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电机电缆对变频器和电机的影响及对策

长电机电缆对变频器和电机的影响及对策
长电机电缆对变频器和电机的影响及对策

长电机电缆对变频器和电机的影响及对策

Written By Heu Vang and Marco Chiare

刘允松编译

摘要

当交流电机直接挂工频电网运行时,如果电缆比较长,需要考虑的主要是供电电压和电缆线径,用以保证电机的端电压和出力。而当电机由变频器来驱动时,除长电缆引起的线损外,还有

些事项需要谨慎处理。比如,长电机电缆将在电机端子上产生瞬间过压,从而对绕组绝缘的寿命

产生相当大的影响,严重时将导致电机的绝缘失败。凡此种种,如果在规划、设计和实施阶段忽

略这个问题,没有采取合适的应对措施,发生事故后则难以补救,严重影响生产。

本文拟对长电机电缆对变频驱动系统造成的损害作深入浅出的探讨,并提出指导性的建议。

引言

在工业环境中,变频器带来的灵活控制、节能增效和低成本维护已经不容质疑,这里不再赘述。然而,如果对变频驱动系统的结果、原理和应用没有足够的认识,则会出现错误和损失。譬如,由于应用场合的需要,当变频器与电机之间采用长电缆连接时,电机和电缆的绝缘容易受到

威胁,最终导致电机本身的损坏。比较常见的有潜水泵、潜油泵、矿井提升机、皮带机、翻车机、盾构机、隧道通风机等。为了理解问题的实质和选择最佳的处理方案,首先必须了解变频器和电

机的技术特性。

变频器首先通过整流桥将交流电源电压(AC)转换为直流电压(DC)。直流电压含有电压纹波,通过储能电容平滑。这部分通常被称为整流电源部分。接着,该直流电压又被转换成大小和

频率可调的三相交流电压(见图1),这个过程称为逆变,这部分通常被称为逆变器,是变频器

的核心。逆变由电力电子功率器件来实现。其输出电压以高频反复通断,但是其导通的时间占比,或者称为脉宽被以既定的规律连续调制(称为PWM),从而获得的波形的效应接近于正弦波。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提高了开关频率,同时降低了损耗。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作为电力电

子器件的佼佼者,其开关频率可达16KHz,供给电机的交流输出频率则可达1KHz以上,是当前

逆变功率器件的绝对主角。

图1 变频器结构示意图

一般说来,开关频率越高,输出给电机的电流的纹波含量越低。为了补偿损耗,IGBT的开关(切换)极快,可达1微秒以内。但是,高速切换与电机之间的长电缆耦合的结果却造成电机端子的瞬间过压。事实上,过压的幅值经常能超过变频器直流母线电压的两倍(见图2),这是导致电机绕组绝缘击穿的根源。

图2 长电机电缆会导致过压和过流

过压和过流对驱动系统的影响包括:

对变频器的影响

变频器过流的主要风险是短路故障(SCF)。由切换带来的峰值电流通过变频器的电流传感器读取到微处理器,到一定幅度后会引发变频器报短路或接地故障。

容性峰值电流的另外一个后果就是IGBT的额外温升,它也跟开关频率有关:开关频率越高,峰值电流的次数频度越高,IGBT的结损耗越大。此温升对变频器的寿命也有显著的影响。

对电控柜的影响

变频器的输出电压在长电机电缆的作用下会产生高频对地环流,从而干扰接到同一网络的电气设备。比较常见的结果是位于变频器上游的剩余电流检测设备RCD的意外脱扣。另外,流过电

机电缆的高频电流也会产生高频辐射,对周围的电子设备产生干扰。

对电机的影响

电机端子上的过压表现在两相绕组之间能够产生局部放电,加剧绕组绝缘的老化。严重时导

致电机的绝缘击穿。注意允许的过压取决于电机的绝缘水平(见图4)。

最终用户和设计院经常低估上述一些现象,所以没有采取对应的措施。虽然省去额外的设备和选件短期内节省了成本,但是长期看来,这种短视的设计会引起电机的损坏,或者使整个系统

造成瘫痪。在自来水厂或电厂等关键的应用上,这种风险的程度是不能接受的。

长电机电缆的边缘效应

在标准应用中,若电机电缆的长度超过10米,即会发生过压的现象。电机电缆越长,发生

的过压越严重(见图3)。若使用屏蔽电缆则负面效应还会被放大。

变频器输出的电压上升时间,经常被指为dV/dt,越高的开关频率,将产生越大的瞬间峰值

电流,这就是寄生电容的后果(发生在两个导体之间,比如电机或电机电缆,导体之间距离很近,并且具有电位差。它们就像电容一样,受对方电场的影响,储存有相反极性的电荷)。这种性质

的瞬间电流会增加变频器、电缆以及电机的损耗。

图3 变频器与电机的电缆越长,电机端子上的峰值电压越高

各种类型的电机允许的电压和电流,最常见的IEC和NEMA标准、技术规范,以及指导线在

图4 中重点标出。允许的过压取决于电机绝缘水平。相关的IEC和NEMA标准包括:

?IEC60034-17 由变频器供电的通用电机限制线,500V电机

?IEC60034-25 变频器专用电机的限制线:曲线A对应500V电机,曲线B对应690V电机?NEMA MG1 变频器专用电机

图4 不同类型电机的电压限制线

对特别关键的应用,需要指定符合IEC60024-25等级B或NEMA 600V的电机。变频器驱动的

电机,为了降低电机绝缘故障的风险,需要强制规定符合IEC60034-25 B 或NEMA 400。

使用变频器的另一个负面影响是电机轴承的剥蚀。这是由逆变器产生的共模电压引起,共模

电压产生高频电流进入电机的轴承。取决于电机的类型,以及轴承是否隔离,三种不同类型的共

模电流在电机内形成回路:

1.一个回路流经定子、绕组和电机轴。这种情形,感应电流在轴承周围流过两次。

2.一个回路流经绕组和通过负载连接到地的电机轴承之间的寄生电容。脉冲电容电流流到变频器侧的轴承。

3.一个回路流经定子、转子绕组、机壳和轴承之间的电容。在这种情形中,机壳正确地接地,轴承电流与共模电压的大小成正比。轴承电流的产生源于电容的静电放电。

预防措施

为了限制过压和电流峰值的影响,需要评估几种方案的效果。具体采取哪种方案由具体应用

环境决定。

?软件保护

逆变有一种“双转换”现象存在。它出现在电机的一相从负转向正的直流母线电压,同时另一相从正转向负的直流母线电压,这时,相间的瞬间电压可能会超过直流母线电压的两倍。有些变频器内集成有非常实用的过压抑制的软件功能。这种先进的电机控制算法可以有效地避免“双转换”现象。

图5 软件功能对防止“双转换”现象的影响

如果PWM脉冲的周期相对于电缆的时间常数很短,那就会引起反射波的叠加,从而产生超过两倍直流母线电压两倍的过压。最新一代的变频器技术(ATV Process/ATV61/71/32)通过设置两个PWM脉冲波之间的间隔限制可以避免电压反射波的叠加,如图5 所示。虽然设置这个时间间隔限制有时会略微降低变频器的性能(转矩降低3%),在正常的情况下,系统的总体性能还是能够保障的。

?输出电抗器

电抗器又称为扼流圈,能够阻止电流的快速变化,一般安装在电机驱动系统中用于限制起动电流,或者安装在变频器的整流回路中,用于抑制电流谐波。如果将电抗器安装在变频器的输出侧,也能起到保护变频器和电机的作用。机理是:电机电抗器与电机电缆的寄生电容相作用,可以降低dv/dt和峰值电压。其实际效果与电缆的类型和长度有关。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选的电感参数不合适的话,理论上会拉长超调(信号超过目标值)的宽度。

从保护电机和降低过流对变频器的影响的目的出发,输出dV/dt滤波器倒是最经济有效的方案。该滤波器降低dV/dt,从而降低相间及相地的容性漏电流。同时,该滤波器对抑制过压也有一定的作用。这种滤波器适用面很广,适用于各种电机和电缆(不管电缆的类型和长度),没有副作用,推荐用于特殊的电机或者电机的规格不甚清楚的情况。

?正弦波滤波器

经过专门设计的低通滤波器(一种电子滤波器,能通过低频信号却阻止高于截止频率的信号),称为正弦波滤波器,能够将高频电流旁路掉。结果使得电机端子上的电压波形成为纯粹的正弦波。差模正弦波滤波器能够完全抑制过压效应,降低电磁兼容性(EMC)干扰。

如果正弦滤波器与共模滤波器一起使用,就能有效地抑制轴承电流(见图6),降低对电网

的传导性EMC干扰。两种滤波器的组合为变频器到电机的连接问题提供了最为可靠的方案。这种

方案对于超长电机电缆是最有效的,也不需要使用屏蔽电缆。

图6 正弦波滤波器工作原理图

应用特例

有些应用场合受长电机电缆问题的困扰尤其严重。比如,对于提升应用,电机有差不多一半

的时间工作在发电机状态(制动模式),再生能量通过逆变器的续流二极管流回到中间直流母线,从而使得直流母线电压升高15-20% ,所以,电机电压的峰值也有相同幅度的拉高。这种情况就如同将电网电压被抬高了20%。本来供电电压为400V 的应用,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按照480V的供电

电压来提供保护。

另外,如果变频器后面并联几台电机的话,等效的电缆长度应考虑所有电缆的长度之和。比如,单台变频器后面同时并联带了三台电机,每台电机的电缆长度是20米,则规划变频器与电机之间的保护措施时,电缆长度不能按20米算,而应该按60米算。

还有,当为了计算电缆长度以防止过压时,屏蔽电缆的长度应等效算作非屏蔽电缆的两倍。

例如,假设一根屏蔽电缆的真实长度为100米,那么实际计算时应该按200米的标准电缆来考虑。

表一根据电机性质和电缆长度推荐的预防措施

结论

当变频器驱动电机时,快速切换的IGBT遇到长电机电缆时,能够在电机端子上产生超过两倍于直流母线电压的峰值电压。极端的情况下,高峰值电压能够加快电机电机绕组绝缘的老化,从而导致整台电机的失败。为了保证电机的使用寿命,推荐几条建议:

1)选用专门设计用于变频器的电机(符合标准IEC60034-25 B或NEMA 400);

2)选用的变频器集成抑制反射电压叠加的软件;

3)尽量缩短比变频器与电机之间的距离;

4)保证电磁兼容性的前提下,尽量使用非屏蔽电缆;

5)降低变频器的开关频率(推荐降到2.5Hz).

遵循上述几个建议,就可以使用300米的长电缆而不需要采购任何额外的选件。如果电缆长度在300米以上,根据使用环境的不同,可以使用dV/dt输出滤波器或正弦电抗器。如果电机绝缘强度水平未知(例如改造项目),或者使用了非标电机,根据电机电缆长度的不同,推荐使用dV/dt滤波器或者正弦波滤波器。

变频器驱动的电机和普通电机的区别

一、普通异步电动机都是按恒频恒压设计的,不可能完全适应变频调速的要求。以下为变频器对电机的影响 1、电动机的效率和温升的问题 不论那种形式的变频器,在运行中均产生不同程度的谐波电压和电流,使电动机在非正弦电压、电流下运行。拒资料介绍,以目前普遍使用的正弦波PWM 型变频器为例,其低次谐波基本为零,剩下的比载波频率大一倍左右的高次谐波分量为:2u+1(u为调制比)。 高次谐波会引起电动机定子铜耗、转子铜(铝)耗、铁耗及附加损耗的增加,最为显著的是转子铜(铝)耗。因为异步电动机是以接近于基波频率所对应的同步转速旋转的,因此,高次谐波电压以较大的转差切割转子导条后,便会产生很大的转子损耗。除此之外,还需考虑因集肤效应所产生的附加铜耗。这些损耗都会使电动机额外发热,效率降低,输出功率减小,如将普通三相异步电动机运行于变频器输出的非正弦电源条件下,其温升一般要增加10%--20%。 2、电动机绝缘强度问题 目前中小型变频器,不少是采用PWM的控制方式。他的载波频率约为几千到十几千赫,这就使得电动机定子绕组要承受很高的电压上升率,相当于对电动机施加陡度很大的冲击电压,使电动机的匝间绝缘承受较为严酷的考验。另外,由PWM变频器产生的矩形斩波冲击电压叠加在电动机运行电压上,会对电动机对地绝缘构成威胁,对地绝缘在高压的反复冲击下会加速老化。 3、谐波电磁噪声与震动 普通异步电动机采用变频器供电时,会使由电磁、机械、通风等因素所引起的震动和噪声变的更加复杂。变频电源中含有的各次时间谐波与电动机电磁部分的固有空间谐波相互干涉,形成各种电磁激振力。当电磁力波的频率和电动机机体的固有振动频率一致或接近时,将产生共振现象,从而加大噪声。由于电动机工作频率范围宽,转速变化范围大,各种电磁力波的频率很难避开电动机的各构件的固有震动频率。 4、电动机对频繁启动、制动的适应能力 由于采用变频器供电后,电动机可以在很低的频率和电压下以无冲击电流的方式启动,并可利用变频器所供的各种制动方式进行快速制动,为实现频繁启动和制动创造了条件,因而电动机的机械系统和电磁系统处于循环交变力的作用下,给机械结构和绝缘结构带来疲劳和加速老化问题。 5、低转速时的冷却问题 首先,异步电动机的阻抗不尽理想,当电源频率较底时,电源中高次谐波所引起的损耗较大。其次,普通异步电动机再转速降低时,冷却风量与转速的三次方成比例减小,致使电动机的低速冷却状况变坏,温升急剧增加,难以实现恒转矩输出。 二、变频电动机的特点 1、电磁设计 对普通异步电动机来说,再设计时主要考虑的性能参数是过载能力、启动性能、效率和功率因数。而变频电动机,由于临界转差率反比于电源频率,可以在

采煤机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电气部分)

采煤机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电气部分) 1、启动先导回路 1.1 按下“启动”按钮,整机不动作。 1.2 启动后,机组不能自保。 1.3采煤机不能启动故障的分析及排除 1.4采煤机不起动 1.5采机运行中用急停按钮停机后,解锁时自起动。 2、摇臂升降系统-----------------------------------------------9 2.1 开机后摇臂自动上升或下降。 2.2.摇臂上升或下降不动作。 2.3.采煤机不能升降故障分析及排除 3、端头站、遥控器-----------------------------------------------10 3.1 端头站、遥控器不动作 3.2 端头站、遥控器误动作 4、瓦斯断电仪、传感器------------------------------------------10 4.1.探头显示值不准确 4.2.开机不自保,再开机显示瓦斯超限 5、电机方面------------------------------------------------------11

5.1.温度接点断开,机器无法启动 5.2.电机PT100损坏 5.3 电机不启动故障 5.4电机起动后不自保 5.5电机不转的故障 5.6牵引电机发热故障 5.7.电机轴承加油问题 6、变频器故障------------------------------------------------15 6.1 MOTOR STALL(7121),电机堵转。 6.2 通讯故障 6.3 机器只能向一个方向牵引,无法换向 6.4一开牵引机器就自动加速 6.5 变频器其它常见故障参照“变频器报警和故障一览表”。 6.6 四象限变频器出现FF51故障 6.7、电流故障200% CURRENT 6.8、电压故障LOW LINK VOLT低DC线电压 6.9、温度过高故障 6.10、充电故障 6.11、通信故障COMM0—5 6.12、充电灯不亮 6.13、主板故障 DATA FAULT数据故障,更换变频主控

高压变频器电动机保护的配置

高压变频器电动机保护的配置 根据国家能源政策的要求,节能减排工作已全面展开,而在大型火力发电厂,厂用电率的降低势在必行。对于占厂用电绝大部分的高压电动机来说,节能领域的重要技术措施就是高压变频技术的应用。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变频器在电厂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的新建电厂,重要辅机如风机、水泵等,一般均要求考虑配置变频器拖动;越来越多的已建电厂正在进行或已完成高压电动机采用变频器的改造。高压电动机采用采用变频器拖动后,电动机保护如何配置才能保证机组安全可靠的运行,成为电厂、设计院、保护厂家关注的问题。 1传统电动机保护配置 异步电动机的故障有定子绕组相间短路故障、绕组的匝间短路故障和单相接地故障;不正常运行状态主要有过负荷、堵转、起动时间过长、三相供电不平衡或断相运行、电压异常等。因此,对于高压电动机,根据规程以差动保护或电流速断为主保护,以过负荷保护、过流保护、负序保护、零序保护及低电压保护等作为后备保护。 2目前变频器电动机保护配置 发电厂为保证系统的可靠性,高压电动机一般采用变频器带工频旁路,以便即使在变频器检修时也可通过工频旁路,保证电动机的正常运行。图1为现场高压电动机变频器改造的示意图,其中K1、K2开关保证变频器检修时,与主回路无接触点,此时K3开关闭合,电动机通过旁路运行。 当电动机通过旁路运行,此时由厂用电中高压母线工频电压直接驱动电动机,进线开关QF处保护装置的保护对象是开关出线以及电动机本体。因此,此时应该按照常规电动机保护的要求配置电动机保护,有差动保护要求的,需要配置电动机差动保护。

当旁路开关K3断开,电动机由变频器拖动时,进线开关QF处保护装置的保护对象是开关出线以及变频器。由于目前发电厂使用的变频器一般由整流变压器、控制柜等部分构成,即进线开关QF处保护装置的保护对象是开关出线以及整流变压器。此时电动机成为与厂用电母线隔离后高压变频器的负荷,因而电动机的保护应由高压变频系统的控制器实现。对于6~10kV整流变压器,一般对其配置常规变压器后备保护,在整定时和常规变压器略有差异。此时电动机常规差动保护由于开关处电流和电动机中性侧电流频率不一致,无法进行差动保护,只能退出。 前一般变频器电动机保护配置有:电动机保护测控装置、电动机差动保护装置、变压器保护测控装置。电动机保护装置和变压器保护装置通过旁路开关进行功能的投退:即旁路开关断开,此时为变频器拖动电动机方式,变压器保护装置投入,电动机保护装置和电动机差动保护装置退出;当旁路开关闭合,此时为工频电网直接拖动电动机,电动机保护装置和电动机差动保护装置投入,变压器保护装置退出。 目前此种保护配置方式主要存在两个问题: (1)对于2000kW以上的电动机,需要配置差动保护。因此,在变频器拖动电动机情况下,电动机差动保护退出,保护的可靠性受到影响。 (2)任意时刻,变压器保护装置、电动机保护装置只有一台投入使用,降低了装置的使用效率。 3变频器电动机差动保护 在使用变频器拖动电动机的情况下,传统电动机差动保护无法使用的原因为:电动机机端CT为图1中开关柜处的CT1和电动机中性侧CT即CT3这两处CT的电流频率不相同。文献提出采用磁平衡差动保护来实现,但实际中存在几个问题:

电牵引采煤机电气部分原理

目录 第一章电气系统简介 (2) 第二章采煤机使用 (3) 第三章 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7) 第四章变频器操作及维护 (14) 第五章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 (26) 第六章电气日常检修指南 (31) 第七章备件表(电气部分) (33)

第一章电气系统简介 交流变频电牵引采煤机的电气系统一般由:⑴启动回路、⑵运输机闭锁(简称闭溜)回路、⑶主供电回路、⑷低压控制回路等组成。 1、启动回路 启动回路一般将隔离开关超前断电接点、左右截割电机的温度接点、瓦斯断电仪接点(可选)串联在回路中,还包括启动按钮、停止按钮、自保节点和启动二极管等。 2、运输机闭锁(简称闭溜)回路 闭溜回路一般就是一组带有机械闭锁的常闭节点。它串联在工作面运输机的启动回路中,当采煤机在检修或紧急需要时可以停止运输机,并且闭溜按钮带有机械闭锁功能,必须手动复位后才可以再次启动运输机,保证人身和设备的安全。 3、主供电回路 主供电回路一般由隔离开关、真空接触器、牵引变压器、控制变压器、变频器、左右截割电机、左右牵引电机、泵电机等组成。 4、低压控制回路

低压控制回路一般包括PLC、本安电源、非本安电源、电磁阀、左右端头站、遥控器、瓦斯断电仪等。 补充说明:在原理图中1aX1 1表示的意思是1a电控箱隔爆腔中X1端子排的1号端子,a是表示在多个电控箱中第一个电控箱。1a .1X1 1表示的意思是1a电控箱接线腔X1端子排的1号端子,其他以此类推。

第二章采煤机的使用 一、注意事项 1、交流变频电牵引采煤机启动时,应按起动按钮3—5秒钟,待起动后,观察中文显示屏的电压、电流、温度等信息一切正常后,方可左右牵引。 2、按牵引按钮时,禁止按住不松。初牵引速度控制在1米/分钟内,待行走稳定后方可加速,一般控制在5米/分钟。(初采期间,运行速度≤2米/分钟)以内 3、需要改变牵引方向时,应先将牵引速度降到“0”米附近,按下牵停按钮,再反向牵引,同时观察中文显示屏的电压、电流、温度等信息是否正常,如正常,再调整运行速度。 4、采煤机停机后,严禁立即开机,必须经过不低于3分钟的等待,(等待变频器显示屏黑屏后指示灯灭)才能重新开动采煤机,以保证变频器得到充分的放电时间。 5、开机前必须先供水,严禁无水开机;停机时,应先停机,后停水。 6、牵引变压器、牵引电机的所有的绝缘测试必须在断开变频器电缆连接的情况下进行。否则会引起变频器损坏。 7、当第一次试运行采煤机或再次连接变频器、牵引电机电缆时,应检查相序是否正确。以防由于相序错而导致机器两牵引电机对拉或顶牛,牵引不能正常行走。 8、请使用单位认真阅读相关型号交流变频电牵引采煤机产品说明书,严格按说明书规定操作。

高压变频器输出谐波对电动机的影响

高压变频器输出谐波对电动机的影响 时间:2012-10-05 10:51来源:未知 作者:360期刊网 点击: 107 次 目前、髙压变频器没有统一的电路拓扑结构,由于变频器对电动机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变频器逆变电路的结构和特性。因而,不同电路拓扑结构的变频器对电动机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输出谐波对电动机的影响主要有谐波引起电动机附加发热、导致电动机额外温升,电动机要降容使用,由于输出波形失真,增加电动机的重复峰值电压,影响电动机绝缘;同时,谐波还会引起电动机转矩脉动。噪声增加。高次谐波引起的损耗增加主要表现在定子铜损耗、转子铜损耗、铁损耗以及附加损耗的增加。其中影响最为显着的是转子铜损耗,因为电动机转子是以接近基波频率旋转速度旋转的,因此对于髙次谐波电压来说,转子总是在转差率接近1 的状态下旋转,所以转子铜损耗较大,而且在这种情况下,除了直流电阻引起的铜损耗外,还必须考虑由于肌肤效应所产生的实际阻抗增加而引起的铜损耗。 普通的电流源型变频器输出电流波形和输入电流波形极为相似,都是120 度的方波,含有较大的谐波成分,总谐波电流可以达到307。左右。为了降低输出谐波,也有采用输出12脉动方案或设置输出滤波器,输出波形会有很大的改善,但系统的成本和复杂性也会大大的增加。输出滤波器换相式电流型变频器固有的滤波器可以起到一定的滤波作用,所以速度较高时,电动机电流波形有所改善。 三电平变频器与普通的电平变频器相比,由于输出相电压电平数增加,毎个电平幅值相对下降,提髙了输出电压谐波消除算法的自由度,在相同开关频率的前提下,可使输出波形质量比二电平变频器有较大的提高,但输出因谐波使电压波形失真仍达297。电动机电流谐波失真达177。必须采用专用的电动机,如果采用普通电动机,必须设置输出滤波器。 基波旋转磁动势和6倍频率的转子谐波电流共同作用,产生6倍频的脉动转矩, 所以6脉动输出电流源型变频器含有较大的6倍频率脉动转矩。电流源型变频器采用12脉动多重化后,输出电流波形有较大改善,由于5次和7次谐波基本抵消,6倍频率脉动转矩大大降低,剰下的主要为12倍频率的脉动转矩,总的转矩脉动明显降低。脉动转矩在低速时对电动机转速的影响尤为明显。对三相电动机而言,由于60± 1次谐波存在,产生的电磁转矩为。 电动机的转速脉动有以下规律:转速脉动频率分别为电动机基波角频率10.611 倍,其幅值与变频器输出的基波角频率03 或频率0成反比,即输出频率(或电动机转速)越低,转速波动越大,也就是说,电动机在低速运行情况下,为了使转速波动量维持在同一水平,对输出谐波抑制的要求更髙。转速脉动幅值与变频器输出的谐波次数0成反比,即低次谐波所引起的转速脉动比高次谐波的影响更大。所以,要使电动机的转速脉动较小,首先要消除或抑制变频器输出的低次谐波, 将输出谐波往高频推移,不失为减少转速脉动的有效办法。三电平变频器在不采用输出滤波器时,也会产生较大的转矩脉动, 采用输出滤波器后,转矩脉动可大大降低。 由于高速电力电子器件的使用,变频器输出电压变化率对电动机绝缘产生的影响越来越严重。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电压跳变台阶的幅值,它与变频器的电压等级和主电路结构有密切的关系,二是逆变器功率器件的开关速度,开关速度

变频器控制电机转速

变频器是怎样控制电机转速 变频器主要由整流(交流变直流)、滤波、再次整流(直流变交流)、制动单元、驱动单元、检测单元微处理单元等组成的。 1. 电机的旋转速度为什么能够自由地改变? *1: r/min 电机旋转速度单位:每分钟旋转次数,也可表示为rpm. 例如:2极电机 50Hz 3000 [r/min] 4极电机 50Hz 1500 [r/min] 结论:电机的旋转速度同频率成比例 本文中所指的电机为感应式交流电机,在工业中所使用的大部分电机均为此类型电机。感应式交流电机(以后简称为电机)的旋转速度近似地确决于电机的极数和频率。由电机的工作原理决定电机的极数是固定不变的。由于该极数值不是一个连续的数值(为2的倍数,例如极数为2,4,6),所以一般不适和通过改变该值来调整电机的速度。 另外,频率能够在电机的外面调节后再供给电机,这样电机的旋转速度就可以被自由的控制。 因此,以控制频率为目的的变频器,是做为电机调速设备的优选设备。 n = 60f/p n: 同步速度 f: 电源频率 p: 电机极对数 结论:改变频率和电压是最优的电机控制方法 如果仅改变频率而不改变电压,频率降低时会使电机出于过电压(过励磁),导致电机可能被烧坏。因此变频器在改变频率的同时必须要同时改变电压。输出频率在额定频率以上时,电压却不可以继续增加,最高只能是等于电机的额定电压。 例如:为了使电机的旋转速度减半,把变频器的输出频率从50Hz改变到25Hz,这时变频器的输出电压就需要从400V改变到约200V 2. 当电机的旋转速度(频率)改变时,其输出转矩会怎样?

*1: 工频电源 由电网提供的动力电源(商用电源) *2: 起动电流 当电机开始运转时,变频器的输出电流 变频器驱动时的起动转矩和最大转矩要小于直接用工频电源驱动 电机在工频电源供电时起动和加速冲击很大,而当使用变频器供电时,这些冲击就要弱一些。工频直接起动会产生一个大的起动起动电流。而当使用变频器时,变频器的输出电压和频率是逐渐加到电机上的,所以电机起动电流和冲击要小些。 通常,电机产生的转矩要随频率的减小(速度降低)而减小。减小的实际数据在有的变频器手册中会给出说明。 通过使用磁通矢量控制的变频器,将改善电机低速时转矩的不足,甚至在低速区电机也可输出足够的转矩。 3. 当变频器调速到大于50Hz频率时,电机的输出转矩将降低 通常的电机是按50Hz电压设计制造的,其额定转矩也是在这个电压范围内给出的。因此在额定频率之下的调速称为恒转矩调速. (T=Te, P<=Pe) 变频器输出频率大于50Hz频率时,电机产生的转矩要以和频率成反比的线性关系下降。 当电机以大于50Hz频率速度运行时,电机负载的大小必须要给予考虑,以防止电机输出转矩的不足。 举例,电机在100Hz时产生的转矩大约要降低到50Hz时产生转矩的1/2。 因此在额定频率之上的调速称为恒功率调速. (P=Ue*Ie) 4. 变频器50Hz以上的应用情况 大家知道, 对一个特定的电机来说, 其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是不变的。 如变频器和电机额定值都是: 15kW/380V/30A, 电机可以工作在50Hz以上。 当转速为50Hz时, 变频器的输出电压为380V, 电流为30A. 这时如果增大输出频率到60H z, 变频器的最大输出电压电流还只能为380V/30A. 很显然输出功率不变. 所以我们称之为恒功率调速. 这时的转矩情况怎样呢?

变频器是怎样控制电机转速的

变频器是怎样控制电机转速的 变频器主要由整流(交流变直流)、滤波、再次整流(直流变交流)、制动单元、驱动单元、检测单元微处理单元等组成的。 1. 电机的旋转速度为什么能够自由地改变? 电机旋转速度单位:r/min 每分钟旋转次数,也可表示为rpm. 例如:2极电机50Hz 3000 [r/min] 4极电机50Hz 1500 [r/min] 结论:电机的旋转速度同频率成比例 感应式交流电机(以后简称为电机)的旋转速度近似地确决于电机的极数和频率。由电机的工作原理决定电机的极数是固定不变的。由于该极数值不是一个连续的数值(为2的倍数,例如极数为2,4,6),所以一般不适和通过改变该值来调整电机的速度。 另外,频率能够在电机的外面调节后再供给电机,这样电机的旋转速度就可以被自由的控制。 因此,以控制频率为目的的变频器,是做为电机调速设备的优选设备。 n = 60f/p n: 同步速度 f: 电源频率 p: 电机极对数 结论:改变频率和电压是最优的电机控制方法 如果仅改变频率而不改变电压,频率降低时会使电机出于过电压(过励磁),导致电机可能被烧坏。因此变频器在改变频率的同时必须要同时改变电压。输出频率在额定频率以上时,电压却不可以继续增加,最高只能是等于电机的额定电压。例如:为了使电机的旋转速度减半,把变频器的输出频率从50Hz改变到25Hz,这时变频器的输出电压就需要从400V改变到约200V 2. 当电机的旋转速度(频率)改变时,其输出转矩会怎样? 变频器驱动时的起动转矩和最大转矩要小于直接用工频电源驱动 电机在工频电源供电时起动和加速冲击很大,而当使用变频器供电时,这些冲击就要弱一些。工频直接起动会产生一个大的起动起动电流。而当使用变频器时,变频器的输出电压和频率是逐渐加到电机上的,所以电机起动电流和冲击要小些。 通常,电机产生的转矩要随频率的减小(速度降低)而减小。减小的实际数据在有的变频器手册中会给出说明。

电机转速是如何通过变频器控制的

电机转速是如何通过变频器控制的 1.变频器驱动时的起动转矩和最大转矩要小于直接用工频电源驱 动。 电机在工频电源供电时起动和加速冲击很大,而当使用变频器供电时,这些冲击就要弱一些。工频直接起动会产生一个大的起动起动电流。而当使用变频器时,变频器的输出电压和频率是逐渐加到电机上的,所以电机起动电流和冲击要小些。 通常,电机产生的转矩要随频率的减小(速度降低)而减小。减小的实际数据在有的变频器手册中会给出说明。 通过使用磁通矢量控制的变频器,将改善电机低速时转矩的不足,甚至在低速区电机也可输出足够的转矩。 2.当变频器调速到大于50Hz频率时,电机的输出转矩将降低 通常的电机是按50Hz电压设计制造的,其额定转矩也是在这个电压范围内给出的。因此在额定频率之下的调速称为恒转矩调速。 (T=Te,Pv二Pe)变频器输出频率大于50Hz频率时,电机产生的转 矩要以和频率成反比的线性关系下降。 当电机以大于50Hz频率速度运行时,电机负载的大小必须要给予考虑,以防止电机输出转矩的不足。 举例,电机在100Hz时产生的转矩大约要降低到50Hz时产生 转矩的1/2。因此在额定频率之上的调速称为恒功率调速。(P=Ue*Ie) 3.变频器50Hz以上的应用情况。 大家知道,对一个特定的电机来说,其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是不变的。 如变频器和电机额定值都是: 15kW/380V/30A ,电机可以工作在

50Hz 以上。 当转速为50Hz时,变频器的输出电压为380V,电流为30A。这 时如果增大输出频率到60Hz ,变频器的最大输出电压电流还只能为 380V/30A 。很显然输出功率不变。所以我们称之为恒功率调速。 这时的转矩情况怎样呢? 因为P=wT(w:角速度,T:转矩)。因为P不变,w增加了,所以转矩会相应减小。 我们还可以再换一个角度来看: 电机的定子电压U=E+I*R(I 为电流,R 为电子电阻,E 为感应电势) 可以看出,U,I 不变时,E 也不变。 而E=k*f*X , K常数,f:频率,X:磁通),所以当f由50-->60Hz 时,X 会相应减小 对于电机来说,T=K*I*X,(K:常数,I:电流,X:磁通),因此转矩T 会跟着磁通X 减小而减小。 同时,小于50Hz时,由于I*R很小,所以U/f=E/f不变时,磁通(X)为常数。转矩T 和电流成正比。这也就是为什么通常用变频器的过流能力来描述其过载(转矩)能力。并称为恒转矩调速(额定电流不变--> 最大转矩不变) 结论:当变频器输出频率从50Hz 以上增加时,电机的输出转矩会 减小。 4.其他和输出转矩有关的因素。 发热和散热能力决定变频器的输出电流能力,从而影响变频器的输出转矩能力。

变频器控制电机的参数设置

变频器控制电机的参数设置 变频器的参数设定在调试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由于参数设定不当,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导致起动、制动的失败,或工作时常跳闸,严重时会烧毁功率模块IGBT 或整流桥等器件。变频器的品种不同,参数量亦不同。 一般单一功能控制的变频器约50~60个参数值,多功能控制的变频器有200个以上的参数。但不论参数多或少,在调试中是否要把全部的参数重新调正呢?不是的,大多数可不变动,只要按出厂值就可,只要把使用时原出厂值不合适的予以重新设定就可,例如外部端子操作、模拟量操作、基底频率、最高频率、上限频率、下限频率、启动时间、制动时间(及方式)、热电子保护、过流保护、载波频率、失速保护和过压保护等是必须要调正的。当运转不合适时,再调整其他参数。 现场调试常见的几个问题处理 起动时间设定原则是宜短不宜长,具体值见下述。 过电流整定值OC过小,适当增大,可加至最大150%。经验值1.5~2s/kW,小功率取大些;大于30kW,取>2s/kW。按下起动键*RUN,电动机堵转。说明负载转矩过大,起动力矩太小(设法提高)。这时要立即按STOP停车,否则时间一长,电动机要烧毁的。 因电机不转是堵转状态,反电热E=0,这时,交流阻抗值Z=0,只有直流电阻很小,那么,电流很大是很危险的,就要跳闸OC动作。制动时间设定原则是宜长不宜短,易产生过压跳闸OE。 对水泵风机以自由制动为宜,实行快速强力制动易产生严重“水锤”效应。起动频率设定对加速起动有利,尤以轻载时更适用,对重载负荷起动频率值大,造成起动电流加大,在低频段更易跳过电流OC,一般起动频率从0开始合适。起动转矩设定对加速起动有利,尤以轻载时更适用,对重载负荷起动转矩值大,造成起动电流加大,在低频段更易跳过电流OC,一般起动转矩从0开始合适。 基底频率设定基底频率标准是50Hz时380V,即V/F=380/50=7.6。但因重载负荷(如挤出

采煤机说明书

MG300/701(601)-QWD型机载式采煤机电控系统说明书 哈尔滨美龙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2006年12月19日

目录 第一章概论------------------------------------------ 4 第二章结构和特点------------------------------------ 6 第三章适用范围-------------------------------------- 8 第四章系统组成-------------------------------------- 8 第五章采煤机的操作---------------------------------- 15 第六章故障分析-------------------------------------- 20 第七章变频器使用说明-------------------------------- 21

第一章概论 第一节敬告与注意事项 1、本说明书是通用的产品资料,其图表和说明,是以MG300/701-QWD型电牵引采煤机配套为例。具体到某一台采煤机和电控系统的维修和配件订货,请根据销售合同的技术条款和实际型号的产品图纸进行。 2、未经严格培训的人员不能操作和维修本系统,否则可能导致人员安全事故和经济损失。 3、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讲义和说明书及产品图纸所规定的规程进行机器的开机前检查,机器开、停以及各功能操作。专业维修人员在维修电器系统时,也必须严格按照讲义和说明书、产品图纸规定的规程进行维修。 4、本系统既有高压的线路,又有微电子数字电路,并在有爆炸、可燃性气体、粉尘环境下工作。在调整、检查、维修和更换电气原部件时,必须在断电状态下进行工作。本系统所指断电的准确含意是切断机器的全部电源,所有用电器完全放电后,还需在井下供电处悬挂“停电维修”标志。 5、本系统的电子原部件的更换必须使用哈尔滨美龙电子公司提供的配件。否则可能发生安全事故和导致经济损失。 6、本系统配在具体型号的采煤机上后,根据合同上用户的要求,本公司将基本参数已设定完毕,用户没有熟练的专业技术人员,不能擅自改变。如若需要改变参数,需与本公司联系处理。 7、本系统系贵重产品,在包装、发货、运输过程中,应有特殊防潮、防倒、防冲击标志。 8、本系统两台变频器的主接线端子均在变频箱后侧,为防止触电等危险事故发生,严禁开盖送电。 9、本产品为高技术产品,储存温度为+35℃,湿度为< 95%无露珠下储存,不得露天存放,每三个月空载通电一次,试车前应无载运行40分钟。 第二节变频器安装和维护工作 这些警告主要针对那些操作变频器、电机电缆或电机的工作人员。忽视这些规范,将导致人身伤害或死亡。只有具备资格的电气工程师才允许安装和维护传动单元。 (1)、禁止带电安装或维修传动单元、电机电缆或电机。在切断输入电源之后,应至少等待5分钟,待中间电路电容放电完毕后再进行操作。 (2)、禁止在传动单元或外部控制电路带电时操作控制电缆。即使ACS-800主电源断电,其内部仍可能存在由外部控制电路引入的危险电压。 (3)、所有的绝缘测试必须在断开电缆连接的情况下进行。

采煤机组专用电缆简介

采煤机组专用电缆简介 采煤机电缆控制线芯在使用中容易断芯严重制约着各大煤矿的生产,为更好的服务于煤矿生产,河北金世纪电缆有限公司已研制成功采煤机组专用电缆,从而大大提高了电缆的使用寿命。 河北金世纪电缆有限公司的采煤机组专用电缆具有如下优点:耐弯曲、强度高、寿命长、降低生产成本。 ﹡耐弯曲﹡ 为增加控制线芯的柔软性和提高控制线芯的抗拉性能,延长控制线芯的使用寿命,本公司将控制线芯导体由原来的铜线束绞结构改为特殊合金材质加强结构,比以往结构能更好的延长电缆的使用寿命。 根据煤矿生产的实际情况,控制线芯过多的设置只会降低线芯的强度,影响电缆的使用寿命,所以本公司根据煤矿采煤机生产的实际需要,一般采用3根或4根控制线芯,因此本公司推荐采用3×4 mm2或4×4 mm2控制线芯即可满足生产实际需要。若用户有特殊要求,本公司亦可按用户要求生产。 ﹡强度高﹡ 由于采煤机电缆苛刻的工作条件,矸石和煤块的冲砸以及各种机械的刮碰和挤压,因此本公司的采煤机电缆外护套就采用高强度氯丁复合橡胶,它能够完全满足采煤机电缆护套工作时受到的冲砸和刮碰,确保提高了电缆的整体机械性能,大大延长了电缆的使用寿命。 ﹡寿命长﹡ 河北金世纪电缆有限公司为试验采煤机电缆结构和原材料改革的可行性,并结合电缆的实际运行情况,在自行研制的采煤机电缆弯曲试验机上进行多次试验(试验时电缆的弯曲半径为110mm,远小于标准要求的弯曲半径200mm,更能接近于电缆的实际使用):在第一组试验用的电缆动力线芯为70mm2,控制线芯为4×6mm2,试验结果表明电缆弯曲次数都在32000次以上(标准要求试验次数为9000次),且电缆不发生短路、断路;第二组试验用的电缆动力线芯为95mm2,控制线芯为4×6mm2,试验结果表明电缆弯曲次数都在25000次以上(标准要求试验次数为9000次),且电缆不发生短路、断路。 按本公司试验的电缆弯曲半径及试验结果的弯曲次数,完全可以保证此结构电缆可以在正常条件下使用3~4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所以说本公司改进的采煤机组专用电缆是超长寿命的。 ﹡降低生产成本﹡ 河北金世纪电缆有限公司研制的采煤机组专用电缆比一般结构采煤机电缆在使用中可以减轻工人的停机维护保养次数,延长了采煤的工作时间,提高了生产工作效率;且此结构电缆使用寿命比一般结构电缆长几倍,甚至几十倍,大大降低了煤矿的生产成本。

普通电机变频调速电机的区别

普通电机恒频恒压设计的,如果要了解使用变频器控制普通电机,对电机造成的影响,我们首先来了解变频电机的特点: 1、电磁设计 对普通异步电动机来说,再设计时主要考虑的性能参数是过载能力、启动性能、效率和功率因数。而变频电动机,由于临界转差率反比于电源频率,可以在临界转差率接近1时直接启动,因此,过载能力和启动性能不在需要过多考虑,而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如何改善电动机对非正弦波电源的适应能力。方式一般如下: 1)尽可能的减小定子和转子电阻。 减小定子电阻即可降低基波铜耗,以弥补高次谐波引起的铜耗增2)为抑制电流中的高次谐波,需适当增加电动机的电感。但转子槽漏抗较大其集肤效应也大,高次谐波铜耗也增大。因此,电动机漏抗的大小要兼顾到整个调速范围内阻抗匹配的合理性。 3)变频电动机的主磁路一般设计成不饱和状态,一是考虑高次谐波会加深磁路饱和,二是考虑在低频时,为了提高输出转矩而适当提高变频器的输出电压。 2、结构设计 再结构设计时,主要也是考虑非正弦电源特性对变频电机的绝缘结构、振动、噪声冷却方式等方面的影响,一般注意以下问题:1)绝缘等级,一般为F级或更高,加强对地绝缘和线匝绝缘强度,特别要考虑绝缘耐冲击电压的能力。 2)对电机的振动、噪声问题,要充分考虑电动机构件及整体的

刚性,尽力提高其固有频率,以避开与各次力波产生共振现象。 3)冷却方式:一般采用强迫通风冷却,即主电机散热风扇采用独立的电机驱动。 4)防止轴电流措施,对容量超过160KW电动机应采用轴承绝缘措施。主要是易产生磁路不对称,也会产生轴电流,当其他高频分量所产生的电流结合一起作用时,轴电流将大为增加,从而导致轴承损坏,所以一般要采取绝缘措施。 5)对恒功率变频电动机,当转速超过3000/min时,应采用耐高温的特殊润滑脂,以补偿轴承的温度升高。 变频变压控制对普通电机的影响: 1、电动机的效率和温升的问题 不论那种形式的变频器,在运行中均产生不同程度的谐波电压和电流,使电动机在非正弦电压、电流下运行。拒资料介绍,以目前普遍使用的正弦波PWM型变频器为例,其低次谐波基本为零,剩下的比载波频率大一倍左右的高次谐波分量为:2u+1(u为调制比)。 高次谐波会引起电动机定子铜耗、转子铜(铝)耗、铁耗及附加损耗的增加,最为显著的是转子铜(铝)耗。因为异步电动机是以接近于基波频率所对应的同步转速旋转的,因此,高次谐波电压以较大的转差切割转子导条后,便会产生很大的转子损耗。除此之外,还需考虑因集肤效应所产生的附加铜耗。这些损耗都会使电动机额外发热,效率降低,输出功率减小,如将普通三相异步电动机运行于变频器输出的非正弦电源条件下,其温升一般要增加10%--20%。

PLC与变频器控制电机(DOC)

渤海船舶职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变频器与PLC控制电机运行 年级专业:电气工程(船舶电气)系 姓名:刘俊亮学号:11G31502 论文完成时间:2014/5/21

摘要 随着生活水平逐渐提高,节能环保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回望过去30年在变频器上的研发,总结我们投入变频器运用于各行业的实际运用中,随着高性能微解决器的运用以及河南变频器维修掌握技巧的开展,变频器的性能价钱比越来越高,体积越来越小,很多技术先进的公司一直以进步牢靠性为追求完成变频器,为使其更小型轻量化、高性能化和多功用化以及无公害化而做着新的挑战。变频器性能的优劣,一要看其输出交换电压的谐波对电机的影响,二要看对电网的谐波净化和输出功率因数,三要看自身的能量损耗(即效力)如何。变频器还在一直的进步,各厂家都在寻求卓着,这也才是推进行业开展的前提,只有企业永远向前看,行业自但是然会更好。变频器是静止掌握体系中的功率变换器。当今的静止掌握体系是蕴含多种学科的技巧范畴,总的开展趋向是:驱动的交换化,功率变换器的高频化,掌握的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因而,变频器作为体系的主要功率变换部件,供给可控的高性能变压变频的交换电源而得到迅猛开展。 于此同时PLC的发展也是非常令人惊讶的,20世纪70年代初出现了微处理器。人们很快将其引入可编程控制器,使PLC增加了运算、数据传送及处理等功能,完成了真正具有计算机特征的工业控制装置。此时的PLC为微机技术和继电器常规控制概念相结合的产物20世纪70年代初出现了微处理器。人们很快将其引入可编程控制器,使PLC增加了运算、数据传送及处理等功能,完成了真正具有计算机特征的工业控制装置。此时的PLC为微机技术和继电器常规控制概念相结合的产物。个人计算机发展起来后,为了方便和反映可编程控制器的功能特点,可编程序控制器定名为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 20世纪末期,可编程控制器的发展特点是更加适应于现代工业的需要。这个时期发展了大型机和超小型机、诞生了各种各样的特殊功能单元、生产了各种人机界面单元、通信单元,使应用可编程控制器的工业控制设备的配套更加容易。 关键词:工作原理,运行方式,基本操作

薄煤层用采煤机电缆关键技术参数

薄煤层用采煤机电缆关键技术参数 作为Eickhoff 采煤机的专业电缆配套厂商,普睿司曼矿用电缆已经有近100的井工矿运行经验。PROTOMONT (V )型薄煤层用采煤机电缆产品是普睿司曼电缆的成熟产品,在全球众多井工矿薄煤层采煤面已经有良好的运行实例。并取得了“MA ”煤炭安全认证。现对普睿司曼薄煤层用采煤机电缆PROTOMONT (V )的关键技术参数表述如下: 一、普睿司曼PROTOMONT (V )型电缆与BS6708,MT818以及美国标准采煤机电缆结构的比较, 除满足这些标准所要求的性能之外还具有其独特的性能 1-PROTOMONT(V)型电缆独特的控制线芯/监视线芯同轴工艺,增加了三根监视线芯,大大增强了它的 安全性能.控制线芯中心独特的高强度尼龙芯增加了控制线芯的抗拉强度和柔软性。 2-采用独有的线芯导体绞合方式,使导体线芯更加柔软抗拉.控制/监视线芯与动力线芯合理的布局排布,使控制线芯不容易产生断裂,并缩小了电缆的总体外径和重量,增强了它的弯曲性能。 3-动力线芯间隙增加了独有的"马鞍"型半导电支架,增加了其结构的稳定性,增强了抗扭转以及弯曲时线芯的受挤压性能。 4-内、外护套之间独有的镀锡铜丝/钢丝的混合束绞工艺增强了它的抗拉性能以及在外护套破损时对内层机构的保护作用,同时能良好的接地保护。 5-外护套 4-控制线芯护套3-控制线芯2-地线芯 1-动力线芯 -镀锡铜导体 -乙丙橡胶绝缘-半导电布带 -铜丝/棉纱混合编织 6-高强度特种橡胶外护套 5-镀锡铜丝/钢丝束绕加强层(兼作地线)3-"马鞍"型半导电橡胶支架4-内护套 2-控制线芯/监视线芯-特殊的同轴式绞合工艺-高强度尼龙抗拉芯-控制线芯导体-绝缘 -监视线芯导体-半导电橡胶 1-动力线芯 -特殊绞合镀锡铜导体-乙丙橡胶绝缘-半导电橡胶屏蔽PROTOMONT(V) 3×95+3×(1.5ST KON+50/3KON )+üL KON TYPE AM3T7S 3×95+1×70+3×6

高压变频器的基本知识和参数

1、电压源型与电流源型高压变频器的区别。 变频器的主电路大体上可分为两类:电压源型和电流源型。电压源型是将电压源的直流变换为交流的变频器,直流回路的滤波元件是电容;电流源型是将电流源的直流变换为交流的变频器,其直流回路滤波元件是电感。 2、为什么变频器的输出电压与频率成比例的改变? 异步电动机的转矩是电机的磁通与转子内流过的电流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在额定频率下,如果电压一定而只降低频率,那么磁通就过大,磁回路饱和,电机电流增大,严重时将烧毁电机。因此,频率与电压要成比例地改变,即改变频率的同时控制变频器的输出电压,使电动机的磁通保持一定,避免磁饱和现象的产生。这就是VVVF的定义。这里的电压指的是电机的线电压或者相电压的有效值。 3、电动机使用工频电源驱动时,电压下降则电流增加;对于变频器驱动,如果频率下降时电压也下降,那么电流是否增加? 频率下降(低速)时,如果输出相同的功率,则电流增加,但在转矩一定的条件下,电流几乎不变。 4、采用变频器运转时,电机的起动电流、起动转矩怎样? 采用变频器运转,随着电机的加速相应提高频率和电压,起动电流被限制在150%额定电流以下(根据机种不同,为125%~200%)。用工频电源直接起动时,起动电流为6~7倍,因此,将产生机械电气上的冲击。采用变频器传动可以平滑地起动(起动时间变长)。起动电流为额定电流的1.2~1.5倍,起动转矩为70%~120%额定转矩;对于带有转矩自动增强功能的变频器,起动转矩为100%以上,可以带全负载起动。 5、V/f模式是什么意思? 频率下降时电压V也成比例下降,这个问题已在回答4说明。保持V/f比恒定控制是异步电机变频调速的最基本的控制方式,它在控制电机的电源频率变化的同时控制变频器输出的电压,并使二者之比V/f为恒定,从而使电机的磁通保持恒定。在电机额定运行情况下,电机的定子电阻和漏抗的电压降比较小,电机的端电压和电机的感应电势近似相等。 V/f比恒定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低速性能较差。其原因一是低速时异步电机定子电阻电压降所占比例变大,已不能忽略,不能再认为定子电压和电机感应电势近似相等,仍按V/f比一定控制已不能保持电机磁通恒定。电机磁通的减小必然造成电机的电磁转矩减小;另外变频器功率器件的死区时间也是影响电机低速性能的重要原因,死区时间造成电压下降同时还会引起转矩脉动,在一定条件下还会引起转速、电流的振荡。 V/f比恒定控制常用于通用变频器上。这类变频器主要用于风机、水泵的调速功能,以及对调速范围要求不高的场合。V/f比恒定控制的突出优点是可以进行电机的开环速度控制。 6、按比例地改V和f时,电机的转矩如何变化? 频率下降时完全成比例地降低电压,那么由于交流阻抗变小而电阻不变,将造成在低速下产生的转矩有减小的倾向。因此,在低频时给定V/f,要使输出电压提高一些,以便获得一定的起动转矩,这种补偿称增强起动。可以采用各种方法实现,有自动进行的方法、选择V/f模式或调整电位器等方法。 7、所谓开环是什么意思? 给所使用的电机装设速度传感器,将实际转速反馈给控制装置进行控制的,称为“闭环”,

变频电机与普通电机的区别(1)资料

变频电机与普通电机的区别 变频电机是可以根据工作需要,通过改变电机的的频率来达到所要的转速要求,当然还增加了强冷风扇,用来保证电机在低转速下的冷却。 变频电机的特点 1、电磁设计 对普通异步电动机来说,在设计时主要考虑的性能参数是过载能力、启动性能、效率和功率因数。而变频电动机,由于临界转差率反比于电源频率,可以在临界转差率接近1时直接启动,因此,过载能力和启动性能不在需要过多考虑,而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如何改善电动机对非正弦波电源的适应能力。方式一般如下: 1)尽可能的减小定子和转子电阻 减小定子电阻即可降低基波铜耗,以弥补高次谐波引起的铜耗增。 2)为抑制电流中的高次谐波,需适当增加电动机的电感。但转子槽漏抗较大其集肤效应也大,高次谐波铜耗也增大。因此,电动机漏抗的大小要兼顾到整个调速范围内阻抗匹配的合理性。 3)变频电动机的主磁路一般设计成不饱和状态,一是考虑高次谐波会加深磁路饱和,二是考虑在低频时,为了提高输出转矩而适当提高变频器的输出电压。 2、结构设计 在结构设计时,主要也是考虑非正弦电源特性对变频电机的绝缘结构、振动、噪声冷却方式等方面的影响,一般注意以下问题: 1)绝缘等级,一般为F级或更高,加强对地绝缘和线匝绝缘强度,特别要考虑绝缘耐冲击电压的能力。 2)电机的振动、噪声问题,要充分考虑电动机构件及整体的刚性,尽力提高其固有频率,以避开与各次谐波产生共振现象。 3)冷却方式:一般采用强迫通风冷却,即主电机散热风扇采用独立的电机驱动。 4)防止轴电流措施,对容量超过160KW电动机应采用轴承绝缘措施。主要是易产生磁路不对称,也会产生轴电流,当其他高频分量所产生的电流结合一起作用时,轴电流将大为增加,从而导致轴承损坏,所以一般要采取绝缘措施。 5)对恒功率变频电动机,当转速超过3000/min时,应采用耐高温的特殊润滑脂,以补偿轴承的温度升高。 3、另外还有 1、从工频的角度看,变频电机是劣质电机,普通电机才是好电机; 2、由于变频器输出的SPWM脉宽调制波模拟正弦交流电,含有大量谐波,一般需要经过电抗器滤波后才能进入普通电机,否则普通电机会发热; 为了适应变频器输出的SPWM脉宽调制波模拟正弦交流电含有大量谐波,专门制作的变频电机,其作用实际上可理解为电抗器加普通电机; 这种变频电机不具备更好的转矩特性,只是克服了普通电机不适应PWM调宽波模拟正弦交流电的需要; 3、那就是说,同功率的变频电机比普通电机铁心截面要大,线圈匝数要多,线径要大,绝缘要高,专门的冷却风扇电机;???? 4、为了适应弱磁调速的需要,考虑了轴承的承受能力及高速转子动平衡;

煤矿用电缆型号及规格

煤矿用电缆型号及规格 MT 818《煤矿用电缆》,按部分发布,矿用电缆型号说明及型号大全,矿用电缆是煤矿用阻燃电缆的简称。拟分为13个部 第1部分:移动类软电缆一般规定 移动类软电缆电压: 额定电压用U0/U表示,单位为kV。U0表示任一主绝缘导体与“地”(金属屏蔽、金属套或周围介质)之间的电压有效值;U为多芯电缆或单芯电缆系统任意两相导体之间的电压有效值。在交流系统中,电缆的额定电压应至少等于使用电缆的系统的标称电压,这个条件对U0和U值均适用 移动类软电缆命名原则: 移动类软电缆的命名由七部分组成:其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部分构成电缆的型号;第六、第七、第八部分构成电缆的规格。 第一部分:用大写字母M表示煤矿用电缆的系列代号。 第二部分:使用使用特性代号,反映电缆所使用的场合,C:采煤机用,D,低温环境用,M:帽灯用,Y:采煤设备(移动)用,Z:电钻用。 第三部分:电缆的结构特征代号,B:编织加强;J监视或辅助芯线;P:非金属屏蔽;PT:金属屏蔽;Q:轻型;R:绕包加强。

第四部分为材料特征代号,用E表示绝缘或护套采用弹性体材料。绝缘和护套均采用橡胶时本部分省略。E,弹性体材料 第五部分:表示额定电压U0/U,单位为千伏(kV)。 第六部分:表示动力线芯数*标称截面积,二者之间以“×”连接。标称截面积单位为平方毫米(mm2)。 第七部分:表示地线芯数*标称截面积,二者之间 以“×”连接。标称截面积单位为平方毫米(mm2)。 第八部分:表示辅助线芯数*标称截面积,二者之间以“×”连接。标称截面积单位为平方毫米(mm2)。 第四部分和第五部分之间用“-”连接;第六部分、第七部分、第八部分之间用“+”连接。 移动类软电缆线芯规格:1、1.5、2.5、4、6、10、16、25、35、50、70、95、120、150、185、240、300、400、 MYPTJ-----矿用移动屏蔽金属监视橡套软电缆(8.7/10,3.6/6) MYP-------矿用移动屏蔽橡套电缆(0.66/1.14) MCP--------矿用采煤机专用电缆(采煤机屏蔽橡套软电缆) MYJV22-------矿用聚氯乙烯绝缘交联聚乙烯护套双钢带铠装电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