多错误,其中不乏对自然破坏和对自然过度崇拜,人们会因为时代局限,而作出了很多现代人不了解事情或者什么,这需要我们设身处地去了解当时具体情况,而不是妄加判断。在人类进化史过程之中,有很多生物已经以为不能经受环境变化考验,渐渐离开了我们视野,甚至是灭绝,这可以作为我们人类生命顽强一个表现,但是我们最好还是从中悟出一些值得我们借鉴事情来得更好一些。

人类起源进化

/ 人类的起源与进化 牛青青生技081 0809052024 摘要:人类是自然界的产物,同其他生物类群一样,人类也经历了一个起源.进化发展的过程.人类进化符合整个生物界的进化规律,遵循着由低级到高级的进化程序.人起源于动物,人于动物之间有亲缘关系.人与类人猿之间有更进的亲缘关系.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体质形态和行为特征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关键词:人类起源进化类人猿 19世纪中叶,达尔文学派根据人类与猿猴在形态学和胚胎学上的相似,间接地推断人类起源于古代非洲的猿类。后来发现了越来越多的人类和猿类化石,人类起源于古猿的理论有了大量直接的证据。一般说来时代越早的人类化石在形态上与猿类越近似,有力地表明现代人是从古猿一步步进化来的。虽然至今已经发现了许多种古猿,但是还没有一种可以肯定是人类的直系祖先。不过可以从它们的化石上不同程度地折射出人类祖先的影子,有助于对人类起源的研究。 人类起源于动物界的证据 1 人与动物间有亲缘关系 人是动物界得一个自然种.动物界起源于一个共同的祖先,其各类群,各个物种之间都有一定的演化关系,人和其他动物之间也存在一定的演化关系.首先从解剖学上来看,人非常像一般的哺乳动物.人体上具有的典型器官,如骨骼.心脏.肺脏和脑部,一般哺乳动物也都有.此外人体还保留了许多痕迹器官,如第三眼睑.耳动肌.腹直肌.阑尾及尾椎等.这些退化部分的存在,说明它们在人类祖先的发展过程中曾经是有用的,后来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变,才在新的条件下变得无用或用处不大,使之丧失了原来的机能而退化. 从胚胎学上看,人类胚胎与其他脊椎动物一样都是从一个受精卵开始,发育到18--20d时,人胚胎的颈部两侧出现具有鳃一样的结构,发育到两个月末时有相当长的尾巴,后来逐渐消失,只留下骶骨.胎儿5--6个月时全身长满浓密的细毛,直到分娩前脱落. 最早的猿的化石出现在渐新世,即体型较小的原上猿(P ropliopithecus)和埃及古猿(A egyptopithecus).它们可能是中新世(2000万年--1400万年前)广泛分布的槲猿(D rypithecus)的猿类.中新世的猿类化石很丰富,从长臂猿到大猩猩都有发现.其中有三个属已经确定是现代猿的祖先.比较肯定的事人科早期化石代表是发现于非洲南部与东部的南方古猿(A ustralopithecus)化石. 上述化石资料表明,人与动物之间有密切的亲缘关系,人是由低等灵长类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逐渐演化而来的.现生的灵长类本身就存在一个由低级到高等的演化过程,彼此之间有一定的亲缘关系. 2 人与类人猿间有更近的亲缘关系 人与类人猿之间有着更近的亲缘关系,这从形态结构上能看出来,心理学病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资料也提供了有力的证据.黑猩猩等高等类人猿有复杂的面部表情,能表达喜怒哀乐等复杂的心理活动,与人类十分相似.此外,类人猿也有人类一些疾病,如霍乱,伤寒等,而猴类则不患此疾病. 尽管早就知道人类与类人猿的亲缘关系密切,但其程度直到20世纪后半叶才由分子生物学研究资料揭示出来.首先在多种蛋白质中,人与黑猩猩有相同的氨基酸序列,两者之间有44种蛋白质和大约一半的等位基因难以用电泳方法加

妇女婚姻的自由王国

妇女婚姻的自由王国 在母系氏族的妇女在采集或原始农业中起着主导作用,他们占据了社会的主导地位而成为婚姻的主体。在母系社会,继承制度、结婚后居住的形式、家庭资源的分配和家庭权利的掌握都更强调母系家族成员之间的联系。上百年来,母系或母系氏族制度在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界是最有争议的话题,也是一个令人感兴趣的研究课题。文章重点结合前人研究,探讨一下母系社会的起源。 标签:妇女婚姻;母系氏族;母权制 在母系社会,妇女在采集或原始农业中起主导作用,因而其社会地位,包括婚姻,都高于男子,不仅世系或财产的继承按母系计算,氏族公社的政治权力也完全由妇女所控制。具体而言,母系社会中的继承制度、婚后居住形式、家庭中的资源和权力分配及后代的确认等各社会层面更强调母系亲属之间的相互联系。母系氏族的女性作为婚姻的主体占据社会主导位置。在人类社会的早期阶段,妇女是整个人类崇拜的偶像。因为是她们创造了人类的自然世界。她拥有能孕育出神奇生命的子宫,生下奇迹般的生命体,并用一种魔法般的力量维持着每一个新生命,以此来继续整个人类的发展。她发明了原始农业,建立了一个个社会大家庭。于是母系氏族公社在原始社会里悄然诞生,女性的地位和权力也达到了最高境界。 母系社会中的婚后居住形式常表现为男性扩散,即男性到妻子家与其亲属一起居住,在妻子家的农田里劳动,被称为从妻居(Matri local residence)。在母系家庭,家庭成员通常包括所有奶奶的孩子、奶奶和她的孩子们以及所有女儿的后裔,所有后代都跟母亲同姓。所有的祖母和母亲是母系家庭的家长,管理家中的大小事务。一个或几个女人共同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他们可能是亲姐妹或表姐妹。她们必须一起照顾孩子,共同分担家务和农活,当然也分享家庭里所有的资源。男人负责建造房子、进行贸易和组建或参与马帮商队,还有参加宗教活动。偶尔帮助女性进行野外工作。大部分的田间与野外工作和其他绝大部分家务几乎都是由女人做的。所以母系氏族社会对于女性来说,不存在任何法律的约束,也不需要用法律来保障妇女的权益。 关于母系社会的由来,普遍的说法是距今约十至二三十万年的旧石器时代中、晚期,远古社会由原始人群阶段进入母系氏族社会。母系社会又称母系氏族制社会,是建立在母系血缘关系上的社会组织,是按母系计算世系血统和继承财产的氏族制度,是氏族社会的第一阶段。 最早提出母系社会概念的是瑞士学者约翰·巴霍芬,在他1861年出版的《母权论》著作中,首次认定在原始社会早期人们曾生活在无限制的乱交状态中;在这种社会里,不可能建立父系制度,只有通过母亲来追认后裔,因而存在着母亲在社会中起支配作用、女性占统治地位的母权制时代。19世纪中后期,以美国著名学者路易斯·亨利·摩尔根为代表的古典进化学派人类学家以加拿大土著民族易洛魁人存在母系社会为例,进一步论述并阐发了巴霍芬的主张,认为“原始

爱新觉罗溥仪观后感

爱新觉罗溥仪观后感 爱新觉罗溥仪观后感(一) 从来都不知道一个人的命运可以像他那样曲折,而他,一直都是命运的玩偶,直至暮年,才有了重生的机会,看其一生,仿佛自己也历尽了沧桑,心里竟然涌上了阵阵的愁绪……但他的同情是艺术化的,是基于对人性的深刻了解,165分钟内不断闪回叙述了溥仪61年的人生,其实更多是叙述了中国那61年动荡的时代,以及那个时代下的所有人。 历史的车轮从来都不会为一个人而停留,即使是皇帝也无法抵制其前进,无法把握历史奔跑的方向。而这个末代皇帝溥仪貌似威仪天下,手握天下人的生死大权,却掌控不了自己的命运。他和我们一样,只不过是历史马车上的一名可怜乘客。甚至比一般的乘客更可怜,因为他的前半生都是被囚禁起来的,没有自由的人,是一种何等的悲哀。紫禁城那么小,小到永远是斑驳的朱红的墙,辉煌的金銮殿,蓝的天,白云略天而去。紫禁城那么大,大得推开一扇门,还有一扇门。这个地方,困住了溥仪一生的美丽,誓言,梦想,信仰。一个天真无暇的孩子已被送进一片千疮百孔的禁宫中,在目睹慈禧驾崩全过程后全然不知此时残酷的。 现实,依然天真地走到已是摄政王的阿玛前,问他是否可以回家了,阿玛无任何言语,却是向他深深一拜,瞬时间,一切不言而喻。

孩子的地位立刻变得何等的尊贵,何等的独特,何等的不逢时代!一个政治牺牲品就这样诞生在即将崩塌的王朝中。由此便可想象,孩子将来的成长过程是多么扭曲。黄昏的紫禁城,似乎也预示着一个时代的结束语一个末代皇帝的悲剧的开始。万年皇帝,带给他的究竟是什么,还记得在他母亲死的那天,十三岁的溥仪平静的说“我母亲今天死了吧”。然后他推着自行车走遍皇宫的每一个门,朱红庞大的门。门外是匆忙的市集,褴褛的乞丐,玩耍的孩子。他想出去,门却在恭敬的侍卫手上怦然关闭。门外有他的母亲,他的模糊的短暂童年,有他遥远而又触手可及的世界。他绝望,叫着:“open the door”。第二次喊这句话的时候,已经是三十年后了,另一个牢笼关住了他,那就是满洲国,在世人的唾骂声中,他做了日本人的傀儡皇帝。当染上毒瘾的婉容在黯然被日本人送出总督府的时候,雪地上,溥仪一路狂奔,那是不是他一生所爱的女人,已经不重要,只是,那是一辈子爱他的人,唯一的,仅有的,所有的。同样朱红伟岸的门,应声合上。 中国文化概论仪喃喃着。命运是不公平的,生旦净丑,每个人扮演的角色不同。命运又是绝对公平的,每个人扮演角色时候都是被动的。童年时候,他想做个快乐的孩子,人们却强迫他坐在皇位上,从此与骨肉亲情绝缘。少年时候,他想做个真正的皇帝,却只是成为一个符号象征,豪情壮志成为一江春水。青年时候,他想创立一个国家,变革中却被敌人蒙骗成为傀儡,沦成为民族的罪人。 中年之后,他以为自己是个罪犯,以为难逃一死而割脉,却柳暗花明重获自由。一次又一次,他被命运戏弄,身不由己。溥仪曾经讲

马克思课程论文 《人类进化史诗----突变》观后感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课程 《人类进化史诗----突变》观后感 人类是如何起源的?考古已经证明,人类是从古猿进化而来的,因此,人类起源研究也就是追溯人这一支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区以及怎样从猿的系统分化出来并如何进化成现代人的问题。这个问题主要涉及到人类起源理论、过渡阶段、两足直立行走、使用和制造工具方面。 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出版《物种起源》一书,阐明了生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规律。1971年达尔文又发表了《人类来源及性选择》以大量事实论证了人类并非亘古就存在,也不是“分别创造作用的产物”,论证了人类也是进化的产物,是通过变异、遗传、自然选择从古猿进化来的;并且在当时科学水平所许可的情况下,讨论了关于人类起源的一系列问题。恩格斯提出了劳动创造人类的科学理论。1876年他写了《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指出人类从动物状态中脱离出来的根本原因是劳动,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也是劳动,文章论述了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古代的类人猿最初成群的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森林中,后来一部分古猿

为寻找食物下到地面活动,逐渐学会用两脚直立行走,前肢解放出来,并能使用石块或木棒等工具,最后终于发展到用手制造工具。与此同时,在体质上包括大脑都得到相应的发展,出现了人类的各种特征。恩格斯把生活在树上的古猿称为“攀树的猿群”,把从猿人到人过渡期间的生物称作“正在形成中的人”,而把能够制造工具的人称作“完全形成的人”。随着化石材料的不断发现,测定年代方法的不断改进,人们对人类起源的知识不断深化。尽管存在的问题还很多,但目前已经可以大致勾划出人类起源和发展的线索。自从那时以来的100多年中,古人类学和旧石器考古学的发现提供了大量有关人类进化的实物证据,大大的推进了关于人类起源的认识,也推动了人类起源理论的发展。 猿类的出现 森林古猿。森林古猿分化出巨猿、西瓦古猿和拉玛古猿等几个分支。拉玛古猿生存年代约为1400----700万年前,最早的化石是1932年美国学者G.E刘易斯在北印度的西瓦利克山地发现的一块右上颌碎片,它具有若干人类的特征:体形变大,骶骨也变得厚大,骶椎数增多,髋骨变宽,内脏和其他器官也相应的变化了,从而为直立行走创造了条件,下肢更适于直立行走,双手日益灵巧。20世纪60年代之后,在肯尼亚的特南堡、匈牙利的鲁道巴尼亚及我国云南禄丰都发现了同类化石。 南方古猿。拉玛古猿之后出现了南方古猿,其生成年代大约为500——150万年之间。南方古猿化石最早于1924年在南非约翰内斯

莫生于帝王家 《末代皇帝》观后感 中英文

莫生于帝王家——《末代皇帝》观后感 伏案观赏了《末代皇帝》这部细腻而又气势恢弘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整部片子把末代皇帝溥仪的一生勾勒得淋漓尽致,真切地还原了如同一辆摇摇晃晃的自行车般的大清,轰然倒下的历史。 莫生于帝王家,人人都知道。大清是满人,而统治的却是汉人天下,这里造成的民族矛盾更是永远无法消除。溥仪有同样的困惑,他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谁叫他偏偏生在了帝王之家,偏偏选择在他三岁时登基,拿了这个万人争抢的烫手山芋。在历史的漩涡中,溥仪想改革,可是对于这样一个摇摇欲坠的大清王朝而言,改革已不能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唯一能做的就是,推翻。而这个历史使命又落到了孙中山等人的头上,于是溥仪他又被历史抛弃了。 最出彩的当属结尾处之戏。那个蝈蝈,象征着一个孩子最初的童真。藏在那张龙椅上,也藏起了他所有的想往。引用张爱玲的话:“她不是笼子里的鸟,笼子里的鸟,开了笼,还会飞出来,她是绣在屏风上的鸟——抑郁的紫缎子的屏风上,织金云朵里的一只白鸟,年深月久了,羽毛暗了,霉了,给虫蛀了,死也还死在屏风上”。 无论是小时候的他还是长大后的他,其实都一样。他的家只有紫禁城那么大,他的世界只有那么大。他像一只青蛙,坐井还想观天。 下辈子,莫生于帝王家。然而,已经是末代了,都回不去了。大清的背影,在他消失的刹那,也灰飞烟灭。一切都来不及感慨,来不及感伤。繁华落尽,如梦无痕。

Don't born in imperial family -- "the last emperor" impression of view Bend over to watch the film "the last emperor," exquisite and grand Oscar best foreign language film, the film the last emperor pu yi's life sketch to get incisively and vividly, really restored a rickety bike like The qing dynasty , the history of the fall. Don't born in imperial family, everyone knows. Qing is man nationality, but rule is under han nationality, ethnic conflict is caused by here can never be eliminated. Pu yi have the same confusion, he can't choose our birth, who call he must to be born in the monarch, the selected when he was three years old he began to reign, and for more than ten thousand people in this hot potato. In the history of vortex, pu yi want to reform, but for such a crumbling qing dynasty, reform can not conform to the trend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The only can do is to overthrow. And the historical mission and the heads of sun yat-sen and others, so the pu yi he abandoned by history. The most impressive is the end of play. That guo guo, a symbol of a child's initial childlike innocence. Hidden in the dragon, also hides all he wants to. Quoted zhang ailing: "she is not the bird in the cage, the bird in the cage, the cage, will fly out in the screen she is embroidering bird - depression purple satin on the screen of zhijin a white bird in the clouds,

参观武汉博物馆观后感600字五篇

参观武汉博物馆观后感600字五篇 武汉博物馆所有展览利用科研成果,采用科技手段,凸现展示理念。下面是橙子为大家整理的参观武汉博物馆观后感600字五篇相关模板,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参观武汉博物馆观后感600字五篇(一) 湖北省博物馆藏有反映湖北省从原始时期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制度、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各类文物、标本14万余件,位居全国省级博物馆前列。这些藏品绝大多数既有浓郁、鲜明的地方色彩,又具有时代特征,反映着湖北地区古代文化的面貌,一部分器物在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史上也居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馆藏文物品类丰富,器类齐全,器类主要有陶、瓷器,青铜器,漆木器,简牍、兵器、古乐器、金玉器,古代字画,古钱币等。 所有展出的瓷器中,浪漫而富有诗意的青花四爱图梅瓶和康熙款青花十二月令花杯最受吉利文化使者们的关注。青花四爱图梅瓶高38.7厘米,口径6.4厘米,底径13厘米。瓶身肩部饰凤穿牡丹,腹部饰青花“四爱图”,即王羲之爱兰,他所作《兰亭集亭》被后世推为“天下第一行书”。陶渊明爱菊,其咏菊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千古流传。周敦颐爱莲,其名篇《爱莲说》中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脍炙人口。林和靖爱梅鹤,他隐居于杭州西湖,以植梅养鹤为乐,人称“梅妻鹤子”。其“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诗句,被誉为千古咏梅绝唱。青花四爱图梅瓶足部饰仰覆莲纹。三层纹样以卷草纹、锦带纹为界。白釉泛青,色彩青

翠艳丽,是罕见的元青花精品。不愧为湖北省博物馆誉为镇馆之宝。 康熙款青花十二月令花杯则是十二件一套的青花压手杯,以十二月份的当令花卉为题。分别以一月迎春花、二月杏花、三月桃花、四月牡丹、五月石榴、六月莲花、七月兰花、八月桂花、九月菊花、十月月季、十一月梅花、十二月水仙。配合花卉书写咏赞诗句。讲解员告诉我们,杯底有“大清康熙年制”楷书款。这套青花十二月令花杯,将诗、画、书法、篆刻多种艺术形式与瓷器工艺完美结合,可谓是清朝官窑瓷器的珍品。 在湖北省博物馆里,我们很遗憾没有听到穿越千年的编钟声。曾侯乙编钟。它迄今发现的最完整最大的一套青铜编钟。它出土时震惊了中国、震惊了世界,被认为是世界音乐史上的重大发现。立即被誉为“世界奇观中独一无二的珍宝”、“古代世界的第八奇迹”。钟架为铜木结构,呈曲尺形。横梁木质,绘饰以漆,横梁两端有雕饰龙纹的青铜套。中下层横梁各有三个佩剑铜人,以头、手托顶梁架,中部还有铜柱加固。铜人着长袍,腰束带,神情肃穆,是青铜人像中难得的佳作。以之作为钟座,使编钟更显华贵。此外,更为神奇的是,一般的物体只能发出一个乐音,但是编钟的每件钟都能发出两个乐音,并且互不干扰。在两千多年前就有如此精美的乐器,如此恢宏的乐队,在世界文化史上是极为罕见的。曾侯乙墓编钟的铸成,表明我国青铜铸造工艺的巨大成就,更表明了我国古代音律科学的发达程度,它是我国古代人民高度智慧的结晶,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1954年发现的盘龙城遗址是商代早期城址,位于湖北省武汉市

人类起源与进化简说

人类起源与进化简说 吴新智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北京100044 关键词 人类进化 身高发展趋势 脑量发展趋势 现代人起源 笔者大体上按照时代先后介绍包括600~700万年前的原初人和撒海尔人的最早期的人类、地猿、南方古猿、扁脸肯尼亚人、能人、鲁道夫人、格鲁吉亚的化石人、东南亚的直立人、魁人和弗洛勒斯人、欧洲的海德堡人、尼安德特人、非洲的匠人、罗德西亚人。接着介绍中国的直立人(俗称猿人)的主要特征,并对中国其他人类化石作了简略的介绍。其后用具体资料说明人类进化早期身材逐渐增高,这种趋势停止于大约180万年,人类的脑量则一直存在着增大的趋势,后期增速更快。笔者还简单叙述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发展。最后介绍关于现代人起源的争论,特别是从人类化石的形态,古文化遗物,古气候环境等方面的资料对中国现代人起源进行了讨论。 在19世纪中叶达尔文和赫胥黎论证人类起源于古猿时,已经出土的人类化石还很稀少,而且不被学术权威所认同。其后陆续发现不同时期的人类化石,使得人们逐渐对人类进化的历程获得越来越多的认识,越来越接受人类起源于古猿的理论,而且为人类进化的历程勾画出越来越清楚的轮廓。 迄今所知最早的人类化石是2000年报道的非洲肯尼亚的原初人土根种的下颌骨、上臂骨、指骨、大腿骨和牙齿,以及2002年报道的撒海尔人乍得种的头骨。其年代估计都是600~700万年前,这可能是人类最初出现的时间。比这两批化石稍晚的有发现于埃塞俄比亚的580~520万年前的地猿族祖亚种,标本有下颌骨、锁骨、上臂骨、尺骨、指骨和趾骨等。440万年前有地猿始祖亚种,化石有头骨、下颌骨、胸椎、上臂骨、前臂的桡骨和尺骨、许多手骨、骨盆、大腿骨、小腿的胫骨和腓骨、以及许多脚骨。2009年美国 科学 杂志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全面报道了关于他的研究成果。其四肢骨骼的形态介于后来的人与猿之间,而偏于人类,但是大脚趾不像后来的人那样与其他四趾平行,而是像现代猿那样适合于与其他各趾相对,做抓握的动作,因此推测他们除经常在地面身体直立用两条腿行走外还可能在树上活动。(地猿复原骨架与复原图,见封二) 420~390万年前出现了南方古猿(南方古猿头骨化石照片,见封二),最早的是湖畔种,最晚的有粗壮种,可能在150~100万年前灭绝。两者之间有非洲种、阿法种、惊奇种、羚羊河种、埃塞俄比亚种、包氏种。他们出土于南非、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坦桑尼亚和乍得,大体上可以归纳为纤巧型和粗壮型,头骨、骨盆和四肢骨形态表明能直立行走。早期的南方古猿身高有的不足一米,后期的较高。纤巧型的平均身高男女分别为151cm 和105cm;粗壮型男女分别为137cm和110cm。头骨包括两部分,即面骨和保护脑子的脑颅。纤巧型的脑颅比较圆隆,脑量较小,平均在450mL以下;粗壮性平均大于500mL。人类的牙齿包括前面的门齿和犬齿以及后方的前臼齿和臼齿。纤巧型的前齿大,粗壮型的小。粗壮型的后齿比纤巧型的粗大得多,表明粗壮型南方古猿的食物以植物为主,需要用咬合面较大的后齿进行研磨,而纤巧型则食物比较杂,还包括小动物的肉。与粗壮型比较粗大的后齿配套的是比较强大的咀嚼肌,其中的颞肌需要头骨有比较大的表面供其附着。在脑颅较小,能为颞肌附着提供的表面积不够的情况下,便在其男性头顶正中,像大猩猩那样形成一块片状的矢状脊,以扩大颞肌的附着面。比较强大的咀嚼力使得粗壮型的面骨比纤巧型的粗硕得多。 南方古猿非洲种和阿法种、羚羊河种的生存时代较早,时间上有重叠,惊奇种和埃塞俄比亚种,包氏种和粗壮种比较晚,也可能有一段时间与中期的其他南方古猿同时生存。在360~330万年前还有扁脸肯尼亚人与南方古猿同时生存。已经发现的扁脸肯尼亚人的化石包括基本完整的颅骨和上颌骨,他的面骨下部比南方古猿的较欠向前突出,所以被称为扁脸,也因此被一些学者认为比南方古猿可能更接近后来的人类的祖先,而所有的南方古猿分支可能都只有灭绝的命运。 在南方古猿还没有完全灭绝前,出现了人科的一个新属 人属。早期人属是能人,与南方古猿相比,其脑量大得多,多数个体的脑量男性和女性分别在700~ 63 自然杂志 32卷2期特约专稿

氏族社会的生活状态

氏族,是具有血缘亲属关系,同族内部禁止结婚的人们的集团。它是原始公社制度的社会经济单位,也是原始社会的社会组织。那么,氏族社会是怎样的一种社会形态?从计算世系方式看,分为母权制氏族和父权制氏族。无论哪个氏族,都体现了原始社会低下的生产力水平和原始共产制的生产关系。那么,在这种经济基础下,氏族社会呈现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呢? 母权制氏族 氏族社会的第一阶段,也就是母权制氏族,也叫母系社会。母系氏族制是按母系计算世系血统和继承财产的氏族制度。 整个母系氏族历史时期,其结构始终以母系血缘关系为纽带。婚姻形式在早期是群婚。由于氏族内部禁止通婚,而实行外婚制,氏族成员进行族外群婚。夫妻分居在各自的母系氏族中,婚姻生活采取丈夫走访妻子的形式,子女从母居,因而当时子女们知其母不知其父,属母方氏族,世系和财产继承从母系计。到了母系氏族繁荣期,由于对偶婚的出现和逐步巩固,丈夫迁到妻方氏族从妻居。 在早期和发达期母系氏族制中,妇女在生产和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不同。早期的妇女主要从事采集及社会性的家务劳动;男子以狩猎为主;捕鱼由男女两性分担。由于男女在经济上所占的比重大致相等,因而在社会领域内以男女两性的平等权利为特征。和当时低下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母系氏族公社实行原始共产制经济,生产资料和产品公有,共同劳动,平均分配。早期母系氏族有自己的语言、名称。同一氏族有共同的血缘,崇拜共同的祖先,以氏族图腾作为氏族的象征、名称和世系的标志。由共同的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成员,生前共同生活,死后埋葬在共同的氏族墓地。 母系氏族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到了中石器和新石器时代,随着原始农业及家畜饲养的出现,作为初期农业发明者的妇女,在生产和经济生活中起主导作用,负担原始农业繁重的劳动,因而在社会上受到尊敬。氏族的成员推举年事最长的妇女担任首领,管理氏族的事务,领导全体成员从事各项生产活动。

末代皇帝 英文观后感

"The Last Empero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st-colonial Theory Abstract: The movie "The Last Emperor" is a classic film that Italian director Bertolitch started shooting in China in 1984 and took three years to complete. After its release, it caused a huge sensation and won 9 Oscars. In the same year that the film was released, China began broadcasting the TV series "The Last Emperor" of the same name produced by its own artists. The drama aroused heated discussions in the literary and artistic circles, and in the same year won the "Flying Award", the highest achievement award in Chinese TV dramas.The study of two films of the same nam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aid’s post-colonial theory is to analyze the deep purpose behind the surface narration of the two films of the same nam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politics:That is to say, on the one hand, according to the post-colonial logic of "Oriental image-imperialism-cultural resistance", analyze the "imperialist narrative logic" shown in the both film and television works.On the other hand, it analyz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s by comparing both film and television works of the same name. The content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the introduction. Based on the two directors' different views on their own works, it pointed out the feasibility of conducting a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the both film and television work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is pointed out by summarizing the existing research literature. The second part is the body part, which is divided into three chapters. In the first chapter,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novel and negative Chinese images in “The Last Emperor”, it pointed out that the director fabricated the Chinese images with novel and prejudiced eyes. In the body part, the second chapter is on the basis of the first chapter, which pointed out that the fiction of the eastern image is in order to lay the foundation to establish the gain of imperialism and colonial interests , and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the relationship development between the British Johnston, the Japanese Mr Amakasu and Pu Yi in the film to show the different ways of establishing two imperialist rule and the different means of obtaining benefits; Chapter three analyz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s and the cultural resistance of TV drama to the film against imperialist narratives through differen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