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

合集下载

地理国情地表覆盖分类代码及上图控制指标

地理国情地表覆盖分类代码及上图控制指标

园地
乔灌果园 藤本果园 草本果园 茶园 桑园 橡胶园 苗圃 花圃 其他园地
国情代码 覆盖名称 最小图斑 构筑物——水工设施 堤坝 0721 300≥210 覆盖不要 闸 0722 求上图 其它水工构筑物 0729
原三级类0723排灌泵站归入二级类0720水工设施
构筑物——交通设施 0731 0732 0733 0734 0735 0740 0750
隧道 桥梁 覆盖不要 码头 求上图 车渡 高速公路出入口 城墙 400≥280 温室、大棚 1600≥ 原三级类0736加油(气)、充电站综合至二级类 0730交通设施
林地
阔叶林 针叶林 针阔混交林 阔叶灌木林 针叶灌木林 针阔混交灌木林 乔灌混合林 竹林 疏林 绿化林地 人工幼林 稀疏灌丛
构筑物——固化池 0760
1600≥200 0930 1600≥ 0940 1120 1600≥200 0950 1600≥ 1120 1600≥ 200≥100 200≥100 1500≥ 1500≥ 1500≥
1011 1012 1020 1031 1032
400≥280 400≥280 400≥280 400≥280 400≥280
水田 旱地
最小图斑 400≥280 400≥280 400≥280 400≥280 400≥280 400≥280 400≥280 400≥280 400≥280 400≥280 400≥280 400≥280 400≥280 400≥280 400≥280 400≥280 400≥280 400≥280 400≥280 1600≥ 200≥140 400≥280 1600≥ 400≥280 400≥280 400≥280 400≥280 200≥140 400≥280 400≥280 400≥280

测绘技术中如何进行地理国情普查与统计分析

测绘技术中如何进行地理国情普查与统计分析

测绘技术中如何进行地理国情普查与统计分析地理国情普查与统计分析是测绘技术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重要应用之一。

通过对国家、地区、城市等地理国情的全面调查和统计分析,可以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推动国土资源有效管理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数据获取、数据处理和分析应用三个方面介绍测绘技术在地理国情普查与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一、数据获取地理国情普查与统计分析的第一步是数据获取。

测绘技术通过多种手段收集各类地理国情数据,包括地形地质、土地利用、水资源、生物环境、交通交通等。

在地形地质方面,测绘技术通过GPS、遥感等手段获取高程、坡度、地质构造等数据,构建数字地形模型,为地理国情分析提供基础数据。

土地利用方面,通过航摄和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土地利用类型、覆盖面积等信息,为土地资源规划和保护提供依据。

水资源是国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基础。

测绘技术在地理国情普查与统计分析中通过水库遥测、水文站监测等手段获取水资源的水文特征、水质状况等数据,为水资源规划和管理提供依据。

生物环境方面,测绘技术应用于生态环境调查中。

采用GPS、遥感等技术获取生态破坏程度、物种分布、生境类型等数据,用以评估生物多样性状况并制定相关保护措施。

交通交通是区域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保障。

测绘技术通过GPS定位、车载传感器等手段获取交通流量、交通网络、交通设施等交通信息,为城市交通规划和交通管理提供支持。

二、数据处理获得地理国情数据后,测绘技术通过数据处理实现数据的提炼与整合。

数据处理包括数据清洗、数据配准、数据融合等过程。

数据清洗是将获取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去除噪声和异常值,提高数据质量。

在地理国情数据中,由于获取过程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数据可能存在错误和缺失,需要通过数据清洗来排除这些问题。

数据配准是将不同来源、不同空间分辨率的数据进行匹配和校正的过程。

不同的测绘技术获取的数据可能存在坐标系、投影等方面的差异,通过配准可以使不同数据在空间上具有一致性,便于后续的统计分析。

和田地区行政公署办公室关于做好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的通知

和田地区行政公署办公室关于做好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的通知

和田地区行政公署办公室关于做好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和田地区行政公署•【公布日期】2013.10.28•【字号】•【施行日期】2013.10.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和田地区行政公署办公室关于做好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的通知各县市人民政府,行署有关部门,驻和有关单位:为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做好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的通知》(新政发〔2013〕)81号精神,切实做好我地区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开展地理国情普查的重要意义国务院决定开展的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基本国情和国力调查,是全面获取地理国情信息的重要手段,对于查清全国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现状和空间分布情况,为开展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奠定基础,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提高地理国情信息对政府、企业和公众的服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认真做好我地区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系统掌握权威、客观、准确的地理国情信息,是全地区各级人民政府宏观科学决策、制定和实施发展战略与规划、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和各类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是推进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支撑,是做好地区防灾减灾工作和应急保障服务的重要保证,也是地区相关行业开展调查统计工作的重要数据基础,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和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

各县市、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地理国情普查工作,采取扎实有效措施,确保自治区和地区的各项工作要求落到实处。

二、普查对象和内容普查对象:地区行政区域内的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

普查内容:一是自然地理要素的基本情况,包括地貌、植被覆盖、水域、荒漠与裸露地等的类别、位置、范围、面积等,掌握其空间分布状况:二是人文地理要素的基本情况,包括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交通网络、居民地与设施、地理单元等的类别、位置、范围等,掌握其空间分布现状。

浅谈地理国情普查基本要素内容

浅谈地理国情普查基本要素内容

浅谈地理国情普查基本要素内容[摘要]我国的地理国情普查包括多方面的基本要素,对普查意义、普查内容以及普查流程等有所了解是做好地理国情普查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本文介绍了我国地理国情普查所应包含的一些基本要素,以期能够为对此感兴趣的诸位同仁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地理国情普查基本要素意义内容1前言地理国情是我国重要国情之一,它充分地体现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同自然资源和环境之间的内在关系,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它们之间的演变历史与规律。

对地理国情进行普查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一项对资金、技术、人力等多方面要求都较高的复杂工作。

在进行普查之前,需要对普查意义、普查流程以及普查范围等基本的要素内容进行了解和规划,以期圆满完成地理国情普查,并获得最为科学、准确、详尽的普查数据。

2地理国情普查的重要意义在词典中对“地理”一词的解释包括五方面的内容:首先,地理指“土地、山川的环境形势,今指全世界或一个地区的山川、气候等自然环境以及物产、交通、居民点等社会经济因素的总的情况”;其次,地理还指研究地理的学科,即“地理学”;第三个意义指的是区域和区划;第四个意思指地址;第五个意思指风水。

而在我们地理国情普查中,所涉及到的主要就是指地理的第一个意思,也就是说,地理国情普查的对象是研究地表自然与人文地理要素在空间分布、相互关系以及自身情况上的一些特点。

开展地理国情普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这是了解我国国情所不能遗漏的重要方面。

就像是一个人如果不对自己的庭院有着比较清晰的了解,那么他就不知道哪处院墙比较薄弱,容易给小偷可乘之机,也不知道哪个位置适合栽树,哪个位置适合养鱼,同样的道理,如果一个国家对本国的地理国情缺乏必要的了解,那么不仅会影响到国家发展的规划,更会给国家安全造成极大的隐患。

地理国情普查能够帮助人们充分了解我国地理国情信息,帮助我们掌握我国的地表自然、生态与人类活动的一些基本情况。

其次,这是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

地理国情普查数据规定与采集要求

地理国情普查数据规定与采集要求
I
5.3.4 地理单元要素 .......................................................................................................................... 30 6 数据采集要求 .......................................................................................................... 4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基本要求 ..................................................................................................................................................... 1
3.1 数学基础 ............................................................................................................................................... 1 3.2 精度要求 ............................................................................................................................................... 2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的通知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的通知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3.07.18•【字号】冀政[2013]41号•【施行日期】2013.07.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商标与相关标识正文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的通知(冀政〔2013〕41号)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的通知》(国发〔2013〕9号)精神,做好我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普查的目的地理国情主要是指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是基本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

开展地理国情普查的目的,是查清全国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现状及空间分布情况,为开展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奠定基础,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提高地理国情信息对政府、企业和公众的服务能力。

二、普查对象和内容普查对象:我省行政区域范围内的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

普查内容:一是自然地理要素的基本情况,包括地形地貌、植被覆盖、水域、荒漠与裸露地等的类别、位置、范围、面积等,掌握其空间分布状况;二是人文地理要素的基本情况,包括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交通网络、居民地与设施、地理单元等的类别、位置、范围等,掌握其空间分布现状。

三、普查的时间和安排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15年6月30日。

(一)普查工作准备阶段(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

主要编制普查实施方案,明确普查任务,开展技术培训、资料收集与获取等前期准备工作。

(二)普查工作第一阶段(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

主要完成普查底图制作、数据采集与处理、外业调查与核查、数据集建设等工作。

(三)普查工作第二阶段(2015年7月至2015年12月)。

主要完成普查信息的整理、汇总、统计分析,完成普查成果的质量监督检验,形成普查报告,上报普查结果。

陕西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公报发布

陕西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公报发布

陕西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公报发布来源:测绘局作者:时间:2017-08-228月18日下午,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省测绘地理信息局、省国土资源厅、省统计局联合发布陕西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情况和普查公报,这是我省首次全面摸清地理国情家底。

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局长杨宏山、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卢勇、省统计局总规划师张烨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本次普查历时三年,对象为我省陆地国土范围内的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以2015年6月30日为标准时点,以我国资源三号高分辨率测绘卫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对普查数据进行了统一时点核准。

普查采用分辨率优于1米的遥感影像,结合基础测绘成果数据,收集国土、住建、民政、林业、农业、交通等多行业专题数据,获取了由12个一级类、56个二级类、133个三级类、80万个地理国情要素、739万个地表覆盖图斑构成的高精度、全覆盖的海量地理国情数据。

普查成果经跨部门专家验收和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审议,经省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发布,欢迎社会各界多利用地理国情普查成果。

陕西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自2013年12月18日启动,至2017年7月正式验收。

陕西省成立了由23个部门组成的普查领导小组,普查办设在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局。

全省15家测绘单位参与普查,涉及约2000余人。

普查工作得到了省发改委、工信厅、公安厅、民政厅、财政厅、人社厅、国土资源厅、环保厅、住建厅、交通厅、水利厅、农业厅、林业厅、审计厅、统计局、文物局、旅游局、地震局、气象局、测绘地信局、省武警总队、民航西北局、西安铁路局等23个厅委局的大力相助。

普查获得的主要成果数据包括:1.查清了我省陆地国土各类地形地貌的面积和空间分布,陕西省总面积20.56万平方千米,其中,低海拔(1000米以下)占34.55%,中海拔(1000米~3500米)占65.45%,高海拔(3500米以上)占比不足0.01%,即1/3在低海拔区域,2/3在中海拔区域。

地理国情监测的内容与技术 ppt课件

地理国情监测的内容与技术 ppt课件

1992年
2001年
地表覆盖变化监测
20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年
地形形变GPS观测网
1 什么是地理国情监测
地理监测的特性 1、地理监测的目的性 2、地理监测的动态性 3、地理监测的适应性 4、地理监测的综合性 5、地理监测的实践性
1 什么是地理国情监测
地理监测的分类 1、按照地理范围尺度,地理监测分为 全球监测、区域监测、局部监测。 2、按照比例尺或分辨率分为宏观监测、 微观监测。 3、地理监测按时效分,可分为常态化 (常规)监测和应急监测。
1 什么是地理国情监测
4、基础测绘模式的转变。由静态到动态, 由数据服务到信息服务,针对性更强, 服务领域更宽。 地理信息发展的阶段:静态测绘-空间 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地理信息服务。 5、政府和专家学者的推动。
1 什么是地理国情监测
1 什么是地理国情监测
动 地理国情监测与基础测绘的关系


地理国情监测不是基础测绘。基础测绘是支持地理国
2 地理国情监测的内容
8、矿产资源调查与监测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第十一条规定“国务院 地质矿产主管部门主管全国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的监督 管理工作”。国土资源部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水文地质、 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调查评价工作,开展地质环境监测 和地质灾害调查、预报预警与专项防治。地质调查局有 覆盖全国的180多个地调单位开展能源矿产调查,建立 了10个国家级监测预警示范区的地质灾害调查与动态监 测预警体系。
规 模
已建立覆盖各级共2600多个气象监测中心(台、站)的
化 、
地面气象观测网和高空气象观测网。



2 地理国情监测的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