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EN数字集群通信系统的空中接口协议
IDEN测试系统介绍

设时期。
2019/7/17
2
四. iDEN 使用的先进技术
iDEN(integrated Digital Enhanced Network)是一个共用频 率,作指挥、调度用的专用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它采用时分 多址(TDMA)技术、VSELP(Vector Sum Excited Linear Prediction)矢量和激励的线性预测编码技术和抗干扰能力 强的M-16QAM(Quadrature Amplitude dulation)正交振幅 调制技术,并采用了和GSM 系统相同的双工通话结构以及特 殊的频率复用方式,使系统具有低功率、大容量、广域覆盖 的特性。
CS
BP
BT
vend
Manual Assembly (Test)
FA B
2019/7/17
FCP
CQA
AC
Final Assembly
(FA)
RV
4
其中,绿色部分是测试部分,以下为 测试流程图: 有摄相头 EMI
BP station
BT station
2019/7/17
6
Radio Verification Station (RV) •Purpose – verifies the functional integrity of the unit after assembly. •Performs conducted transmitter RF power verification of assembled unit. •Performs verification of the software version and integrity. •Programs serial number, model type and other custom information into unit. •Performs charger circuitry testing. •Test Capacity: Four units can be tested at one time (4-up), open-air RF testing. •Software: PATS test software, running on a factory controller (UNIX server), user
LTE空中接口技术基础

LTE空中接口技术基础LTE(Long Term Evolution)是第4代移动通信技术(4G)的一种标准,为用户提供高速、高质量的移动通信体验。
LTE通过优化空中接口技术,显著提高了数据速率、容量和覆盖范围。
本文将介绍LTE空中接口技术的基础知识,包括LTE的架构、基础频段、多址技术、调制解调技术等。
1.LTE架构LTE采用分层架构,包括用户平面和控制平面。
用户平面负责传输用户数据,控制平面则负责建立和管理用户连接。
LTE的架构包括基站(eNodeB)、核心网(EPC)和用户设备(UE)。
基站是与用户设备进行无线通信的设备,核心网负责用户数据的传输和处理,用户设备则是终端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
2.基础频段LTE采用了多个频段,以增加系统的容量和覆盖范围。
LTE的频段包括FDD(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和TDD(Time Division Duplexing)。
FDD采用不同的频率进行上行和下行通信,而TDD采用同一频率进行上行和下行通信。
LTE还采用了多载波聚合技术(CA),将多个频段的带宽合并在一起,提供更高的数据速率。
3.多址技术LTE采用了正交频分复用(OFDMA)和单载波频分复用(SC-FDMA)两种多址技术。
OFDMA将频谱划分为多个子载波,每个子载波负责传输一个用户的数据。
这样可以同时服务多个用户,提高系统的容量和频谱效率。
SC-FDMA则在上行链路上使用,将窄带信号映射到多个子载波上,降低了功耗和干扰。
4.调制解调技术LTE采用了多种调制解调技术,以提高数据速率和传输效率。
LTE使用了QPSK、16QAM和64QAM等调制方式,QPSK适用于较差的信号环境,而16QAM和64QAM则适用于良好的信号环境。
此外,LTE还引入了空间复用技术,如多输入多输出(MIMO),通过多个天线进行信号传输和接收,提高系统的容量和覆盖范围。
5.其他技术LTE还采用了大规模天线阵列(Massive MIMO)技术,通过增加天线数量来提高系统的容量和覆盖范围。
第七课:LTE空中接口分层详解

第七课:LTE空中接口分层详解前面一课我们了解到,LTE空中接口协议栈主要分为三层两面,三层是指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两面是指控制平面和用户平面。
从用户平面看,主要包括物理层、MAC 层、RLC层、PDCP层,从控制平面看,除了以上几层外,还包括RRC层,NAS层。
下面我们分别对这些分层进行详解。
一、MAC 媒体接入控制层1. MAC层功能概述不同于UMTS,MAC子层只有一个MAC实体,包括传输调度功能、MBMS功能、MAC控制功能、UE级别功能以及传输块生成等功能块。
MAC层结构如图1图1 MAC层结构图MAC层的各个子功能块提供以下的功能:(1) 实现逻辑信道到传输信道的映射;(2) 来自多个逻辑信道的MAC服务数据单元(SDU)的复用和解复用;(3) 上行调度信息上报,包括终端待发送数据量信息和上行功率余量信息。
基于HARQ机制的错误纠正功能;(4) 通过HARO机制进行纠错;(5) 同一个UE不同逻辑信道之间的优先级管理;(6) 通过动态调度进行UE之间的优先级管理;(7) 传输格式的选择,通过物理层上报的测量信息,用户能力等,选择相应的传输格式(包括调制方式和编码速率等),从而达到最有效的资源利用;(8) MBMS业务识别;(9) 填充功能,即当实际传输数据量不能填满整个授权的数据块大小时使用。
各功能与位置和链路方向的对应关系如图2所示。
图2 MAC功能与位置和链路方向的关系2. MAC层关键过程1. 调度与UMTS不同,LTE完全取消了专用信道,并引入了共享信道的概念。
在不同UE不同逻辑信道之间划分共享信道资源的功能成为调度。
早期的很多接入系统每个用户的业务都有专门的信道,虽然到了HSPA时已经有共享信道的概念,但是主要还是针对数据业务。
LTE的几乎所有的应用与业务都是使用共享信道,由于各个业务与应用的对服务质量(QoS)的要求是不同的,如何为具有不同带宽要求、不同时延保障、不同QOS等级的各种业务合理地分配资源,在满足业务需求的基础上,提高网络的总体吞吐量和频谱效率,是分组调度的核心任务。
TETRA数字集群空中接口协议栈体系结构分析

其它公网和专网的接 口、网管接 口和有线 台接 口。
描 述是 比较 详尽 的,而对S wMl, ' 的描述 则不全 面 ,通常 以 f  ̄ 0 “ wM『 的处理过程不 在本 标准范围内”的理 由省 略。 S 侧
收稿 日期 : 2 0年 1 1 日 8 月 0 5
由T T A 字集群 空 中接 口协 议的研 究和分 析可知 , E R 数
开 ,基 站只 负 责物 理层 和 数据 链路 层协 议 的
处理 ,而交 换 中心 负责 网络 层 协议 的 开发 。
分 布 式 体 系 结 构 的 主 要 产 品 是 Moo o a 司 t l公 r
的Di t P系统 交换 中心 ,其采 用 具 有双 me l r a
—— — ——— — 、
D 上下文 I 分组数据的 I lP P j
『
.
给T T A数 字集群 数 字集群 分 系统研 制 的进 ER 展带来 了困难 。
f 激活与去激活 l信道处理 数 分组 据
缠 竖 J 量 l
.
图制 业; 佑 I 网; } I务 控网 j j
维普资讯
专题 : 数字集群移动通信
T T A 字集群 空中接 口协议栈 ER 数 体 系 结构 分析
孙 昕 北京交通大学
李 海 北京理工大学
【 摘要 】文章基于T T A E R 数字集群标准体系结构的特点 ,结合现有T T A E R 数字集群产品和移动通信技术发展趋势,阐述
2 ER T T A数字集群标准体系结构
TT A E R 数字 集群 标准在 容量 上具 有较大 的灵 活性 ,适
用于大、中、小容量系统 ,具有调度功能较 多和补充业务较 丰 富等特 点。T T A数字集 群标 准规定 了六种 标准 接 口, ER 即:空中接 口、数 字集群系统间的接 口、终端设备接 口、与
TETRA系统的接口

TETRA系统的接口TETRA标准是基于数字时分复用无线通信技术的系列标准,它包括一系列已经定义的开放接口、呼叫服务和协议。
TETRA系统对于专网用户而言,是一个理想的平台。
TETRA系统先进的数据业务也为无线通信网络增加了许多功能。
TETRA 系统相比以往的集群通信系统可以提供更高的频率利用率、高稳定的系统覆盖、综合话音和数据通信及高速数据传输。
1. TETRA系统的标准接口TETRA标准描述了一个TETRA系统所具备的9种接口。
TETRA网络被称为交换和管理基础设施(switching and management infrastructure,SwMI),包含控制器(含交换功能)、网关、基站之间的内部接口,而这些接口尚未标准化。
TETRA系统的标准接口仅限于TETRA网络与无线终端及外围设备之间的接口。
由于核心网与基站的接口未统一,因此TETRA系统的标准化程度低于公众网的蜂窝数字移动通信系统,造成了一定的设备垄断性。
(1)系统空中接口(2)直通模式的空中接口(3)人机接口(4)终端设备接口(5)网关接口(6)系统间接口(7)网络管理单元接口(8)本地线路连接的终端接口(9)远端线路连接的接口2. TETRA系统的空中接口(1)工作频段。
TETRA标准本身没有限制TETRA系统所使用的频率,但要实现国家间TETRA 移动台的漫游,统一频段是必须的。
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无线电管理局已规定了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包括TETRA和iDEN)的工作频段。
在我国,TETRA系统使用806~821 MHz和851~866 MHz频段,和现有的模拟集群通信系统所使用的频段一致。
这就要求TETRA系统设备制造厂商生产符合该工作频段的TETRA系统产品。
(2)物理信道。
在TETRA系统中,对于每一个无线电载波,无论是上行链路还是下行链路均被划分为4个时隙。
每个时隙都被作为一个物理信道(无线信道)用于承载话音/数据业务、控制信令,或两者混合进行传输(随路信令)。
集群通信

用于计算机通信的技术
01 概念
03 业务种类
目录
02 发展历程 04 发展的现状
集群通信业务是指利用具有信道共用和动态分配等技术特点的集群通信系统组成的集群通信共,为多个部门、 单位等集团用户提供的专用指挥调度等通信业务。集群通信系统,是一种高级移动调度系统,代表着通信体制之 一的专用移动通信发展方向。 CCIR称之为Trunking System(中继系统),为与无线中继的中继系统区别,自 1987年以来,更多译者将其翻译成集群系统。
从目前的数据来看,TETRA在全球各区域的发展中,签订合同数目同比增长最快的区域为亚太地区,增长率 高达139%;其次是中东,增长率达到114%;而在西欧地区的增长率也达到110%。
iDEN(集成数字增强型络)是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研制和生产的一种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它的前身是MIRS 系统,最初设计是做集群共应用,因此除了以指挥调度业务为主外,还兼有双工互联、数据和短消息等功能。
TETRA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可在同一技术平台上提供指挥调度、数据传输和服务,它不仅提供多群组的调度功 能,而且还可以提供短数据信息服务、分组数据服务以及数字化的全双工移动服务。TETRA数字集群系统还支持 功能强大的移动台脱直通(DMO)方式,可实现鉴权、空中接口加密和端对端加密。TETRA数字集群系统具有虚拟 专功能,可以使一个物理络为互不相关的多个组织机构服务,并具有丰富的服务功能、更高的频率利用率、高通 信质量、灵活的组方式,许多新的应用(如车辆定位、图像传输、移动互联、数据库查询等)都已在TETRA中得 到实现。
在技术方面,iDEN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首先,在功能方面,iDEN在传统的调度通信基础上,大量吸收了数字蜂窝通信系统的优点,增强了互联功能, 其无线功能与个人移动通信系统同在一个水平上,同时将数字蜂窝通信系统的增值业务如短信息服务、语音信箱 及基于IWF上的电路数据应用于iDEN系统中;
最新(完美版)01 LO_SP2002_C01 LTE空口协议及信令流程

LTE空口协议及信令流程课程目标:●了解LTE空口协议●了解LTE基本信令流程目录第1章 LTE空口协议 (1)1.1 LTE网络架构 (1)1.2 EPC与E-UTRAN功能划分 (2)1.3 E-UTRAN接口的通用协议模型 (4)1.4 LTE空口协议 (4)1.4.1 控制面协议 (4)1.4.2 用户面协议 (5)1.4.3 空口协议功能介绍 (6)1.5 LTE接口介绍 (11)1.5.1 S1接口 (11)1.5.2 X2接口 (13)1.6 承载相关概念 (15)1.6.1 EPS承载架构 (15)1.6.2 承载概念 (15)1.6.3 连接概念 (17)第2章 LTE信令流程 (19)2.1 小区搜索随机接入 (19)2.1.1 小区搜索 (19)2.1.2 随机接入 (20)2.2 开机附着、去附着流程 (22)2.2.1 开机附着流程 (22)2.2.2 去附着流程 (24)2.3 Service Request流程 (28)2.4 寻呼流程 (30)2.4.1 系统信息改变触发的寻呼 (30)2.4.2 MME触发的寻呼 (30)2.5 TAU流程 (31)2.5.1 IDLE态TAU过程 (31)2.5.2 Connected态TAU过程 (34)2.6 切换流程 (36)2.6.1 Inter-eNB X2 HandOver (36)2.6.2 Inter-eNB S1 HandOver (38)2.7 专用承载流程 (40)2.7.1 专用承载建立流程 (40)2.7.2 专用承载修改流程(通过专有消息) (43)2.7.3 专用承载释放流程 (45)第1章LTE空口协议知识点●LTE网络架构●EPC与E-UTRAN功能划分●E-UTRAN接口的通用协议模型●LTE空口协议●S1、X2接口介绍●承载相关介绍1.1 LTE网络架构LTE的系统架构分成两部分,包括演进后的核心网EPC(MME/S-GW)和演进后的接入网E-UTRAN。
800M数字集群系统介绍

800M数字集群系统介绍一、什么是集群?1、定义是一种共享资源、分担费用、共用信道设备及服务的多用途、高效能的无线调度通信系统,呼叫方式为PTT (Push To Talk)的一种专业移动通信系统,集中控制和管理信道并动态方式分配信道给用户。
2、特点半双工通信方式;呼叫建立速度快;主叫按下PTT键,即可建立通信链路;被叫无需任何操作,即可接听;松开PTT键,系统即可释放链路;呼叫模式为一对一的私密呼叫和一对多的群组呼叫;同一小区下的同一群组内用户使用信道方式;前向业务信道为共享方式;反向业务信道为竞争方式;3、集群通信系统的组成基站:由若干基本无线收发信机、天线共用器、天馈线系统和电源等设备组成。
移动台:用于运行中或停留在某未定地点进行通信的用户台,包括车载台、便携台的手持台。
调度台:是能对移动台进行指挥、调度和管理的设备,分有线和无线调度台两种,无线调度台由收发机、控制单元、天馈线(或双工台)、电源和操作台组成。
控制中心:包括系统控制器、系统管理终端和电源等设备,主要控制和管理整个集群通信系统的运行、交换和接续。
4、集群通信的发展史集群通信系统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最早的集群通信是模拟系统,数字集群技术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全球范围内兴起,90年代末期在中国出现数字集群网络,2003年4月信息产业部批准中国卫通集团在天津、济南、南京三个城市建设并运营数字集群商业共网实验网工程。
5、数字集群的定义数字集群通信系统采用先进的数字技术,数字信令方式,语音数字编码技术,先进的调制解调技术,数字集群系统集多功能于一体,在技术上和系统容量上满足大型共网的建设要求,能提供指挥调度、电话互联、数据传输、短消息收发等多种业务。
二、数字集群通信体制的行业标准:信息产业部2000年12月28日正式发布了我国《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体制》的行业标准: A:TETRA B:iDEN。
为我国新的数字集群通信运营商以较低的成本建网和运营提供了技术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 用 于 处 理具 体 的信 令 和 完 成 无线 链 路 控 制 等 ; 第 3 及其他 高层 则 主要 面 向各 种不 同的服 务 。 层
收 稿 日期 :0 1 0 — 0 5 2 1 — 2 2 3
新 技 术
Ne Te hn og w c ol y
数 据通 信 2 1 . 0 12
控 制 实 体 , 3 制实 体用 它来 控制 初始 接人 到小 区 L控
的业务 信道 和指 定 的控制 信道 。R P 作于 主控 制 A工
信道 和临时 控制信 道 。
() 3随路控制进程( C ) R P 是提供可靠的面向连接
统能够 得 到标准 化推 广应 用 。
[二至二
1 空 中接 口的 协 议 栈 结 构
在 无线 通 信 系统 中 ,为 了使 固定 网络 设 备 和移
动 台相 连接 , 要各 种信 道接 口类 型 。每种类 型 采用 需 特定 的操作 方式 来完成 特 定任 务 。这种 结构 用O I S模
2 1 _ 数据通信 0 12
Ne c ol g w Te n y h o
iE D N数字集群通信 系统的空中接 口协议
_
_
.
—
—
徐小涛 :>i E R D N数 字 集群通信 系统 的OS ̄. 子层 为主 线 , 绍 了i N数 字集群 通信 系统物 理层 、 I务 ] t 介 DE 介质
中与其 他 的 副载 波 信 号 混 合 ,合 成 的 总 信 号 形 成
M1 一 A 6 Q M信号 。M1一 A 6 Q M的调 制器 如 图2 所示 。
() 2 随机 接 人 进 程 ( A 是 用 于快 速应 答 的优 R P) 化 的多接 人 、 非证实 、 连接 分组 数据 协议 。它在 多 无 接 人信道 传送 短 的固定 长消息 单元 。它 的顾 客是 L 3
制 等方面 的内容 。 3 第二 层 服 务 描 述 M1 一 M调 制 : E 6 QA i N系统 采 用 的调 制 方 案 是 D 在模 型第 二层 提供 系统 特有 的一 组业 务 ,主要 Mo r a 司在 1 Q M(6 正 交 振 幅 调制 ) 制 技 包括 L C to 公 ol 6 A 1相 调 L 子层和 M C A 子层 。
2 第 一 层 服 务 描 述
i E F 口第 1 的 主 要 功 能是 在抵 制 R 信 D NR 接 层 F
道 上各种 各 样 的信 道衰 减 的 同时 ,可 靠地 完 成无 线 信道 f : 的信 息传 输 。 因此 , 这一 层 主要 包 含调 制 、 时
分复 用 ( D 的同 步机 制 以及 幅度 和 相 位 的恢 复 机 T M)
型表示 更直 观 , 结构 如 图 1 其 。在集 群通 信 中 , 射频 接 口一般 仅 对应 7 O I 型 中的下 3 , 高层 的功 能 层 S模 层 较 在用户 终端 设备 中实 现 。下 面主要 x 7 O I 型下 3  ̄ 层 S模
SC IH 时 隙 信 息 信 道 S P 时 隙 信 息 进 程 I R AP 随 机 接 入 进 程 AC P 髓 路 拧 制 进 程 B CH 广 播 控 制 信 道 C : CC I: 公 共 挡 制 信 道 Ct
术基 础上 自己研 发 的M1一 A 6 Q M技术 。其基本 原理是 3 1 L C子 层 . L
将传 送 的信 息 比特 首先 分 为 M 4 并联 的频 分 复用 =个 子信 道 , 然后 再经 编码 变换成 1 Q M的信号 , 6A 同时插 在L C L 子层 , 中接 口定义6 空 个不 同的进程 : ( ) 隙信 息进 程 ( I ) 用 于 时隙 指配控 制 的 1时 SP 是 人导 引和 同步信 号符号 ,每 个合 成 的信息 流经 过脉 点对 多点 、 证实 、 连接分 组数据 协议 。sP 时隙 不 无 I在 冲滤波 ( S ) P F 与分路 载波一 起调制 , 在频分 复用 器 信 息信道 工作 。 并
R CI:随机接 入信道 A 4 T H:临时控制信馗 CC
Dc H: 指 定 控 制 f 碹 c .
A ccH : 随 蹄 控 制 信 道
VC 话音信道进程 P DC ・散崭信增 进程 P
DP P:数 悱 分 组 进 程
T cH:业 务 信 道
P : 分 t 道 CH 信
访 问控 制 层 、 逻辑 链路 控制 层和 应 用层 的技 术体制 、 构特征 和 功能 业务 , DE 结 对i N数 字集 群通 信 系统 的推 广
应用具 有重要 的 实践指导 意义 。
关键 词 :i N 数 字集群 ; 中接 口; DE 空 协议
i E 数 字集群 通信 系统是 目前世 界 上应 用最 为 DN 广泛 的数字 集群 通 信 系统之 一 ,也是 最 早 引入 我 国 的数 亨 集群 移动 通 信系 统 ,在 上 海世 博 会等 国 内外
图 1 DE i N空 中接 口OS模 型 I
层 提供 的服 务进 行分析 介 绍 。
图 1 D N R 接 f第 1 为 物理 层 ,主要 完 成 中i E F 层 j M1 一 A 6 Q M调制 过 程 的协 议 逻辑 ;第 2 分 为介 质 访 层 问控 制层 ( C) MA 和逻 辑链 路控 制层 ( L 两个 子层 , L C)
重要 活 动 中获 得 了广泛 的应 用 。
为 了确保i E 数字 集群 通 信 系统在 我 圉获 得 更 D N 加广 泛 的应 用 , 高设 备 的 兼容 性 和适 用 性 , 提 国家有 关部 门专 门制定 了适 合 我 国 国情 的i N 宁集 群 通 DE 数 信系统 空 中接 门协议 规 范 ,使i E 数 字 集群 通 信 系 D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