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大学本科实验教学大纲【模板】
实验教学大纲模板

《××××》实验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 课程英文名称: 课程编号: 课程类型: 学 时: 学分:(非独立设置的不填)开课学期: 适用对象:先修课程:课程简介:要求简要介绍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以及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后所能掌握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能力(200200字左右)。
字左右)。
一、教学目标及任务写明本实验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及作用、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后在素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应达到的要求。
程后在素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应达到的要求。
二、实验项目及学时分配①实验项目名称要准确规范。
②学时分配合计数要等于或大于实验总学时数(其中超出的学时数可为选开实验)。
③实验类别指所开实验为基础类、技术(专业)基础类或专业类。
④实验类型指演示性、验证性、综合性或设计性等实验。
⑤实验要求指必做类型指演示性、验证性、综合性或设计性等实验。
⑤实验要求指必做//选做。
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学时分配实验 类别实验 类型每组 人数实验 要求1 2、、、、、、三、实验内容及教学要求以“实验项目”为单位说明每个实验的主要内容,重点和难点,并按“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说明每个实验项目的教学要求和所需主要仪器设备。
具体格式如下:实验项目一:……………………… 实验内容及教学要求:标题统一设为“黑体小四”,段前段后各空0.5行1、…………………………2、…………………………主要仪器设备:………………………实验项目二:……………………… 实验内容及教学要求:1、…………………………2、…………………………主要仪器设备:………………………实验项目三:……………………………………………………………………………四、考核方式及要求写明本实验课的考核方式、要求等。
要求侧重考核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来分析问题的能力。
问题的能力。
五、教材及教学主要参考书列出本实验课使用的教材、实验指导书,若为自编的实验教材或实验指导书,须加以注明。
本科课程教学大纲模板

《XXXXX》教学大纲(三号黑体加粗居中)(本科课程)
一、课程基本信息(小四号黑体字)
1、课程代码:【按教学计划填写】(五号字宋体)
2、英文名称:(五号字宋体)
3、学时学分:(五号字宋体)
4、课程性质:【课程性质包括“通识教育必修课,综合素质教育选修课,学科基础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实践教学必修课”,请按教学计划填写。
如果一门课程具有多种课程性质,要注明面向何种专业是何种课程性质】(五号字宋体)
5、先修课程:【需列出先修课程的名称、代码和学分数。
例:高等数学A 010001(5)】(五号字宋体)
6、授课对象:(五号字宋体)
二、教学方法(小四号黑体字)
课堂讲授和讨论相结合。
通过阅读主要参考书目、网上查询、资料整理和专题讨论,加深并掌握该学科的发展动态。
(五号字宋体)
三、考核方式(小四号黑体字)
说明考核方式(含实验考核方式),注明平时成绩、考核成绩、及实验成绩所占比例(平时考核占30%,期末占70%)。
(五号字宋体)
(章节标题居中小四号黑体)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五号字宋体)
【教学时数】:(五号字宋体)
【教学重难点】:(五号字宋体)
【教学内容】:内容(五号字宋体)
六、教材及参考书目(小四号黑体字)
1、使用教材:主教材【书名作者出版社版本信息】(五号宋体)
2、参考教材:【同上】(五号宋体)
注:如课程需学生阅读参考文献或查阅网上资料,应列出参考文献【文献名作者刊物名页次】,所用搜索引擎及检索关键词。
纸张大小使用A4,左右边距2CM,上下边距1CM.。
实验大纲模板

实验教学大纲格式1. 大纲封面格式上边距6cm××××专业(居中, 黑体小1号, 字距加宽1磅)(空一行)教学大纲(居中, 黑体初号, 字距加宽1磅)××××××××学院(居中, 仿宋体3号, 字距加宽1磅)(空一行)二〇〇四年四月下边距6cm2. 实验教学大纲编写样张《数字电子技术实验Ⅰ》课程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文)数字电子技术实验课程性质独立设课课程属性技术基础教材及实验指导书名称《数字电子技术实验》学时学分: 总学时24 总学分 1 实验学时24 实验学分 1应开实验学期二~三年级三~五学期先修课程数字电子技术一. 课程简介及基本要求本课程以实践环节为主, 根据课程的性质、任务、要求及学习的对象, 将课程内容分三个层次: 基础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和科技创新实验。
前两个层次实验, 只给出实验任务, 由学生自行设计电路, 拟定实验方法和步骤。
第三个层次, 由学生自拟题目, 自选器件, 独立设计电路并付诸实现。
实验采用两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是在实验室利用硬件电路进行实验, 第二种方式是采用EDA技术手段, 使学生学会计算机辅助设计和电子设计自动化的方法。
经过多层次, 多方式教学的全面训练后, 学生应达到下列要求:1. 进一步巩固和加深数字电子技术基本知识的理解, 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独立设计电路的能力。
2. 能根据需要选学参考书, 查阅手册, 通过独立思考, 深入钻研有关问题, 学会自己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3. 能正确使用仪器设备, 掌握测试原理, 熟练运用电子电路仿真软件。
4.能独立撰写设计说明, 准确分析实验结果, 正确绘制电路图。
5.课前做好预习, 准确分析实验结果, 正确绘制电路图。
二. 课程实验目的要求(100字左右)《数字电子技术实验I》是继《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之后而开设的独立实验课程, 是理论教学的深化和补充, 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是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 可作为通信类、电子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
四川大学本科实验教学大纲

四川大学本科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食品理化检验英文名称:Physical and chemical analysis of food 课程性质:专业课课程代码:50417960本大纲主笔人:严浩英、黎源倩面向专业:卫生检验实验指导书名称:食品理化检验出版单位: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日期:2021年3月主编:黎源倩实验讲义名称:食品理化检验实验教程编写单位:四川大学等十所高等院校编写日期:2021年3月一.课程学时学分课程总学时: 128 课程总学分:8 实验总学时: 80 实验总学分:二.实验的地位、作用和目的本实验课程为卫生检验本科生专业实验课程,与理论课同步进行。
目的是培养学生实验室工作的思维方法和操作技能、掌握食品理化检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熟悉食品理化检验实验仪器的操作和使用。
三.实验方式及基本要求教师简略讲解,演示仪器操作。
学生分为2~4人为一小组,并按实验讲义完成实验。
如果使用大型仪器,则分为8人以上小组。
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有疑难处随时可以提问。
要求学生实验前认真预习,实验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做到实验原理清晰,操作规范,数据真实,结论客观。
要求学生自觉遵守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注意化学实验室的安全操作。
四. 实验报告实验后,独立完成实验报告。
报告按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和实验讨论依次陈述。
实验报告应在下次实验前交指导教师批阅。
五.考核与考试实验的考核由实验指导老师按每次学生实验具体表现和实验报告质量评分,评分为等级制。
实验成绩占本课程考试成绩的20%。
六.基本设备与器材配置索氏提取器 6 凯氏定氮仪 4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附火焰原子化器和锌铜空心阴极灯) 1 分光光度仪 4 马弗炉1 砷化氢发生器 20气相色谱仪(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1 高效液相色谱仪(附紫外检测器) 1分析化学实验室基本玻璃仪器、化学试剂和仪器配套设施。
七.实验项目及内容提要(每学期实验由课时要求以及仪器设备具体情况选用,每实验课时数均为8学时)实验一食品中水分的测定(一)实验目的掌握直接干燥法测定食品中水分的原理;熟悉直接干燥法测定食品中水分的操作方法。
厦门大学实验教学大纲[002]
![厦门大学实验教学大纲[002]](https://uimg.taocdn.com/1b72fcba524de518974b7d04.webp)
厦门大学实验教学大纲课程编号: XX07 课程类型:学科选修课程课程名称:软件设计实例分析课程英文名称:Software Designation Sample Analysis课程总学时:48 实验学时:16总学分:3适用对象:软件工程本科四年制先修课程:软件工程, 需求分析, 数据库系统,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实验指导教材及参考书:1.Jeffrey L.等着,《System Analysis and Design Methods, fifth Edition》,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2. Ivar Jacobson,James Rumbaugh,Grady Booch。
姚淑兰,唐发根译,《UML参考手册》。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3.刘超编,《可视化面向对象建模技术--标准建模语言UML》,北航出版,1999年7月第一版4. 韩柯(译),《软件设计的艺术》,机械工业出版社,主要仪器设备:PC微机(Pentium 4、256MRAM)若干台(保证1人1台计算机)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计算机软件开发与应用的综合能力。
介绍软件的基本概念和软件工程的目标,通过对传统的面向过程的软件开发方法和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方法的介绍,使学生掌握开发高质量软件的方法;通过对软件开发过程和过程管理技术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如何进行软件度量和管理,怎样进行质量保证活动,从而能够有效地策划和管理软件开发活动。
为今后从事软件开发和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结合设计实例对PowerDesigner、Rational Rose和Project 等CASE工具的使用进行详细介绍,培养学生在软件设计过程中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计算机软件设计平台,即软件设计所涉及的计算机硬件和系统软件资源; 软件设计方法, 包括软件的质量标准、生命周期和流程、结构分析和结构设计等; 软件技术, 包括软件的编程、调试和维护;软件的界面, 包括文字和图形等界面; 软件管理, 包括软件开发管理和软件生产的质量控制等。
本科实验教学大纲

本科实验教学大纲本科实验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病原生物学实验 I 英文名称:E_periments of Pathogenic Biology 1 课程代码:500030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课程总学时:48 课程总学分:3 二、教学目的及基本要求《病原生物学实验 I》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属于病原学范畴。
它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病原生物的形态、培养特性、鉴定及检测技术,从而认识各种感染性疾病发生与流行的基本规律。
学习常用的病原生物实验诊断技术,了解控制与消灭病原生物所致疾病的基本理论和原则,为临床诊断、流行病学调查和防治感染性疾病服务。
它不仅与基础医学的其它学科密切相关,也与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有密切的关系。
《病原生物学实验 I》课程应在学习医学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免疫学课后进行,最好能与医学微生物学、人体寄生虫学讲授同步。
《病原生物学实验 I》课程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原虫、蠕虫及节肢动物等内容,以我国重要的病原生物为主要内容。
本课程重点讲授病原生物的形态、培养特性、鉴定及检测技术。
根据国家教委关于《七年制高等医学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和基本要求》,在实验教学中,通过播放录像适当介绍国内外感染性疾病防治中的成就和新进展,使学生了解该领域的前沿;开设创新性实验及综合性实验,充分发挥学生从事实验研究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分析^p 问题,解决问题及实践操作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从事病原生物学研究的素质和兴趣;强调学生自主开展实验,完成实验报告,并通过考试,使学生掌握人体病原生物学基础知识和病原生物检验的基本技术。
三、教学内容序号实验名称内容提要 1 讲授:微生物实验室规则录像:微生物学发展简史示教:细菌形态与特殊结构细菌的基本形态(球菌、杆菌、弧菌)和特殊结构(荚膜、芽胞、鞭毛);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和维护。
2 讲授:基础培养基的制备操作:细菌的接种示教:细菌代谢物及生化反应细菌接种的基本操作方法、细菌的代谢产物的观察及检查方法;细菌的主要生化反应及其观察方法;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的基本用途。
《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7065411课程名称:物理实验英文名称:Experiment of Physics课程类型:公共基础课课程要求:必修学时/学分:48/3 (讲课学时:0 实验学时:48 上机学时:0)适用专业:全校理工科各专业一、课程性质与任务科学实验是科学理论的源泉,由物理学创导的用实验观测和定量探索自然,总结规律的科学方法,是一切现代科学工程技术的基础方法。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规律的发现及理论的建立,都必须以严格的物理实验为基础,并受到实验的检验。
物理实验在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课程通过必要的实验误差理论及虚拟仿真实验、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拓展与创新性实验教学,使学生在对实验观察、分析和物理量的测量中学习物理实验知识、方法和技能,了解科学实验的主要过程和基本方法,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良好实验基础,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的科学实验素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主动研究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以及遵守规章制度与爱护公物的基本品德。
二、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物理实验是学生进入大学后受到系统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训练的开端,是对理、工科类各专业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基本训练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为后继相关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三、课程教学目标1、介绍一些物理实验史料,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教育,使学生了解科学实验的重要性。
2、学习误差理论的基本知识,其中包括:测量误差的基本概念;随机误差的估算;系统误差的发现和处理;测量不确定度;直接和间接测量结果的表示;有效数字;实验数据处理的常用方法等。
使学生具有正确处理实验数据的初步能力。
3、了解常用仪器的性能,并学会使用。
例如,测长仪器、测温仪器、变阻器、直流电表、直流电桥、电势差计、通用示波器、低频信号发生器、分光计、常用电源和常用光源等。
通过以上各项基本训练,使学生重视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运用理论去指导实践,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实验教学大纲、实习教学大纲和课程设计教学大纲(模版)
实验教学大纲、实习教学大纲和课程设计教学大纲(模版)《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大纲编写模板(宋体、加粗、小二、居中)空一行课程名称:物理化学(标题为四号宋体、加粗,正文为宋体、四号,行距固定值20磅;以下类似内容,均一样;)课程代码:本大纲执笔人:XXXXXX实验指导书名称:物理化学实验指导书空一行一、学时学分(标题为宋体、加粗、四号;正文为宋体、小四号;行距固定值20磅)总学时:112 总学分:7 实验时数:24 实验学分(可选填):1.5二、实验的地位、原理作用和目的(标题为宋体、加粗、四号;正文为宋体、小四号)物理化学实验是继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之后一门基础实验课程,是化学教学中的一门独立课程,它综合了化学领域中各个分支所需的基本研究工具和方法,是任何一个从事化学工作学生所必需的训练项目之一。
物理化学实验课程的主要目的和任务应该始终贯穿于整个实验教学,其目的和任务分为五个方面: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三、实验类别、适用专业(标题为宋体、加粗、四号)表格内容为宋体,小四号。
四、课程简介(标题为宋体、加粗、四号;正文为宋体、小四号;行距固定值20磅)《物理化学实验》课程是一门培养学生实验技能的基础课,主要任务是基本物理量及有关参数的测定。
五、授课方式与基本要求(标题为宋体、加粗、四号;正文为宋体、小四号;行距固定值20磅)授课方式:独立授课(非独立授课)基本要求:1、……2、……六、考核方式与报告(标题为宋体、加粗、四号;正文为宋体、小四号;行距固定值20磅)1、要求独立编写实验报告……;2、指导教师对每份实验报告进行批改、评分……;3、由于该门实验课程依据于理论课……,实验课程成绩占20%,理论课成绩占80%,……七、设备与主要器材配置(标题为宋体、加粗、四号;正文为宋体、小四号;行距固定值20磅)……八、课程内容:(标题为宋体、加粗、四号;正文为宋体、小四号;行距固定值20磅)1、绪论(X学时)…………………2、实验选题与学时分配………………….九、实验项目与内容提要(标题为宋体、加粗、四号;正文为宋体、小四号;行距固定值20磅)表格内容为宋体,小四号。
大学课程教学大纲模板
---课程名称: [课程名称]课程代码: [课程代码]适用专业: [适用专业]开课单位: [开课单位]课程类型: [课程类型](如: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等)课程性质: [课程性质](如:必修课、选修课)学分: [学分]学时数:总学时 [学时数],其中:理论学时 [学时数],实验学时 [学时数]先修课程: [先修课程]后续课程: [后续课程]一、课程简介[简要介绍课程的目的、性质、在学习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与前后课程的关系]二、课程目标1. 知识目标:- 学生应掌握 [列出具体知识点]。
- 学生应了解 [列出具体知识点]。
2. 能力目标:- 学生应具备 [列出具体能力]。
- 学生应能够 [列出具体技能]。
3. 素质目标:- 学生应提高 [列出具体素质]。
- 学生应培养 [列出具体素质]。
三、教学内容1. 第一章:[章节标题]- 主要内容:[简要介绍章节内容]- 重点难点:[列出重点和难点]2. 第二章:[章节标题]- 主要内容:[简要介绍章节内容]- 重点难点:[列出重点和难点][以此类推,列出所有章节的内容、重点和难点]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系统讲解,使学生掌握课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 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技巧。
-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 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五、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 [占比](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实验报告等)- 期末考试: [占比](闭卷或开卷)- 课程论文/报告: [占比](如有)六、教学进度安排[根据教学大纲内容和学时安排,列出每个章节的教学进度和课时分配]七、教材与参考书目- 教材: [教材名称] [作者] [出版社]- 参考书目:- [参考书目1]- [参考书目2]- ...八、课程思政元素- 在教学内容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育实践教学大纲模板(3篇)
第1篇一、课程名称《XXX教育实践教学》二、课程性质本课程是XXX专业的一门实践性课程,旨在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课程目标1. 知识目标:(1)使学生掌握XXX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2)了解XXX专业的发展动态和前沿技术;(3)熟悉XXX专业的实践教学方法和步骤。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2)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3)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提升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安排1. 教学内容:(1)XXX专业基本理论;(2)XXX专业实践技能;(3)XXX专业前沿技术;(4)实践教学方法和步骤。
2. 教学安排:(1)理论教学:占总学时的30%,主要讲解XXX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2)实践教学:占总学时的70%,包括实验、实习、实训、设计等环节。
五、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至第四周:理论学习阶段,主要讲解XXX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2. 第五周至第八周:实验阶段,进行XXX专业的基本实验操作和技能训练;3. 第九周至第十二周:实习阶段,到XXX单位进行实地实习,了解XXX专业的实际应用;4. 第十三周至第十四周:实训阶段,进行XXX专业的综合实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5. 第十五周至第十六周:设计阶段,完成XXX专业的设计任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六、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教师系统讲解XXX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了解XXX专业的实际应用;3. 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XXX专业的实践技能;4. 实习教学法:通过实地实习,使学生了解XXX专业的实际应用;5. 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6.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大学本科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药物化学实验-Ⅰ
英文名称:
Experiment of Medicinal Chemistry and Synthesis-Ⅰ
课程属性:必修课
课程代码:********
本大纲主笔人:金辉、尹红梅、齐庆蓉
面向专业:药学专业
实验指导书名称:《现代药学实验教程》
出版单位:四川大学出版社
编写日期:2008年5月
主编:吴勇、成丽
一、课程学时学分
课程总学时:72学时 课程总学分:3.0
二、实验的地位、作用和目的
《药物化学实验》是《药物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包括合成药物
化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和常规实验技术。目的是通过实验加深理解药物化学的基本
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合成药物的基本方法;进一步巩固有机化学实验的操作技
术及有关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作风,严格认真的科学
态度与良好的工作习惯。
三、基本原理与课程简介
药物化学实验是在学生学习有机化学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实验内容主要是药
物及其中间体的合成、分离和纯化,包括合成药物化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和常规实
验技术。学生通过实验掌握合成药物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与技能;了解合成药物
化学实验技术发展的前沿;加深对药物化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四、实验方式及基本要求:
带习老师讲述实验原理、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等,并随堂指导。由学生每人
独立操作完成实验。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合成药物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与技能;
了解合成药物化学实验技术发展的前沿;加深对药物化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
认识和理解,为从事合成药物化学研究奠定基础。
五、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以原始记录为基础,书面形式详实叙述每次实验的目的、
原理、操作过程、现象和结果等,并在讨论中分析实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个人
的体会、以及实验应注意的问题等。每次实验报告应包含以下内容:实验题目、
实验目的和要求、实验原理、实验内容、实验结果、实验结果以及讨论。
六、考核及考试
本实验以学生的预习报告、原始记录、实验操作、科学作风及实验报告做为
考核标准。
七、基本设备与器材配置
学生每人一套常用玻璃仪器及一些常用实验器材,其它配套器材见下表:
配套器材 数量(台/套)
电热鼓风干燥箱 3
磁力搅拌器 80
电热套 80
电炉 60
紫外分析仪 6
制冰机 2
旋转蒸发仪 10
真空泵 50
红外干燥箱 8
调压器 70
电子天平 6
微波化学反应器 5
冰柜 1
直联旋片式真空泵 4
皮喇尼真空计 4
八、实验项目及内容提要
实验室名称:
现代药学专业教学中心实验室
序号 实验名称 内容提要 实验性质 实验类别 现有套数 每组人数 实验时数 容纳人数
1 肉桂酸的制备(Perkin反应) 掌握制备肉桂酸的原理和方法; 巩固回流、水蒸气蒸馏等基本操作。 3 3 210 25 8 210
2 微波辐射合成反应—藜芦醛的合成 学习微波辐射药物合成的方法; 了解微波加热与传统加热方式的区别。 3 3 210 25 6 210
3 藜芦醛的制备 掌握制备藜芦醛的原理和方法; 学习薄层层析在合成中的应用。 3 3 210 25 8 210
4 藜芦酸的制备 掌握制备藜芦酸的原理和方法; 学习薄层层析在合成中的应用; 学习配平有机化合物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3 3 210 25 6 210
5 2-甲基-2-己醇的 制备(格氏反应) 掌握格式反应制备2-甲基-2-己醇的原理和方法; 学习高真空蒸馏的操作技能。 3 3 210 25 8 210
6 扑炎痛的制备(一) 学习二氯亚砜在制备酰氯中的应用及药物设计中的结构修饰原理; 巩固有机溶剂重结晶和有毒尾气的吸收方法。 3 4 210 25 8 210
7 扑炎痛的制备(二) 学习二氯亚砜在制备酰氯中的应用及药物设计中的结构修饰原理; 巩固有机溶剂重结晶和有毒尾气的吸收方法。 3 4 210 25 8 210
8 扑炎痛的精制及鉴定(三) 掌握柱层析分离物质的原理及方法; 了解波谱法对已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确证。 3 4 210 25 6 210
9 苦杏仁酸的制备(相转移反应) 学习相转移催化反应的原理; 巩固萃取、重结晶等基本操作。 3 3 210 25 8 210
10 依达拉奉的制备 熟悉吡唑环的环合原理;了解无水苯肼及其他无水试剂及易被氧化试剂的使用注意事项; 掌握药物合成中“质与量”的概念。 3 3 210 25 8 210
注:
1、实验性质:1—基础实验 2—专业(技术)基础实验 3—专业实验。
2、实验类别:1—演示 2—验证(单元) 3—综合 4—设计 5—训练等。
3、现有套数:指仪器设备套数,与该实验可同时开出的组数相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